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第104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
第一百四卷目錄
輿圖部總論一
地理通釋
坤輿典第一百四卷
輿圖部總論一
[编辑]宋王應麟地理通釋
[编辑]顓帝九州
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帝王世紀》云:顓帝所建,帝嚳 受之,孔子稱其地北至幽陵,南暨交阯,西蹈流沙,東 極蟠木,是以建萬國而制九州。《通典》亦謂顓帝置九 州。葉氏云:「《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 平九州。」則九州之名舊矣。
幽陵,幽州交阯,交州。「流沙,在沙州西。蟠木東海度索山上有屈盤桃木。」
舜十二州
「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幽、并、營。」孔氏云:「禹治水之後, 舜分冀為幽,并分青為營。」馬氏云:「禹平水土,置九州; 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并州;燕、齊遼遠,分燕為幽, 齊為營。」《漢地理志》云:「堯遭洪水,天下分絕,為十二州。 禹平水土,更制九州,列五服。」與孔、馬之說異。愚謂《舜 典》言「肇十有二州,咨十有二牧,而後命禹平水土。」當 以《漢志》為正。鄭氏謂分衛為并,燕以北為幽,分齊為 營。朱氏謂分冀東恆山之地為并,又東北醫無閭之 地為幽,又青之東北遼東等處為營,而冀止有河內 之地,今河東一路是也。劉氏云:冀州之域大於九州, 於是分為幽、并,以此二州北扞外裔,使不得接於王 畿。《書大傳虞夏傳》云:「兆十有二州。」注:「兆,域也。為營域 以祭十二州之分星也。」
五服
「甸、侯、綏、要荒。」葉氏云:「禹制五服,每服率五百里,而王 畿甸服在其內,則一方為二千五百里,東西南北相 距各五千里。此所謂弼成五服,至於五千者也。至周 而益為九畿,每畿亦五百里,而王畿又不在內,則一 方為五千里,南北東西各萬里。周之地果如是廣乎? 學者求其說而不得,故鄭氏以堯舊服五千里,至禹」 治水之後,又增其倍。謂《禹貢》所記為舊服所增之數, 以與周制合。又謂「周公攝政,斥大九州之境,故五等 諸侯之封,大者增其五之四,小者增其十之五。」此皆 矯妄不經,無所取信。以《周官·大司馬》九畿之籍考之, 方千里曰國畿,其外亦皆以方言。方者謂四方也。四 方環之為千里,徑數之每方當止為「二百五十里,則 周之畿為儉於禹矣。」林氏云:「以《王制》考之,堯都冀州, 自恆山至南河千里,自東河至西河千里,此畿內千 里,即甸服也。自東河至東海千里,自西河至流沙千 里,此千里建、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綏服。而東海流沙 之外則為要荒,誠合《經》之所載;至於南北,則有盈縮 焉。以北考之,冀之北」,距恆山已接於邊陲,其間何以 容二千五百里之侯綏要荒哉?以南考之,自南河至 江千里,已建侯服綏服矣,自江至衡山千里,則要荒 二服又在九州之內矣。然自衡山至南海又千里,揚 州之境,且南距海,則九州且包乎要荒之外。是以南 考之則太盈,以北考之則太縮,實疑而未知其說,意 其必有乘除相補於其間也。應氏云:「自秦而上,西北 袤而東南蹙;自秦而下,東南展而西北縮。」古今之疆 理,天地之大運,中國外裔之消長,大略可見。當先王 盛時,東西南北各有不盡之地,葢聽四夷居之,不勞 中國以事外也。若《禹貢》之東漸西被,而朔南咸暨,特 其聲教之所及,非必貢賦之所限也。故外「薄四海,弼 成五服,至于五千者,此區域之大數,而疆理之略者 也。四海之內,斷長補短,方三千里者,此民田之大數, 而疆理之詳者也。」觀於「曰內」、「曰外」二字,而治之詳略 可知矣。王氏曰:「舜之五服,侯、甸、綏三服,在九州之內; 要服有夷,荒服有蠻,在九州之外;成周九服,侯、甸、男、 采、衛、要六服,在九州之內」;夷、鎮、蕃三服,在九州之外。
禹九州
「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通典》云:雍州西境流沙之西, 荊州南境五嶺之南,所置郡縣,並非九州封域之內。 《帝王世紀》云:「堯遭洪水,分為十二州,今《虞書》是也。及 禹平水土,還為九州,今《禹貢》是也。」是以其時九州之 地,凡二千四百三十萬八千二十四頃,定墾者九百 一十萬八千二十四頃,不墾者千五百萬二千頃,民 口千三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二十三人。至於塗山 之會,諸侯承唐虞之盛,執玉帛亦有萬國。是以《山海 經》稱,「禹使大章步,自東極至於西垂,二億三萬三千
五百里七十一步。又使豎亥步,南極盡於北垂,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四海之內,則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 千里,名山五千三百五十,《經》六萬四千五十六里,出 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以供財 用。蘇氏云:「堯水河為患最甚,江次之,淮次之。河行冀、 兗為多,而青、徐其下流被害亦甚。堯都於冀,故禹行 自冀始,次於兗,次於青,次於徐,四州治而河患衰矣。 雍、豫雖近河,以下流」既治,可以少緩也,故次於揚,次 於荊,以治江、淮。江、淮治而水患平,故次於豫;次於梁, 次於雍,以治江、河上流之餘患。而雍最高,故終焉。朱 氏云:「冀州極闊,河東、河北皆屬焉;雍州亦闊,陝西五 路皆屬焉。若青、兗、徐、豫,則疆界有不足者矣。」鄭氏云: 「州縣之設,有時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所以《禹貢》 分州」,必以山川,定經界。使兗州可移,而濟河之兗不 能移;使梁州可遷,而華陽黑水之梁不能遷。是故《禹 貢》為萬世不易之書。
薛氏云:「至夏復為《禹貢》之九州。」
商九有
《爾雅》九州:兩河間曰冀,河南曰豫,河西曰雝,漢南曰 荊,江南曰揚、濟,河間曰兗,濟東曰徐,燕曰幽,齊曰營。 孫炎云:「此蓋殷制。」孔氏云:「《禹貢》有梁、青,無幽、營。《周禮》 有幽、并,無徐、營。」孫炎以《爾雅》之文與《禹貢》不同,於《周 禮》又異,故疑為殷制耳,亦無明文。言殷改夏也。《地理 志》云:「殷因於夏,無所變改。」陸氏曰:「《禹貢》有青、徐、梁,而」 無并、幽、營;《爾雅》有徐、幽、營而無青、梁、并,《職方》有青、幽、 并而無徐、梁、營,三代不同故也。陳氏云:「『《商書》言九有 之師,《商頌》言奄有九有,式于九圍』。《王制》於商亦言九 州千七百七十三國」,則商之九州,蓋亦襲夏而已。《通 典》云:「塗山之會萬國,四百年間,遞相兼并。殷湯受命, 其能存者三千餘國,亦為九州。」
冀州在兩河之間,西則龍門之河,東則降水大陸之河。降水、大陸,今冀、貝二州界 。《論語》:「三分天下有其二。」 注:天下歸文王者六州,荊、梁、雍、豫、徐、揚也。惟青、兗、冀尚屬紂。
周九州
「揚、荊、豫、青、兗、雍、幽、冀、并。」鄭氏注:「揚、荊、豫、兗、雍、冀,與《禹 貢》略同。青州則徐州地也,幽、并則青、冀之北也。無徐、 梁。」晉《地理志》云:「成王時改作《禹貢》,徐、梁入於青、雍,冀 野析於幽、并。」王氏云:「九州之序,《禹貢》始於冀,次以兗, 而終於雍。《職方氏》則始於揚,次以荊,而終於并者,蓋 《禹貢》言治水之序也,《職方》言遠近之序也。治水則自」 帝都而始,然後順水性所便,自下而上,故由兗至雍 而止也。以遠近言之,則周之化自北而南為遠,故《關 睢》《鵲巢》之詩,分為二南。《漢廣》亦言文王之道,被於南 國,德化之所及,以遠為至也。始於揚,則以揚在東南; 次以荊,則以荊在正南;終於并州,以并在正北,先遠 而後近也。《左傳》:王使詹桓伯辭於晉曰:「我自夏以后 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 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漢 賈捐之曰:「武丁、成王,殷,周之大仁也。然地東不過江、 黃,西不過氐、羌,南不過蠻荊,北不過朔方。」
鄭氏《鍔》曰:周無徐州,蓋其地為淮夷徐奄所有。李氏曰:「周都雍,不可不廣,故合梁、雍為一。徐地狹隘,故青兼之。」
《九畿 》:「九服 ,六服 ,五服。」
《大司馬》:「九畿方千里曰國畿,其外侯、甸、男、采、衛、蠻夷、 鎮蕃。」《職方氏》:「九服方千里曰王畿,其外侯、甸、男、采、衛、 蠻、夷、鎮蕃。」《大行人》:「邦畿方千里,其外侯、甸、男、采、衛、要 服。九州之外,謂之蕃國。」《周官》:「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六 年五服一朝。」《周語》:祭公謀父曰:「先王之制,邦內甸服, 邦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 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 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葉氏曰:「禹別九州,制天 下為五服,王畿在其內。周公分天下為九畿,而王畿 不與,以侯、甸、男、采、衛之在中國者為五服。言『罔不承 德』,則舉六服,合王畿言也;言六年一朝,則舉五服,別 諸侯言也。鄭氏以殷之大界方三千」里。以開方計之, 方千里者九,其一為縣,內餘八各立一州,合內外總 為千七百七十三國。周公復唐虞之地,分五服為九, 其要服之內方七千里。意以夏末既衰,中國之地為 四夷所侵,至周方能復之。今考於《禹貢》所謂五服,皆 五百里為別,則是要服之內通於四面,距中國之地 乃方三千里,達於荒服,止於五千里。康成既以殷之 大界方三千里矣,固合於《禹貢》中國之地,而謂四夷 所侵者,果何地也?周公雖斥大九州之界,而地加於 《禹貢》者纔五百里。今《職方氏》分九州之邦國,方千里 為王畿,自侯、甸、男至於采、衛,皆方五百里,是五服之 地方二千五百里。合王畿計之,方三千五百里。由三 千五百里分之,合四面相距方七千里,乃康成所謂 「要服之內」也。葢《禹貢》所謂「要荒」,即《周官》所謂「蠻夷鎮 蕃。」通要荒而合於《禹貢》中國之地,則唐虞夏殷之時中外凡方一萬里。通蠻夷鎮蕃而合於《周官》,則周公 之時中外凡萬一千里。以其一千里之多,是以周公 斥大封疆纔五百里。康成不知異同在此,而唯見要 服之內方七千里,乃牽《左氏》「執玉帛者萬國」之說,而 謂唐虞之時非七千里不能容之。且《仲虺之誥》言「表 正萬邦,纘禹舊服」,則是湯之時固有萬國矣。所謂大 界三千里者,何以能容之也?然則九州之內千七百 七十三國未必殷制。王氏曰:「畿言其有界畫,服言其 服。王事六年,五服一朝者」,以侯、甸、男、邦、采、衛言也。「六 服群辟,罔不承德」者,兼要服而言之也。先王之制,中 國五服,而《周官》言六者,蓋近中國之外裔,承德則國 家閒暇,可以明政刑之時也。方是時也,「四征弗庭」,其 治未若制禮之際為已備矣,故其限朝止於五服而 已。《周官》行人於六服之見,則及於要服者,則其治為 尤詳於四征弗庭之時也。近中國之外裔,非特承德, 而又能入貢以來見焉。則制禮以致太平者,此其極 也。鄭氏曰:「要服,蠻服也。九州之外夷鎮,蕃服也。」
陳氏曰:衛侯之外,聖人雖制之服,而不必其來,故《武成、洛誥》《康王之誥》止言「五服。」
易氏曰:「禹之五服,則計其一面之數;周之九服,則計 其兩面之數。禹之甸服,千里而止,言五百里,是計其 一面者也。周之王畿與禹之甸服同,不言五百里而 兼言千里,是計其兩面之相距者也。」蓋禹之五服,王 畿在內,王畿千里,而兩面各五百里,數其一面,故曰 五百里甸服。自甸服至荒服,皆數其一面,每面各五 「百里,總為二千五百里,兩面相距則凡五千里。」《職方 氏》所載,則王畿不在九服之內。自方五百里之侯服, 至於方五百里之蕃服,其名凡九。九服每面各二百 五十里,通為二千二百五十里,兩面相距則通為四 千五百里,并王畿千里,則通為五千五百里,其增於 禹者,五百里之蕃服耳。然周之蕃服雖不列於《禹貢》 九州之外,而《禹貢》九州之外,「咸建五長」,「東漸西被」,即 成周蕃服之域。是周之蕃服,其名雖增於禹,而其地 未嘗增也。周之邦畿,即《禹貢》之甸服。周之侯甸,即《禹 貢》之侯服。周之男采,即《禹貢》之綏服。周之衛蠻,即《禹 貢》之要服。周之夷鎮,即《禹貢》之荒服。
呂氏曰:「在商之時,古公以皮幣、犬馬、珠玉事獯鬻,而商王不知;在周之時,晉國拜戎不暇,而周室不與。然則三代禦邊之略,葢可知矣。」
四極 四荒
《爾雅》:「東至於泰遠,西至於邠國。」
《說文》作汃國。汃,西極之水也。府巾切。
南至於濮鈆,北至於祝栗,謂之四極。此四方極遠之 國。觚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觚竹者,《漢·地理 志》:遼西令支有孤竹城。
《齊語》:「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 《括地志》:「孤竹,殷諸侯。古城在平州盧龍縣南十二里。」 《史記正義》:孤竹君是殷湯正月三日丙寅封,相傳至夷、齊之父。
北戶者,即日南郡。
顏師古曰:「在日之南,所謂開北戶以向日者。《秦始皇紀》:『南至北嚮戶』。」 《輿地廣記》:「景州北景縣,漢屬日南,後為林邑所據。晉九真太守灌邃討林邑於其國。五月五日,立八尺表,日景在表南九寸一分,故自北景以南,皆開北戶以嚮日。唐於驩州南境僑立景州,非正北景也。」 《淮南墬形訓》:「南方曰都,廣曰及戶。」
西王母者,《山海西荒經》:「西海之中,流沙之濱,有崑崙 之丘,有人戴勝虎齒,名曰西王母。」
《穆天子傳》:「天子賓於西王母,乃紀其跡於弇山,名曰西王母之山。」
《日下》者,日所出處,其下之國。
《淮南天文訓》:「日出於暘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 《通典》:「東夷有扶桑,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 倭,一名日本,自云國在日邊。《山海東荒經》:「大荒之中,有山曰大言,日月所出,有大人之國。有山曰合虛,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國。」 《呂氏春秋》:「禹東至摶木之地,日出九津,青羌之野。」
《呂氏春秋》:凡四海之內,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 六千里;水道八千里,受水者亦八千里,通谷六,名川 六百,陸注三千,小水萬數。凡四極之內,東西五億有 九萬七千里,南北亦五億有九萬七千里。極星與天 俱遊,而天樞不移。冬至日行遠道,周行四極,命曰「元 明。」夏至日行近道,乃參於上,當樞之下,無晝夜。白民 之南,建木之下,日中無影,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 《尸子》云:「八極之內有君長者,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 二萬六千里。」故曰:「天左舒而起牽牛,地右闊而起畢 昴。」
《淮南墬形訓》:「八極:東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蒼門;東方曰東極之山,曰開明之門;東南方曰皮母之山,曰陽門;南方曰南極之山,曰暑門;西南方曰編駒之山,曰白門;西方曰西極之山,曰閶闔之門;西北。」
《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門。」 《北方》曰:「北極之山,曰寒門。」
張衡《靈憲》云:「八極之維徑二億三萬二千三百里。南 北則短減千里,東西則廣增千里。自地至天半於八 極,則地之深亦如之。」朱文公謂《爾雅》四極,恐未必然。 邠國近在秦隴,非絕遠之地也。《靈憲》所言八極之廣, 原於歷算,若有据依,然非專言地之廣狹也。
《呂氏春秋》「九塞大汾冥阨荊阮方城殽井陘令疵」 句。注「居庸。」
秦四十郡
《晉·地理志》云:「始皇初,并天下,懲」戰國削罷列侯,分 天下為三十六郡內史。
漢三輔及弘農郡
三川。
漢河內河南兩郡
河東、南陽、南郡九江
漢並因之
鄣郡。
治故鄣在今湖州長興縣西南,它郡所治,當考。漢改為丹陽郡。
會稽、潁川。
漢並因之
碭郡。
漢梁國
泗水。
漢改為沛郡
薛郡。
漢魯國
東郡琅邪。
漢並因之
齊郡。
漢齊國
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代郡,鉅鹿,邯鄲,上黨,太 原,雲中。
漢並因之
九原。
漢改為五原郡
鴈門、上郡、隴西、北地、漢中、巴郡、蜀郡。
漢並因之
《黔中》:
漢改為武陵郡。今鼎、澧、辰、沅、黔州之地。
《長沙》:
漢長沙國
凡三十六郡。於是興師踰江,平取百越,置桂林。
漢改為鬱林郡
南海。
治番禺漢因之
象郡。
漢改為日南郡
閩中:
《徐廣》曰:「治候官,漢武帝虛其地。」
合四十郡,郡一守焉。其地則西臨洮而北沙漠,東縈 西帶,皆臨大海。《秦紀》云:「地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 羌中,南至北嚮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周書》 作雒篇。千里百縣,縣有四郡。
《說文》:「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為百縣,縣有四郡。」
呂氏曰:春秋之時,郡屬於縣。趙簡子《誓眾》,所謂「上大 夫受縣,下大夫受郡」是也。戰國之時,縣屬於郡,《秦紀》 惠文十年,魏納上郡十五縣是也。方孝公、商鞅時,并 小鄉為大縣,縣一令,尚未有郡牧守稱。及魏納上郡 之後十餘年,《秦紀》始書置漢中郡。或者山東諸侯先 變古制,而秦效之歟?按《戰國策》楚王以新城為主郡。 以此攷之,郡之所治,必居形勢控扼之地。郡者,縣之 主,故謂之主郡。又云:「三川、河東在諸郡之首者,蓋所 以陪輔關中,地勢莫重焉」,即漢所謂三河也。漢分三 川為河南、河內與河東,號為三河。《史記貨殖傳》曰:「昔 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 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國各數百千歲。胡 氏曰:「郡縣天下,可以持承平,不可以支變;故封建諸 侯,可以持承平,可以支變故。」孫氏曰:「郡縣之制,盡划 根著之舊,以為空虛之天下。匹夫亡秦,五胡覆晉,盜 賊篡唐,此非有秦人取天下之威而失之反掌。」
《漢·高祖紀》有東陽郡、吳郡、郯郡,《灌嬰傳》有豫章郡,皆非秦郡,蓋楚漢之際所置。
郡國更置
《地理志》:「漢興,以秦郡太大,稍復開置,又立諸侯王國。 武帝開廣三邊,故自高祖增二十六,文、景各六,武帝 二十八,昭帝一,訖於孝平。凡郡國一百三,縣邑千三 百二十四,道三十二,侯國二百四十一,地東西九千 三百二里,南北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晉志》:「漢分內 史為三部,更置郡國二十有三,桂陽、江夏、豫章、河內魏郡、東海、楚國、平原、梁國、定襄、泰山、汝南、淮陽、千乘、 東萊、燕國、清河、信都、常山、中山、渤海、廣漢、涿郡,合二 十三。《三內史》者,河上、渭南、中地,武帝改以為京兆、馮 翊、扶風,是為三輔。文增厥九,廣平、城陽、淄川、濟南、膠 東、河間、廬江、衡山,武帝改衡山曰「六安」,景加其四,濟 北、濟陰、山陽、北海,宣帝改濟北曰東平。武帝開越攘 胡,初置十七,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 崖、儋耳九郡,平西南夷,置牂柯、越巂、沈黎、汶山、犍為、 益州六郡。西置武都郡,又分立零陵郡,合十七郡。拓 土分疆,又增十四。弘農、臨淮、西河、朔方、酒泉、陳留、安 定、天水、元菟、樂浪、廣陵、敦煌、武威、張掖,昭帝少事,又 增其一。金城。至平帝元始二年,凡新置郡國七十有 一,與秦四十合一百一十有一。今按:《晉志》云「郡國一 百十一」,而《漢志》止一百三。以秦郡攷之,南海因舊名, 桂林更名鬱林,象郡更名日南、閩中元封元年虛其 地,則四十郡省者一,因改者三。漢初未定,兩粵止有 三十六郡。《通典》謂「新置六十三,與秦四十合百三」,亦 未攷此也。以武帝初置郡攷之,天漢四年并沈黎于 蜀,始元五年罷儋耳、臨屯、真番,地節三年并汶山于 蜀,初元三年罷珠厓,凡省六郡。而臨屯、真番,元封三 年開朝鮮所置者,《晉志》不載,則并省者四除八郡,正 合《漢志》一百三之數。林氏云,「漢山川不出《禹貢》分域, 而里數倍加者,古今尺步不同。」吳氏云,「南北萬三千 餘里。」舉朔方、日南而言。按《史記平準書》:「漢連兵三歲, 誅羌,滅南越。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即《晉 志》所謂初置者。南海至儋耳九郡,皆南越地;武都至 汶山五郡,皆西南夷地;夜郎為犍為,滇為益州。
今化外姚州
并零陵為十七郡。酒泉、武威、張掖、敦煌,本匈奴昆邪 休屠地,是為河西四郡,并金城,謂之河西五郡。又定 朝鮮為四郡。樂浪、元菟在遼東之東。《通典》云:「今為東 裔之地。」臨屯治東暆,真番治霅,見於《茂陵書》。又擊匈 奴,取河南地,築朔方,亦初郡也。元朔置蒼海,三年而 罷。元始置西海,中興而廢,故《志》不著。隴西、天水、安定、 北地、上郡、西河,是為六郡,名將多出焉。北地、朔方、五 原、雲中、定襄、鴈門、代郡、西河,是為緣邊八郡。除北地、 西河而益右北平、上谷、漁陽,是為緣邊九郡。存其國 號,而屬漢者曰「屬國。」置都尉、安定、上郡、天水、五原、張 掖,是為五屬國。其後金城、西河、北地亦置焉。按武帝 初置無象郡。
《茂陵書》云:「治臨塵。」
《昭紀》:「元鳳五年,罷象郡,分屬鬱林、牂柯。」而史不書建 置之始,蓋闕文也。賈捐之建議棄珠厓,曰「制南海以 為八郡。」是時儋耳已并屬珠厓矣。三方之開,皆自好 事之臣。西南夷發於唐蒙、司馬相如,兩粵起嚴助、朱 買臣,朝鮮由涉何?昔者堯、禹之德,訖於四海而地不 盡四海,故地不足而德有餘。若漢,則廣地而已。
秦地南不過閩粵,北不過太原,漢又廣於秦矣。凡中國為內郡,《宣元成紀》所謂內郡國也。緣邊有外裔鄣塞者為外郡。又按馬援說楊廣曰:「前披《輿地圖》,見天下郡國百有六所。」 當攷。
《揚雄》曰:「大漢,左東海,右渠搜,前番禺,後陶塗,東南一 尉,西北一候。」
注:「會稽東部都尉,燉煌玉門關候。」
十三部
《百官表》:「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條察州秩六 百石,員十三人。」
漢十三部,關中、三河司隸自察之。刺史所以有十三員者,征和以前,司隸所統,亦有刺史察之也。
《前後漢?地理志》:「武帝開地斥境,南置交阯。」
顏氏曰:《胡廣記》云:「漢既定南越之地,置交阯刺史,別於諸州,令持節,治蒼梧。」
北置朔方之州。
《胡廣記》曰:「漢分雍州置朔方刺史。」 雍州即漢涼州也。以廣之言攷之,則涼州疆界闊遠,分朔方諸郡別置刺史,察之,是涼州有兩刺史也。
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
夏有徐、梁而無幽、并,周有幽、并而無徐、梁。漢兼其制,則為十一州。
改「雍」曰「涼」,改「梁」曰《益》,凡十三部。
兼夏、周之制,為十一州,新置《交州》并司隸所,領為十三郡。
《司隸校尉部》。
按《前漢志》「司隸校尉,武帝征和四年初置。察三輔、三河、弘農」 ,則今年初置十三部,尚未有司隸校尉。
京兆、扶風、馮翊、弘農、河內、河南、河東七郡。
昭帝始元元年,有司請河內屬《冀州》,河東屬《并州》。本屬《司隸部》。
豫州刺史部潁川、汝南、沛郡、梁、魯國,凡三郡、二國。冀 州刺史部,魏、鉅鹿、常山清河郡、趙平干。
宣帝改曰廣平
「真定、中山、信都、河間國,凡四郡。六國兗州刺史部,陳留、山陽、濟陰、泰山、東郡、城陽、淮陽、東平國,凡五郡。三 國徐州刺史部,琅邪、東海臨淮郡、泗水、廣陵、楚國,凡 三郡。三國青州刺史部,平原、千乘、濟南、北海、東萊齊 郡、菑川、膠東高密國,凡六郡。三國荊州刺史部,南陽、 江夏、桂陽、武陵、零陵南郡、長沙國,凡六郡。一國揚州」 刺史部,廬江九江,會稽丹陽豫章郡,《六安國》,凡五郡, 一國,《益州刺》史部,漢中廣漢武都犍為越巂。益州牂 柯蜀郡,凡八郡,涼州刺史部,隴西金城。
昭帝置
天水、武威、張掖、酒泉、燉煌、安定、北地,凡九郡。并州刺 史部,太原、上黨、西河、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鴈門、上郡, 凡九郡。幽州刺史部,渤海、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 東、元菟、樂浪、涿代郡、廣陽國,凡十郡,一國。交州刺史 部,南海、鬱林、蒼梧、交阯、合浦、九真、日南七郡。後漢與 前異者,司隸治河南朔方,屬并州。
建武十一年省朔方
《交阯》曰《交州》。
建安二年改
顏氏云:「武帝初置朔方郡。」
今夏州朔方縣北
別令刺史監之。不在十三州之限。《通典》云。「十三部不 常所治。」後漢司隸治河南。
今河南府
《豫》治譙。
今亳州酇縣
《兗》治昌邑。
今濟州金鄉縣
徐治郯。
今淮陽軍下邳縣
青治臨淄。
今青州縣
涼治隴。
今秦州隴城縣
并治晉陽。
今太原府太原縣省入榆次。
冀治鄗。
今趙州高邑縣
《幽》治薊。
今幽州縣
揚治歷陽。
今和州縣
《荊治》「漢壽。」
今常德府武陵縣
益治雒。
今漢州縣
交治。廣信。
今梧州蒼梧縣
刺史更名牧者凡四改。
綏和元年,元壽二年,建武元年,中平五年。
光武都洛陽,關中復置雍州,後罷。興平元年,分涼州、 河西四郡為雍州,是為十四州。建安十八年,并十四 州復為九州。《獻帝紀》所謂「復《禹貢》九州」者,省幽、并以 為冀,省司隸、涼以為雍,省交州以入荊、益,於是有兗、 豫、青、徐、荊、揚、冀、益、雍。
《禹貢》「無益有梁」 ,其地一也。
是時,曹操自立為魏公,欲廣冀州而益其地,非復古 也。
《荀彧傳》云:「操領冀州牧,或說操宜復古,置九州」 ,則冀州所制者廣大。
後漢郡國
《郡國志》:「世祖中興,惟官多役煩,乃命并合省郡國十 縣邑道侯國四百餘所。」
《紀》云:「建武六年,詔省減吏員,并合郡縣,於是并省四百餘縣。」
至明帝置郡一,章帝置郡國二,和帝置三;安帝又命 屬國別領比郡者六,廣漢、蜀郡、犍為、張掖、居延、遼東, 又所省縣漸復分置。至於孝順,凡郡國百五,縣、邑、道、 侯國千一百八十。
永興初,有鄉三千六百八十二,亭萬二千四百二十。
郡、國比前志增二縣,邑、道。侯國比前志少三百九十 七。《晉志》:「光武在彫耗之辰,郡國蕭條,并省者八:城陽、 淄川、高密、膠東、六安、真定、泗水、廣陽。」
按:《光武紀》,「建武十三年,并省西京國。」 「廣陽」 當作「廣平。」
今按《郡國志》云「省郡國十」,此云并省者八,蓋後復。河 間、廣陽,明帝置一,永昌,章帝置二。任城、吳郡、和順改 作,其名有九。和置濟北、廣陽,順改淮陽為陳,改楚為 彭城,濟東為東平,臨淮為下邳,千乘為樂安,信都為 安平,天水為漢陽。郡國百有八焉
省前漢「八」 ,分置「五」 ,改舊名「七」 ,因舊九十《六》。
「桓靈頗增於前,復置六郡。桓高陽、高涼、博陵,靈南安、 鄱陽、廬陵。」今按靈又置一汶山。
以汶江、蠶陵、廣柔三縣置。
獻分置二。《永寧》。
分巴郡置
《西海通典》:「東樂浪,西燉煌,南日南,北鴈門,西南永昌。」 四履之盛,亦如前漢。
按:興平元年,孫策分立廬陵。建安十五年,孫權分立鄱陽,乃獻帝時。《十道志》云:「靈帝末,揚州刺史劉遵上書,分立二郡。」
《文中子》見牧守屢易,曰:「堯舜三載考績,仲尼三年有 成。今旬月而易,吾不知其道。三代之興,邦家有社稷 焉;兩漢之盛,牧守有子孫焉,不如是之亟也。無定主 而責之以忠,無定民而責之以化,雖曰能之,末由也 已。」迂齋樓氏曰:「聖王不作,建國封侯之法,一壞於秦 而不可復,破萬國而為郡縣,罷五等而立守宰,內樂」 其下之易制,而吏不得以私其民。「國無定民,民無固 志。」不知夫無定民於下,是無定民於國也;無固志於 上,是無固志於君也。謫戍倡亂,天下瓦解,郡殺其守, 縣劫其令,三十六郡鞠為盜淵。南陽之齮,三川之由, 泗川之壯,或降或死,平時無尺寸之柄,文法吏議不 少貸,宜其拱手無策也。雖然,郡縣初置,守宰猶能有 所為也。武職甲卒屬於都尉,虎符調發,召而復來,歲 及立秋,都肄講武,則兵權不盡屬於公上也;鹽鐵筦 榷之利未興,放散官錢,捐以予民,則利權不盡歸於 公上也;直指未遣使,司隸未置員,刺史未臨察,則事 權不盡聽於公上也。兵皆郡守之兵,則選練易以精; 財皆郡守之財,則斂「散易以專;事皆郡守之事,則施 置易以便;不滿歲不為真,不數年不一易。彼自丞尉 以上,貶退稱進,出於其手。民習於教條,不敢有慢易 之心,氣勢聯屬,運掉不難,有尊重難危之勢,而無朝 暮不保之憂。視其郡如視其家,待其民如待其子弟。 是以守馮翊者,得以奏令而換縣;守渤海者,得以單 車而平賊,守南陽者得以誅宛令之輕己;盜賊竊發, 應時捕討,誅其渠帥,支黨解散,則無潰決之虞;群偷 縱橫,披籍輒在,把其宿負,痛斷窟穴,則無陰伏之患。 惟不有以奪其權,故吏得以行其志;惟吏得以私其 民,故亦得以不負於其國。」中興以來,併武職於太守, 罷都試於郡國,守相之權,非曩日比矣。然桂陽任衛 颯者十年,山陽任秦彭者六年,循吏之效,表表為中 興第一。雲中守以兵敗,而功曹與之俱斃;漁陽守以 戰沒,而主簿自投以赴。雖安順以後,分守陵夷,而吏 民愛戴猶不少減。范文正公曰:「周、漢、李、唐雖有禍亂, 而能中興者,人未厭德;作亂者不能革天下之心,是 邦本之固也。」六朝、五代之亂,鮮克中興者,人厭其德, 弔民者有以革天下之心,是邦本之不固也。屏山劉 氏曰:「賦斂急則守、令才,賦斂寬則守、令賢,守令賢則 民寬,守令才則民擾,由上使之也。」莽能移漢之社稷, 而不能移漢之民心。
輿地圖
漢有司空。《郡國》《輿地圖》。
《周禮》大司徒職方氏注。
武帝案以封三子,光武披以定天下,明章以等諸侯 之租。陳氏曰:「戰國策士每言『闚周室則按圖籍以爭 天下。蕭何入秦,獨收圖籍;自漢守之,司空寖以泄布。 如江都、淮南諸王,皆按輿地謀變』。」而王鳳亦云:「『太史 公書有地形阨塞,不宜在諸侯王』。然則《古圖志》雖司 徒掌之,而藏在司馬,祕不得見。先王所以弭姦消患」 者,其慮遠哉!王氏曰:「先王建國,所以周知九州封域 與其人民之數者。詔地事則有圖,詔觀事則有志,比 生齒則有籍。《指掌圖序》曰:『昔蘇秦按此以說諸侯,而 知六國有十倍之勢;蕭何藏此以相高祖,而知天下 阨塞之所在。聚米為象,馬援以度隗囂;建樓以畫德 裕,以服南詔。藩鎮強梁於河北,而險』」要詳於吉甫;先 零跋扈於隴西,而地形上於充國。規制華夷,靡不憑 此。《元和郡縣圖志序》曰:「秦皇并六國,罷侯置守;漢武 討百蠻,窮兵黷武,雖裂為郡縣,遠過殷周,而教令所 行,威懷所服,亦不越於三代。」
三國州郡
《通典》云:「魏據中原,有州十二,司隸荊。」
通典無荊州
豫、兗、青、徐,涼、秦。
治上邽今秦州
冀、幽、并、揚、雍,有郡、國六十八。蜀全制。巴蜀置益。
治成都
梁。
治漢中今興元
二州,有郡二十二。吳北據江,南盡海置「交。」
治龍編今安南
《廣
治番禺今廣州
荊:
治南郡今江陵
郢。
治江夏今鄂州
揚。
治建業今建康
五州有郡四十三。《晉志》:「魏武置十二。」
新興,樂平,西平,新平,略陽,陰平,帶方,譙,樂陵,章武,南鄉,襄陽。
所省七。
上郡,朔方,五原,雲中,定襄,漁陽,廬江,
文帝置。《七》。
朝歌,陽平,弋陽,魏興,新城,義陽,安豐。
「明及少帝」增二。
明帝上庸少帝平陽
得漢郡者五十四焉。蜀先主置郡九,
巴東,巴西,梓潼,江陽,汶山,漢嘉,朱提,宕渠,涪陵。
「後主」增二。
雲南興古
得漢郡者十有一焉。吳大帝置郡五。
《臨賀》《武昌》,《珠厓》,《新都》,《廬陵》,《南部》。
少帝、景帝各四。
少,臨川,臨海,衡陽,湘東,景,天門,建安,建平,合浦,北部。
歸命侯,置十二。
始安,始興,邵陵,安成,新昌,武平,九德,吳興,東陽,桂林,滎陽,宜都。
得漢郡者十有八焉。魏以司隸之三河、弘農、冀之平 陽為司州,分雍州、河西為涼州,隴右為秦州,分遼東、 昌黎、元菟、帶方、樂浪為平州,後合為幽州。揚、荊二州, 魏、吳並立,魏、揚治壽春,荊治襄陽。吳分南海、蒼梧、鬱 林為廣州,交阯、日南、九真、合浦為交州。
《呂岱傳》「表分海南三郡為交州,海東四郡為廣州。」
蜀以建寧太守遙領交州。
《建寧》漢《益州》。《永昌》今姚州。
魏明帝《詔郡縣,條》為:「劇,中平。」
《宋志》:「吳得揚、荊、交三州,蜀得益州。魏氏猶得九焉。」
晉十九州
《地理志》:「晉武帝太康元年,平孫氏,增置郡、國二十三, 滎陽、上洛、頓丘、臨淮、東莞、襄城、汝陰、長廣、廣甯、昌黎、 新野、隨郡、陰平、義陽、毘陵、宣城、南康、晉安、寧浦、始平、 略陽、樂平、南平。省司隸,置司州,別立梁、秦、寧平四州, 仍吳之廣州。凡十九州。司治洛陽,兗治廩丘。」
今濮州雷澤縣
《豫治》項:
今陳州項城
冀治房子。
今趙州臨城縣
并治晉陽,青治臨淄,徐治彭城。
今徐州
荊初治襄陽,後治江陵;揚初治壽春,後治建業;《涼治 武威》。
今涼州
雍治京兆,秦治上邽。
今秦州
益治成都,梁治南鄭。
今興元府
寧治雲南。
今姚州
幽治涿。
今幽州范陽縣
《平治》《昌黎》。
漢遼西交黎。「唐《安東府》。」
《交治龍編》。
唐安南府
《廣治》《番禺》。
今廣州
惠帝分揚之豫章至晉安七郡,荊之桂陽、武昌、安成 三郡立江州。
《宋州郡志》云:「太康元年,天下一統,凡十六州。後又分涼、雍為秦,分荊、揚為江,分益為寧,分幽為平,而為二十矣。」
郡國一百七十三。
仍吳所置,二十五。仍蜀新置,十一。仍魏所置,二十一。仍漢舊,九十三置,二十三
永嘉南渡,境宇殊狹,《九州》之地,有其二焉。
晉以魏公族微弱,委兵諸王,遞相攻伐,致亂尤速。
八王: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冏,長沙王。
乂《成都王潁》,河間王顒,東海王越。
宋二十二州
《通典》云:「自東晉成帝時,中原流民多南渡,遂於江、漢、淮之間僑立州郡,以撫其民,中間併有廢置,離合非 一,不能詳制焉。」今大較以孝武大明八年為正,凡二 十二州:揚治建業,南徐治京口。
今鎮江丹徒縣
徐治《彭城,南,兗》治廣陵,兗治瑕。
今襲慶府瑕丘縣
南豫治歷陽,豫治汝南。
今蔡州汝陽縣
江治《尋陽》。
今江州
青治臨淄。
初治歷城,《今濟南府縣》,後治廣固,今青州《益都縣》,後移治。
《冀治》歷城司治義陽。
今信陽軍
荊治南郡。
今江陵府
郢治江夏,湘治臨湘。
今潭州
雍治襄陽,梁治南鄭,秦亦治南鄭,益治成都,寧治建 寧。
今姚州
廣治南海。
今廣州
交治龍編,越治臨鄣。
今廉州
郡凡二百三十八,縣千一百七十九。《宋志》:「江左又分 荊為湘,或離或合。凡有揚、荊、湘、江、梁、益、交、廣,其徐州 則有過半豫州,唯得譙城而已。」宋分揚為南徐,徐為 南兗,揚州之江西悉屬豫州。分荊為雍,分荊、湘為郢, 分荊為司,分廣為越,分青為冀,分梁為南北。秦太宗 初,青、冀、徐、兗及豫州、淮西不守於鍾離。
今濠州縣
置徐州,淮陰。
今楚州縣
為北兗,而青、冀。治贛榆。
今海州東海縣
江左大鎮莫過荊、揚,故謂荊州為陝西。二州,戶口居 江南之半,揚州為根本,委荊州以閫外。李忠定曰:「六 朝能保守江左,以強兵巨鎮盡在淮南、荊襄間。」
杜佑曰:「宋孝武改更舊制,國吏不得稱臣,自茲以還,建侯日削。」
齊二十三州
《通典》:「齊青治胊山。」
今海州縣
冀治漣口。
今泗州漣水縣
豫治壽春,北兗治淮陰,北徐治鍾離,又置巴治巴東。
今夔州
其餘因宋代,州二十有三,郡三百九十五,縣千四百 七十四。《南齊志》:「三峽險隘,山蠻寇賊,宋立三巴校尉 以鎮之,後省。建元二年,分荊州、巴東、建平、益州巴郡 為州,立刺史。」
梁陳州郡
《隋·地理志》:「梁天監十年,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縣 千二十二。其後開閩越,克淮浦,平俚洞,破牂柯,又以 舊州析置。大同中,州百有七。陳氏土宇彌蹙,西亡蜀、 漢,北失淮肥,以長江為境,有州四十二。地轉狹而州 益多,郡百有九,縣四百三十八。司馬公曰:『陳國不能 居天下五分之一』。」文中子叔恬曰:「敢問元經書陳亡 而具五國,何也?」子曰:「江東中國之舊也,衣冠禮樂之 所就也。永嘉之後,江東貴焉,而卒不貴無人也。齊、梁、 陳於是乎不與其為國也。及其亡也,君子猶懷之。書 五國並時而亡,蓋傷先王之道盡墜,故君子大其言, 極其敗,於是乎掃地而求更新也。」
後魏州郡
《地形志》:州百十有一,郡五百十九,縣千三百五十二。 劉氏曰:「拓跋氏乘後燕之衰,蠶食并、冀,三十餘年而 中國略定。遷洛之後,稍用夏禮。母后亂於內,群盜撓 其外,禍始於六鎮,釁成於爾朱,國分為二而亡矣。」
《通典》:「六鎮在朔州、雲州單于府界。正始中,更立三戍。正光五年,改鎮為州。」 《郡縣志》:「沃野故城,在天德軍城北六十里」 ,即後魏六鎮從西第一鎮也。自北出石門障,即光祿城,城東北有懷朔古城。朔州即後魏六鎮從西第二鎮也。武川城,今名里城,後魏六鎮從西第三鎮,在軍北二百里。《北史》:「太和十八年八月,幸懷朔」 、武川、撫冥、柔元等四鎮 薄骨律鎮靈州溫池縣懷荒禦夷鎮蔚州 河南四鎮碻磝滑臺洛陽虎牢 明帝以「沃野懷朔薄骨律武川撫冥、柔元懷荒、禦夷」 諸鎮並改為州。
北齊後周州郡
《隋志通典》曰:「東西魏之後,天下三分,梁、陳有江東,高 氏據河北,有州九十七,郡百六十,縣三百六十五。」
《後周書》:「周平齊,得州五十,郡一百六十二,縣三百八十。」
「宇文有關西,南清江、漢,西兼巴、蜀,東平齊。有州二百 十一,郡五百八,縣千一百二十四。」晉、宋之後,至周,割 據分裂,州郡乃倍兩漢。
隋州郡
《隋志通典》:「開皇三年,以官繁民弊,廢五百餘郡,以州 治民,職同郡守,無復刺舉之任。九年滅陳,天下始合 為一,析置州縣。煬帝平林邑,置蕩、農、沖三州,既而併 省諸州,改州為郡,依漢制置太守,以司隸刺史相統 治。定吐谷渾置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凡郡一百 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東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 萬四千八百十五里。東南皆至海,西至《且末》。
沙州以東《唐地理志》:「渡且末河五百里至播仙鎮」 ,故且末城也。
北至五原。
豐州
何氏曰:「天下久分裂而難合也,而秦、隋合之,然皆止 於二世。自古亡國,無速於此,天下之業既定,而猶虛 用其眾也。」
「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及其世。」 秦隋是也。
唐十道
《地理志》:「唐興,高祖改郡為州,太守為刺史,又置都督 府以治之。然天下初定,權置州郡頗多。太宗元年,始 命併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為十道。至十三年定 簿,凡州府三百五十八,縣一千五百五十一。明年平 高昌,又增州二,縣六。其後北殄突厥頡利,西平高昌, 北踰陰山,西抵大漠。其地東極海,西至焉耆,南盡林」 州南境,北接薛延陀界。東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 北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八里。
《會要》:「凡天下三百六十州,自後併省,迄于天寶,凡三百三十一州存焉。」
《六典》云:「一曰關內道,古雍州之境,今京兆、華、同、岐、邠、 隴、涇、寧、坊、鄜、丹、延、慶、鹽、原、會、靈、夏、豐、勝、綏、銀,凡二十 有二州焉。東距河,西抵隴坂,南據終南之山,北邊沙 漠。其名山有太白、九崚、吳山、岐山、梁山,泰華之嶽在 焉。其大川有涇、渭、灞、滻。厥賦絹、綿、布、麻。厥貢岱、赭、鹽、 山角弓、龍鬚席、蓯蓉、野馬皮、麝香。遠夷則控北蕃,突」 厥之朝貢焉。二曰「河南道」,古豫、兗、青、徐四州之境,今 河南府、陜、汝、鄭、汴、蔡、許、豫、潁、陳、亳、宋、曹、滑、濮、鄆、濟、齊、 淄、徐、兗、泗、沂、青、萊、登、密、海,凡二十有八州焉。東盡于 海,西距函谷,南瀕于淮,北薄于河。名山則有三崤、少 室、砥柱、蒙山、嶧山、嵩、岱二嶽在焉;大川則有伊、洛、汝、 潁、沂、泗之水,淮、濟之瀆。厥賦絹、絁、綿、布,厥貢紬、絁、文、 綾、絲、葛、水蔥、藨心蓆、瓷石之器。遠夷則控海東,新羅、 日本之貢獻焉。三曰河東道,古冀州之境。今太原、潞、 澤、晉、絳、蒲、虢、汾、慈、隰、石、沁、儀、嵐、忻、代、朔、蔚、雲,凡十有 九州焉。東距常山,西㨿河,南抵首陽、太行,北邊匈奴。 其名山則有雷首、介山、霍山、嵉。〈當作崞〉山,其大川有汾、 晉及丹、沁之水,厥賦布、襧,厥貢𪌭扇、龍鬚席、墨、蠟、石 英、麝香、漆、人參。四曰「河北道」,古幽冀二州之境,今懷、 衛、相、洺、邢、趙、恆、定、易、幽、莫、瀛、深、冀、貝、魏、博、德、滄、棣、媯、 檀、營、平、安東,凡二十有五州焉。東並于海,南追于河, 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榆關、薊門。其名山有林慮、白鹿、 封龍、井陘、碣石之山,常嶽在焉。其大川有漳、淇、呼沲 之水,厥賦絹、綿及絲,厥貢羅、綾、平紬、絲布、綿、紬鳳、翮 葦、席墨;遠夷則控契丹、奚、靺鞨、室韋之貢獻焉。五曰 「山南道」,古荊、梁二州之境,今荊、襄、鄧、商、復、郢、隋、唐、岐、 歸、均、房、金、夔、萬、忠、梁、洋、集、通、開、壁、巴、蓬、渠、涪、渝、合、鳳、 興、利、閬、果凡三十有三州焉。東接荊、楚,西抵隴、蜀,南 控大江,北㨿商、華之「山。其名山有嶓冢、熊耳、巫峽、銅 梁、荊山、峴山;大川則有巴、漢、沮淯之水。厥賦絹、布、綿。 厥貢金漆、蜜蠟、蠟燭、鋼鐵、芒消、麝香、布、交梭、白縠、細 紵綾、葛、綵綸、蘭千六曰隴右道」,古雍、梁二州之境,今 秦、渭、成、武、洮、岷、疊、宕、河、蘭、鄯、廓、涼、甘、肅、瓜、沙、伊西、北 庭、安西,凡二十有一州焉。東接秦州,西逾流沙,南連 蜀及吐蕃,北界朔漠。其名山有秦嶺、隴坻,西傾朱圉、 積石、合黎、崆峒、三危,鳥鼠同穴。其大川則有洮水、弱 水、羌水、河瀆及休屠之澤在焉。厥賦布、麻,厥貢麩金、 礪石、碁石、蜜蠟、蠟燭、毛毼、麝香、白㲲及鳥獸之角、羽 毛皮革。遠夷則控西域,胡戎之貢獻焉。七曰淮南道, 古揚州之境,今揚、楚、和、滁、濠、壽、廬、舒、蘄、黃、沔、安、申、光, 凡十有四州焉。東臨海,西抵漢,南據江,北距淮。其名 山有八公灊、大別、霍山、羅山、塗山。其大川有滁、肥之 水,巢湖在焉。厥賦絁、絹、綿、布,厥貢交梭、紵絺、孔雀、熟 絲布、青銅鏡八。曰「江南道」,古揚州之南境,今潤、常、蘇、 湖、杭、歙、睦、衢、越、婺、台、溫、明、括、建、福、泉、汀、宣、饒、撫、虔、洪、 吉、郴、袁、江、鄂、岳、潭、衡、永、道、邵、澧、朗、辰、飾、錦施,南溪、思黔、費、業、巫、夷、播、溱珍,凡五十有一州焉。東臨海,西抵 蜀,南極嶺,北帶江。其名山,有茅山、蔣山、天目、會稽、四 明、天台、括蒼、縉雲、金華、大庾、武夷、廬山,而衡岳在焉。 其大川有浙江、湘、贛、沅、澧之水,洞庭、彭蠡、太湖之澤。 厥賦:麻紵,厥貢紗、編、綾、綸、蕉、葛、綀、麩金、犀角、鮫魚、藤 紙、朱砂、水銀、零陵香遠、夷則控五溪之蠻。九曰劍南 道。古梁州之境,今益、蜀、彭、漢、綿、劍、梓、遂、普、資、簡、陵、邛、 眉、雅、嘉、榮、瀘、戎、黎、茂、龍、扶、文、當、松、靜、柘、翼、悉、維、巂、姚, 凡三十有三州焉。東連牂柯,西界吐蕃,南接群蠻,北 通劍閣。其名山有峨眉、青城、鶴鳴、岷山,其大川有涪、 雒及西漢之水,江瀆在焉。厥賦:絹、綿、葛、紵。厥貢:麩金、 羅綾、綿紬、交梭、彌牟布、絲葛、麝香、羚羊、犛牛角尾。遠 夷則控西河,群蠻之貢獻焉。十曰嶺南道,古揚州之 南境,今廣、循、潮、漳、韶、連、端、康、岡、恩、高、春、封、辯、瀧、新、潘、 雷、羅、儋、崖、瓊、振、桂、昭、富、梧、賀、龔、象、柳、宜、融、古、嚴、容、藤、 義、竇、禺、白廉、繡、黨、牢、巖、鬱林、平、琴、邕、賓、貴、橫、欽、潯、瀼、 籠、田、武、𡑡、澄、安南、驩愛、陸峰、湯萇、福祿龐,凡七十州 焉。東南際海,西極群蠻,北據五嶺,其名山有黃嶺及 鬱水之靈洲焉。其大川有桂水、鬱水,厥賦蕉紵、落麻, 厥貢金、銀、沉香、甲香、水馬、翡翠、孔雀、象牙、犀角、龜殼、 𪓟鼊、綵藤、竹布。其遠夷則控百越及林邑、扶南之貢 獻焉。凡天下之州府三百一十有五,而羈縻之州葢 八百焉。
天寶二載以州為郡。乾元元年復以郡為州 。《十道山川攷》在後。《地理志》:「羈縻府州,八百五十六」
十五道
《通典》:「開元一十一年,分為十五道,置採訪使,以撿察 非法京畿。」
治西京城內今京兆
都畿。
治東都今河南
關內:
多以京官遙領
河南:
治汴州
河東。
治蒲州
河北:
治魏州
隴右。
治鄯州
《山南東》,
治襄州
《山南》西,
治興元
《劍南》:
治成都
《淮南》:
治揚州
《江南東》。
治蘇州
江南西。
治洪州
《黔中》:
治黔州
《嶺南》:
治廣州
《地理志》:「開元二十一年,又因十道分山南、江南為東 西道,增置黔中道及京畿、都畿置十五採訪使,撿察 如漢刺史之職。天寶盜起,中國用兵,而河西隴右不 守,陷於吐蕃。至大中、咸通,始復隴右。然舉唐之盛時, 開元、天寶之際,東至安東,西至安西,南至日南,北至 單于府葢南北,如漢之盛,東不及而西過之。」
《通典》:「漢之東境元菟、樂浪,今為東夷之地;漢之西境燉煌,今伊吾、交河、北庭、安西,則漢為戎胡所據。」
開元二十八年,《戶部帳》「凡郡、府三百二十八,縣千五 百七十三。」
舊紀,天寶元年,郡、府三百六十二,縣一千五百二十八。《通鑑》從《唐曆》。《會要》。《統紀》,「天寶元年,州三百三十一。」
《通典》:「開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
京兆、河南、太原為「三都。」
及都督都護府之外,以近畿之州為「四輔。」
同華岐蒲四州
其餘為「六雄。」
鄭、陜。汴,絳。懷、魏六州。
《十望》:
宋、亳、滑、許、汝、晉、洺、虢、衛、相十州。《六典》「有汾無亳。」
《十緊》。
後入「緊」 者多,不復具列。
及上中下之差六典:「安、東、平、營、檀、媯、蔚、朔、忻、安北、單于、代、嵐、雲、勝、豐、鹽、靈、會、涼、肅、甘、瓜、沙、伊西、北庭、安西、 河、蘭、鄯、廓、疊、洮、岷、扶、柘、維、靜、悉、翼、松、當、戎、茂、巂、姚、播、 黔、驩、容為邊州。」凡三都之縣,在城內曰京縣,城外曰 畿縣。又望縣有八十五焉。其餘為上、中下縣。
《通典》:「赤,六。畿八十二。望,七十八。緊,百十一。上四百。」
四十六中,二百九十六;下,五百五十四 。六等,凡一千五百七十三縣。
凡天下之上鎮二十,中鎮九十,下鎮一百三十五,上 戍十一,中戍八十六,下戍二百三十五。
《會要》:「軍四十,府六百三十四,鎮四百五十,戍五百九十,守捉三十五。」
五代所有州
梁、唐、晉、漢、周,皆以藩鎮更為帝。《職方攷》梁初天下別 為十一國,南有吳、浙、荊、湖、閩、漢,西有岐、蜀,北有燕、晉, 而朱氏所有七十八州以為梁。「莊宗初起并代,取幽、 滄,有州三十五,其後又取梁、魏、博等十有六州,合五 十一州以滅梁。岐王稱臣,又得其州七。同光破蜀,已 而復失,惟得秦、鳳、階、成四州,而營、平二州陷于契丹」, 其增置之州一:
寰
合一百二十三州以為唐。《石氏》入立,獻十有六州於 《契丹》。
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媯、儒、武、雲、應、寰、朔、蔚。
而得蜀《金州》,又增置之。州一:
威
合一百九州以為。晉劉氏之初,秦、鳳、階、成復入于蜀, 隱帝時,增置之州一。
解
合一百六州以為漢。郭氏代漢十州入于劉旻,世宗 取秦、鳳、階、成、瀛、莫及淮南十四州,又增置之州五:
濟濱雄霸通
而廢者三。
衍武景
合一百一十八州以為周。
軍不在焉。五代置軍六,皆寄治於縣,隸於州。故不別出。
宋二十三路
太祖受周禪,凡州、府、軍、監一百三十九,縣六百六十 一。
軍監始自置屬縣,與州府並列。
建隆元年,始以知州易方鎮。乾德二年,詔階、成二州 直隸京師,始不以支郡盡隸節度使。荊南來朝,平湖 南、蜀廣、江南。開寶九年,有州二百九十七,縣一千八 百六。太平興國二年,盡罷節鎮所領支郡。三年,陳洪 進、錢俶獻地。四年,平太原,李繼捧來朝,而後混一。至 道三年,始定為十五路: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 南,江南、湖南、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西,廣東。廣西。咸 平四年,分川峽為四路。
益梓利夔
天聖八年,分江南為東西。仁宗初,有路十八,總府、州、 軍、監三百二十二,縣一千二百六十二。地東南皆至 海,西盡巴僰,北際中山。東西六千四百八十五里,南 北一萬一千六百二十里。康定二年,分陝西為四路。
秦鳳、涇渠環慶、鄜、延。
慶曆八年,分河北為四路。
定州:高陽,真定,大名。
皇祐三年,分淮南為東西。
揚廬
熙寧五年,分京西為南、北,陜西又分永興、建熙河并 前四路為六路。
元豐四年建蘭會路
六年,分河北為東西。八年,刪定《九域圖》,更名《九域志》, 總二十三路。
京東東、京東西、京西南、京西北,河北東,河北西,陝西、永興、秦鳳、河東、淮南東,淮南西,兩浙,江南東,江南西,荊湖南、荊湖北,成都、梓利、夔、福建、廣南東,廣南西。
京府四:
開封、應天、河南、大名。
次府十,州二百四十二,軍二十七,監四,縣一千一百 三十五。九年,兩浙分東、西路,自熙寧始,務開拓,种諤 取綏州,韓絳取銀州,王韶取熙河,章厚取懿、洽,謝景 溫取徽、誠,熊本取南平,郭逵取廣源,元豐李憲取蘭 州,沈括取葭蘆四寨,元符王贍取青唐、邈川、龍支,崇 寧王厚復湟、鄯,迄于重和、建州,軍不可勝紀。最後建 燕山、雲中兩路,而中夏板蕩矣。自建炎南狩,輿地登 于職方者,東薄明、粵,南斥瓊、崖,西盡岷、嶓,北極淮、漢, 蓋僅當舜十二州之三,漢十三部之四,晉十九州之 七。紹興十四年,分利州路為東西。司馬公曰:「自周室 東遷,王政不行,諸侯逐進,凡五百五十年而合於秦。 秦虐用其民,十有一年而天下亂,又八年而合於漢漢為天子,二百有六年而失其柄。王莽盜之,十有七 年而復為漢。更始不能自保。光武誅除僭偽,凡十有 四年然後能一之。」又一百五十三年,董卓擅朝,州郡 更相吞噬。至于魏氏,海內三分,凡九十有一年而合 於晉。晉得天下纔二十年,惠帝昏愚,群胡乘釁,散為 六七,聚為二三,凡二百八十有八年,而合於隋。隋得 天下纔二十有八年,煬帝無道,九州幅裂,八年而天 下合於唐。唐得天下一百三十年,明皇恃其承平,荒 于酒色,漁陽竊發,四海橫流,肅、代以降,方鎮跋扈,陵 夷至于五代,朝成夕敗,有如逆旅。太祖起而拯之,東 征西伐,大勳未集。太宗嗣而成之,凡二百二十有五 年,然後大禹之迹復混而為一。由是觀之,上下一千 七百餘年,天下一統者五百餘年而已。歐陽公《州名 急就章》曰:「別州自禹郡,於秦廢置,經革難具陳。皇家 垂統,天下定疆理。萬方承政令,近征遠貢各有宜。或 畀吏治或羈縻,九域披圖指可知。分音比類慎訛疑, 文差字析極精微。若夫錦居遐裔,孤音無比,隰集、梓、 泗、劍、陝、涪、幽」,駢聲相附,可如類求。則有夔、綏、隨、果、賀、 播、滑、達、越、和、何、羅、連三前葉,其四謂何,乃有瓜、沙、嘉、 巴、鳳、隴、雍、宋、歙、峽、合、疊、淄、資、思、師、化、雅、華、夏、密、吉、蔚、 悉、永、郢、鼎、潁,不宜吃訥。又如保、邵、道、趙、耀、鄆、信、潤、晉、 慎,凡五聲而一韻。柳壽、茂、竇、宥、湊、憲、兗、漢、簡、萬、演、海、 《岱》《解》、蔡、泰、愛、欽、潯、金、深、郴、「黔、蜀、濮、福、睦、復、陸」,乃六律 而同音,七言惟一。《白、澤》、虢、石、益、德、壁,八音相望;廣、象、 相、閬、絳、獎、黨、宕、開、萊、台、懷、階、崖、雷、梅、澧、棣、冀、利、濟、薊、 費、智、鄭、鄧、定、孟、慶、應、靜、勝、廉、潭、儋、南、嵐、鹽、甘、喦。至於 許、汝、婺、處、楚、普、潞、敘、古、魏、惠、桂、貴、遂、貝、瑞、巂,會,言過 乎九,難宣於口。於是有岳、鄂、亳、薄、洛、莫、涿、朔、廓、拓、眉、 黎、齊、池、蘄、施,伊,西夷,溪,濠,曹,饒,昭、韶,潮,遼,交,洮,牢。
句右皆十
邛、通,龍、洪。蓬、蒙,邕、同。戎、忠,松籠。
句右十二
連:綿:澶,安,延、丹、端,宣,檀,驩、蘭、潘,田、巒,湖、蘇、舒、滁,廬,渝、 瀘,梧、蒲、徐,鄜,扶、儒,禺。
句右皆十四
秦、邠、麟,汾、均,陳,溫、春,筠,辰,文、循、銀、雲、勤、岷、杭、揚、江、黃、 常、漳、康、襄、房,坊、商,滄、洋、昌,瀼、長。
句右皆十六
并青,瀛,登,成,明,衡,彭,英、瓊,邢、洺,涇、寧,昇,榮,橫,藤,汀、興, 營、平,庭、澄。
句右二十四
聯章斷句,不能遽數,真定河源,以諱不舉。若乃物有 疑似,同音異字,則有「陵、靈、原、袁、府、撫、乾、虔、濱、賓、融、容、 渭、衛、全、泉、繡秀,易、翼、渠、衢、歸、媯、龔、恭、汴、辨、涼、梁、祁、岐、 鄯、單、宿、肅、磁、慈、濰、維、峰、封、暨豐、沂、宜及儀」,乃一號而 三之。
音或不同相近者,亦借以足之。
劍環、恩順、「鎮霸、真雄」,又音文之兩同。至於太平、鬱林、 萬安、平樂、武安、洮陽、新定、建康,二名雖美,遠小不彰。 若監若軍,四十有六,保定、信安、廣信、安肅、鎮戎、保安、 岢嵐、火山、順安、寧化,實控三邊。其餘瑣瑣,皆不足言。
其後因檢《九域圖》,有高、富、瀧、當四州,偶遺不錄,以文句難移,不復增入也。
晁氏曰:「秦、隋兩世而亡,晉兩世而亂;唯漢、唐、我宋歷 年而久。」呂氏曰:「藝祖肇造區夏,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藩方強大,犬牙相錯,異姓封王及帶將印者,不下數 十人。雖用趙普之謀,制其錢穀,收其精兵,斂威福之 柄,歸之公上,而舉是大柄,付之縉紳學士,無所疑間。 命廷臣為知州、通判,以散節度使之權;命朝臣奚嶼」 等為知縣,以勤恤民隱。此運量宇宙之大略,出於獨 見,而非普之所能及也。曾氏曰:「太祖之世,其捍北狄, 則用李漢超於關南,馬仁瑀於瀛州、韓令坤於常山、 賀惟忠於易州、何繼筠於棣州;其禦太原,則用郭進 於西山,李謙溥於隰州、李繼勳於昭義;其備西戎,則 用姚內斌於慶州、董遵誨於環州、王」彥昇於原州,馮 繼業於靈州,如內斌、遵誨之兵率不過五六千人,皆 責之以自守其地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