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118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十八卷 |
第一百十八卷目錄
普陀山部藝文一
磐陀石觀日賦 元吳萊
甬東山水古蹟記〈節錄〉 前人
寶陀寺記 劉賡
賜藏經敕 明神宗
再賜藏經敕 同前
三賜全藏經敕 同前
重建普陀寺碑 同前
清淨境亭銘〈有序〉 宋濂
重修寶陀禪寺記 汪鏜
補陀洛伽山記 屠隆
纂修普陀山志序 前人
普陀寺碑記 周應賓
重修普陀志序 前人
遊補陀洛伽山記 侯繼高
普陀朗徹禪師修妙莊嚴路記 陳繼儒
補陀志序 龍德孚
纂修補陀山志序 劉尚志
重鋟補陀志序 邵輔忠
山川典第一百十八卷
普陀山部藝文一
[编辑]磐陀石觀日賦 元吳萊
[编辑]「粵東游于海徼兮,得偉觀于陽阿。」登磐陀之疊石兮 《路㟪》。而巍峨。天雞號而夜半兮,暾欲出于重波。恍 元幕之沈黑兮,惚火輪之盪摩。緬羲和之有御兮,扶 木煜其將華。渺暘谷之不可以里兮,屆高舂其幾何? 嗟世寰之安在兮,尚昧冥而未旦。睹帝車之斜迤兮, 耿星宿于霄漢。漸島嶼之鮮兮,益淼茫而瀰漫。恐 闤闠之猶爾夢寐兮,類蟄蟲之惛亂。明乾極之牽掣 兮,儼機軸之翕張。固陰泉之歙炯兮,煥熸燧之奮颺。 乃飛騰于寥廓兮,竟瞑眩于混茫。繄高抗乎氛曀兮, 僅啟明之獨爍。欻遠麾之黂爝兮,遽群動之盡躩。《川 后》潛精而窟藏兮,海童覰燿以奔愕。鮫鼉揚鬣以悠 漾兮,鴻鶴刷毛而陵薄。莽瑯琊之躋臺兮,眄鯨山而 晝。「闃羅浮之瞷井兮,滉蜃穴而夜爚。迅夸娥之杖 策兮,懼追逐而莫連。怒魯陽之揮戈兮,怪盤礡之弗 吾規《彠也》,惟圭臬之可測兮,奈隙駒之焉託?偉小兒 之辯知兮,雖睿哲而弗宣。何觀瞻之不足兮,重徙倚 以盤桓。光已通于一躍兮,影奚候于三竿。」逮層溟之 畢露兮,屹東霍之巖巒。念列仙之獨往兮,扼羨門于 波瀾。劃孤嘯而陟降兮,撤《蒙蔀》以欣歡。顧「秦越之邈 不相及兮,又焉論夫遠近乎長安?」
甬東山水古蹟記〈節錄〉 前人
[编辑]東到梅岑山,梅子真煉藥處,梵書稱普陀洛伽山也, 俗言小白花山。自山東行,西折為潮音洞。洞瞰海外, 巉中裂大石壁,紫黑旁罅,而兩岐亂石如斷圭,積伏 蟠結,怒潮聳擊,晝夜作魚龍嘯吼聲。又西則為善財 洞,峭石嚙足,泉流滲滴,懸纏不斷。前入海數百步有 礁,土人云:「曾有老僧秉燭行洞穴。」且半里,山石合一 竅,有光大如盤盂。側首睨之,寬引潔白,非水非土,遠 不辨涯際。又自山北轉,得盤陀石。山麤怪益高,疊石 如垤。東望窅窅,想像高麗日本,如在雲霧蒼莽中。日 初出,大如車輪,薄雲掩蔽,空水弄影,恍若鋪金僧伽 黎衣,或見或滅。
寶陀寺記 劉賡
[编辑]國家自世祖奄有四海,凡名山大川,仙釋所託以神 其教者,畢乘興運,鉅剎珠庭,天降地湧,蓋于以揚前 人之休光,衍萬世之慶澤。浙東慶元之昌國有山名 補怛洛迦者,奇巒複嶂,幽洞靈巖,錯立層出,奔波駭 浪之中,潮汐吞吐,煙霞變幻,虯龍黿鼉,蜿蜒呵護。《華 嚴經》所謂「善財二十八參觀音菩薩,與諸大菩薩圍」 繞說法,即其地也。寺曰「寶陀」,創始于宋元豐間。爾時 靈蹟,率隨緣影響,示現香花,與五臺峨眉道場實類, 而旱潦風濤之禱,應答為尤捷。其在東南,故是佛法 一大海會,無論遐邇卑尊,靡不攀瞻。皇后福德日盛, 崇向至教。大德二年春,特命中御府臣李英,驛降御 香。使還,再命修繕像設。明年春,宿衛「臣孛羅等,再馳 祝香,出中金百兩,飭浙江行中書省遣寮吏同涖其 役。又明年春,更命宿衛臣魏也先、太出馳香飯僧,周 閱具典竣事。寺之長僧如智,奉玉琢瑞相」,表上內庭, 以便瞻禮,具歸美報。今年春,仍命太出偕李鐵木兒 不花、魏也先,持五綵旛旌,莊嚴法筵。又出內寶幣二 千緡,即其寺治演法之堂,暨廬舍之圮腐殘剝者。又飭行中書省捐土田之在官者二十頃畀之,益其徒 食,俾每歲以建、寅、午、戌月諷誦祈禱。又下璽書,復其 凡隸寶陀者,非寶陀者,毋得怙冒。如智亦因得被袈 裟,內庭傳瑞流恩,曾無虛歲。至是命翰林臣作《文貞 石》,以垂永久。臣謹銓次如右。切謂象教之來中土,雖 顯晦靡常,其所護驗亦不專係夫崇奉敬怠。聖天子 以寬簡治民,而賢王復以慈祥佐理,與往聖覺皇同 符共貫。是宜圓精薦釐,方祇效祉。至若金湯迦維,亦 曰:「我國家之常事。」其所以迓續延洪之道,自有大本 大原在也。是為序。
賜藏經敕 明神宗
[编辑]皇帝敕諭普陀山寶陀禪寺住持及僧眾人等:「朕惟 佛氏之教,具在經典,用以化導善類,覺悟群迷,于護 國佑民,不為無助。茲者聖母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 命工刊印《續入藏經》四十一函,并舊刻《藏經》六百三 十七函,通行頒布本寺。爾等務須莊嚴持誦,尊奉珍 藏。不許諸色人等,故行褻玩,致有遺失損壞。特賜護」 持,以垂永久。欽哉。故諭。萬曆十四年三月日
再賜藏經敕 同前
[编辑]敕諭南海普陀山普陀寺住持及僧眾人等:「朕發誠 心,印造《佛大藏經》,頒施在京及天下名山寺院供奉。 經首護敕,已諭其由。爾住持及僧眾人等,務要虔潔 供安,朝夕禮誦,保安渺躬康泰,宮壼肅清。懺已往愆 尤,祈無疆壽福,民安國泰,天下太平。俾四海八方同 歸仁慈善教,成朕恭己無為之治道焉。今特差內漢 經廠掌壇、御馬監太監趙永,齎請前去彼處安供,各 宜仰體知悉。欽哉。故諭。」萬曆二十七年二月初十日
三賜全藏經敕 同前
[编辑]皇帝《敕諭南海普陀山普陀寺住持及僧眾人等》:「朕 惟自古帝王,以儒道治天下,而儒術之外,復有釋教, 相翼並行。朕以沖昧,嗣承大統,迄今廿有七祀。天下 和平,臣民安業。仰思天眷,祖德洪庇,良繇大公同善 之因。況國初建置僧錄司,職掌厥事。蓋仁慈清淨,其 功德不殊;神道設教,于化誘為易。祖宗睿謨,意深遠」 矣。《佛氏藏經》舊刻六百三十七函,我聖母慈聖宣文 明肅皇太后續刻四十一函,朕既恭序其端,而又因 通行印施,序其前後,敕諭護持,所以錫孝類、流慈恩 也。茲者朕嘉善道之可依,念傳布之未廣,爰命所司 印造全藏六百七十八函,施舍在京及天下名山寺 院,永垂不朽。庶表朕敬天法祖之意,弘仁普濟之誠, 使海宇共享無為之福。先民有言:「一念思善,和風慶 雲;一念不善,災星厲氣。」夫善念以有感而興,無感而 懈。是以《皇極》敷言,不厭諄懇。聖哲所貴,善與人同。古 今相傳,其揆一也。且善在一人,尚萃一家和氣,若億 兆嚮善,豈不四海太和。此經頒布之處,本寺僧眾人 等,其務齋心禮誦,敬奉珍藏。不許褻玩、致有毀壞。特 賜護敕、以垂永久。欽哉。故諭
重建普陀寺碑 同前
[编辑]朕御㝢三十有四載,嘉與海內臣民咸用康。又一切 岳瀆諸事,不疏不數,用以寧吾民而徵信于神。惟是 聖母慈聖宣文明肅貞壽端獻恭熹皇太后含純懿 之真性,秉慧覺之上資,諸所焚修祝釐,護國保民者, 朕一一欽承,無所愛惜。先是南海普陀寺毀于祝融, 我聖母惻然發念,欲緣故址而鼎新焉。朕仰承慈諭, 「無騷民,無煩將作,無費水衡金錢,蓋默示以愛護蒼 生、綿延國脈至意。朕益用祗承,首捐內帑,其自朕躬 而下,悉輸誠發願,以次助施。遣官督建,迄今落成,而 聖母喜可知也。」因題額名大明敕建護國永壽普陀 禪寺。寺在洛迦山頂大海波心,是觀音大士說法道 場,顯靈應處也。大士圓通三昧,普照「十方。三十二應 身,隨處變現。十四種功德,不可思維,朕無所庸其贊 歎。第白馬開緣,赤烏建剎,雨花靈鷲,在在有之,而海 上最著。」蓋其慈悲大旨,普度法門,不可以意智得,不 可以聲色求,遠而彌尊,近而難即。離此苦海,便登彼 岸,指點最為真切。其密證了義,則有望洋已耳。夫惟 修之默默,應之昭昭,「禔福在宮中,靈感在海外,有若 響答然者。即今聖母燕喜,天錫難老,朕荷茲百祿,延 及子孫,以至萬邦黎庶,海㝢晏然。良由聖力護持,神 功默佑,非偶爾也。」嗟乎!莊嚴妙相,今古皈依,功成而 不擾,教尊而不瀆,則今日盛事,與前代瘠民佞佛者 大有間矣。工起于萬曆三十年七月二十七日,迄于 萬曆「三十五年三月十五日。是用勒石鑄詞,使群臣 百姓咸知朕奉揚聖母德意,且以昭示,傳諸不朽云。」 銘曰:「茫茫萬有,慾愛同纏,業風振海,識浪滔天。惟此 苦海,千古渺瀰,彼岸寥廓,竟度其誰?如來法身,累劫 修行,妙通圓明,反照見性。慈悲廣大,功力無邊。破昏 揭暗,慧炬高懸。音聲萬億,遙入我觀。由聞」起見,尋根 窮端,所見非目,所聞非耳,靡有見聞,詎有我彼?恆河 世界,悉歸掌輪,隨願畀福隨溺。津,如汲海水,樽盎 具足。滄溟不虧,人飲滿欲。如月印川。萬壑皆圓。清光 不減,皎皎中天。洛迦浮空,瀛波旋繞。梵宮蔚起,翹望雲表。大士耀靈,遐邇傾就。貴賤聖凡,拜禮恐後。猗我 聖母,心契大慈。願言錫祚,以保群黎。予承慈訓,啟我 覺慧。如天好生,聿嘉二帝。載培國脈,瓜瓞綿延。與天 同久,億萬斯年。
清淨境亭銘〈有序〉 宋濂
[编辑]補怛洛伽山者,在東大洋海,梵語補怛洛伽,華言小白華,即《華嚴大經》所說善財南詢之處也。山絕起海中,周圍僅百里,滿望冥茫無際。翁州遠山隱隱天外,如青螺髻。寶陀禪寺在山南,去寺三里至潮音洞。洞腳插海,張頤欲飲,怒風驅濤,進退擊衝。洞顛通穴,曰天窗,白光注底如月。唐大中間,梵僧拜洞前,燔十指禱之,指且盡。大士為現身說法,授以七色寶石,自後人以誠感輒應。或現紫金自在相,縞衣被體,縹帶珠瓔,紛然懸貫。或現千首千臂,護法大神,翼衛後先,可怖可駭。稍轉而右,為善財洞,嵌巖中,坼窈黑不可測。從洞折而北,有石類香爐,類佛牙,奇甚。惟磐陀石上最寬平,可坐百人。雞初號,「遙見扶桑」 五老光發照,東方盡白。久之湧出日輪,赤如火流,光燭海波,閃爍不定,誠奇觀也。自石折而西,有獅子峰、有象巖、有佛手峰,皆以其形名。有三摩地,嘉木蕭森,怪石駢列,臥者離、立者蹲,欲起者迎,躍似舞者。其他勝概,難可數計。大抵山在海岸孤絕處,重巒複嶂,蒼翠如洗;紫蓀白葩,濯濯滿地。山丹樹高數丈,絳花繞枝,鮮澤如珊瑚林。金沙四布,璀璨眩目。海水震盪,無雲自雷。登高四顧,若寘身琉璃瓶中,一髮塵土,不得相侵,誠霄壤間勝特之境也。洪武庚戌春正月,部使者贛州劉君承直,與寶陀大師行丕抱杖東遊。使者曰:「此清淨境也,盍為亭?」 大師乃建于寺之南嶺上,從三十尺衡如之,左倚山,右入潮音。洞云大師字大基,行丕其名,鄞人也。宗說兼通,行解相應。初由佛壟昇主是山。銘曰:
大海東匯,厥名維瀛。并包川洛,混合坤經。鯨波四繞, 龍島中停。濯濯綠淨,皦皦青縈。片滓弗立,纖塵不驚。 如蓮出水,類鑒含明。流雲斂翳,新旭爭熒。金沙布地, 寶樹森屏。巨石佛足,嵌洞潮聲。大士顯瑞,梵童揚靈。 仙帶翻縹,元珠垂瓔。月相穆穆,飆馭泠泠。龍君持戟, 水伯捧旌。衛茲勝特,控此高冥。倬彼開士,爰謀建亭。 莫平匪砥,有覺惟楹。直愬寂廓,將齊攖寧。塵因道寂, 境逐心清。徜徉淨國,周流覺城。敢告來裔,庸勒新銘。
重修寶陀禪寺記 汪鏜
[编辑]明郡,當溟渤之會,其東屬邑曰定海。補陀山在定海 外二百餘里,遠望之,滄茫杳靄,隱見明滅,佛書稱補 怛洛迦山,海岸孤絕處是也。或云梅岑山,即子真煉 藥處。海天孤闊,洞府幽深,波濤際空,茫無畔岸。煙霧 晝冥,四景若一。倒影凌虛,排雲御風,誠上聖之窟宅, 宇內之奇觀也。自梁日本僧慧鍔創建梵宇,馮依佛 乘。宋元豐間,賜「寶陀寺額。」歷代因之,崇尚不廢。至我 國家,益加尊禮。於戲盛矣!維我觀音大士,通明圓覺, 神應變化,利生開迷,不可殫述。故能使百千萬億人, 無貴賤賢愚,傾心歸向。每于春月,即洞中參禮求現。 而王侯妃嬪,貴戚貂璫,薦金寶以致誠,懺悔愆以祈 宥。使者冠蓋,相屬于道。然乘筏渡海,觸犯風濤,竟無 濡足之患,則證應從可識矣。嘗聞故老說補陀佛屢 著靈異,往往現金色身,照耀天日,青蓮擁瑞,天樂發 音,百靈祕怪,恍惚呈露。噫!亦異矣!嘉靖癸丑,島夷犯 順,據為巢穴,軒構摧圮,緇錫解散。國朝敕賜碑文,俱 斷裂仆。海中所僅存者,獨聖壽寺琉璃無梁等殿,而 梵音虛𡧯,鼎篆塵蕪者垂數年,然教不終否。有五臺 龍樹寺僧真松,北遊來京師,聞其事于禮部。時宮保 大學士養齋嚴公為大宗伯,亟下其議于郡縣,俾給 劄住持,崇奉香火,而演律儀,以資景福。靈山勝會,一 旦光復。自非我公,其能洽和幽明,興舉廢墜如是哉! 維時我郡侯太恆吳公,總戎草堂劉公,相與協贊規 畫,次第修舉,一號令之餘,而改觀易聽矣。適御馬監 太監松庵馬公,景慕名山,乃範金成佛,繡綵結旛,不 惜重貲,歸誠于佛。一時輻輳,增重叢林。豈非「事有待 而化有緣耶?大士闡茲靈異,普濟群生,其俾我四方 息警,雨暘時若,災厲不興,物生蕃阜,環海內外,祛惡 崇善,佑我邦家,用臻康乂,則百千萬年,永」賴洪庥,酬 德報恩,寧有紀極?鏜生長海濱,習聞靈蹟,且身享康 寧,濫竽祿位,母氏年踰大耋,健飯無恙,藉此福德,敢 忘厥自?故因「真松」之請,不諱鄙陋,為文以紀其事。
補陀洛伽山記 屠隆
[编辑]東海補陀洛伽山者,言海岸孤絕處。又言東大洋海 西紫竹旃林。《華嚴》言:「善財第二十八參觀自在菩薩 圍繞說法」,蓋震旦來,域中第一道場也。之罘三神、十 州、諸島,安期、羨門、飛仙、羽人咸在。而初地遠標,則自 唐大中間梵僧來爇,指感現始。山周圍百里,四際無 岸,孤懸海中,穢土劫塵,邈焉隔絕。遠近諸山,大者如 拳,小者如栗。三韓、日本諸島,青螺一抹,杳靄煙際。乍有乍無,微風不動,天鏡涵空,澄碧萬里。驚飆下撞,洪 濤上舂,銀山雪屋,簸蕩天地。扶桑日出,巨若車輪,赤 若丹砂。忽從海底湧起赭光萬道,散射海水,晃耀心 目,奇哉觀也!山上寶陀禪寺,奉觀音大士。上自帝后 妃主,王侯宰臣,下逮緇衣羽流,善信男女,遠近纍纍。 亡不函經捧香,搏顙繭足,梯山航海,雲合電奔,來朝 大士,方之峨眉、五臺,殆有加焉。江津海浦,風濤覆舟, 哀空侯酹,波臣,亡時亡之。獨洛伽慈航,乘流穩渡。開 山以來,絕不聞有顛危之險。自非勝力默持,慈心垂 祐,胡能然矣?而眾生之虔誠朝禮者,往往示現金身 瑞相,白衣紺目,雲幢寶珞,香花勝鬘,時時有之,由是 累朝信崇。至我皇代,奉聖母皇太后命,印經範像,宣 揚教典,穆哉盛矣!夫大士道臻無上,因權度化,其願 弘義密,不可思維。譬之萬波散派,千月分光,其本可 悟,其跡不可泥也。嗚呼!虣猛獷悍,王化之所不能伏, 而慈氏攝之;蔽錮昏庸,師儒之所不能誨,而如來導 之。十「方仰賴,萬國欽崇。」夫豈偶然之故哉。
纂修普陀山志序 前人
[编辑]震旦國中三大道場,西峨眉以普賢,北五臺以文殊, 而我東海普陀以觀世音,西北距佛國不遠,道法漸 摩,近而且易。東海僻在冞阻,聲跡荒遐,眾生沉淪薰 染,如來重愍之,茲觀世音之開化補陀,津梁娑竭,良 有以也。峨眉五臺,深峭雄拔,秀甲神州。而補陀獨立 大瀛海中孤絕處,尤為奇特。善信航海,朝謁大士,肩 駢趾錯。無論中華,即天竺梵僧,亦往往單瓢隻履,間 關而至,殆無虛日。而吾鄉士大夫,顧反畏風波,罕登 涉者。海上文人,恆標勝靈區,詫奇五岳,託之竹素,而 補陀一志獨闕焉。乃使大教壅閼,外道喧豗,則何貴 操筦綴文者哉?開府侯大將軍乃謀之兵使者劉公、 郡大夫龍公,纂修《補陀志》,爰尊今上,奉聖母命,頒賜 《藏經制敕》,及御製序文,冠諸簡端,而圖繪山海巖洞, 殿宇形勝,次第裒集古今名賢制作,彙為一書,復屬 道民刪定,乃為稍削舊詩之俚謬,增入時賢之合作 者若干篇,復以道民所自為記頌韻語附焉。三君子 之闡揚教典,開迪愚蒙,厥功不細。詎維山靈海若欣 豫,亦如來之所印可也。
普陀寺碑記 周應賓
[编辑]惟我皇上,清寧得一,易簡函三,垂衣蜎蠖之中,馳化 寰瀛之表。薄海內外,罔不咸熙。然猶崇尚西方清淨 慈悲之教,用裨理道。萬曆己亥,乃遣御馬監大監趙 永頒藏經于東海普陀寺,俾供奉之。蓋聞震旦之國, 名剎有三:文殊治五臺,普賢治峨眉,觀音治東海。而 東海靈應尤異,以是皇上特垂意焉。維時寺燬于火, 招提未立,永具以聞。上乃遣人閱視故址,頒帑金一 千兩,鼎建藏殿。仍令舉內侍中忠勤幹敏堪任茲役 者。左右以御用監太監張隨對,上遂命之。甲辰三月, 藏殿告成,隨報命闕下,繪圖以獻,上悅而賚焉。維時 佛宇僧寮尚未具也。明年,上復發帑金二千兩,聖母 所發,贏其半。諸宮各捐金有差,以竟前績。賜額曰「護 國永壽普陀禪寺」,仍遣隨往蒞之。隨奉上命惟謹,拮 据經理,無日不身在土木間,鳩材度工,親雜徒傭為 伍。乃以丙午秋月竣事。丁丑春,上復遣御馬監太監 党禮,頒帑金一千兩,創碑示禁,告土以畢役焉。夫皇 上殷意茲役,四發命,三遣內臣,積歲所賚,無慮數千 金。于是棟宇巍峨,金璧輝映,鹿苑鷲嶺,有不得比盛 者秋毫皆上賜哉!應賓,東海波臣也,樂觀厥成,敢不 對揚聖天子之休?竊惟大士以三十二應身入諸國 土,現八萬四千臂目,接引群生,而尤顯瑞于東海。《華 嚴》所說善財南詢之處,即今所也。佛本無相,非相無 以攝凡心;亦本不住,非常住無以得眾止。使知彼岸 不遙,梵音非渺。是以聖主當陽,古佛出世,總之綱維, 大化,以扶宇宙。況乎歷朝供奉,尤盛于茲。綸綍既赫, 輪奐斯彰。惟是四方善信,莫不俛首受戒。修蒲團之 理者,列屋而居;輸香花之誠者,蔽江而進。豈盡神通 之致哉?亦崇奉所自來矣。緇白之流,咸稽首崩角,以 贊功德。于是應賓搦管作記,勒諸珉碑。
重修普陀志序 前人
[编辑]普陀僻在一隅,四大之一也。天傾西北,聖主御焉;地 絕東南,古佛出焉。神道設教,聖人不廢。是舉也,其鏹 發諸內帑,其工督諸內遣,壇宇輪奐,規制昌明:是竺 乾一大際會也。志凡五卷,為類十有七,纂撮于諸文 學之手,而不佞裁焉。《前志》重在山,要以顯佛靈;今志 重在寺,要以尊君貺:是是編之大指也,敬表而序之。
遊補陀洛伽山記 侯繼高
[编辑]補陀洛伽山,在海岸孤絕之地,為觀音大士說法道 場。自唐以來,崇奉恐後。余世家海上,少小時,聞長老 言,輒心慕之。及膺世資,奔走不暇,自謂「佛地無緣可 到。」不意往歲,猥蒙聖恩,濫鎮全浙。春、秋二汛,提師督 哨,涉歷海洋。遂于丁亥之春,肅謁大士于寶陀禪寺, 願慰平生。歸欲《搦管》記其事,匆匆未遑也。茲歲春,復 當大汛,乃于季春甲申朔,考鉦戒行。乙酉,出蛟門,過金塘,晚抵螺頭港,參戎吳君亦率舟師來會。詰旦,抵 舟山,與吳君入城一閱。丁亥,過青雷頭山。自青雷以 前,千山萬島,莫可勝記。又前為石衕門,蓋數峰崛起, 潮汐經流旁午,其中為十六門,故又呼為「十六門」云。 我舟從中門行,廣僅可容福船,兩旁石齒齒立,亦險 要處也。戊子出沈家門,風雨交作,舟不能前。己丑昧 爽,風頗利,帆往如馳。須臾過蓮花洋,即抵補陀矣。由 短姑道頭從陸行二三里,至寶陀禪寺,瞻禮大士。于 是縱步遐矚,峰巒錯峙,若起若伏。雲霞往來,頃刻變 幻,目不暇接。寺前纍石為浮圖,曰「太子塔」,蓋元元統 中宣讓王施鈔所建也。由塔而南,遍地黃沙,即所稱 「金沙灘菩薩示現之地」,相傳為「紫竹栴檀林」者也。又 約三里許,至潮音洞。洞石巉巖,正瞰大海,巔有穴,可 俯而窺。波濤澎湃,激入洞中,或如洪鐘忽扣,或如猛 虎怒號。舊有殿宇橋梁,可以瞻禮,今皆廢。其右為善 財洞,巖有罅,窺之,深莫可測。相傳二洞中菩薩示異, 秉誠叩禮,往往多見之者。余愧武人未離火宅中,不 敢妄覬。遂復折而東,又三四里,曰千步沙。有僧大智, 自五臺山來,卓錫于此,結庵以居,曰「海潮庵。」有樓開 牖視之,則滄溟灝溔,近在几席。而濤聲訇磕,震應巖 谷,超然塵世矣。庵之後山頂有泉,大智命其徒貫竹, 引之瀹茗,味殊甘冽。已而日沉沉,向暮遂返。舟中往 余得吳道子所繪《大士像》,質素而雅近又得閻立本 所繪,則莊巖而麗。二人皆唐名手,余并勒之于石。明 發,復詣寶陀,植碑于前殿之中。于是再遊磐陀石,石 平廣可容百餘人,俯枕大洋,可以觀扶桑。《日出》,寺之 西偏石壁旁啟如扉,曰「天門。」由天門而入,為三摩地。 其下亂石離立,巖洞嶔岑,奇形詭狀,即良工不能摹 也。寺之深處有真歇石,蓋真歇了禪師修道之所。真 歇之前,突然一石,名「無畏石。」形雖方廣,而攲側若傾, 險峻莫有躋之者。獅子石即在其旁。其他若正趣峰、 靈鷲峰、觀音峰,皆望而覽之,不能盡陟,而補陀之大 概盡此矣。嗟乎!金仙靈異,示現于梅岑者,千有餘年, 歷代崇奉,愈久愈盛。一旦以寇氛不靖,竟為鯨鯢窟 穴。當事者遂奉其像,遷之招寶,而悉燬其廬,殆佛家 所謂「劫數」者非邪?尚賴君相威靈,廟堂碩畫,島人殄 滅,海甸肅清,佛法常明,教不終否。于是嘉、隆之間,有 五臺龍樹寺僧真松飛錫而來,大倡宗風,復興勝果。 邇年以來,大倍曩昔矣。恭惟我聖母慈聖皇太后刊 印藏經,并範金為像,繡綵結旛,命太監張公、少監孟 公齎捧敕書,賚錫于茲。煌煌寵命,悉勒貞珉,猗歟盛 哉!雖然,「衣袽之戒,復隍之虞,聖人垂訓至深且切。吾 輩世受國恩,職司戎務,其可不兢兢惕惕,夙夜靖共, 以無負國家設兵為民之意與?」庚寅復出外洋,抵桃 花山,欲訪安期生煉丹之所,人無識者。余乃復乘走 舸,遍歷山外大洋而返。夜半風雨陡作,辛卯不止。所 坐戰艦,如輕鳧拍浪,泛泛水中,從者食輒余更加 餐,迨夜風少定,余有事,欲暫歸關上,遂別吳君。壬辰 未旦,命挂席,舟卒告曰:「風不利,請少遲之。」余曰:「汝第 往。」遂行。質明,風果迅,未及丙夜,已抵招寶。蓋自桃花 至此,計程四百餘里矣。癸已入鎮,治庭前人散,援筆 書之。
普陀朗徹禪師修妙莊嚴路記 陳繼儒
[编辑]東南水中之勝。江有金焦,大湖有七十二峰,不敢與 南海普陀鼎立,而三非遜百谷王以觀音大士道場 勝也。上自后王君公之使,以及老稚,緇黃越枝千里, 杭葦破浪來朝,禮一瓣香于此,膜拜涕洟,伏地不能 起。雜施錢穀、布帛、衣履、針紉之屬。巖居學道者,亦往 往微有所濟。獨舍舟登岸,磽确崎嶇,雨虐風饕之夕, 步步歌「《行路難》矣。」朗徹珠公歎曰:「昔雪山布髮,掩泥 持地,以身負土,古賢聖皆然。而區區一貧衲,敢不負 鍤先之乎?」發誓願捐缽貲,薙草萊,刊土石。不募而聞 聲者如鳥就巢;不召而樂赴者如蟻壘垤。經始于天 啟丁卯,落成于崇禎庚午。自道頭茶庵至白華庵西, 路闊二丈,階高三丈,庵前平坡十餘丈,進山門,曲徑 竹廊,至白衣真應殿,東達普陀寺。路長四五里,有茶 亭、自度亭可以憩,有兩旁雜樹可以蔭,有臺可以眺, 有山田藕花可以玩,有石几可以坐,有石柱題曰:「金 繩開覺路,寶筏渡迷川。」可以廠人天之觀。履道坦坦, 比之泥滑滑者何如?掉臂而入,比肩而出,不下車、不 讓畔,比之五步一喘、十步一蹶者何如?至是而朗公 之功德鉅矣。朗公曰:「吾師昱光老比丘,刺血書經,上 疏闕廷,請敕建本寺。上賜帑金,賜御製碑文,賜金斕 紫袈裟,吾師悉遜不有。若珠之畚石鍬土,何足挂有 道齒頰乎?」陳子曰:「『吾師劉貢父詩云:『欲行今日路,恐 背古人跡。欲行古人路,今人笑迂僻』。噫嘻異哉!吾與 朗公從何處下註腳?況世路願太奢,則缺陷難填,量 太隘則狹窳難廣,氣太橫則突兀難夷,心太曲則險 巇難經。要路危,岐路錯,末路迷,此楊朱、嵇叔夜所為 望而泣下者也。安得大善知識如朗公輩,布滿人間, 以平不平之心路乎?心路平,世路平,無論山中,即遊戲風波,蛟龍大海,此與康莊、魯道何異哉』?敬以復朗 公。」并作《妙莊嚴路記》。
補陀志序 龍德孚
[编辑]補陀,震旦一大道場也。應感肸蠁,靈蹟奇聲,著于歷 代。明州故稱文獻,地馳《藝苑》之名,修迦羅之教者不 乏。奈何今始志志,而又屬帥臣也?君子曰:「是可以卜 世矣。」海上島嶼,星布碁列,引睇三韓、日本,近在眉睫。 國初,湯信國請徙而部之內地,獨補陀不在徙中,蓋 昭靈貺也。世廟時,海壖弗寧,兵戎所過,多殘破,而補 陀遂燹于兵。居無何,汪直俘,而海波復寧。說者歸之 靈貺焉。維時萬曆丙戌七月七日,瑞蓮產慈寧宮,抽 英吐翹,絕殊凡種。九日,瑞蓮再產宮中,重臺結薏,又 殊前種。主上大加賞異,敕中使出視,輔臣圖而詠之。 唯是聖母敕中使二航《蓮華部主法像》,及續鍥《藏經》 四十一函,並舊鍥《藏經》六百三十七函,直詣莊嚴妙 海,鎮壓普門,答靈貺而結勝果也。主上孝思錫類,綸 綍弘宣,善信,皈依奔走,蓋雲合而坌涌焉。大德滲漉, 盛治郅隆,靈貺昭赫,固莫盛于今日。而帥臣因得優 游容與,從事鉛槧,揚搉今古,有散帙緩帶之風焉。且 知崇三寶,振禪悅,篤皇家之祐,培人天之因。穆哉!侯 君、羊叔子、曹武惠,其流亞耶?洛陽興廢,卜世盛衰,不 佞孚亦于今日補陀之志,卜之世乎?亦臣子祝釐之 一念也。
纂修補陀山志序 劉尚志
[编辑]流沙以西有崑崙縣圃之罘,以東有蓬萊三山,大都 為僊靈託跡以青兕斑麟,瑞草神芝勝,獨東海補陀 稱道場。昔襄城鼎湖,跡肇軒后;包山洞庭,祕發龍威。 柱下老史宣尼,贊以猶龍。清虛沖舉之學,實自此昌 明焉。維時固不聞有能仁氏之教也,有之,亦迦毘身 毒,彼國自為奉行爾。西京之東,漸流震旦,其道以超 脫為貴,以空寂為宗,而獨露靈明,謂之「見性。」吾儒者 固嘗昌言排之,而高明特達之士往往褰裳染指焉。 則何故?士方苦世法跼蹐,而一聞擺落之言,即豁焉 如縛者之得釋;士方苦世塗炎囂,而一領清淨之旨, 即灑焉如暍夫之飲冰。蓋佛惟以擺落為宗,士之近 擺落者易入也;佛惟以清淨為旨,士之近清淨者易 入也。非惟無妨于儒,亦足助儒教之所不及。此我皇 上握符御世,闡教明道之意也。大哉王言!刑賞所及, 權衡制之;刑賞所不及,善法牖之;生成之表,別有陶 冶矣。補陀洛伽,乃觀世音大士道場山,孤懸大瀛海 中,空闊迥絕,秀甲神州。一躋覽其上,輒有馮虛御風, 超越塵埃之想。不佞猥叨職事,仰宣皇上「清淨奉道 開化」德意,而下以牖俗淳風者,守臣責也。若夫儒佛 之理之精者,不佞惡能知?則敬以俟當世之大參同 君子焉。
重鋟補陀志序 邵輔忠
[编辑]補陀為祝延名山,屼懸海上,去邑三百而遙,外控諸 蠻,貢舶孔道也。然而代有隆替,則時地劫會偶逢,非 大士慈靈,代有覺迷也。今上道揆在宥,皇極建中,乃 廣孝治,奉兩宮慈旨,遣中使頒經披繡,祝延萬年。而 海宇屢豐,兵革不作,于茲三紀。福國庇民,應若蓍蔡, 豈非大士助流宣化之徵歟?志補陀者,亦當知遵揚 美意之旨矣。故曰:「事不軌物,則君不舉焉。言不微中, 則臣不獻焉。」苟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君子嘗樂道 之。因寺僧性能之請,謹拜手而序其端。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