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31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三百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三百十九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三百二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十九卷目錄

 經學部彙考九

  經義考四書經

經籍典第三百十九卷

經學部彙考九

[编辑]

經義考四

[编辑]

書經

[编辑]

《三皇五帝之書》:佚 虞書存偽三皇書存

《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

鄭康成曰:楚靈王所謂「《三墳》《五典》。」

賈逵曰:「《三墳》,三皇之書;《五典》,五帝之書。」

《孝經緯》曰:「三皇無文,有文字之後,仰錄三皇時事。」 劉熙曰:「三墳,墳,分也,論三才之分,天地人之治,其體有三也;五典,典,鎮也,制法所以鎮定上下,其等有五也,今皆亡,惟《堯典》存。」

葛洪曰:「隱士以《三墳》為金玉,《五典》為琴箏。」

劉勰曰:「皇世《三墳》,帝代《五典》。」

李先曰:「三皇五帝之典,可以補王者神智。」

劉知幾曰:《春秋傳》載楚左史能讀三墳五典,《禮》曰:「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 由斯而言,則墳典文義,三五典策,春秋之時猶大行於世。

程子曰:「孔子討論《墳》《典》,斷自唐虞以下,使誠有所謂羲農之書,乃後世稱述當時之事,失其義理,如許行所謂神農之言,及陰陽醫方稱黃帝之說爾,此聖人所以去之也。」 或疑《陰符》之類,是甚非也。此出戰國權變之術,竊窺機要,以為變詐之用,豈上古至淳之道耶?

葉夢得曰:「古《三墳》書為古文,奇險不可識了,不知其何語,其妄可知也。」

楊時曰:「《三墳》,世傳以為古《三皇書》,非也。其辭簡而質,遠而無統,其有意於倣古之為乎?孔子曰:『神無方,易無體』。又曰:『生生之謂易』。則《易》之為《易》,其義深矣。殆不可以形數名也。是書太古。《河圖代姓紀》曰:『博厚而濁,謂之太易。太《易》之數三,是以形數名《易》也』。其言殆與孔子異乎?吾是以知其非古書也。」 鄭樵曰:「三皇太古書亦謂之三墳:一曰山墳,二曰氣墳,三曰形墳。天皇、伏羲氏本山墳而作《易》,曰《連山》;人皇、神農氏本氣墳而作《易》,曰《歸藏》;地皇、黃帝氏本形墳而作《易》,曰坤乾。雖不畫卦,而其名皆曰卦爻大象。連山之大象有八,曰君臣、民物、陰陽、兵象而統以山;《歸藏》有八,曰《歸藏》,生動、長育、止殺而統以氣。坤乾之大象有八,曰天地、日、月、山川、雲氣」 ,而統以形,皆八而八之為六十四。其書漢魏不傳,至元豐中始出于唐州北陽之民家,世疑偽書。然其文古,其辭質而野,其錯綜有經緯,恐非後人之能為也。如緯書猶見取于前世,況此乎?且《歸藏》至晉始出,《連山》至唐始出,然則始出于近代,亦不為異事也。

《中興書目》:《三墳》之目,見于孔《序》,《漢志》不載。元豐七年,毛漸奉使京西得之。其書以山、氣、形為別,山墳謂之連山,氣墳歸藏,形墳坤乾,與先儒言三《易》異。其中有《姓紀》一篇、《皇策》一篇、《政典》一篇,合為三卷,皆依托也。

朱子曰:「《周禮》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周公所錄,必非偽妄。若果全備,孔子亦不應悉刪去之。或其簡編脫落,不可通曉,或是孔子所見,止是唐虞以下,不可知耳。」

羅璧曰:「典有五而逸其三,《墳》有三而不存其一。」 王應麟曰:「前賢謂皋、夔、稷、契有何書可讀,理實未然。《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春秋傳》所謂三墳五典是也。黃帝、顓頊之道在《丹書》,武王所以端絻東面而受于師尚父也。少皞氏之紀官,夫子所以見郯子而學也。孰謂無書可讀哉 ?」 又曰:「《呂氏春秋序意》曰:『嘗得學黃帝之所以誨顓頊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為民父母。不韋《十二紀》成于秦八年,歲在涒灘上,古之書猶存,前聖傳道之淵源猶可攷也 』。」 又曰:漢初去聖未遠,帝王遺書猶有存者,《賈誼書修政語》引黃帝曰:「『道若川谷之水,其出無已,其行無止』。顓頊曰:『至道不可過也,至易不可易也。功莫』」 美于去惡而為善,罪莫大于去善而為惡,故非吾善善而已也,善緣善也,非惡惡而已也,惡緣惡也,吾日慎一日。《帝嚳》曰:「緣巧者之事而學為巧,行仁者之操而與為仁也,故節仁之器,以修其財,而身專其美矣。德莫高于博愛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故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

「仁,吾慎此而已矣。」 帝堯曰:「吾存心于千古,加志于窮民,痛萬姓之罹罪,憂眾生之不遂也。故一民或飢,曰此吾飢之也;一民或寒,曰此吾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此我陷之也。」 帝舜曰:「吾盡吾敬而以事吾上,故見謂忠焉;吾盡吾敬以接吾敵,故見謂信焉;吾盡吾敬以使吾下,故見謂仁焉。吾取之以敬也,吾得之以敬也。」 此帝王大訓之存于漢者。若高帝能除挾書之律,蕭相國能收秦博士官之書,則倚相所讀者必不墜矣 。又曰:三皇之書,伏羲有《易》,神農有《本草》,黃帝有《素問》。

黃震曰:「孔安國作《書序》,明言孔子去三墳而斷自唐、虞二典為書。今信安毛漸正仲乃稱元豐七年奉使京西,得古三墳書于唐州北陽道。民間為偽,固不待辨而知,特其所以為偽,有不容不辨者。夫《三墳》雖不可復知,概以今之二典,則載事之書,後世所謂史冊之類也。今其書乃以《山墳》為第一,而指為天皇伏羲氏《連山》之《易》,以《氣墳》次之,而指為人皇;神農氏《歸藏》之《易》,以《形墳》又次之,而指為地皇軒轅氏坤乾之《易》。」 愚按:伏羲畫八卦,歷文王、孔子而成今之《易》,三才之道備焉,此外無餘蘊。《周禮》六典晚出于王莽,劉歆始有《連山》《歸藏》《周易》三者之名,意謂夏商之世各自有《易》,于義無稽,而好異者喜言之,自謂博古,已成空談,況于竊取其名為《三墳》之書,然乎否耶?山墳言君、臣、民物、陰陽、兵象,氣墳言歸、藏、生動、長育、止殺,形墳言天、地、日、月、山川、「雲氣」 ,一字各釋為一事,實皆無理。山墳綴以《姓紀》之篇,氣墳綴以《皇策》之篇,形墳綴以《政典》之篇,亦皆無理。毛漸乃以《引征》,嘗引《政典》指為證據,不知《政典》夏氏國法,非《三墳》書也。

金履祥曰:「《周官外史》固有三皇五帝之書,未聞墳典之名也。《左氏》稱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之書,未知何書也,或當時別有異書,倚相讀之以為博耳。《書序》以堯舜有二典,遂引三墳、五典以配三皇五帝之數,證定書之原,反滋紛紛。近世有《三墳》書,云得于青城山,其書始出于張天覺家,有山墳、氣墳、形墳之名。古《易》既」 有六十四卦,安得又有三墳?龜山嘗辨其非,今婺有版本,蓋《書序說》啟其偽也。吾丘衍曰:「《三墳書》此偽本,大不可信。言辭俗繆,字法非古。《尚書》無『也』」 字,此書有之。

按:《外史》所掌三皇五帝之書,若許行為神農之言,《列子》稱黃帝之書,皆是,豈必《三墳》、五典哉?以《三墳》、五典實三皇五帝之書,本于偽孔安國《書序》也。觀杜氏注《左傳》,《墳》《典》《丘》《索》,第云「皆古書名,未嘗定為三皇五帝之書。」 足以證其非矣。至于《三墳》偽書,人知其謬,以鄭漁仲之博洽,獨信之不疑,毋乃過與?

百篇《尚書》。

卜商曰:「《書》之論事也,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離離然若參辰之錯行,上有堯舜之道,下有三王之義。」 墨翟曰:「昔周公旦朝,讀書百篇。」

孔臧曰:「時人惟聞《尚書》二十八篇,取象二十八宿,謂為信然不知其有百篇也。」

揚雄曰:「昔之說《書》者,序以百。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

鄭康成曰:「虞《夏書》二十篇,《商書》四十篇,《周書》四十篇。」

王肅曰:上所言,下為史,所書,曰《尚書》也。

劉熙曰:《尚書》,尚,上也,以堯為上始,而書其時事也。葛洪曰:「《尚書》者,政事之集也。」

司馬光曰:「《尚書》者,二帝、三王嘉言要道盡在其中,為政之成規、稽古之先務也。」

孫宜曰:「《尚書緯》言,孔子求書,得黃帝元孫帝魁之書,迄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黃帝至堯舜不遠,堯舜至秦穆公不二千年,書至三千二百四十篇不過多耶?斯漢儒侈大之言,無足信也。」

按歐陽永叔《日本刀歌》云:「傳聞其國居大海島,土壤沃饒,風俗好。前朝貢獻屢往來,士人往往工詞藻。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令嚴不許傳中國,舉世無人識古文。」 永叔雖有是說,而葉少蘊疑之,馬翔仲亦疑之。鄭麟趾《高麗史》:宣宗八年五月,李資義還自宋,奏云:「帝聞吾國書籍多好本,命館伴書所求」 書目錄授之,且曰:「雖有卷第不足者,亦須傳寫附來。」 《目錄》首開《百篇尚書》,而高麗未之有也。宣宗八年者,實宋元祐六年。先是,咸平中,日本僧奝然以鄭康成注《孝經》來獻,不言有《尚書》。王惲《中堂事紀》載:中統二年,高麗世子禃來朝,宴于中書省。問曰:「傳聞汝邦有《古文尚書》,及海外異書。」 答曰:「與中國不殊。」 然則高麗之書,猶夫中國之書耳。百篇《尚書》,高麗且無之,況日本乎?乃萬曆初,尚書郎葉春及上書請命,封倭使臣多方索之以歸,真無異癡人說夢矣!

又按《白虎通德論》引《尚書》文云:「咨四嶽曰:裕汝眾。」

「或有一人王者」 ,又云「不施予一人。」 又云「必立賞罰,以定厥功。」 又云「太社惟松,東社惟柏,南社惟梓,西社惟栗,北社惟槐。」 今其文皆逸,未審是《百篇書》中語,抑《大傳》文也?

《百篇之序》一卷。

陸德明曰:「馬、鄭之徒,百篇之《序》,總為一卷。孔以各冠其篇首,而亡篇之序,即隨其次第,居見存者之間。」

按:《書小序》,漢孝武時當即有之,此史公据以作《夏、殷、周本紀》。若孔壁《古文尚書》,漢魏西晉諸儒均未之見。而馬融于《書小序》有注,見于陸氏《釋文》。又鄭注《周官》,引《書序》文以證《保傅》。而《百篇》之《序》,次第與孔不同,見于《正義》。許謙亦云:「鄭氏不見《古文》而見《百篇之序》。」 攷馬鄭傳注,本《漆書古文》。是孔《傳》未上之時,《百篇之序》先著于漢代,初不與安國之傳同時而出也。今以馬氏《書小序傳》附紀于後。昔在《帝堯傳》云:「諡也。」 翼善傳聖曰「堯。」 伊尹相傳湯,云「俗儒以湯為諡,或為號,然不載諡法,故無聞焉。」 「殷始咎周」 ,《傳》去咎周者,為周所咎。「奔告于受。」 《傳》云:「受讀曰紂。」 或曰「受婦人之言,故號曰受也。」 「殷始錯天命」 ,《傳》曰:「錯,廢也。」 武王「有疾」 ,《傳》本下有「不豫」 二字。「召公為保,周公為師」 ,《傳》云:「保氏、師氏,皆大夫官。」 作《成王政》,《傳》本「政」 作「征。」 「將遷其君于蒲姑」 ,《傳》本「蒲」 作「薄。」 「《王俾榮伯》作賄。肅慎之命」 ,《傳》本「俾」 作「辦」 ,「肅」 作「息。」 「作《顧命》」 ,《傳》云:「成王將崩,顧念康王,命召公、畢公率諸侯輔相之。」 「康王既尸天子」 ,《傳》本此句上有「成王崩」 三字。「平王錫晉文侯」 秬鬯圭瓚,《傳》本無「平」 字,「錫」 作「賜。」 「東郊不開」 ,《傳》本「開」 作「闢。」

又按:朱子疑《詩小序》而并疑《書小序》,疑孔安國所傳之古文而并疑《古文》之有《小序》。然百篇之《序》實自漢有之。竊謂《周官》「外史達書名于四方」 ,此書必有序。而今百篇之《序》即外史所以達四方者,其由來古矣。

又按《伯禽》《唐誥》,王伯厚云,「皆策命篇名。」 《大傳》之序有《揜誥》,《史記殷本紀》有《太戊》一篇,《孟子》注云:「逸《書》有《舜典》之《序》,《歷志》引古文《月采》篇,俱不入百篇之目。」 是則書名尚多,其篇目偶逸者與?

《今文尚書》:《漢志經》二十九卷。

鄭耕老曰:「《尚書》今古文合二萬五千八百字。」 按今文《尚書》伏生所授止二十八篇,故漢儒以擬二十八宿。然《史記》《漢書》俱稱伏生以二十九篇教于齊、魯之間,司馬氏、班氏古之良史,不應以非生所授之《泰誓》雜之其中也。故王肅云:「《太誓》近得非其本經。」 竊疑生所教二十九篇,其一篇乃百篇之序,故馬、鄭用之,亦總為一卷。惟緣《藝文志》云,「《經》二十九篇」 ,後儒遂以《泰誓篇》混入爾。或又以《武成》為今文,尤謬。《武成》之《繫日》,《律》以《召誥》《顧命》,書法不同,在古文《尚書》中最可疑者,今文豈有是乎?

《古文尚書》。《漢志:古經》四十六卷。

桓譚曰:「《古文尚書》舊有四十五卷,為十八篇。」 按《古文尚書》出孔壁中,未得列于學官。惟孔安國為博士,以授都尉朝,于時司馬遷亦從安國問,故班固謂「遷《書》載《堯典》《禹貢》《洪範》《微子》《金縢》諸篇,多古文說。攷諸史記,于《五帝本紀》載《堯典》《舜典》文,于《夏本紀》載《禹貢》《皋陶謨》《益稷》《甘誓》文,于《殷本紀》載《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文,于周《本紀》載《牧誓》《甫刑》文,于魯《周公世家》載《金縢》《無逸》《費誓》文,于燕《召公世家》載《君奭文》,于宋《微子世家》載《微子洪範》文。」 此皆從安國問故而傳之者,乃孔壁之真古文也。然其所載,不出伏生口授二十八篇,若安國增多二十五篇之書,《史記》未嘗載其片語,惟于《湯誥》載其辭,是則《湯誥》之真古文也,又《干》、「《泰誓》載其辭」 ,是則《泰誓》之真古文也,合之安國作傳之書,其文迥別,何以安國作傳與授之史公者各異其辭?宜其滋後儒之疑矣。

《周書》:《漢志》七十一篇。《隋、唐志》十卷。

劉向曰:「周時誥誓號令也。」

《隋志》:「汲冢書,似仲尼刪書之餘。」

顏師古曰:「蓋孔子所論百篇之餘,今所存者四十五篇。」

按:《周書》篇目七十,合以序一篇,適如《漢志》李仁父、劉后村謂闕其一,誤也。

伏勝《尚書大傳》。《漢志傳》四十一篇。《隋志》三卷。尚 書暢訓。《舊唐書志》三卷,《新唐書志》一卷。

陸德明曰:「《尚書大傳》三卷,伏生所作。《西伯戡黎》作耆。」

按:《大傳》引《經》文異者,《大誥》「民獻有十夫」 ,「獻」 作「儀。」 《康誥》「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 ,「德」 上有「俊」 字,《無逸》作「毋逸。」 又引《盤庚》云:「若德明哉」 ,引《酒誥》云:「王曰封,惟曰若圭璧。」 今無其文。

歐陽生《尚書章句》:《漢志》三十一卷。《尚書說義》。《漢志》二卷。

葉適曰:「自漢迄西晉,言《書》者惟祖歐陽氏。」

按:漢歐陽氏世傳《書學說義》二篇,未經前人注明,不知作者。

《大、小夏侯章句》。《漢志》「各二十九卷。」

「大小」,夏侯《解故》。《漢志》二十九篇。

《後漢書》曰:孝明皇帝永平二年,詔有司采《周官》《禮記》《尚書皋陶》篇,「乘輿服從歐陽氏說,公卿以下從大小夏侯氏說。」

葛洪曰:「昔漢太后從夏侯勝受《尚書》,賜勝黃金百斤。及勝死,又送勝家錢二百萬,為勝素服一百日。」

孔安國《尚書傳》。《隋志》十三卷《漢志》四十一篇。

歐陽修曰:「陳、隋之間,伏生之學廢,而孔《傳》獨行。」 按孔安國《書序》,昭明《文選》錄之,世皆篤信,惟朱子謂其不類西漢文字,疑後人所托,而魯齋王氏、仁山金氏亦疑之。攷之《漢書》,司馬遷嘗從安國問故,遷蓋與都尉朝同受書于安國者也。然遷述《孔子世家》,稱安國為今皇帝博士,至臨淮太守,早卒。《自序》則云:予述黃帝「以來,至太初而訖。」 是安國之卒,本在太初以前。若巫蠱事發,乃征和二年,距安國之歿當已久矣。班固敘《藝文志》于《古文尚書》云:「遭巫蠱事,未列于學官。」 乃史氏追述古文,所以不列學官之故爾。而偽作《安國序》者乃云:「會國有巫蠱事,經籍道息,竟出自安國口中。」 不亦刺謬甚乎!或曰:「劉歆遺書讓太常博士,其文載于《漢書》《文選》稱《古文書》十六篇,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 此不足信耶?曰:荀悅《漢紀》于孝成帝三年備述劉向典校經傳,考集異同,于《古文尚書》《論語》《孝經》云「武帝時,孔安國家獻之,會巫蠱事,未列于學官。」 則知安國已逝,而其家獻之。《漢書》《文選》,鋟本流傳,脫去家耳。按其本末,安國《書序》之偽,不待攻而自破矣。

《尚書》音。《七錄》一卷。

陸德明曰:「為《尚書》音者四人:孔安國、鄭康成、李軌、徐邈。」 案漢人不作音,後人所托。

《歐陽地餘》等尚書議奏:《漢志》:「四十二篇。」

《漢書志》:「宣帝時石渠論。」

王應麟曰:「論《石渠》者,歐陽、地餘、林尊、周堪、張山拊、假蒼。」

牟卿《尚書章句》。

《後漢書》:「牟氏章句繁多,有四十五萬餘言。」

秦恭《尚書說》:

《漢書》:「張山拊授信都秦恭延君。」

桓譚曰:秦延君能說《堯典》篇目兩字之說,至十餘萬言,但說「曰若稽古」 ,三萬言。

桓榮《大小太常章句》。

《後漢書》:「桓榮字春卿,沛郡人。」

牟長《尚書章句》。

《後漢書》:「牟長字君高,臨濟人。」

周防《尚書雜記》三十二篇。

《後漢書》:「周防字偉公,汝南汝陽人。」

杜林《漆書古文尚書》一卷。

按:漆書古文雖不詳其篇數,而馬、鄭所注,實依是書。陸氏《釋文》采馬氏注甚多,然惟《今文》及《小序》有注,而孔氏增多二十五篇,無一語及焉。安國《序》中稱「伏生口授,裁二十餘篇。」 德明謂即馬、鄭所注二十九篇是也。蓋今文二十八篇,益以《小序》,合二十九.。德明又云:「馬、鄭所注並伏生所誦,非古文也。」 然則《漆書》亦止有今文二十八篇而已,孔氏增多之書無之也。夫東漢為《古文尚書》者不一,家有蓋豫所傳,有杜林所得,初不本于安國。而孔穎達《正義》謬稱「孔所傳者賈逵、馬融等皆是。」 世儒不察,見古文字,即以為安國所傳,亦粗疏甚矣。

賈逵「《尚書古文異同》三卷。」

《後漢書》:「賈逵字景伯,扶風平陵人。」

衛宏《尚書訓旨》。

《後漢書》:「衛宏字敬仲,東海人。」

劉陶中文尚書。

《後漢書》:「劉陶字子奇。」

馬融《尚書注》。《隋志》十一卷。

按:馬氏《尚書注》,唐初尚存,陸氏《釋文》多采之。

張奐《尚書記難》。

《後漢書》:「張奐字然明。」

張楷《尚書注》。

《後漢書》:「楷字公超。」

鄭元《尚書注》。《隋志》九卷。《尚書大傳》注。《隋志》三 卷。《尚書》音。《七錄》一卷。《書贊》。

馬融、鄭元注《古文尚書》,載於《舊唐書經籍志》,則開元之時尚有其書,而未嘗亡也。

盧植《尚書章句》。

《後漢書》:「植字子榦。」

荀爽《尚書正經》。

《後漢書》:「爽字慈明。」

《亡名氏書傳略說》。

按:《周禮大行人疏》《禮記曲禮檀弓》《王制玉藻疏》《春秋公羊傳疏》俱引是書,未詳作者名氏。

王肅《尚書駮議》:《隋志》五卷。《古文尚書注》。《隋志》 十一卷。《新、舊唐書》志十卷。

按:《唐志》有《尚書答問》三卷,當即《隋志》疑問孔晁采鄭康成及肅參以己見者也。

王粲《尚書釋問》。《七錄》四卷。

《唐書志》:「王粲問田瓊、韓益正。」

程秉尚書駮。

范順劉毅《尚書義》。《隋志》二卷。

李克《尚書注》。

范甯《尚書注》。《經典序錄》作《集解七錄》十卷。《隋志》。止 《古文尚書舜典注》一卷。

伊說《尚書義疏》。《七錄》四卷。

《阮孝緒》曰:「說為晉樂安王友。」

孔晁《尚書義問》。《隋志》三卷。《周書注》十卷。

《冊府元龜》:「晁為五經博士,撰《尚書義問》三卷,又注《春秋外傳》《國語》。」

徐邈《古文尚書音》《隋志》一卷。《尚書》逸篇。《新唐志》 三卷。

《謝沉尚書》。《隋志》十五卷。《唐志》十三卷。

李顒《集解》《尚書》。《隋志》十一卷。《尚書新釋》。《隋志》 二卷。《尚書要略》。《新唐志》二卷。

孔穎達曰:「李顒集注《尚書》,於偽《泰誓篇》每引孔安國曰:『計安國必不為彼偽書作傳,不知顒何由為此言』。」

李軌《古文尚書音》。《七錄》一卷。

呂文優《尚書義注》。《隋志》三卷。

《姜道盛集·釋尚書》。《隋志》十一卷。

王儉《尚書音義》。《唐志》「四卷。」

顧歡《尚書百問》。《隋志》一卷。

姚方興「《舜典孔傳》一篇。」

鄭公曉曰:「《舜典》曰:『若稽古帝舜』二十八字,蓋隋開皇時人偽為之假設,姚方興以伸其歲月爾。曰:『若句襲諸篇首,『重華』句襲諸《史記》,濬哲掠《詩》,《長發》,文明掠《乾》,《文言》、溫恭掠《頌》,《允塞》掠《雅》,《常武》、元德掠《淮南子》,《鴻烈》『乃試』』」 、「以位掠《史記伯夷傳》,正見其搜竊之蹤。」

梁武帝《尚書大義》。《隋志》:「二十卷。」

劉叔嗣《尚書注》。《七錄》二十一卷。

《尚書新集序》。《七錄》一卷。

《尚書亡篇》序:《隋志》一卷。

孔子袪《尚書》義。二十卷。

《集注尚書》三十卷。

任孝恭《古文尚書大義》。《唐志》:「二十卷。」

《南史》:「任孝恭,臨淮人。」

蔡大寶《尚書義疏》。《隋志》:三十卷。

孔穎達曰:「《古文》近,至隋初始流河朔。其為《正義》者,蔡大寶、巢猗、費甝、顧彪、劉焯、劉炫。」

巢猗《尚書義疏》。《隋志》三卷。《尚書百釋》。《隋志》三 卷。

費甝《尚書義疏》。《隋志》十卷。

李延壽曰:「齊時諸生,略不見孔《傳》注解。武平末,劉光伯、劉士元始得費甝《義疏》,乃留意焉。」

張譏《尚書義》。十五卷。《尚書廣疏》。《崇文總目》十 八卷。

劉焯《尚書疏義》。《唐志》:「二十卷。」

《北史儒林傳》:「信都劉士元、河間劉光伯,博極古今,後生鑽仰。」

劉炫《尚書述義》。《隋志》:「二十卷。」《尚書》百篇義。《通 志》一卷。《尚書孔傳》目:《通志》一卷,《尚書略義》。《通 考》三卷。

按:劉光伯《尚書百篇義》《孔傳目略》《義》三書,《紹興四庫續到闕書目》俱有之。

王孝籍《尚書注》。

《北史》:「孝籍,平原人。」

顏彪《尚書疏》。《隋志》:「二十卷。」《尚書文外義》。《隋志》 二卷。《今文尚書》音。《隋志》一卷。《古文尚書音義》。 《唐志》「五卷。」《尚書大傳》音。《隋志》二卷。

鄭樵曰:《古文尚書音》,唐世與宋朝並無,今出於漳州之吳氏。

《虞》。失名《尚書釋問》:《隋志》一卷。

王。失名《尚書傳》問。《七錄》二卷。

亡名氏。《尚書潤義》。《隋志》一卷。

《尚書義疏》。《隋志》七卷。

《尚書》逸篇。《隋志》二卷。

唐孝明皇帝《今文尚書》。《新唐志》十三卷。

文宗皇帝《尚書君臣事跡圖》。

孔穎達等《尚書正義》。《唐志》:「二十卷。」

按:前三書,「明皇《今文尚書》」 者,即天寶三載,詔衛包改古文從今文也。文宗《尚書君臣事跡圖》者,即太和二年五月,帝纂集《尚書》中君臣事跡,命工圖寫于太液亭,朝夕觀覽者也。孔穎達《正義》者,即貞觀十六年奉敕所修者也。

陸德明《尚書釋文》。《宋志》一卷。

《崇文總目》:「皇朝太子中舍陳鄂奉詔刊之。」

王元度注《尚書》。《新唐志》十三卷。

王元感《尚書糾謬》。《新唐志》十卷。

《舊唐書》:「王元感,濮州鄄城人。」

成伯璵《尚書斷章》。《授經圖》十三卷。

《崇文總目》:「不著撰人姓氏。」

馮繼先《尚書廣疏》:《宋志》十八卷。《尚書》小疏。《宋 志》十三卷。

《崇文總目》:偽蜀馮繼先撰。以孔穎達《正義》為本,小加己意。

《宋真宗皇帝尚書圖詩》一卷。

郭忠恕《古今尚書》。

胡旦「《尚書演聖通論》七卷。」

王曙「《周書音訓》十二卷。」

楊繪《書九意》:《通考》一卷。

胡瑗《尚書全解》。《宋志》二十八卷。

張景《書說》:未見

袁默《尚書解》。

范雍《尚書四代圖》一卷。

《謝景平書》傳說。

樂敦逸《尚書略義》。《通志》一卷。

黃君俞尚書《關言》:《通志》三卷。

尹恭初《尚書新修義疏》。《宋志》二十六卷。

吳孜《尚書大義》。《宋志》「二卷。」

顧臨等《尚書集解》。《通考》十四卷。未見

文彥博《尚書解》一卷。

范鎮《正書》:

孔武仲《書說》:《宋志》十三卷。未見

孫覺「《書義》十述。」《通志》一卷。

《尚書解》。《通考》十三卷。

范純仁《尚書解》一卷。

蘇軾《書傳》《宋志》十三卷,《萬卷堂目》「二十卷。」 程頤《書說》:《宋志》一卷。

王安石子雱《新經尚書義》。《通考》十三卷《宋志》、卷同, 書其父安石名。

曾肇《尚書講義》。《宋志》「八卷。」

呂大臨《書傳》:十三卷。

于世《封書傳》。

張庭堅《書義》。

楊時《書義辨疑》。《通考》一卷。未見

《尚書講義》一卷。載《龜山集》。

葉夢得《書傳》。《宋志》十卷,《一齋書目》有之。未見 黃預《書解》。

曾旼等《尚書講義》。《宋志》「三十卷。」

卞大亨《尚書類數》:《宋志》「二十卷。」

蔡卞《尚書解》。

胡伸《尚書解義》。

薛肇朗《尚書解》。

雷度《書口義》:

上官公裕《尚書解說》。未見

亡名氏《尚書要記》名數。《通志》一卷。

《尚書義宗》。《通志》三卷。

《尚書治要圖》。《宋志》五卷,《通志》一卷。

《尚書會解》。《通志》十三卷,《紹興書目》三卷。

《書傳》一卷。

《尚書新篇》一卷。以下俱佚

《尚書新編目》五卷。

《尚書題解》:《宋志》一卷。

《尚書血脈》一卷。

《古文尚書字》一卷。

王居正《尚書辨學》十三卷。未見

程瑀《尚書說》。

上官愔《尚書小傳》。

張綱《尚書講義》。《宋志》「二十卷。」

林之奇《尚書集解》。《宋志》五十八卷。

范浚《書論》一篇。

吳棫《書裨傳》。《宋志》十二卷,《授經圖》十三卷,一齋書 目有之。未見

胡銓《書解》。《宋志》「四卷。」未見

鄭樵《書辨訛》:或作《書辨論通考》七卷。

朱弁《書解》十卷。

陳鵬飛《書解》。《宋志》「三十卷。」

趙敦臨《尚書解》。

洪興祖「《尚書口義》發題。」《宋志》一卷。

晁公武《尚書詁訓傳》。《宋志》四十六卷。徐椿年《尚書本義》。

史浩《尚書講義》。《宋志》二十二卷,《一齋書目》有之。未見 李舜臣《尚書小傳》。《宋志》「四卷。」

陳長方《尚書傳》。

劉安世《尚書解》二十卷。

張九成《尚書詳說》。《宋志》五十卷,《一齋書目》有之。未見 《書傳統論》六卷。

程大昌《書譜》:《宋志》「二十卷。」

鄭伯熊《書說》一卷。

汪革《尚書解義》四十一卷。

史浩「《尚書解義》二十二卷。」《一齋書目》有之。未見 鄭東卿《尚書圖》一卷。

陳知柔《尚書古學并圖》二卷。

李經《尚書解》。

孫懲《尚書解》。

王十朋《尚書解》。《一齋書目》有之。未見

何逢源《尚書解》。

樊光遠「《尚書解》三卷。」

王大寶《尚書解》。

張淑堅《尚書解》。

陳舜申《渾灝》《發旨》。《宋志》一卷。

唐仲友《書解》三十卷。

王炎《尚書小傳》。《宋志》十八卷。未見

張栻《書說》:

夏僎《尚書解》。《宋志》十六卷。

羅惟一《尚書集說》:

李燾《尚書大傳雜說》

《尚書》百篇圖。《宋志》一卷。

呂祖謙《書說》《宋志》三十五卷,題《考》十卷,《趙氏讀書 附志》六卷。

時瀾「《增修東萊書說》三十卷。」

陳傅良《書抄》。未見

黃度《書說》:《宋志》「七卷。」

馬之純《尚書說》:

薛季宣「《書古文訓》十六卷。」

謝諤《書解》二十卷。未見

艮齋、定齋二先生《書說》三十卷。未見

蕭彧集「永嘉先生《尚書精意》九卷。」

陳騤《尚書考》二卷。

宋若水《書小傳》十卷。

朱子熹《尚書古經》《通考》五卷。未見

《書說》:《宋志》「七卷。」

《蔡沈書傳》。《宋志》「六卷。」

黃榦《尚書說》十卷。

潘柄《尚書解》。

輔廣《尚書注》。

董銖《尚書注》。

李相祖《書說》三十卷。

吳昶《書說》四十卷。

陳文蔚「《尚書類編》十三卷。」

戴蒙《書說》:

馮椅《尚書輯說》:未見

孫調「《龍坡書解》五十卷」

《尚書》發題:

林夔孫《尚書本義》。

徐僑「《尚書括旨》十卷。」

許奕《尚書講義》十卷。

鄒補之《書說》:

袁燮《潔齋家塾書鈔》。《宋志》「十卷。」未見

袁覺《讀書記》。《宋志》二十五卷。

黃倫《尚書精義》。《宋志》「六十卷。」

趙汝談《南唐書說》。《宋志》「二卷。」未見

王日休《書解》。

戴溪《書說》:

宋蘊《尚書講義》五十卷。

余橦《尚書說》五卷。

馮誠之《書傳》二十卷。

王時會《尚書訓傳》。

姜得平《尚書遺意》一卷。

張沂《書說》:

丁錟《書辨疑》

董琮《尚書集義》。

史孟傳《書略》十卷。

柴中行《書集傳》

應鏞尚書《約義》。《宋志》二十五卷。

陳振孫《尚書說》:

陳經《尚書詳解》。《宋志》「五十卷。」

錢時《尚書演義》八卷。未見

胡誼「《尚書釋疑》十卷。」

時少章尚書《大義》。

鄭思忱《尚書釋》。《戴仔書傳》:

戴侗《尚書家說》:

滕鈆《尚書大意》。

真德秀「《書說精義》三卷。」未見

魏了翁《尚書要義》。《宋志》「三十卷,《序說》一卷。」 陳大猷《東齋書傳會通》十一卷。

《尚書集說或問》二卷。

張孝直《尚書口義》。

劉欽《書經衍義》。

董夢程《尚書訓釋》。

王宗道《書說》六卷。

柴元佑《尚書解》。

洪咨夔《尚書注》。

許津《尚書解》。

章元崇《尚書演義》。

王?萬《書說》:

劉甄《青霞尚書集解》《宋志》「二十卷。」

孫泌《尚書解》。《宋志》「五十二卷。」

潘衡《書說》:未見

唐聖任《尚書解》。未見

張震《尚書小傳》:未見

姜如晦《尚書小傳》。未見

史仲午《書說》:未見

史漸《書說》:未見

《劉》。請幫助識別此字。橫舟《尚書講義》。 楊明《復尚書,暢旨》。

《唐伯成書傳》《宋志》一卷。

楊炎《正書辨》一卷。

徐寀《尚書申義》五十八卷。

熊子「《真山齋書解》十三卷。」

吳時可《樵坡書說》六卷。

《姚三錫書鈔》。

程穆《尚書約義》。

成申之《四百家尚書集解》。《宋志》五十八卷。 李杞《謙齋書解》未見

陳梅叟《書說》:未見

張葆舒《書蔡傳》訂誤。

李守鏞《尚書家說》:

馬廷鸞「《尚書》蔡傳會編。」

方逢辰「《尚書釋傳》四卷。」未見

黃震《讀書日抄》一卷。

劉元剛《尚書演義》。

繆主一《書說》:

周敬孫《尚書補遺》。

陳煥《書傳通》。未見

陳普《尚書補微》。

《書傳補遺》。

《書講義》一卷。

胡士行「《初學尚書詳解》十三卷。」

趙若燭《書經箋註觕通》《姓譜》作「趙嗣誠。」

何逢原《尚書通旨》。

丘葵《書解》。

王柏《書疑》:《宋志》九卷,又「《讀書記》十卷。」

《書經章句》:

《尚書附傳》。《宋志》「四十卷。」

金履祥「《尚書注》十二卷。」

《尚書表注》二卷。

熊禾《尚書集疏》。

黃景昌《尚書蔡氏傳正誤》

梅教授《書集解》。《通志》三冊。

趙氏。失名《尚書》百篇講解。

亡名氏:《尚書名數索至》。未見

王若虛《尚書義粹》三卷。未見

呂造《尚書要略》。

趙孟頫《書今古文集注》:未見

吳澄《書經纂言》四卷。

齊履謙《書傳詳說》。

胡一桂《書說》

程直方:《蔡傳辨疑》一卷。未見

陳櫟《書解折衷》。

《尚書集傳纂疏》六卷。

劉莊孫《書傳》上下篇二十卷。

胡炳文《書集解》。未見

董鼎《尚書輯錄纂注》六卷。

何中《書傳補遺》十卷。

余𦬊舒《讀蔡傳疑》一卷。 《書傳解》。

嚴。請幫助識別此字。《書說》: 張仲實《尚書講義》。

程龍《書傳釋疑》。

許謙「《讀書叢說》六卷。」俞元燮《尚書集傳》十卷。未見

《或問》二卷。未見

吳萊「《尚書標說》六卷。」未見

元明善《尚書》節文。

王充耘「《讀書管見》二卷。」

《書義主意》六卷。

《書義矜式》六卷。

李天篪《書經疏》。

陳悅《道書義斷法》六卷。

王天與《尚書纂傳》四十六卷。

王希旦《尚書通解》。

李恕《書旁注》:

韓信同《書經講義》。一曰《集解》。未見

呂椿《尚書直解》。

黃鎮成「《尚書通考》十卷。」

陳師凱「《書蔡傳旁通》六卷。」

倪士毅《尚書作義要訣》四卷。

吳師道《書雜說》六卷。未見

李公凱「纂集柯山《尚書句解》」三卷。

吳迂《書編大旨》未見

吾丘衍《尚書要略》。未見

周聞孫《尚書一覽》。未見

余日強《尚書補注》。

朱祖義「《尚書句解》十三卷。」

馬道貫「《尚書疏義》六卷。」未見

丘迪《尚書辨疑》。

王文澤《尚書制度圖纂》三卷。

韓性《尚書辨疑》一卷。

鄒季友《尚書蔡傳音釋》六卷。

邵光祖《尚書集義》六卷。未見

《方傳書》《蔡氏傳考》

陳研《尚書解》。

鄭翔《尚書注》。

方公權尚書審是。

黃艾《尚書講義》。

鄭彥明《尚書說》。

方通《尚書義解》。

《黃力行書傳》:

趙杞《尚書辨疑》。未見

李仁壽《春谷讀書記》。

劉三吾等《書傳會選》六卷。

梁寅《書纂義》十卷。未見

朱升「《尚書旁注》六卷。」

《書傳補正輯注》一卷。未見

陳謨《書經會通》:未見

朱右書《集傳發揮》十卷。未見

冉庸《尚書精萃》。

徐蘭《書經體要》一卷。未見

陳雅言《尚書卓躍》六卷。未見

鄭濟《書經講解》:未見

林遜《尚書經義》。未見

黃紹烈:《書經主意》未見

郭元亮「《尚書該義》十二卷。」

詹鳳翔《書經釋義旁通撮要》。未見

劉朴《書義精要》。

胡廣等《書傳大全》十卷。

王達《書經心法》:

張洪「《尚書補傳》十二卷。」未見

《王原書傳補遺》:未見

彭勗《書傳通釋》六卷。

徐善述「《尚書直指》六卷。」

陳濟《書傳補注》一卷。未見

《書傳通證》。未見

何文淵《書義庭訓》。未見

章陬《書經提要》四卷。未見

張瀾《書經集說》:未見

黃諫《書傳集義》。未見

夏寅《尚書劄記》:未見

費希冉「《尚書本旨》七卷。」未見

劉斆《尚書句解》。未見 《楊守陳書私抄》一卷。

張業《書經節傳》。未見

黃瑜《書經旁通》十卷。未見

劉縉《書經講義》。未見

黃仲昭《讀尚書》一篇。

姚誠《書經義》。

羅氏。失名《書》義旁通。

鮑麒《壁經要略》:

吳寬《書經正蒙》未見

林俊《尚書精蘊》。未見

呂獻《書經定說》:未見李承恩《書經拾蔡》二卷。未見

錢福《尚書叢說》。未見

尹洪「《尚書章句訓解》十卷。」未見

黃瀾《尚書資講》。未見

王大用《書經旨略》一卷。未見

趙鶴《書經會注》。未見

張邦奇《書說》一卷。

穆孔暉《尚書困學》。未見

周灝「《尚書口義》二卷。」未見

包沐《尚書解義》。

應璋《尚書要略》。未見

揭其《大尚書世義》。未見

蕭孟景《尚書說》。

馬明衡《尚書疑義》一卷。

呂柟《尚書說疑》五卷。

韓邦奇《書說》一卷。未見

汪玉《尚書存疑錄》二卷。未見

王崇慶《書經說略》一卷。

《王道書億》四卷。未見

梅鷟《讀書譜》四卷。

《尚書考翼》一卷。

馬理《尚書疏義》。未見

霍韜《書解》。未見

舒芬《書論》一卷。

王漸逵《讀書記》。未見

鄭曉《尚書考》二卷。

林雲:「同《尚書正宗》。」未見

葉良珮《讀書記》。未見

《豐坊古書世學》六卷。

黃光昇:《讀書愚管》未見

黃靉「《書經便註》十三卷。」《萬卷堂目》十卷。未見 沈朝宣《書經發隱》:未見

錢應揚《尚書說意》。未見

《王問書經日抄》。未見

蔣騰蛟《書傳折衷》六卷。未見

胡賓《書經全圖》一卷。未見

馬森《書傳敷言》十卷。

《陳言書疑》。未見

莫如忠《尚書訓詁》大旨,未見

陸穩《書經》,便蒙詳節。未見

譚綸《書經詳節》。未見

吳文光《尚書審是》十卷。未見

張居正「《書經直解》八卷。」

王樵「《尚書日記》十六卷。」

《書帷別記》四卷。

俞時及蔡《傳》說意。未見

李儒烈《尚書啟蒙》。未見

湯日新《尚書錄》。未見

呂穆《書經講意》。未見

曹大章《書經疏》見。未見

陳錫《尚書經傳別解》一卷。

《吳福書傳》十卷。未見

陸相儒《尚書正說》。未見

陳言「《尚書講義》六卷。」未見

申時行《書經講義會編》十二卷

歸有光《尚書敘錄》。

程弘賓《書經虹臺講義》十二卷。

袁仁《尚書砭蔡篇》一卷。未見

杜偉《尚書說意》。未見

俞鯤《百家尚書彙解》未見

林鴻儒《書經日錄》。未見

屠本畯「《尚書別錄》六卷。」

韓綱《書經廣說》。未見

鄧元錫《尚書繹》二卷。

劉文卿《尚書辨蒙纂注》。未見

章潢《尚書圖說》三卷。

陳第《尚書疏衍》四卷。

羅敦仁「《尚書是正》二十卷。」

陳履祥《尚書極》一卷。未見

余懋學《尚書折衷》。未見

張位《尚書講略》:未見

鍾庚陽《尚書傳心錄》七卷。

沈位《尚書筆記》。未見

龔勉《書義》卓見。未見

汪在前《讀書拙見》。未見

陸光宅《尚書主說》:未見

張元忭《讀尚書考》。未見

王祖嫡《書疏叢抄》一卷。

方揚《尚書集解》。未見

瞿九思《書經以俟錄》六卷。

蔡立身《刪補書經註》。未見姚舜牧《書經疑問》十二卷。

孫繼皋《尚書意解》。未見

馮夢禎《尚書大意》。未見

沈自邠《尚書衷》引:未見

楊起元《書錄》。未見

陳泰來《尚書注考》一卷。未見

鍾化民《尚書臆見》。未見

鄒龍光《書經約言》:未見

劉應秋「《尚書旨》十卷。」

湯顯祖《玉茗堂尚書兒訓》未見

潘士藻《尚書心鏡》。未見

徐即登《書說》十卷。未見

郭正域《東宮進講尚書義》一卷。

姜鏡「《書經》見解。」未見

何喬遠《書經釋》一卷。未見

沈瓚《尚書大義》。未見

袁宗道《尚書纂注》四卷。

董其昌《書經原旨》未見

吳炯《書經質疑》一卷。

王肯堂「《尚書要旨》三十一卷。」

郝敬「《尚書辨解》十卷。」

范應寶《壁業》。未見

鍾鳴陛《書經素言》:未見

盧廷選《尚書雅言》六卷。

曹學佺「《書傳會衷》十卷。」

賀燦然《書略》:未見

胡瓚《尚書》,《過庭雅言》。未見

《史記事尚書疑問》五卷。未見

洪翼聖《尚書祕旨》。未見

謝廷讚《書經翼注》七卷。

王建中《尚書新說》。未見

趙維寰《尚書蠡》四卷。

孫奇逢《書經近旨》。未見

黃景星《尚書解》。未見

來《宗道》尚書祕省。未見

樊良樞《書繹》一卷。

陳臣忠《書經集意》二卷。未見

陸鍵「《尚書傳翼》十卷。」

秦繼宗「《書經彙解》四十六卷。」未見

張爾嘉《尚書貫言》二卷。

朱道行「《尚書集思通》十二卷。」

史惟堡《尚書晚訂》十二卷。

錢大復尚書旨授。未見

項儒《書經大全纂》未見

鄭若曾《尚書集義》六卷。未見

吳從周《書疑》四卷。未見

徐允祿《勉思齋尚書解》未見

黃尚「《佗書精義》六卷。」

吳桂森《書說》:未見

注應魁《尚書句讀》六卷。

楊肇芳《尚書副墨》六卷。

洪禹功《尚書揀珠》。未見

張睿卿《書箋》:未見

潘士遴《尚書葦籥》五十卷。

徐大儀「《書補註》六卷。」

徐可期《書》經貫言:未見

傅元初「《尚書撮義》四卷。」

袁儼《尚書百家彙解》六卷。

孫承澤「《尚書集解》二十卷。」

史煒《尚書纂要》。未見

朱朝瑛《讀書略記》二卷。未見

江旭奇《尚書傳翼》二卷。

顧懋樊「《桂林書響》十卷。」

鄒期楨尚書揆一。未見

鄒期相《尚書筆指》。未見

孫弘祖《尚書詮註》。未見

陸又機《尚書集解》。未見

陳弘緒《尚書廣錄》。未見

陸萬達《尚書講略》。未見

龐招俊「《書經正旨》六卷。」

唐達《尚書臆解》。未見

沈澣《尚書印》六卷。

姚之鳳《尚書定解》未見

《金鏡尚書評注》:未見

莊日思《尚書》說:「準。」未見

朱氏《尚書裨傳》十卷。《攷異》一卷。

楊文彩《書繹》十二卷。未見

黃宗羲「《書經筆授》二卷。」

錢肅潤《尚書體要》六卷。

沈嗣選《尚書傳》四卷。

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十卷。」錢煌《壁書辨疑》六卷。

毛氏《古文尚書冤詞》八卷。

明世宗皇帝《書經三要》三卷。未見

文彥博「《尚書二典義》一卷。」

程頤「《堯典》《舜典解》」《宋志》一卷。

陸佃《二典義》。《通考》一卷。未見

范浚《堯典論》一篇。

羅欽順「《堯典說》一篇。」

《汪氏九族考》一篇。

晁說之《堯典星日歲考》一卷。載《嵩山集》。

陳櫟《堯典中星考》一卷。

貝瓊《中星考》一篇。

程廷策《中星圖說》一卷。未見

吳觀萬閏月定《四時成歲講義》。

「來汝賢」,《虞書》解。未見

袁、黃《虞書大旨》未見

茅瑞徵《虞書箋》二卷。

羅泌《六宗論》一篇。載《路史餘論》。

沈顏《象刑解》一篇。載《唐文粹》。

程大昌《象刑說》一篇。

朱子熹「《舜典象刑說》一篇。」

戴亨《人心道心說》一篇。

倪思昆《命元龜說》一卷。

王惲《百獸率舞說》一篇。

《漢禹貢圖》一卷。

裴秀「《禹貢地域圖》十八篇。」

顧愷之《夏禹治水圖》一卷。

無名氏《禹貢圖》二卷。

孔武仲《禹貢論》一篇。

毛晃「《禹貢指南》二卷。」未見

程大昌《禹貢論》。《宋志》五卷,《萬卷堂目》「二卷。」 《禹貢論》圖:《宋志》三卷,《萬卷堂目》「二卷。」未見

《禹貢後圖》:《宋志》一卷。未見

王炎《禹貢辨》一卷。未見

陳埴《禹貢辨》一卷。未見

李方子《禹貢解》。未見

余哲《禹貢考》。

黃千能《禹貢圖說》。

孟先《禹貢治水圖》。《宋志》一卷。

傅寅《禹貢集解》二卷。

《易祓禹貢疆理記》一卷。

戴蒙《禹貢辨》一卷。

鄒近仁《禹貢集說》未見

王柏「《禹貢圖》一卷。」未見

陳剛《禹貢手抄》一卷。

林洪《禹貢節要》一卷。

張性善《禹貢沿革圖》:

王褘《禹貢山川》名「《急就章》一篇。」

朱右《禹貢凡例》一卷。

郭餘《禹貢傳注詳節》一卷。

葛大紀《禹貢要略》一卷。未見

鄭瑤《禹治水譜》一卷。未見

夏寅《禹貢詳節》一卷。未見

張吉「《禹貢疑誤辨》一篇。」

劉龍、徐縉等《禹貢注解》未見

韓邦奇《禹貢詳略》二卷。

桂萼《禹跡九州圖》四幅。未見

鄭曉《禹貢圖說》一卷。

劉天民《禹貢溯洄》一卷。未見

曾于乾《禹貢簡傳》一卷。

張朝端《禹貢本末》一卷。未見

徐常吉《禹貢注》三卷。未見

《禹貢辨》一卷。一云:《禹貢解》一卷。未見

全天敘《禹貢略》一卷。未見

何櫆《禹貢解》一卷。

焦竑《禹貢解》一卷。

戚里貴《禹貢瑤琨》一卷。未見

褚效善《禹貢詳節》一卷。未見

陸大仍《禹貢華末》一卷。未見

姜逢元《禹貢詳節》一卷。

茅瑞徵《禹貢匯疏》十二卷。

何模《禹貢圖注》一卷。未見

鄭鄤《禹貢注》一卷。

艾南英《禹貢圖注》一卷。

王綱振《禹貢逆志》一卷。

張能恭《禹貢訂傳》一卷。

黃翼登《禹貢注刪》一卷。

蔣之驎《禹貢注》一卷。未見

高秉蕖「《禹貢通考》四卷。」未見

孫承澤《禹貢九州山水考》三卷。

夏允彝《禹貢古今合注》五卷。張睿卿《禹貢便讀》一卷。

朱氏《禹貢長箋》十卷。

陸敷樹《禹貢注》一卷。

邵璜《禹貢通解》一卷。

嚴觀《禹貢輯要》一卷。未見

趙沺《禹貢新書》一卷。未見

胡渭生《禹貢》。卷。

羅泌《三江詳證》一篇。

朱氏《禹貢三江辨》一篇。

朱子熹《九江彭蠡辨》一篇。

羅泌《九江詳證》一篇。

薛應旂「《甘誓論》一篇。」

《同谷子五子之歌》詩五首:

楊簡書《五誥解》一冊。未見

范浚《湯誓仲虺之誥論》一篇。

《伊訓論》一篇。

《太甲》三篇。論一篇。

《咸有一德論》一篇。

張九成「《咸有一德論》一篇。」未見

顏復范祖禹《說命講義》三卷

《范浚說命》三篇,論一篇。

金履祥《西伯戡黎辨》一篇。

歐陽修「《泰誓論》二篇。」

王十朋「《泰誓論》一篇。」

程子頤《改正武成》一卷。

胡洵直《攷正武成》一卷。

朱子熹《攷正武成次序月日譜》一卷。

牟楷定《武成錯簡》一卷。

張日炳《武成考》一卷。未見

歸有光《攷定武成》一卷。

許商《五行傳記》:《漢志》一篇。

劉向《洪範五行傳記》:《漢志》十一卷。《隋》《唐志》有。 王氏。失名《洪範讜義》:一作《皇極讜義》,今從《中說》。《問易》 篇,九篇。

亡名氏。《洪範》占《隋志》:二篇。

《洪範日月變》一卷。

《洪範五行星曆》:《七錄》四卷。

穆元休《洪範外傳》。《新唐志》十卷。

崔良佐《尚書演範》:《新唐志》卷亡。

《宋仁宗皇帝洪範政鑒》十二卷。

《洛書五事圖》一卷。

胡瑗《洪範口義》:《通考》作《洪範解》,《宋志》一卷。未見 徐復《洪範論》一卷。

張景《洪範解》。《通考》一卷。

劉羲叟《洪範災異論》。

蘇洵《洪範圖論》:《宋志》一卷。未見

劉彝《洪範解》。《宋志》「六卷。」

廖偁《洪範論》一篇。

孫諤《洪範會傳》《通考》一卷。未見

曾鞏《洪範論》一卷。

王安石《洪範傳》。《宋志》一卷。

余燾《改正洪範》一卷。

孔武仲《洪範五福論》一篇。

蘇轍《洪範五事說》一篇

晁補之「《洪範五行說》一篇。」

晁說之《洪範小傳》一篇。

曾致《洪範傳》。《通志》一卷。

盧碩《洪範圖章》一篇。

「四先生《洪範解要》」六卷。

范浚《洪範論》一篇。

陳伯達《翼範》。《宋志》一卷。未見

孟先《尚書洪範五行說》。《宋志》一卷。

吳仁傑《尚書洪範辨圖》:《宋志》一卷。未見

鄭耕老《洪範訓釋》:

蔡元定《洪範解》一卷。未見

鄭思孟《洪範解義》。

陳埴《洪範解》一卷。未見

林維屏《洪範論》一卷。未見

趙善湘《洪範統紀》:《宋史列傳》作「《統論》一卷。」未見 蔡元鼎《洪範會元》。

馮去非《洪範補傳》一卷。未見

鄒元佐《洪範福極奧旨》五卷。

陳剛「《洪範手抄》一卷。」

劉漢傳《洪範奧旨》。

胡希是《洪範考訂》。

趙孟頫《洪範圖》一卷。未見

胡一中《定正洪範集說》一卷

謝章《洪範衍義》。

陳樵《洪範傳》一卷。未見

田澤《洪範洛書辨》一卷。未見

陳希聖《洪範述》。未見「明太祖皇帝御注《洪範》」一卷。未見

宣宗皇帝序《洪範》一卷。

世宗皇帝《洪範序略》一篇。

王褘《洛書非洪範辨》一篇。

葉世奇《範通》二卷。未見

傅淳《洪範敷言》:未見

俞深《範疇解》。

徐驥《洪範解訂正》一卷。未見

盧璣《洪範集解》。未見

熊宗立《洪範九疇數解》八卷。未見

丁璣《洪範正誤》一卷。未見

楊廉《洪範纂要》一卷。

吳世忠《洪範考疑》一卷。

鄭善夫《洪範論》一卷。

顧鼎臣《洪範講章》一卷。

劉天民《洪範辨疑》一卷。未見

潘葵「《洪範》本傳。」未見

盧鴻《君道洪範》八卷。未見

呂賢《洪範解》一卷。未見

曾俊:「《洪範圖》輯。」未見

葉良珮《洪範圖解》一卷。未見

徐獻忠《洪範或問》一卷。未見

游日章「《洪範》釋義。」未見

歸有光《洪範傳》一卷。

瞿九思《洪範衍義》五卷。

鍾化民《敷言大旨》一卷。未見

錢一本:《範衍》十卷

徐常吉《洪範則洛書辨》一卷。未見

羅喻義《洪範直解》一卷。《讀範內篇》一卷。

羅輔《洪範彙義》。未見

鄒元佐《洪範福極奧旨》五卷。未見

包萬有《範數贊詞》四卷。未見

黃道周《洪範明義》四卷。

鄒期楨《洪範經世要語》:未見

孫承澤《洪範經傳集義》一卷。

夏唐老《九疇圖》:

亡名氏《福極對義圖》二卷。未見

《洪範集說》一冊。未見

《圖書作範宗旨》一冊。未見

貢師泰題《旅獒圖》一篇。

李郡《旅獒圖》一卷。未見

《樓鑰金縢圖說》一篇。

顏直之《金縢圖》一卷。

王廉《金縢辨》一篇。

張孚敬《金縢辨疑》一卷。未見

汪叡「《周公居東二年辨》一篇。」

范浚:「《大誥》《康誥》《酒誥》《梓材》《召誥》《洛誥》《多士多方論》一 篇」

宋璟《無逸圖》一卷。

王洙蔡襄《無逸圖》。

吳安詩等《無逸講義》。《宋志》一卷,《通考》三卷。 司馬光等《無逸講義》。《宋志》一卷。未見

胡寅《無逸傳》一卷。未見

張栻《無逸解》一卷。未見

程鳴鳳:《無逸說》:

趙秉文《無逸直解》。

程大昌《三宅三俊說》一篇

滕仲禮《周官呂刑講義》二卷。

胡銓《君陳辨》一篇。

方回《顧命朝會考》一篇。

汪氏《顧命說》一篇。

王炎《康王之誥論》一篇。

方孝孺《畢命論》一篇。

范浚《君牙冏命呂刑論》一篇。

王應麟《周書王會解》一卷。

董斯張《周書克殷度邑解》二卷。

陶弘景注《尚書序》一卷。佚。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