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21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十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十卷目錄

 兗州府部彙考二

  兗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二百十卷

兗州府部彙考二

[编辑]

兗州府山川考一       府志

[编辑]

本府。滋陽縣附郭。

滋陽山 在城西三十里,邑所由名。其上有太元觀故址。宋熙寧中,旱禱得雨,封其神為「惠應侯。」 山下有洪福寺。

金口閘河 在府城東五里,即沂、泗下流也。沂、泗雩水由曲阜分流入境,至此而合。其南有堰,謂之金口壩。壩之西偏有閘,謂之金口閘,俗謂「黑風口」 也。有橋跨之,曰「九仙橋。」 二水為壩所遏,導入閘口。一支抵府城東門,折而南流,復繞而西,過城南門,復折而北。一支穿城而過,同至城西杏林閘,會七泉之水,謂之「濟河」 ,西流至濟寧入運。《水經》曰:「泗水過瑕丘縣東」 是也。

濟河 即金口閘下流也。流過城西,與城中水合。至昌平驛前有橋,曰「平政。」 又西十里有閘,曰「土樓」 ,明永樂中所建。又西三十里有閘,曰「杏林」 ,元至元中建。

高吳橋河 在府城西北三十里,即洸水也。汶水至堽城壩離而為洸河,西流入于邑境,過高吳橋,下受官莊漕河二水,至濟寧天井閘入運曲阜縣。

尼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其左泗水,其南鄒,即顏母所祈而生孔子也。《祖庭廣記》曰:「顏氏禱於尼丘。升之谷,草木之葉皆上起。降之谷,草木之葉皆下降。」 其山五峰連峙,謂之五老峰。中峰之麓有宣聖廟,廟東為中和壑,沂水出焉。《水經注》曰:沂水,出魯城東南尼丘山西北是也。流而下注為智源溪,溪流而南,其上為坤「靈洞」 ,洞有三門,中為一室,廣可兩楹,有石床石几,皆天成也。元時鄒尹司居敬刻孔子石像於其中,其後為兵所損,子孫奉之,葬於山巔。宋仁宗皇祐二年,以孔子誕生之地,封尼山為「毓聖侯」 ,有《御製碑記》。

顏母山 在尼山東三里,兩山相對,上有聖井及廟遺址。其西為昌平山,與鄒縣接界。

防山 ,在縣東三十里。高三里,峰如筆床。《記》云:「孔子父母合葬於防」 ,其墓在山北十里。

甑山 ,一名「九仙山」 ,在縣北四十里,後有白雲洞,西有孔子石。後魏時有猛獸為暴,張華原臨政山中忽出六駮食獸,咸謂善政所感。

戈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以形名。「登東山而小魯」 ,即此。

沂河 在縣南二里,即曾點所欲浴處也。發源沂山之麓,西北流逕縣城南,《水經》所謂「魯雩門」 也。又西流至府城東,入於泗水。

泗河 在縣北八里。《國語》:「宣公夏,濫於泗淵,里革斷罟棄之。」 韋昭云「在魯城北。」 是也。由泗水縣來,入境,徑孔林之北,西流至府城東,合於沂水。洙河 ,在縣西北五里,即泗水分流也。《水經注》曰:泗水西南流,經魯縣,分為二流,北為洙瀆。《春秋?莊公九年》「冬,浚洙。」 是也。今由孔林橫流過宣聖墓前,復西南流至縣西,過苗孔橋,又西入沂水。

雩河 在縣南五里。發源馬跑泉,西流至府城東入於沂、泗。或曰:即泮水也。

嶮河 在縣東五十里。出石門山下,南流入泗鄒縣。

嶧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一名鄒嶧山。《水經注》曰:「嶧山周迴二十里,高秀特出,積石相臨,殆無土壤。石間多孔穴,洞達相通,有如數間屋處,俗謂之嶧孔。」 晉永嘉中,太尉郗鑒將鄉曲逃此山,以避盜賊。今山南有大嶧,名曰郗公嶧。山北有絕巖,秦始皇觀禮於魯,登于嶧山之上,命丞相李斯以大篆勒銘山嶺,名曰「書門」 ,是也。宋封其山為靈巖侯。明改封嶧山之神,有司常以十月十五日祭之。山南為大通巖,巖下石洞弘敞,為孔子坐像。巖上為玅光洞。山左為東華宮,又上為白雲宮。宮後有白雲洞,洞上為五花峰,以洞穴穿入,得峰頂,紀子墓在焉。山下為孤桐寺,洞穴甚多,不可勝紀。山南為故鄒國城,所謂邾。

遷於嶧也,俗謂之「紀王城。」 由嶧山而北為牙山,大小相錯,狀如犬牙,去縣二十里。牙山之北有小丘山,俗謂之「高皇埠。」 又北為唐口山,去縣十五里。又北為輿山,狀如兩車相接,去縣五里。縣之東南若此山者以十餘數,皆絡繹相銜,狀如貫珠,以達於嶧,若其扈從云。

四基山 在縣東三十里。山巔有石,狀如堂基,故名。下為孟子墓,墓前有廟,宋孔道輔建。五龍山 在縣東五里,有靈泉焉,謂之「五龍潭。」 其旁為陽山。

九龍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山形九起九伏如龍,有魯王園。其東南小山,蓼水出焉,謂之蓼溝。其旁為珠山,形圓如珠珠。山之左有丘焉,其上有巨人跡,大書數行,皆佛經也。謂之「石經埠。」 昌平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孔子生魯昌平鄉,即此地也。又東北十里為商山。又東北十里為距越山,山形高大,聳冠群山,上有龍井,禱雨輒應。井前有距越廟,山下有開元寺。城之東北諸如此山者,不可勝數,皆連絡環拱,若尼山之翼云。

馬鞍山 ,在縣北二十里,以形名,孟母墓在焉。宋孔道輔嘗建廟墓前,今改置城南。

岡山 在縣北五里。兩岡相對,南岡有石,平闊數丈,北岡有石如碑,下有石井,因利溝水出焉。白馬河 出九龍山,有匯曰「溪湖」 ,長廣數里,中多荷芰,為邑勝地。河自城北西流,又折而南,會諸泉之水以入於泗。

蓼河 ,出九龍山,東南去縣三十里,西流經縣南,折而西北,會白馬河以入於泗。

大沙河 出城東諸山,蘭溝之水入之,經縣城南十里,有橋跨之,曰「高橋。」 又西南流三十里入於陂澤。

因利渠 即小沙河也。出岡山東麓,經城東門,橫過城南,有石橋五,空曰「因利。」 又西乃折而南。明萬曆元年,侍郎萬恭謂鄒人曰:「此反跳水也,不利於邑。」 乃命知縣王汝振築壩導水,環城而北。萬曆十年,知縣許守恩又增築焉。

寧陽縣

伏山 在縣北二十里,洞有石佛,又名佛山。其南有小山,即古寧山也。縣在其南,故曰寧陽。告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告山之北有虎尾山,其西有陪山,陪山與告山相直,其北有仙人洞。按《縣志》,告山坐落葛石社楊家莊迤北。其山之陽有玉皇洞,洞內石壁飛泉瀑布,甘若玉露,盈科出洞。洞前一草廳,合抱旋流,住持羽士常引以灌菜,放至山澗,晝夜不舍。

杏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其上多杏。

爵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相傳春秋時,有神雀集於上,故名。魯義姑避齊師奔北。爵山之東為鳳屏山,西為刑山。

淨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其旁為彩山,山有朝陽觀。

靈山 在縣東北九十里,連新泰界。其山雲樹蔥鬱,上有連峰寺。山麓里許有井,舊以鐵索用機汲水而上,亦一奇也。靈山之東為玲瓏山。按《縣志》,靈山坐落靈山社胡村,山後野田中有黃楝樹,枝幹若曲,蓋直指西南。相傳明太祖微時,飯於南故城張彥中家,經憩於此。

九峰山 ,在縣東百里。上有九峰,故名。

雲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山有石竇,四時出雲,故名。又西北為翥亭山,又西北為鶴山、龜山,入汶上界。

魏山 在縣西三十里。高峻嶮絕,其上有洞,可容數百人。元季避兵處也。

鳳仙山 在縣南六十里,即所謂南山也。其上有洞,瀑布幕之,謂之「水簾。」

汶河 在縣北三十里。出萊蕪原山之陽,會泰山、徂徠諸泉,由泰安西南流入縣境,至堽城壩分而為二。其一南流,更曰「洸水」 ;其一西流,會坎河諸泉,至于南旺入漕。

洸河 即汶水之支也。元時濟倅畢輔國始于汶水之陰,堽城之左,作斗門一所,遏汶入洸,以益漕泗。至明成化間,工部員外郎張盛於新堰鑿河十餘里,南入於洸。從縣西南流入滋陽界,即高吳橋河矣。

請幫助識別此字。河 即今縣河也。匯蛇眼諸泉水,南流至府城北三十里入於洸水。

泗水縣

龜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與蒙山相連,故魯之北界也。《詩》:「奄有龜、蒙。」 孔子去魯,作《龜山操》云:「吾欲望魯兮,龜山蔽之。」 龜山之東北,汶水出焉所。

謂「汶陽、龜陰」 之由矣。其北為蒙陰,其南為費商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東西二砦,險可避兵。下有鮑村、東崖、黃陰二泉,流入泗水。

安山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洞岫森列,泉經其間,其上多喬木。

鳳凰山 在縣東南五里。珍珠泉出焉。

聖公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山巔有孔子書臺遺迹。又東南為歷山,去縣七十里。尖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下有巧石埠。巧石者,大如榆莢,其角六出,中為旋渦,亦作人物禽魚之形,雕𤥨天成,相傳豐歲冰結而成。龍門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其旁為奉仙山,有石鐫,即李、杜詩中所稱「石門」 也。

陪尾山 在縣東五十里。泗水發源於此。泗水 在縣東五十里,出陪尾山下,四源並出,故曰泗水,所謂泉林也。陪尾山之右為漏澤湖,地在費縣,亦謂之雷澤。《水經注》曰:魯國卞縣東南桃墟,有澤,方十五里。自此連岡通阜,四十里許。岡之西際,便得泗水之源,蓋謂陪尾山也。山下有仁濟侯廟,以祀泗水之神。廟前石穴吐水,數泉俱導。其前有寺,深林茂樹,蔽虧蕭森。寺之左右大泉十數,泓停澄澈,互相灌輸,會而成溪,是為泗水。西南經卞城,城東有橋,曰卞橋。《水經》卞縣南有姑蔑城,水出二邑之間是也。自卞橋而西至於邑城,復有大泉數十,南北交會,入於泗水,以達曲阜、大扺。邑境數十里內,泉如星列,皆泗水也。

洙水 《水經》:洙水出泰山蓋縣臨樂山,西南至卞縣,受盜泉水。盜泉出卞城東北卞山之陰。《尸子》曰:「孔子至於盜泉,暮矣而不宿,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 洙水又西南流於卞城西,合於泗水,至魯縣東北,分為二水,水側有故城,兩水之分會也。《春秋》浚洙,非謂始導,蓋深廣之耳。

滕縣

染山 在城西北五十里,北則鄒,西則魚臺。其上有伏羲廟,有泉曰「聖母池」 ,流入小白河。龍山 在城北二十五里,峰巒奇秀,蜿蜒如龍。上有龍湫,可以禱雨,流為小白河。

雙谷山 在城東北四十里。兩峰對峙,山多虛谷,前有青陽洞,東有安陽洞,上有聖水泉。蓮青山 在城東北五十里,其一為西蓮青山,絕頂兩峰插入雲漢,名蓮花峰,其北即巨越山也。其一為東蓮青山,形頗擁腫,巋如屯雲。其上有九十九峰,前有玉女池,後有水簾洞。東有桃花峪,峪多桃花,每春水出澗,浮帶桃花,邑人謂之《小桃源》也。

黃葉山 在城東北九十里。山巔石裂尺許,下探無際,雲出如煙,是為「雲谷。」

樓山 在城東北七十里,山巔有井,前復起一小山,為樵山,有大泉,水歷疊巘而下,聲聞一里,望之如匹練。其下有臙脂溝,水淡紅如桃花色即雨,雨止如故。

太白山 在城東北八十里,上有太白洞,幕以瀑布。其西稍落者,名「仙姑山。山南而橫臥者為鳳凰嶺。嶺南則漷水南流,嶺北則沂水北流。由嶺而東上為崆峒山。山前有洞,洞多蝙蝠,白者大如鴉。」

述山 在城東北一百里。山上有寨,四面皆絕壁也。其麓有泉,流而為漷水。

大崖阜山 在城東北九十里。高出雲表,如三重臺閣,四面皆如削壁,一徑直上,如豎表千仞,登則後人仰見前人履底也。其上有洞,稍南為巉山,山有兩泉相對,飛灑為二瀑布。

越峰山 在城東北七十里。由蓮青東涉漷水而得此山。高出雲表,自越峰南去,峰峰相連者凡九,為「連珠山。」 其左一里,兩峰錯出如曳旗者,為「旗山。」 其右八里,兩峰如冠,前後相隨,俯而南拱者為麞山。俗以多麞,故名,即唐帽山也。青龍山 在城東北五十里,三峰突起,狀如僧笠,又名「牙山。」 中峰有寨,井臼猶存,亦避兵處也。青龍山之南為寄寶山,山頂方平,前復起一小峰,圓秀如端冕而執圭,儼然尊於諸山。牙山之前又為屏山。屏山西去三峰相連如張蓋,為華蓋山。寶峰山在奇寶山南,北有龍峪,西有洞,玲瓏多鴿,久雨則石孔皆為泉,流而為西江水。馬山 在城東四十里,其南有泉,西流為明水。其西有石溝,車箱淵水出焉,而北流入於漷。薛山 在城東四十里,《通志》所謂雪山也。其東邊削壁,薛水出焉。其上有悟真巖,有盤陀石,有青龍、白雲、超仙、觀音、黃龍、丹陽諸洞。其下有泉焉,謂之茶泉,流而入於薛水。

高山 :在城東南六十里,兩峰突起,上有趙后祠遺趾。山巔有泉,可飲千人,謂之「天泉。」

雲峰山 在城東七十里,群山擁出一峰,狀如卓筆。其東有曾家峪,其西有孔子峪。峪有泉,流石上二百餘步,響如漱玉。東為臥雲山,山西有九女洞,旁有雲窟。

泉固山 :在城東九十里。山勢峭聳巉絕,突起數十仞,四壁如削成,斜懸一徑,僅能受足。壁根有泉,可飲千人。

胡陵山 在泉固山東,其上有泉,流而為江。水觀山 在城東南七十里,其上有水簾洞,洞可容數十人,水幕洞門而下,狀如垂簾,其旁為寒山。

雲龍山 在城東二十里。其上有泉,流而入於東江。其上有玉泉。觀陽則嶧,陰則滕。

狐台山 在城東南二十里。土山戴石如灰堆狀,興雲即雨。俗呼省台字,遂訛為壺山,非也。按魯襄公四年,邾人、莒人伐鄫,魯臧紇救鄫,侵邾,敗於狐台。杜預註云:「魯國蕃縣東南有狐台山。」 是也。

蠶母山 在城東南三十里,其上有桑,霜降不落,故名。其東為落鳳山,起伏如波浪,相傳有鳳凰落此,故名。山前有玉華泉。又東南十里為三山,山如筆狀,其下有泉。

陶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太平御覽》云:「即華采山。上有泉,不可窺,窺者不盈歲輒死。有鳥巢於井上,金喙黑色,見則大水,亦謂之義珠山。」 劉向

《列仙傳》
陶朱公後棄之蘭陵賣藥人世世識見

[编辑]

之昌慮,在蘭陵境,後人即其故宅為祠,名其山為「陶。」 唐以前猶有碑,世謂為桃山,誤也。平陰東境亦有陶山。

奚公山 在城南六十里。《地記》云:「奚仲造車處也。」 其上有奚仲墓。其西為薛城,奚仲所封奚公。山南為銅閣山,有銅仙洞。再南為匡山,又南為臨山,臨山之下為臨城。

老君山 在城東南三十里,有洞有泉,有老君院。其南為粱山,勢方而長,穹窿然,故名梁山。天保山 在城東南九十里,高聳奇絕,其上有洞。

張山 :在城東南九十里。山如覆笠,其下為張山湖。

茱茰山 :在城東南一百里。山有九十九峰,九十九峪,有仙人洞,壽聖之泉出焉。方徑二尺,湧出如沸,流而為泉河。

豐山 在城南四十里,山多古墓,藏寶玉甚多,俗傳田文客塚也。又南十里為壇山,形小如壇,其下有黃溝泉。又南為彈山,形圓如彈。

微山 在城南一百里。上有留侯墓,其下為微山湖,黃溝水入焉。又東南為赤山,其下為赤山湖。又稍南為呂孟山,其東南為呂孟湖。

白水河 即界河也。在城北三十五里。出龍山之麓,西流至界河驛,會鄒之白水,有「白河」 之名。西流五里,有小白橋跨之,橋小而工,相傳唐時建也。又折而南,逕染山前,西南瀦為郁郎淵,亦曰溫水湖。又西納聖母池水,至橋頭入於漕。北沙河 在城北十五里,出鄒之嶧山,南流逕龍山後,繞出其左,又南逕龍山前,至於周林,納七里泉水,又南至於洪畽,分為二支,一至休城南,至馬家口入於漕。一趨休城北,納大具泉,又西受北石橋泉水,又西會白水,同至橋頭入於漕。

南梁河 ,出城東北十五里趵突荊溝二泉,會而為一。西南至於洪村,過黃山橋,折而南三里餘,復轉而西,過躋雲橋,又西經舊滕城北,西南流折為九曲,西納絞溝泉水,又西會漷河,過滿家河入於漕。《水經注》曰:「蕃縣東北平澤,泉若輪焉,南鄰於漷,亦謂之西漷水,首受蕃縣,西注山陽。胡、陸二水,皆由沛入泗。」 顏師古注《漢書地理志》云:「蕃縣有南梁水,曰南梁者,以過蕃縣之南也。」

漷河 即南沙河,去城南十五里。《春秋》「魯取邾田」 ,以漷水為界,即此水也。源出述山西南麓,西流過祝其城,會黃約山諸泉水,折而南,過鳳凰山,東納龜步水。龜步出連珠山,西過歐家峪,至於鳳凰山入焉。又南至華蓋山,折而西,受石溝水。石溝出巉山瀑布,由青龍山東南至於寶峰山、馬山逕石溝入焉。西至梁山村而南過滄浪淵入焉,又南至於滄溝,又西過沙河店,至於黃甫壩,又北趨趙溝,同為漷河,西會南梁水入於漕。按《齊乘》云:南有薛水,即漷水,出州東高山。《春秋杜注》云:漷水出東海合鄉縣,西南經魯國至

高平湖陵縣入泗,蓋此水也。邑志辯其不然,以為《水經注》梁水南鄰於漷,即今漷水也。薛去南梁遠,中隔石橋泉河,安得鄰之為薛水?為古漷水遠矣。《齊乘》又云,有沙河水,出自鄒嶧山,皆西南流,至山陽湖,與南梁相合,同入於泗,名三河口。《邑志》亦辯其不然,以為源自嶧山者,北沙河也。西南流入泗者,則南沙河乃漷水也。舊入三河口,初不與南梁會,自漕河東徙,遏其南流而北出之趙溝,始與南梁相會,不復入三河口矣。

《邑志》
所述當必有據今並從之

[编辑]

石橋泉河 在城南三十里,出官橋東北平地,其上有石橋跨之,西過薛城北,又繞其西,西南流從三河口入於漕。

薛河 在城南四十里。出寶峰山,東諸泉匯而為淵,謂之「西江水。」 南流過青蓮步,復折而西,納永豐、鳳凰二泉。又西至於薛山,名為「薛河」 ,受悟真巖茶泉水,循巖而南,至於雲龍山,會東江水。東江出自湖陵山,西流至吳戩山下,伏不見。至柳泉涌出,至觀山前,瀦為濯華淵,至於雲龍山入西江水,同為薛河。南過故昌慮城南陶山下,瀦為刁潭。又西納玉華三山泉水,西南逕豐山,東過官橋而西,逕故薛城南,又西至於東邵,入於微山湖。按《薛水》故經山陽湖,從金溝入泗,漕渠東徙,恐沙為漕害,築石壩於東邵,遏之南流。又恐水為壩害,別開支河於奚公山西,導入南明河。

南明河 在城東南十里。源出嶧縣黑風口諸山泉,西經梁山,又西過奚公山,受薛河支流,同為「明河。」 又西逕白山入微山湖。

泥溝河 在城東南百一十里,源出白馬山西平地,西南流過沙溝入呂孟湖。

小沂河 在城東北百二十里。其源有二:一出曾子、銀峪諸山泉,西流經太白山,受瀑布水,至彭莊集。一自牛坂山東流,受樵山瀑布水,亦至彭莊集。兩水會合,同為沂河。北至於蒙山,東折至沂州,土人皆呼為沂河。鄭康成、桑欽、酈道元言沂水源名不同。《齊乘》云:「沂水南至沂州城東,小沂水西來入焉。」 此適為小沂河也。彼特見宋《修沂州城碑》云「大小二沂,環流外轉」 ,而小沂湍悍於西北,遂言其源出蒙山西,而不知其源於滕境也。

三里河 在城北三里,其源出城東北四里,而遶過城北,西至大顏村,受七里之柳泉水,又西至李家口入於漕。

泉河 在縣東南二百二十里。其源出茱茰山西壽聖泉,西流入徐州境韓家山,入於泗。「小白河 」 出城北龍山,逕城西四十五里,過小白橋,西南流過魚臺縣界,入於陽城湖。

百中河 在城南八十里,源出百中社,南流十里,會三里灣河,折而西流,至留城入於漕嶧縣。

葛嶧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即柱子山也。氶水環之,其下有聚落,謂之葛村。按孔穎達《禹貢疏》謂:「下邳之西,自有葛嶧山。」 嶧陽孤桐,非鄒嶧也。王氏《詩傳》鳧、繹二山,皆徐國地。繹與嶧同。薛氏云:「繹山有襲慶府鄒縣,此山殊無土壤,故孤桐可貴。」 以此觀之,又非葛嶧矣。

青石山 在縣東七里。上有仙人洞,頂有石穴,深數丈許。四圍懸崖,古木陰森。西巖削壁,雨則瀑布千尺,直洩澗底,亦勝地也。

榜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其上有洞,洞前雜植棃栗諸樹,泇水流其下。仙壇山 ,在縣東北一里許。山巔聚數石,奇秀望之如廬,故名。

天臺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山頂平如圓蓋,四壁巉峻,望之入雲。

柏山 在縣北四十里。望之如練,一曰「白山。」 西巖有池,深可丈餘,謂之「大洞山」 ,泉上有龍祠。君山 ,在城北六十里。《述征記》曰:氶縣君山有抱犢崓,壁立千仞,去海三百里,天氣澄明,宛然在目。山上有池,深纔數尺,水旱不增減,西泇之水出焉。昔有隱者王老,抱犢而耕,後遇異人仙去,故又名抱犢山。其北為沂,北為費。

巨梁山 ,在縣北六十里,一名巨龍山。其南半里為將軍山,其西南一里為斗山,與熊耳山相對。

車稍山 在縣北六十里,即《寰宇記》花盤山也,滄浪之淵出焉。四圍峰巒突兀,俯瞰澗谿,澗下一池,水深莫測。其北有龍祠。宋宣和間,賜額為「霖澤廟」 ,旱禱有應,刺史梁宜有《滄浪淵感應龍神記》。其北為燎竹峪,藏大巖中,竹色如焚。峪有

瀑布泉百尺,遶澗流出。又東北《稅郭集》有「水雲洞」 ,居人劉氏所開,有叢壑花木之勝焉。

夾山 在縣北七十里。或云即夾谷也。柏欄泉出焉,其北有銀礦。杜氏《通典》:「東海懷仁縣有夾山,《春秋》之夾谷也。」 《左傳》定公十年,「公會齊侯於祝其,實夾谷。」 漢東海有祝其縣。

雲谷山 在縣北五十里。其東有覺林洞,其南為九陽洞,洞下如井甃,其上四壁寥闊如屋數楹,有一小泉出石竇中,酌之不竭。其西北為梁王洞,削成數十仞,下有石梯。山坳林木雜茂,有流泉遶居人籬落間。每春來,桃花流水,宛肖武陵天台矣。

熊耳山 在縣北六十里,與滕縣接境。其上有黃龍洞,舊傳為黃龍禪師修真之所。洞中空闊委折,高數丈,遠十餘丈,深入必以火燭之,內更宏敞。東壁有二石龍隱起,爪髮宛然。北巖有禪骨一龕,師所蛻也。西巖有泉,下流注石臼中,可供數十人。旁多石乳,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鴿。按《仙經》,「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後,體」 白如雪,棲則倒懸,蓋飲石乳而長生也。洞產洶砂。

閏公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上有千佛巖,巖畔龕佛纍纍,亦勝地也。

青檀山 在縣西七里。其上多青檀,有宋岳武穆題額巖壁,歲久苔蘚湮滅。山巔舊有「雲峰寺」 ,創自唐、宋。寺前有泉,注亂石中,流而為氶水,其中多石蟹。

石屋山 在縣西二十里。其麓有泉,瀉為瀑布,夏月雨餘,噴聲如雷。其陽多雜樹。其西為馬頭山,山前壁立如削,上有神祠,祠旁有洞,可容數人。絕頂二池,水旱不涸。其地平曠可耕,多舂臼跡,蓋亦土人避兵處也。山東有泉曰「龍塘」 ,東會青檀寺水,流入蕭橋。

白茅山 在縣西十五里。山後有玉華泉,由建陵城東南流入新河。

圓山 ,在縣西四十里。石可為砥,其上有圓山寺。

黃爐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其上多銅。《路史》:「顓頊修黃帝之政,采葛嶧之銅鑄鼎,以藏天下之神主。」 是也。

馬山 ,在縣西南九十里。形如奔馬,故名。牛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下有龍祠。

鐵角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巖畔有洞,可容數十人。山頂險絕,繚以周垣,狀如壁壘,旗竇、舂臼,星布其上。蓋元末避兵處也。山下有泉,土人引以溉田。

白山 ,在縣南二十里。上有仙水洞,舊建「泰山行祠。」 每歲四月八日,邑人聚遊。

望仙山 在縣南二十里。高峻莊嚴,如端坐垂手狀。其巔平曠,舊有龍女祠,今廢。其西有丁公山,峰亦奇秀,狀如峨冠,與望仙比肩。

黃丘山 在縣南六十里。相傳黃帝壽丘在其山北,其下龍泉出焉,遶黃丘北流,入於新河。《路史》:黃帝都彭城,此地隸徐,疑是 。按《縣志》:「山下有泉,甘冽異他水,夏秋則流,人或滌器濯足,立涸。虔禱悔謝,少刻復流如故。土人名曰神泉。」 氶水 即花盤山下滄浪淵所出也。《元和志》:氶縣以西北氶水得名。《寰宇記》云:「氶冶水出縣西北方。王莽改氶縣為氶冶,故水有此名。」 氶水南流十里過龍門。龍門者,兩峰峻削如壁,高數十丈,水流其中。又南過裴宋橋,又南至縣西北許池泉水入之。泉出縣城北,南流納會水橋河。會水者,別有一泉從西來注也。又南會滄浪,是為氶水。又南逕縣城西門,過孺子橋,折而東流,出縣南三十里金注之水入之。《金注》水出石屋山,至縣南五里,有橋跨之,曰「蕭橋。」 又東南入於氶水。氶水又東,會義河水,水出縣東北三十里,西南流入於氶水。氶水又東會泇河,溉田千餘頃,旁多美竹,人賴其利。

西泇河 出縣東北抱犢崓,東南流至三合村,與東泇河合,南貫四湖,溉田數千頃。又南合氶水,謂之泇口,淮、泗舟楫通焉。考之《元和志》云:「氶縣界有陂十三所,皆貞觀以來修立以溉田者。」 今沂、嶧二州仰泇、氶二水溉田,青、徐水利莫與為匹者,十三陂之遺跡也。

許池泉 在縣北十里。嶺阜下突出五泉,水深數尺,清澈可鑑。四圍林木森陰,上有亭。明編修浦應麟為《記》,亦勝地也。許泉南流納會水橋河,又南入於氶水。

彭河 一名中心溝,在縣東南五十里巨梁橋下。源出白茅山之玉華泉,東受眾水,流為彭河,又東會氶水入泇,即土人所謂運鐵河也。《玉海》

彭城北及氶,舊有鐵官,其南有鑄錢山,今所通「泇口」 是已。

巨龍河 在縣西北五十里,為光武泉,光武征董憲駐蹕處也。又北十里為東暨村靈泉,西流遶西暨集,西南流入微山湖。

許由泉 在縣西四十里。《陳郝集》東一里許有泉二三竇,水亦清澈,遶溪多古木。過清障橋,西南流入於漕。按《呂氏春秋》:「堯朝許由於沛、嶧,請屬天下。」 而諸書謂由隱沛澤之黃城,沛、嶧比壤,泉西南流入沛境,此為許由泉明矣。

魚臺縣

鳧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狀如鳧翔,故名。《魯頌》:「保有鳧繹,遂荒徐宅。」 是也。山南有呂公洞,洞有丹井,其水冬溫夏涼,大旱不竭。其上有伏羲廟,廟前雙柏,可數千年物。《左傳》:「顓臾風姓,伏羲之後,實司太昊之祀,鄒魯有廟。」 是也。

黃山 在鳧山之右,去縣五十里,黃良泉出焉。黃山之側為平山,其前有獨山,巍然獨秀,故名。與獨山對峙為廟山。又有寨山、兗山,大抵邑東北境也。

沙河 從滕縣西流入境,經縣東南五十里,為沙河鎮,過雙龍橋,下流入昭陽湖。

泥河 在縣東二十五里。東南流,逕沛縣西,入於泡河,東達於漕。

清河 在縣東北十二里觀魚臺下。由穀亭西流入嘉祥界。《水經注》曰:「故武棠亭城有高臺二丈許,下臨濟水,魯侯觀魚於棠,此也。」

孝感河 在穀亭鎮。相傳有子母渡水,負母而過者,亦謂之「負孃河。」

陽城湖 在縣東南七十里。自寨、兗二山南流,會滕縣大烏泉水,匯而為湖,別為小河,自雞鳴臺以東,溢而入運。

硯瓦溝 在縣東北三十里。諸泉入之,流於運。黃河故道 ,舊自曹州雙流口,經嘉祥鉅野,出縣境塌場口入運。嘉靖九年,河上流決,分為三支:一自單縣來,經縣城南,由荷河、泥河入運。一自單縣來,經縣城西,又遇城北,由穀亭入運。一自金鄉南,過城相里,至縣境塌場口入運。塌場口者,南陽下流也,旁曰釣魚磯,謂之小塌場口。故運河 在縣東二十里,即穀亭鎮也。《水經》謂之穀亭城。古濟、泗合流之地,後為河漕要鎮,工部管閘主事駐之,河橋水驛在焉。故運河經其下,北自南陽,南至胡陵,相距五十里。明嘉靖四十三年,河決飛雲橋,尚書朱公來治,始開夏鎮新河故道,棄而不用。

金鄉縣

高平山 《水經注》曰:「高平山,東西十里,南北五里,高四里,與眾山相連,其上最高,頂上方平,邑取名焉。」 金鄉,故高平也,今邑無此山名,以地求之,即金鄉山矣。詳見「鉅野。」

陽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以在群山之陽,故名。其山蜿蜒而東,兩峰相峙,中有隘道。其北有石如扆,名曰「石屏。」 東麓有真武廟,西麓有陽山寺。

葛山 在陽山後。山勢峻拔,山下居民多葛姓,故名。

吳山 在陽山東二里。相傳吳隱之寓此講業,故名。

魚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其南有山曼衍,而北接魚山之麓,狀若盤龍,山下有回龍寺。

金莎嶺 在縣東里許。西自曹定,東抵魚臺,綿延三百餘里,因地異名,實一嶺也。多莎草,其他以「埠」 名者四五,皆平地丘陵,不足詳紀。

故淶河 在城北門外,從單縣入境,源出汴水,晉時開以入濟。元末湮滅,略存故道。

黃河故道 即黃母河,在城北三十五里。三灣河 在城南十里,來自城武,東流入濟。以其經流三邑,瀠洄數曲,故名。

馬家河 在城北二十五里。東通魚臺,西通嘉祥。

新河 西自城武入境,東入漕河。明嘉靖二十五年,知縣王沂所濬。魚臺東北為山嶺所阻,下流未通,邑民病之。

甘泉 在城內養濟院左,源通淶河,味甘且冽,蓋濟水伏流所發也。甃而為井,其他以「泉」 名者三四,皆井名耳。

城武縣

文亭山 在縣西北二里,邑之鎮山也。上有文士亭遺址,故名。其麓有雲蓋亭,亦謂之雲亭山。按《縣志》,「文亭山上有老柏數株,傳為漢唐時物。前明建廟其上,新亭曾子祠于山右。亭二飛甍。」

畫棟規模軒翥四望,蓊鬱岧嶢,秀色可挹。又以漢高駐蹕其麓,時有五色雲蓋亭,故名雲亭。山東一里許有壽峰,與文亭亞,喬木藂青,一望如畫。唐建院於上,古碣猶存,邑之望山也。迎春啟蟄,《讌會雅集》多於此。

《黃河故道 》,一在縣南二十里,達於單縣;一在縣北四十里,達於金鄉。皆黃河支瀆也。

賀河 ,在縣東北四十里。

新河 在縣北堤外,經單縣金鄉達於魯橋。明同知于文約開以洩水。

東河 在縣東一里。上接衛河,下達徐、邳,河已湮滅,僅存故道。

單縣

棲霞山 在縣東南五里。郊原平衍,土山崛起。相傳梁孝王嘗遊於此,有詞賦鐫石,唐李白所《送族弟凝回棲霞山留飲》處也。

幵山 在縣東南二里。三山連峙,其狀若椅。黃河 在縣南二十里。自曹縣入境,東流至豐縣,綿亙七十餘里,上有長堤。河之南為歸德。按《縣志》,「黃河自西南曹縣界入本縣境內,東至豐縣,約七十餘里,波濤洶湧,一息千里,舟楫往來,商賈輻輳,固天下之至險,亦至奇也。」

淶河 在舊城東門外。其源出汴水,晉時所開,北抵濟河,南通徐、沛。其上有望仙橋,下流入金鄉界,又名曰「漢河」 ,今已淤塞。

杜家河 在城北五里,今已淤塞。

黃家河 :在城北十五里。

堤河 在城北十八里

長堤 在城南二十里,防護河流,東西綿亙七十餘里,夾植綠柳,叢生茂密。遠而望之,有如雲山之勢。

呂井 有二:一在城南,一在城東,邑人惠沖圃內。金大定間,呂仙翁來遊單父,與惠沖為友,易姓為「汪」 ,徜徉圃中,因浚二井。初苦澀,汪戲擲瓦礫,水遂甘冽。二井相去二里許,泉穴相通,沉物北井,南井浮出。今舊城廢,遂各湮塞。

官井 有五:二井在縣治儀門內,甬道東西:一在布政司門右,一在按察司門左,一在儒學明倫堂後,訓導宅東。

濟寧州

噇里山 在州西三十里。山麓有廟,林木翳然。兩城山 ,在州東南六十里。按《州志》:「兩城山亙鳧山西,蜿蜒如繡屏,南陽湖嚙其趾。」 登高而望,澄波萬頃,漁歌樵唱,與山風水濤互為響答。里人靳學顏讀書於此。

晉陽山 在州西三十里 。按《州志》謂「縉雲山不甚奇峭」 ,山有古寺,北瞰重湖,西聯九十九峰。漕河繞其左,陟嶺登眺,頗稱大觀。里人鄭文炳讀書於此。

彭山 在州西三十里 。按《州志》,俗名白嘴山。運河檣帆,近在几席,而湖光山色尤稱奇勝。空山 在州西四十里 。按《州志》,「童赬無草木,而岡巒亦嶙峋。」

洸河 即高吳橋下流也,分汶水南流,由嵫陽西南入境,遶州城之東,至南門天井閘入運。「泗河 」 即金口閘下流也,由嵫陽西南流入境,至州東北,折而南流,至南門天井閘入運。牛頭河 在濟寧州城西二十里,漕河南岸,即耐牢坡上自永通閘洩出漕渠之水,至魚臺塌場口入運。蓋黃河故道也。

馬場湖 在濟寧州西二十里,漕河北岸,與蜀山湖相接。

鄆城縣

獨孤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孤峰獨立,其山多美石,即梁山之支也。梁山自宋、元以來皆為鄆境。今在東平、汶上二界,惟此山屬鄆如故。東為金線嶺,發自獨孤山,東西橫亙三十餘里,亦梁山之脈云。

梁山 在獨孤山後一里許。宋元以前與安民山通屬鄆,今割屬壽張。

無名山 ,在城北七里官道傍。高丈餘,先世人積土為之。

金線嶺 在城東十里許。發脈自梁山,東西橫亙三十餘丈,高低不齊,隱隱若虹。嶺多官柳,垂柳如線,故名。

雙巖 ,在雪霽草堂之南,兩峰對峙,宛然湖山。守一樊公,行軍司馬時移自嶺南置。北有《樊公巖景詩》。

濟水故瀆 ,自曹州安興墓入境,至縣西南二十里,折而東流,至縣南八里河,環城東北,至安山入運。又為支流,從縣東南由嘉祥新河入運。

《水經》:「濟水至乘氏,東北入於鉅野。」 是也。

冷莊河 在鄆城縣西南三十里。曹州雷澤之水,自白家河入境,扺縣西北,析為支津,西北流經古廩丘,至五岔口河入於灉河。

灉河 亦黃河支流也,名為「西裏河」 ,曲曹州來,至縣西南紅船口入境,其上有橋。又北過水保渡,受五岔口水。又東北過潘家渡,又東北至蕭皮口出境,入於壽張。

嘉祥縣

萌山 在縣內東北。峰巖秀拔,石如萌芽,故名。金大定間,徙縣於此。有清風亭故址,古柏九十九株。明正統間,於其地建「真武廟。」 萌山之支出城東為橫山,枕縣東郭,起伏相屬,橫亙四五里,故名橫山。南麓有大雲禪院。橫山之前為獨坐山,去縣可一里,巍然高聳,狀如獨坐。石磴縈迴,路轉九曲,絕頂平坦,可以遊憩。有一「寄亭」 故址。橫山之後二里為「柏山」 ,下有薛仁貴墓。

禮山 在縣東南四里,高數十丈。其南為魯翟山,與禮山對峙。山下為魯翟集,東有石橋三洞,其前為璺山,山巔澗深丈餘如裂。其西有翟伯穎先生墓。又里許為郗山,其西麓有郗城,下有晉太尉郄鑒墓,其左為祠,祥見《古蹟》。華林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山南有青龍觀,其下有泉,流瀉成渠,可以灌溉。華林之左為東磨山,巔平可耕,其形如磨磨。山之旁為「閏山」 ,平地突起,乃諸山餘氣也。

澹臺山 在縣南三里。山下有澹臺橋。其南為潑山,峰巒高聳,有福聖院故址,故宋時所建也。又南六里為羊鹿山,其旁為馬山,山下有石馬。馬山之脈為覆金山。羊鹿山之南為鳳凰嶺,下有三行宮,西有興隆寺,絕巔有塔。又南為釣魚山,山巔石如釣臺,上有巨人跡,長尺有四寸,旁有石竅,鐵環貫其中,觸之鏘然有聲。晁錯墓在山西麓,

范山 在縣南二十里,相傳為范巨卿故里。山陽有洪福院,院西伏羲廟。又西有巨卿祠,祠有宋淳化間石刻。

塔山 在縣南二十里,與范山相連。邑境九十九山,此為最高。上有石塔,下有紫雲洞,雲出則雨。其中高曠嵌巖,險不可攀。前為小金山。塔山之脈別為富山,山下有元尚書滿讓墓。

青龍山 在縣南二十二里。鐫石龍於崦。其前為雲頭山,與青龍山連脈。又南為土山,上無片石,沃壤可藝,其下有《土山集》。土山之西為固山,其石堅頑,不生草木。

大鼎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與固山相連。其形如鼎。林巒松竹,號為「佳勝。」 山南為大覺禪院,大鼎之南為武翟山。

紫雲山 在縣南三十里,與武翟山連脈。山陽有昭慶院,山右有漢太子墓,旁為蜀山。東巖有大護國寺故基,不知所由,建石羅漢數百尊在荊棘中。紫雲之南為黃山,土色正黃。黃山之左為二龍山,兩隴蜿蜒,其狀如龍。

崱山 在縣南四十里。崱屴高峻,橫亙數里。東北有清神觀,西南有圓明院。其南為黃路山。南武山 在縣南四十五里,與黃路山連脈,相傳即古南武城地也。山南有曾子墓,墓前有祠,其左有二丘相對,世謂之耘瓜臺,曰「曾子耘瓜處」 也。南武山之脈,西為水牛山,又西相連為柏井山,舊有巨井,柏覆其上。又南為真武山,又南為七日山,與真武山相接。上有壽聖寺,寺後巖孔列石佛其中。

蕪茰山 在縣南五十里。其山舊多蕪茰。西有玉琉小山,狀如培塿。又南為韭山,俗傳宋時居民稠密,負土藝韭於上,今遺種尚存,遇雨則遍山青翠,采之可食。又南為遂山,與韭山連脈,西麓有洞,深可三里,秉燭而入。又南為蕭氏山,山下有巨族,蕭氏居之,故名。其下有昭惠靈顯真君廟,元元統元年建。蕭氏山之西「有磨山,其上洞深里許,石可為磨。旁有英山,與磨山對峙,其旁又有歐山」 ,

平山 ,在縣南五十五里。山巔四平如掌,泉甘土肥,可以種植。其上有秋胡廟,其下有墓平山與金鄉接境,疑即所謂「高平山」 也。

隊南山 在縣西南七里。其前里許為壇佛山,山有佛場,故名。其旁為馬鞍山,其形兩高中墮,東與隊南山連脈。又西南為舟山,其形尾高,首下如舟,上有觀音祠。又西南為商山,山下有商村社,以族得名。

青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邑之望也。山南崦中有法雲禪院,院後有泉一泓,流入石池,清冷可

鑑曰:「法雲泉山北崦中有崇佑廟碑,稱為古焦王,又號青山君。宋宣和中,敕封為惠濟公,大有靈應,邑人雨暘禱焉。祠之東南有洞,深數丈,中有丹泥塑像者取之。又東南為龍祠,泉出其下,至西麓而伏,歲旱禱雨有應,名曰感應泉。」 山左有焦城,周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即所謂古焦王也。山之右崦為普興禪院,泉出院中,瀑布而下,迴繞於池,曰「普興泉。」 三崦之中,巖巘聳秀,泉流紆曲,為邑佳勝。又三里為焦氏山,又五里為挾山,皆與青山連脈。

佛耳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其上有清涼寺。佛耳之旁為鮮白山,又為空空山,東西二洞俯伏而入,其中空曠相連,謂之「空空洞。」 又西南有南鳳凰山。北西兩地皆有鳳凰山,俱以形名,故以「方隅」 別之。

西鳳凰山 在縣西七里,舊鑿石佛臥於山巔,其後構寺而奉之,亦曰「臥佛山。」 相連為小青山,上有紫虛觀故址。又西為垞山,與小青山連脈,有伏羲廟。又西為臥龍山,山陰有龍洞,深峭不可入。

棗山 ,在縣西北六里。其上多棗,故名。棗山之西為護山,山陽有東嶽廟。護山之西為章山,山下有章氏族,故名。

午落山 在縣西四里。山下有靈公廟故址,宋所建也。又北為箕山,脈與午落山相接,形肖,故名。又北為故縣山。又北為尖嶽山,峰巒峻峭。尖嶽之旁為北鳳凰山。

黃河故道 在嘉祥縣北十里,自鉅野入境,東達濟寧界,入塌場口,北有古堤。《方輿志》云:「馬頰河經於鄆濟」 ,疑即此河。

澹臺河 在嘉祥縣城南三里。經澹臺山下,亦黃河支流也。西自鉅野入境,東流入蓮花池。蓮花池在城南四里,長可三里,廣里許。其水清瑩,冬夏不涸。雨潦時至,澹臺河水注焉,雨止則塞。濟河 在城南五十里,平山之西,姚河之水入之。

姚河 在城南二十五里,即古之「梧桐堌」 也。河流自鐵波山來,經於大鼎,過堌頭村之北,東流入於濟河,旱則淤塞。

鉅野縣

金鄉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其西即焦氏山也。戴延之《西征記》曰:「焦氏山北數山,漢司隸校尉魯恭穿山得白蛇白兔,不葬,更葬山南,鑿而得金,故曰金鄉山。」 即此山也。舊《志》:山陰有清涼洞,內鑿石作四小閣,閣內有堂,陛高三尺。堂外兩門,門外雙閣,視內閣為大石道,長三百尺,闊十有六尺,相傳秦始皇避暑宮也。及考《水經注》云:金鄉山有塚,謂之秦王陵,即謂清涼洞矣。山上有泉曰聖水,其西有橋曰秦梁,相傳亦始皇所造。《水經注》曰:「黃水南至方與,入於荷水。荷水又東逕秦梁,夾岸積石,高二丈,言始皇東巡所造,因以名焉。」 以今輿圖質之,當在魚臺境內,非此地也。金山之旁為金查山,一小阜也。旁又為禹梁山,與金連脈。其西北又為麟山,所謂「焦氏山北數山」 也。

大野澤 在城正北,濟水故瀆所入也。亦曰巨澤,南北三百里,東西一百餘里,彭越漁於澤中。漢武帝元光中,河決瓠子,東南注鉅野,通於淮、泗是也。何承天曰:「鉅野湖澤廣大,南通洙、泗,北連清濟。舊縣故城,正在澤中,則古縣城矣。」 五代以後,河水南徙,匯於鉅澤,連南旺、蜀山諸湖,方數百里。《齊乘》曰:「鉅野,今梁山泊也。」 北出為清河。黃河北道 即安興墓河,西南通汴,東北接張秋入運。今塞。

黃河南道 即城東八里河,由定陶來,入西南境,匯天鵝、穭稻諸泊曲,由縣北門外瀦為蓮花池。蓮花池者,嘗滿池花開並蔕,人以為瑞,亦一奇也。又折而東,至城東八里入於新河,由嘉祥入運。

曹州

歷山 在州東北六十里。上有舜祠,元張䇓有《記》。

按《一統志》,舜耕歷山在濮州東南七十里,即此地也。《水經》雷澤西南十里許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桀峙,謂之歷山。澤之東南有陶墟,郭緣生《述征記》言「舜耕陶所在雷澤,在今濮州。」 則此地為歷山無疑,故皇甫謐亦以為濟陰歷山也。鄭元謂歷山在河東,而《周禮職方》「河東曰兗州,其澤曰大野」 ,大野即鉅野,則河東歷山即濟陰矣。清丘山 ,在州西南三十里,《春秋》晉、宋盟於清丘,即此。《水經注》:瓠子故瀆又東逕清丘北也。

荷山 ,在州東南三十里。《地志》:「在濟陰定陶」 ,今屬州境。

鳳味山 在州西二里,以形似名。明副使吳公建閱武廳其上。

黃河故道 在曹州南三十里,即金龍口決道也。自曹縣來,分流一支,西南入境,由灉河故道流至州城東北,可三里許,分而為二,謂之「雙河」 ,其一入於雷澤,其一北過新集,又北流至壽張沙灣入運。

灉河 ,在曹州南二十五里。《禹貢》:「雷夏既澤,灉沮會同。」 王氏炎曰:「灉出曹州。」 是也。

雷澤 在曹州東北六十里。《地志》云:「在濟陰城陽西北」 是也。《山海經》云:「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頰,鼓其腹則雷,故曰雷夏」 ,相傳即舜所漁處也。《水經注》云:「雷澤在大成陽縣故城西北一十餘里,華胥履大人迹處,東西二十五里,澤之東南,即成陽,堯冢在焉。」

靈聖湖 在曹州南四十五里,土阜下有穴,穴中有水。相傳土人常於湖邊拾得器物,以為與神假貸,蓋濟伏流地中,至此而見漂出器物也。白龍池 在曹州西二十里禪院前。元至正六年,院僧建龍堂。堂前鑿池,池成而雨生蒲百有六莖,有白龍見於池上,故以為名。風雨不時,土人禱之,輒有靈應。

龍湫 在曹州西南三十里,俗謂之虎牢池。有四壁,突起如城,內有深淵,廣可三頃,大旱不竭,土民禱雨輒應。明知州延定之立祠其上,題曰「靈應龍湫池。」

故瓠子河 在曹州東北六十里。《水經注》:「瓠子河出東郡濮陽縣北,東至濟陽句陽。」 漢武帝時,河決瓠子,武帝親臨塞之,作《瓠子之歌》。詳見《藝文》。

曹縣

曹南山 在縣南八里,俗名土山。《詩》:「薈兮蔚兮,南山朝隮。」 《春秋》:「盟於曹南」 ,皆其地也。《論衡》云:「大山雨天下,小山雨一國曹之南山」 ,則雨一國之山也。按《縣志》:曹南山,魯僖公十九年,宋、曹、邾三國盟於曹南。註:曹不肯服敵,不以國地而曰曹南,明其為曹地,而在國都之南也。又《曹風》:「南山朝隮」 ,則曹有山而在其南,抑又明矣。叔鐸建國,《漢?地里志》:濟陰定陶縣,鄭氏曰:「陶丘之北。」 孔穎達曰:「魯在其東南,衛在其西北。」 又曰:「曹都雖在濟陰,其地則踰濟北。」 考其國都,實今曹州境內,與漢乘氏相距不遠,雖屢經河患境變,而山未易輒泯。

景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故楚丘城北。或云衛文公徙居楚丘。《詩》所謂「望楚與堂,景山與京」 ,即此。以史考之,蓋商亳之景山,所謂景員維河也。按《縣志》,景山,故楚丘北,《商頌》所謂「景員維河,陟彼景山」 ,即此。舊謂景山與京,誤。

左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與曹州接境。相傳春秋時太史左丘明父所葬也。其下有興化禪院,創自隋時。寺有寶乘塔,藏定光舍利。宋時奉詔重修,錢明逸有《記》。其旁為漢恭皇陵。

青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其側有臥龍岡。黃河 由考城入境,逕縣城南,東流入單縣境,長八十餘里。

黃河故道 自金龍口西流至縣境,分而為二,其一由賈魯河東流入徐,其一東北入於州境,為沙灣上源。

賈魯河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元時賈魯所開,即金龍決河所由入徐道也。

柳河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其北堤有陶朱亭,其西有河濱寺,以為帝舜陶處,蓋「陶朱」 之訛也。五丈溝 在縣境西南五十里。《水經注》云:南濟又東北,右合河水,水瀆上承濟水於濟陽縣東,世謂之五丈溝。

定陶縣

髣山 ,在縣北十二里。曹國十五世葬地,積壤之高,彷彿如山。上有曹叔祠,宋王偊偁有碑。髣山兩陵對峙,其中有隙,謂之「阿谷。」 相傳孔子南遊,見女子珮璜處。

菏山 ,按《地理志》在濟陰定陶縣,《禹貢》所謂「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 也。

棠林坡 :在城東北三十里。有棠林寺,世傳以齊棠公葬地。

左岡 《寰宇記》云:「左岡岡阜連屬,林木交映,以近左城,故名。」 相傳春秋左丘明父葬處。其旁為漢定陶共王陵。按《志》,左城即古陶丘地。

黃河故道 ,在縣北五十里,東流入濟,今塞。濟水故瀆 ,在縣北七里,其上有堤,謂之「濟隄。」

《水經注》
濟水東北逕冤句縣故城北又東北逕

[编辑]

定陶縣故城,漢景帝因置濟陰郡於定陶也。菏水 ,在縣北二十里。《禹貢》「導菏澤,被孟瀦」 ,是也。蔡沈《註》云:「在濟陰定陶縣東。」 《水經注》曰:「南濟,東過冤句縣南,又東過定陶縣南,又東北,菏水出焉。」

氾水 ,在縣西北十里。漢高帝即位,氾水之陽。云末,黃河南徙,氾遂入河。張晏曰:「氾水在濟陽界外,氾言其汎愛弘大而潤下也。」

五丈渠 宋太祖建隆二年,遣給事中劉在浚渠,自汴北歷曹、濟,以通東方之漕,今牛頭河上源是也。

東平州

王陵山 在州北五里。舊《志》以為峗山,非也。其前有東平王蒼冢,其上有望祭壇。明文皇北巡,立壇其上,以祀岱嶽。其西為杏花岡。

瓠山 在州北二十里。山圓而長,其形如瓠。漢東平思王雲墓在焉。《漢書》:「報山:山脅石一丈,轉側起立,高九尺六寸,旁行一丈,高四尺。」 雲及后謁居束蓓草祠,石為息夫躬所告,即此山也。蠶尾山 在州北三十里。其陰有九女泉,西流入汶。其石有小洞庭湖,湖上建洄源亭,唐太守蘇源明、燕五太守處也。詳見《古蹟》。其左為黃華山,元學士王庭筠隱於其下,號黃華老人。後人號其所居為書堂峪。蠶尾之旁又為鳳凰山。其下有寺,四圍皆石,中有巨泉,清澈湧沸,舊傳祈雨有應,名曰「靈泉。」 自蠶尾、鳳凰、黃華皆相連絡。其前為白石峪,四山環抱。東南一徑,攀援而上。山陰有洞,其左為黃石巖,石色如赬,懸崖萬仞,巖下平地如砥,宋梁灝父子墓在焉。

𩰚山 在州東北二十里。兩山相對,其形如𩰚,故名。

金螺山 在州東北三十里。相傳即危山也。漢哀帝時,無鹽危山土自起覆草,如馳道狀。山南崖上有石鐫佛像,石色正白,又曰「白佛山。」 危山之西,堯陵在焉。其右為蘆泉。

龍山 在州東五十五里。兩山環向,如蟠龍狀。《水經》謂此為峗山者也。按《州志》:「龍山東西十里,形狀盤踞如蒼龍然梵宇巍峨,前有聖井,甘冽無異惠泉。上有石洞,中刻梵王太子像,與危山諸崖延綿不斷。」

荊山 在州西北三十里。東西諸峰側立峻起,此山差小,居中明王大司馬舊里。

金山 在州西北四十里。其色紫赤如金,石亦堅緻,河上諸邑采以給用。其北為南蠟山,其南又為坤山,有月巖寺,馬跑泉水出焉。其南有土山,去州三十里,一大阜也,日中無影,亦謂之「無影山。」

棘梁山 在州西四十里。山巔有崖,東西兩判,橫石其上通往來,名曰「天橋。」 西南有洞,中鐫佛像。

安民山 在州西南三十五里。舊為壽張境。元至正間,黃河汎決,城圮,邑廢,改屬東平。山半有寺。明景泰間,僧徒洪欽鑿石百尺,湧出清泉,曰「清巖井。」

坎河 在州東五十里。即汶水下流也。汶水舊由寧陽堽城壩流至州東,會坎河諸泉水,西入大清河。明永樂中,尚書宋公開會通河,始築戴村壩於西,遏汶南流,過官橋、席橋。席橋,在州東五十里,相傳宋時東封輦路也。又南逕汶上城北,西流入於南旺。其逸而西出者,猶從州南折而北流,入於大清河,謂之「沙河。」

沙河 ,東平州之城池也。大堤環之,方三十里。其源有二:「南沙河,即汶水故道。」

大清河 即沙河下流。西北過陽穀店西,又北至棘城西,入東阿境。詳見《東阿》。

金線閘河 亦黃河決道也。由壽張集東北至戴家廟,洩而東入於大清河。作金線閘於上安山河 ,在東平州西十八里漕河西岸,四面有堤,縈迴百里。

汶上縣

太白山 在縣東五十里。唐李白遊魯,嘗至其上。旁有雲尾山,每太白出雲,遙連雲尾,則雨隨至矣。按《縣志》,太白山自青山東南行三里許,為太白山,俗呼牛山。岡勢渾成,崖色秀發。唐李供奉曾遊焉,因以得名。

壇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山形平坦,故名。上有三教殿,殿後有小洞,可容數人。西巖有泉。按《縣志》,「坦山在邑之東北二十里許」 ,西巖弘敞,憑視城堞,如在宇下。舊有風雨壇,旱則禱焉。自山之左,岡嶺北轉,迤邐相接,稍折而西為榻山。又

改名「金山」 ,郭司空墓在焉,與坦山相距三里有奇。其接於榻山之右者,又為九峰山,皆坦之支也。坦山以形得名,或曰「壇山」 ,以有禱雨之壇也。庠生畢公亮家於其右,見其時有雲氣,又借音更之為「曇山」 云。

采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與壇山連脈,皆出砂金,舊傳花木如采。按《縣志》:「采山自九峰而下為平地,西北行里許為采山。舊多桃李,望之若繪采,故名。今濯濯矣。」 采山之旁為五山,其嶺亦曰五山嶺。

青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怪石聳翠,上有梵宇,俗名臥佛山。按《縣志》:自曇山之陽,東南行十餘里,為青山,舊稱梵宇,櫛比瀟洒可愛。上有清涼寺,內厝石臥佛像,故亦名臥佛山。寺之東古有鄭王泉,或云其大如輪,其甘如醴。嘗搆亭於上,其鑿石承柱,礎跡隱然。山之陰阜堆隆起,名曰「土山。」 又北數里許,為白石山,石質,宜碓磑,邑民利之。

汶河 由寧陽入境,至四汶口以上,為戴村壩所遮,全河西南流,即所謂「席橋河」 也。至城東北二十五里,謂之「魯溝濼」 ,當諸泉之水入之。又西南至縣北二里,蒲灣之水入之,謂之「草橋堰。」 冬春為橋,夏秋以舟。又西南流十里為白馬河。又西南流二十里為鵝河。又西南流十五里為黑馬溝。又西至南旺入於漕渠。

南旺湖 在縣西南四十里運河西岸,即鉅野澤之東畔也。中有闞城及蚩尤冢。詳見《古蹟》。蜀山湖 在縣南三十五里運河東岸,即南旺東湖也。

馬踏湖 在縣西南三十里,在汶水堤北,運河岸東。

蒲灣泊 在城東北,亦名「仲勾陂。」 周迥二十餘里,水深三尺,西南流入于汶。

魚營泊 ,在縣西北十五里。每秋汶河決王延口,流匯于此,周回四十里。

石樓泊 ,在縣西南二十里,亦王延口洩水道也。嘗有城樓人馬之狀,出于水上,謂之「水市。」 其地潦涸不常,周回可三十里。

石橋泊 在縣南十五里。會拔劍泉水,西出劉許橋下,又西入沙中,伏流不見,亦一沮澤也。新開河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明正統八年鑿,以洩山谷諸水,西流入運。

東阿縣

少岱山 在城東一里,橫亙郭門,其上有臺一座,臺上為元君祠,臺下嶽帝祠,嶽祠之前為玉皇祠,以其在岱宗之西,故名。其東麓為金山,產石如彈丸,搖之有聲,謂之「鈴石。」

黃山 。黃山者,穀城山也。《山海經》曰:「縞羝之首曰平逢,東望穀城之山。」 註曰:「山在濟北穀城縣西,張良所與圮上老人期處。山巔大石方數丈如印,其色正黃,故《魏土地志》以為穀城出文石」 是也。良所葆祠者,蓋其一卷耳。此在城北五里,其前里許,黃石公祠在焉。黃山北址,謂之白山。雪山 在城東十里,其上有洞,旁有黑山。黑山有洞,旁為萬山,連延數里,北至亭山而止。亭山者,平陰境也。

冠山 :在城東南三里,與雪山連脈,山下有侯丞相林。

龍頭山 在城南二十里。白鴈泉水出焉。相傳漢高帝伐楚,過此山,士卒渴甚,見白鴈驚起,得清泉其下,眾因以濟,然無所考也。金丞相嚴實建別業於上,其旁為天平觀。又南為隔馬嶺,於山坳開道,石磴上下,狀如雲梯,厥高蔽日。河南人祠泰山者由之。嶺上有寺,謂之「雲翠庵。」 隔馬嶺之南為丁泉,丁泉之北為黃崖山,狼泉之水出焉,流而入於「龍溪。」

𡽳山 𡽳山者,《水經》所謂大檻山也。在城東南三十里,於群山最高。其巔為兩巖,削成四方,壁立千仞,石梁屬之,謂之錦屏巖。兩巖之南有磴道,謂之天門觀。北巖削成之側,石盆懸焉,泉出其中,涓涓下滴,謂之天乳泉。又北別出一岫,上平而圓,謂之王母巖。此山絕遠而險,緣鳥道上,人迹不及,樵採者蟻附焉。其絕頂「有井,雲出其中,亭亭如蓋,則雨大降。」 明邑人于慎思有《記》雲:「翠山 在東南三十里,其高與𡽳山等而銳,其上峰頂巨石,高數十丈,修廣里許,其形正方,狀如印而有紐,謂之印峰,亦曰天柱。以一蛇徑上穿石竇,可坐數十人矣。旁三石壁立,中高兩墮,狀如筆床,謂之筆峰。其南方一岫,狀如築成,謂之子陵臺」 ,相傳嚴子陵所居。考之《漢書》,但言子陵隱齊,而不言其所在,豈其常遊地與?印峰

之北為南天觀,元時建,元學士李謙為《記》。觀之上為長春洞,洞中有泉,謂之「天一泉。」 其北有山如几,橫於峰前,謂之「丘子坪。」 相傳丘長春于此修煉,蓋元時有羽士四人棲於其上,自稱師長春也。明萬曆間,道士許道先隱於山中,大有興築。負山築臺,為玉皇閣,環而宮之,謂之蓬萊仙院。閣下一樓北向,謂之「長春閣。」 其北一樓南向,謂之「憑虛閣」 ;其東為「真武觀」 ,其西為「三真觀。」 明邑人于慎行為《記》。

扈山 在雲翠山北址,有坎如甕,其中出泉巨石,人立塞坎,高可二丈,而泉從坎中涌出,漫石而下,亦一奇也。流而入於龍溪。

天池山 在城東南十五里。峰頂有泉,謂之天池。天池之下,東流泉水出焉。泉泓澄瑩澈,可鑒毛髮,方十餘丈,其中多石蟹,《水經》謂之「西流泉。」 元左丞嚴實據有數州之地以奉元,改曰東流。其上為東流書院,即洪福寺故址也。池南有嚴公花臺,方可三畝,而高丈許。又西為洪範池,方亦數丈,澄澈如東流,而亭居清冷,寒人肌骨,土人禱雨,謂之「龍池。」 金丞相侯公立龍池其上。《洪範》池之旁有泉丈許,謂之「玉女泉。」 三泉之水,流而入于龍溪。

念山 在城東南十二里,與天池山連脈。其下大石畝許,《圻文》數道,水流其上,謂之「石淙。」 其旁為孟冊川,居人數區,其中為楮村。

寺山 在城南一里。溪水之南脈由水中過而屬之少岱,為大士堂於上,故曰「寺山。」 其南里許為聚寶山。

鏵山 在城南五里,形方而墮,有泉有洞。大髻山 在城南三十里,厥形肖髻。其西北一山,不減大髻,而巔微墮,謂之「小髻。」

六工山 在城南三十里。有建福院,唐初所建,鐫佛像十二於巖,泉出座下,後人以殿覆之。其旁為堂子山,元學士李謙故居也。又其南為北臘山,山下有程知節墓。

虎窟山 在城西三里。《酉陽雜俎》:「燕建平中,濟南太守胡諮得白虎于洞,故以名山。」 今其南巖有二洞,一向北者,白虎洞也;一西向,大可數丈,謂之夕陽洞。洞口懸厓丈許,為一佛堂。崖下有泉,其旁故多林木,風聲颯颯,不秋而寒。峰頂高峻,西臨大清河,漁舟賈艇,映帶日月。旁眺百里,勢盡川陸。其北巖有寺,寺在巖下,巖上有泉,瀑布下注,亦一勝也。

鵝山 :在城西十五里。其山曲而長頸,以其類鵝,故名。

吾山 即魚山也。在城西八里大清河西岸,漢武帝所塞決河歌《瓠子》者矣。魚山有東阿王墓,其下有祠。詳見《河渠》。

苫山 在城西二十里。平地一丘,狀如旋螺。其上有「碧虛觀故址」 ,元人所建。苫山之旁為雨山,又西為關山。自魚山以西,皆平原曠野,小山相望,邑之膏壤矣。

香山 在城北十五里,大清河西岸,與縣城相直。山坳有寺,寺前有寶燈閣,邑之勝地也。香山之北有艾山,兩山相對,河出其中,去城二十里。又其北有凌山,山去城三十里,其上有洞,天旱洞潤即雨。香山之西有曲山,曲山甚小,考之《古志》,疑即渠丘山也。

龍溪 即東南山中諸泉水也。城在兩山之間,諸泉水會於楮村,並西山北流穿城而過,至舊城之南,入大清河。以其或出狼泉,故名狼溪。明朱令以其名不雅馴,改曰龍溪。龍溪者,出《洪範》龍池也。《水經》曰:「狼水出東南大檻山逕穀城西。西流泉出城東東近山逕穀城東北,西注狼水。」 以其西流,故即名焉。溪水不盈數尺,泠泠流石間,清澈可玩,縈迴二十餘里,兩岸桃柳,宛如畫圖。

大清河 在城西北八里,濟水故瀆也。源出東平蘆山之陽,謂之蘆泉。合東山諸泉水西南流,逕東平城北,而坎河水從南來會之。又西南過陽穀店西,又西北入于邑境,至魚山南,受小鹽河水。又北至舊城西,受龍溪水。又東北至艾山滑口,入平陰境。海場鹽舟由此南上,謂之鹽河。小鹽河 在城西十里,《水經》所謂馬頰河也。源出張秋黑龍潭,水由決河故道東流至陳崎口,受五空橋水,又東流至魚山,南入大清河。魚山鹽舟由此西達張秋,故謂之小鹽河。

《黃河故道 》,此水經故道也,在城西四十里,從陽穀來入境,過銅城南,又東北過清泠口,又東北過陽劉南。陽劉者,五代時河上大鎮也。又東北入于長清。

瓠子故瀆 。瓠子者,河之支津也。《水經》曰:「瓠子河出東郡濮陽縣北,又東北過東阿縣東。」 蓋河之一支,并濟而流者也。漢時河決瓠子,武帝發卒塞之,作《瓠子之歌》。後漢明帝永平中,詔王景治渠。瓠子之水,絕而不通,惟溝瀆存焉。今其迹已湮。以故道求之,當在河濟二渠之間,與魚山近云。

平陰縣

會仙山 在縣東郭之外。山有石跡,謂之「仙人履迹」 ,故云。又東里許為文筆山,一峰秀出,狀如卓筆。

水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上有寶峰院,泉出佛殿後,承以石盆,石間刺柏萬章。又西南五里為龍化山。相傳龍起山下,故名。

龍骨山 在縣東北十里。夏月水匯其下,常起雲霧,上有龍祠。按《縣志》,龍骨山在縣東北五里,為古龍脫骨處,上有祠,祠有于文定公《碑記》。亭山 在縣西南三十二里,接東阿界,其上有洞。

石門山 在亭山之左。山坳巨孔,東西相向,車馬通衢。《春秋》:齊、鄭會于石門。舊志謂即此地,誤也。按《縣志》,石門山在縣西南三十里,為東阿平陰之限,巔有巨竅,可通往來。《春秋:魯隱公三年》十有二月,齊鄭盟于石門,尋盧之盟也。注:「盧,齊地。」 山至薄暮時,返照絕佳,赤霞從孔中透射,如長虹之亙天。崇禎間,兗司理李恪立石,書《小雲門》三字,為邑八景之一。

懸洞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其上有天香院,最上懸崖一洞,故名。按《縣志》,懸洞山一名菩薩山,在縣西南四十里,上有天香寺,寺前何公海晏刻石,題曰「賽蓬萊。」

文山 在縣南二里,狀如玉几。其北為五姑山,上有五姑廟,肖五女像,不知所始。文山之南十里為秀屏山。

紫蓋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一名孔山。絕頂有講堂遺址。明弘治年間知縣王倫重修,為先師四配像。歲久復傾,圮邑諸生趙鼐復率眾修建。其下孔村,以山得名。按《縣志》,明天啟年間復圮,知縣茹時芳移築舊址,東向前大路傍,知縣王自謹立碑,大書「杏壇遺響」 四字,為邑八景之一。

峻玉山 ,在縣北二里。多白石英。

孝婦山 ,在縣東三十里。其下有四女塚,不知所始。

大檀山 ,在縣東南七里。多檀木。

龜山 在縣西十八里,即龍橋山也。其上有壽峰寺,唐時所創。龜山之左為臥牛山,其右為聖容山。

臺山 ,在縣西南三十七里。方平如臺,四山環之,蒼翠可挹。

大清河 ,濟水故瀆也。西南自東阿來,至艾山入境,受橋口、天井二泉。橋口泉出縣東南七里山,下流至南門,過錦川橋,西流入于大清。天井泉出縣東二十里山間石中,如趵突狀,北流入于大清。大清又北至孝堂山,西入長清境,鹽運所經,亦號鹽河。明萬曆十七年,坎河石壩成,汶水全入南流,鹽河涸塞。諸賈人請於御史,建五閘于中,以便蓄洩。久之,亦多圮廢,稍稍罷矣。按《齊乘》云:「大清河逕平陰廣里保,古長城防門,河道所由,齊侯塹防」 是也。地在胡家渡北。又云:「北逕巫山,齊侯登以望晉師者。」 山上有石室,《水經》謂之孝子堂,今曰郭巨廟,即孝堂山也。

柳溝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泉出高坡沙土中,受陶山諸泉水,東南二十里入衡魚河,至東平入汶。

陽穀縣

《穀山 》在城中央,縣在山陽,故曰「陽穀。」

土山 在城北二十里。二丘相望,一曰南土山,一曰北土山。邑境無山,二山之外皆平陸也。沙河 在縣東二十五里,從壽張入境。舊《志》謂即馬頰故渠也。雨後則會水北流,至東昌龍灣入運。

清水河 在縣南五十里。亦從壽張入境,即馬頰河支流也。至張秋南減水閘入運。

西湖陂 ,在縣西十五里,一曰「黑龍潭」 ,潦則瀦水,長可三十餘里,一巨浸也。

鵝鴨陂 ,在縣北二十五里。潦則畜水,涸則成田,周回二十餘里,其西北即沙鎮。

壽張縣

梁山 ,在縣南七十里。本名「良山」 ,梁孝王嘗獵于此,改為「梁山。」 周回二十餘里,上有虎頭崖及

古石龕跡。又有石臺,鑿石為蓮花,周圍二丈,相傳有神僧說法于上。其下有洞,俗謂黑風洞。明嘉靖間,搆佛宮二十餘楹。山南為古大野澤,《禹貢》所謂「大野既瀦」 也。宋謂之梁山濼矣。按《縣志》,梁山上有虎頭崖、宋江寨、蓮花臺、石穿洞、黑風洞等蹟。舊《志》云:漢文帝第二子梁孝王田獵於此山之北,因名梁山。或曰本名良山。《史記》:「孝王北獵良山。」 又古邑名曰良,漢縣名曰壽良。獨山 ,《通志》云:「獨孤山,在梁山西南七里,石堅細,中各器用。今屬鄆城山。」

土山 在梁山西南十七里。又南為戲狗山,相傳梁孝王獵處。上有玉皇閣,宏敞軒豁,為邑巨觀。山之西北曰大山,又西北曰龜山。按《縣志》,土山在梁山北三里,繫狗山在梁山西七里,世傳亦以梁孝王田獵得名。字多不一。參酌俗人語意,從繫狗,仍俟知者。

鳳山 在城東南隅。上有顯慶寺、千佛閣。世傳作邑,以此山為鳳頭,以東西堤為鳳翅,故名鳳城。

沙河 舊《志》:即馬頰故渠也。從范縣來,入境,過縣西北八里,東流入陽穀境。按《水經注》云:濟水過微鄉北,分為二水。其支津西北出者謂之馬頰。西流歷安民山北,又北逕桃城東。東阿,桃丘也。又東北至吾山南,入于清濟。蓋由安民山北即至桃城,亦壽張故縣境也。以為從范縣入境,遶縣北八里,東流入陽穀者,非馬「頰矣。」

清水河 ,即馬頰支流,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東北流入陽穀。

土河 在縣南十里黑洋山,決河故道也。夏秋水盛,猶通舟楫,至張秋南入運。

《黃河故道 》即范城河,在壽張縣南一十八里,由黃陵岡決而東流,至縣境黑虎廟,又東至沙灣入運。

東弘陂 在縣東一里。周回二里,冬夏不涸。白洋陂 在縣東三里。明給事殷雲霄所居。八角井 在縣南法興寺前。周圍二丈,泉涌清甘,下綆數十仞,不得其底。

沂州

臙脂山 在州治西。雨過色如臙脂,故名。艾山 ,在州西二十五里。《春秋》「會齊侯,盟于艾」 ,即此。《小沂水》經之。山前有靈鎮侯廟,其左漢厚丘故地也。艾山之東為鐵牛山,其石如鐵,上有紅埠寺。

馬陵山 在州東九十里,與郯城接,相傳即古瑯琊山也。其山北盤州境,南抵宿遷,長八百里,狀如奔馬。山坳有穴,東西相望,長可數里,謂之由吾洞,白龍潭水出焉。其旁為蒼山,山後有峰,謂之秦王柱。其坳有石室,世傳仙人羽化處也。又東為三柱山,下有白龍潭,上有龍女祠。按《齊乘》,瑯琊山在密州東南一百五十里海上,非此山也。以沂為瑯琊郡地,故指山為瑯琊耳。《寰宇記》:巨平山南有由吾廟。隋文帝徵道士由吾,拜為諫議大夫,卒在此山。而《齊乘》以為在馬陵、羽山之間,當是此地。費縣亦有其迹。湯山 ,在州東北六十里,有泉出焉,鼎足三穴,沸如沃湯,古謂之溫泉阪,流而為湯河。其旁為罏山,山產黃金,有「金神廟。」

大柱山 在州北九十里。狀如筆峰,高出天表。左為映旗山,前為荊山,右為銀錫嶺,皆其培塿也。映旗山有老子玉池,亦曰葛仙洗藥也。大柱山之後,汶水出焉。

五坪山 在州西四十里。五峰相連,其上平坦,故名。五坪山之旁小山以十數,不可勝紀。杏山 在州西南五十里,其旁為銀山。

大冶山 在州西南六十里。路旁有二巨鐵,突出地上,昔人取之不得,疑為鐵礦。其側有朗公山,山上有洞,洞口有巨履迹,今為朗公寺。又旁為麒麟山。

鄧王山 ,在州西南八十里,上有鄧王城。鄧王山之左為石柱山,其右為平山。

寶山 在州西南九十里。其旁數山相附,上有洞穴數區,產金銀礦石,元時開礦處也。明成化「間遣太監梁芳、嘉靖間遣都御史蔡經采焉。」 其後官閉不開,而流民相與盜發,為有司憂。泉出山下,流數十里,匯為魚溝湖,其旁為鐵角山、黃柱山、安樂山、大孤山、小孤山。

石龍山 在州西南一百里。有石盤曲如龍,旁有帽山。

魯卿山 在州西南一百里。其下有季文子墓,墓前有祠。《國語》:「季文子相宣、成二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 魯思其遺惠,為之立廟。亦名季山山。

考證

有清泉湧出巖下,繞屋而流,其上有龍興觀。青山 在州西南一百三十里,峰頂蒼翠,亦一名山也。其旁為橫山。

石城堌 ,在州西南一百四十里。四壁巉峻,絕頂寬平可田。下有龍潭,禱雨有應,龍祠在焉。旁為伏龍山。

赤石山 在州南一里。山有二埠,東西相峙,曰「金雀」 、銀雀,環護州治。中有桃花洞,其下有泉,南流為陽明河。

冊山 ,在州西南四十里。

蘭山 在州南八十里

層山 在州南九十里。層山之旁,柱子山、黃山附之。

沂河 在州城東二里。源出蒙陰西北艾山。《水經》云:「出泰山郡蓋縣艾山」 是也。南流逕沂水縣城西,又南至蒙陰,受東汶水、諸葛城、王祥墓、孝感河水入之。

祊河 在州北二里。源出費縣大匡崓。洓河 在州西二十五里,出費縣天井泉。沭河 在州東五十里。源出莒州西北馬耳山,南流入州境。

泇河 ,出費縣箕山,《逕州》西北過汴莊。

汶河 在州東九十里

棗溝湖 在州北四十里。

泥沱河 在州南二十五里。

芙蓉湖 在州西南九十里。

漁溝湖 在州西南三十里,源出寶山。

石淵 ,在州南三十里。水中多白石。

郯城縣

九龍山 ,在縣東北九十里,即馬陵山別支也。山有九峰,盤曲如龍,故名。

石梁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其旁為磨山,有石如鏡,擊之鏗然。土人相傳曾子授徒于此,為建「琴聲書院。」

羽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禹貢》「羽畎夏翟」 ,即此山也。《山海經》云:「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無草木。」 縣西南即鯀所殛處。王嘉云:「舜命禹疏山導岳,遍日月之下,惟不踐羽山之地。」

孔望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即馬陵山之南峰,高峭峻拔,其上有「望海樓。」

優樓山 :在縣西六十里。

沂河 在縣西北二十里,從沂水來入境。白馬河 在縣西五里,源出九龍山,至縣境。沭河 在縣東十里,從沂水來入境,至東南七十里,漫流入海。《元和志》云:「臨沂東南,群山聯絡,沭東沂西,夾山而行,山夾之間,有山口池者。俗云『禹鑿沂水,由三十六穴湖貫此夾口,與沭相通』。」 又南至沭陽縣,入桑塸湖,東入於海。陳河 在縣西四十里瓦子埠,即涑水別流,不入沂水者也。

大方湖 在縣西南十五里。廣可百畝,中多荷芰,邑人遊採其中。

蓮湖 ,在縣南三十里,圍可十餘頃,亦有荷芰。《費縣》。

蒙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禹貢》:「蒙羽其藝。」 《詩》:「奄有龜蒙」 是也。西與龜山相連,綿亙一百三十里。其北為蒙陰,其陽為費山,頂有白雲巖,采石花為茶,其味芳冽。前有玉虛宮,宮內有古松高數丈,其陰盈畝,亭如車蓋。其東為九女關,西為紫金關,諸泉水皆出其下,流入於沂。《齊乘》曰:蒙山前陽口村有玉皇觀,相傳老子故宮也。陽口亦山名。其北為平仙頂。按《縣志》,蒙山距縣西北六十里為龜蒙,孔子作《龜山操》曰:「我欲望魯兮,龜山蔽之。」 即此山也。其東有掛仙橛、平仙頂,又東為玉皇頂、望海樓,皆秀插雲表。按蒙山舊志,有七十二峰洞三十六古剎七十餘所,龜蒙頂其最勝處,白雲巖次之。

泉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其上有祠。

南成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即曾子葬父處,王符所謂「南成之塚」 是也。亦曰曾子山。其麓為印山,有子游祠。其旁為石門山。武城故址在其山下。

蒼山 在縣南三里。蒼山之西為樓子峪,懸崖危磴,連絡可六七里,泉出其下,流而為蒼山河。由吾山 在縣南四十里,其上有由吾洞,即隋文帝所徵道士由吾也。詳見《沂州》。

聖堂山 ,在縣西五十里。上有道院。

歷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其旁有舜祠。漏澤在其東北,世謂之「雷澤。」

聰山 ,浚水出焉,在縣西北一百四十里。其旁為「金山。」

方山 在縣東南十里。其南為荻子山,吳王殿舊址在焉。按《縣志》,「方山在城東南十二里,一名硯山。下有響水澗,急流飛瀑,俗呼鈴崖。」 箕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東泇水出焉。

蕭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官道之北,亦名山也。柱子堌 ,在縣南四十里。壁立萬仞,望之如柱,故名。

吳家堌 在縣西南七十里。上可避兵。

大匡堌 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其下有泉,流而為祊河。其地以「堌」 名者,有太平、不老、佛耳、雲頭之類,皆勝地也。

祊河 即大匡堌泉也。出其東北,流經縣南,匯為桃花淵。淵在崖石間,水深多魚。桃花之上為二郎淵,其下為汀溝淵,皆祊水之曲也。

浚河 ,源出聰山,東流與塔河合。塔河出紫金關三山下,南流三十里,入於浚水,又與洪河合。洪河出蒙山九女關下,東南流入為浚水,浚水又與蒙陽河合。

朱龍河 在費縣東二十里。源出馬山,前有橋跨之,曰「仁政橋。」 明知縣楊果所建。河東北流入于祊水。

橫溝 在費縣南十里。源出左城崖西山,曲東北流入于祊水。

柳毅河 在費縣南四十里。源出鐵城,會黑澇坡泉北流至梁山口,入于《祊水》。

蒼山河 出蒼山樓子峪,北流入于祊水。溫水河 ,在費縣西七十里溫水村,水冬溫可浴。

費城湖 在費縣西南,廣千五百餘畝,多魚鱉菱芰,邑人食其利焉。

漏澤湖 ,在費縣西一百三十里,其西即陪尾山,泗水發源處也。《水經注》曰:「魯國卞縣東南桃墟,有澤方十五里,淥水澂停三丈如減,澤即際阜,俗謂之媯亭山。阜有三石穴,廣圓三四尺,穴有通光,水有盈漏,居民識其將漏,預障穴口,魚鱉曝鱗,不可勝載。」 《齊乘》亦云:「澤有五穴,春夏積水,秋冬漏竭,將漏之時,聲聞數里」 ,居人每向其漏穴扈取魚。隨種麥。比水至。麥已收矣。

《天井汪 》在費縣南四十里。泉出地中,流而為涑河。。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