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5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五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五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五十二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五十一卷目錄

 平涼府部彙考一

  平涼府建置沿革考

  平涼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平涼府星野考

  平涼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五百五十一卷

平涼府部彙考一[编辑]

平涼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编辑]

本府

春秋為朝那故地。秦屬北地郡。漢析置安定郡,治高平。晉徙治臨涇。後魏於潘原縣為武州,屬太平郡。後周屬原州。隋初郡廢。大業初,州廢,置平涼郡。唐初,置原州。元和中,以原州平涼縣置行渭州。中和四年,復置渭州。宋為涇原路。政和中,置平涼軍。金初,為原州刺史。大定二十七年,為涇州支郡,後立平涼府。元初,併潘原縣入平涼,化平入華亭,仍為平涼府,隸鞏昌便宜都帥府。明仍為平涼府。領州三,縣七:

皇清因之。

平涼縣:附郭。

漢為朝那、涇陽二縣地,屬安定郡。東漢省涇陽入朝那。南北朝後魏廢為長城縣地。後周復置朝那縣。隋改平涼縣,屬平涼郡。唐屬原州。宋屬渭州。金于縣置平涼府。元以潘原縣省入。明因之,為平涼府附郭縣。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崇信縣

秦屬北地郡。漢屬安定郡。唐貞元間,隴右節度使李元諒築三鎮屯軍此地,為崇信鎮。宋初,置崇信縣,屬鳳翔府。淳化初,改屬儀州。後州廢,以縣屬渭州。金屬平涼府。元因之。明仍為崇信縣,隸平涼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里。

華亭縣

秦為隴西郡地。漢為朝那縣地。東漢為朝那、烏氐二縣地。南北朝後魏置大會鎮。隋大業初,始置華亭縣,屬安定郡。唐析屬隴州,為神策軍地。五代唐置義州。周復置華亭縣。宋改義州為儀州。熙寧五年州廢,以縣屬渭州。金屬平涼府。元以化平縣省入。明因之,隸平涼府。

皇清因之,編戶七里。

鎮原縣

秦為北地郡地。漢為高平、臨涇、彭陽地,屬安定郡。東漢、晉皆因之。南北朝、後魏置高平鎮,後為太平郡,兼置原州。隋初郡廢。大業初,州廢為高平縣,屬平涼郡。唐初為原州。天寶初,改為平涼郡。乾元初,復為原州。宋置鎮戎軍。金改為鎮戎州,屬平涼府。元改為鎮原州,屬鞏昌路,以臨涇、彭陽、東山、三川四縣省入。明洪武三年改為鎮原縣,屬慶陽府,後改隸平涼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里。

固原州

漢高平縣地。宋置開遠堡,屬鎮戎軍。金屬鎮戎州。元置開成路。至治三年,降路為州。明洪武初,州廢為開城縣。成化三年,徙今治。弘治十五年,改為固原州,隸平涼府。

皇清因之,編戶五里。

涇州

秦屬北地郡。漢晉皆屬安定郡。南北朝、後魏始置涇州,以涇水為名。隋大業初,改安定郡治安定縣。唐復為涇州。天寶初,復為安定郡。乾元初,復為涇州,改縣曰保定。宋改彰化軍節度。金復為涇州,改縣曰涇川,屬慶元路。元屬平涼府。明因之,以涇川縣省入,隸平涼府。領縣一:

皇清因之,編戶四里。

靈臺縣

周為密須國地。漢為北地郡鶉觚縣地。晉為鶉觚、陰密二縣地,屬安定郡。隋大業元年,分鶉觚地置靈臺縣,取「文王伐密作靈臺」 之義。二年,省入鶉觚。唐天寶二年,復置,屬涇州。宋、金仍舊。元至元七年,省入涇州。十一年,復置,以良原縣省入。明因之,隸平涼府涇州。

皇清因之,編戶六里。

靜寧州

漢朝那縣地。宋曹瑋始築隴于城,屬渭州。慶曆三年,以隴于城置德順軍。元祐中,復置隴于縣,屬秦鳳路。金改為德順州,屬鳳翔路。元省隴于。

縣,改為靜寧州,屬鞏昌路。明改隸平涼府。領縣二:

皇清因之,編戶十四里。

莊浪縣

春秋、戰國時屬秦地。秦屬北地郡。漢、晉屬安定郡。隋、唐屬平涼郡。宋因之。元初置莊浪路。大德八年,置為莊浪州。明初為莊浪州,屬鳳翔府。洪武八年,改為莊浪縣,隸平涼府靜寧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里。

隆德縣

漢為安定郡地。宋天禧初,置羊牧隆城寨。慶曆初,改為隆德寨,屬順德軍。金升為隆德縣,屬德順州。元屬靜寧州。明因之,隸平涼府靜寧州。

皇清因之,編戶三里。

平涼府疆域考    府州縣志合載[编辑]

平涼府疆域圖

平涼府疆域圖

平涼府南圖

平涼府南圖
考證

平涼府西北圖

平涼府西北圖

本府

東至西安府邠州界

西二百里至鞏昌府會寧縣界。

南一百四十里至鳳翔府隴州「白崖山界,北一百二十里至彭陽靈武監。」

東南:三百六十里至鳳翔府麟遊縣界,二百里至西安府邠州宜祿界,七百里至省城

東北二百四十里至慶陽,府寧,環界三千四百里至

京師

西南二百九十里,至鞏昌府泰安界。

西北四百七十里至寧夏韋州。

規方五百里

平涼縣

「平涼」 為附邑也。東一百一十里至涇州界,西六十里至華亭縣界。

南:四十里至華亭縣界。

北六十里至鎮原縣界

東南八十里至崇信縣界。

東北六十里至鎮原縣界。

《西南》六十里至華亭縣界。

西北四十里至固原州界。

規方幾百五十里

崇信縣

府東南八十里為「崇信」 ,東二十里至涇州界之《九宮》。

西四十里至華亭界之「斷萬山」 ,

南七十里至鳳翔府隴州界之「清泥嶺。」

北十五里至鎮原界之白水。

東南十里至靈臺界之橫渠。

東北二十里至涇原二縣之交。

西南七十里至鳳翔府汧陽界之「六股槐」 ,西北三十里至平涼界之「澗溝。」

按《縣志》,初設里七,曰郭下,曰上暖泉、下暖泉,曰拽兵,曰銅城,曰赤城,曰白石。後省為五,廢白石、上暖泉。明正德中,又廢銅城。崇禎末年,復省為二,曰郭暖,曰拽赤。地僻境狹,不通周道。

東十里至「九功城」 ,為平涼縣界。

西四十里至斷萬山,為武安監界。

南二十里至陡溝,為靈臺縣界。

北三里至拽兵原,為平涼衛界。

東南二十里至「木林鎮」 ,為涇靈之界。

東北二十里至「暖泉寨」 ,為平涼衛界。

西南七十里至青泥溝,為鳳翔府隴州界華亭縣。

府南一百二十里為「華亭。」 東至崇信縣界,西至靜寧州界。

南至:無考。

北至平涼縣界

鎮原縣

府北一百三十里為「鎮原」 ,東一百四十里至慶陽府寧州界。

西六十里至固原界

南六十里至平涼界

北一百二十里至慶陽府環縣界。

東南至涇州

西北至固原

固原州

府西北一百九十里為固原,東一百里至鎮原界。

西二百里至會寧界

南八十里至隆德界之高嶺。

北三百里至寧夏衛

東南五十里至華亭界之馬蓿坡。

西北至楚之海剌都

按《州志》,「東一百六十里至鎮原界。」

北三百四十里至寧夏衛。

西南一百八十里,至靜寧界。

涇州

府東一百二十里為「涇州」 ,東七十里至邠之窯店。

西四十里至平涼界之花家莊。

南三十里至靈臺界之盤口。

北:四十里至鎮原界之淺河。

東南七十里至靈臺界

東北五十里至寧州界

西南六十里至崇信界

西北六十里至鎮原界之橫河,為關西孔道,袤廣可二百里。

《靈臺縣》:按:「靈臺縣隸涇州。」

州南一百三十里為「靈臺」 ,東六十里至邠州界之卲寨。

西一百四十里至鳳翔府隴州界牌溝。

南三十五里至鳳翔府麟遊界之「閻王殿」 ,北六十五里至涇州界之「盤口。」

東南四十里至鳳翔府麟遊界之「天堂鎮」 ,東北四十里至邠州界之「棗林。」

西南五十里至鳳翔府麟遊界之「丈八寺」 ,西北一百二十里至崇信界之「白石鎮。」

按《縣志》,「東一百五十里至邠州,四百五十里至省城,三千里至」

京師

西二百一十里至隴州

南一百三十里至麟遊縣。

北九十里至涇州

東西廣三百六十里。南北袤二百二十里。《靜寧州》。

府西二百三十里為「靜寧」 ,東五十里至隆德界之神林堡。

西五十里至會寧縣界

南一百四十里至秦安縣界。

北一百二十里,至固原州界。

東南一百餘里至華亭界之「小隴山。」

西南七十里至通渭界

西北百餘里至安會,為河隴孔道。

莊浪縣:按:以下二縣,俱隸「靜寧州。」

州東南九十里為莊浪,東八十里至靜寧通變城。

西八十里至廟隆溝

南一百五十里至靜寧治平川。

北一百五十里至隆德界之朱莊溝。

按:靜寧、莊浪西暨華亭,有鬼門關、火燄山、寶蓋山、麻菴山、大小十八盤山、湫頭山、筓頭山、龍家峽、美高山,北抵六盤,南北二百里,東西七十里,皆小隴山也。竹樹林藪,猛獸窟巢。

隆德縣

州西一百四十里為「隆德」 ,東二十里至六盤關,西七十五里至靜寧界之上峽口鋪。

南四十里至莊浪界之「務曹鋪。」

北四十里至固原界之張義堡。

東南三十里至「高山。」

東北亦三十里至高山

西南至底店堡

西北亦至底店堡

按縣,至東二十五里至華亭縣界「六盤關」 ,西六十里至靜寧州界「亂柴鋪。」

北五十里至固原衛張義堡。

東南二十里至「美高山。」

東北二十里至固原州「觀音殿。」

西南三十里至底店堡

西北六十里至群牧所單家集。

「由縣一百四十里至府城八百里至省城三千六百里」 至

京師

規方八十餘里

形勝附[编辑]

本府。平涼縣附郭。

《圖經》:「秦隴之地。以山立郭。平涼山川。最為秀拔。」 《寰宇記》。「水土雜於河西。人煙接於北地。」

宋鄭文寶《城蕭關議》:「襟帶西涼,咽喉靈武。」 元《開成志》:「左控五原,右帶蘭、會。黃河在其北,崆峒阻其南。」

《金胥鼎》云:「控制西陲,實為要地。」

《德順州志》:「隴水環流,繞帶河渭。」

《府志》:「北連朔方,南襟隴蜀,東抵豳、岐,西距安會,包括小隴、崆峒、大同、美高、都盧諸山。渡涇汭而帶河、渭,據雍、涼之交,亦西陸都會也。」

平涼縣 橫跨南北,山原經絡涇流,西據可藍崆峒,東接涇原,中包韓都。山川雄秀,甲於關塞。崇信縣 地狹賦少,不通周道,《易治》。

《華亭縣 》林木暢茂,人民鮮少。承平日久,漸益開闢。

鎮原縣 南臨涇升,峻阪如山,無峰巒,川多絕澗。

固原州 ,《舊志》稱「市井繁而閭閻疏」 ,蓋盡之矣。涇州 諸山環萃,涇汭合流,盤礡雄遠,氣勢其盛。

《靈臺縣》:無考。

《靜寧州 》,「左枕六盤,右跨安會,前控秦隴,後距蕭關。」

莊浪縣 僻居隴山之陰,層山峻嶺,谿澗崎嶇。《隆德縣 》環隆皆山,而長阜斷溝,砂石紅土,多不毛之地。

平涼府星野考         府志[编辑]

府屬總

《舊志》天文,東井十六度至柳八度為鶉首,於辰為未,秦之分野。而雍州安定入營室一度,乃在并州。雍、并分野,比之九州,天文書獨交錯謬誤。然安定當以營室一度為正,其東南涇、靈分野,亦得井之分。

平涼府山川考一   府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平涼縣附郭。

白崖山 在石峽西南二十里。

聚糧山

平面山 ,俱與崆峒對峙。

老山 對峙崆峒

翠屏山 城枕其南。按《明一統志》:「崆峒峰之最高者,俗呼屏風山。」

石馬山 在翠屏東南二十里。

馬嶺山 在石馬山南二十里。

草子山 與「馬嶺」 對峙而最高。

大方山

小方山 俱在火龍溝西北。

崆峒山 在府城西三十里筓頭山之東,大統山之西,即黃帝學道於廣成子處。有穴曰廣成洞,人跡罕到。其東巖有洞曰「皁鶴」 ,鶴出洞中飛鳴,故名。西巖有泉,名西巖泉。又有琉璃泉,味俱甘洌。有巨石橫亙兩峰之間,名仙人橋。傍有石棋盤,傳為仙人奕處。其最高曰翠屏峰,頂上圓石纍纍如珠,一名垂珠峰。對面有香爐峰,一名「香爐臺。」 自臺俯矙一巨石,上平下銳,名「倒插石。」 又有青龍洞,在翠屏峰頂,雨晴雲輒歸洞中,一名「歸雲洞。」 其下為撒寶岩,相傳秦始皇慕廣成,巡幸經此。

壽星山 :在府城南六十里。

可藍山 在府城西南二十里。一名都盧山。赫連據平涼,屯兵於此。按《明一統志》:赫連定畋於涼州,登可藍山,望統萬城,泣曰:「先帝若以朕承大業,豈有今日事。」 俄而有群狐鳴於定旁,命射之,竟不得一,乃嘆曰:「此亦怪事也。」

大統山 在府城西南二十里。按《明一統志》,「北有望家山。」

天壇山 :在府城北五里。一名臥虎山。其西為會盟壇。

筓頭山 在府城西四十里,以形名,涇水所出。《史記》:「黃帝西至於崆峒,登筓頭山。」 即此。

分水嶺 在銀洞溝南二十里。

箭括嶺 與「馬嶺」 對峙。

石門峽 在大統山西十里。

前峽 涇出峽中

雕窠峽 在府城南三十里。為群雕往來之路,後峽 涇之北支出焉。

岨谷 在五龍泉東

小谷 在五龍泉西,一曰「南河」 ,即浚谷。

大岔谷 在馬嶺東十里。

小岔谷 ,在草子山,南抵武安苑六十里。甲岨谷 在小岔谷東。

打火谷 在草子山東十里。

番口谷 在淺澗原東南。

虎山原 在城北里許,涉涇上五里坂。「葉平原 」 在草子山東十里。

小蘆河原 在虎山原北十里。

大蘆河原 在小蘆河原北十里。

淺澗原 在大蘆河原北十里。

潘原 ,在淺澗原東南。

草峰原 在番口谷東北五十里。

佛堂原 在草峰原北三十里。

卓村原 在佛堂原東北二十里。

杏原 在虎山西二十里。

全真洞 ,在府城北五里臥虎山下。元道元賀志貞所居。

涇水 在府城西北,源發白巖,流入涇州界。按《明一統志》府城西南,東南至邠州界,又東北至西安府高陵縣界,會於渭。

橫水 在府城西五十里,源出華亭縣界,與湫峪諸水俱入涇。

胡盧水 源出鎮原縣頹沙山,下流入涇,本名蔚茹水。《唐志》白草軍在蔚茹水之西,即此。湫峪水 ,在府城東三里,北流入涇水。

柳湖 在府城北三十里,湖畔柳數千株。湫池 在府城東北五十里。其水四時常溢,旱禱有應。

「五龍泉 」 與鮮家溝近。

「鮮家溝 」 在翠屏山麓。

乾溝 在小谷西

銀河溝 ,在乾溝西十里。

四十里溝 在甲岨谷東。

澗溝 在草子山東十里。

「火龍溝 」 ,在杏原西二十里。

暖泉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北二里,其水湧出,四時溫然。」

崇信縣

鳳山 在城北,形如鳳翥。巔作柱石,峰與文壁映。其下為芮谷,懸飛泉。

烽臺山 少西五里,最高盤折數十層。昔傳烽火,今為砦,可備寇兵。

三姑山 在斷萬山左

五龍山 在縣西四十里,距峽口之陽。峰嶺蜿蜒,林木蓊蘙,相傳為唐時禦戎故壘。上有玉帝、三清等祠,藥王、觀音等洞。明建修,今祠廢洞存。唐毛山 ,山名「自唐」 ,林木叢生如毛,人皆取材於此。

王京山 ,在縣西南九十里。

閉銀山 ,在赤城右,山特峻拔,上有「玉帝、真武等祠。」

花山 在縣城南。上列雉堞,繁花木,三時絢爛如屏,俗名「錦屏山。」

五馬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許。山形如五馬,故名。

斷萬山 ,在縣西四十里。險絕難登,有銅城遺址,與武安監接壤。

文筆山 在縣西四十里峽口北岸。奇峰秀峭,狀若芙蓉。

文壁峰 在縣東三里。知縣武有備築峰其巔,高四丈五尺,曰「昂龍首。」

箭筈嶺 在赤城南

殿子坡 在縣北五里。下聚貫珠、濃露諸泉之水,由匯口而南流入汭。

迎駕坡 在縣西南三十里。昔太王遊畋至此,居民簞食壺漿以迎之。一名「宴駕坡。」

拽兵原 在縣北。唐李元諒破吐蕃,拽兵敗北,故名。

沖天原 ,在縣之南境。

左峪 ,在銅城西南,流入渭。

湫峪 在鳳山右南。流入汭。內有湫,深廣里許。土人相傳:有蜥蜴怪類,阻雨致旱。明萬曆間,知縣武全文為《文三譙》之怪遂絕。

散化峪 :在鳳山左,南流入汭。

五馬峪 在五馬化下,北流入汭。

通汭峪 在臨汭堡右,北流入汭。

紅土峪 在迎駕坡左,北流入汭。

西寺峪 ,在城西二里,北流入汭。

《城東峪 》,經城東門折而西,環城之西北以入汭。

龍峪 ,在縣西南四十里。

神峪 ,在縣西南八十里。

九峪 :距縣八十里。在崖底堡南岸。

對峪 ,在新窯二水之交。

四峪 在赤城之南,白石之北,四水所匯。峽口 在縣西北四十里,兩岸峻削,群峰巑岏。汭水自華亭南北二源合流出此。

赤城川 ,在縣西南六十里,至靈臺,東北入黑水。

白石川 ,在縣南八十里。即黑水。東至豳入於江。

汭水 距縣八十步

新柳灘 在城西北一里汭水之濱,旁有稻畦,知縣武全文穿渠植柳。

暖泉 有二,一在縣東五里為「上暖泉」 ;一在縣北十里為「下暖泉。」

康王井 在縣西北郭。昔李武康王元諒所鑿,以城中水鹹汲遠濬,深一丈,徑五尺,得甘泉。《華亭縣》

華尖山 在縣境,居山之西麓,古為亭,故以名縣。

泉家山 :在華尖山之西。

爛柯山 :在泉家山西。

觀山 :在爛柯山西北。

觀音殿山 :在觀山西,又名「齊山。」

風洞山 :在觀音殿山南。

十八盤山 :在風洞山南。

寶蓋山 、火燄山 ,俱在十八盤。山極南,絕無人跡。

瓦獅山 :在《齊山》之北。

老龍山 :在瓦獅山北。

尖山 :在老龍山北,隴巘也。

烏龍山 在湫頭山北,其上曰「筓頭山」 ,下有百泉,流為涇。

高山 :在烏龍山西北,《山海經》所稱也。

六盤山 :在《高山》西北。

牛營山 ,在縣北二十里。古蕭關。

都盧山 在《高山》之東。

豐臺山 :在王母山南。

瞻儀山 在縣東。古以名州。

五村山 :在豐臺山南。

「三鄉山 」 與白崖山近。

白崖山 :在五村,山極南。

土峰山 :與雙鳳山近。

雙鳳山 與石櫃山近

石櫃山 在白崖山西南。

紅土山 :在縣之東北。

兩亭山 在縣北

仙姑山 ,在朝那山旁,乃朝那之支山也。齊山 ,按《明一統志》在縣西十二里

飛鳳山 按《明一統志》:「在縣西北一百里,形如飛鳳。」

隴山 ,在縣西三十里。北接大漠,南界汧隴,高五十里,冬夏有雪,厥名不一,隨地各異,其稱王母山 ,在縣南一里。

海龍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上有神洞。

義山 在縣東二里

湫頭山 在縣北六十里。山腰有湫池二,其深莫測,遇旱禱雨多應。

樺嶺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四里。山多樺樹。《皛然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

朝那山 在縣西七十五里。

瓦亭山 ,在縣西北一百八十里。即隗囂使將牛邯所守之地。

見子巖 在縣東四十里。世傳人失其子,數載,至此見之,因名。巖內有大小石佛像二十有二。彈箏峽 在縣西北一百八十里。風吹流水,音韻鏗鏘,自成律呂,如彈箏聲,故名。唐宋為戍守要地。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一百里。」

石香爐峽 ,在縣西北四十里。

金佛峽 ,在縣西北一百八十里,長二十里,峭壁層峙,不見天日,穴中有金佛,故名。當河西孔道。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六十里。」

松子峽 在石香爐峽北。

大會坡 在縣西北五十里。

朝那湫 ,在湫頭山,渟泓五畝,中有微行。北河 在朝那湫之下流,匯於馬峽口,循華尖縣城北而東。

南河 在華尖之南,源於齊山,循仙姑縣城之南而東,與北河匯於東峽口。

新店川 與柴坻川近

柴坻川 ,在縣西北五十里。諸水皆東出水磨川 ,與武村川近。

武村川 在縣境,東至斷萬山,匯於汭。按《明一統志》在縣南十里武村

屯頭川 與三鄉川近,流入涇。

三鄉川 在縣境。東經崇信、赤城、良原、靈臺,而東北匯於涇。

白巖川 在大會坡西北十里。

「聖女川 」 ,《化平川》。

龍家峽川 ,與上二川匯於崆峒之前峽。馬支川  、鮑家川 ,皆匯於沙棠川。

臥陽川  蔡家川

瓦亭川 俱匯於金佛峽。

涇水 在縣西北八十里。東流入平涼縣界。北水 ,在縣北一里。東流與汭水合流入涇河。汭水 ,在縣東三里許,流入涇水。

策底水 ,在縣北三十里,東流入涇河。

胭脂川水 ,在縣西北一百一十里。東流入涇水。

《南亂 》出崆峒之後峽,匯於崆峒東麓。

《北亂 》循府川而東,與崆峒前後峽之水合而為涇。

暖泉 在縣西南六里

海龍諸泉 東南入汧

百泉 在大會坡西北十里,流為白巖川木賊溝 ,與延官溝源同。

延官溝 ,出縣西南十八盤諸泉。

鎮原縣

東山 在縣東二里,極高峻,其下為舊東山縣。大隴山 在雞頭山右二十里。

玉山 ,在縣東十里。多白石,陰雨之夜,明艷如玉,雖數日後,其光不熄。

雞頭山 ,在縣西五十里。隗囂嘗使其將王孟塞雞頭山道,以扼漢兵,即此。

雉頭山 ,在縣西三十里,狀如雉頭。秦始皇二十七年,巡隴西、北地,至雉頭山,即此。

潛夫山 在縣北五百步,即東漢王符著《潛夫論》處,上有讀書堂。

桃坡 ,在縣西八十里,其地有桃萬株。

風堆 ,在縣西十里。獨阜上有故臺,側有風伯壇,俗呼為「風堆。」

和戎原 在桃坡南二十五里。

涇水 在縣境

高平川水 在縣南二百步。源出舊縣之大壟山若水谷,一名若水。肥水。蒲水自延水入焉。石門峽水 在大壟山北阜,有水逕流,謂之「峽水。」

次水 ,在縣東北六十里。與若水、東水亂流參差,合而為一,下流入高平川。

若水 在高平川水出焉。

一水 在五泉交匯。按《明一統志》:「三水在縣西北六十里,流三派,會歸一川。」 又有水五,俱出隴山,合而為一,又名一水。

三川 ,在縣西北三十里,一源三派。按《明一統志》:「其源本一流而為三,入高平川。」

肥水 ,去三川十里。按《明一統志》,在縣西北四十里,與自延水俱注高平川。

蓮花池 在縣西一百二十步。旱不涸,冬不沍,舊植蓮甚廣,故名。

石泉 在縣西三百步。水從石孔中出,四時不涸,夏涼冬溫,官民汲用。

溫泉 在縣境,冬夏常溫。

自延水 在縣西,石竇出泉,汲焉。

蒲川 ,在縣東北五十里。按《明一統志》,發源南蒲谷,與靈臺細川水合。

三水 去蒲川十里,與高平水咸,東匯於涇。鹽池 在縣東,有泉冬溫,又有泉可植蓮。皆東入高平川。

太陽湫 在五泉里

任湫 在新城里

聖井 在石窟寺

九龍井 在上作里,以原高難鑿,故得名。《固原州》。

大六盤山 :在州西南七十里。曲折險峻,盤旋

而上元世祖嘗駐驆於此。

印子山 :在紅古城西南十里,絕頂有印跡,如篆刻狀。

馬麾山 ,在州西南四十里。秦苻堅與姚萇戰,敗奔此。《郡國志》作「馬屯山」 ,誤。

照壁山 :與砲架山相連。

砲架山 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許,石城堡之前。四壁峭立,極為嶮峻。明成化五年《滿四反》據此。

青羊山 山頂有泉,故名,在平虜所西四十里。「須彌山 」 ,在州北九十里,上有古寺,松柏桃李鬱然,即古石門關遺址。

掃竹嶺 在州西北百餘里。其峰高峻,危橋深洞,登者骨悚目駭,土人借以備寇。

南川 有二,一在州東七十里,名大南川;一在州東南六十里,名「小南川。」

黑水 有二:一在州北五十里為大黑水,一在州北百二十里為小黑水,合流入黃河。

徐斌水 在州北三百里。無城堡,居人。

海子水 ,在州西南三十里。

甜水 在紅古城西門外,味甘可飲。

清水 在州西南四十里。發源六盤山下,遶城東北,至鳴沙入黃河。

朝那湫 有二,俱出山間。一在州東南四十里,泉流有聲,長五里,闊一里,餘波入清水,即古朝那湫,秦投詛楚文於此。一在州西南四十里,山腰有泉,東西闊一里,南北長三里。《寰宇記》云:「湫淵四十里,渟水不流,冬夏無增減,兩岸不生草木,土人謂東海、西海。」 東海東岸有廟,西海北岸有廟,舊傳祭龍神潤澤侯處。明正統十一年,總兵趙文、兵備景佐,因本城井水苦鹹,人病於飲,遂導引於州城入泮池,由西門而入,環流於街巷,自東門而出,公私利之。

硝河 在州西北一百里。流入須滅都河。乾川 ,在州東北一百六十里。

須滅都河 在州北九十里,流入小黑水。北亂池 ,在州西南七十里。闊有百七十丈,其深莫測,禱雨輒應。

養魚池 舊開城西三里,元安西王養魚處,又名「蓮花池。」

魚池 在州城南三里。池上有亭,名「後樂。」 嘉靖乙未,總制唐龍建,至今僅存池

涇州

兼山 在州北五里許。有重山之義,州之主山也。

米麪山 在州東南五里,二峰峭絕。南北朝盧祖遷為涇大將,指二丘為「米麪」 ,寇遂遁還,因名。筆峰山 在州南五里,以二峰峭拔而名。樹林陰密,景致幽雅。

回中山 在州西三里。脈自崑崙來,上有王母宮,下臨涇水,一名「宮山。」 周穆王、漢武帝嘗至此。安仁谷 ,在州東南四十里,古長城砦。昔范仲淹奏遣宋良等控守於此。

羅漢洞 在米麪山東三十里。碧泉洞 ,在共池左。按《明一統志》在廢臨涇縣境。其中水皆青色,四時長流,味苦不堪食。後川河 在烏氏城北十餘里,鎮原之橫河也。涇水 在州境,自平涼西南來,東南流入邠州界。

閣川水 ,在州南三里。流入《涇水》。

汭水 在州西。自崇信界來,東入涇水。又有盤口水、後川水。井見《水利》。

共池 ,在州北五里華巖海印禪寺內。從地湧出,密人侵阮徂共,即此。

瑤池 ,在宮山之陽,水從石竇而出,相傳王母瑤池,參政遲鳳翔有碑。

百泉 在州西三十五里。泉眼百餘,亂流難計,故名。

暖泉 在州西五里宮山之陽。水從石出,四時溫暖。

湫池泉 在薛舉城東十餘里。

「朝那溝 ,常瀑漲」 ,為州民害。

靈臺縣

蒼山 在縣東二里。柏林蒼翠,蔚然可觀。隱形山 在縣東北一里。孤峰突起,日中無影,與蒼山近。《圖經》云:「其色蒼翠而地深奧,故名。」 保巖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山勢峭拔,回旋百折,巔有涇臺,雲霧所出入處。一名九頂峰巖山臺山 在縣治北。山多奇木異鳥,甘泉秀石,而荊花尤茂,一曰荊山。按《明一統志》固原州南三里亦有臺山,以上有「烽火臺」 而名。

離山 ,在縣西南二里。狀如象形。面北有至定寺,乃僧孺之別墅也。

虎山 ,在縣西北一里許。古有太清觀。

兼山 ,在縣西九十里。出《舊良原縣》。有「重山」 之義,乃涇州主山。

馬鞍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

鳳凰山 ,在縣北十里。其狀如鳳,俗謂之「上山鳳。」

書臺山 ,在縣東北五里。多奇木異獸,泉甘石秀。隋皇甫元晏讀書處也。

白石原 在縣西北。首起舊良原,縣西南三十里,東下三十里,分為二原:一良原,一杜原。臥龍原 在縣東十里。

望兒原 在舊良原縣東三十里。

白雲洞 ,在縣南一里,元清虛子煉丹處。「三香水 」 ,在縣東十五里,源出麟遊縣東,亦名「三交水。」

細川水 ,在縣東南二里。上流與蒲合。

達溪川 即縣之西川。源發隴之五馬山,至邠之梁山入涇、邠。《志》云「梁山黑水」 ,即此。

妲己川 在縣西七十里。舊傳妲己生於此。三女川 ,在縣西九十里,即密康公受三女奔處。

蒲川 縣之南川也。自鳳翔分水嶺發源,夾蒼離而出,與達溪合。

小庵川 在縣南二十里。自麟遊大賢里至川口,與蒲水合。

兔兒川 ,在縣西二十里。

「溫冷泉 」 出保巖山之陰,半溫半冷,疾者洗滌即愈。

懸泉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橫渠鎮。石崖數仞,上覆如幕,分流下注,若柱若簾。

甘泉 ,在縣北十里。水味甘美。

馬跑泉 在縣西一百二十五里。俗傳秦王至此,馬跑泉出。

後溝 源自景村,經縣東北流入達溪。其水甚甘,一邑食之。

范家溝 在縣西北。流入達溪,其水亦足一方之養。

靜寧州

隴山 ,在州東一百五十里。舊水洛縣,乃水洛川及《犢奴水》所出,以近隴州之地,因名。

橫山 在州北十里

石門山 ,在州南一百五十里,兩峽平分,斬截若門。劉滬破氐羌於此。按《明一統志》作「石門峽。」 山石如門,其路斬截,即隴山北陲也。

武山 在州南七十里,多產奇花異卉,四五月間,炫爛奪目。

宋家山 ,在州西南八十里。多牡丹,百種千葉,無色不備,奇艷絕倫。

孫家山 在州南一百五十里。派接秦隴諸山,號「陸海」 ,林藪淵澤,深不可測。

旗鼓山 ,在舊水洛縣南一里,形似得名,乃劉將軍防禦西夏處。

主山 ,在州南一百五十里。其中沃野曠闊,山勢環抱,溪水瀠洄,松檜竹花菁蔥掩映。

上峽山 ,在州東五里。

翠屏山 在州南五里

西巖山 在州西七里

咸底山 :在州西十里。

龍家峽 ,去通遍川三十里。

石馬坪 在州西。每夜靜,見群馬食田,眾以百矢射之,遂泯迹。次日視之,乃石也,因名。通遍川 ,在州東一百五十里。

麻家川 蒲蘆川

仁當川 俱見《水利》。

水洛川 ,在州南一百五十里。源發隴山,流合犢奴川,經石門峽,西南入秦州界。

乾磑川 在州東三十里。有溫泉。

張麻川 ,在州東一百四十里。

威戎川 在苦水南三十里,有檻泉。按:《明一統志》,「宋於此置威戎堡,金置威戎縣,故名。」

陽三川 ,去威戎川六十里。

犢奴川 流入渭

垂家川 ,過陽三川,入於渭。

底店川 在垂家川左

《人當川 》在底店川南。

高家堡川 在人當川西二十里。

天麻堡川 在高家堡川右二十里。

拋龍川 ,去天麻堡川五里。

好水川 在拋龍川北十里。

苦水 在州西五里。源出固原之須彌山,味苦不堪用。

甜水 在州西南三里。源出六盤,其味甘美。溫泉 ,在州南五十里,隆冬激磨不凍。

莊浪縣

龍盤山 ,在縣南四十里。狀如盤龍。

遊龍山 在縣北一里

櫻桃原 在縣西三十里,花時其地如雪。杏花岡 ,在縣東三里。

牡丹岔 在縣西三十里。舊傳多產牡丹。「陽三川 」 在縣西南七十里。山陽有三川,故名。寨子川 在縣北十里。

曹務川 在縣北三十里。按《明一統志》,「川旁有姓曹名務者居之,故名。」

苦水川 在縣西二十里。按《明一統志》:「其水味苦。」

隆德縣

六盤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古謂之「絡盤道。」 美高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山高聳秀,底堡水出焉。

襟山 ,在縣南十里,狀如衣襟。

鶯架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

象山 在縣北

龜山 在縣南二里

峰台山 ,去狀元山一里。

筆架山 在縣西二里。一名燕家山。

旗山 :去筆架山一里。

鼓山 去旗山二里

鳳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

飽馬嶺 在縣南十五里。

湯羊嶺 在縣西北十五里。

狀元峰 在縣南一里。峰巔秀麗,迥出群山,相者以為有狀元氣,故名。

得勝坡 在縣西二十里。明馬端肅文升於此破敵。

祭旗坡 在縣南六十里。宋曹瑋征吐蕃,蓋禡焉。

涼殿峽 在縣南七十里。元太弟避暑處。清流河 在縣東。

南源河 ,在縣南一里。出高美山。

曹務河 與底店河近

底店河 在縣西南四十里。

底堡河 在縣西一里,出高美山。按《明一統志》其西有堡,故名。

紅城河 ,在縣西北四十里。出《靈湫》。

苦水河 ,去紅城河二十里。

舊隆德河 ,去苦水河三十里。

各道河 在縣北二十里,北亂湫之流也。好水川 ,在縣西二里。宋任福違韓琦節制,敗於夏人,即此。

武延川 在縣西北七十里。昔有武延者居此,故名。宋曹瑋知渭州,破章悝族於武延川,即此。馬蘭川 ,在孤樹川西三十里。

孤樹川 ,在縣北三十里,旁有「孤樹。」

通邊川 ,在縣南六十里。

六盤水 在縣北

靈湫 在縣東四十里。四時常溢,旱禱有應。按《縣志》,「縣東北三十五里山麓中,週迴三里,深不可測。始於春秋。上建惠澤大王廟,邑人遇旱,禱雨於此。」

馬侍郎泉 :在北城下。

龍泉 在得勝坡下

線泉 在湯羊嶺

馬跑泉 在底店

湧泉 在神林堡。頗多溫暖,冬沍時不凝凍。「玉皇湫 」 ,在縣北二十里。

聖母湫 ,在縣西三里。

黑水龍王湫 ,在縣西北三十里。

雷公湫 ,在縣治百步許。

觀音湫 有二:一在縣南十里,一在西四十里。蓮花池 在縣東一里山下石中湧水為一方池流出。又為一圓池,上建龍王廟,又名為「龍王池。」 土寒,不生蓮花,不知何因得名?或地宜古今亦有異歟?

官泉 在儒學東二十步,其水四時不涸。溫泉 ,在縣東南一百步。。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