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37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卷目錄

 瓊州府部彙考一

  瓊州府建置沿革考

  瓊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瓊州府星野考

  瓊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七十三卷

瓊州府部彙考一[编辑]

瓊州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编辑]

本府

瓊在唐、虞三代為揚越荒徼。秦為越郡外境。舊志:秦皇略定,始屬中國。然秦於越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明一統志》以雷為象郡,瓊當附雷。漢武帝元鼎六年,平南越,明年改元,始以其地置珠崖、儋耳二郡,督於交州。領縣五:珠崖治在今瓊山東。潭都,儋耳治在儋。義倫《漢書注》:「應劭曰:『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邊,產珍珠』」,故曰珠崖。或又曰,以郡形在海中如珠,故云。儋耳者,種大耳,渠帥目,謂王者耳尤緩,下肩三寸。據《茂陵書》,「五縣:瑇瑁、紫貝、苟中、至來、九龍。」昭帝始元五年,省儋耳入珠崖。元帝初元三年,罷珠崖郡,置朱盧縣,隸合浦。東漢光武建武中,復置珠崖縣,屬合浦郡,仍督於交州。明帝永平十年,儋耳降附。出《張純傳》。「三國吳大帝赤烏五年,復置珠崖郡,有徐聞、朱盧、珠官縣,隸交部,蜀遙領於建寧,晉因之。平吳後,省珠崖入合浦郡。宋元嘉八年,復立珠崖郡。梁復就儋耳地置崖州,陳因之,俱統於廣州。」據《方泰傳》,「隋大業中,改為珠崖郡,領縣十,義倫、感恩、顏盧、毗善、昌化、吉安、延德、寧遠、澄邁、武德,隸揚州,司隸」刺史,又析西南地置臨振郡。唐高祖武德五年,立崖、儋、振三州,各領縣四,崖領顏城、澄邁、臨機、平昌,儋領義倫、昌化、感恩、富羅,振領寧遠、延德、臨川、陵水。太宗貞觀元年,初隸嶺南道。據《地里志》,析置州縣及更名,更顏盧為舍城,平昌為文昌,析昌化置吉安,舍城置瓊山,析延德置吉陽。五年,以崖州之瓊山置瓊州,郡名始此。領縣五:瓊山、臨機、萬安、富雲、博遼。十三年,析瓊山置曾口、顏羅、容瓊三縣,而以萬安、《富雲》《博遼》歸崖州。高宗顯慶五年,置瓊州之樂會縣。龍朔二年,以崖之萬安置萬安州,領縣四:萬安、富雲、博遼、陵水。乾封後,瓊州沒山蠻峒以臨機歸屬崖州。開元元年,改崖之臨機為臨高,及省舍城,徙萬安州於陵水。天寶間,改儋、振、瓊三州為郡,及增置振之《落屯》。肅宗至德二年,改萬安州為萬全郡,縣亦曰萬全。乾元後,省儋之吉安縣,增洛陽縣。德宗貞元元年,復移萬全治於舊地,後復名萬安縣,亦復曰萬安。五年,復瓊州,置都督府以綏定其人。七年,省容瓊縣。懿宗咸通五年,於瓊山南境黎峒置忠州,以辛、傅、李、趙四將征𥟖置。兵還,遂廢。五代南漢分瓊、崖、儋、萬安四州。宋太祖開寶四年,平南漢,五年廢崖州,以其地入瓊州,領縣六:瓊山、臨高、樂會、舍城、澄邁、文昌。而以寧遠地為崖州,乃今崖州領縣二,寧遠、吉陽。儋州領縣三,義倫、昌化、感恩。萬安州領縣二,萬安、陵水。太宗太平興國初,改儋之義倫縣為宜倫。神宗熙寧間,以瓊州為瓊管安撫司,領州之屬縣,廢儋、崖、萬安三州為軍,並領縣以隸瓊管。元豐三年,分屬廣南西路,復儋之昌化縣及萬安之陵水鎮為縣。四年,復儋之感恩縣。徽宗崇寧五年,復置延德縣於珠崖軍黃流、白沙、側浪之間。大觀元年,以𥟖母山蠻峒置鎮州,尋陞為督府,賜「靖海軍」額。倚郭置鎮寧縣。及改延德縣為軍,又置倚郭縣曰通遠。三年,割樂會縣隸萬安軍,後復屬瓊州。政和元年,廢鎮州,以其地及靖海軍歸瓊州。廢延德軍為感恩縣,隸昌化軍;通遠縣為通遠鎮,隸珠崖軍。六年,置延德砦,又以通遠鎮為砦。屬廣南西路。宣和中,改瓊管為安撫都監。高宗紹興初,移臨高於莫村。六年,廢昌化、萬安、崖州三軍為縣,昌化就宜倫縣,萬安為萬寧縣,以軍使兼知縣事珠崖為寧遠縣,及復藤橋鎮為吉陽,與陵水等縣並隸瓊州。十三年,復萬安後,縣亦復名「萬安珠崖軍」,以宜倫縣為軍使。十四年,復昌化軍,各就以屬縣還隸。後改昌化為南寧軍,珠崖為吉陽軍。元世祖至元十五年,改為瓊州路安撫司,隸湖廣行中書省。十七年,又立海北海南道。慰司。於《雷領》隸之。二十八年。改為瓊州路軍民安撫司。增瓊州定安、會同二縣。尋陞定安縣為南建州

考證

「至正末,始置廣西行中書省領之。明洪武元年三月,平章廖永忠克廣州。七月,守臣陳乾富表納降款,以其地歸附。二年改為瓊、崖、儋、萬四州」 ,省瓊山,復南建州為定安縣,復萬安縣為萬寧州,仍各領屬縣,隸廣西如故。三年陞瓊州為府,領州三,縣十三。復瓊山,隸廣東。元廣東統於江西行中書省。洪武初,沿元制。七年改為布政司。十九年割感恩縣屬崖州。正統五年省三州,附郭宜倫、萬安、寧遠三縣。領州三,縣十。

皇清因之。

瓊山縣:附郭。

本漢珠崖郡瑇瑁縣地。隋於其東境置顏盧縣,屬珠崖郡。唐武德初更名顏城,隸崖州。貞觀元年名舍城,開元後省。宋開寶五年復置,隸瓊州,熙寧四年省。唐武德初,於顏盧置崖州。宋開寶五年廢。貞觀五年,始於崖州之瓊山之地置瓊州,倚郭置瓊山縣。十三年析置曾口、顏羅、容瓊三縣。乾封後,陷山峒蠻,貞元間,李復討復。元至元間,置定安縣於南境。明洪武二年省。三年,陞瓊為府,置瓊山縣附郭。

皇清因之。

澄邁縣

在府城西六十里。本漢苟中縣地。隋煬帝置澄邁縣,屬珠崖郡。唐初,屬崖州。宋開寶間,罷崖州,屬瓊州。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

定安縣

在府城南八十里。自唐為瓊山縣地。元至元間,析置定安縣。天曆元年,陞為南建州,遷治瓊牙鄉。明洪武初,廢州為縣。

皇清因之。

文昌縣

在府城東一百六十里。本漢紫貝縣地,隋置武德縣,屬珠崖郡。唐武德間,改平昌縣,屬崖州。貞觀元年,更今名文昌縣,屬瓊州。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

會同縣

在府城東南二百九十里。本唐宋樂會縣。元至元二十八年,平章闊里吉思、平黎建議,始西北境立縣永安,都屬瓊州。皇慶初,移治端趙都,王仁卿捐地建城。明仍舊。

皇清因之。

樂會縣

在府城東南三百五十里。本唐瓊山縣地。顯慶五年,始置樂會縣,屬瓊州。乾封初,陷山峒蠻。貞元間復。宋大觀二年,割屬萬安軍,復屬瓊州。元至元二十八年,平章闊里吉思平𥟖,建議析其北境置會同縣。明仍屬府。

皇清因之。

臨高縣

在府城西一百八十里。唐武德間,立為臨機縣,屬崖州。貞觀五年,割屬瓊州。乾封後,瓊州陷,仍屬崖州。開元初,更名臨高。貞元中,州復來屬。宋紹興初,移治於莫村。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

儋州

在府城西南三百七十里。本漢儋耳郡,昭帝始元中,省入珠崖郡。梁於其地置崖州。隋改為珠崖郡,置義倫、毗善、吉安三縣。唐初,始為儋州。天寶初,改昌化郡。南漢復改為儋州。宋熙寧六年,改為昌化軍。紹興六年,廢軍,就宜倫縣隸瓊州。十三年,以為軍使。十四年,復為軍,以屬縣還隸,後改為南寧軍。元因之。明洪武二年,復為儋州。三年,陞瓊為府,統三縣:宜倫、昌化、感恩,乃隸屬廣東。十九年,割感恩屬崖州。正統五年省宜倫縣,以其戶屬州。今領縣一:

皇清因之。

昌化縣

在州城南二百九十里。本漢至來縣。隋大業間,置昌化縣,屬珠崖郡。唐初屬儋州,以吉安縣省入。貞觀元年,復析置吉安縣。宋熙寧六年省。元豐三年復。紹興六年,軍廢,屬瓊州。十四年,軍復還隸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

萬州

在府城東南四百七十里。本漢珠崖郡地。唐為崖州文昌縣地。貞觀五年,析置萬安縣,隸瓊州。十三年,改隸崖州。龍朔二年,始於萬安置萬安州,割崖之萬安、富雲、博遼、振之陵水來屬。開元九年,移治陵水。至德初,改萬全郡,縣亦曰萬全。貞元初,復移治萬全,後與縣俱復名萬安。南漢

改為萬安州,省富雲、博遼二縣。宋熙寧七年,廢為萬安軍,領縣隸瓊管。紹興六年,廢為萬寧縣,以軍使兼知縣事,隸瓊州。十三年,復縣為萬安軍,以屬縣還隸,後縣亦復名萬安。元因之。明洪武二年,始改為萬州,復萬安縣為萬寧,三年隸府,屬廣東,統縣二。正統五年,省萬寧縣,以其戶屬州。今領縣一:

皇清因之。

陵水縣

在州南六十里。唐武德初置,屬振州。龍朔二年,屬萬安州。宋熙寧七年,降為鎮。元豐三年復。紹興六年,軍廢,屬瓊州。十三年,軍復還隸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

崖州

在府城南一千一百一十里。本儋耳郡地。隋為珠崖郡西南寧遠、延德縣地,析置臨振郡。唐武德初,改為振州,治寧遠,增置臨川縣。貞觀二年,析延德置吉陽縣。天寶初,改為延德郡,又改寧遠郡。後增置洛屯縣。南漢省延德、臨川、洛屯三縣。宋開寶五年,始改為崖州。熙寧六年,改為珠崖郡,以吉陽縣為藤橋鎮,隸瓊州寧遠縣。為臨川鎮。崇寧五年,於黃流、白沙、側浪之間,又置延德縣。紹興六年,廢軍為寧遠縣,復藤橋鎮為吉陽縣,俱隸瓊州。十三年,軍復,以屬縣還隸,後改為吉陽軍。元省吉陽縣。明洪武二年,改為崖州,三年隸府,屬廣東,統縣一。十九年,割儋、感恩來屬。正統五年,省寧遠縣,以其戶屬州。領縣一:

皇清因之。

感恩縣

在州城西北三百二十里。本漢儋耳郡九龍縣地。隋置感恩縣,屬珠崖郡。唐屬儋州。宋熙寧六年省。元豐四年復。大觀元年,於其東北境黎母山蠻峒建鎮州。政和元年,廢延德軍隸昌化。紹興六年,昌化軍廢,隸瓊州。十四年,軍復還隸。元因之。明洪武初仍舊。十九年,割屬崖州。

皇清因之。

按:珠崖郡縣,創立於漢武之元鼎,罷棄於元帝之初元,招撫於光武之中興,恢復於隋之馮、洗氏後雖沿革不定,然人民相通,自秦時已有。至其國土宇內屬,在西漢已隸於皇圖,蓋不獨至今日始有都邑之盛、人物之美也。

瓊州府疆域考        通志[编辑]

瓊州府疆域圖

瓊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萬州烏魚場海岸,四百九十里。

南至崖州「小洞天」 海岸,一千一百三十里。西至儋州「羊浦海岸,四百八十里。」

北至環海鋪十里

東南:到:陵水多峰港海岸五百四十里。

西南:到感恩南港海岸八百一十里。

東北:到:文昌,抱虎浦海岸,一百六十里。

西北到:臨高博白浦海岸,二百八十里。

東西廣九百里,南北袤一千一百四十里。《瓊山縣》:附郭。

東接文昌

西連澄邁

南抵定安

北距大海

東西廣一百七十里,南北袤四百一十里。《澄邁縣》:

東至本縣「七里鋪」 ,一十里,接瓊山界。

南至本縣南黎都一百一十里,抵瓊山縣界。西至本縣黃峒鋪六十里,接臨高界。

北至本縣北沙岸三里

東南到本縣富實都,六十里,接瓊山界,抵定安縣,共九十里。

西南到本縣西黎都一百八十里,「抵生黎。」 東北到本縣豐盈都沙岸十里。

西北:到本縣那蓬都海岸,五十里。

定安縣

東至文昌縣界,四十七里。

西至本縣博西四十里

南至本縣「思河都生𥟖」 界,二百三十八里。北至「大江瓊山縣」 界,三十六步。

東南至會同縣界六十里。

西北至澄邁縣界六十五里。

西南至儋州界一百一十里。

東北至瓊山縣界十三里。

自縣至瓊州府八十里,至廣東省城一千九百八十里,至

京師九千五百七十里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三百五十里。

文昌縣

東:至青藍巡司海岸,九十里。

東南至陳村樂會場三十里。

南至長岐鋪會同界,七十里。

西南:至定安縣,居要峒五十里。

西「至大沖公館」 ,瓊山界,三十里。

西北至舊賓宰驛,瓊山界,五十里。

北至鋪前巡司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海一百二十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二百二十里。會同縣。

東:至本縣白麻村海岸,三十里。

北至文昌縣赤岸鋪,六十里。

東南:至本縣調懶港,二十里。

西南至樂會縣,上北偏鄉五十里。

東北:至本縣馮家鋪海岸,七十里。

西北至定安縣那危都五十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四十里。

樂會縣

東:至博敖港,海崖十五里。

西:至生黎縱橫嶺二百五十里。

南抵萬州「馳星鋪」 二十里。

北至頓興鋪十三里

東南至金牛嶺二十里

西南至萬州風門嶺四十里。

東北:至會同潭門港,三十里。

西北至定安多河,都三十里。

東西廣二百六十五里,南北袤四十五里。《臨高縣》:

東距澄邁

西抵儋州

南極生黎

北臨大海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 《儋州》。

東:至落閑黎村,四十五里。

西:至洋浦海岸,三十五里。

南至保吉黎村,三十里。

北:「至莪叨黎」 村,四十里。

東南抵落基𥟖村四十里,西南抵昌化縣界神泉鋪一百二十里。

東北抵臨高縣界七十里。

西北:抵龍門海岸三十里。

自州治至瓊州府二百七十里,至廣東省城一千九百二十里,至

京師九千八百四十里

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一百九十里。

昌化縣

東跨黎峒

西臨大海

南接感恩

北抵儋州

至府六百五十里。至「廣東省城二千五百里。」 至

京師一萬一百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二百九十里。《萬州》。

東至臨濤一都海岸,二十五里。

南:至牛標嶺海岸,二十五里。

西至「鷓鴣啼峒」 ,一百八十里。

北至金牛嶺,九十五里。

東北至「連岐嶺」 ,七十里。

東南:至烏魚場海岸,三十里。

西北至縱橫峒一百六十里,接樂會縣界。西南至南萬嶺一百里,接陵水縣界。

「至郡城」 四百五十里。至「廣東省城,水陸二千七十餘里。」 至

京師九千六百七十里

東西廣二百五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

陵水縣

東南襟海

西北枕黎

前逼崖郡

後接萬州

東南廣九十里,南北袤一百七十里。

崖州

東:至三亞港海岸一百六十里。

西:至望樓港海岸,九十里。

南至海岸二十里

北至樂安營,一百五十里。

東南至海一十三里

西北至感恩縣界二百一十里。

西南:至「海岸」 ,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陵水縣界二百四十里。

自州治至府城,由東路八百七十里、由西路九百六十五里。

東西廣四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感恩縣》:

東跨黎峒

南連崖州

西距大海

北抵昌化

東西廣五十二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形勝附[编辑]

本府。瓊山縣附郭。

土壤平曠,山無險峻,俯瞰清流,坐環碧海。馬鞍踞於左、「七星」 擁於右,三峰《文筆》秀於前,誠海邦一名區也。

澄邁縣

東聳獨珠,西望大勝,澄江繞其南,滄海涵其北,雙灘會潮,水土平衍,故隋議立邑於此,歷代因之。

定安縣

東據長坡,西瀠湳白,群山環繞於南,建水紆羅於北。其盤《拔祖》《𥟖母》而來,坦結頓《巡崖》而止。「停蓄於南資,回顧於五指。週遭列嶂如垣,左右雙溪合碧,瑞見金雞峻嶺,光生文筆高峰」 ,此形勝之大觀也。

文昌縣

玉陽青山蹲峙於左,長嶺《紫貝》蜿蜒於右。面羅小阜,背擁群峰。此內境也。至若外疆,則七星列崿,七洲迴瀾。分水一江,流岐涇渭。浮丘孤峙,潮界東西。銅鼓聲震於鯨濤,石闌雄抱乎虎踞。洋洋大觀,足表南海。

會同縣

來龍由西北逶迤而東,結脈端山。一建縣治,一建學宮。南繞蓮池,臨玉几、案山。青雲橋環其北,多異嶺秀其東,白石峰聳其西,面大海。石欄倚、金雞諸嶺,厥壤沃磽相半。

樂會同

諸山,由五指山分支,迤𨓦東下,連岡疊嶂,走數百里,乃粲白石,突為爐峰,翼為榜山,卓為金牛嶺,峙為聖石,以屏翰邑里,關鎖上流。其水亦從五指發源,合定安、會同諸水而來。川原聯絡,合為萬泉,流馬環繞縣治。東至汀洲嶺,匯為虯潭,播為博敖港口,東入於海。《郡志》謂:「東枕滄溟,西距黎峒。層巒起伏於前,深潭環」 繞於後,水清山秀,卓有奇狀。瓊之東南形勝地也。惟汀洲水口文峰前有建塔舊址,須築以補《勝概》。

臨高縣

「前俛長江,後界大海。」 那盆揖其左,毗耶聳其右。中平如掌,坐視四隅。

儋州

東聳松林峻嶺,西倚「德義高山。」 新昌水旋繞乎南,那細峰嶄巖乎北。

「珠崖」 ,如囷廩大,在中州西南萬里鯨波浩蕩之外,四郡一島,中盤𥟖峒、昌江、𥟖阜拱揖映帶昌化縣。

東控黎山,西臨大海。神山冠其北,馬嶺峙其南,《萬州》。

華峰疊嶂,鞍嶺嵯峨。三面水繞,泮宮之南。六連山阻,州治之後。

背倚六連嶺,六峰插漢,接連起伏,環拱以蔽肅殺之氣。七星墩列於州後,靈秀森護,遂負之而立邑。然六連之脈,來自馬鞍。馬鞍,州之主山也。雙髻互峙,以為左障。東有華封洞,以為右肩。山尾把抱二嶺,一近一遠,斜衛東南之偏,此山形也。踢容河從州西十里斜抱而南,至州南七里轉流而東。其轉也,迴環為三曲,而後東下,州治州學俱向之,藉其秀以苞孕,形勢氣脈於是而一聚焉。

陵水縣

東倚層巒,西控𥟖峒。海波洶湧於南,筆峰巍峨乎北。

崖州

多高山大林。左據迴風之雄,右揖龍樓之險。南山雄壓重溟,鞍嶺遠連五指。二流繞郡,分派朝宗。

感恩縣

東枕群峰,西環大海。青山拱揖,碧水縈迴。

瓊州府星野考        府志[编辑]

府總

瓊之分野,屬揚州之域。

《星紀》之次,婺女初二度六分三十八秒;

《皇清時憲曆》越趙星野同,亦猶牛女之界矣。

南海,北極出地一十五度;

瓊州府山川考一       府志[编辑]

本府。瓊山縣附郭。

瓊山 在縣南六十里白石都山下有瓊山、白石二村。土石白如玉而潤,縣以此名。

鴈塔三元峰 在縣南二里。平岡一峰,尖秀如筆,水環其下,朝拱兩庠,以宋姜唐佐始登鄉舉,故名。元帥守築鴈塔亭於上,聯左二峰為三。」 明萬曆九年,副使唐可封移郡庠後,「《三元碑》豎於中峰,遂為「鴈塔三元。」

蒼屹山 在縣南二里許洗馬橋南,石峰屹立。傍有石壁刻云:「盤龍屈曲自何,起伏回翔幾里。」 後人於句下添「方長」 二字。

靈山 在縣南二十里那度都,舊名「黑山。」 喬木陰翳,中有官市。自北渡海,中洋即見。及抵其地,不甚突兀,祀有神祠。

陶公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麻長都陶村。人多姓陶。下有巨澤,合外三十六曲水達大江。《道書》謂「天下七十二福地」 ,此居二十四位。舊有陶公墓。

瓊崖神嶺 在縣南二十里東潭都平地起峰,即古珠崖,地中有神廟。

西石山嶺 在縣西四十里,上石《山都》,一名「馬鞍」 ,為郡城主。山上有井與海通,泉出清冽。有洞可容數百人。舊傳有石鼎丹爐在挺峰之下,鄉人以為祭神祈雨之所,時見金牛出見。

東石山嶺 在縣南七十里博埋都,一名「美丙嶺。」 四畔平原中突一峰,狀若交椅。石上有巨人跡。舊傳僊遊於此。前置巡檢司於旁,今廢。虎村嶺 在縣西南五十里雷虎都,一名「波秋嶺。」 其勢自西石山蜿蜒而來,至是挺起,狀若虎踞。

順村嶺 在縣東南三十里演順村。平坡起峰,四畔森鬱。元僧無我建塔於上。丫髻嶺 在縣東八十里獨坡都。

石鼓嶺 ,在縣西南一百六十里西𥟖都,即南岐嶺。中有大石,盤圍十丈許,扣之其聲如鼓。

盤塔嶺 在縣南一百七十里西𥟖都上十三峰。下有溫泉。舊傳有僧建《涅盤庵》塔於上,因名。龍堆山 在縣東那社都。山上有石,初甚少,歲久漸大。鄉人獵墜網中,舁歸,結茅祠祀之。一夕,里人夢上帝云:「前石乃西山萬壽福神。」 至今高五尺許,祀以為神,祈禱即應。

僊人洞 在縣南二里蒼屹山後。洞口有石爐,內有石版,題曰:「遠七里,近七里,不遠不近在七里。」 解者以為指言地穴。明嘉靖三十四年,郡守張子弘偕二守趙可旦遊覽,改題其洞曰「紫霞。」 建安仙亭、青雲亭,留題其間。萬曆年間,副總兵鄧鍾建瀛惠庵,買田供祀,勒石題景,豎有碑記。副使蔡夢說立流芳亭於左,知府倪凍立「會心」 亭於右,各有題詠。

遞蓮洞 ,在石山鋪西南一里。入門行數十步,委曲相通,大小五洞,深遠有石磴如榻,可容數十人。上有門,見天日。傍一黑洞,無火不能入,蒼洞 在符村西,「洞門寬五六尺,斜入二十餘丈,內有二井,鄉人砌石路汲水,人汲其一,牛飲其一,深處暗不能入。」

龍廊洞 在石巖都東南一里。洞路崎嶇,由西南入,深二十丈,傍有小洞十一,可容數百人,鄉人於此避難。

鴉卜洞 ,在雷虎嶺南。周圍約里餘,深數丈,雖秋潦彌月不滿。中有石墩,牛牧其內。

龍盧洞 在張吳都顏村側,即顏盧縣故址。「鋪錦谷 」 在縣南疊村。幽邃險絕,蔡九娘避陳子湖寇處。

學前水 在郡城前,即南湖。源自西湖,流舊縣學,達為府、縣衛及兩學明堂。宋人濬河導流,經蕃誕村,方會大江入於海。今漫塞成田。

南渭溪 在縣南十六里上那邕都。水源二,一自謝潭,一自廕潭,合流十餘里入大江。鄉人沿流築柵,置車灌田。

謝潭 在縣南十五里。《下那邕》都潭。謝村山澗泉湧出,瀦為潭,深莫測。

廕潭 在縣南二十里。東潭都泉出山澗,瀦為潭,大旱不涸。

黎母水 ,《明一統志》云:「在府城東三里。」

南渡大江 在縣南十里頓林都。源自五指山,流歷臨、澄、定三縣地界,沿流續會諸水,至北入海。瓊城柴米竹木,多倚辦運。

河口河 在郡城東門外。明弘治年間,知府張桓因里老唐正等建言,買民田開河引水直抵城壕,以便通糧。

博沖河口 在縣東南五里。頓林、東昌二都界。水從南湖流出,亦從大江迎入,為郡地。巽方之水,傳有古讖云:「博沖河口塞,五解狀元生。」 明萬曆甲寅年,尚書王弘誨、知府謝繼科、通判潘大熙議塞以圖應。讖因乙卯年兩學脫科,水漲淹田,鄉人共稱不便,鳴於署府事,推官傅作霖委官開之。

第一水 在縣西三里。流遶下田村而入於海。次一澗亦流入海,謂之「第二水。」

銅銚溪 在縣東南八十里。中有巨石,形如銅。銚水注其中,有聲似雷,溢出文昌鋪前港。安容湖 在縣南八里豐好都。

龍廟西湖 在縣西二十里,博崖都。泉自石巖流出,極清。昔人刻石為龍,置穴中,水從龍口湧出,故名「龍潭。」 旱禱即雨。一派達洗馬橋,一派達博沖。建龍廟。

小西湖 在府城西

東湖 在縣東十五里博茂都。昔傳冨家居此,因大風雨陷而為湖,鄉人廟祀于側。遇旱請水以禱,即雨。

南湖 在府城南,溉田千餘頃。

西南湖 在縣南五十里雷虎都。去湖四十步有仙井,上有仙遊遺跡,有石刻詩。其流溢出,灌田百餘頃,出梁老橋,通南渡江,入於海。

蓮塘 :在府治南,產白蓮。

峻靈潭 :在郡東城外。周圍二百丈,有峻靈神祠。

雙塘 在縣西四十里下石山都,大小相連,淵深莫測,旱禱即雨。

五龍池 在縣西十二里五原都。泉五派湧出,清冽成池。經濱涯,轉南茂橋出海。

海口港 水自南渡,大江流來會潮。今官渡自此過海。

神應港 ,舊名「白沙津」 ,宋元帥王光祖曾開未就。淳祐戊申,忽颶風作,自衝成港,人以為神應,故名。

考證

小英港 :在郡西北十里。

東營港 :在郡東十里。

博茂港 :在郡東十五里。

烈樓港 在縣西二十里。自徐聞那黃渡開船,小午可到,乃漢軍渡海之處。海邊有大石一所,生出海北三墩,名曰「烈樓嘴。」 海南地接徐聞,此最近,舟一朝可到。

雙井 即今海南衛前,宋景定二年鑿。

府門井 在府治南,即舊蓮塘井城。《明一統志》:「其泉味甘冽,環城人汲之。」

玉液井 在縣內西隅管糧廳後。明景泰五年,知縣陳用己開。

「西城大井 」 在大西門內街北。明正統指揮丘勝、李翊開。今西門,人汲之。

南城腳井 明指揮李泰開。

《北城井 》泉味清冽。吳昇開

觀風井 在察院公署內左。明萬曆戊子,巡按蔡夢說開,《自記》「立碑。」

瓊槳井 在南郊舊縣學東。明洪武教諭趙謙浚,深四丈,立二石柱,駕轆轤以汲水。題一柱云:「歲壬申,閏甲申,鑿斯井,泉沄沄。德日積,用日新。養不窮,千萬年,考古名,告後人。」 又立石碑,刻「瓊漿」 二字。今井基尚存。

水關井 在北城內,泉味甘冽。

武秀井 在縣東街武秀坊前。明弘治指揮張詡開。

多味井 在縣南四十里梁老都。泉出巖竅,甘潔不涸。

南宮井 在南橋外南宮殿廟後。泉味甘冽,大旱不涸。

琵琶井 在南橋。唐解元濂伯家居。前有大琵琶樹,陰蔽於上,今有喬木,故以此名。泉味甘冽不竭,亦名「仙井。」 鄉人傳有金鯉遊現,以為應出唐解元之祥。

沙井 在府城大南門外西南門壕畔。泉甘冽,迥出勝諸井。

六角井 在南郊舊縣學東路畔。石砌六角,各有柱。今環南城外汲之。

竹根井 在城東一里。唐冑鑿,有銘。

彌陀井 在城一里番誕村,彌陀庵前。

雙眼井 在縣南橋外山川壇北山下。泉甘冽,不下沙井。

仙井 ,在東潭都石巖中,深一丈,有平石,左刻「貞元二年」 ,右刻「熙寧甲寅」 數字。

龍井 在蒼驛都。鄉人琢石為龍,置穴中,水自龍口湧出,大旱不涸。

田井 在縣南四十里,遵都巖泉湧瀦,周圍三十步,冬溫夏冽。昔人砌石為引,旱則三五十里皆汲之。

雙泉 在城外東北隅,蘇東坡所鑿。兩泉相去咫尺,泉味異常。宋陸郡守建泂酌亭於上。及李光謫居九年,有「曾是雙泉舊主人」 之詠。

金粟泉 在城外北隅,屬東坡雙泉之一。《舊志》稱為「浮粟井」 ,即此。與右邊北隅泉相望,而味猶佳。明萬曆壬子,郡守翁汝創建粟泉亭,挖地起庵,得一石磚,旁有東坡行草書字跡,其磚為翁守得去。四十二年,郡守謝繼科復於井上周圍砌石,琢雙龍頭安於井中。泉從龍口湧出,遶曲而注於池,灌於田。建亭曰「會源」 ,建庵曰「金粟」 ,祀觀音像。復設書院十餘間,開講堂一座,開塘一區。四十五年,提學副使戴禧建二蘇祠於泉上。清惠泉 在城外北五里。亭海口,往來中道。明萬曆戊申年,郡守倪凍所鑿,建亭曰「清泉」 ,故以此名。泉味甘冽,行人憩息多飲之。四畔種榕,立石勒銘,今時呼為「倪公井。」

澄邁縣

邁山 即縣境,隋以名縣。

獨珠山 ,在縣東十里,為縣主山。舊《郡志》作「株」 ,今《邑志》易為「珠。」

大勝嶺 在縣東十里。高聳。俗傳漢軍屯此,征蠻大勝,因名。知縣韋裘建石亭於上。

夏社嶺 在縣南十里。三峰連萃,鄉人每夏季祭社於此,因名。

石矍嶺 在縣西五里許。立烽堠於上,以覘海警。

三峰嶺 在縣南三十里,平一原,突起三峰。社仁嶺 在縣東南二十里安人都。上有「五土神祠。」

文裔山 在縣南三十里。下有文裔龍泉,禱雨多應。

合嶺 在縣南七十里。瓊、澄分界。

青山嶺 在縣西三十里。上有巨石,附以神像,孕婦不入,牛馬遠跡,旱禱輒應。

北畔嶺 在縣南五十里。知縣秦志道舊遷縣址於此。

麻山嶺 在縣南六十里。

石鼓嶺 在縣南七十里。上有二石並峙,扣之若鼓鐘響,凡遇令節,鄉人擊之為樂。

官苟嶺 去縣一百餘里,中有巨洞,可容千人。明洪熙元年,定安黎人王官苟作亂,潛伏聚眾於此,故名。

白石嶺 在縣西南一百餘里。頂有深潭,上多白石,泉自石峰溜滴下塘,旱久石黑必雨。佛社嶺 ,在縣南一十五里。

筆架嶺 ,去縣一百二十里,自居托來。

萬歲岡 ,在縣西一十里。上有怪石如列屏,將雨則雲籠罩。

石龜崙 ,去縣三十里,有奇石如龜形,石潤則旱,石乾則雨。

巖峒 在縣西三十里。南楚海濱,處士吳璿曾隱于此。

澄江 在縣前。源自縣東安仁都,流出達海,四時澄澈,隋以名縣。

九曲水 ,在縣東一里。

裏灘 海潮門下有石巖,高丈餘,澄江流至,激石成灘。元建石塔鎮其上。

外灘 在教場下,合外橋水流瀉成潭,與裏灘聲相應。元建石塔鎮其上。

摶龍潭 在縣南十里。水自倘驛沙吉村流經此成潭。明景泰間,一物隱隱於中。次日風雨大至,水吼龍起。天順間,亦有龍起。

鯉魚潭 :在縣東三十里林表村。泉湧流入新安江,達於海。

新安江 在縣南六十里。源自五指山,流歷臨高,通定安、瓊山,入於海。

龍塘 在縣南七十里。舊傳「龍見。」

東水港 :在縣西北十里。

材坊港 在南楚都,與石矍相峙。上有煙墩,以望海警。

石矍港 在縣西二十里,源合西峰沙地、南滾、硝陽四水會潮。港口兩岸皆石。

玉抱港 :在南楚都,臨高界。

泉鑿港 在縣西五十里。海潮進入成港。麻顏港 在縣西六十里麻顏村。以上二港,俱砌石欄取魚,以為民利。

縣東井 明嘉靖九年,知縣朱鑾鑿。

縣西井 「明天順四年鑿。」

學東井 在明倫堂東

學前井 明隆慶年間,訓導鹿世卿鑿。

分司井 在《海南》道內,泉甘冽。

永慶井 在迎恩門外。知縣汪貴建寺開井,今寺廢井存。

天池書院井 在迎恩門外,知縣秦志道開。「七星泉 」 在縣東七里。泉從石竅湧出,久旱不竭。

滴珠泉 在獨珠山下,滴溜如珠。

神頭泉 在縣南十五里倘驛都。傳有婦人騎馬至此,地塌泉出。今馬跡見存,即《縣志》馬蹄井。東巽泉 ,在縣南四十里王家都。流瀉三丈餘,四時有聲,朝響則雨,暮響則旱,俗呼聖井,可祈雨。

那陀泉 :在東水巡檢司海港中。潮滿浸過,潮退,湧出澹水,民共汲之。

文裔龍泉 在文裔山下。有寒泉五穴,湧衍成池,形交如文字。昔人琢石為五龍頭置池中,水從龍口湧出,旱禱多應。

南滾泉 在縣西三十里封平都。田中一穴,泉湧若沸,夏涼冬溫,大旱不竭。

瀑布泉 在縣南四十里安寧都。一名「水濂洞。」 「水曲泉 」 ,在縣南一百里黎都,四時常溫。湳艷溫泉 ,去縣百里,西黎界青嶺東,常溫,冬可瀹雞豚。

定安縣

黎母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光螺都。《虞衡志》云:「山極高,常在雲霧中。」 《圖經》云:「婺星現此山,因名。」

《舊志》
又以雷攝蛇卵生一女號為黎母瓊島四
[编辑]

州。此為主山,水源皆從此出。舊《志》以為即五指山,非也。

大五指山 ,在縣西南四百里。生黎峒中,五峰如人指,屹立,四州山脈水源皆出自此。

文筆嶺 :去縣治二十五里,即尖嶺。副使陳英補築其頂,以壯本學文筆,故名。

金雞嶺 在縣南十里許。即邁本嶺。昔傳夜深常聞有金雞鳴,故名。

馬鞍岡 :去縣治二里許。岡上多奇石,當中最高,若據鞍狀。

清寧嶺 在縣西南四十里。

石硤嶺 在縣西四十里。

居腰嶺 在縣東三十里。

那危嶺 在縣西南六十里那危都。

新寨嶺 在縣南一百里。元初立縣治於此。烏蓋嶺 在縣東南六十里。會同分界。

思河嶺 ,在縣西南三百三十里。山極峻絕,黎人恃為「負嵎。」

南牛嶺 在縣南一百三十里,樂會分界。石塘嶺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巔上有巨石,下出水成塘。

白旗嶺 去縣十二里。世傳天陰雨則白旗懸於上,故名。

坡塘嶺 在縣南

南閭嶺 在縣南二百里。黎人環居其下。光螺嶺 在縣西南二百里黎峒中。或言黎人王鎮開此地,以其子「王光」 、「王螺」 名都,因以為山名。

建江 即大江,縣枕之。元陞縣為南建州,因名。水自五指山歷臨澄,經此達瓊山,南渡入於海。湳白江 ,在縣西二里。水自南閭發源,經新寨居畔,合建江入海。

巡崖溪 在縣東八里,即「東江。」 發源黃竹都,流經居腰,至邁崖會大溪。

橋頭溪 在縣西南十里許。水上疊石為橋,以渡行人。

思河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源自五指山,經南雷多河,復東南出,為樂會萬全江。

清潭 在縣後,建江中,深幾丈,潭兩石似龜,或擊折一頭,江水為赤。數年,五泥人卓立如人形,縣令清德,則沙開成潭,泥人出;若貪污,則潭淤,泥人沒。昔傳吳定實、羅昌、鄢時常清,御史潘季馴為羅作《清潭碑記》,知縣李傳春作亭。鄭廷鵠「記。」

文昌縣

紫貝山 在縣境。《寰宇記》云:「前漢紫貝縣扶山 在縣境。」 《隋地里志》云:「武德有扶山」 ,武德縣舊名也。

玉陽山 ,在縣西北十里,即青山嶺。林木青翠,為邑主山。

邁豆山 在縣南十里許。舊傳有一香爐飛來,歲久榕根纏裹。鄉人祀之為神。山前有泉,旱禱最應。

奇嶺 在縣南十五里

飛魚嶺 在縣南十五里。山勢聯屬若貫魚。邁南嶺 在縣南三十里。《邑志》名沙魚港嶺。靈山嶺 在縣西十五里。上有神壇井泉,旱禱多應。

禁山嶺 ,在縣南五十里邁陳都山。有神靈,四時草木青茂,人禁不取。

鼓樓石嶺 在縣西南二十里。上有二石,左似牛形,右似龜形。鄉人遇旱禱之,最應。

七洲洋山 在縣東一百里大海中。峰連有七,一名「七星山。」 樹林森茂,巢諸鳥鵲。下出澹泉,航海者多於此取水採薪。即元劉深追宋端宗執戚屬俞如圭之處。

銅鼓嶺 在縣東六十里青藍都。古傳諸獠鑄銅為大鼓,懸於庭中,置酒以招同類來者。若富家子女,則以金銀釵扣鼓,竟留釵以答主人。若仇殺相攻,則擊此鼓,到者雲集。後遺瘞此山,鄉人猶得,因以名嶺。

東猺山 ,在縣東一百里。山下舊居,猺人如猿,故名。

浮山 在縣東一百里。屹立海中,分潮水西東流,俗呼為分洲洋。《縣志》作「浮丘山。」

虎村山 在縣東一百里抱虎嶺下。山跡平易,民蜑雜處。

白壇嶺 在縣南一百里。舊時黎人環居其下。八角嶺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山下有八址,盤環數十里。昔時黎人環居其下,先代築寨於此,亦名「八角寨。」

天塘嶺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峻拔插天,頂有源泉,流下成塘,大旱不涸。

抱虎山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山石狀如虎,左山迴抱於右,故名。

七星嶺 ,在縣北二十里水北都,其峰有七。焚艛嶺 ,在縣北一百五十里邁犢都海傍,世

傳漢艛船將軍楊僕初渡海至此,即焚其船,以示士卒必死。

白嶼 在縣北一百五十里鋪前港海洋中。四畔皆石,中有沙隴,遠望甚白。一名白沙嶼。青嶼 在縣北一百五十里調灘限頭之東。去海岸二里許。屹立一島,叢木青翠。

紅石嶺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白延都,亂石磊落,皆紅色。

蒼錫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

南橋水 在縣治西廂二里,即文昌江。水源有二,一自邁南山,一自龍塘,各流至縣前相合達清瀾入海。有便民、「太平」 二橋。

潭牛潭 在縣西三十里許。何恭都。舊傳:潭多怪異,中有石牛,水激之,聲震數里。按《縣志》作潭牛灘。

龍潭 ,在縣西三十里那郭都。俗傳原平地,一日風雨大作,遂陷成塘,鄉人以為「龍起。」

龍灣 在縣南八里。中有龍舌洲,一名烏攬灣。明嘉靖四十三年,又起一洲相對。

黃棠灣 在縣西二十里。北山都潛有多魚。簸箕灣 在多尋都。

湴塘溪 在縣西一十五里。發源自瓊山。白芒溪 在縣北一十里,發源自湴塘來。騰橋溪 在縣北二十五里。水流入海。

東昆溪 在縣東三十里,水流清瀾入海。白延溪 ,在縣南五十里,源自白壇來。

黃竹溪 :在縣南十里。

龍塘溪 在縣西十里。水流出清瀾。

清瀾港 在縣東二十里,源自下場溪西,合流接潮。

抱凌港 在縣東六十里,源自銅鼓會潮。陳村港 在縣東南五十里,潮長可泊舟,退則沙淺,竈戶沿岸煮鹽。赤水港 在縣東一百里,源自東峱山,流來會潮。

長岐港 :在縣東四十里,立驛。今廢。

郭婆港 :在縣東北一百里。源自東峱山,流來會潮。

抱虎港 :在縣東北一百里。源自抱虎山來,會潮成港。

鋪前港 在縣西北一百里。源自瓊山、官隆、符離二都,與三江水合流,會潮成港為海。今設巡檢司。

石欄港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一名北嶺灘限頭。北嶺東山下亂石生出海洋中,欄障水中開三門。

焚艛浦   鋪前浦   見「上港。」

三江水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水源有三,各流至韓家村合達鋪前入於海。

分水江 在縣西北五十里。源發自瓊山來,一水分兩溪,左黑右白,交流通海。

大賊澳 在縣東一百里青藍都銅鼓之東。《北峙》澳 :在縣北一百六十里。水深山峙,可泊舟。

溫泉 ,在縣南二十五里。多尋都泉,湧成池,周百步許,冬夏常熱,大旱不涸。按《縣志》作「湯泉鹽池。」

石鼓井 在縣北一百五十里邁犢都林鐵村。有六石環起田中,宛若砌成,徑有六尺許,狀如鼓。其土黑,有泉湧出,夏冷冬溫,大旱不竭。魚爺井 ,在縣西五十里《那郭》都。泉與海通,中有一巨魚,頭白,呼「魚爺。」

石井 在縣北五十里南溪都抱羅山。一石如棺,旁皆石巖,泉與海通,中有二龜。

七星泉 在七星嶺東。泉湧混混,晝夜不竭,旱禱多驗。

觀音閣井 在縣南觀音廟下。其水重於諸井,大旱不涸。。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