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第079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七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
第七十九卷目錄
雨災部彙考五
明〈太祖洪武四則 成祖永樂六則 宣宗宣德三則 英宗正統二則 代宗景泰二則
憲宗成化八則 孝宗弘治五則 武宗正德四則 世宗嘉靖二十四則 穆宗隆慶三
則 神宗萬曆二十則 熹宗天啟二則 愍帝崇禎五則〉
皇清〈康熙一則〉
雨災部藝文一
愁霖賦 魏文帝
愁霖賦 曹植
愁霖賦 應瑒
愁霖賦 晉陸雲
患雨賦 傅咸
苦雨賦 潘尼
陰霖賦 成公綏
賀雨晴狀 唐張九齡
潮州祈晴祭湖神文 韓愈
苦雨賦 李觀
雨災減放稅錢德音 編制
謝晴青詞 宋王安石
天地社稷宮觀祈晴祝文 前人
五嶽四瀆諸廟祈晴祝文 前人
奏乞放宣城縣零苗 真德秀
癸酉七月進故事一條論久雨 前人
庚午六月十五日輪對奏劄一 前人
求晴設醮青詞 前人
祈晴祝文 前人
又 前人
祈晴感應報謝祝文 前人
祈晴設醮青詞 前人
東嶽清源洞祈晴疏 文天祥
雨災部藝文二
苦雨 晉傅休奕
久雨 唐殷堯藩
苦雨 姚合
苦雨 林寬
次韻和君實苦雨三首 宋沈遘
久雨 李昭𤣱
六月雨多害稼 明陳琛
雨災部選句
雨災部紀事
庶徵典第七十九卷
雨災部彙考五
[编辑]明
[编辑]太祖洪武二年饒州霪雨
[编辑]按:《江西通志》云云。
洪武八年,溫州大雨。
按《浙江通志》:「洪武八年七月,溫州大風雨,海溢,平陽 男女死者二千餘口,永嘉、樂清、瑞安沿江皆渰沒。 洪武十八年,久雨。」
按《大政紀》:「洪武十八年二月甲辰,上以當春久雨,陰 晦不解,間雨雹雷,諭中外百司,下至編民卒伍,苟有 所見,盡言無諱。」
洪武二十三年,淫雨。
按《湖廣通志》:「洪武二十三年秋八月淫雨,漢水暴溢, 由郢以西,廬舍人畜漂沒無算。州城陷五日乃止。」
成祖永樂元年久雨
[编辑]按《名山藏》,「永樂元年六月,以久雨,命侍郎李文郁等 佐尚書夏原吉相度被水田堪種者趣種之,後時者 除今年租稅。」
永樂二年,大雨。
按《吳江縣志》:「永樂二年五月,大雨,吳江田禾盡沒。農 民忍饑,車水救田,仰天而哭。子女呼父母索食,繞車 而哭。男婦壯者,相率以糠雜菱蕒荇藻食之。老幼入 城行乞不能得,多投於河。六月詔賑濟,民少蘇。 永樂十年,江西大雨,邳州淫雨。」
按《大政紀》:「永樂十年五月甲辰,江西寧縣大雨,山水 泛漲,漂民舍。事聞,皇太子遣人撫恤。」
按《名山藏》:「永樂十年十二月,邳州淫雨傷稼,命御史 賑之。」
永樂十二年秋八月,淫雨害稼。
按《澤州志》云云。
永樂十四年,淫雨。
按《大政紀》:永樂十四年,江西南昌等府言,「自四月至 五月淫雨,江水泛漲,壞廬舍,沒田稼。命戶部遣人撫 視。六月辛酉,徐州沛縣淫雨傷稼。六月戊子,北京、薊 州、遵化、玉田、通州、漷縣及山東商河諸州縣雨水傷稼,命戶部遣人撫視。七月壬寅,河南開封府十四州 縣淫雨,決黃河堤崖,沒居民田稼。癸巳,山東鄒縣淫」 雨,暴水至,壞民廬舍二百一十二戶。丙申,山東霑化 縣暴雨,傷田禾。己酉,永平府久雨,灤、漆二河溢,壞民 田禾、廬舍,命賑恤之。
永樂十八年,浙江霖雨。
按《浙江通志》:「永樂十八年,夏秋霖雨風潮,壞仁和、海 寧二縣長安等埧海塘一千五百餘丈,俱沒于海。」
宣宗宣德元年冬十月廣州大霖雨
[编辑]按:《廣東通志》云云。
宣德五年,廣平等府久雨。
按《大政紀》:「宣德五年十一月,直隸廣平、大名等府縣 奏,久雨沒田稼無收。命戶部蠲其稅。」
宣德十年,久雨。
按《大政紀》:「宣德十年四月,因天久雨水潦蝗蝻,敕諭 吏部都察院考察在外布、按二司及府州縣官不才 者,照例發遣,有缺仍遵宣宗敕旨舉保,不許故違,有 犯贓罪,連坐舉者。」
英宗正統五年順寧大雨
[编辑]按《雲南通志》:「正統五年秋七月,順寧大雨彌旬,山崩 水溢,衝沒田廬,不可勝計。」
正統八年,台州、嘉興大雨。
按《浙江通志》:「正統八年,台州四月至八月連雨,麥腐。 八月大風雨,六種無收;嘉興大風雨害稼。」
代宗景泰元年淫雨
[编辑]按《浙江通志》:「景泰元年夏,淫雨傷稼。」
按《雲南通志》:「景泰元年秋,澂江淫雨害稼,斗米四錢。 景泰六年六月,淫雨。」
按《名山藏》云云。
憲宗成化二年平陽大雨
[编辑]按《浙江通志》:「成化二年五月,平陽颶風大雨三日夜, 山崩屋壞,平地水高六尺,人多渰死。」
成化四年六月,大雨。
按:《山西通志》云云。
成化五年五月,大雨驟漲,壞稻及民舍。
按:《四川總志》云云。
成化九年,直隸、河南大雨水。
按《大政紀》:「成化九年六月,廣平、順德、大名、真定、保定 并河南懷慶府大雨水。」
成化十六年,大雨。
按《雲南通志》:「成化十六年六月,劍川大雷雨,水湧,衝 沒民田二百餘畝。」
成化十八年,久雨。
按《名山藏》:「成化十八年八月久雨,衛、漳、滹沱等河漲 溢,運河口岸多決,河南城署廬舍壞,人畜死亡不可 勝計。」
按《山西通志》:「成化十八年六月,翼城大風雨,壞廬舍, 傷稼。」
按《潞安府志》:「成化十八年,潞州大雨連旬,高河水溢, 漂流民舍,溺死人畜甚眾。」
按《福建通志》:「成化十八年七月,永春大雨,至于八月, 洪水泛濫,瀕溪民居渰死甚眾。」
成化十九年,大風雨。
按《福建通志》:「成化十九年六月庚辰,大風雨,拔木發 屋,公署民廬盡壞,城上敵樓頹毀一空。福州九縣同 日官私舡漂沒無算,死者千餘人。」
成化二十一年,久雨。
按《福建通志》:「成化二十一年,自春徂夏,積雨連月,田 廬禾稼多壞。」
孝宗弘治十年秋太原府淫雨積旬
[编辑]按:《山西通志》云云。
弘治十一年,淫雨。
按《福建通志》:「弘治十一年四月,淫雨連日,蛟龍為孽, 山崩水溢。有豹乘水至龜塘,樹上牆垣廬舍皆壞。五 月大雨復作,寧海橋拆壞。」
弘治十二年,曲阜大雨。
按《山東通志》:「弘治十二年夏六月夜,曲阜縣大雨雷 電,有火自宣聖殿東北起,焚毀殿廡一百二十間。」 弘治十四年,雲南大雨。
按《雲南通志》:「弘治十四年六月朔,大理大雷雨,點蒼 白石二溪水漲,漂沒民居五百七十餘,溺死三百餘 人。七月二十五日夜,河西縣大雪雨,山崩水溢,衝沒 田廬無計。浪穹淫雨,山崩水溢,衝圮民居,溺死百餘 人。」
弘治十五年秋七月。榆次大雨。害稼。及民廬舍 按《山西通志》云云。
武宗正德元年十二月台州大風雨壞民廬
[编辑]按:《浙江通志》云云。
正德二年五月,略陽大雨,高家山崩,壓死百九十餘 人。
按:《陝西通志》云云正德十一年,河曲陽江淫雨。
按《山西通志》:「正德十一年六月,河曲淫雨,水出縣西 南民居淪圯無遺。」
按《廣東通志》:「十一年六月,陽江淫雨,山崩。」
正德十二年六月,德平霖雨害稼。
按:《山西通志》云云。
世宗嘉靖元年江寧暴雨江溢
[编辑]按《永陵編年史》:「嘉靖元年秋七月,南京風雨暴至,江 水泛溢,宮闕城垣民居多壞。」
嘉靖二年,遼東澂江久雨。
按《全遼志》:「嘉靖二年夏四月己卯至壬午,大雨,河水 泛漲,衝沒田禾,金州等衛男女漂溺者共一百四十 名口,牛馬等畜四百五十有餘,傾倒民舍城垣公館 甚多,是歲免田租之半。」
按《雲南通志》:「嘉靖二年六月,澂江蒙化無雲而雨,大 水自五道河湧出,有大木浮於上,不知何來,衝沒田 廬。」
嘉靖三年,萬州大雨。
按《廣東通志》:「嘉靖三年,萬州大風,颶風大作,雨下如 注,民居十僅存一,舟飄陸二三里,浮萋苴於木。父老 駭之,謂從古未有云。」
嘉靖四年,安寧大雨。
按《雲南通志》:「嘉靖四年,安寧大雨浹旬,沒官民廬舍 十之三。」
嘉靖五年,福建大雨。
按《大政紀》:「嘉靖五年三月,福建大雨水,福州府諸處 自正月雨至於四月不絕,平疇蕩為巨浸,且海澄山 鳴,旗鼓自蜚。知府汪文盛上其狀,乞賜蠲賑,且乞自 罷,以謝天譴。章下戶部議賑,從之。」
嘉靖八年,垣曲翼城、平陸大雨。
按《山西通志》:「嘉靖八年,垣曲大雨,山水圯城西南翼 城平陸大雨四十餘日,傷禾。」
嘉靖十一年秋,淫雨彌月,蟲殺稼。
按:《湖廣通志》云云。
嘉靖十四年,大雨。
按《全遼志》:「嘉靖十四年,大雨連月,自四月至六月不 止,河水泛漲,平地深丈餘,是年大饑。」
按《陝西通志》,「嘉靖十四年六月,河州衛暴雨洪水河 溢十數丈,西東六十里,渰溺軍民房屋牛羊無數。」 按《浙江通志》,嘉靖十四年,杭州自春及秋恆雨。 按《雲南通志》,嘉靖十四年夏,大雨連月,自四月至六 月不止,河水泛漲,平地深丈餘,禾盡沒。是歲人饑。 嘉靖十五年,長興晝夜風雨,壞民廬無算。
按:《浙江通志》云云。
嘉靖十六年,平陸、景東大雨。
按《山西通志》:嘉靖十六年,平陸大雨,溺店頭村。 按《雲南通志》:嘉靖十六年八月,景東淫雨害稼; 嘉靖十七年,榖城暴雨。
按《湖廣通志》:「嘉靖十七年四月,穀城暴雨,沙河湧異 物若龜,水流殺人。」
嘉靖二十年,榆次淫雨。
按《山西通志》:「嘉靖二十年六月,榆次淫雨涂,水溢,漫 流四十里,泊田居人多所墊溺,詔免田租。」
嘉靖二十二年春,郴州積雨。
按:《湖廣通志》云云。
嘉靖二十六年,同安大雨。
按《同安縣志》:嘉靖二十六年丁未七月初九日,大雨 達旦,溪流泛漲,城不沒者三版。識者曰:「水兵象也。」逮 冬至前一日,安溪流賊百餘人突至,多所殺掠擄去 索贖者甚眾。
嘉靖二十八年,武定淫雨,水溢山崩。
按:《雲南通志》云云。
嘉靖三十二年,台州大風雨,害稼。
按:《浙江通志》云云。
嘉靖三十三年,富民大雨,漂沒田廬。
按:《雲南通志》云云。
嘉靖三十六年,台州、雲南大雨。
按《浙江通志》,「嘉靖三十六年,台州大風雨害稼。」 按《雲南通志》,嘉靖三十六年夏六月,淫雨大水,禾淹 沒。
嘉靖三十七年,慶陽、鶴慶淫雨。
按《陝西通志》:「嘉靖三十七年七月,慶陽淫雨如注,秋 禾盡損民廬,市舍傾圯,南城再崩,死者甚眾。」
按《雲南通志》:「嘉靖三十七年七月,鶴慶淫雨,水溢,越 三十八日始消,米粟騰價。」
嘉靖三十八年,大霖雨。
按《大政紀》:「嘉靖三十八年六月,京師大霖雨,帝令司 禮監祈晴,禁屠,停刑。」
按《雲南通志》:「嘉靖三十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夜,鶴慶 漁塘村雷雨大作,山崩水溢,壞民居一百餘所,死者 不可勝計嘉靖三十九年夏四月,惠州大雨。
按:《廣東通志》云云。
嘉靖四十年七月,姚安淫雨傷禾。
按:《雲南通志》云云。
嘉靖四十二年,平陸、姚安淫雨。
按《山西通志》:「嘉靖四十二年夏四月,平陸淫雨連綿 四月,餘,園圃皆淤。」
按《雲南通志》:「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姚安淫雨浹旬,江 水溢,衝沒民田。」
嘉靖四十三年,福建淫雨。
按《福建通志》:「嘉靖四十三年五月,淫雨不止,大水入 郡城,鄉村皆浸,人畜多死。是年五月十七日,德化暴 雨,黎明,縣前水深丈餘,沖激之聲若雷,民居漂流過 半,男女逃縣後山。須臾間,街之南北不可相通,東城 崩壞無餘。」
穆宗隆慶元年久雨
[编辑]按《福建通志》:「隆慶元年四月初八日雨,至五月初一 日乃止。」
隆慶二年,大雨。
按《河南通志》:「隆慶二年秋,汴城大雨三日,城中用水 車撤水出城。」
隆慶四年,汝寧大雨傷麥。
按:《河南通志》云云。
神宗萬曆元年石屏淫雨
[编辑]按《雲南通志》:「萬曆元年二月至八月,石屏淫雨,河水 漲,傾城堞田廬。」
萬曆二年,山陰大雨。
按《山西通志》:「萬曆二年,山陰大雨七日夜,平地水深 丈餘,禾稼盡沒,歲大饑。」
萬曆三年,大同久雨。
按《山西通志》:「萬曆三年秋七月,大同大雨,馬邑雨四 十日,壞城垣廬舍千餘。」
萬曆七年,大雨。
按《山東通志》:「萬曆七年六月晦,大雨,山摧石崩,淤田 畝,漂居民,沒人畜無數。」
按《吳江縣志》:「萬曆七年五月,久雨,大水連天。長洲、吳 江、常熟、崑山、華亭諸縣,一望無際,禾苗渰盡。」
按《廣西通志》:「萬曆七年五月,北流縣大雨,漂沒城垣 民舍,溺死者男婦二十餘人。」
按《雲南通志》:「萬曆七年,武定大雨,溺死者甚眾。 萬曆八年秋,淫雨壞稼。」
按:《陝西通志》云云。
萬曆十一年,興安州暴雨。
按《陝西通志》:「萬曆十一年癸未夏四月,興安州猛雨 數日,漢江漲溢,傳有一龍橫塞黃洋河口,水壅高城 丈餘,全城渰沒,公署民舍一空,溺死者五千餘人,閤 家全溺,無稽者不計數。城南民居高埠者,于黎明時, 遙望江上,大船旗旛擁衛,若官府點查之狀。」
萬曆十四年二月,瑞州「大雷雨。」
按:《江西通志》云云。
萬曆十六年,交城大雨水。
按《山西通志》:「萬曆十六年,交城大雨,水沒田,傷人畜 甚眾。趙城大雨,沖沒廬舍城垣。」
萬曆二十五年,嚴州大風雨,壞田萬餘畝。
按:《浙江通志》云云。
萬曆二十七年,淫雨。
按《山西通志》:「萬曆二十七年夏,山陰淫雨,壞官民廬 舍。」
按《陜西通志》:「萬曆二十七年,大雨晝夜十日,土窯皆 陷。」
萬曆二十九年,永春金堂雨。
按《福建通志》:「萬曆二十九年七月,永春霖雨數日,大 水自山中發,溢入郡城。」
按《四川總志》:「萬曆二十九年十一月朔,金堂縣大雷 雨。」
萬曆三十一年,汝寧、寧安淫雨。
按《河南通志》,「萬曆三十一年春,汝寧淫雨七旬。」 按《雲南通志》,「萬曆三十一年七月,寧安雨六十餘日。」 「萬曆三十三年,馬邑霖雨。」
按《馬邑縣志》,「萬曆三十三年五月十五、十七、十九,凡 三日,大雨震電,壞民屋,禾苗皆沒于水。」
萬曆三十四年,束鹿大雨,滹沱河溢。午夜入城,水深 數尺。
按:《畿輔通志》云云。
萬曆三十七年,福建大雨。
按《福建通志》:「萬曆三十七年八月大雨,初六日烏石 山崩。山南有新立阮公祠,近仁王寺。是日暴雨,山崩, 祠盡毀,壓死者數人。」
萬曆四十一年,大雨。
按《山東通志》:「萬曆四十一年夏,大旱。七月七日,大風
雨,越二日海溢萬曆四十三年,靜樂大雨。」按《山西通志》:「萬曆四十三年秋八月,靜樂大雨四十 日,水高丈餘,壞屋舍禾稼甚廣。」
萬曆四十四年,南安、贛州淫雨。
按《江西通志》:「萬曆四十四年五月,南安贛州淫雨,蛟 蜃並出,水湧丈餘。」
按《贛州府志》:「萬曆四十四年丙辰五月初一二三日, 淫雨不止,蛟蜃並出,一夜水高數丈。初四日灌郡城 東北街市及瀕河室廬,六鄉田禾俱被渰沒,男婦溺 死者無筭。雩都信豐亦然。」部使者疏云:「駕筏于城垣 之上,繫纜于麗譙之間,托寢處于屋脊,寄櫬柩于棟 梁。高臥華胥而夢魂已汨沒於洪濤,晨炊舉火而井」 臼倏推遷于巨浸,蓋字字滴淚矣。幸而朝廷俞三院 之請,贛寧二縣,淮南二米,仍改折如四十二年例,餘 縣俱從寬恤。
萬曆四十五年,恭城大雨。
按《廣西通志》:「萬曆四十五年丁巳八月初四日,恭城 縣陰雲密布,雨下如注,山澗水涌,連崩一十三嶺,樹 木拔折,緣江鱗介之物,死者無筭,巨木散材,河涯堆 積如山。人云有蛟龍出焉。」
萬曆四十七年,成都大雨。
按《四川總志》:「萬曆四十七年三月,成都大雨連日夜, 江漲堤毀。」
熹宗天啟三年定遠大雨
[编辑]按《雲南通志》:「天啟三年六月,定遠大雨,震電,霧黃紅 色,水溢田禾廬舍,溺三百餘人,牲畜無算。」
天啟四年七月,武定大雨。
按:《雲南通志》云云。
愍帝崇禎三年大雨
[编辑]按《雲南通志》:「崇禎三年秋七月,白井大雨,水溢,壞官 民廬舍,漂沒人口千餘,填埋井口。」
崇禎五年,淫雨。
按《山東通志》:「崇禎五年秋,蒲州、芮城、安邑、垣曲淫雨 四十餘日,損屋害稼,一望巨津,魚產盈尺。」
崇禎八年五月,暴雨,鍾靈橋圮。
按:《江西通志》云云。
崇禎十三年,嚴州淫雨。
按:《浙江通志》云云。
崇禎十四年秋,淫雨。
按:《潞安府志》云云。
皇清
[编辑]康熙三十四年
[编辑]六月十三日
上諭內閣:「時值久雨連綿,乍止復雨,將不利于田稼。」
朕甚憫焉。亟宜祈晴。其傳諭禮部速議以聞。
雨災部藝文一
[编辑]《愁霖賦》魏·文帝
[编辑]脂余車而秣馬,將言旋乎鄴都。元雲黯其四塞,雨濛 濛而襲予。塗漸洳以沈滯,潦淫衍而橫湍。豈在「余之 憚勞,哀行旅之艱難。仰皇天而太息,悲白日之不暘。 思若木以照路,假龍燭之末光。」
《愁霖賦》曹植
[编辑]迎朔風而爰邁兮,雨微微而逮行。悼朝陽之隱曜兮, 怨北辰之潛精。車結轍以盤桓兮,馬躑躅以悲鳴。攀 扶桑而仰觀兮,假九日于天皇。瞻沈雲之泱漭兮,哀 吾願之不將。又曰:「夫季秋之淫雨兮,既彌日而成霖。 瞻元雲之晻晻兮,聽長霤之淋淋。中宵臥而歎息,起 飾帶而撫琴。」
《愁霖賦》應瑒
[编辑]聽《屯雷》之恆音兮,聞左右之歎聲。情慘憒而含欷兮, 起披衣而遊庭。三辰幽而重關,蒼曜隱而無形。雲曖 曖而周馳,雨濛濛而霧零。排房帳而北入,振蓋服之 沾衣;還空床而寢息,夢白日之餘暉。惕《中寤》而不效 兮,意悽悷而增悲。
《愁霖賦》〈有序〉晉·陸雲
[编辑]永寧三年夏六月,鄴都大霖,旬有奇日,稼穡沈凐,生民愁瘁。時文雅之士,煥然並作,同僚見命,乃作《賦》曰:
「在朱明之季月兮,反極陽于重陰。」興介丘之膚寸兮, 墜崩雲而洪沈。谷風扇而攸遂兮,苦雨播而成淫。天 泱漭以懷慘兮,民顰蹙而愁霖。于是天地發揮,陰陽 交烈。萬物混而同波兮,元黃浩其無質。雷憑虛以振庭兮,電凌牖而輝室。霤鼎沸以駿奔兮,潦風驅而競 疾。豈南山之暴隮兮,將冥海之暫溢。隱隱填填,若降 自天。高岸渙其無崖兮,平原蕩而為淵。遵渚回于凌 河兮,黍稷仆于中田。匱多稼于億廩兮,虛夙敬于祈 年。外薄郊甸,內荒都城。陰無晞景,霤無輟聲。纎波靡 于前塗兮,微津隔于峻庭。紛雲擾而霧塞兮,漫天頹 而地盈。于是愁音比屋,歎發屢省,陽堂乏暉,朗室無 景。望曾雲之萬仞兮,想白日之寸脛。感虛無而思深 兮,對寂寞而言靖。毒其雨之未晞兮,悲夏日之方永。 瞻大辰以頹息兮,仰天衢而引領。愁情沈疾,明發哀 吟。永言有懷,感物傷情。結《南枝》之舊思兮,詠《莊舄》之 遺音。羨弁彼之歸飛兮,寄予思乎江陰。渺天末以流 目兮,涕潺湲而沾襟。何人生之倏忽,痛存亡之無期? 方千歲于天壤兮,吾「固已陋夫靈龜。」矧百年之促節 兮,又莫登乎期頤。哀戚容之易感兮,悲歡顏之難怡。 考傷懷于眾苦兮,豈愁霖之足悲?雲曇曇而疊結兮, 雨淫淫而未散。晞朱陽于崇朝兮,悲此日之屢晏。劾 豐隆于岳陽兮,執赤松于神館。命雲師以藏用兮,紲 乘龍于河漢。照濛汜之清暉兮,炳扶桑之始旦。考幽 明于人神兮,妙萬物以達觀。
《患雨賦》傅咸
[编辑]夫何遠寓之多懷,患淫雨之有經。自流火以迄今,歷 九旬而無寧。庶太清之垂曜,睹日月之光明。雲乍披 而旋合,霤暫輟而復零。將收雷之要月,棄嘉穀于已 成。前渴焉而不降,後患之而弗晴。惟二儀之神化,奚 水旱之有并。湯亢陽于七載兮,堯洪汎乎九齡。天道 且猶若茲,況人事之不平。
《苦雨賦》潘尼
[编辑]「氣觸石而結蒸兮,雲膚合而仰浮。雨紛射而下注兮, 潦波湧而橫流。豈信宿之云多,乃踰月而成霖。瞻中 唐之浩汗,聽長霤之涔涔。始濛瀎而徐墜,終霶霈而 難禁。悲列宿之匿景,悼太陽之幽沈。雲暫披而驟合, 雨乍息而亟零。旦漎漎以達暮,夜淋淋以極明。黿鼉 遊于門闥,蛙蝦嬉于中庭。懼二源之并合,畏黔首之」 為魚。處者含瘁于窮巷,行者歎息于長衢。
《陰霖賦》成公綏
[编辑]百川泛濫,潢潦橫流。沈竈生蛙,中庭運舟。
《賀雨晴狀》唐·張九齡
[编辑]右,今月十日,高力士宣聖旨,以霖雨淫滯,有害稼穡 之憂,將親禱上陽,三日內不坐,精意朝發,而重陰夕 霽,乃數日已來,遂致開朗。誰謂天遠,其應甚速。遂得 麥秋有望,蠶事且登。則知至人無心,與天地合契,神 功潛運,豈陰陽不測。伏惟陛下明德自廣,兢業載懷, 所致休徵,必加謙慎。天聖相合,福施群生,日用不知, 「年和在此。臣等無功翊佐,徒忝近密。每有大猷,承奉 不暇。無任欣戴慶躍之至。」
《潮州祈晴祭湖神文》韓愈
[编辑]潮州刺史韓愈,謹以清酌腵修之奠,祈于太湖神之 靈曰:「稻既穟矣,而雨不得,熟以穫也。蠶起且眠矣,而 雨不得,老以簇也。歲且盡矣,稻不可以復種,而蠶不 可以復育也。農夫桑婦,將無以應賦稅,繼衣食也。非 神之不愛人,刺史失所職也。百姓何罪,使至極也。神 聰明而端一,聽不可濫以惑也。刺史不仁,可坐以罪。」 惟彼無辜,惠以福也。劃劙雲陰,卷月日也。幸身有衣, 口得食,給神役也。充上之須,脫刑辟也。選牲為酒,以 報靈德也。吹擊管鼓,侑香潔也。拜庭跪坐,如法式也。 不信當治,疾殃殛也。「神其尚饗。」
《苦雨賦》李觀
[编辑]帝何為乎何謫﹖?歲何為乎何祥﹖?水何為乎競火﹖,陰何 為乎乘陽﹖?《易》曰:「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 今則反矣。所謂合德者,變化合其序;所謂合明者,進 退合其常。今則反矣。夫君德行乎下,天德行乎上,行 乎上者下合,行乎下者上讓。今世則反矣。謂之合德 則非應,謂之合明則迷嚮。豈大人之德有時而不合, 「天地之德,有時而妄用。堯之代,九州淪胥,湯之代,天 下焚如。彼二后者,帝矣王矣,其所有不合者乎?蓋所 以天道遠,人道邇,不可以知約,不可以知窮已乎?」客 曰:「非也。夫堯之德合天以仁,天合亦以仁。夫湯之德 合天以時,而天合亦以時。故堯曰:『惟天為大,惟堯則 之』。湯曰:『伊尹相湯代桀,升自陑。堯所』」以為帝,湯所以 為王,其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矣。子誣聖人, 吾不取矣。由是堯之水,堯民不悲;湯之旱,湯民不饑。 故《誌》曰:「『聖人在上,雹不為災』。其是之謂乎?子何陋矣?」 曰:「噫!吾聞之,存不忘亡,安不忘危,人君之知也。又聞 一夫不獲其所,則曰『時予之辜,人君之仁也』。」今淫雨 彌月,莫睹天符。雨,陰氣也,陰疑于陽必戰。其水乎?其 兵乎?下民有不獲者乎?予豈若商之患利,農之憂苗 而已乎?誠有己念也。夫堯之水,而人不悲者,舜、禹、稷、 契之在朝也;夫湯之旱,而民不饑者,伊尹、仲虺之為 臣也。是雖八年之水,賢乎三季;七年之旱,賢乎二世。 所謂有德者,災非其眚,無德者,吾見其無災而為害也。故「神降于莘」,虢之災也。「熒惑守心」,宋之祥也。二國 猶然。堯湯之德,孰曰「不動天地乎?」
《雨災減放稅錢德音》編制
[编辑]門下:朕恭臨寶位,祗嗣丕圖,勤卹憂兢,夙夜匪懈。懼 天下之目專,專然以觀予勳;懼天下之耳顒,顒然以 聽予言。何嘗發一言不遵祖宗之法制,動一事不副 卿士之群心。雖克己甚勞,誡心無逸,驅時風于朴素, 絕進取于爭馳。便于人者無不為,厚于身者無不去。 然而惠化猶缺,懲勸未行。殘鹵在邊,尚煩饋餉;狂童 「叛潞,猶擾干戈。蓋不得已而用之,事有違其志者,顧 惟寡昧,慚歎方深。今朝野葉心,忠良同志,共除氛祲, 日冀清平。而秋雨經旬,有妨收積,雖云苗稼未害,亦 恐陰沴為災。慮生人之疾苦未蠲,刑獄之滯冤未理。 勵堯舜敬天之意,當夕興嗟;虔禹湯罪己之心,詰朝 下詔。」況畿甸差科,終年無已,百司取「給,供億實多。其 京兆府秋稅及青苗錢,其放八百萬,便委張賈與諸 縣令同商量,各據所損多少,作第減放,更不用檢覆, 煩于申奏。其合徵納物,仍量與寬限,容待路通後輸 納。如聞貧人未及種麥,仍委每縣量人戶所要,貸與 種子,寬限至麥熟日填納。如京兆府自無種子,即據 數聞秦太倉給付。其御史臺京兆府所有囚徒,委宰 臣一人與左僕射王起、御史中丞李回就都省疏理, 如情狀可矜者,便委決遣。其諸州府囚徒,亦委長吏 親自疏理,勿令冤滯。」於戲!水旱之災,陰陽定數,實當 菲德,合恤疲人。施令布恩,期于蘇息。凡厥臣庶,宜體 朕懷。會昌三年九月二十一日。
《謝晴青詞》宋·王安石
[编辑]伏以密雲作雨,暘不時。若蒙神賜祐,菑沴用除。奔走 祓齋,以謝靈貺。祀儀有秩,不敢怠忘。
《天地社稷宮觀祈晴祝文》前人
[编辑]積陰為沴,淫雨勿止,蕩決漂墊,將為民菑。懼德不類, 以干咎罰。是用齋祓,宗祀明靈。冀蒙垂矜,遂獲開霽。 休嘉之錫,實被含生。
《五嶽四瀆諸廟祈晴祝文》前人
[编辑]淫雨弗止,將為民菑。懼德不孚,以罹咎罰。是用奔走, 禱于明神。惟神監觀,惠以時暘。非民獨蒙嘉福,神亦 永有休亨。
《奏乞放宣城縣零苗》真德秀
[编辑]臣一介疏庸,誤蒙推擇,將漕江左。深惟連年入侍軒 墀,具見明天子惻怛愛民。入境之初,首務布德意,以 圖稱塞。今有見之詞牒,採之眾論,民以為困者,不敢 不以具聞。臣照得寧國府宣城縣清流等九鄉水田 及官民圩田,去歲潦傷頗甚。本司雖差迪功郎太平 州司戶參軍趙汝詹,同承奉郎、知寧國府宣城縣尤 「爚,于嘉定七年九月前去編行檢視,統縣計放二分 二釐四毫,共米三萬一千二十七石四斗二升二合。 緣人戶薦饑之後,生理未盡復舊,遭此水患,輸納必 是費力。兼目今水勢未蘇,又當起催夏稅,竊慮府縣 催督零分苗欠無所從出,以致重困。臣今將本縣前 項被潦鄉分殘零苗欠權與倚閣,候」秋成理納,少寬 目前外,謹錄奏聞,伏候《敕旨》。
《癸酉七月進故事一條論久雨》前人
[编辑]《高宗日曆》:建炎三年六月二日己酉,宰執進呈次,上 曰:「太史奏久陰霖雨不止,占為陰盛,下有陰謀。霖雨 者人怨所致。早晚差寒,天道不順,寒陰反節。朕觀《晉 史天文志》備言其證,恐失其當,以召天變。」
臣聞「災異者,天地之戒也。古先哲王嚴于自儆,故其遇災也,常以為人事之所召;後世之君樂于自恕,故其遇災也,常以為天數之適然,治亂存亡之分,未有不基于此者。恭惟高宗皇帝勤勞恭儉,紹開中興,憂閔元元,力行仁政,求諸當時,未見闕失,而久陰霖雨之變,惕然自省,遽以為人怨之所致。」 大哉聖言!可謂深知天人相與之際矣。臣伏觀春夏以來,淫雨過度,都城之內,細民失業;近畿諸邑,山裂水涌,淪胥以死者,不可勝計。仰惟陛下畏天敬民,無愧前聖,固宜殊祥異瑞,史不絕書,而譴告諄諄,迺與事戾,何耶?臣伏而思之,此殆吏刻急而民咨怨之所致也。夫朝廷張官置吏,凡以為民;改法易令,亦以為民。而今長人之官,能布宣德意,勤卹民隱者,何其甚寡?而依勢作威、依法以削者何其紛紛也?假稱提楮幣之令而科斂齊民,借摧抑兼并之名而破壞富室,期會峻于星火,爭利極于錐刀,于是掊斂興而民始怨矣。不窮告訐之虛實而廣事株連,不原情犯之重輕而例行拘籍,甚而父子銜冤赴井,相踵,丘墳何罪,亦沒縣官。于是刑僇繁而民始怨矣。夫天之與人,本同一氣,故有匹婦非辜而赤地千里者,況民生嗷嗷如此,天豈不為之動乎!臣願陛下以昊天孔明為不可忽,以皇祖有訓為不可忘,日與輔拂之臣講求寬大之政。亟下明詔,申敕有司,蠲除煩苛,與民休息。若是而災害弗除、嘉祥「弗應者,非所聞也。臣不勝惓惓。」
《庚午六月十五日輪對奏劄一》前人
[编辑]臣恭惟陛下天資高明,克自抑畏,檢身約己,敬天愛 民,有前代帝王之所不及者。固宜至和之氣,蟠塞穹 壤,而歲比旱蝗,民以病告,喁喁之望,日傒有秋。乃仲 夏以來,常陰為沴,淫雨連亙,閱月彌旬,閒嘗開霽,旋 復霶霔。湖水暴漲,溢入都城,細民失業,粒食翔貴。近 畿州縣,被災者廣,或頹城郭,沒官寺,毀廬舍,溺人民, 「決壞隄防,渰浸田畝,平疇沃壤,浩如濤波,是非小變 也。」陛下亦嘗察其故乎?蓋自柄臣擅政,導諛成風,更 化以還,餘習未殄,旱暵酷矣,或謂其不傷農,螟蝗熾 矣,或謂其不食稼。元元愁苦之狀,有閭巷知之而士 大夫不知者,士大夫知之而廟堂不知者。況陛下深 居九五,其能盡知之乎?下情不通,民隱莫訴,故作淫 雨,京畿尤甚。將以感悟宸衷,亟圖維新之政,天心仁 愛,蓋可見也。陛下惕然祗懼,禱祠賑卹,細大畢舉,休 徵潛格,雲陰洞開。臣愚竊慮陛下狃于目前之應,不 復推原致異之由,天意靡常,尤足深懼。臣謹按《春秋》, 莊公十一年,宋大水,董仲舒以為陰盛之所致。嘉祐 水災,歐陽修上疏曰:「水,陰也,兵,亦陰也。修之言,蓋為 當時發,若推類而言之,則宮庭嚴密之地,左右褻近 之私,陰也;內而奸邪,外而盜賊,亦陰也。人君者,秉至 陽之德以御眾陰,故主道宣明,則陽暢陰伏,各由其 序,而弗為災。否則陰盛而忤陽,咎徵之來,未有不緣 類而著見者,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陛下聖性澹 然,固無便嬖女謁之累,然除授命令,間煩特旨,夤緣 請託,侵紊成憲。倘或有之,倖門既開,奔走日眾,豈所 以杜幾微而窒萌漸乎?此陰沴所為而作也。更化之 初,分別淑慝,國論嘗一定矣。眾正在庭,元氣充實,奸 邪之黨尚肆窺覦。一二年來,俊賢耆艾,引去相踵,甚 而二三近臣之進退,倉猝皇遽,或不知所」從來,于是 善良之士寖不自安,而窺伺者益眾矣。朝廷紀綱,寄 于給舍,維持法守,政所當然。聞諸道塗,顧猶有不得 其職者。紀綱一廢,何事不生?臣恐憸人非類,洋洋乎 動心矣。此《陰沴》所為而作也。弄兵之徒,日益披猖,彼 其嘯聚之始,非有跳梁不可制之勢也。使陛下帥守 得人,監司得人,撲其燄于未張,一巡尉力耳。奈何擁 兵之帥,或萌玩寇之心;分土之臣,各啟幸功之念。養 成癰疽,馴致決潰,乃始草薙。而禽獮之世,豈有斃千 萬人于干戈,而天不為之變者?或者幸其納降,曲意 招誘,不知損威喪重,適啟奸心:二者蓋胥失矣。寇虐 肆行,流毒甚慘;嗷嗷之眾,籲辜于天。此又陰沴所為 而作也。抑臣聞之,「澇于夏者,其秋必旱;陰盛之極,陽 必生焉。」漢儒之言,厥有深指。今庳下之田,既厄于水, 設不幸七八月之間,雨弗時至,高田之稼,復壞于垂 成,饑饉相仍,愁歎滋甚,豈獨《峒丁逋》卒能為患哉?比 者三衢之事,蓋可鑒已。陛下誠能念災變之可畏,思 君道之當修,秉持乾剛,法象天德,開公正之路,「窒邪 枉之蹊,使裏謁不忤于朝,外言不納諸梱,以絕近幸 侵權之端。尊信仁賢,容受忠讜,使正人端士得以行 其志,而僉邪巧佞不得售其私,以抑小人道長之漸。 淮甸創殘之餘,遴柬良牧,寄以赤子之命,招輯流民, 咸俾奠居,收瘞遺骸,勿令暴露。」江湖之間,寇孽方煽, 申敕帥守,戮力同心,仍遣王人,銜命督護,整齊師律, 激勵士心,以挫群盜方張之銳,則積陰之沴庶乎其 可銷,方來之患庶乎其可弭也。《易》之初六曰:「履霜堅 冰至。」古之聖人于陰之將盛,不忘戒謹如此。今災異 頻仍,證應甚著,陛下可不亟加聖心乎?臣以疏庸,備 位史館,睿恩拔擢,俾攝禁林,惓惓愚忠,冀一吐露久 矣。幸因進對,敢竭《毣毣》之思。意切言狂,惟陛下裁赦。
《求晴設醮青詞》前人
[编辑]穡事方興,咸切豐年之願;梅霖不已,復罹積潦之災。 慨念平疇,卷為巨浸。霑體塗足,二時殫種蒔之功;疾 首痛心,一旦墮渺茫之境。惟德弗類,上干至和。彼民 何辜,使就死地。願收陰沴,亟煥陽明。庶幾高卬之獲 全,尚或有無之相補。于神特噓吸之易,而民免溝壑 之憂。瀝懇投誠,鞠躬請命。
《祈晴祝文》前人
[编辑]旱蝗連歲,民力已殫。霖潦彌旬,田功將廢。顧眇躬之 不德,嗟有眾之何辜。亟控精忱,願祈休應。掃除陰沴, 煥赫陽明。庶寬暑雨之咨,迄底豐年之慶。
又 前人
[编辑]首夏以來,常陰為沴。昔既妨于蠶麥,今復害于粢盛。 載循菲涼,尤重兢惕。冀蒼穹之垂憫,俾白日之顯行。 免貽穡事之憂,少慰農人之望。
《祈晴感應報謝祝文》前人
[编辑]比以積陰干陽,淫雨為沴。田疇告病,閭巷興嗟。祗露 丹衷,懇祈鴻覆。大明有赫,宿潦頓收。仰繄善應之仁, 或濟倒垂之急。敬「伸報謝,庸表精忱。終祈大造之曲 成,庶或豐年之有望。」
《祈晴設醮青詞》前人
[编辑]將獻,恐妨就簇之工;五穀最先,懼失食薪之望。況連 歲旱荒之相踵,而四方愁歎之未紓。重罹此災,一至 斯極。皇矣上帝,本溥博以好生;今此下民,將困窮而 阽死。願回慈愍,亟掃陰霾。庶寬寒餒之憂,少逭菲涼」 之責,無任懇禱之至。
《東嶽清源洞祈晴疏》文天祥
[编辑]「三農之望有秋,亶云至切;六月而得甘雨,顧以為憂。 蓋南邦田事之最先,而閏歲天時之尤蚤。瞻平疇之 綺錯,蔚多稼之雲連。父老相誇,謂積年之未睹;妻孥 共喜,幸一飽之可期。儻未息于霑霈,將有妨于刈穫。 垂成而毀,茲豈造物之心;轉戚為忻,特煩彈指之力。 願賜兼旬之明霽,庶償終歲之勤勞。」瀝懇輸誠,鞠躬 俟命。
雨災部藝文二〈詩〉
[编辑]《苦雨》晉·傅休奕
[编辑]徂暑未一旬,重陽翳朝霞。厥初月離畢,積日遂滂沱。 屯雲結不解,長溜周四阿。霖雨如倒井,黃潦起洪波。 湍深激牆隅,門庭若決河。炊爨不復舉,竈中生蛙蝦。
《久雨》唐·殷堯藩
[编辑]雲影蔽遙空,無端淡復濃。兩旬綿密雨,二月似深冬。 詩酒從教數,簾幃一任重。孰知春有地,微露小桃紅。
《苦雨》姚合
[编辑]江昏山半晴,南阻絕人行。葭菼連雲色,松杉共雨聲。 早秋仍燕舞,深夜更鼉鳴。為報迷津客,訛言未可輕。
《苦雨》林寬
[编辑]霪霖翳日月,窮巷變溝坑。驟灑纖枝折,奔傾壞堵平。 蒙䔲來客絕,躍甃噪蛙獰。敗屐陰苔積,摧簷濕菌生。 斜飛穿裂瓦,迸落打空鐺。葉底遲歸蝶,林中滯出鶯。 潤侵書縫黑,冷浸鬢絲明。牖暗參差影,階寒斷續聲。 尺薪功比桂,寸粒價高瓊。遙想管絃裏,無因識此情。
《次韻和君實苦雨》宋·沈遘
[编辑]浩浩雨不止,寥寥風且寒。敢言裘褐具,尚幸室廬完。 彌月天形晦,無時轍跡乾。田皋何處在,誰復顧蕭蘭。
其二
不見清秋月,悠悠已過弦。重陽初未解,委照固無偏。 安得長風御,都驅宿靄旋。還當三五夕,圓魄斷當天。
其三
積潦高秋厚,幽居病客心。每憐荷折蓋,猶愛菊包金。 獨坐有餘恨,臨觴莫厭深。多情省郎直,永夜祇清吟。
《久雨》李昭𤣱
[编辑]苦雨經旬久,溟濛勢未收。細聲來短蓋,橫點透重裘。 澗曲水流急,峰深雲氣浮。此生吾自喜,所念老農憂。
《六月雨多害稼》明·陳琛
[编辑]野氣蒼忙曉半開,轟轟地底又聞雷。晴鳩報喜雨鳩 到,五月糶新六月來。租稼滿供《和尚樂》,農夫盡作杜 鵑哀。書生才拙無經濟,空坐吟風弄月臺。
雨災部選句
[编辑]晉《陸機詩》:「迅雷中宵激,驚電光夜舒,元雲拖朱閣,振 風薄綺疏,豐注溢修霤,洪潦浸階除,停陰結不解,通 衢化為渠。沈稼湮粱穎,流民泝荊徐。」
《張協詩》:「霖瀝過二旬,散漫亞九齡。階下伏泉涌,堂上 水衣生。洪潦浩方割,人懷昏墊情。沈液漱陳根,綠葉 腐秋莖。」
唐·杜甫詩:「三日無行人,二江聲怒號。流惡邑里清,矧 茲遠江皋。荒庭步鸛鶴,隱几望波濤。」
雨災部紀事
[编辑]《述異記》:「周穆王時,天下連雨三月,穆王乃吹笛,其雨 遂止。」
《說苑》:宋大水,魯人弔之曰:「天降淫雨,谿谷滿盈,延及 君地,以憂執政,使臣敬弔。」宋人應之曰:「寡人不佞,齋 戒不謹,邑封不修,使人不時,天加以殃,又遺君憂,拜 命之辱。」君子聞之曰:「宋國其庶幾乎!」問曰:「何謂也?」曰: 「昔者夏桀、殷紂不任其過,其亡也忽焉;成、湯、文、武知 任其過,其興也勃然。夫過而改之,是猶不過也,故曰 『其庶幾乎』!」宋人聞之,夙興夜寐,早朝晏退,弔死問疾, 戮力宇內,歲豐政平。嚮使宋人不聞君子之語,則年 穀未豐而國未寧。《詩》曰:「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此之 謂也。
《後漢書任文公傳》:文公為治中從事,時大旱,白刺史 曰:「五月一日當有大水,其變已至,不可防救,宜令吏 人豫為其備。」刺史不聽,文公獨儲大船,百姓或聞,頗 有為防者。到其日旱烈,文公急命促載,使白刺史。刺 史笑之。日將中,天北雲起,須臾大雨至。晡時湔水涌起十餘丈,突壞廬舍,所害數千人。文公遂以占術馳 名。
《長沙耆舊傳》:「文度字仲孺,為郡功曹吏。時霖雨廢人 業,太守憂悒,度補戶曹,奉教齋戒,在社三日,夜夢白 頭翁謂曰:『爾何來遲』?翼旦,度具白夢于太守曰:『昔禹 夢青繡文衣男子,稱蒼水使者,禹知水脈當若掾,此 夢將其比也』。明日果大霽。」
《三國魏志楊阜傳》:「阜遷將作大匠,時初治宮室,發美 女以充後庭,數出入弋獵。秋,大雨震電,多殺鳥雀。阜 上疏曰:臣聞明主在上,群下盡辭;堯、舜聖德,求非索 諫。大禹勤功,務卑宮室;成湯遭旱,歸咎責己;周文刑 于寡妻,以御家邦;漢文躬行節儉,身衣弋綈。此皆能 昭令問,貽厥孫謀者也。伏惟陛下奉武皇帝開拓之」 大業,守文皇帝克終之元緒,誠宜思齊往古聖賢之 善治,總觀季世放盪之惡政。所謂善治者,務儉約,重 民力也;所謂惡政者,從心恣欲,觸情而發也。惟陛下 稽古世代之初所以明赫,及季世所以衰弱,至于泯 滅,近覽漢末之變,足以動心誡懼矣。曩使桓、靈不廢 高祖之法,文、景之恭儉,太祖雖有神武,于何所施其 能邪?而陛下何由處斯尊哉!今吳蜀未定,軍旅在外, 願陛下動則三思,慮而後行,重慎出入,以往鑒來,言 之若輕,成敗甚重。頃者大雨,又多卒暴,雷電非常,至 殺鳥雀。天地神明,以王者為子也,政有不當,則見災 譴,克己內訟,聖人所記。惟陛下慮患無形之外,慎明 纖微之初,法漢孝文出惠帝美人,令得自嫁。頃所調 送小女,遠聞不令,宜為後圖。諸所繕治,務持約節。《書》 曰:「九族既睦,協和萬國。」事思厥宜,以從中道。精心計 謀,省息費用,吳蜀以定,爾乃上安下樂,九親熙熙。如 此以往,祖宗心歡,堯舜其猶病諸。今宜開大信于天 下,以安眾庶,以示遠人。時雍丘王植怨于不齒,藩國 至親,法禁峻密,故阜又陳九族之義焉。詔報曰:「間得 密表,先陳往古明王聖主以諷闇政,切至之辭,款誠 篤實,退思補過,將順匡救,備至悉矣。覽思苦言,吾甚 嘉之。」
《晉書苻堅載記》:堅討姚萇于北地,斷其運水之路。萇 眾危懼,人有渴死者。俄而降雨於萇營,營中水三尺, 周營百步之外,寸餘而已。于是萇軍大振。堅方食,去 案,怒曰:「天其無心,何故降澤賊營?」
《朝野僉載》:「景雲中,西京霖雨六十餘日。有一僧名寶 嚴,自言有術法,能止雨,設壇場,誦經咒。其時禁屠宰, 寶嚴用羊二十口、馬兩匹以祭祈晴。經五十餘日,其 雨更盛。于是逐僧,其雨遂止。」
《唐書楊國忠傳》:大雨敗稼,帝憂之。國忠擇善禾以進 曰:「雨不為災。」扶風太守房琯上郡災,國忠怒,遣御史 按之。後乃無敢以水旱聞,皆前伺國忠意,乃敢啟 尚書故實。牛相公僧孺鎮襄州日,以久旱祈禱無應。 有處士不記名姓,眾云豢龍者,公請致雨,處士曰:「江 漢間無龍,獨一湫泊中有之,黑龍也。強驅逐,必慮為 災」難制。公固命之。果有大雨,漢水泛漲,漂溺萬戶,處 士懼罪亦亡去。十年前有人他處見,猶在
《西朝寶訓》:「大中初,京師嘗淫雨,涉」將害粢盛,分命 禱告,百無一應。宣宗一日在內殿,顧左右執鑪,降階 踐泥焚香,仰觀若自責者。久之,御眼沾濕,感動左右, 旋踵而急雨止,翌日而凝陰開,比秋而大有年。 《容齋四筆》:「海內雨暘之數,郡異而縣不同。為守為令, 能以民事介心,必自知以時禱祈,不待上命也。而省 部循案故例,但視天府為節,下之諸道轉」運司,使巡 內州縣,各詣名山靈祠,精潔致禱,然固難以一概論。 乾道九年秋,贑、吉連雨暴漲,予守贑方,多備土囊,壅 諸城門,以杜水入,凡二日乃退,而臺符令禱雨,予格 之不下,但據實報之。已而聞吉州於小廳設祈晴道 場,大廳祈雨,問其故,郡守曰:「請霽者,本郡以淫潦為 災,而請雨者,朝旨也。」其不知變如此,殆為威侮神天, 幽冥之下,將何所据憑哉?俚語《笑林》謂兩商人入神 廟,其一路行欲晴,許賽以豬頭;其一水行欲雨,許賽 羊頭。神顧小鬼言:「晴乾吃豬頭,雨落吃羊頭,有何不 可?」正謂此耳。坡詩云:「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 者怨。若使人人禱輒遂,造物應須日千變。」此意未易 為庸俗道也。
《明外史劉健傳》:武宗嗣位,京師淫雨,自六月至八月。 健等乃上言:陛下登極詔出,中外歡呼,今兩月矣,未 聞汰冗員幾何,省冗費幾何,詔書所載,徒為空文,此 陰陽所以失調,雨暘所以不若也。如監局、倉庫、城門 及四方守備內臣,增至數倍,朝廷養軍若匠,費鉅萬 計,僅足供其役使,寧可不汰?文武臣曠職僨事,虛糜 廩祿者,寧可不黜?畫史工匠,濫授官職者,多至數百 人,寧可不罷?內承運庫歲支銀百餘萬,初無文簿司 鑰,庫錢數百萬,未知有無,寧可不勾校?至如縱內苑 珍禽奇獸,放遣先朝宮人,皆新政所當先,而陛下悉 牽制不行,何以慰四海之望?」帝雖溫詔答之,而狎近 群小,左右宦豎,日恣增益,且日眾《鄧繼曾傳繼曾授行人。世宗即位之四月,以久雨,疏 言:「明詔雖頒,而廢閣大半;大獄已定,而遲留尚多。擬 旨間出於中人,奸諛漸倖於左右。禮有所不遵,孝有 所偏重,納諫如流,施行則寡。陛下修己親賢之誠,漸 不如始,故天降霪雨,以示警戒。伏願出令必信,斷獄 不留,事惟咨於輔臣,寵勿啟於近習。割恩以定禮,稽 古以崇孝,則一念轉移,可以消天災,答天戒矣。 〈王廷傳〉》:廷為左都御史,隆慶元年六月,京師雨潦,壞 廬舍,命廷督御史分行賑恤。
見聞《搜玉》淮安壩上一婦人,以賣奸為生計。其女將 及,笄恐出嫁則失利矣,乃召徽商先污之。女知母意 不良,且不可違也,紿之曰:「妾當終身侍奉,汝可歸寓 一點檢,恐有乘機竊取者。」商信之,比出門,即自刎。商 見而驚之,忙奔回。及旦,其母恐壻家之索女也,詐病 死,入殮了無覺之者。天為淫雨連月,官司百禱不止。 理刑曰:「凡為善而不得其死,必有所以致之者。東海 殺孝婦而三年旱,安知今日無類此者也。宜速出令, 但為旌善,不記其他。」撫院乃懸榜招之,其母以實報。 撫院率諸司往拜其墓,天即轟然大雷,日出而雨止, 即以上聞。乃封其墓而立祠焉。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