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9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九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九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九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九十八卷目錄

 吉安府部彙考二

  吉安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八百九十八卷

吉安府部彙考二

[编辑]

吉安府關梁考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廬陵縣附郭。

習溪橋 在城南門外。水由吉塘支流焦岡,入太平橋,歷鐵佛寺、半蘇市西、福善等橋,以經習溪而合贑江。《圖經》云:「櫧木橋,唐天寶七載縣令吳勵修。元至元壬午永新夏陽湯信叔壘石為灣洞,高三丈,廣半之,長二丈餘。旁置僧舍,曰大隱庵」 ,即今觀音堂是也。

南湖橋 在城南習溪上流。

福善橋 南湖上流三十餘步,未詳建始。甃以石,崇二丈,廣一丈二尺。明永樂十三年,道士彭永岡復修。正德己巳經水災,知府任儀修之。嘉靖癸未,劉大倫等率力新治,翼以石欄,堅整逾舊。

皇清順治中,復為水壞,庚子里人復修之。康熙八年

知縣于藻增以石欄,壯麗如舊矣。

巿西橋 福善橋上流三十步,以其在舊巿之西,故名。廣袤與福善同。宋皇慶間,邑人李達則建。路東通舊巿,西通城隍岡,今稱「景福橋。」 「小橋 」 巿西橋上流四十步。宋大中祥符間,賈五華建,并置小石塔於橋側,東通舊巿,西通城隍岡。

太平橋 在西峰路。宋大中祥符二年,僧雲豁修。明洪武十六年,僧起回重修。崇二丈,廣一丈二尺。

鐵佛橋 在半蘇橋上流鐵佛寺旁。宋淳祐間,僧志緯建。元季兵燬,明洪武十五年,僧本性重修,崇廣如太平橋。

土橋 在郡西南城隍岡上。

半蘇橋 在小橋之上流四十步。創自宋元豐間。適蘇東坡南謫經此,見城隍岡,澇水環流,芰荷秀發,以為其境半於蘇州,故名「半蘇。」 甃以磚石,崇二丈,廣八尺,長十五丈。東通舊市,西通城隍岡。元季蘇萬戶重修,今廢。

金鳳橋 在郡城外右隅。以近「金鳳庵」 ,故名。久廢。

弔橋 在郡城西永豐門外。舊以為城陷晨設暮收,今塞而為街。

竹馬橋 在市西橋之西,城隍岡下。按「唐廣德三年縣令裴公雅建,上甃以石,崇丈餘,廣八尺,長二丈餘,右通城隍岡,左達舊市。」 今廢。

榻水橋 在郡城西隅。始建,未詳,久廢。

吟溪橋 在縣北二十里坊郭鄉。相傳唐杜審言司戶吉州嘗游詠其上,因以名橋。明洪武元年,里人寧國守陳子將重修。永樂甲午,巨浸湮沒,子將子致廣因尚書周忱言,郡守陳本深下邑宰張叔倫,蠲其旁近二百戶編役資橋,致廣助成之。連岸凡四墩,高二丈八尺,廣一丈五尺,長二十步。

迎恩橋 在城北嘉禾門外,舊名螺岡橋,宋咸淳間建。元時迎接詔赦於此,乃更今名。洪武二十年,道人胡永成重修,甃以石,高四丈,廣半之,長三十步,覆之以屋。劉摯倫《記》。

銀灣橋 順治十六年,僧智沖重修,司理閻毓偉有「記。」

回龍橋 在城南水府廟下。

三板橋 在永和下市大街,水由此入江,丹砂渡舟往來其下,今廢。文仲進有詩。

銀鳳橋 東隅大街上。今無考。

吉塘橋 在縣西南十里永福鄉之吉塘。宋元祐庚申,僧人普濟募建。凡十有五墩,上覆以屋,高闊各二丈,長四之。元至正庚子燬於兵,明洪武間重創。永樂二年,波漲激梁壞,惟十二墩石存。

永安橋 在縣南十里儒林鄉之永安,未詳。始建連岸立五墩,加木甃石,崇二丈,闊一丈二尺,長五丈餘。明洪武十六年,鄉人共力重修。南通泰和,東通永和市。

瑞溪橋 在郡城北仁五十都,溪旁常產九穗嘉禾,故名。

雲騰廟橋 在雲騰嶺下。宋咸平間建,甃之以石,崇二丈,廣半之,長二十步。西通儒行鄉,東通郡城。

周家陂橋 在城西五里「周家陂」 ,因名,建立未詳。甃石為之,崇一丈五尺,廣一丈二尺,長二十步。西通儒林鄉,東通郡城。

竹瓦橋 邑西九十里敖城,宋邑人曾仲嶷修。舊曰「竹溪」 ,因以竹瓦覆亭,故名。橋之旁有竹溪路亭,曾弼建,以便休憩。

劉家橋 在第五都板塘江背。劉易建。

石橋 一曰「鄒公石橋」 ,在城西明月岡,建立未詳。甃以磚,高二丈五尺,廣半之,長二十步。西通儒林鄉,東通郡城。久廢。

黃岡木橋 在縣東十里坊廓鄉,以近「黃州鋪」 ,故名。宋明道二年,里人共架木為之,高三丈,廣一丈五尺。南通梅林渡,北通吉水縣。

多寶橋 在縣西十五里儒林鄉多寶院前。宋紹興間,僧性海建,甃石為之,崇三丈,廣半之,長二十五步。北通大皋渡,南通永市。明洪武十年,僧興道重修。

櫟溪橋 在縣南四十里永福鄉十六都。相傳宋景定二年建,砌石為之,高二丈,廣二丈五尺,長二十步。明洪武四年,里人劉崇重建。南通泰和,北通郡城。

仁恩橋 在縣南四十里永福鄉。建始未詳,甃以磚石,高二丈,廣半之,長二十步。明洪武十五年,興明寺僧空海重建。

何山橋 北鄉何山,吳楚通道也。高三丈,廣半之,長二十丈有奇。明景泰甲戌,水圮,守張瑄率富民營之,又建亭十間。御史孫鼎記。

何山下市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儒行鄉。建始未詳。甃石為之,高三丈,廣半之,長二十餘步。架屋三間。明成化二十一年,里人孫天巽重修。西通安福,東通郡城。水自冷水坑發源,經什香,歷楓江,過三江口,會大江。

上觀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儒行鄉「上觀。」 宋咸平間鄉人共置。明洪武十五年,里人張志達捐資重修。高二丈五尺,廣半之,長九丈。下甃三洞,西通安福,東通郡城。水自冷水坑發源,曲折經吟溪橋,會於大江。

藤橋 在縣二十五里坊廓鄉。昔傳有古藤交互,鄉人因結藤橋,上甃以石,凡五墩。唐建中置。明洪武二十年,里人劉仲戩重修。高二丈,廣一丈一尺,長二丈五尺。西通河山上下橋,東通郡城。

坤溪橋 在縣北五十里儒行鄉六十三都。建始未詳,明洪武三十年,里人彭志祥重修,甃以磚石,連岸四墩,高四丈,廣二丈五尺,長四丈。東通郡城,西通安福。水自五十二都沙石塘發源,歷楓江橋,過三江口橫石會大江。

什香橋 在縣北四十里儒行鄉。唐貞觀間僧福林建。明洪武十五年,里人劉克正重修,高廣各二丈,長二十步。西通何山市,南通郡城。大櫟橋 在府城北仁五十都。未詳建始。明洪武二十年甃以石,高二丈,廣半之,長十五步。北通安福,西通郡城。水自韓南曲折而出,合於「贑水。永樂中水決。正統間重建,上增置橋亭」 七間。楓江橋 在縣北三十五里儒行鄉,唐武德間僧辨公建,明洪武十年里人王仁安重修,架磚為之,高二丈五尺,廣一丈二尺,長三十步。西通安福,東通郡城。

清江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坊廓鄉。宋端拱二年建。明洪武九年,里人陳仲華架磚甃石重修,高二丈,廣半之,長二十步。南通富田,北通郡城。印岡橋 在縣北八十里延福鄉六十都。宋建炎初里人羅良弼修,崇三丈,廣半之,長三十步。北通吉水、桐江,南通郡城。

復溪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坊廓鄉七十二都青原山。元至正九年,淨居寺僧復溪建,因名。甃石崇二丈五尺,廣半之,長三十餘步,覆之以亭三間。東通青原山,西通浮溪市。

雲矼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行七十二都復溪橋上流。以其近青原山,渡之者如躡雲磴,故名。甃以磚石,高廣各與復溪同。無亭。

飛錫橋 在縣東南十六里,行七十二都淨居寺前。唐七祖禪師於此飛錫,故名。甃以石,高廣各與《雲矼》同。

萬善橋 在七祖名山「紅亭」 之前。

待月橋 在青原山,一名「谷口橋。」

金粟橋 一名「迎風橋。」 在《百花臺》之址。

通仙橋 在縣南十五里儒林鄉。以近王仙廟。

通仙閣故名,宋建炎「時建。明洪武二十年,里人郭弘修,甃以石,高二丈,廣一丈二尺,長二十步,上通白沙,下通大皋。渡水自上舍陂發源,經小湖坑會於大江。」

東灣石平橋 在縣南十五里永福鄉十九都。始建未詳。明洪武四年,僧自如重修。甃石,崇二丈三尺,廣一丈二尺,長二十步。連岸凡七墩,上通泰和,下通郡城。水自永新界發源,從大皋渡,會於大江。

社原橋 在縣西南二十八都。王文輔修石溪、通仙二橋 縣東坊廓鄉。明洪武二十九年,里人李文輔「重修。甃石高三丈五尺,廣一丈,長二丈,上通值夏,下通吉水。」

神岡橋 在縣北二十里《坊廓》鄉六十六都新洲。里人郭筆峰建。

三江口橋 在縣北二十五里坊廓鄉六十七都。合坤溪、吟村、錢富三江,故名「久圮。」 明洪武二年,里人胡子明捐資甃石重修,連岸四墩,高二丈,廣一丈二尺,長五十步。北通吉水,南達郡城。南廣橋 在縣西第四都。甃石高二丈,廣半之,長二十步。西通安福,東通郡城。水自冷水坑發源,過劉公橋出螺湖,會於大江。

清湖橋 在邑北六十八都。石墩九,因水圮。僧惠中,邑人李達則重修。北通吉水,南通郡城。桃林石橋 在邑西坊廓鄉。甃石高二丈,廣半之,長二十步,南達安福,東通郡城。

興明橋 在二十五都興明寺左。明嘉靖中,寺僧重修。

錢富橋 在縣北坊廓鄉。宋咸淳間,僧聰智甃石高二十丈,廣半之,長二十步。西通袁州,東通郡城。水從藤橋歷螺湖,會於大江。

廬陂橋 在邑東北六十七都,唐天寶中,僧華公甃石。崇二丈五尺,廣半之,長二十步。北通吉水谷村,南通郡城。

古江橋 在邑南六十里永福鄉。唐永泰間,僧從禮建。連岸五墩,崇三丈,闊一丈,長三十步。南通永陽市,北通郡城。水從梅花樟坑歷橫石,會於大江。

常樹橋 在縣北三十里儒林鄉。宋紹興中,僧性海甃石,高廣各二丈,長二十步。南通永陽,北通府城。

孔家山橋 在縣西五十里儒林鄉。甃石高二丈,廣半之,長二十步。南通泰和,北達郡城。水自泰和縣界發,經花石潭入大江。

永寧橋 在淳化鄉八十二都永寧寺前,故名。宋淳熙間,僧善乘甃石高二丈,廣半之,長二十步。東通永豐,西達郡城。

九江橋 在邑東南四十里,淳化鄉七十五都,界九江邊,因名。南通富田,北達郡城。

赤岡橋 在七十五都東界赤岡嶺下。東通吉水,西達郡城。以上二橋俱里人顏上秩捐資糧建之。

黃家橋 在縣三十里坊廓鄉。宋寶祐間,里人黃堅建。明洪武十一年,堅之孫綬重建。崇廣各一丈,長二丈。北通吉水,南通郡城。

王郎橋 在邑北六十里仁五十都。宋至和間,里人至琛建,後因水圮。明洪武三十年,里人庸信重修。高一丈,廣八尺,長一丈六尺。北通吉塘橋,南達宣化鄉。

凍山橋 在邑西四十七都。甃石高二丈,廣一丈六尺,長二十五步,覆以屋一十三間,西通安福,北達郡城。

隆濟橋 邑東南永福鄉,「甃石為之,高一丈,廣一丈二尺,長二十餘步。南通禾埠市,北通郡城。」 三山岡橋 在邑西南永福鄉,「甃石為之,高一丈,廣一丈二尺,長二十步。南通永陽市,北通吉塘橋。」

虎溪橋 在縣西南四十里永福鄉石虎嶺,故名。甃石為之。高二丈,廣一丈二尺,長二十五步。西通泰和、白沙,北達高塘。

山田石橋 通永新,長五丈,深一丈五尺,葉甫修,下有鯉魚石二。

茅田石橋 葉瑞修通。《泰和龍泉》。

銀坑橋 葉桂修上三橋俱在敖城下,徑使江口橋 通至禾埠。

銅溪橋 以上二橋在十九都。

雙江橋 三十三都周原。正德間,左駕敷建潛龍庵前橋 。里人張祥建,仍出田三畝,歲月修葺。

嘉溪橋 在第九都。鄒道源建。

曾家橋 在第一都

紫荊橋 在五十六都

永安橋 在十一都

白石橋 在十二都

潭溪橋 在八十都

南岡橋 在南岡陳少傅墓坊。

洪橋 在十三都

皂莢橋 在仁五十都

珠公橋 在林四十三都。

雲溪石橋

通真橋 在七十一都

青塘石橋 在城西三里。

三岡橋 在七十五都

常住橋 在十一都

靈瑞橋 在八十一都

應宿橋 在八十一都

王家橋 在第六都

青雲橋 在六十四都

鄒公橋 在淳化鄉富田。宋淳祐鄒長者所建也。周益國書扁以表其仁,又有《橋記》。橋既圮,里人劉極遠割田三十畝為浮橋,且斂歲租以資補葺。

七星橋 走馬寨下七橋名「七星鏝」 者,廖元超捐資造。

南陽橋 去大櫟橋半里。明嘉靖三年,里士王學捐資修建。

黃田橋 在二十五都

朗石橋 在二十六都。相傳橋經兵斷,三十年石自生,連合如故。

張公橋 在淳化鄉。康熙三年,張瑤山太史捐資重建。鄉人利於涉而感其德,因以「張公」 名其橋。

生公橋 在淳化鄉。揚江河舊有橋,經久故廢。麻州曾果為之倡,歷數年不成。楊生甫慨然獨任其事,三年而工畢,里人因以「生公」 名橋,志仁也。

螺湖橋 在府城南,明正德二年建。

梅林渡 在城東三里慈善坊。地多梅,故名。林廣濟渡 :在縣南大巷口。

白沙渡 在十一都。沙石潔白,照岸。

丹砂渡 世傳王、匡二仙煉丹於此,在七十三都。

南亭渡 在縣南三里恭愛坊。舊有亭。

凌波渡 在縣南三里。舊有「凌波亭。」

大皋渡 在縣南五里第九都。昔傳王子瑤慕神仙術,晉永嘉中,由玉笥山渡邑南,會江漲,航一竹而濟,故以名渡云。

曲瀨渡 在永福鄉二十都,江瀨回曲。

逆樟渡 在第六都

禾埠渡 在十七都泰和津。

吉塘渡 在第九都

高塘渡 在十八都

長澇渡 在第五都

東界渡 在四十三都

梅塘渡 在四十二都

指陽渡 在二十九都。舊傳,唐相牛僧孺歸葬永新渡。此日將入,其夫人提釵指日,日為之停,故名。

羊步渡 在四十二都

株林渡 在四十二都

永陽渡 在二十六都

石山渡 在十三都,邑人范圍中記。

三江口渡 在第六都

槐花渡 :在醪村李氏下渡,藩相李崑田建亭於其上。

毛家渡 在三十九都。昔有毛姓居此。

橫江渡 在十九都

村前渡 在六十九都。前有大村,乃名。

東灣渡 在四十二都。其上水西流旋曲,至此東注。

長風紙平渡 在第七都。水自此深匯,澄澈不波。

佑聖渡 在第八都,旁有佑聖廟。

磨下渡 在八十二都。里人張統割田地各五畝,每歲葺舟。

水北黃家渡 生員劉東啟置。有義渡田二十畝。

小瀹渡 在二十二都江背。劉靜割田十畝,以贍舟濟。

篁霸渡 在三十三都。里人左駕孚割田十畝,為造舟之備。

李洲渡 在醪村李氏上,渡上有浮橋、勝蹟亭。

泰和縣

紳溪橋 宋淳熙中,康職建。

葛陂橋 明天順間,蕭本康建。

冠朝橋 郭奇耀建

清塘橋 元至正間,僧徑山建。

綠水橋

龍橋 在南門外,舊名「南平」 ,明洪武中建。嘉靖中修,萬曆六年重修,仍樹坊,遂定今名。

闕成橋 在信實門外

望仙橋 在東門外,宋熙寧中建。

馬公橋 縣東南百步江濱,城中溝水經此入江。

楂岡橋 元至正間,胡季溪建。

楓塘橋 元至正間,胡季林建。

楓樹橋 元延祐間,胡英可建。明正德間,胡鶚重修。

山觀橋  、「下水路橋 。」 「迎仙觀橋。」

「楊梅橋  」 、「夢陂橋。」

武溪橋 在大江濱。世傳隋越公楊素所築。元至正間,曾同吾建。明景泰中,王民望、歐陽廣濬再建。

胡耽橋 世傳胡耽建,遂以名橋。

醉翁橋 明嘉靖中,王貞吉建。

水坑橋 明弘治間,康道王宣鑑建。

思賢橋 宋紹定間,胡文可建亭。

鍾步渡  、狗尾渡  。梁家渡。

冠朝渡  。《白家渡  》。《郭九渡》。

劉家渡

懷仁渡 在縣南澄江濱,為縣要津。宋時創船以濟明宣德、正統間,船廢。成化中修復。大船,今仍渡小舟。又分上下二渡,在驛前。

曾家渡 塘口江濱

《將軍渡  》。《牛吼渡  》。《胡耽渡》。

仙橋渡 渡旁有「集義亭。」

高坪渡

早禾渡 宋淳熙間,胡箋建橋。元末廢。明洪武初,樂大成置上下二渡。

渡頭渡  橫水渡

吉水縣

土橋 在縣治一百五十步西坊。宋紹興間,知縣張汝礪督本邑人架木為之。明洪武二十年,主簿李義號「月舟」 ,作亭於上,又名月舟橋。高闊一丈二尺,後圮。成化間,知縣李智重修。

七里橋 在縣治七里折桂鄉二十三都。宋嘉泰間,「鄉民共建。明洪武二十年,主簿李義壘石為之。高闊八尺,長一丈二尺。」

鳳凰橋 一在縣治東七里,以其山似鳳凰,故名焉。宋政和間,鄉民架木石為之。一在文昌鄉龔坊。明正德丙寅,龔英才重建。

龍陂橋 在縣東四十里折桂鄉二十一都。世傳有龍居此,後又作橋,遂名之。高闊八尺,長一丈餘。

漁梁橋 在縣東三十里。宋慶曆間,鄉人共力修建。後因山水頹圮。明洪武七年,知縣李恆甫督民以石為之。高闊七尺,長一丈。

烏江橋 在縣東四十里許,折桂鄉二十一都。宋淳熙年間以石甃之,高闊計各八尺,長一丈餘。

太平橋 在縣一百二十里,折桂鄉三十四都,地名「太平村」 ,因名。未詳建立之始。元季頹圮。明洪武五年,里人共力重修。

連珠橋 在太平之東。二橋相連,故名。宋熙寧間,鄉民共建石甃之,其路與太平橋同。

吉昌橋 在文昌鄉山歌嶺下。長一丈,高廣七尺,通「吉水文昌」 ,故名。明弘治間重修。

烏龍橋 在縣南十五里,中鵠鄉五十四都。昔溪水汎濫,有龍繞其下,不毀,故名。未詳建立之始。

墨潭橋 「康熙十年重修。」

黃岡橋 在縣南中鵠鄉五十一都。宋咸淳七年,知縣楊獬架木為之。元季頹圮。明洪武五年,里人復修。高闊七尺,長一丈五尺。

謝家橋 在縣西同水鄉五十六都山原。羅氏建,甃以磚石,高闊各八尺,長一丈五尺。

歸駟橋 在文昌。夏朗因副使拙齋交介,兄弟榮歸,故名「歸駟橋。」 高廣九尺,長一丈五尺,巽溪橋。

石胡橋 俱在四十二都夏朗烏石陂。上下高闊各八尺,長一丈餘。

大橋 在縣治西五十六都。宋嘉泰間,鄉人建立,元末廢。明洪武二十年,主簿李義重修以「木。」

為之高闊一丈,長一丈五尺餘。

瀘兜橋 在第三都。以瀘水縈迴兜上,故名。宋咸淳間,知縣陳臧孫架木建立,高闊各七尺,長一丈。

牢橋 在仁壽鄉第二都,以近牢市,故名。咸寧二年架木為之,高闊各八尺,長一丈。

都陂橋 在仁壽鄉第二都。未詳建立之始,架石為之,高闊各八尺,長一丈。

雙村橋 在仁壽鄉第四都。宋咸淳間,架石為之,高闊各八尺,長一丈餘。

南華橋 在仁壽鄉第七都。宋乾道間架木為之。後因洪水頹圮,明洪武二十年重修,高闊各八尺,長一丈餘。

三條橋 在仁壽鄉第八都。宋乾道間架石為之,高闊各八尺,長一丈餘。

泰山橋 在折桂鄉下江,舊名「車頭橋」 ,年久頹圮。明成化辛卯,重新修築,作三洞,長十丈,高一丈二尺,闊一丈,更名「泰山。」

大江橋 在四十二都富陂。上下吉贑通衢作三洞。高闊一丈二尺,長十一尺。

嫠婦橋 在文昌鄉帶溪。昔里人王五爵妻喪夫守志,每欲捐資造橋,未果而卒。夫弟繼志築之,故名。

石橋 ,在文昌鄉。高一丈,長二丈餘。

傅家橋 在縣治二里東坊,年久頹圮,後重修。高六尺,闊五尺,長一丈五尺。路東通永豐,西達本邑。水自平湖發源,歷過逶迤,合永豐縣江。龍陂橋 在縣東四十里。

葛山橋 在縣南六十里,以山多生葛蔓,故名。「大花橋 」 ,在縣西一百五十步。

平溪橋 在墨潭嶺下。明弘治中重修。

火橋 ,在縣西一百五十步。

官橋 在縣北五里。明洪武間,二橋俱主簿李義重修。

會流橋 在折桂鄉二十三都。兩水合流,故名。橋廢已久。

坊頭橋 在崇桂鄉二十四都,地名「坊頭」 ,故名。里人王輯璧捐資新建。

黃橋 在五十六都。金壁舊頹,本里通判孫玫重修。

凹下橋 在五都元潭凹下,往來通衢。

株山橋 在縣北十里。邑令孫之益建。

文江渡 在縣北三里

張家渡 在縣南坊

大洲渡 在五十一都

白沙渡 在縣北五十里。

同江渡 在縣西北六十里。

源口渡 在縣北二十里。

雙溪渡 在縣西十五里。

張家渡 在四十九都。已上八渡,橫過贑水。水南渡 在縣南一里。路通本府。

徐家渡 在縣東南十五里。

藍家渡 在縣東南十五里。

甘家渡 在縣東南二十里。

臨流渡 在縣東五十里。

丁家渡 在縣東五十里。

周家渡 在縣東二十五里。以上七渡,橫過永豐水。

石棺材渡 在縣南五十里。

瀘江渡 在縣南八十里。

吟村渡 在縣東南八十里。已上三渡通吉安、永豐縣。

恩江橋 舊名「濟川」 ,在縣南百餘武。元至元間,縣尹何仲溫甃石十二墩,架屋四十二間。明洪武二十四年,知縣黃興甫重修。正統九年,知縣黃永從疊木為梁,建屋五十七間。正德六年燬於流寇,知府伍文定督縣重修。嘉靖四十年復燬於寇,知縣陳尚伊重修屋五十三間。至萬曆十二年復燬。十六年春,大水過渡,一舟溺水死者四十七人。知縣吳期炤憫之,乃構木鳩工,架梁豎屋,仍為五十三間。萬曆丁巳年,知縣瞿式耜重建。

皇清順治中重修。

小江橋 去恩江南五十步。春夏水溢,衝激不能渡。明萬曆中,甃石建屋,扁曰「渡口。」 徒杠六一橋 在縣治西一百五十步。橋畔舊有文忠公祠,故名。嘉靖燬於寇,後重修。

葛溪橋 舊名「仙源」 ,在縣治大西門外,明季建。順濟橋 在三都,明季建。

雙溪橋 在一都雙江口。明季建。

皇清順治十五年,改造石橋

永寧橋 又名「積善」 ,在一都。元延祐間建。明洪武初創屋,正統年重修,萬曆中火燼,復重修。乘駟橋 舊名「馬馱」 ,金大定二年建。

羅富橋 在十九都。元皇慶間造,後廢。明萬曆中,橋圮,後重修。

峽溪橋 在二都。兩山相夾,故名。

善果橋 在五都瑤溪,先名「豐樂。」

石橋 在四都。宋紹興間邑宰吳南老建。黃竹溪橋 在四都。元至元間縣尹何仲溫建。清風橋 舊名「彭藻埠橋在五都。宋紹興里人彭氏建。明洪武四年知縣蔡𤣱重修,後廢。正德三年居民李岳興甃石架木為梁,建屋十一間,鍾學士改今名。己亥年,嗣孫發祥、國器捐貲重修」 ,鞏石成橋。

普濟橋 在六都,地名「石嘴頭。」 元時邑人宋文禮建。

臘陂橋 在十二都。宋政和間,鄉民共建。上石滸橋 ,明洪武初,里人鍾平甫建,後廢。正統十五年,知縣黃永從命里人李伯澄甃石架木於上。

下石滸橋 在十七都。明洪武初,知縣蔡𤣱甃石建。

浪溪橋 在十七都

馬圍橋 在二十都

遷鶯橋 在二十都

南木橋 在四都

澤泉橋 在五都。明正統間,里人楊敬同率眾為梁。明萬曆二十一年,知縣吳期炤重建。福興橋 在三十八都沙溪。宋嘉祐丁酉,里人陳率齋建。

洪橋 在二十七都。張煥求兄弟修建。

萬歲橋 在藤田二十九都。今廢。

迎仙橋 在上固

南源橋 在二十七都。游氏重修。

集賢橋 俗名「梁坊橋」 ,在二十九都松山峽。明弘治間,邑人甯集賢建。後燼於火。萬曆十九年,知縣吳期炤重修。

繩武橋 在十一都。義民袁朝鎬糾族修造。濟川渡 ,即今「恩江橋。」

英潭渡 去縣五里

源頭渡 去縣五里

纂口渡 去縣二十里

華田渡 去縣三十里

桐陂渡 去縣三十里

百蛟渡 去縣四十里

蘇家渡 去縣三十里

楓樹渡 去縣七十里

河湖渡 去縣四十里

羅家渡 去縣七十里

木灘渡 去縣八十里

安福縣

鳳林橋 在縣北門外,跨瀘溪水。宋元豐間建。崇寧、紹「興、淳熙、慶元、嘉泰間,相繼重修。明嘉靖間,復創浮橋。萬曆中,甃石為橋。崇禎中,添置石欄,屹然壯觀。」

亭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宋建。明嘉靖間重修。

皇清順治中,水衝橋圮,後復重修。

朱村橋 在縣南三十九都。久圮。明隆慶間復建。崇禎中重修。

浴沂橋 在「復古書院」 左。

仁風橋 在「復古書院」 右。

麗澤橋 在復古書院後,又名「禮義橋。」 明時建「坦陂橋 。」 明嘉靖間圮,萬曆間復修。

龍馬橋 在縣東蒙岡山下。

迎春橋 在縣東

三江橋 在順安鄉。有鳳停水、同水、葛水相會,故名。宋咸淳間建,元廢,明洪武初修。

迎仙橋 在武功圖坪

寅陂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明崇禎中造。

皇清順治辛丑,橋圮復造。

金沙橋 通武功路,僧性現募修。

江州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吳楚通衢。里人甘自修重修。

寥塘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通舟湖孔道,宋建,明修,今重修。

大橋 明嘉靖間修

九都花橋 明萬曆間修。

集仙橋 在縣北門外,宋紹興間建。相傳居人夜聞橋上仙樂繚繞,旦往視之,惟見書「呂洞賓」 字於橋柱,故易今名。

鳳停橋 在縣北。唐元和間,有異人以鳳毛浮

考證

水而下,遇止處可立廟,揭名曰「鳳停廟。」 宋熙寧間,道士就廟前架木為橋,因名。

八角廟前渡 在五都

中州渡 在七里山

江口渡 在富池寺後

陳坊渡  、《西江渡  》《北真觀》前渡。

石獅渡 在縣西慶雲鄉。

水北渡 在縣北順安鄉。

嘉林渡 在縣東二十里,為吉安通衢。明崇禎九年,邑之士大夫以病涉議建橋,工已成,墩而未竟。

沛上渡 在西門外

王江渡 在治東南

龍泉縣

濟川橋 在遂江之上。宋景祐中,徙縣北,乃創江橋。元豐中,改名「王公橋。」 宣和中,復新之,更名「陳公橋。」 後經焚燬,徙之上流,名「雙溪橋。」 隆興元年,仍徙故地,名曰「濟川橋。」 慶元二年,移於下流半黃田,直通新市街,名曰「鎖江橋。」 後乃復舊所。嘉定元年重修。淳祐二年水後,再移黃田。五年復舊。元至元十五年修治,未幾復廢。元統中重造。至正元年,伐石疊木為橋。十年,山水衝決,橋圮於水。明洪武元年,造浮橋,為船三十三隻。率三年一易,屢易屢壞。宣德五年、景泰三年,相繼重修。明末廢。

皇清順治十四年重修,並建「風雨」亭一所。

惠澤橋 在南門外。因鑿渠溉田,故名。

上宏橋 ,宋文天祥記。

「雲巖橋 」 ,未載處所。

大倉橋 未載處所

鯤運橋 明萬曆十二年,知縣梁大政重建,王時槐《記》。

萬安縣

南門橋 即慶元橋,舊名「龍溪橋」 ,在縣南門外,明洪武三年建,歲久傾圮。成化間修,增高展闊。弘治八年重建。

皇清知縣胡樞捐貲重建。

密溪橋 在縣八里。明正統間修。

檜溪橋 在縣南五里。明成化年重修。

泥灣橋 在一都。久傾圮。

朝山前橋 在,一都久傾圮。

彭家橋 在二十七都。久傾圮。

長橋 在二十九都。久傾圮。

大蓼橋 在二十九都

小蓼橋 在二十九都

朝天橋 在縣北,今名「北門橋。」

平天廟前橋 在二都

平頭橋 在十都

雙徑橋 在二都

張公橋 在十都

通津橋 在第九都誠信江。明洪武初修,石砌五墩,上架木覆以石。歲久圮壞。

皇清康熙九年重修。其水自蕉源黃塘會於通津上

下,匯連京、廣,為利甚遠。

釣溪橋 在八都

壕嶺下橋 在二十三都。

社下橋 在二十三都

郭團橋 在二十三都

院前橋 在二十三都

上宏橋 在十五都

村背橋 在二十三都

下屯橋 在第一都

桐源橋 在第四都

駟馬橋 在二十二都

吳家橋 在銀塘衢,通京、廣源水,灌溉殊遠。後有「飛來塔」 二峰,今僅存其一。時有仙鶴爭巢其上。

松山橋 「通贑大路。」 「官路橋。」

寡婆橋 在三十一都

永新縣

清風橋 在縣東山寺左。

龍溪橋 在十八都

秀水橋 在東南一里。水自荷溪來,分為兩支,一環縣治而北,一環縣治而南,流合大江。長春橋 在縣東門外。明嘉靖間造浮橋。萬曆中重修。

===
《永寧縣志》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