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54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四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五百四十四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四十四卷目錄

 威寧府部彙考二

  威寧府田賦考

  威寧府風俗考

  威寧府祠廟考寺觀附

  威寧府兵制考

  威寧府物產考

  威寧府古磧考陵墓附

 威寧府部藝文一

  永寧司重修儒學碑記    明陶心

  永寧河碑記         曹震

  野馬川乾河橋記      郭子章

 威寧府部藝文二

  七星關         元馮福可

  烏撒喜晴         明楊慎

  送永寧許使君       李攀龍

  永寧舟中         何景明

  六廣曉發         王守仁

  初至永寧         許邦才

 威寧府部紀事

職方典第一千五百四十四卷

威寧府部彙考二

[编辑]

威寧府田賦考        通志

[编辑]

府總

原額、田三十六萬九千九百七十八畝一分七釐一毫七絲七忽六微

荒蕪田二十九萬二千一百二十四畝一分六釐七毫八絲三忽六微三纖九塵九渺;

實在成熟田七萬八千八百五十四畝三毫九絲三忽九微六塵一渺。

原額、地、六萬六千七百一十一畝三分四釐六毫二絲二忽四微

又屯陸地六百三十畝九分五釐一毫四絲,荒蕪地四萬五千六百五十六畝六分八釐四毫一絲四忽九微。

又荒蕪屯陸地四百五十畝五釐五絲

實在成熟地二萬一千五十四畝六分六釐二毫七忽五微。

熟陸地一百八十畝九分九絲:

《原額》本色米五萬七千一十一石一斗四升二合七勺二抄五撮九圭四粒

小米四石七升七合九勺二抄二撮八圭八粒八粟。

《田荒》無徵米三萬八千五百一十六石六斗六升三合四勺一抄四撮一圭九粒。

實在有徵米一萬八千四百九十四石四斗七升九合三勺一抄七圭五粟。

又小米四石七升七合九勺二抄二撮八圭八粒八粟。

原額本色蕎八千五百三十六石九斗七合六勺九抄七撮六圭三粒六粟。

地荒無徵蕎五千九百六石七斗七升一合五勺四抄二撮七圭九粒九粟。

實在有徵蕎二千六百三十石一斗三升六合一勺五抄四撮八圭三粒七粟。

原額歲用地租、幫助等銀七百一十兩三錢三分二釐一毫七絲二忽一微四纖六塵六渺。田荒無徵銀六百六十一兩七分二釐一毫一絲七微九纖五塵六渺。

實在有徵銀四十九兩二錢六分六絲一忽三微五纖一塵。

額外四川東川土府每年協黔折色蕎三百石,例折色輕賫銀一百五十兩。四川鎮雄土府報效本色蕎糧四百六十石。府親轄

原額、田一十萬一千一百畝四分三釐六絲。荒蕪田九萬四千八百四十八畝六分三釐六絲

「實在成熟田」 六千二百五十一畝八分。

原額、地、三萬八千三百五十八畝

又屯陸地六百三十九畝五釐一毫四絲,荒蕪地二萬六千三百四十八畝五分;

荒蕪屯陸地四百五十畝五釐五絲;

實在成熟地一萬二千九畝五分;

熟屯陸地一百八十畝九分九絲:

原額本色米九千七百三十四石一斗一升四合五勺八抄三撮一圭四粒。

《田荒》無徵米八千五百二十九石六斗二升八合五勺五抄五圭一粒九粟。

實在有徵米一千二百四石四斗八升四合六勺三抄二撮六圭二粒一粟。

原額本色蕎六千二百六十八石六斗三升九合九勺九抄九撮七圭一粒六粟。

《地荒》無徵蕎,四千三百六十二石一斗一升六合八勺一抄八圭七粒九粟。

實在有徵蕎一千九百六石五斗二升三合一勺八抄八撮八圭三粒七粟。

原額歲用銀一百一兩二錢四分九釐九毫九絲九忽三微四纖二塵六渺。

《田荒》無徵銀九十一兩八錢九分三毫四絲五忽三微二纖三塵七渺。

實在有徵銀九兩三錢五分九釐六毫五絲四忽一纖八塵九渺。

額外四川鎮雄土府報效本色蕎糧四百六十石。四川東川土府協濟折色蕎糧三百石。一例折色輕賫銀一百五十兩。平遠州

原額、田二萬九千五百二十三畝四分四釐一毫一絲七忽六微

荒蕪田一萬六百九十一畝八分二釐五毫三忽八微;

實在成熟田一萬八千八百三十一畝六分二釐一毫一絲三忽八微。

原額、地三千三百四十一畝三分四釐六毫二絲二忽四微

荒蕪田一千七百八十七畝四分三釐四毫一絲四忽九微;

實在成熟地一千五百五十三畝九分一釐二毫七忽五微。

原額本色米八千八百五十七石三升二合三勺五抄二撮八圭。

荒田無徵米三千二百七石五斗四升七合五勺一抄一撮四圭。

實在有徵米五千六百四十九石四斗八升四合八勺四抄一撮四圭。

《原額》本色蕎二百六十七石三斗七合六勺九抄七撮九圭二粒。

荒地無徵蕎,一百四十二石九斗九升四合七勺三抄一撮九圭二粒。

實在有徵蕎一百二十四石三斗一升二合九勺六抄六撮。

黔西州

原額田三萬畝

荒蕪田九千四百八十九畝六分二釐;

實在成熟田二萬五百一十畝三分八釐。原額地五千畝

《荒蕪地》二千二百九十五畝二分五釐;

實在成熟地二千七百四畝七分五釐。

原額本色米九千石

荒田無徵米二千八百四十六石八斗八升六合。

實在有徵米六千一百五十三石一斗一升四合。

原額本色蕎四百石

「《荒地》無徵蕎」 一百八十三石六斗二升

實在有徵蕎二百一十六石三斗八升。

大定州

原額、田三萬三千七百八十九畝

荒蕪田二萬四千一百四十二畝六分六釐。實在成熟田九千六百四十六畝三分四釐。原額地二萬一十二畝

《荒蕪地》、一萬五千二百二十五畝五分

實在成熟地四千七百八十六畝五分。

原額本色米、一萬一百三十六石七斗

荒田無徵米七千二百四十二石七斗九升八合。

實在有徵米二千八百九十三石三斗七升二合。

原額、本色蕎、一千六百石九斗六升

「《荒地》無徵蕎」 一千二百一十八石四升

實在有徵蕎三百八十二石九斗二升。

永寧縣

原額、田六萬四千二百六十九畝三分

荒蕪田六萬一千四百五十四畝七釐七毫五絲八忽八微七塵七渺。

實在成熟田二千八百一十五畝二分二釐二毫四絲一忽一微二纖九塵三渺。

原額本色米八千一百一十六石四斗三升三合七勺七抄九撮二圭一粒四粟。

荒田無徵米七千七百四十一石五斗六升五合二勺六抄六撮四圭五粒八粟。

實在有徵米三百七十四石八斗六升八合五勺一抄二撮七圭五粒六粟。

原額歲用地租、幫助等銀四百九十七兩六錢四分二釐一毫七絲二忽八微四纖。

《荒田》無徵銀四百七十五兩八錢四分四釐七毫二絲三忽七微七纖七塵五渺。

實在有徵銀二十一兩七錢九分七釐四毫四絲九忽二纖六塵五渺。

畢節縣

原額、屯科水旱田地、一十一萬一千二百九十六畝

荒蕪田九萬一千四百九十七畝三分五釐四毫六絲九微六纖九塵二渺。

實在成熟田一萬九千七百九十八畝六分四釐五毫三絲九忽三塵八渺。

原額本色米一萬一千一百六十六石八斗六升二合一抄七圭八粒六粟。

又小米四石七升七合九勺二抄二撮八圭八粒八粟。

荒田無徵米八千九百四十八石二斗三升六合七勺三抄六撮九圭七粒九粟。

實在有徵米二千二百一十八石六斗二升五合二勺七抄三撮八圭七粟。

有徵小米四石七升七合九勺二抄二撮八圭八粒八粟。

原額歲用銀一百一十一兩四錢四分。

《荒田》無徵銀九十三兩三錢三分七釐四絲一忽六微九纖四塵四渺。

實在有徵銀一十八兩一錢二釐九毫五絲八忽三微五纖六渺。

附官莊租穀

原額官莊賑田地二百六十七畝五分。

荒蕪田一百四十五畝四分九釐九毫九絲九忽九微八纖九塵六渺。

實在成熟田一百二十二畝一塵四渺。

原額本色賑租倉斗穀二百六十石九斗九升九合九勺九抄九撮九圭一粒九粟,黃豆六石;荒田無徵穀一百八十一石四斗二升八合五勺七抄一撮三圭四粒八粟。無徵黃豆六石;實在有徵穀七十九石五斗七升一合四勺二抄八撮五圭七粒一粟。

府親轄

原額官莊賑田一百一十二畝五分。

荒蕪田一十二畝四分九釐九毫九絲九忽九微八纖九塵六渺。

實在成熟田一百畝,一塵四渺。

原額本色賑租倉斗穀七十七石一斗四升二合八勺五抄七撮六粒二粟。

荒田無徵穀八石五斗七升一合四勺二抄八撮四圭九粒一粟。

實在有徵本色穀六十八石五斗七升一合四勺二抄八撮五圭七粒一粟。

畢節縣

原額、田地一百五十五畝

《荒蕪田》,一百三十三畝;

「實在成熟田」 二十二畝。

原額賑租倉斗穀一百八十三石八斗五升七合一勺四抄二撮八圭五粒七粟,黃豆六石。荒蕪無徵穀一百七十二石八斗五升七合一勺四抄二撮八圭五粒七粟。無徵黃豆六石。實在有徵賑租倉斗穀一十一石。

附稅課

烏撒稅

年額鹽稅銀二百四十二兩九錢八分。

遇閏年分,加徵閏月鹽稅銀二十兩二錢四分八釐三毫。

年額雜稅銀九十七兩二錢六分八釐八毫。遇閏年分,加徵閏月雜稅銀七兩七錢七分八釐一毫。內除威寧府存留表箋、曆日、春牛花鞭、春秋祭祀銀三十二兩。

鴨池稅

年額鹽稅銀七百一十二兩一錢八分。

遇閏年分,加徵閏月鹽稅銀五十九兩三錢四分八釐三毫。

年額雜稅銀二十九兩五錢六分七釐二毫。

遇閏年分,加徵閏月雜稅銀二兩三錢六分四釐二毫。

平遠稅

年額鹽稅銀七十二兩三錢六分九釐八毫。遇閏加徵鹽稅銀六兩三分八毫一絲。

年額雜稅銀一百一十五兩五錢四分八釐八毫。

遇閏加徵雜稅銀九兩二錢三分九釐一毫九絲。內除該州存留表箋等銀二十六兩四錢,《黔西稅》

年額鹽稅銀二百八十八兩五錢八分二釐,遇閏加徵鹽稅銀二十四兩四分八釐五毫。年額雜稅銀九十七兩六錢八分五釐三毫,「遇閏加徵雜稅銀七兩八錢一分八毫三絲。」 內除該府存留表箋等銀二十六兩四錢。

年額牙帖銀四兩

大定稅

年額鹽稅銀、一百一十一兩三錢二分八釐。遇閏加徵閏月鹽稅銀、九兩二錢七分七釐三毫

年額雜稅銀一百一十八兩七錢一分一釐五毫。

遇閏加徵雜稅銀九兩四錢九分一釐九毫。內除該府存留表箋等銀二十六兩四錢。

永寧稅

年額鹽稅銀三百一十二兩二錢四分一釐。遇閏年分,加徵閏月鹽稅銀二十六兩二分一毫。

年額雜稅銀九十二兩九錢一分三釐一毫。遇閏加徵閏月雜稅銀七兩四錢二分九釐二毫。

烏茶渡稅

年額雜稅銀六百一十兩二錢一分八釐四毫。遇閏加徵閏月雜稅銀四十八兩七錢九分二釐五毫。

畢節稅

年額鹽稅銀三百六兩五錢九分八釐。

遇閏年分,加徵閏月鹽稅銀二十五兩五錢四分九釐八毫。

年額雜稅銀二百六十四兩三錢九分。

遇閏年分,加徵閏月雜稅銀二十一兩一錢三分九釐七毫。

威寧府風俗考        通志

[编辑]

府總

《元志》:婚姻不避親族。氣習朴野,俗類土番。《明一統志》:戍此者皆中州人。其冠婚喪祭之禮,皆不混於流俗。

《郡志》:「刀耕火種,不事蠶桑;病不醫藥,惟禱鬼神。」 衛志荷氈被毳。

氣勁地寒牧羊為產

習俗鄙陋,性格野樸,不事商賈,惟務農桑。聲教漸訖,向慕儒雅。

人多勤儉,文風武略,漸有可觀。

威寧府祠廟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城西。

社稷壇 在府城北

厲壇 在府城西

城隍廟 在府治東

關帝廟 在府北隅

旗纛廟 在府治東一里。

忠烈祠 在府城東。明天啟二年,烏酋入寇,指揮管良相、李應期、朱運泰、千戶蔣邦俊各殺其妻子,相聚焚死。敕祀之。

平遠州

風雲雷雨山川壇

社稷壇

厲壇

城隍廟

關帝廟

黔西州

風雲雷雨山川壇

社稷壇

厲壇

城隍廟

關帝廟

大定州

風雲雷雨山川壇

社稷壇

厲壇

城隍廟

關帝廟

旗纛廟

郭青螺先生祠 在州

永寧縣

風雲雷雨山川壇

社稷壇

厲壇

城隍廟

關帝廟

王公祠 在城內

畢節縣

風雲雷雨山川壇

社稷壇

厲壇

城隍廟

英濟廟 即關帝廟

武侯祠 在七星關城外,明御史毛在建。壽亭侯廟 按《明一統志》:「在城內東,祀蜀漢將關羽。洪武二十三年指揮同知柳楫建。」

惠濟廟 按《明一統志》:「在城內東北,祀龍神。洪武二十八年指揮柳楫建。」

寺觀附

[编辑]

本府

能仁寺 按:《明一統志》:「在城東,洪武二十年建黔西州」

開元寺 在州城東門外里許。

皇清康熙五年,副總李如碧建樓閣莊嚴,為「州勝觀。」

大定州

萬壽寺 在州南龍山

皇清康熙六年建。踞層巒,瞰澄波,頗稱勝境,為叢林。

永寧縣

萬壽寺 「元元貞間建,明永樂間遷於城西。正德間重修。」

崇福寺 在南門外水中山上,明洪武間建。夢綠庵 在城北十里紅巖麓,明洪武間建。寶峰庵 在城西十五里,明永樂間建。

文昌宮 在寶真山上,明洪武間建。

畢節縣

普慧寺 在赤水城東一里。明正統間,賜額「靈峰寺 。」 按《明一統志》在城西五里。

開化寺 按:《明一統志》:「在城東一十五里。二寺俱正統十五年建。」

大梅庵 按「《明一統志》,在城北一十五里。」 崇真觀 按《明一統志》,在治南

文昌閣 在城東

平遠州寺觀未載無考

威寧府兵制考        通志

[编辑]

府總

迤西守備一員。駐烏撒衛。專管烏撒、畢節、赤水、永寧、四衛地方

《畢節》衛防守長沖等三哨,共軍兵一百三十名。《烏撒》衛防守平山等八哨,共軍兵一百五十七名。

赤水衛防守梅子等六哨,共軍兵一百三十名。永寧衛防守歸樂等四哨,共軍兵七十名。威寧鎮總兵官一員,康熙初年,設標下遊擊三員,守備三員,千總六員,把總十二員。

中左右三營,額兵二千二百二十名。康熙二十四年,裁去七百二十名,現存一千五百名,駐劄威寧府,分防可渡橋、倘塘、阿底馬、擺結、理鹽倉、杓得魁、阿者魯、並都著四鋪、瓦甸、黑章、歇涼亭、菩薩塘各地方。

平遠營副將一員,康熙年間設。遊擊二員,守備二員,千總四員,把總八員。

左右二營,額兵二千二百二十名。康熙二十三年,裁去四百二十名,二十四年,又裁去六百名,現存一千二百名,駐劄平遠州,分防以箇務、卜額、蜡箐、定南、三岔糯、東坡、猓龍橋、安莊、白水河、歸集、比怯黑胯、白沙河、簸渡河各處地方。黔西協副將一員,康熙年間設。標下遊擊二員,守備二員,千總四員,把總八員。

舊為鎮,額兵二千二百二十名。康熙二十三年改協左右二營,裁兵四百二十名。二十四年,又裁六百名,現存一千二百名,駐劄黔西州,分防六廣河、鎮西黃沙渡、鴨池河、沙溪、西溪各地方。大定鎮總兵官一員,康熙年間設標下遊擊三員,守備三員,千總六員,把總十二員。

中左右三營,額兵二千二百二十名。康熙二十四年,裁去七百二十名;現存一千五百名,駐劄大定州,分防公雞山、水城、亥仲、普擦閣、鴉落腳河路穿各地方。

畢赤營遊擊一員,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額兵八百名。康熙二十四年裁去二百名,現存六百名,駐劄畢節縣,分防赤水普市、七星關、層臺站各處地方。

威寧府物產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茯苓 出烏撒,致化里。

松實 ,出烏撒,其榦異於他松。實之囊,大如瓠,子可啖。

海棠 出烏撒

苦荍 ,出烏撒。地氣早寒,不宜稻,土人悉種之,資以為食。

《鸚鵡 出烏撒》,《可渡黑章》。

麥藍菜 ,出府屬。葉如麥藍,味香。

鐵     、銅     、漆

松子    木。《瓜    剌竹》

猿     鹿

平遠州

漆 出村中,土人用為五色層累,施於器,雕刻之,斑剝殊可觀,謂之「累漆雕漆。」

茶 產巖間,以法製之,味亦佳。

大定州

錦雞 ,雉屬。五綵繽紛,頗自愛其羽,每臨水照影,土人羅之,可生畜。

麋 鹿類性善迷,故曰「麋感陽氣而角解,孕子於仲春,而生於仲冬。」

花紅 林檎別種枝榦如梨,實大於李,味甚甘。摘其條植之,即生,亦可轉接。

山查 是山皆有

馬氈 :即氈裘氀毼,土人聚羊毛為之,可以禦雨。

皮器

永寧縣

杜鵑花 ,叢生山谷間,有五色,花時爛漫,遠望如屏。

黔西州畢節縣,《物產》未載無考。

威寧府古蹟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武侯祭星壇 在府治七星關。

《關索》插鎗巖 :在府治瓦甸站北。

諸葛糧堆 在府治廣化里。

龍爪石 在府城西,上有爪跡。

八仙海 :在府治廣化里。海田中列石凡八,如人狀。

永寧縣

永寧舊城 ,在縣西八十里漁漕溪。即元永寧路。

舊藺州 ,在縣東一百八十里,即唐朝壩,有碑,今磨滅。

朱和城 ,去縣八十里。

畢節縣

《武侯碑 》在縣城北一百二十里上壩。相傳諸葛武侯所立,歲久磨滅不可讀。

七星營 在縣城西九十里。今址尚存。

關索鎮 在縣境。武侯南征還,留索於此。梁王臺 在縣境,元梁王築。

廢層臺衛 在赤水城東南一百里。

舊赤水衛城

平陽侯城 ,在赤水城北六十里。

平遠、黔西、大定三州《古蹟》未載,無考。

陵墓附

[编辑]

府總

元仙婆墓 在烏降山。仙婆,永寧人,名滿道,篤于戒行,善知休咎,人多就決焉。

明張祥墓 「正統己巳,貴州苗叛,祥以四川都司率師來援,力戰死之」 ,葬於永

威寧府部藝文一

[编辑]

《永寧司重修儒學碑記》
明·陶心

[编辑]

永寧,古藺州地。其學自元已有之,而重修于洪武四 年。紅崖諸山,爭妍獻秀,疊翠如屏,二水合流,襟帶于 前,雲影天光,四時輝映。而此學獨據上游,蓋勝概也。 靈鍾秀毓,豈終祕之而徒泄之耶?士之出乎其間,英 偉秀發,歌《鹿鳴》而對大廷者,科不乏人,謂非茲學之 助不可也。獨惜夫規制未備,久寖頹敝,已百五十年 于茲矣。大成殿雖一新於藩參鉛山費公,而其餘皆 末遑也。頃歲芒彝禍結,參戎成都何侯以文武才略, 薦受節鉞,璽書來鎮茲土。謁廟至學,感而言曰:「遠人 不服,修文德以來之先聖教也。學舍至此,何以為文 德地耶?」時雖督兵進勦,不即及此,而心則惓惓也。既 而南征凱旋,受成獻馘,復至于學,則又嘆曰:「托之空 言,吾之恥也。」遂謀諸同事,參藩毛、李二公,三憲胡歐 舒公,議論允合。乃請于都憲王公、熊公、侍御馬公、鍾 公,給公帑之助者半,餘費悉何公自經畫之,不以煩 民。于是卜吉鳩工,百役俱作。以指揮石鐘、宣撫奢爵 董其役,以千戶丁祥、李本、土舍王鳳昇任其勞。首撤 明倫堂之舊而更新之。厥材孔良,厥度維章;次之廟 廡戟門,又次之;齋舍廳宇,巍然煥然,與學宮稱。惟孔 廟雖仍其舊,而瓦椽之更,垣楹之飾,視昔有加。當工 師求木,以未充是慮,會一夕大水,而楩楠順流至學 宮前者,以百數計。噫!天其有意於斯乎?抑何公之誠 有格於斯乎?不然,此木胡為來也?學宮之廳,舊缺其 一,因謀地鄰而加闢焉,且併地界而盡垣之外,樹以 柏,周環堅壯宏麗,而學成矣。

《永寧河碑記》
曹震

[编辑]

洪武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欽奉皇帝制諭:「景川 侯曹震往四川永寧,開通河道,合用軍民,四川都司、 布政司、貴州都司即便調撥大小官軍,悉聽節制,如 制奉行,欽此。」於洪武二十四年正月初七日到成都, 分遣官屬,各任其責。永寧水陸路自瀘州納溪至摩 泥驛橋道路,委四川都司左同知助一、右同知徐凱、 「成都後衛指揮使茆正,提調衛府州官軍民夫,以疏 通之。自永寧至曲靖驛橋道路,委貴州都司同知馬 葉,提調永寧、赤水、畢節、烏撒等衛軍夫,以修理之;建 昌驛鋪橋道,委四川都司僉事潘永、建昌衛指揮使 月暮帖木兒提調軍民,以開通之。保寧驛道,至陝西 漢中府界,委成都後衛指揮僉事王清,提調軍民以 修治之;松、茂驛鋪橋道,委茂州衛指揮同知俞勝,提 調松、茂州衛所軍民以平治之;貴、播驛鋪橋道,委播 州宣慰司楊鋪、重慶衛千戶鍾洪,提調軍民以開之; 各府州縣夫役,委四川布政司左參議朱福、松潘衛 所鎮撫任允以董督之。」其間水之險惡者,莫甚于永 寧。其灘一百九十五「處,至險有名灘者八十二,石大 者鑿之,水陡者平之,使舟楫得以通焉。路之險者,莫 甚于建昌瀘古縣及黎州大相公嶺虛閣險崖。于是 闢取山石,從江填砌,闊三四丈,番箐河水九十九渡, 于是新開直徑,造橋五十有四,往來者便焉。保寧千 佛崖古作棧閣,連歲修葺,工費甚多。宜相其山勢,闢 取山」石,從河填砌,闊四五丈,自四川至陝者無難焉。 軍夫計者,軍三萬五千,夫四萬五千。凡自二月初七 日興工,五月十五日住工,歇夏秋九月初一日興工, 至洪武二十五年正月十五日工畢。通計八月震,上 奉皇帝之命,下用都指揮、參議、宣慰、千百戶之官,克 相有成,不敢泯而不書。

《野馬川乾河橋記》
郭子章

[编辑]

竊嘗疑之,陳火朝覿,而川無舟梁,單襄公卜其將有 大咎。溱、洧之濟,不杠不梁,僑捐一車,而孟子譏其不 知為政。夫舟梁俴俴瑣務,何與于存亡之數?道路之 修,職于有司,何與于相國?而單、覘之密,孟責之備,奚 也?先王之教曰:「雨畢除道,水涸成梁。」其時儆曰:「收而場功,偫而畚挶。」火之初見,期于司里。所以為橋梁道 路計者,如此其豫,而陳鄭廢其教,不修其制,其何能 國?黔烏撒城東百三十里,有野馬川,歲冬春雨未集, 平沙迤邐,如履康莊。夏秋暑雨,四山攢簇,眾壑奔騰, 百道瀑泉,傾搖並下,平地漲丈餘,土人冒雨而渡,水 漲淹請幫助識別此字。歲不下六七人,下流無瀉。以天生眼為尾閭, 一雨阻行人,輒留數日,無以為寄寓施舍,然而冬春 水涸,故又曰乾河。舊有橋,高僅數尺,長三丈,水漲並 橋沒焉,無裨利涉。萬曆庚子,柱史宋公西巡烏撒,停 車問俗,眾父老募緣,僧某進白狀,乞改建石橋。宋公 愀然曰:「野馬歲溺六七人,積十年為六七者十,積百 年為六七者百,可哀已。」乃捐百金及賑穀百石倡之。 予聞助五十金。壬寅柱史畢公西巡,助五十金。宋公 按滇,復發三十金趨之。計先後士民樂助,不下千金。 初委千戶章甫、劉世勳,三年未就。復委守備張世臣、 千戶張懋功及義民周國珠、羅仲金等與之期而畢 工。始造于庚子某月,已事于癸卯某月。橋長十丈有 奇,橫二丈有奇,翼以闌,與長埒,為洞三。橋東西為隄, 路十五丈有奇,橫一丈有奇。宋公自滇書來,命予紀 其事。予嘗歷陳、鄭之郊矣,溱水、洧水五梁,陳佗僅僅 厲揭可涉,彼其時主相皆慢之,寧儀行父無足責已。 子產眾人之母,而慮不及是。葉正則以為或有故,未 可知也。烏撒彝方漏天,一月之間,霽日幾何,而野馬 驟漲,視溱、洧、梁佗,難易倍蓰,令襄公、《孟子》見之,其感 慨又當何如?宋公兩巡黔中,討夜郎,討皮林,賑大祲, 藥大疫,百政具舉。茲特其平政一端,而予以單公之 覘,覘之當必有大慶,流及子孫,《語》云:「活千人者侯。」趙 充國治湟、陜以西道梁七十所,而封營平,杜預請建 河橋于富平津,而封當陽,不若左券哉?又烏知「野馬」 非宋公之河、湟、富平也。

威寧府部藝文二

[编辑]

《七星關》
元·馮福可

[编辑]

點蒼何蒼蒼,環似西洱河。百年雨露恩,詎敢煩天戈。 轅門振烏撒,衣帶踰牂柯。巨險久已平,故關尚陂陀。 云胡《七星》名,亦復重不磨。

《烏撒喜晴》
明·楊慎

[编辑]

《易》見黃河清,難逢烏撒晴。陰霾既已豁,險道況復平。 蜀日杳千里,滇雲惟十程。江花與江草,異國看春生。

《送永寧許使君》
李攀龍

[编辑]

邢州十月凋白楊,城頭出雲垂太行。把酒相看日欲 墮,五馬踟躕大道傍。問君胡為萬里去,小巨罪合投 窮荒。我聞西南羅施國,風氣鬱塞殊陰陽。長官椎髻 見朝吏,海蠻醉鼓橐中裝。男兒貴至二千石,何地不 可稱龔黃。壯遊須令百粵盡,探奇更得浮沅湘。永寧 自惡無瘴癘,明年雨露生還鄉。

《永寧舟中》
何景明

[编辑]

霜降水還漕,舟行不覺勞。順風吹浪疾,亂石下灘高。 漁舫依紅蓼,人家住白茅。鄉園待歸客,應已熟香醪。

《六廣曉發》
王守仁

[编辑]

「初日曈曈似晚霞,雨痕新霽渡頭沙。溪深幾曲雲藏 峽,樹老千年雪作花。白鳥去邊迴驛路,青崖缺處見 人家。」遍行奇勝纔經此,江上無勞羨《九華》。

《初至永寧》
許邦才

[编辑]

「風塵誰自料,花鳥故相猜。」問是「山東客,何由萬里來。」

威寧府部紀事

[编辑]

《府志》:「元成宗大德六年三月,烏撒、烏蒙、東川、芒部及 武定、威楚、普安諸蠻,因蛇節之亂,乘釁起兵,攻掠州 縣,命也速䚟兒分道率師討平之。 八年夏六月,烏撒、烏蒙、芒部、東川等路饑疫,並賑恤 之。」

武宗至大元年夏六月,烏撒、烏蒙地大震,三日之內, 大震者六。

泰定帝泰定四年夏四月,烏撒饑,賑糧鈔有差。 文宗至順元年夏四月壬寅,烏蒙土官祿余殺烏撒 宣慰司官吏,降于伯忽。祿余又拒烏撒、順元界,立關 固守。秋七月丁丑,禿堅、伯忽等連烏撒、祿余,約烏蒙、 東川、芒部諸蠻反,謀攻順元。十一月,四川省臣塔出、 脫帖木兒等兵至烏撒周渥驛,進擊祿余、阿奴、阿荅 等,屢敗之。是月,又敗祿余等于「七星關。」

二年春正月戊寅,徹里鐵木兒孛羅敗鳥撒蠻,射中 祿余,降其民。六月,烏撒、羅羅蠻復叛,殺戍軍黃海朔 等。官兵擊烏撒賊,五戰破之,祿余遁。九月丙子,祿余兵殺烏撒宣慰使月魯、東川路府判教化的。庚寅,祿 余寇順元路。烏撒賊入順元境,王師敗績,那海死之, 左丞帖木兒不花遁。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冬十二月戊寅,傅友德克烏撒 諸蠻。

十五年夏四月,烏撒諸蠻叛,傅友德移兵討平之。 世宗嘉靖八年,永寧大疫。

神宗萬曆三十四年「夏五月,永寧赤水大水,漂三百 餘家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