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29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二百九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百九十二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二百九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二百九十二卷目錄

 宗人府部名臣列傳三

  遼

  耶律敵祿     耶律蒲古

  耶律信先     耶律良

  耶律特麼     耶律仙童

  耶律阿息保

  宋一

  趙德彝      趙孚

  趙安仁      趙良規

  趙允弼      趙克繼

  趙克己      趙叔韶

  趙師民      趙君錫

  趙宗景      趙子淔

  趙子崧      趙子櫟

  趙子砥      趙子晝

  趙子潚      趙士晤

  趙士𡸕      趙士⿰白靑

  趙不群      趙不尤

  趙不𢙯      趙善俊

  趙叔近      趙叔向

  趙善譽      趙希言

  趙希懌

官常典第二百九十二卷

宗人府部名臣列傳三

[编辑]

[编辑]

耶律敵祿

[编辑]

按《遼史》本傳:敵祿,字陽隱,孟父楚國王之後。性質直, 多膂力。察割作亂,敵祿聞之,入見壽安王,慷慨言曰: 「願得精兵數百破賊黨。」王嘉其忠。穆宗即位,為北院 宣。請幫助識別此字。使。上以飛狐道狹,詔敵祿廣之。明年,將兵援河 東,至太原,與漢王會于高平,擊周軍,敗之,仍降其眾。 忻、代二州叛,將兵討之。會耶律撻烈至,敗周師於忻 口。師還,卒。

耶律蒲古

[编辑]

按《遼史》本傳:「蒲古,字提隱,太祖弟蘇之四世孫。以武 勇稱。統和初,為涿州刺史,從伐高麗有功。開泰末,為 上京內客省副使。太平二年,城鴨綠江,蒲古守之,在 鎮有治績。五年,改廣德軍節度使,尋遷東京統軍使。 莅政嚴肅,諸部懾服。九年,大延琳叛,以書結保州,夏 行美執其人送蒲古。蒲古入據保州,延琳氣沮,以功」 拜惕隱。十一年,為子鐵驪所殺。

耶律信先

[编辑]

按《遼史》本傳:信先,興宗以其父瑰引為刺血友。幼養 於宮,善騎射。重熙十四年,為左護衛太保,同知殿前 點檢司事。十八年,兼右祗候郎,居班詳穩。上問所欲, 信先曰:「『先臣瑰引與陛下分如同氣,然不及王封,倘 使蒙恩地下,臣願畢矣』。上曰:『此朕遺忘之過』。」追封燕 王。是年,從蕭惠伐夏,敗於河南,例被責。清寧初,為南 面林牙卒。

耶律良

[编辑]

按《遼史》本傳:良字習撚,小字蘇,著帳郎君之後。生於 乾州,讀書醫巫閭山。學既博,將入南山肄業。友人止 之曰:「爾無僕御,驅馳千里,縱聞見過人,年亦垂暮。今 若即仕,已有餘地。」良曰:「窮通命也,非爾所知。」不聽。留 數年而歸。重熙中,補寢殿小底,尋為燕趙國王近侍, 以家貧,詔乘廄馬。遷修起居注。會獵秋山,良進《秋游 賦》,上嘉之。清寧中,上幸鴨子河,作《捕魚賦》,由是寵遇 稍隆,遷知制誥兼知部署司事。奏請編御製詩文,目 曰《清寧集》。上命良詩為《慶會集》,親製其序。頃之,為敦 睦宮使,兼權知皇太后宮諸局事。良聞重元與子涅 魯古謀亂,以帝篤於親愛,不敢遽奏,密言於皇太后。 太后託疾,召帝白其事。帝謂良曰:「汝欲間我骨肉邪?」 良奏曰:「臣若妄言,甘伏斧鑕。陛下不早備,恐墮賊計。 如召涅魯古不來,可卜其事。」帝從其言。使者及門,涅 魯古意欲害之,羈於帳下,使者以佩刀斷帟而出,馳 至行宮,以狀聞,帝始信。亂平,以功遷漢人行宮都部 署。咸雍初,同知南院樞密使事,為惕隱,出知中京留 守事。禾幾卒,帝嗟悼,遣重臣賻祭,給葬具,追封遼西 郡王,諡曰「忠成。」

耶律特麼

[编辑]

按《遼史》本傳:「特麼季父房之後,重熙間為北剋,累遷 六部禿里太尉。大安四年,為倒撻嶺節度使。頃之,為 禁軍都監。是冬,討磨古斯,斬首二千餘級。十年,復討 之,既捷,授南院宣徽使。壽隆元年,為北院大王。四年, 知黃龍府事,薨。」

===耶律仙童===按《遼史》本傳:「仙童,仲父房之後。重熙初,為宿直官,累 遷惕隱都監,以寬厚稱。蒲奴里叛,仙童為五國節度 使,率師討之,擒其帥陶得里。又擊烏隗叛,降其眾,改 彰國軍節度使,拜北院大王。清寧二年,知黃龍府事, 遷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歷忠順、武定二軍節度 使。致仕,封蔣國公。咸雍初,徙封許國,卒。」

耶律阿息保

[编辑]

按《遼史》本傳:「阿息保,字特里典,五院部人。祖胡劣,太 子時徙居西北部,世為招討司吏。阿息保慷慨有大 志,年十六,以才幹補內史。天慶初,轉樞密院侍御。金 人起兵,城境上,遣阿息保問之。金人曰:『若歸阿疏,敢 不聽命』!阿息保具以聞。金兵陷寧江州,邊兵屢敗,遣 阿息保與耶律章奴等齎書而東,冀以脅降。阿息保」 曰:「臣前使依詔開諭,略無所屈。將還,謂臣曰:『若所請 不遂,無相見』。今臣請獨往。」不聽。將行,別蕭得里底曰: 「不肖適異國,必無生還,願公善輔國家。」既至,阿息保 見執,久乃遁歸。及天祚敗績,遷都巡捕使。六年,從阿 疏討耶律章奴,加領軍衛大將軍。阿疏將兵而東,阿 息保送至軍,乃還。天祚怒其專,鞭之三百。尋為奚六 部禿里太尉。後阿疏反,阿息保以偏師進擊,臨陣墜 馬被擒,因阿疏有舊,得免。時阿疏頗好殺,阿息保謂 曰:「欲舉大事,何以殺為?」由是全活者眾。會阿疏敗,乃 還。以戰失利,囚中京數歲。保大二年,金兵至,中京始 出獄。尋為敵烈皮室詳穩。是時,魏王淳僭號,屢遣人 以書來招,阿息保封書以獻,因陳曰:「東兵甚銳,未可 輕敵。」及石輦鐸之敗,天祚奔竄,召阿息保不時至,疑 有二心,并怒為淳所招,殺之。初,阿息保知國將亡,前 後諫甚切,及死以非罪,人尤惜之。

宋一

[编辑]

趙德彝

[编辑]

按《宋史魏悼王廷美傳》:「魏王子德彝,字可久,太祖召 鞠於宮中。德隆卒,授右千牛衛大將軍,封長寧郡侯, 代兄德隆判沂州,時年十九,飛蝗入境,吏民請坎瘞 火焚之。德彝曰:『上天降災,守臣之罪也』。乃責躬引咎, 齋戒致禱,既而蝗自殪。儒生乙恕者,郊居肄業,一日, 有尸橫舍,下所司捕恕抵獄,將寘於法。德彝疑其冤」, 命他司按之無異,因令緩刑以俟。未幾,果獲殺人者, 恕遂得釋。進封郡公。淳化四年,為右監門衛大將軍, 遷左武衛大將軍,改封廣平。部民詣闕乞留,有詔嘉 獎。真宗初,召還。咸平二年,命判滁州,與德恭並留不 遣。三年,授徐州刺史,累遷保信軍節度觀察留後。大 中祥符八年,卒,年四十九。上臨奠,廢朝三日,贈昭信 軍節度使,追封信都郡王,諡「安簡。」

趙孚

[编辑]

按《宋史趙安仁傳》:「安仁,字樂道,河南洛陽人。曾祖武 唐,虢州刺史。父孚,字大信,周顯德初,舉進士,調補開 封尉。乾德中,為浦江令,持父喪。服闋,攝永寧令。會親 征太原,部送本邑糧饋,民懷其惠,列狀以聞,即真授 其任,擢宗正丞。開寶中,初置衣庫,令孚主之,俄坐事 連逮抵罪,語見《趙普傳》。太宗即位,起為國子監丞,知」 袁州,還,知開封府司錄參軍事。受詔與殿中侍御史 柴成務、供奉官葛彥恭、殿直郭載行視黃河,分南北 岸按行復遙隄以紓湍決。孚言「治遙隄不如分水勢」, 於是建議於澶、滑二州立分水之制。時決河未平,重 惜民力而寢焉。朝廷議行封禪,孚上《封禪頌》,召拜祕 書丞,賜緋魚。受詔鞫開封獄,得其非辜者,即日授推 官,遷監察御史,出知舒州,改殿中侍御史。雍熙中,詔 詢文武禦戎之策,孚奏議曰:「『臣愚以為不可。干戈不 勞飛輓,為萬世之利者,敢獻其說,惟明主擇之。古者 兵交,使在其間,雖飛矢在上,走驛在下,蓋信義不可 廢也。昔苗民逆命,帝乃誕敷文德,而有苗格』。又仲尼 曰:『有能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只如并門一方,歷 代難取,聖襟英斷,一舉成功。當其逆城危於累卵,生 聚懷伏,而陛下猶遣通事舍人薛文寶入城諭之:「日 者北邊來賓,全燕猶梗,再興軍旅,將復土疆。臣竊計 屯戍邊陲,故非獲已,暴露原野,豈是願為。欲望朝廷 通達國信,近鑒唐高祖之降禮,遠法周古公之讓地。 聖人以百姓之心為心,君子見幾而作。諭以禍福,示 以恩威,議定邊疆,永息征戰,養民事天,濟時利物,莫 過於此。臣又計彼雖嗜好不同,然去危就安,厭勞喜 逸,亦人情之所同也。」上嘉之。雍熙中,廷策貢士,而安 仁預為考會,賜金紫。因顧安仁問孚年幾,安仁曰:「臣 父年六十二。」上曰:「孚,名士也。」亟召對,亦賜金紫。明年 卒。

趙安仁

[编辑]

按《宋史》本傳:「安仁字樂道,河南洛陽人。生而穎悟,幼 時執筆能大字,十三通經傳大旨,早以文藝稱。趙普、 沈倫、李昉、石熙載咸推獎之。雍熙二年,登進士第,補 梓州榷鹽院判官,以親老弗果往。會國子監刻《五經 正義》板本,以安仁善楷隸,遂奏留書之。歷大理評事、

光祿寺丞,召試翰林,以著作佐郎直集賢院,賜緋。」時
考證
王侯、內戚家多以銘誄為托,太宗製九絃琴、五絃阮,

時多獻賦頌。上嘉文物之盛,悉閱覽,訂其工拙,時稱 安仁、李諤、楊億辭雅贍,召詣中書獎諭。翌日,改遷太 常丞。真宗即位,拜右正言,預重修《太祖實錄》。上出師 大名,安仁上疏曰:「臣以為有急務者三,大要者五。急 務三者:其一,激勵戎臣,舉勸懲之典;其二,振救邊民, 行優恤之惠;其三,車駕還京,重神武之威。大要五者: 其一,選將略;其二,持兵勢;其三,求軍謀;其四,修軍政; 其五,愛民力。」咸平三年,同知貢舉。未幾,知制誥,副夏 侯嶠巡撫江南,還,知審刑院。嘗有將校笞所部卒死, 罪議大辟,安仁以軍中之令非嚴不整,遂獲免死。繼 判尚書刑部兼制置群牧使、同知三班審官院。景德 初,翰林學士梁顥召對,詢及當世臺閣人物,上稱安 仁文行。尋顥卒,即以安仁為工部員外郎,充翰林學 士。初,孚極陳和好之利,至是,安仁從幸澶州,會北邊 請盟,首命安仁撰《答書》,又獨記太祖時聘問書式。遼 使韓杞至,首命接伴,凡覲見儀制,多所裁定。館舍夕 飲,杞舉橙子曰:「此果嘗見高麗貢。」安仁曰:「橘橙產吳、 楚,朝廷職方掌天下圖經,凡他國所產,靡不知也。今 給事中呂祐之嘗使高麗,未聞有橙柚。」杞失於誇誕, 有愧色。杞既受襲衣之賜,且以長為解。將辭,復左衽, 安仁曰:「君將升殿受還書,天顏咫尺,如不衣所賜之 衣,可乎?」杞乃服以入。及姚東之至,又命安仁接伴。東 之談次,頗矜兵強戰勝。安仁曰:「老氏云:『佳兵者不祥 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 殺人也。樂殺人者,不得志於天下』。」東之自是不敢復 言。王繼忠將兵陷沒,不能死節,而反事之,東之屢稱 其材。安仁曰:「『繼忠早事藩邸,聞其稍謹,不知其他』。其 敏於酬對,切中事機類如此。」時論翕然稱其得體,上 益器之,自是有意柄用。安仁又集和好以來事宜及 采古事,作《戴斗懷柔錄》三卷以獻。二年春,又與晁逈 等同知貢舉。三年,以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俄修國 史。大中祥符初,議封禪,與王欽若並為泰山經度制 置使,判兗州。禮畢,復拜工部侍郎。內外書詔有切要 者,必經其裁。進秩刑部。五年,以兵部侍郎仍兼修史, 奉祀,又同知禮儀院。八年,知貢舉。三典春闈,擇士平 允,是故獨無譏誚。上再賜詩嘉之,尋知兼宗正卿。舊 制,官闈令凡有議奏,與寺連署。上以安仁舊德,俾知 寺以次列狀取裁。寺掌玉牒屬籍,梁周翰始創其制 而未備,安仁重加詳定。又為《仙源積慶圖》,皆統例精 簡,奏置修玉牒官,事具《職官志》。《國史》成,遷右丞。是夏, 又為景靈宮副使,屢得對言事,嘗奏曰:「方今治定功 成,固軼前代。陛下尚親庶政,旰食忘倦。然而君臨之 大,所宜分飭有司為式於天下。」遂詔諸司掌常務有 條例者,母或奏稟。天禧二年,改御史中丞。請給御寶 印,歷書三院御史彈糾事。五月,暴疾卒,年六十一。廢 朝,贈吏部尚書,諡「文定。」以其子溫瑜為大理寺丞,良 規為奉禮郎,承裕為正字。安仁質直純慤,無所矯飾, 寬恕謙退,與物無競,雖家人僕使未嘗見其喜慍。女 弟適董氏,早寡,取歸給養。其甥董靈運尚幼,躬自訓 導,為畢婚娶。幼少與宋元輿同學,元輿門地貴盛,待 安仁甚厚。元輿蚤卒,家緒寖替,安仁屢以金帛濟之。 善訓諸子,各授一經。尤嗜讀書,所得祿賜,多以購書, 雖至顯寵,簡儉若平素。時閱典籍,手自讎校。三館舊 闕虞世《南北堂書鈔》,惟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內侍取 之,嘉其好古,手詔褒美。尤知典故,凡近世典章人物 之盛,悉能記之。喜誨誘後進,成其聲名,當世推重之。 有集五十卷。溫瑜後為國子博士。

趙良規

[编辑]

按《宋史趙安仁傳》:「良規字元甫,父安仁奏為祕書省 正字,同判太常寺。張知白薦之,召試,賜進士及第。用 王曙舉,擢集賢校理兼宗正丞,預修《會要》。坐宗正吏 盜太廟神御物,出通判蘄州,徙河南府,知泰、滁二州, 歷京西、陝西路提點刑獄,荊湖南路轉運使,奏罷馬 氏時所賦丁口米數萬石。權判三司開拆司、度支勾」 院、直集賢院、知廬州,積官至光祿卿,罷職。初與張憲、 掌禹錫、齊郭、張子思並為太常少卿兼館職,當進諫 議大夫,而執政靳之,止遷卿。故事,卿不兼職,故皆罷。 未幾皆還之。改直祕閣同。請幫助識別此字。宗正事,遷祕書監,知同、 陝、相三州。陝歲饑,百姓請閣殘稅二分,為官伐芟,以 給河埽。或以為須報乃可行,良規曰:「若爾,無及矣。」檄 縣遂行,而以擅命自劾。進太子賓客、權判殿中省,遷 尚書工部侍郎、判本部、知濠州,卒。良規所至州郡,為 政不甚力,然善委任佐屬,祿賜多分贈族人,餘皆輸 之酒家。子君錫。

趙允弼

[编辑]

按《宋史鎮王元偓傳》:「元偓子允弼,八歲召入禁中,令 皇子致拜,允弼不敢當,御樓觀酺,得與皇子並坐。皇 子即位,是為仁宗。允弼累遷武寧軍節度使兼侍中, 判大宗正事,封北海郡王。英宗時,拜中書令,徙王東 平。神宗即位,拜太保、鳳翔雄武軍節度使,朝朔望。熙寧二年,丁母憂,悲痛不勝喪,固辭起復。母葬有日,而」 允弼病篤,顧諸子以不得終大事為恨。薨。帝臨哭之 慟,輟朝三日。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追封相王,諡 孝定。允弼性端重,時然後言。諸宮增學官員,允弼已 貴,猶日至講席,延伴讀官讀《孟子》一節。領宗正三十 年,與濮安懿王共事,相友愛,為宗屬推敬。

趙克繼

[编辑]

按《宋史魏王廷美傳》:魏王子德恭。德恭子承慶, 克繼,善楷書,尤工篆隸。宗正薦之,仁宗親臨試,及 令臨蔡邕古文法,寫《論語》《詩》《書》,復詔與士朝分隸石 經。帝曰:「李陽冰唐室之秀,今克繼朕之陽冰也。」訓子 弟力學,一門登儒科者十有二人。嘗進所集《廣韻字 源》,帝稱善,藏之祕閣。元祐五年,以定武軍節度觀察 留後卒,贈開府儀同三司、建國公,諡「章靖。」

趙克己

[编辑]

按《宋史魏王廷美傳》:「魏王子德恭,德恭子承壽,承壽 子克己,曉音律,嘗作《雅樂圖》,樂曲以獻,侍宴大清樓, 進所學虞世南書,賜器加等。終右千牛衛大將軍,贈 深州防禦使、饒陽侯。」

趙叔韶

[编辑]

按《宋史魏悼王廷美傳》:魏王子承壽,承壽子克己,克 己子叔韶,字君和,慶曆六年,與諸宗子帝前臨真宗 御書,選第一,皇祐初,進所為文,召試學士院中等,賜 進士及第,自太子右監門率府副率,遷右領軍衛將 軍,入謝,命坐賜茶。仁宗曰:「宗子好學者頗多,獨爾以 文章第進士,前此蓋未有也。朕欲天下知屬籍有賢 者,宜勿忘所學。」叔韶頓首謝。既退,又出《九經》賜之,遷 右屯衛大將軍。至和中,上書求試煩劇,加領賀州刺 史,終和州防禦使,贈鎮東節度觀察留後、會稽郡公。

趙師民

[编辑]

按《宋史》本傳:「師民,字周翰,青州臨淄人。九歲能屬文, 舉進士第。孫奭辟兗州說書,領諸城主簿。師民學問 精博,奭自以為不及,夏竦尤所奇重,稱為盛德君子。 論其文行,願回兩子恩,授以京秩,除齊州推官、青州 教授、天平軍節度推官。年五十來京師,近臣張觀、宋 郊、王堯臣、龐籍、韓琦、明鎬列薦,為國子監直講,兼潤」、 冀二王宮教授,改著作佐郎、宗正寺主簿,加崇文院 檢討、崇正殿說書,遷宗正丞。會趙元昊反,罷進講。師 民上書陳十五事:「一曰咨輔相,二曰命將帥,三曰柬 侍從,四曰擇守宰,五曰治軍旅,六曰修邊防,七曰求 諫諍,八曰延講誦,九曰革貢舉,十曰久官政,十一曰 謹財用,十二曰不遺年,十三曰容誹」謗,十四曰除忌 諱,十五曰慎出令。因獻《勸講箴》。明年春,帝遂御迎陽 門,召近臣觀圖畫,復命講讀經史。師民見朝廷厭兵, 屈意以招元昊,內不能平,乃上言請任方面以圖報 效。遷天章閣侍講、同知貢舉,進待制、同判宗正寺。嘗 講《詩》「如彼泉流」,曰:「水之初出,喻王政之發。順行則通, 通故清潔;逆亂則壅,壅故濁敗。賢人用則王政通而 世清平;邪人進則王澤壅而世濁敗。幽王失道,用邪 絀正,正不勝邪,雖有善人,不能為治,亦將相牽而淪 於汙濁也。」帝曰:「水何以喻政?」對曰:「水者,順行而潤下, 利萬物,故以喻政。此於比興義最大。」後講《論語問修 文德》曰:「文者,經天緯地之總稱。君人之道,撫之以仁, 制之以義,接之以禮,講之以信,皆是。」帝曰:「然。其所先 者,無若信也。」曰:「信者,天下之大本,仁義禮樂,皆必由 之。此實至道之要。」復問鑽燧改火。曰:「古之聖王舉動 必順天時,所以四時變,火隨木色。近世漸務苟簡,以 為非治具而遂廢之,至其萬事,皆不如古。」又問:「子夏、 子張所言交道孰勝?」曰:「聖哲之道,舍覆廣大,與天地 參,善者有以進德,惡者俾之改行,子張之言為優。」他 日讀《漢記》,問長安城,眾莫能知,共推師民。因陳自古 都壅年世,舊址所在,若畫諸掌。帝悅曰:「何其所記如 此!」在經筵十餘年,甚見器異。嘗盛夏屬疾家居,帝飛 白書團扇為「和平」字,賜以寄意。累請補郡,除龍圖閣 直學士、知耀州。帝自寫詩寵行,目以儒林舊德。將行, 上疏曰:「近睹太陽食於正朔,此雖陰陽之事,亦慮是 天意,欲以感動聖心。臣非瞽史,不知天道,但率愚意 言之。其月在亥,亥為水,水為正陰。其日在丙,丙為正 陽。月掩日,陰侵陽,下蔽上之象也。《詩》曰:『十月之交,朔 日辛卯』。又曰:『彼月而微,此日而微』。謂以陰奸陽,失其 敘也。又曰:『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謂下陵上侵其權也。又曰「皇父卿士,番惟,司徒,家伯, 冢宰仲允,膳夫棸子,內史,蹶維趣馬,楀維,師氏。」謂大 小之臣,有不得其人者也。宗周之間,時王失德,今而 引喻,蓋事有所譬,固當不諱。凡天之示象,由人君有 失,不然則下蔽其上。古人君之失,不過暴虐、怠「慢、奢 侈縱改,不師古始捨是,何失道之有?今聖心慈仁恭 勤,儉約自檢,動循典禮如此,自非下蒙上邪撓正,使 主恩不下究,而誰之咎歟望陛下朝夕咨于丞弼心 膂之臣,洎左右近侍耳目之官,其忠而純者與之慎 東內外百執事及州縣牧宰,使主恩究于下,不為群邪所蔽塞,則億兆之幸也。」三遷刑部郎中,復領宗正, 卒。師民淳靜剛敏,舉止凝重。幼喪父,哀感,不畜婢妾, 年四十四始婚。志尚清遠,專以讀書為事。性極慈恕, 勤於吏治,政有惠愛。嘗奏蠲陜西旱租,又欲論榷酤 諸弊,會仁宗不豫而止。嘗患近世官失其守,作《正官 名》,議多不載。有集三十卷。子彥若,試中書舍人。

趙君錫

[编辑]

按《宋史趙安仁傳》:「安仁子良規。良規子君錫,字無愧, 性至孝。母亡,事父,良規不違左右,夜則寢於傍,凡衾 裯薄厚,衣服寒溫,藥石精粗,飲食旨否,櫛髮翦爪,整 冠結帶,如內則所載者無不親之。及登進士第,以親 故不願仕。良規每出,必扶掖上下,至雜立僕御中。嘗 從謁文彥博,彥博異其容止,問而知之,語諸子,令視」 以為法。良規沒,調知武強縣,從韓琦大名幕府。彥博 及吳充在樞筦,更薦之,為檢校吏房文字,徙知大宗 正丞,加祕閣校理,改宗正丞。時增諸宗院講書教授 官,而逐院自備緡錢為月餽,貧者或不能以時致,宗 師輒移文督取。君錫言:「國家養天下士於太學,尚不 較其費,安有教育宗室,令自行束修」之理,詔悉從官 給。歷開封府推官。元祐初,遷司勳右司郎中、太常少 卿,擢給事中。論蔡確、章惇有罪,不宜復職,大河不可 輕議東回,請亟罷修河司,以省邦費,寬民力。蘇軾出 知杭州,君錫言:「軾之文,追攀《六經》,蹈藉班、馬,知無不 言,壬人畏憚,為之消縮,公論倚重,隱如長城。今飄然 去國,邪黨必謂朝廷稍厭直臣,且將奉隙復進,實係 消長之機。不若留之在朝,用其善言則天下蒙福,聽 其讜論則聖心開益,行其詔令則四方風動,為利博 矣。」進刑部侍郎、樞密都承旨,拜御史中丞。即上疏勸 哲宗親講學,廣諮問,為躬政之漸。君錫素有志行,後 隨人低昂,無大建明。初稱蘇軾之賢,遇賈易劾軾題 詩怨謗,即繼言軾負恩懷逆,無禮先帝,願亟正其罪。 宣仁后覽之,不悅曰:「君錫全無執守。」復以吏部侍郎、 天章閣待制知鄭、陳、澶三州、河南府,徙應天。因清明 出郊,具奠謁杜衍、張昪、張方平、趙概、王堯臣、蔡抗、蔡 挺之,塋邀七家子孫陪祭於側,時人傳其風義。紹聖 中,貶少府少監、分司南京。卒,年七十七。紹興六年,贈 徽猷閣直學士。

趙宗景

[编辑]

按《宋史鎮王元偓傳》:「元偓子允弼,允弼子宗景,以相 州觀察使同知大宗正事。神宗以其父允弼司宗久, 故選用之。宗景事母孝,居喪如不能勝,居第火冒,急 赴家廟,不恤其他,火亦不為害。元祐中,累遷彰德軍 節度、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司空,封濟陰郡王。宗景喪 其夫人,將以妾繼室,先出之於外,而託為良家女,且」 納焉,坐奪開府,既而還之。紹聖四年薨,年六十六。贈 太師、循王,諡曰「思」

趙子淔

[编辑]

按《宋史》本傳:「子淔,字正之,燕王五世孫。父令鑠,官至 寶文閣待制。子淔以蔭補承務郎,累遷少府監主簿, 改河南少尹。時治西內,子淔有幹才,漕使宋昪器之。 或事有未便,子淔輒力爭,昪每改容謝之。除蔡河撥 發綱運官,會夏旱,河水涸,轉餉後期,貶秩一級,提舉 三門白波輦運事,除直祕閣。丁內艱,起復,累進龍圖」 閣、祕閣修撰,除陝西轉運副使。初,蔡京鑄夾錫錢,民 病壅滯,子淔請鑄小鐵錢以權之,因《範格》以進,徽宗 大說,御書「宣和通寶」四字為錢文。既成,子淔奏令民 以舊銅錢入官易新鐵錢,旬日易得百餘萬緡。帝手 札以新錢百萬緡付五路均糴細麥,命子淔領其事。 民苦限迫,詣子淔訴者日數百人。子淔奏請寬其期, 民便之。會蔡京再相,言者希京意,論子淔亂錢法,落 職奉祠。靖康初,復祕閣修撰。金人侵洛,子淔奔荊南。 潰兵祝靖、盛德破荊南城,子淔匿民家。靖等知之,來 謁,言京城已破。子淔泣說之曰:「君輩宜亟還都城,護 社稷,取功名,無貪財擾州縣也。」皆應曰:「諾。」子淔因草 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紹興元年,召見,復徽猷閣 直學士,知西外宗正司,改江西都轉運使。時建督府, 軍須浩繁,子淔運餉不絕,以功進寶文閣直學士,再 知西外宗正司。三京新復,除京畿都轉運使,以疾辭, 卒於家,年六十七。子淔,幼警悟,蘇軾過其家,抱置膝 上,謂其父曰:「此公家千里駒也。」及長,善談論,工詩。然 崇寧、大觀間土木繁興,子淔每董其役,識者鄙之。

趙子崧

[编辑]

按《宋史》本傳:「子崧,字伯山,燕懿王後五世孫。登崇寧 五年進士第。宣和間,官至宗正少卿,除徽猷閣直學 士,知淮寧府。汴京失守,起兵勤王,道阻未得進。聞張 邦昌僭位,以書白康王,宜遣師邀金人河上,迎請兩 宮問罪。僭逆若議渡江,恐誤大計。遂與知潁昌府何 志同等盟,傳檄中外。已而聞金人退,引兵襄邑,遣范」 塤、徐文中詣濟王,請王進兵南京。且言:「國家之制,無 親王在外者。主上特付大王以元帥之權,此殆天意。 亟宜承制號召四方豪傑,則中原可傳檄而定。」王命子崧充大元帥府參議官、東南道都總管。邦昌家在 廬州,子崧檄通守趙令儦幾察之,且請捕誅其母子, 以絕姦心。又言:「自圍城以來,朝命隔絕,乞下諸路,凡 有事宜,並取大元帥府裁決,偽檄毋輒行。宣撫使范 訥逗撓營私,所宜加罪,宜蠲被兵州縣租,經理淮南、 荊、浙形勢之地,毋為群盜所據。」檄止諸路毋受邦昌 偽赦,移書責邦昌曰:「人臣當見危致命,今議者籍籍, 謂劫請傾危之計,實由閣下,不然,金人何堅拒孫傅 之請,而卒歸於閣下也。敵既遠去,宜遠反正。若少遲 疑,則天下共誅逆節,雖悔無及矣。」又遺書王時雍曰: 「諸公相與亡人之國,方且以為佐命功臣,不知平日 所學何事?」會邦昌遣使迎王,次第白子崧。子崧即貽 王書曰:「似聞謂以京師殘破,不可復入,止欲即位軍 中,便圖遷徙,臣竊惑焉。夫欲致中興,當謹舉措。宜先 謁宗廟,覲母后,明正誅賞,降霈四方。若京師果不可 都,然後徐議所向。」遂傳檄京師,奏於隆祐太后曰:「諸 路先聞二聖北遷,易姓改國,恐間有假討逆之名以 竊據州郡者。乞速下明詔諭四方,以迎立康王之意, 庶幾人心慰安,奸宄自消矣。」尋以所部兵會濟州。康 王即位,子崧請放諸路常平積欠錢,又言:「臺諫為人 主耳目,近年用非其人,率取旨言事。請遵舊制,聽學 士、中丞互舉。范祖禹、常安民、上官均先朝言事,盡忠 請錄其子。」帝皆可其奏。因建三屯之議:一屯澶淵,一 屯河中、陝、華,一屯青、鄆間,以張聲勢。萬一敵騎南侵, 則三道並進,可成大功。除延康殿學士、知鎮江府、兩 浙路兵馬鈐轄。上章論王時雍、徐秉哲、吳幵、莫儔、范 瓊、胡思、王紹、王及之、顏博文、余大均等「逼遷上皇,取 太子,辱六宮,捕宗室,竊禁物,都人指為國賊,伏望肆 諸市朝,以為臣子之戒。」時滑州兩經殘破,子崧薦傅 亮可任,除亮滑州通判,黃潛善沮之,命遂寢。賊趙萬 犯鎮江,子崧遣將擊萬于丹徒,調鄉兵乘城為備。頃 之,官軍敗歸,鄉兵驚潰,子崧率親兵保焦山寺,賊據 鎮江。初,昌陵復土,司天監苗昌裔謂人曰:「太祖後當 再有天下。」子崧習聞其說。靖康末,起兵檄文,頗涉不 遜。子崧與御營統制辛道宗有隙,道宗求得其文上 之,詔御史往案其獄,情得,帝震怒,不欲暴其罪,坐以 前擅棄城,降單州團練副使,謫居南雄州。紹興二年, 赦復集英殿修撰,而子崧已卒於貶所。

趙子櫟

[编辑]

按《宋史》本傳:「子櫟,燕懿王後五世孫。登元祐六年進 士第。靖康中,為汝州太守。金人再渝盟,破荊湖諸州, 獨子櫟能保境土。李綱言於朝,遷寶文閣直學士,尋 提舉萬壽觀。紹興七年卒。」

趙子砥

[编辑]

按《宋史》本傳:「子砥,藝祖後令珦之子也。仕至鴻臚丞, 北遷至燕山,久之欲遁歸,乃遣其徒朱國寶、王孝安 至中京,求得上皇宸翰,懷之以歸。建炎二年六月至 行在,帝命輔臣召問于都堂,子砥言:金人講和以用 兵,我國斂兵以待和。往者契丹主和議,女真主用兵, 十餘年間,竟滅契丹,今復蹈其轍。譬人畏虎,啗虎以 肉,食盡,終必食人,若設陷穽待之,庶能制虎。」因復故 官。已而賜對稱旨,命知台州,卒。

趙子晝

[编辑]

按《宋史》本傳:「子晝,字叔問,燕王五世孫。少警敏強記, 工書翰,累官憲州通判。宣和初,充詳定《九域圖志》編 修官,出知澤州,改密州。詔為刑部員外郎,以憂去。建 炎四年,遷吏部員外郎。尋用大宗正士㒟薦,遷尚書 左司員外郎,兼權貨務,歲收茶鹽香錢六百九萬餘 緡。以功進秩一階,試太常少卿,集《太常因革禮》八十」 篇,為二十七卷。上言「復春分祀高禖禮。」除權禮部侍 郎,遷徽猷待制、樞密都承旨。以公族為侍從,又改官 制。後都承旨用文臣皆自子晝始。衢、嚴、信、饒之民,生 子多不舉,子晝請禁絕之。累求補外,遷徽猷閣直學 士、知秀州。既而奉祠以歸,寓于衢。紹興十二年卒,年 五十四。

趙子潚

[编辑]

按《宋史》本傳:「子潚,字清卿,秦康惠王後,孝靖公令奧 之子也。七歲而孤,家貧力學。登宣和中進士第,調真 州刑曹。掾與守爭獄,事解官去,改衢州推官。胡唐老 奇其才,任之。屬時多故,子潚佐唐老繕完城具。苗、劉 兵至城下,不能攻。以功進一秩,累官吏部郎中。求補 外,遷戶部郎中,總領江淮軍馬錢糧。諸司饋禮,月以」 千緡,悉歸之公帑。除直祕閣、兩淮轉運副使。朝廷遣 人檢沙田、蘆場,欲概增租額,子潚以承買異冒占,力 止之。時議者言田之並太湖者被水患,宜分道諸浦 注之江。詔子潚往案視。還言:「太湖當數州巨浸,豈松 江一川所能獨泄。昔人於常熟北開浦二十四以達 大江,又開浦十於崑山東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 疏浚。」從之。遂浚常熟東柵至雉浦入于涇谷。又疏鑿 福山塘,至尚市橋,北注大江,分殺其勢,水患用息。明

州守趙善繼治郡殘酷,子潚率諸監司劾罷之。除直
考證
敷文閣、知臨安府,吏不能欺,禁權家僦人子女為僕

妾者。詔權戶部侍郎,陞華文閣待制,復知臨安府,調 三衙卒,修築都城,不擾而辦。金主亮渝盟,子潚獻助 軍錢十五萬緡,特遷一秩。帝幸建康,充行宮留守參 謀官。扈蹕還,復知臨安府。金人來議和,子潚謂事情 叵測,宜以軍禮待之。孝宗嗣位,志圖恢復,子潚練兵, 習為鵝鸛魚麗陣,上觀於便殿,嘉之,賜金帶。擢敷文 閣直學士,移知明州、沿海制置使。臺諫王十朋、王大 寶抗疏留之。帝曰:「朕委以防海,行召還矣。」初,海寇以 賂通郡胥吏,吏反為之用,匿其蹤跡,賊遂大熾,商舶 不通。子潚以禮延土豪,俾率郡胥分道入海,告之曰: 「用命者有厚賞,不則殺無貸。」胥眾震恐,爭指賊處,悉 禽獲。凡豪猾為賊囊橐者,窮治之,海道遂平。陞龍圖 閣直學士、知福州。歲饑,告糴旁郡,米價頓平,民賴以 濟。進龍圖閣學士,移知泉州。「吏有掠民女為妾者,其 妻妬悍,殺而磔之,貯以缶,抵其兄興化掾安廨中。妾 父詣郡訴,吏不決,子潚訪知狀,亟遣人往興化,果得 缶以歸,獄遂決。」其發擿概類此。乾道二年,卒于官,年 六十六。

趙士晤

[编辑]

按《宋史》本傳:「士晤,字公美,濮安懿王曾孫也。天資警 敏,兒時儼如成人。比弱冠,為右監門衛大將軍、貴州 團練使。從上皇北遷,次洺州東,與諸宗室議,欲遁還 據城。謀未就而金人圍合,皆散走。士昭乘驢西亡,夜 半盜敓驢去,徒步疾趨,遲明,抵武安酒家,語人曰:『我 皇叔也』。邑官聞之來謁,資以衣冠鞍馬。因募得少壯」 百餘人,從至磁州,招集義兵,以解洺圍,旬日間,得勝 兵五千人,歸附者數萬。時洺州守臣王麟欲叛降敵, 軍民怒殺之,推統制韓一為主。士晤夜半薄城下,力 戰破圍。翌日入城,部分守禦。敵治壕塹,樹鹿角,示以 持久。士晤礪將士死守,飛火砲碎其攻具,以計生得 其首領,敵乃解圍去。以功遷權知洺州,仍兼防禦使。 建炎二年,金人再犯洺,糧盡援絕,眾不能守,乃擁士 晤出城,由白家灘抵大名府,詔赴行在。紹興五年,遷 泉州觀察使,再遷平海軍承宣使、知南外宗正事。時 泉邸新建,向學者少,士晤奏「宗子善軫文藝卓絕,眾 所推譽,乞免文解」,由是人知激勸。遷節度使,未拜而 卒,年四十六。贈少師,追封和義郡王。淳熙中,諡「忠靖。」 于不流。歷臨安、紹興帥,治有聲。

趙士𡸕

[编辑]

按《宋史》本傳:「士𡸕字仰夫,太宗五世孫。初以廕補官, 累轉太子率府副率。建炎初,隆祐太后幸洪州,敵奄 至,百司散走。士𡸕至一大船中,見二帝御容,負以走, 遇潰兵數百,同行至山中,眾欲聚為盜,士𡸕出御容 示之曰:『盜不過求食,為朝夕計耳,孰若仰給州縣』?士 𡸕以近屬諭之,必從。如此則今日不饑餓,後日不失 賞,是一舉而兩得也。」眾聽命,乃走謁太后虔州。會虔 民作亂,鄉兵在外為應,與官軍相持。士𡸕詣執政,謂 當請太后急肆赦,人知免死,庶可安集。又宜急諭城 中,城中定則外寇可弭。譬如服藥,心腹已安,外禦風 濕,乃餘事耳。赦既下,城中遂定。遷右監門衛大將軍、 惠州防禦使。紹興二十一年卒,贈建寧軍承宣使,追 封建安郡王。

趙士⿰白靑

[编辑]

按:《宋史》本傳,「士。」⿰白靑太宗之後,商濮王之裔也。從上皇 俱北遷,乘間變姓名,入僧寺中落髮,衣僧衣以行。抵 會稽,扈駕循幸,以覃恩轉千牛衛將軍,奉朝請而卒。

趙不群

[编辑]

按《宋史》本傳:「不群字介然,太宗六世孫。宣和中,量試 授承事郎。靖康初,宰濟南章丘縣。縣當山東海北之 衝,不群募效用五千人,增城浚濠,為戰守備。敵攻圍 兩月不能下。遷維州通判,陞直祕閣,通判鎮江府。辟 充兩浙宣撫司主管機宜文字。高宗在越,詔改郴州。 時群盜出沒湖、湘間,不群嚴備禦,盜不能犯。進直顯」 謨閣,移知鼎州,充湖北兵馬副鈐轄。既而朝廷慮郴 失守,復留不群于郴。會岳飛破曹成,成遁,因犯郴,不 群乘城固守,拒郤之。進直寶文閣,移知宣州,軍需以 時辦,而民不擾。進秩二階,知廬州。酈瓊叛,擁不群北 去,尋釋之以歸。帝召見,問瓊叛故,不群曰:「由劉錡除 制置瓊等以為圖己,兼撫諭後時,故」叛,帝悔之,除知 荊南府,累遷兩浙路轉運副使,卒于官。

趙不尤

[编辑]

按《宋史》本傳:不尤有武力。靖康之難,與王明募義兵, 與金人戰,雄張河南北,盜皆避其鋒,曰:「此小使軍也。」 高宗即位,引眾歸,補武翼郎,從岳飛平金寇。飛死,檜 奪其兵,遣守橫州而卒。子善悉進士登第,累官敷文 閣直學士、兩浙轉運副使。

趙不𢙯

[编辑]

按《宋史》本傳:「不𢙯字仁仲,嗣濮王宗暉曾孫也。父士 圃,從上皇北遷,遙拜集慶軍節度使。不𢙯初補保義 郎,紹興二十七年登第,易左宣義郎,調婺州金華丞治縣豪何汝翼械請於郡,編隸他州,邑人慴服。除永 州通判。郡歲輸米,倍收其贏,民病之。不𢙯言於守,損 其數。帥司檄不𢙯錄靖州獄,辨出冤者數十百人。靖」 人德之,繪其像以祠。除知開州。開在巴東,俗鄙陋,不 𢙯為興學,俾民知孝義。郡有鹽井,舊長吏必遣所親 監之,私其利。不𢙯罷遣,鹽利倍入,郡計用饒,以羡餘 代民輸夏秋兩稅及天申節銀絹。在開二年,民絕鬥 爭,夜戶不閉。諸司交薦,以比古循吏。轉夔州轉運判 官,開人數千,遮城門不得行。至夔,民病上供銀,時部 使者以親故攝大寧鹽場,專其利,不𢙯斥去,而鹽獲 羡餘。乃出錢市羡鹽數十萬斤,易米得三萬餘斛,運 抵湖北,市銀以歸,代諸郡納上供銀,省緡錢十五餘 萬。改成都路轉運判官,適歲饑不𢙯,行抵瀘南,貸官 錢五萬緡,遣吏分糴。比至,下令曰:「米至矣。」富民爭發 粟,米價遂平。雙流朱氏獨閉糴,邑民群聚發其廩,不 𢙯抵朱氏法,籍其米,黥盜米者,民遂定。永康軍歲治 都江堰,籠石蛇絕江遏水以灌數郡田,吏盜金減役 夫,堰不固而圮田失水,故歲屢饑不𢙯。躬視,操板築, 繩吏以法,乃出令民業耕者,田主貸之,事末作者,富 民振之,老幼疾患者官為粥視,全活數百萬。黎州青 羌奴結兒反,制司調兵往戍,屬不𢙯給餉。故事,富人 出糧,而下戶以力致于邊,不𢙯曰:「民饑,不可擾也。」以 糴餘米發卒運之。已而朝廷命不𢙯攝制司。初,官兵 敗,前制使遣人賂奴結兒以和,不𢙯曰:「奴結兒,吐蕃 小種也,今且和,若大族何?」不聽。會酋豪夢束畜列率 數千人入漢地二百餘里,成都大恐,不𢙯靜以鎮之, 召僚屬飲,夜遣步將領飛山軍徑赴沉黎。又徙綿州 兵戍邛州為後援,戒之曰:「堅守勿動。密檄諸蕃部,生 獲吐蕃一人賞十縑,殺一人二縑。」於是邛部川首領 崖襪合諸部落大破吐蕃於漢源,斬夢束《畜列》首來 獻,凡十有六日而平。嘉州虛恨蠻入寇,不𢙯標吐蕃 百境上,蠻懼,一夕遁去。不𢙯乃令緣邊家出丁夫一 人,分戍諸堡,復其家。不𢙯罷歸,蜀人送者,自成都至 雙流,遮道不得行。未幾,除成都提刑,改陝西路轉運 判官。廷臣薦其賢,詔授右監門衛大將軍、惠州防禦 使、知大宗正事,非常制也。吏白承受,奏請須用中貴 人,不𢙯曰:「有司不存乎?罷?」不用中貴人,或請見,輒謝 出之。進明州觀察使,俄陞招慶軍承宣使。金人完顏 烈來聘,充館伴副使。金使從者,舊見館使皆對揖,不 𢙯不為禮。宴玉津園,不𢙯連射皆中,使者驚服。不𢙯 以文行訓勉族屬,薦其秀傑者,奏新學宮,增廣弟子 員,倣大學校定法,置「自訟齋」,使有過者讀書其中,人 人感勵。淳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七。贈開府儀同三司, 封崇國公。不𢙯性篤孝,生七歲,遭父北遷,每思慕涕 泣。長力學,母曹氏止之,答曰:「君父讎未報,非敢志富 貴也。登第時已入仕,法當超兩秩,請回授其母。母封 法止令人。」高宗嘉其志,特封郡夫人。居官所至有聲, 立朝好言天下事。蜀中武帥操重權,不𢙯請復置安 撫司,相維而治。其《論王抃不宜》揀選諸路軍,王友直 不可為副都指揮使,尤人所難言者。遇大旱,一日九 疏勸上求直言通下情,退而燔其槁。時布衣上書狂 悖多抵罪,不𢙯謂:「太上皇帝不罪言者,此宜書之御 座右。」帝悚然可之。既嘉其忠諒,每宴禁中,帝飲之酒, 顧謂皇太子曰:「此賢宗室也。」一日,坐待漏院,有給事 中白英國公借擊毬馬,不𢙯正色曰:「上惟一皇孫,萬 一馬驚墮,斬汝輩無益也!」馬竟不可得。所敬者朱熹、 張栻,栻死,為請諡,又請用熹。其好尚如此。

趙善俊

[编辑]

按《宋史》本傳:「善俊,字俊臣,太宗七世孫。父不衰,閩路 兵馬鈐轄。善俊初補承節郎,紹興二十七年登第,換 左承務郎,調南城丞,改昭信軍簽判,奇之。虞允文亦 薦其有邊帥才,除幹辦諸司審計司,知郴州。敷奏稱 旨,留為太府寺丞。尋攝帥、知廬州。會歲旱,江、浙饑,民 麋至,善俊括境內官田均給之,貸牛種、僦屋以居,死」 者為給,槥人至如歸。州城舊毀於兵,善俊葺完之。因 言:「異時恃焦湖以通饋餫,今既堙涸,宜募鄉兵保孤、 姥二山,治屋以儲粟。敵或敗盟,則吾城守有餘,餉道 無乏矣。」又增築學舍,新包拯祠,春秋祀之,人感其化。 累遷龍圖閣直學士,移知建州。建俗生子,往往不舉, 善俊痛繩之,給金穀損己俸以助其費。再知廬州,首 言:和好不可恃,當高坡浚池以為備。復芍陂、七門堰, 農政用修。免責屬邑坊場、河渡羨錢,百姓德之。以父 憂去,服闋,起知鄂州。適南市火,善俊亟往視事,弛竹 木稅,發粟振民。開古溝,創火巷,以絕後患。僚屬爭言 用度將不足,善俊曰:「吾將瘠己肥人。」乃省燕游車騎、 鼓吹之費。郡計用饒,代輸民役錢。再知建州,歲饑,民 群趨冨家發其廩,監司議調兵掩捕,善俊曰:「是趣亂 也。」諭許自新平米價,民乃定。邑尉入盜十三人死罪 以希賞,善俊辨其冤。徙知隆興府,移江西轉運副使。 時朝廷議減月樁錢,善俊言:「及州不及縣,則縣仍迫 乞於民,猶不減也。宜一路通裁其額,下之漕臣,科郡縣輕」重均減之。又奏:「和買已是白科,從而折變,益加 糜費,其數反重於正絹,併乞蠲減。黥卒遇赦還者,刺 充鋪兵,可除民害。」所言多見用。轉湖南帥。郴、桂地絕 遠,守多非才,善俊謂宜精其選,代輸潭州經、總制錢, 停醴陵淥水渡錢。加祕閣修撰,移知鎮江府。丁母憂, 終喪而卒,年六十四。善俊風儀秀整,喜功名,尤好論 事。孝宗時,日中有黑子,地屢震,每以飭邊備為戒。孝 宗英武獨運,缺相者累年。《善俊》極言相位不可無人, 尤人所難言者。

趙叔近

[编辑]

按《宋史》本傳:叔近,悼王元孫,榮良公克類之子也。建 炎元年,為秀州守。杭卒陳通反,詔辛道宗將西兵討 之。兵潰為亂,抵秀州城下,叔近乘城諭以禍福,亂兵 乃去。未幾,差權兩浙提刑,叔近招通,通聽命。叔近以 素隊數十人入賊城,眾猶不解甲,叔近置酒,推誠待 之,遂皆感服,城中稍定。叔近奏:「通初無叛心,止緣葉 夢得賞不時給,遂至紛爭,今已就招,請赦其徒二百 餘人。」帝許之。臺諫皆言不可,遂寢。叔近還秀州。已而 王淵兵至杭,詐傳呼云趙秀州來通郊迎淵,遂誅之。 初,淵在汴京,狎娼周氏,周氏後歸叔近,淵御之,乃誣 叔近通賊,奪職,拘于州,以朱芾代之。芾肆殘虐,軍民 怨憤,小卒徐明率眾囚芾,迎叔近領郡事。叔近不得 辭,因撫定之,請擇守于朝。奏未達,朝廷命張俊致討。 俊,淵部曲也,辭行,淵謂之曰:「叔近在彼。」俊諭意,領兵 至郡,叔近出迎,俊叱令置對。方操筆,群刀遽前斷其 右臂,叔近呼曰:「我宗室也。」俊曰:「汝既從賊,何云宗室?」 語未竟,已折首于地。徐明等見叔近死,遂反戈嬰城, 縱火驅掠。翌日,俊斬關入,捕明等誅之,取周氏歸于 淵。紹興九年,御史言叔近之冤,贈集英殿修撰。

趙叔向

[编辑]

按《宋史》本傳:「叔向,魏王之系也。方汴京破時,叔向潛 出之京西,金人退,引眾屯青城,入至都堂,叱王時雍 等速歸政,置救駕義兵。其後為部將于渙上變,告叔 向謀為亂,詔劉光世捕誅之。」

趙善譽

[编辑]

按《宋史》本傳:善譽,字靜之,父不倚,太宗之後也。善譽 幼敏慧力學,乾道五年,試禮部第一,初調昌國簿,攝 邑事,勸編戶裒金買田,以助嫁娶喪葬,捕得海盜全 黨,守欲上其功,善譽曰:「『奈何以人命希賞』?守益賢之, 薦於朝,授兩浙運幹,改知撫州臨川縣。縣嘗預借民 賦,善譽閱籍發逋負,按籍征催,卒以時辦集。遂罷預」 借,改常州添差。通判史浩言其賢,詔赴部堂審察。累 遷大理丞、湖北常平茶鹽提舉。會大旱,善譽通融諸 郡常平,計戶振貸。嗣歲麥禾倍收,民爭負以償,奏罷 稅場十餘,渡四十五,民便之。俾諸郡售田,委郡文學 董其入,以給計偕者。移潼川路提刑轉運判官。遂寧 守徐詡乏廉聲,部使者以其故,御史寬假之。善譽過 遂寧,詡出迎善譽,抑使循廊,詡大沮。郡人聞之,爭訟 其過。善譽劾諸朝,宰相王淮,善詡寢其章,善譽徑以 聞罷。詡又以羡貲給諸郡置莊民,生子及娠者俱給 米,威惠並孚。宗子寓蜀者少業儒,善譽即郡庠立學 以教之,人始感勵。引年乞祠,歸處一室,以圖書自娛。 無疾而卒,年四十七,時淳熙十六年也。善譽早失怙 恃,撫育諸季備至。居官廉靖自將,多所著述,郭雍、朱 熹嘗取其《易說》云。

趙希言

[编辑]

按《宋史》本傳:「希言,字若訥,惠王令懬元孫也。淳熙十 四年,第登,調衢州司戶。合郡民以計,表其坊里,摽其 戶數,為圖獻于守,守才之。西安令不職,守檄希言攝 邑,漕善令。會嚴州請復烏龍嶺稅場,檄希言往訪之, 俾令得復職。希言力陳烏龍場不當復,漕怒曰:『衢已 復孔步、章戴二場,何烏龍獨不可復』?希言謂二場當」 併罷去,漕不能奪,二場竟亦廢。改吉州司理。屬邑有 誣人以殺人罪者,吏治之急,囚誣服。希言鞫得實,檄 縣他捕,乃得真盜。用楊萬里、周必大薦,授臨安府司 法,改淮西總所幹辦。移書約諸郡:綱必時發,至即受 納,無滯留。始至軍庫見錢不滿千緡,此去庫錢充溢。 知臨安仁和縣,闢學宮四百餘畝。適大旱,蝗集御前 蘆場中,亙數里,希言欲去蘆以除害。中使沮其策,希 言驅卒燔之。臨平塘隄決,希言督役,親捧土投石,兵 民爭奮。隄成,因築重隄,後不復決。民病。和買絹折錢 重,希言節公費代其輸。除大社令。遷樞密院編修官 兼右司。上言:「諸將但務城守,敵來不拒,去不復追,異 時之憂,殆不止保江而已。宜諭諸將,一軍受圍,諸軍 共守,敵不渡淮則均受賞,以戰為守,毋以守為守。」遷 宗正丞,請南班得與輪對,許之。累遷祕書丞、著作郎、 軍器少監,皆兼右司,又充密院檢詳,為宰屬、樞掾凡 六年,奉祠去。嘉定十七年卒,年六十一。贈資政殿大 學士,封越國公,諡忠憲。子與權,登進士第,再中刑法 科,官至開府儀同三司。

===趙希懌===按《宋史》本傳:「希懌,字伯和,燕王八世孫。登淳熙十四 年進士第。趙汝愚帥福建,希懌為屬吏,嘗言治人如 修身,治政如理家,愛民如處昆弟。取古今官著惠愛 者,緝為一編,曰:『是吾師矣』。汝愚嘉之,薦于憲辛棄疾。 棄疾尚氣,僚吏不敢與可否,希懌獨盡言無所避。屬 邑候官苦稅重,每不登額,希懌稽核公帑羨錢以足」 之,棄疾亦薦其能。汝愚當國,調江東運司幹辦。同寅 有坐𠈁胄黨者,諸司莫敢薦,希懌賢其人,請以薦己 者薦之。改太平州通判。先是,盜黥而逃者,捕得處死。 希懌言:「強盜特貸命而輒逃者斬,今黥罪致死,非法 之平也。」自是皆減死論。遷江西茶鹽提舉。歲饑,惡少 聚劫,希懌將自臨按,幕屬力止之,不聽,曰:「希懌不出, 饑民終不得食,且召亂矣。」遂行。發粟賑給,禽首謀者 治之,其黨遂散。陞本路帥兼漕事。黑風峒羅世傳寇 郴陽,奸民潛通賊,陰濟以糧。希懌捕治之,賊乏食,乃 去。未幾,李元礪寇郴,陳廷佐寇南安,復誘羅世傳與 合,劫掠至龍泉。有何光世者,能知賊動息,希懌授光 世計,俾誘世傳誅元礪以自贖。功未竟,移知平江府。 其後世傳果縛元礪以獻,廷佐勢孤亦降,移知太平 州。希懌為倅日,習知其民利病,遂損折市價,減榷酤 額,以蘇民力。已而乞祠,遷端明殿學士,換昭信軍節 度使、開府儀同三司,致仕。嘉定五年,卒,年五十八。贈 少保,封成國公。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