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第013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十三卷 |
第十三卷目錄
朝鮮部彙考一
周〈武王二則 成王一則〉
漢〈武帝元封二則 昭帝始元一則 元帝建昭一則 新莽始建國一則〉
後漢〈世祖建武六則 和帝元興一則 安帝永初二則 元初一則 建光一則 延
光一則 順帝陽嘉一則 質帝本初一則 靈帝建寧一則 熹平一則 光和一則 獻
帝建安三則〉
魏〈明帝太和一則 青龍一則 景初一則 少帝正始五則〉
晉〈武帝泰始一則 惠帝元康一則 永康一則 成帝咸和一則 咸康二則 康帝建
元一則 簡文帝咸安一則 孝武帝太元四則 安帝義熙二則〉
邊裔典第十三卷
朝鮮部彙考一
[编辑]周
[编辑]武王十有三年封箕子於朝鮮而不臣
[编辑]按《書經微子》篇:「微子若曰:『父師,少師!殷其弗或亂正 四方,我祖底遂陳于上,我用沉酗于酒,用亂敗厥德 于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竊姦宄,卿士師師非度,凡有 辜罪,乃罔恆獲。小民方興,相為敵讎。今殷其淪喪,若 涉大水,其無津涯,殷遂喪,越至于今。曰:『父師、少師!我 其發出狂,吾家耄遜于荒。今爾無指告,予顛隮,若之』』」 何其父師若曰:「王子!天毒降災,荒殷邦,方興沉酗于 酒,乃罔畏畏,咈其耇長,舊有位人。今殷民乃攘竊神 祇之犧牷,牲用以容,將食無災,降監殷民用乂,讎斂 召敵讎不怠,罪合于一,多瘠罔詔商今其有災,我興 受其敗,商其淪喪,我罔為臣僕,詔王子出迪我。舊云 刻子。王子弗出,我乃顛隮自靖,人自」獻于先王,我不 顧行遯。按《洪範》:惟十有三祀,王訪于箕子,王乃言 曰:「『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其彝 倫攸敘』。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垔洪水,汨陳其五 行,帝乃震怒,不𢌿洪範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 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初一曰五行, 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 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 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極』。」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 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 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二、五 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 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恭作肅,從作乂,明作哲, 聰作謀,睿作聖。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 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四五紀》:一 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曆數。五、《皇極》:皇 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惟時厥庶民于 汝極,錫汝保極。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 皇作極。凡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于 極,不罹于咎,皇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 鍚之福。時人斯其惟皇之極。無虐煢獨,而畏高明。人 之有能有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 穀,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時人斯其辜。于其無好德。 汝雖錫之福,其作汝用咎。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 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 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會其 有極,歸其有極。曰《皇極》之敷言,是彝是訓。于帝其訓, 凡厥庶民,極之敷言。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 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 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強弗友,剛克。燮友,柔克。沈潛, 剛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 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 家,凶于而國,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七,稽疑,擇建立 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曰貞,曰 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時人,作卜筮。三人占,則 從二人之言。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 庶人,謀及卜筮。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士從,庶民從,是 之謂「大同。」身其康強,子孫其逢吉。汝則從龜從,筮從, 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庶民逆 吉。庶民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卿士「逆吉;汝則從龜從 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內吉,作外凶。龜筮共違,于人 用靜吉,用作凶。八庶徵: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曰 時。五者來備,各以其敘,庶草蕃廡。一極備凶,一極無 凶;曰休徵: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暘若;曰哲,時燠若;曰 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曰咎徵:曰狂,恆雨若;曰僭,恆 暘若;曰豫,恆燠若;曰《急》恆寒若曰《蒙》《恆風》,若曰:「王省 惟歲,卿士惟月,師尹惟日。歲月日時無易,百榖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歲時既易,百榖用 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寧,庶民惟星。」星 有好風,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月之從星, 則以風雨。九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 好德,五曰考終命。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 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按《史記宋世家》:「箕子者,紂親戚也。紂始為象箸,箕子 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桮,為玉桮則必思遠方珍怪 之物而御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紂 為淫泆,箕子諫,不聽。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為人 臣諫不聽而去,是彰君之惡而自說於民,吾不忍為 也』。乃被髮佯狂而為奴,遂隱而鼓琴以自悲。故傳之』」 曰《箕子操》。武王既克殷,訪問箕子,於是武王乃封箕 子於朝鮮而不臣也。其後箕子朝周,過故殷墟,感宮 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為其近 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其詩曰:「麥秀漸漸兮, 禾黍油油。彼佼僮兮,不與我好兮。」所謂佼僮者,紂也。 殷民聞之,皆為涕泣。
按《尚書大傳》:「武王勝殷,繼公子祿父,釋箕子之囚。箕 子不忍周,釋走朝鮮。武王聞之,自以朝鮮封之。箕子 既受周之封,不得無臣禮,故於十二祀來朝。」
按《朝鮮史略》,「東方初無君長,有神人降於太白山。」〈今在 寧遠府即妙香山〉檀木下,國人立為君。唐堯二十五年戊辰, 國號朝鮮,在東表日出之地,故曰朝鮮。《索隱》曰:「以有 山水故名。都平壤,徙白岳,後入阿斯達山。今九月山 為神,是為檀君名。」王儉《古紀》云:「檀君與堯並立,至商 武丁八年為神,壽四千十八。」然權近應制詩曰:「傳世 不知幾,歷年會過千。」蓋傳世歷年,非檀君壽也。及至 周武王克商,箕子率中國人五千入朝鮮,武王因封 之,都平壤,是為後《朝鮮》。「教民禮義,田蠶織作,設八條 之教。相殺以當時償殺,相傷以穀償。相盜者,男沒入 為其家奴,女為婢。欲自贖者人五十萬。」雖免為民,俗 猶羞之。嫁娶無所售,其民終不相盜。無門戶之門,婦 人貞信,不淫辟,飲食以籩豆,有仁賢之化。 武王十六年,箕子來朝。
按:《竹書紀年》云云。
成王 年大會諸侯于成周高夷入貢
[编辑]按《汲冢周書王會解》:「北方臺正東,高夷嗛羊。嗛羊者, 羊而四角。」按註:高夷,東北夷高句麗。〈按此所謂高夷未必箕子
之後。然《高麗》之名始見於此,故附之。
〉漢
[编辑]武帝元封二年夏四月朝鮮王攻殺遼東都尉迺募天下死罪擊朝鮮秋遣樓船將軍楊僕左將軍荀彘將應募罪人擊朝鮮
[编辑]按《漢書本紀》云云,按《朝鮮傳》,「朝鮮王滿,燕人,自始 燕時,嘗略屬真番,朝鮮為置吏築障。秦滅燕,屬遼東 外徼。漢興,為遠難守,復修遼東故塞,至浿水為界,屬 燕。燕王盧綰反,入匈奴,滿亡命,聚黨千餘人,椎結蠻 夷,服而東走,出塞,度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障,稍役 屬真番、朝鮮蠻夷及故燕、齊亡命者王之,都王險。會 孝」惠、高后天下初定,遼東太守即約滿為外臣,「保塞 外蠻夷,毋使盜邊。蠻夷君長欲入見天子,勿得禁止。」 以聞,上許之,以故滿得以兵威財物侵降其旁小邑, 真番、臨屯皆來服屬,方數千里。傳子至孫右渠,所誘 漢亡人滋多,又未嘗入見真番旁眾國,欲上書見天 子,又擁閼弗通。元封二年,漢使涉何譙諭,右渠終不 肯奉詔。何去,至界,臨浿水,使御刺殺送何者。朝鮮裨 王長即渡馳入塞。遂歸報天子曰:「殺朝鮮將。」上為其 名美,弗詰,拜何為遼東東部都尉。朝鮮怨何,發兵攻 襲殺何。天子募罪人擊朝鮮。其秋,遣樓船將軍楊僕 從齊浮渤海,兵五萬,左將軍荀彘出遼東討右渠。右 渠發兵距險,左將軍卒多率遼東士兵,先縱敗散,多 還走,坐法斬。樓船將齊兵七千人先至王險。右渠城 守,窺知樓船軍少,即出擊樓船。樓船軍敗走,將軍僕, 失其眾,遁山中。十餘日,稍求收散卒,復聚左將軍擊 朝鮮、浿水西軍,未能破。天子為兩將,未有利,乃使衛 山因兵威往諭右渠。右渠見使者,頓首謝:「願降,恐將 詐殺。臣今見信節,請服降。」遣太子入謝,獻馬五千匹, 及餽軍糧。人眾萬餘,持兵方度浿水。使者及左將軍 疑其為變,謂太子已服降,宜令人毋持兵。太子亦疑 使者左將軍詐之,遂不度浿水,復引歸山,報天子,誅 山左將軍。破浿水上軍,迺前至城下,圍其西北,樓船 亦往會,居城南右渠,遂堅城守,數月未能下。左將軍 素侍中幸將,燕、代卒悍,乘勝軍多驕。樓船將齊卒入 海,已多敗亡,其先與右渠戰,困辱亡卒,卒皆恐將,心 慚其圍。右渠常持和節,左將軍急擊之。朝鮮大臣迺 陰間使人私約降樓船,往來言尚未肯決。左將軍數 與樓船期戰,樓船欲就其約,不會。左將軍亦使人求 間隙,降下,朝鮮不肯心附樓船,以故兩將不相得。左 將軍心意,樓船前有失軍罪,今與朝鮮私善,而又不 降,疑其有反計,未敢發。天子曰:「將率不能前」,乃使衛山諭降。右渠不能顓決,與左將軍相誤,卒沮約。今兩 將圍城,又乖異,以故久不決,使故濟南太守公孫遂 往正之,有便宜得以從事。遂至,左將軍曰:「朝鮮當下 久矣,不下者」樓船數期不會。具以素所意告遂曰:「今 如此不取,恐為大害,非獨樓船,又且與朝鮮共滅吾 軍。」遂亦以為然,而以節召樓船將軍入左將軍軍計 事,即令左將軍戲下執縛樓船將軍,并其軍以報天 子誅遂。左將軍已并兩軍,即急擊朝鮮。朝鮮相路人 相韓陶尼谿相參將軍王唊相與謀曰:「始欲降樓船, 樓船今執,獨左將軍并將,戰益急,恐不能與王。」又不 肯降陶唊,路人皆亡降漢,路人道死。〈唊音頰〉
按《朝鮮史略》,「箕子都平壤,其後子孫稍驕虐,燕乃攻 其西滿潘汗為界,朝鮮遂弱。至四十代孫否屬於秦, 子準立,為衛滿誘逼,浮海南奔。」又曰:「燕人衛滿,因盧 綰亂。」〈漢高祖時燕王綰亂〉亡命來,渡《浿水》。〈即今大同江〉誘逐箕準,據 王險城。〈即今平壤〉仍號「朝鮮。」至孫右渠,不奉漢詔,武帝遣 公孫遂滅之。
元封三年夏,《朝鮮》斬其王《右渠》降,以其地為樂浪,臨 屯、元菟、真番郡。樓船將軍楊僕坐失亡多,免為庶民。 左將軍荀彘坐爭功棄市。
按《漢書武帝本紀》云云。按《朝鮮傳》,「元封三年夏,尼 谿相參迺使人殺朝鮮王右渠來降。王險城未下,故 右渠之大臣成己又反復攻吏。左將軍使右渠子長 降相路人子最告諭其民,誅成己,故遂定朝鮮為真 番、臨屯、樂浪、元菟四郡,封參為濜清侯,陶為秋苴侯, 唊為平州侯,長為幾侯。最以父死頗有功,為涅陽侯。 左」將軍徵,至坐爭功相嫉,乖計,棄市。樓船將軍亦坐 「兵至列口,當待。」左將軍擅先,縱失亡多,當誅贖為庶 人。
按《朝鮮史略》,「四郡,漢武帝討右渠,分其地為樂浪。」〈平壤〉 臨屯:〈東暆縣今注陵〉元菟。〈東沃沮城今咸鏡地〉《真番》:〈雷縣〉
昭帝始元五年夏六月罷真番郡
[编辑]按:《漢書本紀》云云。
按《朝鮮史略》:「二府,漢昭帝以平壤元菟郡為平州都 督府,臨屯樂浪郡為東府都督府。」
元帝建昭二年高句麗始祖朱蒙立
[编辑]按《漢書》本紀列傳皆不載。按《朝鮮史略》。「高句麗始 祖朱蒙立。」〈漢元帝建昭二年新羅始祖二十一年〉先是,《東扶餘》王《金蛙》, 扶餘王解夫婁老無子,求嗣,祭山川。所御馬至鯤淵, 見大石相對而淚。轉石有小兒,金色蛙形,喜而養之, 名曰「金蛙。」及長,立為太子。得河伯女柳花於太白山 南優渤水。〈在今寧邊府〉幽於室中,為日影所照而娠。生一 卵,蛙欲剖之,不能,母裹置暖處,有男子破殼而出,骨 表英偉。七歲自作弓矢,發無不中,名為「朱蒙。」〈扶餘俗謂善射 者為朱蒙〉蛙七子忌,欲殺之。朱蒙乃與烏夷、陝父、摩離等 行至淹淲,水無梁,祝曰:「我天帝子,河伯外甥,今日逃 亂,追者將及,奈何?」於是魚鱉成橋,得渡。橋解,追兵不 及,至毛屯谷,遇《三賢》。〈麻衣衲衣水澡衣〉共至、卒至、扶餘。〈今成州府〉 其王無子,妻以女,生《沸流》。及《溫祚》。王薨,朱蒙嗣,自稱 「高辛」之後,國號《高句麗》,因姓高。時《沸流》水上《松壤》國 王以國來降,封為《多勿侯》。〈麗語復舊王為多勿〉又滅荇人國。〈在太 白山東南即今三陟府〉及北沃沮,一名「置溝婁」,北接挹婁,在不 咸山北,東濱大海。多山險,人多力。土氣寒,常居穴。弓 長四尺,矢用楛,青石為鏃,古之肅慎氏國也。《高句麗》 王母柳花卒於東扶餘,其王《金蛙》以太后禮葬之,立 神廟。《高句麗》王朱蒙薨。〈號東明王〉太子《類利》立,移都國內。 〈即今義州〉又築尉那岩城。朱蒙在扶餘,娶李氏,有娠,朱蒙 去後乃生。有奇節,善彈丸,誤中汲婦盆,以無父被罵。 問于母,知父所在,搜柱下,得父所遺劍,持往見王,王 以所藏斷劍合之,果驗。乃立為太子。〈按朝鮮之地至此朱蒙與新羅
分據之,《新羅》別立國名,故《別見》。
〉新莽始建國四年嚴尤誘高句麗侯騶斬之更高句麗為下句麗
[编辑]按《漢書王莽傳》:「莽發高句麗兵,當伐胡,不欲行,郡強 迫之,皆亡出塞,因犯法為寇。遼西大尹田譚追擊之, 為所殺。州郡歸咎於高句麗侯騶。嚴尤奏言:『貉人犯 法,不從騶起,正有他心,宜令州郡且尉安之。今猥被 以大罪,恐其遂畔,夫餘之屬必有和者。匈奴未克,夫 餘、穢貉復起,此大憂也』。」莽不尉安,穢貉遂反。詔尤擊 之。尤誘高句麗侯騶至而斬焉,傳首長安。莽大悅,下 書曰:「迺者命遣猛將,共行天罰,誅滅虜知,分為十二 部,或斷其右臂,或斬其左腋,或潰其胸腹,或紬其兩 脅。今年刑在東方,誅貉之部先縱焉。捕斬虜騶,平定 東域,虜知殄滅在于漏刻,此乃天地群神、社稷宗廟 佑助之福,公卿大夫士民同心將率虓虎之力也。予 甚嘉之。其更名《高句麗》為《下句麗》,布告天下,令咸知 焉。」於是貉人愈犯邊。
按《朝鮮史略》,「高句麗王遷都尉那岩城,太子解明不 隨,恃強力,結怨鄰國。」〈解明留都黃龍國王贈強弓解明對其使彎折之〉太子 曰:「父命不可逃。」乃往礪津原,以鎗插地走,馬觸鎗死。 〈年二十一〉王莽發《高句麗》兵伐胡,王不欲從,莽遣嚴尤擊之降,封王為《下句麗》侯。《高句麗》王類利薨。〈天鳳五年〉號「琉 璃明王」,太子無恤立,以乙豆智為左輔。《高句麗》王北 伐扶餘,北溟人怪由道,請從征,拔劍大號,直進,斬扶 餘王帶。素,其季弟。〈皆金蛙之子〉自立為王,移都《曷思》水濱。 從弟率國人來降,賜姓《絡氏》。〈皆有絡文故也〉
後漢
[编辑]世祖建武八年冬十二月高句麗王遣使奉貢
[编辑]按《後漢書本紀》云云。按《東夷傳》,「高句麗在遼東之 東千里,南與朝鮮、濊貊,東與沃沮,北與扶餘接。地方 二千里,多大山深谷,人隨而為居,少田業,力作不足 以自資。故其俗節於飲食,而好修宮室。東夷相傳,以 為扶餘別種,故言語法則多同,而跪拜曳一腳,行步 皆走。凡有五族,有消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 婁」部,本消奴部,為王稍微弱,後桂婁部代之。其置官 有《相加對》盧、沛者,「古鄒《大加》。」〈古鄒大加掌賓客官〉主簿、優台、使 者,帛衣。先人。武帝滅朝鮮,以《高句麗》為縣,使屬元菟, 賜鼓吹伎人。其俗淫,皆潔淨自喜,暮夜輒男女群聚 為倡樂。好祠鬼神、社稷零星。以十月祭天,大會名曰 「東盟。」其國東有大穴,號隧神,亦以十月迎而祭之。其 公會衣服,皆錦繡金銀以自飾。大加主簿皆著幘,如 冠幘而無後。其小加著折風,形如弁。無牢獄。有罪諸 加評議便殺之,沒入妻子為奴婢。其婚姻皆就婦家 生子,長大然後將還,便稍營送終之具,金銀財幣盡 于厚葬。積石為封,亦種松柏。其人性凶急,有氣力,習 戰鬥,好寇鈔,沃沮、東濊皆屬焉。句麗一名貊耳,有別 種,依小水為居,因名曰小水貊。出好弓,所謂「貊弓」是 也。王莽初,發句麗兵以伐匈奴,其人不欲行,彊迫遣 之,皆亡出塞為寇盜。遼西大尹田譚追擊,戰死。莽令 其將嚴尤擊之,誘句麗侯騶入塞,斬之,傳首長安。莽 大說,更名高句麗王為下句麗侯,于是貊人寇邊愈 甚。建武八年,高句麗遣使朝貢,光武復其王號。 按《三國志》,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千里,南與朝鮮、濊貊, 東與沃沮,北與夫餘接,都於丸都之下,方可二千里, 戶三萬。多大山深谷,無原澤,隨山谷以為居,食澗水, 無良田,雖力佃作,不足以實口腹。其俗節食,好治宮 室。於所居之左右立大屋,祭鬼神,又祀靈星、社稷。其 人性凶急,喜寇鈔。其國有王,其官有相加對盧、沛者、 古雛加、主簿、優台丞使者,皁衣。先人尊卑各有等級。 《東夷舊語》以為夫餘別種,言語諸事多與夫餘同,其 性氣衣服有異。本有五族,有消奴部、絕奴部、順奴部、 灌奴部、桂婁部。本消奴部為王,稍微弱,今桂婁部代 之。漢時賜鼓吹伎人,常從元菟郡受朝服衣幘,高句 麗令主其名籍。後稍驕恣,不復詣郡,於東界築小城, 置朝服、衣幘其中,歲時來取之。今胡猶名此城為幘 溝。漊溝漊者,《句麗》名城也。其置官,有《對盧》,則不置沛 者,有沛者,則不置對盧。王之宗族,其大加皆稱古雛 加。消奴部本國主,今雖不為王適統,大人得稱古雛 加,亦得立宗廟,祠靈星社稷。絕奴部世與王婚,加「古 雛」之號。諸大加亦自置使者,皁衣。先人名皆達於王, 如卿大夫之家臣,會同坐起,不得與王家使者皁衣 先人同列。其國中大家不佃作坐食者萬餘口,下戶 遠擔米糧魚鹽供給之。其民喜歌舞,國中邑落暮夜 男女群聚,相就歌戲。無大倉庫,家家自有小倉,名之 為「桴京。」其人潔清自喜。善藏釀,跪拜申一腳,與夫餘 異,行步皆走。以十月祭天,國中大會名曰「東盟。」其公 會衣服,皆錦繡金銀以自飾。大加主簿,頭著幘,如幘 而無後,其小加著折風,形如弁。其國東有大穴,名隧 穴。十月國中大會,迎隧神還於國東上祭之,置木隧 於神。坐無牢獄,有罪諸加評議便殺之,沒入妻子為 奴婢。其俗作婚姻,言語已定,女家作小屋,於大屋後, 名「婿屋。」婿暮至女家戶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 是者再三,女父母乃聽使就小屋中宿。傍頓錢帛。至 生子已長大,乃將婦歸家。其俗淫。男女已嫁娶,便稍 作送終之衣,厚葬,金銀財幣盡於送死。積石為封,列 種松柏。其馬皆小,便登山。國人有氣力,習戰鬥,沃沮、 東濊皆屬焉。又有小水貊,句麗作國,依大水而居。西 安平縣北有小水,南流入海。句麗別種依小水作國, 因名之為小水。貊出好弓,所謂貊弓是也。王莽初,發 《高句麗》兵以伐胡,不欲行,彊迫遣之,皆亡出塞為寇 盜。遼西大尹田譚追擊之,為所殺。州郡縣歸咎於句 麗侯騊。嚴尤奏言:「貊人犯法,罪不起於騊,且宜安慰。 今猥被之大罪,恐其遂反。」莽不聽,詔尤擊之。尤誘期 句麗侯「騊,至而斬之,傳送其首詣長安。」莽大說,布告 天下,更名《高句麗》為《下句麗》,當此時為侯國。漢光武 帝八年,《高句麗》王遣使朝貢,始見稱王。
按《朝鮮史略》:《高句麗》王以貪暴廢,沸流部長仇都逸 苟焚永為庶人,舉鄒勃素代之。三人詣堂下謝罪,勃素曰:「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則善莫大焉。」仇都等感愧, 不復為惡。高句麗王元妃恐王子好童以愛奪嫡,譖 無禮。王疑之,或勸自釋曰:「我若釋之,是顯母之惡,貽 父之憂。」遂伏劍死。
建武二十年,《高句麗》王無恤薨,王弟解邑朱立。 按《後漢書》本紀、列傳皆不載。按《朝鮮史略》,「高句麗 王無恤薨,號大武神王。王拔怪由舉豆智以貪鄙,斥 仇都以知能褒勃素征蓋馬,滅樂浪,扶餘奔竄而自 避,勾茶畏威而來降。然信內讒,殺賢子好童,惜也。太 子解憂幼,王弟解邑朱立。」〈建武二十年〉
建武二十三年。「冬十月丙申,《高句麗》率種人詣《樂浪》 內屬。」
按《後漢書光武本紀》云云。按《東夷傳》:「二十三年冬, 句麗蠶支落大加戴升等萬餘口詣樂浪內屬。 建武二十四年,王解邑朱薨,前王子解憂立。」
按《後漢書》本紀、列傳皆不載。按《朝鮮史略》,「高句麗 王解邑朱薨,號閔中王,前王太子解憂立。」〈建武二十四年〉 建武二十五年,《句麗》款塞。
按《後漢書光武本紀》,不載。按《東夷傳》,二十「五年春, 句麗寇右北平、漁陽、上谷、太原,而遼東太守祭彤以 恩信招之,皆復款塞。」
《建武二十》九年,《高麗》臣《杜魯》弒其君《解憂》前《琉璃王》 子《再思》之子宮立。
按《後漢書》本紀及列傳皆不載。按《朝鮮史略》,「解憂 暴戾不仁,不恤國事。坐必藉人,臥則枕之,人或動搖 輒殺之。有諫者射之。百姓多怨。杜魯弒之,號慕本王。」 〈在位六年〉國人迎《琉璃王子》《再思》之子宮,立之。〈建武二十九年〉是 為「太祖王。」
和帝元興元年春正月高句麗寇郡縣秋九月遼東太守耿夔擊貊人破之
[编辑]按《後漢書。和帝本紀》云云。按《東夷列傳》:「句麗王宮 生而開目能視,國人懷之。及長,勇壯,數犯邊境。和帝 元興元年春,復入遼東,寇略六縣,太守耿夔擊破之, 斬其渠帥。」
安帝永初三年春正月高句麗遣使貢獻
[编辑]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云云。
永初五年,《高句麗》王宮遣使貢獻,求屬元菟。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不載。按《東夷列傳》云云。
元初五年夏六月高句麗與穢貊寇元菟
[编辑]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云云。按《東夷傳》。「元初五年。復 與穢貊寇元菟。攻華麗城。」〈注華麗縣屬樂浪郡〉 按《朝鮮史略》,《高句麗》王與穢貊襲漢元菟。穢貊本朝 鮮之地,南與辰韓,北與《高句麗》沃沮接,東窮大海,西 至樂浪。漢武帝元朔五年,穢君南閭叛降於漢,以其 地為滄海郡。穢,即今江陵府;貊,即今春川府。高句麗 王以其弟遂成統軍國事。丸都地震,王夢一豹齧虎 尾,占者曰:「虎,百獸之長;豹者,同類而小者也。意王之 族類有謀絕王後者乎?」王不悅,問高福章,福章對以 作善則災反為福。《高句麗》以穆度婁為左輔,高《福章》 為右輔,與參遂成政。度婁知遂成有異心,稱疾不仕。
建光元年春正月幽州刺史馮率二郡太守討高句麗穢貊不克夏四月穢貊復與鮮卑寇遼東遼東太守蔡諷追擊戰歿冬十二月高句麗馬韓穢貊圍
[编辑]《元菟城》,《夫餘王》遣子與州郡并力討破之。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云云。按《東夷列傳》。建光元年 春。幽州刺史馮元菟太守姚光、遼東太守蔡諷等 將兵出塞擊之,捕斬穢貊渠帥,獲兵馬財物。宮乃遣 嗣子遂成將二千餘人逆光等,遣使詐降,光等信之。 遂成因據險阸以遮大軍,而潛遣三千人攻元菟、遼 東,焚城郭,殺傷二千餘人。于是發廣陽、漁陽、右北平、 涿郡屬國三千餘騎同救之,而貊人已去夏,復與遼 東鮮卑八千餘人攻遼隊,殺掠吏人。蔡諷等追擊於 新昌,戰歿。功曹耿耗、兵曹掾龍端、兵馬掾公孫酺以 身扞諷,俱歿於陳,死者百餘人。秋,宮遂率馬韓、《穢貊》 數千騎圍元菟,夫餘王遣子尉仇台將二萬餘人與 州郡井力討破之,斬首五百餘級。是歲,宮死,子遂成 立。姚光上言,欲因其喪發兵擊之,議者皆以為可許。 尚書陳忠曰:「宮前桀黠,光不能討,死而擊之,非義也。 宜遣弔問,因責讓前罪,赦不加誅,取其後善。」安帝從 之。
按《三國志?東方列傳》:「殤、安之間,句麗王宮數寇遼東, 更屬元菟。遼東太守蔡諷、元菟太守姚光以宮為二 郡害,興師伐之。宮詐降請和,二郡不進。宮密遣軍攻 元菟,焚燒候城,入遼隧,殺吏民。後宮復犯遼東,蔡諷 輕將吏士追討之,軍敗沒。宮死,子伯固立。」
延光元年秋七月高句麗降
[编辑]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云云。按《東夷傳》:「建光元年,宮 死,子遂成立,遣使弔問,因責讓前罪,赦不加誅,取其 後善。明年,遂成還漢生口,詣元菟降。詔曰:『遂成等桀 逆無狀,當斬斷葅醢,以示百姓,幸會赦,今乞罪請降』。」 鮮卑、濊貊連年寇鈔,驅略小民,動以千數,而裁送數十百人,非向化之心也。自今以後,不與縣官戰鬥,而 自「以親附送生口者,皆與贖直,縑人四十匹,小口半 之」,遂成死。子伯固立。其後濊貊率服東垂少事。
順帝陽嘉元年十二月庚戌復置元菟郡屯田六郡按後漢書順帝本紀云云按傳同六郡作六部
[编辑]質帝本初元年高句麗王傳位于弟遂成王立殺其臣高福章
[编辑]按《後漢書》本紀及列傳皆不載。按《朝鮮史略》,《高句 麗》王傳位于弟遂成,高福章諫曰:「遂成忍而不仁,今 日受禪,明日害大王之子孫。」王不聽。遂成立,年七十 六。漢質帝本初元年,高句麗王遂成殺右輔高福章, 臨刑嘆曰:「今君以不義殺一忠臣,吾與其生於無道 之時,不如死之速也。」乃即刑。高句麗王遂成殺太祖 王元子莫根,其弟莫德恐禍及,自縊死。
靈帝建寧二年元菟太守討高句麗王伯固降屬遼東
[编辑]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不載按《三國志高句麗傳》:「順 桓之間,復犯遼東,寇新安居鄉,又攻西安平。於道上 殺帶方令,略得樂浪太守妻子。靈帝建寧二年,元菟 太守耿臨討之,斬首虜數百級,伯固降屬遼東。」 按《朝鮮史略》:「高句麗前王宮薨。」〈壽百十九歲〉臨明答夫弒 其君,遂成號次大王,立其弟伯固,伯固乃以《臨明答 夫》為國相,以前王太子《鄒安》為讓國君。初,《答夫》之難, 鄒安逃竄,至是詣闕謝罪。王賜《狗山賴》、婁頭谷二所, 封為君。漢元菟郡太守耿臨以大兵攻高句麗,答夫 因其士卒饑窘,引還,追戰於坐原,大敗之。
熹平 年高句麗王屬元菟
[编辑]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不載按《三國志高句麗傳》。「熹 平中。伯固乞屬元菟。」
光和二年高句麗王伯固薨子男武立
[编辑]按《後漢書》本紀及列傳俱不載按《朝鮮史略》:「高句 麗王伯固薨。號新大王。太子男武立,姿表雄偉,蒞事 聽斷,寬猛得中。立于氏為后。」
獻帝建安元年高句麗左可慮等叛王討平之立賑貸法
[编辑]按《後漢書》本紀、列傳皆不載。按《朝鮮史略》:「《高句麗》 左可慮等叛,伏誅。初,中畏大夫沛者于畀留、評者左 可慮,皆以外戚執國柄,多行不義,國人怨憤。王怒,欲 誅之。左可慮等叛,聚群攻王都,王徵兵討平《高句麗》, 聘處士乙巴素為國相。巴素隱鴨綠谷,性質剛毅,智 慮淵深。東都晏留薦之,除國相。明政教,信賞罰,人民 乂」安,內外無事。立「賑貸法」,每歲自三月至七月,出官 穀以賑貸,至冬月還輸,以為定例。
建安二年,《高句麗》王男武薨,弟延優立。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不載按《朝鮮史略》。「高句麗故 國川王男武薨。」〈在位十九年〉于后矯遺命,立王弟延優。王 薨,后祕喪,夜往王弟《發岐》第曰:「王無後,子宜嗣之。」發 岐不從,責曰:「婦人夜行禮乎?」后慚,又往延優第,延優 迎入飲之,遂執延優手入宮。翌日,矯命立之男武。弟 發岐,請師於遼東太守公孫度討延優,其弟𦋺須以 王命率兵禦之,《發岐》自殺。王立前王妃于氏為后。 建安 年,《高句麗》王立子《郊彘》為太子。
按《後漢書》本紀及列傳皆不載按《朝鮮史略》:「高句 麗王立子郊彘為太子。初郊豕逸至酒桶村,有一女 執之。王聞而異之,微行幸其女,生子。因以郊豕而得 名曰郊彘。後改名優位居。」
魏
[编辑]魏明帝太和元年高句麗王延優薨是為山上王〈在位三十一年〉太子優位居立
[编辑]按《魏志》不載按《朝鮮史略》云云。
青龍四年秋七月高句麗王宮斬送吳使胡衛等首詣幽州
[编辑]按:《魏志明帝本紀》云云。
景初二年高句麗助軍討遼東
[编辑]按《魏志明帝本紀》,景初二年春正月,詔太尉司馬宣 王帥眾討遼東句麗助軍。紀不載。按《高句麗傳》,「公 孫度之雄海東也,伯固遣大加優居主簿然人等助 度擊富山賊,破之。伯固死,有二子,長子拔奇,小子伊 夷模。拔奇不肖,國人便共立伊夷模為王。自伯固時, 數寇遼東,又受亡胡五百餘家。建安中,公孫康出軍 擊」之,破其國,焚燒邑落。拔奇怨為兄而不得立,與消 奴加各將下戶三萬餘口詣康降,還住沸流水。降胡 亦叛伊夷模,伊夷模更作新國,今日所在是也。拔奇 遂往遼東,有子留句麗國,今古雛加《駮位居》是也。其 後復擊元菟,元菟與遼東合擊,大破之。伊夷模無子, 淫灌奴部,生子名位宮。伊夷模死,立以為王,今《句麗》 王宮是也。其曾祖名宮,生能開目視其國,人惡之。及 長大,果凶虐,數寇鈔,國見殘破。今王生墮地,亦能開 目視人。《句麗》呼相似為「位」,似其祖,故名之為「位宮。」位 宮有力勇,便鞍馬,善獵射。景初二年,太尉司馬宣王 率眾討公孫淵,宮遣主簿大加將數千人助軍
少帝正始三年高句麗寇西安平
[编辑]按:《魏志少帝本紀》不載五。《高句麗傳》云云。
《正始五》年,毋丘儉破《高句麗》。
按《魏志少帝本紀》,不載。按《高句麗傳》,其五年為幽 州刺史毋丘儉所破,語在《儉傳》。按《毋丘儉傳》,「正始 中,儉以高句麗數侵叛,督諸軍步騎萬人出元菟,從 諸道討之。句麗王宮將步騎二萬人,進軍沸流水上, 大戰梁口,宮連破走。儉遂束馬縣車,以登丸都,屠句 麗所都,斬獲首虜以千數。句麗沛者名得來,數諫宮, 宮不」從其言。得來歎曰:「立見此地,將生蓬蒿。」遂不食 而死,舉國賢之。儉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 妻子,皆放遣之。宮單將妻子逃竄,儉引軍還。
《正始》六年,復征《高句麗》。
按《魏志少帝本紀》不載。按《毋丘儉傳》:六年,「復征之 宮,奔買溝。儉遣元菟太守王頎追之,過沃沮千餘里, 至肅慎氏南界,刻石紀功。刋丸都之山,銘不耐之城, 諸所誅納八千餘口,論功受賞侯者百餘人,穿山溉 灌,民賴其利。」
正始七年。春二月。幽州刺史毋丘儉。討高句麗 按《魏志少帝本紀》云云。〈按七年似與五年重則本紀與傳紀年疑有誤存參〉 按《朝鮮史略》,魏遣幽州刺史毋丘儉屠《高句麗》丸都 城,王奔南沃沮。魏兵退,王還國,移都平壤。初,王至竹 嶺,軍士盡散。東部人密友者,募死士與之赴敵力戰。 王間行得脫,魏軍追不止。東部人紐由詐降,入魏軍, 藏刀食器,刺殺魏將,與之俱死。魏軍退,王還國。論二 人功為第一。
正始九年。《高句麗》東川王優位居薨。子然弗立 按《魏志》。不載按《朝鮮史略。高句麗》東川王優位居 薨。〈在位二十二年〉太子然弗立。〈魏正始九年〉《東川》之薨,國人懷德, 莫不哀傷,近臣至欲自殺以殉,及葬,至墓自死者甚 多。《高句麗》王殺其夫人貫那,王后《椽氏》恐貫那專寵, 譖於王。貫那懼,反譖后於王。王怒,以革囊盛之,投西 海。
晉
[编辑]武帝泰始六年高句麗中川王然弗薨子藥盧立殺其弟逸支勃素是年肅慎侵高麗
[编辑]按《晉書武帝本紀》及《列傳》皆不載。按《朝鮮史略》,「中 川王然弗薨,子藥盧立。其弟逸支、勃素二人詐稱病 往溫陽,戲樂無節,出言悖逆。王乃令力士執而殺之。 肅慎侵高句麗,屠邊氓。王遣弟達賈伐之,拔檀盧城, 殺酋長。封達賈為安國君。」
惠帝元康二年高句麗西川王藥盧薨子相夫立慕容廆以兵侵高麗
[编辑]按《晉書》。本紀。及列傳。皆不載按《朝鮮史略》。「高句麗 西川王藥盧薨。」〈在位二十三年〉太子相,夫立。〈晉元康二年〉以其叔 父安國君達賈有大功,國人所倚望,又謂其弟咄固 蓄異心,皆殺之。國人知其無罪,惜之。燕慕容廆屢侵 《高句麗》,國相倉助利乃薦北部大兄高奴子為新城 太守,善政有威聲,廆不復來侵。
永康元年高句麗國相廢其王相夫立其弟乙弗為王
[编辑]按《晉書》本紀、列傳皆不載。按《朝鮮史略》:「高句麗國 相倉卒利廢其王相夫,立乙弗為王。晉永康元年,乙 弗相夫弟咄固之子出遯水室村人陰牟家傭作。」
成帝咸和六年高句麗美川王乙弗薨子斯由立
[编辑]按《晉書》本紀列傳皆不載。按《朝鮮史略》。「高句麗美 川王乙弗薨。」〈在位三十三年〉太子斯由立,改名釗。〈晉咸和六年〉
咸康二年二月庚申高句麗遣使貢方物
[编辑]按:《晉書成帝本紀》云云。
咸康八年。冬十月,燕慕容皝擊《高句麗》。
按《晉書成帝本紀》,不載。按《慕容皝載記》:「皝遷都龍 城,率勁卒四萬,入自南陝,以伐宇文高句麗。又使翰 及子垂為前鋒,遣長史王㝢等勒眾萬五千,從北置 而進。高句麗王釗謂皝軍之從北路也,乃遣其弟武 統精銳五萬,距北置,躬率弱卒,以防南陝。翰與釗戰 於水底,大敗之,乘勝遂入丸都,釗單馬而遁。皝發釗 父」利墓,載其尸并其母妻珍寶,掠男女五萬餘口,焚 其宮室,毀《丸都》而歸。
按《通鑑》:咸康八年冬十月,燕王皝遷都龍城,赦其境 內。建威將軍翰言於皝曰:「宇文強盛日久,屢為國患。 今逸豆歸篡竊得國,群情不附,加之性識庸闇,將帥 非才,國無防衛,軍無部伍。臣久在其國,悉其地形,雖 遠附強羯,聲勢不接,無益救援。今若擊之,百舉百克。 然高句麗去國密邇,常有闚𨵦之志,彼知宇文既亡, 禍將及己,必乘虛深入,掩吾不備。若少留兵則不足 以守,多留兵則不足以行,此心腹之患也。宜先除之, 觀其勢力,一舉可克。宇文自守之虜,必不能遠來爭 利。既取高句麗,還取宇文,如反手耳按《梁書高句麗傳》,晉永嘉亂,鮮卑慕容廆據昌黎大 棘城,元帝授平州刺史。句麗王乙弗利頻寇遼東,廆 不能制。弗利死,子釗代立。康帝建元元年,慕容廆子 晃率兵伐之,釗與戰,大敗,單馬奔走。晃乘勝追至丸 都,焚其宮室,掠男女五萬餘口以歸。
按《朝鮮史略》:「燕王慕容皝攻陷丸都城,發美川王墓, 載其尸,虜王母王妃以歸。後王稱臣納貢,還母及父 之尸。」〈按此一事晉書作咸康八年梁書作建元元年八年晉成帝崩次年康帝改元也〉
康帝建元元年高句麗來朝獻
[编辑]按:《晉書康帝本紀》,建元元年「十二月,高句麗遣使朝 獻。」
簡文帝咸安元年百濟侵高麗王拒戰中流矢薨子丘夫立
[编辑]按《晉書》本紀、列傳皆不載。按《朝鮮史略》,「百濟王大 舉侵句麗,王拒戰,中流矢薨。在位四十有一年,是為 故國原王。太子丘夫立。晉文帝咸安元年,移都漢山。 秦王苻堅遣使送浮屠順道及佛像佛經於高句麗」, 高句麗佛法始此。
孝武帝太元二年高句麗遣使朝貢於秦
[编辑]按《晉書本紀》。不載。按《通鑑綱目》云云。
太元九年,《高句麗》「《小獸林》王」薨,弟伊連立。
按《晉書》本紀、列傳皆不載。按《朝鮮史略》云云。
太元十一年,燕伐《高句麗》。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不載。按《慕容垂載記》:太元十 一年,高句麗寇遼東,垂平北,慕容佐遣司馬郝景率 眾救之,為高句麗所敗,遼東元菟遂沒。建節將軍徐 巖叛干武邑,驅掠四千餘人走幽州。垂馳敕其將平 規曰:「但固守勿戰,比破丁零,吾當自討之。」規違命拒 戰,為巖所敗。巖乘勝入薊,掠千餘口而去,所過寇暴, 遂據令支。翟成長史鮮于得斬成而降。垂入行唐,悉 坑其眾。苻丕棄鄴城,奔于并州。慕容農攻剋令支,斬 徐巖兄弟。進伐《高句麗》,復遼東、元菟二郡,還屯龍城。 太元十七年,《高句麗》故國壤王伊連薨,在位九年。太 子談德立,是為《廣開土王》。
按《晉書》本紀、列傳皆不載。按《朝鮮史略》云云。
安帝義熙元年燕慕容熙伐高句麗不剋而還〈按通鑑綱 目作元年〉
[编辑]按《晉書》本紀不載。按《慕容熙載記》:高句麗寇燕郡, 殺略百餘人。熙伐高句麗,以苻氏從,為衝車地道,以 攻遼東。熙曰:「待划平寇城,朕當與后乘輦而入。」不聽 將士先登。於是城內嚴備,攻之不能下。會大雨雪,士 卒多死,乃引歸。擬鄴之鳳陽門作弘光門,累級三層。 熙與苻氏襲契丹,憚其眾盛,將還。苻氏弗聽,遂棄其 輜重,輕襲《高句麗》。周行三千餘里,士馬疲凍,死者屬。 路。攻木底城,不剋而還。
義熙九年,《高句麗》獻方物。
按:《晉書安帝本紀》云云。
按《文獻通考》:「高麗王高璉,晉安帝義熙中遣長史高 翼獻赭白馬,以璉為營州諸軍事高麗王、樂浪郡公。」 按《朝鮮史略》,「高句麗王談德薨,王嘗下令崇佛求福, 立國社,修宗廟。」〈在位二十二年〉子《巨璉》立,是為長壽王。〈義熙九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