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434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四百三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四百三十四卷目錄
將帥部彙考四
明〈總一則 太祖洪武二則 宣宗宣德一則 景帝景泰一則 英宗正統一則 武宗
正德一則 世宗嘉靖三則 神宗萬曆一則〉
官常典第四百三十四卷
將帥部彙考四
[编辑]明
[编辑]明內則「設五軍都督府,有左右都督、同知、僉事,統禁 軍;外中都置留守司,有正副留守。各省皆有都指揮 使、同知、僉事,統千、百戶之屬。」
按《明會典》:「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右都督,正一品;都 督同知,從一品;都督僉事,正二品。」
留守司。
洪武初,置「中都留守司。」 嘉靖十八年、增置「興都留守司。」 次中都而序,設官同。
正留守,正二品。副留守,正三品。指揮同知,從三品。 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二員,正二品。都指揮同知二 員,從二品。都指揮僉事四員,正三品。
衛指揮使一員,正三品。指揮同知二員,從三品指揮 僉事四員,正四品。衛鎮撫二員,從五品。
所。正千戶一員,正五品;副千戶二員,從五品所鎮撫 二員,從六品;百戶一十員。正六品。
凡天下要害地方,皆設官統兵鎮戍。其總鎮一方者 曰「鎮守」,守一路者曰「分守」,獨守一堡一城者曰「守備」, 與主將同守一城者曰「協守。」又有提督、提調、巡視、備 禦、領班、「備倭」等名,各因事異職焉。其總鎮或掛將軍 印,或不掛印,皆曰「總兵」,次曰副總兵,又次曰「參將」,又 次曰遊擊將軍。舊於公、侯、伯、都督、指揮等官內推舉 充任。
薊州鎮、鎮守一員。
鎮守總兵官舊設。隆慶二年改為總理練兵事務,兼鎮守,駐三屯營。今仍舊。
「協守」三員。
東路副總兵,隆慶三年添設,駐劄建昌營,管理燕河營、臺頭營、石門寨、山海關四路。中路副總兵,「萬曆四年,將三屯右營遊擊改設,與東西二路協守,俱給關防,駐劄三屯營,帶管馬蘭谷、松棚谷、喜峰口、太平寨四路。」 西路副總兵,隆慶三年添設,駐劄石匣營,管理牆子嶺、曹家寨、古北口、石塘嶺四路。
《分守》十一員:
通州參將,舊係守備,嘉靖三十一年革,添設副總兵,後又革,改設參將。所屬張家灣守備。山海關參將,舊係守備,嘉靖二十八年設遊擊,隆慶三年裁革,改設參將,駐劄本關。石門寨參將,舊係遊擊,嘉靖三十六年改設,令與燕河營參將分守地方。所屬黃土嶺、大毛山、義院口三提調。燕河營參將,舊設。所屬冷口、桃林口二提調,臺頭營參將。隆慶三年,將永平遊擊改設參將,移駐臺頭所屬界嶺口、青山口二提調,太平寨參將。舊有參將,裁革,後設灤陽營參將,太平寨設遊擊。嘉靖六年復添設將,灤陽營參將,仍歸太平寨所屬擦崖子、榆木嶺二提調,馬蘭谷參將。舊設後改遊擊。嘉靖間革遊擊,將鯰魚口參將歸馬蘭谷所屬大安口、將軍關、黃崖口、寬佃谷四提調,牆子嶺參將,嘉靖三十一年設,所屬牆子嶺、鎮鹵關二提調,古北口參將,嘉靖十七年設,所屬司馬臺、潮河川二提調,石塘嶺參將,嘉靖三十一年設,所屬田馬關、大水谷二提調,喜峰口參將,舊係守備,萬曆二年,以屬夷進貢孔道,改設參將。所屬董家口、李家谷、二提調。
《遊擊將軍》六員:
舊有密雲、遵化、三屯三輜重營遊擊,俱萬曆十一年革。總督下右營,嘉靖四十二年設,駐劄密雲城。「遵化左營,嘉靖四十二年設,駐遵化城。」 巡撫標下領兵馬總兵,下左營,嘉靖四十二年設,管本營標兵,駐三屯、松棚谷,隆慶二年設,所屬羅文谷、洪山口、龍井兒三提調。曹家寨,嘉靖三十一年設。大水峪,嘉靖三十一年設。上六員、各給旗牌三面。副
「統領南兵遊擊將軍」三員:
中路駐劄馬松,東路駐劄建昌,西路駐劄石匣,俱隆慶六年設。
「領班《遊擊將軍》」七員:
統領天津春班官軍,寧山春班官軍,通津春班官軍,防邊回日,駐劄通州、德州春班官軍,天津秋班官軍,德州秋班官軍,瀋陽秋班官軍,以上七員原俱係大寧都司,萬曆三年改為遊擊,仍舊領班防邊回日,各駐本班軍衛所地方操練。
坐營官八員:總督中軍副總兵,隆慶二年設,駐劄密雲。「管傳宣號令事務。」 總兵中軍官,嘉靖三十三年設,駐劄三屯營。建昌營坐營官,萬曆元年設。石匣車營,振武車營,駐密雲。漢兒莊車營,遵化右車營,以上四員,舊係遊擊,萬曆十年改操練步兵。溧陽車營,萬曆十一年因裁革。寧夏容兵新募三千《土著》設。
守備八員。
舊有三河霸州守備,萬曆八年革。《薊州》城地方,先經裁革,嘉靖三十八年復設。舊霸州地方,萬曆八年革,十三年復設。遵化城地方,先經裁革,嘉靖三十八年復設。今與永平城各管轄衛所、關防、門禁,緝捕盜賊。密雲城地方,嘉靖四十年設。永平城地方,先經裁革,嘉靖三十八年復設。三屯營地方,隆慶二年設。崔黃口地方,舊委操守。嘉靖四十一年,改設守備,統領寶坻等四縣民壯、武清等二衛軍餘,上至河西務,下至丁字沽巡哨。萬曆三年,題准漕河東西一帶,并楊村、河西務,盡屬管轄張家灣地方。嘉靖四十三年設備禦。萬曆三年改守備。
把總一員。
密雲管河。萬曆元年添設。
提調官二十六員。
黑谷關「舊係守備,嘉靖四十年改設為曹家寨,萬曆四年改駐黑谷關。」 吉家莊口關,「萬曆元年添設司馬臺,嘉靖三十六年改為古北口,萬曆四年改駐司馬臺。」 潮河川關,嘉靖三十六年設寬佃谷口關、義院口關、界嶺口關、擦崖子關、桃林口關、羅文谷關、大安口關。將軍關舊為將軍石,萬曆四年改牆子嶺關。白馬關大水谷關舊為石塘嶺,萬曆四年改。黃土嶺關舊為一片石,萬曆四年改。大毛山嶺關青山口關冷口關、榆木嶺關董家口關洪山口關黃崖口關龍井兒關李家谷,萬曆四年添設於喜峰口,管各路撫賞事宜。「鎮鹵關」 以上舊係該鎮委用把總,「嘉靖七年照例疏名具奏,推用提調。」
昌平鎮,鎮守一員。
鎮守總兵官,舊有副總兵,又有武臣提督。嘉靖三十八年裁副總兵,以提督改為鎮守總兵,駐昌平城,聽總督節制。其天壽山、鞏華城、黃花鎮、居庸關一帶參遊守備,西自鎮邊城,東至渤海所,各關隘俱屬統領。今各鎮邊軍,人衛不干與。
《分守》三員:
居庸關參將,舊係分守,嘉靖四十三年改參將。所屬石峽峪、灰嶺口、八達營三守備。黃花鎮參將,舊設,嘉靖間,令移駐渤海所防禦。其渤海所守備,照舊駐黃花鎮,與內守備同城居住。黃花鎮邊務,仍聽參將督理。所屬慕田谷提調。黃花鎮守備。橫嶺口參將,嘉靖三十二年添設,駐鎮邊城,嘉靖四十五年移駐橫嶺口所屬鎮邊城、白羊口二守備。
《遊擊將軍》二員:
總兵標下,嘉靖四十一年,設石騎營,原係鞏華城遊擊。萬曆四年,改駐昌平,統馬兵。
坐營官三員。
左車營,萬曆十年以永安營遊擊,改駐昌平。右車營,萬曆十年以白羊口遊擊改,仍駐本處昌平。總兵,下。嘉靖四十三年,設永安營坐營,萬曆二年改總兵。下。中軍傳宣號令。
守備十員。
鞏華城,萬曆元年設昌平管河把總。四年改為守備,令不妨原務,兼守城池。天壽山,舊設。涿州城,舊設懷柔,隆慶二年設。黃花鎮,舊設灰嶺口,隆慶五年設。白羊口,舊設鎮邊城,原設,駐橫嶺口,嘉靖四十五年移駐鎮邊城。石峽峪,隆慶二年添設。八達嶺,舊係把總,駐居庸關,嘉靖四十三年改為守備,移駐八達嶺。
提調官一員。
舊有長峪城,萬曆八年革。慕田峪關,舊名「渤海所」 ,萬曆四年改設。
遼東鎮守一員。
征鹵前將軍總兵官舊設,駐劄廣寧。隆慶元年、令冬月移駐河東、遼陽適中地方。調度防禦,應援海州、瀋陽
「協守」一員。
遼陽副總兵舊係分守。嘉靖四十五年改為協守。節制開原、海州、險山、瀋陽等處駐劄。本城所轄參、遊守備共二十二員。開原、海蓋,有警徑自策應。
《分守》五員:
開原等處參將,此下俱舊設。嘉靖四十二年,以鎮守總兵駐遠,不能應援開原、海蓋,令開原、《海蓋》二參將,聽遼陽副總兵調遣。隆慶五年,令防冬,駐劄中固,兼防南北無事,仍駐開原。《錦義》右參將,駐劄義州。《海蓋》右參將,舊係備禦,駐西平堡。嘉靖三十
九年、令仍回海州駐劄,專管海蓋地方、并東昌、東勝二堡。寧遠參將駐劄本城寬奠堡參將。嘉靖四十三年設險山參將、分守鎮東等一十三處。萬曆元年改設
《遊擊將軍》八員:
「前屯,嘉靖四十一年添設,兼管沙河、東關二城。錦州、新興、黑莊窠等堡,駐劄中後所。」 廣寧左營,嘉靖十六年設廣寧遊擊,令駐廣寧,管遼河迤西,直抵山海關。萬曆元年添右營,此改為左營。《廣寧》右營,萬曆元年添設,如寧前修邊,即領兵在彼防工,有警與彼中參、遊相機防勦。車營,隆慶三年添設,兼管營田事,駐劄三安堡、鎮武堡。嘉靖四十一年,以三岔河至盤山等處切近鹵穴,添設兼管沙嶺、西寧、西興、盤山等處。所轄備禦、提調,俱聽統攝。瀋陽舊設,聽遼陽副總兵調遣。隆慶元年,改長營堡,屬瀋陽管理。又令移駐平鹵堡防守,領兵入衛。舊設,駐劄廣寧鐵嶺,萬曆八年添設。
守備五員。
舊有管理開原馬市,今裁革靉陽等處,此下俱舊設錦州城、金州城。鎮靜堡,舊隸廣寧備禦,嘉靖三十九年以統束遙制,不便添設。清河堡,舊係提調,嘉靖四十一年改設。
坐營中軍官一員:
廣寧嘉靖四十二年添設。
備禦十九員。
前屯城。此下俱舊設大清堡,萬曆二年自義州移駐。寧遠城。廣寧城。東昌堡,萬曆三年自海州移駐汎河城、懿路城。鎮西堡,舊駐鐵嶺城、中固城、開原城,兼管馬市。蒲河城、撫順城、瀋陽城,隆慶元年以長營堡屬管,初與遊擊同住一城,今移平鹵堡防守。西平堡,嘉靖三十九年添設,專管「三岔河迤西、西平、西寧、西興」 、鎮武四堡,長勇堡、武靖營堡,「屬管長安堡。上二堡舊為提調,嘉靖三十九年,以地當衝邊,提調權輕,改設。江沿臺堡,嘉靖四十四年添設,兼轄湯站、鳳凰鎮等堡。」 右屯衛,嘉靖三十九年,設為提調。慶雲堡,萬曆四年添設。
保定鎮,鎮守一員。
鎮守總兵官。「弘治十八年,設保定副總兵,復改參將。正德九年,復改副總兵,分守保定地方。嘉靖二十年,改為鎮守副總兵。三十年,改為鎮守總兵官。萬曆元年,令春秋兩防,移駐浮圖峪,遇有東警,移駐紫荊關,以備入援。」
《分守》四員。
紫荊關參將,嘉靖二十一年設總領。倒馬關、浮圖峪守備官。龍、固二關參將,嘉靖三十年添設,駐劄茨溝地方。所屬龍泉關把總。馬水口參將,舊係守備,嘉靖三十三年改設,所屬沿河口守備。倒馬關參將,舊係守備,嘉靖二十四年改設,所屬插箭嶺守備。
《遊擊將軍》六員:
舊有保、河二府民兵總兵標營,萬曆八年革。河間領軍舊設,正德十一年革,後復設。河間、滄州往來
劄定州領軍舊設,駐劄府城。井大二道民兵。嘉
靖四十四年,添設保定車營,統領巡撫標下馬兵。此下四營俱屬萬曆二年添設真定車營,統領總兵標下馬兵。保定巡撫標營
坐營中軍官一員:
舊有保定左營,萬曆八年革。「總兵。」 下,萬曆八年添設。
守備七員。
德州舊設。河間,舊設河間、滄州,往來駐劄。真定,舊設,嘉靖二十八年令兼管龍泉、固關二關事務。浮圖峪,舊係把總,嘉靖三十三年裁革,設守備。插箭嶺,嘉靖二十四年添設。白石口舊係把總,嘉靖三十三年改設。沿河口,舊為馬水口守備,嘉靖三十三年改設。
把總七員。
烏龍溝舊設浮圖峪,嘉靖二十七年設。龍泉關,舊設固關,嘉靖二十一年添設,在甘桃鋪西。狼牙口舊駐倒馬關,嘉靖三十一年改駐。大龍門,舊設金水口,舊為沿河把總,嘉靖三十三年改設。
《忠順官》一員。
保定等衛、定州等衛二員舊名「達官」 ,隆慶二年,改為「忠順」
宣府鎮守一員。
鎮朔將軍總兵官舊設
「協守」一員。
副總兵舊設。駐劄宣府鎮城。嘉靖二十八年,今移駐永寧城
《分守》七員:
北路獨石馬營參將此下俱舊設。所屬「石城馬營」
「堡、龍門衛城、赤城堡、龍門所城、滴水崖堡、馬安嶺城、雲州堡八守備。東路懷來、永寧參將所屬靖邊堡、四海冶堡、保安舊城、保安新城、懷來城五守備,嘉靖二十八年,令移駐四海冶,仍募兵三千,充二路防守。」 「上西路萬全右衛參將所屬萬全右衛、左衛城、張家口堡、新開口堡、新河口堡、膳房堡,六守備。南路順聖、蔚廣參將所屬順聖川,西城、東城、深井堡、蔚州城、廣昌城五守備。」 「中路葛峪堡參將所屬葛峪堡守備。下西路紫溝堡參將,嘉靖四十五年添設,所屬紫溝堡、懷安城、西陽河堡、洗馬林堡四守備。提調南山參將,嘉靖四十五年添設,駐劄柳溝口,所屬岔道城守備,統募兵三千,防守南山。」
遊擊將軍三員:
舊有標正營遊擊,併車兵營坐營官,俱萬曆九年革。舊遊兵舊設。新遊兵舊設以上二員,每年輪流一員入衛薊鎮,回駐鎮城東路,嘉靖三十六年添設,駐劄懷來城。
坐營中軍官二員:
巡撫。下。萬曆五年設,帶管標兵坐營,兼撫邊事務。總兵。下。隆慶四年設。
守備三十一員。
「舊有延慶守備、領班備禦二員,萬曆八年革。巡撫,下,萬曆八年設,標下管撫夷事務。」 獨石城,此下俱舊設馬營堡、赤城堡、蔚州堡、龍門衛、龍門所、雲州堡、長安嶺堡、滴水崖,舊守雕鶚堡,嘉靖二十五年改守此。萬全左衛,「此下俱舊設萬全右衛。」 張家口堡、懷安城、紫溝堡、新開口堡、西陽河堡、新河口堡、洗馬林堡、保安新堡,保安舊堡,懷來城,四海冶,順聖東城,順聖西城,葛峪堡,膳房堡,「嘉靖二十五年添設。靖邊堡,隆慶五年,改設。岔道城,嘉靖三十五年,添設。深井堡,嘉靖三十七年,添設。廣昌城,舊係守備,嘉靖三十二年,改設參將,今備磁窯等口,三十七年復設。」
大同鎮守一員。
征西前將軍總兵官舊設,駐劄大同鎮城
「協守」一員。
副總兵舊係左副總兵。萬曆五年革去「左」 字,駐劄左衛城。
《分守》九員:
「舊有威遠城參將一員,萬曆八年革。」 「東路參將,舊設,駐劄天城城,所屬聚落城、陽和城、天城城、靖鹵堡、瓦窯口、守口堡六守備。」 「北東路參將,舊係北路,嘉靖二十八年改設,駐劄得勝堡,所屬鎮羌堡、弘賜堡、鎮川堡、鎮邊堡、鎮鹵堡、鎮河堡六守備。中路參將,舊設,駐劄右衛城,所屬左衛城、右衛城、威遠城、雲石堡、殺虎」 堡、牛心堡六守備。西路參將,舊設,駐劄平鹵城,所屬平鹵城、迎恩堡、威虎堡、威平堡,四守備。「北西路參將,舊係南路,嘉靖二十八年改設,駐劄助馬堡所屬助馬堡、破鹵堡、滅鹵堡、威鹵堡、寧鹵堡,五守備。」 井坪城參將,「舊為宣府廣昌參將,嘉靖三十七年改駐大同靈丘城,隆慶五年改駐朔州城,萬曆」 三年移駐。所屬井坪城、朔州城、乃河堡、馬邑城、應州城、懷仁城六守備,新坪堡參將,嘉靖四十五年添設。所屬新平堡、保平堡、平遠堡三守備,總督標下,左掖參將,舊為中軍,嘉靖三十年改設遊擊,四十五年改設。今分領左掖兵馬參將,右掖兵馬遊擊。
《遊擊將軍》二員:
舊有正兵標下遊擊,萬曆九年革。總督標下右掖,嘉靖四十五年,添設兵車營,嘉靖四十年,添設兵車營參將,四十二年改為西路遊擊,萬曆元年,復設兵車營遊擊兼「巡撫中軍。」
入衛遊擊四員:
二員。舊設。嘉靖三十四年、添設一員。四十二年、改設一員。每年、輪流二員、入衛薊鎮、回駐鎮城
坐營中軍官二員:
總督標下。萬曆元年,添設總兵。下。舊設。
守備三十九員。
「舊有廣靈守備,萬曆八年革。右衛城,此下一十二城,俱舊設。應州城、陽和城、平鹵城、左衛城、天城城、朔州城、威遠城、馬邑城、井坪城、靈丘城、渾源城、懷仁城、高山城,嘉靖十七年添設。弘賜堡,此下五堡,嘉靖十八年添設。」 鎮川堡、鎮邊堡、鎮鹵堡、鎮河堡、破鹵堡,「此下七堡,俱嘉靖二十三年添設。」 威鹵堡、滅鹵堡、寧鹵堡、「殺虎堡、迎恩堡、鎮羌堡,此下三堡,係嘉靖二十五年添設。助馬堡、新平堡、靖鹵堡,舊係操守,嘉靖三十二年,改設牛心堡,嘉靖三十七年添設雲石堡,嘉靖二十三年,添設拒敵堡,三十七年,改瓦窯口堡,嘉靖三十七年,添設把總,四十四年改為操守。萬曆三年,以貢使經由之路,將永嘉堡守備改調」 管轄李家寨地方。平遠堡、舊係操
守,嘉靖四十四年改設。保平堡,舊係操守,嘉靖四十四年改設。乃河堡,嘉靖四十四年添設操守,隆慶元年改設。萬曆八年,議「將本堡將軍會」 地方,建堡一座,添設官防守。威平堡,嘉靖四十五年添設操守,隆慶元年改設。守口堡,舊係操守,萬曆三年改。聚落城,舊係操守,萬曆七年改設。
山西鎮守一員。
總兵官舊係副總兵。嘉靖二十年改設,駐劄寧武關,防秋,移駐陽方口,防冬,移駐偏關。
「協守」一員。
副總兵嘉靖四十四年添設,專駐偏關。選奇兵三千,防河、防邊。今駐劄老營堡。
《分守》六員:
東路代州等處左參將,舊為老營堡參將,嘉靖二十一年改設。「所屬:廣武站守備。所管地方,東自霍家坡起,西自廣武王野止。」 西路偏頭關等處右參將,舊為神池堡參將,嘉靖二十一年改設。所屬老營堡、水泉營、岢嵐州、滑石澗四守備。太原等處左參將,嘉靖二十一年添設。「中路利民堡右參將,舊為神池堡守備」 ,嘉靖十九年改為利民堡。二十一年改設岢嵐、石隰參將,三十五年改設,駐劄荍麥州。所屬寧武關、神池堡,設角堡三守備。河曲縣參將,嘉靖三十八年添設守備,隆慶二年改調,駐劄夾溝營。北樓口參將,舊係備禦。嘉靖二十二年改遊擊。三十七年改設。所屬平荊關、北樓口二守備。所管地方:東自「平刑關石窯巷起,西至茹越口霍家坡止。」
遊擊將軍一員:
偏頭關,嘉靖十九年,設於八角堡。二十一年,改「老營堡。」 隆慶二年,改「馬站堡。」 萬曆四年,以堡小水草不便,止留軍一千,令千總統領。其餘令遊擊帶領,移駐偏關
坐營中軍官一員:
嘉靖三十八年添設。駐劄寧武關。以都指揮體統行事。
守備十三員。
總兵標下,萬曆六年添設。偏頭關,舊設,萬曆八年革,十一年復設。利民堡,舊設,萬曆八年革,十一年復設。寧武堡,舊設老營堡,嘉靖二十一年添設。神池堡,嘉靖十九年革,二十一年復設。廣武站。舊守代州,嘉靖二十一年改守。平刑關。舊為北樓口備禦,嘉靖二十一年改設北樓口,嘉靖三十六年添設。岢嵐石隰,嘉靖二十一年添設參將。三十五年改設八角堡,嘉靖二十一年添設水泉營,隆慶六年添設汾州舊為參將,隆慶四年改設。屬盤道梁操守。
《操守》二員。
盤道梁口嘉靖四十五年添設滑石澗。萬曆六年設守備。十一年革,改設操守
延綏鎮守一員。
鎮西將軍總兵官,舊設,駐鎮城。
「協守」一員。
定邊右副總兵定邊營又有遊擊守備都司三員。嘉靖四十一年,裁革遊擊都司,添設總兵,分守安定、鎮靜等處,提調大牆及牆口等處。所屬參將守備共四員。
《分守》六員:
分守孤山參將,舊為東路左副總兵,鎮城協守。隆慶元年改駐孤山,萬曆四年改此。所屬黃甫川一守備。東路右參將,舊設,駐神木堡,所屬高家堡、大柏油堡二守備。西路左參將,舊駐安邊營,成化間移新安邊營,嘉靖二十一年復駐舊安邊營。中路參將,嘉靖四十三年添設,駐鎮靖堡,所屬靖邊營守備。分守清平「參將,舊係守備,四十五年改設遊擊將軍,萬曆四年改設。榆林保寧參將,萬曆四年添設。分守魚河、歸德、波羅、響水、保寧、常樂、雙山、鎮川八堡。」
《遊擊將軍》二員:
左營舊係鎮城,右營舊係領軍。二員俱萬曆十一年改,仍駐鎮城。
入衛遊擊四員:
駐鎮城。每年輪流二員入衛薊鎮。
守備十一員。
高家堡,嘉靖二十九年添設。寧塞營,嘉靖四十三年添設。靖邊營,萬曆元年添設。黃甫川,此下三員,舊係操守,俱萬曆元年改設。大柏油堡,專屬東路參將。甎井堡、波羅堡,萬曆四年裁魚河守備改駐此,兼管響水一堡。雙山堡、清水堡,以上二員舊設,萬曆八年革,十三年復。懷遠堡、柳樹澗以上二員,萬曆十三年添設。
坐營中軍官一員
鎮城嘉靖三十三年添設。
寧夏鎮守一員。
征西將軍總兵官舊設
「協守」一員。
副總兵舊設。俱駐劄鎮城。
《分守》四員。
東路右參將,舊設,駐劄花馬池。「西路左參將,舊設」 ,駐劄寧夏後衛。靈州左參將,每年河開之後,移駐清水營,防守河凍往來靈州,通防橫城至秦壩沿河一帶地方。「北路平鹵城參將,舊設。」
遊擊將軍三員:
舊有入衛遊擊一員,萬曆八年革。鎮城舊有二員,萬曆八年革一員。興武營廣武營上二員,舊係操守,嘉靖十七年改為分守,萬曆九年改設。
守備三員。
舊有備禦領班二員,萬曆九年革。玉泉營舊守邵岡堡,嘉靖九年革。十二年改守石空寺、橫城堡。以上二員、萬曆十二年添設
坐營中軍官二員:
巡撫下千總。隆慶三年添設。總兵。下。舊設
管理鎮城都司一員:
舊設。舊有領班都司二員。萬曆九年革
管理水利屯田都司一員:
舊設。萬曆八年革,十一年復。
甘肅鎮守一員。
平羌將軍總兵官,舊設,駐劄鎮城。
「協守」一員。
甘肅左副總兵舊設。嘉靖四十四年。今暫駐高臺防禦。其平川守備、鎮夷操守、悉聽節制。隆慶四年、令仍回鎮城、照舊協守
《分守》五員:
涼州右副總兵,舊設。莊浪左參將,舊設。所屬紅城子、鎮羌二守備。肅州右參將,舊設。西寧參將,舊設。鎮番參將,舊設,後改為守備。正德四年改設。
《遊擊將軍》四員:
莊涼嘉靖二十三年復設,後移駐安遠站,四十一年移駐黑松堡。萬曆三年,令統領西寧上班兵馬赴石灰溝屯駐,兼管西、南二州、通海、路口。高臺舊設,萬曆八年革,十一年復設碾伯。萬曆十二年添設巡撫標下,隆慶五年添設,駐鎮城。
坐營中軍官一員:
隆慶四年設,以都指揮體統行事。五年,改為遊擊。駐鎮城。
守備十一員。
洪水堡,舊設。山丹衛,舊設。紅城子堡,舊設。鎮羌堡,舊設。寧遠堡,舊為永昌守備,隆慶六年改駐。平川堡,嘉靖二十九年添設,駐劄高臺嘉峪關,隆慶三年添設。古浪,舊設,萬曆八年革,十二年復。巴暖、三川、北川、碾伯,改鎮邊。以上三員,舊俱操守,萬曆十二年改。
領班備禦都司四員:
「甘州頭班,甘州次班,涼州頭班,涼州次班」 ,以上四員,舊設。隆慶元年革,萬曆十一年復上班,聽候,分布甘、涼地方。下班駐臨洮、鞏昌。
陝西鎮守一員。
總兵官,舊居會城,今移鎮固原。
《分守》六員:
洮岷副總兵,舊係守備,嘉靖十一年改參將,萬曆六年改副總兵,駐洮州。河州參將,舊係守備,嘉靖三十八年改設臨洮、河州二衛,官軍悉聽節制。蘭州參將,舊為固原參將,嘉靖九年改設,分守蘭靖地方,禦鹵巡捕礦賊。靖鹵參將,舊係守備,隆慶四年改設。陝西參將,萬曆元年添設階文。西固參將,舊係守備,萬曆三年改設所屬西固、文縣二守備。并西固、階州、文縣三千戶所
《遊擊將軍》四員:
舊有中路遊擊一員,萬曆八年革。「固原東路,舊設,在紅德城駐劄,應援東路乾溝、乾澗、花馬池等處。」 固原西路,嘉靖二十年添設,領兵三千,駐劄西安州,應援西路蘭靖、莊涼等處。總督下左營,原係標下,萬曆十二年改設,駐固原。總督下右營,萬曆十二年添設。
中軍官一員:
總督下。萬曆八年添設。
守備八員。
固原、舊守蘭州,嘉靖九年改岷州,此下俱舊設。環慶、西固城、文縣,嘉靖二十九年添設。漢中,嘉靖四十四年添設。永安堡。舊裴家川堡,隆慶五年改名,添設守備。舊洮川堡,隆慶五年設操守,萬曆十二年改守備。
坐營中軍官一員
總兵官,萬曆四年添設。
「四川鎮守」一員。
總兵官。隆慶五年添設,駐劄建武所。凡都司、衛、所、宣慰、宣撫、土知府、招討等司、與副、參、遊等官、俱聽節制。
《分守》一員。
《分守松潘》副總兵舊設,駐劄本處;所屬參、遊共四員。
《協守》二員。
協守松潘東路左參將,舊駐小河。嘉靖二十六年、移鎮龍州。協守松潘南路右參將,舊設,駐劄茂州。二參將俱聽分守副總兵節制。
《遊擊將軍》二員:
東路,舊設駐劄疊茂。南路,舊住龍州,嘉靖二十六年,移於小河一帶,往來巡視。
守備六員。
臘嘉靖二十年添設提督高屯等一十四墩堡,雅黎、敘瀘、壩底、寧越此上俱舊設,俱駐劄本處。「會鹽」嘉靖二十六年添設總兵坐營官一員,隆慶五年添設,駐建武所
雲南鎮守一員。
征南將軍總兵官,舊設,駐劄雲南府。
《分守》三員:
臨元參將,舊係守備。嘉靖四十五年改參將,後復守備。萬曆十一年又改參將,駐臨元城,管臨安衛通海禦新安等處。永昌參將,萬曆十一年添設,駐永昌,管騰衝、蒙化等處。順蒙參將,萬曆十一年添設,駐順大適中,管順寧、景東等處。
守備二員。
洱海嘉靖四十二年添設,駐大姚縣。《騰衝》。舊設「金滄」 ,萬曆十一年改。
「巡撫」中軍坐營官一員。
隆慶四年添設
貴州鎮守一員。
總兵官舊設。嘉靖三十二年,加提督麻陽等處地方職銜,駐劄銅仁,節制鎮筸參將,督提兩省漢、土官兵。湖廣鎮筸九永二守備,常德辰沅九永,施州六衛,永順保靜二宣慰,施南散毛等宣撫,五寨等長官,四川酉陽宣撫,平茶邑梅等長官,悉聽節制。
《分守》二員。
提督清浪右參將,駐劄清浪衛。軍民俱隸湖廣提督。川、貴迤西左參將,俱舊設。駐劄歇馬壩、永寧衛。
守備七員。
普安駐劄安莊衛。銅仁駐劄平頭長官司迤東。嘉靖二十五年設,管普安、烏撒等處。畢節駐劄烏撒衛。此上俱舊設。都勻,駐劄平越衛。壩陽,隆慶六年添設,駐劄壩陽,統領標兵。思石,舊設,駐劄龍泉長官司,後移駐石阡府,聽播州參將節制。
「巡撫」中軍官一員:
嘉靖四十三年添設。駐劄貴陽府
廣西鎮守一員。
總兵官舊係副總兵,嘉靖四十五年改設,駐劄桂林,統轄全省,兼制柳慶參備衛所征勦事情。
《分守》五員:
潯梧左參將,駐劄岑溪。柳慶右參將,俱舊設,駐劄柳州。《永寧》參將,隆慶五年添設,駐劄永寧。思恩參將,舊係守備,萬曆三年改設。昭平參將,萬曆元年設,九年改守備,十三年復設。
守備三員。
興安、慶遠俱舊設永寧。隆慶五年添設,駐劄永福。
「總兵」坐營官一員。
萬曆四年復設
「湖廣鎮守」一員。
平蠻將軍總兵官,舊設,嘉靖十年革,十二年復。萬曆八年又革,十二年復,駐省城。
《分守》三員:
黎平參將,「舊為靖州參將。萬曆九年改駐五開衛地方,整飭五靖銅偏、鎮清、平沅八衛、天柱等所,兼制黎平府屬縣土司。鎮筸參將,舊係守備。嘉靖二十三年改設,駐劄五寨,統御常德等六衛、永順等宣慰司、施南等宣撫司、筸子坪等長官司及鎮筸九永二守備,貴州銅仁等長官司及守備,四川酉陽宣撫、平茶邑」 梅等長官司鄖陽參將,萬曆九年添設。
守備十一員。
武岡永道、清鎮、郴、桂俱舊設,駐劄宜章,聽巡撫及南贛參將節制。九永嘉靖三十年復設,駐劄九谿地方,管轄施州衛,統領永定、九谿、大庸、麻寮、添平、安福等衛所,防制永順、容美諸夷,聽川湖守巡官節制。靖州移駐五開,往來銅、靖、荊、瞿,駐劄荊州,聽鎮守撫治等官并兩省兵備節制,分屬安沔地方。
統領施州、瞿塘、忠州、長寧、遠安、夷陵、枝江諸衛所。鄖、襄駐劄鄖陽府。帶管襄陽一府鎮筸,巡視洞庭湖。駐劄岳州公館。此上俱舊設三江口。萬曆二年添設,駐劄本處
把總一員。
舊有新店一員,萬曆十年革。大團山,萬曆四年添設,駐劄本處金鋪觀哨守。長沙、岳州二衛,官軍悉聽節制。
廣東鎮守一員。
總兵官舊為征蠻將軍、兩廣總兵官。嘉靖四十五年分設,駐劄潮州府,管轄全省軍務。
「協守」一員。
潮漳副總兵,萬曆三年添設,駐劄南澳。所屬福建南路參將、遊兵把總,廣東柘林守備、潮州參將,及潮、漳二府沿海衛所。
《分守》七員:
潮州參將,舊設,萬曆八年革。十二年復設,駐潮州府,統轄潮海等處。瓊崖參將,嘉靖十九年「添設瓊州參將,兼管雷、廉。隆慶六年改設,駐劄瓊州府。崖陵所屬白沙寨把總,撫黎防寇。」 雷廉參將,隆慶六年添設,駐劄雷州府所屬白鴿寨把總所,統自廣海以西,直抵交南。東山參將,舊為高州參將,又為高、肇、韶廣參將,萬曆四年改設,五年又改駐富霖所領兵三千名,內分一枝,戍守南鄉西山參將,舊肇慶韶廣參將,又為遊擊,萬曆四年改設,五年又改駐函口所領兵三千,內分一枝,戍守封門督理廣州海防參將,舊為廣州惠潮海防,萬曆三年改設,駐劄東莞。南頭所,統廣海以東,直抵福建。惠州參將,隆慶六年添設。駐劄海豐縣。所屬碣石寨把總。萬曆二年、令移駐新田
練兵遊擊將軍一員。
萬曆四年添設,駐劄肇慶地方。專在總督軍門標下。
守備五員。
南韶嘉靖四十二年添設,駐劄英德縣,聽南贛參將節制。羅定舊設,萬曆五年移駐羅定州。恩平隆慶六年添設,駐劄本縣。柘林嘉靖四十五年添設。廣海隆慶六年添設,駐劄本衛。
坐營中軍官二員:
兩廣軍門,隆慶六年、添設總兵標下。隆慶六年設把總。萬曆八年改為坐營。并管領把總所練標兵
把總四員。
瓊州白沙寨,嘉靖四十五年,添設白鴿門水寨,嘉靖四十五年,添設碣石水寨,嘉靖四十五年,添設北津水寨,隆慶六年,設西路巡海參將。萬曆四年,改為「陽電海防。」 八年,改設。
南直隸提督一員。
狼山副總兵嘉靖三十七年添設,駐劄通州。水路自瓜儀周家橋掘港直抵廟溪、雲梯關;陸路自通太、淮、揚、天長直抵鳳、泗。各參將、守備、把總等官悉聽節制。
鎮守一員。
江南副總兵,舊係總兵官,駐劄福山港,復移駐鎮江,後復駐鎮江、儀真兩處。嘉靖八年裁革。十九年仍設。二十九年仍革。三十二年,又設為副總兵官,駐金山衛。四十三年,改駐吳淞,專管江南水陸兵務。
《分守》二員。
徐州參將,隆慶四年,自睢陳參將改所轄徐州、武平、曹、濮、睢、陳等處地方兵,分為二營,徐州一營,宿州一營,歸德一營。《糧運行》駐徐州,以保運道。《冰合》駐宿州,以防陸路。春駐歸德,以防竊發。金山參將,舊以蘇松參將駐金山,防禦沿海柘林、青村、南匯、川沙一帶。後改遊擊。萬曆二年改設,以劉家河參將移駐。
遊擊將軍一員:
劉家河舊係參將,駐金山。萬曆二年改設,以金山遊擊移駐崇明。
守備六員。
儀真,駐劄儀真江口,專管江北備倭捕盜事務。安慶二員俱舊設,駐劄雷港。鹽城,舊係參將,嘉靖四十三年改設,無事駐劄邳州,有事防守。鹽城、泗州,嘉靖三十七年添設,萬曆二年,令專一防護陵寢。掘港,舊係把總,嘉靖三十六年改設。楊舍,舊設革,萬曆十三年復設,哨守海口。
「鳳陽軍門」中軍官一員:
嘉靖四十年添設。駐劄淮安。
把總十三員。
川沙堡,嘉靖三十九年添「設。撥金山衛千戶一員防守柘林堡,嘉靖三十九年添設,撥金山衛千戶一員防守劉家河」 ,嘉靖三十二年添設。吳淞江嘉
「靖三十二年添設。荻港,萬曆三年添設,統建陽一衛,以上俱駐劄本處京口。圌山,嘉靖三十五年添設。福山港、周家橋、東海三員,俱嘉靖三十三年添設,俱駐劄本處大河口,嘉靖三十七年添設,以鹽城把總移駐於此。」 狼山水兵,嘉靖三十九年添設。遊兵,萬曆三年添設,駐劄上新河,自狼山至圌山,與通泰合兵巡哨。中平鎮,萬曆七年添設
「浙江」鎮守一員。
總兵官嘉靖三十四年設,總理浙直海防。三十五年,改鎮守浙直。四十二年,改為鎮守浙江。舊駐定海縣,今移駐省城。
《分守》四員。
《杭嘉湖》參將,嘉靖三十二年添設杭嘉參將,三十四年改為嘉湖參將,三十五年改設,專駐海鹽所屬海寧把總。《寧紹》參將,嘉靖三十一年添設寧紹台參將,三十九年改設,駐舟山所屬定海、臨觀、昌國三把總。《溫處》參將,嘉靖三十五年添設,駐劄溫州所屬金盤把總。《台金嚴》參將,嘉靖三十九年添設,駐劄松海所屬「松海把總。」
《遊擊將軍》二員:
軍門標下左營,舊有標下遊擊,萬曆二年改,八年革。十年,復設軍門標下右營,嘉靖三十九年,添設坐營。中軍都司,萬曆二年改設
總捕都司一員。
嘉靖四十五年添設。駐劄衢州
把總七員。
舊有紹興一員,萬曆八年革。定海總兵,下。萬曆十年設,管遊哨兵船。昌國,嘉靖三十六年添設。松海,此下,俱嘉靖三十六年添設。定海、金盤、海寧、《臨觀》。
「江西分守」一員。
南贛參將舊係守備。嘉靖四十三年改設,駐劄會昌縣。將福建上杭、武平二所,汀州衛前所并江西瑞金、南安二所官軍,各府民壯,常川操練。所屬團操。汀、漳、南韶、郴、桂三守備。長河營羊角水堡二把總。
守備四員。
「南湖觜,嘉靖四十一年添設,駐劄湖口,撥九江衛兵船操駕,與鄱陽守備留守,專備江湖寇賊。」 鄱陽湖,嘉靖十八年改設,駐劄都昌縣,責令專練舟師,控制九江一路。萬安,嘉靖四十年添設,吉安、永新、安福三所官軍,并泰和等縣機兵,俱聽節制。寧州銅鼓石,萬曆四年添設,與該哨營兵協力防守。寧州六州縣。南贛團操一員。嘉靖十五年添設。以都指揮專管操練兵馬
把總六員。
鉛山此下三員,俱嘉靖四十一年添設,管領存留操軍及附近弓兵機兵,專備邵武、建寧流寇。長沙營駐劄南安府羊角水堡。建昌,萬曆二年添設,駐劄府城。撫州萬曆二年添設,駐劄府城。舊係守備,統制建、撫二守禦所官軍,并各縣團操兵壯。長寧萬曆四年添設,駐劄本縣。於贛州營內分兵一枝,該縣增編民兵,統領訓練。
「福建鎮守」一員。
總兵官舊係副總兵。嘉靖四十二年改設,駐劄福寧州,統轄全省。
《分守》一員。
南路參將舊係守備,又改副總兵。嘉靖四十三年改設,駐劄元鐘,兼管水路軍兵,聽潮漳副總兵調度。所統,自祥芝巡檢司起,至漳州府詔安縣止。
守備三員。
汀漳舊設,聽南贛參將節制。弘治三年,議駐武平千戶所,往來上杭,提督捕盜。中路駐劄興化所,統自濂澳門起,至晉江縣祥芝巡檢司止。此下二員俱係參將。嘉靖四十二年,改設。北路駐劄福寧州所統自福寧州起,至福州羅源縣濂澳門止。
把總七員。
巡撫下,隆慶六年添設。巡撫標下專練土兵。小埕、烽火門二員,俱嘉靖四十二年添設。銅山,隆慶元年添設。今聽南路參將統領。浯嶼、南日山五員,俱駐劄本寨遊兵,萬曆三年添設。
「總兵」下坐營官一員:
隆慶六年改設,駐省城。
河南守備三員。
嵩縣舊係參將。隆慶三年改設,兼攝河南、汝州二衛巡緝礦盜。汝寧舊設,兼設信陽衛。唐縣萬曆七年添設,兼攝南陽衛。
領《薊鎮》班都司四員
春班二員,秋班二員俱隆慶三年添設。
山東總督備倭都司一員
舊設。駐登州府。領薊鎮班都司四員。春班二員。秋班二員。俱隆慶三年添設
太祖洪武十三年始分五軍都督府
[编辑]按《明會典》:「洪武十三年,始分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 府。各府都督,初間以公、侯、伯為之,參與軍國大事,後 率以公、侯、伯署府事,同知、僉事則參贊軍事。」
洪武三十五年陞諸衛、屬北平都司
按《明會典》:「洪武三十五年,陞燕山左衛、燕山右衛、燕 山前衛、大興左衛、濟陽衛、濟州衛、通州衛,舊為安吉 衛,以上七衛屬北平都司。」
宣宗宣德十年南京都督府設參贊機務官
[编辑]按《明會典》云云。
景帝景泰二年添設協同守備官又以文臣參贊軍務
[编辑]按《明會典》:「景泰二年,添設協同守備官守備廳辦理 軍務。舊設經歷一員,今革。審事用鎮撫或千百戶一 員。」
凡守備協同、用公、侯、伯、都督參贊。以文臣兼之。初無 定職。後多委南京兵部尚書
英宗正統六年復建五府
[编辑]按《明會典》:「宣德三年,革行都督府。正統六年,復建五 府。其職分領都司衛所,掌一應從駕儀衛,諸武職替 襲優給等項。所屬悉上之府,府為轉送兵部請選。其 他若武臣誥敕、水陸操練、俸糧屯種、軍情聲息、清勾 替補、薪炭荊葦諸事,各分移所司而綜理之。蓋職專 軍旅,其任特重云。」
武宗正德八年令巡按考選都司衛所軍政官
[编辑]按《明會典》:「凡在外都司衛所缺軍政官。正德八年,令 行巡按御史及按察司等官,公同考選。每都司及衛, 俱掌印官一員,佐貳官二員,每千戶所,俱掌印官一 員。非遇緊急軍情,不許輒調。」
正德十六年定五府都督等官陞授務由軍功。 按《明會典》,「凡五府都督等官。正德十六年令必由都 指揮積累軍功,勳庸顯著及才望超卓者,并錦衣衛 亦必由軍功及異能者,方許陞授。」
世宗嘉靖六年定武官行取以備聽用
[编辑]按《明會典》:「嘉靖六年,令於各邊空閒都督、都指揮及 副、參、遊擊等官內,舉保曾經戰陣,謀勇可觀者,行取 聽用。」
嘉靖八年令五府掌印,照舊與公、侯、伯一體推用。 按《明會典》:「凡五軍都督府缺掌印官,兵部具奏會官 於見任公、侯、伯內推舉二員缺僉書官,於各府帶俸 公、侯、伯、都督及在京各營都指揮等官、在外正副總 兵內推舉二員,奏請簡用。其府軍前衛缺掌印官,亦 於侯、伯內舉。」〈舊例申都留守司正副留守於皇親勳舊及在京武臣內推舉今不行〉嘉 靖八年、令五府掌印、并兩廣湖廣等處總兵官缺、除 提督團營將官不推外。其餘提督坐營、及都督有才 望者、照舊與公侯伯一體推用
嘉靖二十五年,定「各邊將官推用定制。」
按《明會典》,「凡將官陞職,如各邊將官有缺,除侯、伯、都 督名位相應外,若都指揮堪任主將,擬陞五府堂上 官署職。若指揮堪任偏將,擬陞都司堂上官署職,以 便行事。後有戰功該陞,仍從祖職加陞。其有遇例,俱 不在實授之例。各都司掌印僉書及內地參、遊、總兵 亦如之。非功能素著,屢經保薦者,雖遇缺亦不許推」 用。已推署職者、非有軍功大勞。雖遇恩典、亦不准實 授
神宗萬曆元年議准延訪可任將帥者
[编辑]按《明會典》:「萬曆元年議准:在京四品以上及科道官, 在外總督鎮巡等官,各延訪不拘見任隱逸,及被論 聽勘革棄等項人員,上自總兵,下至卒伍民庶,某可 為大將,某可為偏裨,某可備先鋒,及遠使外夷。據實 開註,每人或舉一二員名,或三五員名具奏兵部再 加品騭,並將舉主職名題覆附簿,聽備緩急推用。如 樹有功績,賞及舉主。或徇私濫舉,以致僨事,舉主一 體議罰。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