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92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二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二十二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二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二十二卷目錄

 贛州府部彙考四

  贛州府關梁考

  贛州府公署考

  贛州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贛州府賦役考

  贛州府漕運考

  贛州府風俗考

職方典第九百二十二卷

贛州府部彙考四

[编辑]

贛州府關梁考        府志

[编辑]

本府。贛縣附郭。

東津橋 在建春門外。宋郡守洪邁始造浮橋,改名「惠民。」 嘉定甲申,左史鄭性之用鐵索聯舟以濟,後廢。明宣德庚戌,知縣李素重造。正統丙辰,通判鄭暹修,又廢。正德間,王兵使秩重建。自是有司修葺,以歲為差。

西津橋 在西津門外。舊名「知政。」 宋熙寧間,王師南征,郡守劉瑾始造浮梁。宣和間,祕閣李邁、寶慶間,侍郎聶于述繼修。元廢,以舟渡。明宣德庚戌,知縣李素重造,尋廢。正德間,王兵使秋重建。自是有司修葺,以歲為差。

南橋 在鎮南門外。宋郡守周必正造浮梁。明宣德間,知縣李素重修。

留公橋 在百勝門外。宋郡守留正建,故名。中書橋 在西津門外,元行中書省翁舟山建。度龍橋 在城東方即水站。里人封邑建。赤瀾橋 在桃源灘之濱,邑人劉志隆重建。惠仁橋 在貢水東,里人朱永琦重修。

白土橋 在貢水東,邑人謝時重修。

大由鄉小橋 「晉咸和元年,里人架石為之。」 明洪武丙子,謝志高重修。

白塔大橋 宋里人郭世傳、郭紹宗建。淳祐辛丑,進士王庸立碑。明正德戊寅,郭仁重立碑亭。梅林坑口橋 去縣三十里。

文溪橋  山坑橋 在西水二都。里人劉深重建。

黃鱤橋 在西水二都。知縣李素建,里人劉滄修。

大猶橋

章水鄉長步橋 明洪武知縣崔天錫建。永樂檢校李慎重修。

千秋橋  、化龍橋  、石鋪橋。

雲泉鄉柱源橋 ,知縣崔天錫建。

雙秀橋

長興鄉移溪橋 明洪武知縣邵宗質建。龍溪橋  、坑口橋  、林口橋。

安湖橋  、「志步橋。」

建春門東渡橋

西津門西津橋

南門鄧湖渡

湧金門渡 《水東》謝家渡。

大由鄉梅林渡

石瀨渡  。《竭步渡》。

愛敬鄉源頭渡

郭口渡  藍橋渡

《四會》鄉《王母渡》。

「章水鄉。」 《懷人渡》:

《楊梅渡  》。《黃金渡》。

郎中渡  。白澗渡  。上灘渡。

長步渡

雲泉鄉攸鎮渡

良富渡  、《望南渡  》。《小猶渡》。

錫口渡

長興鄉吉步渡

平固渡  。《江口渡》。

雩都縣

東門阜民橋

朝佛橋

西門西成橋

東南廂躡虹橋

縣南由義橋

宣義鄉東溪橋

禾溪橋  。「黃金橋  。」 「利涉橋。」

承口橋  、「下耆橋  」 、唐村橋。

「峽尾橋  。」 「筠竹橋  。」 「太白橋。」

下官橋

黃金鄉銀坑橋

紫微橋  石陂橋

知義鄉佛婆橋

平頭橋

通津門攀桂橋渡 縣之東十里率口渡,東南四里白口渡。

城西壩中心渡

宣義鄉龍門渡

新池渡  ,烏株渡  。橫石渡。

雞栖渡  ,承口渡  ,合江渡。

黃金鄉苦竹渡

赤口渡  、上吉渡  。車頭渡。

孤潭渡

知義鄉楓柯渡

信豐縣

嘉定橋 在上東門外。宋淳熙間,邑令趙師俠建,名「平政。」 景德間,邑令倪千里新之,更名「桃江。」 嘉定甲申圮,邑令張溫重修,改今名。明弘治,知縣倪俊因其故址,作浮梁其上。萬曆庚寅,甘御史士价倡議鼎建石橋。工訖未幾,被水衝圮。今仍浮橋。

迎恩橋 在縣北門外。舊名「虹橋」 ,架木為之,後易以石。邑令倪千里修之,更名「朝天。」 明洪武己卯,知縣彭奉先修,改今名。成化初,知縣何讓甃石為七堰,梁木其上,而屋覆之。正德初,知縣沈浩、嘉靖丁酉,知縣徐鑾、甲辰知縣沈學先後繼修。丙辰洪水圮,同知趙時齊重建石橋,仍屋其上。

縣東長壽橋

公橋   、黃泥坑橋。

縣南蓮花橋

「烏鋪橋  。」 「袁婆橋  。」 「大塘橋。」

火鍬坑橋

縣西竹橋 ,知縣倪俊改名「永興。」

「錢岡橋  」 、「白竹橋  。」 「延壽橋。」

《桃枝橋  》,《古木橋》。

縣北雞社橋

三板橋

縣東南火坑橋

縣西南張公橋

「七星橋  。」 「谷溪橋  。」 「延齡橋。」

東門桃江渡

縣東黃沙渡

龍湖渡  。《吳村》渡  。《王公渡》。

縣南七里渡

油洲渡  。《鳥傳》渡  。東塘渡。

小河渡  。《蓮池》渡  。《大吳》渡。

長演《渡  》劇:「付渡  」 :《水口渡》:

方溪渡  。劉公渡  。九龍渡。

崇仙渡

縣北東傳渡

營潭渡  、龍王渡 俱通贛縣。

縣西南參口渡 通南雄。

縣東北吳村渡 通贛縣。

興國縣

南門興眾橋 、「廣志橋。」

「西門山下橋 」 ,「西山塔下橋。」

北門濊江橋 俱通判王熊建。

龍興橋 在龍王潭。明萬曆辛亥,知縣吳宗周創建,以障水口。橫列七墩,架木為梁。繼任蔡鍾有訖其工。上覆以屋,旁置欄楯。未幾,被水衝圮。衣錦鄉小奮橋。

「空心佛橋 。」 「五郎橋  。」 「龍子橋。」

《黃枝橋  》。《竹園橋》。

清德鄉荷壙塘

「小花橋  。」 「武昌橋  。」 「池口橋。」

長安橋  。節義橋  。兔口橋。

「靈山橋  」 、「赤岡橋。」

儒林鄉德星橋

「結傳橋  」 、「暉院橋  。」 廖屋橋。

雲溪橋  、桐陵橋  、圳下橋。

大足鄉馬良橋

《上過橋  》。《下過橋  》。《桐溪橋》。

通眾橋  。「獨江橋  。」 「水南橋。」

「下獨橋  」 「屋山」 上中橋。

黃龍橋  、「太平橋  」 、「大陂橋。」

迎薰橋  清泉橋

寶城鄉大花橋

縣南隅竹埧渡

東門外武塘渡

清德鄉溫陵渡

孟口渡  ,新水渡  ,澄塘渡。

白沙渡  程渡

儒林鄉回列渡

大足鄉龍下渡

太平鄉方流渡

《寶城鄉》《苦蒲渡》。

會昌縣

東門抑洪橋 明萬曆癸丑,知縣冒夢齡鼎建。為石墩凡九,枕以木,墁以磚,護以欄,表以坊。計廣二丈,長五百餘尺,高二十有八尺,費一千六百有奇。

縣西會通橋 在舊會通鋪前,今廢。

懷仁橋 上、中、下三座。

縣北五里牌橋

珠瀾鋪廣濟橋 ,居民婁應奎造。萬曆癸丑,知縣冒夢齡修,長七丈,上覆以屋。

懷仁保龍至橋

白雲山下虎溪橋

二都五陂橋

西門臨清渡

一都湘鄉渡

冷水渡  。《石門渡》。

羊角渡  。峽頭渡  。大會渡。

葉坊渡  謝坊渡

懷仁鄉黃坊渡

莊埠渡  、懷仁渡  、小化渡。

鸕鶿渡

溪背魚溪渡

桂林渡  。麻州渡  。龍船渡。

安遠縣

城橋 三座一在迎薰門,一在賓陽門,一在拱極門,俱知縣甘文紹建。

縣南大橋 宋縣令王澹建。

西瓜埧橋

縣西濂川橋 宋嘉定丙子,縣令袁士表建。明嘉靖乙卯,知縣吳卜相伐石重建,改名「羅星。」 《修田坊》、拱橋。

南逕橋

南水鄉黃土潭橋

龍安橋  、望恩橋  、利涉橋。

北水鄉龍頭橋

《弔梘口橋》「《長沙保》逕口橋。」

固營保滑石橋

龍石橋

龍頭渡 在大橋頭

板石渡 在官坑凹下

湯邦渡 在龍泉保

社山渡 在龍泉、太平二保之界。

河口渡 在固營保

長寧縣

縣南太平橋

福善橋

縣西通濟橋

縣北東拱橋

河嶺渡  ,城江渡  ,新村渡。

車頭渡

寧都縣

縣東苦竹橋

「土鬲橋  」 、「長江橋。」

縣南第一橋

「第二橋  。」 「第三橋  。」 第四橋。

文昌橋  。「毛坑橋  。」 「桑園橋。」

縣西長逕橋

縣北拱辰橋 宋淳熙年建。

美山橋  。獅子橋  。「田西橋。」

「流芳橋  。」 「蓮湖橋  。」 「蓮陂橋。」

姜逕橋  。「吳池橋  。」 「清平橋。」

「駱駝潭橋 。」 「杉口橋  。」 「《百路石》逕橋。」

曾公橋  。「楓逕橋  。」 「黃潭橋。」

「山角橋  。」 「下沽橋  。」 「月桂橋。」

古坑橋  、「遙步橋  。」 「廖元橋。」

龍舌橋  廖屯橋

縣東南江東橋

浮藍橋  。「石溜橋  。」 「雲逕橋。」

縣東南通濟渡

下謝渡  、渡頭渡  、璜溪渡。

鍾公渡  。鹿江渡  。黃村渡。

「大龍渡  。」 「小龍渡  。」 《龍下渡》。

縣北朱家渡

《魚江》渡  。《羅巷》渡  。《羊灌》渡。

鰲口渡  、中傅渡  、林池渡。

《棠梨渡  》。《苦株》渡  。《孚惠》渡。

南當渡

縣西北蓮塘渡

瑞金縣

縣南雲龍橋 舊名「綿福」 ,宋縣令孟植建羅溪橋。

縣西嚴坑橋

大埠橋

縣北菱角橋

東北壬溪橋

西南武陽橋

會通橋

西北通濟橋

南門縣前渡

北門雙清柳渡

「浮鄉」 《漁舡》《埧渡》。

武陽園渡

招召鄉譚屋渡

白杭渡

龍南縣

東門橋  。東江橋 。「宋縣令林克思、鄭輪建。」 南門橋  。西門橋。

縣東下汶橋

長橋

縣南雙院橋

「橫溪橋  。」 「尹山橋。」

縣北龍頭橋

洒口橋

縣東北寧江橋

縣西北樓背橋

南逕橋

縣東東山寺前渡

里仁渡  上營渡  縣南。連塘渡。

縣西水西渡

象塘渡  滸坊渡

縣北北門渡

《關西渡  》《寧溪渡》。

縣西南羅盤石渡

龍眼渡

石城縣

西門瑞昌橋

北門興賢橋

小石橋

縣南臥虹橋

縣北延慶橋

赤江橋  、「通濟橋  。」 杉溪橋。

長上里西坑橋

「李獵石橋 。」 「石排橋  。」 「長樂橋。」

若班隴橋

石上里羅源橋

分水橋  、盧坑橋  、東門嘴橋。

柞竹坑橋

石中里何石橋

龍坑橋  、鋪背橋  、石板橋。

南嶺橋

禮上里。請幫助識別此字。石橋「顧東橋。」

龍上里秋口橋

楊源磜橋 、磜下橋、東門渡  、南門渡  、古樟渡。

定南縣

南門橋  、「西門橋  」 、「水東橋。」

泥竹園橋

高沙保下坊橋

黃乾頭橋 、《下池橋》。

下歷保司灣橋

鄭屋橋  、「司前橋  」 、「大湖橋。」

潭慶保盤古橋

十二坵橋 魚逕橋

太石保逕口橋

粗石橋

橫江保仙嶺橋

上坑橋  、黃沙橋  、官橋。

安寧橋

江南里程嶺橋

南門渡

高砂保火甲渡

大竹園渡 、石頭渡  、月江鋪渡。

大石保九洲渡

小石保長布渡

鶴子渡

內江官渡 知縣章罃設。

贛州府公署考        通志

[编辑]

本府。贛縣附郭。

府治 在城之北,明洪武初年建。

經歷司  照磨所  知事 ,俱在府治內。司獄司 在贛縣治東。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西。

贛縣治 在府城東北。明洪武初年重建,弘治辛亥重修。

長洛巡檢司 在黃金鋪,今廢。

桂源巡檢司 在縣雲泉鄉。

磨刀寨巡檢司 在縣愛敬鄉。

外縣

雩都縣治 在城之南,宋紹興己未建,明洪武元年重修。

平頭寨巡檢司 在縣知義鄉。

青塘寨巡檢司 在縣藍田鄉,今廢。

印山巡檢司 在縣治東北,今廢。

陰陽學 久廢

醫學 久廢

信豐縣治 在城之東。唐天寶元年建,明洪武重修,正德甲戌重建。

新田巡檢司 在縣治東一百里。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西

興國縣治 在城東南,宋太平興國壬午建,明洪武初年修。

迴龍寨巡檢司 ,衣錦寨巡檢司。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西

會昌縣治 在城之北。宋太平興國壬午建,元陞為州,明洪熙戊寅改建。

湘鄉巡檢司 在縣治南八十里。

承鄉巡檢司 在縣治北八十里。

河口巡檢司 在縣治,今廢。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南。

安遠縣治 城北。唐貞元戊辰建。明洪武重建。板石巡檢司 在縣治西北七十里。

大墩巡檢司 在縣治東。

陰陽學 附「城隍廟。」

醫學 在縣治西南

長寧縣治 在水東門內。明萬曆乙亥建。雙橋保巡檢司 在縣治北一百二十里。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內。

寧都縣治 在城之中,隋大業三年建,明正統壬戌重修。

下河寨巡檢司 在縣感惠鄉。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南。

瑞金縣治 在城北,宋紹興壬申建,明弘治甲寅年重修。

湖波巡檢司 在縣治東北八十里。

瑞林巡檢司 在縣治西北一百里。

陰陽學 在縣治西

醫學 在「忠烈祠後。」

龍南縣治 在城東北。南唐保太建,明嘉靖癸亥重修。

陰陽學  、醫學 俱在倉門樓東。

石城縣治 在城東南。南唐保太十一年建,明洪武初年重修。

捉殺寨巡檢司 在縣治西。

陰陽學  醫學 在縣治東,今廢。

定南縣治 在城南,明隆慶庚午建。

下歷巡檢司 在下歷保西。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東。

贛州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通志

[编辑]

本府。贛縣附郭。

贛州府儒學 在府治東。宋慶曆中創于澄清坊,治平間徙于豐樂寺。紹興間火,知州趙善繼重修。元末燬,至正間重建,尋火。明洪武甲辰再建。成化間,知府曹凱易景德寺,改建府、縣二學。嘉靖壬戌,御史陸穩修。按舊學在紫極觀,今為祥符宮,遂從諸生之請,遷復舊地,後圮。萬曆庚寅,知府黃克績重建。

社學 :各縣皆有,散在四處。

贛縣儒學 按《圖經》,舊有廟,近紫極宮。宋廣紫極宮為祥符宮,廟遂廢。皇祐初,即故址東南建學。明成化間,徙景德寺。嘉靖間,遷復祥符宮,與府並。萬曆甲辰,督府李汝華仍遷于景德寺故址。庚申壞,督府周應秋協郡縣官余文龍、翟元肅、劉永基重修。

濂溪書院 在縣治東三里。周濂溪嘗通判虔州,後人因建書院。

先賢書院 在縣治東。宋楊澹軒精舍故址。門人尚書陳韓請于朝建。

外縣

雩都縣儒學 在城西隅。宋天聖間建。景祐間凡三徙。元初復徙縣西北隅。明洪武初增建。弘治間副使張璁新之。正德間火,知縣劉天錫乃以學址易紫陽觀改建。嘉靖庚子復今所。信豐縣儒學 ,在縣東南。宋「景德中建。紹興、至元屢火屢遷。明成化中又火。弘治間副使張璁重建。後又火,副使楊璋重建。嘉靖間同知」 張銓修葺。

陽明書院 「在縣內。」

興國縣儒學 宋始建于南門城外。治平間,歷三遷。至明嘉靖,推官許鑰謀遷治平觀,以舊學址易之。後燬,同知毛汝麒鼎建。萬曆知縣吳宗周重修。

安湖書院 在縣治東八十里。

會昌縣儒學 舊在縣西北隅。元末火,隨重建。明「洪武戊申,徙于東北。壬申火。永樂間,知縣王文孜重建。成化間,知縣梁潛購千戶白瓊故宅,廓而新之。萬曆間,知縣冒夢齡重修。」

安遠縣儒學 在縣東。宋慶曆間建。紹興中徙興慈寺。元大德徙今所。元末火。明洪武丙午,知縣周泰重建。弘治癸丑知縣甘文紹修葺。長寧縣儒學 ,在縣治左。明萬曆乙亥知縣沈文淵建。

寧都縣儒學 舊在縣治東隅。宋崇寧中建。紹興間徙城隍廟右。紹定間徙西城外。元末火。明洪武初,邑人兵部侍郎彭祥重建。正德間徙崇福寺。萬曆間,知縣林挺仍改建于西城舊址。梅江書院 縣令夙子興建。

瑞金縣儒學 舊在城隍廟。宋崇寧中徙縣東。紹興間又徙縣右。明正統間火。景泰間,知縣徐安修建。弘治中徙東嶽廟。嘉靖間,知縣鄧杞復徙故址。隆慶辛未,知縣呂若愚以學面逼城垣,購民間隙地廣之。萬曆間,知縣褚奎臨、潘舜曆修葺。

龍南縣儒學 舊在縣東南集賢坊,宋元祐間建。明洪武初重修,後燬。教諭陳九思議併郡學。正統間,復建學。成化間,遷城內。正德中,知府邢珣崇土三尺,以杜水患。隆慶間,改遷于城南巽隅。都御史張翀、知府黃扆、知縣文程、王繼孝相繼畢工。

石城縣儒學 舊在縣治東北。唐長興間建。宋紹興間徙郭頭,又徙迎恩坊。元末燬。明洪武初重建,後徙中節坊,復徙安仁門南。正德間水圯,隨遷舊基,後圯。萬曆壬寅,知縣唐元嘉改建。定南縣儒學 在縣治左。隆慶庚午,都御史張翀議建。辛未,都御史殷從儉、知府黃學海、知縣陳時範重修。

贛州府賦役考    通志府志合載

[编辑]

府總

寔在人丁五萬二千三百四十二丁,食鹽課三萬二千四百三口五分。寔共徵銀一萬二千四百一十二兩七錢五分七釐六毫。內贛縣、石城二縣,于康熙二十年編審案內審除絕亡人丁二千四百一十三丁,食鹽課六百九十五口,共應減銀四百三十二兩五錢五分一釐五毫。現奉部覆豁免。

「《寔在》成熟田」 三萬二百五十一頃五十三畝八分四釐七毫八絲七忽七微八纖。

地一千八十頃三十一畝六分八釐四毫八絲九忽三微二纖;

山四百九十頃二十七畝八分一釐一毫;塘八百四十頃九十七畝五分三釐二毫一絲四忽九微。

官瓦草房八十四間,共寔徵銀一十一萬五百六十三兩五錢五分一釐七毫五絲八微五纖。寔徵米二萬四千三十一石三斗八升三合五勺九抄二撮。

贛縣

原額官民田地、山塘六千一百六十三頃三十二畝九分九毫。

夏稅鈔、六百二十三錠一貫七百七文

秋糧米、一萬八千三百四十五石七斗九合九勺。

農桑絲、四十一斤二兩九錢

青靛四十三斤九兩九錢二分。

雩都縣

原額官民田地塘一千八頃二十六畝一分九釐三毫一絲五忽。

夏稅鈔、八十三錠七百七文

秋糧米、四千三百一十五石三斗六升一合四抄。

農桑絲、二十二斤一十二兩三錢

信豐縣

原額官民田地塘四千六百三十頃一十八畝八分七釐七毫二忽。

夏稅鈔、四十錠三貫六十文九分九釐五毫七絲

秋糧米、一千九百四十三石五斗三升一合二勺。

農桑絲二觔

興國縣

原額官民田地、山塘二千九百三十八頃九十二畝六分六釐四絲。

夏稅鈔、二百八十錠三貫一十九文

秋糧米、一萬三千二百四十八石四斗八升一合六勺

農桑絲、一十斤十四兩五錢

會昌縣

原額官民田地塘一千五百九十五頃八十八畝五分三釐一毫五絲。

夏稅鈔三錠二貫九十文

秋糧米八百三十五石二斗六升四合五勺八抄。

安遠縣

原額官民田地塘一千五百四十頃六十二畝五分七釐。

夏稅鈔、一十五錠五百六十八文七分

秋糧米七百七十石八斗二升三合七勺五抄。農桑絲一斤六兩一錢

長寧縣

原額官民田地塘六十一頃六十畝八分一釐五絲二忽。

夏稅鈔、六錠二貫一百四十八文一分

秋糧米二百三十四石一斗九升二合八勺九抄。

《農桑絲》、一十四兩四錢

寧都縣

原額官民田地、山塘八千三百二十二頃五十五畝八分五釐八毫。

夏稅鈔、七百四十三錠二貫一十四文

秋糧米、二萬一千一百四十三石八斗一升五合八勺。

農桑絲、四十八斤一十五兩九錢

瑞金縣

原額官民田地、山塘二千七百九十七頃一十二畝一分九釐六毫。

夏稅鈔、六十七錠一貫六百六十一文

秋糧米一千五百四十一石六斗一合二勺二抄五撮。

農桑絲、一十九斤八兩七錢

土椒三斤八兩

龍南縣

原額官民田地、山塘一千六百六十四頃二十三畝七分三釐。

夏稅鈔、八十二錠二百二十四文

秋糧米三千六百六十五石九斗五合六勺。《石城縣》

原額官民田地、山塘二千二十九頃八十九畝一分二釐八毫。

夏稅鈔二百一十錠七貫四百三十一文。秋糧米、四千五百七十二石三斗七升四合六勺。

農桑絲七斤二兩

定南縣

原額官民田地塘七百七十七頃五十畝七分九釐一毫九絲四忽一微五纖。

夏稅鈔、一十五錠一貫二百六十一文五釐四毫

秋糧米六百八十六石五斗八升七合六撮六圭三粟五粒。

贛州府漕運考        府志

[编辑]

府屬總

舊額派兌淮正副腳米共九千三百零五石五升七合六勺五抄,每糧一石,該徵正副腳米五斗零七合九抄。近議官解再加耗米三升七合二勺,運費銀四分,總計耗米六百七十八石七斗八升八合四勺。連前正副腳米共九千九百八十三石八斗四升六合五抄,內除兌軍九千六百一十六石一斗六升九合,又除解官夫役、船戶食米併省城挑夫腳米共用一百四十六石三斗三升八勺一抄五撮外,尚餘二百二十一石三斗九升一合二勺五抄。總計運費銀九百一十七兩二錢八分五釐四毫九絲五忽。內除雇船、募夫、沿途神福兌軍酒席、輕齎、滴補各項使費用銀四百四十兩三錢八分二釐九毫九絲三忽一微。又除預備貯庫銀一百兩外,尚餘一百九十三兩四錢四分五釐四毫二忽九微。連前餘米,盡付解官支用。

一、額派南京倉正副米共四千一百五十四石零九升二合八勺。每糧一石,該徵正副米二斗二升六合四勺。近議官解再加耗米三合四勺,運費銀二分,總計耗米六十一石零八升九合六勺。連前正副米共四千二百一十五石一斗八升三合四勺,內除上倉三千三百五十九石九斗二升八合,又除解官夫役、船戶食米四十五石六斗外,尚餘八百零九石六斗七升一合四勺。總計運費銀三百六十兩九錢一分四釐一毫九絲八忽。連原額編驢腳銀一百七十兩四錢七分二釐,共五百三十七兩三錢八分六釐一毫九絲八忽。內除雇船募夫、沿途神福、上倉銷批各項使費,共用銀三百九十七兩八錢八分九釐四毫二絲六忽外,尚餘一百三十九兩四錢九分六釐七毫七絲二忽。連前餘米,盡付解官支用。

一額派《南京》本色布九百四十九疋一丈五尺。每疋價銀三錢零五釐。共銀二百八十九兩五錢九分七釐五毫向係京倉解頭領解糧既改則此項布疋、亦當屬之官買官解矣一應使費。應于餘米八百九石有奇餘銀一百九十三兩有零內出辦

一貯庫預備不虞銀一百兩,如保歷年無事,積至八百兩,許各里長呈請本縣免徵運費一年內餘六十九兩一錢七分一釐六毫四絲,仍貯庫聽候下次奏支。

一、運費銀兩係隨米帶徵,不在糧差額編之內。多寡不一,任從散碎,可以隨便分給船戶各役,不必傾銷。其餘一切條款,備載《官解事宜書冊》。一、兌淮新加耗米一千一百四十九石三斗九升八合八勺七抄二撮六圭六粟,內應支二百一十八石五升五勺七抄六撮,尚存七百一十五石二斗八升三合四勺七抄五撮。內將四百石以備盤駁交兌不足之數,餘三百一十五石二斗八升三合四勺七抄五撮。每石折銀五錢,共一百五十七兩六錢一分四釐七毫

一、原派船腳使費銀九百一十七兩二錢八分五釐四毫九絲五忽;內裁減銀四百兩零二錢一分八釐七毫八絲八忽七纖,併前折耗米銀一百五十七兩六錢四分一釐七毫,共銀五百六十兩八錢六分四毫八絲八忽七纖改抵宗祿。

一、南京倉新加耗米二百零七石七斗四合六勺四抄。內裁一百四十六石六斗一升四合八勺,減派于民;餘六十一石八升九合八勺四抄。每石折銀五錢。共折銀二十兩五錢四分四釐八毫。

一原額及新增船驢腳費銀共七百二十兩八錢四分四釐二毫九絲七忽。內裁減銀六十七兩五錢七分四毫四絲五忽,餘存銀一百兩併前折耗銀三十兩五錢四分四釐八毫,共銀一百九十八兩一錢一分五釐二毫四絲五忽改抵宗祿。

寧都縣官民糧通共二萬一千一百四十三石八斗一升五合八勺。

一、額派兌淮正副腳米一萬二千六百零六石二斗一升四合五勺。每糧一石,該徵正副腳米六斗一升六合二勺一抄二撮六圭八粟。近議官解加耗米三升三合七勺八抄八撮三圭二粟,運費銀五分。總計耗米七百一十四石三斗九升二合九勺,運費銀一千零五十七兩一錢九分,俱付解官收為雇募神福各項盤費:一、額派南京倉正副米共五千六百一十六石。

零八升一合六勺。每糧一石,該徵正副米二斗八升三勺六抄四撮五圭六粟。近議官解加耗米九合六勺三抄五撮四圭四粟,運費銀三分六釐。總計耗米二百零三石七斗二升九合九勺,運費銀七百六十一兩一錢七分六釐八毫,俱付解官收為雇募神福各項盤費。

一額派南京本色布三百八十四疋二丈二尺三寸二分。官給銀買辦。其扛解使費、即于京米水腳銀內支用

一、兌淮新加耗米一千一百四十九石有零。除船腳應支外,又除三百石以備交兌不足之需,餘四百四十三石三斗三升。併《簟笪》餘米一百一十石四斗四升。每石折銀五錢,共銀二百七十七兩三錢八分五釐。

一、派船腳使費銀一千一百八十四兩六錢五分,裁減二百九十兩零六錢六分;內將一百二十七兩六分減派于民;餘一百六十三兩六錢,併前折耗米銀一百七十七兩三錢八分五釐改抵宗祿。

一南京倉、新加耗米五百二十石八斗九升五合。內減三百石、每石、折銀五錢。共折銀一百五十兩

一、派船腳使費銀九百二十九兩三錢二分八釐。內減一百六十九兩減派于民;餘一百五十三兩併前折耗米銀一百五十兩,共銀三百零三兩改抵宗祿。

贛州府風俗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漢書·地理志》:「以漁獵山伐為業。」

伉健工巧,好佛言「鬼。」

李太初《州學記》「抗志勵節。」

《郡舊志》,「士知向學,民頗遷善。」

明府志吾郡壤接百粵,開設之初,封域東包揭陽,土風相近,火耕水耨,習拳勇漁獵,信鬼淫祀,其漸靡使然也。迄于隋唐,疆圉日闢,聲教寖遠,人皆抗志勵節。故《唐書》宰相系有贛人。嗣是而文人學士愈益彬杉,贛寧雩興,遂有聞于天下,而各邑亦時有聞者。振纓緌于一門,流芬芳于奕世,載之譜牒,可攷而知也。舊志謂「唐始有士,宋始有名」 ,士不虛耳。所稱故俗之悍勁、伉健、獷訐、好鬥、喜爭,則以異時方隅多壘,其人日講戈矛征戰之事,久而相沿,無足怪者。《志》謂得天地陽偏之氣,不可以刑威攝,而可以義理動,是或一道也。

民間絕無四方奇訛之物。男子布袍,女子椎髻,冠昏僅取成禮。燕會止列數肴,即貴家大族亦無所棼華。青衿之士,不窺巿門,不干公府。見長者于學宮,逡逡諾,趨唯謹。遭于道,肅揖拱立,長者子弟視之,弗為倨也。有所聞于上官,必稟命而後行。不然,且得斥其名責數之矣。彼一時也,質直退讓之風何如哉?乃今鑿朴為琱,易儉為侈,服飾器用,燕飲之浮淫,轉相慕效。而又不分貴賤,不論賢愚,戴方巾,被花繡,躡朱履,蓋裝銀頂,樂用銅鼓,犯《上亡》等法制謂何?後進之士,自行一意,無復與先輩相關,翹然高自標表,疏于寔蹈,至不能為齊民倡,而反有甘同巿井者,則不學之過也。往里人畏見官府,不操刀筆,州邑「傭書,盡屬流寓。」 今土著子弟粗識字義者,紛然進,如蟻逐腥,即棄本業,負券責不顧,伍陌騶傔,往不敢與閭右齒。今閭右亦不羞為之擁呵前導,無闇然之色。何以故?蓋若輩見苦為生,難一寄名在官,即可化瘠為腴,故巿人詆「入儒門不如入公門,奈何不舍彼而就此也。」 吁,可嘆哉!歲時風物,大概與他處相類,然多從簡菲,冠而三加,昏而親迎。士大夫間一行之。四時之祭,雜以鄉俗,不純用古。獨居喪者不持三年之服,與諸友過從,率避凶而變吉。冠不縞而常青,服不衰而常布,甚者色衣赴賓筵,酣飲聽伎樂,忍心哉!在士猶然,又何責之委巷細民乎?

賣去田產,屢索錢而致告害,名曰「不敷」 ;相連地界,謀風水而盜葬,詭云祖塚。摴蒲之黨,引類招朋;無為之教,誣民惑眾。此又澆薄之俗,所當亟為禁治者也。

《郡志》:隋唐疆圉日闢,聲教寖遠,人皆抗節篤志,故《唐書》宰相系有「贛人。」

《信豐志》:「崇尚廉恥,好鬥健訟。」

劉尚友《會昌州儒學志》「風俗篤厚,人物秀特。」 《安遠舊志》「婚婣苟且,喪祭疏略。」 《瑞金舊志》「剛悍難治。」

《石城舊志》:「男耕稼而不商賈,女麻枲而不蠶桑。」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