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37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三十七卷 |
第五百三十七卷目錄
興安州部彙考一
興安州建置沿革考
興安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興安州星野考
興安州山川考〈水利附〉
職方典第五百三十七卷
興安州部彙考一
[编辑]興安州建置沿革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本州
虞帝居此,名姚墟,又名媯墟。《禹貢》梁州之域。殷、周為庸國地。春秋、戰國並屬楚。秦惠文王置西城縣,屬漢中郡。東漢末,分置西城郡。曹魏改魏興郡。梁改為東梁州。西魏以其地出金,改金州。隋改西城郡。唐復為金州。天寶初,改安康郡。至德初,改漢南郡。乾元初,復為金州。又置昭信軍,改昭戎軍。王建據蜀,改雄武軍。宋改「昭化軍。」 紹興以後,屬利州路。元屬興元路。明初屬漢中府,後為興安州。領縣六,隸陝西布政司。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二里。
平利縣
漢長利縣地,屬漢中郡。晉屬魏興郡,又分置上廉縣,屬上庸郡。後周改吉安。隋廢。唐置平利縣,屬金州。宋廢為鎮,入西城,後置。元省入金州。明復置,隸興安州。
皇清因之,編戶一里。
洵陽縣
周為庸國地。漢為洵陽縣,屬漢中郡。晉為洵水縣,屬魏興郡。南北朝宋置洵陽郡。隋開皇初,郡廢,置洵陽縣。唐武德元年,置洵州,並置洵城、閭川二縣,七年廢。貞觀二年,省閭川。八年,省洵城,置洵陽、淯陽二縣,屬金州。宋廢淯陽,置洵陽縣。元併入金州。明洪武三年,復置,隸興安州。
皇清因之,編戶四里。
白河縣
明初為洵陽縣地。成化八年、立白河堡。十二年、陞為白河縣。屬鄖陽府。尋改隸興安州
皇清因之,編戶一里。
紫陽縣
《禹貢》屬梁州之域。虞為媯墟。周為庸國。戰國時屬楚。秦屬漢中郡。漢因之。東漢末,為西城郡。曹魏改為魏興郡。晉、宋、齊因之。梁置梁州。魏置金城郡,尋改金州。隋又改西城。唐復為金州,為安康郡,為漢南郡。五代時,入蜀,為雄武軍。宋改金州。元因之,屬興元路。明仍為金州,領縣五:石泉,漢陰,洵陽、平利,白河。正德間,添設紫陽縣,割金州漢陰縣隸焉。萬曆癸未夏五月,大水陷州城,徙城於南原三里許,改名興安州,又改為直隸,屬陝西布政司,紫陽仍為屬邑。
皇清因之,編戶五里。
石泉縣
南齊永樂縣,及置晉昌軍。西魏改郡曰永昌,改縣曰石泉。後周省。隋復置,屬西城郡。唐改武安縣。神龍初,復為石泉。大曆中,省入漢陽縣。貞元初,復置。宋仍舊。元省入金州。明復置,隸興安州。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漢陰縣
《禹貢》荊、雍之交,秦楚接境。周為庸國地。春秋、戰國皆屬楚。秦屬漢中郡。漢為安陽。晉為寧都縣。齊置安康縣,屬魏興郡。後魏置東梁州,後蕭察改直州。南齊屬安康郡。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改縣安康,屬西城郡。唐武德元年,以縣置西安州,並置寧都。廣德二年,改宣州。貞觀元年,州廢,屬金州。至德二年,改為漢陰縣。宋因之。紹興初,徙治新店。元改設巡檢司。至正二年,復為縣。明洪武三年,仍為漢陰縣,先屬漢中府《金州》。嘉靖四十年,改縣徑隸於府。萬曆二十三年,復改屬興安。
皇清因之,編戶四里
興安州疆域考 州縣志合載
[编辑]興安州疆域圖
本州
東一百二十里至洵陽縣;四百里,至白河縣;四百里,至湖廣鄖陽府上津縣;六百里,至鄖陽府;西一百八十里,至漢陰縣;二百八十里,至紫陽縣;二百八十里,至石泉縣;五百四十里,至漢中府洋縣;七百里,至漢中府四百六十里,至漢中府西鄉縣;五百八十里,至四川夔州府太平縣;南一千九十里,至四川夔州府「大寧縣。」
北:「由鎮安縣六百五十里,由商州八百里至省城五百里至商州,由河南四千四百四十里,由山西四千二百一十里」 至
京師
東南九十里至平利縣,二百六十里至竹谿縣,西北八百四十里至西安府《盩厔縣》。
東西廣七百里,南北袤一千里。
按:《一統志》「子午谷舊道,在金州安康縣。」〈按:「今漢陰縣是也。」 〉梁將軍王神念以緣山避水,橋梁多壞,乃別開「子午道。」即今洋縣北六十里是也。
平利縣
州東南九十里為「平利。」 東至:
西至
南至
北至
《廣袤》。〈無考。〉
按:《通志》,西北九十里至州城。
洵陽縣
州東一百二十里為洵陽。《東至》:
西至
南至
北至
《廣袤》。〈無考。〉
按:《通志》,西一百二十里至州城。
白河縣
州東四百里為白河。東至
西至
南至
北至
《廣袤》。〈無考。〉
按:《通志》,「西四百里至州城。」
紫陽縣
州西南二百八十里為紫陽東。水路四十五里至州界石門溝,二百八十里至州,陸路一百八十里至州城,八百里至湖廣鄖陽府。
西水路,「一百二十里至漢陰縣界馬家營,七百里至漢中府。」
南:〈按:《縣志》缺《舊郡志》謂「南通巴蜀,西接梁洋。」 〉北一百里,至漢陰縣界「五里坡」,由鎮安縣八百三十里由商州驛路一千三十里至省城,由河南四千六百四十里至
京師
東南一百二十里至四川太平縣界「雙河關」 ,東北六十里至州界「鬧河。」
按:《通志》,「二百八里至州城。」
西南一百二十里進大堊,為西鄉縣界,進任河一百六十里至二州堊,為四川太平縣界。東西廣二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按《縣志》:「邑雖廣袤二三百里,可耕之地百無一二。居民葺茅於山谷之間,數十里若比鄰然。一望林莽,略無涯際,險隘阨塞,誠秦蜀之要區也。」 石泉縣
州西二百八十里為「石泉。」 東至
西至
南至
北至
《廣袤》。〈無考。〉
按:《通志》,東二百八十里至州城。
漢陰縣
州西一百八十里為漢陰,東六十里至興安州界,一百八十里至州城。
西四十五里至石泉縣界。
南:八十里至紫陽縣界。
北一百二十里,至西安府長安縣界。
東北一百五十里至鎮安縣界。
西南二百里至西鄉縣界。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四百二十里。按《縣志》當驛路之衝,東達鄖襄,西通巴蜀,不但本省差遣殷繁,又以塘撥往來苦累。
形勝附
[编辑]本州。〈按本州無附郭之縣。〉
《安康舊志》:「東接襄沔,南通巴蜀,西達梁洋,北控商洛。」
《元和舊志》:南臨漢水,北阻方山。按《州志》,今州治在漢水之南,而云南臨漢水者,元初廢。《志》云:州初治在漢江北,去水不過百步,後移南。今漢陰縣有方山關。
柳宗元《江運記》:「巖谷峻絕,數里百折。」
《輿地紀勝》秦頭楚尾。
《圖經》自漢中而東,則謂金多山嶺。自均金而西,則謂金多平曠。
《舊志》:國朝渡江以後,舟車輻輳,商賈接踵,乃秦、楚之交一大都會也。砅壑修險,梯棧鉤連,四塞以為固,舳艫飛輓,由來利之。
《平利縣志》闕
[编辑]《洵陽縣志》闕
[编辑]《白河縣志》闕
[编辑]紫陽縣 ,興安古稱四塞,礪山帶河,形勝甲於關南。而紫陽設西南境,峰巒矗起,江漢紆折,柳宗元所謂「崖谷峻絕,數里百折」 也。
《石泉縣志》闕
[编辑]《漢陰縣 》「龍岡北枕,鳳嶺南屏。一水抱環,五星端拱。」
興安州星野考 州志
[编辑]州屬總
《史記·天官書》:「東井、輿鬼,雍州之分。」
《前漢·地理志》:「自井十度至柳三度,鶉首之次,乃秦之分。」
《春秋元命苞》:「東井,鬼宿分焉。」
《晉天文志》:「自井二十七度至鬼柳,鶉火之次,秦之分野。」
《舊志》:州隸秦之南分野應入井、鬼之次,兼翼、軫之分野,以其界秦、楚之交也。
《州志廣輿記》云:「兼輿鬼、翼軫之分者」 ,蓋謂興屬遼闊,先年隸楚隸蜀,紛更不一,如紫陽近蜀,則可以屬輿鬼,白河近楚,則可以屬翼軫。
《紫陽縣志》紫陽屬興安之西南邑,其為東井、輿鬼之分無疑矣。
《漢陰縣志》,歷觀紀載,「井鬼」 之分,當無疑矣。
興安州山川考 州縣志合載
[编辑]本州。〈按本州無附郭之縣。〉
白雲山 在州東北五里。白雲之泉出焉。〈一名《卓鍚泉》。〉而南流注於漢。有寺名「萬頃」,更名「萬春」,為南嶽懷讓道場。有洞焉,可以遊觀,宋、明人題詠甚多。亂後興郡諸名勝皆湮沒於榛莽之中,而此寺獨存,時人比之魯靈光殿焉。
大團山 、小團山 俱在州東北十里。豫章山 在州東北三十里老樹嘴,北望終南,南望吉陽,諸山簇簇如葉焉。
龍王山 在州東北三十里。其上有龍湫,大旱不涸。土人築砦居之,以禦亂。
將軍山 在州東北四十里。山有洞藏鐵冑,將軍之所御也。今無。按《通志》:相傳昔有將軍,戰沒於此,故名。
古墓嶺 在州東北四十里。
九里岡 在州北五十里。石磴崚嶒,陡峻難登。其陽神灘河之水經焉,而南流注於漢。其陰琉
「璃河」 之水經焉,而東流注於「神灘河」 ,長安之孔道也。
盼陽嶺 在州北一百里。高峻莫極,日出先及,由是得名。亦猶泰山之有日觀也。麻坪河與乾溪之水,經其陽而南流注於洵河。洵河之水,經其陰而南流注於漢。有石砦焉,嶙峋於是山之麓名曰「轆轤杷」 ,可簇而居也。
燕子嶺 在州北三百里。道途險遠,接壤西安府之鎮安縣。昔設烏溝堡,官軍戍之,今廢。王莽山 在州北三百里。莽嘗遣兵戍守此山,因名焉。傅家河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越河,大濟堰在焉。灌田頗饒。旁有豫章,高數仞,其陰四蔽而空,其中可設几筵,名曰「重陽。」
二郎山 在州北三百里。四面險峻,其嶺平坦,可屯數千人,有地可耕,水皆瀑布而下,林木蓊蘙,人跡罕至,過此則為鎮安縣之下茅坪矣。牛首山 ,在州北九十里,巖巖羅列,色狀萬千,綿亙數百里,高出雲漢。有洞焉,是名金牛。昔人於是山掘得石桶,有黃腰獸棲其中,旁置劍,獸見劍自殺,而黃巢軍遂敗。崔堯封之神「司之」 ,是為郡城主。赤溪之水,楊峪之水出焉,而皆南流注於越河。其西恆河之水出焉,而亦南注於越河。千工堰在焉,多秔稻。白魚溝之水出焉,而亦南流注於越河。
五硌山 :在牛山之巔。峰巒互出,犬牙相錯為砦,居之可以避亂。
蠟燭山 ,在牛山之椒,石筍插天,青翠靄然。青碌山 ,即牛山之支,有洞焉。多虎豹蝮蛇,不可以識。
三教山 在州北一百二十里,其高無極,雲物皆出其下有二龍湫焉,實惟「南嶽道場,二龍得度,報以甘泉。」 旁有喬松,二龍之所遊戲也。其木多松柏,嘗祈雨於此。
觀音山 :在州北一百三十里,巀然干霄。有草焉,履之迷人。
梅花山 在州西北五里。其首枕漢水,是為姚墟。
心山 在州西北五里。有草焉,無風自搖,有風不偃。西漢太守陽厥棲隱處。
折弓塢 在州西北五十里。昔有將軍戰沒於此,土人祠之。
長槍嶺 在州西北十五里。草木焦枯,七里皆赭。
三條嶺 在州西六十里。明末寇亂,鄖將黃元吉死於此。
鯉魚山 在州西四十里,鳳凰山之首。岡陵如削,儼然「鼓鬣而上騰。昔絕頂有泉,二鯉游焉。今泉竭魚飛矣。」
鳳凰山 在州西七十里。西阻池河,北阻越河,東南阻漢。廣二百五十里,周八百里,跨興、漢、石、紫四郡縣之地,有十二層如翔舞然。越河之水出於陰,而東流注於漢。五堰河、蒿坪河、溜水河之水出於陽,而東南流注於漢。材木之所出,群鳥之所息。其巔人跡罕到,隱然有路,云諸葛武侯之運道焉。
天馬山 在州西九十里。鳳凰山之支,越水經其下。
越嶺 在州西九十里。橫亙巨川,與天馬山對峙,古所謂「鐵嶺關」也。〈按:即今「越嶺關。」 〉
小塢子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兩山壁立,中通一路。
七寶山 ,在州西一百五十里。
藥王山 ,在州西南五里,孫思邈之神居之。仲春初吉,州人爭赴。
西城山 在州西南五里。古縣治建其下。今縣廢,有三石塔存焉。
魏山 ,在州西南九里。三面陡絕,北通一道。苻堅使韋鍾來攻,郡守吉挹為壘於此,三年不能克。吉河之水經其下,而北流注於漢。
天柱山 在州西南四十里。其高數千仞,昔人結寨以避寇,號「寨子山。」 下有碧瑱洞,巨石封之。多蝮蛇猛獸,人不能至。
郎家山 在州西南八十里。
馬蝗山 ,在州西南九十里。香河之水經焉,而北流注於嵐河。
南宮觀山 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石筍插天,惟松柏生焉。四壁如削,一望無際。嵐河之水經其下,而東流注於漢。砰砰𥔀𥔀,聲如萬雷。舟楫不通,過者股慄。
五峰山 ,在州南五十里,五峰如掌,上有報國寺巨鐘,聲聞數十里,昔人朝賀習儀之所也。今
寺與鐘俱烏有矣
趙臺山 在州南二里。俯瞰城郭。梁時漢水泛溢,州人賴以避之。
歡喜嶺 在州南三里,纍纍如邙碭山然。有巨塚焉,名曰「太子墳。」 相傳為堯第九子,然無所考據。昔有牧兒陷入,見殿庭儼然,皆上古時物,以土封之,今失其處。渡溪有橋,曰「竹木橋」 ,為劉卿建。
玉屏山 在州南五里。山多白堊、青堊。香溪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漢。
文筆峰 在州南七里。岌然刺天。每歲暮春,野花滿山如錦。其旁一峰,州守鄭時亨所增築也。龍門谷 在州南七里,有洞焉,名曰「龍門」 ,有三泉,大旱禱雨輒應。
牛蹄嶺 在州東南十五里。昔吉陽有石牛,方夜出,踐人禾稼,嘗見形於此。黃洋河水經其下,而北流注於漢。
古廟嶺 在州東三十里。磨溝之水經焉,而西北流注於黃洋河。
老君山 ,在州東三十里。
高洞山 在州東四十里。
高王山 在州東六十里。亭亭迥出,有高王祠。歪頭山 ,在州東八十里。
香溪洞 在州南七里。出郭循溪而南,度仙關,折而南為純陽洞,又南為八仙洞,西為三茅洞,亦名凌霄洞,與純陽洞隔溪相望,有橋焉。周以石欄,歷階而升,為玉皇閣。昔年樓閣掩暎,竹樹陰森,宛如圖畫,呂純陽、郭尚竈嘗栖遲於此。漢水 在州城北。按《尚書禹貢》曰:「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又東為滄浪之水。按《山海經》曰:「嶓冢之山,漢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沔;囂水出焉,北流注於湯水。其上多桃枝鉤端,獸多犀兕熊羆,鳥多白翰赤鷩。有草焉,其葉如蕙,其本如桔梗,黑花而不實,名曰蓇蓉,食之令人無子。」 又曰:「漢水出鮒魚之山,帝顓頊葬於陽,九嬪葬於陰,四蛇衛之。」 按《水經》,漢水又東過西城縣南,經漢中魏興,按《州志》,「漢水東至茶溪灘則為石泉縣界,至馬家營為漢陰界,至銅鑼三灣為紫陽界。由紫陽折而南,受汝河、洞河之水為樓子灘,入興安州界。又東為月池灘,又東三十五里為馬尿灘,又東五里受道河之水為思灘,又三十里為高洋灘、低洋灘東十里受五堰河、鶯坪河、溜水河、嵐河之水為三堆灘,東五」 里為織女灘,以織女石得名。東五里為串灘。東四十五里為夫灘。東二十里受吉河之水為越河灘。在州城之下為州身灘。東去州十里為立石灘。又東二里為下立石灘。東三十里受神灘河之水,是為神灘,灘上有楊四將軍廟。明崇禎五年,瑞藩就國漢中,舟行過此,始建新廟。前立坊表,東西歷階而上,週以石欄。西階另開一道,陟於層巔,建「伏魔廟。」 楊將軍廟前建成虛閣,三面臨江,雕欄四繞,樹光零亂,山色空濛,帆檣隱見,截浪穿波,憑欄舒望,亦奇觀也。岩水相搏,號稱絕險。明成化十三年,鄭州守鑿石疏洪,以殺其勢,至今利之。又東五里為二郎灘,又東七十里為洵陽,又二百七十里為藍灘,則秦楚之交矣。
「神灘河 」 出牛山,東南流注於漢水之神灘。「黃洋河 」 出化龍山,東北流注於漢。
越河 一名月河,出鳳凰山,東流至石泉,受遲河之水;至漢陰,受添水河之水;過越嶺關,受白魚溝之水,又受恆河之水。昔年經赤崩灣由牛山之麓,明末水南徙,沙礫盡為沃壤,是為截河。又東受傅家河之水,又東流數十里,將入漢之處,水口交錯,僅可容舟,形家謂其中必有結作。土人相傳秦郊乃古越州,或又云「乃古蕭山縣。」 雖無實據,而耕夫往往掘得城池街衢遺址。恆河 出牛首山谷,或曰名衡河。曲折南行於林莽之中三百餘里,深岩邃谷,蛟龍之窟宅也,而南流注於越河。
傅家河 出王莽山,南流注於越河。
五堰河 出鳳凰山老龍池,西南流入於漢。「蒿坪河 」 ,出鳳凰山,西南流入於漢。
嵐河 出化龍山,東流七百餘里,中有仙人碥、巨靈跡、鎖龍樁諸勝,至石泉壩,南入於漢。大道河 、小道河 俱出界嶺,東北流入漢。小絲泉 ,在州西八里,其出如絲,取之不竭。黑龍泉 在州西北八十里,禱雨輒應。
陳家溝 在州南,衝突郡城。昔有州民馬義條陳疏渠引水,放出長春隄閘口,今故道壅塞。施家溝 ,在州南。昔人鑿官堰貯水灌田,今荒廢。按《縣志》,二溝每至五六月,大雨時行,水潦暴
至,損人禾稼。直衝郡城。居民苦之。
金水 在州東白龍隄金華寺,其深四丈,水極甘洌。按《通志》金州之名以此,取金生水之義。平利縣
化龍山 在縣南三百里,由山脊百二十里通花池山,有九臺、十三灣,多奇鳥怪獸、松林苦竹。女媧山 在縣東三十里。崇巒羅列,形勢逶迤,灌溪水發源於此。
藥婦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舊傳有夫婦同獵夫墜崖下,其婦搗藥救之,皆化為石,石臼尚存。錫義山 在縣西六十里。漢錫縣以此名。山形如城,方員百里,四面有門,世傳列仙所居。風洞 在縣西四十里,其深莫測,四時有風,常從穴中出。
天心水 在縣境內
灞河水 、峰口水 、太平水 ,俱見《水利》。馬池水 ,在縣西四十里,源發嶓塚山下之神馬淵,與西縣水會。
龍潭 在縣東六十里。闊四丈,深莫測。遇旱,居民禱雨輒應。
秀泉 在儒學前
清平井 在縣治前。其水至清,居民飲之,則不生癭瘤。
洵陽縣
臨崖山 在縣東二百二十步。峰巒隱隱,環於縣治。東臨漢江,北連鶻嶺。
當門山 在縣東一百七十里,兩峰如門。浮雲山 在縣東一百七十八里,其峰高聳。碧鈿山 在縣東二百五十里,產碧鈿石,有洞,今封閉。
青山 ,在縣西五十八里。產碧鈿石,有洞,今封閉。
紫荊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有洞及石池,池旁有石蓮花。
羊山 在縣北四十里。連絡千里,傳為福地修煉之所。頂即張子房辟穀處。遺有蔥韭,至今猶存。人如取之,則風雨晦暝。有鐵釜,可容水數石,內生松一株,大數十圍。觀址鐘鼎尚在。
穿崖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其高千仞,中一竅,南北相通,因名。
神仙洞 在縣西南一百五里。有生成石蓮花十九朵,石獅于一洞門鐫「紫蓋神仙洞天」 六字。禹穴 ,在縣東一百三十里。穴旁鐫「禹穴」 二字,古碑剝落不可識。
漢江 在縣南百步餘。蜀水、仙水、閭水注之。洵水 ,在縣東一百二十步,自西北山流入漢江,縣以此得名。冷水、乾溪水、乾祐水注之。閭水 ,在縣西二十五里,源發平利,北流入漢江,平頂水注之。
白河縣
鳳嶺 在縣城西北。環繞西南如鳳翥,因名。羅漢洞 ,在縣西五十里。
高瑱子洞 在縣西六十里,出碧瑱子,今封閉。神仙洞 ,在縣西九十里,幽深莫測,內有水池,清洌可愛。歲旱禱雨輒應。
冷水 ,有二,一在縣西百六十步,發源洵陽,北流入漢江;一在西九十里,為小冷水,合流為「一水。」
白石水 有二,一在西南百二十里,一在東南九十里,為小白石水,俱自竹山界合流,入漢江。瓌碧池 在清風溝。普濟泉 普潤泉 、普澤泉 ,以上三泉俱在縣境長春溝中,清洌可飲,民汲便之。《紫陽縣》。
《神峰山 》:在縣治北。數峰壁立,狀如展屏。木石巉巖,其上常出雲氣,或霽光淡蕩,或煙雨空濛,極難圖畫。為八景之一。
鳳洞山 在縣北七十五里。孤峰插雲,清泉湧池,極為幽勝。
鳳凰山 ,在縣北七十里,接漢陰界,疊聳十二層,如鳳凰翔舞,上多仙蹟。
七寶山 ,在縣北四十里。七峰高聳雲霄,真勝境也。
酆都山 在縣西十五里。峰巒秀出,上有酆都神洞,禱雨輒應。
城牆嶺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紫、漢兩縣界。峰巒蜿蜒,昔人沿山巔築城以禦寇,長亙三十餘里。
天馬山 在縣南二里。其形類馬,勢若騰驤。甕兒山 在縣治漢江之南。其形如甕,大石離立,旁有「張真人洞。」
筆架山 在縣南三里,面學宮之右。
印臺山 :在縣南三里,面學宮之左。
玉屏山 在縣南三里,儼若屏風。
望夫山 在縣南九十里,峙任水之濱,上有望夫石。亦載《漢中府志》。
三尖山 在縣南一百里。明嘉靖間,巨寇李三結寨於此。
三臺峰 在縣東三十里。其形疊聳,風景清嘉,有石洞龍泉。
三十六峰 在縣東三十里。群峰螺擁,為諸山冠。木石巉巖,中多虎豹。
目連山 在縣東南一百里。俗傳,目連和尚構庵於此,遺址尚存。
文筆峰 在縣治東南八里,一峰突兀如筆。香爐山 在縣東南十里,上建朝天宮,山頂有鐵爐,舉動則大蛇擁出,乃神鼎云。
板廠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順治六年,寇孫守金結寨於此,負固十年,始勦平之。殺戮甚眾,紫民大受其害。
光頭山 在縣東南一百里,接四川界。山頂不生草木,上有龍洞,人不敢近,雲霧起輒雨。團螺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層巒疊嶂,儼如青螺,為紫陽、西鄉之界。
雞鳴坡 在縣西南六十里。高薄雲霄。相傳漢高祖微行至此,聞雞鳴而止。
土門塢 在縣西南六十五里。兩山夾峙,叢林懸崖,儼若巨關,在灌河內。
漢江 源出嶓冢山,《書》所謂「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者也。歷城、固洋縣石泉至紫陽境,由興安、洵陽、鄖襄至漢口,合江流入海。自馬家營西為漢陰縣界。由水路東下為銅鑼三灣,東為草圈灘,又東為五溜子灘,又東為龍王灘,又東為石壁灘。又東為鐵縴灘,即陳公崖。又東為宦姑三灘。又東為怯灘,又東為大力灘,又東為紫陽二灘,則縣治在焉。又東為中宮灘,又東為長灘,又東為汝河灘,又東為樓子灘,又東為柘瀆灘,又東為石門灘,則為興安州界。
任河 ,源出四川太平縣,北流入漢。
灌河 ,源出金山谷,有東西兩河,投任河入漢。〈按:「灌河」 俗誤作「權河。」 〉
《渚河 》源出西鄉印臺山,投任河入漢。
洞河 ,源出四川界嶺,北流入漢。
汝河 ,源出四川界嶺,北流入漢。
五郎河 在縣西境,北流入漢。
小石河 在縣西境,南流入漢。
綿魚河 在縣西南境,與漆薗河、白楊河皆北流入漢。
沔峪河 在縣北三十里,西流入漢。
林木河 在縣北六十里,西流入漢。
鬧河 在縣北八十里,西流入於小松河。小松河 在縣北八十里。南流入於漢。
蒿坪河 在縣東北五十里。源出鳳凰山,東流入漢。
紫陽溝 在縣南三里。源出文筆峰,北流入漢。龍洞溝 在縣南三里。源出筆架山,西流入漢。顯鐘溝 在縣南四十五里。東流投任河入漢。相傳昔年溝水泛漲,湧出巨鐘二口,順水東去。王瓜溪 在縣南九十里。
瓦房溝 在縣西三十里,北流投任河入漢。石門溝 ,在縣東四十五里,接州界。
廣濟泉 在新縣北
石泉縣
太平山 ,在縣東八十里漢江南岸。其山高峻,絕頂坦如平地。
十八盤山 在縣南五里。漢江南岸。
五攢嶺 在縣北三十里,其嶺五峰相聚。馬嶺 ,在縣東四十五里。其嶺連亙二十餘里,路徑崎嶇,日出照耀,行人如在天際。
二郎洞 ,在縣西十里。洞旁石上有觀音手膝,印跡宛然。
煙波洞 在縣西十五里。其深莫測,望若煙波,故名。
枯柳洞 ,在縣北五里。門有石臺香爐,內有籩豆杯爵之屬,皆出天成。
漢江 ,在縣南五十步。
遲水 ,在縣東五十里。易漲難退,故名。其池沃衍。
珍珠水 在縣西二里。源自五攢嶺,南流入漢。大灞水 在縣西十五里,源自秦嶺,西流入漢。紅水 在縣北一里,源自五攢嶺,南流入漢。兩岸紅沙,故名。
龍湫 ,在縣南五十里漢江南岸。其深莫測,旱禱有應。
石泉 :在縣治南五十步。清洌不涸,民便汲取,縣以此得名。
漢陰縣
雲門山 在縣東二十里,兩峰並峙若門,天將雨,山巔即起雲氣。馬蝗山 ,在縣西北八十里。
鳳凰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南繞漢江,東西二百餘里,中有峰似鳳,因名焉。
臥龍岡 在縣北。蜿蜒如龍。明萬曆初年居民開種,不惟有害形勝,且值霖雨,淤泥壅塞城壕。前袁令禁耕,李令復立碑於北門下禁止。分水嶺 在縣西三十里。林木叢茂,多虎狼跡。石門 在縣西北,兩山夾峙,宛如一門。
魚洞嶺 在縣西北九十里。
龍會嶺 在縣西北七十里。高與鳳凰山並。六面山 ,在縣北五十里。
尖山 在縣北十五里
雞公嘴 在縣北六十里。峰秀如雞頭。
天生橋 在縣北五里,如橋梁然。
瘦驢嶺 在縣北九十里。
箭幹山 ,在縣北七十里。
雙乳山 在縣東五里,兩峰突起道旁,形如雙乳。
月嶺山 在縣東六十里。有溪水出焉,名「月水。」 橫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右截群山。
黃龍洞 ,在縣北八十里。黃龍機禪師坐禪處。黃龍洞 ,在縣北一百里。
黑龍洞 在縣東北一百里。二洞深邃莫測,邑民遇旱,有禱即應。
南陽洞 :在澗池鋪北。
「玉皇洞 」 ,在紅崖道旁。
千佛洞 在高梁鋪北
湘子洞 :在蒲溪鋪南。
漢山 ,在鳳凰山南九十里,即《禹貢》沔水。恆水 在縣東二里,會青泥、澄溪諸水。
月河 在縣西四十里。發源分水嶺,至興安入漢。
蒲溪河 在縣東南四十里。
花石河 在縣東南五十里。
墩溪河 在縣西南五里。
仙溪河 在縣西南十五里。
板峪河 在縣正南五里。按《縣志》,以上諸河,俱出鳳凰山,北入月河。
觀音河 在縣西北二十里。
沐浴河 ,在縣西北十五里。
青泥河 在縣正北十里。
鐘河 ,在縣正北六十里。
添水河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雙乳河 在縣東北六十里。按《縣志》,以上諸河,俱發源北山,南入月河。
沙河 在縣西北六十里。出石峪塢,西流入石泉池河。
大漲河 ,在縣南一百里。南入漢。
盧峪溝 在縣東南八里。
鐵浮溝 在縣東南十里。
龍王溝 在縣東南三十里。
池龍溝 ,在縣東北五里。
田禾溝 在縣東北五十里。
甘泉 :在城隍廟前。前令張大綸鑿。
神泉 :在關帝廟前。前令丁珣鑿。
涼水泉 在縣東六十里,暑月飲之,冷冽逼人。「碗泉 」 在鳳凰山南。清洌可飲,行人利之。鳳凰池 、仙女池 俱在鳳凰山頂。
天池 在漢江南
蓮花池 在縣東雲門鋪,曾產並頭瑞蓮。
水利附
[编辑]本州。〈按本州無附郭之縣。〉
萬春隄 在城西四里,即古石隄也,處在上游,明萬曆癸未及
皇清康熙癸酉,大水冒隄上過焉,民賴灌溉之利。
長春隄 在城東一里。明成化八年,水衝隄潰,淹沒州治。十五年,知州鄭福增築,魯得之為《記》。萬曆十一年,大水,隄伏巨浸中。凡水發則黃洋與漢江會合,湧溢上行,而陳、施二溝之水,從城南而東,四水匯而為一,衝蕩甚猛。乃鑿竇為閘,封閉以石。每陳、施二溝之水下流,則啟閘以疏其勢。或黃、漢之濤上湧,則閉閘以遏其波。二十年,守道曾如春檄署州通判張海修理,封足三丈。崇禎間,州同知蔣體元於隄上遍植桃柳,後
砍伐盡矣
惠壑隄 在城東北。明萬曆三十二年,守道曾如春建築。
皇清康熙十五年,隄潰惠家口,淹沒東關居廛二十。
一年,知州李翔鳳復築。三十二年,大水隄復決惠家壑、石佛庵南,會陳、施二溝之水,巨浪薄城,城為之湮。知州王希舜先築決口,繼築仁壽橋,南北之水始不為患。
龍窩隄 在城西北
《白龍隄 》接長春隄。
千工堰 在恆河。開渠三道,灌田一千一百四十一畝。今下渠斷流,守道郭之培令民疏通。未幾,復廢。按《州志》:「恆河中流有巨石三,昔人以古柏長五十餘尺,橫含石罅,逼水入渠。明天順間,柏折於水,人取一小者充之。」
皇清康熙壬戌夏六月廿一夜,北山一帶大雨如注。
恆河逆浪泊天,橫木復折。先是去隄口三十里而遙,有所謂「困木潭」 者,其深莫測,有大木沈水底,不知歲月。是夜,雷雨起潭中。明日,大木南徙三十里,較古柏尤巨,堰賴以存。
大濟堰 ,在傅家河,開渠六道,灌田八千七百五十畝。今第五渠久壅,多以秋田為夏地矣。赤溪堰 ,在秦郊鎮,開渠二道,灌田一千一百畝。
磨溝堰 ,在越河南,開渠一道,灌田五百畝。黃洋堰 ,在黃洋河,開渠一道,灌田二百五十畝。
青泥堰 在青泥灣,開渠三道,灌田三百畝。吳家堰 ,在新城西門外,灌田二百畝,昔名「長樂堰」 ,宋西城民葛德修
越河 在城西十里
吉河 在城西二十里。以上二水,可資灌溉平利縣。
灞河 在縣東
峰口河 在縣西
太平河 在縣東南。以上三水,可資灌溉。月溪隄 在縣北。明嘉靖三十七年,署縣事西鄉主簿魏尚變築。
長安堰 ,在縣東一百一十里。近有石嘴堰、黃沙堰,俱引界溪水。
秋河堰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
線口堰 在縣南九十里。
洵陽縣
洵河 在縣東一里
蜀河 ,在縣東一百一十三里。有堰。
閭河 在縣西二十五里。以上三水,可資灌溉。漢填壩 ,在縣南二十八里。
西坌河堰 在縣東一百里。
神河堰 在縣南五十里。
金河堰 在縣南七十里。
七里關堰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麻餅河堰 在縣北九十里。
水田坪堰 在縣北一百三十里。
《白河縣志》闕
[编辑]紫陽縣
任河 在縣西
灌河 在縣南
松河 在縣西北。以上三水,可資灌溉。
石泉縣
饒峰河 在縣西一十里。
大壩河 在縣西一十五里。
七里堰 在縣西七里。引珍珠河水。
長安堰 ,在縣東五里,引漢江。
興仁堰 在縣西一十里。
高田堰 在縣西一十里。以上二堰,引大壩河水。
漢陰縣
月河堰 在縣西門外。明成化二十一年,知縣張大綸築。
永豐堰 在縣南五里
鳳亭堰 在縣東三十里。
池龍堰 在縣東三里
盧峪堰 在縣東五里
鐵溪堰 在縣東一十里。
蒲溪堰 在縣東四十里。
花石堰 在縣東五十里。
田禾堰 在縣東五十里。
雙乳堰 在縣東六十里。
觀音堰 在縣西三里
大漲堰 ,在縣南一百里。
墩溪堰 在縣西五里
仙溪堰 在縣西一十五里。
沐浴堰 在縣西一十五里。
鐘河堰 在縣北六十里。。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