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38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三百八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三百八十一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三百八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三百八十一卷目錄

 李姓部彙考

 蔡中郎集太尉汝南李公碑 元文先生李子材碑

  唐書宗室世系表 宰相世系表

  鄭樵通志以官為氏

  廖用賢尚友錄李姓

 李姓部列傳一

  周

  李耳       李離

  李宗       李悝

  李克       李冰

  李同       李牧

  秦

  李斯       李由

  李歸       李良

  李左車

  漢

  李假       李解

  李廣       李蔡

  李息       李沮

  李當戶      李椒

  李敢       李禹

  李陵       李廣利

  李朔       李延年

  李少君      李壽

  李根       李譚

  李成       李翕

  李尋       李棽

  李翁       李充

  李崇       李曄

  李焉       李咸

  李弘

  後漢

  李業       李忠

  李憲       李通

  李善       李章

  李育       李恂

  李充       李郃

  李法       李尤李勝

  李孟元      李助

  李南       李固

  李歷       李宣

  李雲       李膺

  李燮       李倀

  李瓚       李曇

  李祥       李傕

  李嚴       李恢

  李球       李敏

  李信       李福

  李朝       李邈

  李仁       李譔

  李餘

  魏

  李孚       李乾

  李整       李典

  李通       李勝

  吳

  李衡

氏族典第三百八十一卷

李姓部彙考

[编辑]

《蔡中郎集》

[编辑]

《太尉汝南李公碑》

[编辑]

公諱咸,字元卓,汝南西平人,蓋秦將李信之後,孝武 大將軍廣之冑也。枝流葉布,家於茲土,文武繼踵,世 為著姓。

《元文先生李子材碑》

[编辑]

元文先生名休,字子材,南陽宛人也。其祖李伯陽,周 柱下史,覿衰世而遁焉。其後雄俊豪傑,往往崛出。自 戰國及漢,名臣繼踵,支冑散逸,其遷於宛尚矣。

《唐書》

[编辑]

《宗室世系表》

[编辑]

李氏出自嬴姓。帝顓頊高陽氏,生大業,大業生女華, 女華生皋陶,字庭堅,為堯大理,生益,益生恩成,歷虞、 夏、商,世為大理,以官命族,為理氏。至紂之時,理徵字 德靈,為翼隸中吳伯,以直道不容於紂,得罪而死。其 妻陳國契和氏,與子利貞逃難於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為李氏。利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為 陳大夫,家於苦縣。生彤德。彤德曾孫碩宗,周康王賜 采邑於苦縣。五世孫乾,字元果,為周上御史大夫,娶 益壽氏女《嬰敷》,生耳,字伯陽,一字聃,周平王時為太 史。其後有李宗,字尊祖,魏封於段,為干木大夫。生同, 為趙大將軍。生兌,為趙相。生躋,趙陽安君。二子:白雲 曰恪。恪生洪,字道弘,秦太子太傅。生興族,字育神,一 名汪,秦將軍。生曇,字貴遠,趙柏人侯,入秦為御史大 夫,葬柏人西。生四子,崇、辨、昭、璣。崇為隴西房,璣為趙 郡房。崇字伯祐,隴西守、南鄭公。生二子,長曰平燕,次 曰瑤,字內德,南郡守、狄道侯。生信,字有成,大將軍、隴 西侯。生超,一名伉,字仁高,漢大將軍、漁陽太守。生二 子,長曰元曠,侍中。次曰仲翔,河東太守、征西將軍,討 叛羌於素昌,戰沒,贈太尉,葬隴西狄道東川,因家焉。 生伯考,隴西、河東二郡太守。生尚,成紀令,因居成紀。 弟向,范陽房始祖也。尚生廣,前將軍。二子:長曰當戶, 生陵,字少卿,騎都尉;次曰敢,字幼卿,郎中令、關內侯。 生禹,字子通。弟忠,頓丘房始祖也。禹生丞公,字丞公, 河南太守。生先,字敬宗,蜀郡北平太守。生長宗,字伯 禮,漁陽丞。生君況,字叔千,一字子期,博士、議郎、太中 大夫。生本,字上明,郎中、侍御史。生次公,字仲居,巴郡 太守、西夷校尉。弟恬,渤海房始祖也。次公生軌,字文 逸,魏臨淮太守、司農卿。弟潛,申公房始祖也。軌生隆, 字彥緒,長安令、積弩將軍。生艾,字世績,晉驍騎將軍、 魏郡太守。生雍,字儁熙,濟北、東莞二郡太守。生二子, 長曰倫,丹陽房始祖也。次曰柔,字德遠,北地太守。雍 孫,蓋安邑房始祖也。柔生弇,字季子,前涼張駿天水 太守、武衛將軍、安西亭侯。生昶,字仲堅,涼太子侍講。 生暠,字元盛,西涼武昭王。興聖皇帝十子:譚、歆、讓、愔、 恂、翻、豫、宏、眺、亮、愔,鎮遠將「軍房始祖也;其曾孫系,平 涼房始祖也。翻孫三人:曰丞,姑臧房始祖也;曰茂,燉 煌房始祖也;曰沖,僕射房始祖也;曾孫曰成禮,絳郡 房始祖也。豫元孫曰剛,武陵房始祖也。」歆字士業,西 涼後主八子:勖、紹、重耳、弘之、崇明、崇產、崇庸、崇祐。重 耳字景順,以國亡奔宋,為汝南太守。後魏克豫州,以 地歸之,拜恆農太守,復為宋將薛安都所陷。後魏安 南將軍、豫州刺史。生獻祖宣皇帝熙,字孟良。後魏金 門鎮將。生懿祖光皇帝,諱天賜,字德真。三子:長曰起 頭,長安侯。生達摩,後周羽林監、太子洗馬、長安縣伯, 其後無聞。次曰太祖。次乞豆,定州刺史房。

太祖景皇帝虎,字文彬,後周柱國大將軍、唐國襄公。 八子,長曰延伯,生於山東。其後太祖入關,延伯仕北 齊,為散騎常侍。武德四年,追封南陽伯,附屬籍。貞觀 初,罷之,與姑臧、絳郡、武陽公三房,號「四公子房。」至開 元二十三年,復附屬籍。

南陽公房:

譙王房:

蔡王房。

畢王房。

雍王房。

郇,王房。

《大鄭》王房。

《代祖元皇帝》諱昺,周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唐國仁 公。四子:長曰高祖,次曰梁王澄,次曰獨王湛,次曰漢 王洪。

梁王房。

蜀王房,後為渤海王房。

「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二十二子,分十五房:曰 楚王智雲,曰荊王元景,曰徐王元禮,曰韓王元嘉,曰 彭王元則,曰鄭王元懿,曰霍王元軌,曰虢王鳳,曰道 王元慶,曰鄧王元裕,曰舒王元名,曰魯王靈夔,曰江 王元祥,曰密王元曉,曰滕王元嬰。智雲、元景皆無後。 徐王房。

韓王房。建中元年,詔改為「嗣鄆王房。」懿宗即位,復舊 「彭王房。」

小鄭王房稱「惠鄭王房。」

霍王房:

虢王房。

《道王房》,

鄧王房:

舒王房,建中元年,改為「嗣郢王房。」

魯王房。寶應元年,改為「嗣鄒王房。」

江王房。

密王房。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十四子:長曰恆山愍王 承乾,次曰楚王寬,出繼;次曰吳王恪,次曰濮王泰,次 曰庶人祐,附《濮王譜》;次曰蜀王愔,次曰蔣王惲,次曰 越王貞,次曰高宗,次曰紀王慎,次曰江王囂,次曰代 王簡,次曰趙王福,次曰曹王明。囂、簡、福皆附《曹王譜》。 恆山愍王房。

「吳王房「濮王房。」

蔣、王房

越王房:

紀王房。

曹王房: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八子》。

燕王房:

《澤》王房。

許王房:

太邠章懷太子房:

中宗《太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四子》:

湖陽郡王房:

睿宗《元真大聖大興孝皇帝六子》。

讓皇帝房,亦曰「寧王房。」

惠莊太子房,亦曰申王房。

惠文太子房,亦曰「岐王房。」

惠宣太子房,亦曰「薛王房。」

元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二十三子。自元宗以後, 諸王不出,閤不分房,子孫闕而不見。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十四子》。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二十子》。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十一子。

「順宗《至德弘道大聖大安孝皇帝》」二十二子。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二十子》。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五子》。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五子》。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二子》: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五子》。

宣宗「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知章仁神德懿道大孝 皇帝。」十一子。

懿宗昭聖恭惠孝皇帝八子。

僖宗聖神聰睿仁哲明孝皇帝《二子》。

《昭宗聖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十七子》。

宗室四十一房:一曰定州刺史,二曰南陽公,三曰譙王,四曰蔡王,五曰畢王,六曰雍王,七曰郇王,八曰《大鄭》王,九曰蜀王,十曰巢王,十一曰《大楚》王,十二曰荊王,十三曰徐王,十四曰韓王,十五曰彭王,十六曰小鄭王,十七曰霍王,十八曰虢王,十九曰道王,二十曰鄧王,二十一曰舒王,二十二曰魯王,二十三曰江王,「二十四曰密王,二十五曰滕王,二十六曰恆山王,二十七曰吳王,二十八曰濮王,二十九曰蔣王,三十曰越王,三十一曰紀王,三十二曰曹王,三十三曰澤王,三十四曰章懷太子,三十五曰湖陽郡王,三十六曰讓皇帝,三十七曰惠莊太子,三十八曰惠文太子,三十九曰惠宣太子。」 蜀王房又有《隴西》、渤海二房,附見其《譜》定著三十九房,終唐之世,有宰相十一人。

郇王房有林甫回,鄭王房有程石福。《小鄭》王房有勉夷簡宗閔。《恆山》王房有適之。吳王房有峴《惠宣》太子房有知柔。

《宰相世系表》

[编辑]

李氏,「武陽房」出自興聖皇帝第七子豫,其後為「武陽 房。」

姑臧大房,出自興聖皇帝第八子。飜,字士舉,東晉祁 連、酒泉、晉昌太守。三子:寶、懷、達、抗。抗,東萊太守。生思 穆,字叔仁,後魏營州刺史、樂平宣惠伯。生獎,字道休, 北齊魏尹、廣平侯。生瓌,黃門郎。生斌,散騎侍郎,襲樂 平伯。寶七子:承、茂,輔佐公業。沖,仁宗承,號姑臧房, 丹陽李氏,晉東莞太守。雍長子曰倫。五世孫文度,西 涼安定太守,與族人寶入後魏,因居京兆山北。 漢騎都尉陵降匈奴,裔孫歸魏,見於丙殿,賜氏曰丙。 後周有信州總管、龍居縣公明,明生粲,唐左監門大 將軍、應國公。高祖與之有舊,以避世祖名,賜姓李氏。 隴西李氏後徙京兆。

隴西李氏,定著四房,其一武陽,二姑臧,三燉煌,四丹陽。宰相十人。武陽房有迥秀;姑臧大房有義、琰、蔚、揆、逢吉;丹陽房有靖、昭德,又有道廣、元紘、晟。

趙郡李氏出自秦司徒曇。次子璣,字伯衡,秦太傅。三 子:雲、牧、齊。牧為趙相,封武安君,始居趙郡。趙納頓、弱 之間,殺牧齊,為中山相,亦家焉,即中山始祖也。牧三 子:汨、弘、鮮。汨,秦中大夫詹事。生諒、左車、仲車。左車,趙 廣武君。生常伯遐。遐字伯友,漢涿郡守。生岳、德、文、班。 岳字長卿,諫議大夫。生秉、義。秉字世範,潁川太守,因 徙家焉。生翼、協、敏。敏,五大夫將軍。生謨、道、朗。謨字道 謀,臨淮太守;生哆、華、旭。哆字子讓,上黨太守。生護、元。 護字鴻默,酒泉太守;生武、昭、奮。武字昭先,東郡太守、 太常卿。生讚、修、奕、就。修字伯游,後漢太尉;生諒、叔訓、 季諒字世益,趙國相;生膺,字元禮,河南尹;生瓌、瓚、瑾。 瑾字叔瑜,東平相,避難復居趙。生志恢、宣。恢字叔興, 生定、臺、獎、碩。定字文義,魏水衡都尉、漁陽太守。生伯 括、機、叔括、季括。機字仲括,太學博士,臨江、樂安二郡太守,生群、瓌、密、楷、越。楷字雄方,晉司農丞、治書侍御 史,避趙王倫之難,徙居常山。五子:輯、晃、芬、勁、叡。叡子 勗,兄弟居巷東,勁子盛,兄弟居巷西,故叡為東祖。芬 與弟勁共稱「西祖」,輯與弟晃共稱「南祖。」自楷徙居平 棘南,通號「平棘李氏。」輯字護宗,高密太守,子慎敦居 柏仁,子孫甚微,與晃南徙故壘,故輯、晃皆稱南祖。晃 字仲黃,鎮南府長史。生羲,字敬仲,燕司空長史。生吉, 字彥同,東宮舍人。生聰,字小時,尚書郎。二子:真、融。羲 之後有萬安,自趙郡徙於管城。

南祖之後有善權,後魏譙郡太守,徙居譙。生延觀,徐、 梁二州刺史。生續。

東祖叡,字幼黃,高平太守、江陵寧公。生勖,字景賢,頓 丘太守、大中正。生頤,字彥祖,高陽太守、武安公。四子: 勰、系、奉、曾。

東祖之後,又有「諤。」

西祖勁,字少黃,晉治書侍御史。二子:盛、隆。

遼東李氏,璣少子,齊趙相,初居中山。十三世孫寶,字 君長,後漢元菟都尉,徙襄平。生雄,車騎長史。生亮,字 威明,原武令。生敏,河內太守。生信,信生引,字宣伯,晉 司徒、廣陸成侯。生固,字萬基,散騎侍郎。生志,字彥道, 陽平太守,嗣廣陸侯。弟沈,沈孫根。

江夏李氏,漢酒泉太守護次子昭。昭少子就,後漢會 稽太守、高陽侯,徙居江夏平春。六世孫式,字景則,東 晉侍中。生嶷,嶷生尚,字茂仲。生矩,字茂約,江州刺史。 生充,字弘度,中書侍郎。生顒,郡舉孝廉。七世孫元哲, 漢中李氏,漢東郡太守、太常卿。武孫頡,後漢博士,始 居漢中南鄭。生郃,字孟節,司徒。生固,字子堅,太尉。生 三子:基字憲公,慈字季公,燮字德公,安平相。十二世 孫德林。

趙郡李氏定著六房:其一曰南祖,二曰東祖,三曰西祖,四曰《遼東》,五曰江夏,六曰《漢中》。宰相十七人。南祖有游道、藩、固言、日知、敬、元紳、元素;東祖有絳嶠、班;西祖有懷遠、吉甫、德裕;遼東有泌,江夏有鄘磎,漢中有安期。

柳城李氏,世為契丹酋長,後徙京兆萬年。

武威李氏,本安氏,出自姬姓。黃帝生昌意,昌意次子 安,居於西方,自號安息國。後漢末,遣子世高入朝,因 居洛陽。晉、魏閒居於安定,後徙遼左,以避亂又徙武 威。後魏有難陀孫婆羅,周、隋閒居涼州武威為薩寶, 生興貴、修仁,至抱玉,賜姓李。

高麗《李氏》。

「柳城李氏」,本奚族,不知何氏。至寶臣為張鎖高養子, 冒姓「張氏」,後賜姓李氏。

雞田李氏,本河曲部落稽阿跌之族。至光進,賜姓李。 范陽李氏,自云「常山愍王之後。」

代北李氏,本沙陀部落,姓朱邪氏。至國昌,賜姓李,附 鄭王屬籍。

李氏「三公七人,三師二人。」 《柳城李》氏有光弼,《武威李》氏有抱玉,《高麗李》氏有正己,又《柳城李》氏有寶臣,《雞田李》氏有光顏,《范陽李》氏有載義,《代北李》氏有克用。

《鄭樵通志》

[编辑]

以官為氏

[编辑]

李氏,皋陶為堯大理,因官命族為理氏。商季理徵,改 為李氏。又徐氏、邴氏、安氏、杜氏、胡氏、弘氏、郭氏、麻氏、 鮮于氏、張氏、阿布氏、阿跌氏、舍利氏、董氏、羅氏、朱邪 氏,並以立功從唐國,為李氏。

臣謹按:李氏,涼武昭王有國二十年,高祖有天下三百年,支庶既蕃,子孫必眾。然譜牒之議紛紛,不知何始,以理官為氏,以食木子又為李氏,此何理也?以官為氏者,容有此理;以食木子為氏而取「李」 同音者,無是理也。今不得其始,姑從理說,寘在官列。又按唐家有天下,必欲世系詳明,然自《成紀》令之後,信以傳信;自《成紀》令之前,疑以傳疑。蓋譜牒之家,疑信相半,尚為《成紀》令,因居之,其後遂為隴西。成紀人,故言「李」 者稱隴西。

《廖用賢尚友錄》

[编辑]

李姓

[编辑]

李《隴西徵音》。

李姓部列傳一

[编辑]

李耳

[编辑]

按《史記老子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 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 問禮於老子,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 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 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 上天,吾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衰,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 「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迺著書,言道德之 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李離

[编辑]

按《新序·節士篇》:晉文公反國,李離為大理,過殺不辜, 自繫請死。文公曰:「『是下吏之罪,非子之過』。離曰:『臣居 官為長,受祿為多,過聽殺無辜,臣之罪當死矣』。」遂伏 劎而死。

李宗

[编辑]

按《史記老子傳》:「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干。」

李悝

[编辑]

按:《漢書食貨志》:「李悝為魏文侯作盡地力之教,行之 魏國,國以富彊。」

李克

[编辑]

按:《說苑反質篇》:「魏文侯問李克曰:『刑罰之源安生』?李 克曰:『生於姦邪淫佚之行。凡姦邪之心,饑寒而起。淫 佚者,久饑之詭也。雕文刻鏤,害農事者也;錦繡纂組, 傷女工者也。農事害,則饑之本也;女工傷,則寒之源 也。饑寒並至而能不為姦邪者,未之有也。男女飾美 以相矜,而能無淫佚者,未嘗有也。故上不禁技巧,則 國貧民侈。貧窮者為姦邪,而富足者為淫佚,則驅民 而為邪也。民以為邪,因以法隨誅之,則是為民設陷 也。刑罰之起有原,人主不塞其本而替其末,傷國之 道乎』?」文侯善之。

李冰

[编辑]

按:《水經注》:「秦昭王使李冰為蜀守,開成都兩江,溉田 萬頃。」

李同按李同名談司馬遷避父諱故稱同

[编辑]

按《史記平原君列傳》:秦急圍邯鄲,邯鄲急且降,平原 君甚患之。李同說平原君曰:「邯鄲之民,炊骨易子而 食,可謂急矣。而君之後宮以百數,婢妾被綺縠,餘粱 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厭。使秦破趙,君安得有此? 今誠能令夫人以下編於士卒之閒,分功而作,家之 所有盡散以饗士,士方危苦,時易德耳。」於是平原君 從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 秦軍為之卻三十里。會楚、魏救至,秦兵遂罷,邯鄲復 存。李同戰死,封其父為李侯。

李牧

[编辑]

按《史記廉頗藺相如傳》:「李牧者,趙北邊將也。常居代 鴈門,備匈奴。日擊牛饗士,習射騎,謹烽火,多閒諜,輒 入收保,不敢戰,亦不亡失。匈奴以為怯。趙王使他人 代將,歲餘失亡多,邊不得田畜,復請李牧。李牧至,如 故約。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於是選士,悉 勒習戰。單于大率眾來,李牧多為奇陳擊之,殺匈奴」 十萬餘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其後十餘歲,匈奴 不敢近趙邊城。趙悼襄王七年,大破秦軍,走秦將桓 齮,封為武安君。趙王遷七年,秦使王翦攻趙,多與趙 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王乃使趙蔥顏聚代李牧,牧 不受命,捕斬之。後三月,王翦急擊趙,殺趙蔥,擄趙王 遷,遂滅趙。

[编辑]

李斯

[编辑]

按《史記李斯傳》:「斯,楚上蔡人也。從荀卿學帝王之術, 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西入秦, 會莊襄王卒,乃求為文信侯呂不韋舍人,因得說秦 王,秦王拜為客卿,卒用其計,謀并天下,以斯為丞相。 斯長男由為三川守,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諸 公子。始皇三十七年,出游會稽,至沙丘,病甚。令趙高」 為《書》賜公子扶蘇。趙高與丞相謀之,立子胡亥為太 子,更為《書》賜長子扶蘇死,至咸陽,發喪。太子為二世 皇帝,以趙高為郎中令。高謂二世嚴法刻刑,群臣諸 公子有罪僇死相連坐者,不可勝數。於是陳勝、吳廣 等作亂,李斯數欲請閒諫,二世不許。子由為三川守, 群盜吳廣等西略地,過去弗能禁。斯恐懼重爵祿,不 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說之督責。而趙高侍中 用事,因言丞相長男李由與盜通。二世乃以李斯屬 趙高。案治,具五刑,腰斬咸陽市。

李由

[编辑]

按《漢書項籍傳》:「籍略地至雍丘,大破秦軍,斬李由。」按李

「由」 ,李斯子,三川守也。

李歸

[编辑]

按《漢書陳勝傳》:「甯陵君為魏王將軍,田臧使諸將李 歸守滎陽,章邯擊破之,李歸死。」

李良

[编辑]

按《漢書張耳傳》:「趙王武臣使李良略常山,還報,道逢 趙王姊,良以為王,伏謁道傍。王姊不知其將,使騎謝 之。良怒,追殺王姊,襲邯鄲,殺武臣,走歸章邯。」

李左車

[编辑]

按《漢書韓信傳》:信擊趙,廣武君李左車說成安君,「請 假奇兵三萬,從閒道絕其輜重,不十日,兩將之頭可

致戲下。」成安君不用。信破趙,募生得之東鄉,坐師事
考證
之。問「北攻燕,東伐齊,若何有功,卒用其策,發使使燕,

燕從風而靡。」

[编辑]

李假

[编辑]

按:《史記老子傳》:「老子之子名宗,宗子注。」注:「子宮,宮元 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

李解

[编辑]

按《史記老子傳》:「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於 齊。」

李廣

[编辑]

按《漢書李廣傳》:「廣,隴西成紀人。其先曰李信。秦時為 將,廣世世受射。孝文時,匈奴大入蕭關,廣以良家子 從軍擊胡,用善射殺首鹵多為郎騎常侍,數從射獵, 格殺猛獸。文帝曰:『惜廣不逢時,令當高祖世萬戶侯, 豈足道哉!景帝即位,為騎郎將。吳楚反,以驍騎都尉 戰昌邑,顯名,以梁王授廣將軍印,還賞不行,為上谷』」 太守,徙上郡,後徙隴西、北地、鴈門、雲中太守。武帝即 位,入為未央衛尉。漢誘單于馬邑,廣為驍騎將軍,皆 無功。後四歲,廣以衛尉為將軍。匈奴生得廣,脫歸,當 斬,贖為庶人。匈奴入遼西,殺太守,召拜廣右北平太 守。匈奴號曰「漢飛將軍」,避之。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 射之沒矢,視之石也。召為郎中令,復為將軍。從大將 軍出定襄,無功。後三歲,以郎中令將四千騎出右北 平,軍沒,自當亡賞。元狩四年,大將軍、驃騎將軍大擊 匈奴,廣請行,以為前將軍,令出東道。廣辭請一當。單 于不聽,怒行惑失道。後大將軍、大將軍使問失道狀, 長史急責廣之幕府上簿。廣自剄三子當戶、椒、敢。

李蔡

[编辑]

按《漢書李廣傳》:「廣從弟蔡為郎,事文帝。景帝時,積功 至二千石。武帝時,為輕車將軍,從大將軍擊右賢王 有功,封樂安侯。代公孫弘為丞相,坐詔賜冢地陽陵, 當得二十畝,盜取二頃,當下獄,自殺。」

李息

[编辑]

按《漢書霍去病傳》:「李息,郁郅人,事景帝,至武帝,為材 官將軍,軍馬邑。後六歲為將軍,出代。後三歲為將軍, 從大將軍出朔方,皆無功。其後常為大行。」

李沮

[编辑]

按《漢書李沮傳》:「沮雲中人,事景帝,武帝以左內史為 彊弩將軍。」

李當戶

[编辑]

按《漢書李廣傳》:「當戶為郎,上與韓嫣戲,嫣少不遜,當 戶擊嫣走,上以為能,早死。」

李椒

[编辑]

按《漢書李廣傳》:「椒為郎,拜代郡太守,先廣死。」

李敢

[编辑]

按《漢書李廣傳》:「敢為郎,從父出右北平,匈奴四萬騎 圍之。敢從數十騎,直貫胡騎,出其左右而還。以校尉 從驃騎將軍擊左賢王,斬首多,賜爵關內侯,代廣為 郎中令。怨大將軍青之恨,其父擊傷青,諱之。後從上 至甘泉宮獵,驃騎將軍去病怨敢傷青,射殺敢。」

李禹

[编辑]

按《漢書李廣傳》:「禹,敢子,有寵於太子。嘗與侍中貴人 飲,侵陵之愬之。上召禹,使刺虎縣下,未至地,詔引出 之,禹以劍絕纍,欲刺虎,上壯之,救止焉,以當戶子陵 降匈奴,人告禹謀欲亡,從陵下吏死。」

李陵

[编辑]

按《漢書李廣傳》:「陵字少卿,當戶遺腹子。少為侍中建 章監,善騎射,愛人,謙讓下士。武帝以為有廣之風,使 將八百騎深入匈奴,視地形,不見鹵。還拜騎都尉、貳 師將軍伐大宛,使陵將五校兵隨後,留屯張掖。貳師 擊右賢王於天山,召陵欲使為貳師將輜重。陵見請 自當一隊,於是將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至浚稽山」, 單于騎三萬圍陵軍,陵力戰,殺單于數千人。單于召 八萬餘騎攻陵,復且戰且南,日殺數千。單于欲去,軍 候管敢為校尉所辱,降匈奴,具言陵軍無後救,單于 急攻陵,矢盡遂降。上怒,太史令司馬遷為言,下遷腐 刑。後上亦悔陵無救遣,因杅將軍將兵入胡,無功,還 言「李陵教單于為兵備漢軍。」上於是誅陵母妻子。後 漢使使匈奴,陵聞其故,曰:「迺李緒,非我也。」李緒本漢 都尉,降單于,陵刺殺緒。單于壯陵,以女妻之,立為右 校王。在匈奴二十餘年,病死。

李廣利

[编辑]

按《漢書李廣利傳》:廣利女弟李夫人有寵於上產。昌 邑哀王太初元年,以廣利為貳師將軍,至貳師城,取 善馬。攻郁城不下,引還,使使上書,願且罷兵,益發而 復往。天子大怒,使使遮玉門關,曰:「敢入斬之。」益發卒 十八萬至宛,宛貴人殺其王約,悉出善馬,令漢自擇 之,別立昧蔡為宛王,還封海西侯。征和三年,復將七 萬騎擊匈奴,兵敗,降匈奴,為單于所殺。

李朔

[编辑]

按《漢書功臣侯表》,「朔以校尉三從大將軍擊匈奴,得閼氏,封軹侯,有罪免。」

李延年

[编辑]

按《漢書李延年傳》:「延年,中山人,父母兄弟故倡也。延 年坐法腐刑,給事狗監,女弟得幸,號李夫人。延年善 歌,為新變聲。時上方興天地諸祠,延年承意,輒造詩 曲,為協律都尉,佩印綬,與上臥起。弟季與中人亂。李 夫人卒愛弛,遂誅延年。」

李少君

[编辑]

按《史記封禪書》,李少君以祠竈卻老方見上,上尊之。 少君者,故深澤侯舍人,匿其年,及其生長,常自謂七 十能使物卻老。人聞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饋遺之,常 餘金錢衣食。人皆以為不治生業而饒給,又不知其 何所人,愈信,爭事之。少君言上曰:「祠竈則致物,致物 而丹沙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 壽而海中蓬萊仙者乃可見之。臣嘗游海上,見安期 生食巨棗,大如瓜。於是天子始親祠竈,遣方士入海 求安期生之屬,而事化丹沙諸藥齊為黃金矣。」久之, 李少君病死。

李壽

[编辑]

按《漢書·功臣侯表》:「壽以新安令史得衛太子,封邘侯。 後三年,坐為衛尉,居守,擅出長安界,送海西侯。至高 橋,又使吏謀殺方士,不道,誅。」

李根

[编辑]

按《尚友錄》:根,許昌人,有趙買者,聞其父祖言已見根。 比買事,根年已八十四,而根年少,自若有得。根素書 讀之,其自記云:「以漢元封學道於某甲,計之,已七百 餘歲矣。」

李譚

[编辑]

按《漢書功臣侯表》:「譚,永始四年,以尉氏男子捕得反 者樊,並封延鄉侯。薨,諡節。」

李成

[编辑]

按:《漢書功臣侯表》:「元始元年,延鄉侯成嗣,王莽敗絕。」

李翕

[编辑]

按《漢書恩澤侯表》:「翕以水衡都尉與王惲等行風俗, 同萬國,封邑鄉侯。」

李尋

[编辑]

按《漢書李尋傳》:「尋字子長,平陵人。治《尚書》,與張孺、鄭 寬中同師。寬中等守師法教授。尋獨好《洪範》災異,又 學天文、月令陰陽,事。丞相翟方進除為吏。帝舅王根 為大司馬,厚遇尋,為言災異,薦之哀帝召待詔黃門, 使侍中衛尉傅喜問之。尋極言宜抑外親,選舉德行 道術之士。上雖不從,然采其語,每有非常輒問。尋對」 屢中,遷黃門侍郎,以尋言有水災,拜騎都尉,使護河 隄。時齊人甘忠可詐造《天官歷》《太平經》重平夏賀良 等學之,劉向奏其罔上惑眾,下獄。尋白賀良等,得召 見,言「漢歷中衰,當更受命。陛下久疾,宜改元易號,乃 得延年益壽。」哀帝從之,而上疾自若。賀良等復欲妄 變政事,大臣以為不可,遂下賀良等獄,皆誅。尋減死 徙敦煌郡。

李棽

[编辑]

按《漢書王莽傳》:「莽以十二將出擊匈奴,棽以相威將 軍出西河,後為侍中,掌牧大夫。莽以讖文拜棽大將 軍揚州牧,更名聖。後兵敗死。」

李翁

[编辑]

按:《漢書王莽傳》:「翁以鎮遠將軍出西河。」

李充

[编辑]

按《漢書王莽傳》:「莽立太子,置師友各四人,博士李充 為奔走,是為四友。」

李崇

[编辑]

按《漢書王莽傳》:「崇以西域都護將兵出西域,焉耆伏 兵殺之。」

李曄

[编辑]

按:《漢書王莽傳》:「曄以庸部牧擊蠻夷若豆等。」

李焉

[编辑]

按《漢書王莽傳》:焉成都大尹與卜者王貺造讖書,言 「漢家復興,李姓為輔。吏告之,莽捕治皆死。三輔盜賊 麻起。」

李咸

[编辑]

按《萬姓統譜》:「咸孤特自立,自大鴻臚拜太尉,自在相 位,約身率下,常食脫粟醬菜而已。刺史二千石牋記, 非公事不發省,以乞骸骨見許,還所賜物,乘敝牛車 而去。」

李弘

[编辑]

按《尚友錄》:弘字仲元,居成都,里中化之,廉讓成風。嘗 被召為令,邑人共餞之,酣飲月餘不去。刺史趣駕曰: 「元無心就行也。」遂遯去。揚雄曰:「不夷不惠,居可否之 閒。」

後漢

[编辑]

李業

[编辑]

按《後漢書李業傳》:「業字巨游,梓潼人。少勵志操,舉明 經,值王莽居攝,乃匿名山谷中。公孫述素聞其名,徵為博士。述羞不能致,使尹融奉詔劫之,若起則授公 侯之位,不起賜以藥酒。融宣旨曰:『朝廷貪慕名德,曠 官缺位,宜上奉知己,下為子孫。身名俱全,不亦優乎』? 業歎曰:『古人危邦不入,亂邦不居,為此故也。君子見 危授命,乃誘以高位重餌乎』?」融曰:「宜呼家室計之。」業 曰:「大丈夫斷之於心久矣,何妻子之為!」遂飲毒而死。 述恥殺名士,以賻錢百萬弔其家,子翬逃去不受。光 武立表其閭。

李忠

[编辑]

按《後漢書李忠傳》:「忠字仲都,東萊黃人也。父為高密 都尉。忠元始中以父任為郎,王莽時為新博屬長,郡 中咸敬信之。更始立,使使者行郡國,即拜忠都尉官。 忠遂與任光同奉世祖,以為右大將軍,封武固侯。進 圍鉅鹿未下,王郎遣將攻信都,信都大姓馬寵等開 城內之,收太守宗廣及忠母妻,而令親屬招呼忠。時」 寵弟從忠為校尉,即時召見,因格殺之。會更始遣將 攻破信都,忠家屬得全,世祖因使忠還行太守事,收 郡中大姓附邯鄲者,誅殺數百人。及任光歸郡,忠乃 還,復為都尉。建武二年,更封中水侯。其年,徵拜五官 中郎將,從平龐萌、董憲等。六年,遷丹陽太守。十四年, 遷豫章太守。十九年,卒,子威嗣。威卒,子純嗣。永平九 年,坐母殺純叔父,國除。永初七年,鄧太后復封純琴 亭侯。卒,子廣嗣。

李憲

[编辑]

按《後漢書李憲傳》,「憲,許昌人。王莽時為廬江屬令。莽 末,江賊王州公等起眾十餘萬,攻掠郡縣,莽以憲為 廬江連率,擊破州公。莽敗,憲據郡自守。更始元年,自 稱淮南王。建武三年,自立為天子,置公卿百官,擁九 城,眾十餘萬。四年秋,光武遣馬成等擊憲,圍舒。至六 年,拔之。憲亡走,其軍士帛意追斬憲而降。」

李通

[编辑]

按《後漢書李通傳》:「通字次元,南陽宛人。父守,好星曆 讖記。通知漢當更興,乃遣弟軼迎光武相議起兵。光 武即位,徵為衛尉,封固始侯,拜大司農,進大司空,卒 諡恭。」

李善

[编辑]

按《後漢書李善傳》:「善字次孫,淯陽人。本同縣李元蒼 頭也。建武中,疫疾,元家相繼死,惟孤兒續始生數旬, 而貲財千萬。諸奴婢謀殺續,分其財產。善乃潛負續 逃去,隱山陽瑕丘界中,親自哺養,乳為生湩。續雖在 孩抱,奉之不異長君。閭里感其行,皆相率修義。續年 十歲,善與歸本縣,修理舊業,告奴婢於長吏,悉收殺」 之。瑕丘令上《善行狀》,光武詔拜善及續並為太子舍 人。善,顯宗時遷日南太守,之官,過李元冢,乃脫朝服, 持鉏去草,拜哭修祭祀,盡哀,數日乃去。到官,以愛惠 為政,遷九江太守,未至卒。續至河間相。

李章

[编辑]

按《後漢書李章傳》,「章字第公,河內懷人,五世二千石。 章習《嚴氏春秋》,經明教授,歷州郡吏。光武為大司馬, 召置東曹屬。光武即位,拜陽平令。時趙、魏大姓趙綱 於縣界起塢壁,繕甲兵,為在所害。章到,乃設饗會而 延謁綱。綱從百餘人來,章與對讌飲有頃,手劍斬綱, 伏兵亦悉殺其從者。因馳詣塢壁,掩擊破之,吏人遂」 安。遷千乘太守,拜侍御史。出為琅邪太守。時北海安 丘大姓夏長思等反,遂囚太守處興,而據營陵城。章 聞,即發兵千人,馳往擊之。引兵安丘城下,與長思戰, 斬之,獲三百餘級而還。後坐度田不實,免歸。復徵,會 病卒。

李育

[编辑]

按《後漢書李育傳》,「育字元春,扶風漆人也。少習《公羊 春秋》,沈思專精,博覽書傳,知名太學,深為同郡班固 所重。固奏記薦育於驃騎將軍東平王蒼,由是京師 貴戚爭往交之。州郡請召,育到,輒辭病去。常避地教 授,門徒數百。頗涉獵古學,嘗讀《左氏傳》,雖樂文采,然 謂不得聖人深意,以為前世陳元、范升之徒更相非」 折,而多引圖讖,不據理體,於是作《難左氏義》四十一 事。建初元年,衛尉馬廖舉育方正,為議郎。後拜博士。 四年,詔與諸儒論《五經》于白虎觀,育以《公羊》義難賈 逵,往返皆有理證,最為通儒,再遷尚書令。及馬氏廢, 育坐為所舉,免歸。歲餘復徵,再遷侍中,卒於官。

李恂

[编辑]

按《後漢書李恂傳》:「恂字叔英,安定臨涇人。辟司徒桓 虞府,後拜侍御史,持節使幽州,宣布恩澤,慰撫北狄。 所過皆圖寫山川,屯田聚落百餘卷,悉封奏上。肅宗 嘉之,拜兗州刺史,遷張掖太守。時大將軍竇憲將兵 屯武威,天下州郡莫不修禮遺,恂奉公不阿,為憲所 奏免。後復徵拜謁者,使持節,領西域副校尉。西域殷」 富,多珍寶,諸國侍子及督使賈胡數遺恂奴婢、宛馬、 金銀、香罽之屬,一無所受。「北匈奴數斷西域車師、伊 吾、隴沙以西使命不得通。」恂設購賞,遂斬鹵帥,縣首 軍門,自是道路夷清。遷武威太守,後坐事免,步歸鄉里,與諸生織席自給。會西羌反畔,恂到田舍,為所執 獲。羌素聞其名,放遣之,徙居新安關下,拾橡實以自 資,卒。

李充

[编辑]

按《後漢書李充傳》:「充字大遜,陳留人。家貧,兄弟六人 同食逓衣。妻竊謂充曰:『妾有私財,願思分異』。充偽曰: 『當呼鄉里內外共議之』。婦從充置酒讌客,充於坐中 前跪白母曰:『此婦人教充離間母兄,罪合遣斥』。便呵 叱其婦,逐令出門。婦銜涕而去,坐中驚肅,因遂罷散。 延平中,徵為博士,選侍中。大將軍鄧騭嘗置酒請充」, 充為陳海內隱居懷道之士,騭欲絕其說,以肉啖之。 充抵肉於地曰:「說士猶甘於肉。」遂出,竟去。遷左中郎 將。年八十,為國三老,卒於家。

李郃

[编辑]

按《後漢書李郃傳》:「郃字孟節,漢中南鄭人。父頡,官至 博士。郃遊太學,通五經,善河洛風星,人莫之識。縣召 署幕門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微服單行,至州縣, 觀采風謠。使者二人當到益部,投郃候舍。時夏夕露 坐,郃因仰觀問曰:『二君發京師時,寧知朝廷遣二使 邪』?二人問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 分野,故知之耳』。」後三年,使者一人拜漢中太守,奇其 隱德,召署戶曹史,舉孝廉,五遷尚書令,又拜太常。元 初四年,代袁敞為司空,在位四年,坐事免。安帝崩,北 鄉侯立,復為司徒,卒於家。

李法

[编辑]

按《後漢書李法傳》:「法字伯度,漢中南鄭人。和帝永元 九年,應賢良方正對策,除博士,遷侍中、光祿大夫。歲 餘,上疏,以為宦官權重,椒房寵盛,坐失旨,免為庶人, 還鄉里。在家八年,徵拜議郎、諫議大夫,出為汝南太 守。後歸鄉里,卒於家。」

李尤李勝

[编辑]

按《後漢書李尤傳》:「尢字伯仁,廣漢雒人。少以文章顯。 和帝時,侍中賈逵薦尢有相如、揚雄之風,召詣東觀, 受詔作賦,拜蘭臺令史。安帝時,為諫議大夫,受詔與 謁者僕射劉珍等俱撰《漢記》。後帝廢太子為濟陰王, 尢上書諫爭。順帝立,遷樂安相。年八十三卒。所著詩 賦、銘誄頌、七嘆、哀典凡二十八篇。尤同郡李勝亦有」 文才,為東觀郎,著《詩》、誄、頌、論數十篇。

李孟元

[编辑]

按《益都耆舊傳》:「孟元修《易》《論語》,大義略舉。質性恭順, 與叔子就同居。就有痼疾,孟元推所有田園悉以讓 就,夫婦紡績以自供給。」

李助

[编辑]

按《梓潼士女志》:「助,字翁君,涪人,通明方技醫術,作《經 方頌說》。」

李南

[编辑]

按《後漢書李南傳》:「南字孝山,丹陽句容人。少篤學,明 於風角。和帝永元中,太守馬稜坐盜賊事被徵,當詣 廷尉,南特通謁賀,稜恨曰:『太守不德,今當即罪,而君 反相賀邪』?南曰:『旦有善風,明日中時應有吉問,故來 稱慶。旦日,稜延望景晏,以為無徵。至晡,乃有驛使齎 詔書原停稜事,南問其遲留之狀,使者曰:『向度宛陵 浦里』』。」請幫助識別此字。「馬踠足,是以不得速。」稜乃服焉。後舉有道,辟 公府,病不行,終於家。

李固

[编辑]

按《後漢書李固傳》:「固字子堅,漢中南鄭人,司徒郃之 子也。郡舉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陽嘉二年,有地動 山崩火災之異,公卿舉固對策,順帝多所納用。即時 出阿母還舍,諸侍悉叩頭謝罪,朝廷肅然。而阿母宦 者疾固言直,因詐飛章以陷其罪。久乃得議郎,出為 廣漢雒令。至白水關,解印綬還漢中,杜門不交人事。」 永和中,荊州盜賊起,彌年不定,乃以固為荊州刺史。 奏南陽太守高賜等臧穢,賜賂梁冀。冀徙固為太山 太守,遷將作大匠。上疏陳事,以為大司農。沖帝即位, 固為太尉,與梁冀參錄尚書事。明年帝崩。固以清河 王蒜年長有德,欲立之,梁冀不從,乃立樂安王子纘, 年八歲,是為質帝。冀忌帝聰慧,進鴆而崩,議立嗣。先 是,蠡吾侯志常取冀妹,中常侍曹騰等夜往說冀,冀 然其言,乃說太后,先策免固,竟立蠡吾侯,是為桓帝。 誣固為妖言,下獄,奏誅之。收固二子基、玆於偃城,皆 死獄中,小子燮得脫。

李歷

[编辑]

按《漢中士女志》:「歷,字季子,太尉固從弟也。少修文學, 性行清白,與鄭康成、陳元方齊名。弱冠拜新城令、朝 請、都督。」

李宣

[编辑]

按《汝南先賢傳》:「宣之子名表,宋公令寇端召表為主 簿。表不樂為吏,於寺門中燒焚衣幘。端怒,收表欲殺 之。陳仲舉聞之,至宋公,欲請表,先過宣。宣問:『何故來』? 曰:『欲見寇令,請足下兒』。宣曰:『吾子犯罪,罪當死,如有 白,君豈妄殺人?宜此還』。端追問仲舉,具以語之。端嘆曰:『李宣,烈士也』!」即原之。

李雲

[编辑]

按《後漢書李雲傳》:「雲字行祖,甘陵人,性好學,善陰陽, 初舉孝廉,再遷白馬令。桓帝延熹二年,誅梁冀,而中 常侍單超等五人並封列侯,又立民女亳氏為皇后, 數月閒封者四人。是時地數震裂,眾災頻降。雲素剛, 乃露布上書,移副三府,有曰:『帝者,諦也。今官位錯亂, 小人諂進,財貨公行,政化日損,是帝欲不諦乎』?帝震」 怒,逮雲:送黃門北寺獄,死獄中。

李膺

[编辑]

按《後漢書李膺傳》,「膺字元禮,潁川襄城人。祖父修,安 帝時為太尉。父益,趙國相。膺性簡亢,無所交接,惟以 同郡荀淑、陳寔為師友。初舉孝廉,為司徒胡廣所辟, 舉高第,再遷青州刺史。永壽二年,鮮卑寇雲中,桓帝 聞膺能,徵為度遼將軍。先是,羌酋及疏勒、龜玆數出 攻鈔,自膺到邊,皆望風懼服。先所掠男女,悉送還塞」 下。自是之後,聲振遠域。延熹二年,遷河南尹,拜司隸 校尉。是時朝廷日亂,綱紀穨阤,膺獨持風裁,以聲名 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及遭黨事,帝下 膺等於黃門北寺獄,赦歸鄉里,居陽城山中。天下士 大夫皆高尚其道,汙穢朝廷。帝崩,陳蕃、竇武共秉朝 政,以膺為長樂少府。及陳、竇之敗,膺等復廢。後張儉 事起,收捕鉤黨,乃詣詔獄考死。

李燮

[编辑]

按《後漢書李固傳》:「固子燮,字德公。初,固知不免禍,乃 遣三子歸鄉里。時燮年十三,姊文姬謀豫匿之。有頃, 難作,文姬乃告父門生王成曰:『君執義先公,有古人 之節。今委君以六尺之孤,李氏存滅,其在君矣』。」成乃 將燮入徐州界,令變姓名,為酒家傭。而成賣卜於市, 各為異人,陰相往來。燮從受學,酒家異之,意非恆人, 以女妻之。十餘年,梁冀既誅,詔求固後,燮乃還鄉里, 姊弟相見,悲感傍人。後成卒,燮以禮葬之,每四節為 設上賓之位祠焉。燮後徵拜議郎,靈帝時,遷河南尹。 先是,潁川甄邵諂附梁冀,為鄴令。有同歲生得罪於 冀,亡奔邵,邵偽納而陰以告冀,冀即捕殺之。邵當遷 為郡守,會母亡,邵且埋屍於馬屋,先受封然後發喪。 邵還至洛陽,燮行途遇之,使卒投車於溝中,笞捶亂 下,大署帛於其背曰:「諂貴賣友,貪官埋母。」乃具表其 狀,邵遂廢錮終身。燮卒,人感其世忠正,咸傷惜焉。

李倀

[编辑]

按《群輔錄》:「周子居、黃叔度、艾伯堅、郅伯向、封武興、盛 孔叔右,汝南六孝廉,太守李倀選此六人,以應歲舉。」

李瓚

[编辑]

按《後漢書李膺傳》:膺子瓚,位至東平相。初,曹操微時, 瓚異其才,將歿,謂子宣等曰:「時將亂矣,天下英雄無 過曹操。張孟卓與吾善,袁本初汝外親,爾勿依,必歸 曹氏。」諸子從之,並免於亂世。

李曇

[编辑]

按《群輔錄》:曇字子雲。懷德行,不仕亂世,與北海逄萌、 北海徐防、平原王遵為友,時人號之「四子。」見《後漢書 嵇康高士傳》。太傅汝南陳公時為尚書令,與諸尚書 悉名士也。共薦處士豫章徐稚、京兆韋著、汝南袁閎、 彭城姜肱、潁川李曇五人,時號「五處士。」見《續漢書》及 《善友》。

李祥

[编辑]

按《萬姓統譜》:「祥,淮陽太守。時經喪亂,民多流徙,祥撫 循有方,歸者萬餘家。」

李傕

[编辑]

按《魏志董卓傳》:「初,卓分遣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略陳 留、潁川諸縣。卓死,傕等還,眾無所依,聞長安中欲盡 誅涼州人,憂恐不知所為,用賈詡策,遂將其眾而西, 所在收兵。比至長安,眾十餘萬,與卓部曲樊稠等合, 圍長安城。城陷,傕等放兵略長安老少,殺之悉盡。傕 為車騎將軍池陽侯,領司隸校尉,汜為後將軍、美陽」 侯稠為右將軍,萬年侯濟為驃騎將軍、平陽侯,屯弘 農。傕、汜、稠擅朝政,侍中馬宇等謀誅傕等,謀泄,宇等 皆死。三輔民尚數十萬戶,傕等放兵劫略,人民饑困, 二年間相啖食略盡。諸將爭權,殺稠,汜與傕相疑,戰 鬥長安中,傕質天子於營,燒宮殿城門,略官寺,盡收 乘輿服御物置其家。傕、汜相攻擊連月,死者萬數。張 濟自陜和解之,天子乃得出。將軍董承以天子還洛 陽,洛陽宮室燒盡,街陌荒蕪,太祖乃迎天子都許。建 安二年,遣謁者僕射裴茂率關西諸將誅傕,夷三族。

按英雄記傕北地人又按劉艾獻帝紀曰傕字稚然

李嚴

[编辑]

按《蜀志李嚴傳》:「嚴字正方,南陽人。少為郡職吏,以才 幹稱。曹公入荊州,嚴西詣蜀,劉璋以為成都令,復有 能名。建安十八年,署為護軍,拒先主於綿竹,嚴率眾 降先主,拜裨將軍。成都既定,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 二十三年,討盜賊馬秦高勝等,斬之,又破走越嶲夷 率。高定加輔漢將軍,領郡如故。章武二年,先主徵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三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 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建興元年, 封都鄉侯。八年,遷驃騎將軍,改名平。九年,亮軍祁山, 平催督運事,值天霖雨,運糧不繼。平呼亮來還,亮退 軍。平乃更說:「軍糧饒足,何以便歸。」又表後主說軍偽 退,欲以誘賊與戰。亮具出其前後手筆書疏,表廢平 為民,徙梓潼郡。十二年,平聞亮卒,發憤病死。平常冀 亮補復,策後人不能故也。平子豐,官至朱提太守。

李恢

[编辑]

按《蜀志李恢傳》:「恢字德昂,建寧俞元人,任郡督郵,坐 事免官,後貢於州,涉道未至,聞先主攻劉璋,恢乃託 名郡,使北詣先主,先主嘉之。先主領益州,以恢為功 曹書佐主簿,遷別駕從事。章武元年,庲降都督鄧方 卒,先主問恢:誰可代者,恢對曰:『先零之役,趙充國曰: 『莫若老臣。臣竊不自揆,惟陛下察之』。先主笑曰:『孤之 本意,亦已在卿矣』』。」遂以恢領交州刺史。先主薨,丞相 亮南征,恢與亮聲勢相連。南土平定,恢軍功居多,封 漢興亭侯,加安漢將軍。建興七年,更領建寧太守,還 本郡,徙漢中。九年卒。子遺嗣。

李球

[编辑]

按《蜀志李恢傳》:「恢弟子球,羽林右部督,隨諸葛瞻拒 鄧艾,臨陣授命,死於綿竹。」

李敏

[编辑]

按《晉書李引傳》:「引祖敏,漢河內太守,去官還鄉里,公 孫度欲強用之,敏乘輕舟浮滄海,莫知所終。」

李信

[编辑]

按《晉書李引傳》:「引祖敏浮海,引父信,追求積年,竟無 所見,欲行喪制服,則疑父尚存,情若居喪而不聘娶。 後有鄰居與其父同年者亡,因行喪制服,徐邈勸使 娶妻。既生引,遂絕房室,數年而卒。」

李福

[编辑]

按《梓潼士女志》:「福字孫德,涪人。先主初為成都令。建 興九年,遷巴西太守,後為江州都督、陽武將軍,入為 尚書僕射,封平陽亭侯。」

李朝

[编辑]

按《萬姓統譜》:「朝郪人,益州別駕。與其弟邈以文稱於 時。」

李邈

[编辑]

按《萬姓統譜》:「邈仕為犍為太守,嘗面折昭烈,以忠鯁 稱。」

李仁

[编辑]

按《梓潼士女志》「仁,字德賢,涪人。益部多貴今文而不 崇章句。仁知其不博,乃游學荊州,從司馬德操、宋子 仲受古學,以修文自終。」

李譔

[编辑]

按《蜀志李譔傳》:「譔字欽仲,父仁。譔傳父業,《五經》諸子 無不該覽,加博好技藝,算術、卜數、醫藥、弓弩、機械之 巧,皆致思焉。始為州書佐、尚書令史。延熙元年,後主 立太子,以譔為庶子,遷僕射,轉中散大夫,右中郎將。 著《古文〈易〉》《書》《詩》《三禮》《左氏傳》《太元指歸》。景耀中,卒。」

李餘

[编辑]

按《梓潼士女志》:「餘,涪人。父早世,兄夷殺人亡命,母下 吏。餘年十三,詣吏乞代母死,吏不許,餘因自殺。郡以 狀聞,詔圖像府庭。」

[编辑]

李孚

[编辑]

按《魏志賈逵傳》注:「李孚,字子憲,鉅鹿人。建安中,袁尚 領冀州,以孚為主簿。尚與兄譚爭鬥,出軍平原,留審 配守鄴,孚隨尚行。會太祖圍鄴,尚欲令配知外動,止 議所遣。孚請往,選溫信者三人,不語所之,使具脯糧, 不持兵仗,各給快馬,遂辭。尚到梁淇,使從者斫問事, 杖三十枚,繫馬邊投暮詣鄴下,鼓一中,自稱都督,歷」 北圍,循表而東而南,步步呵責守圍將士,隨輕重行 其罰。遂歷太祖營前,徑從南圍角西折,當章門,責怒 守者,收縛之。因開其圍,馳到城下,呼城上人,城上人 以繩引,孚得入。守圍者以狀聞,太祖笑曰:「此非徒得 入也,方且復得出。」孚事訖,請配曰:「城中老弱,不如驅 出之,以省糓也。」配乃夜簡別得數千人,皆持白幡,從 三門並出降,使人人持火。孚乃將本所從三人,作降 人服,隨輩夜出守圍。將士但共觀火,不復視圍,孚遂 從西北角突圍去。後譚擊尚走,孚與尚相失,遂為譚 主簿。譚戰死,孚歸太祖,年七十餘,精斷無衰,而術略 不損,終陽平太守。孚本姓馮,後改為李。

李乾

[编辑]

按《魏志李典傳》:「典從父乾,有雄氣,合賓客數千家在 乘氏。初平中,以眾隨太祖破黃巾於壽張,又從擊袁 術,征徐州。呂布之亂,太祖遣乾還乘氏,慰勞諸縣。布 別駕薛蘭、治中李封招乾,乾不聽,遂被殺。」

李整

[编辑]

按《魏志李典傳》:「薛蘭、李封殺乾,太祖使乾子整將乾 兵,與諸將擊蘭封。蘭、封破,從平兗州諸縣有功,稍遷青州刺史,卒。」

李典

[编辑]

按《魏志李典傳》:「典字曼成,山陽鉅鹿人。整卒,典徙潁 陰令,為中郎將,將整軍,遷離狐太守。時太祖與袁紹 相拒官渡,典輸穀帛供軍,紹破,以為裨將軍。劉表使 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惇拒之,備燒屯去, 惇率諸軍追擊之,典曰:『不可』。惇果不利。從圍鄴。鄴定, 遷捕鹵將軍,封都亭侯。與張遼、樂進屯合肥,孫權率」 眾圍之。遼欲奉教出戰,進典。遼皆素不睦,遼恐其不 從,典慨然曰:「吾其可以私憾而忘公義!」乃率眾與遼 破走。權薨,子禎嗣。

李通

[编辑]

按《魏志李通傳》:「通字文達,江夏平春人。與其郡人陳 恭共起兵於朗陵,眾多歸之。後恭妻弟陳郃殺恭而 據其眾,通攻破郃軍,斬郃首以祭恭墓。建安初,舉眾 詣太祖於許,拜振威中郎將,屯汝南西界。太祖討張 繡,軍不利,通將兵夜詣太祖,太祖得以復戰,通為先 登,大破繡軍,拜裨將軍陽安都尉。太祖與袁紹相拒」 於官渡,紹遣使拜通征南將軍,通斬紹使,送印綬詣 太祖。又擊群賊瞿恭、江宮、沈成等,皆破,遂定淮、汝之 地。封都亭侯,拜汝南太守,得病薨。子基為奉義中郎 將,緒平鹵中郎將。

李勝

[编辑]

按《魏志曹真傳》:「南陽李勝有聲名,進趣干時。」

[编辑]

李衡

[编辑]

按《襄陽耆舊傳》:「衡字叔平,襄陽人。習竺以女英習配 之,漢末為丹陽太守,衡每欲治家事,英、習不聽。後密 遣客十人往武陵龍陽泛洲上作宅,種橘千株。臨死 敕兒曰:『汝母每怒吾治家事,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 千頭木奴,不責汝食,歲上匹絹亦當足用。吳末,衡橘 成,歲得絹數千匹,家道富足。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