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第09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邊裔典 第九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十九卷
方輿彙編 邊裔典 第一百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

 第九十九卷目錄

 狼牙修部彙考錫蘭山

  梁武帝天監一則 普通一則 中大通一則

  明成祖永樂一則 宣宗宣德二則 英宗正統二則 天順一則

 婆利部彙考

  梁武帝天監一則 普通一則

  隋煬帝大業一則

 柯枝部彙考盤盤

  梁武帝大通一則 中大通四則 大同一則 簡文帝大寶一則

  唐太宗貞觀一則

  明成祖永樂四則 宣宗宣德二則 英宗正統一則

 阿丹部彙考丹丹

  梁武帝中大通一則 大同一則

  唐高宗乾封一則

  明成祖永樂二則 宣宗宣德二則 英宗正統一則

 阿丹部紀事

 頓遜部彙考典遜

  梁總一則

  圖考一則

 毗騫部彙考附諸薄國 馬五洲

  梁總一則

 自然洲部彙考

  梁總一則

邊裔典第九十九卷

狼牙修部彙考錫蘭山[编辑]

武帝天監十四年狼牙修國遣使入貢[编辑]

按《梁書武帝本紀》,「天監十四年九月,狼牙修國遣使 獻方物。」按《狼牙修傳》,狼牙修國在南海中,其界東 西三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去廣州二萬四千里。土 氣物產,與扶南略同偏多。沈、婆律香等。其俗男女 皆袒而被髮,以吉貝為干縵。其王及貴臣乃加雲霞 布覆胛,以金繩為絡帶,金環貫耳;女子則被布,以瓔 珞繞身。其國累塼為城,重門樓閣。王出乘象,有幡毦 旗鼓,罩白蓋,兵衛甚設。國人說:「立國以來四百餘年, 後嗣衰弱。王族有賢者,國人歸之。」王聞知,乃加囚執, 其鎖無故自斷。王以為神,因不敢害,乃斥逐出境,遂 奔天竺,妻以長女。俄而狼牙王死,大臣迎還為王。二 十餘年死,子婆伽達多立。天監十四年,遣使阿撤多 奉表曰:「大吉天子足下,離淫怒癡,哀愍眾生,慈心無 量,端嚴相好,身光明朗,如水中月,普照十方。眉間白 毫,其白如雪,其色照耀,亦如月光,諸天善神之所供 養,以垂正法」寶,梵行眾增,莊嚴都邑,城閣高峻,如乾 陁山,樓觀羅列,道途平正,人民熾盛,快樂安穩,著種 種衣,猶如天服,于一切國為極尊勝。天王愍念群生, 民人安樂,慈心深廣,律儀清淨,正法化治,供養三寶, 名稱宣揚,布滿世界,百姓樂見,如月初生,譬如梵王 世界之主,人天一切莫不歸依,敬禮大吉天子足下, 猶如現前。忝承先業,慶嘉無量。今遣使問訊,大意欲 自往,復畏大海風波不達。今奉薄獻,願大家曲垂領 納。

普通四年十二月狼牙修國遣使獻方物[编辑]

按:《梁書武帝本紀》云云。

中大通三年九月狼牙修國奉表獻方物[编辑]

按:《梁書武帝本紀》云云。

[编辑]

成祖永樂九年中使鄭和至錫蘭山其王劫和舟和以兵攻拔其城擒其王及其妻子獻俘于朝詔釋歸擇其族之賢者冊封為王[编辑]

按《明外史錫蘭山傳》:「錫蘭山或言即古狼牙。修梁時 曾通中國,自蘇門荅剌順風十二晝夜可達。永樂中, 鄭和使西洋,至其地,其王亞烈苦奈兒欲害和,和覺, 去之他國。其王又不睦鄰境,屢邀劫往來使臣,諸蕃 皆苦之。及和歸,復經其地,乃誘和至國中,發兵五萬 劫和舟,且塞歸路。和乃率部卒二千,由間道乘虛攻」 拔其城,生擒亞烈苦奈兒及妻子頭目,獻俘于朝。廷 臣請行戮,帝憫其無知,并妻子皆釋,且給以衣食,命 擇其族之賢者立之。諸俘囚咸稱「耶把乃那。」賢乃遣 使齎印誥,封為王,其舊王亦遣歸。自是海外諸蕃益 服天子威德,貢使載道,而其王遂屢入貢。

按《明會典》:「錫蘭山國,永樂九年,遣使諭西洋諸國歸, 經錫蘭山,其國王亞烈苦奈兒發兵絕我歸路,使者 襲其城,生擒國王及家屬獻于朝,命釋之,擇立其屬 之賢者。十年,封耶巴乃那為王。」「正統十年、天順三年, 遣使來貢,貢物:寶石、珊瑚、水晶、金、戒指、撒哈剌、西洋 細布、乳香、木香、樹香、土檀香、沒藥、硫黃、藤竭、蘆薈、烏」 木、胡椒、碗石、象、錫蘭山國筵宴二次,使臣回至廣東布政司管待一次。

按《廣東通志》:「錫蘭山國,古狼牙修也。自蘇門荅剌順 風十二晝夜可至其國。地廣人稠,貨物多聚,亞於瓜 哇。中有高山,上產鴉鶻寶石,每遇大雨,衝流山下沙 中拾取之。隋常駿至林邑,極西望見焉。番語謂高山 為錫蘭,因名。相傳釋迦從翠藍嶼來,嶼在龍涎西北, 五晝夜程,登此山,猶存足跡。山下有寺,中貯釋迦涅」 槃真身側臥及舍利子。狼牙修國,梁時通焉。在南海 中。其界東西三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北去廣州二 萬四千里,恐即此國。永樂七年詔諭其王亞烈苦奈 兒,遣太監鄭和等齎詔敕、金銀供器、綵妝、織金寶幡, 布施於寺,及建石碑,賞賜國王頭目有差。亞烈苦奈 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和即潛備,先發制之,使眾銜 枚疾走,夜半聞砲,則奮擊而入,生擒其王。永樂九年 歸獻闕下,上命擇其支屬賢者立之。禮部言:「詢其國 人,皆謂耶巴乃那賢。」十年九月,遂遣使齎詔及誥印 封之。誥曰:「朕統承先皇帝鴻業,撫馭華彝,嘉與萬方, 同臻至治。錫蘭山亞烈苦奈兒近處海島,素蓄禍心, 毒虐下人,結怨鄰境。朕常遣使詔諭諸番國,至錫蘭 山,其亞烈苦奈兒敢違天道,傲慢弗恭,逞其兇逆,謀 殺朝使,天厭其惡,遄被擒俘。朕念國中軍民皆朕赤 子,命簡賢能為之統屬。爾耶巴乃那修德好善,為眾 所推,今特封爾為錫蘭山國王。於戲!惟誠敬可以立 身,惟仁厚可以撫眾,惟忠可以事上,惟信可以睦鄰。 爾其欽朕命,永崇天道,無怠無驕,暨子孫世享無疆 之福,欽哉!」時群臣皆請誅亞烈苦奈兒。上曰:「蠻彝負 固,不足深誅。」遂赦之,亦遣歸。時國人立不剌葛麻巴 思剌查為王,詔諭使遜位。錫蘭山疆域,在西洋,與柯 枝國對峙,南以別羅里為界。自別羅里南去,順風七 晝夜可至溜山洋國,十晝夜可至古里國,「二十一晝 夜可至卜剌哇國。」柯枝接大小葛蘭二國,山連赤土, 上「自小葛蘭順風二十晝夜可至木骨都束國,自古 里順風十晝夜可至忽魯謨斯國,二十晝夜可至剌 撒國,二十二晝夜可至阿丹國。又自忽魯謨斯四十 晝夜可至天方國」,乃西洋之盡處也。貢物:象、寶石、珊 瑚、水晶金、戒指、撒哈喇、乳「香、木香、土檀香、沒藥、西洋 細布、藤竭、蘆薈、硫磺、烏木、胡椒、碗石使回,令於廣東 布政司管待。」

宣宗宣德五年遣鄭和撫諭[编辑]

按《明外史錫蘭山傳》:「宣德五年,鄭和撫諭其國。 宣德八年,錫蘭山遣使來貢。」

按《明外史錫蘭山傳》:「宣德八年,王不剌葛麻巴忽剌 批遣使來貢。」

英宗正統元年錫蘭山使者歸賜敕諭之[编辑]

按《明外史錫蘭山傳》:「正統元年,命附瓜哇貢舶歸,賜 敕諭之。」

正統十年,錫蘭山入貢。

按《明外史錫蘭山傳》:「正統十年,偕滿剌加使者來貢。」 按《明一統志》,「錫蘭山國,前代無考,相傳其國有巨人 足跡。本朝永樂十年,詔諭其國王不剌葛麻巴思剌 查。正統十年,國王遣其臣耶把剌謨的里啞等來朝, 并貢方物。」

天順三年錫蘭山嗣王遣使來貢[编辑]

按《明外史錫蘭山傳》:「天順三年,王葛力生夏剌昔利 把交剌惹遣使來貢,嗣後不復至。其國地廣人稠,貨 物多聚,亞于瓜哇。東南海中有山三四座,總名曰翠 藍嶼,大小七門,門皆可通舟。中一山尤高大,番名梭 篤蠻山。其人皆巢居穴處,赤身髡髮,相傳釋迦佛昔 經此山,浴于水,或竊其架裟。佛誓云:『後有穿衣者,必』」 爛其皮肉。自是寸布掛身,輒發瘡毒,故男女皆裸體, 但紉木葉蔽其前後,故又名裸形國。地不生穀,惟啖 魚蝦及山芋、波羅蜜、芭蕉實之屬。自此山西行七日, 見鸚哥嘴山。又二三日抵佛堂山,即入錫蘭國境。海 邊山石上有一足跡,長三尺許,故老云:佛從翠藍嶼 來踐此,故足跡尚存。中有淺水,四時不乾,人皆手蘸 拭目洗面,曰「佛水清淨。」山下僧寺有釋迦真身,側臥 床上,旁有佛牙及舍利,相傳佛涅槃處也。其寢座以 沉香為之,飾以諸色寶石,莊嚴甚麗。王所居側有大 山,高出雲漢,其巔有巨人足跡,入石深二尺,長八尺 餘,云是《盤古》遺跡。此山產紅雅姑、青雅姑、黃雅姑、昔 剌泥、窟沒藍等諸色寶石,每大雨,衝流山下,土人競 拾之。海旁有浮沙,珠蚌聚其內,光彩瀲灩。王使人撈 取置之池,蚌爛而取其珠,故其國珠寶特富。王瑣里 國人崇釋教,重牛,日取牛糞燒灰塗其體,又調之以 水,遍塗地上乃禮佛。手足直舒腹貼于地以為敬,王 及庶民皆如之。不食牛肉,止食其乳,死則瘞之,有殺 牛者罪至死。氣候常熱,米粟豐足,民富饒。然不喜噉 飯,欲噉則于暗室不令人見。男子裸上體,下圍以布, 遍體皆毫毛,悉薙去,惟髮不薙。所貢物,有珠、珊瑚、寶 石、水晶、撒哈喇、西洋布、乳香、木香、樹香、檀香、沒藥、硫

磺、藤竭、蘆薈、烏木、胡椒、碗石、馴象之屬
考證
按《瀛涯勝覽》,「錫蘭在大海中,有翠藍山,山有三、四,高

大」者曰梭篤蠻。自帽山東南,乘東北風三日方至。人 皆穴居,不問男女,俱裸若野獸。然。無稻而食,芊芭蕉 子、波羅蜜之類,或魚蝦,布略蔽身,必生爛瘡。昔佛渡 海至此,解衣而浴,土人竊之,佛咒而然,蓋附會語也。 俗云「赤卵塢」,此地是已。又西海行七八日,見鶯哥嘴 山。又三二日至佛堂山,始為錫蘭國。泊舟曰副羅里, 濱海山麓,磐石隱然,足跡尚存,長可二尺,傳云「佛足 至此也。」其跡有泉不涸,人蘸之拭面,目曰佛清淨,蓋 民俗之謬也。寺有臥佛榻,沉香為之,飾以八寶,華麗 鮮侔。佛牙、舍利子俱存于寺,所謂涅槃,其地是已。又 西北陸行五十里,始至王居。王鎖里人也。尚釋重象 牛煆,牛糞灰遍體塗之,牛則飲其乳而不食其肉,死 瘞之,有殺者死刑,或贖以牛頭金。王宮民居,旦必調 牛糞塗地而禮佛。王都大山侵雲石,有巨跡,深二尺 餘,長八尺,傳云「祖阿聃生人足跡」,即盤古也。地廣人 稠,亞于瓜哇。國富饒,民上裸下帨,加以壓腰,鬚毫皆 剃,留髮首布纏之。遭父喪則鬚毫不剃。女椎髻于後, 下亦縈白布,隱潛飲食,不令人見也。膳必酥乳,檳榔 不絕口,死者火之而葬其骨。厥產鴉忽,有青、紅、黃三 色,青、朱、藍、不昔剌、泥窟、沒藍石二種,出于沙中山,被 水衝流,下則有之。海洲日映光浮,乃蚌珠氣也。為池 間二三年寘蚌于池,有司守之,珠可淘取。有稻、芝麻、 菉豆,無麥。多椰子果。有芭蕉子、波羅蜜、甘蔗、瓜、蔬、牛、 羊、雞、鴨亦有。市用金錢,重一分六釐重。中國麝香、綺 縠、綵絹、青磁器、銅錢、樟腦。厥貢珠寶石。

婆利部彙考[编辑]

武帝天監十六年婆利遣使入貢[编辑]

按《梁書武帝本紀》,「天監十六年八月,婆利國遣使獻 方物。」按《婆利本傳》,「婆利國在廣州東南海中洲上, 去廣州二月日行,國界東西五十日行,南北二十日 行,有一百三十六聚,土氣暑熱,如中國之盛夏,穀一 歲再熟,草木嘗榮。海出文螺紫貝,有石名蚶貝羅,初 採之柔軟及刻削為物,乾之遂大堅彊。其國人披吉 貝」如帊。及為都縵,王乃用班絲布,以瓔珞繞身,頭著 金冠,高尺餘,形如弁,綴以七寶之飾,帶金裝劍,偏坐 金高坐,以銀蹬支足。侍女皆為金花雜寶之飾,或持 白毦拂及孔雀扇。王出,以象駕輿,輿以雜香為之,上 施羽蓋珠簾,其導從吹螺擊鼓。王姓憍陳如,自古未 通中國。問其先及年數,不能記焉,而言白淨王夫人 即其國女也。天監十六年,遣使奉表曰:「伏承聖王信 重三寶,興立塔寺,校飾莊嚴,周遍國土,四衢平坦,清 淨無穢。臺殿羅列,狀若天宮,壯麗微妙,世無與等。聖 主出時,四兵具足,羽儀導從,布滿左右。都人士女,麗 服光飾,市廛豐富,充積珍寶。王法清整,無相侵奪。學 徒皆至,三乘競集。敷說」正法,雲布雨潤,四海流通,交 會萬國。長江眇漫,清冷深廣,有生咸資,莫能消穢,陰 陽和暢,災厲不作。大梁揚都,聖王無等,臨覆上國,有 大慈悲,子育萬民,平等忍辱,怨親無二,加以周窮,無 所藏積,靡不照燭,如日之明,無不受樂,猶如淨月。宰 輔賢良,群臣貞信,盡忠奉上,心無異想。「伏惟皇帝是 我真佛,臣是婆利國主,今敬稽首禮聖王足下,惟願 大王知我此心。」此心久矣,非適今也。山海阻遠,無緣 自達。今故遣使獻《金席》等,表此丹誠。

普通三年婆利遣使入貢[编辑]

按《梁書武帝本紀》,「普通三年五月,婆利國遣使獻方 物。」按《婆利本傳》:「普通三年,其王頻伽復遣使珠貝 智,貢白鸚鵡、青蟲、兜鍪、琉璃器、吉貝、螺杯、雜香藥等 數十種。」

[编辑]

煬帝大業十二年婆利遣使入貢[编辑]

按《隋書煬帝本紀》不載。按《婆利本傳》,「婆利國自交 阯浮海,南過赤土、丹丹,乃至其國。國界東西四月行, 南北四十五日行。王姓剎利邪伽,名護濫那婆。官曰 獨訶邪挐,次曰獨訶氏挐。國人善投輪刀,其大如鏡, 中有竅,外鋒如鋸,遠以投人,無不中。其餘兵器與中 國略同。俗類真臘,物產同于林邑。其殺人及盜,截其 手」;姦者鎖其足,期年而止。祭祀必以月晦,盤貯酒肴, 浮之流水。每十一月,必設大祭。海出珊瑚,有鳥名「舍 利」,解人語。大業十二年,遣使朝貢,後遂絕。于時南荒 有丹丹、《盤盤》二國,亦來貢方物,其風俗物產大抵相 類云。

按《唐書南蠻傳》:「婆利者,直環王東南,自交州汎海,歷 赤土、丹丹諸國乃至。地大洲多馬,亦號馬禮,袤長數 千里。多火珠,大者如雞卵,圓白照數尺,日中以艾藉 珠,輒火出。」產瑇瑁、文螺、石蚶。初取,柔可治,既鏤刻即 堅。有舍利鳥,通人言。俗黑身朱髮而拳,鷹爪獸牙,穿 耳傅璫,以古具橫一幅繚于腰。古貝草也,緝其花為 布,麤曰「貝」,精曰㲲。俗以夜為市,自掩其面。王姓剎利邪伽,名護路那婆。世居位繚班絲貝綴珠為飾,坐金 榻,左右持白拂、孔雀翣。出以象駕車,羽蓋珠箔,鳴金 擊鼓,龡蠡為樂。其東即羅剎也,與婆利同俗。隋煬帝 遣常駿使赤土,遂通中國。

柯枝部彙考盤盤[编辑]

武帝大通元年盤盤國遣使入貢[编辑]

按《梁書武帝本紀》,不載按《盤盤本傳》:盤盤國,宋文 帝元嘉、孝武、孝建、大明中,並遣使貢獻。大通元年,其 王使使奉表曰:「揚州閻浮提震旦天子,萬善莊嚴,一 切恭敬,猶如天淨無雲,明耀滿目。天子身心清淨亦 復如是。道俗濟濟,並蒙聖王光化,濟度一切,永作舟 航。臣聞之慶善,我等至誠敬禮,常勝天子足下,稽首 問訊,今奉薄獻,願垂哀受。」

中大通元年十二月盤盤國遣使獻方物[编辑]

按《梁書武帝本紀》云云。按《盤盤本傳》:「中大通元年 五月。累遣使貢牙像及塔。并獻沉檀等香數十種。」 「中大通四年夏四月。盤盤國遣使獻方物。」

中大通五年九月盤盤國遣使獻方物。

按:以上《梁書武帝本紀》云云。

中大通六年,盤盤國復遣使入獻。

按《梁書武帝本紀》不載按《盤盤本傳》,「六年八月復 使送菩提國真舍利及畫塔,并獻菩提樹葉詹糖等 香。」

大同六年八月盤盤國遣使獻方物[编辑]

按:《梁書武帝本紀》云云。

簡文帝大寶二年九月盤盤國獻馴象[编辑]

按《梁書簡文帝本紀》不載按《元帝本紀》云云。

[编辑]

太宗貞觀 年盤盤國遣使來獻[编辑]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南蠻傳》:「盤盤在南海曲, 北距環王,限少海,與狼牙修接,自交州海行四十日 乃至。王曰楊粟翨,其民瀕水居,比木為柵,石為矢鏃。 王坐金龍大榻,諸大人見王,交手抱肩以跽。其臣曰 㪍郎索濫,曰崑崙帝也,曰崑崙勃和,曰崑崙㪍諦索 甘,亦曰古龍。古龍者,崑崙聲近耳。在外曰那延,猶中 國」刺史也。有佛道士祠,僧食肉不飲酒,道士謂為「貪, 不食酒肉。」貞觀中,再遣使朝。其東南有哥羅,一曰箇 羅,亦曰哥羅富沙羅,王姓《矢利波羅》,名米失缽羅。累 石為城,樓闕宮室茨以草。州二十四,其兵有弓、矢、槊 殳,以孔雀羽飾纛。每戰以百象為一隊,一象百人,鞍 若檻,四人執弓槊在中賦率輸銀二銖,無絲紵。惟古 貝。畜多牛少馬。非有官,不束髮。凡嫁娶,納檳榔為禮, 多至二百盤。婦已嫁,從夫姓。樂有琵琶、橫笛、銅鈸、鐵 鼓蠡。死者焚之,取燼貯金罌,沉之海。東南有拘蔞密 海行一月至。南距婆利,行十日至。東距不述,行五日 至。西北距文單,行六日至,與赤土、《墮和羅》同俗。永徽 中,獻五色鸚鵡。

[编辑]

成祖永樂元年遣中官撫諭柯枝國賜之絲幣[编辑]

按《明外史柯枝傳》:「柯枝或言即古盤盤國,宋、梁、隋、唐 皆入貢。自小葛蘭西北行,順風一日夜可至。永樂元 年,遣中官尹慶齎詔撫諭其國,賜以銷金帳幔、織金 文綺、綵帛及華蓋。」

永樂二年,柯枝國來貢方物。

按《明一統志》:「柯枝國,前代無考。本朝永樂二年,國王 可亦里遣其臣完者答兒等來朝,并貢方物。土產胡 椒、蘇木。」

永樂九年,柯枝遣使入貢。

按《明外史柯枝傳》:「永樂六年,復命鄭和使其國。九年, 王亦可里遣使入貢。」

永樂十年,賜柯枝王印誥,封其國中之山,勒碑山上。 按《明外史柯枝傳》:「永樂十年,鄭和再使其國,連二歲 入貢。其使者請賜印誥,封其國中之山。帝遣鄭和齎 印賜其王,因撰碑文,命勒石山上。其詞曰:『王化與天 地流通,凡覆載之內,舉納于甄陶者,體造化之仁也。 蓋天下無二理,生民無二心,憂戚喜樂之同情,安逸』」 飽煖之同欲,奚有間于遐邇哉?任君民之寄者,當盡 子民之道。《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肇域彼四海」,《書》 云:「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朕 君臨天下,撫治華夷,一視同仁,無間彼此。蓋推古聖 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遠邦異域,咸欲使之 各得其所,此聞風而慕化者,非一所也。柯枝國遠在 西南鉅海之濱,出諸蕃國之外,慕中華而欣王化久 矣。命令之至,拳跽鼓舞,順附如歸,咸仰天而拜曰:「何

幸中國聖人之教沾及于我!」及數歲以來,國內豐穰
考證
居有室廬,食飽魚鱉,衣足布帛,老者慈幼,少者敬長,

熙熙然而樂,陵厲爭競之習無有也。山無猛獸,溪絕 惡魚,海出奇珍,林產嘉禾,諸物繁盛,倍越尋常;暴風 不興,疾雨不作,「札沴殄息,靡有害菑,誠王化之使然 也。朕揆德薄,何能若是?非其長民者之所致歟?」乃封 《可亦里》為國王,錫以印章,俾撫治其民,并封其國中 之山,為鎮國之山。勒碑其上,垂示無窮。而系以銘曰: 「截彼高山,作鎮海邦;吐煙出雲,為下國洪龐。時其雨 暘,肅」其煩歊。作彼豐穰,祛彼氛妖。庇于斯民,靡菑靡 沴。室家胥慶,優游卒歲。山之嶄兮,海之深矣。勒此銘 詩,相為終始。自後,間歲入貢

按《明會典》:「柯枝國,永樂間使臣各六人,三日下程一 次,羊一隻,鵝二隻,雞四隻,酒十瓶,麪二十斤,米五斗, 果子四色,蔬菜廚料。」

宣宗宣德五年復遣鄭和撫諭其國[编辑]

按《明外史柯枝傳》:「宣德五年,復遣鄭和撫諭其國。 宣德八年,柯枝遣使來貢。」

《接明外史柯枝傳》:「宣德八年,王可亦里遣使偕錫蘭 山諸國來貢。」

英宗正統元年遣柯枝使歸賜敕勞其王[编辑]

按《明外史柯枝傳》:「正統元年,遣其使者附瓜哇貢舶 還國,賜敕勞王。其國與錫蘭山對峙,中通古里國界, 東大山,西南北皆大海。氣候常熱,田瘠少收,俗頗淳, 築室用椰子樹,即取其葉為苫,覆屋上,雨不能漏。王 瑣里人,尊釋教,佛座四旁皆水溝,復穿一井,每旦鳴 鐘鼓,汲水灌佛再三,始羅拜而退。」人分五等:第一南 昆王族類,二回回,三哲地,皆富民,四《革全》皆牙儈。最 賤者曰木瓜,屋高不得過三尺,衣上不得過臍,下不 得過膝。途遇南昆哲地人,輒伏于地,俟其過乃起。蓋 極貧民,為人執賤役者。一歲中二三月時有少雨,國 人皆治舍,儲食物以俟。五六月間,大雨不止,街市成 河。七月始晴,八月後不復雨。歲歲皆然。地產諸穀獨 無麥。諸畜亦皆有,惟無鵝與驢。

按《嬴涯勝覽》,柯枝東連大山,餘方皆瀕海。自葛蘭國 海行舡山西北,一晝夜乃至。其國王亦瑣里人,首纏 黃白布,上無衣,下縈綵帨,加以綵緞一匹繫之,曰「壓 腰。」臣民服用,稍與王同。屋用椰木及葉緝綴當瓦如 苫蓋然。家造庫藏,皆以避火盜。人有五等:南毗輩與 王同類,祝髮懸脛以線,乃貴族,一等也;回回人,二等 也。富有財者曰哲地,三等也。牙儈曰《革全》,四等也。卑 賤者曰木瓜,五等也。木瓜業漁樵,習服荷,禁不許服 長衣。濱海居屋,高僅三尺,違者罪之。上衣不過臍,途 遇南毘哲地,即伏而候,過乃起。王尚浮屠,尊敬象牛, 建寺,範金為佛。青石結座,環以溝水。旁穿井,每旦鳴 鐘鼓,汲泉灌佛頂,數回已乃禮之。有曰「濁肌」者,蓋優 婆夷之類。亦娶妻,自胎髮不剃不櫛。以酥挼辮,或十 縷或七八縷,垂于後。牛糞灰塗體,不衣而藤朿,腰白 緣,四手持大螺,常吹而行。其妻秪以小布蔽羞,隨夫 歷人家覓錢粟。氣候熱如夏,無霜雪,春雨即葺舍儲 具。逮夏連雨,市陌成河,比屋不能出入,至七月始霽。 八月望後始晴,至冬猶然,三月又雨。諺云:「半年有雨 半年晴者」是已。市用金銀錢,金錢九成色:曰法南,計 一分一釐;銀錢僅如螺靨;曰荅兒,計四釐。每十五當 金錢之一。婚喪各以類不等。厥產胡椒,往往種于圃, 四百斤直金錢百文,銀直五兩,珠以分論。有米、粟、麻、 荳、黍、稷,無麥。有象、馬、牛、羊、犬、貓、雞,無騾、馬暨鵝。

阿丹部彙考丹丹[编辑]

武帝中大通二年丹丹遣使入朝[编辑]

按《梁書武帝本紀》,不載。按丹丹本傳:丹丹國,中大 通二年,其王遣使奉表曰:「伏承聖主至德仁治,信重 三寶,佛法興顯,眾僧殷集,法事日盛,威嚴整肅。朝望 國執,慈愍蒼生,八方六合,莫不歸服,化鄰諸天,非可 言喻。不任慶善,若蹔奉見尊足。謹奉送牙像及塔各 二軀,并獻火齊珠、吉貝、雜香藥等。」

大同元年二月丹丹國遣使獻方物[编辑]

按《梁書武帝本紀》云云。按《丹丹本傳》。「大同元年。復 遣使獻金銀琉璃雜寶香葯等物。」

[编辑]

高宗乾封 年單單遣使入貢[编辑]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南蠻傳》,「單單在振州東 南,多羅磨之西,亦有州縣,木多白檀。王姓剎利,名尸 陵伽,日視事,有八大臣,號八坐。王以香塗身,冠雜寶 瓔。近行乘車,遠乘象,戰必吹蠡擊鼓,盜無輕重皆死乾封、總章時,獻方物。羅越者,北距海五千里,西南哥 谷羅,商賈往來所湊集,俗與墯羅缽底同,歲乘船至 廣」州,州必以聞。

按《杜氏通典》,「丹丹國,隋時聞焉。在多羅磨國西北,振 州東南。王姓剎利,名尸陵伽,理所可二萬餘家,亦置 州縣,以相統領。王每晨夕二時臨朝。其大臣八人,號 曰『八座』」,並以婆羅門為之。王每以香粉塗身,冠通天 冠,掛雜寶瓔珞,身衣朝霞,足履皮屨。近則乘輿,遠則 馭象。其攻伐則吹蠡擊鼓,兼有旛旗。其刑法,盜賊無 「多少皆殺之。」土出金、銀、白檀、蘇方木、檳榔。其穀唯稻, 畜有羖、羊、豬、雞、鵝、鴨、獐、鹿,鳥有越鳥、孔雀。果蓏有蒲、 桃、石榴、瓜、瓠、菱、蓮,菜有蔥、蒜、蔓青。

[编辑]

成祖永樂九年詔中使賜命阿丹國[编辑]

按《瀛涯勝覽》:「阿丹國瀕海富饒,崇回回教。阿剌壁言 語情性,強梗悍戾,有勝兵七八千,馬步俱精,鄰邦畏 之。自古里國舟西行,一月可至。永樂九年,詔中使賜 命其國王遠迎謹甚,即諭其國人就互市。王頂金冠, 衣黃袍,腰寶粧金帶。禮拜則易白纏頭,以金錦為頂, 衣白袍,乘車列象而行,將領等冠服有差。民間男則」 纏頭衣、撒哈剌,錦繡紵絲細布,有靴鞋。婦人則長衣 頂珠冠纓絡耳,金廂寶環手,金寶鐲釧,足亦有環絲 帨。金銀器皿絕勝。赤金錢曰「哺嚕黎」,重一錢,面有文。 紅銅錢曰「哺嚕廝」,市易用之。氣候溫和。曆無閏,以月 出定月之大小,夜見月,明日又為一月也。有善推步 者,定某日春則花木開榮,某日秋則花木彫落,日月 交蝕,風雨潮汐,無不驗者。民居累石為壁,上覆以磚, 或土高至于四五尺。市肆熟食及綺帛書籍,俱如中 國。粒食多用酥糖蜜製,味極精美。厥產有米、麥、麻、豆、 蔬、菜,果有萬年棗、松子、杷擔、乾葡萄、核桃、花紅、石榴、 桃、杏之類。獸有象、駝、牛、羊、雞、鴨、犬。貓無豬、鵝,羊則無 角,頷垂短毛,有紫檀薔薇露、簷葡花、白葡萄福鹿,青 花白駝雞。福鹿如騾,白首白眉,滿體細,間道青花如 畫,青花白駝雞,如福鹿。麒麟前足高九尺餘,後足六 尺餘,項長頭昂至一丈六尺,傍耳生二短肉角,牛尾 鹿身,食粟豆餅餌。獅子形類虎,黃黑毛鉅首闊口,尾 稍黑,其長如纓,聲吼如雷,百獸見之皆伏。厥貢金廂 寶帶、「珍珠、八寶金冠、鴉忽等各種寶石,地角金葉表 文。」

永樂十四年,阿丹遣使入貢。

按《明外史?阿丹傳》:「阿丹在古里之西,順風二十二晝 夜可至。永樂十四年,遣使奉表貢方物,辭還,命鄭和 齎敕及綵幣偕往賜之。自是凡四入貢,天子亦厚加 賜賚。」

宣宗宣德五年阿丹國遣使來貢[编辑]

按《明外史阿丹傳》:「宣德五年,海外諸蕃久缺貢,復命 和齎敕宣諭。其王抹立克那思兒即遣使來貢。八年, 至京師。」

宣德 年,定款待阿丹國使臣之數。

按《明會典》:「阿丹國,宣德間使臣四人,三日下程一次, 羊、鵝、雞各一隻,米三斗,麪十斤,酒五瓶,果子四色,餅 二十個,疏菜廚料。」

英宗正統元年阿丹國貢使還國後不復通貢[编辑]

按《明外史阿丹傳》:「正統元年,貢使始還。自後天朝不 復通使,遠番貢使亦不至。前世梁、隋、唐時,並有丹丹 國,或言即其地,地膏腴,饒粟麥,人性強悍,有馬步銳 卒七八千人,鄰邦畏之。王及國人悉奉回回教,氣候 常和,歲不置閏。其定時之法,以月為準。如今夜見新 月,明日即為月朔,四季不定,自有陰陽家推算。其日」 為春首,即有花開;其日為秋初,即有葉落;及日月交 食,風雨潮汐,皆能預測。其王甚尊中國,聞寶船至,躬 率部領來迎,入國。宣詔訖,遍諭其下,盡出珍寶交易。 永樂十九年,中官周姓者往市,得貓睛重二錢許,珊 瑚樹高二尺者數株,及大珠、金珀諸色,雅姑異寶、麒 麟、獅子、花貓、鹿、金錢豹、駝、雞、白鳩以歸,他國所不及 也。蔬果畜產咸備,止無鵝與豕。市肆有書籍,工人所 製,金首飾,絕勝諸番所少,惟草木,國人皆壘石為居 室。麒麟前足高九尺,後六尺,頸長丈六尺,有二短角, 牛尾鹿身,食粟豆餅餌。獅子形似虎,黑黃色,無斑,首 大口廣,尾尖,聲吼若雷,百獸見之皆伏地。

阿丹部紀事[编辑]

《明外史阿丹傳》:「嘉靖時,製方丘朝日壇玉爵,購紅黃 玉于天方,哈密諸蕃不可得。有通事言:此玉產于阿 丹,去土魯番西南二千里。其地兩山對峙,自為雌雄, 或自鳴。請如永樂、宣德故事,齎重賄往購。」帝從部議, 已之

頓遜部彙考典遜[编辑]

《頓遜國》,梁時聞于中國。

按《梁書本紀》不載。按《海南諸國傳》:「頓遜國在海崎 上,地方千里,城去海十里,有五王,並羈屬扶南。」 按杜氏《通典》,「頓遜國,梁時聞焉。」一曰典遜在海崎山上,地 方千里。王並羈屬扶南,北去扶南可三千里。其國之 東界通交州,其西界接天竺及安息徼外諸國,賈人 多至其國而互市焉。頓遜迴入海中千餘里,漲海無 涯岸,舶未曾得逕過也。其市東西交會,日有萬餘人, 珍寶物貨,無種不有。又有酒樹,似安石榴,採其花汁, 停酒甕中,數日成酒。出藿香,插枝便生,葉如都梁,以 「裛衣。」國有《區撥》等花十餘種,冬夏不衰。日載數十車 貨之。其花燥更芬馥,亦末為粉以傅身焉。其俗又多 鳥葬,將死,親賓歌舞於郭外。有鳥如鵝口、鸚鵡而紅 色,飛來萬許,家人避之,鳥食肉將盡乃去,燒其骨沉 海中,以為上行人也,必生天。鳥若迴翔不食,其人乃 自悲,復以為己有穢,乃更就火葬,以為次行也。若不 能生入火,又不被鳥食,以為下行也。

頓遜國

頓遜國

圖考

按《三才圖》:會頓遜國在海島上,人將死,親戚歌舞送 於郭外。有鳥如鵝,飛來萬數,家人避之,其鳥食肉盡 乃去,即燒骨沉水,謂之「鳥葬。」

毗騫部彙考附諸薄國 馬五洲[编辑]

《毗騫》。梁時聞于中國。

按《梁書本紀》不載。按《海南諸國傳》,「頓遜之外,大海 洲中,又有毗騫國。」

按杜氏《通典》,毗騫梁時聞焉。在頓遜之外大海洲中, 去扶南八千里。傳其王身長丈二尺,頭長三尺。自古 來不死,莫知其年。王神聖,國中人善惡及將來事,王 皆知之,是以無敢欺者。南方號曰「長頭王。」國俗有室 屋衣服,噉粳米。其人言語小異扶南國。不受估客,有 往來者亦殺而噉之,是以商旅不敢至。王常樓居,不 血食,不事鬼神。其子孫生死如常人,惟王不死。又傳 《扶南》東界即大漲海,中有大洲,洲上有諸薄國,國東 有馬五洲。

自然洲部彙考[编辑]

《自然洲》,梁時聞於中國。

按:《梁書》本紀不載。按《海南諸國傳》:「馬五洲復東行 漲海千餘里,至自然洲,其上有樹生火中。洲左近人 剝取其皮,紡績作布,極得數尺,以為手巾,與焦麻無 異,而色微青黑,若小有垢污,則投火中,復更精潔。或 作燈炷,用之不盡。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