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61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十三卷目錄

 夔州府部彙考一

  夔州府建置沿革考

  夔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夔州府星野考

  夔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六百十三卷

夔州府部彙考一

[编辑]

夔州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夏,禹別九州,夔當荊、梁二州之域。商因之。周為魚復國,言鰉魚至此而復洞庭或曰古有魚腹浦,其形似魚,故以名國。春秋為夔國。僖公三十六年秋,楚人滅夔,地屬於楚。戰國,楚置扞關,張儀說秦王曰:「巴蜀治船,浮江而下,不十日而拒扞關。」 惠王從之,使司馬錯伐蜀,有其地。至始皇,分天下為郡縣,地屬巴郡,魚復隸焉。西漢因秦舊。王莽沒,公孫述據其地,名曰白帝。東漢置永寧郡。建安初,改巴東郡治永安。蜀漢改置固陵郡,尋仍改巴東郡治永安。晉治魚復。宋置三巴校尉。梁置信州,皆治白帝城。後周置總管府,治永安。總管王述移白帝開府,陸騰徙治八陣灘北。隋大業初,改為巴東郡。唐武德初,為信州。二年,改為夔州,治奉節,分秭歸、巴東二縣置歸州。七年,增名都督府,督黔、巫一十九郡。天寶初,改為雲安郡。乾元初,復為夔州,屬山南東道,領縣四。五代梁置鎮江軍。乾化四年,徙軍治為夔。後唐陞為寧江軍節度使。孟知祥據蜀,仍為夔州。宋置都督府,復治瀼西,亦為夔州。元改州為路,置總管府,隸四川。明洪武四年仍改為夔州。十四年陞州為府,隸四川布政司,領十一縣,曰奉節,曰雲陽,曰萬,曰開,曰梁山,曰新寧,曰建始,曰巫山,曰大寧,曰大昌,曰達。成化間,析達增東鄉。正德九年,改達縣為州,又析東鄉縣一里半為太平縣。共領一州十二縣。

皇清因之。至康熙六年,裁大寧歸併奉節,裁新寧歸。

併梁山,九年,又裁大昌歸併巫山,餘皆仍舊奉節縣。附郭。

春秋時,庸國之魚邑。秦為魚復縣,屬巴郡。蜀漢改永安縣。西魏改曰人復,屬信州。唐貞觀中,為奉節縣。宋元仍舊。明洪武九年省。十四年,復置編戶四里。

皇清因之。因地荒民少,未編里甲,僅分「江南北兩岸。」

巫山縣

楚巫郡秦改為巫縣,屬南郡。漢因之。晉於此置建平郡。隋罷郡,改縣曰巫山,屬巴東郡。唐屬夔州。宋、元仍舊。明因之,編戶三里。

皇清因之,編戶三里。

雲陽縣

漢胊䏰縣,屬巴郡。晉屬,置雲安軍。熙寧中,以監析置安義縣,尋復為監。元置雲安軍,後陞為雲安州。明洪武七年,改州為縣,編戶九里。

皇清因之。因地荒民少,不能編里,僅編戶三甲。

萬縣

漢胊䏰縣地,屬巴郡。蜀漢立南浦縣。後周置安鄉郡。後改縣曰安鄉,改郡曰萬川。隋改萬川曰南浦,屬巴東郡。唐置南浦州。貞觀中,改萬州。天寶初,改南浦郡。乾元初,復為萬州。宋因之。元以南浦縣省入。明洪武七年,改州為縣編戶四里。成化中,增一里。

皇清因之,編戶三里。

開縣

漢巴郡胊䏰縣地。漢末,析置漢豐縣。蜀漢屬巴東郡。晉省。梁復置。魏改曰永寧。隋改曰盛山,屬信州。義寧初,置州。唐天寶初,改盛山郡。乾元初,復為開州。廣德初,又改曰開江。宋因之。元以縣省入。明洪武六年,改州為縣編戶七里。

皇清因之,編戶三里。

梁山縣

漢胊䏰縣地。西魏置梁山縣。隋屬巴東郡。唐初,屬南浦州,後屬萬州。宋置梁山軍,縣屬焉。元祐初,還屬萬州,尋復舊。元改軍為梁山州。明洪武七年,省州入梁山縣編戶十一里。

皇清因之,編戶三里。

建始縣

漢巫縣地。晉置建始縣,屬建平郡。後周置業州。隋廢州郡,以縣屬清江郡。義寧初,復置業州。唐貞觀中,州廢,以縣屬施州。宋、元仍舊。明改今屬。

皇清因之,編戶五里。

達州

漢巴郡宕渠縣之東界。東漢析置宣漢縣。晉屬宕渠郡。南齊屬巴渠郡。梁置東關郡及置萬州。西魏改為通州。隋初,郡廢。大業初,改府為通川郡。唐初,復為通州。天寶初,改通川郡。乾元初,復為通州。宋初,改達州,以宣漢等縣省入。元仍舊。明洪武九年,改州為縣,以通川縣省入,屬夔州。正德中,復陞為州編戶一十三里。

皇清因之,編戶五里。

東鄉縣

漢割宕渠縣立新安縣。魏分新安置東鄉縣,屬石州。後因之。明洪武初,併入達縣。成化元年,復析為縣,編戶三里。

皇清因之,編戶二里。

太平縣

明正德十年,割東鄉縣地置,編戶三里。

皇清因之。

夔州府疆域考    府州縣志合載

[编辑]

夔州府疆域圖

夔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湖廣巴東縣界,二百二十里。

西至重慶府忠州界四百五十里。

南至湖廣施州衛界二百里。

北至陝西平利縣界五百里。

自府治至省城,陸路一千八百二十里,水路二千五百三十八里。北至

京師六千里。

東西廣六百七十里,南北袤七百里。

奉節縣

東至哨樓界牌交巫山縣界五十里,「過界」 抵巫山縣八十里。

西至龍洞鋪,交雲陽縣界八十里,「過界」 抵雲陽縣六十里。

南至土牆交,湖廣施州衛二百里,又至建始縣二百六十里。

北至紅崖,交大寧縣界八十里,「過界抵大寧縣一百里。」

西南至石龍關,交湖廣忠路司界,五百四十里。東由岷江水程至巫山縣八十里。

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二百八十里。《巫山縣》:

東至界嶺,交湖廣巴東縣界,九十里。

西至哨樓界牌交奉節縣界八十里,過界抵奉節縣五十里。

南至暴龍河,抵施州衛界七十里。

北至鳳凰山,交大昌縣界六十里,「過界」 抵大昌縣六十里。

東南至左巖堡,下深河,抵巴東縣界九十里。西南至大石嶺,交建始縣界八十里,過界抵建始縣一百二十里。

東由岷江,下至湖廣荊州府巴東縣界,水程六十里。

自縣至府一百三十里

東西廣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雲陽縣

東至龍洞鋪交奉節縣界六十里,「過界」 抵奉節縣八十里。

西至站溪鋪,交萬縣界六十里,過界抵萬縣八十里。

南至交奉萬二縣界,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大寧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白崖山,交開縣界六十里,「過界」 抵開縣三十里。

東由岷江下水程至奉節縣一百四十里,自縣至府一百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二百四十里。《萬縣》。

東至站溪鋪,交雲陽縣界八十里,過界抵雲陽縣六十里。

西至郭村壩,交重慶府忠州界一百二十里,過界抵忠州五十里。

南至大坪堡,交湖廣施州衛支羅所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鐵鳳山,交開縣界三十里,過界抵開縣六十里。

東由岷江下水程至雲陽縣一百四十里,自縣至府二百八十里。

東西廣二百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

開縣

東至尖山壩,交大寧縣界二百里,過界抵大寧縣一百三十里。

南至鐵鳳山交萬縣界六十里,「過界」 抵萬縣三十里。

北至高橋關,交東鄉縣界七十里,「過界」 抵東鄉縣三百里。

西北至寶山觀,交新寧縣界四十里,「過界」 抵新寧縣三十里。

東由開江至小江口,轉岷江下水程一百二十五里,至雲陽縣。

自縣至府二百三十里

東西廣二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梁山縣》。

東至分水鋪交萬縣界九十里,過界抵萬縣八十里。

西至「界牌」 交重慶府墊江縣七十里,「過界」 抵墊江縣四十里。

南至觀音崖,交重慶府忠州界三十里,過界抵忠州七十里。

北至普安橋,交新寧縣界三十里,「過界」 抵新寧縣七十里。

自縣至府四百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建始縣

東至桃符口,交湖廣巴東縣界,四百四十里。西至紅崖龍溪𪊍子渡,交湖廣施州衛界,三十里。

北至奉節縣,二百六十里。

東南至分水嶺,交湖廣容美土司並巴東縣界,四百八十里。

東北至楊柳荒,交湖廣巴東縣界三百里。自縣至府二百六十里。

東西廣四百七十里。南北袤七百八十里。《達州》。

東至新寧縣,一百二十五里。

西至渠縣界八十里

南至平灘河,交順慶府大竹縣界九十里,過界抵大竹縣五十里。

北至東鄉縣界,四十五里。

東南至涼風堊交新寧縣界一百二十里,「過界」 抵新寧縣三十里。

東北至胡家坪,交東鄉縣界四十里,「過界」 抵東鄉縣五十里。

西南至界牌嶺交順慶府渠縣界六十里,過界抵渠縣一百二十里。

西南由通川江下水程至順慶府渠縣二百三十里。

自州至府六百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八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東鄉縣。

南至七里峽,交新寧縣三十里,「過界」 抵新寧縣六十里。

北至鐵礦鋪,交太平縣界一百八十里,過界抵太平縣九十里。

東南至高橋關,交開縣界三百里,「過界」 抵開縣七十里。

西南至胡家坪,交達州界五十里,「過界」 抵達州四十里。

《西南》:由通川江,下至達州,水程一百里。

自縣至府七百三十里

東西廣三百五十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太平縣》:

東至黃墩,交大寧縣界三百里,「過界」 抵大寧縣五百里。

西至九盤子,交保寧府巴州界五里,過界抵巴州一百八十里。

南至鐵礦鋪交東鄉縣界九十里,過界抵東鄉縣一百八十里。

北至二州堊交陝西紫陽縣界二百五十里,過界抵紫陽縣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高頭大界嶺,交陝西興安州界,二百三十里。又至冉家壩界嶺,交陝西紫陽縣雙河界,二百里。

西北至梨樹隘,交陝西西鄉縣白廟子界,六十里。

東西廣三百五里,南北袤三百四十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奉節縣附郭。

歐陽永《引水記》:「據秦楚上游,為巴蜀要郡。」 董鉞《制勝樓記》,「當全蜀之口。」

丁謂《夔城記》:「堅完兩州,間隔三楚。憑高控深,咽喉巴峽。」

《夔州報恩寺記》「鎮以灔澦,扼以瞿塘。」 吳簡言《禦寇記》。「水陸津要。全蜀東門。」

王十朋《馬綱狀》:「重岡複嶺,上倚絕壁,下臨斷崖,天險之勢。」

王十朋《武侯祠堂記》:「水有瞿塘、灔澦,山有赤甲、白鹽,形勢險天下。」

韓宣《夔城記》:「兩山峭峙,一水掀騰。西南近江,城於江渚則舟楫不能越。東北近山,城於山崿則矢石不能加。」

陳講《夔州府題名記》:「陸行則線路繚雲,尚礙飛鳥;水行則急峽轟霆,引索可斷。」

巫山縣

東流寧水。南聳巫峰。箜篌屹左。琵琶峙右。大河如帶。四山如城。五方要衝。三峽津隘。

雲陽縣

《鍾秀堂記》:「東有瞿塘,西有縉雲。」

《新城記》:「飛鳳峙其南,五峰矗其北。」

萬縣

唐《段文昌記》:「處岷嶓之下,三峽之上。」

《濟川記》:「扼束巴楚,岷江拖藍。」

《西池記》:「東接夔府,北環梁山。」

開縣

《漢中刺史新宅記》:「漢中之郡,盛山所理。」

《隋志》:「水陸所輳,貨殖所萃。」

溫造《宿雲亭記》。「當《禹貢》之荒落,巴封之徼地。梁山縣。」

劉渙《題名記》:「前涪、後峽。」

《續題名記》·「夔子咽喉」

《圖經》記介夔子之間。

建始縣

萬山之窟古業之地

達州

《雙清閣記》:「郡居四達山水之國。」

宋侯師《聖慶觀記》:「山水秀麗,冠於陜右。」

黎惇《題名記》:「鳳凰嵯峨,翠屏環拱。竹嶺東列,鐵峰西峙。一水縈帶,四山如城。」

陳昇《翠雲軒記》:「東瀉巴水,西環鐵山,南對戞雲,北望鳳嶺。」

東鄉縣

《舊志》:「四山環拱,六水縈迴。」

三江合流群山排闥

太平縣

《舊志》:「三江縈帶千嶂。羅城,灘津險侔。瞿塘東北,勢挾州埡。」

夔州府星野考

[编辑]

府總

《春秋元命苞》曰:「軫星散為荊州。」

《晉天文志》:「自軫十七度至張十八度,為鶉首之次,於辰為末。」

《文獻通考》云:「兼參之宿,亦秦之分野,又得楚之交。」

蜀地當「參井」 之墟,而夔在「翼軫」 之分。

夔州府山川考一       府志

[编辑]

本府。奉節縣附郭。

臥龍山 在治東北五里,上有先主諸葛祠。少陵句云:「翠華想像空山裡,玉殿虛無野寺中。」 按《明一統志》:「山有泉,極清冷。」

文筆峰 在治東南隔江三里。峰尖如筆。勝己山 在治南隔江十二里,在文山右。峰巒疊秀,巍然獨出。宋郡守王十朋名曰「勝己。」 赤甲山 在治東十五里。不生草木,土石皆赤,如人袒背,故曰赤甲。一名火焰山。或云漢巴人赤甲屯兵於此,故名。按《明一統志》:「山上有孤城,相傳公孫述築。」 《類要》謂「即魚復縣基。」

白鹽山 在治東,隔江十七里。崖壁高峻,色如白鹽。張珖書「赤甲白鹽」 四大字於上,與赤甲山夾江對峙,蜀之噤喉也。杜甫詩云:「卓立群峰外,基盤積水邊。他皆任厚地,爾獨近高天。」

馬嶺 在白帝、赤甲間東十四里。

長松嶺 :去治北五十里。按《總志》:「山多古松,冬夏饒風。」

麝香山 在治東南,隔江三十里。唐杜甫詩云:「雲暖麝香山。」

石柱山 在治東北二十里,屹若天柱。按《總志》:「與道士峰相連。」

石鐘山 ,去治東北十五里。按《總志》:「與二仙山相望,上有巨石如鐘,下有三足,煙火之蹟宛然,父老以為爾朱丹爐云。」

寶泉山 去治北二十五里,氣象蔚然。大寧諸山唯此獨雄。按《明一統志》作「寶源山。」 山半有石穴,出泉如瀑,即鹹泉也。

繡墩山 去治東北四十里。按《總志》,山形如墩,頂平旁峻,惟一徑可通,昔人嘗避兵於此。道士峰 去治東二里。按《總志》,與桂山相近。朝陽峰 去治東五里。按《總志》,山峰向南。剪刀峰 去治北八里,兩峰對峙,形如剪刀。按《總志》,山左邊有石筍曰裁衣尺。

鳳山 去治東一里,一名「東山。」 高百餘丈。木石洞壑,蒼翠幽深。宋郡守每暇日窮討,得月窟、雲巖、鉤雪、浮玉之勝。

豹變巖 去治東二里。按《總志》:「山半石孔中,豹嘗隱於中,故名。」

岷江 在治南門外,亦名蜀江。源自岷山,會百川經於夔,匯為瞿唐,一名汶江。《山海經》:「神生汶江,馬首龍身。禹導江,神實佐之。」

瞿唐峽 去郡東十三里。兩岸對峙,中貫一江,灔澦當其口。瞿者,大也,唐水所聚也。又云:瞿者,渠也,秋冬水落為瞿。唐者,塘也,春夏水溢為唐。又舊名西陵峽。李白詩:「日邊扳垂蘿,霞外倚窮石。」

大瀼水 去治東一里,自攔馬坎發源,至《八陣圖》流入岷江。杜甫詩:「雉蝶粉如雲,山田麥無隴。春氣晚更生,江流靜猶湧。」 即此。

東瀼水 去治東十里,自長松嶺發源,由白帝山流入岷江。公孫述於此墾稻田,號東莊。杜甫《僑寓》詩有云:「泥留虎𩰚跡,月掛客愁村。」 龍洞溪 自攔馬坎發源,南流入岷江。

龍脊潭 ,《岷江》中有石,長百丈,若龍脊。

魚復浦 :在治東南,隔江五里。

「灔澦堆 ,屹立瞿唐峽口中流之柱石也。」 《水經》云:「白帝城西有孤石,冬出水二十餘丈,夏即沒,秋時方出。灔澦如象,行人莫上;灔澦如馬,行入莫下,峽人以為水候。」 《益州記》:「灔澦堆與水漲沒數十丈,其狀如馬,舟人不敢進,故曰灔澦,又曰猶豫。言舟子取途,不決水脈,故猶豫也。」 《南史》云:「淫豫大如愨,瞿唐不可觸。」 《樂府》云:「淫豫大如馬,瞿唐不可下。」 《類要》云:「淫豫大如鱉,瞿唐行人絕。淫豫大如龜,瞿唐不可窺。」 《坤元錄》亦作「猶豫。」 《水經注:灔澦歌》曰:「江頭白浡堅相持,倏忽淪沒別無期。先時水竭露大半,見三足如鼎形。」 杜甫詩有「江天漠漠鳥雙去,風雨時時龍一吟」 之句。蓮花池 在治西北。宋乾道中,周行可為夔運使,鑿池於嶺,種蓮其中,清泉不竭,至今蓮生焉。天池 ,在治東三十里。少陵句云:「天池馬不到,嵐壁鳥纔通。百頃青雲杪,層波白石中。」

青苗陂 去治東一里,蓄水溉田,民賴其利。大寧河 在治東門外,自寶源山發源,南流二十五里至縣城東,轉東南流八十里入大昌縣界。

馬連溪 發源於歇場,由大寧河入岷江。白鹿井 在寶源山下。鹽井去治北二十五里,水鹹煮鹽。相傳有袁氏逐白鹿至此,因名巫山縣。

陽臺山 :在縣治北隅。有陽臺遺址,高百丈。杜詩云:「神女峰娟妙」 ,即此。

驅熊山 去縣治東二里。下有石灘,四季湍急如熊聲。一名《箜篌》。

女觀山 在治東,上有石如婦人,一名望夫山。寒山 ,去治東五十里,垂崖絕壁,險峻高寒。《荊州記》云:「寒山九坎。」

鳥飛崖 去治北四十里,與燕子坡相對。千丈山 去治東北一百里。

巫山 在治南,隔江一里大江之濱,形如「巫」 字。張九齡詩:「巫山與天近,煙景常青熒。」

鳥飛山 :去治西南六十里。

髻峰 去治南三里,二峰相峙如髻。

琵琶峰 在治西南,所居婦女,多曉音律。巫峽 去縣治東四十里,與西陵歸峽並稱「三峽」 ,綿亙七百餘里,兩岸多猿。

巫山十二峰 ,去治東三十里。江之北沿峽一百六十里,屹列江干,所謂「削出芙蓉」 也。

《望霞峰 》,其峰特出,霞采暉映。

松巒峰 古松蓊鬱

「朝雲峰 」 高峙,每日常有彩雲。

《翠屏峰 》:「峰聳翠如屏。」

《集仙峰 》峰頂石列,如仙相聚。

《聚鶴峰 》峰有松杉,夜多鶴聚。

《淨壇峰 》:「峰巒秀淨。」

起雲峰 ,其峰常有雲氣騰起。

《上昇峰 》其峰突兀,勢若飛昇。

《飛鳳峰 》,形如鳳翔。

《登龍峰 》其形蜿蜒,若龍騰霄漢。

聖泉峰 峰頂有泉清冽。

金頭山 :去治東北四十里。按《總志》:「山勢高聳,冬月積雪不消。」

聚奎山 :去治西南三里。六峰攢聚。

唐帽山 去治北五里,形如唐帽。

岷江 在治南門外。自奉節入本縣境,東流六十里至縣城南,下流六十里入湖廣巴東縣界。大寧河 去縣治東一里,自大昌縣入縣境,東南流四十里,至縣城東,入岷江。

萬流溪 去縣治東六十里。自施州衛發源,東流至萬流驛入於岷江。

聖泉 在治東,泉旁,童子多知書。

谿泉 :去治東北一里。

楚王池 ,去治東北一里,其水甘美,相傳楚襄王納涼其上。

大寧湖 在治南門外。自大寧縣入本縣境,東南流八十里至縣城南,下流四十里入巫山縣界。

千頃池 去治南三十里,東流經縣西為井源,一西流為雲陽縣溪,一南流為奉節縣之西瀼水。

石柱潭 :去治南三十里。傳為龍湫。歲旱禱雨輒應。

雲陽縣

飛鳳山 在治南,隔江一里。巍峨聳峙,形如飛鳳。

漢城山 去治北四十里,漢扶嘉居此。按《明一統志》,「唐瞿法言、楊雲外相繼昇於此。」

馬嶺山 去治北四十里。《漢扶嘉》云:「三牛對馬嶺,不出貴人,出鹽井。」

馬鞍山 :去治西北三十里。

大梁山 去治西北七十里,形勢橫亙,若室梁然。

岷江 在治南。自萬縣東流六十里至城南,下流六十里入奉節縣界。

瀑布泉 ,在鳳凰山半。

東瀼河 在縣治東一里有奇。自治北九龍池發源,南流至治東入於岷江。

小江河 在縣治西四十五里。自開縣諸水合流,至小江口入岷江。

萬縣

南山 :在縣治南,隔江三里。下瞰大江,疊翠如屏,縣之案山也。

都歷山 去治北三里,一峰突出,眾山列峙,又號「文筆。」

西山 去治西三里,上有絕塵龕,景物清勝,為夔路第一。

獅子山 :在縣治北八里。形如狻猊,四面險絕,唯鼻尖可登,故名。

魚存山 :在縣治西十里。上銳下廣,崖面有石,形若雙魚。

人存山 :在縣治西一十五里。四面皆懸壁,周

圍有數十里,俗名「萬戶城。」

石佛山 在縣治北五里。山形如佛像,故名。木櫪山 在縣治西一百里。昔大禹治水過此,見眾山漂沒,唯此木櫪不動,故名。

天城山 :在治西五里。四面峭立如堵,唯西北一徑可登,一名「天生城。」 相傳漢昭烈曾於此駐兵小石城是也。

墨象山 去治東十五里,關鎖水口,其形如象。「黃蘆山 」 ,去治西一百二十里。

太白巖 去治西三里

古練巖 :去治西十里。

岑公巖 ,在治南,隔江一里,可容百人。中有石芝,有記。昔岑公修道於此。

下巖 去治東二里。按《總志》,相傳唐末有劉道徵者,鑿龕以居。黃魯直詩:「空巖靜發鐘磬響,古木倒掛藤蘿昏。」

黃金島 去治南三里,屹立岷江中。

羊飛山 ,去治西南五十里。按《明一統志》:相傳昔有人學道於此,常養二羊。忽一日戒童子云:「勿放羊。童子放之,一羊翀天而去,因名。」

岷江 在治南門外。自忠州入本縣境,東流一百二十里至縣城南,下流八十里入雲陽界。苧溪 去治西北一里,自治北獅子山發源,南流過縣西南,合岷江。因溪旁土肥種苧,故名。包泉 在治西六里。其水清冽,與無錫惠泉等。宋元符間,太守方澤為銘,轉運使張縯詩:「更易巖前分茗碗,舊遊彷彿記孤山。」

魯池 ,去治西三里。宋太守魯有開鑿,廣百畝,種蓮。

開縣

神仙山 去縣治東一里。昔有仙人緋衣白馬登此山,故名。上有迎仙觀。

熊耳山 :去治東北五里。按《明一統志》以形似名。

盛山 去治北三里。岡巒聳翠,為縣主山。杜甫有詩。

州面山 ,去治南一里,縣案山也。

瑞石山 去治東南八里,一峰突出,山有瑞石。按《總志》,「俗名毘盧山。」

雁飛山 ,去治東北一百四十里。按《總志》名崖飛山,高崖勢如飛鳥,故名。

石門山 去治北一百里,有石穴,清江水自穴中流出。

青岡山 :去治西南四十里。峰巒崒嵂。

九隴山 :去縣治西二十里。山有九:曰石楠,曰垂雲、曰玉環、曰凝香、曰飛虹,曰啼猿,曰磨嗟、曰飛仙、曰青楓。峰巒聯峙,勢相起伏。

城山 去治西十五里。按《總志》:「四面險絕,東面有城。」

鯉城山 去治西四十里。四面懸絕,有城。鐵鳳山 去治南四十里。

射洪山 去治南二十里。按《總志》有舊城址。瑞賢山 去治南三里,群峰秀矗,按《總志》俗呼面山。

界頂山 :去治東北七十里。

積真洞 :去治東北二十里。

雷洞 去治東五里,唐廣德初,雷震而成。按《總志》,「古名靈洞。」

九折山 ,去治西二十里。按《總志》:「山形九折,俗名觀音山。」

開江 去治南一里,自新寧縣霧山坎發源,東南流七十里,合墊江,入雲陽縣小江河,入岷江。清江 去治東北五十里,自界頂山發源,南流五十里,至城東南入開江。

墊江 去治南三十里,自青岡山發源,東流五十里,合開江。

白水溪 :去治東北四十里。自雁飛山發源,西南流三十里合清江,下流入開江。

三潮溪 :去治東北二十里。自積真洞發源,西南流二十里合清江,下流入開江。

梁山縣

福利山 去治西北五十里。按《總志》,俗訛為狐狸山。明都御史林俊以其豐腴,更今名。

石馬山 :去治南五里。

柏枝山 ,去治南十里。按《總志》:「山下有丙穴,出嘉魚。」

七城山 :去治西三十里。

高梁山 ,去治北二十里,望之若長雲垂天,東西千里。《劍閣銘》所謂「崖崖梁山,積石峨峨」 者是也。

五斗山 去治西南三十里,形如斗斛。

銅印山 ,去治西南六十里。按《總志》:「山以形似名。」

蟠龍山 去治東三十里,孤峙秀傑,突出眾山。下有二石洞,洞有二石如龍,首尾相蟠。頂有石髓,垂滴不絕,上有噴霧崖。

多喜山 去縣治南五十里。陳希夷煉丹於此,石枕猶存,見丹光者多喜,故名。

白雲山 去治西一百里,其峰峭如筆,亦名「筆山。」

金鳳山 去治西五十里。有仙女石、三寶洞。瓦城山 去治西一百二十里,山頂坦平,耕者往往得古銅。

小碧山 去治西七十里,孤峰峭直,色如碧玉。雞足山 去治東二十里,麓分五支,如雞距狀。八面山 去治東二十里,其形八面。

高都山 去治北十五里,峰巒迤邐百餘里。按《總志》:「山中地黃壤而腴,其民以種薑為業。」 峰門山 ,在縣治東一十五里。其山高大,頂有寒泉,兩崖對峙如門,故名。

龍神山 :去治東三十里。上有龍神廟。

豆山 在治東,產紅豆木,繁陰可嘉。通開縣。黃茅嶺 去治南十里,在超影鋪上。

《五誥》山 去縣治南五十里,其形五方,中央突起,有歸極之象。

百節山 在治南。自天池至金壩峰有百節石。月山 去縣治南七十里,有巨石如月,平視似上弦,側視似下弦,故名。

寶泉山 在治西。層巒疊秀,下連五井泉,味甚甘。

峨城山 去治西三十里。漢樊噲築城於上。七峰山 在治北,一峰七支,巒頂崒嵂可仰。屏山 去治西十里,平頂方麓如屏,為邑巨鎮。蟠龍溪 去治東三十里。自蟠龍山發源,過噴霧崖,東南流一百五十里,歷忠州石寶寨入岷江。

桂溪 去治西南三十里,自五斗山發源,一名「御史潭。」 北流三十里至縣城西,轉西流七十里入墊江縣界。一名「高灘溪」 ,因兩崖多桂,又名桂溪。

聯珠峽 去治南五十里,眾山溪木合流,西北流一百里,至達州城,東南入達州通川江。七里峽 去治西北四十里,眾山溪水合流,西南流六十里,合聯珠,下流達州。

建始縣

文山 去治南五里,崖有筆架,中峰孤秀。啼猿山 去治西十里。

連珠山 去治西十里,五峰相連如貫珠。石乳山 去治西五十里,山石層疊,多生石乳。藥山 去治西七十里。

祿山 :去治東二十里。

銀山 去治東一里

小溪 在治南,自治北當陽坡發源,遶南轉西流入湖廣施州衛,亦名「龍溪河。」

達州

翠屏山 在州治南一里。崖壁峭立,其巔有真武宮、戛雲亭、金魁洞、凝翠亭。

石城山 去治西三十里。石壁峭絕,四面如城。鳳凰山 去治北五里,有梧桐坪、寶芝洞、垂虹崖、流杯池。相傳昔人對奕於此,因建爛柯亭。龍爪山 去治西五里,懸聳孤特,有寨山。上有浮屠一柱,如爪擎珠。州人避寇居此,名曰「龍爪寨。」

金華山 去治西四十里。嶙峋聳秀,上有望水埡。《金華寺》

虎嘯山 :去治東南九十里。延袤百里。

鐵山 去治西二十里,石色如鐵。有獅子石、和尚崖、楊令廟、永興寺、寶峰寺。

烈女山 去治西三里。宋趙烈女死所,在西聖寺傍。

垂虹崖 去治西五里,即北崖。有水自崖中流出,若垂虹然。按《總志》,另有北巖,亦在治西五里。風洞 ,在治東五十里,夏月風自洞出。

龍洞 :去治東南五十里,內有重門複洞,相傳為龍窟。旱時禱雨輒應。

大峽洞 :去治西南七十里。

通川江 自東鄉入本境,西南流四十里至州城,東南轉西流八十里入渠縣界,名「宕渠江。」 明月潭 去治東七里,天欲雨則水喧鳴,晴亦然。土人以此占候。

野鴨池 :去治西五十里。

麻沙井 在治西門外

涼水井 去治西三里

東鄉縣

印石山 :去治西十里,二石相疊如印。

金榜山 去治南一里,形舒若榜,故名。

文字山 ,去治東五十里,高極千仞,形類文字,故名。

方斗山 :去治西北三十里。

鼓樓山 :去治西二十里。

楊侯硐 :去縣治北二十里。上有石硐。俗傳有仙人十二奕棋於此。

通川江 在治東門外。自太平縣前、中、後三江合流入本縣境,南流一百二十里,至縣城東轉西南流六十里,入達州界。

赤魚泉 在長樂鎮之東。泉中出赤甲魚,故名。「白龍泉 」 ,在治東長樂鎮。

太平縣

天馬山 去治東南一里。山勢秀麗,狀如臥馬,有驤首馴伏之致。

石人山 在治南,五峰橫亙如屏,又名「翠屏山。」 峽口山 去治東二百三十里,林箐險峻,懸崖相夾,中通鳥道,緣溪而行,接連修利諸山。城口山 在治北。諸葛城遺跡在其地,故名。大橫山 在治北,群山夾護,形勢橫亙,故名。東望山 去治西四十里。

三盤山 :去治西三十里。

銀盤山 在治東。山有巨石,光明如銀盤。八臺山 去縣治東北一百里。一名「八疊山。」 兩面各四層,望之若臺。

高眉山 :去治東一百五十里。山極崇峻,景象高明。一名高明山。

後圓山 :去治西一百里。山勢雄厚。

荊條嶺 去治東一里。俗呼「長嶺。」

錫橄山 在治南。山極高險,行者兩日方越大石嶺 。去治北十五里,即金鳳山。道傍有大石,上平下細如蓮座,界連西鄉縣。

三條嶺 :去治北二里。

火崖嶺 :去治北十里。

明通井峽 在治東。大山相夾,壁立萬仞,仰視天如一線,數十里絕無平隙,中惟山溪,即前江。金城山 去治東二百四十里,前江發源於此。黃墩山 去治東三百里,距縣極遠。北連秦地,東接大寧,「北江發源於此。」

白支山 去治東一百五十里。《中江》發源於此。桃花洞 去縣治東二百二十里,水自崖半下滴如桃花,故名。上有松。請幫助識別此字。樹木萬頃池: 去治東二百三十里。在峽口山之南,交大寧縣界,接連萬頃山。幽谷深箐,水瀦為池。至於相傳春申君故居,殊不可考。若所謂「旁多平田,竹木園林之勝」,尤屬荒唐。

前江 去治東二百里,自金城山發源,西流三百里合中江。

中江 去治東一百里。自白支山發源,西南流二百里合後江。

後江 去治北三十里,自大橫山發源,南流五十里入東鄉縣界,與前、中二江合流,至東鄉縣入通川江。

北江 去治北一百里,自黃墩山發源,轉北入陝西紫陽縣界,名「任河」 ,入漢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