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36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三百六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三百六十七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三百六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三百六十七卷目錄

 覃姓部彙考

  鄭樵通志以國為氏

  凌迪知萬姓統譜覃姓

 覃姓部列傳

  梁

  覃元先

  唐

  覃行璋      覃季

  宋

  覃光佃      覃懷

  覃日嚴      覃恩

  覃登龍

  明

  覃達       覃衡

  覃忠長陽人  覃聰

  覃休       覃瑺

  覃忠石門人  覃吉

  覃永       覃應元

  覃世維      覃時魁

  覃事君      覃天印

 譚姓部彙考

  鄭樵通志以國為氏 同名異實

  廖用賢尚友錄譚姓

 譚姓部列傳

  周

  譚夫吾

  漢

  譚平定      譚閎

  後漢

  譚賢

  南齊

  譚弘寶

  陳

  譚瑱

  唐

  譚忠       譚孝倫

  後梁

  譚全播

  後唐

  譚進頗

  後晉

  譚峭

  宋

  譚延美      譚必

  譚侁       譚掞

  譚觀光      譚源

  譚煥       譚世勣

  譚申       譚中立

  譚綺       譚惟寅

  譚知柔      譚昭寶

  譚凱       譚端伯

  元

  譚資榮      譚澄

  譚景星      譚處端

  明

  譚勝       譚淵

  譚啟宗      譚濟

  譚悅道      譚子發

  譚有德      譚珂

  譚彥芳      譚翼

  譚思敬巴東人 譚忠

  譚清       譚源清

  譚壽海      譚隆

  譚公望      譚廣

  譚溥       譚紀

  譚玉瑞      譚纘

  譚誾       譚太初

  譚繼       譚棨

  譚清海      譚維鼎

  譚綸       譚光宿

  譚則乾      譚希思

  譚大寧      譚一召

  譚昌言      譚性教

  譚元芳      譚僑

  譚汝試      譚楚良

  譚登仕      譚元春

  譚元禮      譚先哲

  譚命教      譚其任

  譚國政      譚正賓  譚孔昭      譚思敬湘潭人

  譚景悅      譚文化

  譚三謨

氏族典第三百六十七卷

覃姓部彙考

[编辑]

《鄭樵通志》

[编辑]

以國為氏周不得姓之國

[编辑]

覃氏本譚,或去言為「覃。」梁有東寧州刺史覃無克,又 音尋,今嶺南多此姓焉。宋登科覃日嚴,開州人。

《凌迪知萬姓統譜》

[编辑]

覃姓

[编辑]

《覃》徒南切。湖廣宜都縣有覃姓。

覃姓部列傳

[编辑]

覃元先

[编辑]

按《廣東通志》:「元先,初名無名,南海人。勇力善騎射。齊 末反者四起,元先治兵為鄉邦衛,據有番禺。梁武帝 受禪後,慶州刺史李堅使人說下之,使歸梁。元先得 書,即詣闕降。高祖召見謂曰:『公當立勳業,書彝常,柰 何無名乎』?遂改今名。拜東寧州刺史。在任累著戰功, 加雲麾將軍。侯景反,元先與賓化侯蕭雲討之,擒斬」 賊將,所向無前。會元先卒於師,雲遂遁歸。

[编辑]

覃行璋

[编辑]

按《萬姓統譜》:「行璋,洺州刺史。」

覃季

[编辑]

按《永州府志》:「季,祁陽人,耽志古學,著《史纂》《子纂》等書。 黜陟使取其書,以名氏聞。除太子校書,棄歸,終于家。」

[编辑]

覃光佃

[编辑]

按《萬姓統譜》:光佃,清遠軍融州人。方髫年,岐嶷異常, 人以神童目之。既弱冠,充郡庠弟子員,凡子史百家, 過目成誦。登開寶初進士,授監察御史。忠言日進,彈 劾無避權勢,正論侃侃,人無間言,京師呼為「直御史。」 時北敵屢犯邊,三疏上,累詔優之,加武騎尉、知鴈州 軍州事,既而陞沿邊都總管兼勸農公事。使外籌邊 「策,內肅朝儀,內外倚重焉。」進階銀青光祿大夫,檢校 太子賓客。歷官三十餘載,以身殉國,知無不言,言無 不盡。垂老乞歸,凡三疏皆溫留之。復乞骸骨懇切。乃 詔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致仕。

覃懷

[编辑]

按《萬姓統譜》:「懷為黃州,刺史李節繼之,先後奏建二 程書院於河東。」

覃日嚴

[编辑]

按《萬姓統譜》日「嚴,登州人。」

覃恩

[编辑]

按《永春縣志》:「恩,慶元元年上舍釋褐。」

覃登龍

[编辑]

按《萬姓統譜》:「登龍,開慶進士,慶遠人。」

[编辑]

覃達

[编辑]

按《萬姓統譜》:「達,石門人,徙枝江,偽陳萬戶。甲辰歸附, 乙巳除荊州衛副千戶。洪武十二年,調征四川黃坪 寇,奮不顧身,殺賊數人而死。以忠勇功,賜營葬於大 溪坪。後累贈衡州衛指揮使,改長沙,仍以此為籍云。」

覃衡

[编辑]

按《萬姓統譜》:「衡,平南人,洪武間舉人,就雜職,後官至 監察御史。振肅百僚,朝野聞名。」

覃忠

[编辑]

按《萬姓統譜》:「忠,長陽人,洪武中任工部主事。」

覃聰

[编辑]

按《梧州府志》:「聰,容縣人。洪武間,授百戶。每擊賊,奮勇 為諸士先。廉州所印為賊擄去,聰奉調追賊,以計奪 印還,復與戰,力屈死之。」

覃休

[编辑]

按《萬姓統譜》:「休,巴陵人,宣德中任肇慶府推官。」

覃瑺

[编辑]

按《石門縣志》:「瑺,貢士,任雲南楚雄府鄂嘉縣知縣。」

覃忠

[编辑]

按《石門縣志》:「忠,景泰四年貢士,任照磨。」

覃吉

[编辑]

按《明外史懷恩傳》:「『憲宗時,有覃吉者,以老奄侍太子。 太子年九歲,口授《四書》章句及古今政典。憲宗賜太 子莊田,吉勸太子毋受,曰:『天下皆太子有也』。太子偶 從內侍讀佛經,吉入,太子驚曰:『老伴來矣』!亟手《孝經吉跪曰:『太子讀佛書乎』?曰:『無有孝經耳』。吉頓首曰:『甚 善。佛書誕不可信也』。」

覃永

[编辑]

按《萬姓統譜》:「永遠安人。弘治中石泉縣知縣。」

覃應元

[编辑]

按《山西通志》:「應元字德芳,雲中人。嘉靖乙丑進士,授 歷城知縣。察民疾苦,奏最,遷南京刑部主事,考績轉 戶部員外郎。又薦調兵部郎中,出為河南府知府。敕 諭屬縣,汰冗役,禁株訟,勸農興學,儲粟賑饑,屬吏奉 行,闔境不嚴而化。擒妖民許天官,又擒嵩山巨賊八 人,餘黨解散,百姓安堵。陞四川副使,分巡敘、瀘諸郡」, 募健兒,燔獠巢穴,以寢倡亂之謀;設條教,以明禮義 之防。未幾,移陜西兵備,調長沙兵備,轉陝西苑馬寺 卿,分巡平涼。值歲祲,牧卒坐馬死不能償,逃者過半。 部使者下令追之甚急。應元曰:「馬與人孰貴,乃欲驅 生人而償死馬耶?」寬督責,招流亡。部使者以寬緩不 任事,奏致仕歸,以疾卒。應元性簡重,敦倫誼,入仕二 十餘年,所至以清操聞。

覃世維

[编辑]

按《辰州府志》:「世維,字汝張,沅陵人。少從蔣道林游,惟 務實體。隆慶丁卯,應貢不仕,徙居盧溪山間,少至里 閈。」

覃時魁

[编辑]

按《貴州通志》:「時魁,婺川人。萬曆甲午科舉人,官通判。」

覃事君

[编辑]

按《貴州通志》:「事君,守備。天啟三年征水西,死事聞,贈 二級,襲陞二級。」

覃天印

[编辑]

按《貴州通志》:「天印守備,天啟三年征水西,死事聞,贈 二級,襲陞二級。」

譚姓部彙考

[编辑]

鄭樵《通志》。

以國為氏周不得姓之國

[编辑]

譚氏,子爵。莊十年,齊滅之。今齊州歷城有古譚城,子 孫以國為氏。《急就章》漢有譚平定。巴南六姓有譚氏, 盤瓠之後也。

同名異實

[编辑]

譚氏有二子,爵以國為氏。又巴南六姓為譚氏。

《廖用賢尚友錄》

[编辑]

譚姓

[编辑]

譚,齊郡角音。

譚姓部列傳

[编辑]

譚夫吾

[编辑]

按《吳縣志》:夫吾吳士,與張胥鄙前交而後絕。張胥鄙 有罪,拘將死。夫吾命徒而取之,至於道,而後乃知其 夫吾也。輟行而辭曰:「義不同於子,故前交而後絕。」吾 聞君子不為危易行,今吾從子,是安則肆志,危則易 行也。遂觸牆而死。夫吾曰:「我任而不受,佞也;不知而 出之,愚也。」佞不可以接士,愚不可以事君,吾行虛矣。 「人惡吾生,吾亦恥以此立於世。」乃絕頸而死。

[编辑]

譚平定

[编辑]

按鄭樵《通志》:「漢有譚平定。」

譚閎

[编辑]

按:《萬姓統譜》:「閎河南尹。」

後漢

[编辑]

譚賢

[编辑]

按《後漢書周黨傳》:「黨,太原廣武人,與同郡譚賢伯升、 鴈門殷謨君長俱守節不仕。王莽世,建武中徵並不 到。」

南齊

[编辑]

譚弘寶

[编辑]

按《南齊書封延伯傳》:「建元三年,大使巡行天下,零陵 譚弘寶,四世同居,共衣食,詔表門閭,蠲稅租。」

[编辑]

譚瑱

[编辑]

按《廣東通志》:瑱,始興人,為郡著姓。至瑱,頗讀書知大義,兼有膂力。侯景之亂,稍集智勇,以衛州邑,眾推為 戍主。時曲江譚世遠附於刺史蕭勃,欲以族子舉之。 瑱察世遠無常,知其必叛,遂謝絕而還,曰:「瑱實非賢 宗,恐貽後恥。」後勃果為世遠所害,世服其知人。陳初, 值桂陽郡外兵,留異以縉州叛,瑱從侯安都破之於 桃枝嶺,以功拜假節、雲旗將軍。會陳寶應復以閩叛, 異復歸之,瑱帥舟師討之。天嘉五年,俘寶應於晉安, 併擒異送都,以功擢本郡太守。

[编辑]

譚忠

[编辑]

按《萬姓統譜》:忠,憲宗時為燕牙將,嘗為燕使魏,適朝 廷出禁兵越魏伐趙,魏牧田季安欲興兵,忠說曰:「若 興兵則抗王師,其罪大矣。」季安然之。及歸燕,又說燕 牧劉濟出軍佐朝廷伐趙,遂拔饒陽、束鹿。時皆服其 善斷。

譚孝倫

[编辑]

按《萬姓統譜》:「孝倫,漢州別駕。」

後梁

[编辑]

譚全播

[编辑]

按《五代史譚全播傳》:全播,南康人也,勇敢有識略。唐 末,群盜起南方,全播乃聚兵為盜,眾推全播為主,全 播曰:「諸君徒為賊乎?而欲成功也?若欲成功,當得良 帥。」眾乃立盧光稠為帥。是時,王潮攻陷嶺南,全播攻 潮,取其虔、韶二州。梁初,江南嶺表悉為吳與南漢分 據,而光稠獨以虔、韶二州請命於京師。太祖為置百 勝軍,以光稠為防禦使。開平五年,光稠病,以符印屬 全播,全播不受。光稠卒,全播立其子延昌而事之。延 昌好遊獵,其將黎求閉門拒延昌,延昌見殺,求自立。 求暴病死,其將李彥圖自立。彥圖死,州人相率詣全 播第請之,全播乃遣使請命於梁,拜防禦使。全播治 虔州七年,有善政。楊隆演遣劉信攻破虔州,以全播 歸廣陵,卒。

後唐

[编辑]

譚進頗

[编辑]

按《衡州府志》:「進頗祖守祿,隨父武興,自吉州泰和縣 徙居康樂鄉。父生三子,長進峰,次進鴻,次進頗。馬殷 據潭州,遣使徵四方丁壯,以固其圉。使至,見進峰器 宇魁梧,問進峰兄弟幾人,進峰以進頗、進鴻對。王乃 召二人至,委進峰管武庫,進鴻充司馬大夫。進頗身 長六尺五寸,眉目儁秀,具文武才,特授左殿大將軍」, 就長沙開國寺建天策府。馬殷薨,子希範立。進頗家 書至,報父喪母疾,乃澘然流涕,上書乞治喪,不許。退 語其麾下曰:「國步孔棘,而復遭此荼毒,今若不終養 吾母,將何以見先君於地下乎?」於是浩然而歸。有司 言進頗擅離軍治喪,王怒,自將兵討之。進峰語進頗 云:「王師至,奈何?」進頗曰:「生以忠,死以孝,吾何恨焉?」乃 以血指寫書,自陳無叛意,書畢而刎。王至雲陽,聞之, 泣謂諸將曰:「喪我股肱,余實不知。」乃令班師。

後晉

[编辑]

譚峭

[编辑]

按《十國春秋》,「南唐譚峭,字景升,故唐國子司農洙之 子也。洙訓以進士業,而峭酷好黃老書,師嵩山道士 十餘年,得辟穀養氣之術。夏則服烏裘,冬則綠布衫, 或臥於風雪中。經日,人謂已斃,視之,氣騰騰然。久之, 煉丹南嶽。丹成能入水火,隱形不見。因躡屩遊三茅 山,道過金陵,見宋齊丘有仙骨,雖溺機智,而異於眾」 人,出所著《化書》授齊丘曰:「是書之化,其道無窮,曷序 而流於後世。」齊丘遂奪而傳之。後入青城山仙去。

[编辑]

譚延美

[编辑]

按《宋史譚延美傳》:「延美,大名朝城人。周世宗鎮澶淵, 募置帳下,即位,補殿前散都頭,從征淮南,以勞遷控 鶴軍副指揮使。太祖領禁兵,留督牙隊。建隆元年,補 控鶴指揮使,稍遷都虞候,擢鐵騎副指揮使,四遷至 內殿直都知。太平興國初,為蘄州刺史,連徙廬、壽、濠、 光州軍巡檢使,劇賊之為害者悉就捕。六年,徙知威」 鹵軍。雍熙三年,舉兵北伐,命延美為幽州西面行營 都監,擢本州防禦使。逾年,改亳州,出為鎮州鈐轄。端 拱元年,徙知寧遠軍。二年,進邕州觀察使、判亳州,徙 知潞、陝、涇州。咸平四年,以左領軍衛上將軍致仕。六 年,卒。子繼倫,至崇儀副使、雍虞部員外郎。

譚必

[编辑]

按《廣東通志》:「必字子思,樂昌人。六歲通經,日誦數萬 言。時王益守韶州,益子安石多其慧,以狀聞,召至京, 引試稱旨。年四十,再舉於鄉,登進士。熙寧中,安石為 相,欲擢用之。必連遭家難。服除,安石已罷政,晚調邕 州推官。交趾破邕,必死之。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子 太傅,諡忠愍。」

譚侁

[编辑]

按《廣東通志》:「侁,始興人。皇祐壬辰進士,博通經史,世 以文學傳家。三子俱成名。粹朝議大夫,名最著

譚掞

[编辑]

按《萬姓統譜》:「掞字文初,曲江人。方髫齡與王安石同 學,後安石為相,引為郎官。方行新法,掞不苟從。累遷 廣文館學士。」

譚觀光

[编辑]

按《萬姓統譜》:「觀光字元賓,早喪母,廬墓有白兔之異。 官至朝奉郎。」

譚源

[编辑]

按《新淦縣志》:源字文饒,以貢舉廷對前列。任應山尉 時開邊釁,源料北人必違盟,修築濠寨,召結義勇備 之,民賴以安。擢肇慶推官,年未七十告老,僚屬作詩 贈之,有「『山色不如歸興濃』之句。」

譚煥

[编辑]

按《廣東通志》:「煥,字文煥,知惠州粹之子。篤志好學,嘗 預薦書當父任,力遜於弟。大觀元年,詔天下舉八行, 郡以煥聞,朝廷嘉其讓,舉八行登第,歷朝散大夫。」

譚世勣

[编辑]

按《宋史譚世勣傳》:「世勣,字彥成,潭州長沙人。第進士, 教授郴州。又中詞學兼茂科,除祕書省正字。時相蔡 京子攸領書局,同舍郎,多翕附以取貴仕。世勣獨坐 直廬,繙書竟日,在館六年不遷。京罷,用久次為司門 員外郎,又遷吏部。京復相,嫌不附己,罷提點太平宮。 久之,復還吏部,進少府監,擢中書舍人,又為當路所」 嫉。徽宗禪位,同主管龍德宮。請辨正《宣仁國史》之謗。 進給事中,改禮部侍郎。扈車駕至金帥帳,以十害說 其用事者。張邦昌僭國,令與李熙靖同直學士院,皆 稱疾。臥不起,以憂卒。

譚申

[编辑]

按《湘潭縣志》:「申,政和五年進士,授王府贊讀。張邦昌 僭位,辟為屯田郎,不拜。會世勣死,申崎嶇亂兵間,護 柩歸葬。後守瑞州,歲饑,民租不輸,申請罷征。監司督 益急,申堅持之,坐降秩。後致仕歸。」

譚中立

[编辑]

按《湘潭縣志》:「中立中童子科,仕至吏部侍郎,文章治 行,為時所推。」

譚綺

[编辑]

按《萬姓統譜》:「綺,字德新,萍鄉人。少嘗事學,稍長,勇健 過倫。遊京師,有堂吏奇之,妻以女。應募。從康王使河 北,授承事郎,一日轉十三資。及王即位應天,命綺掌 飛龍內廄,積一日加十三資,官至團練使。」

譚惟寅

[编辑]

按《廣東通志》:「惟寅,高要人。紹興二年登進士第,讀書 一覽,終身不忘。嘗夜入衢州祥符寺閱古碑,就僧假 燭不至,遂以手摹之,歸錄所記平明對本,一字不遺。 應博學宏詞科,用參政龔茂良薦,除太學博士,出倅 靜江溶州。淳熙十三年,提舉廣西鹽鐵事,尋遷廣東 提刑,改江西提刑,卒於官。所著有《四書本旨》《蛻齋講》」 學,「《大學》《中庸》行於世。」

譚知柔

[编辑]

按《萬姓統譜》:「知柔字勝中,金壇人。舉進士,歷官通判 邵州,終祕書少監。善為詩,有《華陽居十集》。」

譚昭寶

[编辑]

按《尚友錄》:昭寶字珍卿,茶陵人,提舉用式子也。五歲 能誦五經,知為文詞。七歲應童子科,中上第。其謝啟 略曰:「七歲遠離於膝下,九經流出於胸中。蓍卦兼十 極之圖,蓬矢效由基之射。童科雖異,文解則同。破雲 州千古之天荒,駕月殿丹梯之雲路。」啟上,理宗見而 奇之,大加稱賞。

譚凱

[编辑]

按《萬姓統譜》:「凱,南海人。性恬靜,不妄言,讀書務自得, 不為紛華所動。郡守楊長孺謁先師,後即帥郡官往 謁。」其為時所重如此。

譚端伯

[编辑]

按《萬姓統譜》:端伯字應元,中立後裔,隱居茶鄉,平生 慷慨,以忠義自許。當丞相文天祥舉兵勤王,端伯亦 起兵應之。天祥與之劄曰:「湖南九郡,汝實統之。」後為 元兵所獲,令其供籍。端伯書曰:「兩手撥開南浦雲:誰 人似我一口吸盡西江水,獨自擔當。」竟不屈而死。

[编辑]

譚資榮弟資用

[编辑]

按《元史譚資榮傳》:「資榮字茂卿,興德懷來人。敦厚寡 言,頗知讀書。仕金為縣令。歲己卯,河朔歸版圖,資榮 率眾款附。主帥稔聞其名,即授元帥左都監。後從征, 以功陞行元帥府事,復以其弟資用代充元帥左監 軍。歲壬辰,資榮從攻汴梁有功,既而舉資用自代,退 而耕田讀書,以為逸老計。時年四十。」

譚澄

[编辑]

按《元史譚澄傳》:「澄字彥清,興德懷來人。父資榮,行元 帥府事,移病,舉弟資用自代。資用卒,澄襲職為交城 令。甲寅,世祖還自大理,澄進見,留藩府。凡遣使必以 澄偕,而以其弟山代為交城令。中統元年,世祖即位擢懷孟路總管。至元二年,遷河南路總管,改平灤路 總管。七年,入為司農少卿,俄出為京兆總管,改陝西」 四川道提刑按察使。西南夷羅羅斯內附,帝以撫新 國宜擇文武全才,遂以澄為副都元帥、同知宣慰使 司事。比至,以疾卒。子克修,歷湖北、河南、陝西三道提 刑按察使。

譚景星

[编辑]

按《元史丁文忠傳》:「茶陵譚景星,幼失父,追念之,廬其 墓十年。」

譚處端

[编辑]

按《元史釋老傳》:「丘處機年十九為全真,學於寧海之 崑崙山,與馬鈺、譚處端、劉處元、王處一、郝大通、孫不 二同師重陽王真人。」

[编辑]

譚勝

[编辑]

按《萬姓統譜》:「勝,滁州人。乙未年從軍克和州,六月渡 江,克采石、太平,丙申年,克廣德,丁酉年,克長興,戊戌 年,克婺州,選充小旗。癸卯年,攻鄱陽湖,征湖廣,甲辰 年,克武昌、潭州、常德、辰州,回守岳州。乙巳年,克泰州, 丙午年,克高郵,四月,克取淮安,充總旗守衛。吳元年, 克山東、益都,洪武元年二月守樂安州,四月充百戶。」 七月實授樂安州百戶。九月改調燕山左衛,授流官 職事。洪武二年五月調守永平,招諭周右丞、王院使 等官。洪武三年欽授「世襲敕。」洪武五年征進沙漠。洪 武八年除大興右衛副千戶。洪武九年欽授流官誥 命。洪武十年授世襲為洗改換給世襲誥命。洪武十 一年欽改燕山右護衛右所。因父年老,致政便養。子 淵襲。

譚淵

[编辑]

按《萬姓統譜》:「淵,滁州清流人。有膂力,引兩石弓,發無 不中。洪武中,以軍功授燕山衛副千戶。後從靖難戰 於真定及壩上,馳騎突陣,斬獲甚眾。至夾河搏戰,所 乘馬蹶,遂死之。永樂初,追封崇安侯,諡壯節。」

譚啟宗

[编辑]

按《萬姓統譜》:啟宗字敬先,知安慶府。越明年,六月,寇 至鎮卒不戰已潰。及寇退,啟宗倡僚幕之官,撫殘傷 遺民,固守三越月。或曰:「郡府無兵甲,寇出沒難測,未 若還,請命於省府。」啟宗不聽。又明年,我師三戰陳氏 皆捷,友諒中流矢死。吳國公憫江夏屢年困迫於戰 鬥,不忍加之以兵,謀以其人將命諭之,啟宗往焉,後 陳理果降,

譚濟

[编辑]

按《萬姓統譜》,「濟字濟翁,湘潭人。宋學士世勣後裔。濟 少力學。元末湖湘騷動,濟集眾捍鄉邑。尋歸胡大海 於建安,署為萬戶。從王元帥敗陳友諒師於江西,復 從擊張士誠軍於龍潭。洪武元年,從胡左丞平昌國 海寇。又從徐指揮北征,至北平,遂屬常遇春追也速 丞相軍。復從文忠赴大將軍徐達於慶陽。已而由代」 踰鴈門,拔大同,至馬邑,敗二國公,追至雲中。明年出 居庸,夾擊雲州,戰駱駝,攻上都,攻應昌等處。所至俘 獲,以功受賞。尋又領軍擒鹽徒六百餘人,破葉保五, 卻吳達三等寇。時從征者多乘時剽掠,惟濟秋毫無 犯云。

譚悅道

[编辑]

按《茶陵州志》:「悅道,少有大志,勇力絕人。至正壬辰,紅 巾寇亂,悅道乃設柵延和寨,修戰禦之具。明太祖既 克江西,遂以全城歸附,授千戶。召至京,賜名本,調龍 江千戶。」

譚子發

[编辑]

按《茶陵州志》:「子發,洪武初授國子博士,進司業,不十 日,進祭酒。文章模範,為一時推重。」

譚有德

[编辑]

按《衡州府志》:「有德,字公敏。洪武乙巳,以貢入太學,授 莒州知州,有政績,擢知揚州府,補廬州,以異政薦,陞 四川按察使。詳慎刑獄,廉介有聞。卒於官。」

譚珂

[编辑]

按《衡州府志》:「珂,字廷聲,性剛毅。由鄉薦授思明府通 判。涖政嚴肅,猺人不敢犯。以憂歸,起補順德通判,有 廉幹稱。嘗督真保等六郡草價銀十萬三千餘兩,抵 大同。事竣,羨餘五千餘兩盡送巡撫行臺,作明年之 數。巡撫高珂獎異之,尋擢鎮江府同知。」

譚彥芳

[编辑]

按《萬姓統譜》:「彥芳,高明人,洪武進士,監察御史。」

譚翼

[编辑]

按《名山藏臣林外記》,「翼字南宿,大庾人。身長七尺五 寸,慷慨剛毅。舉洪武十八年進士,授龍溪丞。未之官, 彗星再見,求直言。翼疏論時政,語涉諸王,上怒,謫戍 南寧。久之,稍內徙,隸奉議。建文二年,薦復原官,道陞 龍溪知縣,尋擢兵部郎中,與黃子澄、練子寧相籌議。 金川之難,同諸郎署赴火死。妻鄒、子仕謹俱自縊。」

===譚思敬===按《荊州府志》:「思敬,巴東人。洪武二十三年,以貢任四 川大竹縣知縣,徵授兵科給事中,以言事切直,出知 嵊縣。尋陞山西平定州守,卒于官。」

譚忠

[编辑]

按《名山藏勳封記》:「新寧伯譚忠,滁清流人。父淵,以嗣 開國功為燕山副千戶。從靖難,奪九門、永平、大寧、真 定、槁滄。以都督同知與南軍戰,夾河死軍中。洪武三 十五年,贈崇安侯,予諡,追封特進榮祿大夫、柱國伯, 祿千石,賜世券。與誓身,免一死。子一死,宣德二年,坐 征交阯失律,下獄,赦出侯。三十一年卒。子璟嗣。正統」 十三年,裕嗣。天順元年,祐嗣。祐總兵京營,恭謹守法, 累加太傅兼太子太傅。卒,予諡。嘉靖五年,綸嗣。總兵 湖廣,坐占役軍丁至二百五十二以上,革爵閒住。二 十七年,功承嗣。隆慶元年,國佐嗣。

譚清

[编辑]

按《萬姓統譜》,「清南豐人。永樂初知旌德,以摘奸鋤強 為務,百姓德之,徵拜給事中。民詣闕乞留,從之,又三 年而去。」

譚源清

[编辑]

按《茶陵州志》:「源清,永樂中任監察御史。龍泉善剖,憲 紀獨揚,有埋輪之風焉。」

譚壽海

[编辑]

按《廣東通志》:「壽海,瀧水人。永樂乙未進士,授河南道 御史。疏乞改教職,除南寧府教授。課士文藝,尤以正 行為先,恬淡自守,不染流俗,人稱為篤行君子。」

譚隆

[编辑]

按《茶陵州志》:「隆,字益高,中永樂辛丑會魁,歷仕戶部 郎中,立朝從政,致仕修品,有古人風。」

譚公望

[编辑]

按《茶陵州志》:「公望,字周佐,由進士任庶吉士,以建言 謫宿松縣令,奉詔取浙江道御史。為政精敏,典試山 東,有廣進賢才之疏。」

譚廣

[编辑]

按《名山藏勳封記》:「永寧伯譚廣,丹徒人。從靖難,再從 出塞征胡,以都督鎮守宣府。正統六年,捕獲胡馬中 律,封奉天翊衛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伯,祿 千二百石,流侯。四年卒。子孫世指揮使。」

譚溥

[编辑]

按《萬姓統譜》:「溥字澤民,昌邑人。宣德中舉進士,任刑 部主事,陞山東苑馬寺少卿。划除馬政之弊,邊用仰 給。累官陝西左布政使,清介自持。天順間為南京戶 部侍郎,卒,敕封諭祭。」

譚紀

[编辑]

按《萬姓統譜》:「紀字廷憲,蓬州人。孝友性成。父志聰有 足疾,左右扶侍四十年不少間。父歿,泣血三年,不御 酒肉。建思親堂」、「望雲臺,時復悲哀,至老不替焉。」

譚玉瑞

[编辑]

按《萬姓統譜》:「玉瑞,字雅祥,茶陵人。弘治癸丑進士,任 行人,進司正。性坦直,處困無戚容。居官簡約狷潔,妻 子僅足自給,無私蓄也。奉使寧藩,絕餽遺。至居家睦 族,置義倉,設祭田。」

譚纘

[编辑]

按《萬姓統譜》:「纘字元孝,蓬溪人。正德丁丑進士,歷副 使。」

譚誾

[编辑]

按《萬姓統譜》:「誾字朝言,蓬溪人。正德辛巳進士,歷僉 事。」

譚太初

[编辑]

按《廣東通志》:「太初字宗元,始興人,宋朝散大夫煥之 後。嘉靖丁酉應貢,復領鄉書,連登進士。以憂歸,赴選, 授工部主事,痛革積弊,不遺餘力。久之,復以憂去。起 補戶部,選為戶科給事中,歷兵刑左右給事。奉使冊 封淮藩,餽遺一無所受。秩滿,擢江西按察副使,獨振 風紀。時嚴嵩專柄,其親黨屢奪人產,太初悉麗於法。」 擢廣西參政。在事二年,上疏乞解職,不待報而行。歸 築「拙逸軒」,讀書其中,無復仕進意。嘉靖丙寅,召用耆 碩,起為河南右參政,連擢南京右通政、應天府尹。三 奉詔書,不敢復辭。穆宗即位,疏乞致仕,不許。晉工部 侍郎。遷戶部左侍郎,總督倉場,轉南京戶部尚書。道 出淮陰,復引疾乞休,致仕歸。

譚繼

[编辑]

按《萬姓統譜》:「繼字元立,嘉靖戊戌進士,歷副使。」

譚棨

[编辑]

按《萬姓統譜》:「棨字朝器,涪州人。嘉靖戊戌進士,歷副 使。」

譚清海

[编辑]

按《廣州府志》:「清海,字永明,東莞人。為人高視闊步,好 談天下大計。常走京師上三大禮疏,不報,仗劍出塞。 時戚繼光為邊帥,清海先閱其營戍,四面置守,入見 曰:『四面置守,所費幾何?何不一字守』?繼光拍案擊節。 次日,偕清海巡邊,築隘減戍,皆用其策。過柘林,守備某為之張燕,酒方酣而部兵以索餉,反露刃庭下,守」 備,闔室逃竄。清海從容說以利害,給橐中裝散遣之; 大變立定。年八十四卒。所著有詩文集,著數十種。

譚維鼎

[编辑]

按《廣州府志》:「維鼎,字朝鉉,號瓶臺,新會人。少遊湛若 水門。髫年舉嘉靖庚子第二人,筮仕同安。當倭寇及 饒漳饉盜,動以千萬,多設間諜,令自仇殺,捷馘無筭, 疏功於朝,賞鏹幣,贈父母,晉都督府經歷,尋晉廣西 左江兵巡僉事。土官黃賢相占據四都,維鼎召典史 李材授以方略,計擒賢相。復疏功於朝,賞賚如前,增」 秩本道副使,督勦古田。以久勞兵事,年五十卒。同寧、 閩、甌間,特祠而俎豆之。

譚綸

[编辑]

按《江西通志》:「綸字子理,宜黃人。嘉靖甲辰進士。初為 兵部郎中,以兵備副使勦倭於福清、仙遊、同安、漳浦 諸處,皆殲之,遂無倭患。艱歸,起督撫陝西。會四川賊 蔡伯貫等反,改督撫四川,議設龍安等府,施州等衛, 蜀中遂定。復以兵部侍郎撫兩廣,至即平七山諸賊。 尋總督薊遼,陞兵部尚書,召入理京營戎政,以疾乞」 歸。卒。贈太子太保,諡《襄敏》。

譚光宿

[编辑]

按《茶陵州志》:「光宿,字洪應,別號雙柏,庠生也。道出月 江,客有死於途者,氣未絕,扶歸,請醫治之,數日始甦。 其人歸茶陵,率妻子禮謝之,弗受。是年遊學,渡殷城, 遇其人,止之食。維時暴風正熾,渡者皆溺,光宿得不 死,人以為食報云。」

譚則乾

[编辑]

按《茶陵州志》,「則乾字敬夫,別號臺洲。敦孝弟實行,家 頗饒。嘉靖乙巳、辛酉歲歉,流莩在道,盡所貯穀出賑, 存活者無慮數千人。」

譚希思

[编辑]

按《明外史袁洪愈傳》:「南京御史譚希思疏論中官、外 戚,謫雜職。希思,茶陵人,歷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

譚大寧

[编辑]

按《廣東通志》:「大寧,字彥禎,高明人。萬曆乙酉鄉舉,以 氣節相砥,宦廣西。太平司李思明土目陸酋橫甚,大 寧廉得其不軌狀,白監司兩臺縛之,思明合境以安。 事聞,轉南曹郎,讞獄平反,引情合律,不可更移,轉黎 平太守,未之官而卒。」

譚一召

[编辑]

按《明外史安希范傳》:「萬曆二十一年,南京刑部郎中 譚一召以劾王錫爵,斥為民。一召,大庾人。」

譚昌言

[编辑]

按《嘉興府志》:「昌言,字聖俞,萬曆甲午解元。辛丑進士。 初令常熟,以清慎愷悌聞。邑人於虞山絕壁鐫『譚公 去思石。更令婺源,邑故有金竺,坦徑久廢,行者遶芙 蓉嶺,險同蜀棧。昌言闢新嶺,往來者德之,號譚公嶺。 憂歸,起補灤城令。歲祲,民逋為盜,昌言給官牛,躬督 墾闢,鑿井溉之。歷陞南車駕郎。時中外人情急欲福』」 藩之國,而詔需馬快舡五百艘,期明春發行。昌言設 法立辦,王舟遂如期南。留心國本者稱為「殊功。」艱歸, 起補北兵曹。撫順失事,大司馬集議,昌言謂「四路進 兵非長策」,後果衂。典試粵西,督學八閩,俱號得人。尋 轉參政,督餉登、萊、濰令。與遼將李性忠有隙,兵民阻 鬥。東撫以聞,一時鼎沸。昌言身入遼營,握李將手,諭 以忠義禍福,令傳箭定濰營。比得嚴旨,則事已定,遂 報寢。蓮妖據鄒、滕,官兵敗衂,昌言部發新練馬兵救 之,賊陡遇勁馬輒走,遂得蕩平。朝鮮李忠弒其主,島 帥毛文龍為介,請封號,使舟例從登州。上攜貂參重 賂至,昌言曰:「箕封禮義之邦,弒賊不討而封之,損國 威。」拒不及岸,乃假天津道入。尋陪推東撫。璫方市威, 陷清流。島帥欲傾昌言,乃造蜚款,中其所屬。司餉同 知翟棟緹騎械翟,昌言,以不能救為恨,遂嘔血致疾 卒。懷宗即位,贈太僕寺卿,賜祭葬,廕一子入胄。長子: 貞默、貞良,進士,貞和、承廕、貞碩,舉人。

譚性教

[编辑]

按《萊蕪縣志》:「性教字生伯,號笠石,又稱黃雪居士。萬 曆庚戌成進士,授陳留令,以外艱歸。丙辰,補襄城,值 大蝗,救荒多異政。庚申,補南吏部驗封主事,陞稽勳 郎。丙寅轉陝西寧夏道,兵糧學政副使。入課鉛槧,出 督戎馬。花馬池、長沙窩宣捷,受帑金之賚,濬漢唐渠, 安鼓譟兵。時魏璫熾甚,寧夏獨無璫祠,人重其節概。」 以引疾得請歸,軍民遮留哭送者數萬人。

譚元芳

[编辑]

按《景陵縣志》:「元芳字正則,號隱林,別號錦秋。捷秋闈 授山東高苑令,調汶上縣,奏績陞蘇州海防同知,復 調淮安府邳宿分管鹽運,陞廣西柳州知府,調用蘄 黃監軍,未任,復補廬州太守,陞安廬兵備道,河南按 察司副使。招撫流移,誅鋤蓮妖,具疏乞歸,以老疾致 仕。」

===譚僑===按《衡州府志》:「僑字冰壺。天資迥異,博學宏才,讀書過 目成誦。所著有《副東萊博議》,有幾先之智。嘗語人曰: 『吾州三十年後必有兵禍』。」明末丙戌,果罹郝永忠之 變,屠殺殆數千人。

譚汝試

[编辑]

按《廣西通志》:「汝試,字惟譽,興業人。仲父賁早喪,以汝 試嗣。事嗣母何孝謹。何憶賁泣下不食,汝試亦不食。 幼與從弟汝講同攻苦。汝講先舉,汝試與兄汝誠相 繼同舉,汝試為第一人。縣令厚饋金帛,汝試辭不受。 居何艱,食粥哀毀,以孝節聞,得旨旌揚。」

譚楚良

[编辑]

按《衡州府志》:「楚良,字鍾衡。才幹英敏,由熹廟登極恩 選授蜀奉節令。時郡守以數疑獄委決,隱伏立發,守 心許之。每遇煩劇,無不屬楚良措理。無何,有流寇之 亂,楚良撫綏瘡痍,完繕城池,不煩苦於民,而諸務立 辦。以疾致政歸,年五十八卒。」

譚登仕

[编辑]

按《山西通志》:「登仕,絳縣人。天啟間貢,授同州訓導,陞 泰安教諭,洛南知縣。服官清謹,性嗜學,嘗以《大學》配 河洛圖書,文太青稱其眼空千古。所著有《太極圖解》 《四書事》《天象略》《道一九論》等書。」

譚元春

[编辑]

按《明外史袁宏道傳》:「譚元春,字友夏,名輩後於惺以 詩歸,故與齊名。至天啟七年,始舉鄉試第一,惺已前 卒矣。」

譚元禮

[编辑]

按《景陵縣志》:「元禮字服膺,崇禎辛未進士。初授德清 令。端潔公方,纖芥勿苟。以奏最陞戶部雲南司主事, 奉簡書兼程就道,至維揚,道中疾作不起。著有詩文 集,藏於家。」

譚先哲

[编辑]

按《明外史吳子騏傳》:「譚先哲,平壩衛人。子騏,鄉試同 年生也。官至戶部郎中。賊陷其城,闔門殉難。」

譚命教

[编辑]

按《萊蕪縣志》:「命教,字畏仲,號帶石,增廣生憲副公仲 弟也。以手疾罷制舉業,代兄治產,施澤於宗族黨里, 而己無所私。癸未二月之難,不食死。」

譚其任

[编辑]

按《萊蕪縣志》:「其任,字覺斯,廩生。史賊之亂,與兄志之 傾囊養士。癸未之難,與從弟其斆以守城死。」

譚國政

[编辑]

按《河南通志》:「國政,汝州衛鎮撫。城破,闔家自焚死。」

譚正賓

[编辑]

按《荊州府志》:「正賓慷慨好義,為里中所重。崇禎末年, 容美土司屢為邑患,正賓集里中人眾共相防禦。會 土人為浮橋於清江,既渡,正賓率眾奮擊,土人敗走, 溺死者千餘。容美憾之,陰使人刺殺正賓,於是土人 益橫。」

譚孔昭

[编辑]

按《湘潭縣志》:「孔昭,生員。癸未獻賊陷城,被執時猶占 詩自吟,賊怒,殺之。」

譚思敬

[编辑]

按《湘潭縣志》:「思敬為境長,與其子清遠以義勇聞。癸 未九月,獻逆陷潭,以索馬大掠村落間。思敬父子陰 布健兒,挺利刃,伺有賊至,殺幾盡,餘二賊還報,獻逆 夜督千騎圍其屋,思敬父子二人力戰,潰圍去。賊怒, 屠其家。獻逆西走,遭劣衿王緒晉詒得思敬以奉。臨 刑瞠目大罵不絕口。」

譚景悅

[编辑]

按《湘潭縣志》:「景悅,生員。癸未獻賊陷城,被執不屈死。」

譚文化

[编辑]

按《四川總志》:「文化,蓬溪人,壬戌進士。仕至兵部車駕 司主事,解組家居。賊犯蜀,欲致之,不屈死。」

譚三謨

[编辑]

按《雲南府志》:「三謨,崇禎癸卯歲貢,任臨安府教授,師 範懋著。流賊破城,闔家盡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