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2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二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二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二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二十八卷目錄

 河南府部彙考二

  河南府山川考上

職方典第四百二十八卷

河南府部彙考二

[编辑]

河南府山川考上   通志府志合載

[编辑]

本府。洛陽縣附郭。

邙山 在府城北三里。一名郟山。周築王城,北抵郟山,即此。其山西自新安接洛陽、偃師、鞏縣一帶,東漢諸陵及唐、宋名卿塚墓多在焉。《圖經》曰:「北邙山,一名平逢山,金更名太平山。綿亙四百餘里,起關中,附二華而東,層層起伏,為狀不一,隨地立名,屹然峙河洛之中。」 按《道書》,「海內福地七十有二,邙山其一云。」

穀城山 在府城北五十里。本名潛亭山。漢置穀城縣,故名。瀍水出於其下。《左傳》定六年,單子伐穀城,以定王室。即此。

翠雲山 在府城西北十里,即邙山最高處。樹木森列,蒼翠如雲,故名。上清宮在其巔。朱超石《與兄書》曰:「登北邙遠眺,眾美都盡。」

八將山 在府城西三十里。唐尉遲敬德與單雄信等戰於此。

秦山 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起陝州,與邙山聯體。其上三峰鼎峙,亦名「三山」 ,相傳周之三王陵也。

闕塞山 在府城正南二十五里。郡之朝山也。一名伊闕,俗名龍門。酈道元曰:「伊水入伊闕,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 《春秋:昭公二十六年》,晉趙鞅使女寬守闕塞,即此兩巖間。元魏胡太后崇信浮屠,琢為佛像,大小不可數計。其像之最大者,惟賓陽洞。

周山 在府城南十五里。一名小亭山,山下有周谷。《水經注》引《皇覽》曰:「周靈王葬於河南城西南山上。又名周山,在柏亭西。」

香山 在府城南三十里,因舊產香葛,故名。舊有香山寺,即裴度《還帶》處。唐侍郎白居易之墓在焉。

玉泉山 在府城東南三十里。上有白龍祠,祠前有白龍潭。

萬安山 在府城東南四十里。一名大石山。漢時名石林。馬融《廣成苑賦》云「金門石林,殷起乎其中。」 是也。山高二千丈,危峰邃谷,冠乎洛陽。其麓有彭婆塚。又唐姚崇墓。

黃華山 在洛陽縣萬安山之南麓,平坡之中忽起二峰,俗名「黃華堆」 ,范文正公墓之祖山也。「委粟山 」 ,在府城東三十五里。魏明帝營圓丘於此,至今形尚存。

大石嶺 在府城西南新安界,來、濡之水經其南。

鳳凰山 在府城東北三十里,近平樂堡。山飛舞似鳳形,故名。中有嶺似駱駝,又名駱駝嶺。八風谷 在洛陽縣,其上多美石,作示固堂,嘗採此石以作柱。《水經注》曰:「太和中,造太和殿於平城殿之東,階下有一碑石」 ,亦是洛陽八風谷之所產也。今失其處。

大谷 在洛陽縣,《東京賦》所謂「大谷通其前」 者是也。《董卓傳》曰:「大谷距洛九十里。」 《註》云:「大谷口在故嵩陽西北八十五里,北出對洛陽故城。」 華延《洛陽記》曰:「城南五十里有大谷,舊名通谷,今失其地。」 以地勢考之,當是水泉口。然二書里數不同,蓋《註》所謂「九十里」 ,指今城而言,《記》所稱「五十里」 ,指故城而言。要之,古洛陽面前,更無對出之口,則此為「大谷口」 ,萬無可疑。

洛水 在洛陽縣。源出陝西洛南縣冢嶺山。東北流,經盧氏、永寧、宜陽,入本縣界,去城南五里許,歷偃師,至鞏縣北十里入河,名洛口,一名洛汭。《禹貢》「東過洛汭」 ,即此。亦名「什谷之口」 是也。此水全鍾地靈,自黃帝以及成周,皆齋沐臨水而獲禎符,不止神龜負書一事也。

伊水源 在洛陽縣,出盧氏悶頓嶺,經永寧、宜陽、嵩縣,入本縣界。由伊闕而北,轉折而東,會洛水入於河。

瀍水,源 在洛陽縣,出穀城山,自高廟溝起,與九眼泉合,東南流,經孟津縣二十里,始入本縣界。由邙山西北注向東,至縣後轉折而東行,至

《北瑤》始逶迤而入於洛。

穀水 在洛陽縣。《山海經》云:傳「山之西有林焉,曰璠冢,穀水出焉,東流注於洛。」 《水經》云:「穀水出弘農澠池縣南璠冢林穀陽谷。東北流歷澠池,至新安,澗水注之,入於洛。」

澗水 ,在洛陽縣。《山海經》云:「婁請幫助識別此字。山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澗水出焉,北流注於穀。白石山在新安縣,澗水注穀,經七里橋南流,轉東入洛。《水經注》云:「自下通謂之澗水」,為穀水之通稱焉。甘水,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源出宜陽縣眉城東,西南流入洛,其味甘,故名。

孝水 在府城正西三十里。其源在廆山之陰,自穀口堡入澗水。相傳晉王祥臥冰於此,故名。金水 ,在府城西二十里。自新安縣界金水堡入澗。隋都洛,改遶皇城,故名。

江左水 在府城南十八里。源出登封縣少室,西北流入於伊。唐高宗幸嵩過此,愛其山川秀麗,顧謂侍臣曰:「江左風景不過如是」 ,因稱江左。按《縣志》作姜佐水,俗傳姜太公釣此,故名。沙水 在府城西南四十里,源出秦山南五十里,水漫流入於洛。

黃家水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源出秦山南新店之南,入於洛。

龍虎灘 在府城東三十里。隋李密築龍虎臺以閱武,南臨洛水,故名。

鸂𪆟灘 在洛陽縣,古伊闕故地。牛僧孺為尉,鸂𪆟雙下,旬日拜御史,故名。八節灘 在洛陽縣治南伊闕東。唐白居易作八節灘以自娛,見《括地志》中。

狄泉 在府城內大倉西南。《左傳》僖公二十九年,「盟於狄泉。」 即此。

平泉 在府城南。泉上有橋,乃唐李德裕舊莊。中多怪石,醒酒石尢奇。唐白居易詩:「狂歌箕踞酒樽前,眼不看人面向天。洛客最閒惟有我,一年四度到平泉。」

靈泉 在府城南,唐李德裕有賦。

溫泉 有五:一在府城東北,一在偃師縣南,一在嵩縣西南,一在澠池縣東,一在新安縣西,俱冬溫夏涼。

「四眼井 」在府學門外,奎光閣之西。一井分為四眼,其水凊冽,不濁不竭。有請幫助識別此字。郡之文運八角井 在府城南六十里,其井石甃八角,相傳內有錦鯉長尺許,時遊水面,人不敢害外州縣。

偃師縣

鳳臺山 :在縣治東二十里。昔有鳳凰集其上,故築臺以名其山。

景山 在縣治南二十里。《詩》謂「陟彼景山」 是也。唐陳子昂曰:景山崇麗,為冠群峰。北對嵩、邙,西望汝洛,居祝融之故地,連太昊之遺墟。帝王圖籍,縱橫左右,岡陵之美,復何加焉。

首陽山 在縣治西北十五里。邙山之最高者,日出光照,故名。商伯夷、叔齊叩馬諫武王,後隱此。詩云:「采苓采苓,首陽之巔。」 按《通志》言首陽者五處,賈逵註云「在蒲坂。」 未考孰是。緱山 在縣治南四十里,孤峰突出,周靈王太子晉升仙於此。《山海經》云:緱山之上無草木,多金玉,泉水出焉。上有飲鶴池。池在豢龍岩下,一名「覆釜堆」 ,盧元明有《記》。

「太子嶺 」 即景山一帶,唐高宗太子弘陵在焉,故名。

蛾眉嶺 :在縣治西北二十里。兩山迤連,如蛾眉然。

劉澗 在縣治南五十里。河源出南山。周劉康公食采於此,用其水,故名。

落鹿澗 在縣治南二十五里。子晉射鹿於此,從浮丘公學道處。

拜馬澗 在縣治南三十里。子晉乘鶴昇仙,棄所乘之馬於此。鄉人拜之,因名。

鄩溪 在縣治東北十五里,內有蓮,冬溫夏涼。甘露泉 在縣治東。其泉瑩澈如線,飲之若飴,因名。

雙泉 在縣治南,二泉並出。

鞏縣

虎頭山 :在縣治南門外,僅接城垣,形類虎,故名。知縣吳三仁改名「南極山。」

猴山 :在縣治東南二十里。山勢高峻,其形如猴。晉王亥隱此。

趙封山 :在縣治南四十里。宋種茶此地,封之以禁樵採,故名。

青龍山 在縣治南四十五里,其山穹窿,在宋

考證

太祖陵左故名

黑雲山 :在縣治南六十里。昔成湯禱雨處。傳聞禱畢有黑雲起於此山,故名。

洛汭 在縣治北。洛水入河之處,清濁異流。亦名什谷。《禹貢》:「東過洛汭。」 《史記》:「張儀說秦什谷口。」 《左傳》:「周劉定公夏館于洛汭,歎曰『美哉禹功,明德遠矣』。」 即此。

孟津縣

柏崖山 在縣治西五十里大陽堡黃河南岸,丹崖翠巘,佳氣浮騰。北魏侯景築城於上。唐開元初,建柏崖倉。會昌間,復置柏崖縣,基址尚存。黃河 在縣境內,發源星宿,經積石、龍門,由潼關折而東下,歷砥柱,過洛汭,至於大伾,播為九河,入於海。

宜陽縣

錦屏山 在縣南門外。唐武則天幸此,賜名錦屏。中有一峰,聳然特出,號曰玉柱峰。下有煙霞亭,遺址尚存。又按《縣志》,唐仙翁呂巖過此,有時當海晏河清日,一絕再過,有半空豁然雷雨收一律,後先掩映,石跡猶存。

壽安山 :在縣治東十三里。隋置壽安縣,蓋取諸此。

憇鶴山 在縣治東南四十里。世傳王子晉得仙,緱嶺乘白鶴憩此,故名。

公山 :在縣治西九里。上有周公廟。

靈山 在縣治西四十里。周靈王葬此,因名。女几山 ,在縣治西九十里。乃晉女彭娥汲器所化之地。一名石雞山。《廣輿記》曰:「白蘭香神女上昇,遺几於此。」

汪洋河 :在縣治西四十里官莊。東自澠池流經鹿跑泉南入洛。

昌谷水 ,在縣治西九十里。源出《陝州》,經連昌宮南入洛。

噴玉泉 在縣治東南。司馬光詩:「蒼崖雙起秋雲齊,亂峰迸出如攢犀。石稜澀不容馬蹄,下馬步入荊榛蹊。瀑泉沃雪托白霓,落潭橫引成清溪。老木長藤咫尺迷,剛欲出門忘東西。」

登封縣

嵩高山 在縣治北五里。《詩》曰:「嵩高維岳,峻極于天。」 居五岳之中,故為中岳。漢武帝改名崇高。《漢地理志》曰:「崇高有太室山、少室山。」 戴延之《西征記》曰:「東為太室,西為少室,嵩其總名也。」 太室山 在縣治北五里。《西征記》曰:「謂之室者,以其下有石室焉。」 中峰即嵩頂。唐武曌立封禪壇於其上,有天門、石樓、玉女窗、搗帛石、定心石、三醉石、高登崖諸勝。其山二十四峰,乃青童峰、黃蓋峰、浮丘峰、三鶴峰、遇聖峰、萬歲峰、玉鏡峰、獅子峰、虎頭峰、起雲峰、鳳凰峰、金壺峰、華蓋峰、元龜峰、臥龍峰、玉柱峰、子晉峰、會仙峰、老翁峰、玉人峰、玉女峰、獨秀峰、積翠峰、太白峰。

少室山 在縣治西十七里。一名季室。《郡國志》又名負黍山。有負黍城在其南。《敬通賦》云:「遇許由於負黍。」 即此。《輿地志》亦稱此山為御砦。金宣宗曾屯兵其上,因名。唐人作《石淙序》,有「少室若蓮」 之句。至今遠近亦稱少室為九頂蓮花砦。其山計三十六峰,為朝岳峰、望洛峰、太陽峰、少陽峰、石城峰、石筍峰、檀香峰、丹砂峰、缽盂峰、香爐峰、連天峰、紫霄峰、羅漢峰、七佛峰、靈隱峰、來仙峰、清涼峰、寶勝峰、瑞應峰、瓊璧峰、紫蓋峰、翠華峰、藥堂峰、紫薇峰、白道峰、天德峰、卓劎峰、白雲峰、金牛峰、明月峰、凝碧峰、迎霞峰、玉華峰、寶柱峰、繫馬峰、白鹿峰。

箕山 在縣太室東南二十五里。亦名許由山。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即此。《初學記》曰:「許由山高大四絕,其北有潁水。堯讓天下於許由,由不受,而逃耕於潁水之陽,沒葬箕山。堯封其墓,號曰箕山公。」 山下有牽牛墟,側有犢泉,是巢父還牛處也,石上犢蹟存焉。又漢潁川太守朱寵於其上立許由廟。

陽城山 在縣治東。後漢荀爽貽李膺書:「悅山樂水,家於陽城。」 即此地也。《水經注》:「昔禹避商均於陽城。」 《唐·地理志》曰:陽城地有測影臺,即周公以土規測影處。

轘轅山 在縣治西北二十八里。一名萼嶺。《十三州志》曰:「轘轅道凡十二曲。」 《史記》:「禹通轘轅,後為關。」 東漢何進所置八關之一也。《左傳》:「晉欒盈過周,王使侯出諸轘轅。」 即此。

大熊山 在縣治東四十里。《唐詩》稱「交崖山。」 山形陡峻,惟有東西兩徑,東徑自王莽坪緣山脊而上,路甚險。西徑自孤石溝而入,溝盡處折而南,則大熊之西巖也。東巖有仙人洞,稍南有黃

龍潭

倚箔山 在縣境內,一名天箔山。《名勝志》曰:「其形峭峻,望如立箔,西北崖下有石鍾乳。」 《唐書》云:「貞觀七年,採鍾乳於倚箔山」 ,即此。

石淙山 在縣治東南三十五里。峰攢水遶,一邑奇觀。唐則天武氏與群臣會飲於此,其跡尚存。

盧巖 在縣太室東。唐盧鴻隱處。其岩峭壁千仞,瀑布水飛流而下,恣態萬狀,最為奇觀。東有盧徵君祠,前有飛泉亭。澗中石壁有紋如墨,畫水波之狀。明袁弘道題「墨浪石」 三字。

蝌蚪岩 在縣境內。《名勝志》曰:「嵩山之東有蝌蚪巖。」 《嵩高山記》曰:「漢張芝於此得蝌蚪古書。」 虎口岩 ,在縣太室之奧,唐李荃得《黃帝陰符本經》於此。

赤腳岩 在縣嵩山南麓。相傳仙人張赤腳嘗憩息岩下。

錦帶岩 在縣太室南啟母石之左,岩高無際,中有五色石一層,望之如束帶然。

摘星岩 在縣少室之東,壁立如岑樓。

摩蒼岩 在縣缽盂峰最高處,有石曰「覓心臺。」 文太青命焦復亨改書此名。

柏廈岩 在縣少室東。崖削直,其高無際,半壁見一洞門,上有古柏覆之,如廣廈。

東岩 在縣境內。昔白龜年至嵩山,遙望東岩古木,簾幕匝地。步至其傍,見一人曰:「吾李白也,為中岳辟掌牋奏已百年矣。」 因贈龜年書一卷,讀之能辨禽獸言語,即此。

棲靜崖 在縣中峰東南稍下三里許,有石岩形如半舫。其間地僅丈許,上下壁削。遊人於崖西穿石竇,駕木蛇行以度。崖中石隙滴水不絕,置器盛之,可資棲飲。《舊志》稱為「高登」 ,為更今名。玉黃峽 在縣少室正東。峽中多黃石,光潤如玉,故名。

待仙峽 在縣玉黃峽之南。山勢奇險,此為更甚。兩岩巉峭聳出雲霄。峽之將盡處有小坪,相傳有唐李拾遺祠。《明陳文燭記》:「西北有柏洞。」 鬼谷 ,在縣告城北,鬼谷子學仙處。

潁谷 在縣陽城山之東。《左傳》「潁考叔為潁谷封人」 ,即此。

逍遙谷 在縣太室南。唐潘師正所居,太宗幸焉。亦名「承天谷。」

紫虛谷 在縣嵩山之陽,宋張昇結庵其中。柏谷 ,在縣少室西北,去少林寺五十里。《西征記》曰:「谷中無回車地,柏林蔭靄,窮日幽暗,殆弗睹陽景。」 裴漼《少林寺碑》云:「群峰合沓,深谷逶迤,複磴綠雲,傍臨鳥道。」 其險可想見也。隋開皇中,詔賜少林地百頃,稱柏谷屯。唐太宗致書少林寺,乃稱柏谷塢。

潁水 ,在縣治西四十里,源出陽乾山,流入禹州界。按《水經注》:「潁有三源,左源出陽乾山,中源出少室山,右源出少室南谿。」

少陽河 :在縣治西南十五里。源出缽盂峰東岩下,經清煙嶺南入於潁。

五渡溪 在縣治東南二十五里。源出太室東谷。自山頂下流,疏為二十八浦。山下大潭周數里,清深肅潔。中有立石,高廣平整。遊者泛舟昇陟,可以取暢山情。其水滎迴曲折,涉者五渡,故名。緣谿聚落,即稱五渡村。其中多產九節菖蒲。疊石溪 在縣治南五里許太室之前。源自高登崖澎湃而下,一路崩崖仄磵,或瀉而為瀑,或停而為淵,或濺而為瀨,南流交西溪。宋康節先生曾遊於此,有詩。

金屑溪 ,在縣治南三里許。密樾奇石,映帶左右。溪中時有金屑如麩,蓋水之最貴者。依崖為洞,焦太僕微時,讀書其中。

石柱川 :在縣治東十五里。有二石夾水而立,屹然如柱。

天門泉 在縣治北嵩山之上。歐陽修詩:「煙霞天門深,靈泉吐崖側。雲濕灝氣寒,石老林腴碧。長松暫休住,一酌煩心滌。」 見《登封縣志》。

白龜泉 :在縣治南二十里。泉有石蟹。

卓錫泉 在縣治西少林寺前。相傳二祖卓錫於此。

永寧縣

鳳翼山 在縣治北一里,以形如鳳翼,故名。延壽山 在縣治西五里。山有香泉,相傳飲之者多壽,故名。

金門山 在縣治南三十里。一名律管山。《玉泉記》所謂取宜陽金門竹為管,河內葭草為灰,吹之以候陽氣者也。舊《志》云:黃帝命伶倫取竹於

考證

此以造律呂。按《前漢律曆志》:「伶倫取竹,在大夏之西,崑崙之陽。」

嶕嶢山 :在縣治西北三十五里。相傳「廣成子嘗居於此」 ,上有河瀆靈源廟。

龍頭山 :在縣治西四十五里洛水之陽。上有快風軒。

大通山 :在縣治西五十里。上有風穴,擊之如雹聲。

陽虛山 在縣治西北五十里。一名陽峪山。《山海經》曰:「陽虛之山多金,臨於元滬之水。」 倉頡隨黃帝南巡,登陽虛之山,即此。

崤山 在縣治西北六十里。一名嶔崟山。春秋時,晉人敗秦師於崤,即此。

大壇山 :在縣治西四十五里。山頂廣平如壇,高埠如屋,又名壇屋山。

分水嶺 :在縣治西四十五里。有泉分注。嵩縣、陝州皆有之。

魚脊嶺 :在縣治東北七十里。以其形相似,故名。

摩雲嶺 在縣治西八十里,其山高峻凌雲。王官谷 在縣治東四十五里大柱山中。「元滬水 」 在縣治西五十里,源出陽虛山,南流入洛。

崤水 在縣北六十里。源出崤山下,南流入洛。大宋川 ,在縣治東北二十五里。源出黃塘山,東南流,經宜陽入洛。

香泉 在縣治西延壽山側。

刀環川 在縣治東北五十里。源出崤山,東流入宜陽界,名昌河。

九經澗 在縣治西北一百里。相傳漢光武微時,於此迷路,往來九次,遇一老人指以出路,因名。

回谿 在縣治北六十里。《東漢書》:「鄧禹、鄧弘要馮異共攻赤眉,屯兵回谿,大破赤眉於崤底。」 即此。

醴泉水 在縣治西南,流入《狂水》。

新安縣

慕容山 在縣治北。相傳慕容垂屯兵於此。爛柯山 在縣治西南三十五里。群山秀錯,佳水繁密。有清溪洩於山峽之間,其石如爛木,取塊剖開,內有樹葉痕。岩下一洞,深邃莫測,名「王喬洞」 ,即樵子王喬遇仙處。

闕門山 :在縣治西三十里,與青龍山相對如闕。澗水中流,謂之闕門。俗稱「鐵門」 ,非。

青要山 在縣治西北七十里黃河南岸。其山壁立數仞,《山海經》稱為「帝之密都。」 北望河曲,是多鴽鳥。南望瞻渚,轅水出焉。有草黃華赤實,服之能益人顏色。

漏明岩 在縣治西北六十里。舊名「石門。」 兩壁削立數十丈,中一徑可通往來。旁有岩,居民建寺,後為避兵之所。

小兒崖 在縣治北十里黃河南岸。其北岸有孔子岩,與此相對。俗傳孔子西遊至此,見數小兒鑿崖以通黃河之路。

貓兒崖 :在縣治北六十里狂口渡,北枕黃河。相傳河岸北山有白鼠磧,舟自西來,每為所壞。後鑿石貓於水中以鎮之,河流遂平。

少水 :在縣治東南二十一里,東流入澗。《山海經》云:「瞻渚之上,少水出其陰。」

澠池縣

韶山 :在縣治北三十里。有金烏、白兔二峰。改澠池為「韶州」 ,蓋取諸此。

白石山 :在縣治東北二十里。山多白石如粉狀,澗水出於此。

方山 在縣治東北五十里,頂形四方,故名。廣陽山 在縣治西二十里,《澠水》出於此。桓王山 在縣治北九十七里。周桓王葬此,其上有桓王廟。

黽池 在縣治北。黽似蛙而腹大,池有此,因名。澠水河 在縣治西二十里。酈道元云:「熊耳山際有澠池水東南流」 ,即此。

嵩縣

三塗山 在縣治西南十里,蓋神禹所鑿以導伊者。《書》曰:「南望三塗」 是已。兩山壁峙,伊水中流。一為伊闕,一為陸渾,併此為三塗。俗呼為崖口,又曰水門云。

陸渾山 在縣治東北四十里。一名方山。春秋時,陸渾戎居焉。秦因其地置陸渾縣。漢末,胡昭隱居於此,今呼為「古城」 者是也。《左傳》「楚子伐陸渾之戎」 ,即此。

九皋山 :在縣治東北四十里,直南為鶴山。《二》:

山相向,伊水經其下,故名。唐賀蘭藏修於此。宋程顥作《邵康節墓誌》,謂「九皋在其南」 ,蓋謂此也。上有鶴鳴觀、鐵柱龍湫一泓,夏冬不涸,蓋一邑巨觀云。

思遠山 在縣治北四十里。其山高大,與九皋七峰並取「登高思遠」 之義。唐聖曆二年,則天武氏發洛陽幸此,曾建乘涼閣、避暑樓、射鴈臺。今遺址尚存。

伏牛山 在縣治西南三百里,唐自在禪師降伏野牛之所。山摩蒼穹,澗絕地紀。寺後山巔有一泉,傾流而遶寺前,淋宮禪室,星布其處。今為嵩與內鄉南召之界。

鳳牛山 在縣治北三十里。宋建炎之後,大梁已為劉豫所據。翟興為宋安撫使,保護陵寢,曾屯兵於此,以拒金人。城址猶存。

露寶山 在縣治西北七十里。元末,李興屯兵於此。今為嵩與宜陽之界。

紫荊山 ,在縣治北九十里。山中為梁二帝陵麓,為邵康節墓,直北嵩與洛陽之界。

耙耬山 :在縣治東北二十五里。下為兩程夫子宅,與古《陸渾縣》相對。今建有二程夫子專祠,廟制擬於闕里。

高都水 :在縣治西北五里。源出大礦山,南至青山,東過高都,入於伊。

空桑澗 在縣治南一十五里鳳凰山之下。一澗幽窅,世傳「伊母化為桑」 之處。有莘氏女採桑,得嬰兒於空桑中,即此。

盧氏縣

熊耳山 :在縣治西南七十里。《禹貢》「導洛自熊耳」 ,即此。

老君山 在縣治南二百五十里。南望武當,北視條岳,東見伊闕,西俯熊耳。昔老子講道修煉於此。上有老君殿,皆石柱、鐵瓦、丹竈、丹井猶存。鐵嶺 在縣治北四十里,從秦山發脈,過峽於此,為邙山之要。其地險峻,乃南北通衢,昔人曾置戍焉。

悶頓嶺 :在縣治東南百里。伊水出焉。

青崖 :在縣治西九十里。上多產羚羊。

白龍崖 :在縣治東南抱犢山。塑白龍像於下,故名。

馬回川 在縣治東北七十里。相傳唐盛彥師伐李密於此,振旅而回,故名。

湯水 :在縣治西南一百二十里。源出惡峪嶺,南流入粉青江。

「橫澗」 川 在縣治北。源出鐵嶺,流入城中,析為眾渠,灌溉蔬圃,東南流入洛。

陝州

砥柱山 在州治東四十里。黃河中流。《禹貢》「導河積石,至於砥柱。」 即此。

三門山 ,在州砥柱上流百餘步,禹導河鑿以通流,南曰鬼門,中曰神門,北曰「人門。」 隋開皇十五年疏鑿之。唐開元二十九年,李齊物又鑿之,唐太宗令魏徵勒銘。至德宗貞元元年,遣官致祭,又復鑿之,有祝文存焉。

雞足山 在州治西南二里。峙臨河曲,形如雞足。上有迎祥觀,為河上公註《經》處,漢文帝曾幸焉。

橐水 在州治南門外。一名永定澗。源出橐山,西流入河。其水暴悍,益以山澗諸水,甚為民害。譙水 在州治南三里許。源出自常永山谷,西流入河,俗呼為「三里澗。」

七里澗 在州治西南七里,今名「石橋溝」 ,北流入河。漢獻帝東遷,李傕、郭氾等追乘輿,戰於東澗,天子幸曹陽墟,即此。

茅津 在州治東北十里,一名「沙澗。」 秦伯伐晉,自茅津濟,封《崤尸》而還,即此。唐太宗造浮橋以濟渡,係豫、晉兩省通衢。

蝦蟆泉 在州城西門外。水自石眼流出,內生蝌虯,禱雨即應。唐韓愈詩:「居然鱗介不能容,石眼環環水一鍾。聞說旱天祈得雨,只疑蝌虯是蛟龍。」

靈寶縣

浮山 :在縣治西南九十里。上有浮丘、豐濟侯廟墓。

乾山 :在縣治東南一百里。祖龍紆折,蜿蜒而下,來脈結縣。

牧犪嶺 在縣治西南十五里,即桃林之野也。犪,牛名,出岷山,肉重千觔。武王克殷歸牧牛於此,故名。

石隄山 在縣治西南萬度山下。有石隄祠,《銘》云:「魏甘露四年,散騎常侍、征南將軍、豫州剌史。」

領弘農太守南平公所建。出《水經注》。

柏谷 在縣治西南一百里。中有亭,晉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適楚,狐偃曰:「不如之翟。」 漢武帝嘗微行至此,見饋亭長妻。故潘岳《西征賦》云:「長徵容於柏谷,妻觀貌而獻餐。」 皆此地也。弘農澗 在縣治西,源出朱陽鎮藏牛谷,會崤澠諸水,北入於河。師古曰:「洪溜澗。」 宋避英宗諱,又改曰鴻臚澗。

斷密澗 在縣治東南一百二十里。即盛彥師斬李密處。

門水 在縣治西南。《水經注》曰:「門水即洛水之枝流,東北出為門水也。」 又東北歷華陽之山,《山海經》所謂「華陽之山,門水出焉」 者也。

菑水 ,在縣治東二十里。《水經》云:「水出常丞山之西北,經曲沃城南,又曲經其城西北流入河。」 閿鄉縣

閿山 :在縣治西南七十里。數峰特出,形勢嵯峨,縣之得名以此。

荊山 在縣治南三十五里。黃帝採首山之銅,鑄鼎於此。鼎成騎龍昇天,人抱遺弓而號。漢武帝建宮其上,唐王顏有賦。

休馬山 在縣湖城。周武王歸馬處。

秦嶺 :在縣治南三十里。起自秦隴。諺云:「秦頭虢尾,太華相連。」 韓愈左遷潮陽,曰「雲橫秦嶺。」 即此。

湖水 在縣湖城西門外。源出秦山,迤邐縈迴,北入於河。

郎水 在縣治西二十里盤豆鎮。自棗鄉峪北入於河。昔曹操以杜畿為河東太守,畿詭道自郎津渡,即此。

玉娘湖 在縣皇天原南。見《唐詩》。

阿對泉 在縣治南。阿對乃漢楊震家僮,嘗引泉灌蔬。因唐吳融詩:「六載抽毫侍禁闈,可堪衰病決然歸。五陵年少如相問,阿對前頭一布衣。」 九龍泉 在縣治南十五里。泉有九窟,源深莫測。唐開元時旱,禱雨有應,賜名為九龍泉。

《府志》
未載山川

[编辑]

洛陽縣

青羅山 ,在縣南三十里。邑神仙王旻常居此。厥山 ,在縣南三十里。

「景陽山 」 在故洛城東門華林園,魏明帝築。今頹阜尚存。

桃花山 ,在縣伊川上。其山野桃甚多,世傳古學仙者所種。

駱駝嶺 在縣東北鳳凰山,取形之相肖,故名。牛吼谷 ,在縣西北八里邙山上。老子跨青牛度函谷關,至此牛鳴,故名。

大隆岡

二隆岡 在縣東關,夾馬營相去二百步許,宋太祖、太宗發祥於此。

郟鄏陌 ,杜預釋《地理志》曰:「河南縣王城西有郟鄏陌。」

鷂店陂 在縣東北二十里。鷂店迤東,洛陽要地,達衛、晉,燕、趙之咽喉也。

白馬坂 在縣東二十里白馬寺西。垂拱中,詔白司馬坂營大像,縻費鉅萬。蘇珦以妨農,上疏切諫,則天納焉。

王村溝 在城西北。相傳「大王村」 乃晉王祥所居故里,此溝以附近得名。

藏馬溝 在縣東南二十里。世傳王世兗破李密,曾藏馬於此。

櫻桃溝 有二:「一在縣正北,去城七里曰小櫻桃溝。一在縣西北,去城二十里曰大櫻桃溝。」 仙臺溝 在城西南四十里,岩伴有石臺三,相去皆二丈有奇,高與岩等,非倚非正,結搆天然。相傳曾有三異人各踞其一兀坐,偶為俗人所窺,遂不復留,歲久今止存其一。

黃河 在縣北五十里。舊屬河南縣,今屬孟津縣,故不詳其事。

金谷澗 在縣西,去城八里,晉石崇別墅。《水經注》云:「金谷水出太白原,東南流歷金谷,謂之金谷澗。」

溫谷澗 在縣北二十里。下有溫泉,源出瓦店,流於孟津縣入河。

龕澗 在縣東。按《薛史》,「李愚避難居河南之別墅」 ,澗近伊闕。

皂澗 在縣西,隋煬帝於此建「顯仁宮。」

諸家川 ,在縣東南六十里。源出登封縣界,西流至姬磨堡入伊水。

九眼泉 在縣北三十里穀城山之東南。一泉有九眼水,九道迸出,故名。

奪槊泉 ,在縣西北十里。秦王世民征王世充於洛陽,為其偽將軍單雄信所逐,尉遲敬德救之,因奪雄信槊卓地,三軍不能舉,敬德以手拔之,隨有泉水湧出,故名。

靈泉 在城南二里。宋政和間,里人異其旱澇如常,試病者飲之輒愈,故名。

溫泉 有三:一出瓦店溫谷澗,至孟津縣界入河;一出建春堡伊水東;一出龍門東北入伊水。五龍泉 ,在縣西北谷水堡,源出秦山北五龍溝中,約行五里,潛入於地。

滴水泉 在縣南四十里瑤底村。土崖上覆空,廣一丈有奇,深半之,其壁津津焉。纍水成珠,下滴於地。一村蔬禾,皆賴滋灌。旱不為減,潦不為增,斯亦奇矣。

狄梁公泉 在闕塞山西寺溝。溝北向,迤邐而入,頗有幽趣,溝盡而山橫其間,泉在山上,下流龍門鎮北,橫欄而過,俗傳為狄梁公泉,漫無可考。《甘泉記》云:「東委一舍,下達伊水。」 甚似此泉。白龍潭 在玉泉山,即漢時濯龍潭。曹操採濯龍祠前梨樹在此。

黑龍潭 ,在伊闕西北岸水下。

偃師縣

北邙山 在縣治北二里許。一名郟山,為天下之輻輳。東跨鞏縣,西跨洛陽,北跨孟津,綿亙四百餘里。四圍險固,當河洛之間,為水堤保障。古謂「秦頭鞏尾」 ,此正其尾也。土脈深厚,東漢諸侯及唐、宋名臣多葬焉。山北嶺有墩,傳云「宋時邊堡」 ,金更名太平山。

白雲山 :在縣治南二十里。即景山西一帶白雲出即雨,鄉人視為雨徵。

萬安山 :在縣治南五十里。

浮山 :在縣治南五十里。

百坯山 :在縣治南五十里。漢和帝常幸此,山再成曰「坏。」

馬鞍山 ,在縣南六十里,與少室相接,以形名。「燄光山 」 ,在馬鞍山下,五峰並列,如火燄然,故名。

香爐山 :在縣治南六十里,當馬鞍少室之門。巑岏尖峭,如博山爐形,故名。

羊蹄山 :在縣治西北二十里。其山週迴,石上有羊蹄跡,故名。

牛心山 :在縣治西南六十里,與「浮山」 對,以形名。

磨盤山 :在縣治東北十里。即邙山之支。靈龜山 在縣治東北十五里,以形名。

委粟嶺 在縣治西南五十里。唐、宋修陵,采石委粟於此,故名。

廟兒嶺 :在縣治東南四十里。

黃麓岡 :在縣治南三十五里。

太后岡 :在縣治西南五十里。有漢薄姬廟在焉。一名太尉岡。

百里坪 :在縣治南五十里。

佛光峪 在萬安山下。俗傳昔有佛放光於此,故名。

養龍巖 在縣

石室巖 :在馬鞍山上。穹窿如室,俗呼為「瓦間堂。」

滴水巖 在佛光峪,崖中有泉滴水,故名。「浮丘洞 」 ,在縣治東南仙君堡,天台道士浮丘公修道之處。

冷水洞 ,在縣治東南仙君堡中。有池水冷切入骨,故名。

過山洞 :在縣治西北石橋堡。其洞可通人行,一名「穿山洞。」

鸞豬洞 :在縣治東南仙君堡。昔有鸞豬處於此,土人獲之,遂名。

紫雲洞 :在縣治西南山。

宮底坡 :在縣治南十里。

柏坡 在縣緱山之麓,有古柏滿坡,故名。嘉靖戊子,歲荒,居民始取資食,日久遂殲。

九龍坡 :在縣治西南十五里。

黃馬崖 :在縣治西南二十里。

臭椿崖 :在縣治西南二十里。

高家崖 ,在臭椿崖東。

洛河 ,源出弘農郡上洛縣冢嶺山,至治西南五里,與伊水合流,經鞏縣東十里入河。伏羲時洛出書,即此。其神為宓妃。魏曹子建著有《洛神賦》。

伊河 ,源出盧氏縣悶頓嶺,自伊闕流至治西南五里,合洛水。

碾子河 在縣治西南韓莊,北流入於洛。

考證

乾河 在縣治南史家灣,北入伊洛。

「飲鶴池 」 在緱山上,今涸。

金蓮池 在縣治西南四十里。池廣丈餘,深五尺。唐終南山王祖師尋其友張神童至此,有金蓮七朵生於池內,故名。

飲馬池 在縣治東南仙君堡昇仙廟。即王子晉飲馬之池。

湯王池 在縣治東北八里邙山上。有湯王廟,今廢。遺跡尚存。

馬跑泉 在佛光峪。昔唐三藏往洪州歸至此所,乘之馬,跑地得泉,今涸。

張公泉 在縣治南緱山壁。俗傳宋時有張公,每取飲之,故名。

甘露泉 在仙君堡南。泉水瑩徹如飴,故名。「靈泉 。」 在縣治南仙君堡浮丘祠東溝中。元致和間,泉始出,澄澈可愛,病者飲之即愈,故名。「雙泉 」 ,在縣治南少微堡。二泉並出唐王祖師與張神童學道處。

溫泉 有二:一在治東十五里邙山下,南流入洛。一在萬安山下,其水皆瑩澈,四時俱溫。蘭溪 在縣治南四十里。

二龍潭 :在縣治北二里邙山之麓。水常不竭,禱雨輒應。

五龍潭 :在縣治西南七十里。其潭一石板而五泉出,遂成潭。水深丈餘,澄澈如鑑。旱潦無增減,每禱雨輒應。

黑龍溝 :在縣治北一里許。

二龍溝 在縣緱氏東。二水同流,北入於洛。迤東北十里,中有泉常滿,俗名「滿水井。」

九龍溝 :在縣治西南十五里。

牛角川 :在縣治南二十里,以形名。

岳家灘 在縣西南五里。

孫家灣 :在縣治東十五里。

佛頭灘 在縣治西南十五里,夾河。相傳伊水泛龍門,有石佛頭忽流至此,以亂石糾聚成灘。《鞏縣》

邙山 ,在縣北三里。西擁岧嶢,當河洛之間,為神堤之障,古號「秦頭魏尾」 ,即此山之尾。

紫金山 在縣西南二里。其山形色類金,故名。龍尾山 ,在縣西三里。宋諸陵聯絡其下,至此斷絕,尾接河洛,故名。

亂石山 在縣南八十里。下出牛鼻五泉。青堆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其山四時蒼翠。老君山 在縣南八十里,下有老君洞丹井。磨臍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山勢高峻如磨。夫人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漢光武納左夫人於此,後遂葬此。

寒戰山 在縣南五十里。山峻高插雲霄,下有玉仙河,雖盛暑亦有寒氣逼人。

鐵山 ,在縣南四十里。山石如黑鐵。

馬鞍山 在縣北八里。邙山尾形凹似之。轘轅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其坂十有二曲,將去復還,故名。

孤山 在縣西二里。其山孤立無倚,峰尖甚秀。射垛山 在縣西六十里。宋將孟良習射處。石土山 在縣西十里。突峰突起,石土相半。臥龍岡 在縣東五十里。岡形似之。

駱駝嶺 在縣西一里,形似之。

火石嶺 在縣東三十里,山石擊之。有火寺嶺 ,在縣東二里嶺下《竹林寺八景》之一。窯嶺 在縣西八十里。宋置鐵冶於此。

五枝嶺 在縣西南七十里。嵩山至此分五枝,一結青龍山,一結伏兒山,一結汴梁,綿亙數千里,皆此山發脈也。其二枝短小,無所結。

嵩嶺 ,在縣西南七十里,接嵩山。

孤姑嶺 在縣西二十里。有姑坐化處。

鹿耳寨 在縣趙村堡石寨,峰巒峻絕,千仞壁立,上有泓水,四面無路,止一小徑,可以避亂。雞翎寨 ,在縣羅口堡,元人郝義於此避兵。孟良寨 ,在縣羅口堡。宋將孟良立。

劉備寨 在縣原良堡。漢昭烈屯兵處。

老君洞 ,在趙封堡。洞有老子像。

羅漢洞 在縣羅口堡。洞有《羅漢像》,為元魏時置。

納水洞 在縣萬山之中,為眾水匯聚之處。水入即涸,絕不停蓄,以物投之,至滎、氾二水流出,通達甚遠。

罌子峪 在縣東二十里。五代唐莊宗遇李嗣源,還至罌子峪,即此。

蓼子峪 ,在縣東二十里。

裴家峪 在縣西四十里。

洛口河 在縣東北二十里。洛入河口,《禹貢》:「伊、洛瀍澗,既入於河。」 即其處也。

市河 在縣東門外,依城源出青龍山,旋繞山巖之間,流入洛水。《縣八景》之一。

魏氏河 ,在縣東南三里。源出青龍山,水甚微細,流入於洛。

洛河 在縣北三里,至洛口入黃河,今至氾水。乾石河 ,在縣西二十里,源出青龍山,河道皆石,雨後大水入洛,不雨無水,故名。

青龍河 在縣西南五十里。源出青龍山,總牛鼻五泉之水而成河,入於洛。

長羅川 在縣西南,又名羅口。《水經注》:「羅出方山,西北流過訾城入洛。」

榮錡澗 在縣治。杜預云:「鞏縣西榮錡澗謂之畿內。」

擔車澗 在縣西三十里。

黑龍潭 ,在縣東南七十里。前有元君廟,遇旱祈雨多應。

「小龍池 」 ,在縣王仙山內。

黑水池 ,在縣南慈雲寺下。

蓮花池 在羅口堡。寬二十畝,宋人種蓮處。八角井 在縣西石窟寺前。

菡萏泉 在縣東竹林寺前。泉水瑩然,常開菡萏,故名。旱澇水不增減。下通市河入洛。

柴家泉 在縣坊郭堡石崖之內、青壁之間。其流微細,其聲潺湲,流派彌遠,引注灌田。

馬跑泉 在縣趙封堡。昔漢高祖屯兵於此,馬渴無水,跑地得泉,至今不涸。

羅漢泉 在縣羅口堡,羅漢院西南百步。「西流泉 」 ,在縣羅口堡。水出亂石山之麓,西至嘉村合青龍河入洛。

牛鼻泉 在縣羅口堡。泉水一池,瑩碧照地。歲旱,引水灌田。

湧水泉 在縣羅口堡村麓之間。水勢浩蕩,旋繞巖阿至涉村合青龍河入洛。

菩池泉 :在縣羅口堡。

明谿泉 在縣西南。《左傳》「竇牟軍明谿」 ,即此。飲馬溝 在縣東七里。昔呂布屯虎牢,飲馬於此。

岑彭溝 在縣東四十里。漢將岑彭葬此。醋峪溝 ,在縣東七十里。溝內有二石盆,遇天陰雨,盆內有水,不滴不溢。

石獅溝 在縣西二十里。石若獅子,故名。水峪溝 ,在縣西二十里。水出邙山。

和泥溝 在縣西南二十里。宋修陵屯役之處。石澗溝 ,在縣西三十里。

孟津縣

首陽山 ,在縣東三十里。峰巒秀整,土石相兼,夷齊叩馬諫之,後遂隱於此。

邙山 ,在縣南二里。西至橫水,東至叩馬,綿亙百餘里,高下相半。秦、漢、唐人多葬於此。

穀城山 舊名替亭山,在縣西六十里相留堡。盤踞平曠之地,聳出岡阜之表,瀍水出其下。春秋時置穀城縣,因名。

犁鏵山 在縣東三十里叩馬村南。巍峨翠拔,形勢直上,若犁鏵然,故名。

翠薇山 在縣東三十里。峰巒圓秀,雄峙,西南,視之儼如翠蓋。

九女山 在縣東五里雙槐鎮正南。俗傳九女葬父於上,故名。

蘇山 在縣西五十里。昔地多紫蘇,故名。黃麓山 ,在縣西五十里相留里,近大河,高出群山,秋高群鶯飛集其上。

柏廟山 在縣西六十里兔浴溝南。廟祀山神,猶存古柏。

花崖山 在縣西三十里柿林堡,臨黃河。書案山 在縣東五里邙山之麓。一山突出,形如書案,故名。

龍門山 在縣東十里雙槐鎮南。

藥藍山 ,在縣西三十里。其形似藍,人傳有仙人養真於此。

丁紫崖 在縣西三十里。其巖突出於河中,洪濤巨浪,湍急其下。

媳婦崖 在縣西四十里。

檀華崖 在縣西三十五里。

千佛洞 在縣西二十五里。有古洞三窯,祖師廟三楹。

瀍河 ,在縣西相留里蘇山下西一里平地發源,東南流六十里至洛陽,南入洛水。

「澇河 」 ,出洛陽縣瓦店邙山中,至孟津縣西十二里上河頭,始出山口入平地,或有時由故道。

「而浮流」 ,或有時伏地中而泯跡。水性之不常有如此。

清河 在舊縣之南,濱河地下,積水成池,東入於河。

橫水 ,出洛陽新安界西南二溝中,分流三里許,始相合,又北流五里入於河。《金人疆域圖》云:「孟津有橫水鎮。」

漸池 在舊縣南,古泉湮塞,積水成池。

八角井 在縣西耕子溝龍王廟前。歲旱禱雨輒應。

宜陽縣

鍾山 在縣城西南隅,與屏山間一藻水。龜山 在縣儒學門前。

半壁山 :在縣治屏山南。

黃金山 :在縣治屏山南。

筆山 在縣東店南,形似筆,故名。

金牙山 :在縣治。有漢尚書欒巴墓。

喊龍山 在縣東十五里。

龍山 ,在縣東二十里。出龍尾泉。

虎山 ,在縣東二十里。出虎乳泉。

石墨山 ,在縣西南二里。《水經》云:「洛水側有墨石可書,因名。」

馬蹄山 ,在縣南三十里。

神峪山 在縣西五里,即神林峪。邵堯夫、司馬君實嘗遊此。

鳳凰山 ,一名「靈山」 ,在縣西十五里。一峰突起,兩傍聳出,狀如鳳翼,故名。上有靈山寺。

黃帝山 ,在縣西十八里,有軒轅黃帝廟。小富春山 ,在縣西八十里嚴郭村。

白馬山 在縣西八十里,與金門山相接。岳頂山 在縣治。峻極於天,不可攀躋。由龍屋至山頂,上有六十里。

花果山 :在岳頂之西。

嶡山 在縣治下。有金線澗,經流福昌,東北引以灌田。其山半嶡然而起,因名。

漢山 ,在縣三鄉寨北。古柏蒼鬱,有光武廟、三塗山

紫羅山 在縣西六十里紫羅村。

金門山 在縣西六十里。山多紫羅,可採。湖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山中有一小湖。紫雲洞 在縣錦屏東數峰間,其洞有三:西曰紫雲,東曰懸空,中曰玉芝。昔陶復朴學道居此,又名「陶公洞。」

馬明王洞 在縣錦屏東柏峰盡處,又名「鑼鼓洞。」 觸之作鑼鼓聲,故名。

石洞 在縣錦屏山玉柱峰下,可避暑。

三官洞 一名「水崖庵」 ,在縣靈山之麓,崎峭玲瓏,宜邑佳致。

九龍洞 ,在縣南二十里,上有九龍靈濟廟。換香洞 ,在縣趙堡南山十里許。

洛河 在縣城北百步許。發源洛南蒙嶺山下。由盧氏、永寧過宜陽,至洛陽西七里與澗水合,再東與瀍水合,至偃師南與伊水合,至鞏縣入黃河。

藻河 在縣西南隅。一名「鐵藻溝。」

順陽河 在縣南五十里。源出本縣,流經嵩縣,北入伊。

金線河 ,出嶡山,經福昌東南入洛。

《渡羊河 》,自永寧山南經流入洛。

渠谷水 ,在縣西七十里。源出流漕村石崖下,南流東入洛。

流谷水 ,在縣西八十里。源出流漕村石崖下,南流東入洛。

芃水 在縣治。《水經》福昌縣

皂澗 在縣東十里。澗淤泥黑如皂,因名。「紅蓼澗 」 ,在縣營河東之西。地產蓼,因名。「黃澗 」 ,在縣西六十里黃澗村,流入洛。

「橫流澗 」 在縣治韓城東西兩關之間。源出熊耳山,至韓城東南入洛。

鳳凰泉 在縣靈山大佛殿東。上有「翳然亭」 ,題詠甚多。

《鹿跑泉 》在縣白鹿莊南,今名「魚兒泉。」

柳泉 在縣西官莊堡,寬丈許,旁植以柳,因名。「蟠龍泉 」 在縣神峪山南。

淨眉泉 :在縣平泉子母石下。

周公泉 ,在縣靈山東。

甘泉 在縣西南趙堡村眉城東,水甘美,因名。三泉 在縣治,一曰大龍泉,一曰龍尾泉,一曰虎乳泉,東有三泉寺。

疊石溪 :在縣南亢家莊。

泊池 在縣治,一名「泊頭湖。」 其池有蓮菱、雞頭。

等物,四圍皆山,值天雨,四山之水皆泊於此,故名。

冰井 在縣趙堡何家村。後唐武后避暑藏冰處。

聖井 在縣段村北

胭脂潭 在縣高橋北河下。潭中之石紫赤色,因名。

女娥潭 :在縣治。彭娥汲水處。

龍潭 在縣高橋南山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