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9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九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九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九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九十一卷目錄

 西安府部彙考一

 西安府建置沿革考

職方典第四百九十一卷

西安府部彙考一[编辑]

西安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

周王畿地。秦為內史。漢初,更為渭南郡,尋罷復為內史。景帝置為右內史,後改京兆尹。東漢因之。魏改尹為守,改為秦國,後復為京兆國。晉為京兆郡,兼置雍州。後魏亦然。後周復為京兆尹。隋初,置雍州,尋改為京兆郡。唐初復為雍州,改京兆郡,尋復雍州。開元初,改為京兆府。自周、秦、漢、晉、西魏、後周、隋、唐並都于此。梁改永平軍。後唐復為京兆府。晉改曰晉昌。漢改曰永興。宋仍京兆府,屬永興軍路。金屬京兆府路。元改西安路,後又改奉元路。明洪武初,改為西安府,領州五,縣二十六。至景泰三年,增置縣一。成化十三年,增置州一,縣三。萬曆十一年,增置縣一,始領州六,縣三十一。

皇清因之,增領《潼關衛》。

長安縣:附郭。

周鎬京地。秦為杜縣。漢高帝始置長安縣,屬京兆尹。王莽改曰常安。東漢復為長安,屬京兆尹。三國魏晉皆因之,屬京兆郡。姚萇僭據,復改長安曰常安。南北朝後魏復為長安。隋開皇三年,始徙縣治于此。唐因之,屬京兆府。五代梁改為大安縣。後唐復為長安縣。宋、金皆因之,屬京兆府。元屬奉元路。明為西安府附郭。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九里。

咸寧縣。附郭。

秦襄公置芷陽縣。始皇屬內史。漢文帝改為霸陵縣,七年,置南陵縣,宣帝時,置杜陵縣,俱屬京兆尹。東漢因之。晉為杜陵、霸城二縣,屬京兆郡。南北朝後魏為杜城、西霸城二縣。西魏置山北縣。後周並廢,于長安城別置萬年縣,取漢萬年舊縣為名。隋開皇三年,改為大興縣。唐武德元年,復為萬年縣。天寶七載,始改萬年縣為咸寧縣,尋復舊。五代梁改為大年縣。後唐復為萬年縣。宋宣和七年,改為樊川縣。金復為咸寧縣。俱屬京兆府。元屬奉元路。明為西安府附郭。

皇清因之,編戶六十六里。

咸陽縣

秦舊縣,孝公自汧隴徙都焉。其地在九崚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漢高帝元年,更名新城,七年,罷入長安。元鼎三年,更曰渭城縣,屬右扶風。東漢省人長安。晉石勒置石安縣,屬京兆郡。宋、金皆因之。元省入興平縣,尋復置。明為咸陽縣,隸西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里。

興平縣

周犬丘地。秦名廢丘。漢高帝三年,置槐里縣。武帝析置茂陵縣。昭帝析置平陵縣,屬右扶風。東漢因之。三國魏改平陵為始平縣。晉置始平郡,領槐里、始平、武功、鄠蒯城五縣。南北朝後魏省始平郡,以縣屬右扶風。隋屬京兆郡。唐景龍二年,改為金城縣。至德初,置興平軍,二載,改為興平縣。宋、金皆因之,屬京兆府。元屬奉元路。明因之,屬西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五里。

臨潼縣

周驪戎國。秦滅驪戎、驪邑。漢高帝七年,置新豐縣,屬京兆尹。又葬太上皇櫟陽北原,起萬年陵,置萬年縣,屬左馮翊。東漢因之。晉屬京兆郡。南北朝後魏徙陰盤于今縣東三十里冷水西、戲水東司馬村故城。其新豐自陰盤寄治,後又徙治于故城東三十里零水側。後周時,于長安城中別置萬年縣,而北萬年縣遂廢。唐垂拱二年,改慶山縣。天授二年,于縣界冷水口置鴻州,析慶山、渭南二縣置鴻門縣隸焉。尋州廢,縣亦省。神龍元年,復改慶山為新豐縣。天寶三載,析新豐、萬年于溫泉宮置會昌縣。七載,更名昭應,省新豐縣入焉,屬京兆府。宋大中祥符八年,改為臨潼縣,以水為名,屬京兆府。金因之。元因之。至正初,併櫟陽縣入焉,屬奉元路。明仍為臨潼縣。

考證

隸西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里。

高陵縣

周赧王時,秦孝公置左輔都尉于此。漢為高陵縣,隸左馮翊。景帝初,起陽陵于縣西南,改曰陽陵。王莽更為千春。東漢左馮翊自長安出,治高陵。魏更曰高陸,屬京兆郡,其縣治在今縣西南。晉因之,隸京兆郡。南北朝後周明帝元年,析萬年縣入高陸。隋大業二年,復為高陵,屬京兆郡。唐武德元年,置鹿苑縣,貞觀元年省。天授二年,置鴻州,以高陵及渭南、慶山、櫟陽隸之。大中元年,州廢,仍隸雍州。宋仍為高陵,屬永興軍。金因之,屬京兆府。元因之,屬奉元路。明仍為高陵縣,隸西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五里。

鄠縣

夏有扈國《尚書》「啟與有扈大戰于甘」 ,即此。殷為崇國。周文王伐崇,作邑于豐。秦改為鄠,有甘亭。漢始置鄠縣,屬右扶風。東漢因之。晉仍為鄠縣,屬始平郡。後魏、隋俱因之,屬京兆郡。大業二年徙今治。唐、宋、金俱因之,屬京兆府。元因之,屬奉元路。明仍為鄠縣,隸西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二里。

藍田縣

秦孝公置,惠王命太子向為藍田君。始皇置內史。《周禮》曰:「玉之次美者曰藍。」 其山出玉,故名。漢因之,屬京兆郡。南北朝後魏太平真君七年省,太和十一年復置,屬京兆郡。南齊亦曰藍田,屬華山郡。後周閔帝二年,析置玉山、白鹿二縣,屬藍田郡。建德二年省郡,以玉山、白鹿併入藍田,屬京兆。隋因之。唐亦名藍田,武德二年,析置白鹿縣。三年,更曰「寧民」 ,又析藍田置玉山縣。貞觀三年,皆省入藍田,仍屬京兆府。宋、金皆因之,屬京兆府。元因之,屬奉元路。明仍為藍田縣,隸西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涇陽縣

秦涇陽縣,以居涇水北,故名。《史記》:秦昭王弟封涇陽君,即此。漢惠帝于雍州北置池陽縣,屬左馮翊。東漢、魏皆因之。晉因之,屬扶風郡。苻堅于此置涇陽縣,即今縣南。北朝後魏徙置咸陽郡。隋罷咸陽郡。開皇三年,徙縣治于此,隸京兆郡。唐因之,隸鼎州,尋復隸雍州。宋、金皆因之,屬京兆府。元省入高陵縣,尋復置,後以「雲陽」 併入。明因之,隸西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四里。

三原縣

上。古黃帝鑄鼎之地。周為焦穫地。《詩》曰:「整居焦穫。」 秦為湯。杜始皇屬北地郡。漢為池陽縣,屬京兆郡。應劭曰:在池水南,故名。東漢因之,屬左馮翊。晉復為池陽縣,屬扶風郡。苻堅于巀嶭山北置三原護軍,以地有東、中、西三原,故名。南北朝後魏罷護軍,置三原縣,屬北地郡。孝明詔析為建忠郡,以旌毛氏兄弟捍賊之功。後周郡廢,仍為三原縣,屬馮翊郡,今縣治東北三十里故城是也。隋因之,隸京兆郡。唐初,徙清水谷南,復為池陽縣,又徙故所改為華池縣,仍置三原縣,隸北泉州。貞觀初,廢三原縣,改華池為三原,屬京兆府。五代唐屬耀州。宋金俱因之,屬京兆府。元至元二十四年,徙縣於龍橋鎮,屬耀州。明仍為三原縣。初屬耀州。弘治三年以民巨海奏隸西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里。

盩厔縣

漢武帝置,屬右扶風。山曲曰盩,水曲曰厔,縣在山水之曲,故名。東漢省。晉復置。南北朝後魏太平真君七年,併入武功縣。後周天和二年,徙縣於鄠西北,於此置周南郡及𢘆州。隋郡廢,以縣屬京兆郡。唐武德三年,析置終南縣,貞觀八年省。天寶元年,更名宜壽。至德二載,復為盩厔。天福初,屬鳳翔府。五代晉因之。宋因之,又置清平軍。金貞祐四年,隸京兆府,陞為𢘆州,以郿縣隸焉,仍屬鳳翔府。元省州,以縣屬安西路。明仍為盩厔縣,隸西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九里。

渭南縣

秦內史地。漢初為下邽、蓮勺二縣地,又為渭南縣,領新豐、鄭、下邽三縣。後郡罷,復為內史。武帝分左右內史,以下邽屬右,蓮勺屬左。東漢析置蓮勺,屬左馮翊。晉為下邽、蓮勺地,屬馮翊郡。苻堅置渭南縣,屬京兆郡。南北朝後魏析置南新

豐縣,仍屬渭南郡。西魏改南新豐為渭南縣。後周並廢入渭南,屬京兆郡。隋渭南縣屬京兆郡。唐為渭南,為下邽。武德初,隸華州。五年,復隸雍州。天授二年,於零口鎮置鴻州,以渭南縣屬焉。大中元年,廢鴻州入渭南,隸雍州。五代周改渭南縣,屬華州。宋為下邽,為渭南。熙寧六年,省渭南為鎮入鄭。元豐初,復為縣,隸華州華陰郡。金因之。元為渭南,屬奉元路華州。明仍為渭南縣,隸西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五十六里。

富平縣

周秦厲公置頻陽縣。漢為懷德、頻陽二縣,屬左馮翊。東漢省懷德縣,併入頻陽,屬左馮翊。晉因之。苻堅時,於此置土門護軍。南北朝後魏太平真君七年,罷護軍,地入同官縣。後周置中華郡,尋罷。隋始置富平縣,用《北地郡》「富平」 縣名,屬京兆郡。唐因之,又以故土門地置美原縣,屬京兆府。五代梁屬耀州。宋為富平、美原二縣,屬耀州。金省富平入美原縣。元為富平縣。至元初,併美原入焉,屬奉元路耀州。明仍為富平縣,隸西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里。

醴泉縣

漢為左馮翊谷口縣地在九崚山西,當涇水出山之處,故謂之谷口。東漢魏晉俱為池陽縣。南北朝後魏武帝於谷口置溫秀、寧彝二護軍,因改池陽縣為寧彝,隸咸陽郡。西魏置寧彝郡。後周置為秦郡,後廢,又以新畤、甘泉入焉。隋開皇十八年,更名醴泉縣,因後周「醴泉宮」 為名。唐武德元年,析置溫秀縣,後省醴泉。貞觀十年,營昭陵,析雲陽、咸陽二縣復置醴泉,隸雍州。乾寧二年,置乾州,領醴泉,屬京兆府。宋屬醴州。金、元俱因之,屬乾州。明初,屬乾州。嘉靖二十八年,改隸西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八里。

商州

《禹貢》梁州之域。商祖契封於此,遂為有天下之號。商,山名,在州東南一百里,山形如商字,故名。周為豫州之境。春秋時屬晉,後屬秦,為商鞅食邑。漢於此置上洛縣,屬渭南郡。東漢因之,屬京兆尹。晉為涇陽南郡,復置上洛郡。南北朝後魏置洛州。後周改為商縣。唐初復為商州。天寶初,置上洛郡。領縣六,曰上洛、豐陽。《乾元》、洛南、商洛、上津。乾元初,復為商州,屬關內道。宋屬永興軍路。高宗時,秦檜力主和,割商與金,金屬京兆府。元復為商州,屬安西路。明洪武初,改商縣。成化十三年,復為商州,領縣四:

皇清因之,編戶十六里。

鎮安縣

周、秦、漢俱為商地。隋為豐陽縣地。唐析置安業縣。景龍三年,隸雍州。景雲初,屬商州。乾元初,更名乾元縣,屬京兆府,尋復屬商州。五代漢改為乾祐,屬京兆府。宋、金皆因之。元廢改為乾祐巡檢司。明仍立乾祐巡檢司,屬咸寧縣。景泰三年,置鎮安縣,隸西安府商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里。

雒南縣

周、春秋時,晉上洛地。漢置為上雒縣,屬弘農郡。東漢因之,屬京兆尹。晉析置拒陽縣,尋省。南北朝後魏復置。隋初屬商州,尋改為洛南縣,以其在洛水之南故名。唐、宋皆因之,屬商州上洛郡。金初隸陝州,尋屬京兆府,後改隸河南路。元因之。明洪武七年,改商州為縣,仍析置洛南縣,隸西安府華州。成化丙申,州復,縣又屬焉。泰昌元年以光宗諱「洛。」 改為《雒南縣》。

皇清因之,編戶十二里。

山陽縣

《禹貢》「雍、荊」 之地。周、春秋、戰國時皆屬秦。漢置豐陽縣,屬商州。晉苻健都長安,以荊州刺史鎮豐陽。苻菁掠上洛,於豐陽縣立荊州。苻堅移洛州居豐陽,皆此地。東晉大元九年,秦洛州刺史張五虎據豐陽來降。南北朝後周置豐陽縣,以在豐水之陽,故名。隋因之,屬上洛郡。唐因之,屬商州上洛郡。宋因之。金貞元二年,省為上洛縣鎮。明以豐陽故址立豐陽巡檢司。成化十三年,尚書原傑改立商州,徙巡檢司於漫川,於此置山陽縣,以在山之南故名,隸西安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里。

商南縣

《禹貢》梁州之域,為商於襟喉之地。漢為商縣地屬弘農郡。東漢屬京兆尹。明成化十三年改商。

考證

縣為州。仍析其東扶川、北佛等里置《商南縣》,屬西安府商州。

皇清因之,編戶一里。

同州

周為大荔國。秦為內史地。漢初,置河上郡,後為左內史。武帝時,改左馮翊。三國魏為馮翊郡。南北朝後魏兼置西華州。西魏改為同州,取《禹貢》「澧水攸同」 之義。隋罷州,復為馮翊郡。唐復為同州,治馮翊縣。天寶初,復為馮翊郡。乾元初,復為同州,後改匡國軍。五代梁改忠武軍。後唐復為匡國軍。宋改定國軍,屬永興路。金屬京兆府。元仍為同州,以馮翊縣省入。明因之。領縣五: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四里。

朝邑縣

《禹貢》冀州之地。殷時為芮國。有大荔戎。周春秋時為蒲關。秦厲公伐大荔,取王城,築高壘以臨晉,國名臨晉。戰國時,魏文侯重城於此,亦曰臨晉。秦始皇為內史地。漢為臨晉縣,屬左馮翊。東漢、晉俱因之。南北朝、後魏分置五泉縣,屬澄城郡。西魏改為朝邑,以據朝坂,故名。隋因之,屬馮翊郡。唐武德三年,析置河濱縣,貞觀二年省。乾元三年改曰河西,隸河中府,大曆三年復曰朝邑,隸同州。五代宋、金、元俱因之。明仍為朝邑縣,隸西安府同州。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六里。

郃陽縣

商為有莘國,伊尹耕於有莘之野,即此。周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更名夏陽,始皇為內史地。漢始置郃陽縣,以在郃水之陽,故名。《詩·大雅》謂「在洽之陽」 ,即此。屬左馮翊。東漢、三國、魏、晉俱因之。南北朝後周屬澄城郡。隋屬馮翊郡。唐屬西韓州,貞觀間屬同州。五代梁屬河中府。唐復舊。宋復屬同州,以夏陽縣省入。金屬楨州,後復屬同州。元初屬楨州,後仍舊。明仍為郃陽縣,隸西安府同州。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四里。

澄城縣

周春秋時,晉北徵地,後屬。秦漢始置徵縣,屬左馮翊。《左傳》云「取北徵」 謂此。東漢更名重泉,仍屬左馮翊。晉因之。南北朝後魏置澄、徵音相近,故名。後周併五泉縣入焉。隋初郡罷,以縣屬馮翊郡。唐初析置長寧縣,後省。長慶中割入奉先縣。五代梁屬河中府。後唐復屬同州。宋金元皆因之。明仍為澄城縣,隸西安府同州。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里。

白水縣

周春秋時為彭衙縣地。秦晉戰于彭衙,即此。秦置白水縣,以南臨白水故名。漢為粟邑,又為衙縣地,屬左馮翊。東漢復為衙縣,屬左馮翊。晉省衙縣。南北朝後魏廢粟邑縣,後析置白水縣及白水郡。隋初郡罷,以縣屬馮翊郡。唐割入奉先縣。宋復置,屬同州。金、元俱因之。明仍為白水縣,隸西安府同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韓城縣

周為封國。春秋韓、梁二國地。晉為少梁邑。秦更名曰夏陽縣。漢因之,屬左馮翊。東漢晉俱因之,屬馮翊郡。南北朝、後魏因之,屬華山郡。隋開皇十八年,始析置韓城縣,以古「韓城」 為名,仍屬馮翊郡。唐初置西韓州。貞觀間州廢,以縣屬同州。五代梁屬河中府。後唐復舊。宋因之。金改為楨州。元初州廢,復為韓城縣,屬同州。明仍為韓城縣,隸西安府同州。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三里。

華州

周為畿內地,鄭桓公始封之邑,一名「咸林。」 春秋時為晉地。戰國時為秦、魏二國之境。秦為內史地,始皇始立為鄭縣。漢因之,屬京兆郡。東漢為京兆、弘農二郡地。晉因之。南北朝後魏置華山郡,又改東雍州。西魏改為華州。隋省,復置華山郡。唐復為華州。垂拱初,改太州。天寶初,改華陰郡。後復為華州。乾寧中,陞為興德府,領縣四,曰鄭,華陰、下邽,櫟陽。又為鎮國軍節度使。屬關內道。五代梁改為威化軍。後唐復為鎮國軍。宋天禧四年,以同州蒲城來屬。皇祐五年,改為華州華陰郡,領縣五,曰鄭,下邽,蒲城、華陰,渭南。金改金安軍,屬京兆路。元復為華州,後以鄭縣省入,屬奉元路,領縣三,曰華陰、渭南、蒲城。明仍為華州,隸西安府,領縣三。後改領縣二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一里。

華陰縣

《禹貢》「導河至于華山之陰。」 即此。周戰國時,為魏陰晉地。秦惠文王更名寧秦。秦因之。漢高帝八年,更名華陰縣,以在華山之陰,故名,屬京兆尹。東漢屬同州弘農郡。晉因之。隋因之,屬京兆郡。唐垂拱元年,更名仙掌縣。天授初,析置潼津縣。神龍初,復曰華陰。上元二年曰太陰。寶應元年,復故名,屬華州。宋因之。金因之,屬金安軍。元因之,復屬華州。明仍為華陰縣,隸西安府華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七里。

蒲城縣

周宣王時,為賈國。秦為重泉縣。《史記》:秦簡公城重泉,即此。漢因之,屬左馮翊。東漢復為重泉,屬左馮翊。南北朝後魏省,屬京兆尹,又于此置南白水縣。西魏改為蒲城,以縣東有蒲池故名,屬同州。隋因之,屬馮翊郡。唐開元四年,以縣之豐山建睿宗橋陵,改為奉先縣,隸京兆府。十七年,陞為赤縣。天祐二年,復屬同州。五代周屬京兆府。宋開寶四年,仍曰蒲城。天禧四年,隸華州。金、元皆因之。明仍為蒲城縣,隸西安府華州。

皇清因之,編戶五十四里。

耀州

秦為內史地。漢為祋祤縣,屬左內史。武帝屬左馮翊,後廢。東漢復置。魏文帝自寧州彭原縣界徙北地郡於此,其縣遂廢。晉為泥陽縣,屬北地郡。南北朝後魏初,於泥陽置北雍州。西魏改為宜州,又置北地郡,尋改為通川郡,領宜陽縣。隋開皇三年郡廢,以縣屬宜州。六年改宜陽為華原縣。大業三年州廢,縣屬京兆郡,又於縣置宜君郡。唐武德元年,罷郡立宜州。貞觀中,以華原、同官二縣屬雍州。垂拱二年,改為永安縣。天授二年,又以永安諸縣置宜州。大定初,州廢。神龍初,復為華原,隸雍州。天祐三年,李茂貞僭行墨制,以華原置耀州,建義勝軍節度。五代梁改曰崇州,又改靜勝軍。唐復為耀州,名順義軍,析雍州之富平、三原、雲陽,同州之同官、美原五縣屬焉。宋初為感義軍,改感德軍。元祐三年,復置耀州。金為耀州,屬西安府。元因之。至元間,以華原縣省入,領縣三,曰富平、三原、同官。明仍為耀州,隸西安府。領縣一,省。

皇清因之,編戶六里。

同官縣

漢為祋祤縣地,屬左馮翊。晉為頻陽縣地,屬馮翊郡。苻堅於祋祤城東北銅官川置銅官護軍。南北朝後魏太平真君七年,罷護軍,置銅官縣,屬北地郡。莊帝永安元年,屬宜君郡。後周武帝建德四年,自銅官故縣徙於今治,改曰同官縣,屬宜州。隋、唐俱因之,屬京兆郡。五代梁開平二年,自京兆府析隸同州,同光元年,隸耀州。宋因之,屬華原郡。金、元俱因之,屬耀州。明仍為同官縣,隸西安府耀州。

皇清因之,編戶六里。

乾州

秦為內史地。漢為左馮翊之池陽縣地。東漢因之。晉屬扶風郡。南北朝、後魏為寧彝縣,屬咸陽郡。隋改寧彝曰醴泉,隸京兆郡。唐文明元年,析醴泉、始平、好畤、武功、豳州五縣之地,置奉天縣,屬京兆郡。乾寧二年,改置乾州,以地在長安之西北隅,故名。五代梁為威勝軍。後唐罷軍名,後為乾州,屬鳳翔府。宋屬永興路。熙寧五年,州廢。政和七年,更名醴州,改屬環慶路。金復為乾州,屬京兆府路。元屬奉元路。明因之,隸西安府。領縣二: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

武功縣

唐虞為邰國,后稷所封。周、秦孝公時,始置武功縣,山水為名。漢屬右扶風。晉屬始平郡。南北朝後魏太和十年,改為美陽,又置武功郡。後周武成二年,以武功郡屬雍州,建德三年省。唐武德三年,分武功置稷州,因后稷所封故名。後廢,以武功隸雍州。天授二年,復為稷州,後廢,以縣隸京兆府。五代後唐同光中隸鳳翔。長興初,還屬京兆。宋屬醴州。金改為武亭縣。元復為武功縣,屬乾州。明仍為武功縣,隸西安府乾州。

皇清因之,編戶十三里。

永壽縣

周為豳國地。漢為漆縣,屬左扶風,以漆水在西,故名。又為右扶風治所。東漢復為漆縣,屬右扶風。晉因之,屬新平郡。南北朝後魏置廣壽縣。後周改永壽縣。隋省入新平縣。唐武德二年,析新平置永壽縣。神龍初,屬京兆。景龍初,屬邠州。宋乾德二年,以縣屬醴州。熙寧五年,屬邠州《正和》

考證

八年,復屬醴州。金屬邠州。元至正四年,又以好畤併入,屬乾州。明仍為永壽縣,隸西安府乾州。

皇清因之,編戶五里。

邠州

虞。夏為西戎地。公劉立國於邠,為豳國。周、春秋、戰國時皆屬秦。秦屬內史。漢為右扶風、安定、北地三郡地。東漢置新平郡,領漆縣。魏因之。南北朝後魏置南豳州,尋廢,北豳州遂去「南」 字。西魏改為寧州。隋大業初,復為豳州。煬帝初,廢州,以其地為北地郡。義寧二年,析北地郡之新平、三水置豳州。唐復置豳州,開元十三年,改為邠州。天寶三載,復為新平郡。乾元元年,復為邠州,陞靖難軍節度,屬關內道。宋復為邠州,屬永興軍路。金屬慶原路。元屬莊浪路,改屬鳳翔府。明仍為邠州,省新平、宜祿二縣,隸西安府。領縣三:

皇清因之,編戶九里。

三水縣

周豳之故地,有舊城址存焉。漢為三水縣,屬安定郡,以縣羅川谷三泉並流,故名。東漢復為三水縣,屬安定郡。南北朝後魏為三水縣,屬新平郡。西魏置𢘆州,尋廢。隋復為三水縣,屬北地郡。唐因之,屬邠州新平郡。宋、金俱因之。元至正七年,併入淳化縣,屬鳳翔府邠州。明成化中,都御史余子俊、馬文升奏復為三水縣,隸西安府邠州。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淳化縣

上。古黃帝時立雍畤,建萬靈明庭,即故甘泉縣,黃帝以來祭天圜丘處是也。秦始皇作甘泉宮,二世作林光宮。漢雲陽縣地,昭帝追尊皇太后,改為雲陵,以其地為雲陵縣。東漢省縣,罷雲陽,置撫彝護軍。南北朝後魏太平真君七年,罷護軍,別置雲陽縣,屬北地郡。後周置雲陽郡。隋開皇初郡廢。唐武德元年,析雲陽置石門縣。貞觀元年,更名石門曰雲陽,雲陽曰池陽。八年,省雲陽,更池陽曰雲陽,隸京兆府。五代唐同光三年,析隸耀州。宋淳化三年,始析縣之金龜等六鄉,置為淳化縣,屬耀州。宣和元年,分屬邠州。金、元皆因之。至正七年,以三水縣省入。明因之,隸西安府邠州。

皇清因之,編戶六里。

長武縣

古豳地。漢鶉觚城。唐宜祿縣。宋、元因之。明省入邠州,改長祿鎮。萬曆十一年,復置長武縣,屬邠州。

皇清因之,編戶三里。

潼關衛

周為畿內地。《春秋》屬晉,曰桃林寨。秦立函谷關,潼關以東皆函谷地。漢隸華陰。後周為潼谷關。隋隸京兆府。唐始立潼關。宋為鎮潼軍節度地。金復為潼關。元因之。明初,設潼關守禦千戶所,隸陝西都司,改設潼關衛,隸河南都司。後改隸中軍都督府。

皇清初因之,改隸西安府。

西安原設五衛,後併四衛、右衛、護秦藩,每衛五所

皇清初,復置五衛。順治十六年,裁各衛所併入州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