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10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十卷目錄
常州府部彙考四
常州府山川考四
常州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七百十卷
常州府部彙考四
[编辑]常州府山川考四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靖江縣
孤山 ,《一統志》屬泰興。是時靖未立縣故也,屹峙江中,欲登山者必方舟而渡,厥後江勢徙北,山趾徙南,至明弘治元年登岸,今則山北俱膏壤。山距邑可十里,周遭可三里,形如狻猊。東北石壁嶄高五十丈,西半土石相雜,石質盡赤,中含銀星。山頂常蒸氣出雲,竹樹頗鬱茂,中有石骨,可作盆盎中物。山下亂石堆積,鉅者至十餘丈,層累峻絕,俱作蒼蘚色,意奇古。東側有仙人洞,兩石相柱而虛,其中可坐數十人,後為墜石所掩。東南有仙人臺,山半西均有寺趾,趾北有張氏墓山未登陸時,四面俱有石磯。東南磯距山二里許,西北距益遠,今沒為田。田中開池,時有露石。西十里外嚴家港有尖峰透土,俗呼為「孤山,碇山上有祠宇、梵林、僧閣,或新或圮,舊稱『元山』」 ,以俗諱「孤」 字故也。近額以「海柱峰」 董其昌筆。
大江 江舊旋繞四周,今西北壤接如皋、泰興,惟東南一面江洋莫測。顧岷源萬里,會九江注安慶,東折而環絡金陵,復東過孟瀆下而靖以一泥丸障之,則江之與靖相為雄觀,豈其有極?而江之入洲,洲有七十二港,諸港相距,河以通之,中皆分段引水以資灌溉,形如碁置。近古井田團河之利,蓋與靖相終始云。
大海 海從孤山絕頂東望無際,潮汐往來,賴其濡潤,蓋邑之外沼也。有明初年,屢受倭毒,有衛指揮一員、水陸哨材官各一員,以為防禦。嘉靖以後,倭患既息,武備頓弛。
皇清首重《海防》,為特立守備營焉。
團河 。團河之利,創始於葉令柱國,成之者陳令函煇,其名之為團河者,取其聯絡各團,環團兼濟之義也。河有幹有支,幹母支子,子母灌輸,而水道以備其形勢。東自青龍港紆而北,繞孤山之麓,由巽河以達於城壕,近城濠三里許,為蘇家港。縣之下臂,易於洩水,置石閘以障之,閘名「東山。」 城壕之西南,舊有瀾港通江為運道,更置一閘以通潮汐,閘名「寒山。」 從此紆而西六七里,開支河折而北,通漁浦港,更直西四十餘里,至隱山團、鎮海市等處達界河。隱山團、地藏殿而北,通泰興姜溪河。鎮海市之北,又濬一支河,以通朱束港。其南則為江南北孔道,由小沙團、繆宗港以達於江。近江六七里,又置一閘,以防尾閭之洩,閘名「平山」 ,四閘費可二千餘金,出自俸鍰公帑,不派民間。一緡又有諸壩,以捍外衛內,潮可往來,雨不泛溢,自是水皆為我用矣。其焦隱兩團,接壤泰興處西北二十餘里,又畫界河以定虞芮之爭,皆陳令所經畫也。
太平河 在城南迎恩亭之西,通瀾港,今漸塞。巽河 在城東南巽方,內通市河,自城壕達蘇家港。明萬曆九年,單令文盛濬,時議建塔於巽,為文峰,因鑿河繞之。今當繞塔處,河竟自徙,寬百餘步,亦一奇也。
運河 在城西南通瀾港。
玉帶河 在城北玉壘岡下。自西尤家橋北通郭家橋,南折壇西,以達宣家橋、橫橋等處,環護縣後。
皇清康熙七年,鄭令重濬大之。
界河 ,在焦、隱兩團,靖、泰接壤處。自南而北,廣延二十餘里。陳令函輝因舊限更深廣之。泰、靖相接之始,相爭殺者數年,督撫命揚、常二府之佐親履界分之,勿能定也。令唐堯俞至,惻然曰:「君子不以所養人者害人,相殺何時已乎?稍讓則止矣。」 遂定界河。漸東則折而南,主讓故也。然是時東下猶未全漲,至陳令函輝時東漲直指如皋,泰靖復爭,殺傷頗多。陳令聞之怒,於是又讓以季家市地數百頃歸泰,而爭乃息。
瀾港 :在城西南。北達泰興,南通大江。有閘。半條港 ,即瀾港之尾。
蘇家港 :在城東。北通泰興,南通巽河,入江。有
閘
天生港 :在耿公團。北達泰興、如皋,南通大江,有閘。
安寧港 在縣東南三十餘里,屬永慶團。龍潭港 在縣正東,屬永慶團。
青龍港 :在縣東北,屬永慶團。
夏仕港 :屬永慶團。北通如皋,南通天生港入江。
塌港 :在永慶團,與天生港通。
孤山港 :在孤山之麓。
柏家港 即流汊港,屬孤山團。北通泰興,南通大江。
盧家港 :在孤山團。即流水港。
石碇港 :在孤山團,《孤山碇》在焉。北通泰興,南通大江。
廟樹港 在丁墅團。北通泰興,南通大江。水洞港 :在丁墅團。今改為「集福河」 ,北通泰興,南通大江。
蔡家港 在太平團,北通泰興,南通大江。朱束港 在隱山團,北通泰興,南通大江。繆宗港 在永興團,北通泰興,南通大江,有閘。
常州府城池考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武進縣附郭。〉
「常州府城池 ,原周圍二里三百一十八步,高二丈一尺,中外甓之。唐景福元年,淮南節度使楊行密遣節度押衙、檢校兵部尚書唐彥隨權領州事,重修立城隍祠、天王祠、鼓角樓、白露屋。今為府治,城廢,周繚以垣。外子城周圍七里三十步,高二丈八尺,厚二丈,中外甃以磚石,上有禦敵樓、白露屋。偽吳順義中,刺史」 張伯宗增築,方直雄固,號金斗城。余幹詩云:「毘陵城如金斗方」 以此。門有四,東行春,西迎秋,南金斗,北北極外皆有池。宋建炎中毀。紹興二年,郡守俞俟復興繕。明洪武初,改築新城。迎秋、北極門似即為新城基,惟行春、金斗遺蹟稍存,今亦廢。羅城周圍二十七里三十七步,高一丈,厚稱之。偽吳天順二年,刺史徐景邁築門有九,「東通吳,次東懷德,南德安,次南廣化,西朝京,北青山,次北和政,東北東欽」 ,外皆有池。太平興國初,詔撤禦敵樓、白露屋,惟留城隍、天王二祠及鼓角樓。後移城隍祠於金斗門內西偏。明洪武己酉,改築新城,羅城遂廢,惟東南故址稍存。新城在羅城內,周圍十里二百八十四步,高二丈五尺,甃以磚石,壕闊十六丈,深二丈。洪武二年,守禦官中山侯湯和築。置七門,東西、南、北。次北,名仍舊。次東曰「中箭」 ,次南曰「石幢門」 ,各有樓,外有甕城。水關四:「一在正東,曰東水門;一在正西,曰西水門;一在東北,曰北水門;一在西北,曰小西水門。」 天順後,樓堞廢毀,城壁間存。成化十八年,巡撫尚書王恕奉朝廷命,以成算授知府孫仁重甃,易以巨石,新甓增高三尺。其門名「中箭石幢」 者,復名「懷德廣化。」 凡池隍樓櫓,雖無改舊規,而雄偉壯麗,實侈於前。邑人南京吏部右侍郎王㒜《記》。久之,又圮。正德辛未,知府李嵩請於當事,更葺之,益走馬街,廣丈餘,設巡警鋪五十二所。長沙大學士李東陽有記。嘉靖乙卯,倭賊入寇,郡守金豪復築合德安、廣化兩甕城,增築諸敵臺窩鋪,城制始備。萬曆中,磚石稍稍毀泐,當事者委本府通判趙堪葺之。堪視如家事,旦暮程督,所費六千餘金,遍城為之一新,功鉅而力省,前此未有。萬曆三十年,知縣晏文輝自通吳門至北水關,築重牆百八十丈,「尋圮。」
皇清康熙九年,以垣堞傾頹,知縣張令望重修城壕。
明正德七年,郡守李嵩委治農通判溫應璧浚之,復於郭門之外,各掘地通壕,以利舟楫。嘉靖三十五年欲疏治,會雨漲不果。萬曆三十二年,涸甚,西起龍舌尖,北至北水門,僅通微流。郡侯歐陽東鳳鳩工重浚。天啟二年,知縣李維喬重濬,長一千四十七丈。
外縣
無錫縣城池 在梁溪之東。相傳「舊羅城周四里三十七步,子城周一百三十步。」宋乾興中,縣令李晉卿重築舊子城一百七十七步。正門四:東曰熙春,西曰梁溪,南曰陽春,北曰蓮蓉。偏門三:顧橋、新塘、董家。建炎初,陳。《記事已》云「無城
「可守,則知其廢久矣。」 迨元至正十五年重修,十七年而偽吳增廣其制,甃以磚石。明洪武初,復加繕治,凡周一千六百二十丈,高二丈,門各建樓,而名無所改,久之又盡。圮至嘉靖甲寅,倭寇江南,知縣事松滋王其勤築之,七十日而城成,周一十八里,計一千七百八十三丈六尺一寸,高二丈一尺。於土城之外,又加磚石焉。上為馬街。數步一舍,舍宿守卒;數舍一臺,臺便瞭望。乃易四門之名:東曰「靖海」 、南曰「望湖」 、西曰「試泉」 、北曰「控江。」 其上重樓之名:東曰「對育」 、南曰「撫薰」 、西曰「序成」 、北曰「企辰。」 又水門三,南北跨弦河、西跨束帶河,其三偏門皆塞焉。蓋城既成之二日,而倭寇至,登埤而守之,得不破。
皇清康熙七年戊申,知縣吳興祚重修。十九年大水。
《四面圮》者,合六十九丈。知縣曾子駒修其西南隅而去任。二十三年,知縣徐永言大繕治之,并葺譙樓、水門、走馬街之屬。
江陰縣城池 ,梁置江陰郡。江陰縣始築,跨乾明、演教二寺故址,陳、隋、唐皆因其舊,後人呼為「古城」 ,以其創始也。南唐改縣為軍,曰軍城。《祥符圖經》云:「周迴一十三里。天祐十年築,建門四,曰延慶、欽明、通津、朝宗。」 宋增子城門四:東曰新津,慶元五年,知軍葉簣修。紹定二年,知軍顏耆仲重修。南曰觀風,西曰望京,北曰澄江,皆知軍史雋之修城門五:東曰「春暉」 ,西曰「天慶」 ,南曰「朝宗」 ,北曰「愛日」 ,東北曰「建寅。」 元時毀。至正十一年兵起,始詔天下復繕治城郭,於是州人黃傅攝州事,率鄉民城之。明龍鳳三年更加修築,甃磚疊石,增女牆,闢四門,仍舊名:東曰「春暉」 ,西曰「天慶」 ,南曰「朝宗」 ,北曰「愛日。」 明正德元年,知縣劉紘修「朝宗」 、天慶二門。六年修築,城還其舊。周九里零,高一丈五尺,基厚如之。女牆高二尺五寸。自東門至南門三百零七丈五尺八寸,南門至西門五百七十四丈六尺;西門至北門三百零六丈三尺。北門至東門六百九十六丈八尺。總計一千六百八十七丈零三寸,為六千七百四十九步。門皆有樓。東南「北各置水關。」 十年,知縣萬𤣱修北水關。嘉靖十二年,知縣李元陽復建城樓八座,各當空缺,瞭望相屬。二十二年,巡江御史馮璋厚培城址,疊石五層,凡六百八十五丈,甃磚為面,凡四十餘丈。二十八年,知縣毛鵬經始改建磚城。三十一年,知縣錢錞聞倭寇披猖浙中,亟甃城先完北隅之缺。義十黃鑾輸銀六千,計功得三百餘丈。倭至,民得無患。三十三年,知縣金柱乃大集功,合四城而甓之,改北門為澄江門,增子城四座,城鋪三座,敵樓窩鋪二十二座。嗣後屢有增修。
皇清康熙二年,知縣何爾彬《疏壕》。六年署縣事靖江。
知縣鄭重加浚。十三年,知縣龔之怡大浚外城河,長一千八百四十六丈。舊《志》云:闊四丈二尺,深七尺。江潮自北門循城西流轉而南,曰南轉河。自北門循城東流轉而南,曰東轉河。
宜興縣城池 ,「古荊邑城」 ,無考。至孫吳赤烏六年,城陽羨。前臨荊溪,後阻河,左右俱塹,有壕,周圍一里九十步,相傳今之縣治,即其故址也。晉太安初,立為義興郡,以後或州、或軍、或縣、或府,皆因之。舊有二門,南二里曰南興,北一里曰慶源。明初戊戌克城,總制楊國興改築。永樂十四年,益展拓之。南距周瀆,北際慶源,「東望李公隄,西界義阡,周圍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壕闊三丈餘,深一丈五尺,東西南北凡四門,又設小東門,各建戍樓於上。成化十四年重修。弘治四年,令陳策載修。正德七年,令劉一中增修雉堞,併築東西北三水關及閘,閘有護隄。十四年,令劉秉仁復修。嘉靖三十四年,令董鯤以倭警增建」 敵臺五座。四十三年,令黃茂增建東西關樓。《靖江縣城池 》:舊有土城,在馬馱東沙,周圍七里四十步,外有池,廣五頃一十二畝二分。明成化間,知縣張汝革修築,廢圮遂成鞏固。。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