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第042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四十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
第四十二卷目錄
名字部紀事一
人事典第四十二卷
名字部紀事一
[编辑]《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名曰軒轅。」按註《索隱》曰:「居軒轅 之丘,因以為名。」張晏曰:「作軒冕之服,故謂之軒轅。」 《路史》:「黃帝有熊氏,姓公孫,名荼,一曰軒軒之字曰元 律。母吳樞,生帝於壽丘,故名曰軒。」按註《孝經鉤命訣》 云:「附寶出,降大靈,生帝軒。」註:「軒,黃帝名。」《尚書中候》云: 「黃帝提象。」又云:「黃帝巡洛,龜書赤文成,字象軒。」而《論 語》撰亦有「軒知地利,九牧倡教」之語。是黃帝名惟曰 軒,不曰軒。轅軒之字曰元律,見《黃帝經序》及《難經疏》。 按軒星謂之元軒,《廣韻九合內志》文云「竹受氣於元 軒之宿」是矣。然則名軒而字元律,理或然也。《山海經》 「帝律生帝鴻」,則帝之字律尤信。
《史記五帝本紀》:「帝嚳高辛者,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按 註皇甫謐云:「帝嚳名夋。」《帝王紀》云:「其母生,見其神異, 自言其名曰岌。」
帝堯者放勳:按:《註》《索隱》曰:「堯諡也。」放勳,名。《正義》曰:言 堯能放上代之功,故曰放勳。
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按《注正義》曰:「《尚書》 云:『重華協于帝』。孔安國云:『華謂文德也。言其光又重 合於堯舜。父有目,不能分別好惡,故時人謂之瞽配, 字曰叟』。」
《竹書紀年》:「舜目重瞳子,故名重華。」
《史記夏本紀》:「夏禹名曰文命。」按注《索隱》曰:「《尚書》云:『文 命敷于四海』。孔安國云:『外布文德教命』。不云是禹名。 太史公皆以『放勳重華文命』」為名。孔又云:「虞氏,舜名。」 則堯、舜、禹、湯皆名矣。蓋古質帝王之號皆以名,後代 因其行,追而為諡,其實禹是名。故張晏云:「少昊以前 天下之號,象其德;顓頊以來天下之號,因其名。」又按 《系本》。鯀取有莘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宋衷云:「高 密。禹所封國。」《帝王紀》云:「父鯀妻修己。見流星貫昴,夢 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圻而生禹。名文命。」
禹之父曰鯀。按注皇甫謐云:「鯀,帝顓頊之子,字熙。」又 《連山易》云:「鯀封於崇」,故《國語》謂之崇伯鯀。
《周本紀》:「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 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 之而心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 馬牛過者,皆辟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 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 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
《路史》:「帝嚳高辛氏,四后上妃。有駘氏曰姜嫄,衣帝衣 履。帝敏居期而生棄。棄之每異,嫄乃收之,爰命曰棄, 而字之曰度辰。」按注《真源賦》云:「帝未立時,有姜嫄,履 大跡而生男,恥之,三棄草野。有異帝聞姜嫄有聖子, 乃詔為妃,賜姓姬,名曰棄。」
《史記殷本紀》:「主癸卒,子天乙立,是為成湯。」按注,張晏 曰:「禹湯皆字也。二王去唐虞之文,從高陽之質,故夏 殷之王皆以名為號。《諡法》曰:『除虐去殘曰湯』。」《索隱》曰: 「湯名履。《書》曰『予小子履』是也。」又稱天乙者,譙周云:「夏 殷之禮,生稱王,死稱廟,主皆以帝名配之,天亦帝也。 殷人尊湯,故曰天乙。」
《竹書紀年》:「主癸之妃曰扶都,見白氣貫月,意感,以乙 日生湯,號天乙。」
《呂氏春秋·本味篇》:有侁氏女子採桑,得嬰兒於空桑 之中,獻之其君。其君令烰人養之,察其所以然,曰:「其 母居伊水之上,孕夢有神告之曰:『白水出而東走』。母 顧明日,視臼出水,告其鄰,東走十里而顧,其邑盡為 水,身因化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 故也。
《吳越春秋》:古公三子,長曰太伯,次曰仲雍,少曰季歷。 季歷娶妻太任氏,生子昌,有聖瑞。古公知昌聖,欲傳 國以及昌,曰:「『興王業者,其在昌乎』?因更名曰季歷。太 伯、仲雍望風知指,曰:『歷者,適也。知古公欲以國及昌, 遂之荊蠻』。」按注季歷即王季也。
《史記·晉世家》: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 與叔虞母會時,夢天謂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 與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 《左傳》隱公元年: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莊 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
桓公二年,初,晉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太子, 命之曰仇。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師服曰:
「異哉,君之名子也!夫名以制義,義以出禮,禮以體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聽,易則生亂。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今君命太子曰仇,弟曰成師,始兆 亂矣,兄其替乎?」惠之二十四年,晉始亂,故封桓叔於 曲沃。《惠之》三十年,晉潘父弒昭侯而納桓叔,不克。晉 人立孝侯。惠之四十五年,曲沃莊伯伐翼弒孝侯,翼 人立其弟鄂侯,鄂侯生哀侯。哀侯侵陘庭之田。陘庭, 南鄙啟曲沃伐翼。
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太子生之禮舉之,接以太 牢,卜士負之,士妻食之。公與文姜、宗婦命之。公問名 於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 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 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 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故以國則」 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廢祀,以 器幣則廢禮,晉以僖侯廢司徒,宋以武公廢司空,先 君獻、武廢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 與吾同物。」命之曰「同。」
閔公元年,晉侯作二軍,公將上軍,太子申生將下軍。 趙夙御戎,畢萬為右,以滅耿,滅霍,滅魏,還為太子。城 曲沃,賜趙夙耿,賜畢萬魏,以為大夫。卜偃曰:「畢萬之 後必大。萬,盈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啟之矣。天 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今名之大,以從盈數,其必有 眾。」
二年,成季之將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曰:「男 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間於兩社,為公室輔。季氏亡, 則魯不昌。」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復於父,敬如君 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
僖公十七年,晉太子圉為質於秦,秦歸河東而妻之。 惠公之在梁也,梁伯妻之。梁嬴孕,過期,卜招父與其 子卜之。其子曰:「將生一男一女。」招曰:「然。男為人臣,女 為人妾。」故名男曰圉,女曰妾。及子圉西質,妾為宦女 焉。
宣公三年,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曰: 「余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為而子。」以蘭有國香,人服 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見之,與之蘭而御之。辭曰:「妾不 才,幸而有子,將不信,敢徵蘭乎?」公曰:「諾。」生穆公,名之 曰蘭。
四年,楚滅若敖氏。初,若敖娶於䢵,生鬥伯比。若敖卒, 從其母畜於䢵,淫於䢵子之女,生子文焉。䢵夫人使 棄諸夢中,虎乳之。䢵子田見之,懼而歸。夫人以告,遂 使收之。楚人謂乳穀,謂虎於菟,故命之曰鬥穀於菟。 以其女妻伯比,實為令尹子文。其孫箴尹克黃使於 齊,還及宋,聞亂,其人曰:「不可以入矣。」箴尹曰:「棄君之 命,獨誰受之?君,天也,天可逃乎?」遂歸復命,而自拘於 司敗。王思子文之治楚國也,曰:「子文無後,何以勸善? 使復其所,改命曰生。」按《注》易其名也。按《正義》言越椒 之亂,合誅絕其族,今更存立,故命曰生。言應死而重 生。
《搜神記》:「齊惠公之妾蕭同叔子見御,有身,以其賤,不 敢言也。取薪而生頃公於野,又不敢舉也。有狸乳而 鸇覆之,人見收之,因名曰『無野,是為頃公』。」
《國語》:晉孫談之子周適周,事單襄公。襄公有疾,召頃 公而告之曰:「必善晉,周將得晉國。吾聞之成公之生 也,其母夢神規其臀以墨,曰:『使有晉國,三而畀驩之 孫,故名之曰黑臀,於今再矣』。襄公曰:『驩,此其孫也。而 令德孝恭,非此其誰』?」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丘云。」 《左傳襄公三十年》:「師曠曰:『狄伐魯,叔孫莊叔敗狄於 鹹,獲長狄僑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名其子』。」按《注》叔 孫僑如、叔孫豹皆取長狄名。
《昭公七年》,衛襄公夫人姜氏無子嬖人婤,姶生孟縶。 孔成子夢康叔謂己立元。〈注時元未生〉「余使羈之孫圉與 史苟相之。」史朝亦夢康叔謂己:「余將命而子苟與孔 烝鉏之曾孫圉相元。」史朝見成子,告之夢,夢協。晉韓 宣子為政,聘於諸侯之歲,婤姶生子,名之曰元。孟縶 之足不良弱行。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曰:「元尚享衛國, 主其社稷。」以示史朝,史朝曰:「元亨又何疑焉?」成子曰: 「非長之謂乎?」對曰:「康叔名之,可謂」長矣,故孔成子立 靈公。按《注》靈公,元也。
《晉語》:范獻子聘於魯,問具山、敖山,魯人以其鄉對。獻 子曰:「不為具、敖乎?」對曰:「先君獻武之諱也。」獻子歸,遍 戒其所知曰:「人不可以不學。吾適魯而名其二諱為 笑焉,唯不學也。人之有學也,猶太之有枝葉也。木有 枝葉,猶庇蔭人,而況君子之學乎?」
賈誼《新書審微篇》:「昔者衛侯朝於周,周行問其名,曰: 『衛侯辟彊』。周行還之曰:『啟彊。辟彊,天子之號也。諸侯 勿得用衛侯更其名曰』。」然後受之。故善守上下之 分者,雖空名弗使踰焉。
《左傳定公八年》:「苫越生子,將待事而名之。陽州之役 獲焉,名之曰陽州。」
《說苑奉使篇》:「蔡使師強王堅使於楚。楚王聞之曰:『人名多章,章者,獨為師強王堅乎』?趣見之,無以次,視其 人狀,疑其名,而醜其聲,又惡其形。楚王大怒曰:『今蔡 無人乎?國可伐也;有人不遣乎,國可伐也。端以此人 誡寡人乎?國可伐也』。」故發二使,見三謀。伐者,蔡也。 《史記甘茂傳》:「昔曾參之處費,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 者」殺人,人告其母曰:「曾參殺人。」其母織自若也。頃之 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又 一人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投杼下機,踰牆而走。 《家語本姓解篇》孔子娶於宋之幵官氏,一歲而生伯 魚。魚之生也,魯昭公以鯉魚賜孔子,榮君之貺,故因 以名曰鯉,而字伯魚。
《瑯嬛記》:「墨子姓翟名烏,其母夢日中赤烏飛入室中, 光輝照耀,目不能正,驚覺生烏,遂名之。」
《韓詩外傳》魏文侯子曰:擊封中山,三年莫往來。其傅 趙蒼唐曰:「父忘子,子不可忘父,何不遣使乎?」擊曰:「願 之,而未有所使也。」蒼唐曰:「臣請使。」蒼唐至,文侯曰:「擊 無恙乎?」蒼唐唯唯,三問而三不對。文侯曰:「不對何也?」 蒼唐曰:「臣聞諸侯不名,君既已賜敝邑,使得小國侯, 君問以名,不敢對也。」
《戰國策》:呂不韋賈於邯鄲,見秦質子異人說之曰:「今 子聽吾計求歸,可以有秦國。吾為子使秦,必來請子。」 乃說秦王后弟陽泉君。陽泉君入謂王后,王后乃請 趙而歸之。異人至,不韋使楚服而見王后,說其狀,高 其智,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變其名曰楚。
《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 於邯鄲,及生,名為政。三十二年,始皇巡北邊,從上郡 入。燕人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 秦者胡也』。」按注,鄭元曰:「胡,胡亥,秦二世名也。」秦見圖 書,不知此為人名,反備北胡。
《漢書鄭當時傳》:「當時,字莊,陳人也。其先鄭君嘗事項 籍,籍死而屬漢。高祖令諸故項籍臣名籍,當時獨不 奉詔,詔盡拜名籍者為大夫,而逐鄭君。」
《長沙定王發傳》:「發母唐姬,故程姬侍者。景帝召程姬, 程姬有所避,不願進,而飾侍者唐兒,使夜進。上醉不 知,以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已乃覺非程姬也。及生 子,因名曰發。」〈注〉《張晏》曰:「長沙王生乃發寤己之繆,幸 唐姬。」
《江充傳》:「充本名齊,有女弟善鼓琴歌舞,嫁之趙太子 丹。齊得幸於敬肅王,為上客。久之,太子疑齊以己陰 私告王,與齊忤,使吏逐捕齊不得,收繫其父兄,按驗 皆棄市。齊遂絕跡亡西人關,更名充。」
《司馬相如傳》: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名「犬子。」相如 既學,慕藺相如之為人也,更名相如。
《漢武帝內傳》:漢孝武皇帝,景帝子也。未生之時,景帝 夢一赤彘從雲中下,直入崇芳閣。景帝覺而坐閣下, 果有赤龍如霧來蔽戶牖。宮內嬪御望閣上有丹霞 蓊蔚而起,霞滅,見赤龍盤迴棟間。景帝召占者姚翁 以問之,翁曰:「吉祥也。此閣必主命世之人為劉宗盛 主也。」然亦大妖。景帝使王夫人移居崇芳閣,欲以順 姚翁之言也。乃改崇芳閣為猗蘭殿。旬餘,景帝夢神 女捧日以授王夫人,夫人吞之,十四月而生武帝。景 帝曰:「吾夢赤氣化為赤龍,占者以為吉,可名之吉。」至 三歲,景帝抱於膝上,撫念之,知其心藏洞徹,試問:兒 樂為天子否?對曰:「由天不由兒,願每日居宮垣,在陛 下前戲弄,亦不敢逸豫,以失子道。」景帝聞而愕然,加 敬而訓之。他日復抱之几前,試問「兒悅習何書,為朕 言之。」乃誦伏羲以來群聖所錄陰陽診候,及《龍圖龜 策》數萬言,無一字遺落。至七歲,聖徹過人,景帝令改 名徹。
《西京雜記》:「衛將軍青生子,或有獻騧馬者,乃命其子 曰騧,字叔馬。其後改為登,字叔昇。」
《小名錄》:匡衡字稚圭,少勤學,家貧,邑有大姓文不識, 家富墳籍,衡乃為客作而不求直。主人怪問,衡曰:「願 得主人書遍觀之。」主人感嘆,遂給書。衡能說詩,時人 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鼎,衡小字也。其 畏服如此。
《漢書宣帝本紀》:元康二年夏五月,詔曰:「聞古天子之 名,難知而易諱也。今百姓多上書觸諱以犯罪者,朕 甚憐之。其更諱詢,諸觸諱其在令前者赦之。」
《夏侯勝傳》:「勝為人質樸守正,簡易亡威儀,見時謂上 為君,誤相字於前,上亦以是親信之。」按《注》,師古曰:「前, 天子之前也。君前,臣名,不當相呼字也。」
《劉向傳》:「向本名更生,遷給事中。宦官弘恭、石顯弄權, 更生乃遣其外親上變事,遂逮更生繫獄,廢十餘年。 成帝即位,顯等伏辜,更生乃復進用,更名向。」
《谷永傳》:「永本名並,以尉氏樊並反,更名永」云。
《平帝本紀》:元始二年詔曰:「皇帝二名,通於器物。今更 名,合於古制。使太師光奉太牢,告祠高廟。」按注,平帝 本名箕子,今更名衎。
《王莽傳》:「『莽念中國已平,惟四夷未有異,乃遣使者齎
黃金幣帛重賂匈奴單于。使上書言,聞中國譏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從聖制』。莽既篡國,漢兵言莽鴆殺孝平帝,莽乃會公卿以下于王路堂,開所, 為平帝請命金縢之策,泣以視群臣。命明學男張邯 稱說其德及符命事,因曰:《易》言『伏戎于莽,升其高陵, 三歲不興』。」莽,皇帝之名。升,謂劉伯升;高陵,謂高陵侯 子翟義也。言劉升、翟義為伏戎之兵,於新皇帝世猶 殄滅不興也。群臣皆稱萬歲。
《西京雜記》:杜陵秋胡者,能通《尚書》,善為古隸字。為翟 公所禮,欲以兄女妻之。或曰:「秋胡已經娶而失禮,妻 遂溺死,不可妻也,馳」曰:「昔魯人秋胡娶妻三月而 遊宦,三年休還家,其婦採桑於郊,胡至郊而不識其 妻也,見而悅之,乃遺黃金一鎰。妻曰:『妾有夫,遊宦不 返,幽閨獨處,三年於茲,未有被辱如今日者也』。採不 顧,胡慚而退,至家問家人妻何在?曰:『行採桑於郊未 返』。」既還,乃向所挑之婦也。夫妻並慚,妻赴沂水而死。 今之秋胡,非昔之秋胡也。昔魯有兩曾參,趙有兩毛 遂。南曾參殺人見捕,人以告北曾參母野人毛遂墜 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喪予矣!」既 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豈得以昔之秋胡失 禮,而絕婚今之秋胡哉?
《小名錄》:東漢世祖諱秀,字文叔。初,南頓君為濟陽令 而世祖生。是歲嘉禾生,縣界大熟,因名秀。〈按此即小名也當時 尚質長遂不更改耳〉
《後漢書馬援傳》:「援子客卿,幼而岐嶷。年六歲,能接應 諸公,專對賓客。嘗有死罪亡命者來過,客卿逃匿不 令人知。外若訥而內沈敏,援甚奇之,以為將相器,故 以客卿字焉。」按注,張儀、虞卿並為客卿,故取名焉。 《張霸傳》:「霸字伯饒,蜀郡成都人也。年數歲而知孝讓, 雖出入飲食,自然合禮,鄉人號為張曾子。七歲通《春 秋》」,復欲進餘經。父母曰:「汝小,未能也。」霸對曰:「我饒為 之。」故字曰「饒」焉。
《趙歧傳》:歧字邠卿,京兆長陵人也。初名嘉,生於御史 臺,因字臺卿。後避難,故自改名字,示不忘本土也。 《段熲傳》:熲字紀明,熲與皇甫威明、張然明並知名顯 達,京師稱為「涼州三明」云。
《虞詡傳》:詡字升卿,陳國武平人也。祖父經為郡縣獄 吏,按法平允,務存寬恕,每冬月上其狀,恆流涕隨之。 嘗稱曰:「東海于公高為里門,而其子定國卒至丞相, 吾決獄六十年,雖不及于公,其庶幾乎。子孫何必不 為九卿邪?」故字詡曰升卿。
《傅燮傳》:「燮字南容,北地靈州人也。本字幼起,慕南容 三復白圭,乃易字焉。」
《梁鴻傳》:鴻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 兮,噫!顧覽帝京兮,噫!宮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勞兮,噫! 遼遼未央兮,噫!」肅宗聞而非之,求鴻不得,乃易姓運 期,名耀,字侯光,與妻子居齊魯之間。
《鄭元傳》:「元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北海,舉為孝廉。及 融為黃巾所圍,益恩赴難隕身,有遺腹子,元以其手 文似己,名之曰小同。」
《英雄記》鈔:「時年號初平,袁紹字本初,自以為年與字 合,必能克平禍亂。」
《吳志顧雍傳》:「雍字元歎,吳郡吳人也。蔡伯喈從朔方 還,嘗避怨於吳,雍從學琴書。」按注《江表傳》曰:「雍從伯 喈學,專一清靜,敏而易教。伯喈貴異之,謂曰:『卿必成 致,今以吾名與卿』。故雍與伯喈同名也。」《吳錄》曰:「雍字 元歎,言為伯喈之所歎,因以為字焉。」
《魏志張楊傳》:楊將楊醜殺楊以應太祖,楊將眭固殺 醜將,其眾欲北合袁紹,太祖擊破之於犬城。按註《典 略》曰:「固字白兔,既殺楊醜,軍屯射犬。時有巫誡固曰: 『將軍字兔,而此邑名犬,兔見犬,其勢必驚,宜急移去』。」 兔不從,遂戰死。
《程昱傳》註:《魏書》曰:昱少時,常夢上泰山,兩手捧日。昱 私異之,以語荀彧。及兗州反,賴昱得完三城。於是彧 以昱夢白太祖,太祖曰:「卿當終為吾腹心。」昱本名立, 太祖乃加其上日,更名昱也。
《蜀志馬超傳註》:《山陽公載記》曰:「超因見備,待之厚,與 備言,常呼備字。關羽怒,請殺之。備曰:『人窮,來歸我,卿 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殺之,何以示於天下也』?張飛曰: 『如是,當示之以禮』。明日大會,請超入,羽、飛並杖刀立 直。超顧坐席,不見羽。飛見其直也,乃大驚,遂一不復 呼備字。明日,歎曰:『我今乃知所以敗,為呼人主字,幾』」 為關羽、張飛所殺,自後乃尊事備。
《魏志鄧艾傳》:「艾字士載,義陽棘陽人也。少孤,太祖破 荊州,徙汝南,為農民養犢。年十二,隨母至潁川,讀故 太丘長陳寔碑文,言文為世範,行為士則。艾遂自名 範,字士則。後宗族有與同者,故改焉。」
《吳志闞澤傳》註:《吳錄》曰:「初,魏文帝即位,權嘗從容問 群臣曰:『曹丕以盛年即位,恐孤不能及之,諸卿以為 何如』?群臣未對,澤曰:『不及十年,丕其沒矣。大王勿憂 也』。權曰:『何以知之』?澤曰:『以字言之,不十為丕,此其數 也』。文帝果七年而崩《魏志王凌傳》:「凌外甥令狐愚以才能為兗州刺史。」按 註:《魏書》曰:「愚本名浚,黃初中為」和戎護軍烏丸校尉 田豫討胡有功小違節度愚以法繩之帝怒械繫愚 免官治罪詔曰:「浚何愚」遂以名之。
《高堂隆傳》:隆少為諸生,泰山太守薛悌命為督郵,郡 督軍與悌爭論名悌而呵之,隆按劍叱督軍曰:「昔魯 定見侮,仲尼歷階,趙彈秦箏,相如進缶。臨臣名君,義 之所討也。」督軍失色。
《王昶傳》:昶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謙實,以見其意。 故兄子默字處靜,沈字處道;其子渾字元沖,深字道 沖。遂書戒之曰:「夫人為子之道,莫大於寶身。汝曹立 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元默沖虛為 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也。」
《高貴鄉公紀》:甘露五年,高貴鄉公卒。太后使使迎常 道鄉公璜嗣明帝後。太后詔曰:「古者人君之為名字, 難犯而易諱。今常道鄉公諱字甚難避,其朝臣博議 改易列奏。」
《蜀志杜瓊傳》:「譙周問瓊曰:『昔周徵君以為當塗高者 魏也,其義何也』?瓊答曰:『魏,闕名也。當塗而高,聖人取 類而言耳』。又問周曰:『寧復有所怪耶』?周曰:『未達也』。瓊 又曰:『古者名官職不言曹始自漢已來,名官盡言曹, 吏言屬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周緣瓊言,乃觸類 而長之曰:「《春秋傳》著晉穆侯名太子曰仇,弟曰成師, 《師服》曰:『異哉,君之名子也!嘉耦曰妃,怨耦曰仇。今君 名太子曰仇,弟曰成師,始兆亂矣,兄其替乎』?」其後果 如服言。及漢靈帝名二子曰史侯、董侯,既立為帝,後 皆免為諸侯,與《師》《服》言相似也。先主諱備,其訓具也; 後主諱禪,其訓授也;如言劉已具矣,當授與人也。意 者甚於穆侯靈帝之名子。後宦人黃皓弄權於內。景 耀五年,宮中大樹無故自折,周深憂之,無所與言,乃 書柱曰:「眾而大,期之會。具而授,若何復言曹者眾也, 魏者大也,眾而大,天下其當會也。具而授,如何復有 立者乎?」蜀既亡,咸以周言為驗。
《吳志張昭傳》註:時汝南主簿應劭議宜為舊君諱,論 者皆互有異同,事在《風俗通》。昭著論曰:「客有見大國 之議,士君子之論,云起元建武已來,舊君名諱五十 六人,以為後生,不得協也。取乎經論,譬諸行事,義高 辭麗,甚可嘉羨。愚意褊淺,竊有疑焉。蓋乾坤剖分,萬 物定形,肇有父子君臣之經,故聖人順天之性,制禮 尚敬。在三之義,君實食之,在喪之哀,君親臨之,厚莫 重焉,恩莫大焉。」誠臣子所尊仰,萬夫所天恃,焉得而 同之哉!然親親有衰,尊尊有殺,故禮服上不盡高祖, 下不盡元孫。又《傳記》「四世而緦麻,服之窮也;五世袒 免,降殺同姓也。六世而親屬竭矣。」又《曲禮》有不逮事 之義則不諱,不諱者,蓋名之謂,屬絕「之義,不拘於《協》, 況乃古君五十六哉?邾子會盟,季友來歸,不稱其名, 咸書字者,是時魯人嘉之也。何解臣子為君父諱乎? 周穆王諱滿,至定王時,有王孫滿者,其為大夫,是臣 協君也。又厲王諱胡,及莊王之子名胡,其比眾多。夫 類事建議,《經》有明據,《傳》有徵案,然後進攻退守,萬無 奔北,垂示百世,永無」咎失。今應劭雖上尊舊君之名, 而下無所斷,齊猶歸之。疑云《曲禮》之篇,疑事無質。觀 省上下,闕義自證,文辭可為,倡而不法,將來何觀?言 聲一放,猶拾瀋也。過辭在前,悔其何追!
《孫休傳》:「永安五年八月,立子𩅦為皇太子。」按註《吳錄》 載休詔曰:「人之有名,以相紀別,長為作字,憚其名耳。 禮名子欲令難犯易避。五十稱伯仲,古或一字,今人 競作好名好字又令相配,所行不副。此瞽字伯明者 也。孤常哂之。或師友父兄所作,或自己為師友尚可, 父兄猶非,自為最不謙。孤今為四男作名字,太子名」 𩅦,𩅦,音如湖水灣澳之「灣」字《酋酋》,音如迄今之迄。次 子名。音如「兕觥」之「觥」字。音如「元礥首」之「礥」, 次子名柜,柜音如草莽之「莽」,字《昷》。《昷》音如舉物之舉, 次子名音如褒。衣下寬大之「褒」字。音,如有 所擁持之「擁。」此都不與世所用者同,故鈔舊文會合 作之。夫書八體損益,因事而生,今造此名字,既不相 配,又字但一,庶易棄避。其普告天下,使咸聞知。 《孫皓傳》:「元興元年,立皇后滕氏,封后父滕牧為高密 侯。」按《注吳歷》曰:「牧本名密,避丁密改名牧,丁密避牧, 改名為固。」
鳳凰元年,何定奸穢發聞,伏誅。皓以其惡似張布,追 改定名為「布。」
《韋曜傳》:孫皓每饗宴,無不竟日,坐席無能否,率以七 升為限,酒後使侍臣難折公卿以嘲弄侵克,發摘私 短以為歡。時有誤犯皓諱,輒見收縛,至於誅戮。 《世說》:「諸葛靚在吳,於朝堂大會,孫皓問曰:『卿字仲思, 為何所思』?對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 而已』。」
《晉書賈充傳》:「充字公閭,平陽襄陵人也。父逵,魏豫州 刺史、陽里亭侯。逵晚始生充,言後當有充閭之慶,故
以為名字焉《羊祜傳》:「祜以伐吳必藉上流之勢,時吳有童謠曰:『阿童復阿童,銜刀浮渡江。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祜 聞之曰:『此必水軍有功,但當思應其名者耳』。」會益州 刺史王濬徵為大司農,祜知其可任,又小名阿童,因 表留濬監益州諸軍事。祜卒,荊州人為祜諱名,屋室 皆以「門」為稱,改「戶曹」為「辭曹」焉。
《陸機傳》:機遷太子洗馬著作郎。范陽盧志於眾中問 機曰:「陸遜、陸抗於君近遠?」機曰:「如君於盧毓、盧珽。」志 默然。既起,雲謂機曰:「殊邦遐遠,容不相悉,何至於此?」 機曰:「我父祖名播四海,寧不知邪?」議者以此定二陸 之優劣。
《王濟傳》:濟遷侍中,與侍中孔恂王恂,楊濟同列,為一 時秀彥。武帝常會公卿藩牧於式乾殿,顧濟恂而謂 諸公曰:「朕左右可謂恂恂濟濟矣。」
《小名錄》:「石崇字季倫,勃海清河人,苞之子,生於青州, 故小字齊奴。」
《晉書江統傳》:「統遷中郎,選司以統叔父春為宜春令。 統因上疏曰:『故事,父祖與官職同名,皆得改選,而未 有身與官職同名,不在改選之例。臣以為父祖改選 者,蓋為臣子開地,不為父祖之身也。而身名所加,亦 施於臣子。佐吏係屬,朝夕從事。官位之號,發言所稱, 若指實而語,則違經禮諱尊之義;若詭辭避迥,則為 廢官,擅犯憲制。今以四海之廣,職位之眾,名號繁多, 士人殷富,至使有受寵皇朝,出身宰牧,而令佐吏不 得表其官稱,子孫不得言其位號,所以上嚴君父,下 為臣子,體例不通。若易私名,以避官職,則違《春秋》不 奪人親之義。臣以為身名與官職同者,宜與觸父祖 名為比,體例既全,於義為弘』。」朝廷從之。
《劉元海載記》:劉豹妻呼延氏,魏嘉平中祈子於龍門, 俄而有一大魚,頂有二角,軒鬐躍鱗而至祭所,久之 乃去。巫覡皆異之,曰:「此嘉祥也。」其夜夢旦所見魚變 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雞子,光景非常,授呼延氏 曰:「此是日精,服之生貴子。」寤而告豹,豹曰:「吉徵也。吾 昔從邯鄲張冏母司徒氏相云:吾當有貴子孫三世 必大昌」,仿像相符矣。自是十三月而生。元海左手文 有其名,遂以名焉。
《石勒載記》:「勒字世龍,初名㔨。為群盜成都王穎故將 公師藩等自稱將軍,起兵趙魏,眾至數萬。勒與汲桑 帥牧人乘苑馬數百騎以赴之。桑始命勒以石為姓, 勒為名焉。藩拜勒為前隊督,從攻平昌公模於鄴。濮 陽太守苟晞討藩,斬之。時胡部大張㔨督馮突莫等 擁眾數千,壁於上黨,勒往從之,深為所昵。因說㔨督」 曰:「劉單于舉兵誅晉,部大,距而不從,豈能獨立乎?」曰: 「不能。」勒曰:「如其不能者,兵馬當有所屬。今部落皆已 被單于賞募,往往聚議欲叛部大而歸單于矣,宜早 為之計。」㔨督等素無智略,懼部眾之貳己也,乃潛隨 勒單騎歸元海。元海署㔨督為親漢王,莫突為都督 部大,以勒為輔漢將軍、平晉王以統之。勒於是命㔨 督為兄,賜姓石氏,名之曰「會」,言其遇己也。
《阮孚傳》:孚字遙集,其母即胡婢也。孚之初生,其姑取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曰「胡人遙集於上楹」而以字焉。 《謝石傳》:石字石奴,初拜祕書郎,累遷尚書僕射,征句 難,以勳封興平縣伯。淮肥之役,詔石解僕射,以將軍 假節征討大都督,與兄子元琰破苻堅。先是童謠云: 「誰謂爾堅石打碎。」故桓豁皆以石名子以邀功焉。堅 之敗也,雖功始牢之而成於元琰,然石時實為都督 焉。
《桓溫傳》:溫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生未期而太 原溫嶠見之曰:「此兒有奇骨,可試使啼。」及聞其聲,曰: 「『真英物也』。彝以嶠所賞,故遂名之曰溫。嶠笑曰:『果爾, 後將易吾姓也』。」
《張天錫傳》:「天錫字純嘏,駿少子也,小名獨活。初字公 純。嘏入朝,人笑其三字,因自改焉。」
《毛穆之傳》:「穆之字憲祖,小字武生」,名犯王靖后諱,故 行字。後又以桓溫母名憲,乃更稱小字。
《王述傳》:述代殷浩為揚州刺史,加征虜將軍。初至,主 簿請諱,報曰:「亡祖先君,名播海內,遠近所知,內諱不 出門,餘無所諱。」
《周訪傳》:「元帝渡江,命訪參鎮東軍事,時有與訪同姓 名者,罪當死,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數十人皆散走, 而自歸於帝,帝不之罪。」
《前涼錄》:李弇,隴西狄道人也。本名梁,妻姓梁。張駿戲 之曰:「卿名梁,妻姓梁,夫妻同稱,子孫將何以目其舅 氏?昔耿弇以少年立功立事,吾今賴卿有同於耿氏。」 乃錫名曰弇。
陳安成紀平莊人也。少慷慨讀書見許褚而慕之乃 自字虎侯。
《小名錄》:「後趙石季龍殺勒,子弘僭位,大饗群臣於太 武殿,佛圖澄吟曰:『殿乎殿乎!棘子成林,將壞人衣』。」季 龍發殿石下視之,有棘生焉。諸石後為冉閔滅略盡。 閔小字棘奴《世說》:「孫齊由、齊莊二人小時詣庾公,公問:『齊由何字』? 答曰:『字齊由』。公曰:『欲何齊邪』?」曰:「齊許由。」「『齊莊何字』?答 曰:『字齊莊』。公曰:『欲何齊』?」曰:「『齊莊周』。公曰:『何不慕仲尼 而慕莊周』?」對曰:「聖人生知,故難企慕。」庾公大喜,《小兒 對》。
庾園客詣孫監,值行,見齊莊在外,尚幼而有神意。庾 試之曰:「孫安國何在?」即答曰:「庾穉恭家。」庾大笑曰:「諸 孫大盛,有兒如此。」又答曰:「未若諸庾之翼翼。」還語人 曰:「我故勝,得重喚奴父名。」
《冊府元龜》:「庾袞四子:怞、薎、澤。」捃在澤生,故名澤生;因 捃生,故名捃生。
《晉書王舒傳》:舒父會舒授撫軍將軍、會稽內史,秩中 二千石。舒上疏辭以父名。朝議以字同音異,於禮無 嫌。舒復陳音雖異而字同,求換它郡,於是改會字為 鄶,舒不得已而行。
《鄧嶽傳》:「嶽本名岳,以犯康帝諱,改為嶽,後竟改名為 岱焉。」
《許邁傳》:「邁少恬靜,不慕仕進。永和三年,入臨安西山, 登巖茹芝,眇爾自得,有終焉之志。乃改名元,字遠遊, 與婦書告別。」
《異苑》:桓元生而有光照室,善占者云:「此兒生有奇曜, 宜目為天人。」宣武嫌其三文,復言為神,靈寶猶復用 三,既難重前,卻減「神」一字,名曰靈寶。
《苻洪載記》:苻洪,字廣世,略陽臨渭氐人也。其先蓋有 扈之苗裔,世為西戎酋長。始其家池中蒲生,長五丈, 五節如竹形,時咸謂之蒲家,因以為氏焉。父懷歸,部 落小帥。先是隴右大雨,百姓若之,謠曰:「雨若不止,洪 水必起。」故因名曰洪。
《慕容垂載記》:「垂字道明,皝之第五子也。少岐嶷,有器 度,身長七尺四寸,手垂過膝。皝甚寵之,嘗目而謂諸 弟曰:『此兒闊達好奇,終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故名 霸,字道業,恩遇逾於世子儁,故儁不能平之。以滅宇 文之功,封都鄉侯。石季龍來伐,既還,猶有兼并之志, 遣將鄧恆率眾數萬,屯於樂安,營攻取之備。垂戍徒 河,與恆相持,恆憚而不敢侵。垂少好畋游,因獵墜馬 折齒。慕容儁僭即王位,改名𡙇,外以慕郤𡙇為名,內 實惡而改之。尋以讖記之文,乃去夬,以垂為名焉。 《南燕錄》:慕容德字元明,皝之少子。皝每對諸宮人言: 「婦人妊娠,夢日入懷,必生天子。」公孫夫人方妊,夢日 入臍中,獨喜而不敢言。晉咸康二年,晝寢生德,左右 以告,方寢而起。皝曰:「此兒易生,似鄭莊公,長必有大 德。」遂以德為名。德即皇帝位於南郊,大赦,改元為建 平元年。又曰:「漢宣憫吏民犯諱,故改名。朕今增一備 字,以為復名,庶開臣子避諱之路。」於是敘賞有差,新 舊咸悅。
《晉書慕容超載記》:德兄納子超,身長八尺,腰帶九圍, 精彩秀發,容止可觀。德甚加禮遇,始名之曰超。 《禮志》:太元十三年,召孔安國為侍中。安國表以黃門 郎王愉名犯私諱,不得連署求解。有司議云:「名終諱 之,有心所同。聞名心瞿,亦明前誥。而《禮》復云:『君所無 私諱,大夫之所有公諱,無私諱』。又云:『詩書不諱,臨文 不諱』。」豈非公義奪私情,《王制》屈家禮哉?尚書安眾男 臣先表「中兵曹郎王祐名犯父諱,求解職,明詔爰發, 聽許換曹,蓋是恩出制外耳。而頃者互相瞻式,源流 既啟,莫知其極。夫皇朝禮大,百僚備職,編官列署,動 相經涉。若以私諱,人遂其心,則移官易職,遷流莫已。 既違典法,有虧政體,請一斷之。」從之。
《小名錄》:前燕慕容沖,初,苻堅之滅慕容雋,沖妹為清 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堅納之。沖年十二,有龍陽之 姿,堅又幸之長安,歌曰:「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咸 懼為亂,王猛切諫,乃出沖長安。又謠曰:「鳳凰鳳凰止 阿房。」堅曰:「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乃各植數 千株於阿房以待之。沖小字鳳凰,後終為堅賊,入止 「阿房。」
《晉書呂光載記》:光生於枋頭,夜有神光之異,故以「光」 為名。
《世說》:桓南郡被召作太子洗馬,船泊荻渚,王大服散 後已小醉,往看桓。桓為設酒,不能冷飲,頻語左右:「令 溫酒來。」桓乃流涕嗚咽,王便欲去。桓以手巾掩淚,因 謂王曰:「犯我家諱,何預卿事?」王歎曰:「靈寶故自達。」 《晉書·劉毅傳》:桓元篡位,毅與劉裕討平之。初,桓元於 南州起齋,悉畫盤龍於其上,號為盤龍齋。毅小字盤 龍,至是,遂居之。
《韓延之傳》:「延之字顯宗,少以分義稱。安帝時,為建威 將軍、荊州治中,轉平西府錄事參軍。以劉裕父名翹, 字顯宗,延之遂字顯宗。名兒為翹,以示不臣。」《劉氏 拾遺記》:「曹曾,魯人也,本名平,慕曾參之行,改名為曾。」 《宋書符瑞志》:「宋武帝居在丹徒,始生之夜,有神光照 室,其夕甘露降於墓樹。皇考以高祖生有奇異,名為 奇奴。」皇妣既殂,養於舅氏,改為「寄奴」焉。
《王鎮惡傳》:鎮惡,北海劇人也。祖猛,字景略,苻堅僭號關中,猛為將相,有文武才,北土重之。父休為河東太守。鎮惡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繼疏宗, 猛見奇之,曰:「此非常兒。昔孟嘗君惡日生而相齊,是 兒亦將興吾門矣。」故名之為鎮惡。
《范曄傳》:「曄字蔚宗,順陽人,車騎將軍泰少子也。母如 廁,產之額為塼所傷,故以塼為小字。」
《謝弘微傳》:「弘微,陳郡陽夏人也。祖韶,車騎司馬。父思, 武昌太守。從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無後,以弘微為 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繼內諱,故以字行。」
《顏竣傳》:「竣為散騎常侍。先是,竣未有子,而大司馬江 夏王義恭諸子為元凶所殺,至是並各產男。上自為 制名,名義恭子為伯禽,以比魯公。伯禽,周公旦之子 也。名竣子為辟疆」,以比漢侍中張良之子。
《劉湛傳》:「湛負其志氣,常慕汲黯、崔琰為人,故名長子 曰黯,字長孺;第二子曰琰,字季珪。」
《鄧琬傳》:「劉胡本名坳胡,以其顏面坳黑似胡,故以為 名。及長,以坳胡難道,單呼為胡。」
《王景文傳》:「景文少與陳郡謝莊齊名。太祖甚相欽重。 故為太宗娶景文妹。而以景文名與太宗同。」
《羊元保傳》:元保子戎,輕薄少行檢,與王僧達謗議時 政,賜死。後世祖引見元保,元保謝曰:「臣無日磾之明, 以此上負。」上美其言。戎二弟,太祖并賜名曰咸,曰粲。 謂元保曰:「欲令卿二子有林下正始餘風。」
《袁粲傳》:「粲字景倩,陳郡陽夏人,太尉淑兄子也。父濯, 揚州秀才,早卒。祖母哀其幼孤,名之曰愍孫。太宗泰 始元年,轉司徒左長史、冠軍將軍、南東海太守。愍孫 幼慕荀奉倩之為人,白世祖求改名為粲,不許。至是 言於太宗,乃改為粲,字景倩焉。」
《南齊書張沖傳》:沖從伯侍中景引,小名查,父卲,小名 梨。宋文帝戲景引曰:「查何如梨?」景引答曰:「梨是百果 之宗,查何敢及。」
《宋書後廢帝本紀》:「帝諱昱,字德融,小字慧震,明帝長 子也。大明七年正月辛丑,生於衛尉府。太宗諸子在 孕,皆以《周易》筮之」,即以所得之卦為小字,故帝字慧 震。其餘皇子亦如之。
《南史蔡廓傳》:廓子興宗,字興宗,幼為父廓所重,謂有 己風。與親故書曰:「小兒四歲,神氣似可,不入非類室, 不與小人游。」故以興宗為之名,興宗為之字。年十歲 喪父,哀毀有異凡童。及孝武踐祚,累遷尚書吏部侍 郎。
《小名錄》:巴東王子嚮為荊州刺史,直閣將軍董蠻奴 粗有氣力,子嚮要與同行,蠻奴曰:「殿下癲如雷,敢相 隨乎?」子嚮笑曰:「君敢出此言,亦復奇癲。」上聞而不悅 曰:「人名蠻奴,復何容得蘊藉。」乃改名仲舒。
《冊府元龜》:董仲舒本名蠻,帝改名為仲舒,謂曰:「今日 仲舒,何如昔日仲舒?」答曰:「昔日仲舒,出自私庭;今日 仲舒,降自天地。」以此言之,勝昔遠矣。
《小名錄》:謝靈運小字客兒。初,錢塘杜明師夜夢中向 有人來入館,是夕即靈運生於會稽,旬日而謝元亡。 其家以子難得,遂送靈運於杜冶養之,十五方還郡, 故名曰「客兒。」
《藝苑雌黃》:王儉少年以宰為命,嘗有詩云:「稷契唐虞 夏,伊呂翼商周。」又字其子曰元成,取仍世作相之義。 《冊府元龜》:南齊太祖諱道成,字紹伯,小字鬥將。王子 年歌曰:「欲知其姓草肅肅,糓中最細低頭熟。」糓中精 細者,稻即道也,熟猶成也。《孝經鉤命訣》曰:「誰者起視 將?」皆帝之符應。
《南齊書禮志》:晉武太始二年,有司奏:「故事,皇后諱與 帝諱俱下詔曰:『禮,內諱不出宮,近代諱之也』。建元元 年,太常上朝堂諱訓。僕射王儉議曰:『后諱依舊,不立 訓。禮,天子諸侯諱群祖臣隸,既有從敬之義,宜為太 常府君諱。至於朝堂榜題,本施至極,既迨,尊所不及, 禮降於在三。晉之京兆,宋之東安,不列榜題。孫毓議』」 稱京兆列在正廟,臣下應諱而不上榜。宋初博士司 馬道敬議,東安府君諱宜上榜,何承天執不同,即為 明據。其有人名、地名犯太常府君及帝后諱者,皆改。 宣帝諱同,二名不偏諱,所以改承明門為北掖,以榜 有「之」,字與「承」並,東宮承華門亦改為「宣華」云。
《張敬兒傳》:「敬兒,南陽冠軍人也。本名苟兒,宋明帝以 其名鄙改焉。敬兒持節督雍梁二州,封襄陽縣侯。敬 兒弟恭兒不肯出官,常居上保村中,與居民不異。敬 兒呼納之甚厚。恭兒月一出視,敬兒輒復去。恭兒本 名豬兒,隨敬兒改名也。」
《謝𤅢傳》:𤅢字義潔,陳郡陽夏人也。祖弘微,宋太常。父 莊,金紫光祿大夫。𤅢四兄:颺、朏、顥、嵷。世謂謝莊名兒 為「風月景山水。」
《王慈傳》:「慈除侍中,領步兵校尉。慈以朝堂諱榜,非古 舊制,上表曰:夫帝后之德,綢繆天地;君人之亮,蟬聯 日月。至於名族丕著,昭自方策,號諡聿宣,載伊篇籍。 所以魏臣據中以建議,晉主依經以下詔。朝堂榜誌, 諱字懸露,義非綿古,事殷中世,空失資敬之情,徒乖嚴配之道。若乃武功鼎臣,贊庸元吏,或以勳崇,或由」 姓表。故孔悝見銘,謂標叔舅;子孟應圖,稱題霍氏。況 以處一之重,列尊名以止仁;無二之貴,夤沖文而止 敬。昔東平即世,孝章巡宮而灑泣;新野云終,和熙見 似而流涕。感循舊類,尚或深心,矧觀徽跡,能無惻隱? 今扃禁嶔邃,動延車蓋,若使鸞駕紆覽,四時臨閱,豈 不重增聖慮,用感宸衷。愚謂空標簡「第,無益於匪躬; 直述朝堂,寧虧於夕惕!伏惟陛下保合萬國,齊聖群 生,當刪前基之弊軌,啟皇齊之孝則。」詔付外詳議。博 士李撝議:「『據《周禮》,凡有新令,必奮鐸以警眾,乃退,以 憲之於王宮』。注:『憲,表懸之也』。」太常丞王僴之議:「尊極 之名,宜率土同諱。目可得睹,口不可言。口不可言,則 知之者絕;知之者絕,則犯觸必眾。」儀曹郎任昉議:「撝 取證明之文,僴之即情,惟允直班諱之典,爰自漢世, 降及有晉,歷代無爽。今之諱榜,兼明義訓,邦之字國, 實為前事之徵。名諱之重,情敬斯極。故懸諸朝堂,縉 紳所聚,將使起伏晨昏,不違耳目,禁避之道,昭然易 從。此乃敬恭之深旨,何情典之或廢。尊稱霍氏,理例 乖方」,居下以名,故以不名為重;在上必諱,故以班諱 為尊。因心則理無不安,即事則習行已久。謂宜式遵, 無所創革。慈議不行。謝超宗嘗謂慈曰:「卿書何當及 虔公?」慈曰:「我之不得仰及,猶雞之不及鳳也。」時人以 為名答。
《世祖本紀》:「世祖武皇帝諱賾,字宣遠,太祖長子也。小 諱龍兒,生於建康青溪宅。其夜陳孝后、劉昭后同夢 龍據屋上,故字上焉。」
《曹虎傳》:虎本名虎頭,世祖以虎頭名鄙,敕改之。 《王晏傳》:晏收付廷尉,晏子德元有意尚至車騎長史。 德元初名湛,世祖謂晏曰:「劉湛江湛並不善終,此非 佳名也。」晏乃改之。至是與弟晉安王友德和俱被誅。 《南史王亮傳》:亮父攸仕宋,位太宰中郎,亮遷晉陵太 守,在職清公,有美政。時有晉陵令沈㠝之,性麤疏,好 犯亮諱,亮不堪,遂啟代之。㠝之怏怏,乃造坐云:「下官 以犯諱被代,未知明府諱,若為攸字,當作無骹尊傍 犬?為犬傍無骹尊?若是有心攸?無心攸?」乞告示。亮不 履下床跣而走。㠝之撫掌大笑而去。 《冊府元龜》:江泌少有孝行,泌族人兗州治中泌與同 名,世謂泌為孝江以別之。
《梁書袁昂傳》:「昂累遷祕書丞、黃門侍郎。昂本名千里, 齊永明中,武帝謂之曰:『昂昂千里之駒,在卿有之。今 改卿名為昂,即千里為字』。」
《冊府元龜》:「梁劉顯為邵陵王長史,本名頲,初仕齊,武 帝以字難識,改名顯。」
張稷齊末同廢東昏,雖居朝右,每慚口實,乃名其子 「伊」字懷尹、「霍」字希光、「畯」字不見、「見」字不回以旌其功。 梁高祖諱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帝初為梁王,將受齊 禪,沈約言於帝曰:「讖之行中,水作天子,此乃歷數在 記。」
《梁書馬仙琕傳》:初,仙琕幼名仙婢,及長,以婢名不典, 乃以玉代女,因成琕云。 《謝藺傳》:藺五歲,每父母未飯,乳媼欲令藺先飯,藺曰: 「既不覺飢彊,食終不進。」舅阮孝緒聞之,歎曰:「此兒在 家則曾子之流,事君則藺生之匹。因名之曰藺。」 《顏協傳》:協釋褐湘東國王常侍,又兼府記室。世祖出 鎮荊州,轉正記室。時吳郡顧協亦在藩邸,與協同名, 才學相亞,府中稱為「二協。」
《蘇氏家語》:梁沈約指其子謂陸喬曰:「此吾愛子也。」少 聰慧,好讀書,因以青箱名之。
《冊府元龜》:何敬容惟有一子,年始八歲,在吳臨還,與 兄引別。兄問名,敬容曰:「乃欲就兄求名。」兄即命紙筆, 名曰玨書,云:「兩玉曰玨。」吾與弟二家共此一子。所謂 玨也。
張嵊字四山嵊父稷為剡令至嵊亭生之因名嵊字 四山累遷吳興太守。
到鏡,字圓炤,初在孕,其母夢懷鏡乃生,因以名為鏡。 《陳書毛喜傳》,高宗為驃騎將軍,以喜為府諮議參軍, 領中記室,府朝文翰,皆喜詞也。世祖嘗謂高宗曰:「我 諸子皆以『伯』為名,汝諸兒宜用『叔』為稱。」高宗以訪於 喜,喜即條牒自古名賢杜叔英、虞叔卿等二十餘人, 以啟世祖,世祖稱善。
《蔡徵傳》:「徵字希祥,侍中中撫軍將軍景歷子也。徵本 名覽,景歷以為有王祥之性,更名徵,字希祥。」
《陸繕傳》:「繕子辯惠,年數歲,詔引入殿內,辯惠應對進 止有父風,高宗因賜名辯惠,字敬仁云。」
《魏書苻健傳》:「健初名羆,字世建,又避石虎外祖張羆 之名,故改焉。」
《游明根傳》:「明根子肇,字伯始,高祖賜名焉,歷廷尉卿, 尚書令。高肇,世宗之舅,為百寮懾憚,以肇名與己同, 欲令改易。肇以高祖所賜,秉志不許。高肇甚銜之,世 宗嘉其剛梗。」
《宋弁傳》:「弁為尚書殿中郎中,高祖曾因朝會之次,歷訪治道,弁年少官微,自下而對,聲姿清亮,進止可觀, 高祖稱善者久之,因是大被知遇,賜名為弁。意取弁 和獻玉,楚王不知,寶之也。」
《于栗磾傳》:栗磾子洛拔,洛拔子烈。烈子忠,字思賢,本 字千年。弱冠拜侍御中散。文明太后臨朝,刑政頗峻, 侍臣左右多以微譴得罪。忠朴直少言,終無過誤。太 和中,授武騎侍郎,因賜名登,轉太子翊軍校尉。世宗 即位,遷長水校尉,尋除左右郎將,領直寢。元禧之謀 亂也,車駕在外,變起倉卒,未知所之。忠進曰:「臣世蒙 殊寵,乃心王室。臣父領軍,付留守之重,計防遏有在, 必無所慮。」世宗即遣忠馳騎觀之,而烈分兵嚴備,果 如所量。世宗還宮,撫背曰:「卿差強人意。」賜帛五百匹。 又曰:「先帝賜卿名登,誠為美稱。朕嘉卿忠款,今改卿 名忠。既表貞固之誠,亦所以名實相副也。」
《和其奴傳》:其奴為尚書左僕射。太安元年,詔群臣議 立皇太子名,其奴與司徒麗等以為宜以「德」命名,帝 從之。
《高閭傳》:「閭字閻士,早孤,少好學,博綜經史,文才儁偉, 下筆成章。本名驢,司徒崔浩見而奇之,乃改為閭,而 字焉。」
《長孫觀傳》:「觀子冀歸,六歲襲爵,降為公。高祖以其幼 承家業,賜名稚,字承業。」
《孫惠蔚傳》:魏初以來,儒生寒官,惠蔚最為顯達。先單 名蔚。正始中,侍講禁內,夜論佛經。有愜帝旨。詔使加 惠,號惠蔚法師焉。
《源賀傳》:賀從駕臨江,為前鋒大將。賀為人雄果,每遇 彊寇,輒自奮擊。世祖戒之曰:「兵凶戰危,不宜輕犯,卿 可運籌處分,勿恃身力也。」賀本名破羌,是役也,世祖 曰:「人之立名宜其得實,何可濫也。」賜名賀焉。
《古弼傳》:「弼,代人也。少忠謹,好讀書,又善騎射。初為獵 郎,使長安,稱旨,轉門下奏事,以敏正著稱。太宗嘉之, 賜名曰筆,取其直而有用。後改名弼,言其輔佐材也。」 《昭成子孫傳》常山王遵子素,高宗詔群臣議定皇子 名素及司徒陸麗議曰:「古帝王之制名,其體有五,有 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伏惟陛下當盛明之運,應昌 發之期,誕生皇子,宜以德命。」高宗從之。
《廣平王洛侯傳》:洛侯無子,以陽平第五子匡後之。匡 字建扶,性耿介,有氣節。高宗器之,謂曰:「叔父必能儀 刑社稷,匡輔朕躬,今可改名為匡,以成克終之美。」 《裴駿傳》:駿字神駒,幼而聰慧,親表異之,稱為神駒,因 以為字。
《臨淮王譚傳》:「濟南王昌子彧,本名亮,字仕明。時侍中 穆紹與彧同署,避紹父諱,啟求改名。詔曰:仕明風神 運吐,常自以比荀文,若可名彧,以取定體相倫之美。」 《王慧龍傳》:慧龍自云太原晉陽人,司馬德宗尚書僕 射愉之孫,散騎侍郎緝之子也。幼聰慧,愉以為諸孫 之龍,故名焉。
《京兆王子推傳》:「子推子恆,字景安,粗涉書史,恆以《春 秋》之義為名,不以山川,表求改名芝。」
《江陽王繼傳》:繼子叉,小字夜叉,與高陽王雍輔政,常 直禁中,專綜機要,威振內外。叉舉其親元法僧為徐 州刺史,法僧據州反叛。初,咸陽王禧以逆見誅,其子 樹奔蕭衍。及法僧叛後,樹遺公卿百寮書曰:「元叉險 慝狼戾,人倫不齒,無君之心,非復一日;篡逼之事,旦 暮必行。抑又聞之:夫名以出信,信以制義,山川隱疾」, 且猶不以名,成師兆亂,巨君不臣,求之史籍,有自來 矣。元叉本名夜叉,弟羅實名羅剎。夜叉羅剎,此鬼食 人,非遇黑風,事同飄墮。嗚呼魏境,罹此二災。惡木盜 泉,不息不飲;勝名梟稱,不入不為。況昆季此名,表能 噬物,日露久矣,始信斯言。
《秦王翰傳》:翰子儀,儀子幹,幹子楨,楨子瑞。初,瑞母尹 氏有娠致傷,後晝寢,夢一老翁,具衣冠告之曰:「吾賜 汝一子,汝勿憂也。」寤而私喜,又問筮,筮者曰:「大吉。」未 幾而生瑞。楨以為協夢,故名瑞,字天賜,位大中大夫。 《侯剛傳》:剛遷冗從僕射,嘗食典御,世宗以其質直,賜 名剛焉。
《北齊書杜弼傳》:高祖引弼典掌機密。相府法曹辛子 炎諮事,云須取署,子炎讀「署」為「樹。」高祖大怒曰:「小人 都不知避人家諱。」杖之於前。弼進曰:「禮,二名不偏諱, 孔子言徵不言在,言在不言徵。子炎之罪,理或可恕。」 高祖罵之曰:「眼看人瞋。」乃復牽經引禮,叱令出去。弼 行十步許,呼還,子炎亦蒙釋宥。
《上洛王思宗傳》:思宗弟思好,本浩氏子也。思宗養以 為弟,遇之甚薄。少以騎射事文襄。及文宣受命為左 衛大將軍,本名思孝。天保五年討蠕蠕,文宣悅其驍 勇,謂曰:「爾擊賊如鶻入鴉群,宜思好事。」故改名焉。 《李稚廉傳》:稚廉,趙郡高邑人也,齊州刺史義深之弟。 稚廉少而寡欲,為兒童時,初不從家人有所求請,家 人嘗故以金授之,終不取,強付,輒擲之於地。州牧以 其蒙稚而廉,故名曰「稚廉。」
《潘樂傳》:「樂字相貴,廣寧石門人也。本廣宗大族,魏世分鎮北邊,因家焉。父永,有技藝,襲爵廣宗男。樂初生, 有一雀止其母左肩,占者咸言富貴之徵,因名相貴, 後始為字。」
《冊府元龜》:北齊文宣帝諱洋,字子進,母武明太后,以 生帝於晉陽樂。其後童謠曰:「一束槁,兩頭然,河邊羖 䍽飛上天。」「槁然兩頭」,於文為高字,「河邊羖䍽」為水邊 羊,指帝名也。
《北齊書廢帝本紀》,文宣命邢卲制帝名殷,字正道。帝 從而尤之曰:「殷家弟及正字,一止吾身後兒不得也。」 卲懼,請改焉。文宣不許,曰:「天也。」因謂孝昭帝曰:「奪時 但奪,慎勿殺也。」
《楊愔傳》:愔典選二十餘年,聰記強識,半面不忘。每有 所召問,或單稱姓,或單稱名,無有誤者。後有選人魯 漫漢,自言猥賤,獨不見識。愔曰:「卿前在元子思坊,騎 禿尾草驢,經見我不下,以方麴障面,我何不識卿?」漫 漢驚服,又調之曰:「名以定體,漫漢果自不虛。」又令吏 唱人名,誤以盧士深為士琛,士深自言。愔曰:「盧郎玉 潤,所以從玉。」
《盧斐傳》:斐字子章,性殘忍,以強斷知名,世宗引為相 府刑獄參軍,謂之云:「狂簡斐然成章,非佳名也。」 《北史熊安生傳》:安生將通名,見徐之才、和士開,二人 相對,以徐之才諱雄,和士開諱安,乃稱觸觸生,群公 哂之。
《斛律金傳》:金性質直,不識文字。本名敦,苦其難署,改 名為金,從其便易,猶以為難。司馬子如教為「金」字作 屋況之,其字乃就。
《高昂傳》:昂字敖曹。昂膽力過人,其父曰:「此兒不滅吾 族,當大吾門。」以其昂藏敖曹,故以名字之。
《冊府元龜》:「後主諱緯,字仁網。初,清河末,武帝夢大蝟 攻破鄴城,故索境內蝟膏以厭之。識者以後主名聲 與蝟相協,亡齊徵也。」
《劉子莊》里有人字其長子曰「盜」,次子曰「毆。」盜持衣出 耨,其母呼之曰「盜」,吏因縛之。其母呼毆喻吏,遽而聲 不轉,但言毆毆,吏因毆之,盜幾至於殪。
《周書李賢傳》:「賢弟遠,字萬歲。魏孝武西遷,授假節、銀 青光祿大夫、主衣都統,封安定縣伯,邑五百戶。魏文 帝嗣位之始,思享遐年,以遠字可嘉令扶帝升殿,遷 使持節征東大將軍,進爵為公,增邑千戶。」
《陸逞傳》:逞字季明,初名彥,字世雄。魏文帝嘗從容謂 之曰:「爾既溫裕,何因乃字世雄?且為世之雄,非所宜 也。於爾兄弟,又復不類。」遂改焉。
《李和傳》:和本名慶和,賜姓宇文氏。太祖嘗謂諸將曰: 「宇文慶和智略明贍,立身恭謹,累經委任,每稱吾意。」 遂賜名意焉。開皇元年,遷上柱國。和立身剛簡,老而 逾勵,諸子趨事,若奉嚴君以意,是太祖賜名,市朝已 革,慶和則父之所命,義不可違。至是遂以和為名。 《劉亮傳》:亮本名道德,以勇敢見知,為時名將。兼屢陳 謀策,多合機宜。太祖乃謂之曰:「卿文武兼資,即孤之 孔明也。」乃賜名亮。
《王德傳》:「德除涇州刺史,卒。子慶,小名公奴,性謹厚,官 至開府儀同三司。初,德喪父,家貧無以葬,乃賣公奴 并一女以營葬事。因遭兵亂,不復相知。及德在平涼 始得之,遂名曰慶。」
《薛端傳》:端本名沙陁,遷吏部郎中。端性強直,每有奏 請,不避權貴,太祖嘉之,故賜名端,欲令名質相副。 《長孫儉傳》:儉本名慶明,為荊州刺史,徵授大行臺尚 書,兼相府司馬。嘗與群公侍坐於太祖,及退,太祖謂 左右曰:此公閑雅,孤每與語,嘗肅然畏敬,恐有所失。 他日太祖謂儉曰:名實理須相稱,尚書既志安貧素, 可改名《儉》,以彰雅操。
《令狐整傳》:整本名延世。太祖謂整曰:「卿勳同婁項義 等骨肉,立身敦雅,可以範人。」遂賜姓宇文氏,并賜名 整焉。
《裴果傳》:劉志本名思,太祖以為幕府司隸。世宗雅愛 儒學,特欽重之,事無大小,咸委於志。志亦忠恕謹慎, 甚得匡贊之體。太祖嘉之,嘗謂之曰:「卿之所為,每會 吾志。」於是遂賜名志焉。
《王勇傳》:「勇本名胡仁,邙山之役,勇及王文達、耿令貴 三人力戰皆有殊功。太祖於是賞帛二千匹,令自分 之。軍還,皆拜上州刺史。以雍州」、岐州北雍州擬授勇 等,然州頗有優劣,又令探籌取之,勇遂得雍州,文達 得岐州,令貴得北雍州。仍賜勇名為勇,令貴名豪,文 達名傑,以彰其功。
《高琳傳》:「琳字季珉,其先高句麗人也。六世祖欽,為質 於慕容廆,遂仕於燕。五世祖宗率眾歸魏,拜第一領 民酋長,賜姓羽真氏。祖明,父遷,仕魏,咸亦顯達。琳母 嘗祓禊泗濱,遇見一石,光彩朗潤,遂持以歸。是夜夢 見一人,衣冠有若仙者,謂其母曰:『夫人向所將來之 石,是浮磬之精。若能寶持,必生令子』。其母驚寤,便舉」 身流汗,俄而有孕。及生,因名琳,字季珉焉。 《伊婁穆傳》:婁穆字奴千,代人也。父靈,善騎射,為太祖所知。太祖嘗謂之曰:「昔伊尹保衡於殷,致主堯舜。卿 既姓伊,庶卿不替前緒。」於是賜名尹焉。
《宇文貴傳》:貴字永貴,其先昌黎大棘人也。徙居夏州。 父莫豆干,保定中,以貴著勳,追贈柱國大將軍、少傅、 夏州刺史、安平郡公。貴母初孕貴,夢有老人抱一兒 授之曰:「賜爾是子,俾壽且貴。」及生,形類所夢,故以永 貴字之。
《獨孤信傳》「信本名如願除隴右十大都督秦州刺史 先是守臣闇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訟歷年不能斷決 及信在州事無壅滯示以禮教勸以耕桑數年之中 公私富實流民願附者數萬家太祖以其信著遐邇 故賜名為信。」
《楊忠傳》:忠為太祖帳下,嘗從太祖狩於龍門,忠獨當 一猛獸,左挾其腰,右拔其舌,太祖壯之。北臺謂猛獸 為「揜于」,因以字之。
《裴俠傳》:俠除丞相府士曹參軍,大統三年,領鄉兵從 戰沙苑,先鋒陷陣。俠本名協,至是太祖嘉其勇決,乃 曰:「仁者必有勇。」因命改焉。
《蕭察傳》:宗如周,隨察歷度支尚書。嘗有人訴事於如 周,謂為經作如州官也。乃曰:「某有屈滯,故來訴如州 官。」如周曰:「爾何小人,敢呼我名。」其人慚謝曰:「祇言如 周官作如州,不知如州官名如周。早知如州官名如 周,不敢喚如州官作如周。」如周乃笑曰:「命卿自責,見 侮反深。」眾咸服其寬雅。
《隋書李德林傳》:「德林字公輔,少孤,未有字。魏收謂之 曰:『識度天才,必至公輔,吾輒以此字卿』。」
《長孫覽傳》:覽性弘雅,有器量,略涉書記,尤曉鍾律。魏 大統中,起家東宮親信。周明帝時,為大都督。武帝在 藩,與覽親善,及即位,彌加禮焉,超拜車騎大將軍。每 公卿上奏,必令省讀。覽有口辯,聲氣雄壯,凡所宣傳, 百寮屬目,帝每嘉歎之。覽初名善,帝謂之曰:「朕以萬 機,委卿先覽。」遂賜名焉。
《豆盧勣傳》:勣父寧,柱國太保。勣初生時,周太祖親幸 寧家稱慶。時遇新破齊師,太祖因字之曰「定東。」 《伊婁謙傳》:謙字彥恭,高祖作相,授亳州總管,俄徵還 京。既平王謙,謙恥與逆人同名,因爾稱字。
《陸爽傳》:爽卒官時年五十三。子法言,敏學有家風,釋 褐承奉郎。初,爽之為洗馬,嘗奏高祖云:「皇太子諸子 未有嘉名,請依《春秋》之義,更立名字。」上從之。及太子 廢,上追怒爽云:「我孫製名,寧不自解」,陸爽乃爾多事, 扇惑於勇,亦由此人。其身雖故,子孫并宜屏黜,終身 不齒。法言竟坐除名。
《李敏傳》:敏從征高麗,加光祿大夫。時或言敏一名洪 兒,帝疑洪字當讖,嘗面告之,冀其引決,敏由是大懼。 《王充傳》:充自稱相國,受九錫備物。有道士桓法嗣者, 自言解圖讖,充昵之,法嗣乃取《莊子人間世》《德充符》 二篇上之。法嗣釋曰:上篇言世,下篇言充,此即相國 名矣。明當德被人間,而應符命為天子也。充大悅曰: 「此天命也。」再拜受之。
《大唐新語》:李綱慷慨有志節,每以忠義自命。初名瑗, 字子玉,讀《後漢書》,慕張綱為人,因改名曰綱,字文紀。 《唐書。太宗本紀》:太宗方四歲,有書生謁高祖曰:「公在 相法,貴人也,然必有貴子。」及見太宗曰:「龍鳳之姿,天 日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書生已辭去,高祖 懼其語泄,使人追殺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為神。乃 採其語,名之曰《世民》。
《李百藥傳》:百藥幼多病,祖母趙以「百藥」名之。
《舊唐書蘇世長傳》:高祖嘗嘲之曰:「名長意短,口正心 邪。」世長對曰:「名長意短,實如聖旨;口正心邪,未敢奉 詔。」
《冊府元龜》:「虞世南叔父寄無子,以世南出後,故字曰 伯施。位至銀青光祿大夫、弘文館學士。」
《唐書劉義節傳》:「義節遷太府,封葛國公。義節本名世 龍,或言世龍子名鳳昌,父子非人臣兆,高祖不聽,更 賜今名。」
《御史臺記》:唐辛郁,管城人也,舊名太公。弱冠遭太宗 於行所,問:「何人?」曰:「辛太公。」太宗曰:「何如舊太公?」郁曰: 「舊太公八十始遇文王,今臣適年十八已遇陛下,過 之遠矣。」太宗悅,命值中書。
《唐書元結傳》:結曾祖仁基,從太宗征遼東,父延祖三 歲而孤,仁基敕其母曰:「此兒且祀我。」因名而字之。 《李勣傳》:勣本二名,至高宗時,避太宗偏諱,故但名勣。 《李素立傳》:素立孫至遠,始名鵬,而素立方奉使,謂家 人曰:「古有待事名子,吾此役可名子孫矣。」遂以名之。 《貟半千傳》:半千始名餘慶,生而孤,為從父鞠愛羇。丱 通書史。客晉州,州舉童子,房元齡異之,對詔高第。已 能講《易》《老子》。長與何彥先同事王義方,以邁秀見賞。 義方嘗曰:「五百歲一賢者生,子宜當之。」因改今名。凡 舉八科,皆中。
《張薦傳》:薦祖鷟,字文成,早慧絕倫。為兒時,夢紫文大 鳥,五色成文,止其廷。大父曰:「吾聞五色,赤文鳳也,紫文鸑鷟也。若壯,殆以文章瑞朝廷乎。」遂命以名 《王方慶傳》:方慶拜左庶子,進封公,奉入同職事三品, 兼侍太子讀書。方慶奏:人臣於天子,未有斥太子名 者。晉山濤啟事,稱皇太子不名,孝敬為太子,更弘為 崇,沛「王為太子,更賢為文。今東宮門殿,名多嫌觸,請 一改之,以協舊典。」制可。
《鬱林王恪傳》:恪子仁,歷岳州別駕,爵郡公。嘗使江左, 州人遺以金,拒不納。武后遣使者勞曰:「兒,吾家千里 駒。」更名千里。
《大唐新語》:魏元忠本名貞宰,儀鳳中以封事召見。高 宗與語,無所屈撓,慰諭遣之。忠不舞蹈而出,高宗目 送之,謂中書令薛元超曰:「此書生雖未解朝廷禮儀, 名以定體,真宰相也。」則天時為酷吏羅織下獄,有詔 出之,小吏先聞以告,元忠驚喜,問:「汝名何?」曰:「元忠。」乃 改名為元忠也。
《唐書李君羨傳》:貞觀初,太白數晝見,太史占曰:「女主 昌。」又謠言「當有女武王者。會內宴為酒令,各言小字, 君羨自陳曰:『五娘子』。」帝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此 健邪?」又君羨官邑屬縣皆武也,忌之。未幾,出為華州 刺史。會御史劾奏君羨與狂人為妖言,謀不軌,下詔 誅之。天授中,家屬詣闕訴冤,武后亦欲自詫,詔復其 官爵,以禮改葬。
《冊府元龜》:「韋思謙本名仁約,以音類則天父諱,故稱 字焉。官至黃門侍郎。」
崔元暐本名曄以字下體有則天祖諱乃改為元暐 後至中書令。
《唐書陸象先傳》:始象先名景初,睿宗曰:「子能紹先構, 是為象賢者。」乃賜名焉。
摭言:進士褚載投贄於蘇威侍郎,有數字犯諱。載啟 謝,略曰:「曹興之圖畫難精,終慚誤筆;殷浩之兢持太 過,翻達空函。」
《因話錄》:韓僕射皋為京兆尹,韋相貫之以畿尉趨事。 及韋公入相,僕射為吏部尚書,每至中書,韋常異禮, 以伸故吏之敬。又僕射為尹時,久旱祈雨,縣官讀祝 文,一心記公家之諱,及稱官銜畢,而誤呼先相公名, 公但慘然,因命重讀,亦不之罪。在夏口,嘗病小瘡,令 醫傅膏藥,藥不濡。公問之,醫云:「天寒膏硬。」公笑曰:「韓 皋實是硬,竟不以為罪,得大賢體矣!」
《唐書姚崇傳》:「崇始名元崇,以與突厥叱剌同名。武后 時以字行。至開元世,避帝號,更以今名。」
《鄴侯外傳》:「李泌父承休,娶汝南周氏。初,周氏既娠,凡 二年,方寢而生泌。」先是,周每產必累日困憊,惟娩,泌 獨無恙,由是小字為「順。」
群居解頤。祕書監賀知章有高名,告老歸吳中,明皇 嘉重之,每事優異,將行泣涕,上問何所欲,曰:「臣有男 未有定名,幸陛下賜之,歸為鄉里之榮。」上曰:「為道之 要莫如信。孚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卿之子必信順人 也,宜名之。」孚再拜而受命焉。久而語人曰:「上何謔我 也?我是吳人,孚乃瓜下為子,豈非呼為『兒瓜子也』?」 《唐書李白傳》。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 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之生母。夢長庚 星。因以命之。
《太平清話》:李白生於漳明縣之青蓮鄉,故號青蓮。 《唐書。楊國忠傳》:國忠本名釗,以圖讖有「卯金刀」,當位 御史中丞時,帝為改今名。
《安祿山傳》:「祿山,營州柳城人也。本姓康,母阿史德為 覡,居突厥中,禱子於軋犖山鹵,所謂鬥戰神者。既而 妊。及生,有光照穹廬,野獸盡鳴,望氣者言其祥,范陽 節度使張仁愿遣搜廬帳,欲盡殺之,匿而免。母以神 所命,遂字軋犖山。少孤,隨母嫁鹵將安延偃。開元初, 偃攜以歸國,與將軍安道買亡子偕來,得依其家。故」 道。買子安節厚德。偃約兩家子為兄弟。乃冒姓安。更 名祿山。
《王忠嗣傳》:忠嗣父海賓,開元二年,吐蕃寇隴右,海賓 戰死,贈左金吾大將軍。忠嗣時年九歲,始名訓,授尚 輦奉御。入見帝,伏地號泣,帝撫之曰:「此去病孤也,須 壯而將之。」更賜今名,養禁中。
《續博物志》:清泰小字「二十三」,蓋正月二十三日生也。 以是日為千春節,人臣奏對但云兩旬三日,或數物 則云二十二,更過二十四,不敢斥尊也。
《唐國史補》:「王維好釋氏,故字摩詰。」
《唐書薛登傳》:「登本名謙光,以與皇太子名同,詔賜今 名。」
《陸羽傳》: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復州竟陵人。不知 所生,或言有僧得諸水濱畜之。既長,以《易》自筮,得《蹇》 之《漸》,曰:「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乃以陸為氏,名而 字之。
《路嗣恭傳》:「嗣恭字懿範,京兆三原人。始名劍客,以世 蔭為鄴尉。席豫黜陟河朔,表為蕭關令,連徙神烏、姑 臧二縣,考績為天下最,元宗以為可嗣漢魯恭,因賜 名《陸堅傳》:「堅,河南洛陽人。初為汝州參軍,以友婿李慈 伏誅,貶涪州參軍,再遷通事舍人。有詔起復,遣中官 敦諭,不就。以給事中兼學士,善書。初名友悌,元宗」嘉 其剛正,更賜名。
《李抱玉傳》:「抱玉本安興貴曾孫,世居河西,善養馬。始 名重璋,閑騎射,少從軍。其為人沈毅有謀,尤忠謹,李 光弼引為裨校。天寶末,元宗以其戰河西有功,為改 今名。」
《柳渾傳》:「渾字夷曠,一字惟深,本名載,梁僕射惔六世 孫,為尚書右丞。朱泚亂,渾匿終南山。賊素聞其名,以 宰相召,執其子榜笞之,搜索所在。渾羸服步至奉天, 改右散騎常侍。賊平,奏言,臣名向為賊汙,且載於文 從戈,非偃武所宜。乃更今名。」
《補前定錄》:杜鴻漸父名鵬舉,父子似兄弟名有由也。 鵬舉父嘗有所之,見一大碑云:「宰相碑已作者金填 其字,未作者刊名於上。」杜問曰:「有杜家兒否?」曰:「有。」任 自看之。記得姓下乃鳥偏旁曳腳,忘其字,遂名鵬舉。 謂曰:「汝不為相,即世世名鳥旁曳腳也。」鵬舉生鴻漸, 果作相。
《唐書高固傳》:「固生微賤,賣為渾瑊童奴,能讀《左氏春 秋》,瑊愛養之,以齊有高固,因以名。」
《苗晉卿傳》:晉卿十子:發、丕、堅、粲、垂、向、呂、稷、望、咸。粲,德 宗時官至郎中。陸贄欲進粲官,帝不許,曰:「晉卿往攝 政,有不臣之言。」又名其子,皆與帝王同,粲等宜與外 官。贄奏:晉卿起文儒,致位台輔,謙柔敦厚,為三朝所 推,安肯為族滅計。帝然之,而粲官終不顯。
《葆化錄》:馬司徒孫始生,德宗命之曰繼祖,退而笑曰: 「此有二義。」意謂以索繫祖也。
傳載唐李栖筠避暑青龍寺,夢戴白神人云:「昔尹氏 相宣王致中興君,男亦佐中興之君,可以吉甫名之。」 《唐書。韓愈傳》:愈貶陽山令,有愛在民,民生子多以其 姓字之。
《程日華傳》:日華,定州安喜人,始名華,德宗以其有功, 益曰「日華。」
《張萬福傳》:德宗以萬福為濠州刺史,召謂曰:「先帝改 爾名正者,所以褒也。朕謂江淮草木,亦知爾威名,若 從所改,恐賊不曉是卿也。」復賜舊名。
《冊府元龜》:康藝全為河東編伍,勇力絕人,節度使馬 燧以其多藝,因以「藝全」名之。
崔咸,字重易。父銳,貞元中為李抱真從事。有道者自 稱曰盧老,嘗師隋朝雲霽寺李先生,能知遠近事。屬 河北禁遊客,銳遂館之。一旦辭去,且曰:「我死當為君 子。」因指口下黑子,願以為記。既生,咸果有黑子,其狀 則盧老也。遂以「盧老」名之。
《韓仙傳》:純陽翁領予神抵唐國之松水,投予於呂母 之懷,囑予曰:「汝勿言,吾來視汝。」遂降生焉。先父死,予 抱負宿興皆委於叔。予七歲猶記翁不言之囑,終不 呼一字。叔不悅曰:「是兒癡物也。寧馨耶?芻靈耶?何日 得清爽耶?」強笑而負之,遂以爽為小字。
《前定錄》:豆盧署本名輔真,貞元六年舉進士下第,將 遊信安,以文謁郡守鄭式瞻,甚禮之,館給數日,稍狎, 因謂署曰:「子複姓,不宜兩字為名,將為改之,何如?」署 因起謝,且求其所改。式瞻書數字,若著者助者。署者 曰:「吾慮子宗從中有同者,故書數字,子當自擇之。」其 夕宿於館,夢一老人謂曰:「聞使君與子更名,子當四」 舉成名。四者甚佳。後二十年為此郡守,因指郡隙地 曰:「此可以建亭臺。」既寤思之,四者署字也,遂以為名。 既二年又下第,以為夢無徵知者或誚之,後二年果 登第。蓋自更名後四舉也。太和九年,署自祕書少監 為衢州刺史。既至,周覽郡內,得夢中所指隙地,遂命 建一亭,名曰徵夢亭。
《唐書蔣乂傳》:乂初名武。憲宗時,因進見,請曰:「陛下今 日偃武修文,群臣當順承上意。請改名乂。」帝悅。時討 王承宗,兵方罷,乂恐天子銳於武,亦因以諷。它日,帝 見侍御史唐武曰:「『命名固多,何必曰武』?乂既改之矣, 更曰『慶』。」群臣乃知帝且厭兵云。
《田弘正傳》:弘正幼通兵法,善騎射,承嗣愛之,以為必 興吾宗,名之曰「興。」憲宗召充魏博節度使,弘正奉表 陳謝,制詔褒答,且賜今名。
《雲溪友議》:樂坤員外素名沖,出入文場多蹇。元和十 二年,忿起歸耕之思,乃辭知己東邁,求禱華嶽廟,虔 心啟祝,願知升黜之分,止此一宵。如可求名者,則重 適關城;如不可,則無由再窺仙掌矣。中夜忽夢一青 綬人檢簿書報云:「來年有樂坤及第,名已到,冥簿不 見樂沖也。」沖遂改名坤,果如其說。春闈後,經嶽祈謝, 又祝「官職於主簿,夢中稱官,歷四資郡守而已,乃終 於郢州。神其靈哉。」
《全唐詩話》:白居易未冠,以文謁顧況。況睹姓名,熟視 曰:「長安米貴,居大不易。」乃捲卷讀其《芳草詩》,至「野火 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歎曰:「吾謂斯文遂絕,今復得子 矣。前言戲之耳《唐書·楊嗣復傳》:嗣復字繼之,父於陵,始見識於浙西 觀察使韓滉妻,以其女歸謂妻曰:「吾閱人多矣,後貴 且壽,無若生者,有子必位宰相。」既而生嗣,復滉撫其 頂曰:「名與位皆踰其父,楊氏之慶也。」因字曰慶門。 《柳公綽傳》:公綽始生三日,伯父子華曰:「興吾門者,此 兒也。」因小字起之。
《李訓傳》:訓始名仲言,仲言數進講,至閹寺,必感憤申 重,以激帝心。帝見其言縱橫,謂果可任,遂不疑,而待 遇莫與比,因改名訓。
《冊府元龜》史:「唐太和三年,攝魏博節度副使,奏臣父 憲誠,本以周有莊周,漢有吳漢,依據故事,以臣名唐。 今竊思之,不敢慕古,請改名孝。」從之。
崔引父慎繇,大中年鎮西川,有異人張叟者,與慎繇 跡熟,曾訪慎繇於都下。慎繇因從容謂曰:「臣聞罪大 莫若絕嗣。今四十無子,良可懼也。」叟曰:「我亦為公求 之,未見可者。唯終南翠微寺有僧,絕粒五十年矣。公 宜遣使遺其服玩。若愛而受之,則其嗣也。」繇由乃發 婢僕往焉,果受其遺。僧尋卒,叟於暗壁誌之,至來年 崔生之日,叟復至焉。謂慎繇曰:「我故來相賀。」因與慎 繇窺其所誌之日,略無差焉。慎繇因示引於叟,叟曰: 「貴則過公,然遇亂世,恐不得其終也。」因字曰納僧。後 自司徒貶太子賓客。
《因話錄》:進士鄭滂在名場歲久,流輩多已榮達,常有 後時之歎。一夕忽夢及第,而與韋周方同年。當時韋 氏舉人無名周方者,心益悶悶。太和元年秋,移舉洛 中。時韋弘景尚書廉察陝郊,族弟景方赴舉,過陝郊, 尚書謂曰:「我名弘景,汝兄弘方,汝名景方,兄弟各分, 吾名一字,殊無意也。」遂更名周方。滂聞之極喜曰:「吾 及第有望矣。」四年,周方登第,而滂果同年焉。
崔相國群為華州刺史,鄭縣陸鎮以名與崔公家諱 音同,請假。崔視事後,遍問官屬僚佐,鎮不在列。左右 以迴避對。公曰:「縣尉旨授官也,不可以刺史私避,而 使之罷不治事。」召之令出,鎮因陳牒請權改名瑱。公 判准狀,仍戒之曰:「公庭可以權改,簿書則當仍舊,臺 省中無陸瑱名也。」其知大體如此。
《雲溪友議》:「李相公回,舊名躔,累舉未捷。嘗之洛橋,有 二術士,一能筮,一能龜,乃先訪筮者曰:『某欲改名赴 舉,如何』?筮者曰:『改名甚善,不改終不成事也』。又訪龜 者鄒生,生曰:『君子此行,慎勿易名,名將遠布矣』。然而 成遂之後,二十年間,終當改矣。今則已應元象,異時 方測余言。」後李公長慶二年及第,至武宗登極,與上 同名,始改為回。乃歎曰:「筮短龜長,鄒生之言信矣。」 宋言端公近十舉而名未播。大中十一年,將取府解, 言本名嶽,因晝寐似有人報云:「宋二郎秀才若頭上 戴山,無因成名,但去其山,自當通泰。覺來便思去之, 不可名獄。」遂去二犬,乃改為言。及就府試,馮涯侍郎 作掾而為試官,以解首送言來春,言第四人及第。 《唐書。李載義傳》:載義為山南西道節度使,會吏下請 立碑紀功,詔李程為之,辭,未有字。帝詔曰:「《周書》:凡厥 正人,既富方穀,卿宜當之。」以方穀為字。其寵待如此。 《螢雪叢說》:韋皋既生,有一胡僧造其家曰:「『兒若有喜 色』。韋氏問之,僧曰:『此子乃諸葛武侯後身』。因以武侯 字之。」
《山堂肆考》:「唐甄濟為著作佐郎兼侍御史。濟生子,因 其官,字曰禮闈,又曰憲臺。」
《衣冠盛事》:李益能文,多有貴家子同姓名,人謂益「文 章李益,謂貴遊為門戶李益。」
《桂苑叢談》:咸通中,丞相姑臧公拜端揆日,自大梁移 鎮淮海,以其郡無勝遊之地,命于戲馬亭西連玉鉤 斜道,開闢池沼,構葺亭臺,揮斤既畢,池亭未有名,因 名賞心。諸從事以公近諱,蓋「賞」字有尚也。公曰:「宣父 言徵不言在,言在不稱徵,且非內官宮妾,何避其疑 哉?」遂不改作。
《北夢瑣言》:「唐相畢諴,吳鄉人。詞學器度,冠於儕流,擢 進士,未遂其志。嘗謁一受知朝士者,希為改名,以期 亨達。此朝士譏其醝賈之子,請改為諴字。相國忻然 受而謝之,竟以此名登第,致位台輔。前之朝士,慚悔 交集也。」
唐相國楊收,江州人。祖為本州都押衙。父維直,蘭溪 縣主簿。生四子:發、假、收、嚴,皆登進士第。收即大拜,發 以下皆至丞郎。發以「春」為義,其房子以「祝」以「乘」為名, 「假」以「夏」為義,其房子以為名。收以秋為義,其房子 以「鉅、鏻、鑣、鑑」為名。嚴以「冬」為義,其房子以「注、涉、洞」為 名。盡有文學,登高第,號曰「修竹楊家」,與靜恭諸楊比 以華盛。
唐襄州趙康凝令公,世勳嗣襲,人質甚偉,酷好修容, 前後垂鏡以整冠櫛,往往以家諱刑人。相國崔公引 出鎮湖南,由峴首,趙令逢迎開宴,崔相從容而規之 曰:「聞令公以文字刑人,甚無謂也。聞名心瞿,但有顰 蹙,豈可笞責及人耶?」
《唐書李茂勳傳》:「茂勳本回鶻阿布思之裔,張仲武時與其侯王皆降資,沈勇善馳射,仲武器之,任以將兵, 常乘邊,積功賜姓及名。」
《李鄘傳》:鄘子拭,拭子磎,戶部郎中,分司東都,劾奏內 園使郝景全不法事,景全反摘磎奏犯順宗嫌名,坐 奪俸。磎上言:「因事告事,旁訟他人者,咸通詔語也。禮 不諱嫌名,《律》,廟諱嫌名不坐。豈臣所引詔書而有司 輒論奏?臣恐自今用格令者,委曲回避,旁緣為姦也。」 詔不奪俸。
《成汭傳》:「汭,青州人。少無行,使酒殺人,亡為浮屠。後入 蔡賊中為賊帥假子,更姓名為郭禹。當戍江陵,亡為 盜,保火門山。後詣荊南節度使陳儒降,署裨校。久之, 張瓌囚儒,以禹凶慓,欲殺之。禹結千人奔入峽,夜有 蛇環其所,祝曰:『有所負者,死生唯命』。既而蛇亡。禹乃 襲歸州,入之,自稱刺史,招還流亡,訓士伍,得勝兵三」 千。秦宗權故將許存奔禹,禹以青州剽卒三百畀之, 使討荊南部將牟權於清江,禽權,取其眾。禹又破其 將王建肇,建肇奔黔州。昭宗拜禹荊南節度留後,始 改名汭,復故姓。
《玉泉子》李訥除淛東,路出淮楚,時盧罕方為郡守。訥 既至,適值元日,罕命設將,送素膳於訥。訥初見,欣然 迨覽狀,乃將名與訥父諱同。訥,建子也,雅性褊急,大 怒。翌日僅旦,已命鼓棹前去。罕聞之,急命駕而往,舟 已行矣。罕知其故,遜謝良久,且言所由,以不謹笞之。 訥去意益堅。罕度不可留,怒曰:「大約下人多名建,公 何怒之深也!」遂拂衣而去。
《東觀奏記》:李丕以邊城從事,上召至案前,問系緒,丕 奏系屬皇枝。上曰:「師臣已有一李丕,朕不欲九廟子 孫與之同名。」良久,以手畫案曰:「丕字出腳,平字也,卿 宜改名。」平舞蹈而謝。平後終於邠寧節度使。
《南楚新聞》:李蠙司空初名虯,將赴舉,夢名上添一畫 成「虱」字,及寤曰:「虱者,蠙也。」及改名,果登科。
《鑑戒錄》:朱太祖統四鎮,除中令日名溫,與崔相國連 構大事。崔每奏太祖忠赤,遷之關東,國無患矣。昭宗 遽敕太祖改名全忠。議者「全」字人王也,又在中心,甚 不可也。近臣亦奏,上方悔焉。敕命既行,追之勿及。後 果有「大梁三帝」之號。是時四分天下,其在中心,乃賜 名之應也。
《東坡志林》:「徐夤,唐末號能賦。謁朱全忠,誤犯其諱,全 忠色變,夤狼狽走出。未及門,全忠呼知客,責以不先 告語,斬於界石南。夤乃作《過太原賦》以獻。全忠大喜, 遺絹五百匹。」
《冊府元龜》:梁太祖諱晃,初名溫,唐僖宗中和三年授 宣武軍節度使,賜名全忠。天祐四年受禪,下令曰:「王 者創業興邦,立名傳世,必難知而示訓,從易避以便 人。或窺其符命,應彼開基之義,垂諸象德之言。爰考 簡書,求於往代。周王昌、發之號,漢帝詢、衍之文,或崇 一德以徽稱,或為二名而更易。先王令典,布在縑緗。」 寡人本名,兼於二字,且異帝王之稱,仍兼避易之難, 郡職縣官,多須改換。況宗廟不遷之業,憲章百世之 規,事協典儀,豈憚革易。寡人今改名晃,是以天意雅 符於明德,日光顯契於瑞文,昭融萬邦,理斯在是。庶 順元穹之意,永臻康濟之期。宜令有司分告天地宗 廟,其舊名中外章疏,不得更有迴避。
《五代史朱友謙傳》:友謙初名簡,陜州節度使王珙為 人嚴酷,其牙將李璠與友謙謀,共殺珙,附於梁。梁太 祖表璠代珙,友謙復以兵攻之,璠得逃去。梁太祖又 表友謙代璠。梁兵西攻李茂貞,太祖往來過陜,友謙 奉事尤謹,因請曰:「僕本無功,而富貴至此,元帥之力 也。且幸同姓,願更名以齒諸子。」太祖益憐之,乃更其 名「友謙。」
《湘山野錄》:開平元年,錢武肅鏐省塋壟延故老,旌鉞 鼓吹,振耀山谷。一鄰媼九十餘,攜壺觴角黍迎於道。 鏐下車亟拜,媼撫其背,猶以小字呼之曰:「錢婆留喜 汝長成。」蓋初生時光怪滿室,父懼將沉干丫溪,此媼 酷留之,遂字焉。
《冊府元龜》:末帝諱頊,初名友貞。即位,下制曰:「朕仰膺 天睠,近雪家讎,旋開將相之謀,請紹祖宗之業。群情 見迫,三讓莫從,祇受推崇,懼不負荷。方欲烝嘗寢廟, 禋類郊丘,合徵定體之辭,用表事神之敬。其或於文 尚淺,在理未周,亦冀隨時,別圖制義。雖臣子行孝,重 更名於已孤;而君父稱尊,貴難犯而易避。今則虔遵 古典,詳考前聞,允諧龜筮之占,庶合帝王之道。載惟 涼德,尤愧嘉名,中外群僚,當體朕意。宜改名鍠。」貞明 中又改為頊。或解云,頊字一十一,十月一八,果以一 十一年十月九日亡。
《五代史。張全義傳》:全義初名言,唐昭宗賜名全義。唐 亡,全義事梁,又請改名,太祖賜名宗奭。及梁亡,莊宗 入汴,全義自洛來朝,泥首待罪,莊宗勞之曰:「卿家弟 姪幸復相見。」全義俯伏感涕,年老不能進趨,遣人掖 扶而登,宴犒盡歡,命皇子繼岌、皇弟存紀等皆兄事 之。全義因去梁所賜名,請復其故名《南唐書張義方傳》:「義方不知其所以進,烈祖伐吳,用 為侍御史。義方始名元達,烈祖方倚以肅正邪慝,取 前朝王義方名以易之,故義方得盡忠焉。」
《陳誨傳》:「誨生數月,趫健能馳走,其父異之,名之曰『阿 鐵』。」
《盧絳傳》:絳初名兗,慕晉魏絳更焉。
《齊王景達傳》,順義四年,大旱,烈祖方輔政,極於焦勞。 七月既望,雲而得雨,景達以是日生,烈祖喜,故小名 「雨師。」
《江王景逖傳》,烈祖初受禪,以十二月一日為仁壽節。 景逖以是日生,故小名仁壽。
《弘冀傳》:弘冀元宗長子。故唐之末,民間相傳讖曰:「東 海鯉魚飛上天。」而烈祖果育於徐氏,因信符讖。又有 讖曰:「有一真人在冀川,開口持弓向在邊。」元宗欲其 子應之,乃名之曰弘冀。
《申屠令堅傳》:劉茂忠,吉州安福人,本名徹。或謂之曰: 「劉徹乃漢武帝也,非人臣所能名。」乃改焉。
《五代史·前蜀世家》:「元膺,王建次子也。初名宗懿,後更 名宗坦。建得銅牌子於什仿,有文二十餘字,建以為 符讖,因取以名諸子,故又更曰元膺。」
《南漢世家》:劉龑初名巖,又更曰陟。九年,白龍見南宮 三清殿,改元白龍,又更名龑,以應龍見之祥。有胡僧 言讖書滅劉氏者,龑也。龑乃採《周易》「飛龍在天」之義, 為龑字音儼以名焉。
《夏魯奇傳》:魯奇字邦傑,青州人也。唐莊宗時,賜姓名 曰李紹奇,其後莊宗賜姓名者,皆復其故。
《石昂傳》:「昂,青州臨淄人。不求仕進,節度使符習高其 行,召以為臨淄令。習入朝京師,監軍楊彥朗知留後 事,昂以公事至府上謁,贊者以彥朗諱石,更其姓曰 右。昂趨於庭,仰責彥朗曰:『內侍奈何以私害公,昂姓 石,非右也。彥朗大怒,拂衣起去,昂即趨出,解官還於 家,語其子曰:『吾本不欲仕亂世,果為刑人所辱,子孫』』」 其以我為戒。
《冊府元龜》:袁光輔同光中為復州刺史,天成初上言: 「叔父幼年遇亂離索與臣同名,臣今欲改名嶬」從之。 郭彥夔為青州孔目吏,以節度使霍彥威故,改名致 雍。天成中為本道所薦,至京中書以舊名除官,邸使 蘇仁裕陳狀以為不便。安重誨以聖旨令中書奏曰: 「伏以凡是人名,皆由父名,侍側者稱以榮左右,為後 者稱以奉蒸嘗,犯廟諱須更同,御名亦改,降此以外, 迴避無聞。以《春秋》論之,衛侯名惡,大夫有齊惡,太宗 朝有虞世南,君不聽臣易名,皆所以重人父之命。況 郭彥夔長在青州,霍彥威有時移鎮,寧將私敬,上瀆 聖聰?若便允從,恐多援引,只宜如故。」工部郎史于鄴 奏:名是盧文紀私諱,儻許更名,即不「至尤違。其郭彥 夔請在本道宜令權稱。致雍,在告敕內,即須仍舊。誠 為至論,永作通規。」從之。
《宋史劉熙古傳》:「熙古字義淳,宋州寧陵人,唐左僕射 仁軌十一世孫。祖寶進,嘗為汝陰令。熙古年十五,通 《易》《詩》《書》;十九通《春秋》、子、史。避祖諱,不舉進士。後唐長 興中,以三傳舉。」
《冊府元龜》:李郁,清泰初為宗正少卿,上言「臣與本寺 卿名同,行公事不便,欲改名知新。」從之。
《五代史劉昫傳》:昫在相位,不習典故。初,明宗崩,太常 卿崔居儉以故事當為禮儀使,居儉辭以祖諱蠡馮 道,改居儉祕書監。居儉怏怏失職,中書舍人李詳為 居儉誥詞,有「聞名心懼」之語,昫輒易曰:「有恥且格。」居 儉訴曰:「名諱有令式,予何罪也。」當時聞者,皆傳以為 笑。
《楊光遠傳》:光遠初名檀。清泰二年,有司言明宗廟諱 犯偏傍者皆易之,乃賜名光遠云。
《玉溪編事》:「王蜀員外郎劉檀,本名審義,忽夢一孝子 引令上檀香樹而謂曰:『君速登』。劉乃登,遂向懷內出 緋衣,令服之,覺,因改名檀。未及一年,蜀郡牧請一杜 評事充倅職,奏授殿中侍御史內供奉,賜緋。敕下,杜 丁憂不行,遂舉劉於郡侯。郡侯乃奏檀,而所授官與 杜充奏擬無別。是時劉方閑居力困,杜因遺劉新緋」 公服一領,果徵夢焉。
《遼史耶律隆運傳》:「隆運本姓韓,名德讓,西南面招討 使匡嗣之子也。統和十九年,賜名德昌。二十二年,賜 姓耶律。二十八年,復賜名隆運。」
《韓延徽傳》:延徽少英敏,燕帥劉仁恭奇之,召為幽都 府文學,平州錄事參軍,同馮道祗候院,授幽州觀察 度支使。後守光為帥,延徽來聘,太祖怒其不屈,留之 述律。后諫曰:「彼秉節弗撓,賢者也,奈何困辱之。」太祖 召與語,合上意,立命參軍事,攻党項室韋服諸部落, 延徽之籌居多,乃請樹城郭,分市里,以居漢人之降 者,又為定配偶,教墾藝以生養之,以故迯亡者少。居 久之,慨然懷其鄉里,賦詩見志,遂亡歸唐。已而與他 將王緘有隙,懼及難,乃省親幽州,匿故人王德明舍。 德明問所適,延徽曰:「吾將復走契丹。」德明不以為然延徽笑曰:「彼失我如失左右手,其見我必喜。」既至,太 祖問故,延徽曰:「忘親非孝,棄君非忠,臣雖挺身逃,臣 心在陛下。臣是以復來。」上大悅,賜名曰《匣列》。《匣列》,遼 言復來也。
《耶律斜涅赤傳》:斜涅赤字撒剌,六院部舍利褭古直 之族。始字鐸盌,早隸太祖幕下,嘗有疾,賜樽酒飲而 愈。遼言酒尊曰「撒剌」,故詔易字焉。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