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69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六十九卷 |
第七百六十九卷目錄
徐州部彙考一
徐州建置沿革考
徐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徐州星野考
徐州山川考
職方典第七百六十九卷
徐州部彙考一
[编辑]徐州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本州
《禹貢》徐州之域。本古大彭氏國。春秋宋地。戰國屬楚。秦置碭郡,又置彭城縣,屬泗水郡。秦末,項羽立楚懷王,自立為西楚霸王,並都此。漢初,改泗水為沛郡,隸豫州;又分沛郡立楚國,置徐州。地節初,改為彭城郡。黃龍初,復為楚國。東漢改彭城國,三國屬魏,晉同東漢。東晉於淮南僑立南徐州,以處渡江者。義熙中,始分淮北曰北徐州,淮南但為徐州,而彭城屬焉。自魏晉來,徐州刺史,皆治彭城。宋永平中,改北徐州曰徐州,而加淮南徐州曰南徐州,屬如故。後魏於徐州仍立彭城郡。後齊置東南道行臺。後周立總管府。隋開皇中,行臺廢。大業初,府廢,復為彭城郡。唐武德初,改郡為州。貞觀初,以徐州隸河南道。天寶初,復改彭城郡。乾元初,復為徐州。貞元中,改武寧軍。咸通中,復為徐州,尋改為感化軍。五代梁因之。晉為武寧軍。漢、周仍為徐州。宋初為武寧軍,復為徐州。高宗紹興後,入於金,屬山東西路。元以徐州及蕭縣屬河南歸德府,沛、碭、豐屬燕南濟寧路。明初,隸鳳陽府,隨改為直隸州,轄四縣:
皇清因之,隸江南省江蘇布政使司,編戶一百五里。
蕭縣
古蕭叔國,春秋宋邑。漢置蕭縣,屬沛郡,杼秋在其西。東漢屬沛國。三國魏、晉、南北朝、宋、齊、北魏俱因之。北齊改承高縣,隸彭城郡。隋改龍城,又改臨沛,後復為蕭,屬彭城郡。唐、五代、宋、金俱屬徐州。元初併入州,尋復置蕭縣,屬徐州。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二里。
碭山縣
秦置碭郡及碭縣,以有碭山名。漢置梁國於碭縣。東漢梁國遷治下邑,改縣為碭山。晉省碭山入下邑。南北朝宋復碭,屬梁郡。北魏置碭郡,析置安陽縣。北齊省碭。隋復碭山,屬梁郡。唐屬宋州。昭宗末,置輝州。五代後唐州廢,縣屬單州。宋因之。金屬歸德府,後廢。元復置碭山郡,屬濟寧路。明屬徐州。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八里。
豐縣
秦沛縣,中邑。屬泗水郡。漢豐縣屬沛郡。晉屬沛國。南北朝、宋屬北濟陰郡。北魏因之。北齊屬永昌郡。隋屬彭城郡。唐、宋、金並屬徐州。元屬濟寧路。明改屬徐州。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七里。
沛縣
古偪陽國地。秦置沛縣,屬泗水郡。漢析置廣戚縣,屬沛郡,留縣在其域,改泗水為沛郡,遷治相,而沛縣如故。晉屬沛國。南北朝宋屬沛郡。北魏因之。北齊與留併廢。隋開皇中,復置彭城郡。唐以唐戚縣省入屬如故。宋因之。金屬滕州。元初省入豐,尋復置沛縣,屬濟寧路,後屬濟州。明改屬徐州。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六里。
徐州疆域考 州志
[编辑]徐州疆域圖
本州
東至淮安府邳州,一百八十里。
西至本州蕭縣五十里,碭山縣一百七十里,河南虞城縣二百二十里。
南至鳳陽府宿州,一百二十里。
北至山東滕縣,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鳳陽府靈璧縣二百二十里,至江寧府七百里。
東北至山東嶧縣,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河南永城縣,二百二十里。
西北至山東金鄉縣,二百里。
京師一千五百里
東西廣三百三十里,南北袤二百十里。
蕭縣
州西五十里為「蕭縣。」 東至本州界二十里,西至碭山縣界七十里。
南至鳳陽府宿州界七十里。
北至沛縣界八十里
東南至鳳陽府靈璧縣界二百里。
東北至沛縣界一百四十里。
西南至河南永城縣界
西北至豐縣界一百四十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
碭山縣
州西一百七十里為「碭山。」 東至蕭縣界五十里,西至河南虞城縣界四十里。
南至河南夏邑、永城二縣界,三十五里。
北至豐縣界五十里
東南至蕭縣界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沛縣界一百三十八里。
西南至河南虞城縣界,四十里。
西北至山東單縣界,八十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八十五里。
豐縣
州西北百五十里為豐縣。東至沛縣界三十里,西至山東單縣界五十里。
南至蕭縣界五十里
北至山東魚臺縣界,五十里。
東南至本州界六十里
東北至山東滕縣界一百四十里。
西南至碭山縣界,五十里。
西北至山東金鄉縣界,一百二十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
沛縣
州西北一百八十里為沛縣。東至山東滕縣界五十里。
西至豐縣界,四十八里。
南至本州界五十五里
北至山東魚臺縣界,五十五里。
東南至本州界
東北至山東滕縣,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碭山縣界,一百二十八里。
西北至山東魚臺縣界,九十里。
東西廣九十八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
形勝附
[编辑]本州
《禹貢》註:沂、泗諸水在其前,冀東與兗、豫之地,皆可接引在懷抱拱揖之內,亦東方一形勝也。《宋書》王元謨云:「南屆大淮,左右清汴。」
山自西南,連絡東趨,以極於海;河自西北,瀠洄南注,以達於淮。襟帶江淮,上游雄視,枕聯河、洛,萬壑為宗。
唐韓愈詩:「汴泗交流郡城角。」
宋蘇軾云:「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楚山以為城,泗水以為池。」
《呂梁》《齟齬》,橫絕乎其前;《四山連屬》,合圍乎其外。
《廣輿記》東接齊魯北聯趙魏南通江淮西控梁
[编辑]楚,《中原》要害之地。
蕭縣 帶汴襟淇於西北,阻山控湖於東南。碭山縣 郊坰曠衍,四望瀰瀰,無高山之險阻。東近齊、魯,西聯鄭魏,黃河經帶於後。
豐縣 廣野,平原綿邈四際,華山拱其前,泡水環其後,東近鄒、魯,北聯趙、魏,南通淮、泗,西接梁、楚。
沛縣 薛河來其左,泡泉出其西。泗水之流,自北而東,平原曠野,土地莽沃。
徐州星野考 州志
[编辑]州屬總
《史記·天官書》:「宋鄭之交,候在歲星,占於房心。」 《漢書地理志》:「奎、婁、胃為魯徐州。」
《周禮註》:「奎、婁、胃、徐州。」
《星經》:「歲星主泰山徐州。」
「《玉衡》第一星,主徐州五郡,以五子日候之,戊子為彭城。」「第七星主豫州五郡,以五午日候之,壬午日為梁國。」〈今碭山縣。〉
《晉書天文志》:「房星,宋豫州。楚國入房四度。梁國入房五度。」
《唐書天文志》:「奎、婁,降婁也。初,奎二度,餘千二百一十七,秒十七少,中婁一度,終胃三度。自蛇丘、肥城南界鉅野,東達梁父,循岱嶽眾山之陽,以負東海,又濱泗水,經方與、沛、留、彭城,東至呂梁,乃東南抵淮,並淮水而東,盡徐地,得漢東平、魯國、瑯琊、東海、泗水、城陽、古魯、薛、邾、莒、小邾、徐、郯、鄫、鄅、邳、邿、任、宿、須句、顓臾、牟,遂及大庭氏之國。」 奎為大澤,陬訾下流,當鉅野之東陽,至於淮、泗、婁、胃之墟。氐、房、心,大火也。初,氐二度,餘千四百一十九,秒五太。中房二度。終尾六度。自雍丘、襄邑、小黃而東,循濟陰,界於齊、魯,右泗水,達呂梁,乃東南接太昊之墟,盡漢濟陰、山陰、楚國、豐、沛之地。古宋曹城、滕、茅、郜、蕭、葛、向城、偪陽、申父之「國。商、亳負北河,陽氣之所升也,為心分。豐、沛負南河,陽氣之所布也,為房分。」
《明天文分野書》曰:「奎、婁在戌,自奎二度至胃三度,屬魯分兗州今兗、沂、密、泗、淮陽、利國,皆魯分也。氐、房、心在卯,自氐二度至尾二度,屬宋分徐州今開封府陳留、封丘以東及歸德、亳分,壽州之東界,與宿、徐、濟、曹、單,皆宋分也。」〈按:古《志》主「奎婁」 ,指古徐之全境言也。《今志》主「房、心」 ,指今徐州所統言也。〉
徐州山川考 州志
[编辑]本州
雲龍山 在城南二里許。山有雲氣,蜿蜒如龍。東巖石峰匝圍,中峰粧成大佛,面方數丈,覆以殿宇及諸大士像,參差錯置,邃曲如洞。又名石佛山。黃茅岡西向,此山之陰也。唐昭宗時,朱全忠敗節度使時溥,即此。山巔放鶴亭,宋山人張天驥所作。古井穿於左,深七丈餘,不知所始,今名飲鶴泉。按山脈自楚中來,相傳崑崙中枝之分布者,徐得列《九州》,胎於此。
戲馬臺山 去城南不盈里。高數十仞,廣袤數百步。有事可用戍守,與城表裡。昔項羽因山築臺,以觀戲馬。後魏武南侵,攻彭城弗克,設氈帳臺上,以望城中。臺循磴而上,旁有石厓,雜勒古歲月名氏,文皆隸書,並剝落不可讀。上有臺頭寺,今改「三義廟。」
奎山 在城東南四里許。枕河對岸駱駝山,為徐門戶,山腳一小河,名奎河。明萬曆間,兵備陳文燧所濬。北瀉城內之水,南通宿州境。又郡侍御萬崇德建塔其上,以壯鎖鑰,亦稱「文峰」 云。按:城內水由東角樓城下水關出,循開元寺石橋而南,又城西石狗湖水俱匯於此。奎前襟能受之,徐免汙漫之患。其不瀉之黃,而瀉之「奎」 者,黃勢大,恐其內侵也。但下源頗亢,雖流亦緩,疏濬之功,不可緩也。
簸箕山 在城南九里許。東西有二,因形以名。下有簸箕窪,窪久成湖,南山之水交注於此,民田多污。明萬曆間,作二石狗鎮之,湖終未底,至今賴奎山一線瀉焉。
太山 在奎山西,龍山東,視諸山為大。兩形峙立,中闢一徑,為南北孔道。舊傳「其境有迷劉城」 ,漢軍失高帝處,今無稽。
金磴山 ,即「雲龍山」 之尾,餘氣西峙者,迤望蕭邑諸峰,幾無斷絕。
「馬跑山 」 太山迤東,平而圓小。
紅山 :上與數山接址,其色稍紅。
黃山 南北有二,城南二十里,每歲此山之麥先黃,土人稱「南焦山。」
黃山 :在雙洞山稍北,大小有二,小東南,大西北。
黃山 在城北七十里半,屬沛縣。
桃山 在城南五十里,有驛在其陽。
武原山 在城南六十里,一名「徐山。」 周穆王命楚伐徐,偃王敗走,其下百姓隨之萬數。王死,鑿石室以祠之,因名徐山,其石尚存。
三山 在城東南十里餘。山有三嶷,故名。東西綿亙,中有洞,又名「南洞山。」
胡山 :在城南三十里。
楊山 :在城南五十里。
女娥山 :在城南三十里。
丁塘山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有丁塘泉,又名拔劍泉。楚漢治兵于此。漢兵渴,高祖拔劍插地,泉湧出,流四里。又伏流地下,雨不溢,旱不乾,鄉人呼為龍湫。遇旱禱輒應。有廟像,刻文記之。楚王山 在城西二十五里,有楚元王墓。《禹貢》:「惟土五色。」 王莽使徐州,貢五色土,即出此。大彭山 在城西三十里。古大彭氏封此,今左右猶稱「大彭村。」
陶山 在城西四十里。漢州牧陶謙葬此。九里山 在城北五里,東西綿亙九里,相傳有穴潛通瑯琊王屋,今不知處。東有寶峰山,西有團山,又一峰形如伏象,俗稱象山。上有樊噲摩旗石,下有曾參井,不詳所由名。按《縣志》作九嶷山,在城北九里,山陰有孫氏墓碑,上刻九嶷山。孤山 在城西北十里,旁無峰巒,故名。
看花山 在城北十里許,與九里山相屬。桓山 ,在城東北一十七里,東臨泗水,舊名聖女山。宋桓魋作石槨於此。伏滔《北征記》云:「槨皆青石,隱起龜龍鱗魚之象。」 今俗稱洞山,有洞山寺。
彭城山 ,在城東北三里,石上鐫「彭城山」 三大字。
關山 :在城東北二十五里。
塔山 同名者三:一在城東北二十五里,俗稱大山,地名「岡頭」 ,有磨劍石。一在城東南五十餘里,一去寺山十里。
石山 ,在城東北四十里。下有驛,今廢。
檀山 在石山稍東
馬山 去石山七里
鳳凰山 二:一在石山稍東,有石刻二鳳形,故名。一在城東南五十餘里,山有雙翼如鳳,故名「二郎山 」 ,去石山東北十里。
青山 在鳳凰山北
荊山 在城東六十里。蘇軾時有言其山下可以溝畝積水,因往相度,以山多亂石,不果。銅山 ,在城東北八十里,與利國驛連境,相傳古彭城廢縣在此。
盤馬山 在城東北九十里。山頂平數丈,無草木,土人謂「漢高帝嘗盤馬於此。」
爬頭山 在城東北一百二十里,連徐、邳、滕、嶧四境。
苑山 :在城東北十八里。
蜈蚣山 :「苑山」 稍西北。
「寨山 。」 《張孤山 》。《羊山》。
內花山 、梁山 ,俱在城東北三十餘里。龜山 ,在寨山東一里,有石洞,俗稱仙人洞,深晦莫測。
境山 在城北四十里。相傳徐之封境界於此。西臨泗水,有鎮、有閘、有寺。
烏羊山 焦山
絳山 俱在境山北數里。
弓弦山 :在城北五十里。山有二石,直如弦,故名。
定國山 在城東四里。燕慕容昭宗擊梁,梁貞陽侯蕭明嘗營於此。
子房山 ,一名雞鳴山,城東二里,傳子房隱於此。一謂良為沛公廐將,作《楚歌》以散羽兵處。明宣德初,平江陳瑄作子房祠於上。
蝦蟆山 ,在子房山南,即其餘脈。
響山 在蝦蟆山東一里。上多穴,每興雲雨,人呼其下輒應,因名。
聖水山 青頂山
尖山 :俱在城東八里,三山相連峙。
盤頭山 :在城東十八里。
馬鞍山 :在城東四十里。
辛賈山 ,在城東五十里。昔有辛、賈二姓居其下,因名。今子孫猶有存者。
孤山 在辛賈山稍北
聖龍山 在城東八十里。上有石孔二,雖霪雨不溢,久旱不枯。雙井泉源出於此。
寺山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舊有顯慶寺,今廢。茱萸山 ,去寺山十里。
雙洞山 :在城東北二十五里。有柳溝橋,正北有明山。
駱駝山 在城東南五里。東西橫亙臨泗水,若奔飲狀。
土山 ,在駱駝山稍南,下有九女孤堆,相傳為塚。
呂梁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下有二洪,洪上有雲夢、梁王二城,又有尉城,其境即古雍門。鳳凰山 ,有雙翼如鳳,今名「鳳冠山。」 上有書院,遊覽稱勝。西北群巒環簇,一尖如刀圭,四面望同,或曰「午山。」
峰山 在城東南五十五里。下舊有七十二泉,今湮。相傳張良厭氣之所,產翻白草入藥讀書。山 在鳳凰山稍西北。舊載「此地有岠山。」 今考岠山在邳境,誤。
泗河 源出山東泗水縣陪尾山,其源有四,因名。水由境山歷茶城,南流,至州城東北,與汴水合。嘉靖間,汴水北徙,出秦溝泗水,至茶城即與汴合,循城東南以達於淮。先是,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彭城下有氣浮水上。後秦始皇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上,使千人求之,不獲,謂之《鼎伏》。
汴河 一名沁河,一名小黃河。按《一統志》,汴源出河南榮陽縣大周山,東流至中牟縣入黃河。沁河出山西沁源縣,經山東流至河南懷慶府入黃河。又按《漕河志》:河居中,汴居南,沁居北。河南徙則與汴合,北徙則與沁合,故此河之名有三。今沁水久不達,唯河合於汴爾。汴由西來,勢甚湍悍,迤州城之東北,與泗水合,故稱「汴泗交流。」 自明嘉靖末徙西北出秦溝,流至州城東南而下,亦通塞靡恆云。
百步洪 ,在城東南,其長百步許。洪之中有洲方半畝,洲之上有萃墨亭。西又有一洲差小,名「砥洪臺。」 上有洪洲寺,今久湮。
新洪 在城東南里許。有橋。
呂梁洪 在城東南五十餘里,其長凡七里,孔子觀於呂梁懸水見丈人處。陳大建中,經略淮北,破齊師於呂梁。後周將王軌破吳明徹於呂梁,並此。晉謝元既敗苻堅,率眾次彭城,平兗州,用督護聞人奭謀,堰呂梁水以利漕運。有懸水村,唐尉遲恭嘗疏鑿以殺其勢。有尉城遺址。有呂梁堰。
秦梁洪 :在城東北二十里。有木直渡,有廣濟橋。
留城小河 源出山東滕縣黃溝泉及徽山,西流八十里至留城鎮北東岸入漕。
五河 在城西三十里,與大彭溝、龍溝、湖澱溝、揚月溝並分五道,洩北流諸水。
濁河 在城北二十里。舊止有小水入泗,後汴水皆由此出。明隆慶中淤。
泉河 在城東北三十五里,洩受東北諸山水運。鐵河 ,在城東九十里。宋置利國監鐵冶,鑿河以通舟楫,久淤。明嘉靖二十年,因運河涸,復濬通於新挑溝。
三里溝 :在城北三里。
九里溝 在城東,洩東諸山水口,時通塞,有橋,廢。
秦溝 在城東北三十里。明隆慶中,成大河,今汴水由之。
夾溝 ,在城北六十里。有驛有橋。
雙溝 :在城東南九十里。今有鎮。
皮溝 :在城北七十里。
謝溝 :在城北九十里。
《急五》道溝 在城北七十里。
大彭溝 、龍溝 、湖澱溝。
楊月溝 ,皆在城西北三十餘里,與五河並分流以達於汴。
響水溝 在城西九里,有金家橋,指揮金聚建,今廢。一在城東南七十里,源出東南鄉雙井、白塔二泉。
新挑溝 在城東北八十里,與運鐵河通。境山溝 ,在城東北二十里,源出東北馬跑等泉,西南流三十里,至境山鎮北東岸入漕。狼豕溝 ,在城東南二十里,今為黃河要衝,有堤堰防之。
李家溝 在城東南三十里。《黃鍾集》「辛賈山鵝。」
兒湖水分流至此出
溜白溝 、東溝 、西溝 ,並在城東北二十五里,洩受東北諸山水,並入辛賈山鵝兒湖。
歐家泉 :在城東南六十里楊山下。
柳泉 :在城東北四十里,鳳凰山之南,有橋。「馬跑泉 」 :在城東北五十里,由運鐵河達於泗。奉聖泉 、黑龍泉 、野溝泉。
劉家泉 、海眼泉 、並由運鐵河至新挑溝以達於泗。
母豬泉 、運端泉 ,俱在境山之北、絳山之東,俱達於「泗。」
「雙井泉 」 、「白塔泉 」 :俱在城東南七十里,由響水溝達於《泗》。
旱陂溝 在城西二里。溝上有石橋,名「大安橋。」 徐州衛譚敬兄弟同建,大學士商輅為「記」 ,今廢。飲馬池 在城南三十里。驛道行者多飲馬於此。
石潭 在城東十里光山中。世傳與泗水通,清濁損益,每每相應,或有魚出焉,今淤。
鴈麥湖 、張唐湖 、馬溝陂 俱在城西南四十里,接壤蕭碭。每於冬春,平原彌望,夏秋霖潦,匯為巨浸。
鵝兒湖 在城東五十里辛賈山下,稍北即聖龍山。境有普濟橋、廟相橋。
汴塘湖 在城東北百餘里,水自南流入邳州河,有橋。
黃山湖 在城北八十里。水漲則與昭陽湖通。青塚湖 、成山湖 ,俱在城東南七十餘里。二湖相連,凡四十餘里,水洩邳州沂河。
寒山堰 在城東南十八里。梁蕭淵明伐魏,堰泗水以灌彭城。
清水堰 在城東南里許,今湮。
呂梁堰 在呂梁渡
蕭縣
三台山 :縣治坐此,麓《形家》以為主山。數峰如屏,甲於諸嶺。
鸚哥山 :在縣治東二里。列於縣之左。
香山 在縣治南二里,列於縣之右。《縣志》:在治南二十里。
三仙臺山 在縣治南里許。石壁峭立,前有平石如臺,上鐫「三仙臺」 三字。三仙廟,元時毀,今建禹王祠、三賢堂於上。堂下有古巖泉。明嘉靖間,知縣朱同芳覆以亭。
白茅山 在鸚哥山左差,東與三仙臺連。泉水山 在三仙臺南一里。上有泉池,名聖泉,水僅一勺,冬夏不枯,禱之輒雨。明嘉靖間,知縣孫重光建虛谷堂於上。山陰有洞,深丈餘。相傳人夜過,聞講誦聲,詰旦視之,如有行坐人蹟,稱「雪洞人聲」 云。
簸箕山 由鸚哥山而東,下有簸箕泉。
丈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
帽山 在丈山稍西
鳳凰山 有二,一在縣東南三十里,一在縣東七十里。
龍岡山 :在鳳凰山南。東西綿亙里許,蜿蜒如龍,有果老洞。
栲栳山 在縣東五里。有泉。
爛石山 在縣東十里
蕭關山 ,在縣東稍南十里。
龜山 在蕭關山稍西南。
大蒙山 小蒙山
里仁山 俱在縣東二十里。三山相屬,有洞曰「興雲」 ,與州之楚王山並列。
綏輿山 ,在縣東三十里。下有綏輿里,宋高祖劉裕即其里人。
永固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有湖,有橋,有鎮、有泉,並名「永固。」
浮綏山 ,在縣南三十里。
廟山 在縣東三十里白土山東北。
大方山 、小方山 :俱在縣治東南二十里,與州境聯。
團頭山 :在廟山東五里。
紫草山 在廟山西南
大觀山 :在團頭山西南。山洞有桃花,開而罕見其實,俗稱為「仙桃。」
龍駒嘴峪 與永固山相聯為一派。內有泉,左甘右苦。其南有陶墟橋。
黃桑峪 與龍駒嘴峪聯,有洞曰「秦王洞。」 未詳所謂。
天門山 ,在焦子山東,上有天門寺,天臺與龍
駒嘴、黃桑峪相聯,山谷邃奇,谿流清泚,林木深蔚,宛然仙境,稱「幽勝」 焉。
焦子山 :在浮綏山東。
磧子山 在永固山東
關山 在磧子山南,有仙人洞。
雙頂山 在獐鹿山東
長嶺山 :與雙頂山並。
獐鹿山 在黃桑峪東
「大涼山 。」 拐棒山 。馬鞍山。
石佛山 ,鑿石肖「三佛」 ,故云。以上四山俱黃桑峪東北。
「小觀山 」 在黃桑峪北。
桃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下有桃山驛、桃山橋。岱山 ,在香山之西。
明山 與岱山並一,稱彩鳳山。山半有穴,俗云「虛窟」 ,其深莫測,天將雨,則穴中吐氣。又有二石竇出泉,名「龍眼泉。」 天旱取水,禱之輒應。今涸其一。
石牛山 ,在縣南二十里。
丁公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漢為楚敗丁公,追高祖於此,下有丁公里。南有孟城橋。
昇高山 ,在縣南二十里。
元龜山 ,在縣南十八里。是境為紅亭鄉,《左傳》魯昭公八年「秋,蒐於紅」 ,即其地。
羅里山 在縣南四十里。
相山 ,在縣南六十里,鄰宿州境。
白土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下有橋、有鎮,並以「白土」 名。在宋為州境。鎮出石炭。
椒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
騫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下有閔子墓,故名。霧豬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下有霧豬泉,故名。暑蘭山 在縣治東南一百二十里。以夏有野蘭,故名。有暑蘭橋。
龍泉山 ,去暑蘭山五里,下有泉,故名。有《周畽橋》。
馬磴山 ,去暑蘭山十里。
章山 ,去暑蘭山十五里。
子貢山 ,在縣東南一百七里。
薛村洞 ,洞以村名,懸峭壁間,深如石舫。下有石井,泉孔旁出,一勺汲不竭,黃白之士多隱焉。桃花洞 ,在聖泉西,桃花周匝,入洞有滴瀝聲。仙真洞 ,在關山。
「王小仙洞 在方山。」 按:蕭東南之境,群岡巃嵸,與州之南境諸山相屬,茲其大都云耳。至其㟝嶁阜岊,連結蔓延,則有不可勝述者矣。
汴河 見前
獲水 東逕梁國杼秋縣故城南,又東歷洪溝,北流注蕭之南對山,即劉澄之所謂「白瀆水」 也。淇河 在縣西南五十里。會兩河口以達州境。西流河 在縣南二十里,浮綏諸湖皆由此出瓦子口,入山西湖,會兩河口入汴。
新挑溝 ,「上接河南永城及碭山界。」
涼樓溝 在縣東北十五里,以寺名。上接兩河口,下通姬村湖。
曲溝 ,在縣西南六十里,經錦川橋北流。白溝 ,在縣西北二十里。
黃柏溝 ,在縣西北四十里。
洪溝 ,在縣西北五十里。
白羊溝 ,在縣西北七十里。
毛家溝 、港溝 ,並在縣東南五十里。菱溝 ,在縣西北八十里。
石溝 「五眼泉」 徑此東流。
龍眼泉 見明山
鳳眼泉 在三台山西側。一名「泌泉。」 溽暑雨注片石孔中湧出,瀉落數坎,曲曲映帶城郭。篩珠泉 在三台山東側。盛夏宕漾若池,泡影上湧,散如珠篩者數里。
四莊泉 在黃山東。發源流出白土橋,東注州境。
霧豬泉 :在霧豬山發源。淵匯數畝,人莫敢測。東南流入桃山。
五眼泉 ,在霧豬泉之南。泉有五,自石竇中出。「醴泉 」 ,在五眼泉之東南,出地中甘
《拔劍泉 》:發源秦王洞。
《石臺聖泉 》:發源獐鹿山下。諸泉分流趨東,至石佛山南,而合出御橋
聖境泉 今名「鏡泉。」 卓家橋南由白米山白米堰至雙橋,折北迤東出卓家橋入姬村,以達州境。
孝感泉 在舊城中。唐主簿宋思禮為其母疾禱,泉出,母飲而愈。今湮。
《益井 》,在天門山,邑令孫重光題。
噴玉泉 在河泊所
《石交泉 》在涼樓寺南余家屯。
龍潭 :源出龍岡山。其水皎潔如月,故稱龍潭皎月。
梧桐湖 、《土形》湖 :俱在永固湖南。
時村湖 在梧桐湖稍西。
青莊湖 :在羅里山東。
山西湖 在縣西十二里,匯西南諸山之水。蘇家湖 ,在縣東南八十里。
英州泊 ,在縣西北五十五里。一名「鴈門泊。」 朱珊泊 ,在縣西北十五里。
牧馬泊 在縣西北七十里。
姬村泊 在縣東北十五里。
爛石礡 在縣東十二里。
梧桐陂 ,按《水經注》,「陂側有梧桐山。」 陂水西南流,逕相東而南注於睢,睢盛入陂,陂盛入睢。鄭陂 ,按《水經注》,在蕭相之間,黃初中,鄭渾為沛郡太守,患水興陂,比年大收,民刻石號此「雙橋陂 」 ,在浮綏湖北,姬村湖南,民田窪成陂變湖。
汳水新渠 宋紹聖中,縣令張惇疏鑿,避水南伏道口,北鐵窗孔 。元馬徹里、《禦水全城》。岱西堰 在縣西十里。
白米堰 在縣東南二十里。其泉源出白米山下,西北流經都仁鄉,引灌稻田,俗呼「嶂山米」 ,以此。
碭山縣
芒碭山 今在河南永城縣界。按《史記》及《漢書》,「高祖微時,隱於芒碭山間,上有雲氣,呂后與人俱求得之」 ,即此。今縣治在芒碭山之陽,保安山之陰。
靴尖阜 ,在縣西二里,有土窿然屹起,遂名。「黃河 。」 繞縣西北五十里,東北二十里。
禮河 在縣東十八里。元季韓林兒倡義,父老送至河陰。既別,林兒俟父老半涉,乃於河滸稽首,父老不能答,故名。
陳霜口河 由虞城縣至汪家口分為二,汗漫若湖。明嘉靖二十六年,知縣王紹元於汪家口築堤一道,又為「月堤、順水堤。」
滄浪井 在縣北一里,在滄浪廟內。天旱取水,禱輒應。
新匯澤 在南郭外。河徙成澤,南北可二十里,東西四十餘里,經冬不竭。明隆慶二年,知縣戴偉鑿渠疏洩,尋湮。六年,知縣王廷卿更開新渠,以蘇昏墊。按:碭山地勢,窪仰低下,屢經水患,地浮淤沙,雖節經濬鑿,遇漲率易。故河渠之名,變遷不常。
鴈池 李白與劉碭山秋夜泛舟同飲,易名華池。按《舊志》,碭無山,縣以山名,故入「芒碭」 ,亦本其舊治也。《新志》有虞山、戲山、狼牙山、磨山、鐵角山、平頂山,恐不如「芒碭」 之確也。碭,河渠多淤,《新志》止四見,黃河,「鴈池」 則書之。若汴水仍附於黃,芒碭澤仍附於山,不必條列其原見《舊志》者,猶稍存以備考焉。
豐縣
東華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週亙十里,多奇石,有紫苔色。矗屹而門,巇嶔而谷,森若部署言東以別西也。按《縣志》,三峰岧嶢,聳秀異常,漢高命名東華與西嶽並前山。山巔石皆四面方平若几案。危巖前出,徑數丈,下可避風雨。稍西削壁千仞,藤蘿皆倒垂。又西為華陽洞,洞深杳莫紀極。洞口有巨石蹲立,類拱護者。盡西洞口東向,中可坐數人,蓋石室也。循山巔而北,降巳復升。中峰突起,皆巨石攢倚,插漢礙日,有自然石級,可以登躡。迤東峭詭連延,望若百雉羅生,草木多不能指名。「西石」 狀稍平,有巨石中劈一線,直至根柢下,巨石承之若槃,又不相粘連,亦奇觀也。後山當徑,忽夷衍,似虎丘之千人石而小東石林錯出,若展翠屏。《舊志》:「山陽多奇石,矗屹巇嶔,森若部署。其洞有五:曰會景,曰虛白,曰碧寒,曰太元,曰太乙。」 又云:「奇蹤異狀,錯出於青林叢莽之間,殊為幽勝。」
白駒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相傳漢高祖與鄉人憇會。唐有崔生隱此,自號「白駒山人。」 明嘉靖間,黃水始沒。
「嵐山 」 、駝山 、華山之二巒也。五洞已湮。至明嘉靖丙午,縣令葉烓出之,今復湮。
泡河 在城北百步許。源接單縣,循沛東入於泗,有橋,今廢。
濁河 在縣南五里許。一名「白洋。」
白帝河 ,在縣北九里許,因白帝子名。
沛縣
微山 在縣東南。《隋書·地理志》:「沛有微山,山無石,嶐嶐若岡陵然,上有微子墓。」 戚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漢臺鄉。圓聳前參,若為邑鎮,居民利取其石。知縣周涇勒石禁之。青龍桂藉山 在縣南稍西三十里,舊鑿石方池,世傳蕭何飲馬池。舊《志》:黃山,右縣東南。據《隋志》,今入州境三鄉界。
漷河 :源出山東滕縣,流入昭陽湖。
薛河 出滕、薛境,西流會昭陽湖,自金溝口達於泗。
泡河 即豐水,經單縣,循沛泗亭驛入泗,今淤。泗河 ,見《州治》。秦置沛水郡,漢有泗水亭,今淤。鴻溝河 發源滕縣,流出薛河,其水汎涸不時。泥溝河 自魚臺縣界入泡達泗,今淤。
雞鳴臺東小河 在縣東北五十里,源出滕縣,至雞鳴臺東入漕河,今淤。
龍泉 在縣治前
昭陽湖 明永樂八年,湖口建石閘。嘉靖四十四年,黃河北溢,湖湮,又創開新河,去此遠。謝溝 去下沽頭渡十里,達於州境。
琉璃井 在縣東一里許。深不可測,水泉甘洌,甃磚潤滑,光彩無間琉璃。世傳漢高祖所鑿。新井 在儒學內,泉味甘美,知縣古信鑿。。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