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70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七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七十卷目錄
南康府部彙考四
南康府漕運考
南康府風俗考
南康府祠廟考一〈寺觀附〉
職方典第八百七十卷
南康府部彙考四
[编辑]南康府漕運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府總
都、建安三縣漕糧正副米共三萬三千一百六十四石五斗七升七勺。
都昌縣
兌軍漕米正米八千二十三石六斗一升,副米四千二百五十二石五斗一升三合三勺,耗米八百二石三斗六升一合。
南康營兵米六百一十七石六斗六升八合七勺四撮。
潯標撥防本縣城兵,月米二百八十八石。蔡家嶺防兵月米一百八石。
解省濟造兵米一千六十三石一斗八升六合四勺九抄一撮。
督糧道項下隨漕輕賫等銀一千七十八兩七錢一分八釐四毫。
蘆蓆板木正銀五十四兩九錢八釐五毫,腳耗銀六兩九錢二分三釐六毫五忽二微。
《過江湖》銀三百八十六兩六錢四分七釐三毫七絲九忽一微七纖。
淮安倉二升折銀二十兩三錢七釐三毫,協濟南昌倉米銀三百五十一兩三錢四分二釐四毫八絲。
帶徵漕糧官解銀六百一十七兩八錢一分七釐九毫七絲。
以上共銀二千五百九十七兩九錢六分五釐六毫三絲四忽三微七纖。
建昌縣
督糧道項下本色兌軍趲運正米六千六百七十七石八斗六升,副米三千五百三十九石二斗六升五合八勺,腳耗米六百六十七石七斗八升六合。
淮安倉改兌正米二千二百六十三石,副米一千一百九十九石三斗九升,腳耗米二百二十六石三斗
以上本色漕糧共米一萬四千五百七十三石六斗一合八勺。
隨漕輕賫銀一千二百二兩一分四釐八毫,蘆蓆板木銀四十八兩三錢六分一釐,腳耗銀七兩五錢二釐二毫五絲四忽八微。
《過江湖》銀三百二十一兩七錢九分七釐四毫二絲八忽七微八纖。
《原編》銀五百四十七兩五錢八分四釐五毫二絲。內除先裁抵宗祿銀二百二十五兩七錢八分七釐九絲一忽二微二纖,今改抵兵餉外,實存前數。
淮安倉二升,折銀二十二兩六錢三分
蘆蓆銀一十二兩八錢二分四釐五毫,《腳耗》銀二錢一分二釐七毫二絲七忽。
《過江湖》銀一百九兩五分一釐四絲五微,《原編》銀一百八十五兩五錢六分六釐。內除先抵宗祿銀七十六兩五錢一分四釐九毫五絲九忽五微,今抵兵餉外,實存前數。
協濟漕運月糧倉米,銀四百一十二兩五錢八分三釐九毫四絲。
淺船料價銀八十六兩六錢。內補徵逃亡銀二十九兩七錢九分五釐七毫。
以上「隨漕」 項下共銀二千二百二十三兩五錢七分七釐六毫九絲忽八纖。
本色原解江南、安慶二倉米,今改抵本省兵糧,除七分折銀外,實存本色三分。內江南倉正米一千四百九十二石三斗五升,副米五百三十七石二斗二升九合八勺。
安慶倉正米二百七十六石四斗五升六合,副米八石二斗九升三合六勺八抄。
以上本色兵糧共米二千三百一十四石二斗八升四合四勺八抄,坐解九江府支放潯鎮兵糧。
安義縣
原額「田地山塘各則起泒實米,今徵輸一照萬」
曆年間,官民米一萬八千九百三十石九斗九升四勺為額。每官民米一石,實徵本色米四斗七升二勺九抄九撮。
本色起運漕糧
兌軍儹運正米三千五百一十九石二斗六升。每石加五斗三升
副米一千八百六十五石二斗七升八勺。腳耗米三百五十一石九斗二升六合
淮安倉、改兌正米一千一百九十二石四斗六升。每石加五斗三升
副米六百三十二石三合八勺。
《腳耗米》、一百一十九石二斗四升六合。
以上二款,共正副米七千二百八石九斗三升一合六勺。
兌軍耗米四百七十一石一斗七升二合以為分升,上七下八挑夫、扒夫、把頭雜費
隨漕項下銀兩
《兌軍三六輕賫》銀六百三十三兩四錢六分六釐八毫。
蘆蓆板木銀二十五兩四錢八分六釐五毫,腳耗銀三兩九錢五分三釐七毫一絲九忽二微。
《過江湖》銀一百六十九兩五錢八分八釐五毫八絲三忽六微四纖。
淮安倉二升,折銀一十一兩九錢二分四釐六毫
《蘆蓆》銀六兩七錢五分七釐六毫。
過江湖銀五十七兩四錢六分三釐一毫三忽七微四纖。
淺船料價銀五十兩三錢。
協濟運漕旗軍月糧倉米,銀二百七十兩一錢七分四釐。
以上共銀一千二百二十九兩二錢二分七釐八毫一絲三微八纖。解兌督糧道。
運費
漕糧官徵官解,舊例正米一石,泒銀一錢,共銀四百七十一兩一錢七分二釐,印官徵給,解官收,為雇募夫船,沿途神福、修倉、置斛、交兌等費,不許糧官多加。今已照畝派定該本色米一石外徵銀五分二釐九毫四絲。
兵糧
原額起解江南、安慶二倉米,除折色七分改抵本省兵餉外,實存本色三分。
江南倉:正米七百八十六石四斗三升八合,副米二百八十三石一斗一升七合六勺八抄,《安慶》倉正米一百四十五石六斗七升五合五勺。
副米四石三斗七升二勺六抄五撮。
以上共米一千二百一十九石六斗一合四勺四抄五撮。坐解潯鎮兵糧,今每年奉文改折四、五百石不等。
運費
兵糧官徵官解舊例江南、安慶二倉,每正副米一石,泒銀七分五釐,共銀三百四兩九錢四毫二絲,印官徵給解官運米上倉使用。今奉前院題留,本省內以七分改折徵銀抵餉,舊減銀二百一十三兩四錢三分三毫二絲,免編,少甦民力,實存三分本色,改抵兵糧,應徵銀九十一兩四錢一分一毫。此銀不在《條編》正額之內,印官徵給,解官收為雇募夫船搬運交納等費,不許糧官多加。今以照畝泒定該本色米一石外,徵銀一分二毫八絲。
南康府風俗考 通志府志合載
[编辑]本府
輿圖備考,俗樸訟稀,先儒淳固愨實之餘風。朱熹應詔封事:「土地瘠薄,生物不暢,水源乾淺,易得枯涸。是以人無固志,生無定業。」
朱熹《南康榜文》:「民俗淳厚,庭少訐訟,獄少繫囚。背負匡廬,前據彭蠡,地勢雄秀,甲於東南。禹跡所經,太史所遊,有聖賢遺風。」
舊《志》:負山面水,地磽民困,賦稅訟獄不當,大郡十一,昔人號為「江東道院」 ,其淳簡可知矣。星子地勢傾峻,山多於水。都昌地勢平衍,水多于山。建昌、安義地勢豐厚,山水半焉。大都地峻則氣鬱,民生多質樸峭直;地平則氣宣,民生多發揚負氣。
冠 ,《三加》請字之禮。士大夫家間行四縣同婚 ,親迎禮行于士夫家。星子納綵,尚簡朴妝奩,稱家有無。外三邑必擇門第相埒者始議婚焉。納綵妝資,互相爭較,至視朱陳為秦、越者,有
之矣
喪 ,士夫家用《文公禮》。四縣同星子,多從簡朴。士人執禮尤謹,隸役惟于髻上加一麻撮為凶服。葬淺土不為墳塋。外三邑或飯僧供佛,雖費產不恤。更有泥風水者,即暴柩不葬。
祭 :「元旦、中元、除夕、忌辰皆致祭。清明祭于墓。新葬者三日後男婦俱往奠于墓」 ,即古禮。宴會皆奠而後食。春秋二社日,以牲醴賽土神,四縣同。
歲時 元旦,具香燭,率婦子禮天地祖宗畢,始別尊卑,出拜鄉里親戚,以蚤為敬。元宵張燈扮故事,端午龍舟兢渡。四縣惟建昌冬至宰牲慶賀,儀如元旦。
宴飲 ,星子尚儉素,蔬果之外,設饌數味皆土物,器用瓦漆。今漸奢,外三邑常設過于星子。至壽誕,嫁娶,頗事張大,雖貧者亦以簡陋為恥。邨民較市闤猶近質焉。
服飾 ,齊民無論貧富,皆遵國制禮服,不飾綺羅。邇來漸侈靡,建昌尤甚,都昌無期功常服,《孝巾》《星子》《安義》,猶未盡漓,然非古風矣。
宮室 邇來輒肆華構,高堂廣廈,飾以丹雘,齊民相效成風,有工匠未離而業已屬之他人者。鄉村小民,誅茅築土,僅蔽風雨而已。星安猶不甚僭侈,他邑稱「極敝焉。」
南康府祠廟考一 府志
[编辑]本府。〈星子縣附郭。〉
社稷壇 在府治西迎春嶺,星子縣附郭,不置。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東一里錦江驛舊基。郡厲壇 在府城北門外。各縣曰「邑厲壇」 、里社、鄉厲二壇 各縣鄉保俱有。多至數百,少亦不下數十。
五賢祠 在府學東。宋郡守朱熹訪古今名士居是邦者,得陶潛、劉渙、渙子恕、陳瓘、李常五人,建祠祀焉。
二賢祠 :在府學內。朱熹以周敦頤嘗守是邦,為建祠,配以二程。及熹歿,諸生以二程別有從祀,止祀周子、朱子二賢。
劉西磵祠 在府北二十里。西磵,宋劉渙號。淳熙間,朱熹為郡守時建。黃庭堅詩:「棄官清潁尾,買宅落星灣。身在菰蒲中,名滿天地間。」
三賢祠 在廬山楞伽寺。「三賢」 ,宋李常、蘇軾、曾常伯也。
官亭神祠 在府治東官亭湖上。有神能分風劈浪,故為立祠。
黃節庵祠 名異先賢,黃灝之後也。祠在城北顏家山左。
王文忠公祠 在府學東,名褘。永樂初,為南康府同知,諡「文忠。」
顏魯公祠 在城北五里顏家山。
豐利侯祠 在府西南三十五里。世傳「郎中都侯蔣氏子文之後。」 仕晉為侍郎,出鎮廬郡。後詔赴闕,卒于牛角灣。鄉人立廟祀之,宋賜今額。城隍廟 在府治南。
廬嶽廟 在廬山萬壽寺之上,祀廬獄之神。白起廟 在府城西。
漢壽亭侯廟 一在府城內冰玉澗。一在府儒學西,康熙十年,知府廖文英建。「拱亭」 一在南門外天妃宮左。一在北門外,一在操場後,一在茅橋德安界。
元帝廟 在城北顏家山。
城山廟 在西門外,元妙觀東。
儺神廟 在府城西五十里。
令公廟 在府儒學西
橋神廟 在九洪橋左。康熙八年,知府廖文英建。
胡郎廟 在主薄山下
準提閣 「在星子縣治東」 ,儒學舊址。
救苦觀音閣 在城北石牛嶺下。康熙十一年,巡撫董衛國、知府廖文英、星子縣令劉瑆創建。與土目之「鐵柱」 相對,以救風浪沉溺之苦。天妃廟 在南門外濱湖。萬曆四十八年,知府袁懋真建。
五顯廟 :各公署內及各縣俱有廟祀。
龍王廟 一在南門外天妃宮左,一在青山,一在瀦溪,一在廬山龍潭。
陶桓公廟 有二,一在都昌縣北三十里,一在縣南五里,祀晉陶侃也。
七姑廟 ,在鹿洞書院勘書臺下。世傳李渤女。
卒,鄉人立廟祀之,朱文公為書額,今廢。
銅馬廟 在郡西四十里。王莽所造,久而為妖,鄉人建祠祀之。前有毒龍潭,人多溺。隋道士丁元真移廟于康王谷,即景德觀,今廢。
顏娘子廟 在郡圃。唐顏魯公女,卒葬于此。宋紹興間建,今廢。
黎仙廟 即翠微廟,在廬山絕頂。世傳黎氏女昇化之所,鄉人立廟祀之,今廢。
帝師廟 在郡西南半里,今廢。
三皇廟 舊在府東五十步,明洪武間,知府孟欽徙建。
兜率寺 今廢基存
白沙龍王廟 在郡南十二里,今廢。
五通廟 在郡西三十里,今廢。
真武廟 又名「天將壇」 ,在府西南三十里,明永樂間,鄉人立。歲久傾頹,士民資助,請移入五里牌顏家山堠亭中,名「元帝宮。」 廉使甘一驥、御史俞文煒記。
文孝廟 :在西灣。梁昭明太子統追封「文孝。」 今開先寺,本統棲隱之地。廟廢。
三將軍廟 在郡西二十里。世傳秦武士唐健威、李德殳、宋刁雲棄官學道,隱于廬山。鄉人立廟祀之。今廢。
張王廟 在郡南遞運所東。宋郡守魏寶先建,今廢。
匡君廟 在廬山北。《潯陽記》:「漢武帝南遊,祀名山,問:『匡君何神也』?」 博士進對曰:「昔匡俗得道於此」 ,乃賜其號。
縣城隍廟 在治南百步。順治十八年,知縣黃秉坤重建後宇。康熙九年,知縣劉瑆重建「拱亭。」 《都昌縣》
社稷壇 在縣南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舊在縣北一里,明正德五年,知縣徐冠改遷縣東望湖嶺。
邑厲壇 在治北二里。明洪武八年建。
里社鄉厲壇 各鄉保俱有。
城隍廟 在治東半里,唐元和間建。
漢壽亭侯廟 「在治東二十步。」
陶桓公廟 在縣治西。宋朱熹奏賜廟額。明洪武四年,敕賜「晉侍中、大司馬長沙陶桓公。」 元將軍廟 在治北六十里左蠡鎮。明洪武助戰鄱湖,曾封為將軍。
英顯司徒廟 在縣治東四十里。
濟忠祠 在縣儒學東,祀宋丞相江萬里及其弟萬頃,名雙忠祠。萬里死難于饒州之止水亭,萬頃自家來視,併死焉,遂得并祠。當時赴難,萬里子鎬、萬頃子鐸,相繼從死。明萬曆丁丑,其子孫請于有司,得增其祀。參議王世懋易其額曰《濟忠》。
雲住祠 在縣治西二里。舊名「經歸書院」 ,祀陳澔。萬曆七年,以「禁書院」 改今名。
烏雲廟 在縣西三里
瘟神廟 在縣北一里
白起廟 在城南一里
水府廟 在治西二里
五顯廟 在治東一里
龍王廟 :在治小南門外。
塔下三官廟 在治西
西浙王公祠 在治西北八十步,陶公廟左,萬曆四十五年建。
楊公祠 在治東舊儒學右,崇禎十四年建建昌縣。
社稷壇 :在縣治北二百步。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東門外。舊壇濱江而隘,每山水大發,衝嚙其址。明成化辛丑,知縣鄭惟桓在舊隆道觀築土為基,甃以石,建齋宿房三間,石門一座,周繚以垣,遷神主而祭。
邑厲壇 舊在北門內,明正德十三年,知縣方鐸遷北門外西一里。壇制與社稷同,而祭期則在清明、中元、孟冬朔日也。
里社壇 「各里凡六十四所。洪武初立,春秋上戊,祭五穀五土之神。」
鄉厲壇 各里與里社同。明洪武初立。清明、中元、孟冬,祭各境無祀鬼神,設城隍位于壇上主之。
李文定公祠 在縣儒學東,為李敬子讀書處。敬子名燔,諡「文定。」 邑人黃以忠輩立祠祀之。明永樂間,縣令顧陽和移建城隍廟右。
三賢祠 在縣北門外。祀朱紫陽、周濂溪、胡安定。
胡安定公祠 在縣東,祀宋胡瑗。
李居士祠 在縣西八十里。
三烈祠 去縣二十里,上遼津南。明崇禎十七年,為烈女金氏同熊芷姑、穎姑立。
城隍廟 在縣北門內。明洪武三年,知縣倪恭建。正統十四年,知縣潘彝修。弘治十七年,知縣李如圭重修。
東嶽廟 ,在縣東二百餘步。
五通廟 在日中橋側。元大德間,邑人黃仕廷建。
樊將軍廟 在縣北。世傳樊噲卒于此,鄉人立廟祀之。宋封為「威烈侯。」
利侯廟 在縣迴城山。世傳陳肖嵩嘗為都督,後徙北山,其友為立廟祀之。
靈濟廟 在縣蘆潭鎮。元大德間,僧益定庵建。關聖廟 凡三:一在縣東門外演武亭,一在水門內,一在縣治大門東。康熙九年,知縣李道泰設春秋祭。旁小店二間,收租費助之。
錦山廟 在縣西北隅。相傳:五代南唐人徐知諤兄弟,為徐偃王之後。諤嘗令是邑,寬仁愛物,福澤及民。兄弟後皆得道,故民祀之。張元和為記。萬曆年間,社戶劉達倫鳩眾重修,增建「元真、善慶倪真人祠 。」 在倪家巷內金國興真雷壇左。
五顯廟 一清軍所,一石塔旁,一花巷口,一日中橋,一小南門,一蓑衣巷,一隆道觀,一倪家巷。靈濟廟 在縣東六十里,祀龍王之神。晉太康間,龍見七里汀,後發祥為神所,在江湖立廟祀之。宋賜廟號曰「靈濟。」 元至正兵毀,明洪武庚戌舉建,迄永樂甲申落成,歷三十五年,規模大而制度備矣。
徐劉石宋廟 在日中橋南,一在便民門內。世傳兵亂,四人立寨捍禦,後思其功,立廟祀之。仙姑廟 在縣西八十里甘泉鄉。世傳二姑,一姓何,一姓萬,自瑞州高安來,舉止不凡,人異之,追蹤不及,但見遺雙鳧於崖石。宋紹興間,立廟祀之。
紫金廟 在縣北四十五里新城左。舊名「豐濟」 ,為竇太尉建,元燕右丞,改今名。
張大帝廟 在普智院側。宋慶曆間,僧湛然建。今址存。
青蓮廟 在青蓮院側。宋延祐間,里人燕大成建。今址存。
東廟 在縣西四十五里新城鄉鄒山「嶐真人行祠。」
石坑廟 在縣南四十里壽安鄉。古松如虯,題詠頗多。
王中尉廟 在昌邑山,祀漢昌邑中尉王吉。吉嘗諫,王不聽。後廢為海昏,因建祠祀焉。
千秋廟 在縣西四十里。水旱災瘟,所禱皆應。開塘廟 在縣西四十里藕峰。
長興廟 在縣西四十五里黃泥壟藕峰。李真人行祠 ,在岐山通真壇南三十五里。南臺廟 ,在縣南三十里受安鄉峽坪村。破岡廟 ,在縣南三十里,祀司儺之神。
熊老人廟 在縣川堂後。
居士廟 在雷家巷
靈昌大王廟 在隆道觀。
楊九廟 在南門內
競渡大王廟 :在南門外。
馮陳廟 在南門內
響山太子廟 在縣南十里。
來始廟 在東門外
聖母廟 在南門外
晏公廟 在東門外
西林廟 在縣南三十里。
太子廟 在縣東二里
楊寶舍人廟 在龍王廟上。
龍王廟 在西門外
六聖廟
三福堂 在縣東三里
湖陂壇 在縣南三十里。
郭坊壇 在縣南三十里。
尊勝塔 在尊勝寺前,晉時建。明萬曆年修,崇禎年災,知縣陳璲重修。
皇清康熙十二年,知縣李道泰再修。
《石塔 》在城內石塔巷。
水口塔 在皇甫橋鄒姓宗祠前。
安義縣
社稷壇 原在迎恩門外一里,壝制未備。明知縣熊价改創,北向。嘉靖二十四年,知縣李《恆敷》遷于本山大路之西,建立齋門,壇門如舊。後復。
廢壇仍故處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門外近河半里,南向。制與社稷壇同。
里社壇 五鄉共五十三所。
邑厲壇 在縣北門外一里,南向。
「鄉厲壇 」 五鄉共五十三所。里人每歲于清明日、中元節、孟冬朔日,祭闔境無祀鬼神,仍設城隍位于壇上主之。
城隍廟 在縣治東北。正殿一所,廊房二,拜堂一所,廟門三間。通判蔡讓建。明嘉靖三十七年,知縣高暘重修。時無夫人祠者,民龔顯義、周道文等呈請并建,歲久傾圮。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陳㻶捐俸,都人士醵金重建堂。
廳門廡,規制一新。正殿奉祀城隍廟後為寢殿,即夫人殿。兩廊塑地府十曹廊之末東祀土地,西祀社令。建兩廳于拜堂前之東西,以備官屬齋盥宴息。廟門東西各置小舍,以棲廟祝。門外設屏,屏東築以石門。知縣陳㻶有《記》。關帝殿 初建大唐寺,東為佛門護法,故邑,祀典不及。明末年,郡別駕彭遷建寺西,正位南面,歲時俾得以禮致祭。彭為文刻石于寺後殿傾圮。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陳㻶重建。
寶蓮廟 在縣東二十里控鶴鄉鶴棲里,乃梅仙行祠。明洪武間,里人萬用賢重修。至天順元年會眾增創。
上杉廟 在縣東四十里。漢李素平淮有功,立廟祀之。
旌陽廟 在縣東四十里。前有大石,高廣數丈,有茅生頂上,四時青翠。世傳「旌陽所插」 ,里人于地立廟祀之。
仙姑廟 在依仁鄉。宋咸淳間,有桐木偶人出水中,里人余士達得之,立廟以祀。里中祈禱輒應。元廢址存。
陽湖廟 在向陽門外一里,祀蕭九真人。東嶽廟 在縣東十里三江口。
《水滸》廟 在河南一里,祀三閭大夫。
樊真人廟 在向陽門外七里,祀樊一真人。邑吏部徐大相有《記》。
善定廟 在河南五里,祀陳大真人。
中華廟 在河南二里,祀蕭九真人。
薑塘廟 在西南一里。祀蕭九真人。
保安廟 在西南二里。祀蕭九真人。
關帝廟 在河南鬥風灘上。里紳陳其誠建,有記。同里居民重修。
太平廟 在文明門外登瀛橋左,祀蕭九真人。洪源廟 在縣依仁鄉。為清源妙道真君趙昱建,世傳曾于冷水泉港斬蛟共七人。今為七聖將軍廟。
吳王廟 在縣依仁鄉風雨池山之下,前有長潭,世傳有父老漁于此,神托夢俾建祠祀之。西城廟 在縣依仁鄉,祀漢樊噲。
高嶺廟 在縣依仁鄉。祀漢忠臣婁敬。
大唐廟 在縣城隍廟西。祀蕭七真人。市民每禱輒應。
觀音庵 在縣東卜鄰鄉,瀕河。世傳渡此者多溺,故就大石上刻「觀音像」 以鎮之。
寺觀附
[编辑]本府。〈星子縣附郭。〉
天寧寺 在府治西城。宋為崇寧萬壽院,後改「光孝。」 淳熙間,僧重建,改今名。明洪武間,開設僧綱司,歲久傾圮。萬曆二十一年,知府田琯重修,為習儀之所。知縣吳福書扁。
皇清康熙十年間,巡撫董衛國、知府廖文英重修。
歸宗寺 ,在紫霄峰下,晉王羲之故宅。僧佛馱耶自西來,羲之施宅為寺,唐智常禪師居之。宋嘉祐間,周伯祥捨錢增修。
皇清順治間重修。
開先寺 ,在廬山南麓。南唐李中主問舍五老峰下,野夫獻之,買為書堂。及即位,以為寺,故名「開先。」 宋太平興國二年,賜名《開先華藏》。明天順初,都綱大然請賜今額。後延燬,守道李天植、知府潘志伊重建,命僧覺清董之。
皇清順治間,僧曹源重募建。
萬杉寺 ,在廬山下,唐名「慶雲院。」 宋景德中,僧大超手植《萬杉》。
皇清康熙初年,僧剖玉重募建。
棲賢寺 在五老峰下。南齊參軍張希之創,李渤嘗讀書於此。
皇清康熙六年,僧石鑑重募建,掘地得舍利子一瓶。
造塔藏于寺中
芝山寺 在治北二十里,因產靈芝,故名。宋乾道間創,今廢。
黃巖寺 在雙劍峰下,唐僧智常建。
淨慧寺 在馬英山。宋祥符中,改今名。明天順初,僧繼成重建。
「萬壽寺 」 ,即「萬壽院」 ,在行龜峰下,宋僧法緣建。「吉祥寺 」 ,在五老峰下。
廬山寺 在廬山漢陽峰,今廢。
「折桂寺 」 ,在凌雲峰下。李逢吉讀書於此而舉進士,故名。
太平寺 在凌霄巖之西南。宋僧高峰建能仁羅漢寺 ,宋咸平間,廣濟堅禪師建。寺成,章聖皇后夢十八應真乞歸廬山,已而高麗來貢佛及羅漢金像,詔就寺奉置,因并賜藏經、上田、瑪瑙琴、像、皮鼓。今廢。
石佛寺 舊名「青蓮庵」 ,在郡北二十里。宋僧度林建。宣德中,僧普營重建。
延豐寺 舊名「延豐院」 ,一名「慈恩院」 ,在郡西四十里。
屏風寺 即「余峰庵」 ,在屏風山北。宋淳熙間,僧太虛建。明成化初年僧廣玉重建。
華嚴寺 ,舊名「般若院」 ,在折桂寺北,宋僧規圓建。
登雲寺 即「登雲院」 ,在香山南,僧登雲建。明景泰中,僧月明重建。
「迴風寺 」 ,即「迴風庵」 ,在迴風嘴,宋僧慧益建。「大成寺 ,即大成庵」 ,在張家山,宋乾道中僧雪峰建。
慧日寺 即「慧日院」 ,在仙居洞。宋僧如義建。天順間,僧慧廣重建。
智林寺 ,即「慈雲院」 ,在青牛洞前。晉僧法濟建。天順間,僧慧永重建。
馬祖寺 在馬祖山
兜率寺 一名「護國院」 ,在縣治南半里。宋崇寧四年,僧法克建,今廢。
延慶寺 在神林浦南。僧悟恩建,今為長嶺巡檢司廢址。
落星寺 一名法安院,在郡南三里落星石上。宋乾寧間,僧清隱建。天祐中,賜額為「福星龍安院。」 今廢。
慶雲寺 在萬杉寺前,宋僧建,今廢。
披雲寺 在開先寺南。唐保大中,僧建,今廢。新民寺 在丫髻山,址尚存。
水陸寺 在郡西長河嶺。
報仙寺 在新塘坂靈陽淨慧禪院 ,舊名黃龍院,在郡西三十里。宋景德三年賜名,俗謂之「靈湯寺。」
淨隱院 舊名「西寶峰庵」 ,去治西十八里,僧曇隱創。
懷忠報先禪院 舊名「般若庵」 ,在郡西北三十里。宋慶元間,僧慧才建。
報恩院 在郡南一里。宋開寶中建,後改為軍學,即今府學基。
普寧院 在郡治南一里。唐乾寧中,僧道憲重建。
靜慈院 舊名「靜應院」 ,在郡西南一里。唐僧法融建。
景德院 在郡西北五里,舊名「高遙院。」
大衝院 ,在郡東南五里,唐武德中,僧馬祖建。「興善院 」 ,即東古寺,唐僧智欽建。
明心院 舊名「翠微庵」 ,在郡西十里,宋僧智懸建。
福源院 在郡北十五里,宋隆興間建。
慈相院 在郡西十五里。宋祥符間,僧大惠建。上培院 在郡西北二十里,唐僧智常建。延福院 在郡北二十里,晉僧慧遠建。
五乳院 在五乳峰下。宋僧廣濟建。旁有「香積」 、「幽邃」 二庵。
潯陽院 在郡西三十里,宋僧大慧建。
大穆院 在郡南三十里。唐大曆間僧大穆建。重雲院 ,在郡西三十里。唐武德中僧智常建。永福院 ,舊名「龍雲庵」 ,凌雲峰下僧巖頭大歲建。
楞伽院 ,在郡北三十五里,即李公擇白雲庵。「石塔院 」 ,在石人峰下。梁僧法雲建。
正悟院 舊名「普安院」 ,在郡西三十九里,宋景德中,僧惠中建。
龍泉院 在郡西四十里。唐僧信節建。
宣梵院 在鸞溪橋前,宋僧智達建。
興福院 ,在吳障山下,唐僧冰鑒建。
薦福院 舊名「息暑院」 ,在郡北六十里。宋僧可
圖建元笑隱和尚重修
開福院 ,在郡西南七十里。赤眼禪師結庵,唐賜號「興國」 ,宋太宗賜今名。
禪淨院 又名「中興院」 ,唐僧臨濟建。
偃臺院 舊名「靈峰庵。」
淨居院 在郡北二十里。唐僧善道建。
香林院 在太平寺前,唐建。
《竹林院 》,在獅子峰下。唐法熙和尚建。
昌法院 在郡南二十四里,宋僧清巖建。真教院 ,一名「雲峰庵」 ,去郡西二十五里,宋僧智傑建。
祖教院 舊名「上堰臺庵」 ,在三峽橋前。宋僧正照建。
凌霄崖院 一名「明真院」 ,在郡西北二十五里,唐僧馬祖建。今馬祖像猶存,中可容數十人。旁有石甃亭臺,泉石幽秀。
淨妙院 在青牛谷,宋僧道銓建。
皇清康熙九年,僧慧明重建。
法安院 在落星石上,宋建。黃庭堅有詩。聖來院 舊名「淨名庵」 ,九疊屏西,宋僧道敬建。淨住院 舊名「資勝庵」 ,在郡北二十五里。乾祐間,僧文偃建。
永泰院 在郡北二十六里。宋元祐間,僧慧堅創。
證道院 在郡北二十八里。宋僧大慧建。道林院 在郡北三十里。宋乾祐間僧雲門建。覺性院 一名「寶靈院」 ,在郡西三十里,宋僧智廣建。
船巖院 原名「重巖院」 ,在郡北三十里,唐大曆間,僧淡雅建。
香泉院 在谷簾泉下。流出杏林,故名。
總持庵 在建昌門內,宋僧大虛建。
化度庵 在郡東一里,宋漏澤園,以本庵僧守之。
寶慶庵 在郡西十里,宋僧智慧建。
石牌庵 在郡西十里,有石牌坊,宋僧慧明建。東寶庵 在郡北二十里,宋開禧僧清瑜建。精舍庵 在郡南二十里,宋僧慧安建。
東登雲庵 在郡北二十里,棲賢寺口,亦有登雲庵,故以「東」 別之。僧智明建。
佛祐庵 在郡北二十五里,景泰中,僧弘贊建。稠林庵 在郡西北二十五里。唐僧智達建。天宮庵 在白雲峰下,唐僧善智建。
金獅臺庵 在郡北三十里。宋僧惠昭建。白石庵 在楞伽院西,宋李公擇讀書處。公擇及第,以詩寄庵僧云:「煩師為掃山中石,待請歸時欲醉眠。」 明景泰中,僧德正重建,改名「白雲。」 今仍名白石。
《青松庵 》在白石庵西,僧道嬾建。
觀音庵 有二,一在五老峰下,宋僧智超建;一在丹桂鄉。
萬華庵 一名「重巖庵」 ,在郡西三十五里,晉僧法智建。
布水庵 在布水側,宋僧復古建。
大明庵 在郡西四十里。唐僧法順建。
乾壽庵 在郡西四十里。僧正誠建,明成化初,僧道聰重建。
皇清進士錢正振讀書於此。
長興庵 在郡北四十里,宋僧清嚴建。
浮橋庵 在郡北四十里,架木以渡。明正統間,僧德觀建。
毗盧庵 在郡西四十里,元僧靜真建。
佛殿庵 在郡北四十里。宋僧法宗建。
大雄庵 在淨惠寺後,唐僧尋山建。
蟠龍庵 在郡北四十里,晉僧跋蹬建。
《黃洞源庵 》在紫霄峰下,今不知何處。
李道沖庵 亦在紫霄峰下。
彌陀庵 :在城東北,久廢,以其址為今操場。其後,僧又於場建庵窩,土寇以破郡城,知府聶應井焚燬之。
甘露庵 在紫陽門外吳宅故地。順治十一年,部院蔡士英、臬司李長春新創正殿。康熙七年,知府王秉忠新建前殿,今為歸宗下院。
《下庵 》:在釣魚臺西,宋尼僧妙善建。
臥龍庵 在府西北二十里。蒼崖四壁,怒瀑中瀉,大壑淵深。有黃石數丈在激浪中,若蜿蜒飛舞,故名「臥龍。」 宋朱熹作庵其旁,欲以休隱,乃繪諸葛亮像於中。
清淨退庵 在棲賢橋。劉凝之既隱,嘗乘犢廬山寶峰,僧結茅以待之。後朱文公守康,即寶峰舊址立「清淨退庵。」 今廢。
西原庵 在郡西北十七里,幽邃山前。宋崔嘉彥過廬山得此址,築室居之。今廢。
醉石庵 在府西南三十里。庵左有巨石,晉陶潛醉臥其上,故名。
清滿庵 去郡西南十四里,宋尼僧惠崇建。妙峰庵 去郡西十六里,宋尼僧真靜建。旁有古靈庵。
元妙觀 在郡南九江道右。宋祥符間建,名天慶觀。元改今名。明洪武間,道士周汝鎮開,設道紀司於內。永樂以來,都紀張嗣真、錢子雲、熊希道相繼修葺。後以觀左右迫公署,巡撫翁溥析為二,一遷潯陽門內舊慈化院基,一遷城西舊能仁寺基,以觀址為尚書陶尚德宅。
簡寂觀 ,舊名「太虛」 ,在郡西一十五里,即宋陸修靜故宅。觀前有白雲、「朝真」 二館,侯用晦居此,遇異人淬劍,知為有道術者,求其訣,後亦得道。上有布袋巖,內有修靜煉丹井、朝斗石。
承天白鶴觀 ,在郡西北二十里,唐弘道元年初建。《方輿記》云:「廬山秀麗,為江南第一」 ,而此觀復為廬山第一。
靈溪觀 舊名祥符觀,南齊永明元年,道士宋文超建,宋賜今名。初,秦時有武士十三人棄官南遊求仙。既至廬山,其十人者去之豫章,惟唐健成、李德、宋刀雲三人隱此不去。一夕,雷雨齧舍旁成二溪,盤石上有神化靈溪玉簡標題真人受玉簡潛棲,故名。
真慶觀 在郡東百步。宋祥符間建,今其址即察院。
青霞觀 舊名「黃龍觀」 ,在郡西三十里。唐道士譚紫霄建,宋賜今名。
廣福觀 原名「聖壽觀」 ,在郡南一里遞運所。南唐道士譚紫霄建,今廢。
滄波觀 在郡南一里水門側。宋郡守陳淳祖建,今廢。
玉京觀 在玉京山頂,晉道士黃遠智建。棲真觀 在漱玉亭西,唐弘道中建。
黃雲觀 在獅子峰大巖石下。
先天觀 ,在紫雲峰下,梁大同二年,鄱陽守李《皮江》建。
景德觀 俗稱「康王觀」 ,在郡西四十里。以楚康王昭為秦將翦所窘,逃於此,故名。梁大同中,道士張旋深學《老子》術,棲谷中。武帝嘉之,為立觀。宋熙寧中,賜今名。今廢。
太素觀 ,在大龍東,去郡三里,今廢為民居。尋真觀 ,一名沖虛觀,在郡北二十里。唐貞元間,女真蔡尋真建,《道書》以為第八洞天。
宗善觀 亦在紫霄峰下,女真楊保宗所居。南唐元宗賜額「真風觀。」
昭德觀 在卓嶺東。唐女真李騰空所居,一名「延真觀。」
延真觀 在府北四十里。唐李林甫女騰空所居。。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