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3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三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三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三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三十八卷目錄

 汾州府部彙考二

  汾州府城池考

  汾州府關梁考

  汾州府封建考

  汾州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三百三十八卷

汾州府部彙考二[编辑]

汾州府城池考        府志[编辑]

本府。汾陽縣附郭。

府城池舊名四陽,言日四面照也,世傳曹操建。舊《志》云「祝融城」 者亦此義。周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二尺。門四:東曰景和,西曰寧靜,南曰來薰,北曰永泰。元至正十二年重築。明景泰二年大加修理,隆慶三年增高一丈六尺,通計四丈八尺。萬曆元年磚甃。池環四關,曲折者遇澗引澗,遇泉引泉。東北環汾,深廣各數丈「許。關際城處池寬七八尺,而深倍之。即壘濬土,為之長堤。」 四關寬深又幾三倍。

東關「城 明嘉靖十九年創築,萬曆六年甓其垣。周圍九里有奇,高三丈餘,門六:東曰賓陽,西曰『聯城,南曰迎薰,曰通介,北曰拱極』」 ,曰「通陝。西關城 ,明萬曆十二年創築,周三里許,基廣二丈八尺,垣高二丈五尺,壕深闊各二丈,門四。南關城 ,明嘉靖二十一年築,周圍五里十三步,高三丈,門四。」

北關城 ,明隆慶三年築,周二里五分,高三丈二尺,基廣三丈,門四。

外縣

孝義縣城 ,世傳魏文侯建。元魏孝靜帝時移於西北隅。周四里三十步,高一丈五尺,外有壕,深一丈。明景泰「初典史李進、弘治間知縣張日升、正德間典史韓彪、嘉靖間知縣王錦、劉大觀,各重修。」 隆慶元年,知縣陳情浚壕增城,通甓之,高三丈八尺,厚二丈五尺,方四里。壘臺戍屋,俱增於舊。門四:東賓暘,南嚮明;西秩「成,北拱極俱陳情修。」

平遙縣城池 :「舊城最窄,東、南二面俱底。周宣王時,尹吉甫北伐,駐兵於東北,因隘不能容,展西、北二面。」 明洪武三年重築,周九里十三步,崇三丈,壕深一丈,廣一丈,門六座。三十一年,知縣沈振又修西、北二面,加厚七尺,增高六尺。隆慶三年,知縣岳維華重修,增敵臺九十四座,皆砌以磚。又以六門外各修弔橋,各立磚門。東門二,西門二。隆慶六年,知縣孟一脈甃城以磚。萬曆二十二年,增築甕圈,拆廢南門、北門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七八月間,因霪雨損壞知縣黃

「汝鈺補修。」 共計城牆二十五丈,城垛一百二十三堞。康熙三十五年至康熙四十四年,逐年相繼修葺。康熙四十五年,沿城植槐柳

介休縣城池 ,城有四門:東曰「捧暉」 ,西曰「臨津」 ,南曰「迎翠」 ,北曰「潤濟。」 周八里,高三丈五尺,根闊三丈二尺,女牆高五尺。西城南城門外有藩門二座,臺高二丈三尺,樓高一丈三尺。城始建自魏靜帝遷朔州,備禦外患,築土為垣。隋末尉遲敬德為劉武周居守,又重修之。明景泰元年,王險、彭鏞復葺之,以備外患,四門磚砌。正德二年,郝槃復為修築。嘉靖改元春,因水患,於城北門外砌磚門,另加鐵柵門一座,以泄暴漲,而水患始免。隆慶元年,知縣劉旁增修。萬曆三年,縣令康又民用磚石砌。崇禎六年、七年、十三年修葺。

皇清康熙十四年,城東面崩三十餘丈,知縣趙端修。

葺。二十五年,知縣李應龍奉。

旨修葺城垣。三十年秋、霪雨、浸塌城東面三十餘丈。

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日,震塌垛口二百五十四個,俱知縣王填設法重修。

石樓「縣城池 ,唐武德二年建。明景泰元年,縣丞耿祥修,周二里九十六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五尺,東南北三門,後增。西一門,周三里零三十步。」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周士章改北門、「南稍門」並建樓。

康熙十二年,知縣任玥于北門建重門,修葺樓臺。

臨縣城池 ,金大定二十四年建,元末湮廢。明景泰「元年,知縣劉本築小城一座,東南二門。正德八年,知縣杜敏增修外城,括牛澗在內,東西設二水門,以洩牛澗之水。嘉靖二十一年,兵備副使趙瀛委官拓築,高二丈五尺,上闊一丈五」

尺,周圍六里五步,甕城、門樓、敵臺、垛口、腰鋪俱備。城東又築堤,高闊丈餘,防湫河泛溢浸城。隆慶元年,知縣吳朝石包三面,其後署印通判蘇騰相繼成功。二十三年,知縣常時芳重修。永寧州城池 ,「秦丁巳年趙武靈王始築。元至元二十一年,河南行樞密院八元愷,郡守尹炳文補築。明景泰元年,州守范賓重修。嘉靖二十年,州守楊瀾增修。周圍九里三步,高三丈五尺,鑿壕深一丈二尺,東、南北三門」 ,隆慶丁卯,巡撫楊巍按臨,見「城廣人稀,乃於東南截其半而新築之,高四丈八尺,長一千二十丈,基厚三丈二尺,頂厚一丈五尺。東南北俱掘深壕,而西面城下有泉。萬曆四年包磚。萬曆二十六年,州守夏惟勤重」 修,改南門於東南隅。崇禎十四年,城濠增浚益深。

皇清順治十四年,西城崩,州守胡朝賓重修。

寧鄉縣城池 ,明景泰元年,知縣梁杲始築,周五里一百八十步,高三丈,闊二丈。門三:東曰「泰定,南曰永寧,北曰慶豐」 ,各建樓於上。西依鳳山,無門。樓有四,西曰「文鳳」 ,北曰「迎恩」 ,東南因門為名。知縣石祥鑿池,深各二丈許。嘉靖二十年,知縣王一言、三十五年知縣賈迪相繼修葺。隆慶二年,知縣李卿於東南北三面各增高五尺,加厚八尺。仍北面。後鑿重壕,廣二丈,深二丈五尺。三年,知縣吳三聘築甕城三,鐵裹門三,更名東曰「賓暘」 ,南曰「迎薰」 ,北曰「拱極。」 萬曆五年,知縣白經自北門起至西隅止,創棚八十四楹,以便守坐。後拆毀無遺。三十六年,用磚包砌。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史具勳,八年,知縣王之儀,各重。

汾州府關梁考        府志[编辑]

本府。汾陽縣附郭。

金鎖關 在城西三十五里。一名「向陽峽。」 巖險插天,中斷如闢,兩岸壁立,延袤二十餘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越之隘,為汾石咽吭。漢晉皆置關守之。明洪武初,設巡檢司。

黃蘆嶺關 在城西六十里。明宣德四年,置關,設巡檢司。為石隰往來大路,險阻多盜。

泰和橋 在縣治東大街北。

古風橋 在南郭中闊,東西與城垣埒,俗呼為「古風洞」 是也。

通濟橋 在城南十里陽城村。

王莊橋 在城東北十里陳家莊。

太平橋 在城北十二里太平村南。

太溝橋 在城北盡善村北。

康家堡渡 在城東二十里。即濟汾河也。攀龍橋 在城西北二里許。

孝義縣

白壁關 在縣西二十里。唐尉遲恭守戍於此。石上有痕若馬蹄,俗傳云「其內有寶,術士夜擊取去。」

溫泉鎮關 縣西九十里高唐山之側。南通吉隰州,北連寧鄉、石州,置巡檢司二處。自高唐以南,為南溫泉,屬隰州;北為北溫泉,屬孝義縣。今名溫泉鎮。

板谷關 在獨但村。《舊志》:「漢文帝置關於此戍守。」

勝水橋 在縣南二里

太平橋 在縣東十五里盧家莊。明洪武中,河徙,其橋遂廢。今以船濟往來,世傳有鐵橋,無考。霍家堡津 ,在縣東南十五里,通介休縣。本縣有船戶。

平遙縣

普同關 ,在平遙縣南五十里普谷口,東南綿,上通沁源,西抵關子嶺,南入岳陽,東接太陽,北連汾普。

文津橋 在縣東八里聚賢莊。

濟遠橋 在縣西十里城西鋪,乃古西河橋也。「中都橋 」 在縣治東,明洪武七年建。

介休縣

關子嶺 在縣東南六十里,與沁源接界。茂林峻嶺,地僻人稀,盜賊不時出沒。舊設巡檢司一員、弓兵三十名,防守其關門。

永利橋 在縣西二十里,亦名「師屯橋。」 跨汾河,為邑與郡之通衢。明正德五年建,萬曆十一年

重修,更名《虹霽》。崇禎二年復修。

皇清康熙九年、三十二年,相繼修葺。

崇仁橋 在縣東關街中。

昇平橋 在縣北關街中。

永固橋 在縣西十里官路中。

西門橋 在縣西門外。舊橋卑隘,一遇山水暴漲,衝入城中,衙宇皆墊。歲起城夫三千餘名濬池。民既患水,復病役。明萬曆二十五年,知縣史記事以「水非不仁,患在橋隘」 ,遂修橋。高九尺,闊一丈六尺,棚以厚木,柱以磚石,而水得直下。通順橋 在縣十里杜家莊。

普濟橋 在縣東二十里。

利民橋 在縣東四十五里郝家堡。

內封橋 在縣西十里鋪。

羅王莊渡 在縣北十里,以船渡濟。

霍家堡渡 在縣北十里,以船渡濟。

橋頭村渡 在縣北十五里。

大宋渡 在縣西北一十五里大宋曲村。小宋渡 在縣西北一十二里小宋曲村。《石樓縣》

窟龍關 在石樓縣東北六十里。東接孝義,南接隰州,北抵寧鄉。

永和關 在石樓縣西九十里黃河岸。唐置上平關 ,在石樓縣西北九十里黃河岸,路通綏德州。

夷吾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以晉公子夷吾封屈而名。

故縣橋 在縣東五里。故縣址。

臨縣

崔家坪橋 在縣,明萬曆二十四年建。

剋狐寨渡 在縣西北一百八十里。黃河東岸,路通陝西葭州。古置浮梁,今以舟濟。金大定中,平西夏,築城屯兵,歷元基廢。明洪武五年,置巡檢司。

永寧州

赤堅嶺關 在州治北一百八十里。嶺溝之險,北背梁山,南面河水,東阻峻陵,西帶深溝。獨東北自嵐縣而來,有大路一條,接壤本州以及本鎮。此隆慶丁卯盜賊出沒之故道也。扼要爭奇,最為喫緊。後議立堡寨以固藩屏,設重兵以慎封守,真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敵」 者也。其亦未雨桑土之思乎!

孟門關 在永寧州西五十五里。以下《府志》未載。

靈濟橋 在南城外

松風橋 :在城東北二十里。

寨東橋 在城西五十里。

洪濟橋 在城西十里

沙曲橋 在城西二十里。

廟灣橋 在城西七十里。

柳林橋 在城西六十里。

王家塔橋 在城東十五里。

青龍渡 在城西一百二十里。

官菜園渡 在州西南一百七里黃河東岸,《永寧縣》。

通濟橋 在南郊風雨溝。

永寧橋 在南郊外

慶豐橋 在北郭外

永濟橋 在南門外

汾州府封建考        府志[编辑]

本府。汾陽縣附郭。

上古

臺駘 ,少昊金天之子,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顓頊嘉之,封於汾州。按《左傳》,「封於汾川」 ,今曰汾州。

魏 魏先畢公高後畢萬事晉,封於魏,至桓子始分晉地。孫斯為文侯、武侯嗣。顯。惠王時,秦取其西河地,遷都大梁。

《夏侯嬰 》漢高帝封,夏侯嬰食邑茲氏,在汾陽城南十五里鞏村。

西河王琮 《蜀志》:「景耀五年,西河王琮卒,魏」

《司馬斌 》文帝封中郎司馬斌為西河恭王晉。

《西河繆王》斌 ,字子政。

《西河王喜 為石勒》所執。

後魏

西河公敦,平 爾朱新興,贈西河郡王。

北齊

《西河王紹仁 》《文宣子》。

汾陽縣伯韓賢 以功封。時西河不名「汾陽」 ,蓋《陽曲》舊名也。

竇洪景 封西河郡公

郭子儀 《舊志》:「唐封郭子儀為汾陽王。」

《杜敬遠 》封西河郡公;子《杜善衡》襲西河郡公。《溫彥博 》封西河郡公。

別鐵木兒 ,仁宗四年,封別鐵木兒為汾陽王。《明》

慶成莊惠王 ,諱《濟炫》,晉恭王第四子。永樂元年冊封。凡八賜璽書,十二年之國。宣德四年薨,葬孝義縣劉家里。其府在城內「同節坊」 ,永樂十一年以汾州治改建。

永和昭定王 ,諱《濟烺》,晉恭王第六子。永樂元年冊封,十二年之國,正統八年薨,葬汾陽太平里。其府在城內安靜坊,永樂十一年以守禦千戶所治改建。

慶成恭僖王 ,諱《美埥》,莊惠王長子。宣德七年冊封。景泰七年薨,葬汾州宋家里。

永和王 ,諱《美塢》,昭定王長子。正統九年冊封。十四年薨,未謚,葬汾陽洪西里。

慶成溫穆王 ,諱《鍾鎰》,恭僖王長子。天順二年冊封。弘治九年薨,葬汾州孝臣里。

永和順僖王 ,諱鍾鋏,美塢長子。成化五年冊封。十年薨,葬汾陽小相里。

永和榮懷王 ,諱奇淯,順僖王長子。成化十三年冊封。弘治元年薨,葬汾陽池定里。

《永和靖惠王 》諱《表》。榮懷王長子。弘治四年冊封。正德十三年薨,葬汾陽羅城里。

慶成端順王 ,諱《奇湞》,溫穆王長子。弘治十二年冊封。嘉靖十二年薨,葬汾州孝臣里。

永和安簡王 ,諱知燠,靖惠王長子。嘉靖元年冊封。二十八年薨,葬汾陽太平里。

永和恭懿王 ,名《敏窪》,恭懿王長子。萬曆二十九年冊封。

《慶成王 》名敏。榮懿王長子。萬曆三十七年冊封。

汾州府公署考        府志[编辑]

本府。汾陽縣附郭。

府署 在安靜坊,初為守備府,明萬曆二十四年,同知白夏改為府治。正堂、後堂,東贊政廳,西貯銀庫,東西吏房、儀門、大門。

太守宅 在正堂後

寅賓館 在大門內東

清軍廳署 ,在正堂西。

管糧廳署 在正堂東

理刑廳署 ,在清軍廳西。今祇有同知、通判二署。

經歷廳署 在管糧廳南。

司獄司署 在清軍廳南。

長盈倉 在師垣坊

汾陽縣署 在三賢坊。舊為稅課局。明永樂十一年,改為州治。正統十二年,知州李善重建。成化六年,知州伍秀修。嘉靖二十八年,知州李當重修。萬曆十二年,知州白夏改拓。至二十四年,改府,增設汾陽縣,即以舊州為縣治。二十五年,知縣蔡成也更加開拓。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趙其星復增修。

典史署 在堂西

巡檢司署 在黃蘆嶺,去縣治六十里,今廢。預備倉 一在天寧寺後,一在縣學東。

陰陽學 在城東門外,今廢。

醫學 在城南門內,今廢。

僧綱司 在天寧寺

道紀司 在城隍廟

察院 在守道東

分守冀南道署 在察院東。

分巡冀南道署 在察院西。

布政司署 在察院東南,今廢。

按察分司署 在察院西南,今廢。

公館 在《分守》道南。

孝義公館 、平遙公館 、介休公館 俱在師垣坊,今略傾圮。

考院 在縣治西

汾州營參將署 今借居《節義坊》舊宅。

汾州衛署 今惟存衙垣數武。

守備署 明季廢,今借寓廢府「節義」 坊。

演武場 在西郭北

養濟院 在縣治西北

漏澤園

外州縣

孝義縣署 在城西門內。相傳建於三國魏,元初為兵所燬。至元中知縣王恕、大德中郝思敬、明天順中知縣王佐、弘治中張日升、正德中閔以仁,俱重修。堂曰「牧愛」 ,中贊政廳,堂西架閣、庫、戒石亭,在儀門內。堂東西吏、戶、禮、兵、刑、工六房,承發科鋪長司,俱在牧愛堂西。後堂東有庫樓。獄在儀門內西迎賓館在儀門外左。知縣宅,在牧愛堂後。

吏廨 在堂西

旌善亭 在大門西

「申明亭 」 在大門東。

縣丞署 在堂東

典史署 在儀門內東

預備倉 在城內東南隅。

社倉 各坊廂俱有

陰陽學 醫學

僧會司 、道會司 ,《所在志》俱未載。

察院 在縣治東

布政司署 在中陽樓東。

養濟院 在橋南廂

漏澤園 在縣東

平遙縣署 在城中之西,明洪武三年建。萬曆十九年知縣何其智、二十五年知縣周之度,四十七年、四十八年知縣楊廷謨相繼增修。其制:大門上為譙樓,門內東寅賓館,東西角門,門外東土地祠,門內中儀門、觀政亭兩重獄,北女獄,又西北輕獄。大堂東為錢糧庫,西為武備庫,堂東贊政亭,西鑾駕庫,東吏、戶、禮三房,西兵、刑、工三房。公廨在西三房後。縣倉在公廨北。縣宅在正堂後,儀門外西旁為賦役房。大門外東為觀風樓、彰癉亭,西為申明亭。縣前路西為管支馬戶、轎夫總鋪司房。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汪麗日於大門東建「鐘樓。」《康》

熙四十八年,知縣王綬重修大門、儀門、觀政亭、大堂,復於堂前建「卷棚」 ,堂前東西便門,又修「六房」 、「班房」 ,儀門外賦役房,東西各六。

縣丞署 在正堂東

典史署 在正堂西

巡檢司署 在洪善鎮

預備倉 在縣衙門內公廨北。

常平倉 在縣治東北。按《縣志》,康熙三十四年,縣令王傑建廒房五間。

陰陽學 在縣治左路北。

「醫學 」 與《陰陽學》近。

僧會司署 :在吉祥寺。

道會司 在太平興國觀內。

察院 在縣治南

分司 在縣治東北

後察院 在縣治南

演武場 在縣西北

養濟院 在教場西

義塚 一在北門外,一在南門外,一在上東門外,一在西門外,一在下西門外。

介休縣署 在城西街。元至元中,縣尹閻梅創建。明洪武二年,縣丞雷震重修。大堂舊制三間,萬曆十九年,知縣王一魁增為五間,中三間蒞政,匾曰:「牧愛堂。」 東西二間為庫藏,貯火藥兵器等物。前為路臺,上建卷棚,年久塌毀。

皇清康熙十六年,知縣李試重建,堂左列「贊政亭」、堂

右列協亭,堂下東西各列廊房,東為吏、戶、禮、承發戶、鹽房,為燈火夫房,西為兵、刑工房及快手、買辦房。贊政亭偏東為太平庫,前為馬廠,為二門,中為儀門,左右為戒石亭。東西角門,門內西為把門、皂隸、禁卒房。東為武庫,為獄箭道,在協亭西。知縣王填建箭廳,匾曰「觀德。」 儀門外東有磚窯,門上建六角樓,康熙二十四年,李試建。寅賓館、土地祠、關帝廟,康熙二十六年增建獻亭、牌坊、樂樓,偏東鼓樓。知縣史記事創建。康熙二十九年,知縣王埴「重修。」 大門外左設申明亭,右設旌善亭。門內東為外班皂隸、外班快手房。門外西磚窯、十二眼坊里櫃書經收該年錢糧,康熙十六年,知縣李試建。正南臨街豎古「定陽坊」 ,坊內左營房、輕犯鋪三。堂後東西增建廳匾曰:

澄心堂廳東又增南面小房、面西小房。東院前修面西廈房。廳前面前舊有書房,迤西為新修廚房。內宅在三堂後,宅前增修東西廂房。宅東增修南房後院原磚窯二眼,增築三眼,上建房五間。窯東舊有面南小房,後有面西小房,又增面西小房。以上廳房、磚窯小房共三十七間,皆王埴修葺增建。

縣丞署 在「贊政亭東。」

典史署 在協亭西

巡檢司 在關子嶺,裁廢已久。

預備倉 在縣治東街北。

常平倉 在「預備倉」 內。

「陰陽學 」 、「醫學 」 俱缺。

僧會司 在崇壽寺東北隅。

道會司 在保陽觀內

察院 在西街,明洪武中建。

布政司 在西街南,元至正年建。

東察院 係舊布政司,在東街。明嘉靖年,劉源澄建。

分守道 在東察院東

分巡道 舊州館在西街。

清軍總捕分署 即東察院分守道衙署。康熙二十八年,移駐介休。

張蘭鎮公館 在城東四十里。

《冷泉關公鋪 》冷泉屬靈石,而往過官客,自介休南者,介休候之;自孝義南者,孝義候之。二縣同修「察院」 一所,今漸廢。圮。

養濟院 在縣宣化街南。

演武場 在城西

漏澤園 在南壇左後,於東西官路傍各置一所。

石樓縣署 在齊禮坊。今坊廢,併為崇文坊,西北是其治所。明洪武六年,知縣顧碩建。崇禎五年,「闖賊」 入城,焚燬。崇禎十六年,知縣熊時泰重置。瓦植不備,數椽卑隘。署側舊有臺址。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周士章增葺之,額為「青來閣。」

一名「山舫。」 下有圃,可以種蔬植木。西廳倉三間,旁廈四間。山舫以風水不利,廢為月臺。

典史署 所在《志》未載。

預備倉

陰陽學 、醫學 「所在《志》」 俱未載。

僧會司 在永慶寺

道會司 所在《志》未載。

按察分司署 在縣治東,廢。

稅課局 :在縣治東門外,以山僻危峻,商旅不行,廢。

守備署 在崇文坊東

演武場 在西門外

養濟院

漏澤園

臨縣公署 在城中鳳山東麓。元知州馬建,明洪武三年重修。

皇清順治六年,賊焚知縣朱公甫買「厚德坊民居」,改

為縣治

典史署 所在《志》未載。

預備倉 在縣治西

常平倉 在內城南門外。

社倉

陰陽學 醫學 知縣常時芳建。

僧會司 在普化寺內

道會司 無

布政司 在縣治南

按察司 在外城南門內。

演武場

養濟院 新舊二處俱在縣治西南。

義塚

永寧州署 在偏城西南,元至正十二年建。明隆慶元年被兵盡燬。署州事太原府同知李春芳將治基西首一半,申請兩院,移帖給民,與民間納穀為業。又截中半構為官倉,而以其半合舊兵備道為州署。正堂額曰:「仁懷」 ,後堂額曰:「和衷。」 中有穿堂。贊政廳在堂西,銀帑在大堂東,東西吏書房,堂前為戒石亭、儀門、土地祠。儀門東為寅賓館,又東為獄儀門,西為大門。鼓樓在大門左,鐘樓在大門右。旌善亭在大門東,申明亭在大門西。州守宅在和衷堂後。宅後土山有虛白洞。

州判署 在堂西

吏目署 與「州判宅近。」

預備倉 在州治西

青龍渡巡檢司 在州治西一百二十里。

赤堅嶺巡檢司 在州治北二百里,今廢。醫學 、陰陽學 俱在州治東。

僧正司 「在州治東。」

道正司 在州治北

察院 在州治北,今毀。

布政司署 共十八間

府館 在州治真武廟東。

接官廳 在東關

演武場 在州治東

養濟院 「在州治西北。」

義塚 在東門外

寧鄉縣署 在城內得真坊。明洪武三年建。中為大堂,大堂左右為東西庫房、書吏房,堂前為儀門,儀門左右為東、西角門,儀門外為寅賓館、鼓樓,堂傍有贊政廳。縣治東有「申明、旌善亭」 ,今廢。

典史署 在縣治內

預備倉 在縣治南

社倉 一在縣治北,一在朱家店,一在仙明都。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南。

僧會司 在清涼寺內

道會司 ,在都元觀內。

布政司署 在縣治東

按察司署 :在縣治東。

府館 在縣治東

演武場

養濟院 在縣北,後移慶豐門外。今廢。

漏澤園。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