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26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六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六十一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六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六十一卷目錄

 漢水部彙考

  考

 漢水部總論

  程大昌禹貢論漢水論一 漢水論二

山川典第二百六十一卷

漢水部彙考

[编辑]

《禹貢》
荊州之漢水

[编辑]

漢水源出今陝西鞏昌府秦州嶓冢山。始出為漾水, 東流至西和縣,入武都上祿之地,名為西漢水。又東 流至成縣,名「六漢水。」折而稍西,又折而東南,入漢中 府鳳縣界。又過沔縣城西,別為潛水。又東合沔水。又 東逕洋縣界,流入湖廣鄖西縣界。又至均州,為滄浪 之水。又歷光化、襄陽、宜城、荊門州、潛江縣諸界,至沔 陽州,過三澨,又逕武昌府城北,漢陽府城南,大別山 下,與江水合流。東至江南鎮江府城東,入于海。

按:《書經夏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江漢朝宗于海。」 蔡傳江、漢合流于荊,去海尚遠,然水道已安而無有壅 塞橫決之患。雖未至海而其勢已奔趨于海,猶諸侯 之朝宗于王也。大全王氏炎曰:「漢水入江」處在漢陽軍 大別山下,正屬荊州之域。

《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于 大別,南入於江。東,匯澤為彭蠡,東為北江,入於海。孔傳 泉始出為漾水,東南流為沔水,至漢中東流為漢水。 正義曰:傳之此言,當據時人之名為說也。《地理志》 云:「漾水出隴西氐道縣,至武都為漢水。」不言中為沔 水。孔知嶓冢之東,漢水之西,而得為沔水者,以禹治 梁州,入帝都,自所治云「逾於沔,入於渭」,是沔近於渭, 當梁州向冀州之路也。應劭云:「沔水自江別至南郡 華容縣為夏水,過江夏郡入江。」既云江別,明與此沔 別也。依《地理志》,漢水之尾變為夏水,是應劭所云沔 水下尾亦與漢合,乃入於江也。蔡傳漾,水名。《水經》曰:「漾 水出隴西郡氐道縣嶓冢山,東至武都。」常璩曰:「漢水 有兩源,此東源也,即《禹貢》所謂嶓冢導漾者。其西源 出隴西嶓冢山,會泉始源曰沔逕,葭萌入漢。東源在 今西縣之西,西源在今三泉縣之東也。」酈道元謂「東 西兩川俱出嶓冢山,而同為漢水者是也。水源發於 嶓冢為漾,至武都為漢,又東流為」滄浪之水。酈道元 云:「武當縣北四十里漢水中有洲曰滄浪洲,水曰滄 浪水」是也。蓋水之經歷,隨地得名,謂之為者,明非他 水也。三澨,水名,今郢州長壽縣磨石山發源東南流 者,名澨水,至復州景陵縣界來,又名汊水。疑即三澨 之一。然據《左傳》漳、澨、薳、澨,則為水際,未可曉也。大別 見導山入江,在今漢陽軍漢陽縣,匯迴也。北江未詳, 入海在今通州靜海縣。今按《彭蠡古今記載》皆謂今 之番陽。然其澤在江之南,去漢水入江之處已七百 餘里。所蓄之水,則合饒、信、徽、撫、吉、贛、南安、建昌、臨江、 袁、筠、隆興、南康數州之流,非自漢入而為匯者。又其 入江之處,西則廬阜,東則湖口,皆石山峙立,水道狹 甚,「不應漢水入江之後七百餘里,乃橫截而南入于 番陽,又橫截而北流為北江。且番陽合數州之流,瀦 而為澤,泛溢壅遏,初無仰於江漢之匯而後成也。不 惟無所仰於江漢,而眾流之積,日遏月高,勢亦不復 容江漢之來入矣。」今湖口橫渡之處,其北則江、漢之 濁流,其南則番陽之清漲,不見所謂漢水匯澤而為 彭蠡者。番陽之水既出湖口,則依南岸與大江相持 以東,又不見所謂橫截而為北江者。又以《經》文考之, 則今之彭蠡既在大江之南,於《經》則宜曰「南匯彭蠡」, 不應曰「東匯。」于《導江》則宜曰「南會于匯」,不應曰「北會 于匯。」匯既在南,於《經》則宜曰「北為北江」,不應曰「東為 北江。」以今地里參校,絕為反戾。今廬江之北有所謂 巢湖者,湖大而源淺,每歲四五月間,蜀嶺雪消,大江 泛溢之時,水淤入湖。至七八月,大江水落,湖水方洩, 隨江以東,為合「東匯、北匯」之文。然鄱陽之湖方五六 百里,不應舍此而錄彼,記其小而遺其大也。蓋嘗以 事理情勢考之,洪水之患,惟河為甚。意當時龍門、九 河等處,「事急民困,勢重役煩,禹親蒞而身督之。若江 淮則地偏水急,不待疏鑿,固已通行,或分遣官屬往 視亦可。況洞庭、彭蠡之間,乃三苗所居,水澤山林,深 昧不測,彼方負其險阻,頑不即工,則官屬之往者,亦 未必遽敢深入。是以但知彭蠡之為澤,而不知其非 漢水所匯,但意如巢湖江水之淤,而不知彭」蠡之源 為甚眾也。以此致誤,謂之「為匯」,謂之「北江」,無足怪者。 然則鄱陽之為彭蠡,信矣。大全《朱子》曰:「東匯澤為彭蠡, 多此一句。」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正南曰荊州,其川江漢。」訂義黃氏曰:「漢水自房陵以下為州界,東南至漢陽入江。」易氏 曰:《漢志》不知漢水所自,誤認嶓冢山之西嘉陵江為 西漢水,與《禹貢》「漾漢」大異。考之唐《元和志》,興元府金 華縣嶓冢山,在縣西三十里,漾水所出。東流至洋州 興道縣,又東流至金州西城縣,又東流至均州武當 縣有滄浪州,即《禹貢》滄浪之水。「又東流至襄陽」府襄 陽縣。又東流至鄂州長壽縣。又東南流至復州竟陵 縣,今為景陵縣。有滲參水,即《禹貢》「三澨」也。又東南流 至沔州漢陽縣,今縣為漢陽軍。有大別山,即《禹貢》「至 於大別以入於江」之地。《禹貢》所記江漢皆發源於梁 州,《周禮》不載梁州山川,故至荊州而後言其川江。漢 江自今歸州之秭歸縣以至鄂州之武昌縣,凡一千 四百餘里,漢江自今均州之武當縣以至漢陽軍之 漢陽縣,凡一千四百餘里,皆荊州之地。江、漢分流於 其間,至是合流。《詩》曰:「滔滔江、漢,南國之紀」是也。王昭 禹曰:「即《禹貢》荊州所謂江、漢朝宗於海。」

按《爾雅釋水》:「漢為潛。」《地理志》云:隴西郡西縣嶓冢 山西,漢水所出,沱出於江,潛出於漢,二水發源梁州 而入荊,故荊州亦云「沱潛既道。」案郭氏《音義》云:「沱水 自蜀郡都水縣湔山,與江別而更流。」又云:「有水從漢 中沔陽南流,至梓潼、漢壽,入太穴中通峒山下,西南 潛出,一名沔水。舊俗云即《禹貢》云潛也。」然則水從江、 漢出者,皆曰沱潛,所以荊梁二州皆有也。

按:《山海經。西山經》:「嶓冢之山,漢水出焉,而東南流注 干沔。」至江夏安陸縣,江即沔水。

《海內東經》:「漢水出鮒魚之山。」按《水經》,「漢水出武都 沮縣東狼谷,入江為滄浪之水。」

按:《漢書地理志》:「豫章郡雩都。」《湖漢水》,東至彭澤入 江。

漢中郡沔陽。《如淳》曰:「北方人謂漢水為沔水。」師古 曰:「漢上曰沔。」

犍為郡「漢陽。」都尉治。山闟谷,漢水所出,東至鄨入 延。

武都郡武都。東漢水受氐道水,一名沔,過江夏謂 之「夏水」,入江。

隴西郡氐道。《禹貢》「養水所出」,至武都為漢。

西。《禹貢》「嶓冢山,西漢所出,南入廣漢白水,東南至 江州入江。」

按:《後漢書郡國志》,「南郡臨沮,侯國,有荊山。」《南都賦 註》曰:「漢水至荊山東,別流為滄浪之水。」

隴西郡氐道養水出此。《巴漢志》曰:「漢水二源,東源 出縣之養山,名養。」《南都賦註》曰:「漢水源出隴西,經武 都至武關山,歷南陽界,出沔口入江。」《巴漢志》曰:「西漢 隴西嶓冢山,會白水,經葭萌入漢。始源曰沔,故曰漢 沔。」

漢陽郡西,故屬隴西。有嶓冢山、西漢水。

按:《淮南子地形訓》:「漢水重安而宜行。」

按:《水經》,「漾水出隴西氐道縣嶓冢山,東至武都沮縣 為漢水。」常璩《華陽國記》曰:漢水有二源,東源出武 都氐道縣漾山,為漾水。《禹貢》「導漾東流為漢」是也;西 源出隴西嶓冢山,會泉逕葭萌入漢。始源曰沔。按沔 水出東狼谷逕沮縣入漢。《漢中記》曰:「嶓冢以東,水皆 東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即其地勢源流所歸,故俗 以嶓冢為分水嶺,即此。推沔水無西入之理,劉澄之 云:「有水從沔陽。」宋本作河陽縣南至梓潼漢壽,入大穴,暗 通罡山。郭景純亦言是矣。罡山穴小,本不容水,水成 大澤,而流與漢合。庾仲雍又言,「漢水自武遂川南入 蔓葛谷,越野牛逕,至開城,合西漢水。」故諸言漢者多 言西漢水,至葭萌入漢,又曰:「始源曰沔。」是以《經》云:「漾 水出氐道縣,東至沮縣為漢水,東南至廣魏白水。」凡廣 魏宋本俱作廣漢診其沿注,似與三說相符,而未極西漢之 源矣。然東西兩川,俱受沔漢之名者,義或在茲矣。班 固《地理志》、司馬彪、袁崧《郡國志》並言漢有二源,東出 氏道,西出西縣之嶓冢山。闞駰曰:「漢或為漾,漾水出 崑崙西北隅,至氐道,重源顯發而為漾水。」又言「隴西 縣嶓冢山在西,西漢水所出,南入廣魏。」《白水》又云,「漾 水出獂道,東至武都入漢。」許慎、呂忱並言,漾水出隴 西獂道,東至武都為漢水,不言氐道。然獂道在冀之 西北,又隔諸川,無水南入,疑出獂道之為謬矣。又云: 「漢,漾也,東為滄浪水。」《山海經》曰:「嶓冢之山,漢水出焉, 而東南流注于江。」然東西兩川,俱出嶓冢,而同為漢 水者也。孔安國曰:「泉始出為漾,其猶濛耳,而常」璩專 為漾山。漾水,當是作者附而為山、水之殊目矣。余按 《山海經》,漾水出崑崙西北隅。而南流注于配塗之水。 山海經作醜塗《穆天子傳》曰:「天子自春山西征,至于赤烏氏, 己卯北征,庚辰,濟于洋水,辛巳,入于曹奴之人戲觴 天子于洋水之上。」當云辛巳入于曹奴曹奴之人戲觴天子今穆天子傳亦缺曹奴二 字遂不可句「乃獻良馬九百,牛羊七千,天子使逄固受之, 天子乃賜之黃金之鹿,戲乃膜拜而受。」余以太和中 從高祖北巡,狄人猶有此獻。雖古今世殊,而所貢不 異,然川流隱伏,卒難詳照,地理潛閟,變通無方,復不可全言闞氏之非也。雖津流派別,枝渠勢懸,原始要 終,潛流或一,故俱受漢漾之名,納方土之稱。是其有 漢川、漢陽、廣漢、漢壽之號,或因其始,或據其終,縱異 名互見,猶為漢漾矣。川共目殊,或亦在斯。今西縣嶓 冢山西,漢水所導也。然微涓細注,若通羃歷津注而 已。西流與馬池水合,水出上邽西南六十餘里,謂之 龍淵水,言神馬出水,事同徐吾來淵之異。徐吾當作余吾漢書 元狩二年馬生余吾水中元鼎四年馬生渥洼水中應劭注云余吾在朔方故因名焉。《開 山圖》曰:「隴西神馬山有淵池,龍馬所生,即是水也。其 水西流,謂之馬池川。又西流入西漢水。西漢水又西 南流,左得蘭渠溪水,次西有山黎谷水,次西有鐵谷 水,次西有石耽谷水,次西有南谷水,並出南山,揚湍 北注。右得高望谷水,次西得西谿水,次西得黃花谷 水,咸出北山,飛波南入西漢水。」又西南,資水注之。水 北出資川,導源四壑,南至資峽,總為一水。出峽西南 流,注西漢水。西漢水又西南,得峽石水口,水出苑亭, 曰「草里谷。」宋本作苑亭西草黑谷三溪西南至峽石口,合為一 瀆,東南流,屈而南,注西漢水。西漢水又西南,合楊廉 川水,水出西谷,眾川瀉流,合成一川,東南流,逕西縣 故城北。秦莊公伐西戎,破之。周宣王與其大駱、大丘 之地為西垂大夫,亦西垂官也,王莽之西治矣。建武 八年,世祖至陽河,竇融等悉會天水震動。隗囂將妻 子奔西城從楊廣。廣死,「囂孤。」舊本作愁窮城守。時潁川賊 起,車駕東歸,留吳漢、岑彭圍囂。岑等壅西谷水,以縑 幔盛土為堤灌城,城未沒丈餘,水穿壅不行,地中數 丈涌出,故城不壞。請蜀救至,漢等退還上邽,但廣「廉」 字相狀,後人因以人名名之,故習偽為「楊廉」也。置楊 廉縣焉。又東南流,右會茅川水,水出西南戎溪,東北 流逕戎丘城南。吳漢之圍西城,王捷登城向漢軍曰: 「為隗王城守者,皆必死,無二心,願諸將亟罷。」宋本作還「請 自殺以明之。」遂刎頸而死。又東北流,注西谷水,亂流 東南,入于西漢水。西漢水又西南,逕始昌峽始昌縣 故城西。《晉書地道記》曰:天水始昌縣故城西也。亦曰 清崖峽。西漢水又西南,逕巖備戍。巖宋本作宕南,左則巖 備水自東南,西北注之。右則鹽官水南入焉。水有鹽 官,在嶓冢西五十許里,相承營煮不輟,味與海鹽同。 故《地理志》云:「西縣有鹽官」是也。其水東南逕巖備戍 西,東南入漢水。漢水又西南,合左谷水,水出南山窮 溪,北注漢水。又西南,蘭軍。蘭軍字疑誤宋本作蘭單而下文又有蘭坑疑作蘭 坑水出于西北,至交谷。宋本作五交谷東南,歷祁山軍,東南 入漢水。漢水又西南,逕祁山軍南,雞水出南雞谷,北 逕水南縣西北流注于漢。漢水又西,建安川水入焉。 其水導源建威西北山白石戍東南,二源水合注。東 逕建威城南,又東與蘭坑水會。水出西南近溪,東北 逕蘭坑城西,東北流注建安水。建安水又東逕蘭坑 城北,建安城南,其地故西縣之歷城也。楊定自隴右 徙治歷城,即此處也。去仇池一百二十里,後改為建 安城。其水又東合錯水,水出錯水戍東南,而東北入 建安水。建安水又東北有雉尾谷水,又東北有太谷 水,又北有小祁山,水並出東溪,揚波西注。又北左會 胡谷水,水西出胡谷,東逕金盤、歷城二軍,北軍在水 南層山上。其水又東,注建安水。建安水又東北,逕塞 峽,元嘉十九年,宋太祖遣龍驤將軍裴方明伐楊難 當,將妻子北奔安西,參將魯尚期追出塞峽,即是峽 矣。左山側有石穴洞,人言潛通,下辨所未詳也。其水 出峽西北流注漢水。漢水北連山秀舉,羅峰競峙。祁 山在嶓冢之西七十里《罡》宋本作七十許里無罡字山上有城,極 為巖固。昔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漢水逕其南,城 南三里有亮故壘,壘之左右猶豐茂。宿草蓋亮所植 也,在上邽西南二百四十里。《開山圖》曰:「漢陽西南有 祁山,溪徑逶迤,山高巖嶮,九州之名岨,天下之奇峻。 今此山於眾阜之中,亦非為傑矣。」漢水又西南,與申 宋本作甲谷水合,水出西南申谷,東北流注漢水。漢水又 西,逕南岈原作岸宋本作岈蓋傳寫之誤今改正「北中岈之上下有二 城相對,左右墳壟低昂,亙山被阜」,古語。一作諺云南岈 北岈,萬有餘家。諸葛亮《表》言「祁山縣出租五百」宋本云祁 山縣去沮五百里有民萬戶,矚其丘墟,信為殷矣。漢水西南 逕武植戍南,武植戍水發北山,二源奇發,合于安民 戍南。又南逕武植戍西,而西南流注于漢水。漢水又 西南,逕平夷戍南,又西南,夷水注之。水出北山,南逕 其戍,西南入漢水。漢水又西,逕蘭倉城南,又南,右會 兩溪,俱出西山,東流注于漢水。張華《博物志》云:「溫水 出鳥鼠山」下注漢水,疑是此水,而非所詳也。漢水又 南入嘉陵道,而為嘉陵水,然世俗名之為階陵水,非 也。漢水又東南,右右字疑衍舊本作名吳改作右得北谷水,東南得 城階水。孫云城階疑作武階又東南得倉谷水。右三水並出西 溪,東流注漢水。漢水又東南,逕瞿堆西,又屈逕瞿堆 南,絕壁峭峙,孤嶮雲高,望之形若覆壺。其高二十餘 里,羊腸蟠道三十六迴。《開山圖》謂之「仇夷」,所謂「積石 嵯峨,嶔岑隱阿」者也。上有平田百頃,煮土成鹽,因以

百頃為號。山上豐水泉,所謂「清泉湧沸,潤氣上流」者
考證
也。漢武帝元鼎六年開以為武都郡。天池大澤在西,

故都為目矣。王莽更名樂平郡,縣曰循虜縣。常璩,范 曄云:「郡居河池,一名仇池,池方百頃。」即指此也。左右 悉白馬氐矣。漢獻帝建安中,有天水氐楊騰者,世居 隴右,為氐大帥。子駒,勇健多計,徙居仇池,魏拜為百 頃氐王。漢水又東,合洛谷。李云疑脫水字谷有二源,合同注 一壑於神蛇戍西。左右山溪多五色蛇,性馴良,不為 物毒。洛谷水又南,逕虎馗戍東,又南逕仇池郡西瞿 堆東,西南入漢水。漢水又東,合《洛漢水》。洛漢當作洛溪下同水 北發洛谷,南逕威武戍南,又西南與龍門水合。水出 西北龍門谷,東流與橫水會。東北窮溪,即水源也。又 南逕龍門戍東,又東南入《洛漢水》又東南,逕上祿縣 故城西,修源濬導,逕引北溪,南總兩川,單流納漢。《漢 水》。又東南,逕濁水城南,又東南,會平樂水,水出武階 宋本作水出武源然按下文數舉武街知階當作街而宋本自誤耳十六國春秋亦作武街「東北 四十五里。」更馳南溪導源,東北流,山側有甘泉,涌波 飛流,下注平洛水。又逕甘泉戍南,又東逕平洛戍南, 又東入漢,謂之「會口。」漢水東南逕修城道南,與修水 合。水總二源,東北合漢。漢水又東南,於槃頭郡南,與 濁水合。水出濁城北,東流與丁令溪水會。其水北出 丁令谷南,逕武街城西,東南入濁水。濁水又東逕武 街城南,故下辨縣治也。李倉、李稚以氐王楊敵堅妻 死,葬陰平,襲武街,為氐所殺於此矣。今廣漢郡治。濁 水又東,弘休水注之。水北出溪,南逕武街城東,而南 流注于濁水。濁水又東逕白石縣南,《續漢書》曰:「虞詡 為武都太守。下辨東三十餘里有峽,峽中白。」一作當水 生大石,障塞水流,春夏輒濆溢,敗壞城郭。詡使燒石, 以水灌之,石皆碎裂,因鐫去焉,遂無泛溢之害。濁水 即白水之異名也。濁水又東南,渥陽水北出渥谷,南 逕白石縣東,而南入濁水。濁水又東南,與仇鳩水合, 水發鳩溪,南逕河池縣故城西,王莽之樂平亭也。其 水西南流注濁水。濁水又東南,與河池水合,水出河 池北谷,南逕河池戍東,西南入濁水。濁水東南,兩當 水注之。水出陳倉縣之大散嶺,西南流入故道川,謂 之「故道水。」西南流,逕故道城東,魏征仇池,築以置戍。 與馬鞍山水合。水東出馬鞍山,歷谷西流,至故道城 東,西入故道水。西南流,北川水注之。水出北洛。請幫助識別此字。山 南南流逕唐倉城下,南至困蒙川入故道水。故道水 又西南歷廣香,交合廣香川水,水出南田縣利喬山。 利一作穆南流至廣香川,謂之廣香川。水又南注故道水, 謂之廣香交。故道水又西南入秦岡山,尚婆水注之。 山高入雲,遠望增,狀,若嶺紆曦軒,峰駐月駕矣。懸崖 之側,列壁之上,有神像若圖指狀,婦人之容,其形上 赤下白,世名之曰「聖女神。」至於福應愆違,方俗是祈。 水源北出利喬山,南逕尚婆川,謂之尚婆水。歷兩當 縣之尚婆城南,魏故道郡治也。西南至山,入故道水。 故道水右又合黃盧山水,水出西北天水郡黃盧山 腹,歷谷南流,交注故道水。故道水南入東益州之廣 漢郡界,與沮水枝津合,謂之兩當溪水,上承武都沮 縣之沮水瀆,西南流注于兩當溪。虞詡為郡,漕穀布 在沮,從沮縣至下辨,山道嶮絕,水中多石,舟車不通, 驢馬負運,僦五致一。詡乃於沮受僦直,約自致之,即 將吏民按行,皆燒石。請幫助識別此字。木開漕船道,水運通利,歲省 萬計。以其僦廩與吏士,年四十餘萬也。後漢書作燒石翦木開漕 船道水運通利歲省四十餘萬又西南注于濁水。濁水南逕槃頭郡 東,而南合鳳溪水。水上承濁水於廣漢郡。南逕鳳溪 中,有二石雙高,其形若闕,漢世有鳳凰至。舊本作鳳凰上疑當 作止吳本作至故謂之「鳳凰臺」,北去郡三里。水出臺下,東南 流,左注濁水。濁水又南注漢水。漢水又東南,歷漢曲 逕挾崖,與挾崖水合。水西出檐潭交,東流入漢水。漢 水又東逕武興城南,又東南與北谷水合。水出武興 東北,而西南逕武興城北,謂之北谷水。南轉逕其城 東,而南與一水合。水出東溪,西流注北谷水,又南流 注漢水。漢水又西南,逕關城北,除水出西北除溪,東 南流入于漢。漢水又西南,逕通谷,通谷水出東北通 溪,上承漾水,西南流為西漢水。漢水又西南,寒水注 之,水東出寒川,西流入漢。漢水又西,逕石亭戍,廣平 水西出百頃川,東南流注漢。又有平阿水出東山,西 流注漢水。又逕晉壽城西,而南合漢壽水。水源出東 山西,逕東晉壽故城南,而西南入于《漢水》也。

又東南至廣魏。宋本作廣漢白水縣西。又東南,至葭萌縣 東北,與羌水合。白水西北出于臨洮縣西南西傾 山,水色白濁,東南流,與黑水合,水出羌中,西南逕黑 水城西,又西南入白水。白水又東,逕洛和城南,洛和 水西南出和溪,東北流,逕南黑水城西,而北注白水。 白水又東南,逕鄧至城南,又東南,與大夷祝水合,水 出夷祝城西南,而窮溪北注夷水。又東北,合羊洪,水 出東南羊溪。西北逕夷祝城東,又西北流,屈而東北, 注于夷水。夷水又東北,入白水。白水又東與安昌水 會,水源發衛大西溪,東南逕鄧,至安昌郡南,又東南, 合無累水,無累水出東北近溪,西南入安昌水。安昌水又東南,入白水。白水又東南入陰平,得東維水,水 出西北維谷,東南逕維城西,東南入白水。白水又東 南,逕陰平故城南,王莽更名「摧虜矣」,即廣漢之北部 也。廣漢屬國都尉治,漢平帝永初三年按漢紀平帝有元始後漢 安帝有永初分廣漢蠻夷置。有白馬水,出長松縣西南,而 白馬漢一作溪東北逕長松縣北,而東北注白水。白水 又東逕陰平大城北,蓋其渠帥自故城徙居也。白水 又東,偃溪水出西南,偃溪東北流逕偃城西,而東北 流入白水。白水又東逕偃城北,又東北逕橋頭。昔姜 維之將還蜀也,《雝州》。宋本作雍州刺史諸葛緒邀之於此, 後期不及,故維得保劍閣,而鍾會不能入也。白水又 與羌水合,自下《羌水》又得其通稱矣。白水又東逕郭 公城南,昔郭淮之攻廖化於陰平也,築之,故因名焉。 白水又東,雝川水,出西南雝溪,東北注白水。白水又 東合空冷水,傍溪西南窮谷,即川源也。白水又東南, 與南五部水會,水有二源,西源出五部溪,東南流,東 源出郎谷,西南合,南注白水。白水又東南逕建陽郡 東,而北與一水合,二源同。缺二字成三溪,西南流入于 白水。白水又東南逕白缺二字故城東,即白水郡治也。 《經》云「漢水出其西」,非也。白水又東南,與西谷水相得, 水出西溪,東流逕白水城南,東南入白水。白水又南, 左會東流水入極溪,便即水源也。白水又南逕李云疑脫 武字興城東,又東南,左得刺稽水口,溪東北出,便水源 矣。白水又東南,清水左注之。庾仲雝曰:「清水自祁山 來,合白水,斯為孟浪也。」水出於平武郡,東北矚累亙 下,南逕平武城東,屈逕其城南,又西歷平洛郡東南, 屈而南,逕南陽僑郡東北,又東北。宋本作東南逕新巴縣 東北,又東南逕始平僑郡南,又東南逕小劍戍北,西 去大劍三十里,連山絕嶮,飛閣涌一作通衢,故謂之劍 閣也。張載《銘》曰:「一人守嶮,萬夫沬趄」,信然。故李特至 劍閣而歎曰:「劉氏有如此地,而面縛於人,豈不庸才 也!」小劍水西南出劍谷,東北流逕其戍,下入清水。清 水又東南注白水,白水又東南。孫云疑脫逕字於吐費城南, 即西晉壽之東北也。東南流注漢水西晉壽即蜀王 弟葭萌所封為苴侯邑,故遂城為葭萌矣。劉備改曰 漢壽。太康中,又曰:晉壽水有津關,段元章善風角,弟 子歸,元章封筒藥授之曰:「路有急難開之。生到葭萌, 從者與津吏諍,打傷其破頭者,可以此藥裹之。」生乃 嘆服,還卒業焉。亦廉叔度抱父柩自沈處也。後漢書廉范字 叔度京兆杜陵人父丹王莽時為大司馬庸部牧客死于蜀范遂流寓西州後歸鄉里年十五辭母西迎 父喪歸葭萌載船觸石破沒范抱持棺柩遂俱沉溺眾傷其義鉤求得之療救僅免于死 又東南過巴郡閬中縣。「巴西郡治也。劉璋之分三 巴,此其一焉。」闞駰曰:「強水出陰平西北強山,一曰強 川。姜維之還也,鄧艾遣天水太守王頎敗之于強川, 即是也。」其水東北逕武都、陰平、梓潼、南安,入漢水。漢 水又東南,逕津渠戍東,又南逕閬中縣東。閬水出閬 陽縣,而東逕其縣南,又東注漢水。昔劉璋之攻霍峻 於葭萌也,自此水上張達、范彊害張飛於此縣。漢水 又東南,得東水口,水出巴嶺,南歷獠中,謂之「東遊水。」 李壽之時,獠自牂牁北入,所在諸郡,布滿山谷。其水 西南逕宋熙郡東,又東南逕平城東,又東南逕巴西 郡東,又東入漢水。漢水又東,與濩溪水合,水出獠中, 世亦謂之為清水也。東南流注漢水。漢水又東南,逕 宕渠縣東,又東南合宕渠水。水西北出鄭縣南巴嶺, 與槃余水同源派注南流,謂之「北水。」東南流與難水 合,水出東北巴山,西南注之。又東南流逕宕渠縣,謂 之宕渠水。又東南入漢。

又東南入漢州江津縣東南,入于江。涪水注之,故 仲雍謂「涪內水」者也。

按《博雅釋水》:「漢,達也。」

按:《隋書地理志》,「漢川郡西。」舊曰「嶓冢」,大業初改焉。 有漢水。

按:《唐書地理志》,「金州漢陰郡西城。」有漢水。

陵州,「仁壽郡籍。」東五里有漢陽堰,武德初,引漢水 溉田二百頃。

按《蜀都雜抄》「岷嶓潛沱」之義難解。今蜀山連綿延亙, 凡居左者皆曰岷,右者皆曰嶓。凡水出于岷者皆曰 江,出于嶓者皆曰漢,江別流而復合者皆曰沱,漢別 流而復合者皆曰潛,恐屬《方言》爾。故岷謂之汶,今汶 川是也。漢謂之漾,或謂之沔,或謂之羌。今沿漢水而 東,有寧羌州,有沔縣,又東有洋縣,即古洋州也。洋漾 聲相近,豈皆得名于漢水耶?按《華陽國志》云:「漢有二 源,東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禹貢》「漾流為漢。」是 也。西源出隴西嶓冢山,會白水,經葭萌入漢。始源曰 沔,故曰漢沔。

按圖書編《漢水》,考《禹貢》云:「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 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于大別,南入于江;東匯澤為 彭蠡,東為北江,入于海。」今按:嶓冢之山,漾水出焉,禹 則自嶓冢而導之,濬其源也。東流則為漢焉,漢即漾 也,而易其名。又東流即為滄浪之水焉,滄浪即漢也, 而易其稱。又東過三澨之水,至於大別之山,南入於江,會同東下,有朝宗之勢焉。

漢水出陝西鞏昌府秦州嶓冢山,為漾水,東流至西 和縣,即入武都上祿之地,名為西漢水。又東流至成 縣,即武都郡治,名「六漢水。」折而稍西,折而東南,入漢 中府鳳縣,過沔縣西,別為潛。又東合沔水,東流經本 府洋縣,流入湖廣襄陽府鄖陽縣,至均州,為滄浪之 水。歷光化、襄陽、宜城、荊州府荊門州潛江縣,至沔陽 州,過三澨,至漢陽縣大別山,南流合於江。

按《陝西通志》:「漢水源出秦州嶓冢山,西南流入湖廣 界。」

按《鞏昌府志》:嶓冢山在秦州西南六十里。《禹貢》「嶓冢 導漾,東流為漢」,即此。上有異草,名花骨空若,食之令 人無子。《通典》云:「嶓冢山有二,一在天水郡之上邽,一 在漢中之金牛。在天水者,西漢水之所出也。」

西漢水,在西河縣西南。源出嶓冢山,西流與馬池水 合,有諸葛亮壘,壘左右有豐草,蓋亮所植也。

馬池水,在嶓冢山下。南流與西漢水合。

按《秦州志》:州城西南六十里有嶓冢山,山陽有水,西 南流至漢陽入漢江。其南為分水嶺,南流為漾,北流 入赤峪。

按《秦州志》:「漾水在州南五十里,源出嶓冢,流至禮縣, 名長道河;至階州泰石山,名犀牛江;至成縣,名譚家 河;至徽州,名白水江。由略陽入四川廣元縣界。」 按《西和縣志》:「漢水在舊長道縣南,源出嶓冢,與西漢 水合入白水,諸葛軍壘在其間。」

鹽官水,在縣東北九十里。自秦州天水界流入漢。一 名「西漢水。」

按《成縣志》:六漢水,在縣西北六十里,源出西河縣境, 流經六漢保入翠牛江,即西漢水。

按《漢陰縣志》,「漢水在縣南八十里,流入興安州界。」 按《興安州志》,漢水在州城北。《水經》曰:「漢水又東過西 城縣南,經漢中、魏興至南鄉,東經襄陽至江夏安陸 縣入江。」今按:漢水自沔陽以下,其流可濫觴。自漢中、 歷城、固、洋縣、西鄉諸邑,受百川之水,東至環珠廟,兩 巖夾岸,石齒錯綜,急沙飛蕩,方九十里,是為黃金峽, 險擬蜀之瞿塘焉。東至茶溪灘則為石泉縣界,至馬 家營為漢陰界,至銅鑼三灣為紫陽界。由紫陽折而 南,受汝河、洞河之水為樓子灘,入興安州界。又東為 月池灘。又東三十五里為馬尿灘。又東五里受道河 之水為「思灘。」又三十里為高洋灘。低洋灘東十里受 五堰河、蒿坪河、溜水河、嵐河之水為三「堆灘。東五里 為織女灘。東五里為串灘。東四十五里為夫灘。東二 十里受吉河之水為越河灘。在州城之下為州身灘。 東去州十里為立石灘。又東二里為下立石灘。東三 十里受神灘河之水,是為神灘。岩水相搏,號稱絕險。 其灘上有楊四將軍廟。」明崇禎五年,瑞藩就國漢中, 舟行過此,始建新廟,前豎坊表,東西歷階而上,週以 石欄。西階另開一道,陟於層巔,建伏魔廟。又于楊將 軍廟前建成虛閣,三面臨江,雕欄四遶,樹光零亂,山 色空濛,帆檣隱見,截浪穿波,憑欄一望,亦奇觀也。明 成化十三年,鄭州守鑿石疏洪,以殺其險,至今利之。 又東五里為二郎灘,又東七十里為洵陽,又二百八 十里為「藍灘」,則秦楚之交矣。

神灘河出牛山,東南流注於漢水之神灘。

黃洋河,源出化龍山,東北流注于漢。

吉河,源出界嶺,西北流注于漢。

五堰河,源出鳳凰山老龍池,西南流入于漢。

蒿坪河,源出鳳凰山,西南流入於漢。

嵐河,源出化龍山,東流七百餘里,中有仙人碥、巨靈 跡、鎖龍樁諸勝,至石泉壩南入於漢。

大道河、小道河,俱出界嶺,東北流入於漢。

越水,在州西十里,南流入于漢。

恆水,在州西七十里,合漢陰縣東月川水入于漢。 按《石泉縣志》,「漢江在縣城南五十步。」

珍珠水在縣西二里。源自五攢嶺,南流入于漢。 大灞水在縣西十五里。源自秦嶺,下來西流入于漢。 紅水在縣北一里,源自五攢嶺,南流入于漢。

長安堰,在縣東五里,引漢江。

按《洵陽縣志》,漢江在縣南百一十步,蜀水、仙水、閭水 俱注之。

洵水在縣東一百二十步,源自西北山,流入漢江。 閭水在縣西二十五里,源發平利,北流入漢江。 按《白河縣志》:「泠水有二,一在縣西百六十步,發源洵 陽,北流入漢江。一在縣西九十里,為小泠水,合流為 一水。」

白石水有二,一在縣西南百二十里,一在縣東南九 十里,為小白石水,俱自竹山界合流入漢江。

按《紫陽縣志》,「任水在縣南一里,源發大寧縣,北流入 漢江。」

五郎水,在縣南五十里,北流入漢江。

按《漢中府志》:「漢江在府城南三里,自沔縣嶓冢山發源,始出曰漾水,南合沔水,東流為漢,又東至漢陽會 大江。」

按《寧羌州志》:「州北九十里有嶓冢山,漢水所出,東入 襄陽。」《禹貢》「嶓冢導漾」,即此。

按《褒城縣志》,「黑龍江在縣東門外,源發太白山,自東 北合褒水,東南入于漢。」

華陽水,在縣西二十五里。源發牛頭山,南流與漢水 合。

廉泉,在縣西南一百二十五里。源發巴州大巴山密 谷,至中梁山南流與漢水合,別流為「讓水。」

褒水,在縣東一里。即黑龍江。源發牛頭山,南流與漢 水合。

按《沔縣志》,「漾水在舊大安軍南。」

大安河在縣西九十里。源自普明山,南流與漢水合。 沮水,在縣西三十里,出鳳縣南,與漢水合。

白馬水在縣西三十里。源出龍門溝,南入漢水。 苧溪水,在縣西北七里,東入漢。

黃沙水,在縣東四十里。出雲濛山,入漢江。

飲馬灘在縣東二里漢水中。每子午二時,潮聲響如 雷。

鴛鴦灘在縣東二十里漢水中亂石錯落,起伏如鴛 鴦。

按《洋縣志》,「黃金谷在縣東十五里,又名黃金峽,漢水 經其中。」

益水,在縣西北,源出秦嶺,流入漢江。

按《城固縣志》,「湑水在縣東北六里,源發太白山,流經 縣北,東入漢江。」

玉谷水,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漢水自魏興泝流一百 八十里,至玉谷溪口。

黑水在縣北五里。源出自太白山,南流入漢江。 文水,在縣西北四十里。湑水入漢處,兩水合流如文 字,故名。

按《鳳縣志》,紫金水,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源出太白山 下,入漢。

按《西鄉縣志》:「洋河在縣東二十里,發源星子山,流入 漢江。」

子午河,在縣東北一百五十里。源出子午谷,西流入 漢。

按《四川總志》:「漢水在嘉定州犍為縣東北一百八十 里,漢得古磬十六枚于水濱,亦名寶磬川。」

按《大渡河土千戶所志》:「漢水源出飛越山,流經本所 城南一十里,東入岷江。」

按《保寧府志》:嘉陵江源出陝西鳳縣嘉陵谷,經廣元 昭化過劎州至府,其曰閬水、巴水、渝水、漢水,皆此江 之異名。

按:《綿州志》,涪水在州東南,源自龍州,下流入潼川界。 應劭云:「涪水出廣漢,南入漢水。」

按《夔州府志》,太平縣北江在縣治北一百里,自黃墩 山發源,轉北入陝西紫陽縣界,名任河,入漢江。 按《瀘州志》,「漢陽山在江安縣南四里,孤高特起,峙立 漢水之陽。」

按《湖廣通志》:「漢江源出隴西嶓冢山,由漢中流經鄖 西、均州、光化,至襄陽府城北,又東南經宜城抵安陸 府,至大別山入江。其水因地而名,曰漾,曰沔,曰漢,曰 滄浪,總之一漢也。」

按《鄖陽府志》:漢水在鄖西縣城南五十里,源出嶓冢, 經漢中東流至大別入江。

將軍河:在縣治南百五十里。北與紅石河合流,入漢 江。

龍門河在縣治東六十里。源出龍門山,南入漢江。 白河在府城東北。源出南陽府、鄧州界,下入漢江。 唐河在縣治東北一百里。源出唐縣,入漢江。

神定河在縣治東南二十里。源出竹山縣,流入漢江。 五里河在縣治東五里。至縣前與天河合流,入南門 會漢水。

黃沙河:在縣治西北七十里。源出上津縣龍山,入《漢 水》。

按《房縣志》,沮水,在縣西南,源出景山,東流入漢江。《左 傳》:「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八渡河在縣境,源出滴水崖,流入漢江。

按《竹山縣志》:「堵水在縣南,源出陝西平利縣界,下流 過縣東,入漢江。」

按《襄陽府志》:「漢水源來自嶓冢山,逕梁、洋、金、房、均、襄、 郢,至漢陽入江。」

按《均州志》:「漢水在州北四十里,即嶓冢導漾東流為 漢者。其水因地而名,曰漾,曰沔,曰漢,曰滄浪。」蓋總名 為漢,別言之則有四耳。

曾河在州城南六里。源出大利山,東流經城南,入于 漢江。

大觀山、小觀山,俱在州東南,漢江中。

按《光化縣志》:「漢水自西北經本縣南入穀城縣境陡漕河在縣南三十里,流入漢江。」

按《穀城縣志》,「漢水在縣城南三十里。」

赤山在縣東南七十里。丹岩壁立,臨漢江之上,故名。 古羊河,在縣東北五里。源出石花街,西北流入西河 口,與粉水合,入里仁港達漢江。

粉漬河一名「粉水」,在縣南。源出巴山,經房縣東南流 入漢江。

乾汊河,在縣北三里。漢水漲,則與古羊河相通,水過 則乾。

靈泉,在廣德寺後。相傳:有龍潛于中,四時水湧,流至 鎖風橋達漢江。

按《宜城縣志》,「漢水在縣東四里,其源出隴西嶓冢山, 由襄陽經縣東北入安陸。」

蠻河即南漳縣蠻河也。經縣西南六十里入漢江。 潘家河在縣東七十里,經石板灘至陰港入漢江。 毛家港在縣北二十五里,源出潑陂,經張家橋入漢 水。

陰港在縣東三十里。源出南泉,至港入漢水。

王城港:在縣東五十里。俗呼「黃鱔港」,入漢水。

朱家港在縣東三十里,西入漢水。

練港在縣東南四十里。源出臥牛山,至赤山入漢水。 珍珠泉在縣東七十里,入漢水。

南泉,在縣東九十里,入漢水。

按《南漳縣志》,「沮水,在縣南五十里,源出房州永清縣 西南景山,東南入于漢。一出房州房陵縣東山,東南 過江陵,枝江入于漢。」

漳河在縣南一百三十里,其水由當陽境入于漢。 按《棗陽縣志》:「白河在縣南四十里,源出大阜山,西流 入于漢。」

滾河在縣南五十里。源出白河,西流入于漢。

纓水,在縣東五十里。西流入于漢。

按《襄陽縣志》:漢水又名襄水,在縣西北,出大安軍三 泉縣西嶓冢山,至漢陽軍漢陽縣大別山入于江。 白河在縣東北,源出南陽白水河,故名。至樊城東入 漢江。

淳河在縣東三十里,西流入漢江。

黃龍港在縣東北四十五里。東流入漢江。

竹篠港:在縣西北三十里。西流入漢江。

沙河港:在縣南四十五里。南流入漢江。

土山港:在縣南五十里。東流入漢江。

石牌港:在縣西北三十里,西流入漢江。

金水港源發桃花嶺,由檀溪至漢南五里入漢江。 田塍港在縣東南三十里,入漢江。

隆盛港:在縣東南四十里,入漢江。

五娘子洲在縣東五里,漢江中。

按《安陸府志》:漢江在府治西,上至襄陽七百里,下至 沔陽七百里。其江自北來,經石城西南,至沔陽、漢陽, 入于江。《水經》云:「沔水自武都至樂城,稱沔渡口」,至此 方稱漢襄陽,至沙羡,又稱沔,其實一水也。今郢城上 愬宜城,下至沔陽。東岸逕鍾祥、京山、景陵三縣;西岸 逕鍾、荊、潛、沔四州縣境。沔水逕故鄀縣南入境,今荊 門界。漢江北有縣故基,南岸有石崖,俗名石梁山。山 上有臺,即《水經》所謂「南臨沔津。」津南有石山,上有古 烽火臺。縣北有大城,楚昭王為吳所迫,絕郢徙都者 也。豐樂河注之。又南逕石城,即郡城。又南十里為涮 馬灘,世傳關將軍涮馬于此。南與臼水合,東南流逕 內方山東,又東南會權口,即古之權國也。東南與陽 口合。逕古雲杜縣東,夏水從西來注之。又東逕左桑, 又東合區亮水口。又東得合驛口。又東謂之橫桑。又 東謂之鄭潭。又東得斷沔。又東與力口合,出境至漢 陽,入于江。

按《鍾祥縣志》:「漢水發源嶓冢,匯諸支河,由襄樊入郢 而寖大夫郢東西皆山,田土磽确,自北而南,濱江兩 岸,每夏秋水溢,茫然巨浸,達于潛沔,尤稱澤國,乃築 長堤以禦水患。」

權水,源出西蒙諸山,逕太子岡,會流為曹將軍港。逕 內方山,東南流,逕古權國城。東南有那口城,又東入 于沔。陽水,一名建水,今名建陽河,又名大曹河。水本 龍陂,合白中、昏官二湖水,逕太陽。請幫助識別此字。入于漢。 按《京山縣志》,漢水出隴西氐道縣嶓冢山,初名漾水, 東流至武都沮縣,始為漢水。東南至葭萌,與羌水合, 至江夏安陸,縣名沔水,故有漢沔之名。又東至竟陵, 合滄浪之水,又東過三澨水,觸大別山,南入于江。京 山為漢沔上游,又邑境俱崇山疊嶂,非川澤之區,惟 西南一隅地濱漢流。

澨水,源出磨石山下,納新市仙女洞泉、潼泉,逕景陵 縣界,入于漢。《禹貢》「過三澨」,即此。

平壩河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源出太陽山,東流為 楊家河,逕漢陽界入漢。

富水河在縣東九十里。源出關王嶺,東流為三汊河, 石板河注之,逕應城縣界入漢馬跑泉在張良山陰里許,相傳漢關將軍駐兵于此。 亦有卓刀石在泉南流十里,匯為潭,曰「司戶」,深不可 測。昔有曹司戶者,禱雨于此,不應,因委身潭中,少頃, 甘澤大沛。又東南流十里曰滾鍾潭。又東流里許曰 多寶鐘潭,深數十尋,方廣丈餘。縣前河東流,逕五華 山,入于漢。

五泉在橫嶺。泉有五穴,湧如鼎沸,灌田甚博。西流逕 聊屈山,南流合臼澨入漢。

按《潛江縣志》:漢水自襄而下,一折入郢,經內方而東, 夾岸曠夷,南接沙洋,則潛之西南境,北指陳洪,則潛 之西北境,每遷徙堙塞為災。議者曰:「上流之遷徙其 害小,下流之淤塞其害大。」若竹筒一河,上接漢流,下 通漢口,真如咽喉不可一日塞者。查勘水道,止中淤 十五里,而其淤平絕流者又止七里。今日治水,其必 「以濬此河為先乎。」

按《景陵縣志》:「漢水自京山小河口分流,逕青山,東南 至三汊河,巾水南來注之。」巾即巾港,俗名石家河,源 出青山,南流與小河合。《水經注》:「巾水出竟陵縣東一 百九十里,西逕巾城,城下置巾水戍。西有古竟陵大 城,古鄖國地,鄖公辛所治,所謂鄖鄉矣。昔白起拔郢, 東至竟陵,即此也。」今巾城與巾水戍皆不詳所在,而 巾港有巾港市,豈即其處歟?又逕景陵前曰義河,逕 楊林口,亦名楊水,至便河口復入于漢。水經楊水,納 巾吐柘,柘今未詳所在。相傳宋太祖微時,嘗渡此,以 錢遺舟人不受。太祖登極,免徵魚課,故名義河。漢水 自牛蹄口分流,曰車湘港,至橫林口復入于漢。溾水 即城隍臺河,經新陽縣南,縣治雲杜胡城,分雲杜立。 溾水又東南流,注霄城縣南大湖,又南入于沔水,是 曰刀口。回河亦名會河,本京山縣前河,東流逕五華 山、皂角市,出牙兒口,注于漢柳家河。源出龍穴山,入 風波湖,逕楊林口入漢。縣東、西南俱有湖,東曰東湖, 廣袤三里;西曰西湖,廣次之。中有陸羽泉,一名茶井, 又名文學泉。南曰南湖,中有壇壝民居。

按《沔陽州志》:「州受漢水之害有三:一自潛江西南上 流十五里,名夜澤口,漢水從此分流,為入荊之要路, 合太白諸湖,縈九真山達沌口而入江者為一道。其 由潛之張接港,過景陵三澨,至沔北仙桃鎮,下注于 漢川縣,得溳水至漢陽府之大別山而入江者為一 道。其由潛之張接港分入蘆洑河,距沔南蓮子口,合」 復池諸湖,而總匯于九真太諸湖者為一道。

襄河在州西,漢水所入。

中下襄河,在州東北六十里。漢之「潛」也。

滄浪水在州東。《禹貢》:「東流為漢,又東流為滄浪之水。」 即此。

夏水今名長夏河。《水經注》:「即堵口為中夏水。」《輿地廣 記》:「夏水入沔,謂之堵口,冬渴夏流,故曰夏水。自監利 入,東為大馬長川,過沙口,又東北過柴林河,至直步, 與漢水合。」

白龍潭在靈鷲山下。深長五里,流逕朱家埠浰河口 入于漢。

蒙泉惠泉源出象山,分為二派,後名其北曰「蒙」,南曰 「惠。」宋知州彭乘為三沼,共延至竹陂河入,漢民引以 溉田。

按《荊州府志》:「漢水由岸口分入,合楊水湖水而東南 流,注于江。十里九灣郢沔之間,瀦為澤藪,皆漢之漾 也。」

按《監利縣志》,漢水在縣北,即沔水也。由武都歷襄樊, 自夜汊口澔溔交流,遶縣西北,俗稱「襄水。」

大馬長川河,在縣南一里。夏水入漢,周環縣之西北, 東會于沔,二百餘里。

按《漢陽府志》:漢陽縣,漢水在縣治北三里。《禹貢》曰:「嶓 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于大 別,南入于江。」《水經》曰:「沔水之南,至江夏沙羡縣北,南 入于江。」《注》引庾仲雍之言,「夏口一曰沔口矣。」《圖經》曰: 「漢水至江夏安陸縣又名沔。」《通鑑》載「梁武帝築漢口 城以守魯山。」蓋夏口、沔口、漢口,名有三而實則一也。 以沔水之下尾與漢合流,乃始入江,故稱沔口。以江 夏郡本治安陸,而安陸城在臨嶂,且夏水為江之汜, 南北初無定名,故稱夏口。自孫權築城于黃鵠山東 北,以夏口為名,徙江夏郡之治安陸者治之,于是夏 口之稱移于江南,而漢水所出,耑名沔口。故何尚之 謂夏口在荊江中,正對沔口,通接梁、雍,是為要津也。 祝穆曰:「三國以前,史傳多言沔,不言漢;三國以後,多 言漢,不言沔。」後人不察,妄疑沔、漢為二。以至《湖廣通 志》於漢水之外,別書沔水,而注之曰「在縣西南三十 里」,又書沌水而注之曰「在縣西南四十里。」夫縣之西 南三十里,止有一沌水出江耳,安從而得沔水乎?又 安從而得四十里外之沌水乎?其訛甚矣。今詳列江、 漢、沌三水源流分合之故,而削去沔水不載,使考者 有徵焉。《秦志》曰:「水自竟陵乾灘鎮入漢川之田二河, 經張池口、兩河口,循縣治下溳口,然後經蔡店、臨嶂山、郭師口,又北出大別山後,東入于江者,漢之正流 也。」又有自孝感安河出者,有自雲夢苛河出者,有自 應城五龍河出者,有自竟陵皂角河出者,有經田二 河、沉下湖出者,有經迴流灣及經南河金剛腦出者, 此在溳口以上小水出漢者也。有自豬龍潭經漢陽 三汊,會臼水,又經東西二至山,過陳門湖下蔡店者, 此漢之別流,分為溳口之上,合于溳口之下,而復于 漢者也。

廢襄河離漢口北岸十里許,即古漢水正道。漢水從 黃金口入排沙口,東北轉折,環抱牯牛洲,至鵝公口, 又西南轉北至郭師口,對岸曰襄河口,約長四十里, 然後下漢口。成化初,忽于排沙口下、郭師口上,直通 一道,約長十里,漢水徑從此下,古道遂淤。今魚利略 存,舟楫已不達矣。呼「襄河」者,水自襄陽來也。

沌水在縣治西南三十里。漢水別出三汊,匯太白湖, 至于沌口,南入于江。

溳口在縣治西北一百里。舊《志》曰:「溳水源出陪尾,經 德安、孝感,至此耑流入漢。」

月湖在縣治大別山之陰。東以長堤限江,西通漢水。 瀟湘湖在漢口後,水泛時游船如織。

漢川縣,漢水繞縣治東流而去。自郢州長壽縣之磨 石山發源,東南流者,名澨水,至復州景陵縣來,名漢 水。縣有「㲼川」名,疑取此義。 濾水洪在縣治西南一百一十里,漢水經流處。 臼水在縣治南七十里,自大河口東流,自沌口出,又 支流經鳳凰山為繫馬口,入臼子河,與漢水合。 麻埠港在縣東南五里,其源即漢水支流,下復與漢 水合。

小理潭,在縣西南一百里。《漢水》所注。

按《武昌府志》:南沔水,即漢水也。自夏水入沔之後,兼 流至漢陽,故名南沔。

《夏汭》在漢水曲入江處。

按《江南通志》:「大江源發自岷山,合湘漢豫章諸水,繞 江寧府城南,又經城西北過鎮江入于海。」

漢水部總論

[编辑]

程大昌《禹貢論》。

漢水論一

[编辑]

山水之名稱跡道,隨世變易,固不可主一據以為定。 至于漢之源必為漾,發流之山必名嶓冢,入江之地 必近《大別,經》嘗明書以詔後世,使無此山此水則已, 如其有之,決不可掇而之他也。今桑氏《水經》曰:「漢之 源為沔,沔出武都沮縣,不出嶓冢也已。」又別出一條, 始名為漾,漾至隴西氐道有山焉,始名嶓冢。嶓冢之 派又東至武都沮縣,始為漢水。而此之漾漢乃絡蜀 為派,經葭萌、劍、閬,至巴之江州入江,名與《經》同,而其 所謂漢非《經》之漢也。此其說之分于《經》也遠矣。《經》之 敘漢曰:「嶓冢道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 澨,至于大別,南入于江,東匯澤為彭蠡。」夫嶓冢、滄浪 三澨,今為世傳所亂,未易以筆舌折衷。然天地東西 之位,亙古今無易也。《經》敘「漢漾,其初流東,已乃轉南, 既已入江,則又東下。」其位置可考甚明也。以今漢派 言之,自漢中至武當,則皆東也。自襄、郢而入于江,則 南也;自合江而達于海,則又復為東。考定其方,則夫 水道之與《經》文,古今悉無二致,而又大別小別。春秋 時,吳、楚嘗陳戰其地,則此水之為《禹貢》漢派,古今知 之,更何他疑哉?至于《水經》別出漾水以為西漢者,自 氐道發源至武都沮縣,既已得名為漢矣,使其真為 《經》之漢派,則自此便皆流東,乃與《經》應。而乃有大不 然者,自沮縣以至葭萌,五六百里水皆西南以流,其 偶有一折屈東者,百不一二也。《經》謂「滄浪之水縱無 定著」,而西南流之,不可指以為東也必矣。然則《經》以 「流東」書之,而此水乃自西南,其鄉其可認以為《經》之 「漢水」也乎?況下流之謂「大別」者,今漢陽誠有此山,而 西漢之合岷江,雖後世傳會差譌之久,亦無一山嘗 有飾名以為大別者,則水之所向,山之所麗,悉與《經》 背,其尚可指以為漾出之漢乎?《經》雖嘗因梁州貢道 有「逾沔入渭」一語,自此以外,所謂「沔」者絕無旁證。今 不據漾漢之源委者,信其同為一水,而別摭「逾沔」一 字,創立水派,乃至分漾漢而二之,庶無問大禹桑酈 之孰可信也。第以世數先後斷之,孰為處世傳未訛 之初乎?而直為此昧昧,亦已左矣。

漢水論二

[编辑]

古來第有漢中、襄漢之漢,何嘗有興、利、閬、黎之漢哉? 《周官》以荊州為江、漢,《詩》以江、漢為南紀,《春秋》之漢東, 漢陽江漢沮漳,齊威公登熊耳,望江、漢,皆荊州也。雖 漢之發源在梁州正北,故有岷嶓、既藝,著之于梁,然 此之嶓冢,即漢水發源之山,當在今興元水派東流 之地,而非西都以後謂為西漢水者之地也。況博稽 前載,今世之謂興、利、劍、漢等郡,其州名水道,凡因事而見之先秦古書者,未嘗有一語而及漢水者,是敢 斷言其誤也。然則其誤何起?曰:是有始也。漢高帝之 王南鄭也,即漢中郡名,命國為漢,而漢中之所以命 郡者,亦正以《禹貢》漢水立名,而《禹貢》漢水,乃今興元、 洋金以下,東注而合于經者是也。此時未有興利間 號為西漢者之派之名也。帝嘗資巴、渝兵力以定三 秦,既得天下,乃置郡乘鄉而名曰廣漢,以寵光其地。 其曰「廣漢」云者,則以拓大始封國境為義,如武帝徇 楊僕展關之請,而使其家得在關內之意,察其立名 非漢用沔,起義甚明也。自廣漢之名,跨劍利以南,而 西都之世不究其本,遂有誤認嘉陵一水以為漢水 者,班固仍襲其誤,因又明載之《志》曰:「水在武都,受源 于氐道而過江夏入江者,是為東漢;出西縣而南入 廣漢者,是為西漢。」東西漢既已對為之名矣,則又因 其水之所原而名山以為嶓冢,因其流之相近者而 命之以為潛水。傳習既久,至于桑欽、許叔重輩,皆祖 本其說,以為誠然。于是《禹貢》之漢不得為漢,而遂為 沔;漢水發源之山不得為嶓冢,而西縣之山實得名 之,其誤已著。至于今之雅州並西漢水名之誤,而秦 州又與武都相去不遠,則皆有山,名為嶓冢,則與古 漢全不相關。于此類具言之,沿流而失本,真固有不 勝其辨者矣。且漢嘉、漢壽、漢源、漢初、漢州皆嘗即漢 以為之名。世儒因其有是名也,而反舉末證本,曰古 而無有此水,則安得此名也?抑不知是名者,其在未 名廣漢之前邪?抑循沿其後也?若因廣漢名郡,而移 其誤于水,因水名之誤而移其誤于郡縣,則其創襲 先後之間一言可判,而何用屑議其末邪。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