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25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卷目錄

 衡州府部彙考十一

  衡州府驛遞考

  衡州府兵制考

  衡州府物產考

  衡州府古蹟考陵墓附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一卷

衡州府部彙考十一

[编辑]

衡州府驛遞考        府志

[编辑]

衡陽縣:附郭。

臨蒸水驛 在北城外。今其地為廣盈倉。《七里》水驛 ,在縣北六十里。

新塘驛 在縣東南六十里。

急遞總 在府治右

上育鋪  ,市江鋪  ,煙竹鋪。

大石鋪  ,路口鋪  ,白石鋪。

排山鋪 以上七鋪皆西南路抵祁陽界。梅田鋪  橫江鋪  野塘鋪。

迎水鋪  九渡鋪 以上五鋪俱北路抵衡山縣界。

小塘鋪  ,桐橋鋪  ,東陽鋪。

栗田鋪  ,赤水鋪  ,白楊鋪。

界牌鋪  ,廖田鋪  ,郭門鋪 以上九鋪俱東路抵耒陽縣界。

畔沙鋪  ,栗陽鋪  ,魏家鋪。

雲集鋪  即鐵關  市梁鋪。

平陽鋪  東江鋪 以上關鋪,俱南路抵常寧縣界。

柘里鋪  、溪田鋪  、大橋鋪。

倉庫鋪  、臨瑞鋪  、赤水鋪。

雷忠鋪  ,演陂鋪  ,白佛鋪。

金華鋪  雲山鋪  磨石鋪 以上十二鋪俱西路抵寶慶界。

上溪鋪  、東郊鋪  、竹橋鋪。

黃田鋪  梅塘鋪  九江鋪 以上六鋪俱東北路抵安仁界。

衡山縣

皇華驛 按《縣志》,此水驛也,改霞流水驛置此。黃堡驛 在縣北九十里,即霞流水驛,改置於此,地屬湘潭,官屬衡山。馬係衡山、湘潭、安仁三縣共遞。

急遞鋪總鋪 在縣左

烏石鋪  馬嶺鋪  ,依田鋪。

「萱洲鋪 以上四鋪俱西路,抵衡陽縣界。」 板橋鋪  石橋鋪  柘塘鋪 ,以上三鋪俱北路,抵「湘潭縣界。」

耒陽縣

急遞鋪總鋪 在縣前

布林鋪  、煙竹鋪  、小水鋪。

黃岡鋪  ,胡橋鋪  ,白泥鋪。

東山鋪 以上七鋪俱南路,抵桂陽界。

栗塘鋪  ,石羊鋪  ,石塘鋪。

荊紫鋪  春江鋪 以上五鋪俱北路抵衡陽縣界。

東塘鋪  ,龍塘鋪  ,通水鋪。

彭家鋪  ,和樹鋪  ,「牌浩鋪。」

東橋鋪  小塘鋪 以上八鋪俱東路抵安仁縣界。

松林鋪  、鬱沖鋪  、傍陂鋪。

藍沖鋪  ,城上鋪  ,城下鋪。

赤陂鋪  ,高背鋪  ,肥江鋪。

鹽沙鋪  田心鋪 以上十一鋪俱西路抵常寧縣界。

常寧縣

柏坊驛 在縣北三十里。原設驛丞一員,今裁,衙廢。

河洲驛 在縣西二十五里。原設驛丞一員,今奉裁。

急遞鋪總鋪 在縣前

金堂鋪  ,東沖鋪  ,沙江鋪 以上三鋪俱東南路抵耒陽縣界。

大陂鋪  ,長沖鋪  ,黃茅鋪。

石盤鋪  彌勒鋪 以上五鋪俱東路抵桂陽州界。

玉水鋪  ,藍田鋪  ,柏坊鋪 以上三鋪俱北路抵衡陽縣界。

《潤澤坊》冷鋪一間 。「南門外」 冷鋪一間。

「知時泉」 冷鋪一間 。「儒學前」 冷鋪一間。

「《西河冷》鋪」 一間。

安仁縣

急遞鋪總鋪 在縣西北。

大田鋪  ,黃茅鋪 ,二鋪俱東路抵茶陵、攸縣界。

大石鋪  、山口鋪  、樟橋鋪。

江東鋪  大塘鋪 以上五鋪俱東南路抵酃縣界。

赤塘鋪  ,青路鋪  ,彭蠡鋪。

平山鋪 ,以上四鋪俱南路,抵耒陽縣界。新渡鋪  梅穆鋪  潭湖鋪 ,以上三鋪俱北路,抵衡陽縣界。

酃縣

急遞鋪總鋪 在縣前

斜瀨鋪 北路抵茶陵州界。

石鼓鋪 西路抵安仁縣界。

桂陽州

急遞鋪總鋪 在城北門內,久廢。

烏桐鋪  、東岡鋪  、斗下鋪。

大富鋪  、安村鋪  、邊畔鋪。

黃橋鋪  ,香風鋪  ,稈壕鋪 以上九鋪俱北路抵常寧縣界。

十里鋪  ,橫塘鋪  ,錦里鋪。

楓岡鋪  、冷水鋪 以上五鋪俱西路抵嘉禾、藍山二縣界。

下犁田鋪  ,石燕鋪  ,星陂鋪。

楊林鋪 以上四鋪俱西南路,抵寧遠縣界。長塘鋪  豐泉鋪 二鋪,俱東路,抵郴州界。樟溪鋪  帶下鋪  ,長分鋪 ,以上三鋪俱南路,抵臨武縣界。

嘉禾縣

急遞鋪總鋪 在縣前

「犁牛鋪 」 北路抵桂陽州界。

勾弓鋪  ,繫馬鋪  ,桐梁鋪。

浦溪鋪 以上四鋪俱東路抵臨武縣界。《臨武縣》

急遞鋪總鋪 在縣西,今廢。

萬石鋪  ,西塘鋪  ,桂香鋪。

《金香鋪  》《正南鋪  》,《佛子鋪》。

桃林鋪  月華鋪 以上八鋪俱北路抵桂陽州界。

文化鋪  、奉節鋪 ,二鋪俱東路抵宜章縣界。

朱禾鋪 西路抵藍山縣界。

藍山縣

急遞鋪總鋪 在縣前

山塘鋪  ,福星鋪  ,黃嶷鋪。

見龍鋪  馬裊鋪 以上五鋪俱北路抵桂陽州界。

排下鋪  、田心鋪 二鋪俱東路抵臨武縣界。

楓木鋪  、梓木鋪 ,二鋪俱西路,抵寧遠縣界。

衡州府兵制考        通志

[编辑]

本府。衡陽縣附郭。

衡州府城守副將一員  ,都司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四員

臨藍營參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衡山縣:《兵制》無考。

《耒陽縣志》

[编辑]

《民壯 》一百一十三名。

更夫 每門四名。以上防禦城垣。

團長 每鄉四名

《保長 》每鄉一名。以上守鄉村。

常寧縣:《兵制》無考。

《安仁縣志》

[编辑]

縣舊無營房,知縣周元良捐俸銀二十三兩。於康熙五十二年五月十三日買陳邦兆住房一所,計房舍六間。

酃縣兵制無考

《桂陽州志》

[编辑]

順治五年,衡州設立城守副總一員,都司守備、千總各二員,把總四員。康熙五年,裁都司守備各一員,桂陽州千把總一員,遞更馬步兵共六十名。

臨武、藍山、嘉禾別設參將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步兵駐臨武。

衡州府物產考        府志

[编辑]

府總

《舊志》
土宜稻田雖曠不甚腴畝收不過二石上

[编辑]

田倍之。下田不能一石,此外無它奇產。西鄉產竹,可作草紙,僅供楮錢用,則好巫尚鬼之助也。穀屬

「兩接」 ,早  救饑,早  安南粘  油紅粘,百日粘  ;團殼粘  ,齊粘   ,天降粘,秋粘   、冬粘   順風粘  ,晚禾粘,早糯   、白糯   、黃糯   、紅糯、鐵鬚糯  、大糯   、花榖糯  、蕎麥、白麻   、黑麻   、大麥   、小麥、烏豆   、菉豆   、豇豆   、豌豆、田豆   、白扁豆  、龍爪豆  、羊眼豆、光豆   、花豆   、紅豆。

蔬屬

白菜   、波菜   、芥菜   、大菜、布菜   、莧菜   、萵苣   、蓴菜、蘿蔔   、油菜   、菠菱   、苦蕒、菘    請幫助識別此字。    茄、    蔥、苧、    芹、    韭、    蒜、薤、    薑、    芋、    薯、茼蒿、   芫荽、   筍、    蕨、冬莧、   葫蘆、   黃瓜、   冬瓜、西瓜、   線瓜、   斑瓜、   絲瓜、瓠、    苦瓜、   南瓜、   木耳果屬

桃    梅    李    杏,橙    ,柑    ,棗    ,楊梅菱角   橘    ,銀杏   ,石榴,柹    藕    ,梨    ,櫻桃,枇杷。

竹木之屬

篁竹   。金竹   。煙竹   。苦竹。桃竹   。斑竹   。實竹   。慈竹。貓竹   。《株    ,水》竹   。箭竹。白竹   。請幫助識別此字。竹   柚    榔南竹   棕竹   紫竹   觀音竹、鳳尾竹  松    杉    梓桐、檜、    柯    柘    柏桹    櫧    檀、    烏柏樟    桐、    柞    桑栗、    槐、    楓    冬青椿    柳    白楊   櫟,花屬。

桂    ,牡丹   ,海棠   ,芷;蘭,山茶   ,蓮    ,芍藥   ,山梔,紅梅   ,玉簪   ,芙蓉   ,雞冠,木槿   ,梔子   ,金錢   ,山蘭,菊,薔薇  ,茉莉   ,珍珠蘭。

葵    金鳳   ,玫瑰   ,蠟梅剪春羅  ,荼𧃲   ,棠棣   ,矮桃水仙   萱    蕉    《映山紅》,月月紅  ,一丈紅  石榴。

藥屬

烏藥   :香附   ,括蔞   ,首烏,石菖蒲  ,菖蒲   ,地榆   ,柴胡,茶芎   ,草烏   ,百合   ,紫蘇,薄荷   ,天花粉  ,枳殼   ,木瓜,澤蘭   ,茱萸   ,半夏   ,馬鞭草,野艾   ,山蒿   ,麥門冬  ,山藥,車前   ,山查   ,蟬蛻   ,桔梗,葛根   ,天門冬  ,益母草  ,獨活,蒼朮   ,穀精草  ,五倍   ,五加皮,梔子   ,地黃   ,南星   ,前胡,紫草   ,茯苓   ,香薷。

禽屬

蕭士熙《衡山志》云:「杜子美有黑白二鷹,徐文長有《白燕詩》,此山禽之不多見者也。」 衡之常見之禽,類如所載而已。彼鴻鵠摩空,何天不飛?鳧鷗浩蕩,何水不遊?此豈有疆界耶?

雉    鷓鴣   鳩    鴿布穀   鶯    白鷺   鷹鷂    竹雞   百舌   烏野雞   翡翠   鵲    ,雀啄木   禾雞   水雞   畫眉鵪鶉   鴈    ,水鴨   白鷴燕    鸕鶿   《脊令   》黃鸝杜鵑   鴝鵒   鶴    鶴鷗    鴉    鴛鴦   鵓鳩獸屬

考證

虎    ,豹    ,鹿    ,獐,麂    ,兔    ,狼    ,狸,猴    ,箭豬   ,毫彘   ,野牛,野豬   ,獺    ,熊    ,豺,山羊。

畜屬

牛    羊    ,犬    ,馬,豕    ,貓    ,鵝    鴨雞。

鱗介之屬

《魚子 》,衡陽南百里有潭曰「龍祖。」每春水盛時,巨鱗悉沿湘而上,至潭畔,若往朝焉。已復東下,人多網得之,所遺子滿湘波間,居民編竹為筏,名曰「舫。」請幫助識別此字。「找江岸施罛舫頭,逆流而取之。以苧布為箱,置水上,摝魚子置其中,越宿而化為魚,上自柏坊,下至雷家埠止,過此則取魚苗矣。」舊為舫三千有奇,今不及什之二、三矣。

鯿    。鱔    ,鯰    鯉,鱅    ,鰱    ,艸魚   ,黃魚,鱣    鯶    。鱖    鰷,鯇    ,鯽    。請幫助識別此字。    蜿鰍    鰻    鯖    烏鰣鯮    蝦    龜    黿鱉    蟹,    雄魚,   班魚,季魚,   橫魚   螺    蚌虫屬。

蠶    蜜    蜂    蟻蛇    蠅    蝴蝶   蝦蟆蟬    蚯蚓   蜈蚣   蜘蛛促織   蚱蜢   蜻蜓   蜉蝣竈雞   蚊虫   螢    蛙蚋    螳螂   尺蠖   蝙蝠貨屬

茶    ,薑    、蜜    ,靛,鐵    、絧    絲    絹、白蠟   ,錫    、草紙   、草蓆,煤炭   、石灰   、山椒   、麻布、葛布   、木棉   ,桐油   ,炭、鉛    ,苧麻。

衡州府古蹟考        府志

[编辑]

本府。衡陽縣附郭。

酃縣故城 ,在郡東十二里,漢置。

鍾武故城 ,在郡西八十里。漢置縣,屬零陵郡。

《吳志》
長沙賊區星自稱將軍眾至萬餘人據此

[编辑]

以叛,長沙太守孫堅討平之。

承陽故城 ,距郡百七十里。漢置縣,屬長沙國。新城廢縣 ,距郡百二十里,陳置,隋省入衡山。桓伊書堂 在伊山寺。宋向子忞嘗居之。龐蘊庵 在府南,即能仁寺故居,今為太平寺。宋鄭向宅 在城西,今為衡陽縣儒學。

合江亭 在石鼓山後。唐刺史齊映建。明萬曆間,沈鐵豎石碣於下,題「濯纓濯足」 四字,又名曰「滄浪亭。」 書聯云:「臨淵直下任公釣;觀水時聞孺子歌。」 今亭內猶存韓昌𥟖詩碣,宋張南軒書《禹碑》。亭 在石鼓書院前,今廢。

風雩亭 在石鼓山,今廢。

擷翠亭 :在花藥山後。明中書舍人張同敞題曰《岳屏秋碧》。

練光亭 在城西南。宋時建,今廢。

思杜亭 在城南花光山。杜甫既葬耒陽郡守劉清之登山有感,遂構亭,扁曰「思杜」 ,今廢。望岳亭 在鴈峰寺前,唐韋虛舟建,今廢。來鹿亭 在瀟湘門外濱江郡守劉春建,今廢。雙練亭 在城北來鴈塔下。曾朝節建,今廢。煙雨臺 在城內,今廢。

竹院 在迴鴈峰

會講堂 在石鼓山

《梅雪堂 》在花藥山。

思政堂 「在府治後。」

雍王故城 在郡城中金鰲山,即宋潭州閫帥李芾故宅也。明初,為郡儒學。雍藩建,改為王府。王成化二十三年受封,弘治十二年之國。正德二年薨,謚曰「靖。」 無子,國除。

與春堂 在府治後。宋時建,今廢。

華遠堂 在憲司後,宋時建,今廢。

《碧雲堂 》在府城南碧雲峰下。

清流閣 在城西。宋鄭革故宅,今廢。

大觀樓 在石鼓山

仰高樓 在石鼓山,今廢。

望鴈樓 在迴鴈峰,今廢。

蘇軾詩:「餘碑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漂泊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誰能省?揀盡寒蘆不可棲,寂寞吳江冷。」

韓愈《合江亭詩碑 》,張栻書,現存石鼓山。《黃華老人王廷筠詩碑 》。詩曰:「帝遣名山護此邦,千家琴瑟嵌西窗。山僧乞與山前地,招客先開四十雙。掛鏡臺西掛玉龍,半山飛雪舞天風。寒雲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歡避暑宮。手拄一條青竹杖,真成日掛百錢遊。夕陽欲下山更好,深樹無人不可留。王母祠東古佛堂,人傳棟宇自隋唐,年深寺廢無僧住,滿谷西風栗葉黃。」 朱熹「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八大字碑。

張栻《禮義廉恥》四大字碑 。二碑俱在衡州府儒學內。

朱熹「上帝臨汝,毋貳爾心」 八大字碑 ,在衡陽縣學內。

張安國《書盧坦碑 》:坦為河南尉時,杜黃裳為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與惡人遊,破產,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雖大官無厚蓄,其能積財者,必剝下以致之。如子孫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咨其不道以歸於人』。黃裳驚其言,自是遇加厚。」

桂王府 因「雍藩舊基營建。王神宗第五子,萬曆末受封。天啟七年至國初,命工部營繕司主事高道素、內監黃用董其役。自天啟二年起工,至七年落成。」 崇禎二年三月初三日夜,忽暴雷雨,寢殿震塌,壓死宮女六人。庚午,重為修建,綺疏麗日,畫棟連雲,一時創見。癸未半,灺於寇《衡山縣》。

李泌故居 ,在煙霞峰下。唐李泌為李輔國所譖,願隱衡山,肅宗詔為泌治精廬於山中。胡安國故居 ,在岳山西南。安國以寶文閣學士退居衡山十有五年。

銅柱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吳黃武二年,都督程普與蜀將關羽分界,共鑄銅柱於此。《望日亭 》,在祝融峰下。

望雲亭 在半道亭畔,松杉皆古物,行人可憩。省心亭 在半山,人呼為「半山亭。」 分守姚弘暮建,知府鄧以誥重建。

峻極亭 在祝融峰頂。明御史唐符建。

「道人亭 」 在岣嶁峰。

「知生」 亭 在岣嶁峰。郡人祝融建,今廢。

嶽心亭 在擲缽峰

「凝碧亭 」 在雲居峰。

「玉虹亭 」 在雙石峰。

《駕鶴亭 》在紫霄峰。

乾坤勝覽亭 :在祝融峰。舊有亭,上封寺僧范鐵佛其中,提學使蔡潮命諸生舁去之,立石亭中,刻「乾坤勝覽」 四字。

契合亭 在祝融峰下。《文選》「郎簡高逄僧與語契合處。」

仰高亭 在岳山後,提學蔡潮建。

繡壁亭 在岳山上,今廢。

《半雲亭 》「今廢。」

「流杯亭 」 在巾紫峰下。

「一覽」 亭 在巾紫峰下,知縣彭簪建。

瀉洪亭 在巾紫峰下,高曠可眺。

飛瀑亭 在巾紫峰下,今廢。

《仙巢》「吹香亭 」 在蒼筤谷。

「超然亭 」 在流杯池。

觀物亭 :知縣彭簪建。

《天聚亭 》在岳山下。

「講經臺 」 ,在岳山上。

「拜經臺 」 ,在岳山前。

巾紫臺 在巾紫峰左,禹南巡望祭舜處。霽雪堂 在岳廟前,朱、張二子登此,雪霽,故名。「光岳堂 」 ,在岳廟前,吉水鄧淮建。

《萬玉堂 》「在縣治內。」

嘉會堂 「在二賢祠」 內。

《岣嶁》書堂 郡人祝詠建,今廢。

翠微館 在「流杯池。」 知縣彭簪建。

文昌閣 在岳山

穹林閣 在祝融峰

天霽閣 在南臺寺。明弘治時,夏良勝、張治登此遠望,忽積雨新晴,因名。

開雲閣 在岳廟前,即韓昌黎「開雲」 處。

《壽嶽碑 》二字刻在祝融峰下巨石上,為宋徽宗御筆。

《壽字碑 》二字刻在祝融峰下,大徑丈,宋三山黃桂書。

《軒轅彌明碑 》,唐端平二年七月立,字今磨滅過半,不可讀以句。昔彌明隱居南岳水簾洞,為道士,善詩,與劉師服、侯喜有石鼎聯句詩。七十二峰碑 ,舊有碑刻《七十二峰圖》,久裂草莽中,鄧淮取而彌完之,覆以亭,在祝融頂上。金簡玉書碑 ,《吳越春秋》言禹治水獲此書,刻石山之高處,今未有見者。

玉砂石刻 ,在金簡峰。石高闊數丈,下有水聲,泠泠欲瀉。崖間刻字云:「玉砂之水,如乳甘香,人得一啜,地久天長。」 然人跡罕到,未有見者。《耒陽縣》。

桂陽故城 ,東漢置。建武中徙郡治於此。金州故城 ,在縣北八十里。

耒陰故城 ,在縣鰲山口,今為市。

武侯石碑 ,在縣東五里。相傳諸葛武侯立石誓蠻。至宋,狄青討儂智高,立碑其右。後為雷轟石柱 ,在縣西五十里,高五六尺,上有字磨滅。舊可識者「天寶十一年」 五字,今亦不可問矣。《鳳雛亭 》,在縣境內。

訪杜亭 在城南

尊經閣 在儒學明倫堂後,今廢。

環秀樓 在縣治東,四山拱揖如環。

常寧縣

憩亭 在縣北十五里。順治九年,知縣朱瑛建於洪寧橋上,後燬。康熙八年,知縣張芳重建。觀德亭 在儒學南。明知縣謝廷舉建,今廢。迎旭樓 在東門外,每歲迎春處。萬曆二十四年,知縣陳勳題曰《迎旭》。

仰廉樓 在城西廉政橋下,知縣陳勳建。「青雲閣 」 在城東下廊橋左。

安仁縣

安仁舊治 在宜陽鄉

楊梅古寨 ,在縣北十里。馬殷將歐陽頵立寨以避南漢,遺跡尚存。

衡陽故城 ,在縣西八十里。舊《經》云「歐陽將軍所築。」 按《湘水記》,將軍名星,疑區星也。

涵碧亭 在按察司後。明正德時,知縣韓宗堯建,今廢。

「惠民」 亭 在縣治內。

憩蔭亭 在縣南七里

渴飲亭 ,在縣南十五里。下有甘泉。

文明閣 在縣學左

酃縣

「巢駐 ,去縣七十里。」 黃巢在嶺南,士卒死者十二三,其徒勸之北還。巢自桂州編筏數千,乘暴水沿湘而下,抵潭州,一日陷之。酃,故潭州境也,相傳其地有錢物藏窖,土人間於其地得之。飛香亭 在炎陵,今廢。

「摩雲亭 」 「在湘山」 ,今廢。

五經臺 邑人尹賓建,明禮部尚書尹臺《記》之。「映宿臺 」 ,在縣署內。

文昌閣 「在儒學左。」

桂陽州

平陽故城 ,東晉時置。

宮市廢縣 ,在州北九十里。陳末廢。

晉寧廢縣 在州北三十里。東晉置,陳時廢。壇山。石跡 ,去州九十里,石上有巨人足跡。弔鐘 ,在州北四十里,地名「古社」 ,有飛來鐘,繫古樹上,至今存焉。

拂雲亭 在州治。宋郡守陳傅良建。

石林亭 宋黃照鄰讀書處,有石列立如偃月。「仰高亭 」 在州治東。

景莊亭 :在州治西。明顧憲成建。

洞賓亭 在州東常清觀後,相傳呂仙曾遊此。「栖真亭 」 在州治東鹿頭山,明知州蔣學成建。「拙翁亭 」 在拙翁巖,知州蔣學成建。

玉液樓 「在治內」 ,今廢。

嘉禾縣

《偕亭 》在縣治左大石橋,知縣湯學尹建。《蓮亭 》在縣署,知縣蔣起蛟建。

臨武縣

敧眠館 韓愈與張署枕臂敧眠處,在官山上,後改為「韓張亭。」

韓張亭 在縣治後官山,因韓愈《張署》得名。「無盡藏」 三字碑 ,宋武陵趙汝恆書。

「枕流漱石」 四字碑 ,朱熹書。

秀巖碑 米芾書

《龍鳳千歲碑 》宋仁宗御書,飛白。

藍山縣

舜鄉 在縣西南。「舜過化處。」 「唐源」 、舜巖、舜水、舜廟諸蹟俱存。

南平故城 ,在縣東五里。漢置。

藍山故城 在縣東北。唐縣治在此。

石鼓 在丫髻山下。石壁峭立,形如懸鼓倒地。葫蘆 在縣東五里坪大石盤周遭里許,石上一孔,寬一尺,長二丈餘,儼若葫蘆。有清泉瀠洄,其下伏流地中,別出金榜山下匯為大塘。《馬絡帶 》在羊車山後石窟中。石上書「呂公平,世傳仙人過此」 ,用指書之。

金盆寨 在縣西。世傳陳虎都瘞金盆其上,常隱現於水面,漁者每夜見之,終不能獲。

「玉磬 」 在舜巖絕頂石窟中。懸石如磬,擊之聲聞數里。

「石階 」 一在茅龍山,一在羊車山,相傳為二妃經涉之處。

觀瀾亭 在東塔下。俯臨舜水,遠挹茅龍,南望三藍,蒼煙在目,為一邑奇觀。

三里亭 在縣東南

文昌閣 在儒學右

摘辰樓 在儒學左

《府志》
未載古蹟

[编辑]

《衡陽縣志》

[编辑]

瑪瑙甕 ,在衡山。高辛時,丹丘國獻此甕,以盛甘露。舜遷之衡山之陽,故南嶽有「寶露壇。」 虞帝南巡時,百辟皆得寶露之賜。

「孔明宅 」 ,在石鼓山,武侯常屯兵於此地。「桓尹宅 」 ,在府治西。

「龐居士宅 」 龐蘊侍父任衡寓此,後遂改為寺。

《衡山縣志》

[编辑]

祝融位 直離宮,以配火德,乃祝融君避息之所,《道書》所稱二十四福地也。有鐵腳道人夜半登此觀日出,仰天大叫曰:「雲海盪吾心胸。」 天柱峰 上有石室,名山三百六十有八柱,此為第六柱。

安上峰 ,舜南巡狩,至於南嶽,有舜洞、舜溪遺蹟。洞前石壁有「靈嵒」 二字。《湘中記》曰:衡山至九嶷,皆有舜廟。太守修祀,如聞揮絃之聲。

煙霞峰 ,嬾殘所居也。傍即李鄴侯讀書處。初,李泌欲見嬾殘而不得,夜忽聞磬聲,泌直入拜於床下,久之乃曰:「去去,好領取十年宰相。」 《岣嶁峰 》禹祭衡山,夢一男子自稱蒼水使者,曰:「若得我簡書,乃知導水。」 禹齋三日,果得簡牒。錦石洞 在縣東濱江,有錦石數片,傳云區星遺錦於此化為石。

朱陵洞 ,《道書》所稱第三洞天也。

開雲嶺 在縣城內。唐韓愈自郴至衡,欲登南嶽,值陰雨晦冥,乃為詩禱於此山曰:「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氣。」 潛心默禱,既禱而陰雲忽開。邑人因以名其嶺,有樓曰「開雲樓。」 懷素塔 在縣東五里,僧懷素於此草書,傍有墨池、筆塚。

流杯池亭 在縣南,有泉四:曰一環,曰「九曲」 ,曰偃月,曰「華練。」

飛瀑亭 泰和劉魁建,亦在巾紫峰下。

趙清獻故宅 在城南,至今數百年未圮也。又有趙清獻書院亦在城南。趙公名抃,字閱道。九龍書院 在岳路九龍泉,知縣單仲禮建,又置田若干畝,今田入學。

文昌書院 ,在縣南城外。知縣鄧國材建。紫雲峰 湛甘泉先生築室於此居焉,與衡山門人楊浩、曹鳳朝等講學其中。明年,作書院以館先生。書院既成,先生升座講《孟子》「可欲之謂善」 六節,反覆發揮,必令學人自悟。

《耒陽縣志》

[编辑]

蔡倫宅 在縣南蔡子池上。《湘中記》:「池南有石臼,即倫舂紙臼。唐別駕李懸以臼入貢。」 今池存宅廢,臼跡尚存。

金牛浦 在城隍祠左。世傳,浦有一牛夜出,光耀如金,淘之者得金,故名。

方田驛 ,杜甫阻水泊舟處。陸路去縣四十里,舟行一日,有亭可憩。按唐以前,梅嶺路未開,赴嶺者皆經此路,故置驛以通往來。今驛廢無可考,以地理度之,宜在新城市上下。

龍窟山 在雲峰鄉。舊傳,昔人見一白鹿往來窟旁,啖葛葉,欲射之不敢發,尋入窟不見,乃知為龍。遇旱,禱之即雨。永樂乙未,旱甚,邑令王道禱於窟,雨下如注,其年大稔,自是立祠焉。石臼山 在縣西二十里,有石臼巨人跡。《舊傳》

蘇耽嘗遊此,有「蘇仙祠」 在焉。

觀音巖 在敖山鐶水。其巖三間如屋,中有石觀音,砂水滴成如塑。巖前有石鐘,後經兵毀。永樂壬寅,縣令王道刻像以表其遺。

新城縣 ,即新城市,元時為縣,屬耒陽州。考《胡石亭遺記》云:「予昔督糧涿州,有一指揮名楊奎,開具手冊,稱衡州府新城縣人。」 乃知縣有據。石刻 在雲峰鄉倉頭嶺下,劍琢以石,高數尺,隔江對豎。故老云:「李忠卿立此為鎮。」

石鏡 在大義鄉龍窟中。有石如鏡,可鑑物。爐塘 在縣東十里。水通銅鐶浦口。昔孽龍生於斯,許真君至此治之,遺跡尚存。

龍泉洞 在縣西南二十里。中踞石奇怪,砂水滴成獅像、觀音像,崆峒數十丈,幽深可愛。嘉靖癸卯,金兵憲表其額。

環秀樓 一名「望江」 ,洪武間建,解縉書其額。迎仙道院 在縣北二里。唐道人遇洞賓建此。至元年間,千戶上納蘭重修。有《記》。

《常寧縣志》

[编辑]

雙蹲石 在舊文廟之後。奇石俯對,若蹲踞狀。隸鐫「雙蹲」 二字。

虎頭石 在縣南五里。其石似虎頭,臨宜江之濱,有《詩》。

《古柏 》在舊明倫堂後,古幹蒼翠,鬱鬱干霄。

《酃縣志》

[编辑]

柴荊園 在縣西二十里。晉尚書歐幼郎故居,至今基址巋然。

王舍城 ,唐目蓮尊者之舊地也。尊者產於邑之康樂鄉,俗姓傅,今其苗裔為叢山下傅家山勢周圍整列若城,四面小徑如門,水從內環繞,中一洲為目蓮寺,今廢。有缽盂山、香爐山、虎扒石、會綠橋、目蓮井諸遺跡。

《駱賓王碑 》在縣東爪寮山。唐駱丞為盧陵之難,潛身至此,賦詩其上,鄉人尹朴鐫之石,年久剝蝕殆盡。明末李司馬陳玉過此,猶識之。

《桂陽州志》

[编辑]

石佛 在能仁寺側。相傳一夕飛來,高三丈餘。其神光福相工巧異常。下有四金剛擁蓮座,一石所成,非人力可致。郡人徐日選有詩。

悼駿亭 在州治北關外。康熙二年,劉伯通犯城,守將田勇禦之關外,坐騎為炮傷,賊遁於瘞馬處。建亭,顏曰「悼駿」 ,示不忘也。

翠篁亭 在古萬壽寺,今廢。

洗硯亭 在州治內西前鑿池種荷,因名。州守董之輔建。

水閣樓 「在州治南門外」 ,今廢。

昭王閣 :在州治南五十里。臨武。守羅岱祈嗣於神,神題詩應期生男,因捐俸倡建。

文昌閣 在州治北四十里下岐。鄧氏建。「寶豐閣 」 在州西,久廢。

「甘露堂 」 「在州治東」 ,今廢。

《臨武縣志》

[编辑]

枕流亭 在「環綠書院。」 景泰間,譚衡建,今廢。

《藍山縣志》

[编辑]

「元宵樓 」 在縣治北。

陵墓附

[编辑]

本府。衡陽縣附郭。

炎帝神農氏陵 在酃之康樂鄉。《史記》:帝崩長沙之茶鄉。康樂鄉即茶鄉也。羅泌《路史》云:帝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所謂天子墓者,唐世嘗奉祀焉。宋太祖夢感見帝,於是馳節敻求,得諸南方,即廟祀之。《圖經》云:「炎陵在麻陂,林木茂密,兩杉蒼然。」 泌註又云:「炎陵廟在康樂鄉鹿原陂上,乾德五年建。太平興國中」 ,將事官覆舟憚險,奏徙縣南隅。廟有胡真官殿,云帝之從臣。帝病,告以當葬南方。視旗所矗,遇嶠即止,因葬於茲。今中途嶠,梁頭也。舊《志》云:陵前南列橒楸,環以沙澗,古杉空樟,殊形異狀,皆數百年物,真神靈之奧宅也。宋建祠祀,以祝融配享,置守陵戶。明益拓而新之。嘉靖三年,復刱聖容殿,繼屢修葺。明末為寇所躝,雖廟貌僅存,而頹垣敝榱,風雨不蔽矣。

馬殷墓 在縣北。僖宗時,殷隸龍驤指揮使劉建鋒,以材勇聞。後建鋒為陳贍所殺,張佶與諸將迎殷為留後。殷命姚彥章攻賊帥楊師遠等,遂取衡、永、道、連、郴五州,湖南平。又引兵趣桂州,靜江節度使劉士政出降,桂、宜、巖、柳、象五州皆降。後梁太祖以殷為楚王。時弘農王以鄂岳觀察使劉存等擊楚,殷命秦彥暉將水軍浮江而下,黃璠帥戰艦屯瀏陽。存等數戰不利,乃遺書詐降,彥暉請殷勿受,與黃璠合擊,大破之,楚得。

請幫助識別此字。朗二州,又取招、賀、梧、蒙、龔、富六州,辰州蠻宋鄴昌、師益皆降於楚。唐以殷為天策上將軍,始開天策府。初,殷既得湖南,不征商旅,由是四方舟車走集。湖南地多鉛鐵,殷用《高郁策》鑄鉛鐵為錢,商賈出境,無所用之,皆易他貨而去,故能以境內所餘之物易天下百貨,國以富饒。湖南民不事桑蠶,郁命民輸稅者皆以帛代錢,未幾,民間機杼大盛。明宗時,封殷為楚國王。殷諸子驕奢,聽司馬楊昭遂之譖,遂矯命誅郁。殷聞之,大慟曰:「勳舊橫罹冤酷,即吾亦何可久處此乎!」長興元年冬,殷卒,諡為武穆,葬於衡陽。其後兄弟爭國,竟降於唐。

王詔墓 ,在郡城西五里。明工部尚書

劉堯誨墓 在城南七十里長平鄉蓮洲臺子嶺。明參贊機務、南京兵部尚書。萬曆丁亥諭。葬朱炳如墓 ,在縣境內。

曾朝節墓 在城北伊田鋪,禮部尚書。

伍讓墓 ,在城北政義二都,地名「七里站。」 陳宗契墓 ,在城西八十里,地名「花江。」

衡山縣

帝顓頊之陵 ,《圖經》云:晉初衡山尚見顓頊塚,有營丘圖。或疑顓頊都帝丘,今濮陽是,無緣塚在衡山。然舜葬蒼梧,禹葬會稽,何必盡其都耶?舜二妃墓 ,皇甫謐曰:「舜二妃葬於衡山。」 按諸《記》俱云二妃葬湘陰,蓋衡山在晉、宋、齊、隋時俱為郡,而湘陰固其屬地也。

赫胥氏墓 赫胥氏葬於衡山之朝陽峰。唐英國公李勣墓 在縣沙泉。按《唐史》,英公薨,詔贈太尉揚州都督,諡曰貞武,給東園祕器,陪葬昭陵。葬日,太宗幸未央城,望柳車痛哭。所築墳一準衛、霍故事。則英公卒於長安,而非解組歸衡審矣。沙泉之墓,則舊志相沿之誤耳。宋胡文定墓 在紫蓋鄉九都。

宋趙清獻墓 在六都

宋陳子瑕墓 在縣茅蓬村。

明忠誠伯茹瑺墓 在縣巾紫峰下。《耒陽縣》。

東漢羅訓墓 在縣南樟楻嶺。

晉羅含墓 ,在縣南四十里。

唐南亭王拔野古墓 ,在縣南一里。

唐杜甫墓 在化龍橋。按甫本傳:甫客耒陽,遊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迎之還,因餉以牛肉白酒,大醉,一夕卒。人辨其誣,乃退之題墓詩云:「今春偶來耒陽路,悽愴來尋江上墓。招手借問牧童兒,牧童指我祠堂處。一堆空土煙蕪裡,空使詩人悲嘆起。怨聲千古寄西風,寒骨一夜沉秋水。當時處處多白酒,牛炙於今家家有?飲酒食肉皆如此,何故常人無飽死?捉月走入千尺波,忠諫便沉汨羅底。因知天意有所存,三賢所歸同一水。」 觀《韓詩》則子美事又似真矣。成都知府周錦繡墓 在肥江官路東岸,張隱居墓 在縣衢塘。

給事中谷岳生墓 在義鄉「黃行塘」 下。

阮學士墓 ,在義鄉下塘。

楊編修墓 ,在縣對岸嶺塘上。

錦衣衛鎮撫鄧邦墓 在縣南。

雲南按察使李璽墓 在縣南竈市村,四川按察使胡文璧墓 在縣北粟塘鋪,《常寧縣》

義塚 ,萬曆三十九年,推官李汝登見枯骨暴露,鬻民間地於近處瘞之,有碑記。

安仁縣

宋韓太尉墓 在縣東南一里。太尉本縣杞林人,名京。紹興間,以武功累官忠亮大夫、建州觀察使、殿前司摧鋒軍都統制、上黨開國公。卒贈太尉,敕葬於此。今故址猶存。

酃縣陵墓無考

桂陽州

漢胡騰墓 ,在州治西北六十里。

晉寧王墓 在州治西八十里晉嶺山。

元劉登墓 在州南四十里黃牛嶺。

明萬人墓 在州治西南拍船嶺下。

嘉禾、臨武二縣陵墓無考。

藍山縣

唐節度使天貴墓 在縣北二十里大慈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