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496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四百九十六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四百九十六卷目錄
鄭姓部列傳三
金
鄭建充 鄭子聃
元
鄭松 鄭鼎
鄭制宜 鄭溫
鄭義 鄭滁孫
鄭陶孫 鄭介夫
鄭安 鄭文嗣
鄭玉 鄭潛
明
鄭亨 鄭遇春
鄭閎 鄭濂
鄭沂 鄭真
鄭士利 鄭本忠
鄭濟 鄭賜
鄭敏 鄭湜
鄭剛 鄭駒
鄭子夔 鄭旭
鄭潛 鄭桓
鄭洪 鄭文霖
鄭思先 鄭楚瞻
鄭愷 鄭華
鄭定 鄭智
鄭恕 鄭辰
鄭維垣 鄭誠
鄭閻 鄭珞
鄭英 鄭懋中
鄭阜義 鄭復言
鄭述 鄭德普
鄭深道 鄭牢
鄭和 鄭建
鄭照 鄭安
鄭珤 鄭時
鄭韺 鄭銘
鄭佑 鄭環
鄭己 鄭宗仁
鄭炯 鄭岳
鄭一初 鄭善夫
鄭錫文 鄭憲
鄭漳 鄭紳
鄭氣 鄭自璧
鄭本公 鄭一鵬
鄭洛書 鄭曉
鄭世威 鄭大同
鄭絅 鄭維誠
鄭廷鵠 鄭大經
鄭洛 鄭繼之
鄭履淳 鄭成憲
鄭三俊 鄭為虹
鄭國昌 鄭鼎
鄭崇儉 鄭氏產
鄭安民 鄭培
鄭翼雲 鄭遵謙
鄭姓部藝文
鄭氏義門詩序 元黃溍
鄭姓部選句
鄭姓部紀事
鏡姓部彙考
凌迪知萬姓統譜〈鏡姓〉
鏡姓部列傳
漢
鏡斂
令姓部彙考
凌迪知萬姓統譜〈令姓〉
令姓部列傳
漢
令勉
明
令曦
柄姓命姓性姓政姓聖姓部彙考
凌迪知萬姓統譜〈柄姓 命姓 性姓 政姓 聖姓〉
氏族典第四百九十六卷
鄭姓部列傳三
[编辑]金
[编辑]鄭建充
[编辑]按《金史鄭建充傳》:「建充,字仲實,其先京兆人,占籍鄜 州。仕宋,知延安府事。天會七年來降,累遷平涼尹。建 充性剛暴,在位者銜之。軍胥李換竊用公帑,自度不 免,乃誣建充藏甲,欲反,死獄中。長子愬亦死焉。」
鄭子聃
[编辑]按《金史鄭子聃傳》:「子聃字景純,大定府人。父宏,遼金 源令。天德二年中第,調翼城丞,遷贊皇令,召為書畫 直長。正隆二年,試賦中第一,除翰林修撰,改侍御史, 遷待制,改祕書少監,遷翰林直學士。以疾求補外,遂 為沂州防禦使,召還為侍講。二十年卒。」
元
[编辑]鄭松
[编辑]按《萬姓統譜》,「松字特立,樂安人。入元,隱居布水谷二 十年。」
鄭鼎
[编辑]按《元史鄭鼎傳》:「鼎,澤州陽城人。初為千戶,屢立戰功。 中統元年,遷平陽、太原兩路萬戶。至元三年,遷平陽 路總管。十四年,改湖北道宣慰使。蘄、黃二州叛,鼎將 兵討之,戰於樊口,舟覆溺死。諡忠肅。」
鄭制宜
[编辑]按《元史鄭鼎傳》:「鼎子制宜,小字納懷,襲父職,戍鄂州, 以戰功授樞密院判官。至元二十八年,遷湖廣行省 參知政事。未幾,徵拜內臺侍御史。三十年,除湖廣行 樞密副使,入朝,特受大都留守。大德十年,以疾終,諡 忠宣。子阿兒思蘭嗣。」
鄭溫
[编辑]按《元史鄭溫傳》:「溫,真定靈壽人。初從中書粘合南合 南征有功,為合必赤千戶,從丞相史天澤為新軍萬 戶鎮撫。中統元年,為總管。三年,李璮叛,詔溫以軍討, 以功命為侍衛親軍總管。至元六年,進懷遠大將軍, 右衛副都指揮使。十二年,陞右衛親軍都指揮使。十 八年,改輔國上將軍。二十八年,卒。」
鄭義
[编辑]按《元史鄭義傳》:「義,河間人也。初事太宗,佩金符,山東 路都元帥。從伐金,戰死。子澤襲。從史天澤出征,多立 戰功。年老,弟江代其職。中統三年,李璮叛,以江子郇 為千戶,敗賊眾於王馬橋。江陞為武衛親軍都指揮 使。至元八年,從攻襄陽,歿於陳。郇襲職。」
鄭滁孫
[编辑]按《元史鄭滁孫傳》:「滁孫,字景歐,處州人。宋景定間,登 進士第,知溫州樂清縣,累歷宗正丞、禮部郎官。至元 三十年,世祖召見,授集賢直學士,致仕,歸田里。」
鄭陶孫
[编辑]按《元史鄭滁孫傳》:「滁孫弟陶孫,字景潛,登進士第,徵 至闕,奏對稱旨,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陞應奉翰林 文字。後出為江西儒學提舉,當時最號博洽,儒學之 士,翕然推之。」
鄭介夫
[编辑]按《萬姓統譜》:「介夫,開化人,號鐵柱,性剛直敢言,著《韻 海》。至大間上《太平策》一綱二十目,頗行其言。仕終金 谿縣丞。」
鄭安
[编辑]按《萬姓統譜》:安字子寧,歙人。宋亡之二年,李世達叛, 孛朮魯駐兵,將屠焚城邑,民無所逃。安曰:「宋亡矣,使 民命盡滅於干戈可乎?」乃杖策伏軍門言曰:「將軍將 弔民止亂,亦殃民倡亂耶?生民何罪,陷此兵刃也。」許 之,使安宰歙邑,以服眾心。安邑事一以撫救百姓,鄉 人感德,立祠祀之。
鄭文嗣
[编辑]按《元史鄭文嗣傳》:「文嗣,婺州浦江人。其家十世同居, 凡二百四十餘年,一錢尺帛無敢私。至大間,表其門。 文嗣歿,從弟大和繼主家事,益嚴而有恩,家庭中凜 如公府,見者嗟慕,謂有三代遺風。」
鄭玉
[编辑]按《元史鄭玉傳》:「玉字子美,徽州歙縣人。覃思六經,絕 意仕進,而勤於教學,門人受業者眾,所居至不能容。 至正十四年,朝廷除玉翰林待制、奉議大夫,遣使者 徵之,玉辭疾不起。十七年,明兵入徽州,玉具衣冠北 向再拜,自縊而死。」
鄭潛
[编辑]按《萬姓統譜》:潛,懷安人。至正中,為海北廉訪司副使。 晚居鄉邑,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於縣西南立 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以給操舟者之食,人利之。至今 有石刻曰「鄭公渡。」
明
[编辑]鄭亨
[编辑]按《萬姓統譜》:「亨,合肥人,洪武中歷任武職,以功封武安侯,出鎮山西,邊寇遁跡。」
鄭遇春
[编辑]按《萬姓統譜》:「遇春,濠人。與兄遇霖來附。甲午從取滁、 鐵佛岡、三汊河、大柳樹諸寨,為先鋒,克和陽,渡江拔 采石、太平,授總管,攻蕪湖。遇霖死,遇春領其兵從征, 取溧水,破方山營,定金陵,解圍牛塘,取宣州,陞左翼 元帥。從克揚州、婺州,再擊敗陳友諒兵,大戰禁江口, 殲友諒。平武昌,下淮安,取安豐、潁、六安,陞六安衛指」 揮僉事。洪武三年封滎陽侯,食祿九百石,與世券。
鄭閎
[编辑]按《萬姓統譜》:「閎,嘉定人。精《易》學。洪武初,舉授禮部郎 中,以病告歸,而郡邑之學《易》者,多出其門。永樂間,嘗 典湖廣、福建文衡。所著有《味易餘吟集》。」
鄭濂
[编辑]按《萬姓統譜》:「濂,浦江人,大和之孫,與弟湜俱以義聞。 洪武初召見,慰諭甚至,問以治國家長久之道,濂等 以謹守家法對,深見嘉獎,除湜福建參議。其家僮施 慶者,親喪,哀泣不輟,亦三年不御酒肉,君子謂濡染 所致。」
鄭沂
[编辑]按《萬姓統譜》:「沂,浦江人。洪武末,以人才起至京師,召 見,以其家孝義聞天下,即授禮部尚書。尋以老致仕。」
鄭真
[编辑]按《萬姓統譜》:「真,慈谿人。博極群書,在鄉里恂恂然不 以才藝矜人。嘗取諸家格言著為《集傳》《集說》《集論》。洪 武初,試浙闈居首選,授廣信府教授、滎陽外史。」
鄭士利
[编辑]按《萬姓統譜》:士利字好義,寧海人。上言空印事,上大 怒,詔承相究問誰教若為。士利笑曰:「顧吾書可用與 否何如耳,自分受禍,人誰為我謀?」詞卒不屈。
鄭本忠
[编辑]按《萬姓統譜》:「本忠,鄞縣人,自號安分生,以明經舉為 秦府教授。本忠學問純正,言行敦卓,有《安分集》藏於 家。」子復言、雍言,俱登進士第。雍言官至太僕少卿。
鄭濟
[编辑]按《萬姓統譜》:「濟,浦江人。洪武中,以東宮官屬徵詣闕, 以為左春坊庶子。」
鄭賜
[编辑]按《萬姓統譜》,「賜字彥嘉,甌寧人。洪武乙丑進士,任北 平布政司參議,謹厚有為。其善政,民稱之不置,進工 部尚書。諡文安。為人深沉敦厚,恢恢有容。」
鄭敏
[编辑]按《萬姓統譜》:「敏,洪武間齊東知縣,恤民勤政,賦役均 平。後以事逮至京,縣民詣闕言敏廉勤有守,民懷其 惠。朝廷復其官,仍賜楮幣五百,衣三襲。」
鄭湜
[编辑]按《萬姓統譜》:「湜字仲持,浦江人。洪武中,有誣其家交 通賊者,禍不可測,與其兄濂爭下獄。太祖聞之,召見, 慰諭甚至,拜湜為福建布政司左參議。南靖縣民為 亂,詿誤者數千人,部曲多掠其婦女,湜言於諸將,悉 縱遣之。」
鄭剛
[编辑]按《萬姓統譜》:「剛,南陽人。天資英邁,質直無為,家貧嗜 學。洪武中,釋褐胄監,署廣西布政使事,累官工部右 侍郎。恭慎小心,為時所重。持節巡視江淮,卒於官。洪 熙初,贈工部尚書。」
鄭駒
[编辑]按《萬姓統譜》:「駒字千里,鄞人。持身修潔,未嘗跡公卿 門,為文溫潤縝密。洪武初,聘為郡庠訓導,陞義烏教 諭,以道淑人。卒於官。」
鄭子夔
[编辑]按《萬姓統譜》:「子夔名倫,號環谷,榮祿人。元河東廉使。 國初應秀才詔,授鎮江參謀,上器之。與偽吳戰,子夔 伏甲士,佯以弱卒拽舟若降,誘其驍將徐某等使深 入,伏忽發,盡獲之。上嘉其功,賞賚甚厚。後謝事歸。」
鄭旭
[编辑]按《萬姓統譜》:「旭,字景初,閩縣人。洪武中,以學行薦為 國子掌儀,以飛語謫吏雲南二十餘年。三十二年,以 明經薦,起為高安縣學訓導,卒。旭家居孝友,與人交 有信義。著有《詩經總旨》《初學提綱》《詠竹稿》等書,藏於 家。」
鄭潛
[编辑]按《萬姓統譜》:「潛字彥昭,歙人。由內臺掾薦授監察御 史,歷禮部尚書。洪武十年致仕,卒。所著有《白沙槁樗 菴集》。」
鄭桓
[编辑]按《萬姓統譜》:「桓潛子,字居貞。洪武中,舉明經,授鞏昌 府判,陞禮部郎中,終河南布政司左參政。靖難後,坐 方黨死。」
鄭洪
[编辑]按《萬姓統譜》:「洪,字以仁,少學《易》於元,貢士鮑恂,崑山長洲,更聘訓導縣學,郡縣之學《易》者,多出其門。洪武 中舉授禮部郎中,尋以疾告歸,號味易叟。」
鄭文霖
[编辑]按《萬姓統譜》:「文霖,字汝眾,號耽犁子,休寧人。好善樂 道,嘗應辟不仕。所著有《耽犁卷》,榜眼練子寧為賦,狀 元張顯宗為之跋,藏於家。」
鄭思先
[编辑]按《萬姓統譜》:「思先,洪武中為福建布政使,學通經史, 為政寬嚴適宜,務與民同其好惡,人皆斂跡安之。」
鄭楚瞻
[编辑]按《萬姓統譜》:「楚瞻,崇德人。以薦歷官都察院右副都 御史。」
鄭愷
[编辑]按《萬姓統譜》:「愷,閩縣人。博學善詞章。其文深雅,自成 一家。有集藏於家。」
鄭華
[编辑]按《萬姓統譜》:「華,臨海人。洪武二十九年貢士。任行人, 謫東平州通判。將赴任,聞靖難師起,華馳至東平,方 疾戰死。」
鄭定
[编辑]按《名山藏臣林記》:「定,字孟宣,善擊劍,工古篆隸書。陳 友定辟為記室。友定敗亡,入長樂居之。洪武中,舉明 經,為延平府訓導,末年為齊府紀善。永樂中遷國子 助教。」
鄭智
[编辑]按《萬姓統譜》:「智,字叔真,寧海人。建文初,舉賢良,力學 好古,工文詞。方孝孺薦為監察御史。蒞事精敏,持正 不阿。靖難後,坐方黨死。」
鄭恕
[编辑]按《萬姓統譜》:「恕字本忠,僊居人。由訓導陞蕭縣知縣。 靖難師至,力拒被害。其二女亦死之。」
鄭辰
[编辑]按《明外史鄭辰傳》:「辰字文樞,浙江西安人。永樂四年 進士。授監察御史。十六年,超遷山西按察使,糾治貪 濁不少貸。宣德三年,召為南京工部右侍郎。英宗即 位,遷兵部左侍郎。得風疾,告歸,卒。」
鄭維垣
[编辑]按《明外史鄒緝傳》:「永樂十九年,三殿災,詔求直言。帝 素剛愎,惡直諫及言者斥時政,帝不懌。而大臣復希 旨詆言者,帝於是發怒,御史鄭維垣等俱左官交阯。 維垣,慈谿人,起家進士。」
鄭誠
[编辑]按《萬姓統譜》:「誠,南城人。永樂間為國子生,選擢吏部 司務,端慎勤謹,歷遷文選員外郎、郎中,掌選精密。宣 德初,進陞本部右侍郎。」
鄭閻
[编辑]按《萬姓統譜》:「閻字公望,閩縣人。永樂中登進士第,自 乞典學校,遂授安陸州學正,改無為州,遷廣信府學 教授。所至師道尊嚴,作人為多,致仕卒。閻性質剛毅, 嫉惡不少假借,居官三十年,囊無餘資。其學精於《禮 記》,旁及子史醫曆之書,有《抑齋集》。」
鄭珞
[编辑]按《萬姓統譜》:「珞字希玉,閩縣人。永樂中舉進士,入翰 林為庶吉士,授刑部主事。宣德中,擢寧波府知府。中 官裴可烈以公事至郡,貪暴不法,民被其搔擾。珞上 其罪,詔可烈置於法。黜贓吏,抑豪強,令行禁止,發奸 摘伏,治績為兩浙最。陞左參政卒。」
鄭英
[编辑]按《萬姓統譜》:「英字伯華,俠六世孫。幼純篤,事親孝謹。 父年老病劇,英禱於東嶽行祠,求以身代,父病隨愈。 越數載,父卒,哀毀踰禮。既葬,舉明經,以母老辭。母數 遘疾,英侍湯藥,未嘗解帶,親為滌溺器。及母卒,竭資 產營葬。復以明經、孝弟舉,授廣西南寧府經歷,卒。」
鄭懋中
[编辑]按《萬姓統譜》:懋中,名馞,以字行,晉江人。領應天丙子 鄉薦,擢知程鄉縣。治先禮義,不尚法律,民謠之曰:「鄭 懋中,真長者。禁令不煩徭役少,斯民相見何嬉嬉,昔 日無羊今有馬。」初,程鄉民鮮知學,懋中始作新學校, 親為生徒講解,自是始有進士登第者。一日感疾,戒 其子具湯沐,正衣冠,端坐而逝。民哀慕之。
鄭阜義
[编辑]按《萬姓統譜》:「阜義,字公直,少爽朗,甫長,入郡庠,卒業 太學,登進士。上命吏部於進士中擇學行超卓者授 以方面,阜義得山東參政。上以阜義優於文學,改廣 東。蒞職九載,政聲日起,以疾卒。弟永義,中永樂庚子 鄉試,任當塗知縣。子自強,邃於經學,為詩文沖澹典 雅,中乙卯科鄉試,任上杭訓導。」
鄭復言
[编辑]按《萬姓統譜》,復言,本忠子。舉永樂丙戌進士,選翰林 庶吉士,讀中祕書,預修《永樂大典》,授禮部主事。陞太 僕少卿,引年歸。弟雍言,舉乙未進士,授中書舍人,署禮部尚寶司及六科事。上嘉曰:「卿不獨文詞典雅,作 字亦端楷嚴密,甚類為人。」陞河南按察僉事。宣宗御 極,雅重其名,留直文華殿,日備顧問。陞太常少卿。兄 弟友恭,無愧家學,人稱《二難》。
鄭述
[编辑]按《萬姓統譜》:「述,字季述,閩人。少貧力學。永樂十九年 登進士,授刑部主事,調惠州府通判。為政端平,清訟 牒,均徭賦,禁暴繩亂,民不敢犯,政聲大著。正統初,擢 知南雄府。十二年致仕卒。」
鄭德普
[编辑]按《萬姓統譜》:「德普,號景厓,崇安人。幼聰敏博記,刻意 學詩,與趙若槸、范師孔諸人日相酬唱。」
鄭深道
[编辑]按《萬姓統譜》:「深道,龍溪人。由鄉貢兩任典教五司文 衡,未嘗有過舉。洪熙元年,授司經局校書,陞梁府紀 善,尋致仕,卒。」
鄭牢
[编辑]按《明外史山雲傳》:宣德二年,柳慶蠻糾猺獞掠臨桂 諸縣,命雲佩征蠻將軍,往鎮廣西。故事,鎮帥初至,土 官率餽獻,帥輒受之,既乃為所持,卒以敗。雲始至,聞 府隸鄭牢剛直,召問曰:「『餽可受乎』?牢曰:『不可』。」雲盡卻 餽獻,嚴馭之,土官皆服。初,韓觀鎮廣西,牢嘗逮事觀。 觀醉輒殺人,牢輒留之,醒乃以白牢,為士大夫所重, 然竟以隸終。
鄭和
[编辑]按《明外史鄭和傳》:「和,雲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者也。 初事燕王於藩邸,從舉兵有功,累擢太監。有智略,知 兵習戰。洪熙元年,命守備南京。宣德五年,老死。」
鄭建
[编辑]按《萬姓統譜》:「建字弘中,淮安人。宣德中,舉進士,選入 翰林為庶吉士,授南雄府通判,奏蠲逋負,轉處州通 判。閩寇鄧茂七侵掠浙境,建分守龍泉,遣其子黼擐 甲胄率民兵與賊抗者數月,斬首五百餘級,直搗其 巢,獲其男婦之被擄者二千餘人以歸,其他脅從者 悉散遣之。景泰中,以功陞本府同知。越二年,遷浙江」 按察司僉事。
鄭照
[编辑]按《萬姓統譜》:「照字孔昭,閩人。性鯁介不苟。正統間,授 安遠令,改德安。為政以節用愛人為主,一錢不妄費, 一民不輕用。致仕歸,卒。鄉大夫士私諡之曰『清介先 生』。」
鄭安
[编辑]按《萬姓統譜》:「安字康民,海陽人。敏悟絕人。景泰五年 進士。授河南道監察御史,彈劾不避權要。憲宗即位, 抗疏陳八事,多見採用。因南畿災變迭見,復疏言宜 策免大臣,戒飭在位,言甚剴切。繼遷陝西按察副使。 固原州滿四等據石城架砲山作亂,出師討之。安任 行多贊畫,滿四就擒。居官二十年,敝廬環堵,未嘗增」 產業。秩滿,以母老歸。
鄭珤
[编辑]按《萬姓統譜》:「珤,清流人,為縣刑曹掾。景泰八年,草寇 竊發,攻掠鄉村,珤挺身與之戰,賊槍傷其胸,珤悍然 不顧。賊畏其勇而退,珤亦力疲,倚石僵立而死。境中 之民四百餘家,悉賴保全。」
鄭時
[编辑]按《萬姓統譜》:「時字宗良,舒城人。景泰進士,歷尚書。」
鄭韺
[编辑]按《明外史榮瑄傳》:「鄭韺,石康人。父賜,舉人。兄頀,進士。 天順中,母為猺賊所掠,韺年十六,挺身入賊壘,紿之 曰:『吾欲丐吾母,豈惜金?第吾幼金皆母所瘞,願代母 歸取之』。賊遂拘韺而釋母,然其家實無金也。久之,官 軍至,賊將解去,以前語詰韺,遂被殺。」
鄭銘
[编辑]按《萬姓統譜》:「銘,邯鄲人。登天順甲申進士第,授監察 御史。成化二年,巡山海關,繼巡陝西茶馬,皆有清政。 尋按蘇松,擊貪暴,獎善良,陞山東按察司副使。以性 不阿比,有閹宦譖之,左遷山西參議,累擢本省右布 政使。後懇乞歸老,卒於家。」
鄭佑
[编辑]按《萬姓統譜》:「佑,常山人。天順中為福建按察司副使。 正而不激,嚴而不苛,寬而不縱,持憲務存大體。時有 旨命巡按御史會藩憲重臣考察郡縣官,憲司因推 佑以行,所至黜陟甚當。後以公事免,卒。」
鄭環
[编辑]按《萬姓統譜》:「環字瑤夫,仁和人。天順四年進士及第, 第三授翰林編修,歷司經局洗馬、太常少卿。廉介方 正,不妄取與,家居足跡不踐公府,一時翰林鮮見其 儔云。」
鄭己
[编辑]按《明外史魏元傳》:「成化四年,彗星見,御史鄭己等上 疏請斥邪奸,痛詆商輅、程信、姚夔、馬昂。帝怒,下獄。給事中毛弘等論救,輅亦請寬之。乃各杖二十,復其官。 己,山海衛人,六年,巡按陝西。定西侯蔣琬鎮甘肅,己 欲按其罪,語洩,為所劾,戍宣府。」
鄭宗仁
[编辑]按《萬姓統譜》:「宗仁,字體仁,任丘人。成化丁未進士,歷 尚書。」
鄭炯
[编辑]按《萬姓統譜》:「炯,字叔亮,閩縣人,成化己丑進士,歷參 政。弟炤,字叔昭,丁未進士,歷知府。」
鄭岳
[编辑]按《萬姓統譜》:「岳,字汝華,莆田人。弘治癸丑進士,累官 湖廣按察使。嚴毅不屈,端諒敢為。後遷戶部侍郎。」
鄭一初
[编辑]按《萬姓統譜》,一初,字朝朔,揭陽人。幼穎敏而確有大 志。弘治十八年進士。以病歸,養晦紫陌山,閉門卻掃, 日講正學。時有持千金囑之事者,一初艴然曰:「名義 至重,鬼神難欺。」遂叱之。後為雲南道監察御史,風紀 克振。聞王陽明講學,遂師事焉。疏歸,卒於杭。
鄭善夫
[编辑]按《萬姓統譜》:「善夫字繼之,弘治乙丑進士,歷南京驗 封郎中。素多疾,卒之日年方三十有九。有文學,尤工 於詩。」
鄭錫文
[编辑]按《萬姓統譜》:「錫文字禹範,閩縣人。弘治癸丑進士,授 義烏令,拜南京監察御史。時逆瑾竊柄,臺諫皆其私 人,錫文引病丐歸,瑾奪其官。瑾誅,起雲南僉事,累擢 廣西右布政使。歷官三十餘年,堅確不渝。子源浼,正 德丁丑進士,任刑部主事,偕林黼疏諫。武廟南巡,廷 杖創甚,仍匍匐為黼治喪,眾難之。」
鄭憲
[编辑]按《萬姓統譜》:「憲字有度,僊遊人。穎悟絕人,端和純粹。 正德丁丑進士,授刑部主事。丁內外艱,先後六年不 入私室。先與禮部主事方獻夫相友善,及方以議禮 驟致通顯,相值邸舍,憲止一揖而出。方銜之。逾年仍 補刑部。憲抗節履道,雖偃蹇濡滯弗恤也。」終光祿寺 丞。
鄭漳
[编辑]按《萬姓統譜》:「漳字世績,閩縣人。正德丁丑進士,歷侍 郎。」
鄭紳
[编辑]按《萬姓統譜》:「紳字公佩,溧水人。正德甲戌進士,歷尚 書。」
鄭氣
[编辑]按《萬姓統譜》:「氣,字浩然,靜海人。正德甲戌進士,歷布 政。」
鄭自璧
[编辑]按《明外史鄭自璧傳》:「自璧字采東,祥符人。隸籍京師, 舉正德十二年進士,改庶吉士,除工科給事中。世宗 踐阼,自璧爭大禮,受杖。三遷至兵科都給事中。自璧 敢言,所言皆權倖,直聲震朝野。側目者共為蜚語,聞 於上,謫江陰縣丞。」
鄭本公
[编辑]按《明外史鄭本公傳》:「本公,翔州衛人。正德九年進士, 歷御史。世宗嗣位,欲加興獻帝皇號,本公力言不可。 嘉靖改元,巡按遼東。帝以席書為禮部尚書,召張璁、 桂萼入京。本公偕廷臣伏闕哭諫。繫獄,廷杖還職,尋 遷通政參議。以疾請改南京,乃授大理寺丞,稍遷南 京太僕少卿。謝病歸,卒。」
鄭一鵬
[编辑]按《明外史鄭一鵬傳》:「一鵬,字九萬,莆田人。正德末進 士,改庶吉士。嘉靖初,官至戶科左給事中,伏闕爭大 禮,杖於廷。會武定侯郭勛欲得虎賁左衛以廣其第, 使指揮王琬等言衛湫隘,不足居吏士,而民郭順者, 願以宅易之。順,勛家奴也,其宅更湫隘。一鵬與同官 張嵩劾勛,勛甚銜之。而一鵬復以李福達劾勛。桂萼」、 張璁因坐以妄奏,拷掠除名。久之卒。
鄭洛書
[编辑]按《明外史解一貫傳》:「鄭洛書,字啟範,莆田人。登進士, 授上海知縣,有善政。嘉靖四年,召拜御史。張璁、桂萼 以陳九川事傾費宏,訐奏不已。洛書與同官鄭氣言 宏、璁、萼皆不可不去,報聞。尋出視南畿學政,道,聞喪 歸。十二年,京察事竣,更命科道官互糾,洛書被劾落 職家居,再踰歲卒。」
鄭曉
[编辑]按《萬姓統譜》:「曉字窒甫,海鹽人。嘉靖壬午解元,癸未 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刑部尚書。卒贈太子太保,諡端 簡。曉文學優長,才識超卓,深諳故典,通達國體。佐銓 秉持,不肯依阿,司憲定律,綽有定力。竟以忤時相去。」
鄭世威
[编辑]按《萬姓統譜》:「世威字中孚,樂安人。嘉靖乙未進士,戶 部、刑部主事,員外,廣東、江西僉事,浙江參議,江西副使,四川參政,致仕。嘉靖四十五年,詔起用湖廣參政, 南京右通政,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南京 吏部右侍郎。」
鄭大同
[编辑]按《萬姓統譜》:「大同字皆吾,莆田人。嘉靖己丑進士,歷 刑部侍郎。」
鄭絅
[编辑]按《萬姓統譜》:「絅字子尚,莆田人。嘉靖己丑進士,歷侍 郎。」
鄭維誠
[编辑]按《萬姓統譜》:「維誠字伯明,祁門人。嘉靖甲午鄉試第 一,辛丑進士,歷參政。」
鄭廷鵠
[编辑]按《萬姓統譜》:「廷鵠,字元侍,南海衛籍,德清人。嘉靖戊 戌進士,歷四川參政。」
鄭大經
[编辑]按《萬姓統譜》:「大經字正之,西安人。嘉靖丙辰進士,歷 吏科都給事中,太僕寺少卿。」
鄭洛
[编辑]按《明外史鄭洛傳》:「洛字禹秀,安肅人。嘉靖三十五年 進士,除登州推官,徵拜御史,出為四川參議,遷山西 參政。萬曆二年,由浙江左布政改右僉都御史,巡撫 山西,移大同,入為兵部右侍郎。七年,以左侍郎總督 宣、大、山西軍務,累加至太子太保,召為戎政尚書。十 八年,洮、河用兵,詔經略陝西、延、寧、甘肅及宣、大、山西」 邊務。事平,加少保,仍召理戎政。給事中張棟言洮、河 之衄殞,將喪師,再疏劾洛欺罔。洛乃謝病歸。卒,諡襄 敏。
鄭繼之
[编辑]按《明外史鄭繼之傳》:「繼之字伯孝,襄陽人。嘉靖四十 四年進士。除餘干知縣,遷戶部主事,歷遷四川副使, 以養親歸,服除不出。萬曆十九年,用薦起官江西,召 為太僕少卿,累擢吏部尚書,以老乞休歸,卒。繼之晚 節潦倒,委身黨人,雖屢請起廢卒,未嘗用一賢,而所 斥必善類,識者論之。」
鄭履淳
[编辑]按《明外史鄭履淳傳》:「履淳,字叔初,刑部尚書曉子也。 舉嘉靖四十年進士,除刑部主事,遷尚寶丞。隆慶三 年,言事繫獄,刑科舒化等以為言,釋為民。神宗立,起 光祿少卿,卒。」
鄭成憲
[编辑]按《明外史鄭成憲傳》:「成憲,神宗鄭貴妃父也。貴妃有 寵成憲,累官至都督同知,卒。子國泰官左都督,病死, 子養性襲為都督。天啟初,言者論養性結白蓮賊將 為亂。詔勒養性出京師,隨便居住。魏忠賢用事,宥還。」
鄭三俊
[编辑]按《明外史鄭三俊傳》:「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萬曆 二十六年進士。授元氏知縣,累擢戶部右侍郎。楊漣 劾魏忠賢,三俊亦上疏極論。忠賢盡逐漣等,三俊遂 疾去。忠賢黨張訥劾三俊合汙同流,褫職閒住。崇禎 元年,起南京戶部尚書。居七年,部事大飭,就移吏部, 考績入都,留為刑部尚書。會吏部尚書李日宣得罪」, 即命三俊代之。三俊為人端嚴清亮,正色立朝,惟引 吳昌時為屬,頗為世詬。乞休歸,家居十餘年卒。
鄭為虹
[编辑]按《明外史鄭為虹傳》:「為虹,字天玉,江都人。崇禎十六 年進士,除浦城知縣。唐王道浦城,知其廉。及自立,召 為御史,部民相率乞留,乃令以御史巡視仙霞關,駐 浦城。浦城破,被執,與給事中黃大鵬死之。大鵬,字文 若,建陽人,崇禎十三年進士。唐王召為給事中,守仙 霞嶺,死。時守延平者,為王士和,從王走汀州者,為胡」 上琛、熊緯,皆以死事著。士和,字萬育,金谿人。崇禎中, 舉於鄉。江西被兵,避入閩,授吏部司務。唐王召擢兵 部主事。未一月,擢延平知府。王走汀州,留士和居守。 俄警報疊至,士和投繯死。上琛,字席公,世襲福州右 衛指揮使。唐王時,充御營總兵官,從至汀州。王被執, 上琛奔還福州,與妾劉共飲藥酒而卒。緯,字文江,南 昌人。崇禎十六年進士。授行人。兩京既覆,乃赴延平 謁唐王,擢給事中。尋扈行至汀州。遘變,緯死之。
鄭國昌
[编辑]按《明外史鄭國昌傳》:「國昌,邠州人。萬曆三十五年進 士。歷官山西參政。崇禎元年,以按察使治兵永平,遷 山西右布政使,上官奏留之。三年,城破,國昌自縊於 城上,中軍守備程應琦從之。應琦妻奔告,國昌妻與 之偕死。知府張鳳奇、推官羅成功、盧龍教諭趙允殖、 副總兵焦延慶、東勝衛指揮張國翰及里居中書舍」 人廖汝欽,武舉人唐之俊,諸生韓洞原、周祚新、馮維 京、胡起鳴、胡光奎、田種玉等皆死。國昌、鳳奇一門盡 死。鳳奇,陽曲人,起家鄉舉。
鄭鼎
[编辑]按《明外史徐朝綱傳》:「鄭鼎,字爾調,龍溪人。由鄉舉為貴州廣順知州。安邦彥遣兵來攻,鼎誓死固守。及賊 入,與土官金燦端坐堂上,並為賊所殺,婢僕從死者 六人。吏目胡士統亦不屈死。時有孫克恕者,字推之, 馬平人,歷官貴州副使,戰死。嘉興人王昌引為貴陽 同知。奢崇明反,昌引被難。其子監生世駿自縊死。賊」 恨之,焚其屍,二孫、一孫、女、僕、婢十三人同日被害。
鄭崇儉
[编辑]按《明外史鄭崇儉傳》:「崇儉,字大章,寧鄉人。萬曆四十 四年進士。授河南推官,有政聲,歷濟南兵備副使。崇 禎三年,遷陝西右參政,屢遷兵部右侍郎,總督陝西 三邊軍務。督師楊嗣昌檄秦軍入蜀,崇儉乃率兵直 抵瑪瑙山擊賊,五日三捷,威名甚振。以年衰乞骸骨, 不許,令還關中。及張獻忠大亂蜀中,嗣昌言崇儉撤 兵太早,致賊猖獗」,命削籍候代。明年,獻忠陷襄陽,嗣 昌死。帝益恨崇儉不掎角平賊,逮下獄,責以「縱兵擅 還,失誤軍律」,棄市。
鄭氏產
[编辑]按《莆田縣志》:「氏產,字元高,樵裔。邑諸生,兼通韜略,家 居山中。崇禎間,寇起,焚掠村落,氏產誓眾保里出戰, 擒賊魁黃章。繼又斬饒振、鄭明瑞,擒其副十餘人。後 寇大至,氏產率眾力戰深谷中,援絕歿。」
鄭安民
[编辑]按《明外史張繼孟傳》:「崇禎十七年,張獻忠寇成都,鄭 安民佐巡撫龍文光協守。城陷被執,不屈死。安民,浙 江人,貢生,歷蜀府右長史。」
鄭培
[编辑]按《河南通志》:「培,內鄉生員。城陷,不屈死。」
鄭翼雲
[编辑]按《浙江通志》:「翼雲,餘姚人。甲申之變,翼雲自縊,為妻 所持。後被執,以搒掠死。」
鄭遵謙
[编辑]按《明外史錢肅樂傳》:「鄭遵謙,會稽人。為諸生,無賴,倡 眾起兵,事魯王,崎嶇浙、閩間,從王航海,與熊汝霖並 為鄭彩害。」
鄭姓部藝文
[编辑]《鄭氏義門詩序》元·黃溍
[编辑]浦陽鄭氏,聚族而居者八世。有司為請於中書而旌 表之,號曰「義門。」且復其家力役之征,俾無有所與。今 集賢直學士揭公實為之記。一時文人往往賦詩以 美之,謂予與鄭氏居同郡,知鄭氏者莫若予,因屬予 以序。予家距鄭氏不兩舍而近,納交鄭氏,父兄子弟 間,歲行已再周,其知之固深矣。集賢公之所稱述,豈 有媿辭乎?抑予聞之:「古有合族之道,非士庶人所得 行,而親親之仁,無貴賤一也。合族莫重於立宗,立宗 之法,或五世而遷,或百世而不遷。五世而遷,聖人不 以為失於薄;百世而不遷,聖人不以為過於厚。遷以 辨其異,不遷以統其同,二者蓋並行而不相悖也。」若 夫數百千指聚居而食,雖古公侯之家皆所無有,而 後世士庶人之家乃或有之,可不謂難矣哉!是宜史 不絕書,而上之人所宜褒嘉之者遂著于令。逮至我 朝,史臣序《禮典》為目三十有二,而旌表居其一。然則 凡可以勸親親者,又聖人之所不廢也。茲非所謂「禮 以義起」者邪?鄭氏於古人合族之道,夫亦有取其義 云爾。褒嘉所及,有司既奉著令從事,而未克上其狀 于太史氏。予輒弗辭,而次第其詩,本諸作者之意,系 于末簡。庸俟夫陳《詩》以觀民風者焉。
鄭姓部選句
[编辑]北周庾信《鄭常碑》:「周宣中興,然後樹賢建戚;鄭武有 國,然後保姓受氏。荊衡之賦千乘,莫敢加兵;虢鄶之 封十城,翻為獻邑。況復郊門致騎,先迎內史之賓;南 宮旦朝,獨識尚書之履。」
《鄭偉墓銘》「周宣母弟,就封於鄭。河洛之地,即有民人。 虢鄶之君,非無都邑。其後蛇鬥於門,黿嘗於鼎。韓侵 負黍,晉滅陽城。其祀忽諸,以國為氏。」
《鄭國夫人鄭氏墓銘》「七子賦詩,足光賓客;三卿從政, 實靜諸侯。驂乘則晉后停輿,來朝則漢君識履。」〈又〉置 騎賓來,當官教府。居德圃田,開黌學聚
鄭姓部紀事
[编辑]《漢書鄭元傳》:「孔融告高密縣立鄭公鄉教。」
《唐書鄭注傳》:注本姓魚,冒為鄭,故當時號「魚鄭。」
鏡姓部彙考
[编辑]凌迪知《萬姓統譜》。
鏡姓
[编辑]「鏡」見《姓苑》。
鏡姓部列傳
[编辑]漢
鏡歛
[编辑]按《萬姓統譜》:「歛字長孟,河內令。」
令姓部彙考
[编辑]凌迪知《萬姓統譜》。
令姓
[编辑]「令」見《姓苑》。
令姓部列傳
[编辑]漢
令勉
[编辑]按《萬姓統譜》:「勉,中大夫,改車騎將軍,擊匈奴。」
明
[编辑]令曦
[编辑]按《萬姓統譜》:「曦,字景暘,新昌人。洪武間,任監察御史, 剛正不阿,劾去都御史劉觀及各道壞法御史六員, 百司震恐,尋以疾卒。」
柄姓命姓性姓政姓聖姓部彙考
[编辑]凌迪知《萬姓統譜》。
柄姓
[编辑]「柄」見《姓苑》。
命姓
[编辑]命。見《姓苑》。
性姓
[编辑]性見《姓苑》。
政姓
[编辑]政見《姓苑》并《千姓編》。
聖姓
[编辑]《聖見姓苑。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