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212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十二卷 |
第二百十二卷目錄
兗州府部彙考四
兗州府山川考三
職方典第二百十二卷
兗州府部彙考四
[编辑]兗州府山川考三 各州縣志
[编辑]《府志》未載山川
[编辑]嘉祥縣
中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
種火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一山突起,近居人結寨其上以備盜。又山後有胡楔山,亦傳宋太祖楔車之地,皆不可考云。
琵琶山 在縣西南二十四里。山形如琵琶。其旁又有跌波山,水自西而東,波浪洶湧,有傾跌之狀。
空空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東西各有洞,洞內空曠相連,故以「空空」 名之。
七日山 在縣南四十八里。其南有栲栳山、蕪萸山、王琉小山、恨虎山、韭山。相傳宋時居人於此山種韭,南遷後根尚在,雨後遍山皆青,採之可食。
遂山 ,在縣南五十三里。山中有古洞,深可二三里,昔人避兵。
磨山 在縣南五十三里。石可為磨,四方石工多採之。又縣東南二十里,有東磨山,以其山圓如磨,頂平可耕云。郯城縣西北六十里,亦有磨山。
鳳凰山 在縣南十三里,北與羊鹿山連脈。山下三殿行宮,西有呂邨隆興寺,絕頂有塔,已毀。遂山洞 在縣南五十二里遂山之西,深約二三里,秉燭可入。亂離時嘗有人避兵其中。「潑山 」 在縣南四里。宋元祐時曾建福聖院於此。今遺址尚存。
來山 在縣南六里。有來氏居此,因名。山後僑居浙江蕭山縣,今為名族。
寨山 與來山接。正隆間,鄉人結寨於山之上,以避寇盜。其北又有「板山。」
雲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順治間,新建玉皇閣,壯麗無比。
土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山無土石,可樹可藝。《土山集》在其西。
固山 穹起於土山之西,其石堅頑,不生草木。焦氏山 ,在縣西南十八里,與青山連,左有焦王城,即惠濟公故城也。相去二里有挾山,與焦山連脈,上有聖水井,冬夏不增減。西有通仙觀,嵬然山腋之間。
鎖石山 在縣南二十二里,與牛山接。宣德間,有史老者修道其上,今俗名「老史山。」 其北有洪山,石壁鐫《洪水》詩,字跡甚古。
南臥龍山 ,其脈與釣魚山接,山右有二石坎,似盆形。其左危岩峭立,不可登躋。土人好事者嘗扳荊附蘿而上,轉入一小洞,洞中石可坐數人。
小獨山 ,在縣西南十里。高不過數丈,廣不過數畝,不與諸山相接。
郗山 在縣東南七里。西麓有晉太尉郗鑒墓,墓前有石臺二座,相去丈許,高僅二丈,下小上大,皆鑿花草之形,極頂斗栱細巧,石瓦參差,乃累石成巨門而中斷者也。遠觀若燈臺之狀,俗名「燈臺山。」 山下有城曰「郗城」 ,今為河水墊沒。西臥龍山 ,在縣西十里,山勢延衺虯曲,形似臥龍,故名。其陰有龍洞,深峭不可入。
北鳳凰山 ,在縣北六里,與故縣山對,層巖聳翠,洞邃泉甘。山西麓有泰山行宮,夏月邑人遊覽。
丹鳳山 ,在縣西南七里。前有南照寺。
大婦山、小婦山 ,在縣西南十二里。二山南北相望,傍為商村山,山下有商村社。又三里許有社山,與青山東西相對,上有洞,深邃不測。近日土人嘗持火入其中,以避寇盜。
布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與跌波山近。跌波山旁有一穴,石砌精工,高數尺,廣丈餘,深不知其處,或疑為古廢陵。又二十八里有陳莊山。郎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山頂平曠,約十餘畝,環有堤形。按《春秋》「魯莊公築臺於郎昭公築。」
「郎囿」 ,疑即此地,今俗名「狼山。」
二龍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其右有黃山,土皆黃色,故名。又有「老牛愁山。」
屬山 ,在縣南三十里,東有大護國報恩寺,今毀,惟石羅漢數百在荊棘中,父老言「其山有羅漢洞。」
紫雲山 ,在縣東南二十八里,接武翟山,山陽有昭慶院,山右有漢太子墓。
禿尾山 在縣南三十里。崱山為首,此山為尾。黃路山 在縣南四十里,連南武山,下有徐彬墓。
度人山 在縣南四十五里,與垛山相連。東南有蕪茰山,西南有清陵溝,正南又有蕭氏山、英山。山與磨山東西峙立,其西為歐山。
垞山 在縣西北十里,與小青山相連,上有伏羲廟。近土人李愛民率眾築寨,石壁崔巍,居然城右藩屏焉。
小青山 ,在縣西八里,與鳳凰山相連。上有紫虛觀,下有社稷壇。
漕河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北至汶上之界首,南至鉅野之大長溝,計長一十八里,原係濟寧左衛。景泰元年,衛調臨清,嘉祥代之。隄岸用石修砌,置淺鋪四:孫村淺、寺前淺、十字河淺、大長溝淺四鋪老人四人,夫四十八,守口夫一百八十人。縣設主簿一員,嘉靖年裁革鉅野官代之。洛河 ,在縣南五十五里平山之西。秋胡妻邵氏投河而死,即此河也。正德間,大雨,民田盡沒,地勢四下,壅塞難泄。上司移文本縣,撥夫千名,命土官一員,疏通舊址二十餘里,以泄水勢,民多賴之,今復淤。
郗湖 在縣西南五里板山之西,乃晉郗鑒之地。宋金以來,瀦水成湖,中有困鴈灘,至元末,淤土成地。
聖水井 在挾山頂上。四時常清,不盈不涸。宋時有僧築室,至今居之,名曰「聖水庵。」
應感泉 ,在惠濟公廟中。其泉冬夏長流不竭,至廟西山麓,復入土,不見其跡。歲旱祈禱屢應。法雲泉 ,在青山之陽,法雲院後。出石罅中,流入池,清漣可愛。
普興泉 ,在青山之右普興院中。自半山迸出,流下二三板,汨汨有聲,至山下復入於地。《華林泉 》,出華林山下,流瀉成溝,鄉人賴其灌溉。
三江泉 在北鳳凰山。隆慶元年,僧三江住此,有道人暫憩,僧曰:「恨此山無泉耳。」 道人曰:「山自有泉,姑待之。」 後天旱,草俱赤,惟青蒿猶茂。僧拔之,泉應手出,故名。
橫山泉 在縣城外大雲寺後橫山腰。水出石隙,盛暑不涸。牧羊常飲其上。
縮泉 ,在南武山,聞人聲則止,靜俟久之,復流如故。
蓮花池 在縣東南。長可三里,廣半之,冬夏不涸。舊有蓮花,故名。
鉅野縣
濟水 ,《水經註》:「濟水東至乘氏縣西,分為二,此南濟也;其一水南流,是為菏水;其一東北流入巨野澤,是為濟瀆。」
菏水 又東與巨野黃水合,即濟水別名也。《書》云:「導菏澤,被孟瀦。」 菏亦作荷,《春秋》作柯澤。今山東鉅野縣有大澤。《水經註》:菏水又東逕故邑城北。
《瓠子河 》:「漢孝武元光三年春,河決瓠子,東南注巨野,通於淮泗。其後二十餘年,上使汲仁、郭昌發卒塞瓠子,天子自臨決河,湛白馬玉璧,令群臣自將軍以下皆負薪寘決。是時東郡燒草,以故薪少,而下淇園之竹以為犍。上既臨河決,悼功之不成,乃作歌。」 詳《藝文》。
桓溫河 ,「晉帝奕太和三年夏四月,大司馬溫帥師伐燕,秦人救之。六月,溫至金鄉,大旱,水絕,使將軍毛虎生鑿巨野,引汝會於濟,引舟自濟入運。」 舳艫四百里,今堙塞。
《曾孝廣河 》,宋元祐中,河決內黃,詔水部員外郎曾孝廣行視,遂疏蘇村,鑿巨野,導河北流,舒澶、滑、深、瀛之害。遷都水使者。
薛公新河 ,隆、萬之間,渰沒者十二年,屢議開濬不果。歲辛巳,知縣韓城薛公同述始決策開之。親行水道,命典史張登董其事,再閱月而告成,民受其賜。久之堙塞,水患如故。值霖澇,承曹定、城武之水,平陸成江矣。李少保化龍常過其地,半渡而嘆曰:「吾三見此水矣,如吾民何?」 檄亟開濬,竟為有力者所阻。
鄆城縣
濟河 為宋、金運道,自曹州安興塞入縣境,至縣西南二十里,原流築壩,斷絕下流,仍經縣南八里河環城東北,至安民山入運河,東注於海。其一派新開者,經縣之東南,入嘉祥之新挑河,以達於運河。考之《禹貢》濟水河在兗州東出陶丘北,又東北會於汶《水經註》及《山海經》云:「濟水東北入鉅野澤,過壽張,西於汶水」 合,北經齊郡而入於海。唐李賢又謂:「濟自鄭以東,貫曹、鄆以入於海。」 《禹貢註》又云:「兗州當河下流之沖,水激而湍沮,地平而土疏,則挽流而南,固以避其害也。」
灉河 亦黃河支派,為西裏河,以濟河為外故也。由曹州之夾河灘入縣境,歷縣西北,抵荊門驛口入運河。《禹貢》云:「灉沮會同。」 《註》云:「自河出為灉,濟出為沮。」
五岔口 在縣西北四十里,即裏河東岸衝口。蓋曹州雷澤水之由城南火頭漥入冷莊河,下注廩丘,由此口以達於裏河云。
毛家溝 ,嘉靖間,居民唐志學輸力挑濬。縣西南廩丘坡水以入五岔田,免水患者數百頃。淤泥口 ,嘉靖間,知縣趙若唐挑濬北坡水東入於河,民田不受水患。
曹州
朡川 在州東南定陶境內。舜封豢龍氏於此。龍池 ,《路史》云:「濟陰東北有龍池,即舜命董父豢龍處。」
汜水 在州東南三十里。漢高祖即位汜水之陽,即此。今涸。
堯溝 ,《郡國志》云:「堯溝在冤城西,昔堯所開溝也。」
五丈渠 在州東南四十里。宋太祖建隆二年,濬渠以通東方漕運。
阿谷水 在州東南三十里髣山下。兩陵對峙,中有阿谷,即孔子適楚,見處女佩瑱而浣處。「黃水 」 即黃河支流,自開封府流至曹縣界,分為二派,一東南由賈魯河至徐入泗,一東北流經州境,延至壽張縣灣口入會通河。明弘治初,因決衝運河,遂塞黃陵岡決口。今涸。
賈魯河 在州南八十里。自黃陵岡至陽青村,元工部尚書賈魯所開,故名。
虎牢池 在州東南三十里。四壁突起如城,即呂都也。內有深潭,廣三頃餘,大旱不竭,祈雨者取水獲應。池上建祠。明成化間本州申請,題額曰「靈應龍湫祠。」
大禰溝 在州西南二十里。《詩》:「出宿于泲,飲餞于禰。」 即此。今涸。
曹縣
金堽 在縣東四十里
重堽 ,在縣西北五十里。
龍堽 在縣東北五十里,俗名龍頭岡,亦名龍須岡。《府志》謂「臥龍岡。」
青堽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白堌 ,在縣東五十里。
青堌 在縣東南六十里。
棗堌 在縣東南四十里。舊名棗堌村。其旁有扁鵲廟,今成鎮。俗謂《王家集》。
水堌 在縣南五里
磚堌 在縣東北四十里。
黃堽 在縣東六十里
紅堽 在縣東六十里
莘沙堽 在縣東八里
焦堽 ,在縣東北五十里。
黑堌 在縣東南八十里。
黃堌 在縣南三十里
冉堌 ,在縣東北六十里。
子父堌 ,在縣東南四十里。有寺。
鮑堌 在縣西十五里
楊黎堌 ,在縣西南三十里。相傳為「義民團練」 ,遙應桓溫處。時溫北取中原,至雒矣。
祝牛堌 ,在縣北二十里。
大林堌 在縣東南四十里。
宋天堌 在縣南十里
吉山堌 在縣東南四十里。
東嶽堌 ,在縣東南四十里。
北河 在縣治北。自城西隅東流,分二派遶儒學前,為泮池,今塞。
南河 在縣治南,一名「陶家河。」
西河 ,在縣東南四十里,西注望子河。
汜水 ,《唐十道志》謂:「曹南山有汜水。」 鄒至云:「在曹縣北四十里」 ,汜音范。漢高祖即位於汜水之
北即此
七里河 在縣東,流注金堽河。
金堽河 在縣東北,南注徐州河。
望子河 在縣東四十五里,通白家道口。堰。《漲河 》在縣東北十里隆華鋪。
八里灣 在縣東南八里。有深潭。嘉靖丁未水入城,時河決從此。
魏家灣 在縣西北三十里。
塔兒灣 在縣西四十五里。
張家灣 在縣西北六十里。
大石潭 在縣北十五里。潭北圻有龍女廟。舊云「潭有龍」 ,今廟存而潭淤平。顧於西北二里許陷成深潭,窄圻斗厓,人不敢入。靈應湖 在縣西北五十里,近左山傍。
陽清湖 ,即燕城湖,見《水經註》,南北五里,東西三十里。
《淵泉 》在大成殿後,儒學門左。
甜井 在迎恩門
義井 在縣北,以濟民,故名。
惠井 在馬廠今廢
「雪井 」 ,在縣東南冷店,味如雪,故名。今填定陶縣。
濟水 《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于菏,又東北會于汶,又北東入于海。」 《水經注》云:「濟水又東北,逕定陶恭王陵南。」 蔡沈註云:「濟水迅疾勁下,多伏流。」 明正德六年,知縣紀洪濬濠,掘得一泉,初見尚微,須臾流洊洶湧,眾懼,以大石塞之乃止。故跡在西北城角堡下。
范蠡湖 在縣城內西南隅。漥下多水,俗傳為范蠡養魚所。明正德七年,邑紳喬遷家掘得一石,上有文曰「范蠡湖。」
三龍口 在縣東門內迤北,其地三岔瀦水,疑即《路史九州記》之所謂「龍池」 也。旁有龍王廟,亦三座。
《蛇淵 》即魯之「蛇淵」 ,今有蛇丘城。
石樓井 每至中秋,則井中見滿月,餘時則吉。鐵渠溝 在縣東南八里,土脈堅厚,水不能崩,故名。今有鐵渠村。
五丈渠 《水經注》曰:濟水南北逕定陶縣故城南,又屈從縣東北流,南濟也。又東北,右合河水。水瀆上承濟水於濟陽縣東,世謂之五丈渠。又東逕陶丘北。宋太祖建隆二年,命給事中劉載往定陶督漕丁夫三萬,浚五丈渠以通東方漕運,謂侍臣曰:「煩民奉己之事,朕必不為,開導河渠,以濟京邑,萬不獲已也。」
東平州
鳳山 在州北三十里。群峰環抱,風林蔽翳,粲若雲錦,登覽題詠最多。
黃華山 在州北三十里。元學士王庭筠卜居其下,號「黃華老人。」 見元好問《中州集》。後人號其所居為「書堂峪。」
雞鳴山 :在城東三十里。有巨人跡,宛若天成,亦一方之勝也。
峗山 ,在城北五里。漢東平憲王墓在焉,四面古墳纍纍,亦風氣所萃也。
狼虎山 在城東北四十里。諸峰交萃,此獨巍然高聳,山峪九十有九,故因其形勢名焉。困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上有馬跑泉。舊傳周王行狩至此,為寇所困苦,無水,馬跑地得泉,因以困名。山東有蟾蜍峽、蓮花沼。南有玉靈崖、石室。洞上有小虛觀,塔下有飲馬泉,出石孔,涓涓鳴注。文人講業其中者甚多,有郡人宋國《樞記》:「傍有鐵山,因山形頗黑,故名。」
白石峪 在城北二十五里。環峪皆山,旋繞若帶,循東南蹊徑,緣引而上。山陰一洞,高數丈餘,直北積石巖,山花爛漫,泉水恆與石平,兼可滌瘍毒,人多挹取之。又有羅圈崖,在黃華山東北。書堂峪 ,在城北二十五里。前則赤壁矗立,北則蒼崖峻拔,其中坦平,浮屠寓焉。西則層巘疊起,周迴崎嶇。值雨眾泉俱湧,合流若震,積日稍緩,大旱方絕。獨井渫悠悠,四時不易,幽人棲遲之勝會也。又有黃石崖,石道攲側,盤延而上,懸崖壁立。上有二洞,前有殿宇,因石崖有黃赤色,故名。
雕鵝嶺 在城北四十里。相傳高懷德馳射處,其石猶有箭痕。
火焰山 在城西北二十里。山上有觀音、牛郎等廟。崇禎元年,趙可用創建。郡人趙嵐有碑記。山下一里有冉伯牛墓祠在焉。
老黃河 在州界之西。明景泰間,支流決沙灣。
塞而堤之。弘治六年,復決下流十里許,故作戴家廟金線閘,以洩其流,由鹽河入海。及上流已塞,復循故道,不復經斯閘矣。今《壽張集南遺跡》尚存。
漕河 在州之西。上流自靳家口閘接汶上界,下流至戴家廟閘抵陽穀界,上下共六十里。積水湖 在州西十餘里。
蘆泉 在州東北二十里。發源蘆山之陽,至州北沙河,西入鹽河達海。元嚴引水構亭,為遊賞之所,今廢。惟近泉民家借以浸灌稻蔬,為利甚大。
九女泉 在州北二十里蠶尾山後,西入汶水。坎河泉 ,在州東北五十里,南流六里,至戴村壩入汶河,合眾泉至分水龍王廟,同入漕。桓公溝 在州境內,晉毛穆之所鑿。《水經》云:「桓元帥眾北入,掘通濟渠,故謂之桓公溝。」 今已淤塞。
亭子泊 在漕河東岸,即故安民亭也。北阻金蠟諸山,安山湖水溢而東注,即匯於此。其南為麻王泊,南旺湖水溢而北流,則匯於此。凡此皆古鉅野澤之東畔,宋所謂「梁山濼」 者也。
汶上縣
松山 ,在縣北四十餘里。西縈四汶,東眺五泉,孤峰獨峙,叢柏蓊鬱,舊亦名「青山。」
蜀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爾雅》云:「蜀者,獨也。四望無山」 ,此山獨立波心,故曰蜀山。上有聖母祠,屹立波心,若漂若浮,望之如螺髻焉。秋夏之間,芰荷霞蒸,菱菰雲沉,魚舟款乃,鷗鷺翔集,宛然一圖畫也。上有宗魯堂,舊為三教殿,水部胡公改之,以專祀孔子。聖母殿即碧霞元君行宮也。山之後有流憩亭,亦水部胡公所建,其前為望湖先生樂處,介肅公嘗與弟子等講習於此。汶水 其源有三:一發泰山仙臺嶺,一發於萊蕪原山之陽,一發於寨子村,會泰山諸泉之水,至靜封鎮,合而為一,謂之「大汶。」 又小汶出新泰宮山之下,西流至徂徠山陽,入於大汶。乃西南合流,逕桃鄉、無鹽及壽張故城北,由安民亭合濟瀆東北入海,此故道也。永樂九年,尚書宋禮始築壩於戴村,遏汶全流出於南旺。四分南流達於濟寧,會沂、泗諸水入淮;六分北流達於臨清,會漳、衛諸水入海。然秋夏水漲,猶得自坎河入故道,漕與邑俱利焉。汶之自戴村入漕渠也,委折數十里,隨所經流,有異名焉。
大清河 ,濟水故道也。舊為汶境。《通志》云:「《冀州刺史王純碑》在汶上,漢延熹四年立。」 《水經》云:「濟水西有安民山,山西有此碑,今屬於州。」 邑之西偏有小清河,殆濟之北逕闞鄉城西者也。龍𩰚泉 ,在縣東北五十里,泉脈鼎沸,若兩蚪相擊者然,出雲尾村平地中。其東為薛家溝泉。雞爪泉,三里許為濼澢泉,南為趙家橋泉,俱出土中,會龍𩰚南流,合於寧陽之魯姑濼。澢山泉由魯溝入汶
馬莊泉 在縣東南十八里。亦出土中,流十五里至城南而伏。
南旺湖 即古之「大野澤」 也。中為長堤,漕渠貫之,畫而為三:在漕渠之西者曰西湖,周回九十三里,堤上為斗門,以便蓄洩。其東曰蜀山湖,周回六十五里,水漲出長溝、減水二閘,入馬場湖。曰「馬踏湖」 ,在汶河堤北,周回三十四里,夏秋水漲,匯入北湖,出開河閘,迤北弘仁橋入運。俱有菱、芡、魚鱉、茭荻、蔬、蒲之利,居人賴焉。
溝之名有九 :其導龍𩰚諸泉,逕蒲灣濼以入汶者,為「魯溝」 ,受諸山潦以注蒲灣者,為南、北泉溝及洪溝。蒲灣之西北為沙溝,其南分蒲灣之水以達城下,為郭家溝。邑之西南有柳溝、響水溝。又聖泉河舊名黑馬溝。
蒲灣泊 有關漕運,李太白所詠「城隅綠水明秋日」 是也。距邑北三里,一名仲勾泊,一名五花池。蓋魯溝自軍德橋而下,遂無堤岸,水因漫出,合於停潦,周回二十里,民田多沒焉。其水出柏浪橋,逕周家河入汶。
宋家窪 在縣西四十里,鄆邑馬蓮、龍顧諸泊之水匯焉。經旱水涸,民嘗占種,遂籍徵糧地冊,今與柳行泊並議豁除矣。其旁為韓家漥,寺前閘之北為尹家窪。近於城者為黃泥窪,潦水所注也,可導之出舊平治橋,遶城西南入蜀山湖。其在城內之隅者,為常家窪、洛家窪、單家窪,雖周回無幾,而奪民居已十之三矣。
汶之決口,相比如櫛指,不勝屈也。計其大者,則草橋迤上有曹家口、七級口、大堤口、魏家口、赤家口、隋家口,草橋迤下有王延口、劉盤口。《近議》
於此直開支河以達南旺,似拂水之性,洩漕以病民已。何家口、馬家口、王堂口。按:南旺,會通河之脊也,元人遏汶奉符以達任城,每至此而舟膠焉。自宋司空分汶於此,而漕始利矣。然汶之裨於漕者,八十有八之泉,非潦也,故壩於戴村以防其洩,而坎河歲築沙壩以聽潦之決焉。蓋以潦水汨濁,性復湍悍,勢惟分「洩,則力之所衝始微,淤之所挾始寡。堤不歲潰,淺不歲填,民田亦不歲沒,厥利溥矣。」 萬曆戊子間,歲旱泉涸,疏濬復廢,而漕艘始梗。行水者見「四汶河身,漸以淺狹,上流之勢,佹欲西趨。石壩聿築,潦始為害。畚鍤之役,無歲不勤。夫額弗充,漸及里甲。崇原平壟,變為沮洳。結茅積稼,或隨浮苴。」 舒司空開渠河口之下,蓋深知前人之非,而重毀其功也。然汶水挾潦而注,西觸於石,驟折以南,其勢彌怒,故患終不免耳。或疑潦盡洩則湖水或減,不知沙壩之潦,非盡西也。若今之氾濫,則盡啟諸閘及斗門洩之,猶襄隄沒岸,舟禁不行,豈湖之所能蓄耶?願司水衡者,濬泉防湖,監臨閘座,復於四汶河身,務求深廣,如宋司空時,則南注之勢駛矣。若流潦是需,待命於天,脫值亢旱,將何以濟?詎所以為國長計哉?
東阿縣
碻磝山 ,在縣南七里。其相連屬者有鏵山、聚寶山,劉宋檀道濟與後魏交兵於此。今縣南三土丘,即道濟唱《籌量沙》處。
魚山 在縣西八里大清河西岸,一名吾山。漢武帝瓠子歌曰:「功無已時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鉅野溢。」 《楚辭》注云:「吾山疑即東阿魚山也。」 《五代史》載:梁太祖與兗、鄆兵大戰於此。魚山有東阿王墓,其下有祠。
堂子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迤南五里有北臘山。
狼山 在縣東南二十八里。一名「黃崖山」 ,狼溪發源於此。其相連脤者有龍頭山。金左丞嚴實建別業於上。
子路山 ,有子路讀書處。宋嘉祐四年,里人劉秩、劉可隱等糾眾建子路祠堂三楹,世遠俱廢。又其西為鳳凰山。鳳凰者,形如舞鳳。自此以西至張秋,皆平地小山,其名有鐵山、銀山、米山、豆山、麻山、油山、錫臺山、琵琶山,多至不可紀,皆不甚高大,視東南諸山不啻培塿。而張秋又有戊己山。戊己山者,故通政韓公築以鎮河所決口。山上有亭,為「張秋《名勝》」 云。
龍山 :在城之西南十五里,大清河西岸,與鵝山相對。
狼溪 水從南來注之,又東北逕艾山滑口而入平陰境,又東北由長清齊河過濟南之北,至利津入海也。春夏旱暵坎河水西來者少,則蘆泉諸水獨行大清之渠,以會沙灣諸流。故今所謂「大清河」 者,第得汶之首尾,而實以東平諸泉由濟故瀆入海,蓋亦不得專謂之汶矣。海上諸鬻鹽者,至濼口放關,由大清河而上,泊於魚山。又南則由河渠至於東平,西則由小鹽河至於張秋。故大清河謂之「鹽河。」
小鹽河 ,古之馬頰故道也。馬頰,濟之支津。《水經注》曰:「濟水至壽張,分為二水,其支津西北出,謂之馬頰。馬頰水首受濟,西北流,歷安民山北,又逕桃城東,又東北逕魚山南,東注於濟,謂之馬頰口。」 又曰:「濟水至魚山南,左與馬頰水合。」 今小鹽河龐家口在魚山南,入大清,而上流壽張界中,有馬頰故道,故以為小鹽河也。按宋《河渠志》:「沿河州郡,各於要害下埽鄆州有六埽,關山子路張秋居其三。」 此三埽者,皆小鹽河所經,則小鹽河故宋時河道也。明正統、弘治之間,河決張秋,皆由小鹽河入大清。張秋東堤既塞,其地湧泉如線,南流數百步,匯而為淵,方數十畝,謂之黑龍潭。通政韓公築山其上,命曰「戊己隄。」 黑龍潭之水,絕之於渠,其稍東出,由決河故道東流至陳琦口北,而與沙灣五空橋之水合。而北流,逕李連關山,至魚山之南,入大清河。其水涵浸浟湙,平時不通舟楫,雨水泛漲,則魚山鹽舟稍上。至於張秋不能上,則至魚山而止,故謂之「小鹽河。」 黑龍潭者,一名河平泉。往郎中楊旦常欲涸其水,以廣顯《惠廟》,風雨大至,舟皆覆沒不敢涸。故俗以為海口龍淵,其實河水所軋而成耳。
會通河 在縣西六十里。按《元史》,「海運之法,自任城會源閘導汶水北流入清濟故瀆,由東阿舊城至於利津入海。」 已,以海口沙壅,江淮糧運皆東阿起,陸運至臨清,下御漳北上,其後會通。
河成,乃建都水分監於東阿之景德鎮,自安山直屬御漳,而東阿之運罷。至明開元,會通故道。其在邑境者,北至荊門上閘,與陽穀界接;南至沙灣,與壽張界接,長凡二十里,而安平鎮居其中。明正統十三年,河決汴梁,東北趨漕河,潰沙灣東隄,由大清河入海。都御史徐有貞塞之,先疏其上流,起張秋金隄,至於范、濮,以達河、沁,命曰「廣濟渠。」 渠口為閘,堰其水以入於漕,命曰「通源閘」 ,而於其東岸洩之大清。又於東平戴家廟為閘三空,疏濟水故道洩之《大清》。其後僉事劉進修沙灣東岸石隄,副使陳善修張秋東岸石隄。明弘治初年,河徙汴北,分為二支。其一由黃陵岡至張秋入漕,與汶水而北上。未幾大雨,遂潰張秋東隄,絕流而道由小鹽河入大清,以達於海。而漕河中竭,南北道阻。於是遣都御史劉大夏等治之,築張秋東隄以塞其決。而張秋之南、東岸,又為五空石壩,出其水洩之。大清至今無河患矣。詳見大學士徐溥、王鏊、李東陽、徐有貞《碑記》。
黃河故道 在縣北四十里,從西南陽穀界中來,逕銅城南,又東逕清冷口,又東逕凌山,又東北逕楊劉之南,又東北入長清界。考之《水經》:河水自范縣東北流,逕東阿縣故城,西歷碻磝、茌平、臨邑之境,東北流,注臨邑。碻、磝皆在今長清、平陰界上,所謂東阿故城者,即今阿城閘矣。自宋以前,河在今邑之北,楊劉為津「口。其後周顯德中,河決楊劉,離而為赤河,不復故道。其溢者,注梁山泊,東入於淮,而邑境關山子路皆為大埽,以防其決,已又合永濟渠北入於冀。」 宋仁宗至和元年,議者欲復故道,遣使行度詣銅城海口,約其高下之勢,蓋欲返之使東,而歐陽修以為非便,因罷不開。而楊劉之河絕銅城海口者,疑即清冷口也。明景泰、弘治中,河決張秋沙灣,由小鹽河入大清河,即宋關山子路故道。而其溢者,或波及於銅城之南,蓋其故瀆形下,水所趨也。張秋河塞百年,居人不知有河,而河在邑之南數百里,曠若絕境矣。
平陰縣
龍化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一名「龍山。」 相傳龍起山下,元孝子李欽所居。
臥牛山 在縣西南十八里。山形如臥牛,故名。五姑山 ,在縣南一里,上有五姑廟。
孝堂山 ,在縣北五十里,連肥城縣界。相傳郭巨葬母之處。
陶山 ,在縣東五十里。越范蠡載西施浮五湖至齊,為鴟彝子皮之陶,為朱公。朱公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乃治產積居,與時逐末,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故世稱富者,皆曰陶朱公。今山南五里尚有朱公塚,見《史記》。山有范蠡洞、西施洞,繫船樁等故蹟,有七十餘洞,泉聲溘溘,冬夏不涸。寺宇宮觀,蘿木花竹,令人應接不暇。山北嶺古廟巋然,有隋文中子王通石刻「洞靈觀」 三大字,真勝概也。今割入肥城界。
鳳山 在城南三里。邑人張宗敞疏洞。其上雜植松柏桃杏,方春如張錦幄,為士女遊賞之所。龍山 在城南五里。山腹栲栳峪有甘泉,旱澇不涸。有詩見《藝文》。山南有姜公洞,邑人姜昺所鑿也。
大菩薩山 縣南十里,上有古寺。
黑山 在城南二十里,下有巡檢司故址。其山兩峰對矗,迤邐數里,荊榛彌望,僅通鳥道,亦險途也。又五里有孤山並大荊山。
赤溝山 ,在城南五十里。其山西連大檻,南接雕鶚嶺。崒嵂𥓂砑,實稱異險。地方有變,即為盜藪。
廟山 又名蓮花山,在城北八里。其下為濟瀆所經,黃河決衝,張秋併流入濟水至山麓。尖山 在城東三里,聳峭如百仞峰。又東二十里有寨山,石磴盤紆,草樹蒙茸,上下可里許。邿山 在城西。《春秋》:魯襄公十八年,晉會諸侯同伐齊、魏、絳、欒盈以下軍,克邿。《注》:「平陰西有邿山。」 又按:《傳》「克京茲」 下,有「圍盧弗克」 之語,其為平陰無疑。《通志》收入濟寧,誤矣。又西十里有西寨山
庫山 在城東南二里許。土產全蠍,出此者最為上品。又三里有磨盤山,其形如磨,故名。又十里有函山,舊名賢子峪,中有古剎,四圍山色如黛,曲澗潺湲,古木蓊蔚。邑人張宗旭募緣葺寺,建石亭其上,有碑記。見《藝文》。又十三里有黃麓山,天日晴明,登峰東望泰山,遠如屏障。
合山 在城西南三里許。村人以陶冶為利。又十二里有石硤山,山水秀聳,即王明道、廣道二先生故居。
茅峪山 在城西南四十里,百二仙翁故居西園險絕。其裔孫劉請業,築「琴臺」 、「嘯月臺」 ,雜樹花木其上,澗深七丈許,寬可數尺,為木橋飛渡,去橋即人獸雙絕矣。又十里有九峪山,接連東阿諸山,崎嶇邃密,樵採弗及,易為盜穴。
巫山 在城東北。《左傳》魯襄公十八年,晉會諸侯之師伐齊,齊侯靈公登巫山以望晉師。晉人使司馬斥山澤之險,雖所不至,必斾而疏陳之,使乘車者左實右偽,以斾先輿曳柴而從之,以揚塵。齊侯見之,畏其眾也,乃脫歸。丙寅晦,齊師夜遁。師曠告晉侯曰:「烏鳥之聲樂,齊師其遁。」 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馬之聲,齊師其遁。」 叔向告晉侯曰:「城上有烏,齊師其遁。」 十一月丁卯朔,入平陰,遂從齊師,即此。山上有石室,乃漢孝子郭巨葬母處,世謂之孝堂。東壁有蔡邕八分書,為世所珍。
榆山 ,在城西北二十里。隋廢廬,置榆山縣,即此之北,今失所在。
敖山、具山 ,據《申繻》所謂「先公獻武廢二山」 者即此,今未知所在。
芳陘山 ,《東觀書》云:「棘鄉有芳陘山。」 棘鄉即鑄鄉,鑄在平陰,今不知所在。
黃河 去縣十里。按縣北原有黃河故道,俗云「老黃河」 者是也。此河與滑之瓠子河、大名之馬頰河,俱通故道,或決荊隆口,或決大王廟,直衝張秋,即東阿、平陰,受其渰沒。明朝曾決數次,而
《舊志》不載歲久隄防盡失居民狃於安常自順
[编辑]治七年,忽決,連漲六載。城外登舟至牛角店,寬可三十里,高及山麓,士庶張皇失措,室廬盡為澤國。使天不厭禍,民其魚矣。惟旦驩鎮賀家寺水不能侵。詳志之,以示後人知所趨避云。新開河 在縣西十里,即濟之下流。南岸有山,曰「蹲龍」 ,有磐石跨河,舟行患焉。宋張方平乃鑿新河,引水北行避之,民甚稱便。
喬口泉 在縣東南七里山下,西北流至縣南門外,東遶城周匝西行。又十里鋪西南有泉,東北行至南門外,西流與此泉會。又東溝水西流,亦與此泉會,形如「川」 字。遇秋澄泓一派,紋錯如錦,故邑名「錦川。」 以此。皆入大清河,為邑八景之一。
天井泉 在縣東二十里山磵石井中,泉勢如趵突,飛流界道,雖旱不涸。北入大清河。為邑八景之一。
拔箭泉 在縣西南五十里。出九峪山崖,經石峽入大清河。
馬跑泉 在縣西南五十里赤溝山北崖石竇間,入大清河。
浸潤泉 在水山北巖可供千人飲,不涸,然亦不溢。南巖泉亦如之。
陽穀縣
會通河 在縣東四十里張秋鎮。其河自荊門上閘達七級,下閘三十八里,屬陽穀縣界。其鎮有工部都水分司,兗州府捕河廳通判,本縣主簿廳,並東阿、壽張二廳,各歲撥本縣夫役供焉。阿井 ,在縣北五十里。其水清冽而甘,攪濁即澄,汲出日久,味不變,煮黑驢皮為膠,名曰「阿膠。」 服之下膈疏痰。蓋水性趨下,清而重故也。《寰宇記》云:「東阿縣有大井若車輪,深七八丈,汲以煎膠,每歲入貢。」 即此。今井屬陽穀境內,上有亭覆之。明天順七年,知縣王昌裔所建。萬曆三十七年,工部郎中施爾志命工修復,拓大其亭。仍於亭北構正廳三楹,又一楹,以祀龍神。疏其淤塞,浚而導之。周遍瓦垣一百二十丈,皆捐俸成之。今廳堂俱廢。
東寺井 在城內慈氏寺,水最清洌,城中井當以此為第一。
范公井 在城內預備倉。倉積粟率多草囷,舊無水泉可防意外,且土木時舉,汲者憚遠。明萬曆三十三年,知縣范宗文即倉之東南隅街傍隙地,甃一井。不惟倉有攸賴,環居之民亦快挹注之便矣。今廢。
養濟院井 在城內。明萬曆三十三年,知縣范宗文憫窮民老弱,力不能汲水於遠,就院內甃井以便汲取,既贍其生,又得以享其逸矣。今猶存。
壽張縣
濟水 由定陶經今縣南五十里壩上,《書》所謂「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音柯。〉又東北會於汶
又北東入於海也。後枯竭,為黃河支派。
裏河 ,黃河別派也。黃陵岡塞口處中有泉及受雨水,恆通舟楫。東南經本縣黑虎廟、范城諸處,至沙灣入漕河。
賽河 在縣西南七里。北東經城南,又數里沙際,止聞人云「有碑石尚在」 ,無考矣。
會通河 ,今漕河是也。漕河即元會通河也,明名之曰「漕河。」 洪武時,淤塞不通,至永樂九年,命工部尚書宋禮同都督周長開浚之,仍命刑部侍郎金純開浚黃河故道,由是漕河大通,海運始罷。
沂州
愛古山 :在州東北五十里。
金雀山 、銀雀山 、雙山 ,在州南三里,東西相峙,中有桃花洞。
神峰山 ,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下有季文子墓。
爐山 在州東北六十里。其上有金神廟,斷碑可考,世傳葛仙燒丹飛昇之所,故名。
朗公山 在州西南六十里,又名「宗岱山。」 有古洞,洞口有佛履跡,蓋後人偽為也。今為朗公寺,即朗公禪師道場。
三柱山 在州東九十里,其名有三:曰石柱,曰吳柱,曰三柱。下有龍潭、龍女祠。州人祈雨,以紙錢投水中,視浮沉以卜晴雨,最驗。
唐山嶺 在州北七十里。又有大峪嶺、走馬嶺,俱在州北。
喬家洞 在州西南九十里。又有黃泥洞、黑滲洞、白扭洞、雙腳洞,俱與寶山相近。
抱犢堌 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上平坦,四圍有垣牆,內有清泉,可以避兵。其旁又有柱子堌。由吾洞 ,在馬陵山,相傳呂洞賓推車跡尚有。牛口峪 在蒼山,唐太宗敗竇建德於牛口峪,即此。
首山 :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一名「蛾眉山」 ,一名「筆架山。」 上有蒼峰突出,故名。
竹山 在城南四十里,近冊山而西。山有小廟,廟中有竹數竿,歷久不凋,相傳孟宗哭竹處。鐵腳山 在城西南九十里,石色似鐵,故名。又有黃柱山、孤山。
荊山、麒麟山 二山俱在城西南六十里。又七十里有風草山。
照山、八角山 :二山俱在城西四十里。又十里有三山。
薄山、峰山、恆山、銀山、望山 、五山俱在城西南四十里。
梧桐山、篆頂山、北土山、牛闌山 四山俱在城西四十里。
黑石山 :在城西四十里,石色如墨,傍有西廟山,又五里有扒頭山。
紗帽山 :在城西北二十里。
鞍絡山 在城西南九十里,形似馬鞍,旁有齊山、銅青埠、大姑山、小姑山。又五里為柿子山,又十里有豹突堌,又三十五里有橫山。
打磨山 :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石可作磨,旁有瑪瑙埠。
峰山 :在城南六十里。又三十里有八馬嶺,旁有巨陡澗,水深潺湲,人跡罕到。
望城埠、石埠、漸黃埠 ,俱在城西二十里。又東南五十里有陳家埠。
鐵牛嶺 在城西十里,嶺上有石如鐵,今紅埠寺居之。又十里有馬埠嶺,形如奔馬。又西南八十五里有風水嶺。
湯河 在州東北六十里。源出溫泉,東南入於沐。
孝感河 在州北二十五里孝子社,又名王祥河,即王祥臥冰處,「《八景》孝河凝冰」 ,即此。
陽明河 在州西南一百里。環遶向城一方,源出金雀山。
漁溝 在州西南一百里。源出寶山,東流入邳,民多漁於此。
泉溝 ,在州西南一百四十里。
魚梁溝 在州東五十里。上通湯河,下會沐水。芙蓉湖 在州西南九十里芙蓉山下,灌稻數千頃,古稱「瑯琊香稻」 是也。泇水入之,上有卞莊寺,世為卞莊子處變之所。
棗溝 在州西北三十里。夏秋水匯,一望無際。溫泉 ,在州東北六十里。又名湯泉,源出湯山八景野館。湯泉,即此。
石淵 ,在州南三十里。水中多出白石。
豹突泉 在州西南一百三十里豹突山下。
龍泉 :在州西南四十里,發源龍泉寺。周圍一丈五尺,深三尺。
紅石澎 在州西十五里,即丘城。東北夾涑水,兩岸頓起山峰,水中石骨峻嶒,聲聞數里。西有嚮河屯,名實由此。
郯城縣
元孝河 在縣西北七十里崔塚社。
皂河 在縣東南,舊通舟楫於宿遷,古郯子運道也。後因墨泉塞河,遂堙。其廢閘遺址尚存於寨子社。
墨泉 在縣舊城東北,即皂河發源處。其色如墨,故名「墨泉。」 世傳有關文運,明時土人以其水毒殺稼,故用鐵鍋以壓塞之。
皇清邑令張應瑞欲尋泉開鑿故穴,未能得,遂不果。
識者惜之。知縣黃六鴻有詩:「傳說幽淙黛與同,一川凝碧影青空。當年未審因何塞,弔古遺蹤思不窮。」
黃練池 在縣南曹村大埠嶺前,皂河深處是也。
神池 ,在縣西長城廟內。
清泉 在馬陵山側,傍有清泉寺。邑都御史張景華有詩:「聞說清泉寺最幽,病心幾欲過滄洲。高僧掛錫年應久,山上白雲可散愁。」
溫泉 在羽山
費縣
大沫堌 ,在縣西南六十里,根盤三十里,壁立雲霄,若巨柱之撐天。本縣山號為堌者,若太平不老佛耳雲頭之類甚眾。
泉堌 在縣西六十里。上有一泉,故名,平頂可住千家。
鐘山 在城北三里,費之主山。其中峰頂上有鐘窠,俗傳有鐘自此迸出。其東盡處為神女山,又名牛口峪、牛頭山。
「寒山 」 在鐘山後,頗稱勝概。
崇文山 :在城南五里。絕頂可望東海。
毓秀山 與「曾子山」 相連。
黑風口山 在城西南八十里,關陽川之北。又有鴈坡山,其形如鴈,一名鳳凰山,左側有泉。其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峰巒四合,岡嶺迴抱。《洙水》經山前,古剎兩層。又東十五里為蕭山,在官道北。
義山 在城東北四十五里。前枕浚河,西望平蕪,一峰獨秀。又有仙臺山,即抱犢堌,相傳葛稚川抱犢上山,耕以自養,旁有石柱山、天臺山。石山土頂峭壁峻層,高可望數百里,上有泉。魁山 在城西北一百一十里,上有魯敬王墓。又有鳳𩰚山,在雲寮村之前。後二山首相拱向,石纍纍在其額,望之如兩鳳欲𩰚狀。旁有牛山,形如臥牛。天門山,昔有毛陽處士李成,當元明之際,避亂此山十二年,
香山 在城西一百二十里,世傳卞《莊子》之女修行處。旁南有豐山,諸山皆土,此山獨石。又有黃花山,中有旦龍洞、馬家洞、黃花洞、鬼門洞,皆相通。
朝陽洞 在城西六十里。洞內有井,前有閣,四面山環。又有鐵佛洞,洞前亦有泉,有水簾洞。《蒙陰志》云:「本無水,惟大雨,眾泉夾谷而下,狀如簾瀑,水盡則已。相傳鬼谷子修煉處。」
紅雲洞 ,在紅雲山麓,洞中可藏萬人,可避兵寇。洞中西盡處,有河橫流。又有許由洞,岩壑幽杳,泉流石壁,下旁有楊廣洞、伯皆洞、仙人洞、婁瑾洞,世傳婁先生修煉之處。洞中有池,其水可煮丹砂。
丹山 在城西七十里,孤出河中,聳拔尖瘦。林家堌、不老堌、武王堌 ,俱在城西北七十里。石縫峪 ,在城西北九十里,蒙山之麓。
柿子峪 :在城西北一百一十里。峪中泉石清幽。
小淮河 在縣西一百一十里。源出西南諸山谷間,東流入興水河。
興水河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源出西山谷間,北流過平邑、顓臾,東流入浚。
桃花淵 ,在縣東南二里,在祊水曲崖之間。百馬淵 ,顓臾王廟北,傳有曹丞相馬九十九匹,每飲馬於此,增一匹成百馬。
橫溝 在縣東五里。源出左城崖,北流於祊南。石溝 ,在縣北十五里。上源為石泉,下通浚河,兩岸桃柳
玳瑁溝 在探沂東里許。杜甫詩云:「夜來雨過黃花潤,野水平流玳瑁溝。」 即此。今尚有碑。玉泉 ,《上冶集》東二里,泉自山崖石罅出,深三
尺,清澈見底。藻荇交橫,四時碧流。
廣泉 ,在縣西南六十里。
溫泉 在溫水村
「鍋泉 」 ,在大井東南山中。泉方形,深三尺,可引灌園田。
塔泉 鍋泉東,大旱不竭。
芹泉 在院上,縣西南三十里,亦名「琴泉」 ,以泉聲若琴韻也。
程家泉 ,黃嚴山西南流入涑。
包家泉 西崓之西。「清泉 」 ,在巨流山上殿後。
大珠泉 ,出抱犢山之陽,流為泇河。
輝泉 在縣東南三十里,其流為豬龍河、天賜泉 ,撐馬村西北。
龍泉 寒雨寺旁
大井 有二:一在城南四十里東流社,水盛而甘。一在西九十里大井村,深數丈,居人自古資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