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63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三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三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三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三十一卷目錄

 邛州部彙考一

  邛州建置沿革考

  邛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邛州星野考

  邛州山川考水利附

  邛州城池考

  邛州關梁考

  邛州公署考

  邛州學校考

  邛州賦役考一

職方典第六百三十一卷

邛州部彙考一[编辑]

邛州建置沿革考       總志[编辑]

本州

《禹貢》梁州之域。周《職方》屬雍。秦置臨邛縣,屬蜀郡。漢隸益州。建武中,改屬漢嘉郡。晉改臨邛郡。宋、齊復為縣。梁置邛州。魏改邛郡。隋復為臨邛縣,屬雅州,後改郡,雅州屬焉。唐武德初,置邛州,領依政、臨邛、蒲江、臨溪、火井五縣。天寶初,改州為郡。乾元初,復為州,後改永寧軍,領縣五。宋復為邛州,領縣七。屬成都路。元併安仁入大邑,餘縣盡入臨邛。明屬嘉定府。洪武四年改州。九年降縣,屬嘉定。成化十九年,復置邛州,領縣二,編戶十里。

皇清因之,編戶三里。

大邑縣

漢江源縣,屬蜀郡。後周置今縣,屬州。元併安仁縣入焉。明因之,編戶七里,隸邛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里。

蒲江縣

漢臨邛縣地。魏初,改蒲口鎮,後改蒲口縣。唐因之。元併入邛州。明復置為縣,編戶五里,隸邛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里。

邛州疆域考    總志州縣志合載[编辑]

邛州疆域圖

邛州疆域圖

本州

東至新津縣界,九十里。

西至蘆山縣界,一百六十里。

南至丹稜縣界,九十里。

北至崇慶州界七十里

自州至省城一百八十里。北至

京師一萬五百八十里,水路一萬一千四百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五十里。

大邑縣

東至崇慶州界十五里

西至天全土司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邛州界二十里

北「至天全土司界」 ,一百八十里。至

京師一萬五百八十里

東西廣四十里,南北袤九十里。

蒲江縣

東至眉州界三十里

考證

西至名山縣界,三十里。

南至丹稜縣界二十里

北至邛州界三十里,《至》

京師一萬餘里

東西廣三十五里,南北袤五十里。

形勝附[编辑]

本州

《方輿勝覽》,「東接蓉城,北通霧嶺,西連番地,南控碉門。」

《本州倅廳題名記》:「前控沉黎越雋之邦,後接秦塞笮都之地。」

瀦水縈環於左,邛崍擁峙於前。

大邑縣

「斜江」 、乾溪合流於前,鶴鳴霧山環繞於後,《蒲江縣》

冠帽山拱列於前,紫極峰高擁於後。大河經其東西,羊腸帶其左右。

邛州星野考         總志[编辑]

州總

邛去蜀都最近,在井鬼之次,入參一度。

邛州山川考      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州

邛崍山 在州南八十里,派自沉黎之地,直走二千里至州,環抱為鎮。《蜀志》:「漢張騫奉使尋河源,得高節竹,植於邛山,故名。」 又攷《史記》:「張騫奉使通西域,留大夏,得賈胡邛竹杖。」 又《山海經》:「邛崍出邛竹。」 則邛竹或先有之,今則絕無。豈邛崍延袤千里,所產之地,得非今日之邛耶?

棋盤山 在州西十里。山腰有仙人洞,相傳有仙居洞內,嘗往其巔著棋。

七盤山 在州西八十里,委曲七折。《九域志》:「唐主簿王興於此仙去。」

白鶴山 在州西七里。《常璩》云:「臨邛名山曰四明,又曰群羊」 ,即此山別名。北有孤石,高百尺,常有鶴巢其上,故名。又山似鶴形,漢胡安聚徒教授山中,後乘白鶴仙去。宋嘉泰中,有群鶴翔舞二日。蒲江城北亦有此山名。按:四明山在浙之東,今此亦名,以其景物有相似者。巔有塔,今廢。神山 ,在州治西八十里,上有石像。

銅官山 在州東。《華陽國志》:臨邛縣有石山,中有石礦如蒜,鎔成鐵,甚剛,古置鐵官。《史記》:卓氏之先,趙人。秦破趙,卓氏夫妻推輦而行,曰:「吾聞岷山沃野,下有蹲鴟。」 乃求遠遷,致之臨邛,即山鑄錢,即此山也。漢文帝嘗夢欲升天,有黃帽郎推之甚力。時鄧通櫂船為黃帽郎也,有相者曰:「當餓死。」 以告,帝曰:「富貴在朕。」 乃賜銅山,令自鑄相。臺山 ,在州治西八十里廢火井縣之東。唐袁天罡為火井令,登以相,縣治因名。諸葛武侯嘗駐師其上。

文筆山 在州南三里。山如筆狀,多秀松茂竹,亦勝地也。後乙酉寇營其上,燬伐盡。

盤蛇山 在州治西七里,絕頂廣大寬平,下有一石佛,唐人刻「昊師」 二字於上,又註有「郭汾陽師」 四字。五代及宋人多有墨蹟云。

方城山 在州治南七里。山有五面對拱。《方輿記》:上有鐵祖祠,鼓鑄之家祀之。

金龜山 在州西十五里,士民祈嗣之所。上有聖母祠,其匾額曰「帶韣授矢」 四字,筆畫遒勁,究不知為何人書也。款跡模糊。

馬崖山 :在州治西八十里。有石如馬。

五面山 在州南十里。其山以五面如旗,排拱於州,故名。亦名「古城山。」 如科試之年石崩,多則中式者多,不然則否。

鳳溪山 在州西五十里。山下小溪,自大邑縣鳳凰山來。

小可幕山 ,在州東南七十里廢依政縣東。其山壁立,勢如屏。幕。一作「慕」 ,謂慕仙也。

仙人洞 ,在州西十里棋盤山中。

牙江 在州東四十里。源出大邑縣合流邛水處,有石如象牙。

斜江 在州東七十里。發源自大邑鶴鳴山,東委曲斜流,經舊依政縣入邛水,又東流入新津縣界。按《大邑縣志》亦載此。

泉水河 在州東六十里。平地湧出,沿遶東南。

入斜江,合邛水,下達岷江。

水, 在州西二里。源自大邑縣鳳凰山來,至州,俗呼「西河」,南合邛水,以發源處地名也。《考異》云:字。舊《志》皆無點水。邛水, 在州南五里,俗呼南河,源出邛崍山。《山海經》曰:「崍山,邛水出焉。」

布濮水 在州西八十里。源出獠界火井水,會邛水入岷江,即古之濮也。

龍潭 在州東十五里五面山下。相傳古有龍潛其中。

爛船溪 在州西十里。相傳有一樵子過渡採薪,經仙人洞上棋盤山上,有兩人對奕,侍立觀之,竟局而歸。至溪邊,所渡之船業已爛矣,故名。齊口 在州西。《莊子》謂「水之旋磨處曰齊」,則此命名亦古矣。凡水合處俱稱口,如江口、濜口、漢口也。蓋匯平樂、火井二江東注合。「水為南河文君井」, 在州南街左。

瑞井 在州西七里白鶴山。

靜邊井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

東湖池 在州東一里

金牛池 在州南六里銅官山麓。相傳昔有人見一牛飲於池,其色如金。

西湖池 在州西十里

大邑縣

鶴鳴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形如覆甃,有石如鶴,遇仙輒鳴。地應「氐宿,二十四洞應二十四氣,每過一氣,則一洞之竅開,餘皆不見。上七十二穴應七十二候,東西二溪出其兩腋。」 昔廣成子、張道陵皆登仙於此。

霧山 又名霧中山,在縣北五十里。山常有雲霧。宋張俞詩:「霧山環合似雲川,戶有清溪種玉田。」

鳳凰山 在縣西八十里,形如鳳。舊有紫柏十圍,根盤巨石上,號「騎鯨柏。」

靜惠山 在縣北一里。宋范鎮寓此。

天柱峰 ,在鶴鳴山上,三面懸絕如城,其石峰如柱,亦名「天城。」

青霧嶂 ,在鶴鳴山東。陸游《劍南詩稿》云:「青霧嶂,環玉潭,皆鶴鳴山最佳處。」

藥師巖 ,在青霧嶂西。

牡丹池 在牡丹坪上。或片葉纖芥落池中,則鴛鴦野鶩之類即銜出之。

明月池 ,在霧中山上。昔有僧自南裝塑《羅漢》十八尊,歸過瞿塘,舟覆,僧惟救《羅漢》一尊而歸。甫至寺,見所失十七尊,俱從池中魚貫而出。虎擘池 在鳳凰山中,其味甘凜,異於他所。嘉魚穴 又名「丙穴」,方數丈,中有嘉魚,常以春末游渚,冬入穴內。丙,陽方也,口向丙。或云取魚必須丙日,非也,魚豈能擇日而出耶?其斜江水已見《前州水》內,不重載。

蒲江縣

冠帽山 在縣南

金釜山 在縣南八十里,有鹽井,名曰「金釜。」 長秋山 ,在縣東二十里。唐時縣主簿王興好道,一日遇白玉蟾,引載於此,昇仙而去。

白鶴山 ,在縣北三里。

西山 在縣西七里

黃鐵山 在縣東十里

九仙山 ,在縣西三十里。有九峰如屏,嘗有仙棲其上。

紫極峰 在縣北

鐵溪河 在縣北二十里,源自百丈潭,分流山下。

蒲水 ,去縣南八十步。源自名山下,會流南河口,出新津入岷江。

瀑布泉 ,在縣西八十里。其源自獠界來,合火井水,會於邛,入於岷江。

浴丹池 在縣北一里舊崇真觀。又有浴丹井,在舊依政縣崇明觀。

洗墨池 ,在縣北一里。

水利附[编辑]

本州

萬石壩 在州東十五里。

七里壩 在州城東四十里。不通水利,歲罔有秋。憲副陸穩命疏渠導利。知州高起新矢心經理,引水灌田,給牛具種,使食其土,民獲利焉。昔有碑文,今廢。

新開溝 在州城南二里。水原易涸,不足灌溉。郡人劉文珣建議,「西可開溝以借潤。」 有司因買地開溝,遂獲有秋。

四堰 、五堰 、六堰 按:自大邑縣頭堰至本

州六堰,由東北向西流入河,延袤數十里,沿河田地,頗多糧課。是係增堤設障,誠為急務。「通泉」 堰 久塌,萬曆三十六年,知州譚天相捐金修築,水利始通,百姓永賴。

林家堰   、蘇家堰   、毛家堰。

「野人堰   。」 「白蓮堰   。」 《長老堰》。

欄江堰   。灌溪堰   。豬母堰。

鍋底堰   、土門堰   、三條堰。

斜江堰   、鐵樁堰   、三稜堰。

清平堰   、安樂堰。

大邑縣

頭堰    、二堰    、三堰。

邛州城池考      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州

邛州城池 ,自漢末公孫述築土為之,至明成化十九年,知縣姚奏允改縣為州,增築土城。正德十六年,僉事盧翊、知州李廷詔改築。高二丈,厚八尺,周一千四百二十三丈,約九里七分,三千七百,垛口用石包砌,壘結完固,為門四:東門上樓三間,扁曰「東望錦城」,有月城障之。南門上樓三間,扁曰「南挹蒙蔡。」西門上樓三間,扁曰「西寧番猓。」北門上樓三間,扁曰「北跨鶴霧。」後知州吳祥修補。東南城角上建聚奎樓,城外鑿壕,闊一丈五尺,城內東有小溝,引水繞城。按《總志》:姚築土城,周一千四百十丈,高一丈五尺,屬縣。

大邑縣城池 ,自明正統「初知縣馮泰築土城,周八里,高一丈二尺,闊八尺。正德中,僉事盧翊、《包石》、知縣孔完開拓補修,外環以壕。」

蒲江縣城池 自明天順間知縣熊祥築土城,周圍里許,計一千四百四十丈,高一丈八尺,闊九尺。東南臨河,開四門。正德間,僉事盧翊包城以石,外環以壕。按《總志》:「天順熊祥築土城,周五百九十二丈,高一丈二尺,闊九尺。」

邛州關梁考      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州

夾門關 在州南六十里,兩山夾岸如門,關以西則土漢接壤,關以外則彝獠甚近,故設有巡檢,統弓兵以戍守之。

火井關 在州西六十里,今裁。按:先夾門、火井二關俱設巡檢,後汰去一員。以夾門巡檢往來火井譏察,冊籍雖存,訓練少弛,脫或有警,將安賴焉?況平樂地方與乾溪等處,又彝獠出沒之所,近歲弓兵議汰者過半矣。

飛虹橋 在州東。有飛虹石,故名。

盡忠橋 在州治,楊吏部改修。一名「玉虹橋。」 天官橋 ,有坊,在州東。

高橋 在州東

永濟橋 在州西一里

廣濟橋 在州西二里

鶴松橋 在州西。胡商人重修,一名「壽松橋。」 平川橋 ,在州北。

泉水橋 在州北

拱辰橋 在州北,水衝毀。

駟馬橋 又名「司馬橋」 ,在州北,今毀。

漁橋 在州南,即今「玉帶橋。」

雙橋    、聖化橋   、積善橋。

白鶴橋   、文明橋 俱在州治內。

五家渡 在州東三十里。

南河渡   。斜江渡   。臨溪渡。

大邑縣

九皋橋   金剛橋   安樂橋 《州、縣》

《志》
俱未詳所在
[编辑]

蒲江縣

鐵溪橋   。迎恩橋   。黃帽溪橋。觀音橋   。鶴仙橋 《州縣志》俱未詳所在。橫山渡   。臨溪渡。

邛州公署考         州志[编辑]

本州

邛州治 在南街,近北為古邛縣,明洪武九年,署州事范士範建,隸嘉定州。洎宣德至成化相繼增修。十九年,改為邛州,直隸布政司。正堂三間,前有捲蓬,下為月臺,兩傍廊廡各十間,為六房公廨。正堂後有川堂,進重門為退思處,後為寢室,各有廊宇。有樓三間,退思處左書齋三,又左為隙地,中構一樓,曰「萬思。」 正堂東為東廳,後為石庫,左為清軍公署;西為西廳,後為儀仗庫;西為督捕衙;衙前為預備倉,有官廳、倉廒十間。倉外為廠,前為司獄;儀門內設戒石坊。儀門外東設「禮賢」 清署,後設土地祠。其前為大門,曰譙樓,左曰「旌善亭」 、右曰「申明亭」 ;中建牌坊駐劄。以上經變俱燬。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州祖澤潛建大堂三間,內房三。

間;東廡書吏房四間。康熙年間,知州蕭恆建鼓樓三間,儀門三間,左右角門;知州祖永杰建正房三間,廂房六間,廚房三間;知州黃復生建常平倉三間,大門三間,二堂三間,後書房三間;知州傅燮詗修大堂三間,捲蓬三間,川堂三間;西廡書吏房四間,二門外土地祠三間,迎賓館三間,馬神廟三間,東射廳三間,後樓三間,漸次修葺。

州判署 ,在州治東。太門三間,儀門三間,大堂三間,前有捲蓬;川堂三間,後為寢室,有兩廊宇。東書房三間,西為廚房,後燬,今裁。

吏目署 ,在州治西。大門三間,正廳三間、寢室三間,俱新建。

夾門關巡檢司署 在州治南六十里。《邛向》有夾門關、火井壩二巡檢司。「火井」 在州西六十里,後因汰去一員,以夾門巡檢往來火井稽察。前有鼓樓三間,儀門三間,正廳三間,前為月臺,左右廊各三間,後寢室三間。今俱燬廢。

火井壩 「在州治西。」 前有鼓樓三間,正廳三間,前有月臺,左右廊房各三間,後寢室三間,俱燬。白鶴驛 在州治南。前有鼓樓三間,儀門三間,正廳三間,左右廊房各三間,寢室三間。萬曆戊子重修,後燬。

僧正司 在州治西,天慶寺設,有官廳三間。道正司 在州治北,崇真觀後,官廳三間。甲申俱燬。以上今俱裁。

「分巡上川南道駐劄 。」 向在州治東南興賢街,明崇禎末,盡燬。

皇清順治、康熙年間,郡守祖永杰、蕭恆仍舊址續修。

衙舍,規模漸舉。大門三間,儀門三間,左右角門。正堂三間,前為捲蓬,下為月臺,左右廊廡各四間。堂後為川堂,川堂後為籌邊堂,從古也。後寢室三間。其舊制:「堂之西為廨舍,內署在道東。由儀門內左西向,為署門。進數步為中門,又進數步為署內門。門南向進為桂芬堂。」 堂後為寢室三間,左右亦各有廊廡。寢室西北有樓三間,樓北有徑,通川堂公署南園有仰鶴亭三楹,亭前月池,環植蕉竹。亭東有軒三楹,曰「雪霞館。」 其馬靈官祠在署中門內之右,土地祠在儀門外之東,官廳在大門外之西。今燬。

察院行臺 在州治西。萬曆五年,知州朱繼魯重修。大門三間,儀門三間,左、右角門。正堂三間,前捲蓬,下月臺,左右廊廡各六,書房居右寢室三,後樂堂三,閱卷亭一座。內牆外竹園寬廣,又設重圍。門外設水房,有官廳、刑廳。建坊曰「風憲行臺。」 左「貞度」 ,右「肅寮」 ,前曰「觀風」 、「駐節。」 三坊今俱燬。

分守道行臺 在州治東,連建昌道公署。大門三,儀門三,左右角門。正堂三間,前為月臺,左右廊各四間,堂後川堂、廚房居左,書吏房居右。寢室三間,後樓三間。今俱燬。

「建昌道行臺 在州治東。」 大門三,左、右角門。正堂三間,前月臺,左右廊廡各四,堂後川堂廚房居左,書吏房居右。後寢室三間,今俱燬。

「養濟院 」 在州治西,廳三間,兩廊房各十間。演武場 在州治西,正廳三間,左右營房四十五間。

漏澤園 「在州治西一里。」 以上俱毀廢。

屬縣

大邑縣治 。明洪武中建。

皇清康熙二年,知縣李德耀修復大門三間二十三。

年,知縣秦銑,葺大堂三間。

典史署 在縣治東

養濟院 康熙二十五年,知縣秦銑重蓋蒲江縣治 。明洪武中,知縣趙觀建。

皇清康熙初年,知縣朱士英修復。

典史署 在治西

察院公署 、分司署 俱廢。

雙路巡檢司 在治西,今裁。

邛州學校考         州志[编辑]

本州

邛州儒學 在州治南。唐武德間建。明洪武甲子年,同知張郁創建。永樂十年,知縣羅質重修。成化庚子年,知縣羅綱重修櫺星門。成化丙午年,知州陶端重修戟門。弘治庚戌年,知州羅傑「重修兩廡、明倫堂。萬曆年間,重加增修。」

皇清,知州蕭恆重葺。

文廟正殿三間。殿左神廚庫、東廡八間。西廡八間

知州譚天相復重修兩廡、啟聖祠、戟門、泮池、牌坊,修明倫堂及齋舍。其戟門三間,外為月池、圈洞、石橋三座。橋外有櫺星三門。門外石坊二:左曰「興賢」 ,右曰「育才。」 距育才坊數武,南正街為學宮正路。石坊一座,曰義路、禮門。櫺星門前有泮池,環以石欄。從北城外引水入城,通鶴山書院前,逶迤南向流入泮池,名「文脈」 水池中蓄蓮花。外有石坊二座:左曰「重道崇儒」 ,右曰「騰蛟起鳳。」 又前有文筆峰、櫺星門有射圃二處,俱廢,基址尚存。

社學 在州治西。永樂十年,知縣羅質建,今毀。學田 舊學田一分六坵,原係官田,坐落北城內牆腳下,丈種五斗。每年納租穀五石。此外不認民糧,今不知其處。

泉水河一分,原種一石七斗,糧一斗五升,原係民田,除納租之外,仍照民糧輸賦,亦不知坐落屬縣。

大邑縣儒學 在治南,唐咸通間建。明正統中,知縣馮泰修。至明末燬。

皇清康熙年間,知縣李德耀、訓導彭耀祖復建《二十》

四年知縣秦銑葺

先聖殿五間

學田 :見載學田中田一十一畝五分,應納京斗租穀八斗,該徵京斗租穀九石三斗,收貯本倉,聽候支給。

蒲江縣儒學 舊在縣治南,隋建。明洪武中重建。萬曆初改治北。兵燹後頹廢。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朱士英重修,復廢。二十二年復。

改治南故址,知縣張曉修建,工未竣,署知縣秦銑修復。

魏了翁書院 在治北,宋嘉定間建。

鶴山書院 在治西白鶴山下。魏了翁築,聚徒教授,由是蜀人知義理之學。又《州志》云:「魏了翁世家焉。」

邛州賦役考一        州志[编辑]

本州

見丈土著、開墾上中下田地、共三百三頃一十七畝五分三釐一毫八絲。內

上田三十九頃一十七畝二分二釐八毫,每畝載糧二升四合一勺,該糧九十四石四斗五合一勺九抄四撮八圭。

中田七十八頃四十二畝一分四釐六毫三絲,每畝載糧二升,該糧一百五十六石八斗四升二合九勺二抄六撮。

下田七十五頃六十五畝三分五絲,每畝載糧一升五合,該糧一百一十三石四斗七升九合五勺七撮五圭。

上地三十一頃一十一畝五分七釐五毫,每畝載糧八合,該糧二十四石八斗九升二合六勺。中地三十六頃八十一畝一分三釐八毫五絲,每畝載糧四合,該糧一十四石七斗二升四合五勺五抄四撮。

下地四十二頃一分四釐三毫五絲。每畝載糧二合,該糧八石四斗二勺八抄七撮,共載稅糧四百一十二石七斗四升五合六抄九撮三圭。每糧一石,徵大糧銀一兩五錢三釐八毫八絲二忽二微五纖五塵,該銀四百三十四兩九錢八分四釐七毫四忽三微七纖三塵。

每糧一石九斗七升九合一抄六撮。「《載丁》一丁,該載人丁」 二百八丁五斗六升一合六勺九抄九撮六圭四粒。

每丁徵銀四錢一分九釐二毫五絲三忽四微四纖三塵,該銀八十七兩四錢三分九釐七毫八絲七忽三微九纎六塵。每糧一石又微條銀四錢一分九釐二毫五絲三忽四微四纖三塵,該銀一百七十三兩四分四釐七毫九絲一忽三徵八纖四塵。

以上實徵大糧丁條銀六百九十五兩四錢六分九釐二毫八絲三忽一微五纎三塵。自康熙九年奉文加閏銀兩,照「舊時《全書》」 內各項遇閏銀兩為數,將原額人丁、稅糧合算攤派,每丁糧一石,該徵閏銀三分三釐八毫六絲六忽四微一纎七塵;遇閏之年,照例加徵銀二十一兩四分一釐四毫三絲四忽一微二纎一塵。解司完納

每年買備白蠟二十八斤,每斤價銀五錢八分,該銀一十六兩二錢四分。

本州春秋二祭,原編銀四十八兩。今因錢糧不敷,每歲約用銀一十六兩,係本州自行捐備。於康熙十一年十一月奉文給春、秋祭祀銀一十六兩。又於康熙二十年二月內奉文照舊於《條糧》銀內動支。

本州知州一員,歲額俸銀三十七兩六錢八分四釐,薪銀四十八兩。心紅紙張銀二十兩。油燭銀一十兩。迎送上司傘扇旗幟銀二兩。除心紅紙張外,共銀九十七兩六錢八分四釐。於順治十三年十二月內,奉文將薪、傘、油、燭銀四十二兩三錢一分六釐添入俸銀內,照「滿洲拖沙喇哈番」 例,算給俸銀八十兩,餘銀一十七兩六錢八分四釐,全裁。又於康熙七年六月內,奉文裁去心紅紙張銀五兩。復於康熙八年九月內,奉文仍照實支俸銀八十兩,心紅紙張銀二十兩,俸紅共銀一百兩。康熙十九年十月內,奉文因軍需浩繁,道員以上,照例全捐,州縣以上半捐半支。惟首領、佐貳、教職、雜職微員,仍令全支。至大小各官紙紅銀兩全捐外,實支半俸銀四十兩。又於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內開:「在外文官俸銀,著照舊支給」 ,實支全俸銀八十兩。

額設衙役一百三名。因蜀省凋殘,人民稀少,止量招募三十七名。每名歲該工食銀七兩二錢。「於順治十三年十二月內,奉文每名裁留銀六兩;於康熙七年六月內,奉文裁去七名。存留門皂等役三十名。復於康熙八年九月內,奉文仍照三十七名。共該銀二百二十兩。因錢糧不敷,每名歲攤支二箇月零九日銀」 一兩一錢五分:共實支工食銀四十二兩五錢五分。內門子二名,每名歲支工食銀一兩一錢五分,共銀二兩三錢;皂隸一十六名,每名歲支工食銀一兩一錢五分,共銀一十八兩四錢;馬快八名,每名歲支工食銀一兩一錢五分,共銀九兩二錢;燈夫四名,每名歲支工食銀一兩一錢五分,共銀四兩六錢;轎、傘、扇夫七名,每名歲支工食銀一兩一錢五分,共銀八兩五錢。於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內開。衙役工食。自二十二年照舊支給本州吏目一員,歲額俸銀一十九兩五錢二分,薪銀一十二兩。於順治十三年十二月內奉文不分柴薪,總算給俸銀三十一兩五錢二分。額設衙役六名,每名歲該工食銀七兩二錢。於順治十三年十二月內,奉文每名裁留銀六兩。又於康熙七年六月內,奉文裁去二名。存留衙役四名。復於康熙八年九月內,奉文仍照六名,共銀三十六兩。因錢糧不敷,每名歲攤支二箇月零九日工食銀一兩一錢五分。皂隸四名,每名歲支工食銀一兩一錢五分,共銀四兩六錢。馬夫一名,歲支工食銀一兩一錢五分。於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內開。衙役工食自二十二年照舊支給。

本州教官一員,歲額俸銀一十九兩五錢二分,薪銀一十二兩。「於順治十三年十二月內,奉文不分柴薪,總算給俸銀三十一兩五錢二分,額設衙役一十三名。今量招募四名,每名歲該工食銀七兩二錢。於順治十三年十二月內,奉文每名裁留銀六兩,共銀二十四兩。因錢糧不敷,每名歲攤支二箇月零九日工」 食銀一兩五錢,共實支銀四兩六錢。內門斗二名,歲支工食銀一兩一錢五分,共銀二兩三錢;膳夫二名,每名歲支工食銀一兩一錢五分,共銀二兩三錢。於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內開。衙役工食,自二十二年照舊支給。

一、鄉飲酒:原編銀一十兩,今每歲約用銀四兩,係本州自行捐備。

一、禁子額設六名,《原編》銀四十三兩二錢,今量。

「招募二名。」 其工食銀兩係本州自行措捐,以備防禦。

雜派課程

見徵茶課銀一十一兩六錢八分。

見徵茶稅銀一百二十三兩一錢九分二釐。見徵《魚課》銀四錢六分二釐。

見徵魚油銀六錢八分五釐。

見載「水碾」 五座,每座榷課銀二錢五分,該徵課銀二兩二錢五分。

見徵《牙行》銀一十四兩五錢,共該解司「廣濟庫茶課」 等項銀一百五十二兩二錢六分九釐。。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