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29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九十六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卷目錄

 廣東總部彙考

  廣東建置沿革考

  廣東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廣東星野考

  廣東戶口考

  廣東田賦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九十五卷

廣東總部彙考

[编辑]

廣東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禹貢》揚州,粵為揚越。成周翟羽之獻,列在王會。至楚熊渠始伐揚以自廣,數傳熊商剪而臣之。其散處江南海上,稱百粵蒙,故號私雄長,蓋靡得而綴也。秦始皇二十五年,王剪征百粵,以屠睢為尉,將五軍,僅下西甌、南粵、陸梁羈縻而已。二十六年,設尉監典之。粵尋叛,遂拜任囂為南海尉,以趙佗為龍川令,往定揚、粵,囂乃入番禺居焉。築關隘保障其民,以付趙佗。及囂病,召佗行南海尉事。囂歿,佗遂擊并桂林、象郡,為南武王,都番禺。漢高帝十一年,使陸賈封佗為南粵王。武帝元鼎五年,始命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僕平之,置南海、鬱林、蒼梧、合浦、交阯、九真、日南七郡。元封初,又得海上大州,復置儋耳、珠崖二郡,置交阯部刺史持節察舉九郡。後儋耳併入珠崖,而珠崖并隸合浦,仍存七郡。建武二十六年,交阯女子徵側、徵貳反,九真、日南、合浦諸郡應之,帝遣伏波將軍馬援平之。粵仍屬合浦郡,督於交州,郡邑漸增。桓帝置高興郡。靈帝改高涼郡。建安八年,刺史張津表立交州刺史,部治番禺,遙屬荊州。章武二年,統於吳,為孫權所據,刺史步騭復築佗故城。黃武五年,始立廣州,領南海、蒼梧、鬱林、高涼四郡。徙交治龍偏,析交阯以北而以曲江、湞陽隸之。高涼珠官並隸交州。永安七年,復分交州置廣州,領前四郡,析置高興、寧浦、桂林三郡以益之。又於交部復珠崖,析合浦置北部都尉,附於廣,晉置交廣都尉,西南兩江復設督護以司之。時廣州前已領七郡,泰康初,增始安、始興、臨賀,領郡凡十。至永和間,又增八郡。曰「《晉興》、東官、晉康、新寧、永平、新會、新安、義安。」 其間,或省或併,增置靡常。又省珠崖郡入合浦,增瑇瑁縣,分蒼梧地立晉康郡,分東溪置龍鄉縣,尋改平原郡以統之。南宋廢新安郡,置宋康、綏建、海昌、宋熙、臨漳諸郡,復置羅州、越州。又分合浦、徐聞立合州,旋改為南合州。齊改宋熙曰宋隆,復置廣熙、齊熙、齊建、齊樂四郡,增置電白郡,兼置瀧州,分廣州置桂州。廣分東西,實始於此。又建《陽山郡》於湞陽,析曲江以置梁化,復析湞陽以建翁源,析梁化以置平石,遂以三縣隸焉。陳改徐聞為齊康,增置東衡州,復置清遠、盧陽諸郡。隋改廣州為番州。避煬帝諱置總管府;廢陽山、始興二郡。改東衡州為洭州;置岡、循、端三州;廢梁化郡,置循州;廢高要郡,置端州;廢綏、建人、四會縣;改安州為欽州,改安京郡為縣;廢合州復為合浦郡;設安信郡,併瀧州,以瀧水、開陽、《正義》隸之。大業後,廢州為郡。廢岡州,綏建、清遠、東官、樂昌、合浦諸郡,復為南海郡。廢循州,改龍川郡;改建州為熙平郡,改欽州為寧越郡,改崖州為珠崖郡,廢瀧州為永熙郡。唐興復改郡為州,改熙平復為連州,復岡州、新會郡、韶州始興郡;改龍川郡,復為循州,置南綏州,復置端州、潮州、高州;罷合浦郡為越州,改安海郡為玉山州,罷朱崖郡,析其地為崖、儋、振三州;改永興郡為竇州。五代為劉龑所據,僭號南漢。自唐末曲顒據之,叛服不常,稱外藩矣。宋開寶四年,置廣南東路安撫使司。六年,改浛洸屬英州。皇祐四年,詔知廣州軍事,充本路經略使,改南雄為寶昌郡。祥興元年,帝狩廣州,龍見,改廣州為翔龍府,廢番州,以茂名來屬高州,改雷州為軍,屬廣南西路,併竇州復為高州,廢崖州,以其地入瓊州,析寧遠地為儋州,改寧遠郡為崖州,置建康州,隸廣東路。廢瀧州,以瀧水縣隸焉。元改翔龍府為廣州路,兼改高廉為路。改欽州路,置安撫司,以雷州為路。置宣慰司總管府,行中書省。因平章阿里牙平海北改司為府至正十五年,山海寇麥伏等反,割據僭號。樞密同僉羅福領兵平之。以保障功,陞都元帥,尋復其地。改瓊州為路,隸海北海南宣慰司。改廣南東路為廣西道,改永慶軍節度使為德慶軍總管府。明洪武元年,何真以全城歸附,「改廣州路為廣州府,領縣十五,州一曰連州。」「改韶州路

「為韶州府,領縣六。」 改南雄路為南雄府,領縣二,隸嶺南;省循入惠,改州為府,為惠州府,領縣十,州一曰連平。省梅入潮,改州為府,為潮州府,領縣十一,隸嶺東。改「肇慶路為肇慶府,領縣十一,州一曰德慶。」 改高州路為高州府,領縣五,州一曰化州,隸嶺西。改廉州路為「廉州府,領縣五,州一曰欽州。」 「洪武二年,羅福以全」 城歸附,改雷州路為雷州府,領縣三,以指揮張秉彝戍之,副將軍參政朱亮祖鎮守,隸海北。洪武元年,廖永忠克廣州,守臣乾富納款歸降,改瓊州路為瓊州府,領縣十,州三,曰儋,曰萬,曰崖,隸海南。而羅定州則瀧水縣地。萬曆四年,總督凌雲翼、都督僉事張元勛討平羅旁猺賊,改縣為州,割高要、德慶地,立東安、西寧二縣隸之,為直隸州焉

皇清鼎興以來,各府州縣俱仍舊制。

廣東疆域考         通志

[编辑]

廣東疆域圖

廣東疆域圖

東至福建漳州府漳浦縣界一千二百一十五里。

西至廣西梧州府蒼梧縣界,七百五十里,南至香山縣,又越南至瓊州府儋州昌化縣,境外大海

北至江西贛州府信豐縣界一千三百二十里,東北至江西贛州府安遠縣界一千四百二十里。

西北至大庾嶺,一千三百二十里。

西南至交阯分茅嶺,界二千八百里。

東南:至惠州府海豐縣境外大海。

自省至

京師七千八百三十五里。

周迴四千餘里

形勝附

[编辑]

廣東諸山,其維首在黔蜀,至蜿結而為封域,凡二支:西北支近起於粵西之始安,越城嶠即五嶺之一。其麓陂陀衍平地,當秦鑿湘、灕二水中,潛行漸起而益雄峻。都龐、騎田峙而北。在郴桂境。芒渚峙而西。在永明賀縣界翕集而趨大庾關為脊。循脊東下,其北抱中原,其南迢布而隆起,為羅浮,垂而東包揭嶺,屬之《海堧》又逆而西,至海豐、新安而盡外環拱而為府六:廣州、南韶居奧區,肇慶居上游,惠、潮居宛中,其水則溟海焉吞吐廣州西上三水之口,則粵西三江出封川,經肇慶、鎮城而下;湞水、武溪出南韶,貫湟川而下,皆來注之。東則接惠陽、龍川之水,又別出為十六溪,與潮之三河入焉。西南支遠,起交阯徼外,歷廣源州以入粵西思明、上思二州之境。其西叢起為分茅嶺,盡防城之曲折,而南入靈山,岡阜綿亙數百里,與西土州邑相犬牙。其山迸出為東西二山,轉高涼東迤為海堧至恩平、新會而盡。凡為府四、州一:高雷、廉居曲膊,瓊州居特壤,羅定居當關。其水則瀧出羅定當封川下流,西江受之,雷水、廉江與鑑江、羅竇諸溪皆歸於海,而瓊

環海中,若蜃結焉。於以總其形勝,則背倚五嶺,肩抗羅浮,揭嶺、南嶴,以接漳、閩、黎、婺,分茅以控屬國。南面諸山與西樵白雲矗立於重溟之上,若碁布焉。憑眺而數之,在指顧中耳。

廣東星野考         通志

[编辑]

僧一行謂:「粵東九郡,並屬牛女,而旁蠡、翼軫為廉州。故《唐·天文志》:『翼軫逾南紀,盡鬱林、合浦之地。廉、欽以西,為鶉尾之墟』。」 又「連州舊屬桂陽郡,領於荊州,為翼軫之次。」 又《晉·天文志》:桂陽郡當軫之六度。

廣東戶口考         通志

[编辑]

順治十四年,《全書》開載:「戶口原額」 一百三十三萬六千九百三十九丁口。內除逃絕、老幼、廢疾、竈蜑不成丁等項共二十萬四千二百二十一丁口。

實額實在人丁食鹽課銀共一百一十三萬二千七百一十八丁口。內除續報審豁逃亡事故八千六百三十丁口,尚實編一百一十二萬四千八十八丁。

又新增編丁食鹽課銀共四千二百九十八丁口。

原額「人丁」 六十一萬四千二百四十九丁,內除續報逃亡、故絕、審豁五千一百一十丁,尚人丁六十萬九千一百三十九丁。

原額食鹽課銀五十一萬八千四百六十九口。內除逃亡、故絕、審豁三千五百二十口,尚食鹽課銀五十一萬四千九百四十九口。《新增》編丁二千三百三十八丁。《新增》食鹽課銀一千九百六十口。

稅丁、田丁,共派徭差、民壯均平、驛傳、贍夫等銀,共一十萬四千三百四十三兩九錢九分八釐九毫。

食鹽課銀并官吏隨住人口派鹽鈔銀一萬七千一百三十兩九錢四分五釐七毫。水手銀二錢三分四釐八毫。又比附地利窯冶鈔銀二兩七錢二分三釐。新增編丁例派四差等銀四百九十一兩七錢九分六釐八毫。新增食鹽課銀一十六兩九分一釐六毫。

康熙元年省。總實在人丁四十八萬五千九百七十四丁六分五毫九絲九忽六微四纖。新編丁二萬三千五百六十三丁一分。河泊所丁七百四丁。另一項陞科開墾田丁二千三百八丁四分五釐五毫五絲。

食鹽課銀四十二萬四千六百四十八口,四毫一絲四忽六微四纖;食鹽課銀小一十一口。康熙十一年省總,實在人丁、稅丁、田丁及龍門、陽山二縣新編丁折成丁共五十四萬七千一百六十五丁四分四釐四毫二忽九纖。新編丁二萬六千七百四十五丁六分,河泊所丁六百八十六丁。另一項陞科開墾併新增田丁二千三百零八丁四分五釐五毫五絲。

食鹽課銀四十九萬一千三百一十口零七分三釐八毫五絲七忽二微二纖。《食鹽課》銀小三口

廣東田賦考         通志

[编辑]

順治十四年,奉頒《全書》開載:「官、學、民、竈、僧、道、寺、尼、軍、猺、狼、獞匠、夏稅、農桑、田地、山、塘、池、蓢、溪埔、坪、洲、桁、溝、湖、潮、壕、海坦、水埭、蠔坵、灣河、繒門渡埠、鹹塭、溪塭、石山港、瀝江、沙簿塞涌陂、魚步共三十三萬六千三百八十三頃四十四畝六分八釐七毫。又新陞田地山塘一百三十三頃七十三畝三分四釐六毫,泥溝四十二座,車池一十座,官地基屋二千三百七十五間所,民地基六所、地二段、網桁塭、埭沙汕、溪子一圍套內田三十萬二千六百五十四頃七十九畝九釐七毫

地二萬五千四百三頃九十畝九分九釐二毫;山一千一十一頃九十一畝五分六釐五毫;塘六千四百六十七頃二十七畝六分八釐八毫。

池七頃二十四畝五分六釐;

蓢一頃五十六畝二分六釐四毫;

溪埔坪洲桁溝六百八十一頃五十一畝八分五釐八毫。

「湖潮」 一百七頃六畝二分八釐四毫;

壕五畝

《海》,四十八畝四分八釐四毫;

坦六十一畝七分一釐五毫;

《水埭蠔》坵一百二十二頃三十六畝六分一釐五毫。

灣河繒門渡埠鹹塭溪塭石山七頃二十六畝五分三釐。

港五畝二釐一毫

瀝五畝七釐七毫

民籍告承田地、塘共二十六頃九十二畝八分三毫。

江九畝三分

《沙簿》:一十三畝七分五釐。

塞九畝一分

涌陂二十九畝五分六釐八毫。

三來魚步四畝

首墾田地埔共二十一頃六十畝四分二釐二毫。

亡戶「無征官學沒官田」 一頃八十二畝三分四釐

總計「通省官、學、民、僧、尼、道、黎、竈、夏稅、農桑、狼、猺獞渡海水稅、魚課、油料、茶課、埠課并原恢復陞科米」 ,除東安、西寧二縣原議允抵補、減豁官民米并另項派充兵糧外,尚共米一百零六萬三千八百三十二石四斗九升六合一勺三撮。內除廉州府合浦縣停征米八千七十石二斗四升五合一勺。

實征米一百零五萬五千七百六十二石二斗五升一合三撮。

官學米二十一萬三千七百五十一石三斗九升四合六勺三撮,共派糧料銀五萬七千七百三十八兩四錢二分七釐三毫四絲,差銀二萬四十六兩三錢八釐五毫,共糧差銀七萬七千七百八十四兩七錢三分五釐八毫。內除官紳、舉、貢、監生員吏承優免米二千一百一石三斗七升八合二勺,共免差銀三百六十八兩六錢二分二釐不編外,實編糧差銀七萬七千四百一十六兩一錢一分三釐八毫。內廣州府南海、番禺二縣官地基米二百九十七石六斗六升七合二勺,該糧料銀八十四兩四錢九分八釐四毫,列作有額無征之數。

「民、僧、尼、道、寺、黎、竈米」 共七十八萬五千九百二十石二斗九升八勺。共派糧料銀四十四萬九千二百九十七兩四錢二釐五毫七絲,四差銀三十八萬六千九百二十六兩一錢九分七釐二毫七絲,共糧料、四差銀八十三萬六千二百二十三兩五錢九分九釐八毫四絲。內除官紳、舉、貢、監生員吏承優免并學祀、「廟田、黎竈獞贍、鹽荒瘠及水衝沙壓」 等項,共米九萬八千九百三十石五斗一升八合二勺。共免差銀四萬二千四百九十六兩三錢五分二釐三毫不編外,實編銀七十九萬三千七百二十七兩二錢四分七釐五毫四絲。又潮州府惠來縣田土,論畝共編派徭差均平銀一千三百一兩三分,共銀七十九萬五千二十八兩二錢七分七釐五毫四絲。又派本色并瓊州府、儋州、順化黎附米共三萬三千二百六十石九斗九升四合五勺九抄。潮州府虛糧米四千一百五十三石二斗二升四合三勺。共派銀一千六十九兩四錢五分五釐二毫。議於廣濟橋鹽利銀代納瓊州府、萬州民黎米內,除抽派京學備倭米外,尚存三千一百六十九石六斗六升五合四勺。內抽派折色米一千三百四十四石七斗八升四勺,折銀六百五兩一錢五分一釐二毫,水手銀二兩四錢七分七釐五毫。又抽派本色米一千八百二十四石八斗八升五合。內將三百三十石折銀一百四十八兩五錢,尚存本色米一千四百九十四石八斗八升五合。

夏稅、農桑并渡海水稅米共六千四百四十一石二斗九升二合三勺,內除米一百四十八石六斗七升七合一勺全征本色外,尚米六千二百九十二石六斗一升五合二勺。共派倉糧司餉銀二千八百九十九兩五錢三分九釐五毫六絲四差銀二千三百八十二兩八錢三釐九毫四絲;共糧差銀五千二百八十二兩三錢四分三釐五毫。內除官紳、舉、貢、監生員吏承優免米一石四斗七升六合一勺,共免差銀六錢八分七釐三毫不編外,實編銀五千二百八十一。

兩六錢五分六釐二毫。原清墾米七石六斗八升九合,派倉糧銀一十一兩五錢四分三釐二毫。塘課米六十四石八斗八升六勺,派課料銀一十八兩五錢二分三釐九毫。民課米三十八石九斗五升七合五勺,派課料銀二十兩二錢八分七毫。河渡米七石八斗六升,派倉糧銀三兩五錢三分七釐。茶課米三石二斗一升四合五勺,派糧料銀二兩八錢五分一釐二毫。原首墾官米七十四石八升七合四勺,派夫馬等銀三十九兩二錢九分六釐五毫。原首墾民米二十四石六斗九升五合八勺,派糧料、夫馬等銀二十六兩一錢九分七釐七毫。渡租米三斗三升九合二勺,派倉料銀一錢八分三釐二毫,水利米七石五斗,明季全失,額於乳源縣民米代派。羅定州、東安縣收回。陽春縣民米一百四十二石三斗二升四合一勺,派民壯銀一百七十兩四錢七釐六毫。西寧縣抵荒,議允改農桑米二十八石一斗四合八勺,派司餉銀一十二兩六錢四分七釐二毫。原恢復陞科民米一萬一千四百六十三石八斗四升八合八勺,共派糧料銀三千四百五十六兩三錢三分三釐八毫,四差銀六千五百二十五兩八錢一分六釐八毫,派糧差銀九千九百八十二兩五分六毫。內除官紳、舉、貢、監生、員吏、承優免米二百六十四石九斗一升八勺,共免差銀二十八兩一錢三分九釐六毫不編外,實編銀九千九百五十三兩九錢一分一釐。輕齎獞米改為民米二百一十八石九斗八升六合一勺,派糧料、兵糧銀一百五十八兩七錢六分四釐九毫。低荒原經勘題允改作「農桑米」 一百三十四石八斗一合五勺,共派倉糧銀六十兩六錢六分七毫。狼米四百一十二石四斗六升二合一勺,派糧料銀一百四十九兩六錢二分六釐,民壯驛傳均平銀九十二兩一錢四分三釐九毫,共銀二百四十一兩七錢六分九釐九毫。猺人山米一十二石六斗三升三合四勺,派糧銀三兩一錢五分八釐四毫。原征「服可森、可誓」 共報黎米三十二石一斗五升,全徵本色。續報那律峒黎米五石一斗二升,派銀二兩四分八釐。

另項起徵原陞科民夏農米共二千九百一十一石七升一合二勺,又續報陞科米三百九十七石九斗二升五合二勺,共米三千三百八石九斗九升六合四勺。內東安縣抽民米二百二十五石二斗七升八合四勺,抵補告豁官米、重則民米派糧料銀一百二十八兩五錢八分五釐八毫,差壯均平銀六十九兩五錢四分六釐三毫,共糧差銀一百九十八兩一錢三分二釐一毫,尚米三千八十三石七斗一升八合。原議允另項派徵,充為經制官兵糧食,不入《條鞭》。合浦縣停征米八千七十石二斗四升五合一勺,外額徵魚課、油料并比附共米三萬二千三百五十三石二斗三升九勺。內廣州府增城縣無徵米一百一十八石一斗六升三合,於入官「塘稅等銀抵補。」 南雄府保昌、始興二縣無徵米一百九十石一斗九升六合二勺,於抽收豬船等稅銀代納。韶州府曲江等六縣失額虛米九百九石八斗八升九合四勺,於鸕鶿戶辦納并鋪地租等銀扺解。惠州府博羅、龍川二縣無征虛米六百六十二石三斗六升一合九勺,於條鞭銀帶派并各役「《月小曠缺》銀抵補。」 高州府信宜縣逃絕無徵米二十三石四斗,雷州府徐聞縣虛米一百九十七石一斗四升二合九勺,俱於民米派抵外,尚實征米三萬二百五十二石七升七合五勺。共派課料銀八千九百八十二兩九錢五分六釐七毫。比附鈔錢「七十二文。」 內肇慶府陽江、新興二縣奉文豁免無徵亡米,共銀一百四十二兩五錢五分六釐一毫,列作有額無征。小船、魚戶二坊米五十七石二斗六升三合三勺,共派銀三兩九錢九分一釐二毫。繒門埠課米三石,派課料銀六錢三分。瓊州府萬州、陵水二州縣鹽課米四百三石九斗,派課料銀一百二十一兩一錢七分,水手銀四錢四分七釐六毫。新寧縣斥鹵田六百頃,派補百峰山餉銀六十五兩四釐。寧川所屯糧共派官舍銅錢銀一兩九錢七分三釐。

又一項地畝餉銀,以通省田地、山塘、池蓢溪埔坪洲桁溝湖潮壕、海坦水埭、蠔坵灣河繒門渡埠、鹹塭溪塭、石山港、瀝江沙簿塞涌陂、魚步并新陞田地、山塘共三十三萬六千五百一十七頃一十八畝三釐三毫,照明萬曆四十八年例,每畝派銀七釐三絲八微三纖一沙,共派銀二。

十三萬六千五百九十九兩五錢二分一釐六毫。每兩帶征《水腳》銀一分五釐,該銀三千五百四十八兩九錢八分九釐七毫。

連男婦丁口,除故絕迯亡經審豁外,共編派條鞭銀一百二萬一千二百七十二兩七錢四分九釐九毫四絲。又前朝議允將香山等縣陞科米銀移扺南海定弓虛稅解司軍餉米銀一千二百四十三兩五錢三分七釐五毫。又各蜑戶、業甲課戶、鸕鶿戶辦納并抽地租、魚苗、魚樑各役等銀,抵補無徵魚課、油料米銀七百八十三兩七錢八分九釐八毫。又博羅、河源二縣於條鞭銀內帶派魚課、茶課、課程銀二百一十二兩四錢一分四釐三毫。又南雄府「鹽利銀」 代納保昌縣均一料銀二百三十兩。又徵騾頭稅銀抵補保昌縣各都重則米銀一百三十六兩九錢。又開建縣陞科米派助兵食銀二兩一分四釐九毫。又吳川縣增派科舉生員盤纏銀三十八兩一錢五分五釐五毫。又保昌縣陞科米銀抵補該縣虛米銀二百七十二兩一錢五分六釐五毫,共銀一百二萬四千一百九十一兩七錢一分八釐四毫四絲。又地畝餉連水腳銀二十四萬一百四十八兩五錢一分一釐三毫,通共銀一百二十六萬四千三百四十兩二錢二分九釐七毫四絲。又新增丁口銀五百七兩八錢八分八釐四毫。又派本色民黎夏農米共三萬四千九百三十六石六斗八升六合六勺九抄,比附鈔錢七十二文。

一起運并留充兵餉軍器共銀五十二萬六千六百八十七兩九錢四分四釐五毫。又虔餉并驛傳節裁銀三萬五百五十六兩八錢七分五釐七毫三絲一忽六微;地畝餉銀二十四萬一百四十八兩五錢一分一釐三毫。通共銀七十九萬七千三百九十三兩三錢三分一釐五毫三絲一忽六微。內陽江、新興二縣魚課虛米銀一百四十二兩五錢五分六釐一毫,列作有額無徵。又本色米三萬四千九百三十六石六斗八升六合六勺九抄。比附鈔錢七十二文內折色起運

戶部項下 「京庫糧銀一十萬兩」 外,流筭各府屬溢銀七分七釐四毫。每兩帶徵滴珠銀一分、水腳銀二分,共銀三千兩外,各府屬溢銀一釐五毫。又高、廉、瓊三府徵解司水腳銀四十二兩五錢二分三毫,十府、一州徵解滴珠銀傾入錠內,起解水腳銀,給官役解運盤費,均一料銀一萬三千三百七十一兩九錢二分七釐六毫九絲。又高、瓊二府徵解司水腳銀二兩四錢七分六毫。十府、一州屬征解水腳銀,給官役解運盤費、鋪墊料銀五千五百二十二兩八錢四分七釐八毫。又高、瓊二府征解司水腳銀三兩七錢四分六釐八毫。十府、一州屬徵解水腳銀,給官役解運盤費。二項共銀一萬八千八百九十四兩七錢七分五釐四毫九絲。內「原派買解供用庫顏料黃蠟本色一萬一千一百斤,每斤價銀一錢六分五釐,共銀一千八百三十一兩五錢;又折色二千八百斤,每斤價銀二錢,共銀五百六十兩。白蠟本色一萬二千九百三斤,每斤價銀三錢六分五釐,共銀四千七百九兩五錢九分五釐。又折色五」 千九百九十七斤,每斤價銀四錢,共銀二千三百九十八兩八錢;芽茶四千三百斤,每斤價銀一錢,共銀四百三十兩;葉茶四千二百斤,每斤價銀五分,共銀二百一十兩。

「甲」 字庫顏料本色銀硃三千一百三十三斤,每斤價銀五錢,共銀一千五百六十六兩五錢;又每斤鋪墊銀一錢一分,共銀三百四十四兩六錢三分。二硃二百五十六斤八兩,每斤價銀一錢九分,共銀四十八兩七錢三分五釐;又每斤鋪墊銀一錢一分,共銀二十八兩二錢一分五釐。折色烏梅四千一百六十二斤,每斤價銀二分,共銀八十三兩二錢四分。又每斤鋪墊銀一分一釐,共銀四十五兩七錢八分二釐。五棓子二百四十三斤四兩,每斤價銀三分五釐,共銀八兩五錢一分三釐七毫五絲。又每斤鋪墊銀一分一釐,共銀二兩六錢七分五釐七毫五絲。螣黃一百六十六斤,每斤價銀一錢,共銀一十六兩六錢。又每斤鋪墊銀一錢一分,共銀一十八兩二錢六分。黑鉛一千七百九十五斤四兩,每斤價銀三分五釐,共銀六十二兩八錢三分三釐七毫五絲。又每斤鋪墊銀一分一釐,共銀一十九兩七錢四分七釐七毫五絲。

丁字庫、顏料本色漆一萬二千二百八十九斤

八兩,每斤價銀一錢,共銀一千二百二十八兩九錢五分。又每斤鋪墊銀一分六釐,共銀一百九十六兩六錢三分二釐。錫一千八百四斤一十兩,每斤價銀九分五釐,共銀一百七十一兩四錢三分九釐三毫七絲五忽;又每斤鋪墊銀一分六釐,共銀二十八兩八錢七分四釐。生銅七百五十斤,每斤價銀五分,共銀三十七兩五錢;又每斤鋪墊銀一分六釐,共銀一十二兩。折色桐油七千一百六十斤,每斤價銀四分,共銀二百八十六兩四錢;又每斤鋪墊銀八釐,共銀五十七兩二錢八分;黃熟銅一千二百八十八斤二兩,每斤價銀一錢一分三釐,共銀一百四十五兩五錢五分八釐一毫二絲五忽。又每斤鋪墊銀一分六釐,共銀二十兩六錢一分;黃蠟八百五十六斤,每斤價銀一錢六分,共銀一百三十六兩九錢六分。又每斤鋪墊銀一分六釐,共銀一十三兩六錢九分六釐。以上共除銀一萬四千七百二十一兩五錢二分七釐五毫,尚均一料并鋪墊共銀四千一百七十三兩二錢四分七釐九毫九絲解部充餉。地畝餉銀二十三萬六千五百九十九兩五錢二分一釐六毫,水腳銀三千五百四十八兩九錢八分九釐七毫。十府、一州屬徵解水腳銀,給官役解運盤費。虔餉銀二千四百八十七兩四錢三分,遇閏加銀一百九十五兩一錢四分八釐二毫。南、韶、惠三府屬徵解。

禮部項下,均一料銀四百四十一兩五錢一分五釐八毫一絲。內派買解原額折色藥材六百四十四斤九兩七錢四分,該價銀四十四兩九錢八分七釐;包裹紅黃紙,價銀五兩八錢一釐四毫。內藿香二百斤,每斤價銀四分,共銀八兩三籟三十五斤,每斤價銀八釐,共銀二錢八分;史君子六斤,每斤價銀七分,共銀四錢二分;訶子五斤,每斤價銀六分一釐,共銀三錢五釐。官桂四十五斤,每斤價銀九分,共銀四兩五分;桂枝一十五斤,每斤價銀八分,共銀一兩二錢;砂仁四十斤,每斤價銀一錢五釐,共銀四兩二錢;天竺黃七斤八兩八錢四分,該銀一兩二錢八釐三毫五絲三忽六微;益智子八十斤,每斤價銀二分,共銀一兩六錢;草果二十斤,每斤價銀一錢五分九釐六毫二絲,共銀三兩一錢九分二釐四毫。大腹子五十五斤,每斤價銀四分,共銀二兩二錢;草豆蔻八斤,每斤價銀九分九釐七毫四絲六忽八微,該銀七錢九分七釐九毫七絲四忽四微。大腹皮十斤,每斤價銀二分,共銀二錢正。檳榔「五十斤,每斤價銀四分,共銀二兩正。高良薑十斤,每斤價銀一分,共銀一錢正;鬱金一斤,共價銀四分正;蓬朮四十斤,每斤價銀八釐,共銀三錢二分;海桐皮三兩二錢,價銀八釐;巴豆子八兩,該價銀一分五釐二毫七絲二忽;沉香四斤,每斤價銀一兩,共銀四兩;檀香四斤,每斤價銀二錢五分,共銀」 一兩。正木香五斤,每斤價銀二錢,共銀一兩。沒藥二斤,每斤價銀三錢,共銀六錢。乳香五斤,每斤價銀三錢,共銀一兩五錢。丁香二斤,每斤價銀三錢,共銀六錢;片腦三兩,該價銀六兩。安息香八兩,該價銀一錢五分。順治九年五月內,戶、禮二部議題奉:

旨又在原本色內、改折藥材二千七百二十九斤三

兩八錢六分,該銀一百二十九兩七錢五分三釐六毫。內藿香一千斤,每斤價銀三分,共銀三十兩;三籟二百一十五斤,每斤價銀一分,共銀二兩一錢五分;史君子三十四斤,每斤價銀六分,共銀二兩四分;訶子三十五斤,每斤價銀三分,共銀一兩五分;官桂三百五斤,每斤價銀六分,共銀一十八兩三錢;天竺黃七斤十五兩八錢六分,每斤價銀一錢六分,共銀一兩二錢七分八釐六毫;益智子五百二十斤,每斤價銀五分,共銀二十六兩;大腹子四百九十五斤,每斤價銀四分,共銀一十九兩八錢;草豆蔻五十二斤,每斤價銀六分五釐,共銀三兩三錢八分;巴豆子四斤八兩,每斤價銀三分,共銀一錢三分五釐;棗兒檳榔六十斤,每斤價銀二分七釐,共銀一兩六錢二分;片腦十二兩,每兩價銀二兩,共銀二十四兩。遞年仍解本色藥材三千七十二斤三兩八錢;蛤蚧一十七對,共該價銀二百六十兩九錢七分三釐八毫一絲。內藿香八百斤,每斤價銀三分,共銀二十四兩;三籟一百斤,每斤價銀一分,共銀一兩;《史君子》二十斤,每斤價銀六分,共銀一兩二錢;訶子十斤,每斤價銀三分,共銀三錢;《官桂》一百斤,每斤價銀六分,共

銀六兩;天竺黃三斤,每斤價銀一錢六分,共銀四錢八分。砂仁三百六十斤,每斤價銀一錢,共銀三十六兩;草果一百八十斤,每斤價銀一錢二分,共銀二十一兩六錢;益智子二百斤,每斤價銀五分,共銀一十兩;草豆蔻二十斤,每斤價銀六分五釐,共銀一兩三錢。檳榔四百五十斤,每斤價銀四分,共銀一十八兩。高良薑九十斤,每斤價銀八釐,共銀七錢二分;鬱金九斤,每斤價銀三分,共銀二錢七分;蓬朮三百六十斤,每斤價銀八釐,共銀二兩八錢八分;海桐皮一斤十二兩八錢,該銀六分三釐八毫一絲;白豆蔻一百六十五斤,每斤價銀一錢八分,共銀二十九兩七錢;沉香三十六斤,每斤價銀一兩,共銀三十六兩;檀香三十六斤,每斤價銀二錢三分,共銀八兩二錢八分;木香四十五斤,每斤價銀二錢,共銀九兩;乳香四十五斤,每斤價銀二錢八分,共銀一十二兩六錢;沒藥一十八斤,每斤價銀二錢八分,共銀五兩四分;丁香一十八斤,每斤價銀二錢六分,共銀四兩六錢八分;片腦十五兩,每兩價銀二兩,共銀三十兩。安息香四斤八兩,每斤價銀三錢,共銀一兩三錢五分;「蛤蚧」 一十七對,每對價銀三分,共銀五錢一分。兵部項下驛傳節裁銀二萬八千六十九兩四錢四分五釐七毫三絲一忽六微。十府一州屬徵解。

工部項下均一料銀一萬三千六百九十六兩七錢六釐六毫。又高州府徵解司水腳銀一十六兩六錢六分八釐三毫,水腳銀給官役解運盤費。四司料銀一萬九千四百二十八兩五分八釐二毫。又高、瓊二府徵解司水腳銀一十三兩九錢八分一釐四毫,水腳銀給官役解運盤費。竹木翠毛等料銀一千一百三十五兩一錢七分九釐一毫。又瓊州府徵解司水腳銀六分四釐九毫。水腳銀給官役解運盤費。

本色料物生漆五千斤,每斤價銀六分,共銀三百兩;廣膠一百斤,每斤價銀五分,共銀五兩。折色營繕清吏司料價銀九千三百三十八兩五錢二分一釐三毫;都水清吏司料價銀八千一百七十一兩二錢七釐。原奉部文,每年於內扣留銀三百九十兩,貯候織造葛布價銀之用,尚解銀七千七百八十一兩二錢七釐,虞衡清吏司料價銀四千六百六十九兩二錢六分六毫,屯田清吏司料價銀七千三兩八錢九分一釐,折色胖襖料銀三千六百三十六兩八錢八分五釐,紫竹、梨木翠毛等料銀一千一百三十五兩一錢七分九釐,魚油料銀九百二十九兩二分三釐九毫,水腳銀二百七十六兩九錢七分五釐六毫。又南雄、高州二府屬徵解司水腳銀一兩四錢四分一釐一毫,共水腳銀二百七十八兩四錢一分六釐七毫。遇閏加銀九十三兩四錢五釐三毫。

《光祿寺》項下、均一料銀三千五百一十八兩五錢。內原派買解。

折色廚料圓眼一萬三千二百斤,每斤價銀七分,共銀九百二十四兩;菉筍一萬三千斤,每斤價銀六分,共銀七百八十兩;荔枝一萬三千二百斤,每斤價銀七分,共銀九百二十四兩;香蕈一千五百斤,每斤價銀二錢四分,共銀三百六十兩;木耳二千斤,每斤價銀八分,共銀一百六十兩;縮砂六百斤,每斤價銀二錢三分,共銀一百三十八兩;核桃八千二百斤,每斤價銀二分五釐,共銀二百五兩;蜂蜜五百斤,每斤價銀五分五釐,共銀二十七兩五錢。

留備軍器料銀一千四百二十八兩八錢九分六釐六毫。內感恩縣銀一兩一錢四分三釐四毫。移補差壯湊支經費,尚銀一千四百二十七兩七錢五分三釐二毫。十府、一州屬徵解布政司,貯備修整軍器。又高、瓊二府徵解司水腳銀一兩二錢一分二毫,係給官役解司盤費,留充兵餉。原撥運廣西梧州府廣備倉米銀三萬二千五百兩九毫,水腳銀二十九兩四錢六分八釐六毫。廣、韶、惠、肇四府,羅定一州屬徵解水腳銀,係廣、肇二府屬徵解。原撥運廣西梧州府精兵月糧銀一萬三千七百七十二兩一錢,水腳銀九兩二錢九分四釐九毫。廣南韶、惠四府屬徵解水腳銀,係廣、韶、惠三府屬徵解。解司留府備用兵餉米銀一十二萬二千七百四十八兩四錢七釐三毫。內潮州府平遠縣除銀一百二兩一錢四分八釐九毫移補差壯湊支經費,尚銀一十二萬二千六百四十六兩二錢五分八釐四毫,遇閏加銀七分四釐六毫。又高州

府徵解司水腳銀五十八兩九分九釐五毫。內肇慶府高明、陽春二縣遇閏減編銀八十四兩八錢三分二釐七毫。廣南韶、惠、潮、肇、高、雷、瓊九府,羅定一州屬徵解閏銀、水腳銀,係高州府屬徵解軍務藥材并水腳,共銀一十六兩八錢。高州府屬徵解各府倉折色米銀六萬三千四百九十九兩二錢五分九毫。內鎮縣除銀九十四兩六分四釐六毫移補差壯湊支經費,尚銀六萬三千四百五兩一錢八分六釐三毫,遇閏加銀二百六十四兩五分一釐六毫。廣南韶、惠、潮、肇、雷、廉、瓊九府,羅定一州屬徵解閏銀,肇、瓊二府屬徵解各府庫備支間月折色米、官吏俸鈔并旗軍兵食銀六千五百一十九兩七錢七分三釐五毫,遇閏加銀四十兩。南、韶、惠、潮、肇、高、廉七府屬徵解閏銀,係廉州府、欽州徵解各府儒學倉米,并廉州府屬州縣儒學倉米銀四千四十一兩六錢二分九釐九毫,遇閏加銀六十五兩四錢五分。十府屬徵解閏銀,南、肇、廉三府屬徵解各州縣倉本折色米,并添派囚糧改充兵餉銀七萬六千四百五十八兩七錢四分五釐二毫。內廣州府連山縣、潮州府鎮平縣、瓊州府感恩縣、昌化縣、高州府化州、茂名二州縣協助信宜縣,共除銀一千七百七十五兩一錢二釐三毫。移補差壯湊支經費,尚銀七萬四千六百八十三兩六錢四分二釐九毫。遇閏加銀一千三百七十四兩五分二釐。內廣州府連山縣除銀一十六兩三錢七分五釐移補差壯湊支經費,尚閏銀一千三百五十七兩六錢七分七釐十府一州屬徵解。又信宜縣湊補遺差并支官軍月糧改充兵餉銀二百五十二兩九錢,該縣徵解各州縣庫閒月折色米銀一萬二千七百九十兩四錢五分四釐三毫,遇閏加銀四兩六錢一分一釐四毫廣南韶、惠、潮、肇六府屬,徵解各州縣儒學倉米銀一萬三千九百五十兩九錢五分八釐八毫。內潮州平遠、鎮平二縣,瓊州府感恩、昌化二縣,共除銀五百一兩五錢九分五釐三毫,移補差壯湊支經費,尚銀一萬三千四百四十九兩三錢六分三釐五毫。遇閏加銀五百八兩九錢五釐一毫。廣南韶、惠、潮、肇、高、雷、瓊九府羅定一州屬徵解惠州府連平、長寧二州縣。添派儒學倉米銀一十一兩五錢四分三釐二毫。該州縣徵解高州府原議增北津寨兵餉銀一千五百六十四兩八錢。遇閏加銀一百三十兩三錢一分四釐一毫。該府六州縣徵解瓊州府儋州那律峒黎米折徵「銀二兩四分八釐。該州徵解瓊州府澄邁縣續增解府充餉扺補榔椰稅銀一十九兩六錢五釐四毫。該縣征解羅定州原議改充羅定中路兵餉銀五百兩,該州徵解羅定州原議改充晉康驛夫馬充餉銀一百兩。該州徵解羅定州東安縣備支縣學巡司官吏師生俸糧」 改充兵餉銀一百七十六兩三錢二分八釐五毫,遇閏加銀一十四兩九錢五分五釐七毫。該縣徵解原總兵廩糧改充兵餉銀三百三十兩九錢五分一釐八毫。內瓊州府感恩縣除銀二錢三分八釐,移補「差壯」 ,湊支經費尚銀三百三十兩七錢一分三釐八毫;遇閏加銀一十九兩三分一釐一毫。內感恩縣除銀一分二釐七毫,移補差壯湊支經費,尚閏銀一十九兩一分八釐四毫十府一州屬徵解,又高、瓊二府帶徵解司水腳銀一錢九分四釐九毫。原中營操軍月餉改充兵餉銀四百六兩九錢一分七釐八毫,遇閏加銀一百七兩九錢四分一毫。廣州府屬徵解州縣營旗隊兵工食充餉銀,除連州另開列外,尚銀一百四十七兩。廣州府陽山、連山二縣徵解廣州府番禺縣原編復裁革京庫水腳,湊給汾水頭、海心岡募兵工食充餉銀一百兩。該縣徵貯廣州府新寧縣分豬坑營兵工食充餉銀一十九兩二錢,遇閏加銀一兩八錢。該縣徵解肇慶府四會縣原議增「會試舉人水手改充兵餉銀二十六兩。」 該縣徵解肇慶府「原議增雙魚、海朗二所兵餉銀二千八十兩八錢。」 該府屬徵解高州府官舍稻穀銅錢折銀一百二十兩。該府屬徵解雷州府海康縣「原議增海康所效義餘兵充餉銀二百四十兩。」 該縣征解廉州府參將廩給衣資銀四十七兩四錢四分六釐六毫;該府屬徵解廉州府合浦縣潮田稻穀充餉米銀二百一十四兩七錢五分一釐二毫。該縣徵解韶州府乳源縣水利米銀二兩三錢六分二釐五毫,遇閏加銀一錢九分六釐九毫。該縣徵解惠州府猺人山米銀三兩一錢五分八釐四毫。惠州府長樂、興寧

「二縣徵解潮州府潮陽縣起解京庫料價帶徵解司水腳銀」 九十九兩七錢九分二釐七毫。該縣徵貯備支瓊州府萬州并陵水縣徵新安場鹽課銀一百二十一兩一錢七分。該州縣徵解府充給經制官兵糧食。魚課、茶課課程等項銀八千七百六十兩一錢六分四釐六毫。內瓊州府感恩縣銀五十一兩四錢一分四釐三毫。移補差壯湊支經費,尚銀八千七百八兩七錢五分三毫。又高州府帶徵解司水腳銀二兩八錢二分七釐七毫,又比附鈔錢七十二文。廣南韶、惠、潮、肇、高、雷、瓊九府屬徵解。內肇慶府陽江、新興二縣奉文豁免無徵亡米銀一百四十二兩五錢五分六釐一毫,列作有額無徵之數,遇閏加銀五百八十五兩四錢三分四釐七毫。內瓊州府感恩縣除銀四兩五分七釐二毫移補差壯湊支經費尚閏銀五百八十一兩三錢七分七釐五毫。廣南韶、惠、潮、肇、高、雷、瓊九府屬徵解高州府原奉文添設吳川六營兵餉銀二千一百一十一兩一錢八分三釐六毫,該府化州、電白、茂名三州縣《徵解》。

本色兵餉。高、瓊二府永豐倉本色民米、夏農米一萬一千四十四石四斗二升。高州府茂名縣,瓊州府瓊山、定安二縣,共徵解州縣倉本色民夏農米二萬三千八百九十二石二斗六升六合六勺九抄。廣州府新安縣,高州府化州、吳川、電白、石城、信宜縣,瓊州府儋州、萬州,徵解遇閏加米一百六十五石四斗六合。高州府化州、石城二州縣徵解。以上三十四項留充兵餉,共銀三十六萬三千六百五十六兩四錢五分二釐四毫。內廣州府連山縣、潮州府平遠縣、鎮平縣、瓊州府感恩縣、昌化縣、高州府化州、茂名二州縣協助信宜縣,共除銀二千五百二十四兩五錢六分三釐四毫移補差壯湊支經費外,尚銀三十六萬一千一百三十一兩八錢八分九釐。內除肇慶府陽江、新興二縣有額無徵亡米銀一百四十二兩五錢五分六釐一毫列作有額停徵外,實銀三十六萬九百八十九兩三錢三分二釐九毫。水腳銀三十八兩七錢六分三釐五毫。遇閏加銀三千一百一十六兩八錢一分七釐三毫。內廣州府連山縣、瓊州府感恩縣共除銀二十兩四錢四分四釐九毫移補差壯湊支經費外,尚閏銀三千九十六兩三錢七分二釐四毫,比附鈔錢七十二文解司,水腳銀一百六十兩九錢一分四釐八毫。本色米三萬四千九百三十六石六斗八升六合六勺九抄,閏米一百六十五石四斗六合。

存留徭差、民壯、鹽鈔、驛傳均平山稅、兵餉、《補虛稅》、穀餉、夫稅、鄉兵工食、守城庫、民壯科舉、生員盤纏,共銀四十九萬七千五百三兩七錢七分三釐九毫四絲。除潮州府屬程鄉、鎮平二縣故絕丁減編銀一百四十四兩一錢三分四毫,又各州縣驛傳節裁銀及扣出虔餉共銀三萬五百五十六兩八錢七分五釐七毫三絲一忽六微,列在起運項下,解部充餉外,尚銀四十六萬六千八百二兩七錢六分七釐八毫八忽四微。又新增丁口銀五百七兩八錢八分八釐四毫。內徭差銀一十七萬二千七百六十一兩八錢六分五釐六毫八絲九忽。遇閏加銀一萬一千二百八十兩五錢九分七釐五毫。內除南雄府屬保昌、始興二縣扣虔餉銀三兩九錢八分八釐二毫列在「起運項下解部」 外,尚閏銀一萬一千二百七十六兩六錢九釐三毫;民壯銀一十五萬六千五百五十五兩四分三釐七毫一絲一忽。遇閏加銀九千九百九十八兩四錢九分九釐三毫,內除南雄、韶州、惠州三府屬扣出虔餉銀一百九十一兩一錢六分,列在起運項下解部外,尚閏銀九千八百七兩三錢三分九釐三毫;「戶口鹽鈔銀」 一萬七千一百五十三兩八錢九分六釐六毫,遇閏加銀一千一百七十五兩八錢七分五釐九毫;「俸鈔、廩糧等銀」 四百二十一兩七錢三釐三毫,遇閏加銀一兩六錢二分九釐。四項共銀三十四萬六千八百九十二兩五錢九釐三毫。又瓊屬崖州撥傳銀并花藤稅共六十七兩三錢六分。又高屬信宜縣,本府歲撥東安、西寧二縣兵食銀二百七十三兩七錢一分。茂名縣化州協助信宜縣倉糧銀八百二十五兩五錢五分一釐六毫。又廣屬連山縣,潮屬平遠、鎮平二縣,瓊屬感恩、昌化二縣存留軍餉倉米、軍器、廩糧、魚課均平存剩等銀一千七百二十三兩二錢七分八釐,俱移補湊支經費,通共銀三十四萬九千七百八十二兩四錢。

八釐九毫,遇閏加銀二萬二千二百六十一兩四錢五分三釐五毫。又廣屬連山縣存留倉米閏銀一十六兩三錢七分五釐,瓊屬感恩縣魚課米閏銀四兩六分九釐九毫,俱移并本項湊支經費。閏銀共閏銀二萬二千二百八十一兩八錢九分八釐四毫。內:

布政司解戶:「廣州府屬三十名,三分一釐六絲;南雄府屬四名,韶州府屬五名,九分;惠州府屬八名,九釐九毫九絲六忽;潮州府屬一十九名,九分九釐九毫七絲七忽八微;肇慶府屬一十五名,六分八釐九毫三絲八忽;高州府屬四名,雷州府屬四名,廉州府二名,瓊州府屬六名,共九十九名,九分九釐九毫七絲」 一忽八微,每名編水腳銀五十兩,免差充餉銀三十兩,共銀七千九百九十九兩九錢八分六釐一毫解司備支。又高州府屬四名,每名編解司水腳銀八錢,共銀三兩二錢,給官役解運盤費。

雜辦歲派銀九千七十四兩八錢五分一毫四絲十府一州屬征貯備支。以上留支銀五萬一千九百九十六兩六錢一分五毫七絲,遇閏加銀一百五十八兩八錢五分九釐四毫。又會議裁扣朔望行香解部充餉銀二百九十一兩五錢六分,閏銀三錢五分七釐七毫,均平餘剩銀一萬一千七百七十九兩三錢一分八釐九毫六絲,閏銀一十一兩五錢一釐。十府一州屬徵解充經制官兵糧食,內感恩縣除銀二十三兩一錢二分二釐八毫移補差壯湊支經費,尚實,餘剩解部充餉銀一萬一千七百五十六兩一錢九分六釐一毫六絲。

雜項留支,并充兵餉。廣州府屬新寧縣《百峰山稅》充餉銀六十五兩四釐,遇閏加銀五兩四錢一分六釐七毫,留支經制官兵糧食。惠州府屬十一州縣,原議加增缺餉,改充兵餉銀四千三百六十九兩八錢六分,留支經制官兵糧食。永安縣認回龍川縣魚苗餘餉,抵補地租銀七十兩,留支經制官兵糧食。永安縣原議增編扺補船稅餉銀四十六兩,留支經制官兵糧食。長寧縣議增扺補虛稅銀一十七兩五錢三分三釐四毫,內除鋪租抵銀五兩外,實編銀一十二兩五錢三分三釐四毫,留支經制官兵糧食。長樂縣「原議加派七都埠下水穀餉銀六十兩,留支經制官兵糧食。」 龍川縣「原議增派扺補免抽老」 龍過山夫稅充餉銀六十兩,留支經制官兵糧食。潮州府屬惠來縣續議增馬夫工食銀四十三兩二錢,遇閏加銀四兩八錢,該縣徵充經制官兵糧食。普寧縣原議增派夫馬糧料并守城、守庫民壯共銀二百三十三兩七分一釐一毫,留支經制官兵糧食。肇慶府屬開建縣原抵解新興縣協助東安縣兵食銀二兩一分四釐九毫,留支經制官兵糧食。高州府屬信宜、吳川、石城三縣,原奉文添設吳川陸營官兵餉銀一千一百六十一兩九錢三分四釐,留支經制官兵糧食。吳川縣議增科舉生員盤纏銀三十八兩一錢五分五釐五毫,該縣徵貯備支。瓊州府屬萬州,原貯給黎兵,今改充兵餉「銀九百四十六兩八錢,遇閏加銀七十九兩九錢,留支經制官兵糧食。萬州,原添派會試水手,今改充兵餉銀二十五兩七錢五分三釐九毫,留支經制官兵糧食。儋州,窯冶鈔充餉銀二兩七錢二分三釐,留支經製官兵糧食。羅定州屬東安、西寧二縣,原南鄉等四所官軍俸糧,改充兵餉銀四千四」 百五十六兩二錢六分六釐二毫,遇閏東安縣加銀二百二十六兩二錢八分五釐六毫。二縣徵解東安縣原南鄉所屯軍糧食改充兵餉銀七百二十四兩,遇閏加銀六十四兩六錢八分;「該縣徵解東安縣養濟院孤老衣糧銀二十六兩,遇閏加銀一兩九錢五分,該縣徵貯備支。」 又新增丁口,派徭差民壯、均平兵餉鹽鈔銀五百七兩八錢八分八釐四毫。廣、韶、惠、潮、高、羅、六府州屬徵充經制官兵糧食。

《差壯》、鹽鈔、驛傳均平,餘剩并雜餉、新增丁口,共該解戶部充餉銀一十四萬二千二百八十九兩三錢五分九釐二毫五絲,閏銀七千八十六兩九錢二分九釐九毫。議留支新定經制官兵糧食。

康熙元年,《原全書》開載田地山塘等項共三十二萬六千五百一十七頃一十八畝三釐三毫,內除元年原冊報荒蕪崩陷及遷移田地塘共四萬五千七百九十九頃三十一畝四分八釐六毫八絲九忽五微五纖八沙,續於元年墾復田地共四千一百六十一頃六十四畝九分八

釐七毫七微四纖

尚實在田、地、山塘等項,共二十九萬四千八百七十九頃五十一畝五分三釐三毫一絲一忽一微八纖二沙。《原全書》開載「官、民、學、僧、尼、道、黎、竈、夏稅、農桑、狼、猺」 、獞、渡海水稅、魚課、油料、茶課等項米一百五萬五千七百六十二石二斗五升一合三撮。內除元年原冊報「荒蕪崩陷」 及遷移官民夏稅、農桑、魚課米一十四萬八千三百八十二石九斗五合九勺五抄四撮六圭三粟四粒。續於元年墾復官、民、僧、道、寺、竈、夏農米一萬二千八百三十九石四斗二升四合五勺二抄八撮六圭四粟五粒。

尚實在官民、僧、道、寺、竈夏稅、農桑、魚課米九十二萬二百一十八石七斗六升九合七勺八抄四撮一粟一粒。

康熙十一年,原額田地、山塘等項共二十九萬四千八百七十九頃五十一畝五分三釐三毫一絲一忽一微八纖二沙。內除三年遷移田地、山塘共三萬九千七百三十五頃九十八畝九分四毫六絲三忽四微三纖,續於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各年墾復田地、山塘共三萬二千八百四頃六十五畝九分七釐八毫二忽五微六纖五沙三塵八埃。

尚實在田地山塘等項,共二十八萬七千九百四十八頃一十八畝六分六毫三絲六忽三微一纖七沙三塵八埃。原額官、民、僧、道、寺、竈夏稅農桑魚課米九十二萬二百一十八石七斗六升九合七勺八抄四撮一粟一粒。內除三年遷移官民夏稅農桑魚課米一十三萬一千七百二十八石八斗四升三合四勺六抄六撮一圭一粟。續於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各年墾復官民夏稅農桑魚課米一十萬五千二百五十一石五斗八升一合六勺四圭三粟五粒三纖

「《尚實》在官民、僧、道、寺、竈夏稅、農桑、魚課米」 八十九萬三千七百四十一石五斗七合九勺一抄八撮三圭三粟五粒三黍。。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