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第09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字學典 第八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九十卷
理學彙編 字學典 第九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

 第九十卷目錄

 書法部藝文二

  書            唐李嶠

  御題國子監門       薛存誠

  賦虞書歌          賈耽

  對御書後一絕       釋亞栖

  書懷素酒狂帖後      楊凝式

  山寺見楊少卿書壁因題其尾 馮少吉

  臨池歌         宋劉子翬

  觀王氏書         梅堯臣

  和子由論書         蘇軾

  和人求筆跡         前人

  酬德相論書         沈遼

  暇日弄筆戲書        陸游

  贈楊友直         元虞集

  題子固所藏鮮于墨蹟    貢師泰

  題紫微老人大字歌     歐陽元

  學書           楊維禎

  次韻答賓之作書戲效拙體  明吳寬

  祝京兆法書歌       王世貞

 書法部選句

 書法部紀事

字學典第九十卷

書法部藝文二

[编辑]

《書》
唐·李嶠

[编辑]

削簡龍文見,臨池鳥蹟舒。《河圖》八卦出,《洛範》九疇初。 垂露春光滿,奔雲骨氣餘。請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虛。

《御題國子監門》
薛存誠

[编辑]

宸翰符元造,榮題國子門。筆鋒迴日月,字勢動乾坤。 簷下雲光絕,梁間鵲影飜。張英聖莫擬,索靖妙難言。 為著盤龍蹟,能彰舞鳳蹲。更隨垂露像,常以沐皇恩。

《賦虞書歌》
賈耽

[编辑]

眾書之中虞書巧,體法自然歸大道。不問懷素只攻 顛,豈類張芝惟劄草。形勢素奇筋骨老,父子君臣相 揖抱。孤青似竹更颼飀,闊白如波長浩渺。誰能方正 不隳倒,功夫未至難尋奧。須知孔子《廟堂碑》,便是青 箱中至寶。

《對御書後一絕》
釋亞栖

[编辑]

「通神」筆法得元門,親入長安謁至尊。莫怪出來多意 氣,《草書》曾悅「聖明君。」

《書懷素酒狂帖後》
楊凝式

[编辑]

十年揮素學臨池,始識王公學《衛非》。草聖未須因酒 發,筆端應解化龍飛。

《山寺見楊少卿書壁因題其尾》
馮少吉

[编辑]

少卿真跡滿僧居,祇恐鍾王也不如。為報遠公須愛 惜,此書書後更無書。

《臨池歌》
宋·劉子翬

[编辑]

「君不見鍾繇學書夜不眠,以指畫字衣皆穿。當時尺 牘來鄴下,錦標玉軸爭流傳。又不見魯公得法屋漏 雨,意象咄咄臨千古。斷碑零落翠苔封,直氣英風猶 可睹。元常獨步黃初際,清臣後出今無繼。風神迥出 本天資,巧力亦自精勤至。」羨君好尚何高奇,寒窗弄 筆手生胝。向來失計墮塵網,銳氣直欲摩雲飛。男兒 舌在心何怍,卻擬臨池尋舊學。要須筆外見鍾顏,會 自蛟龍生掌握。銀鉤石刻余何愛,勸以短歌君勿怠。 他時八體妙有餘,此歌儻可君紳書。

《觀王氏書》
梅堯臣

[编辑]

先觀雍姬舞《六幺》,妍葩發艷春風搖。舞罷英英書大 字,玉指握管濃雲飄。風馳雨驟起變怪,文鰩晝飛明 珠跳。席客聚立驚且歎,筆何勁健人柔夭。昔時裴旻 能舞劍,丹青助氣精神超。藝雖不同意有會,世事相 假非一朝。

《和子由論書》
蘇軾

[编辑]

「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 貌妍容有顰,璧美何妨橢。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娿娜。 好之每自譏,不謂子亦頗。書成輒棄去,繆被旁人裹。 皆云本闊落,結束入細麼。子詩亦見推,語重未敢荷。 邇來又學射,力薄愁官笴。多好竟無成,不精安用夥。 何當盡屏去,萬事付懶惰。吾聞古書法,守駿莫如跛。」 世俗筆苦驕,眾中強嵬騀。鍾張忽已遠,此語與時左。

《和人求筆跡》
前人

[编辑]

麥光鋪几淨無瑕,入夜青燈照眼花。從此剡藤真可 弔,半紆春蚓綰秋蛇。

《酬德相論書》
沈遼

[编辑]

野舍老餘生,雅尚今已愜。不逃世憂患,餘事寄巾蹀。 行尋青山轉,坐對青山疊。欲隨白雲去,儻與幽人接德相屢相過,老夫寧足躡。由來廢井水,不如長劍鋏。 往往論書法,軒軒兩目睫。中郎石經在,元常表軍捷。 漢魏多傳人,至宋有遺帖。唐室初最盛,漸衰自中葉。 歐虞緬誰嗣,顏柳何足躐。篆籀昔難工,草聖誰敢輒。 巨山作《散隸》,雄古掀龍鬣。貞觀喜飛白,凌厲騰春蝶。 豈特谿神觀,直可祛鬼魘。古人有所寓,天性難必協。 所志有小大,其才有勇怯。或憚懦文雅,或軒昂豪俠。 或轉戰鞍馬,或驅馳弋獵。或發於止諫,或得於訟牒。 或奮奪床陛。或造成裓褶。或為神所追,或自勢所劫。 或醉以賈禍,或詐以行諜。或習於娛「樂,或勞於呿嗋。 有燦如文錦,有勁如金梜。有倚如戈鋒,有點如山嶪。 有駚或如波,有媚或如靨。或騰如煙霏,或落如鳥跕。 淵妙欲飛動,拙惡愧偏擫。當寢或不寐,當晝亦忘饁。 有譽終甚微,或毀則群囁。為功有不至,考古安能厭。 十年幸能就,萬金毫豈浥。金玉敷卷軸,龍蛇閟箱笈。 是惟小夫技,寧當丈夫業。」

《暇日弄筆戲書》
陸游

[编辑]

草書學張顛,行書學楊風。平生江湖心,聊寄硯筆中。 龍蛇入我腕,匹素忽已窮。餘勢尚隱轔,此興嗟誰同。

《贈楊友直》
元·虞集

[编辑]

雒陽楊友直,字儗漢中郎。畫若錐穿石,垂如雨漏牆。 舞花羞女美,醉草笑僧狂。昨日「《鴻都學》,煩君寫數行。」

《題子固所藏鮮于墨蹟》
貢師泰

[编辑]

一自昭陵藏墨本,書名誰復更超群。忽傳《河朔》專行 草,不讓吳興變《隸分》。黃鵠夜深隨落月,白鵝秋冷化 孤雲。風流賴有張公子,雪繭封題比右軍。

《題紫微老人大字歌》
歐陽元

[编辑]

紫微老人射生手,挽強竟取黃金斗。驃騎營中拜驍 勇,鳳皇池上稱耆舊。時平腕力無所施,筋骨猶能學 顏柳。縱橫戎略結構體,殺活兵機屈伸肘。山莊劉氏 得最多,當日襜褕駐應久。高樓大扁曰明遠,況又愛 山并尚友。我來後公五十年,主人酌我樓中酒。平田 野水鳧雁集,重岡複嶺蛟龍走。登高欲賦乏佳興,忽 睹台躔照窗牖。家藏有此希世珍,取酒當為主人壽。 想當洗硯弢筆時,羽箑生風劍龍吼。焉知今人正傳 翫,名與麒麟同不朽。嶠南鼪鼯十五秋,老將如今安 得有。鄂公九原如可作,養壽清商為公奏。

《學書》
楊維禎

[编辑]

歌徹陽春酒半醺,玉尖搦管蘸香雲。新詞未上《鴛鴦 扇》,醉墨先污《蛺蝶裙》。

《次韻答賓之作書戲效拙體》
明·吳寬

[编辑]

書家新樣出眉山,若擬丰姿定玉環。硯沼百坡空對 影,管城一孔但窺斑。臨模惡札勞唐褚,結構奇才得 魯般。此意亦知聊戲我,試看攙奪語尤頑。

《祝京兆法書歌》
王世貞

[编辑]

吳興公子二百載,尺素往往流雲霞。仲溫《急就》散隸 色,骨格雖爾風神賒。狂鬼鴟張學士腕,東海小兒竟 塗鴉。鳳池綵筆難再問,雞林高價徒相誇。人間不識 祝京兆,何處還逢書大家。此君自稱枝指翁,指間蠕 蠕出天工。寒花夜發白兔鋒,誰其贈者索與鍾。少年 臨池亦已精,晚節自喜愈縱橫。當其得意縑素表,一 掃萬古開精靈。人云顛旭亦爾爾,母乃大令更其名。 恍如青天請幫助識別此字。飛瀑,崖飜石走風雷驚。皁雕秋迥擊羽 墜,綠耳電攝排空行。蘭筋劍距時橫出,逸態雄姿隨 手生。邇來家雞輕野鶩,卻向真書大矜束。即看京兆 更遒絕,小繭游絲染明王。離離落日施荒草,淡淡疏 煙罣寒竹。鄰女捧心但益醜,世人貴耳翻見辱,玉樹 長埋呼不起。儕輩聲名眼前死,處處黃金購遺跡。東 家覆瓿三尺紙,自古文章亦如此。

書法部選句

[编辑]

後漢蔡邕《筆論》:「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 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書,先 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沈密神彩, 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 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 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雲霧,若日」 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

梁庾肩吾《書品論》:「余自少迄長,留心茲藝,敏手謝於 臨池,銳意同於削板。」

元帝《上東宮古跡啟》:「竊以鸞驚之勢,既聞之於索靖; 鷹跱之巧,又顯之於蔡邕。是以遊霧重雲,傳敬禮之 法;鳥頡魚頏,表楊泉之賦。」

唐崔邈《論書》,「山川草木,反覆於寸紙之間;日月星辰, 迴環於尺牘之上。」

劉禹錫《謝手詔表》:「特紆睿思,親灑仙毫。」

唐張說《觀御書王太尉碑》詩:「魚龍生意態,鉤劍動鋩 輝杜甫醉歌行筆陣,獨掃千人軍。」

著作郎滎《陽鄭公虔詩》:「神翰顧不一,體變鍾兼兩,文 傳天下,口大字猶在牓。」

劉禹錫《答柳宗元》詩:「近來漸有臨池興,為報元常欲 抗行。」

《又》:「柳家新樣元和腳,且盡薑芽歛手徒。」

宋梅堯臣《送杜君懿通判宣州》詩:「日書藤紙爭持去, 長鉤細畫如珊瑚。」

林亦之《訪谷堂觀筆法詩》「敢誇柳氏元和腳,要問隋 僧智果書。」

黃庭堅《贈柳閎》詩:「妙年勤翰墨,銀鉤爛縱橫。」

書法部紀事

[编辑]

《書斷》:「後漢杜度,章帝時為齊相。善章草,字畫微瘦,崔 氏法之。書體甚濃,結字工巧,時有不及。張芝喜而學 焉,轉精其巧,自謂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餘。 曹喜字仲則,扶風平陵人。章帝建初中為祕書郎。善 篆,小異於李斯。邯鄲淳師焉,略究其妙。韋誕師淳而 不及也。善懸針垂露之法,後世行之。」

蔡邕《石室神授筆勢注》:「邕初入嵩山學書,於石室中 得素書,八角垂芒,寫史籀、李斯用筆勢,讀誦三年,遂 通其理。常居一室不寐,恍然一客,厥狀甚異,授以九 勢。」

《書斷》:「梁鵠少好書,受法於師宜官,以八分知名。魏武 甚愛其書,常懸帳中,又以釘壁,以為勝宜官也。時邯 鄲淳亦得次仲法,淳宜為小字,鵠宜為大字,不如鵠 之用筆盡勢也。」

韋誕諸書並善,尤精題署。明帝時,凌雲臺初成,令誕 題榜,高下異好,宜就加點正。因致危懼,頭鬢皆白。既 下,戒子孫無為大字楷法。

虞喜《志林》:「鍾繇問蔡邕筆法於韋誕,誕惜不與,乃自 搥胸嘔血,曹操以五靈丹救活之。及誕死,繇令人盜 其墓,遂得其法。」

《三輔決錄》:韋誕奏:「蔡邕自矜能書,兼明斯喜之法,非 得紈素,不妄下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張芝 筆、左伯紙及臣墨皆古法,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後 可以盡徑丈之勢,方寸之言。」

王羲之《題筆陣圖》後:「宋翼,鍾繇弟子,常作書如筭子, 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見。晉太康中,有人於許下破 鍾繇墓,遂得《筆勢論》,翼乃依此法學,名遂大振。」 《魏志王凌傳》註:「凌少子明山,最知名,善書,多技藝,人 得其書,皆以為法。」

《晉書荀勖傳》:「勖領祕書監,立書博士,置弟子教習,以 鍾、胡為法。」

《尚友錄》:盧志少好學,朝夕惟焚香讀書。嘗與書盟曰: 「誓與此君共老素」法。鍾繇善書。

《宣和書譜》:「陸玩機從弟。弱冠有美譽,喜翰墨,尤長行 書。時瑞星見,親書表賀。其筆力瘦硬有鍾繇法,雅重 而有典則。」

《書斷》:「郄愔善眾書,齊名庾翼。其法遵衛氏,尤長於章 草,纖能得中。意態無窮,筋骨亦勝。」

庾翼兄亮,字元規,亦有書名。嘗就羲之求書法,羲之 答云:「翼在彼,豈復假此。」是知翼之書固自超絕。 王僧虔《書論》:「庾翼少時與右軍齊名,右軍後進,庾猶 不忿。在荊州與都下書云:『小兒輩乃賤家雞,皆學逸 少書,須吾下當比之』。」

《書史會要》:「王曠導從弟與衛世為中表,故得蔡邕書 法於衛夫人,以授羲之。」

《筆勢傳》:王曠子羲之,七歲學書,及年十二,見前代筆 論,於曠枕中竊而讀之。曠曰:「汝何來,吾所數也。」羲之 笑而不答。其母曰:「汝年幼小,看用筆法,未能曉解,縱 獲父教,恐復不能祕惜。」曠乃語羲之曰:「待汝成人,吾 當授汝。」羲之拜曰:「願早授之,使得成人。」已為暮學,曠 語以大綱,羲之學功日進。

《王羲之別傳》:「羲之善草、隸、八分、飛白、章行,備精諸體, 自成一家之法,千變萬化,得之神功。」

《王獻之別傳》:「獻之幼學父書,次習於張。後改變制度, 別創其法,率爾師心,冥合天矩。」

《宣和書譜》:「王濛工隸書,草法俱入能品。論章草作人 字法,趯之欲利,按之欲輕,世以為知言。」

《書斷》:「蕭思話,蘭陵人。工書,學於羊欣,得其體法行草 勢不斷絕,上方琳之不足,下方范曄有餘。」 《華陽隱居錄》:「陶貞寶善槁隸書,家貧,以寫經為業,一 紙直價四十。書體以羊欣、蕭思話為法。」

《南史戴法興傳》:「法興家貧,父碩子以販紵為業。法興二兄延壽、延興並修立。延壽善書,法興好學。」

《南齊書王僧虔傳》:僧虔善隸書。宋文帝見其書素扇, 歎曰:「非唯跡逾子敬,方當器雅過之。」孝武擅書名,僧 虔不敢顯跡。大明世,嘗用拙筆書。泰始中,出為吳興 太守。王獻之善書,為吳興郡。僧虔工書,又為郡,論者 稱之。

《南史張融傳》:融善草書,常自美其能。齊高帝曰:「卿書 殊有骨力,但恨無二王法。」答曰:「非恨臣無二王法,亦 恨二王無臣法。」

《周顒傳》:顒少從外氏車騎將軍臧質家,得衛恆散隸 書法,學之甚工。文惠太子使顒書元圃茅齋壁,國子 祭酒何引以倒薤書,求就顒換之。顒笑答曰:「天下有 道,丘不與《易》也。」

《蕭子雲傳》:子雲善草隸,為時楷法。自云善效鍾元常、 王逸少,而微變字體。其書跡雅為武帝所重。帝嘗論 書曰:「筆力勁駿,心手相應,巧逾杜度,美過崔寔,當與 元常並驅爭先。」其見賞如此。出為東陽太守。百濟國 使人至建鄴求書,逢子雲為郡,維舟將發,使人於渚 次候之,望船三十許,步行拜行前。子雲遣問之,答曰: 「侍中尺牘之美,遠流海外,今日所求,唯在名跡。」子雲 乃為停舟三日,書三十紙與之,獲金貨數百萬。 《書斷》:庾肩吾才華既秀,草隸兼善,累紀專精,遍探名 法。嘗作《書品》,亦有佳致。

《陳書蕭乾傳》:「乾容止雅正,性恬簡,善隸書,得叔父子 雲之法。」

《宣和書譜》:「鄭」請幫助識別此字。失其世系,官至東宮洗馬。善草字,慕 鍾、王法而得其旨。喜用禿筆,鋒藏韻古。

釋智永,會稽人也。晉右將軍王羲之之裔。學書以羲 之為師法,筆力縱橫,真草兼備,綽有祖風。初勵志書 札,起樓於所居之側,因自誓曰:「書不成,不下此樓。」後 果大進,為一時推重。而求其書者,縑素牋紙,堆案盈 几,又戶外之屨常滿。賓客造請,門閾穿穴,以鐵固其 限,故人號曰鐵門限。所用筆,退即投大甕中,歲久輒 貯數甕,自為銘以瘞之。嘗作《心成頌》,以示字法。 《周書王褒傳》:「褒字子淵,瑯琊臨沂人,博覽史傳,尤工 屬文。梁國子祭酒蕭子雲,褒之姑夫也,特善草隸。褒 少以姻戚去來其家,遂相模範,俄而名亞子雲,並見 重於世。」

《北史趙文深傳》:「文深少學楷隸,年十一,獻書於魏帝, 雅有鍾、王之則,筆勢可觀。當時碑牓,唯文深、冀、㒞而 已。」

《宣和書譜》:「唐太宗留心翰墨,雅好王羲之字,心慕手 追,萬機之餘,不廢模倣。嘗作筆法、指意、筆意三說,以 訓學者。又嘗贊《羲之傳》,痛論字學。」

《寓簡》:唐文皇妙於翰墨,常病戈法難精,乃作「戩」字空 其右,而命虞永興填之。以示魏鄭公曰:「朕學世南,似 盡其法。」鄭公曰:「『天筆所臨,萬象不能逃,其形,非臣下 可擬。然惟『戩』」字「戈』法乃逼真。」太宗驚歎。

《唐書百官志》:「太宗貞觀元年,詔京官職事五品以上 子嗜書者二十四人,隸館習書,出禁中書法授之。」 《虞世南傳》:「帝嘗命世南寫《列女傳》於屏風,於時無本, 世南暗疏之,無一字謬。帝每稱其五絕:一曰德行,二 曰忠直,三曰博學,四曰文詞,五曰書翰。世南始學書 於浮屠智永,究其法,為世祕愛。」

《金壺記》:「歐陽詢見右軍教獻之《指歸圖》一本,以三百 縑購之而歸,賞玩經月,喜而不寐焉。」

《書史會要》:「王方慶素尚豪翰,每還私第,必請鍾紹京 盛論法書。方慶常疾,須紹京言書輒差。右相楊再思 以為鍾君可愈王侍郎疾也。」

《書斷》:「孫過庭,陳留人。官至率府錄事參軍。博雅有文 章。草書憲章二王,工於用筆,嘗作《運筆論》,亦得書之 指趣也。」

《酉陽雜俎》:韋斌兄陟,善屬文,攻草隸書。每令侍婢主 尺牘,往來復章,未常自札,受意而已。詞旨重輕,正合 陟意。而書體遒利,皆有楷法。陟唯署名,嘗自謂所書 「陟』字如五朵雲,當時人多倣效,謂之「郇公五雲體。」 《唐書·王紹宗傳》:「紹宗工草隸書,嘗與人書曰:『鄙夫書 無工者,特由水墨之積習耳。嘗精心率意,虛神靜思 以』」取之。吳中陸大夫常以余比虞君,以不臨寫故也。 聞虞被中畫腹,與余正同。

《李白傳》:文宗時,詔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 三絕。旭,蘇州吳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 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世呼 張顛。初仕為常熟尉,有老人陳牒求判,宿昔又來。旭 怒其煩,責之。老人曰:「觀公筆奇妙,欲以藏家爾。」旭因 問所藏,盡出其父書。旭視之,天下奇筆也。自是盡其 法。旭自言:始見公主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 意觀公孫舞劍,器得其神。後人論書,歐、虞、褚、陸皆有 異論,至旭無非短者。傳其法,惟崔邈。顏真卿云: 「《宣和書譜》,李陽冰善詞章,留心小篆,迨三十年,初見 李斯《嶧山碑》,與仲尼、延陵季子字,遂得其法,乃能變化開合,自名一家。」推原字學,作《筆法論》,以別其點畫。 《唐書徐浩傳》:「浩父嶠之善書,以法授浩,益工。嘗書四 十二幅屏,八體皆備,草隸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 石,渴驥奔泉』云。」

《韓休傳》:休子滉書,得張旭筆法。嘗自言「不能定筆,不 可論書畫。」以非急務,故自晦,不傳於人。

《書苑菁華》:「韓方明學書,專求筆法。貞元十五年,授法 於東海徐璹,十七年授法於清河崔邈。」 《舊唐書柳公權傳》:「公權充翰林侍書學士,穆宗嘗問 公權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上改容, 知其筆諫也。公權初學王書,遍閱近代筆法,體勢勁 媚,自成一家。當時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權手筆 者,人以為不」孝。

《唐詩紀事》:古之善書,鮮有得筆法者,陸希聲得之,凡 五字擫壓鉤格抵,謂之撥鐙法。希聲自言:昔二王皆 傳此法,至陽冰亦得之。希聲以授沙門𧦬光,光後入 為翰林供奉,希聲猶未達,以詩寄𧦬光云:「筆下龍蛇 似有神,天池雷雨變逡巡。寄言昔日不龜手,應念江 頭洴澼人。」𧦬光感其言引薦。 《聞奇錄》:越僧𧦬光善草書,自言授法於陸相希聲,其 飄逸有張旭之妙。吳翰林以歌獎之,言多不載。羅給 事贈詩云:「聖主賜衣稱絕藝,侍臣摛藻許高蹤。」又有 《亞栖書》,骨氣不及𧦬,而趨媚過之。二人俱應制其蹤, 海內皆盛。

《北夢瑣言》:唐柳大夫玭,清廉耿介,不以利回家,世得 筆法,蓋公權少師之遺妙也。責授瀘州牧,禮參東川 元戎顧彥朗,相公適遇降德政碑,顧欲濡染,以光刊 刻。玭曰:「惡劄固無所恡,若以潤筆先賜,即不敢聞命。」 相國欽之,書訖竟不干瀆也。梁世兗州有下猛和尚, 聚徒說法,檀施雲集,時號金剛禪。他日物故,建塔樹 碑。廬嶽道士李德陽善歐書。下猛之徒請書碑誌,許 奉一千緡,德陽不允,乃曰:「若以一醉相酬,得以施展, 千緡之遺,非所望也。」終不肯書。斯近代一高人也。 《江南野史》:應用,江南人,以書法名,善寫細字,微如毛 髮,常於一錢上寫心經,又於一粒麻上寫「國泰民安」 四字。

《南唐書浮屠傳》:釋應之,能文章,習柳氏筆法,以善書 冠江左。初舉進士,一黜於有司,遂學為浮屠。保大中, 授文章應制,大德賜紫。元宗喜《楞嚴經》,敕應之書,鏤 版。既成,上之元宗曰:「是深得公權之法者也。吾聞公 權嘗以筆諫,穆宗為之改容。今效其法,尚可想見其 風采。」應之書名益振。

《唐詩紀事》:釋貫休工篆隸。初在荊州,成中令問其筆 法,曰:「此事須登壇而授,詎可草草言之?」成怒,遞放黔 中入蜀,王建遇之厚。

《金壺記》:「前蜀王氏朝,偽相王鍇,家藏書二千卷,一一 皆親蹟,并寫藏經。每趨朝,於白藤檐子內寫書,書法 尤謹,近代書字之淫者也。」

《宋史呂文仲傳》:「文仲充翰林侍讀,寓直御書院,與侍 書王著更宿。時書學葛湍亦直禁中,太宗暇日,每從 容問文仲以書史,著以筆法,湍以字學。」

《談苑》:「蜀人王著,善草隸,獨步一時。太宗召為侍書。初 以紙一番,令書八字,又令書六字至一字,皆極遒勁。 自是書體一變,燦然可觀。」

《澠水燕談錄》:太宗朝,王著學右軍書,深得其法。侍書 翰林,帝聽政之餘,留心筆札,數遣內侍持書示著,著 對如初。或詢其書意,著曰:「書固佳矣,若遽稱善,恐帝 不復用意。」後帝筆法精絕,世以為由著之規益也。 《書史會要》:「尹熙古官翰林待詔,工篆,得撥鐙法,所書 為一時之絕。」

《後山談叢》:「兵部秦玠、祠部李宗易皆學書於李西臺, 各有師法。」

《宋史錢氏世家》:「錢惟治善草隸,尤好二王書,嘗曰:『心 能御手,手能御筆,則法在其中矣』。」

《李行簡傳》:「行簡家貧,刻志於學,寒暑不易。聚木葉學 書,筆法遒美。」

《書史會要》:「查道始習篆,患其體勢弱,有教以撥鐙法, 仍雙鉤用筆,經半年始習熟,而篆體勁直。」

《卻掃編》:杜岐公既致仕還家,年已七十,始學草書即 工。余嘗於其孫鼎家見一帖論草書,曰:「草書之法,當 使意在筆先,筆絕意在為佳耳。」筆勢縱逸,有如飛動。 紙尾書時年七十八字。又見有少時所節《史記》一編, 字如蠅頭,字字端楷,首尾如一。又極詳備。

《岳陽風土記》:華容令宅東北有老子祠,曰大皇觀。門 之左右有二神像,道家所謂青龍白虎也。祥符八年 春二月既望,雷震白虎,西北楹上有倒書「謝仙火」字, 入木踰分,字畫遒勁,人莫之測。慶曆六年,滕子京令 摹而刻之,問零陵何氏女,俗謂之何仙姑者,乃曰:謝 仙火,雷部火神也。兄弟二人,各長三尺,形質如玉,好 以鐵筆書字。其字高下當與身等,驗之皆然。

《後山談叢》:仁宗時,契丹獻八尺字圖,而書待詔皆未
考證
能也,詔求善大書者。有僧請為「方丈」字,以沙布地,為

「國」字,張圖於上,束氈為筆,漬墨倚肩,循沙兩行,仍脫 袈裟,投墨甕中,擲以為點,遂賜紫衣。

《卻掃編》:「張友正字義祖,退傅鄧公之子。自少學書,常 居一小閣上,杜門不治他事,積三十年不輟,遂以書 自名。神宗嘗評其草書為本朝第一。」

《夢溪筆談》:治平初,杭州南新縣民析柿木,中有「上天 大國」四字,書法類顏真卿,極有筆力。「國」字中閒,或字 仍挑起,作尖口,全是顏筆,知其非偽者。

近歲,秀州華亭縣因雷震,有字在天王寺屋柱上,倒 書云:「高洞楊雅一十六人火令章。」凡十一字,內「令章」 兩字特奇勁,似唐人書體。

《湘山野錄》:余頃與凌叔華郎中景陽登襄陽東津寺 閣。凌,博雅君子也,蔡君謨、吳春卿皆昔師之,素稱翰 墨之妙。時寺閣有舊題二十九字在壁者,字可三寸 餘,其體類顏而逸,勢格清美,無一點俗氣。其語數句, 又簡而有法云:「楊孜,襄陽人,少以詞學名於時,惜哉 不歸,今死矣,遺其親於尺土之下,悲夫!止吾二人者」, 徘徊玩之不忍去,恨不知寫者為誰,又不知所題之 事。後詰之於襄人,迺楊庶幾學士,死數載,棄雙親之 殯,在香嚴界佛舍中已廿年。

《揮麈餘話》:沈睿達,遼文通之同胞,長於歌詩,尤工翰 墨。王荊公、曾文肅學其筆法,荊公得其清勁,而文肅 傳其真楷。登科後遊京師,偶為人書帬帶,詞頗不典。 流轉鬻於相藍,內侍買得之,達於九禁近幸,嬪御服 之,遂塵乙覽。時裕陵初嗣位,勵精求治,一見不悅。會 遣監察御史王子韶察訪兩浙,臨遣之際,上喻之曰: 「近日士大夫全無顧藉,有沈遼者,為倡優書淫冶之 辭於帬帶,遂達朕聽。如此等人,豈可不治?」子韶抵浙 中,適睿達為吳縣令,子韶希旨以它罪劾奏。時荊公 當國,為申解之。上復伸前說,竟不能釋疑,遂坐深文 削籍為民。其後卜居池陽之齊山,有集號《雲巢編》,行 於世。

《嬾真子》溫公私第,在縣宇之西北數十里,有「賜書閣」, 貯三朝所賜之書籍。諸處牓額皆公染指書,其法以 第二指尖抵第一指頭,指頭上節微屈,染墨書之,字 亦尺許大。

《卻掃編》:宗室士暕字明發,少好學,喜為文,多技藝,嘗 學書於米元章。予嘗見所藏元章一帖曰:「草不可妄 學,黃庭堅、鍾離景伯可以為戒。」而《魯直集》中有答僧 書云:「米元章書,公自鑒其如何,不必同蘇翰林元論 也。」乃知二公論書不相可如此。

《泊宅編》:尚書右丞胡宗愈夫人丁氏,自幼聰慧,無所 不能。在西府時,戶部尚書李常除老龍,尹成都,塗中 貽右丞書。丁氏一見其字畫,驚曰:「此人身筆已倒,不 久數盡,須病咽喉而死。」李公行次鳳翔,中毒而卒。如 此之類不一。

《春渚紀聞》:政和二年,襄邑民因上元請紫姑神為戲, 既書,紙閒其字徑丈。或問之曰:「汝更能大書否?」即書 曰:「請連粘襄表二百幅,當為作一福字。」或曰:「紙易耳, 安得許大筆也?」曰:「請用麻皮十斤縛作令徑二尺許, 墨漿以大器貯,備濡染也。」諸好事因集紙筆,就一富 人麥場鋪展聚觀,神至,書云:「請一人繫筆於項。」其人 不覺身之騰踔,往來場閒。須臾字成,端麗如顏書。復 取小筆書於紙角云:持往宣德門賣錢五百貫文。既 而縣以妖捕群集之人,大府聞之,取就鞫治,訖無他 狀,即具奏知。有旨令就後苑再書驗之,上皇為幸苑 中,臨視,乃書一「慶」字,與前書「福」字大小相稱,字體亦 同。上皇大奇之,因令於襄邑擇地建「祠歲祀之。」 《竹坡詩話》:大梁景德寺峨眉院壁閒,有呂洞賓題字, 寺僧相傳以為頃時有蜀僧號峨眉道者,戒律甚嚴, 不下席二十年。一日有布衣青裘昂然一偉人,求與 語,良久,期以明年是日復相見於此,願少見待也。明 年是日,日方午,道者沐浴端坐而逝。至暮,偉人果來, 問道者安在,曰:「亡矣。」偉人歎息良久,忽復不見。明日, 書數語於堂壁閒絕高處。其語云:「落日斜,西風冷。幽 人今夜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字畫飛動,如翔鸞 舞鳳,非世閒筆也。宣和閒,余遊京師,猶及見之。 《玉海》:高宗皇帝飛龍之初,頗喜黃庭豎體格,後又采 米芾,已而皆置不用。顓意羲、獻父子,手追心慕,曾不 數年,直與之齊驅並轡。紹興十年,御書太后玉冊,上 曰:「學書必以鍾王為法,然後出入變化,自成一家。」 《卻掃編》:程嗣真字儒臣,文簡公之子也。少喜學書,自 謂獨得古人用筆之妙。嘗評近代能書者曰:「蘇才翁 書筆勢遲怯,吳越人無識,頗學之。」自余為辨之,後此 閒人亦知非也。蔡君謨但能模學前人點畫及能草 字而已。周子發書妙出前輩,至於草書,殊未得自悟 之意。古人自悟者,惟張旭與余而已。錢塘關氏蓄其 書數卷,信為高古,今世不復見矣。

《齊東野語》:「單煒炳文者,沅陵人。博學能文,得二王筆 法,字畫遒勁,合古法度《老學庵筆記》:「先君入蜀時,至華之鄭縣,過西溪。唐昭 宗避兵,嘗幸之。其地在官道旁七八十步,澄深可愛。 亭曰西溪,蓋杜工部詩所謂『鄭縣亭子澗之濱者。亭 旁古松閒支徑入小寺外,弗見也。有柟木板揭梁閒 甚大,書杜詩,筆亦雄勁,體雜』」顏柳,不知何人書。墨挺 然出版上,甚異。或云「墨著柟木皆如此。」

《春渚紀聞》:宗室趙子正監永靜軍,耽酒嗜書札而喜 人奉己。有過客執觚而前,正遇趙於案閒,揮翰自得, 客自旁視再三,而歎美其妙。趙舉首視之曰:「汝亦知 書耶?」客曰:「小人亦嘗留心字畫,切觀太保之書,雖王 右軍復有不及者。」趙詬之曰:「汝玩我耶?」曰:「某嘗觀法 書云:王書一字入木八分。今太保之書,一落筆則入 木十分,豈不為過於右軍耶?」坐人皆賞其機中,為之 絕倒。趙亦笑而遣之。

三衢毛氏庭中一木,忽中裂而紋成「衍」字,如以濃墨 書染者,體作《顏平原書》。會其子始生,因以名之。後衍 登進士第,官至龍圖閣而終。又晉江尤氏,其鄰朱氏 圃中有柿木,高出屋上,一夕雷震中裂木身,亦若以 濃墨書「尤家」二字,連屬而上,不知其數。尤氏乞得其 木,作數百段,分遺好事,字體帶草,勁健如王會稽書。 「朱氏,後以其圃歸尤氏」云。

薳兄子碩,送客餘杭步伍亭,就觀壁後,得淡墨書字 數行,彷彿可辨,筆跡遒媚,如出女手云:「夜臺夜復夜, 東山東復東。當時九龍月,今日白楊風。」後題云李媛 書。詳味詩句,似非世人所作。亭後荒閴,有數十塚,疑 塚閒鬼憑附而書,不然,好事者為鬼語耳。

《梅溪先生文集》:「釋處嚴博學詩文尤典重,且工書,有 晉宋法。嘗手書《法華》《光明》二經,以報母德。又書《華嚴 經》八十卷,首末不倦,字法益工。」

《游宦紀聞》:「永福下鄉有農家子姓張,以採薪鬻鋤柄 為業。一日入山,遇仙人對奕,投之以桃,苦不可食,且 及半,若將螫舌。遂棄其餘而歸。因忽忽若狂,絕粒食 草木實,時言人禍福。素不諳書,忽奮筆作字,得羲、獻 體。作字多以左手,或以足指挾筆,又時扱筆鼻書。時 里中有吳氏建重光寺,輪藏成,求讚於僧,援筆立就」, 筆力遒勁可愛,是亦「小道」之可觀者。

《書史會要》:「王英英,楚州官妓也。學顏魯公書,蔡襄教 以筆法。晚年作大字,甚佳。」

《墨莊漫錄》:徐州有營妓馬盻者,甚慧麗。東坡守徐日, 甚喜之。盻能學公書,得其彷彿。公嘗書《黃樓賦》未畢, 盻竊效公書「山川開合」四字,公見之大笑,略為潤色, 不復易之。今碑中四字,盻之書也。

《後山集》:徐清字靜之,蓬萊女官也。書效魯直,妍妙可 喜。陳無己詩云:「蓬萊仙子補天手,筆妙詩清萬世功。 肯學黃家元祐腳,信知人厄匪天窮。」

《中州集》:「宋兵部侍郎司馬朴使金,見留。工書翰,有晉 人筆意。興陵萬幾之暇,嘗購其遺墨學之。」

《陵川文集》:「郝天祐字賢卿,陵川人。貞祐初,隱居魯山, 作古文歌詩,尤玩意書法。嘗以為正書當以篆隸意 為本,而鍾、王書之經也,顏、坡書之傳也,其餘則諸子 百家耳。故其筆勢莊重秀勁,能作丈餘楷草。」嘗言「大 字雖大而小,小字雖小而大,正書須有草意,草書須 有正筆。」其論書如此。

《元史巎巎傳》:「巎巎善真行草書,識者謂得晉人筆意, 單牘片紙,人爭寶之,不趐金玉。」

《輟耕錄》:江浙平,章子山公書法妙一時,自松雪翁之 後便及之。嘗問客:「有人一日能寫得幾字?」客曰:「聞趙 學士言,一日可寫萬字。」公曰:「余一日寫三萬字,未嘗 以力倦而輟筆。」公號正齋恕叟,又號蓬累叟。

《養蒙先生集》:張伯淳少善書法,應童子科,給巨筆大 紙寫字。伯淳書「天」字以進,詰之,對曰:「惟天為大,惟堯 則之。」

《鬱岡齋筆麈》:「陳夢魁字希元,留意書法。嘗得王右軍 《執筆圖》,懸腕者二,腕就几者一。能依其執筆,隨意所 之,略無凝滯。」

《閩書》:「鄭枃字子經,羅源人。泰定中,辟南安儒學教諭, 與陳旅為文字友。著《衍極》五篇,《衍極記載》三篇。其書 自倉頡迄蒙古,凡古人籀篆以極書法之變,皆在所 論。宣撫使齊伯亨采而上之,作衍極堂,以藏其書。」 《大名府志》:「釋圓琛字仲寶,山西人。金末避地內黃,善 為詩,兼習書法。有以縑素請者,隨手應之不厭。結草 廬」城傍,穿池引水,種白蓮其中,自號「蓮菴。」

《書史會要》:「太祖神明天縱,默契書法。嘗御書『第一山』 三大字於鳳陽龍興寺,端嚴遒勁,妙入神品。」

《列朝詩集小傳》:「宋璲,太史公之仲子,為中書舍人。工 書法,真、行、草篆俱入能品。方希直稱為『威鳳翀霄,祥 雲捧日。評者謂太史之文,舍人之書,皆本朝第一』。」 《聖君初政記》:詹舍人希原書宮殿公署牓,最後寫太 學集賢門,門字右文稍鉤其末。上曰:「吾方欲集賢,希 原欲閉門塞吾賢路耶?」

《松江府志》:「宋克字仲溫,長洲南宮里人。少跌宕不羈好韜略。將北走中原,會道梗弗果。閉門謝客,操觚染 翰,日費千紙,遂以書名。章草久不傳,至克始得其法。 游松江,寓城東俞氏,郡人多學其書,陳文東璧嘗從 授筆法,吳僧善啟謂宋筆正鋒,陳多偏鋒,以是不及 云。」

《開國臣傳》:「林弼雅精臨池,嘗與王太史禕談書法,謂 用筆須偏正兼備,乃臻妙境。近世趙孟頫側鋒太多, 恐不能逃筆床月旦耳。」

《遜國臣傳》:「陳侍郎性善以工書,命入便殿繙錄劉誠 意遺書。天威嚴重,進見者無不惴恐。性善獨動止安 雅,書法妍正,上嘉悅。」

《名山藏》:解縉,幼有神童之稱。年十九,舉鄉試第一,明 年登第,上甚見愛重,或使草書,為之持硯。縉學書得 法於危素、周伯琦,其書傲讓相綴,神氣自倍。有農家 陸穎者,善縛筆,縉欲作佳書,必得穎筆。

《松江府志》:「朱孔昜名寅,以字行,筆力遒勁,得書法之 妙。永樂初,求四方能書士寫制詞,孔昜被選,成祖常 御左順門,召孔昜書大善殿榜,稱旨,授中書舍人。」 《開國臣傳》:「吳勤,永新人,字有晉人風格,不擇紙筆,俱 得其妙。」

《名山藏》姜立綱書體自成一家。嘗臨湖舍,作「皆春」二 字。適有操舟過其前,衝濤駭浪,遂成風波行舟之勢。 書法行於天下,稱曰「姜體。」

《賢奕》昔祭酒陳公敬宗,王振慕其名,因巡撫周公求 見,公曰:「某沗為人師,而求謁中貴,他日無以見諸生。」 周乃謂振曰:「陳祭酒書法極高,以求書為名,先之禮 幣,彼將謁謝矣。」振然之,乃遣綵段羊酒,求書程子《四 箴》,敬宗為走筆書之,而反其禮幣,竟不往見。

《大復集》:錢進攻書法,始授學吳太常,既乃精思摹索 晉、唐諸名帖,嘗曰:「法者,跡也,巧者所以神妙也,吾將 心致其巧,終不至泥古法跡。」故其書成一家,而士大 夫珍之。天順閒,有薦之朝者,不報。

《嘉興府志》:張文憲七歲即善八法,以神童薦於朝。孝 宗親試「乾坤」二大字稱旨,送翰林院讀書,給以廩餼, 一時名公巨卿俱呼為小友。

《王陽明先生年譜》:先生十七歲日學書,書法大進。先 生嘗曰:「吾始摹古帖,止得字形,後舉筆不輕落紙,凝 思靜慮,擬形於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後讀明道先生 書曰:「吾作字甚敬,非要字好,只此是學。既非要字好, 又何學也?」乃知古人隨時隨事,只在心上學此心精 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列朝詩集小傳》:「黃姬水,五嶽山人省曾之子也。生而 幼敏,山人出入,必攜之,俱有所占屬,每令同賦。《五嶽》 拙於書,命學書於祝京兆,遂傳其筆法。」

金琮善書,初法趙子昂,晚年學張伯雨。文待詔極喜 之,得片紙,皆裝潢成卷,題曰《積玉》。

豐坊,字存禮,勤縣人。高才博學,下筆數千言立就。家 藏古碑刻甚富,臨摹亂真,為人撰定《法書》,以真易贗, 不可窮詰。

《松江府志》:「陸文裕公書,結法無一筆苟,雖尋常家人 語,施於所親狎者,亦精審遒密,有二王尺牘遺意。」 《寧波府志》:「徐蘭為郡諸生,累舉不第,遂潛心書法。時 人謂其書與程南雲並馳遠近求者無虛日。蘭亦高 自矜負,閒有挾勢位使輿隸致之,輒白眼叱去,曰:『吾 豈祗役者耶』?人以是益重之。」

《崑山縣志》:「嘉靖中,湯墩陶氏掘土得石函,內藏趙子 昂所書佛經、《千字文》等石刻甚多,完好如故。其題《墨 妙亭書法》云:『大抵古人用筆之法略備於此,然著緊 處政未道著。蓋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 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 可與言書也已。泰定改元仲春十有九日,門生崑山』」 顧信摹勒上石。

《蘇州府志》:「馮行賢字補之。能詩善書,以字學倡於世, 謂用筆宜知平冗,順犯四病。著《餘事詩集》。」

《列朝詩集小傳》:「邢侗字子愿,臨邑人。七歲能作擘窠 書,十餘歲楷法王雅宜,二十四歲登第,殿試策書法 擅場,晚年名益重,購請填咽碑版,照耀四裔。」

《藩獻記》:「奉國將軍多熅,善行草,得鍾、王書法,亦自珍 惜之。每一紙出,好事者重價購去,比之《蘭亭禊帖》。」 《從信錄》:「廣東順德縣李氏,生子名世嶼,二歲不言,善 書大字,如白沙先生體。」

《西州合譜》:「李彝仲,詩才清敏,書法遒古,尤長於尋丈 大字,美標格,有玉樹臨風之概。」

《嘉興府志》:「徐弘澤字春門,春波里人。所居當闤闠,拂 衣澹宕,每與老衲逸民相往來。為詩類元白,書出入 子久、仲圭、丹陽、句曲閒。書法從吳興取途,而尤愛張 伯雨,時稱春門三絕。晚登峨嵋絕頂,得山水之助,歸 而益工詩畫,自號竹浪老人。年七十七,無疾而逝。」 《江寧縣志》:「陳別駕鋼,號遲宜子。書法褚河南,所摹蘭 亭,奕奕有致。又常書小詩於牡丹花、玉蘭花瓣子,太 史沂手裝而為冊,至今存《蘇州府志》:「徐州常熟人,工於晉、唐小楷,凡六書篆籀 之學,無不通習。又以古人碑碣,多自鑴刻,每臨摹法 書刻石,皆極精工。」

《句容縣志》:「洗心池在茅山,相傳為魏元君洗心處。石 壁上有『洗心池』三字,筆法遒勁,隱而不見,即以池水 渥之,立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