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35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五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卷目錄

 高州府部彙考二

  高州府城池考

  高州府關梁考

  高州府公署考

  高州府學校考

  高州府戶口考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五十六卷

高州府部彙考二

[编辑]

高州府城池考        通志

[编辑]

本府。茂名縣附郭。

高州府城池 ,唐始築土城,宋、元因之。明洪武初,千戶陳富、張真拓以磚,周六百一十四丈,高一丈四尺。門五,上有樓,東迎陽,南廣濟,西通川,北北門,小西門。成化初,東、南、北門樓寇毀,小西門塞。知府孔鏞、指揮歐磐復建。後指揮李信增四尺,千戶潘英創串樓六百。嘉靖初,知府莊科始廓城東,包環邑庠。入城中,周圍砌築子城。十一年,署府事肇郡同知林春澤塞小西門。十三年,僉事黃澄廢子城為敵樓二十七所。是年,郡守石簡塞舊南門,作新南門,改曰「高明。」 由壕岸西行轉南,合舊門通衢。十五年,知府鄭絅闢南街直行稍轉而西接通衢,建門曰「履坦。」 二十五年,知府歐陽烈以小西門塞,民以出入為艱,因耆民張仲山等呈,乃復啟之,扁曰「高辛。」 嘉靖二十六年,知府歐陽烈重修。是年大水,西南隍岸崩及城西南樓基亦浸塌。冬,知府歐陽烈乃自大西門至舊南門埠頭,叢樁實土,填築隍岸,修整南樓,城賴壯觀。萬曆間,知府熊廷相釆士民議,申請撫按,開舊南門而塞其新門,於小西門外建樓一座,加門一重。三十七年,知府蔣希禹所開塞,又如熊廷相之時,而基址猶存。至四十二年,知府曹志遇將新南門遺址鏟去,悉復舊制。天啟間,參議蘇宇庶以古東門利於離明,新北門傷於龍背,遂復舊東門,塞新東門池,深一丈二尺,闊加八尺,東南北及小西門俱如之,獨大西門以長江為壕塹。成化三年,知府孔鏞、守備指揮歐磐復濬之,廣三尺,深一丈六尺。外州、縣

電白縣城池 舊城,即古高涼郡土城。元大德八年,郡徙茂名,因甃以石磚,遂為縣城。明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揮花茂奏築神電衛城,委惠州指揮王虎、千戶張貞築為土城。永樂七年,指揮俞林甃以磚,計六百四十步,周圍一千一百丈,高一丈二尺,堞高五尺,共高一丈七尺。為東西南北四門,門上各為樓。堞上敵樓四十,角樓四,窩鋪三十有二。正統間,燬於《猺寇》。知縣吳鏐申奏,因舊增築。然地居山落,寇易侵擾。成化四年,僉事陶魯奏遷縣治於衛左。萬曆三年,知縣王許之以城垣徑直,難以制外,乃於城外建敵樓十二座以拒敵,開四孔以通鳥銃。萬曆七年,知縣張希皋以城垣卑矮,難以守禦,增高三尺。城面「馬路甃為陽橋三尺五寸,取壕土以實之,壕因以深。」

皇清順治九年,城守遊擊汪宗弘建瞭樓,每城一面。

一十二座。十四年,城崩樓圮。知縣相斗南重修城垣四腳,易磚以石,東西瞭樓,另行鼎建。池周圍一千一百六十四丈,闊三丈九尺,深一丈七尺。天啟間,知縣翟拱辰因城壞重修,而壕之深闊因而倍之。

信宜縣城池 舊無,止築土牆,周圍一百八十五步。明正統五年,六豪猺亂,副使賀敬、都指揮張演築砌磚城,周圍二百五十五丈,高一丈八尺。天順三年,刱串樓五百四十有八。正德五年,千戶丁川於城外築子城。嘉靖間,僉事黃澄設敵樓一十三所。後知縣陶弼、周夢斗、周世臣相繼增修,池濬深一丈三尺。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徐鳴佩、城守管登魁修復。北

門城樓窩鋪砌以磚石

化州城池 ,宋紹興三十一年創,甃以磚石,北際江,東、西、南各環以池,門四,東曰開泰,西曰羅山,南曰南薰,俱通陸路。北曰臨江、通水,各有樓。元末年崩壞,廣西流賊犯境。明正統十三年,知州「鄧敏奏增砌磚城,周圍八百七十丈,高一丈六尺,又沿城開築壕塹。成化四年,按察僉事陳貴、知府孔鏞、同守備指揮董翔復」 增高之。十年,又改砌入內,止開二門:東曰「賓陽」 ,南曰「南薰門」 ,各建樓、窩、鋪三十,敵樓、角樓各四,清風樓一。嘉靖間,州同知周光禮築南門月城。四十四年,嶺

東參議,謫於化,復更新之,築東門月城。萬曆二十六年,城壞壕淤。知州沈某修葺,周五百五十七丈,高一丈九尺。

皇清知州丘宗文重建東南門樓二座,池深六尺闊。

丈八尺

吳川縣城池 ,明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揮花茂具奏,「欽差永定侯經畫,命千戶徐本督築土城。永樂元年,千戶李忠甃以磚石,周五百八十丈,高一丈八尺。為門四,東曰鎮海,西曰通川,南曰永和,北曰朝天。門上有樓,窩鋪一十有六,瞭樓四,大小水關五。周圍五百八十丈,高一丈八尺。至崇禎初,四樓毀壞。十年,知縣童」 兆登重修,又於女牆垛子下加磚堆,堆上加板,永為城守。池深一丈五尺,廣如深數。城濱於海,浮沙飛壅,不開壕塹。成化三年,僉事陶魯遣俞鑑督鑿之,有陳獻章《記》。

石城縣城池 ,舊無城池。明洪武二年,縣丞倪望築土牆。正統五年,通判馬文饒甃以磚石,周五百三十七丈,高二丈一尺,厚半之。闢門三:東曰「望恩」 ,西曰「鎮彝」 ,南曰威武。門上建樓角樓三,敵樓倍之,窩鋪又倍之,中軍窩鋪一。隆慶六年,寇燹城圮,知縣韋俊民修之,增高三尺。萬曆三十三年,又於原增處隨設羊橋、女橋、垛子敵樓。崇禎十三年,三門增修甕城,城下壕塹深數尺而廣一丈,惟北嶺無壕。

皇清順治十三年,增高一尺五寸,易以平頭,重建二

《大銃臺》,「於東西之北隅,開深壕塹,并鑿復嶺,池深一丈五尺,廣加深一丈。」

高州府關梁考        通志

[编辑]

本府。茂名縣附郭。

懷柔關   。小函谷關。

太平橋 在城外

雅德橋 在郡南二里

南橋 在郡南二里,即太平通津故址。向構木橋,潦發病涉。明崇禎五年,舉人卓錫、蔣國紳等倡首甃以石。

甘竹橋 在郡南四十里。

龍塘橋 在郡南六十里。

秀竹橋 在郡南九里

皂黎橋 在郡南五十里。

流旋橋 在郡南十里

仙覺橋 在郡南二十里。

霖水橋 在郡南六十里。

第二橋 在郡南五十里。

上鑑江渡 在郡南一里。

平山渡 在郡南二里

仙墟渡 在郡東北十里。

白村渡 在郡北三十里。

橫石渡 在郡東一十里。

南界渡 在郡北七十里。

蓮塘渡 在郡北二十里。

馬卵渡 在郡北四十里。

合水渡 在郡北八十里。

秦村渡 在城外

塘北渡 在郡北一百二十里。

霍村渡 在城外

清河渡 在城南

下鑑江渡 在城西南

電白縣

南北二關 俱在城外

立石關 在城東北,立石驛西。

迎恩橋 在城外

東橋 在城東

莊峒橋 在城北八里

下藍橋 在城北二十里。

南橋 在學右

北橋 在學左

造士橋 在學內

興賢橋 在大興街

大鞏橋 在南街

田坑橋 在西街

永寧橋 在西小街

飛鯉橋 在新河上

西橋 在城外

榕樹橋 在城外十五里。

木帘橋 在城外二十五里。

那夏橋 在城外七十里。

熱水橋 :在城外三十里。

黃竹橋 在城外七十五里。

羅浮橋 在城外九十里。

龍珠橋 在城外九十五里。

白石橋 在城西三十里。

莊峒永橋 在學右

鹹水橋 在學西

雙木石橋 在學東南

起鳳橋 在學前

夾松渡 在城西十里

五藍渡 在陽江縣界

三橋渡 在城西七十里。

五村渡 在城北三十里。

豸頭渡 在城北六十里。

石塔渡 在城北七十里。

那河渡 在城北八十里。

信宜縣

八栗橋 :在城北二里。

石頭橋 在城北十五里。

栗木橋 :在城北二十五里。

塞面橋 在城北六十里。

羅登橋 在城西北十里。

崩塘橋 在坊廓

廟橋 在坊廓

西橋 在坊廓

南界橋 在坊廓

教場渡 在茂名界

大水陂渡 平坡渡

化州

朝陽橋 在東門外

龍紋橋 在州西,今圮。

柳公橋 在州前。唐學士柳公權造。

水口橋 在城東北。明知州陸觀德建。

大德橋 在城東北

馬埒橋 在城南三里

迎薰橋 在州南小城內。

水竇橋 在城南二里

和尚橋 在杜谷河口

潦口橋 在城西二十里。

堂陰橋 在城西二十里。

菉竹橋 :在城西四十里。

豸山橋 在城西五十里。

千秋橋 在申一都

羅江渡 在城西

北津渡 在城東

南津渡 在城南二里

北青渡 在城北十五里。

甘村渡 在城北四十里。

塘旺渡 在城北一百里。

吳川縣

延華橋 在縣前

飛霆橋 在縣西二里

唐祿橋 在縣西十里

宮橋 在縣西二十里

淺水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那疊橋 在縣西六十里。

通駟橋 在縣北四十里。

蘆花橋 在縣北二十里。

躍龍橋 在芷芓

平定橋 在縣西三十里。

川滘渡 在縣西十里

南巢渡 在縣西四十里。

白沙渡 在縣西二里

調高渡 在縣西四十里。

麻練渡 在縣西六十里。

硐洲渡 在縣西九十里。

烏泥渡 在縣西十五里。

頓當渡 在縣西十里

新場渡 在縣西四十里。

林公渡 在縣西四十里。

廣州灣渡

石城縣

通駟橋 在縣西一里

西園橋 在縣西二里

那蔞橋 在縣西九十里。

大橋 在縣西五里

高橋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

新石橋 在縣東南三里。

絕江橋 在縣東

清水橋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

文昌橋 :知縣佴夢騮捐造。

鎮龍橋 佴夢騮造

駐馬橋 在縣南

白石渡 在縣西

渡子渡 在縣西

急水渡 在縣西

花石渡 在縣西

凌祿渡 在縣北

賀江渡 在縣北

江頭渡 在縣北

高州府公署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高州府治 ,即古潘州舊址,明洪武二年建。

皇清順治十一年,恢復高州,總兵栗養志改為總兵。

府今以分巡道為府署

海防同知 :舊在府署內,今改建於府前街。康熙五年裁官。

督糧通判 明崇禎三年,裁併為糧捕廳,在舊府署內。

理刑推官 今裁「官」 ,改為《分司》。

經歷司 明崇禎十年,併入糧廳,在舊府署內,今改於南門外。

督捕廳 今為「糧捕廳」 ,改建府前街。

照磨所 在舊府署內。明崇禎三年裁,十年併入經歷司。

司獄司 原在府署西,今改寄茂名縣內。永豐倉 在府門右。

陰陽學 在府門外,今廢。

醫學 在府門外,今廢。

察院行臺 「在府署東」 ,《萬壽宮》舊址。

分守嶺西道 在府東

督學道行臺 在府治東。

按察分司 在府治西

參將府 在府治西

茂名縣治 在府治西。縣堂、幕廳、耳房庫、吏舍、儀門獄、大門、禮賓館、旌善亭、申明亭,「俱明洪武十四年知縣尹賢建。宣德七年知縣曾濟修葺。成化四年燬於寇,五年知縣曾英復建。正德八年知縣林渠,嘉靖間知縣易本仁等,各因其時繕修至。」

皇清縣署頹圮,知縣高龍光因舊址重新鼎建。

縣丞廳 在縣署左

典史廳 在縣治東北

預備倉 在縣治右

養濟院 在歸民關外

平山巡檢司 在平山

赤水巡檢司 即舊那黎巡司。

博羅鹽場課司 舊在縣治西,今裁革。

外州縣

電白縣治 舊在府治東北四十里。元大德間,遷高州舊址。明因之。隆慶五年,毀於倭寇。萬曆元年,徙近衛旁,與衛並建。今仍舊制。按《縣志》:「明成化四年,遷於衛西,時草昧,略具室宇。十四年,徙於東街,去衛治百餘步。隆慶五年,城陷於倭,縣治盡燬。萬曆元年,徙近衛治東,與衛治並建。後枕莊麓,前揖蓮嶺,坐壬帶子,向」 丙,兼午。最後為寢室二層。室東為廊房、庖廚。又前為退食堂、為洞門。又前為川堂,為正堂,扁曰「一體。」 堂之東北為庫樓,南為贊政廳。堂下東西為皂隸廊,為露臺,為甬道。前為戒石坊,後扁曰「御製銘」 ,前扁曰「畏聖言。」 東為吏、戶、禮、糧、承發房,西為兵、刑、工架鋪。門之東南為典史廨,南為儀門。門之東前為迎賓館,扁曰「資仁堂」 ,後為土地祠,西為監房,又南為譙樓,內扁曰「青天白日」 ,外扁曰「電白縣」 ,即大門也。樓外東為旌善亭,西為申明亭,中為屏牆,兩序為官鋪二十間。萬曆三十年皆廢。

皇清順治四年,始收服「東粵電白」,仍隸高州府縣署。

規模雖備,兵革日久,風雨飄搖,垣牆百不存一,不成縣治。知縣相斗南於順治十三年冬十二月蒞任修理,捐俸金而鼎新之,至順治十七年告成。

典史廳 在縣署東南

神電倉 舊名「神安倉」 ,在城西南隅,後遷於學。

宮後。明嘉靖七年,縣尹黃敖徙於承恩大街南。後燬於寇。萬曆元年,王尹許之,重建官廳三楹,面東,倉三廒,面西,大使宅三間,吏舍一間,大門一楹,北向。扁曰「神電倉。」 至明末猶存。

皇清以來,倉署傾廢,倉官寄居於預備倉。

預備倉 舊在縣治西,燬於倭。張尹希皋改縣近衛,後在縣治之東。為堂三楹,南向;兩序為廒各三楹,北向;廒三楹,大門一楹,西向。順治年間,神電倉大使住居於此。其倉廒傾壞已久,大門不存,不堪軍儲焉。順治十五年,知縣相《斗南》重修倉廒另建,堅固永久,可蔽風雨;重建大門一楹,改為南向。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東

察院行臺 在縣武安街城隍廟西。明成化十五年建。

布政分司 在察院行署南。

按察分司 在布政分司西。

參將府 在城隍廟東

守備府 在立石驛舊址。

養濟院 在城東北二里。

信宜縣治 ,即舊信義縣址。明洪武二年,知縣蹇誠始建。永樂十三年,知縣姚原立重修。正統「間知縣郭羅,成化間知縣李時敏,嘉靖間知縣廖琳、邢國賓,各加修葺。」 後燬於寇,知縣陶弼重修。萬曆二十五年,知縣周世臣增繕之。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徐鳴佩因山寇焚毀官署,重

加修葺。至康熙三年,知縣羅士毅復捐金鼎建其規蒞治之。廳為正堂、二堂、三堂後為知縣宅,堂前為露臺,中為甬道;堂左為庫房,右為存積倉。土地祠在儀門西。迎賓館在儀門東。大門、儀門俱順治十年知縣韓應震建。譙樓、申明亭、旌善亭,今俱圮。

典史廳 在縣署右

存積倉 在城東,明正統五年建。

預備倉 明正統五年建。按《縣志》:「東接存積倉,正統間建。萬曆二十五年,知縣周世臣遷入縣堂之右,捐俸闢修。」

陰陽學 ,在縣治西,久廢。

醫學 在縣治西,久廢。

布政分司 在縣東南

按察分司 在縣東

公館 即《竇江驛》舊址。

小存積倉 在存積倉東,知縣周世臣創立,若存積倉滿,則移貯之。

社倉 原在城外,知縣周世臣立,與「小存積倉」 對。

義倉 在前安阜街。明萬曆二十四年,按院劉立。今廢。

養濟院 在城外

漏澤園 在西岸大塘坡。

化州治 即石龍縣舊址。宋知州趙與鈺建,今仍舊制。明洪武初,為府同知張謙建,尋改為州,又改縣,規制迭更。洪武十四年,又改為州,知州楊倫重建。宣德間,知州田庸修葺。正統間,毀於寇,知州茅自得重建。成化間,又遭寇毀,州同曹慶建正廳,知州李時敏繼完之。後知州黃萬碩、楊薰、湯克寬、傅昂相繼修創。

皇清康熙五年,知州丘宗文「重修州署。」儀門三間正。

堂三間。後堂三間,後衙三間。後亭一座,舊名「清白」 ,宋守趙與鈺所建,胡寅有詩。後廢,知州畢竟立改「友筠亭」 ,知州祝簡又改曰「鳴琴佳處。」 後廢,知州沈水復建,曰「興雲堂」 ,因石龍而名也。衙外為園,園外魚塘一所,皆官物也。吏舍一十二間,在正堂左右。承發房在東廊下。架閣庫在西廊下。泰安庫在穿堂右。龍亭庫在正堂左,贊政廳右。贊政廳在龍亭左,泰安庫前。戒石亭在正堂甬道上。石龍亭在正堂左。寅賓館在儀門外之左,今廢。譙樓一座在州治左,路通衢。康熙間知州丘宗文重建。旌善亭在譙樓前左側。申明亭在譙樓右側。

同知衙 在正堂左東廊之外,康熙三年奉裁。吏目衙 在州治照牆下。明萬曆間,祝知州改陵水驛為之,而遷驛於寶山之東。左畔小塘一口,面前空地皆官地。

在城倉 在州治東

預備倉 在州治東南

察院行臺 「在州治東。」

布政分司 在州治東

按察分司 在州治東

嶺西道公館 在州治東。

陵水驛 在寶山側

梁家沙巡檢司 在境內。

吳川縣治 在城內西隅。明洪武二年建。署有定制,即壯麗宏擴,不能比于巨邑,亦堂皇也。貞度宣化,存乎是焉。正堂三間,名曰「敬敷澹薄。」 廳三間,有「天鑒在茲」 扁、穿堂、後堂各三間,扁曰「青天白日。」 大衙在正堂之左。萬曆初年縣令王一俞改建,二十五年周應鰲重修。後因年久復漸傾頹,吏役各寓諸廟舍,案牘悉皆散頓,每每遺失。

皇清康熙十一年,縣令黃以案牘攸關,捐俸修復堂。

一座,界為五間,扁曰「仕優」 ,「清署」 、澹薄。廳三間,中廳五間,後廳五間,東西相向廚屋各一間。吏舍八間,在正堂東西兩翼。儀仗庫在正堂右,今改在正堂左。公明、廉威亭在儀門內。土地祠在儀門左。獄在儀門右。迎賓館在土地祠前。譙樓一座,即縣大門。旌善亭在譙樓左。申明亭在譙樓右。

縣丞衙 ,在正堂大衙之後。堂一座三間,穿堂三間,廚房三間,廊房三間,康熙四年奉裁,今廢。典史衙 在正堂稍前之左。廳一座三間,後廳三間,廚房三間。

茂暉場鹽課司 ,在南二都,去縣十里。明洪武二年,除授百長劉暹署「木條印記。」 二十五年,始改銅印,設大使一員,且因舊址建衙門,隸海北提舉司,月俸本縣支給。

皇清康熙六年奉裁,今復。

廣積倉 在縣治之前稍偏東,理儲廳一座,東西廒各三間。

耳房庫 在正堂之左。凡錢糧歲輸,皆儲于是。每歲擇勤慎吏一員,司其出納,翼以書辦。預備倉 在廣積倉後。

陰陽學 在縣城南

醫學 在縣城南,今廢。

布政分司 在縣治東

嶺西道公館 在布政分司右,今圮。

府館 在「廣積倉」 東。

海防公署 舊在梅祿。明萬曆三十年,移建于此。

寧川巡檢司 在境內

養濟院 在城南一里

石城縣治 舊在縣東黃村,元大曆中遷新和驛,坐三台嶺之中。正為親民堂三間,堂東耳房,庫西儀仗庫。前中為露臺,為甬道,為戒石亭,左右六房,人間經亂俱廢,縣令捐俸修復。前為儀門三間。儀門東前為土地祠,仍作寅賓館;西為輕監,又前為重監,又正前為譙樓,樓東為旌善亭,西為申明亭。正堂之後為川堂,又後為「縣內宅」 二座六間。又後為崇垣,周匝縣治。耳房庫東為「贊政廳」 三間,今廢。

典史廳 在縣署東

永豐倉 在縣治東四十餘步。明永樂九年建,為廒二,收貯本色米糧。

預備倉 永豐倉西五步。明弘治三年建,為《廒一》,以貯例贖稻穀。

察院義倉 在縣治右,明萬曆二十二年建,為廒二,以貯墾荒稻穀。

陰陽學 今廢

醫學 今廢

察院行臺 在北街東嶺下。

布政分司 在察院東

按察分司 在察院西

府館 在大街東

凌祿巡檢司 在縣治西。

養濟院 在鎮寧橋西

高州府學校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高州府儒學 在府治東隅。明洪武初,知府沈奇建,同知岳福重修。景泰間,知府何盛復葺之。成化元年,學廢于賊。七年,副使孔鏞平賊,重修廟堂、齋舍。正德四年知府陳腆,八年知府陳嘉表,嘉靖元年知府莊科,二十二年知府歐陽烈重修。中為

文廟為兩廡,為儀門。櫺星門外有泮池,池外有海。

表文明坊廟後為明倫堂,旁為東、西齋。泮路之東,前為啟聖祠,祠後為名宦祠。儀門西為土地祠,又西為鄉賢祠,祠後為四箴亭。崇禎十年,知府姚繼舜捐修。

皇清順治十一年,按院趙之麒、守道劉繼昌、知府蕭

嘉熙等捐俸鼎建重新。康熙六年,知府熊啟引,七年,知府蔣應泰、教授黃夢賚繼修

學田 明萬曆十九年,知府張邦伊買置土名「大坑、六茶」 等處,歲納租銀二十二兩。

茂名縣儒學 。「明洪武十四年,始設學于城內西北,後設千戶所,地甚狹隘,教諭劉源議遷于城外東山寺故址。天順八年,兵燹。成化五年,知府孔鏞併學于府。正德五年,監生楊節奏復。六年,知縣林渠復建于舊址,立明倫堂、兩齋、學門、儒林坊。嘉靖七年,巡按御史周模楷置磚甃學路百五十丈,修築周圍垣牆。十四」 年,知府鄭絅、知縣易本仁復建廟廡、戟門、櫺星門、學門、牌坊。二十七年,知府歐陽烈遷學門、新二坊、啟聖祠、名宦、鄉賢祠俱附府學。二十八年,知縣韋允重修廟廡及明倫堂。崇禎間,知府姚繼舜、知縣張復普、尹奇逢相繼重修。

學田 土名「大王坪」 等處,共稅二百二十七畝五分,納學道租銀一十五兩六錢四分。

社學 六:曰《南高》、曰《東高》、曰《西興》、曰《北游》、曰《橋門》、曰《同文》。

書院 十:曰《高明》,曰「《朋來》,曰《茂山》」 ,曰《四水》,曰「《東津》,曰《拱極》,曰《墨池》,曰《筆山》」 ,曰《參天》,曰「潘。」 江外州縣。

電白縣儒學 舊在寶山下。元季兵燬。明洪武初,知縣劉源隆遷於縣治東南。成化四年,僉事陶魯遷於神電衛。五年,知府孔鏞大新之。嘉靖十年,知縣董琳建「敬一亭。」 十七年,知縣俞岳建啟聖祠。二十七年,知縣譚堯道、知府歐陽烈重修。後盡傾圮。萬曆六年,知縣張希皋經始創建,知縣林夢琦增修首建。

文廟。次兩廡,次戟門、櫺星門、「明倫堂」 、東西齋又建

啟聖祠於東偏,名宦、鄉賢於戟門之左右。又於明倫堂東建教諭廨,西建訓導廨,明倫堂之下建號舍焉。建敬一亭於明倫堂後土山之上。櫺星門外文路東西兩端建「崇儒」 、「造士」 二坊。崇禎七年,知府姚繼舜、知縣周日旦、教諭李世球重新之,建射圃於學右。

學田 土名「石灣垌」 ,共稅三十五畝。

社學 曰得一

書院 二:曰《觀瀾》,曰《志學》。

信宜縣儒學 在城東。元至正十四年,知縣陳卜、顏察兒建立。明因之。永樂四年,知縣盛得中重建。十三年,知縣姚原立。正統四年,知縣陶兗修葺堂齋。天順年間,知縣顏玉階重建大成殿。成化四年,知縣李時敏「復修大成殿兩廡,遷於城東南。」 七年,建櫺星門、禮門。正德八年,知縣虞𤣱重修。嘉靖十四年,典史前編修程文德遷於縣左,建明倫堂、齋房。知縣謝彬復建正殿、敬一亭、學門。十九年,知縣白譜建櫺星門。二十五年,知縣何文俸復建戟門、啟聖祠。二十七年,知縣許述修葺。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徐鳴珮「大修。」康熙五年知縣。

羅士毅遷於舊址

社學 二:曰「竇江」 ,曰「觀化。」

書院 二:曰《龍山》,曰《麗澤》。

化州儒學 舊在州治南。宋嘉定二年,郡守范良輔遷於城外。咸淳六年,教授趙蜚英遷於城南。後燬於兵,海北海南僉事呂沆重建。明洪武「初,郡守曹錫修之。宣德八年,知州呂明、正統八年,知州茅自得築州城圍學在城內。天順七年,知州吳春、成化七年,知府孔鏞、同知曹慶各重修之。十一年,知州黃萬碩仍遷於」 城外舊址。正德八年,知府陳嘉表、嘉靖間,知州鄭雍、傅昂相繼修理。萬曆丁酉,堪輿以城牆後壓,文筆卑瑣,眾白於學道,復遷於寶山舊址。郡守沈水捐俸勸助,豎建「大成殿、啟聖祠」 及鄉賢、名宦二祠。

皇清順治十三年,嶺西道李皓、學正馮璡捐倡修葺。

十八年,颶風傾圮。康熙六年,知州丘宗文、學正梁殿桂、朱廷誼捐倡重修。

學田 土名東岸,歲納租銀八兩六錢。

社學 曰東勝

書院 曰寶賢

吳川縣儒學 在縣治東。元至正九年,主簿唐必達、教諭吳仲元修建。明因之。洪武十四年,縣丞汪季清重修。大成殿、兩廡、戟門、櫺星門、堂齋、禮門。正統二年,知縣鄧宣重修。號房倒塌為軍。

所侵。嘉靖間,御史熊蘭拆侵屋以復舊址。二十七年,知府歐陽烈重修。崇禎九年,邑紳吳鼎泰捐資重葺。

學田 共稅七頃零八畝。

社學 十八:曰「祥龍,曰城中,曰南隅,曰那蒙,曰院村,曰大寨,曰窯頭,曰樟木,曰水潭,曰山墟,曰麗山,曰那寧,曰下磟,曰平澤,曰乾塘,曰潭谷,曰中村,曰北村。」

書院 曰工陽

石城縣儒學 舊在江頭鋪南。元皇慶間,隨縣遷於新和驛左,即今學。元季兵燬。明洪武三年,縣丞倪望重建殿堂、齋廡、戟門、學門。九年,知縣翟惟中增修。成化間,知縣陳綱重修,遷於西關外回龍嶺。嘉靖十三年,署縣印吏目丁琮增修。二十一年,署縣事經歷丘正改建於縣治西。萬曆癸未,復建於北街舊址前為

文廟東西為兩廡,左啟聖祠,後「明倫堂。」 萬曆癸巳

知縣謝濬移明倫堂於廟左,即以此地建「啟聖祠。」 天啟七年改建。

文廟於「啟聖祠」 ,移啟聖祠於明倫堂後。

學田 共稅一百五十三畝六分一釐,歲納租錢八千七百三十文,貯庫給濟貧生。

社學 二:曰「養正」 ,曰「新和。」

書院 曰松明

高州府戶口考        通志

[编辑]

府總

順治十四年,《府全書》開載:戶口五萬九百四十三,丁口二分。實編人丁二萬五千九百三十丁一分。

「茂名」 六千六百六十六丁。

電白五千六百四十五丁一分。

《信宜》二千五百七十二丁。

化州,三千五百七十二丁。

吳川四千三百二十二丁。

石城三千四百九十五丁。

《實編》《食鹽課》銀二萬四千六百七十一口一分。《茂名》九千九百九十九口。

《電白》五千六百四十五口一分。

《信宜》二千一百四十口。

《化州》,三千七百七十五口。

吳川一千八百二十二口。

石城一千二百九十口

康熙元年府總實在人丁二萬四千一百零八丁六分五釐六毫九絲。

「茂名」 六千六百六十六丁。

《電白》五千一百五十四丁九分三釐三毫九絲。《信宜》二千五百七十二丁。

化州,三千五百七十二丁。

吳川二千六百五十九丁。

《石城》三千四百八十四丁七分二釐三毫,實在食鹽課銀二萬三千零九十五口四分九釐五毫零五忽。

《茂名》九千九百九十九口。

《電白》五千一百九口四分九釐五毫五忽。《信宜》二千一百四十口。

《化州》,三千七百七十五口。

吳川七百八十二口

石城一千二百九十口

康熙十一年府總實在人丁二萬五千一百二十五丁二分九毫九絲九忽九微七纖。

「茂名」 六千六百六十六丁。

電白五千六百四十五丁零九釐九毫九絲九忽九微七纖。

《信宜》二千五百七十二丁。

化州,三千五百七十二丁。

吳川三千一百七十九丁。

石城:三千四百九十一丁一分一釐。

實在食鹽課銀二萬四千零二十四口一分,《茂名》九千九百九十九口。

《電白》五千六百四十五口一分。

《信宜》二千一百四十口。

《化州》,三千七百七十五口。

吳川一千一百七十五口。

石城一千二百九十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