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9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九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九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九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九十五卷目錄

 寧國府部彙考一

  寧國府建置沿革考

  寧國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寧國府星野考

  寧國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七百九十五卷

寧國府部彙考一

[编辑]

寧國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禹貢》
揚州之域春秋屬吳後屬越戰國屬楚秦

[编辑]

為鄣郡。漢置丹陽郡,宛陵、春穀、涇、宣城四縣,治宛陵。東漢因之。孫吳析置寧國縣。晉改宣城郡,亦治宛陵。劉宋併僑置淮南郡,入宣城,治于湖,隸南豫州,隨復淮南郡,宣城復隸揚州。齊梁俱隸南豫。梁置南陵郡。陳又立北江州。隋平陳,宣城改宣州,餘州郡俱廢。大業初,復稱宣城郡,併宛陵入宣城,為郡治,以南陵為縣。唐武德復為宣州,立宣州都督,後屬江南西道。開元中,析當塗涇地置太平縣。寶應初,又析置旌德縣。大順間,陞寧國軍,置節度使。楊吳因之。宋復稱宣州。乾道初,陞寧國府,隸建康府路,後隸江南東路。元改寧國路,隸江東建康道。明改寧國府,屬南直隸。

皇清因之,隸江南省「安徽布政使司。」領縣六:

宣城縣:附郭。

漢置宣城縣,與宛陵並置,屬丹陽郡。東漢省宣城入宛陵,為丹陽郡治。三國吳因之,屬丹陽郡,析置寧國、懷安等縣。晉復置宣城,屬宣城郡。東晉、南北朝、宋、齊、梁、陳俱因之。隋省宛陵、懷安。安吳及淮南之逡遒地,人宣城,為宣州治。唐宣城郡治。五代南唐置寧國軍。宋宣州治。元寧國路治。明寧國府治。

皇清因之,編戶二百一十七里。

寧國縣

漢宛陵南境。三國吳析宛陵置寧國縣,屬丹陽郡。晉屬宣城郡。南北朝俱因之。隋省入宣城。唐析宣城復置,屬宣州。五代、南唐、宋俱因之。元屬寧國路。明屬寧國府。

皇清因之,編戶六十里。

涇縣

漢置涇縣,以涇水名,屬丹陽郡。東漢因之。三國吳因之。晉屬宣城郡。南北朝、隋因之。唐即縣置南徐州,更名「猷州」 ,涇屬焉。武德初,州廢,涇復屬宣州。五代、南唐、宋俱屬宣州。元屬寧國路。明屬寧國府。

皇清因之,編戶七十里。

太平縣

漢涇縣地。唐天寶中,析當塗涇地置。太平後省,尋復屬宣州。五代南唐、宋俱因之。元屬寧國路。明屬寧國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旌德縣

漢涇縣地。唐寶應初,析當塗涇縣地置旌德縣,屬宣州。五代、南唐、宋俱屬宣州。元屬寧國路。明屬寧國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三里。

南陵縣

漢春穀地。東漢、三國吳赭圻置屯。晉因之。東晉改陽穀。南北朝、宋、齊因之。梁置南陵縣及南陵郡,治春穀。隋罷郡,以南陵縣屬宣州。唐武德初,屬池州。貞觀初,還屬宣州。南唐、宋皆因之。元屬寧國路。明屬寧國府。

皇清因之,編戶八十九里。

寧國府疆域考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

寧國府疆域圖

寧國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廣德州建平縣界,六十里。

西至池州府青陽縣界一百六十里。

南至徽州府績溪縣界二百三十里。

北至太平府當塗縣界一百一十里。

自府至

京師二千七百四十五里。

東西廣二百二十里,南北袤三百五十五里。《宣城縣》:

宣城,附邑也。東至廣德州建平縣界六十里,西至南陵縣界六十里。

南至寧國縣界六十里

北至太平府當塗縣界一百五里。

東南至寧國縣界六十里。

東北至江寧府高淳縣界七十里。

西南至涇縣界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五里。《寧國縣》:

府南九十里為「寧國。」 東至廣德州同仁鄉四十五里。

西至旌德縣招賢鄉一百五里。

南至浙江杭州府昌化縣馬蹄嶺一百三十里,北至宣城縣興賢鄉四十里。

東南至浙江杭州府於潛縣,「惟新鄉」 ,一百三十里,又至孝豐界,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廣德州建平縣廟前鄉六十里。

西南:至叢山關,一百三十里。

西北至涇縣鐵店嶺,九十里。

自縣至

京師,水路三千一百四十里。陸路二千九百五十

東西廣二百里,南北袤一百里。

涇縣

府南一百里為涇縣。東至宣城縣界四十里,至縣一百五里。

西至太平縣界九十里,至縣一百六十里。南至旌德縣界八十五里,至縣一百二十里。北至南陵縣界三十五里,至縣六十五里;東南至太平縣一百四十里。

東北至寧國縣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青陽縣,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宣城縣一百五里,至太平府蕪湖縣一百七十里。

自縣至

京師,陸路二千八百里,水路三千七百里。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六十六里。

太平縣

府西南二百四十里為「太平。」 東至旌德縣界三十里。

西至池州府石埭縣界六十里。

南至徽州府歙縣界五十里。

北至涇縣界六十里

西南至徽州府黟縣界一百三十里。

自縣至

京師,陸路二千九百九十里,水路四千四百五十

「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 《旌德縣》:

府南二百二十里為旌德。東至寧國縣一百四十里。

西至太平縣九十里

南至徽州府績溪縣六十里。

北至涇縣,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徽州府績溪縣界三十里。

東北至寧國縣界四十里。

西南至徽州府歙縣界八十里。

西北至太平縣界五十里。

自縣至

京師,陸路四千六十四里,水路四千二百五十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二十里。

南陵縣

府西九十里為「南陵」 ,東至宣城縣界清弋江三十五里,自界至宣城縣六十五里。

西至池州府銅陵縣界牌湖四十五里,自界至銅陵縣五十五里。

南至池州府青陽縣界十八社橋七十五里,自界至青陽縣六十五里。

北至太平府繁昌縣界小石橋十五里,自界至繁昌縣三十里。

東南至涇縣,界「分界山」 二十里,自界至涇縣四十里。

東北至太平府蕪湖縣界漳陵港八十里,自界至蕪湖縣三十里。

西南至青陽縣界黃山七十里,自界至青陽縣六十里。

西北至太平府繁昌縣界石岡山三十里,自界至繁昌縣三十里。

自縣至

京師二千九十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八十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宣城縣附郭。

李白《西侯亭頌》:「東塹巨海,西襟長江,咽三吳,扼五嶺。」

陳簡甫《良史記》:「阻以重山,緣以大江。」

《崇慶寺記》
名山勝川為江南之甲

[编辑]

《白居易詩》:「土控吳兼越,州連歙與池。」

陳勢《大寧塔記》作藩南夏,據吳上游。

韓熙載《宣州新城記》:「寧國重藩,宣城奧壤。星分牛斗,地控荊吳。扼天下之咽喉,作關東之襟帶。宣城縣 華陽、敬亭、麻姑行廊,萬壑千巖,雲烝霞蔚。」

寧國縣 岡巒四塞,鬱為巖壑。涇縣 幕山秀拔百丈孤搴。水西溪壑,尤名勝壤。

太平縣 四境山環望若屏畫。

旌德縣 鳥道縈迂,舟楫阻限,實徽寧之孔道。南陵縣 漳淮匯流,川澤沃衍。

寧國府星野考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

府屬總

《漢書地理志》:「吳地,斗分野也。今之會稽、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安、臨淮郡,盡吳分也。」

《晉書天文志》:「斗、牽牛、須女。吳、越揚州:九江入斗一度。廬江入斗六度。豫章入斗十度。丹陽入斗十六度。會稽入牛一度。臨淮入牛四度。廣陵入牛八度。泗水入牛一度。六安入女六度。」

《隋書地理志》:「揚州於《禹貢》為淮海之地,在天官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于辰在丑,吳越得其分。」

《唐書天文志》:「斗,牽牛,星紀也。初南斗九度。」餘千四十二,秒十二太。「中南斗」二十四度。餘千七百八半終女四度。又《星紀》得雲漢下流,百川歸焉,故其分野自南河下流,窮南紀之曲,東南負海,為《星紀》。

《宋史天文志》:「南斗六星:南星者,魁星也。石申曰:『魁第一,主吳,二會稽,三丹陽,四豫章,五廬江,六九江』。」

《明天文清類分野書》「寧國」 屬「斗分。」

寧國府山川考一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宣城縣附郭。

陵陽山 在城內。陵阜迴環,峰巒聳秀,為一郡之鎮。北自敬亭陂陀而南,隱起為三峰。宋郭祥正詩:「陵陽三峰壓千里,百尺危樓勢相倚。」 危樓,即疊嶂也。

一峰 在府治,相傳晉內史桓彝用郭璞術所建。唐刺史林仁肇更創城制,肖鼇為形,襟山帶江,得形勢之勝。

二峰 在府西南

鼇峰 在府前,「元妙觀」 在其西。

陽陂 在府東南,府儒學在其南。

三峰 在府北,巍峙而東,為府治之屏蔽也。敬亭山 在城北十里,由華陽高峰北來百餘里橫亙于此,若屏幛然,高數百丈,周廣百倍之。東臨宛句,南俯城闉,萬壑千巖,雲蒸霞蔚,固近郊勝境云。舊名昭亭,又名查山。山下有巿山上有擁翠亭,即太白獨坐題詩處,遺碣尚存。盤石山 在敬亭山東北,即盤龍山。有首有尾,其形似龍,下臨深淵。

洪村嶺 在敬亭山西,第一峰有一峰庵。麒麟山 在敬亭山東北十里,綿亙環踞,狀似麒麟,故名。

「梅子岡 」 在敬亭山東北。

甑山 ,在梅子岡東五里。山形似甑大小,北路從此分。

佛子嶺 在梅子岡西北五里。

峽石山 在佛子嶺東五里,下臨深潭,潭上下多怪石,此敬亭山北第一支。

樂義岡 ,在麒麟山西。

高亭岡 在麒麟山北十里。

城山   、稻堆山 ,俱在高亭岡東北十里,與塞口山對峙,河岸儼如門扃。此敬亭山北第二支。

九里山 :在樂義岡西。

黃岡 在樂義岡東北十里。

豹山 在黃岡北十里,岡隴起伏,繞十數里。「橫岡 」 ,在豹山北三十里,山赤色,又名「虹岡」 ,有橫堽橋,此敬亭山北第三支。

楚王城山 在黃池鎮里許。古斥堠在焉。地接當塗,兵興時,嘗把隘于此,因山創城,門闕儼然。麻姑山 在城東三十里,高廣視敬亭,過之,迤邐崷崒,蟠踞百餘里,作鎮東境。麻姑嘗修煉於此。舊有仙壇、丹竈、劍池、石棋枰、釣魚磯、天游亭諸蹟。唐劉滄、元貢奎諸人題詠。

掉石嶺 在麻姑山北。巨石迴陰,儼分向背。嶺下有天如庵,林宇泉石,最稱幽勝。

靈馬山 在麻姑山東,即麻姑山支隴。

雲頭山 :在麻姑山南。峰勢巑岏,即麻姑山發脈處。

「碧山 」 在麻姑山西。山外為石塘沖計家橋。陳尚書迪仗節以死,家人侯來保拾遺骨歸葬於此。

牛矢嶺 在碧山稍北

石馬山  、「華蓋山  」 、漪塾山 俱在牛矢嶺東,皆北趨南湖而止。

「大崑山  」 、小崑山 ,並在南湖之北。《小崑山》巖石尤峭異。

鳳凰山 在小崑山後,嶙峋飛舞,敻自不凡。「滾山 」 在鳳凰山北,跌落無停,勢。

雲山 下有石洞,幽深幻異,非復人間結構,古名「金牛洞。」 山頂有藏書洞,為陳九龍講學之所。大延嶺 在鳳凰山西,道通水陽。

白魚嶺 在大延嶺西

塞口山 在白魚嶺西。峰列如長城,與稻堆山對峙河岸。

長山 ,在白魚嶺北,慈溪出焉,歲陶官瓶于此。蔣山 ,在雲山北,下瞰固城湖,是為高淳南境地界。「貍頭橋」

華陽山 ,在郡城南百里,高千餘仞,周百餘里,聯岫迴溪,村落相望,連跨宣、涇、寧、旌之境,土名不一,總謂之「華陽。」

高峰 居華陽之南,峰冠雲表。山頂有庵,依巖構屋,覆以鐵瓦,人多雜猿猱以居。下有塔泉,並產名茶。

密壟嶺  、盤嶺 俱在華陽山南。盤嶺下有洞,可容百餘人。洞中有獅象石,頗稱幽勝。金牌嶺 在盤嶺西,二嶺之間僅通一線,為涇、旌間道,郡南一阨塞也。

大墨山  、小墨山 ,二山皆華陽支隴洞山 以洞得名,與兩墨山連接。

愨頭山 在橫山之南,郡城來龍從此過脈。橫山 在愨頭山北十里,雄亙嶐嵷府龍陵陽,敬亭山從此發脈,乃少祖也。

壁田山 在橫山北十餘里。

孔川山  、長山   、雙牌山。

石嶺頭山 以上四山俱在壁田山北二十里。鼓城山 在石嶺東,山形似鼓。

雙羊山 在府城南三里,有褚將軍墓,以雙石羊名。梅聖俞詩:「風雪雙羊路,梅花溪上村。」

考證

柏山 在雙羊山稍西,梅都官葬此。又有「景梅亭」 ,在祠寺之後,今廢。

團山 :距城十五里;在雙羊山西北。

丁山 在雙羊山東,與團山相望。

洪村嶺 在丁山東北,即敬亭一峰。

響山 距城二里,又名「小赤壁。」 危磯突兀,下瞰響潭,上有釣臺。

魯山 距城六十里。自華陽橫山分脈東趨九里,新田絡繹由此,土人立廟祀「魯玉」 ,故名。新田山 距城五十里。由橫山東突起一山,絕頂有平臺,俯瞰華陽柏梘諸峰,高陂水、魯墨溪、華陽大河疊繞其前。山產石炭石灰。

千堆山 在新田山東十里。

嶧山 在新田山北十里。山勢由新田山至此,陡起峻峰,蟠踞十數里。上有項羽廟,項王兵曾過此,土人立廟祀之。梅聖俞詩:「項王路由此,力聞能拔山。」

城山 在嶧山東

石馬山 在新田山西北。溪中有石,其形似馬。

《舊志》
作鳳回山

[编辑]

溪頭山 :在石馬山北。

黃泥岡 ,在鳳家沖北。

官塘山 在黃泥岡北。數山合沓綿亙,錯見分名。

戚家山 在官塘山北

巖臺山 距城五十里。由橫山趨北,巉巖峭壁,上有平臺,下有石洞乳泉。郡守羅汝芳詩:「臺端松抱石,巖底塔棲雲。」 刻石上。

花田山 :在巖臺山北,距城三十五里。山徑幽深。

「西山 」 ,在巖臺山北。

桐子岡 在西山北十里。

曹塘山  :七里岡山。

夏家渡山 三山俱桐子岡北下止於宛溪之上,與響山相對峙。

梅瓏山 在金牌嶺西北,距城六十里。高數百仞,山頂寬平,有庵名「金山堂」 ,居者墾田以食。明嘉靖中,免丈量,蔡潤中有記勒石。

龍潭山 山麓有潭,雲興則雨。

象鼻山 形勢怪峭,與龍潭相接。

華蓋山  。石壁山  。斗門山 ,「三山夾峙如門。」

隆演山 :以上六山皆在金牌嶺西北。

鵲山   。「苦竹山  。」 鳳凰山。

松巖山 ,山多異松。以上四山皆在金牌嶺東。曷山 ,唐文德元年,楊行密攻宣州,客袁襲勸行密速趨曷山,堅壁以須。又天復二年,楊行密遣兵擊宣州刺史田頵,破之曷山,《嘉靖志》作「蜀山」 ,誤。

天門山 ,在城西三十里,回矚華陽諸峰,儼如門扃,故名。

高嶺山  、峽山 二山俱在天門山東北十里。

行廊山 在城西四十里,兩峰對峙,環繞若廊廡然。上有磐石,巨人跡。相傳梁杯渡禪師過此。中有白雲池、法雲寺,下臨白雲湖諸勝。

牛頭山 在行廊山西北,下有寨埠。元末紅巾賊作亂,里人立寨以守。

方山 在牛頭山西北,接南陵境。

柏梘山 ,在城東南七十里,是為文脊之陰,溪谷邃深,峰巖迴曲,飛流界道,跨岫為梁,極稱幽勝。晉瞿硎先生隱此。古有僧以柏皮引水入廚,故名。山口有文峰書舍。

萬人坑 在柏梘山西,山脊與寧國分界。「梅村山 」 在萬人坑北。

歙溪山 在梅村山西,水名「歙溪」 ,山半一凸名「錢家壟。」

查樹嶺 在歙溪山西北,由寧國過涇,間道由此。

石龍山 在查樹嶺北。山下有洞,洞中有龍,龍出則雨。

「海螺山  」 、坐吉山 ,俱在石龍山東北。「長里岡 」 ,在歙溪山東北,山上平岡,道路頗長。「獨山 」 ,在長里岡東十里。

夾岡山  、栗木岡 俱在長里岡東北十五里。

峻山 在夾岡山東南

水西山 下有橫溪,與水東山分峙。

桃園山 在夾岡山東五里。

小勞山  大勞山 有洞,可容數十人。按《本草》有勞山韭,不知何指。今此地不種而生且嫩。

美焉

安山   、後潭山 ,以上四山俱桃園山東二十里,並沿河而列,與水東諸山相望焉。稽亭山 ,在城東南六十里。《圖經》云:「宣城東南稽亭山,古仙人嘗居此。行客悅其幽曠,至此必稽駐,故名。」

仙人巖  、三天洞 皆在稽亭山中。洞中有三竅,通明見天。中有扶風禪師智琰石龕,流水從洞中出,灌田十餘頃,寬平高敞,容百餘人。旁有風穴,又有暗洞,皆深窅奇絕,莫可名狀。「水東山 」 ,在稽亭山東南,距城七十里大河之東,有市有渡,地鄰中洲。

午山   、蔡后山  、雙峰山 二峰對峙,俗稱「丫山」 ,疑即「鴉山。」 上有蛟龍潭,與寧國連境。以上三山皆在水東山南。

寨山 ,在稽亭山北,一作「豸山。」

「洞山 」 ,在寨山北,有洞可容數百人。

長旛嶺  、袍笏嶺 二嶺在洞山東。

落星山 :在袍笏嶺東田中突起一峰,相傳星隕于此。

馬凹山 在落星山東北。山形凹曲,故名。下為阮家沖。

折山 在馬凹山西北。山勢如折,故名。

十字路山 :在折山東,距城七十里。

南山 在十字路山東

四望山 在南山東北五里。

泉岡山 :在四望山北十里。

珍珠河 在城內。出西南李家塘,即珍珠塘。北流東環府後木直街,出鐵牛坊水門達於宛。明正德間,改從西北溝沿逕東嶽觀側,出城北,東行入宛,非復道矣。

「九曲池 」 ,在郡城北三里。唐刺史裴休植蓮於內,為遊觀所。

《放生池 》在敬亭山廣教寺內。

仙溪 在折山下。相傳奚氏女浣紗于此不返,家人索之,但見溪流清浣異常,以為仙去云。「嘯泉 」 在十字路山,距郡城七十里,人鼓掌而嘯,則泉湧出。

《慈溪 》:源出長山。

塔泉 在高峰下

固城湖 在蔣山下

雙埂水 在南山,東,與建平接界,北流二十里至洪林,又北流十里入南湖。

宛溪 在城東,附城環遶,源出新田山,經嶧山之陽,當兩山間,以其水流宛曲,故名。

九曲河 在宛溪東北,下流三十里。

陸家潭 在九曲河東

斜陂灘 在陸家潭上流。

《板橋水 》,由石馬溪頭鳳村橋、板橋逕黃泥岡之東流,至斜陂灘之西五里,與宛溪合。

《橫澗 》發源橫山之麓逕巖臺,

張家湖 原為田,以其沮洳多水,故俗稱「湖源。」 有二:一出孔家沖,由鼓城橋至綠錦鋪東入;一出雙牌鋪東,由沙河橋、綠錦橋至張家橋入響潭 。在響山下,潭水澄泓,舟行過此,谷聲相應,峭壁芳洲,稱為佳境。

石子磵 在城西北。由敬亭南麓東流,帶郭入于宛。宋人施元長林亭在焉。梅都官有「下赤山嶺」 過渡至石子磵,《別施八評事詩》即此。泥河 ,在宛溪東,距城十里。

筲箕灣 在泥河西,距城五里。

句溪 在城東三里。水流澄澈,形如句字。李白詩:「洗心句溪月。」 謂其清也。源出寧國南籠、叢山、千秋嶺諸水,北流西塌入宣境。又北為水東、水西,又十里為後潭。又十里至下西,受華陽諸溪水。又西為陸家潭,又北為孫家埠,為高溪,為烏泥埠。西逕土山,又五里為東溪,又三里是為句溪。

三汊河 在句溪北二里。句溪水至此與宛溪合,東岸為新城,西岸為館驛,今廢。

築屍溝 《蕪關志》作「竹絲溝。」

敬亭潭 潭水泓深,歲旱于此請水祈雨。喪臨洲 相傳漢楚王英徙涇輿櫬於此。油榨溝 在喪臨洲北。

陳村灣 :在油榨溝北。

野貓溝 在陳村灣西

青草湖 在陳村灣東。《舊志》作「青土湖。」

石頭溝 大河,舊本東北流。明弘治間,鑿溝以殺河勢。河漸堙,舟皆由此。

渾水港 在石頭溝東南,湖水于此合流。沙石灣 、慈溪合高淳水至此入河。

牛兒港 沙石灣、慈溪、高淳諸水,皆由此達空相寺,右入河。

龍溪 在水陽鎮,有水兌倉,有巡檢司,有浮橋,有義倉。東岸有水碧橋,北與高淳接境。

黃池 龍溪西北,在城北百二十里,一名玉溪,郡東南水聚此,出大江,南岸屬宣城,北岸屬當塗。

焦村灘 在塞口山北支流,西北竹塘、野貓溝水于此出。前代洪水衝泛民居,蕩析為灘,宣城無十八都者,以此。今稱焦村湖。

丁家灣 與黃池合,其水陽分流北出陳溝口者,又逕芮家嘴與高淳水合。

姑溪 在丁家灣北

雙溪 句溪上流,分支五里。

許村湖 雙溪西北。漲則瀦水,涸則產葦荻,可供樵爨。

掘港 在許村湖北十里。

華陽溪 :在城東南七十里。出華陽山,東流二十里過魯山。

魯顯水 晉宋間兵亂時,宣城人魯顯領部曲戍守,其境有清水里,人遂號「魯顯水。」

涼泉 在府南三十里,一名「寒泉。」 其源出魯山,雖九夏其涼如冰。今黃渡東有涼泉壩,或以此名。

蒲田干溪 :在魯顯水十里。上自廣印山,坐吉山、鹿角山、螺山,下至塌磡、佛村、高泥亭、桑園一溪環遶,下達黃渡,多梅氏世居。

魯溪 在黃渡東北二十里,至下西入河。深溝   。烏木溪 二水皆在魯溪之下。白洋溪 在城西南五十里,源出金牌嶺之北界溪 ,自苦竹山過陶公橋,至鳳凰山後與白洋溪合。

青弋江 在城西六十里。源出石埭,涇、太及宣之西南諸水皆入焉。舟楫要津,陂堰資利。宣城舊治于此,西岸為南陵境,有渡。

𥱼灣 在青弋江北十里。寒亭   、南莊、陳灣 二水俱曷山。天門山西北。

五花潭 在𥱼灣北。餘舍溪 源出九里山。

南埼湖 在城東北四十里。其北為此埼湖,今總稱南湖。周廣餘四十里,東受廣德、建平諸水,由綏溪入。宣之東境諸水皆瀉入焉,此境內一巨浸也。舊云「宣州有五湖」 ,今蕪湖、當陽屬太平,固城屬高淳,惟南湖青土尚屬宣城耳。

綏溪 一名白沙

曲河 在南埼湖西南

湖北河 在油榨溝西北,距白魚嶺十餘里。渾水港 南埼,湖西南諸水皆至此與大河合。「惠泉 」 在城東南。宋建炎中,州守李光因寇圍城,鑿池瀦水。錄事沈肇記,周紫芝《銘》。。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