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第05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四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五十卷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五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五十卷目錄

 文學名家列傳三十八

  唐二

  崔行功   孟利貞

  董思恭      元思敬

  杜審言易簡  徐齊聃堅嶠

  上官儀      員半千石抱忠 丘悅

  李思元      鄧元挺

  王勃       王劇

  王助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

  郭正一      元萬頃范履冰 苗神客 周思茂

  胡楚賓 正義方 季方 陳子昂

  閭丘均      麴昭祖

  王無競      喬知之偘 備 劉希夷

文學典第五十卷

文學名家列傳三十八

[编辑]

唐二

[编辑]

崔行功

[编辑]

按《唐書文藝傳》:「崔行功,恆州井陘人。祖謙之,仕北齊, 終鉅鹿太守,徙占鹿泉。少好學,唐儉愛其才,妻以女, 因倩作文奏。高宗時,累轉吏部郎中,以善占奏,常兼 通事舍人內供奉。坐事貶游安令,又召為司文郎中, 與蘭臺侍郎李懷儼並主朝廷大典冊。初,太宗命祕 書監魏徵寫四部群書,將藏內府,置讎正三十員,書」 工百員,徵徙職。又詔虞世南、顏師古踵領,功不就。顯 慶中,罷讎正員,聽書工寫於家,送官取直,使散官隨 番刊正。至是,詔東臺侍郎趙仁本、舍人張文瓘及行 功懷儼相次充使檢校,置詳正學士,代散官。以勞遷 蘭臺侍郎,卒。

孫銑,尚定安公主,為太府卿。初,主降王同皎,後降銑。 主卒,皎子繇請與父合葬,給事中夏侯銛駮奏「主與 王氏絕,喪當還崔」,詔可。銛猶出為瀘州都督。行功兄 子元暐,別有傳。

按《舊唐書文苑傳》:「顯慶中,罷讎校及御書手,令工書 人繕寫,計直酬傭,擇散官隨番讎校。其後又詔東臺 侍郎趙仁本、東臺舍人張文瓘及行功懷儼等相次 充使檢校,又置詳正學士,以校理之功,仍專知御集, 遷蘭臺侍郎。咸亨中,官名復舊,改為祕書少監。上元 元年,卒官。有集六十卷。」兄子元暐別有傳。行功前後 預撰《晉書》及《文思博要》等。同時又有孟利貞、董思恭、 元思敬等,並以文藻知名。

孟利貞

[编辑]

按《舊唐書文苑傳》:「孟利貞者,華州華陰人也。父神慶, 高宗初為沁州刺史,以清介著名。利貞初為太子司 議郎,中宗在東宮,深懼之,受詔與少師許敬宗,崇賢 學士郭瑜、顧引、董思恭等撰《瑤山玉彩》五百卷。龍朔 二年奏上,高宗稱善,加級賜物有差。利貞累轉著作 郎,加弘文館學士。垂拱初卒。又撰《續文選》十三卷。兄」 允忠,垂拱中為天官侍郎。

董思恭

[编辑]

按《舊唐書文苑傳》:「董思恭者,蘇州吳人。所著篇詠,甚 為時人所重。初為右史,知考功舉事,坐預泄問目,配 流嶺表而死。」

元思敬

[编辑]

按《舊唐書文苑傳》:「元思敬者,總章中為協律郎,預修 《芳林要覽》,又撰《詩人秀句》兩卷,行於世。」

杜審言易簡

[编辑]

按《唐書文藝傳》:「杜審言,字必簡,襄州襄陽人,晉征南 將軍預遠裔。擢進士,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見疾。 蘇味道為天官侍郎,審言集判出,謂人曰:『味道必死』。 人驚問故,答曰:『彼見吾判,且羞死』。又嘗語人曰:『吾文 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誕 類此。累遷洛陽丞,坐事貶吉州司戶參軍,司馬周季」 重、司戶郭若訥構其罪繫獄,將殺之。季重等酒酣,審 言子并年十三,裦刃刺季重於坐,左右殺并。季重將 死,曰:「審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訥,故誤我。」審言免官還 東都,蘇頲傷并孝烈,誌其墓,劉允濟祭以文後。武后 召審言,將用之,問曰:「卿喜否?」審言蹈舞謝。后令賦《歡 喜詩》,歎重其文。授著作佐郎,遷膳部員外郎。神龍初, 坐交通張易之,流峰州。入為國子監主簿、修文館直 學士,卒。大學士李嶠等奏請加贈,詔贈著作郎。初,審 言病甚,宋之問:「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為造化, 小兒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固大慰, 但恨不見替人」云。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為文章四 友,世號崔、李、蘇、杜。融之亡,審言為《服緦》云。

從祖兄易簡,九歲能屬文,長博學,為岑文本所器。擢 進士,補渭南尉。咸亨初,歷殿中侍御史。嘗道遇吏部尚書李敬元,不避,敬元恨,召為考功員外郎屈之。而 侍郎裴行儉與敬元不平,故易簡上書言敬元罪,敬 元曰:「襄陽兒輕薄乃爾。」因奏易簡險躁,高宗怒,貶開 州司馬。審言生子閑,閑生甫。

按《舊唐書文苑傳》,「易簡,周硤州刺史叔毘曾孫也。善 著述,撰《御史臺雜注》五卷,文集二十卷,行於代。」

徐齊聃堅嶠

[编辑]

按《唐書》本傳:「徐齊聃,字將道,湖州長城人。世客馮翊, 梁慈源侯整四世孫。八歲能文,太宗召試,賜所佩金 削刀。舉弘文生,調曹王府參軍。高宗時,為潞王府文 學、崇文館學士,侍皇太子講修書于芳林門。時姑為 帝婕妤,嫌以恩進,故求出為桃林令,召為沛王侍讀, 再遷司議郎,皆不就。累進西臺舍人。咸亨初,詔:『突厥』」 酋長子弟得事東宮。齊聃上書諫,以為「氈裘昌頓之 裔,解辮削衽,使在左右,非所謂『恭慎威儀,以近有德, 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之義。又長孫無忌以讒死, 家廟毀頓。齊聃言於帝曰:「齊獻公陛下外祖,雖後嗣 有罪,不宜毀及先廟。今周忠孝公廟反崇飾踰制,恐 非所以示海內。」帝寤。有詔復獻公官,以無忌孫延主 其祀。齊聃善文誥,帝愛之,令侍皇太子及諸王屬文。 以職樞劇,許間日一至。坐漏禁中事,貶蘄州司馬,又 流欽州。卒,年四十四。睿宗時,贈禮部尚書。子堅。 堅字元固,幼有敏性,沛王聞其名,召見,授紙為賦異 之。十四而孤,及壯,寬厚長者。舉秀才及第,為汾州參 軍事,遷萬年主簿。天授三年上言:「書有五聽,令有三 覆,慮失情也。比犯大逆,詔使者勘當,得實輒決。人命 至重,萬有不實,欲訴無由,以就赤族,豈不痛哉!此不 足檢,下之姦亂,適長使人威福耳。臣請如令覆奏,則 死者無恨。又古者罰不逮嗣,故郤芮亂國而缺升諸 朝,嵇康蒙戮而紹死於難,則於他親不復致疑。今選 部廣責逆人親屬,至無服者尚數十條。且詔書與逆 同堂親不任京畿,緦麻親不得侍衛。臣請如詔書外, 一切不禁,以申曠蕩。」聖曆中,東都留守楊再思、王方 慶共引為判官。方慶善禮學,嘗就質疑晦,堅為申釋, 常得所未聞。屬文典厚,再思每目為鳳閣舍人樣,與 徐彥伯、劉知幾、張說與修《三教珠英》。時張昌宗、李嶠 總領,彌年不下筆,堅與說專意譔綜,條彙粗立,諸儒 因之乃成書。累遷給事中,封慈源縣子。中宗怒韋月 將,欲即斬之,堅奏「盛夏生長,請須秋乃決。」時申救者 亦眾,得以搒死。俄以禮部侍郎為修文館學士。睿宗 即位,授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館學士修史,進東海郡 公,遷黃門侍郎。時監察御史李知古擊姚州瀰河蠻, 降之,又請築城,使輸賦徭。堅議:「蠻夷羈縻以屬,不宜 與中國同法,恐勞師遠伐,益不償損。」不聽。詔知古發 劍南兵築城堡,列州縣。知古因是欲誅其豪酋,入子 女為奴婢。蠻懼,殺知古,相率潰叛,姚、巂路閉不通者 數年。初,太平公主用事,武攸暨屢邀請堅,堅不許。又 以妻岑羲女弟,固辭機密,轉太子詹事,曰:「吾非求高, 逃禍耳。」羲敗,不染於惡。出為絳州刺史,數外徙,久乃 遷祕書監、左散騎常侍。元宗改麗正書院為集賢院, 以堅充學士,副張說知院事。帝大酺集賢,幔舍在百 司上,說令揭大榜以侈其寵。堅見,遽命撤之,曰:「君子 烏取多尚人。」從上泰山,以參定儀典,加光祿大夫。堅 於典故多所諳識,凡七當譔次高選。卒,年七十餘,帝 悼惜,遣使就弔,贈太子少保,諡曰文齊聃姑為太宗 充容,仲為高宗婕妤,皆明圖史。議者以堅父子如漢 班氏。

子嶠,字巨山。開元中為駕部員外郎、集賢院直學士, 遷中書舍人、內供奉、河南尹,封慈源縣公。父子相次 為學士,自祖及孫,三世為中書舍人。

上官儀

[编辑]

按《唐書》本傳,「儀字游韶,陝州陝人。父弘,為隋江都宮 副監。大業末,為陳稜所殺。時儀幼,左右匿免,冐為沙 門服濅。工文詞,涉貫墳典。貞觀初,擢進士第,召授弘 文館直學士,遷祕書郎。太宗每屬文,遣儀視槁,宴私 未嘗不預。轉起居郎。高宗即位,為祕書少監,進西臺 侍郎,同東西臺三品。時以雍州司士參軍韋絢為殿」 中侍御史,或疑非遷,儀曰:「此野人語耳。御史供奉赤 墀下,接武夔龍,簉羽鵷鷺,豈雍州判佐比乎?」時以為 清言。儀工詩,其詞綺錯婉媚,及貴顯,人多效之,謂為 上官體。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獄死,籍其家。初,武 后得志,遂牽制帝,專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猒 勝中人王伏勝發之。帝因大怒,將廢為庶人,召儀與 議。儀曰:「皇后專恣,海內失望,宜廢之以順人心。」帝使 草詔。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訴,帝乃悔。又恐后怨恚,乃 曰:「上官儀教我。」后由是深惡儀。始忠為陳王時,儀為 諮議,與王伏勝同府。至是,許敬宗構儀與忠謀大逆 后志也。自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相次屠覆,公卿莫敢 正議,獨儀納忠,禍又不旋踵,由是天下之政歸於后, 而帝拱手矣。子庭芝,歷周王府屬,亦被殺。庭芝女,中

宗時為昭容,追贈儀為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庭
考證
芝黃門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以禮改葬。

員半千石抱忠 丘悅

[编辑]

按《唐書》本傳,「員半千,字榮期,齊州全節人。其先本彭 城劉氏。十世祖凝之,事宋,起部郎。及齊受禪,奔元魏, 以忠烈自比伍員,因自姓員。終鎮西將軍、平涼郡公。 半千始名餘慶,生而孤,為從父鞠愛羈丱,通書史。客 晉州,州舉童子,房元齡異之,對詔高第。已能講《易》《老 子》。長與何彥先同事王義方,以邁秀見賞。義方常曰: 『五百歲一賢者生,子宜當之』。」因改今名。凡舉八科,皆 中。咸亨中,上書自陳:「臣家貲不滿千錢,有田三十畝, 粟五十石。聞陛下封神嶽,舉豪英,故鬻錢走京師。朝 廷九品,無葭莩親,行年三十,懷志潔操,未蒙一官,不 能陳力歸報天子。陛下何惜玉陛方寸地,不使臣披 露肝膽乎?得天下英才五千,與搉所長有一居先,臣 當伏死都市。」書奏不報。調政陟尉。歲旱,勸令殷子良 發粟賑民,不從。及子良謁州,半千悉發之,下賴以濟。 刺史大怒,囚半千於獄。會薛元超持節度河,讓太守 曰:「君有民不能恤,使惠出一尉,尚可罪邪?」釋之。俄舉 岳牧,高宗御武成殿,問:「兵家有三陣,何謂邪?」眾未對。 半千進曰:「臣聞古者星宿孤虛,天陣也;山川向背,地 陣也;偏伍彌縫,人陣也。臣謂不然。夫師以義出,沛若 時雨,得天之時為天陣;足食約費,且耕且戰,得地之 利,為地陣;舉三軍士如子弟,從父兄,得人之和為人 陣;捨是則何以戰?」帝曰:「善。」既對策,擢高第,歷華原、武 功尉。厭卑劇,求為左衛胄曹參軍。使吐蕃,將行,武后 曰:「久聞爾名,謂為古人,乃在朝邪?境外事不足行,宜 留待制。」即詔入閤供奉,遷司賓寺主簿,稍與丘悅、王 劇、石抱忠同為弘文館直學士。又與路敬淳分日待 制顯福門下,擢累正諫大夫,兼右控鶴內供奉。半千 以控鶴在古無有,而授任者皆浮俠少年,非朝廷德 選,請罷之。忤旨,下遷水部郎中。會詔擇牧守,除棣州 刺史,復入弘文館為學士。武三思用事,以賢見忌,出 濠、蘄二州刺史。半千不顓任吏,常以文雅粉澤,故所 至禮化大行。睿宗初,召為太子右諭德,仍學士職,累 封平原郡公。表丐骸骨,有詔聽朝朔朢。半千事五君, 有清白節,年老不衰,樂山水自放。開元九年,遊堯山 沮水間,愛其地,遂定居。卒,年九十四,即葬焉,吏民哭 野中。

石抱忠,長安人,名屬文。初置右臺,自清道率府長史 為殿中侍御史,進檢校天官郎中,與侍郎劉奇、張詢 古共領選,寡廉潔而奇號「清平。」二人坐綦連耀伏誅。 《丘悅》,河南人,亦善論譔,仕至岐王傅。

按《舊唐書文苑傳》:「丘悅者,河南陸渾人也。亦有學業。 景龍中為相王府掾,與文學韋利器、典籤裴耀卿俱 為王府直學士。睿宗在藩,甚重之。官至岐王傅。開元 初卒。撰《三國典略》三十卷,行於時。」

李思元

[编辑]

按《江西通志》:「李思元,字文成,高安人。好學擅文,行誼 高潔。年十六舉進士,為文林郎。時滕王為豫章守,待 以師友之禮,名重一時。」

鄧元挺

[编辑]

按《舊唐書文苑傳》:「鄧元挺,雍州藍田人。少善屬文,累 遷左史。坐與上官儀善,出為頓丘令。有善政,璽書勞 問,累授中書舍人。性俊辨,機捷過人,每有嘲謔,朝廷 稱為口實。則天臨朝,遷吏部侍郎,既不稱職,甚為時 談所鄙。又患消渴之疾,選人目為『鄧渴,為牓於衢路。 自有唐以來,掌選之失,未有如元挺者。坐此左遷灃』」 州刺史,在州復以善政聞。遷晉州刺史,召拜麟臺少 監,重為天官侍郎,其失又甚於前。元挺女為道王子 諲妻,又與蔣王子煒相善。諲謀迎中宗於房陵,以問 元挺。煒又嘗謂元挺曰:「欲作急計,如何?」元挺雖皆不 答,而以不告,永昌元年得罪,下獄死。

王勃

[编辑]

按《唐書文藝傳》:「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六歲善文 辭,九歲得顏師古注《漢書》讀之,作《指瑕》以摘其失。麟 德初,劉祥道巡行關內,勃上書自陳。祥道表於朝,對 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數獻頌闕下。沛王聞其 名,召署府修譔,論次《平臺祕略》,書成,王愛重之。是時 諸王鬥雞,勃戲為文檄英王雞。高宗怒曰:『是且交構』。」 斥出府。勃既廢,客劍南,嘗登葛憒山曠望,慨然思諸 葛亮之功,賦詩見情。聞虢州多藥草,求補參軍,倚才 陵藉,為僚吏共嫉官奴曹達,抵罪匿勃所懼,事洩輒 殺之,事覺當誅,會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參軍, 坐勃故,左遷交阯令。勃往省,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 十九。初道出鍾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土閣,宿命 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抗 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 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屬文,初 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 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槁。」尤喜著書。初祖通, 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門人甚眾。嘗起漢、魏,盡晉,作《書百二十篇,以讀古《尚書》,後亡其序,有錄無書者十篇。 勃補完𡙇逸,定著二十五篇。嘗謂人子不可不知醫。 時長安曹元有祕術,勃從之游,盡得其要。嘗讀《易》,夜 夢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極,子勉思之。」寤而作《易》,發揮 數篇,至晉卦會病止。又謂:「王者乘土,王世五十;數盡 千年;乘金,王世四十九數。九百年,乘水,王世二十數。 六百年,乘木,王世三十數,八百年,乘火,王世二十數。 七百年,天地之常也。」自黃帝至漢,五運適周,土復歸 唐,唐應繼周,漢不可承。周、隋短祚,乃斥魏、晉以降,非 真主正統,皆五行沴氣,遂作唐家千歲曆。武后時,李 嗣真請以周、漢為二王後,而廢周、隋。中宗復用周、隋。 天寶中,太平久,上言者多以詭異進。有崔昌者,采勃 舊說,上《五行應運曆》,請承周、漢,廢周、隋為閏。右相李 林甫亦贊佑之,集公卿議可否。集賢學士衛包、起居 舍人閻伯璵上表曰:「都堂集議之夕,四星聚於尾,天 意昭然矣。」於是元宗下詔,以唐承漢,黜隋以前帝王, 廢介酅公,尊周、漢為二王後,以商為三恪。京城起周 武王、漢高祖廟,授崔昌太子贊善大夫,衛包司虞員 外郎,楊國忠為右相,自稱隋宗。建議復用魏為三恪, 周、隋為魏王,後酅、介二公復舊封。貶崔昌烏雷尉,衛 包夜郎尉,閻伯璵涪川尉,勃兄劇、弟助,皆第進士。 按《舊唐書文苑傳》,「李敬元尤重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與勃等四人」,謂必當顯貴,裴行儉曰:「士之致遠,先器 識而後文藝。勃等雖有文才,而浮躁淺露,豈享爵祿 之器耶!楊子沈靜,應至令長;餘得令終為幸。」果如其 言。

按《酉陽雜俎》。「王勃少時。夢人遺以墨丸盈袖。」

按,《雲仙雜記》:王勃圍棋,率下四子,成一首詩。勃猶詫 之,向人曰:「吾自奪造化,雖一時之間,百用亦可。」 《翰林盛事》云:「王勃所至,請託為文,金帛豐積,人謂心 織筆耕。」

按《摭言》:王勃著《滕王閣敘》,時年十四,都督閻公不之 信,令人伺其下筆。初報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老生常談。」又云:「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公不語。至「落霞 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公矍然曰:「此真天才, 垂不朽矣!」勃作序時其父在交阯往省卒年二十九今云十四誤也

王劇

[编辑]

按《唐書王勃傳》:「劇長壽中為鳳閣舍人。壽春等五王 出閣,有司具儀,忘載冊文。群臣已在,乃寤其闕。宰相 失色,劇召五吏執筆,分占其辭,粲然皆畢,人人嗟服。 尋加弘文館學士,兼知天官侍郎。始,裴行儉典選,見 劇與蘇味道曰:『二子者皆銓衡才』。至是語驗。劇素善 劉思禮,用為箕州刺史,與綦連耀謀反。劇與兄涇州」 刺史勔及助皆坐誅。神龍初,詔復官。

王助

[编辑]

按《唐書王勃傳》:「王助,字子功。七歲喪母,哀號,鄰里為 泣。居父憂,毀骨立。服除,為監察御史裡行。」初,勔、劇、勃 皆著才名,故杜易簡稱「三珠樹。」其後,助、劼又以文顯。 劼早卒,福畤少子勸亦有文。福畤嘗詫韓思彥,思彥 戲曰:「武子有馬癖,君有譽兒癖,王家癖何多耶?」使助 出其文,思彥曰:「生子若是,可夸也!」

楊炯

[编辑]

按《唐書王勃傳》:「炯,華陰人。舉神童,授校書郎。永隆二 年,皇太子已釋奠,表豪俊充崇文館學士。中書侍郎 薛元超薦炯及鄭祖元、鄧元挺、崔融等,詔可。遷詹事 司直。俄坐從父弟神讓與徐敬業亂,出為梓州司法 參軍。遷盈川令。張說以箴贈行,戒其苛。至官,果以嚴 酷稱。吏稍忤意,榜殺之,不為人所多,卒官下。中宗時」, 贈著作郎。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皆以文章齊 名,天下稱王、楊、盧、駱四傑。炯嘗曰:「吾媿在盧前,恥居 王後。」議者謂然。

按《舊唐書文苑傳》:「楊炯,華陰人。伯祖虔威,武德中官 至右衛將軍。炯幼聰敏,博學,善屬文。神童舉,拜校書 郎,為崇文館學士。儀鳳中,太常博士蘇知幾上表,以 公卿已下冕服,請別立節文,敕下有司詳議。炯獻議 曰:『古者太昊庖羲氏仰以觀象,俯以察法,造書契而 文籍生。次有黃帝軒轅氏,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垂衣 裳而天下理』。」其後數遷五德,君非一姓,體國經野,建 邦設都,文質所以再而復,正朔所以三而改。夫改正 朔者,謂夏后氏之建寅,殷人建丑,周人建子,至於以 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此三王相襲之道也。夫 易服色者,謂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至於 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此又百代可知之道。 謹按《虞書》曰:「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 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由此言之,則其所從 來者尚矣。日月星辰者,明光照下土也。山者,布散雲 雨,象聖王大澤霑下也。龍者,變化無方,象聖王應機 布殺也。華蟲者,雉也,身被五彩,象聖王體兼文明也。 宗彝者,武蜼也,以剛猛制物,象聖王神武定亂也。藻 者,逐水上下,象聖王隨代而應也。火者,陶冶烹飪,象 聖王至德日新也。粉米者,人恃以生,象聖王物之所賴也。黼能斷割,象聖王臨事能決也。黻能兩己相背, 象君臣可否相濟也。迨有周氏,乃以日月星辰為旌 旗之節,又登龍於山,登火於宗彝,於是乎制袞冕以 祀先王也。九章者,法陽數也,以龍為首章。袞者,卷也, 龍德神異,應變潛見,表聖深沈遠智,卷舒神化也。又 制鷩冕以祭先公。鷩者,雉也,有耿介之志,表公有賢 才,能守耿介之節也。又制毳冕以祭四望嶽瀆之神 也。武蜼者,山林所生,明其象也。制絺冕以祭社稷土 穀之神也,社稷粉米由之成,象其功也。又制元冕以 祭群小,百神異形,難可遍擬,但取黻之相背異名也。 夫以周公之多才也,故化理制禮,功成作樂。夫以孔 宣之將聖也,故行夏之時,服周之冕。先王之法服,乃 此之自出矣。天下之能事,又於是乎畢矣。今知幾表 狀,請制《大明冕》十三章,乘輿服之者。謹按日月星辰 者,已施於旌旗矣;龍武山火者,又不踰於古矣。而云 「麟鳳有四靈之名,至龜有負圖之應,雲有紀官之號, 水有盛德之祥。」此蓋別表休徵,是無比象。然則皇王 受命,天地興符,仰觀則璧合珠連,俯察則銀黃玉紫。 殫南宮之粉壁,不足寫其形狀;罄東觀之鉛黃,未可 紀其名實。固不可畢陳於法服也。雲也者,龍之氣也; 水者,藻之自生也,又不假別為章目也。此蓋不經之 甚也。又「鸞冕八章,三公服之」者,鸞者,太平之瑞也,非 三公之德也。鷹鸇者,鷙鳥也,適可辦祥刑之職也;熊 者,猛獸也,適可以旌武臣之力也。又稱藻為水草,無 所法象,引《張衡賦》「蔕倒茄於藻井,披紅葩之狎獵,請 為蓮華,取其文彩者。」夫茄者,蓮也,若以蓮代藻,變古 從今,既不知草木之名,亦未達文章之意。此又不經 之甚也。又「毳冕六章,三品服之」者。按此王者祀四望 服之名也。今三品乃得同王之毳冕,而三公不得同 王之袞名,豈唯顛倒衣裳,抑亦自相矛盾。此又不經 之甚也。又黻冕四章,五品服之,考之於古,則無其名; 驗之於今,則非章首。此又不經「之甚也。若夫禮唯從 俗,則命為制,令為詔,乃秦皇之故事,猶可以適於今 矣。若夫義取隨時,則出稱警,入稱蹕,乃漢國之舊儀, 猶可以行於代矣。亦何取變周公之軌物,改宣尼之 法度者哉?」由是竟寢知幾所請。炯俄遷詹事司直。則 天初,坐從祖弟神讓犯逆,左轉梓州司法參軍。秩滿, 選授盈川令。如意元年七月朢日,宮中出盂蘭盆分 送佛寺。則天御洛南門與百寮觀之。炯獻《盂蘭盆賦》, 詞甚雅麗。炯至官,為政殘酷,人吏動不如意,輒搒殺 之。又所居府舍多進士亭臺,皆書牓額,為之美名,大 為遠近所笑。無何,卒官。中宗即位,以舊寮追贈著作 郎。文集三十卷。虔威子德幹,高宗末歷澤、齊、汴、相四 州刺史,治有威名,郡人為之語曰:「寧食三斗蒜,不逢 楊德幹。」子神讓,天授初,與徐敬業於揚州謀叛,父子 伏誅。

按《雲仙雜記》:唐楊炯每呼朝士為麒麟楦。或問之,曰: 「今假弄麒麟者,必修飾其形,覆之驢上,宛然異物。及 去其皮,還是驢耳。」無德而朱紫,何以異是?

盧照鄰

[编辑]

按《唐書王勃傳》:「照鄰,字昇之,范陽人。十歲,從曹憲、王 義方授蒼雅,調鄧王府典籤。王愛重,謂人曰:『此吾之 相如』。調新都尉,病去官,居太白山,得方士元明膏餌 之。會父喪,號嘔,丹輒出,由是疾益甚。客東龍門山,布 衣藜羹,裴瑾之、韋方質、范履冰等時時供衣藥。疾甚, 足攣,一手又廢,乃去具茨山下,買園數十畝,疏潁水」 周舍,復豫為墓,偃臥其中。照鄰自以當高宗時尚吏, 己獨儒;武后尚法,己獨黃;老。后封嵩山,屢聘賢士,已 已廢,著《五悲文》以自明。病既久,與親屬訣,自沈潁水。 按《舊唐書文苑傳》,照鄰死時,年四十。文集二十卷。兄 光乘亦知名,長壽中,為隴州刺史。

駱賓王

[编辑]

按《唐書王勃傳》:「賓王,義烏人。七歲能賦詩。初為道王 府屬,嘗使自言所能,賓王不答。歷武功主簿。裴行儉 為洮州總管,表掌書奏,不應,調長安主簿。武后時,數 上疏言事,下除臨海丞,鞅鞅不得志,棄官去。徐敬業 亂,署賓王為府屬,為敬業傳檄天下,斥武后罪。后讀 但嘻笑,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矍然曰:『誰 為之』?」或以賓王對。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業敗,賓 王亡命,不知所之。中宗時,詔求其文,得數百篇。他日, 崔融與張說評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 照鄰可以企之。」說曰:「不然。盈川文如縣河,酌之不竭, 優於盧而不減王。恥居後,信然;愧在前,謙也。」開元中, 說與徐堅論近世文章,說曰:「李嶠、崔融、薛稷、宋之問 之文,如良金美玉,無施不可;富嘉謨如孤峰絕岸,壁 立萬仞,濃雲鬱興,震雷俱發,誠可畏也;若施於廊廟, 駭矣;閻朝隱如麗服靚粧,燕歌趙舞,觀者忘疲。若類 之《風雅》,則罪人矣。」堅問:「今世奈何?」說曰:「韓休之文,如 太羹元酒,有典則薄滋味;許景先如豐肌膩理,雖穠 華可愛,而乏風骨;張」九齡如輕縑素練。實濟時用而 窘邊幅。王翰如「瓊桮玉斝。雖爛然可珍。而多玷缺。」堅謂篤論云。

按《舊唐書文苑傳》:「駱賓王,婺州義烏人。少善屬文,尤 妙於五言詩,常作《帝京篇》,當時以為絕唱。然落魄無 行,好與博徒遊。高宗末,為長安主簿。坐贓,左遷臨海 丞,怏怏失志,棄官而去。文明中,與徐敬業於揚州作 亂。敬業軍中書檄,皆賓王之詞也。敬業敗,伏誅,文多 散失。則天素重其文,遣使求之。有兗州人郄雲卿集」 成十卷,盛傳於世。

按《本事詩》:宋考功以事累貶黜,後放還,至江南,遊靈 隱寺,夜月極明,長廊吟行,且為詩曰:「鷲嶺鬱岧嶢,龍 宮隱寂寥。」第二聯,搜奇思,終不如意。有老僧點長明 燈,坐大禪床,問曰:「少年夜夕久不寐,而吟諷甚苦,何 邪之問?」答曰:「弟子業詩,適偶欲題此寺,而興思不屬。」 僧曰:「試吟上聯。」即吟。與之再三吟諷,因曰:「何不云『樓 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之問愕然,訝其遒麗。又續終 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捫蘿登塔遠,刳木取 泉遙。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 石橋。」僧所贈句,乃為一篇之警策。遲明更訪之,則不 復見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駱賓王也。」之問詰之,曰:當 敬業之敗,與賓王俱逃,捕之不獲,將帥慮失大魁,得 不測罪。時死者數萬人,因求似二人者函首以獻。後 雖知不死,不敢捕,故敬業得為衡山僧,年九十餘乃 卒。賓王亦落髮遍遊名山,至靈隱以周歲卒。當時雖 敗,且以「匡復」為名,故人多護脫之。

按《石林詩話》:舊說徐敬業敗,與駱賓王俱不死,皆去為浮屠以免。賓王居杭州靈隱寺,因續宋之問詩,人始知之,而《唐新書》不載。今宋詩乃見賓王集中,惟題「鷲嶺鬱岧嶢,龍宮隱寂寥」 兩句,是宋作。自「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 以後五韻,皆賓王所續。方武后初革命,天下所共疾,敬業與賓王首倡義則,世哀之而為「隱藏」 ,理或有之。此詩不知後人因其傳而錄之賓王集耶?或本集固自為賓王作而收之也。然《賓王集》乃古本,非後人所裒次者。若此詩當時已自錄於集中,則賓王之不死,亦一證也。

郭正一

[编辑]

按《唐書》本傳:「郭正一,定州彭城人。貞觀時,由進士署 第,歷中書舍人、弘文館學士。永隆中,遷祕書少監,檢 校中書侍郎,詔與郭待舉、岑長倩、魏元同並同中書 門下承受進止平章事。平章事自正一等始。永淳中, 真遷中書侍郎。執政久,明習故事,文辭詔敕,多出其 手。劉審禮與吐蕃戰青海,大敗,高宗召群臣問所以」 制戎,正一曰:「吐蕃曠年梗寇,師數出,坐費糧貲。近討 則喪威,深入則不能得其巢穴。今上策莫如少募兵, 且明烽𠋫,勿事侵擾。須數年之遲,力有餘,人思戰,一 舉可破矣。」劉齊賢、皇甫文亮等議,亦與正一合。帝納 之。武后專國,罷為國子祭酒,出檢校陝州刺史。與張 楚金、元萬頃皆為周興所誣構,殺之,籍入其家,妻息 流放,文章無存者。

元萬頃范履冰 苗神客 周思茂 胡楚賓 正義方 季方

[编辑]

按《唐書文藝傳》:「元萬頃,後魏京兆王子推裔。祖白澤, 武德中仕至梁利十一州都督,封新安公。萬頃起家 為通事舍人,從李勣征高麗,管書記。勣命別將郭待 封以舟師赴平壤,馮師本載糧繼之,不及期,欲報勣, 而恐為諜所得,萬頃為作離合詩遺勣,勣怒曰:『軍機 切遽,何用詩為』!欲斬待封,萬頃言狀乃免。又使萬頃」 草檄讓高麗,而譏其不知守鴨淥之險。莫離支報曰: 「謹聞。」命。徙兵固守,軍不得入。高宗聞之,投萬頃嶺外。 會赦還,為著作郎。武后諷帝召諸儒論譔禁中,萬頃 與周王府戶曹參軍范履冰、苗神客、太子舍人周思 茂、右史胡楚賓與選,凡譔《列女傳》《臣軌》《百僚新戒》《樂 書》等九千餘篇。至朝廷疑議表疏,皆密使參處,以分 宰相權,故時謂「北門學士。」思茂履冰神客,供奉左右 或二十餘年。萬頃敏文辭,然放達,不治細檢,無儒者 風。武后時,累遷鳳閣侍郎,坐誅。

履冰者,河內人。垂拱中,歷鸞臺、天官二侍郎,春官尚 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兼修國史。載初初,坐舉逆人 被殺。

《神客》,東光人,終著作郎。

思茂,漳南人。與弟思鈞早知名,累遷麟臺少監、崇文 館學士。垂拱中,下獄死。

楚賓,秋浦人。屬文敏甚,必酒中然後下筆。高宗命作 文,常以金銀桮𣂏酒飲之,文成輒賜焉。家居率沈飲 無留賄,費盡復入,得賜而出,類為常。性重慎,未嘗語 禁中事,人及其醉,問之,亦熟視不答。尋兼崇賢直學 士,卒。

萬頃。孫正,修名節,擢明經高第,授監門衛兵曹參軍。 舅孫逖與譚物理,歎己不逮。肅宗初,吏部尚書崔㝢 典選,正以書判第一,召詣京師,以父詢倩老,辭疾免。 河南節度使崔光遠表置其府。史思明陷河、洛,輦父 匿山中,賊以名購,正度,事急,謂弟曰:「賊祿不可養親, 彼利吾名,難免矣。然不汙身而死,吾猶生也。」賊既得誘以高位,瞋目固拒,兄弟皆遇害。父聞,仰藥死,路人 為哭。事平,詔錄伏節十一姓,而正為冠,贈祕書少監, 以其子義方為華州參軍。

義方,歷京兆府司錄,韋夏卿、李實繼為尹,事必咨之。 歷虢、商二州刺史、福建觀察使。中官吐突承璀,閩人 也,義方用其親屬為右職。李吉甫再當國,陰欲承璀 奧助,即召義方為京兆尹。李絳惡其黨,出為鄜坊觀 察使,一切辨治,然苛刻,人多怨之。卒,贈左散騎常侍。 弟季方,舉明經,調楚丘尉,歷殿中侍御史。兵部尚書 王紹表為度支員外郎,遷金、膳二部郎中,號能職。王 叔文用事,憚季方不為用,以兵部郎中使新羅。新羅 聞中國喪,不時遣,供饋乏。季方正色責之,閉戶絕食 待死,夷人悔謝,結歡乃還。卒,年五十一,贈同州刺史。

陳子昂

[编辑]

按《唐書》本傳:「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其先居新 城。六世祖太樂。當齊時,兄弟競豪傑,梁武帝命為郡 司馬。父元敬,世高貲,歲餞,出粟萬石賑鄉里。舉明經, 調文林郎。子昂十八未知書,以富家子尚氣決,弋博 自如。他日入鄉校,感悔,即痛修飭。文明初,舉進士,時 高宗崩,將遷梓宮長安,於是關中無歲。子昂盛言東」 都勝塏,可營山陵。上書曰:「臣聞秦據咸陽,漢都長安, 山河為固而天下服者,以北假胡、宛之利,南賓巴蜀 之饒,轉關東之粟而收山西之寶,長羈利策,橫制宇 宙。今則不然,燕、代迫匈奴,巴、隴嬰吐蕃,西老千里贏 糧,北丁十五乘塞,歲月奔命。秦之首尾不完,所餘獨 三輔間耳。頃遭荒饉,百姓薦饑,薄河而右,惟有赤地; 循隴以北,不逢青草。」父兄轉徙,妻子流離。賴天悔禍, 去年薄稔,贏耗之餘,幾不沈命。然流亡未還,白骨縱 橫,阡陌無主,至於蓄積,猶可哀傷。陛下以先帝遺意, 方大駕長驅,按節西京,千乘萬騎,何從仰給?山陵穿 復,必資徒役,率癯弊之眾,興數萬之軍,調發近畿,督 扶稚老,鏟山輦石,驅「以就功。春作無時,何望有秋?彫 甿遺噍,再罹艱苦,有不堪其困,則逸為盜賊,揭梃叫 呼,可不深圖哉!且天子以四海為家,舜葬蒼梧,禹葬 會稽,豈愛夷裔而鄙中國耶?示無外也。周平王、漢光 武都洛,而山陵寢廟並在西土者,實以時有不可,故 遺小存大,去禍取福也。」今景山崇秀,北對嵩邙,右眄 汝海,「祝融,太昊之故墟在焉,園陵之美,復何以加?且 太原廥鉅萬之倉,洛口儲天下之粟,乃欲捨而不顧, 儻鼠竊狗盜,西入陜郊,東犯虎牢,取敖倉一杯粟,陛 下何與遏之?」武后奇其才,召見金華殿。子昂貌柔野, 少威儀,而占對慷慨。擢麟臺正字。垂拱初,詔問群臣 調元氣當以何道?子昂因是勸后興明堂太學,即上 言:「臣聞之於師曰:『元氣天地之始,萬物之祖,王政之 大端也。天地莫大於陰陽,萬物莫靈於人,王政莫先 於安人,故人安則陰陽和,陰陽和則天地平,天地平 則元氣正。先王以人之通於天也,於是養成群生,順 天德,使人樂遂業,甘其食,美其服,然後天瑞降,地符 升,風雨時,草木茂遂。故顓』」頊、唐、虞不敢荒寧。其《書》曰: 「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迺命羲、和,欽若 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和之得也。夏、商之衰, 桀、紂昏暴,陰陽乖行,天地震怒,山川鬼神,發妖見災, 疾疫大興,終以滅亡。和之失也。迨周文、武創業,誠信 忠厚,加於百姓,故成、康刑措四十餘年,天人方和,而 幽、厲亂常,苛慝暴虐,詬黷天地,川冢沸崩,人用愁怨。 其《詩》曰:「昊天不惠,降此大扆。」不先不後,為虐為瘵。顧 不哀哉!近隋煬帝恃四海之富,鑿渠決河,自伊、洛屬 之揚州,疲生人之力,洩天地之藏,中國之難起,故身 死人手,宗廟為墟,逆元氣之理也。臣觀禍亂之動,天 人之際,先師之說,昭然著明,不可欺也。陛下含天地 之德,日月之明,眇然遠思,欲求大和,此伏羲氏所以 為三皇首也。昔者,天皇大帝攬元符,東封太山,然未 建明堂,享上帝,使萬世鴻業闕而不昭,殆留此盛德, 以發揮陛下哉!臣謂和元氣,睦人倫,捨此則無以為 也。昔黃帝合宮,有虞總期,堯衢室、夏世室,皆所以調 元氣,治陰陽也。臣聞明堂有天「地之制,陰陽之統,二 十四氣、八風、十二月、四時、五行、二十八宿,莫不率備。 王者政失則災,政順則祥。」臣願陛下為唐恢萬世之 業,相國南郊,建明堂,與天下更始,按《周禮》《月令》而成 之。迺月孟春,乘鸞輅,駕蒼龍,朝三公九卿大夫于青 陽左個,負斧扆,馮玉几,聽天下之政。躬籍田親蠶,以 勸農桑;養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訟恤獄以息淫刑, 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貪吏,後宮非妃嬪御 女者出之,珠玉錦繡、雕琢伎巧,無益者棄之;巫鬼淫 祀、熒惑於人者禁之。臣謂不數期且見太平云。」又言: 「陛下方興大化,而太學久廢,堂皇埃蕪,《詩》《書》不聞,明 詔尚未及之,愚臣所以私恨也。太學者,政教之地也, 君臣上下之取則也,俎豆揖讓之所興也,天子于此 得賢臣焉。今委而不論,雖欲睦人倫,興治綱,失之本 而求之末,不可得也。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 不為樂,樂必崩。奈何為天下而輕禮樂哉?願引胄子使歸太學,國家之大務,不可廢。」已后召見,賜筆札中 書省,令條上利害,子昂對三事,其一言:「九道出大使, 巡按天下,申黜陟,求人瘼,臣謂計有未盡也。且陛下 發使,必欲使百姓知天子夙夜憂勤之也,群臣知考 績而任之也,姦暴不逞,知將除之也。則莫如擇仁可 以恤孤,明可以振滯,剛不避彊禦,智足以照姦者,然 後以為使,故輶軒未動,而天下翹然待之矣。今使且 未出,道路之人皆已指笑,欲望進賢下不肖,豈可得 邪?宰相奉詔書,有遣使之名,無任使之實。使愈出,天 下愈敝,徒令百姓治道路,送往迎來,不見其益也。臣 願陛下更選有威重風概為眾推者,因御前殿,以使 者之禮禮之,諄諄戒敕所以出使之意,乃授以節。自 京師及州縣登拔才良,求人瘼,宣布上意,令若家見 而戶曉。昔堯舜不下席而化天下,蓋黜陟幽明能折 衷者。陛下知難得人,則不如少出,使彼煩數而無益 於化,是烹小鮮而數撓之矣。」其二言:「刺史、縣令,政教 之首。陛下布德澤,下詔書,必待刺史、縣令謹宣而奉 行之。不得其人,則委棄有司,掛牆屋耳,百姓安得知 之?一州得才刺史,十萬戶賴其福;得不才刺史十萬 戶受其困,國家興衰,在此職也。今吏部調縣令如補 一尉,但計資考,不求賢良,有如不次用人,則天下囂 然相謗矣,狃于常而不變也。故庸人皆任縣令,教化 之陵遲,顧不甚哉!」其三言:「天下有危機,禍福因之而 生。機靜則有福,動則有禍。百姓安則樂生,不安則輕 生者是也。今軍旅之弊,夫」妻不得安,父子不相養,五 六年矣。自劍南盡河、隴山,東由青、徐、曹、汴河,北舉滄、 瀛、趙、鄭,或困水旱,或頓兵疫,死亡流離略盡。尚賴陛 下憫其失職,凡兵戍調發,一切罷之,使人得妻子相 見,父兄相保,可謂能靜其機也。然臣恐將相有貪夷 狄利以廣地彊武說陛下者,欲動其機,機動則禍構。 宜修文德,「去刑罰,勸農桑,以息疲民。蠻夷知中國有 聖王,必累譯至矣。」于時,吐蕃、九姓叛,詔田揚名發金 山道十姓兵討之。十姓君長以三萬騎戰,有功,遂請 入朝。后責其嘗不奉命擅破回紇,不聽。子昂上疏曰: 「國家能制十姓者,繇九姓彊。大臣伏中國,故勢微弱, 委命下吏。今九姓叛亡,北蕃喪亂,君長無主,回紇殘 破,磧北諸姓,已非國有,欲《掎角》亡叛,唯金山諸蕃共 為形勢。有司乃以揚名擅破回紇,歸十姓之罪,拒而 遣還,不使入朝,恐非羈戎之長策也。夫戎有鳥獸心, 親之則順,疑之則亂。今阻其善意,則十姓內無國家 親信之恩,外有回紇報讎之患,懷不自安,鳥駭狼顧, 則河西諸蕃自此拒命矣。且夷」狄相攻,中國之福。今 回紇已破,既無可言,十姓非罪,又不當絕。《罪止》揚名, 足以慰其酋領矣。近詔同城權置安北府,其地當磧 南口,制匈奴之衝,常為劇鎮。臣頃聞磧北突厥之歸 者已千餘帳,來者未止,甘州降戶四千帳,亦置同城。 今磧北喪亂,荒饉之餘無所存,仰陛下開府招納,誠 覆全戎狄之仁「也。然同城本無儲峙,而降附蕃落,不 免寒飢,更相劫掠。今安北有官牛羊六千,粟麥萬斛, 城孤兵少,降者日眾,不加救卹,盜劫日多。」夫人情以 求生為急,今有粟麥牛羊為之餌而不救其死,安得 不為盜乎?盜興則安北不全,甘、涼以往,蹻以待陷,後 為邊患,禍未可量,是則誘使亂,誨之盜也。且夷狄代 「有雄傑,與中國抗,有如勃起,招合遺散,眾將係興,此 國家大機,不可失也。」又謂:「河西諸州,軍興以來,公私 儲蓄,尤可嗟痛。涼州歲食六萬斛,屯田所收,不能償 墾。陛下欲制河西,定亂戎,此州空虛,未可動也。甘州 所積四十萬斛,觀其山川,誠河西喉咽地,北當九姓, 南逼吐蕃,姦回不測,伺我邊罅,故甘州地廣粟多,左 右受敵,但戶止三千,勝兵者少。屯田廣夷,倉庾豐衍, 瓜、肅以西,皆仰其餫,一旬不往,士已枵飢。是河西之 命,係于甘州矣。且其四十餘屯,水泉良沃,不待天時, 歲取二十萬斛,但人力寡乏,未盡墾發。異時吐蕃不 敢東侵者,繇甘、涼士馬彊盛,以抗其入。今甘州積粟 萬計,兵少不足以制賊,後吐蕃敢大入,燔蓄穀,蹂諸 屯,則河西諸州,我何以守!宜益屯兵,外得以防盜,內 得以營農,取數年之收,可飽士百萬,則天兵所臨,何 求不得哉!」其後吐蕃果入寇,終后世為邊患最甚。后 方謀開蜀山,由雅州道翦生羌,因以襲吐蕃,子昂上 書以七驗諫止之曰:「臣聞亂生必由於怨,雅州羌未 嘗一日為盜。」今無罪蒙戮,怨必甚,怨甚則蜂駭且亡, 而邊邑連兵,守備不解,蜀之禍構矣。東漢喪敗,亂始 諸羌,一驗也。吐蕃黠獪抗天誅者二十餘年,前日薛 仁貴、郭待封以十萬眾敗大非川,一甲不返;李敬元、 劉審禮舉十八萬眾困青海,身執賊廷,關隴為空。今 迺欲建李處一為上將,驅疲兵襲,不可幸之,吐蕃舉 為賊笑,二驗也。夫事有求利而得害者。昔蜀與中國 不通,秦以金牛美女啖蜀侯,侯使五丁力士棧褒斜, 鑿通谷,迎秦之饋,秦隨以兵而地入中州,三驗也。吐 蕃愛蜀富,思盜之矣,徒以障隧隘絕頓餓喙不得噬。 今撤山羌,開阪險,使賊得收奔亡以攻邊,是除道待賊,舉蜀以遺之,四驗也。蜀「為西南一都會,國之寶府, 又人富粟多,浮江而下,可濟中國。今圖僥倖之利以 事西羌,得羌地不足耕,得羌財不足富,是過殺無辜 之眾以傷陛下之仁,五驗也。蜀所恃有險也;蜀所安 無役也。今開蜀險,役蜀人。險開則便寇,人役則傷財, 臣恐未及見羌,而姦盜在其中矣。」異時益州長史李 崇真託言「吐蕃寇松州,天子為盛軍師,趣轉餉以備 之,不三年,巴蜀大困,不見一賊,而崇真姦贓已鉅萬。 今得非有姦臣圖利,復以生羌為資,六驗也。蜀士尪 孱不知兵,一虜持矛,百人不敢當。若西戎不即破滅, 臣見蜀之邊垂且不守,而為羌夷所暴,七驗也。國家 近廢安北,拔單于,棄龜茲、疏勒,天下以為務仁不務 廣,務養不務殺,行太古三皇事。」今徇貪夫之議,誅無 罪之羌,遺全蜀患,此臣所未諭。方山東饑,關隴弊,生 人流亡,誠陛下寧靜思和天人之時,安可動甲兵,興 大役,以自生亂?又西軍失守,北屯不利,邊人駭情,今 復舉輿師,投不測,小人徒知議夷狄之利,非帝王至 德也。善為天下者,計大而不計「小,務德而不務刑,據 安念危,值利思害。願陛下審計之后,復召見使論為 政之要,適時不便者,毋援上古,角空言。」子昂乃奏八 科:一措刑,二官人,三知賢,四去疑,五招諫,六勸賞,七 息兵,八安宗子。其《大榷》謂:「今百度已備,但刑急罔密, 非為政之要。凡大人初制天下必有凶亂叛逆之人 為我驅除,以明天誅,凶叛已滅,則順人情,赦過宥罪。 蓋刑以禁亂,亂靜而刑息,不為承平設也。太平之人, 樂德而惡刑,刑之所加,人必慘怛,故聖人貴措刑也。 比大赦,澡蕩群罪,天下蒙慶,咸得自新。近日詔獄稍 滋,鉤捕支黨,株蔓推窮,蓋獄吏不識天意,以扺慘刻。 誠宜廣愷悌之道,敕法慎罰,省白誣冤,此太平安人」 之務也。官人惟賢,政所以治也。然君子小人,各尚其 類。若陛下好賢而不任,任而不能信,信而不能終,終 而不賞,雖有賢人,終不肯至,又不肯勸。反是,則天下 之賢集矣。議者乃云:「賢不可知,人不易識。」臣以為固 易知,固易識。夫尚德行者無凶險,務公正者無邪朋, 廉者憎貪,信者疾偽,智不為愚者謀,「勇不為怯者死, 猶鸞隼不接翼,薰蕕不共氣,其理自然。何者?以德並 凶,勢不相入;以正攻邪,勢不相利;以廉勸貪,勢不相 售;以信質偽,勢不相和。智者尚謀,愚者所不聽;勇者 徇死,怯者所不從。」此趣向之反也。賢人未嘗不思效 用,顧無其類則難進,是以湮汨於時。誠能信在俊良, 知左右有灼然賢行者,賜之尊爵厚祿,使以類相舉, 則天下之理得矣。陛下知得賢,須任今未能者,蓋以 常信任者不效,如裴炎、劉褘之、周思茂、蘇味道,固蒙 用矣,皆孤恩前死,以是陛下疑於信賢。臣固不然。昔 人有以噎得病,乃欲絕食,不知食絕而身殞。賢人於 國,猶食在人,人不可以一噎而止餐,國不可以謬一 賢而「遠正士」,此神鑒所知也。聖人大德,在能納諫。太 宗德參三王,而能容魏徵之直。今誠有敢諫骨鯁之 臣,陛下廣延順納,以新盛德,則萬世有述。臣聞勞臣 不賞,不可勸功;死士不賞,不可勸勇。今或勤勞死難, 名爵不及,偷榮尸祿,寵秩妄加,非所以表庸勵行者 也。願表顯徇節,勵勉百僚。古之賞一人千萬人悅者, 蓋云當也。今事之最大者,患兵甲歲興,賦役不省。興 師十萬,則百萬之家不得安業。自有事北狄,於今十 年,不聞中國之勝。以庸將御冗兵,徭役日廣,兵甲日 敝。願審量損益,計利害,勢有不可,毋虛出兵,則人安 矣。虺賊于紀,自取屠滅,罪止魁逆,無復緣坐,宗室子 弟,皆得更生。然臣願陛下「重曉慰之,使明知天子慈 仁,下得自安。臣聞人情不能自明則疑,疑則懼,懼則 罪生,惟賜愷悌之德,使居無過之地。」俄遷右衛胄曹 參軍。后既稱皇帝,改號周,子昂上《周受命頌》以媚悅。 后雖數召見,問政事,論亦詳切,故奏聞輒罷。以母喪 去官,服終,擢右拾遺。子昂多病,居職不樂,會武攸宜 討契丹,高置幕府,表子昂參謀。次漁陽,前軍敗,舉軍 震恐,攸宜輕易無將略。子昂諫曰:「陛下發天下兵以 屬大王,安危成敗在此舉,安可忽哉!今大王法制不 立,如小兒戲,願審智愚,量勇怯,度眾寡,以長攻短,此 刷恥之道也。夫按軍尚威嚴,擇親信,以虞不測。大王 提重兵精甲,頓之境上,朱亥竊發之變,良可懼也。王 能聽愚計,分麾下萬人為前驅,契丹小醜,指日可禽。」 攸宜以其儒者,謝不納。居數日,復進計,攸宜怒,徙署 軍曹。子昂知不合,不復言。聖曆初,以父老,表解官歸 侍,詔以官供養。會父喪,廬冢次,每哀慟,聞者為涕。縣 令段簡貪暴,聞其富,欲害子昂,家人納錢二十萬緡 𥳑薄其賂,捕送獄中。子昂之見捕自筮,卦成,驚曰:「天 命不祐,吾殆死乎!」果死獄中,年四十三。子昂資褊躁, 然輕財好施,篤朋友,與陸餘慶、王無競、房融、崔泰之、 盧藏用、趙元最厚。唐興,文章承徐、庾餘風,天下祖尚, 子昂始變雅正。初為《感遇詩》三十八章,王適曰:「是必 為海內文宗。」乃請交。子昂所論著,當世以為法。大曆 中,東川節度使李叔明為立旌德碑於梓州,而學堂至今猶存。子光復與趙元子少微相善,俱以文稱。光 終商州刺史。子易甫、𥳑甫皆位御史。 按《舊唐書文苑傳》:子昂再轉右拾遺,數上疏陳事,詞 皆典美。時有同州下邽人徐元慶,父為縣尉趙師韞 所殺,後師韞為御史,元慶變姓名於驛家傭力,候師 韞手刃殺之。議者以元慶孝烈,欲捨其罪。子昂建議, 以為「《國法》專殺者死,元慶宜正國法,然後旌其閭墓, 以褒其孝義可也。」當是議者咸以子昂為是。俄授麟 臺正字。武攸宜統軍北討契丹,以子昂為管記,軍中 文翰皆委之。子昂父在鄉為縣令段簡所辱,子昂聞 之,遽還鄉里。𥳑乃因事收繫獄中,憂憤而卒,時年四 十餘。子昂褊躁無威儀,然文詞宏麗,為當時所重。有 集十卷,友人黃門侍郎盧藏用為之序,盛行於代。 按盧藏用《陳子昂別傳》:「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縣 人也。本居潁州,四世祖方慶,得墨翟祕書,隱於武東 山,子孫因家焉。世為豪族。父元敬,瑰偉倜儻,年二十, 以豪俠聞。屬鄉人阻飢,一朝散萬鍾之粟而不求報」, 於是遠近歸之,若龜魚之赴淵也。以明經擢第,授文 林郎,因究覽墳籍,居家園以求其志,餌地骨,鍊雲膏, 四十餘年。嗣子子昂,奇傑過人,姿狀嶽立,始以豪家 子馳俠使氣。至年十七八未知書。嘗從博徒入鄉學, 慨然立志,因謝絕門客,專精墳典,數年之間,經史百 家罔不該覽。尤善屬文,雅有相如、子雲之風骨。初為 詩,幽人王適見而驚曰:「此子必為文宗矣!」年二十一, 始東入咸京,遊太學,歷抵群公都邑,靡然屬目矣。由 是為遠近所籍甚,以進士對策高第。屬唐高宗大帝 崩於洛陽宮,靈駕將西歸,子昂乃獻書閣下。時皇上 以太后居攝,覽其書而壯之,召見問狀。子昂貌寢寡, 援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際,甚慷慨焉。上壯其言而 未深知也,乃敕曰:「梓州人陳子昂,地籍英靈,文稱偉 煜,拜麟臺正字。」時洛中傳寫其書,市肆閭巷,吟諷相 屬,乃至轉相貿鬻,飛馳遠邇。秩滿,隨常牒補右衛胄 曹。上數召見問政事,言多切直,書奏,輒罷之。以繼母 憂解官,服闋,拜右拾遺。子昂晚愛黃老之言,尤耽味 《易象》,往往精詣,在職默然不樂,私有掛冠之意。屬契 丹以營州叛,建安郡王攸宜親總戎律,臺閣英妙,皆 署軍麾。特敕子昂參謀帷幕。軍次漁陽,前軍王孝傑 等相次陷沒,三軍震慴。子昂進諫曰:「主上應天順人, 百蠻向化,契丹小醜,敢謀亂常,天意將空東北之隅, 以資中國也。大王以元老懿親,威略邁世,受律廟堂, 弔人問罪,精甲百萬以臨薊門。運海陵之倉,馳隴山 之馬,積南方之甲,發山西之雄,傾天下以事一隅,此 猶舉太山而壓卵,建瓴破竹之勢也。然而張元遇、王 孝傑等不謹師律,授首虜庭,由此長寇威而殆戰士。 夫寇威長則難以爭鋒,戰士殆則無以制變。今敗軍 之後,天下側耳,草野傾聽國政。今大王沖謙退讓,法 度不申,每事同前,何以統眾?前如兒戲,後如兒戲,豈 徒為賊所輕,亦生天下奸雄之心。聖人威制六合,故 用聲爾,非能家至戶到,然後可服。況兵貴先聲,今發 半天下之兵以屬王,安危成敗,在百日之內,何可輕 以為尋常?大王若聽,愚計即可行;若不聽,必無功矣。 須共成功報國,可欲送身誤國耶?伏乞審聽,請盡至 忠之言。」凡軍須先比量智愚、眾寡、勇怯、強弱,部校將 率士卒之勢,然後可合戰求利,以長攻短。今皆同前 不量力,又不簡練,暗驅烏合,敗後怯兵,欲討賊,何由 取勝?僕一愚夫,猶言不可,況奸賊勝氣十倍,未可當 也。且統眾禦奸,須有法制。親信若「單獨一身,則朱亥 金鎚有竊發之勢,不可不畏。人有負琬琰之寶,行於 途必被劫賊。何者為寶重人愛之。今大王位重,又總 半天下兵,豈直《琬琰》」而已。天下利器,不可一失,一失 即後有聖智之力,難為功也。故願大王於此決策,非 小讓兒戲可了。若此不用忠言,則至時機已失。機與 時一失不可再得。「願大王熟察。大王誠能聽愚計,乞 分麾下萬人以為前驅,則王之功可立也。」建安方求 鬥士,以子昂素是書生,謝而不納。子昂體弱多疾,感 激忠義,嘗欲奮身以答國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參預 軍謀,不可見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進諫,言甚切至, 建安謝絕之,乃署以軍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 但兼掌書記而已。因登薊北樓,感昔樂生、燕昭之事, 賦詩數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 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時人莫之知也。 及軍罷,以父老表乞罷職歸侍,天子優之,聽帶官取 給而歸。遂於射洪西山構茅宇數十間,種樹採藥以 為養。嘗恨《國史》蕪雜,乃自漢孝武之後以迄於唐,為 後《史記》綱紀粗立,筆削未終踵。文林府君憂其事廢。 子昂性至孝,哀號柴毀,氣息不逮。屬本縣令段簡貪 暴殘忍,聞其家有財,乃附會文法,將欲害之。子昂荒 懼,使家人納錢二十萬,而簡意未塞,數輿曳就吏。子 昂素羸疾,又哀毀,杖不能起。外迫苛政,自度力氣恐 不能全,因命蓍自筮。卦成,仰而號曰:「天命不佑,吾其 死矣!」於是遂絕,年四十二。子昂有天下大名而不以矜人,剛斷強毅而未嘗忤物,好施輕財而不求報,性 不飲酒,至於契情會理,兀然而醉。工為文而不好作, 其立言措意,在王霸大略而已,時人不之知也。尤重 交友之分,意氣一合,雖白刃不可奪也。友人趙真固、 鳳閣舍人陸餘慶、殿中侍御史畢構、監察御史王無 競、亳州長史房融、右史崔泰之、處士太原郭襲徵、道 人史懷一,皆為歲寒之交,與藏用遊最久,飽於其論, 故其事可得而述也。其文章散落,多得之於人口,今 所存者十卷。嘗著《江上丈人論》,將磅礡機化,而與造 物者遊。遭家難,亡之刑州倉曹槐里馬擇曰:「擇昔從 父友王適獲陳君,忻然忘我幼齡矣。榆關之役,君籌 其謀,戎安累年,不接晤語。聖曆初,君歸寧舊山,有挂 冠之志。予懷役南遊,遘茲歡甚。幽林清泉,醉歌絃詠, 用覽所記,倏遍岷峨。予旋未幾,陳君物化,悲夫!言絕 道冥,杳然若喪之幾。延陵心許,而彼已亡。天喪斯文, 我恨何及。君故人范陽盧藏用集其遺文為序傳,識 者稱其實錄。嗚呼!陳君為不亡矣!遂為贊曰:『岷山導 江,回薄萬里。浩瀚鴻溶,東注滄海。靈光氛氳,上薄紫 雲。其瑰寶所育,則生異人。於戲!才可兼濟,屈而不伸; 行通神明,困於庸豎。子曰:『道之將喪也,命矣夫』』!」 按:《全唐詩話》《獨異記》載:「子昂初入京,不為人知,有賣 胡琴者,價百萬,豪」貴傳視無辨者。子昂突出,顧左右 以千緡市之。眾驚問,答曰:「余善此樂。」皆曰:「可得聞乎?」 曰﹕:「明日可集宣陽里。」如期偕往,則酒肴畢具,置胡琴 於前。食畢,捧琴語曰:「蜀人陳子昂,有文百軸,馳走京 轂,碌碌塵土,不為人知。此樂賤工之役,豈宜留心。」舉 而碎之,以其文軸遍贈會者。一日之內,聲華溢都。時 武攸宜為建安王。辟為書記。

閭丘均

[编辑]

按《舊唐書陳子昂傳》,「子昂卒後,成都人閭丘均亦以 文章著稱。景龍中,為安樂公主所薦,起家拜太常博 士。而公主被誅,均坐貶為循州司倉,卒有集十卷。」 按《雲南通志》:「閭丘均,成都人。與陳子昂、杜審言齊名。 武后時,官博士,尋罷。後從唐九徵為管記,南中碑碣, 多出其手,《西爨王碑》,其撰文也。」今傳有《臨水亭》詩云: 「高館基層山,微幕坐芳草。傍對野村樹,下臨車馬道。 清朗娛心微,幽遐備瞻討。回合峰隱雲,聯綿渚縈島。 氣似靈洲勝,風為青春好。相及盛年時,無令嘆衰老。」 或云:「『回合峰隱雲』二句,殆為蒼洱作,但不記亭所在 耳。」

麴昭祖

[编辑]

按《冊府元龜》麴「昭祖為司膳卿,頗以詩詠流譽,有文 集二十卷。」

王無競

[编辑]

按《唐書陳子昂傳》:「王無競者,字仲列,世徙東萊,宋太 尉弘之遠裔。家足於財,頗負氣豪縱。擢下筆成章科, 調欒城尉,三遷監察御史,改殿中。會朝,宰相宗楚客、 楊再思離立偶語,無競揚笏曰:『朝禮尚敬,公等大臣, 不宜慢常典』。楚客怒,徙無競太子舍人。神龍初,詆權 倖,出為蘇州司馬。張易之等誅,坐常交往,貶廣州,仇」 家矯制榜殺之。

喬知之弟偘 備 劉希夷

[编辑]

按《舊唐書文苑傳》:「喬知之,同州馮翊人也。父師望,尚 高祖女廬江公主,拜駙馬都尉,官至同州刺史。知之 與弟偘備並以文詞知名。知之尤稱俊才,所作篇詠, 人多諷誦之。則天時,累除右補闕,遷左司郎中。知之 有侍婢曰窈娘,美麗善歌舞,為武承嗣所奪。知之怨 惜,因作《綠珠篇》以寄情,密送與婢,婢感憤自殺。承嗣」 大怒,因諷酷吏羅織知之。

偘,開元初為兗州都督, 備預修《三教珠英》。長安中卒於襄陽令。

時又有汝州人劉希夷,善為從軍《閨情》之詩,詞調哀 苦,為時所重。志行不修,為奸人所殺。

按:《全唐詩話》:「劉希夷,一名庭芝,汝州人。少有文華,好 為宮體詩,詞旨悲苦,不為時人所重。善彈琵琶,嘗為 《白頭翁詠》云:『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既 而自悔曰:『我此詩讖,與石崇『白首同所歸』何異』。乃更 作一聯云:『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既而 又嘆曰:『此句復仍似向讖矣。然死生有命,豈復由此』?」 即兩存之。詩成未周歲,為奸人所殺。或云宋之問害 之。後孫翌撰《正聲集》,以希夷詩為集中之最,由是大 為人所稱。或云之問害希夷,以《洛陽篇》為己作,至今 猶載此篇在之問集中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