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167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六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六十七卷目錄
盛京總部彙考三
盛京物產考上
職方典第一百六十七卷
盛京總部彙考三
[编辑]盛京物產考上〈留都奉錦二郡及烏喇寧古塔物產皆同故今以物產入于總部〉 穀之屬
[编辑]稻 :《本草釋名》一曰:「稌,皆粳糯之總稱也。粘者為糯,不粘者為粳,亦曰秔。」 今按:粳、糯二稻,奉、錦二郡皆有之,俗通呼為大米。
粱 :《本草》云:「穗長多毛,較粟米粒大,而兼有黃、白、青、赤諸色。」 今按:奉、錦二郡俗呼粱穀米。有大粱穀米、小粱穀米。又有脂麻粱穀米,粒稍尖,如脂麻,尢種之佳者。
粟 :即小米也。《爾雅翼》云:古以米之有孚殼者皆稱粟;今以穀之最細而圓者為粟。按《本草》:粘者為秫,不粘者為粟。北人謂之小米,奉、錦二府皆有。
秫 :《本草釋名》:「糯秫,亦曰糯粟,亦曰黃糯,北人呼為黃米,釀酒劣於糯稻。今按奉、錦二郡,粟曰飯穀,其米曰小米;秫曰粘穀,其米曰小黃米。黍 即大黃米也。」 陶弘景曰:「黍異於粟,粒亦大。今人多呼秫粟為黍,誤矣。」 《本草正誤》曰:「稷之粘者為黍,粟之粘者為秫,粳之粘者為糯。今俗不知,通呼秫與黍為黃米,黍最粘,可造酒」 作餳。今奉、錦二郡呼為「大黃米」 ,亦以釀酒。
稷 :即糜子米也。陶弘景曰:「《本草釋名》曰:『粢,又曰穄,關西謂之,音麋』。」 《集解》又曰:「稷與黍,一爾二種:粘者為黍,不粘者為稷;又曰:黍作酒,此作飯。」 奉、錦二郡呼為糜子米,種之者少,而烏喇、寧古塔皆飯此,邊外尢多。「《明一統志》作穄。」
蜀黍 《本草釋名》:「一曰蜀秫,一曰蘆穄,一曰蘆粟,一曰木稷,一曰荻粱,一曰高粱。」 又曰:「古不經見,今北方最多,種始自蜀,故曰蜀黍。其粘者亦可造酒。」 今按:奉、錦二郡率多飯此,俗呼高粱,可造燒酒。
稗 :《本草》云:「作飯食,益氣,宜脾。烏喇、寧古塔率多食之。」
玉蜀黍 《本草》云:「苗葉似蜀黍,苗心別出一苞,苞上出鬚垂,垂久則苞折,子出,顆粒攢簇,備五色,可炒食。今土人呼為包子米。」
薏苡 :即草珠子米也。《本草釋名》:「一曰解蠡,一曰邑實」;一曰米一曰「回回米」,一曰「薏珠子」,以實青白如珠子也。今俗呼為「草珠子米」,亦可入藥。
脂麻 、即油麻、俗作芝麻、非。按《本草》亦曰胡麻、謂種自大宛來也。其作油氣惡者、謂之壁虱胡麻。今按奉錦二府亦呼油麻為脂麻、無壁虱種。蓖麻 《本草》曰:牛虱也,子形有點,如故名。取其油可入印色。俗呼「大麻。」
蘇 :《爾雅》謂之桂荏。《本草》有紫蘇、赤蘇二種,今二郡收子打油,謂之蘇子。
大麻 :雄者名「枲麻」 ,雌者名苴麻。子可榨油,皮可作線,俗呼為「線麻。」
小麥 即《詩》所謂「來麥」 也。
大麥 即《詩》所謂「牟麥」 也。
蕎麥 按《本草》一名荍麥,一名烏麥,一名花蕎,言其翹然易長易收也,俗呼蕎麥,多以作麪食。穬麥 按《本草》殼厚而粗礦,故名。馬所食者有二種,一類小麥而大,一類大麥而大,土人呼「鈴鐺麥。」
大豆 :即菽也。按《本草》,「大豆有黑、白、黃、褐、青、斑數色,色黑者名烏豆,可入藥及作豉;黃者可作腐榨油,餘但可作腐充食而已。」 今諸種二郡皆有。
小豆 :按《廣雅》:「大豆,菽也;小豆,荅也。」 較綠豆稍大。今按二郡所出,亦有赤、白、黃、黑數種,其赤者可以入藥,其白者一名飯豆,作粥飯為宜,作醬、作腐。亦有黑者,《本草》曰「穭豆。」
綠豆 :按《本草》:綠以色名也,作菉者非。二郡所出有二種:粒粗而深綠者為上,粒潤而綠淡者次之。
豌豆 即《爾雅》戎菽也。又曰回鶻豆,謂種出西戎回鶻也。
蠶豆 按《本草》一名胡豆,張騫得西域種,故名。
也。或曰:「狀如老蠶。」 又曰:以蠶熟之時有之,故名。今俗呼曰「豎豆。」
豇豆 《本草》一曰。謂此豆紅色,又莢必雙生,故名。亦有紅、白二種。
藊豆 一曰沿籬豆,又曰「蛾眉豆」 ,俗呼扁豆。菜豆 形如扁豆而狹長,其皮亦可為蔬,故名刀豆 ,一曰挾劍豆。段成式《酉陽雜俎》曰:「樂浪有挾劍豆,莢生橫斜,如人挾劎」 ,即此豆也。俗呼刀豆。
蔬之屬
韭 :《本草》一名草鍾乳,一名起陽草。又有山韭,《爾雅》所謂蒮也。
蔥 :有水蔥、旱蔥、山蔥諸種。《本草》謂蔥為「菜伯」 ,謂「諸物皆宜也。」 其山蔥,《爾雅》作茖。
薤 《本草》一名火蔥。又有山薤,《爾雅》謂之芹蒜 。小蒜中國種也。大蒜張騫西域種。又有山蒜,《爾雅》謂之蒚。
蕓薹 按《本草》塞外有雲臺戍,始種此菜,故名。又曰寒菜,以能耐霜雪也;又曰油菜,以子可榨油也。俗或呼為臭菜。
菘 :陸佃《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有松之操,故名。俗呼白菜,以其色青白也。有二種,俗以肥厚嫩黃者為黃芽白,窄勁者為箭桿白。」
芥 :《本草》有青芥、白芥、大芥、馬芥、石芥數種,今俗以大芥為芋芥菜,以馬芥為痴芥菜。
蘿蔔 《爾雅》曰:「葖,蘆萉。」 郭璞註為「蘆菔。紫花,大根,俗呼雹葖。」 《本草》曰:萊菔,今俗呼為蘿蔔。根有紅白二色,狀有長圓二類。
胡蘿蔔 《本草》云:「元時始有,氣味微似蘿蔔,故名。」 根有黃、赤二種,生食、蒸食皆宜。
蒲筍 《本草》作香蒲。又曰甘蒲。池澤中有之。初生大如匕柄者,啖之甘脆。《周禮》謂之蒲葅。《詩》「維筍及蒲」 是已。
同蒿 :《本草》謂形氣同於蒿,故名。
蔞蒿 :《爾雅》作「蘩」 ,《詩》:「于以采蘩」 是也。《本草》作白蒿。又曰:水、陸二種。水生者辛香而美,奉、錦二府皆有之。
蘆筍 《爾雅》作虇,奉、錦二府有之。亦可食。胡荽 《本草》一名香荽,一名蒝荽。張騫得西域種也。俗呼香菜。
芹 :《本草》作「蘄。」 有水芹、旱芹二種,其色有赤有白。
紫菫 :《本草》一名赤芹,味酸,俗名野芹,取作酸菜。
茴香 《本草》作蘹香。又有小茴香,西域種也,《本草》一名蒔蘿。
菠薐菜 《唐會要》云:「太宗時,尼波羅國獻波稜菜,即此。」 一名赤根菜,今俗呼為菠菜。
莙薘菜 《本草》作菾菜,謂味甜也。
莧 有赤、白二種,又有野莧。
馬齒莧 :《本草》一名五行草;以其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也。又曰長命菜;以其性耐久難乾也。又曰九頭獅子草。
苦蕒 :即《詩》所謂荼也。《本草》一名苦苣,又曰苦菜,又曰老鸛菜,又曰天香菜。《月令》:「四月苦菜秀。」 即此。俗呼為曲馬,音之轉也。
萵苣 按《本草》有二:「有紫者,一名萵菜,一名千金菜,入燒煉藥用;有白者,一名石苣,一名生菜」 ,稍美可生食,今俗皆呼生菜,即白苣也。又有苦者名「苦苣。」
蕨 《爾雅》曰:「蕨,虌也。」 陸佃《埤雅》云:「初生無葉,如人足之蹶,故名。今山中皆有之,土人呼為蕨菜。」 山藥 本名薯蕷,唐代宗名預,因改名薯藥;宋英宗名署,改為山藥。又曰「王延,土人呼為山藥。」 茄 ,有紫、青、白諸色。
蔓菁 《本草》作蕪菁,土人種之者少。
壺盧 即匏瓜也。按《本草》:壺,酒器;盧,飯器。象其形而名之也。俗作葫蘆,誤。又曰:壺,細腰者為蒲盧;今藥壺盧是也。俗概呼為葫蘆。
瓠 按《本草》首尾如一者為瓠,今俗呼為瓠。子苦瓠 即苦壺盧按:《本草》甘者大,苦者小。此地苦瓠亦有大者,蓋別一種也。
冬瓜 :《本草》一名白瓜,皮上有粉故也。
南瓜 :種出南番,故名。其形圓而長。
倭瓜 類南瓜,深黃色而味較甜,其形扁。《本草》不分為二,今因俗呼分之。
黃瓜 一名「胡瓜」,《張騫使西域》得種,故名。《初生青色,皮上多》。至老則黃。又有高麗黃瓜,形圓而味同。
絲瓜 :按《本草》一名天絲瓜,一名天羅。此瓜老則筋絲羅織,故名也。一名蠻瓜,謂種自南方來。
也。又云:「唐、宋以前無聞,今二郡有之,堅而小,不及南方種。」
苦瓜 一名錦荔枝,以皮皺文似荔枝也。越瓜 按《本草》即菜瓜,又名稍瓜,種自越,故名。今奉、錦二郡以長而美者為稍瓜,短而味淡者為菜瓜。
蓼芽 按《本草》有青蓼、香蓼、水蓼、馬蓼、紫蓼、赤蓼、木蓼七種,惟香蓼可取其芽為蔬,故《禮記》「古人雞豚魚鱉,皆實蓼於腹中,而和羹膾,亦須蓼也。」 後世飲食不用,今土人亦有採為生菜者。秦椒 、椒之類不一,而土產止有此種。
龍芽 有二種樹。龍芽葉似椿而大,採其初生者可食。有地龍芽,葉亦相似。
山兒菜 :似菠䔖而高大,《葉圓鮮可茹》。亦可為乾菜。
《杏葉菜 》:葉似杏,山蔬之可食者。
歪脖菜 :似杏葉而圓,其梗至灣,故名。亦山蔬之美者。
蘑菰 按《本草》一名肉蕈。今奉、錦二郡及烏喇諸山中皆有之。種類不一,有黃者、青者,又有凍青、羊肚、蒿子、榛子、雞腿粉子、麃子定等名。今進
《御》取其大而黃者。
木耳 諸山中皆有之。厚而質粗,味較勝他產石耳 。按《本草》一名靈芝,今諸山石中有之,作茹勝於木耳。
龍鬚菜 按《本草》生於東南海邊石上,叢生狀如柳根鬚長者至尺餘,白色。以醋浸食,亦佳蔬也。土人呼為麒麟菜。出金州海邊。
鹿角菜 《本草》一名「猴葵。生東南海中,大如鐵線,分丫如鹿角,紫黃色,乾之為海錯。水洗醋拌,則如新味。」 今金州海邊有之,名鹿角菜。
海藻 按《本草》「生東海島上,色黑如亂髮,如水藻而大,海濱多有之。」
海蘊 按:《本草》:「縕,亂絲也。」 葉似之,故以為名。海帶 按:《本草》出東海水中,似海藻而粗,柔韌,可以為繩束物。
昆布 :《唐書渤海傳》「以南海之昆布為貴。」 今按《本草》:「生海中,葉細,黃黑色,搓之可以為繩。」 以上海中諸菜皆可食,而土人不珍之,故海邊居民採取亦少。
草之屬
艾 按:《本草》初不著土產,後代乃以蘄州者為勝。今二郡野地多有,而醫者少用,故不入藥。屬蒿 。按《本草》「青蒿、白蒿可食,臭蒿以為薪。今俗惟以蔞蒿為蔬,餘皆粗惡,有白蒿、黃蒿、牛尾蒿諸名。又有真珠蒿,結子如珠,皆薪類。」
香蒲 一名「甘蒲」 ,諸河泊中有之。初生時有筍可食。
菖蒲 按《本草》有五種,生於池澤,葉肥根高;泥菖,白菖也;生於溪澗,葉瘦者;水菖;溪蓀生水石之間,劍脊瘦根密節者,石菖蒲也。今湖泊所生,率多泥菖、水菖之類,土人呼為「臭蒲。」
「莠 」 ,田中害苗之草。
麻 一作「檾麻」,取其皮可以作繩《扁擔》草 似黍,葉稍窄,有穗有粒,多生田中,可以飼馬。
《嬌草 》似香蒲,可以飼馬。
《馬房 》節節相生,無葉,皆可飼馬。
星星草 :葉如韭,有穗星星,故名。亦可飼馬。薺 。師曠云:「歲欲乾,甘草先生薺」 是也。《詩》:「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本草》入菜部,有大小數種。小者味美,其最小者曰沙薺。今二郡野中皆有之,食之者少。釋家取作燈杖,謂可辟蛾,故又謂之護生草。
蘆 《爾雅》作「葭。」 其萌曰虇。郭璞註曰:「今江東呼蘆筍。」
葦 :《爾雅》曰:「葦,醜。」郭璞註:「葦即蘆之成者。」荻, 《爾雅》云:「蕭荻。」《疏》云:「所謂荻蒿」是也,或曰牛尾蒿。土人結茅屋多用之,呼為荻。
蒺藜 :《爾雅》作茨。《本草》以出沙苑者入藥。今野地所生《本草》為杜蒺藜,有芒刺者是也。
茜草 ,即《詩》所謂茹藘也,亦名蒨,亦名茅蒐,可以染絳。按《本草》謂東方有,而不如西方多西草,為茜,以此也。今奉、錦二郡皆有之。
萍 《爾雅》云:「萍,蓱,其大者為蘋,俗呼浮萍草。」 蘋 生池澤上,《本草》「一名芣菜,一名葉菜,一名田字草」 ,皆象其形也。青蘋生陸地,白蘋生水中。藻 按《本草》「藻有二種,其葉大二、三寸,兩兩對生者,馬藻也;葉細如絲,節節連生者,水蘊也。」 二藻皆可食,土人呼水蘊為「雜草。」
荇 根在水底,葉浮水面,微尖長,或開小黃白。
花湖泊中有之
章茅 ,野田漥地中生,葉狹而長,可結為屋。黃背草 ,層層有節,細葉乾之,可代茅結屋。黃根草 葉瘦長,其根黃,柔韌可以為繩。紅根草 葉瘦而長,高四、五尺,其根赤,故名。柔韌可以為繩。
木賊草 :治木器者,以此磋磨則光,故名木賊。俗以磋箭桿,呼為「銼草」 ,可以入藥。
水蔥 ,長水中,如蔥而大,人取以織扇。
茅 叢生,柔細而短,與白茅非一類也。田間人多著皮履先鋪,以此令柔,則不傷足。
紅藍 :似藍而花紅色,故名。可以染紅,俗呼「紅花。」 乾之可為菜,亦入藥。
藍 按《本草》有蓼藍、菘藍、馬藍、吳藍、木藍之屬,皆可作靛,俗分大藍、小藍焉。
葛藤 按:葛可為絺綌,今蔓延山谷間者長至數丈,土人呼為「葛藤。」 但取以束物,而無治絺綌者,或別為一種也。
石花 按《本草》謂:「烏韭一名石髮,一名石衣,一名石花。生巖石之陰,與卷柏相類,青翠茸茸,似苔非苔。」 今遼陽千山崖石之上,皆苔結成,如小兒拳,外視白而內含綠,遇雨則開,有瓣,其葉如柏,相連數十朵,土人呼為石花。揭取注以盆水,蒼翠經月不壞。
塔子頭 :漥地叢生,其根能裹土上壅,成堆如塔,故名。久則根與土糾結,堅不可破,俗呼「塔子頭。」
水稗草 ,葉似稗,子中多汁,故名。可飼馬。《鴈來》紅 ,莖、葉、穗、子並與雞冠同,而無花。其葉九月鮮紅,望之如花,或呼為老少年。一種六月紅者,五色斑斕,俗呼「十樣錦。」
馬藺草 :《月令》:「荔挺出」 ,即此。按張揖《廣雅》:「荔一名馬藺。」 《本草》云:「似韭,葉大叢生,子即為蠡實。」 今俗呼馬練草。蓋「蠡」 、「荔」 音之轉,「練」 、「藺」 皆音之訛也。鳳尾草 ,葉莖如鳳尾,故名。多生山陰近水處。其根即貫眾,可入藥。
莎草 :《爾雅》曰:「臺,夫須。」 疏云:「莎草也。可以為蓑笠。其根即香附,可入藥。今田野中有之。」
木之屬
松 按《本草》有二針、三針、五針之別,三針者為栝,五針為松。其子大,惟遼海及雲南者可食。今按:山中松之種類不一,土人以結子者呼為果松,無子者為沙松,脂多者為油松。
柏 :按《本草》「柏葉松身者為檜,松葉柏身者為樅」 ,松檜相半者曰檜柏。
椿 :易長而多壽,葉香可噉,土人呼為香椿樗 。《本草》謂:椿、樗形相似,椿實而葉香,樗虛而葉臭,土人呼為臭椿。
栲 似樗而葉差狹
楸 樹堅可為屋材,其皮堅韌可用。
槐 :《爾雅》:「槐有數種,葉大而黑者名櫰槐;晝合夜開者名守宮槐;葉細而青綠者,但謂之槐。」 今按諸山中皆有,其木堅重,有青、黃、白、黑諸色。櫸 樹高舉,其木如柳。郭璞註《爾雅》作「柜柳」 ,今土人呼為柜柳,大者數圍。
皂莢 按《本草》有三種:一種小如豬芽,一種長而肥厚多脂,一種長而瘦薄枯燥。今三種皆有荊 ,即牡荊也,叢生疏爽。《本草釋名》:「牡荊不為蔓生,故稱牡,非無實也。」 蔓荊子大,牡荊子小,故一呼小荊;成叢疏爽,故又名楚。今有青、赤二種,俗呼鐵荊條。
柞 :一名鑿子木。《本草》謂此木堅忍,可為鑿柄,故名也。今諸山出者高大堅實,土人以之作車,呼柞木。
《青剛》柳 ,諸山中有之。高大堅實,其材可以為弓。
椴 。按《爾雅》從「段」 者,音段,柚屬也。從「椵」 者音假,木槿之別名。又一音段曰「椴柂。」 註云:「白椴也,樹似白楊。」 今此地椴木即《爾雅》之柂也。各山中皆有之。微紅者曰紫椴,堅實可為屋材及器皿。稍黃色者曰槺椴,其質鬆櫟 。《爾雅》云:「栩,杼也。」 又曰:「櫟,其實梂。」 註:「其實者名橡有梂,自彙裹之,木堅宜為薪炭。」 《本草》云:「結實者名曰栩」 ,不結實者名曰「棫。」 其木心赤,俗呼「缽羅樹。」
桑 按《本草》:「桑有數種,白桑葉大,雞桑葉花而薄;子桑先椹後葉,山桑葉尖而長。」 今山野中諸種皆有,土人事蠶者少,故種者亦稀。
棘 獨生而高為棗,列生而低為棘,故字從之。有赤、白二種,即酸棗樹也。俗呼為棗刺。
梀 音色。木之高大堅實者,諸山皆有之,有赤。
白二種美材也
煖木 樹皮厚溫,即黃蘗也。
山藤 ,木類,枝幹柔韌如藤,故名。土人取為鞭桿。
香樹 叢生而直,黃花長白,山中最多。土人取以作香,祭神必用之。
六稜木 :木身有六稜,木之最堅實者。
漆樹 ,深山中有之,無取漆者。
銀木 :《明一統志》所載,今土人不聞此名花之屬。
杏花 種之者多以地氣寒,春夏之交始發蓓蕾,開時亦爛熳可賞。
桃花 有紅、白、淺紅諸色。
李花 種者少
丁香花 :有紫、白二色。有「家丁香」 、野丁香二種,人多種之。
玫瑰花 有紅、黃、粉白諸色,俗呼為「刺玫。」 又有一種結子可食者,名「山刺玫。」 葉單而香,尢勝蓮花 ,紅、白二色皆有。
芍藥 有紅、紫、白諸色,以地寒,五月始開。蜀葵 《爾雅》云:「菺,戎葵。」 郭璞註云:「即蜀葵也。」 今按《本草》云:種自戎蜀,故名。奉、錦二郡所產,有深紅、淺紅、黃紫白諸色,俗呼為黍鞂花。又有花小者,錦葵也,俗呼為小黍鞂花。
雞冠花 :有高者、矮者、圓者、扁者。其色或紅、或紫、或白。
鹿蔥花 :即《詩》萱草也。按《本草》:「花六出四垂,有紅、黃、紫三色,乾之即為黃花菜。」 今二郡及烏喇皆有。
六月菊 《爾雅》曰:蕧,又曰盜庚。本草作旋覆花,又曰滴滴金,又曰夏菊。六月開花,如菊錢大,深黃色,俗呼六月菊,今從俗名。
菊花 重陽後始開,各種皆有。
剪春羅 :《本草》云:「入夏開花,深紅色。」 今此地所產,有紅、白、藍、紫,別一種也。
水葒花 ,即《詩》所謂遊龍也。《本草》作葒草。又曰大蓼、奉、錦二郡野地皆有園圃,亦有植者,俗呼水葒花。
玉簪花 :按《本草》「一名白鶴仙。未開時如白玉搔頭。」 又有紫花者,葉微狹。今遼地有藍、白二種,人多種之。
鳳仙花 按《本草》一名急性子,一名旱珍珠,一名金鳳花,一名小桃紅,一名夾竹桃,一名海蒳,一名染指甲草,一名菊婢。極易生此地最盛。花有紅、淡紅、紫、白雜色。
牽枝牡丹 ,蔓生,葉狹長而花形圓,粉紅色。按《本草》一名「旋花」 ,一名「著根」 ,謂根如著無毛節也。花粉紅色,有千葉者,俗呼串子蓮。
月季花 :《本草》一名月月紅、一名勝春、一名瘦客,一名𩰚雪。山丹 百合花紅者名山丹,尖似柳,葉紅,花六瓣,故一名紅百合。其跗未開者,乾之可為菜,名紅花菜。
卷丹 花,六瓣四垂,大如山丹,先結子枝葉間,入秋開花其頂。
石榴花 ,地寒難種,土人多移自京師,栽盆中,冬月入窖,以為難得。
牽牛花 ,蔓生,花有粉紅、白、黃諸色,子可入藥。山胭脂花 ,花有紫白二色,紫者可以作胭脂,其子中有粉白者,子亦如之,土人呼為茉莉。木槿 ,詩作舜華。《爾雅》云:「椵,木槿。」 櫬木槿,或曰白曰椵,赤曰櫬。花小而艷,或白、或粉紅,或單葉千葉,朝開暮落。
生菜蓮 ,即罌粟類而低小,花葉亦單,中有苞,子亦如粟,一名「虞美人」 ,土人呼為「生菜蓮。」 《高麗》菊 似菊而開較晚,黃赤者多。
秋海棠 :種高而花肥媚,特勝。
向日蓮 ,大梗獨上,頂作黃花,隨日所向,亦具葵藿之性。
《翠蛾眉 》花翠色,隨日側映,鮮妍有致。
金盞花 ,叢生,結黃花如盞,故名;或呼為「番菊。」 小桃紅 ,類紅梅,枝亦輕軟,初夏時盛開石竹花 枝如竹,故名。有紅、紫、淡紅、花白各色。迎春花 ,迎春日即開,花小而黃色。
《探春花 》,似迎春,春過即開。
《金雀花 》:花黃色,如小雀形,故名。
《十姊妹 》,似《刺玫》而小,花有紅、淡紅、白、黃諸色,枝柔必作架支之。
果之屬
松子 《本草》作海松子。出遼東及雲南。松樹五葉一叢者,毬內結子。又曰遼東、新羅松子,甘美。
大溫,食之甚香,與雲南松子不同。烏喇寧古塔山中最多,率三歲之中,一歲必大收。
榛子 按《本草》生遼東山谷,樹高數尺,子如小栗。陸機《詩疏》云:「有兩種:一種樹子皆如栗而小,味亦如栗,詩『樹之榛栗是也;一種枝葉如小蓼,子作胡桃味。遼代上黨甚多』。」
李 諸山中有之,種小。
杏 按《本草》一名「甜梅。」 此地所產,實小。
桃 ,廣寧及遼陽之千山亦有佳者。
栗 ,遼陽千山時有佳者。
棗 種者少
酸棗 《爾雅》曰:「樲,酸棗。」 郭璞註曰:「樹小,實柞。」 今山口多有此種。
軟棗 按《本草》以《左思賦》君遷為「軟棗」 ,又曰「丁香柿」 ,又曰「紅藍棗」 ,然其形如柿,實小而長,此地所謂軟棗,其形如棗,青色,數小核,味甘,蓋別一種也。
梨 :種類頗多,惟接梨、香水梨為上。接梨,以棠樹接者。香水梨,即《本草》所謂「消棃」 也。遼陽千山及廣寧有之。有馬嬭、羊嬭諸名,大有至半觔者取以進。
御,民間不易得也。又有酸棃,皮黑而酢,土人甚珍之。
此外常食之。棃小而赤黃色。棠梨 《爾雅》曰:「杜,甘棠。」 郭璞註曰:「即今杜梨,有甘、酸、赤、白二種,今廣寧多有之。其樹以之接梨實,可食。」
癩蒲萄 按《本草》入蔬部作苦瓜,一名錦荔枝。蔓生,黃花,實有皺紋如荔枝。熟則黃色自裂,內有紅瓤裹子,味甘可食。今按:南方產者,多青色,味苦,食其皮以作蔬。奉、錦二郡產者,深黃色,棄其皮,食其瓤以作果。故南呼苦瓜,此地呼癩蒲萄也。今從土,宜列果部。
山樝 《爾雅》曰:「朹檕梅。」 郭璞註曰:「狀似梅,子如指頭,赤色,可食。」 《本草》作山樝,一曰山裏果,一曰鼠樝,一曰猴樝。秋間山中多有之,土人呼為山裏紅。蜜煎食之,入藥尢勝。
櫻桃 :《禮》:「仲春,天子以含桃薦宗廟。」 即此。《本草》一名鸎桃,一名含桃,謂鸎所含食也。《爾雅》:楔,「荊桃。」 孫炎註曰:「即櫻桃之最大而甜者。」 今按:此地所出,實小而微酢。
橡 :《爾雅》作栩,又作櫟。孫炎註云:「其實名橡子可食,殼可染皂。」
花紅 沙果之屬,實紅黃色。生食蜜煎皆宜。味微甘酸。
郁李 子如櫻桃,可食。各山中皆有之。
山核桃 :種出西域,故一名胡桃。按《本草》:「山胡桃,底平、大堅,少瓤。」 今按:此地出者,形似胡桃而長,殼極堅厚,肉少而味頗勝。
銀杏 :《本草》一名白果,因其核色白名也。又名鴨腳子,因葉名。
無花果 無花而果生葉間,人亦有種之者。香瓜 即甜瓜,有團、有長、有尖、有扁,大或徑尺,小或一捻。《禮記》為「天子削瓜」 ,即指此也。《本草》有烏瓜、黃㼐、白㼐、小青、大斑之別,惟以遼東者為勝。
西瓜 :相傳遼破回紇,始得此地,所產無甚大者,惟有一種,謂出自雲南,味較甜,綠色,俗呼「雲南瓜。」
葡萄 :諸山皆有,有黑、白二種,小而微酸。又有一種曰「山葡萄」 ,尢小,深黑色,酸澀更甚,土人珍之。
蓮藕 :池泊中有之,堅瘦而味微澀,土人多以作蔬。
蓮實 :實小,鮮時可食。
菱 :《本草》作「芰」 ,一名水栗,一名沙角,其色有紫、有紅、有黑,其形有兩角、三角、四角者。有司採取供祭祀。
芡 或名「雞頭」 ,或名「鴈頭」 ,或名菱,皆因形而名之也。各池澤中有之。
刺玫子 ,即山玫瑰花,子小而甘酸,蜜煎可食。文官果 ,形如小香瓜,山中有之,微甘可食。桑椹 ,桑樹所結,亦微甘可食。
葡蟠 ,蔓生,實如桑椹,有數小核,味微甘酸。枸柰子 ,味酸,色紅而實小,俗呼「狗妳子」 紅娘子 ,實紅微酸澀,山間有之。
稠梨子 :實黑而澀,土人珍之。
桃 實紅而味甘,質輕脆。烏喇、寧古塔有之,藥之屬。
人參 陶弘景曰:「上黨參,形長而黃,多實而甘,堅白,氣味薄。遼東形大而質軟。」 今按:上黨久無復貢,近自遼陽以東,烏喇、寧古塔諸山林中,皆
有之。亦多滋潤。甘實不盡如陶所云。是亦地靈所鍾之一驗也。今產參諸山。進
御之,外亦以分。
賜諸王:
熊膽 。陸佃《埤雅》云:「其膽春近首,夏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 《本草》云:「熊膽佳者通明,每以米粒點水中,運轉如飛,餘膽亦轉,但緩耳。」 《齊東野語》云:「熊膽善辟塵,試之淨水一器,塵幕其上,投膽米許,則塵豁然而開。」 今山中多熊,真者可得。鹿茸 陸佃《埤雅》云:「鹿茸無樂,太嫩少力堅者又太老。長數寸,破之肌如朽木,茸端」 如馬腦紅玉者最善。又北方有駝鹿。極大。色蒼黃。角大而有文。亦可用。陸云。「駝鹿即堪打漢也。」
鹿角膠 凡立冬以後,春分以前,煎膠之候也。鹿角霜 ,《本草》引《東坡良方》云:「鹿陽獸,見陰而角解;麋陰獸,見陽而角解。」 以理與功推之,蘇說為是。煮爛成粉者,為鹿角霜,取粉熬成膠,或但以濃汁熬成膏,為鹿角膠。以鹿年久者,其角更勝。
海螵蛸 即烏鰂魚之骨,出海中。虎骨 按《本草》用頭及頸骨,色黃者佳,以雄虎者勝。藥箭殺者不可用,有毒。
膃肭臍 即海狗腎,出東海濱。
茯苓 :按《淮南子》:「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絲。」 或言松脂入地所化,或言假松氣而生,今山林多松樹處有之。醫家謂色微紅,功用稍薄,採之者少。
五味子 按《本草》「一名荎藸,一名會及。」 陶弘景曰:「第一生高麗,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過酸,核並似豬腎。」 今奉、錦二郡及烏喇皆有之。金線重樓 ,《本草》作「蚤休。」 生於深山陰濕之地,亦名紫河車,亦名草甘遂,亦名三層草。處處有之。《明一統志》云:「出長白山,未有採者。」
白附子 :《南州異物記》云:「白附子生東海、新羅國及遼東。」 苗與附子相似。《明一統志》亦載之。豨薟 按:《本草》:其草多生沃壤,今遍地皆有,治風可用。
烏頭 《後魏書》言:「遼東塞外收烏頭,為毒藥,射禽獸。」 與川烏頭性異。
荊芥 《本草》一名假蘇,以漢中出者佳。又有新羅荊芥,此地所出,用同。
滑石 《明一統志》云:「海州衛出。」
牡蠣 按《本草》云:「出東海。」
黃精 按《本草》「其名非一,曰黃芝,亦曰戊己芝,亦曰菟竹,曰鹿竹,曰仙人餘糧,曰救窮草,曰米餔,曰野生薑,曰重樓,曰雞格,曰龍銜,曰垂珠。」 生於山谷。采根陰乾,久服輕身延年。
細辛 :《山海經》云:「浮戲之山多少辛。」 即此。《本草釋名》:一曰小辛,一名少辛。陶弘景曰:「東陽臨海者,不及高麗,用之去其頭節。」 陶所云高麗,即今奉、錦二郡地也。醫家亦以遼細辛為佳。
車前子 即《詩》:「芣苢」 也。按:《爾雅》:「芣苢,馬舄車前。」 《詩疏》云:「此草好生道邊及牛馬跡中,故有此名。幽州人謂之牛舌。」 又蝦蟆喜伏於下,故江東呼為蝦蟆衣。今奉、錦二郡皆有,俗亦呼為車前子。商陸 按:《本草》有赤、白二種,白者入藥,赤者有毒。又云:昔人種之為蔬,《爾雅》所謂蓫,《易經》謂之莧,奉、錦二郡亦以為蔬。
䕡茹 《本草釋名》:一曰離婁。陶弘景曰:「第一出高麗,色黃,初斷時汁出微黑如漆。」
兔絲子 按《本草》「生朝鮮川澤,田野蔓延,色黃而細者為赤綱,淺而大者為菟虆。」 功用並同五靈脂 按《本草》寒號蟲之糞,即為五靈脂。今山中有此鳥,則五靈脂亦可得,然未有採者。蠡實 即馬藺草,其子可入藥。
牽牛子 ,即牽牛花之子,有黑、白二種,可入藥。朴硝 ,按《本草》以生西蜀者為上,他處生於斥鹵地,今此地所產亦可用。
甘草 按《本草》以陝西、河東出者為佳,此地亦有產者。
沙參 《本草》以河內及華山出者為佳,今遼地所產亦可用。
桔梗 《本草綱目》云:「處處有之,此地產亦可用。」 知母 ,《爾雅》作蕁,《本草》以出河南者為佳,今遼地所產亦可用。
蒼朮 一名山薊。《本草》「取河南、江浙者。」 今遼地所出亦可用。
貫眾 ,即鳳尾草根也。《本草》以陝西、湖廣出者為良,今山陰及近水處有之。
《遠志 》陶弘景謂「山東兗州出者佳,今諸山谷中有之。」
地榆 :葉似榆而長,故名。按《本草》「生桐柏及冤句山谷」 ,今遼地平原川澤皆有之。
黃芩 《本草》以出川陝者佳,今諸山谷亦有。秦芄 按《本草》以出秦中者為良,今遼地亦有可用者。
柴胡 本草以陝西、延安者良,此地亦有之。防風 本草以沙苑出者為第一,而此地亦有。升麻 本草以川陝出者為勝,此地亦有。苦參 本草以河南者佳,今遼地山野間亦有。蛇床 本草以山東者為佳,此地所出亦可用。槁本 ,《山海經》所謂「槁惹」 即此。山谷中多有。青木香 本草謂出外國,此地亦有之。
荊三稜 《本草》以產荊楚,故名。今遼地陰濕處皆有之。
香附 即莎草根,亦可用。
馬蘭 產池澤旁
茵蔯 ,蒿類,經冬不死,因舊苗而生,故曰「因陳。」 昔人多蒔為蔬,今遼地茵蔯,祗以入藥。
益母草 《本草》作茺蔚,今從俗呼,海濱有之,惡實 ,即牛旁子也。其根可食,子可入藥。王不留行 。多生麥地。根、苗、花、子皆可入藥。葶藶 生野澤中。
萹蓄 ,陶弘景云:「處處有之,今此地出,亦可用大黃 。」 按《本草》以秦隴者為上,今遼地所產,乃山大黃也。
大戟 《本草》以江浙者佳,此地所產亦可用。藜蘆 一名山蔥,生山谷中者。
虎掌 又曰天南星,《本草》「以蜀中者佳,此所產亦可用。」
馬兜鈴 一名「土青木香」 ,諸林澤中有之。瓜蔞 一作「栝樓」 ,其根作粉,即天花粉。《本草》以陝州者佳,今遼地亦有。
白蘝 陶弘景曰:「處處有之,今遼地所產亦可。」 威靈仙 《本草》以陝西、河南者佳,此地亦有。黃蘗 《本草》謂「蘗木各處所產不同,有用之治表者,有用之治裏者,出蜀中者勝,今山中有之,或云其皮即煖木皮也。木入藥亦有用者。」 柏子仁 陶弘景謂「處處有柏,以泰山者為佳,今此地柏實亦有之,採用者少耳。」
《桑白皮 》樹根亦有用者。
桑:寄生 樹上亦間有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