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5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五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五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五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五十五卷目錄

 揚州府部彙考三

  揚州府山川考三

職方典第七百五十五卷

揚州府部彙考三

[编辑]

揚州府山川考三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泰州

泰山 在州治西城內,壘土而成,高五丈,週一百二十餘丈,以「州名」 名之。登山四望,距城百里,皆在目前。京口諸峰亦見。寶慶三年,守陳垓浚山下湖礫,為往來泊舟之次。祠胡瑗於山左,建安定書院。山木青蒼,湖光掩映,為一郡諸山之秀。

天目山 ,在州治東四十里。高二丈三尺,週二百三十步。王仙翁昔嘗隱此山,有二井。仙翁昇舉時,藏靈寶五符、杖履、木鞋、隱形帽於井,封鐍甚密。元豐二年,發運使蔣之奇致禮請禱,開井得鹿角數十丈,又獲金龍七,玉璧三十六。有仙翁手植,披頭,皂角合抱,匠者睨視,則山怒木嘯。按《九域志》載:「昔有王道人尸解於」 此。郡人丘容詩:「三山王鹿女異跡落人間瑤草今何在晴光滿舊山。」

羅浮山 ,在州治西北五里。高一丈,週一里七十八步。在藪澤中,不為洪水所沒,如羅浮然,因名。

茅山 在州治東北六十里。高二丈四尺,週二百五十一步。相傳嘗生香茅,長二丈五尺,因名。阮勝之《記》云:「招遠東南六十里有茅山,俗名避災地。」 按《泰州志》:「茅山有道觀,自宋改為景德禪寺,後香茅不生。」

呂城山 ,在州治東三十里。高一丈,週三百八十步,形如城。相傳有呂姓者居此。

中洲山 在州治東北一百二十里,西溪鎮之北、鹽倉之東。范文正公監稅日,壘土為山,竹木森然。東觀滄海,西望沃壤,為一鎮之形勝也。鳳山 在海安鎮,高三丈,週百步。山前谿路環遶,傍山為橋,昂首巽方,有鳳形焉,故名。山麓為安定祠。上有泰山行宮。按《泰州志》:「鳳山在州東百二十里。」

駱駝嶺 在州治西南登仙橋。平地隆起,如駱駝形。建千戶所於上。

虎墩 在小海場。范文正公築捍海堤起虎墩,即此地。按《州志》:「虎墩在州東北一百五十里。」 揚子江 在州治南四十里,口岸鎮港有渠通南運河,潮汐時至。

小西湖 在州治西泰山下。宋紹興二年,守陳垓重浚,週一百八十七丈。為長堤,即山之西為亭,循亭下堤,堤南蔬圃十五畝。正西入湖,中方嶼為堂,重門兩廡,祠十仙子堂,石鐫仙像。兩廡為房,以棲黃冠。中為過廊,臨流四楹,扁曰「小西湖。」 對崖前望嶽殿、佛宮隱然,丹丘靈境也。今廢,惟湖僅存。

鴨子湖 :在州治南二十里。西通濟川河,東接運河。

於祈湖 一名淤溪河,在州治東北三十里,水下流入雞雀湖。按:阮勝之《記》云:「側有於祈村,故名。」

雞雀湖 :在州治東北四十里。週三十里,水自於祈湖入。昔多雞雀飛集,故有此名。

「包老湖 」 ,在州治東北四十里,週四十里,水清而無滓,雖與他水會而不雜。挈壺氏常以此水供滴漏。

仇湖 在州治東北一百里。週三十里,東入梁垛場。按阮勝之《記》云:「有仇姓者居其側,故名。」 又昔有龍居此湖,游至郭太保潭,州人祠之。中市河 自南水門入,至北水門出,以通運河。明萬曆二十九年,都院李三才重浚。

玉帶河 在城內,沿城一帶,東西市河是也。其東市河,自中市河分析至東水門出,以通外河。後東水門塞,都院李三才創自東門,新開一河,接通南北。其西市河自南水門入,通新河,俱從北水門出。

新河 在州治西光孝寺東。其水南接西市河,北出北水門。宋嘉定十三年,守李駿開置躍鱗河 。水入迎恩橋,通泮池。明正統間,御史

蔣成開置後,學正陳琦扁臨河學門曰「躍龍門」 ,今扁不存。

南運河 在州治南。東抵通州及各鹽場,直入於海,西通西運河。

西運河 在州治西南,舊名「吳王溝。」 漢吳王濞以通運至海陵倉,即灣頭城下運河是也。北運河 在州治北,通十二場。

東河 在州治東三里,通北運河,水旱不涸,歲久湮塞。明成化年,守彭福開浚。

濟川河 「在州治南。自運河壩三十里至廟灣,又二十里至濟川鎮」 ,通揚子江。賈舶商帆多由此入。

浦汀河 即海陵溪,在州治北,自魚行壩入興化、高郵、寶應。

忠義河 在西溪鎮東三里。隋將賀若弼捕海寇有功,立廟河側,故名。

角斜河 :在州治東北一百二十里。南通拼茶場,西通海安鎮。

晏溪河 即西溪。在州治東北一百二十里。東通梁垛場,西入運河。有西溪鎮,丞相晏殊嘗官於此,民思不忘,故名晏溪。

辭郎河 在州治東北一百二十里西溪鎮。昔天女與董永相別處,西北直通興化界。凌亭河。卓錫泉 在州治北三里開化院中。唐寶曆間,王屋禪師自蜀來,駐錫於此。臨化思蜀水飲,令徒以錫杖卓後園中,須臾泉水遂溢,云此泉與揚之蜀岡通。《一統志》載即七星井之一也。清瓶港 在州治東九十里。

羅塘港 :在州治東四十五里,今姜堰河是。「城子溝 」 ,在州治南三里。

九里溝 :在州治南九里。

佛兒溝 在西溪鎮

黃沙溝 :在州治南二十五里南徐莊永安廠側。

施家灣 :在州治北三里。

唐灣 在州治東三十里。宋文天祥早發泰州,驚傳「赶馬在唐灣」 ,即此地。

葦灣 在州治東北,西溪鎮之東。有聖果院基址在焉。世傳,昔有一僧渡海求舟,舟人卻之,遂折一蘆葦過海,遂以此名。

郭太保潭 在州治西北隅。廣袤數頃,深不可測。南唐刺史郭載鑿以禦北兵。太保,其檢校官也。世傳嘗有游龍自仇湖來,居此潭,禱之即應,立廟祀之。今靈濟即其神。

龍潭 二一在州治北五里新城觀西陂澤中;一在州治南五里濟川河第二壩夏家橋東側,其壩基共計十五丈許,見今有居民領佃,西去基地約五丈有奇,近城子溝,又相對運河中。郭欒潭 在州治東北十八里港口市,世傳唐時有郭、欒二氏居此,故名。

藕花洲 在州治圃內宅堂之後。舊為水村,茅茨十間,環水植蓮。宋紹興十年,守王㬇建。嘉泰三年,守陳茂英撤而新之,為屋二間,跨小橋以渡。

鳳凰池 二一在州南舊貢院內。宋紹定二年,知州陳垓復開二池。前為長堤,植華表,沿堤及池種柳,臨流為閣,剪茅為庵。一在州西,世傳嘗有鳳凰來浴此池。又云「即董永遇天女處也。」 今湮。

溪光池 在西溪鎮廣福東寺。其池廣二畝餘,浮光軒豁,東通鳳凰池,北通小海,池南止溪光橋。

「小海池 」 在西溪鎮廣福東寺東北,未築捍海堰之前,直通海岸,舊有泛海者多聚於此。取魚灘 在西溪鎮東,世傳徐福三取魚處。七星井 一在州治東二里東禪寺前,曰廉貞井,又名「雙井。」 一在州治西門內。一在州治東門內,仙源萬壽宮之側。曰「丹井」 ,皇甫真人煉丹之所。一在州治西市河之側天妃廟前,曰「魁罡井。」 一在州治北歌舞巷內。一在州治北三里北山寺內,即卓錫泉。一在州治北五里祐聖觀中。以上七井布列如斗形。

十軒井 一在西溪鎮東廣福寺內,一在海春軒寺內,一在潛軒院,一在清軒寺,一在靜軒寺,一在寶相寺,一在定軒寺,一在溪光寺,一在秀軒寺,一在悟空寺。唐大中間,改「悟空」 為「承福。」 宋治平間,又改「聖壽院。」 今寺多併入東廣福院,井亦多廢。

鏡香井 一在州治東南,儒學學正廳之東,宋井也。圍徑三尺五寸,深十二丈,堙滅既久,明成化十九年,訓導何湘得其故址而重甃焉。正德

間,學正陳琦重浚得舊井,欄上有「文曲井」 三字。鳳昇井 ,俗名雙井。州治東北西溪鎮南倉橋東西兩岸相向。《舊志》云:「天女辭董永相別,過此地,天女取釵二隻,於地東西插之成穴,明誓不重。會天女辭去,後人於插釵之處鑿成二井,後開置市河,兩井相向,遂隔河矣。」

王仙翁井 在天目山

如皋縣

摩訶山 ,俗呼蝦蟆山,傳聞多異蛇,有僧過之,蛇分道而行,因立大聖殿於上。昔迤岸去石莊舊址二十里,今江漲山遠,去岸逾五十里。按《縣志》云:「摩訶山本縣之南界,今江沙南漲,水歸北流,山竟連蘇之常熟,而反與如皋隔絕矣。」 土山 有四,高二丈餘,皆壘土所成。一在安定鄉,有白馬將軍廟。一在豐利場,有東嶽行宮。一在石港東。有觀音堂,一在馬塘。

碧霞山 在縣治北,壘土為之,上有碧霞元君祠。按《縣志》,「碧霞山亦名泰山,在縣西北,附城築土高二丈四尺,即福海禪院也。」 上有元君祠。曲水長堤,左右環映。幽林曠墅,迥隔塵囂,風月嘉晨,雅堪延眺。

蠙山 :亦名車螯山,在掘港之苴上。土人取車螯棄殼海濱,累積成山,高十餘丈。上聳一峰,外相環帶,望之若浮巒孤嶼,出沒雲濤中。初日照耀,金光迸射,雅稱異觀。

浦岸 去縣北五十里,東西延亙五十里,鄉人謂「古海岸產艾,相傳孫真人遺種。」

平阜 在縣南七十里江寧鄉。東西延亙幾六十里,相傳舊為江岸。上多林木,土肥,宜五穀。會盟原 在縣東十里。相傳吳楚會於邗溝,即蟠溪地也。今有邗溝鋪。

赤岸 ,在縣東北,跨南延亙六十里,脈接蜀岡,土高色赤,故名。《文選注》:「赤岸在廣陵輿縣」 ,疑如皋即漢輿縣故地也。

揚子江 自西南出泰興界,入江寧鄉,即為縣境。東過天生港,入通州界。鹽盜出入,捍禦為難,故於石莊置巡檢司,示控遏焉。

東海 東自泰州界遶出如皋境,歷李家堡、豐利、馬塘二場入掘港,有守備營焉,蓋維揚之門戶也。自此轉入通州界,過料角嘴,乃與江水合流。

運河 自漢吳王濞始開邗溝,起揚州茱萸灣,通海陵及如皋蟠溪。其在縣界者,北接海安,東抵丁堰,分流入海;東南止白蒲,入通州,凡一百一十里。自宋迄元中間增置堰閘,以資蓄洩,為利甚溥。

車馬湖 在縣東南六十里。舊傳范蠡為五湖游,浮海入齊,棄車馬於此,故名。今有范湖洲。天生港 在縣西南通揚子江,東通白蒲汊,亦有鹽盜。今設石莊巡檢司。

掘港 在縣東一百三十里,西通運鹽河,東抵壩,此廣陵第一門戶也。舊設游兵防汛。明嘉靖中,倭寇揚州,皆從此入,始設守備營寨以示控扼焉。

大貼港 :在掘港場。東抵海,西抵新團。

新開港 :在豐利場迤北,通海。

石莊港 :在縣南六十里。宋吳濛詩:「煙含樹色連沙嶼,風帶潮聲怒石矼。」

蚶水港 :在豐利場西。

張皂丫港 在馬塘場,南通海,北通運鹽河。許橫港 在安定鄉,北通溪河,西通泰興縣。觀音港 在縣東五十里。

土墩港 :在縣南二十里。

丫凌港 :在縣南五十里。

高港 :在縣北二十里。

秀水港 :在城西謝恩橋南。訛為「秀才港」 ,今改正。

暇思港 :在縣西南七十里。康熙六年,奉。

旨「開濬。」

鄭公灘 在豐利場。宋治平二年,富鄭公弼以使相判揚州,其備海寇戰船,每壞於風濤,公因鑿灘以泊之,且使軍士習水戰其中。

雲灘 在西溪埠。南通大江,北接裏河,隨潮盈涸。

抱石灘 在石莊。舊傳「浣紗女投江」 ,即此。瀛溪 在縣治北安定鄉。西通泰興縣,東接黃蒲溪。

黃蒲溪 在縣西北。西接運鹽河。其地產蒲,故名。

蟠溪 即古邗溝,在赤岸鄉。溪灘寬衍,中多洲渚,灣曲如龍蟠,故名。西接運鹽河,東入海。

葛家溪 在縣西北赤岸鄉。西通泰州泰興,東入運鹽河。

潘涇 在縣西安定鄉。東北接牟尼湖,西接芹湖。涇上舊有便民倉,今尚有屯池,池上有橋,清流涓涓不絕。

清水澪 在豐利場。以水清洌,故名。

宋家澪 在掘港東

窯烏潭 :在縣東二十里。

菖蒲瀝 在縣南九里

邗溝 即蟠溪

八尺溝 在縣西北八里。或曰「穵尺。」

張草溝

黃沙洋 在豐利場東北。

周家洋 在縣西南

東蕩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

季湖蕩 在縣北二十五里。

花家蕩

柴灣 在縣北十三里

湯家灣 在縣東十里

施家灣 在縣東三十五里。

《梅花灣 》:邑人佘璸詩:「發繇亭下往來頻,幾曲迴環通遠津,獨有梅花消息斷,露桃空自占芳春。」

毛家灣 在掘港西

腰池灣 在縣東六十五里。

嚴家灣 在城西南

史家灣 在北門外

鳳凰池 在城中窯子河口。自築城後,今湮沒。三角池 ,在縣西。

楊花池 在縣南十八里。

倉池 在縣西安定鄉

杜家池 在縣西南

「玉蓮池  。」 「連珠池  。」 《金孩兒池》。

施食池 舊廣六畝,有梵僧施麪池中,後人得魚剖之,腹中皆有麪,故名。一名「洗缽池。」 在水繪園之前,逸園之後。邑寧州知州冒夢齡放生於中,故又名「放生池。」

十井 在城中。明嘉靖六年,縣尹梁橋升鑿。二在縣治左右,二在舊儒學左右,一在丁孝子池,一在平政橋西,一在關王廟西,一在馬神廟內,一在惠政橋北,一在通江橋,今俱湮塞。

《潛玉井 》在醉茶庵前,味最清勝。

二大井 俱在廣福寺前,一甘一苦,大旱不竭,居人賴之。

「霞山井 」 在泰山前,水味清洌,人爭汲取。瓊井 在圓通庵內,色如瓊玉。

德井 在掘港東。明永樂中,備倭指揮姚麟鑿泉,味甘洌,人共德之,故名。

潮井 ,在石莊道院內,其泉隨潮盈縮,故名。「楊花井 」 ,在縣南楊花橋,行人掬飲,泉味清勝。「度軍井 」 以下見《古蹟》。

「丁公井  。」 「玉涓井  。」 「甘露井。」

通州

五山 :去州治十八里。

《中東山 》鍾秀山之東。

《東山 》,中,東山之東。

《中西山 》鍾秀山之西。

《西山 》,中西山之西。

雲臺山 有二,一在州治西北二十五里,一在東北一十五里。

峨眉山 :在西十里坊。郡人馮大球建。

天竺山 在西亭,明萬曆中,場使楊景亮建。「文山 」 在石港中,有文丞相祠,故名。

彌陀山 在餘東

洛伽山 在餘東便場

狼山 在州南十八里狼山鄉。揚子江東北,劍山、軍山為左翼,塔山、馬鞍山為右翼,勝甲淮南,蓋一方之鎮也。高五十三丈,週四百三十六丈,形如狼。或傳有白狼居之,因名。宋淳化中,邑長楊鈞上書,乞改「狼山」 為「琅山。」 明正德七年,流賊劉七等遇風,舟破,奔山崖,匿佛殿後。總兵官劉暉率兵攻之,不得入,欲舉火,風不利,乃南向跪禱於江神,轉風焚殿,遂殲之。總制侍郎陸完請於朝,建江海神祠。大學士王鏊有《江淮平亂碑》。山頂有鞭石跡。《三齊記略》云:「秦始皇作石橋,欲過海看日出處,有神能驅石下海,去不速,神輒鞭之。」 又有紫石岩,有宋提刑薛球、郡守臧師顏等題名。又有仙女洞,可容數人。按《州志》云:「狼山之陽,頂立浮圖五級,名支雲塔」 ,遠可望數百里。塔後為僧伽殿,塔前即江海神祠,祠前為萃景樓,樓上刻舒纓所為賦,樓前為土地祠,米芾題。

曰「第一山。」 祠前東折,為振衣亭。由振衣亭而東,為葵竹山房,後改為四賢祠。祠內有三辰軒、清曠軒、光風霽月二亭。由祠而東,為半山亭,楣間顏以「山腰官閣」 ,遊山者多飲於此。又東南稍下,為少憩亭。亭邊有石浮圖,七級而小,前為關帝廟,西為三仙祠、慧溫禪師塔。又西過迴巒,為濯足亭、飲虹亭、白虎堂。迤𨓦而下,則栖雲閣。閣旁有半千石,半於虎丘也。前為釋伽殿,即廣教禪寺。西殿為輪藏,東殿為慈悲。前殿為金剛。前殿沉於水,新者四楹,宏敞偉麗。萬曆初,知州林雲程題為「江海大觀。」 山前亦有關帝廟,旁則金將軍墓在焉,豫章王猷定為之碣。山之陽有獅子石,有松岡,而其陰多巉喦。峭壁,怪巘奇岫,如蒼龍蛻骨,燦然霞蔚,高者數十仞。下有千人洞、鵓鴣岩、紫石岩、海月岩。岩下有觀音大士院,有醒石,有寶陀石,有夕陽洞,俱有題名。麓下有伏龜田,形寶肖似。山之高以丈計者五十三,而週迴幾十倍。昔謂「秦始皇度海觀日出,有神人鞭石處」 ,即此。

刀刃山 在狼山東。高二十九丈,周四百七十二丈。相傳秦始皇曾磨劍於此,有劍跡存,又呼劍跡山。有磨劍石,今墜江中。按《州志》云:「刀刃山一名劍跡山。東南有雙人峰,峰下有燕子洞,今為朝陽庵。山南有獺魚洞,西南有淡竹灘,東南最高峻處有老烏岩,鷹隼多穴於是。」

軍山 在刀刃山東南,隔江數里,高三十五丈,周九里十三步。相傳始皇駐軍於此,因名。下有燕真人煉丹臺及真人洞。桃花萬樹,爛熳岩谷,名桃花峪,今尚餘數十株。按《州志》云:「軍山一名象山,中有西方景、張公坡、臥雲窟、山茶灣諸勝。」 懸崖上有白雲洞,雲興則雨,雲散則霽。下有白雲泉,甚甘洌。山麓東北有椒嘴石,長數十丈,夜靜月明,傳聞有笙簫聲。

塔山 在狼山西,俗呼黃泥山。高十七丈,周二百九十丈,上有浮圖遺址。下有仙女洞,相傳有老女從龍舒來,久乃仙去。西下有通濟閘,石上字刻猶存,元時海運故道也。洞之東有望姑峰,高可六七仞,下有沉鴈灣。按《州志》云:「塔山,其中為桃源,為諸賢洞,為鴿子岩,為準提閣。仙女洞一名穿江洞,望姑峰一曰大人峰。」

東土山 :城東十五里。築土所成,樹蔭水遶,亦郡勝遊處。今建文信國祠。

鍾秀山 城北三里,亦築土所成。

觀音岩 城東十五里,上有大士殿、文相國祠。馬鞍山 ,在塔山西,高十七丈,周四百一十五丈,以形似名。或云隋煬帝征遼,放馬於此,因名。按《州志》云:「馬鞍山上有積翠峰、藥草灣,下有蓮花崿、放生池。」

紫石巖 王思任有詩

東山 在呂四場南。相傳宋淳熙中,孫道人所築,以術運大木,建廟於山。

戴青山 在舊縣西。僧戴青所築,因名。後沒於江,其徒淨安復築於王竈境。韓童山 ,在縣東五里。明宣德中,巫韓童所築,因名。

碧霞山 在西門外

觀音山 在城南馬家區。

武當山 在便場北六里。

三元山 :在海門直北七里。

揚子江 在州城南十五里。東去百二十里至料角嘴入海。源發岷、峨。《禹貢》曰:「江漢朝宗於海通。」 蓋朝宗處也。

海 :在州城東北九十里。諸鹽場星布於上,居人皆亭戶。南歷浙、閩界,通南海;北歷齊、魯界,通遼海。朝鮮在東北,日本、琉球在東南。

山河 夾於兩岸間,自州治南直達狼山。山之西有通濟閘,為海運故道,由山河而入漕河者也。近山又有玉帶河,以水徙湮沒。

市河 在州治前,經東西水關以達於城壕。西「亭河  」 、「金沙河 」 二河,俱宋兩淮制置使李庭芝鑿,明知州鄭重濬。

岸河 在石港,溉田數千畝。包判官檉芳修治之,今呼為「包公堤。」 從掘港場范公舊堤、彭家缺口起,中包馬塘場,南至石港新堤界止。

運鹽河 在州腹裡,所以轉餉通鹽者。

「串場河 」 ,諸鹽賈鑿。

石港河  東洲河 在呂四場。唐宋時屬吳,為東洲鎮,河已淤淺,故道尚存。

新河   、仇家河 三河,皆與海通。

瞿竈港  、唐竈港 俱在金沙場。姜竈港 在西亭場。

季竈港  、王竈港  、潘竈港 ,俱在餘西場。以上皆與海通。

天生港  、任家港  、狼山港 :皆在狼山鄉。

灰港   、施家港 :皆在永興鄉。

韓家港  、新港 :俱在文安鄉。

爛泥港  趙港 俱在清幹鄉。以上皆與江通。

進鮮港  、歇魚港 ,在餘東。

西河港  徐稍港  西七里港 :以上在城東禮安鄉。

新河港  、黃沙港  、東明港。

生港   、大河口港 :以上俱在城東人和鄉。

顧團港  、西周港  、糜鹿港。

《船橫》港  《料角》港  、《蘆葦港》。

陸港   :孫潭港  、陳鐵港。

道堂港 :俱在海門縣城東崇信鄉。

楊樹港  薛家港  西黃涇 俱在縣城東嘉會都。

張港   、湖港   、曹港。

天港   套口港  腰、夾港。

江汫港  頭條港  潭洴港。

新港 俱在縣城西智正都。

石卵港 在狼山西

尸溝   、新溝 ,俱在縣東。

放生溝 在元妙觀西

白水蕩 在呂四場。其地廣,為麇鶴所萃。查家灣  賣魚灣 在石港場。

料角嘴 是江海交會處,海鹹、江淡二水不相混。江水視海較高數尺,其沙脈漲沒不常,非熟於舟楫者往來未易識辨。

長沙東社洲 在餘西場,漁者於此結社。甘泉井 在州治西五十步。宋任伯雨謫判時,僦地得廢井,濬焉,今復湮。

五井 在學前左右各一。泮宮橋下一,明倫堂左右各一,取「聚奎」 之義。又名「文源井。」 元至正間鑿。

雙口井 在端平橋東

孫博士井 在城東孫氏園中。

「尤園井 」 在南門外尤氏園中。

東井 在東寺前

西井 在西寺前

義井 有二:一在端平橋,一在養濟院中,甘淡異常。井郡人陳大乾鑿。

「澄華井 」 在管家園石欄,叩之聲如戛玉。「習家井 」 在稅局之後。

靜智泉 ,在狼山觀音巖北。

「明月泉 」 一名「寒玉」 ,在狼山山門前,月出先照,故名。

「白雲泉 」 :在軍山山腰之下。

「遺愛泉 」 在天寧寺四賢祠後。

「《訪戴泉 》,去縣五十里。」 檢討唐夢賚題。

通江池 ,在狼山西麓,水自石出,雖澇不盈,與江相通,而草樹陰翳,境殊幽寂。

《不乾池 》,一名「恆清池」 ,幻公所鑿也,在狼山佛殿東,旁有飛來石。

養魚池 一名「放生」 ,在狼山西巖。

飲馬池 在軍山南

洗馬池 在城中北營

鳳凰池 :在城東南隅。

放生池 有七:二在狼山前,宋紹興十二年,知州蔣延壽奉詔鑿,有《記》。後沒於江。一在馬鞍山,一在新城內,宋崔涇鑿。淳熙七年,知州楊布即其地立放生亭。一在鍾秀山之西,一在文昌閣下,一在大悲庵後。

「天池 」 ,在料角營,環地皆斥鹵也,惟關帝廟前大池,水味清甘,同於惠泉。

流觴曲水 在,黃泥山之陰。

城河穴 在西城門外弔橋下。一穴僅斗大,汲者相屬不絕,隨汲隨滿,甚甘洌可愛。河涸,穴始見。

水利附

本府。江都縣附郭。

大石湖 漢廣陵太守張綱於揚之東陵村開渠,引大石湖水溉農田,民利之,呼為張公渠,在縣東四十五里,通張綱溝,溝在縣東三十里平尞鄉,譌「張綱。」 宋元豐中,羅適為江都令,復濬大石湖,廣袤數百步,改名元豐,溉田千餘頃,畝收皆倍,於是願復陂塘者相屬,適皆親為經理,興水利凡五十五處。

考證

邵伯埭 晉謝安出鎮廣陵,相視步丘,即邵伯鎮。地勢西高,湖水洩,嘗苦旱。東漸下,湖漲輒沒農田,安為築埭以界之,民享其利,愛而思之,至今呼為「召伯埭」 云。召伯埭。西有黃子、朱家、新城三湖,東有艾陵湖,瀕湖皆江都腴田,往昔常獲灌溉之利,可以徵《甘棠》之遺澤矣。近時埭上下常罹水害,民倍困於諸鄉。

五塘 陳公塘始自陳登句城塘。唐李襲譽所築,亦云引雷陂渠,或曰上、下雷塘、小新塘,皆登所為也。其歷代修復,及言濟運灌田之利,具詳盛儀《五塘定議》。明少師李文定春芳《固隄復塘議》曰:「高堰築矣,十四塘不復,猶之無堰。蓋西來諸水,由天長、六合而下,有諸塘以蓄之,旱則瀉入漕渠以濟運,潦則南注之江,一」 經隳壞,西水徑迫三湖,漲湖潰堤,為運道憂,烏可不復?是堰塘皆相成以為運河之利者也。舊法具在,行之在人而已。

皇清康熙十八年大旱,十九年大水。工科給事許承

宣疏請修塘溉田以為:「河臣以治河為急,而不及州縣陂塘之利。州縣亦以治水諉之河臣所有陂塘,廢為荒墟,無所經畫固宜。遇旱則水泉盡塞,遇水則疏導難施。考昔開濬五塘,功不殫述,厥後湮廢,塘利遂絕。然其閘石橋梁猶存一二。若能急為修復,潦則有瀦蓄之處而不至泛隄,旱則有灌溉之資而兼可濟」 運。此江以北之水利也。《奉》

旨確議。屢經勘覆、尚未舉行。

淮子河 自儀真陳公塘來,西北分泒,直接雷塘,下達槐家河。

槐家河 接雷塘,引水至灣頭入運河,在郡東北十五里。

「沙河 」 宋雍熙初,淮南轉運使喬惟嶽開沙河四十里,沙河舊蹟猶存。按沙河舊設土壩一道,水大則掘壩洩之,後改為石閘,以便啟閉。閘下兩岸皆高田,稍改寬深,可以多洩洪流,田亦得資灌溉,相時而啟,不患東關漕河淺涸也。花園港 明成化年,陸愈知江都,鑿花園港以蓄洩水利。

白塔河 明永樂七年平江伯陳瑄所穿,自運鹽河南入江,江南漕舟由此至灣頭,置新開潘家莊、大橋、江口四閘。後巡河郎中郭昇浚之,增設淺鋪,終以淤淺,移漕瓜洲。嘉靖三十年,郡守吳桂芳開浚故道,置巡檢司,屬兩淮運使,以防私販。初,河隄善潰,有議開花園港洩水者,江都尹趙訥謂不若浚白塔河,從之。水入江甚利。後以運鹽河不浚,商人蓄水行鹽,舟改閘為壩,而河涸則仍如故焉。

山陽河 舊通運鹽河,南接江潮,北至樊汊,接高郵山陽河,相傳即隋山陽瀆也。明萬曆二十四年,知江都縣張寧於宜陵鎮築壩塞之,僅為竇通水,以資灌溉。兩岸田數千頃,河淤淺甚。一逢旱年,十里外水不能及,河底生塵。至大水隄決,又同歸陸沉矣。須大挑濬之,深廣閘洞,庶可溥遍及遠,且亦行水之一道也。

儀真縣

陳公塘 漢廣陵太守鑿以資灌溉者。塘在縣東北三十里,周廣九十餘里,環塘三十六汊,汊各有名。西北倚山,東南面河,就一面為隄,以便啟閉。塘成,歲獲豐稔,民咸愛而敬焉,名其陂曰「愛敬陂。」 塘上舊有恭愛王廟,乃登祠也。祀久廢,遺祠尚存。唐杜亞自江都西循蜀岡之左,引愛敬陂水通漕,溉夾陂田。王播自七里港引渠東注官河,以便漕運。宋乾道中,轉運司捐官錢修治塘堤,且請於朝,俾揚子令、尉董之,皆以兼主簿「陳公塘」 繫銜。開禧丙寅,北兵將至儀真,總轄唐璟決塘水,被真之東北境,莽為巨浸,金人望之引退。後安撫郭倪撥隸帥司。嘉定十四年,塘堤壞,帥司下真州修治。運判吳機修塘堤東西二「百三十三丈。遂因西湫故道,浚渠二十里,俾塘之水可達於城下,環郡周浹之利益溥矣。」 明正德、嘉靖間,漕臣各有建白,請修復陂障,廣瀦蓄,以備漕河。然塘久為軍民承佃,為田一萬餘畝,而前代石䃮,悉為民間砧礎甃砌之具。凡所建白,悉成罷議矣。

帶子港 港為陳公塘之下流。舊《縣志》云:「陳登嘗役五龍以開港,港有二灣,一曰望見,一曰相見」 ,凡儀真五六都,河北畎澮之水皆歸焉,南入於河。按《方輿勝覽》,真州有懷子河,即今帶子港以北闊處。宋向子諲欲於帶子港作一灞,以復懷子河者是也。又即江都淮子河。

句城塘 興建詳《江都》。分屬兩邑。其水南流至

烏塔溝入於漕河。以上二塘,詳載《江都五塘下》。歸水澳河 ,唐李吉甫為淮南節度使時,置發運使於揚子,屬淮南道。吉甫置堰閘,修陂塘以洩有餘防不足,始作歸水澳河。今東關塘子北有歸水河,一名澳河。

北山塘 北山在縣北二里,山即蜀岡中處,其西為康王墩。

茆家山塘 茆家山與北山相對。宋嘉定間,方信孺、袁申孺相繼知真州,築塘其間,左為方所築,右為袁所築,長亙北山下,東西分引水港入濠,潛為水櫃,以遏截金人,州城獲全。兩塘舊有石壩瀦水,可溉田五百頃,今俱堙廢,塘盡為田,遺跡尚存。申孺有《水櫃議》。

堰閘 宋太宗時,淮南發運使喬惟嶽於建安軍創斗門,於西河築三堰,以通漕船,設懸門積水,潮平乃洩之。真宗乾興中,將軍陶鑑掌真州水利,建通江木閘二。及天禧中,賈宗為發運使,上言:「歲漕自真、揚入淮、汴,歷堰者五,官煩民疲。請濬漕渠,廢三堰,以均水勢。」 渠初成,公私以為便。至宣和間,漕渠涸,向子諲建議,復修諸堰,使真州諸塘之水無為他河所分。發運使行其議,滯輓乃通。

何家港 真之運河以南,其溝港多通江潮,而何家港為最大。導江北入,東西釃,為渠者數十,溉田千餘頃,東接瓜洲,舊有土橋,後邑人陳貴易以石矼。明趙鶴為之《記》,中有云:「今之所謂港,古之澮川也;今之所謂渠,古之溝洫也。乃今田不及古者,導激潤灌之利同,而闢鑿疏瀹之功異也。以故潦則沮洳為場,旱則莽」 焉赤地,而民無寧歲矣。誠使效《周人》「傅力通功」 之制,適溝洫瀦瀉之宜,而協之以義、乘之以時,則雖地不必井授,封不必界均,而其為利,豈止矼橋哉?信如斯言,而利之興者日出矣。故附錄之。

鑰匙河 河分二泒,一泒西北行六七里至胥浦,直接銅山源;一泒折而南行里餘為土口,入於江,名「冷家灣新河口。」 萬曆間,知縣況于梧開邑人士皆以人文衰瘁歸咎焉。庚子,童令欽承築堤遏之,已而堤圮,又言於胡令崇倫,復治堤兼浚下流,邑人更欲甃以石。

西境諸塘 劉塘在方山之西,靈岩山之東。舊志謂「本劉氏胭脂莊」 ,今俱軍民佃墾。按《宋志》別有黃塘、韓塘、月塘、柳塘、神塘、白水、賀公、桑家、龍源、假皮、三丫等塘。嘉靖張矩《志》復載有長山塘、銅山塘,及方山、焦山、石子、磨盤、棗林、包莊、石碑諸塘,皆後代鄉都所築,以備一方之灌溉者。雖非陳公句城通渠大港,比訪而葺之,庶西境諸山無暵憂,所裨於真者不小也。

泰興縣

通泰河 ,亦名粯子河,在城北二里。自縣從口岸達泰州。嘉靖間塞,知縣許希孟開濬。又患水不聚,買石建閘未成。今議濬歷鴨子河,通泰州。鴨子河 亦名鴨子湖,在城北五十里。舊《縣志》云:前令多濬新河過船港以溉田泄水,但西流易瀉,舊如馬橋、三汊口岸等處,閘坍無存。河之在東北者,可連如皋八場,西通大江五港,南接靖沙,北通興、泰,諸河接會,為鹽漕孔道,商賈要津。若起自通泰河,歷鴨子河等處,淤壅既通,仍建閘於田家河、遷善鋪、張家河、孫橋、姜溪河五處,使水溢注之於江,水嗇蓄之於河,是則水旱可援,鹽漕咸濟,水利之興,公私胥賴矣。

江堰 明成化中,揚州同知李紱問邑民疾苦,知縣蔡暹訴以「江水風潮為患。紱於西南沿江築堰捍水,起保全鄉至廟灣港,長萬六千九百二十五丈,廣三丈五尺,高一丈,由是瀕江八十里之田,賴以無虞。嘉靖間,知縣朱箎增築,自廟灣港至過船港,計七千六百三十丈。今雖廢,有址可循。」 方岳為之記。

天井河口閘 明萬曆中,知縣馮渠建,民便之。馬橋河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迴流與龍開河接,從王家港入江。自江南來者所必由。嘉靖間,邑令朱箎極力疏治,然後一邑之水皆出焉。近內侵,去城僅可二十里,其河寬廣,水勢湯湯,必石梁浮橋,方可永久利涉。

高郵州

堰埭 ,李吉甫築平津堰,即今河堤之始。宋張綸為發運使,築高郵等處湖堤二百餘里。後陳損之為提舉水利使,於高郵等處置石埭十三,盪水河三十五,增築堤六百餘里。

運河 河堤即平津堰,凡田地在堰之西者曰「西上河」 ,在堰之東者曰「南下河。」 北下河往時旱年,則南北河藉西河以為之溉;水年,則西河藉

南北河以為之洩

閘河 堰之在郵境者,南北長九十里,沿堤有閘,閘外又有涵洞。又五里一淺,淺夫四十名,以時撈濬。閘有定制,恆存水六尺,過格即洩入下河,以漸而去,上下俱不至於淹沒。即旱年上河水可以濟運,運船過盡,仍放洞水以救下河。故郵人言「西河水利以撈淺,建平水閘為主。」 今設滾水壩,亦即平水閘之意也。按:宋吳遵路為斗門十九,以蓄泄水利。後方仲開作木閘石窗,溉民田。張綸亦以巨石錮堤,間為平閘數十丈,以洩橫流,曰滾水壩。陳損之於高郵等處,堤為斗門八,涵管四十五,此閘洞滾壩所從來也。明嘉靖三年,郎中陳毓賢請於高郵湖堤東建閘九座,以殺水患,即今舊閘。又遐觀橋有上下閘,北界首有閘,皆舊建,今新增。滾水壩,州南五,州北《一》。

運鹽河 、南下河、北下河之間曰運鹽河,亦曰閘河。其堤曰「東河。」 塘以南稍高於北,又曰南上河。河塘東西長八十里。宋元祐間,郡守毛澤民於此河建斗門石閘,以時蓄洩,南北皆為良田。後人又議於三垛鎮置閘啟閉,以防旱涸,三年一挑。明嘉、隆間,塘歲久且壞,河不時濬,水積不能洩,南人又每竊決之以渰北下河,故北下河最病。萬曆庚辰,知州邵夢弼重築東塘,起高郵達興化百二十里,復倣元祐制,建水門三,兩河田復有秋,民德之。李文定為之《記》。近日滾壩下水,多由此河達興化以及諸場,河淺狹不能容,必大濬深廣之。

圈子田 《舊志》:「侍郎白昂開康濟河時,於民田中鑿渠,其田越在河外,遂為越河圈子,田中皆膏壤,然堤岸不治,久之將田復為湖矣。」

興化縣

海陵溪  運鹽河 海陵溪在縣西十三里。運鹽河即高郵運鹽河,至豐樂橋入縣界,東行至寧亭閣,轉北至城西接官亭,此高郵邵伯來水所經也。西水自高郵來者,北由界首閘至頭閘,下海陵溪,南由弔橋閘至三溝閘,下淥洋湖,入官河,赴海陵溪會流至縣西。南水自邵伯來者,由三閘至小壩閘,下艾陵湖,經河口鎮分入海陵溪,運鹽河至縣。近以增置滾水壩,議大濬運鹽河,深廣加倍。

蚌沿河 在縣南三十五里,與泰州分界處邑東南。水從泰州來者,由蚌沿河經陵亭鎮入運鹽河,至縣以上為興化來水所經。他若西北子嬰等閘,從廣洋即北入射陽,分流無幾。至東南車路等河,則邑水將由之以達海口。不過以久淤而逆流,皆不可以為來水。

平望湖 在縣北二十里,四方平衍,周二十里,南通新溝,北接丁溝。往時邑之去水,皆北入平望湖,達鹽城界,由射陽湖入海。

得勝湖 即率頭湖,在縣東十里,通梓新車路河。車路乃達丁溪場河道,而一路淤墊,自湖入車路河,迤東轉漸高焉。「梓新」 ,則往東南諸場河也。

車路河 :凡自得勝湖口計程七十三里,至丁溪之串場河,歷唐子鎮、戴家窯等處,東高於西,水反逆流入湖。

海溝河 在縣東北四十里。歷釣魚廟、安豐大營,出白駒場串場河。

白塗河 在縣北十里。自吳家尖歷鎮溝廟,至大營會入海。溝河亦有支河,可直達草堰場。以上三河,皆在興邑之東,水所由出諸場以注諸海者也。苟深濬之以達串場河,而出各場諸閘,由港下海,頗為徑捷,不盡恃東北廟灣之迴遠矣,乃反使之匯聚釜間,而亦為來水,豈地形果非便利耶?不然,何舍近而圖遠也?

捵鹽河 即串場河。以上三河,皆歸是河。捍海堰 ,即范公堤,詳通州諸場海口由此出閘。

海口   :丁溪。沙河口 :小海閘。

草堰閘  白駒南北二閘 ,下通牛灣河海口。

牛灣河 即鬥龍港。丁溪、草堰、小海諸流皆會於此地。懸水駛下海最捷。河名「牛灣」 者,多為曲折以防潮患也。

寶應縣

弘濟河 即俗所稱「越河」 也,始自明洪武年,柏叢貴建議築堤,後廢,議復久不定。嘉靖中,寶應令聞人詮入為御史,備悉湖勢,力陳開河事宜,猶未得請。至萬曆十二年,始復堤成,甚以為利。但歷年清江通濟閘不閉,黃水隨淮而入流沙。

日積,漕渠日壅。往制,邑有淺鋪九處,額設淺長淺夫防護堤堰,不時撈淺,毋使沙積河高子嬰溝 ,在縣南六十里。往時興化令王汝言條議,「寶應迤南舊有子嬰溝,係洩寶應大湖關要之區,而朦朧喻口又係洩子嬰溝及眾流會歸之所」 云云。後溝已開濬,而水竟不減者,一則運河西堤隔斷湖水,溝閘止能洩漕河「一線湖水則仍漲過高郵乃出口;一則沿海各場閘港閉塞,溝之下流,潼河入廣洋,射陽、達喻口諸處盡皆淤墊,水何由得宣洩?今此溝已建滾水大壩,更疏下流以及海口,水行自湍急矣。水洩之後,則更用前議所云,仍於去水要害之地,設立閘壩一二座,庶水有節制,不至於奔流下海,又為旱年」 之利。此在目前。非急務於後。不無小補也。

海陵溪 按海陵一溪,歷三州縣,南自泰州中過興化,北至寶應,皆同一溪。

通湖閘 寶應諸閘凡十餘座,皆以分瀉水勢,並引水灌田。後知縣陳煃又新置瓦窯通湖閘一、九淺通湖閘一。蓋因弘濟河上接淮流,閘口水溜難以牽挽,故建二閘洩水入湖,水勢賴以平緩。湖水大則閉之,漕水少則啟之濟運,兼潤田畝焉。

射陽湖 在縣東六十里。《漢書》所云「奪廣陵王之射陂」 是也。湖縈迴可三百里,南北淺狹。自固、晉至喻口白沙入海,東北分屬山、鹽。往時湖深廣,尚可瀦水。自隆慶間河沙入墊,下海路阻。萬曆八年,曾發帑金八千濬之。以任者非人,用罔成效,迄今遂以射陽為不可復。然赴壑要衝,阻塞而迂迴以行,故水流行緩。若穿直道,而水流迅急,沙從水漸洗而去,或強於北開神台,未可知也。按《寰宇記》「闊三十丈,長三百里」 ,則此湖甚狹而長矣。舊志以為縈迴,當知非徑直也。惟狹且曲,故沙入易淤。若能果決復之,舊跡自可尋耳。

白水塘 舊名「水陂」 ,在縣西八十五里,闊三十里。魏將軍鄧艾所築,屯田積穀以制吳者,與盱眙蘆蒲山、破釜塘相通,溉田一萬二千頃,後廢。按:《寶應》雖不係山塘之利,然與高江諸塘並修治之,亦可使水有所瀦,而湖不常溢也。

羨塘 在縣西南,與白水塘合。

陰騭河 明萬曆十九年,知縣耿隨龍開,在湖之西。先是邑西南由衡陽至雲山,相去百餘里,經汜光湖之險,無支河可避風濤。又西北自高家壩至閘頭橋,相去十餘里。田皆高阜,莫供灌溉。自隨龍引湖水入河,而舟行者不泛,長湖溝洫之益,尤廣被田畝焉。

泰州

東西運河 西二十五里至斗門,接江都界,東抵通州及各鹽場,直入於海。萬曆二十二年以前,鹽官三年一大開,一歲一撈淺,故飛輓裕如。按此河以南,所謂上鄉高田也,嘗苦旱;此河以北所謂下鄉水田也,嘗苦澇。

北下河 、下河計水道有三:一自新城殿折而東北者為通場運鹽河,經淤溪秦潼西溪以抵場下,東漸於海。一自新城殿折而西北者,為泰州興化,往來官河,經魚行北去十八里為港口鎮,過此則為港口白矣。此澤平時深不可測,旱亦不竭。距白之東北為董家潭、靳家潭,過此為寧鄉巡司,又迤北十數里抵興化,達高郵長隄。過此則凌亭閣與興化分界。一自新城殿折而西北者,則盡乎泰之樊汊,與江都接壤焉。海陵溪 一名「浦汀河」 ,即自魚行壩入興化、高郵、寶應者,此自泰達高、寶之通津也。

濟川河 「在州治南。自運河壩三十里至廟灣,又二十里至濟川鎮」 ,通揚子江,賈舶風帆多由此入。州南上鄉通潮汐,利田畝莫大於此。舊有壩五所,延袤十里。自西關口至三汊河岸,今惟中壩存焉。

淤溪河 在州東北三十里。下流入雞雀湖。溱潼河 在州東北。

西溪 在州東北一百二十里,即晏溪河。以上諸河湖溝港相通,皆達串場河。

串場河 在范公堤之西,州東北諸水及興化諸河之水皆歸焉。此河串通各場,為行鹽之要津,而出水於河垛、丁溪、小海、草堰、白駒、大團諸閘口,以達於海,故為七邑洩水之總港。舊制三年一挑,亦從鹽引起派。此河深廣則鹽船無阻,而水之下閘赴港俱順利矣。今久不挑浚,河底日高,以致泰州、興化之水逆轉而西,必先深浚此河,然後各場河港閘壩乃可漸次開濬。《范公》

堤詳通州

丁溪海口閘 在州東北一百四十里。明萬曆十年,巡按御史姚士觀、海防兵備舒大猷、郡守李裕建,以洩本州境內積水。前太僕陳應芳為之《記》,有云:「泰州故海陵郡,丁溪場龍開港,則綰轂海陵之口,而淤溪溱潼、西溪寧鄉及東台河垛串場河之水,所由以宣洩者也。丁溪姚家口止馮家壩,則議修復,建閘三。白駒」 、牛灣河止馮家橋,則議疏導,建閘一。而海溝、車輅兩河舊址,則議挑濬,深廣接丁溪,凡為海口洩水計也。白駒海口閘 ,在州東北一百七十八里,與丁溪閘同時建,興化水從此洩,興人治之,故《州志》舊失載,後補入。

如皋縣

牙橋 。皋居通、泰間,恃運河一線,民倚為命。牙橋開塞,最為邑之關鍵。牙橋開自張士誠,自下河直通上河。而海安城南有三港通江,私鹽悉由牙橋出口,至三港入江。明初填塞之後,又有奸民屢誑巡鹽,遂至誤開。牙橋開而上下河通,上河水洩矣。故三時雨集,始可通行。一月不雨,其涸立見,不獨運鹽路阻,而禾苗盡稿。前邑令李廷材有《築壩揭》,李衷純有《塞牙橋申》文龍游河 亦名九十九灣河,北接運河,南通江,凡六十餘里,兩岸沙弱善崩,時苦艱澀。江潮所入無多,而運河水南注,潰洩轉甚。議者欲於潮水盡處築一石䃮,又於河口附城處築一板閘,時其蓄洩,以利灌溉。䃮取平水,則江潮有容受之區;閘取障水,則河流無乾涸之患,此久遠之利也。明天啟間,邑令李衷純曾建石䃮於江口,今廢。

小溪河 河旁田卑下,易澇,亦易涸,故難以秧種。惟濬之使通運河,則旱澇兩便,禾稼可登,而茭荷魚蝦、蒲葦之利亦易致云。

暇思港 :在縣西南七十里。康熙六年,奉。

旨開濬。丁確詩:「江障田淤野稻荒」,《感時御史進封章》。

「間看春水波瀠潏,辛苦泥塗帝力長。」 按皋邑江港不一,讀是詩而推之,可以廣疏道之功矣。《通州》

運鹽河 。河從郡城茱萸灣東南走四百里至州,繞城四匝為隍,東西貫城中。其西南者入江,東北者入海。入江者散各鄉為諸港,入海者過海門及諸鹽場,分為支河五六。支河又散為港,皆與海通。諸港與漕河、江海通者,通以洞空木為之竅。又壩底者曰「涵洞」 ,並河之田百萬頃,咸資灌浸,歲收畝一鍾,多者數鍾,皆河之餘潤焉。捍海堰 堰即范公堤,長竟通泰、海三州,蜿蜒數百里,障蔽潮汐,以衛農田。其創始自唐李承式,宋開寶時王文祐增修後圮。天聖間,范仲淹監西溪鹽倉,建議更築。發運副使張綸奏上其事,且自請知泰州,以仲淹令興化董修築之役。後轉運使胡令儀亦力主其議,堰乃成,至今民享其利,稱為「范公堤。」 淳熙初,待制張子正加修。元興化令詹士龍復大修之。先是得仲淹《石記》,上刻,遇詹再修,至是乃驗。明成化中,御史雍泰又修。自有堤以來,田廬亭竈,星羅碁布,皆恃堤為捍蔽。而通州之餘,東場尤偪。近海隅,洪濤日夜衝射,舊堤頹壞。久之,風潮內侵,居民播遷,亭竈日以荒廢。廣陵葉世華、程量入蠲資鳩工,請於鹺使馬大士,築堤三十餘里。自後居民得免潮害,共還復業,室廬田野,頓還舊觀。濱海人為勒碑以紀其事。按:揚屬通,泰皋興皆藉堰力,但北尚連淮境,通則其最南所抵也。

沈公堤 在廢海門縣

任公堤 在城西五里。宋寶元中,江濤為患,通判任建中築,長二十里,高丈餘。

諸閘 ,江海為郡,潮之利害恆相半。蓋江潮淡利灌溉,海潮鹹害禾稼。州田皆用江潮,與河之自上流來者,受江潮,蓄河流,惟以閘分啟閉,故通人恃閘為命。通之閘舊有六,其利害較然明著。州獻丁鐵嘗論之曰:「白、蒲二閘不宜復。」 蓋白蒲與如皋界,皋地峻,通地下,故通州旱,藉如皋上流以灌溉;如皋潦,藉通州下流以注洩,殆唇齒國也。藉令旱閉閘則皋利通病,潦閉閘則通利皋病,故不宜復。其二在鹽倉者,緩急無所用。其一在蘆團者,土浮難治,而最要在唐家閘,治則利,不治則害。蓋其去城較近,下接江潮,上通河水,譬之咽喉,不治則旱不能蓄。數百里之外,盡洩於江,潦不能洩。西成北、永興二鄉最下,人皆魚鱉,無論禾稼矣。議者謂「蘆團終當復治,但避其浮土而堅碩之可也。」

岸河 在石港,溉田數千頃,包判官檉芳修治。

之,今呼為「包公堤。」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