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第01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經濟彙編 樂律典 第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十四卷
經濟彙編 樂律典 第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

 第十四卷目錄

 樂律總部彙考十四

  後梁太祖開平三則

  後唐莊宗同光一則 明宗天成二則 長興一則 廢帝清泰一則

  後晉高祖天福三則 出帝開運一則

  後漢高祖一則 隱帝乾祐一則

  後周太祖廣順一則 世宗顯德四則

  遼總一則 太宗大同一則 聖宗統和一則 太平一則 興宗重熙一則 道宗太康

  一則 天祚帝天慶一則

樂律典第十四卷

樂律總部彙考十四

[编辑]

後梁

[编辑]

太祖開平元年始建宗廟有登歌酌獻之舞

[编辑]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梁太祖 開平元年,既受唐禪,始建宗廟,凡四室,每室有登歌 酌獻之舞,肅宗宣元皇帝室曰《來儀之舞》,烈祖文穆 皇帝室曰《昭德之舞》。」

按,《文獻通考》:「梁太祖開平初,造《崇德之舞》以祀昊天, 《開平之舞》以享宗廟。然廟有四室,室為一舞,一室曰 《大合之舞》,二室曰《象功之舞》,三室曰《來儀之舞》,四室 曰《昭德之舞》。」

開平二年,有司進撰《郊廟樂舞》。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二年正 月,太祖將議郊禋,有司撰進樂名、舞名,樂曰《慶和之 樂》,舞曰《崇德之舞》。皇帝行奏《慶順之曲》,奠玉幣,登歌 奏《慶平之曲》,迎俎奏《慶肅之曲》,酌獻,奏《慶熙之曲》,飲 福酒奏《慶隆之曲》,送文舞、迎武舞奏《慶融之曲》,亞獻 終獻奏《慶休之曲》,太廟迎神舞《開平之舞》。」

開平四年,始用樂。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紀》:「四年春正月壬辰朔,始用樂。」

自「唐末之亂禮樂亡,至此始用樂。」故書。

後唐

[编辑]

莊宗同光二年太常進郊廟登歌樂章洎舞名

[编辑]

按《五代史唐莊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莊宗同 光二年正月,將有事於南郊。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 僕射、行太常卿、充南郊禮儀使李燕進太廟登歌樂 章洎舞名其懿祖昭烈皇帝室登歌、酌獻曰《昭德之 舞》,獻祖文皇帝室登歌、酌獻曰《文明之舞》,太祖武皇 帝室登歌、酌獻曰《應天之舞》,昭宗皇帝室登歌、酌獻 曰『《永平》之舞』。」從之。

按《文獻通考》:「後唐樂舞無所更造,獨宗廟四室別立 舞名,懿宗用《昭德》之舞」云云。 又後唐莊宗起於朔 野,所好不過胡部鄭聲,先王雅樂,殆將掃地。

明宗天成元年莊宗廟樂奏武成之舞

[编辑]

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明宗天 成元年八月,太常定莊宗廟酌獻,奏舞《武成之舞》。 天成四年,詔改《霓裳曲》為《雲裳曲》。」

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四年二 月詔樂章有霓裳曲。名。與德祖孝成皇帝廟諱同。改 為雲裳曲。」

長興三年製長興樂

[编辑]

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長興三 年九月壬辰。宴群臣於長春殿。教坊進新曲。是日奏 畢。賜名曰《長興樂》。」

廢帝清泰元年太常奏明宗廟用雍熙之舞

[编辑]

按《五代史唐廢帝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清泰元 年五月,太常卿盧文紀言,「明宗皇帝祔廟,其一室酌 獻舞曲歌辭,臣請名《雍熙之舞》,從之。」

後晉

[编辑]

高祖天福四年禮官奏正旦王公上壽等樂

[编辑]

按:《五代史晉高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福四 年十二月庚戌,禮官奏:「正旦王公上壽,皇帝舉酒,奏 《元同之樂》,再飲、三飲,並奏《文同之樂》,三飲訖,群臣再 拜,樂奏《大同》蕤賓之鐘,左右皆應。」

按《文獻通考》:後晉高祖天福四年,始詔定朝會樂章, 二舞、鼓吹十二案。太常禮院奏,「正旦王公上壽,皇帝 舉酒,奏《元同》之樂。飲訖,殿中監受虛爵,群臣就坐,再 拜受酒,皇帝三飲,皆奏《文同》之樂。上舉食,文舞奏《昭 德之舞》,武舞奏《成功》之舞。三飲訖,虛爵復於坫。侍中 奏禮畢,群臣再拜,奏《大同》蕤賓之鐘,皇帝降坐,百僚」 旅退。

天福五年冬至,始用二舞按《五代史晉高祖本紀》,「五年十一月丙子冬至,始用 二舞。」 按《崔梲傳》,梲拜尚書左丞,遷太常卿。八年,高 祖詔太常復文武二舞,詳定正冬朝會禮及樂章。自 唐末之亂,禮樂制度,亡失已久,梲與御史中丞竇貞 固、刑部侍郎呂琦、禮部侍郎張允等草定之。其年冬 至,高祖會朝崇元殿,廷設宮「縣二,舞在北,登歌在上。」 「文舞郎八,佾六十有四人,冠進賢黃紗袍,白中單,白 練𧜡襠,白布大口褲,革帶,履,左執籥,右秉翟,執纛,引 者二人。武舞郎八,佾六十有四人,服平巾幘、緋絲布 大袖繡襠甲,金飾,白練𧜡錦騰蛇起梁帶,豹文大口 褲,烏靴,左執干,右執戚,執旌。引者二人,加鼓吹十二 按,負以熊豹」,以象百獸率舞,按設羽葆鼓一,大鼓一, 金錞一,歌、簫、笳各二人。王公上壽,天子舉爵奏《元同》, 三舉登歌奏《文同》,舉食,文舞舞《昭德》,武舞舞《成功》之 曲。禮畢,高祖大悅,賜梲金帛,群臣左右睹者,皆嗟歎 之。然禮樂廢久,制作簡繆,又繼以龜茲部《霓裳法曲》, 參亂雅音。其樂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賈、州縣 避役之人,又無老師良工教習。明年正旦,復奏于廷, 而登歌發聲,悲離煩慝,如《薤露》《虞殯》之音。舞者行列 進退,皆不應節,聞者皆悲憤。

按《冊府元龜》,天福五年八月,詳定院奏:「先奉詔,正、冬 二節朝會舊儀,廢於離亂之時,興自和平之代。將期 備物,全繫用心,須議擇人,同為定制。其正冬朝會禮 節樂章、二舞行列等事,宜差太常卿崔梲、御史中丞 竇貞固、刑部侍郎呂錡、禮部侍郎張允與太常等官 一一詳定。禮從新意,道在舊章,庶知治世之和,漸見」 移風之善。今眾官簡討典禮,具述制度。按《禮》云:「天子 以德為車,以樂為御。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 同節。」又曰:「安上治人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故《樂書議舞》曰:「夫樂在耳曰聲,在目曰容。聲應乎耳, 可以聽知;容藏於心,難以貌睹。故聖人假干戚羽旄 以表其容,發揚蹈厲以見其意。聲和合,則大樂備矣。」 又按《義鏡》,問:「鼓吹十二案,合於何所?」答云:「《周禮》鼓人 掌六鼓四金,漢朝乃有黃門鼓吹。」崔豹《古今註》云:「因 張騫使西域得《摩訶兜勒》一曲,李延年增之,分為二 十八曲。」梁置鼓吹、清商令二人。唐又有掆鼓、金鉦、大 鼓、長鳴歌、簫、笳、笛,合為鼓吹十二案,大享會則設於 懸外,此乃是設二舞及鼓吹十二案之繇也。今議一 從令式,排列教習。文舞郎六十四人,分為八佾,每佾 八人,左手執籥。《禮》云:「葦籥,伊耆氏之樂也。」《周禮》有籥 師,教國子。《爾雅》曰:「籥如笛,三孔而短,大者七孔,謂之」 請幫助識別此字。歷代以來,文舞所用,凡用籥六十有四,右手執翟, 《周禮》所謂羽舞也。《書》云:「舞干羽於兩階。」翟以雉羽分 析連攢而為之,二人執纛,前引數於舞人之外。舞人 冠進賢冠,服黃紗袍,白紗中單,白領褾,白練𧜡襠,白 布大口褲,革帶,烏皮履,白布襪。武舞郎六十四人,分 為八佾,左手執干。干,楯也,今之旁牌,所以翳身也,其 色赤,中畫獸形,故謂之「朱干。」《周禮》所謂「兵舞」,取其武 象。周楯六十有四,右手執戚。戚,斧也。上飾以玉,故謂 之「玉戚。」二人執旌,前引。旌似旗而小,絳色,畫昇龍。二 人執鞀鼓,二人執鐸。《周禮》有四金之奏,其三曰金鐸, 以通鼓,形如大鈴,仰而振之。金錞二,每錞二人舉之, 一人奏之。《周禮》「四金之奏,一曰金錞」,以和鼓,銅鑄為 之,其色元,其形圓若椎,上大下小,高三尺六寸有六 分,圓二尺四寸,上有伏虎之狀,旁有耳,獸形銜環,二 人執鐃以次之。《周禮》四金之奏,二曰金鐃,以止鼓,如 鈴無舌,搖柄以鳴之。二人掌相,在左。《禮》云:「理亂以相 制。」如小鼓,用皮為表,實之以糠,撫之以節樂。二人掌 雅,在右。《禮》云:「訊疾以雅。」以木為之,狀如漆筩而揜口, 大二圍,長五尺六寸,以羖皮鞔之,旁有二細髹,畫賓 醉而出,以器築地,明行不失節。武舞人,服弁平巾幘, 金支,緋絲布大袖,緋絲白布裲襠甲,金飾,白練𧜡襠, 錦騰蛇起梁帶,豹文大口布褲,烏皮靴。工人二十數, 於舞人之外。舞弁,朱褠革帶,烏皮履,白練𧜡襠,白布 襪。殿庭「仍加鼓吹十二案。」《義鏡》云:「帝設氈案,以氈為 床也。」今請制大床,容九人,振作歌樂。其床為熊羆貙 豹騰倚之狀以承之,象百獸率舞之意。分置於建鼓 之外,各三案,每案羽葆鼓一,大鼓一,金錞一,歌二人, 簫二人,笳二人。十二案,樂工一百有八人,舞助一百 三十有二人。取年十五已上,弱冠已下,容止「端正者, 其歌曲名號、樂章詞句,中書條奏,差官修撰。」從之。 天福七年,出帝即位,敕撰《高祖廟樂章》舞名。

按《五代史晉出帝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出帝以 天福七年即位,禮儀使奉敕撰高祖皇帝祔饗太廟 樂章舞名,伏請以《咸和之舞》」為名者。敕恭依典禮。

出帝開運二年詔廢二舞

[编辑]

按《五代史晉出帝本紀》,「開運二年八月甲子朔,廢二 舞。」 按《崔梲傳》,「梲遷太常卿,高祖詔太常復文武二 舞,梲與御史中丞竇貞固等草定之。開運二年,太常 少卿陶穀奏廢二舞。明年,契丹滅晉,耶律德光入京 師,太常請備法駕,奉迎樂工,教習鹵簿鼓吹,都人聞者,為之流涕焉。」

按《冊府元龜》,開運二年,太常丞劉渙表曰:「伏以古今 所重,禮樂為先。禮者安上治民,樂者祭天祀地。禮樂 和則陰陽順,陰陽順則災禍消。故《禮》云:『天下大定,然 後正六律,和五聲』。又云:『功成作樂,治定制禮』。乃知禮 不可不興,樂不可不正。」臣伏自沗升禮寺,竊見全少 樂工,或冬正御殿,或郊廟陳儀,則旋差京府衙門樂 「官權充。每差到雖曾按習,且臨時未免生疏,兼又各 業胡部音聲,不閑太常歌曲,有失恭虔。伏乞聖慈宣 下所司,量支請給,據數見闕樂師添名,便令在寺舊 人,依古制教習,並須精研,方可備於懸,稱為樂府。薦 於天地,和其神人。使八音以克諧,期百獸而率舞。冀 獲昭感,永福生靈。」敕:「宜令太常寺,除見管兩京雅樂 節級樂官四十人外,更添六十人。內三十八人宜抽 教坊貼部樂官兼充,餘二十二人,宜令本寺招召充 填教習。仍令三司定支春冬衣及月糧聞奏。其舊管 四十人,亦令量支添請給。」其年,中書舍人陶穀奏曰: 「臣前任太常少卿,伏見本寺見管二舞郎,皆坊市大 戶,州縣居民,若不盡免差徭,無緣投名鼓舞。」竊以制 禮作樂,國家大事,非造次可為也。古者「百獸率舞,鳳 凰來儀,非他也,樂之至和所致。今宮懸之內,有琴瑟 簫竿之屬,豈惟樂器不堪,兼且樂工不曉,每至御殿, 但執之而已。樂既無聲,舞將奚用?非擊石拊石,手舞 足蹈之義也。」進作象功之事,且僅厚誣,退思治世之 音,不「應如是。方今戎車尚駕,武備猶嚴,士農工商,咸 供力役,獨此舞者,無所取裁。況正殿會朝,已久停罷, 其見管見數等,每有身亡,皆是旋填補,既不曾教習, 但虛免差徭。伏乞聖明且議停廢。俟三邊寧靜,五稼 豐登,然後集會禮官,參酌故事。先調律呂,俾無惉懘 之音;次授干旄,盡去婆娑之態。庶於昭代」,不爽《中和》。 敕曰:「樂工且令教習,舞郎權且停廢。」

後漢

[编辑]

高祖天福十二年閏七月追立七廟詔定宗廟樂舞九月張昭更定舞名并改十二和為十二成

[编辑]

按《五代史漢高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高祖即 位,稱天福十二年,是年閏七月,追立六廟。制太廟六 室,奠獻樂章舞名。吏部侍郎、權判太常卿張昭議曰: 臣聞先王作樂崇德,所以殷薦上帝,嚴配祖宗是明。 《大夏》《雲門》,本匪自娛而至;空桑、雷鼓,爰因孝享而興。 自邃古以來,施於郊廟。至我太祖高皇帝始定天下, 詔」叔孫通定禮樂。通始為廟樂,有降神、納俎、登歌、薦 祼等曲。孝景皇帝以高皇帝有創業大功,及神主祔 廟,帝親奠獻,及作《武德》之舞,以歌詠高帝之功。自是 繼文之君,祔廟之時,特為舞曲。前朝祭祀,降神用文 舞,送神用武舞,其登歌俎又即奏《十二和》之樂,唯酌 獻一曲,每室別立舞名。今六祖在天,四懸將奏。合神 酌獻之舞,仰詠積累之功。臣實芻蕘,不置鍾律,獲備 擬倫之職,敢竭愚鄙之誠。恭以太祖皇帝創業垂統, 翼子貽孫,洪唯藝祖神宗,平揖放勛文命。按孝景皇 帝詔曰:「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禮作樂,各有其繇。歌者 所以發德,舞者所以明功。高廟酌獻,可奏《武德》之舞。」 太祖高皇帝室酌獻,請「依舊奏《武德》之舞,歌用無射 宮調。世祖光武皇帝力攘大憝,再造丕基,軒臺未泯 於餘威,衢室仍歌於《盛德》。按東平王蒼奏議曰:『漢制 宗廟名皆不相襲,以明功德。光武皇帝受命中興,撥 亂返正,武暢方外,震服百蠻,功德巍巍,比隆前代。夫 歌以詠德,舞以象功,世祖廟樂,宜曰《大武》之舞』。」時有 制可之。「今世祖光武皇帝廟室酌獻,請依舊奏《大武》 之舞,歌用黃鐘宮調。恭以文祖明元皇帝濬發遙源, 肇興洪業,再啟斬蛇之運,諒繄吞燕之祥。恩斯勤斯, 至矣美矣。遺德已喧於絃誦,展誠復播於聲詩。文祖 明元皇帝室酌獻,請奏《靈長》之舞,歌用黃鐘宮調。恭 以德祖恭僖皇帝若木分暉,春山寫潤,家門忠厚,早 彰虛革之仁;邦族顧瞻,共仰惟桑之末。即時謳詠,猶 在管絃。虔奉几筵,宜光綴兆。德祖恭僖皇帝室酌獻, 請奏《即善》之舞,歌用黃鐘宮調。恭以翼祖昭獻皇帝 胙土開家,分圭懋寵。」賢豪改觀,咸驚白水之圖書;歷 數將歸,其指黃星之分野。業勤昧旦,義感殊鄰。魯戈 之卻日如存,豳籥之舊風安「在?式崇明祀,用廣德音。 翼祖昭獻皇帝室酌獻,請奏《顯仁》之舞,歌用太簇宮 調。恭以顯祖章聖皇帝當璧象賢,藏符繼業,藉累葉 之繁祉,搆興邦之永圖。道濟續隆,恩深顧復,既祇見 於天地,將對越於靈祗,式詠休勳,茂昭元貺。顯祖章 聖皇帝室酌獻,請奏《章慶》之舞,歌用姑洗宮調。」 九 月,權判太常卿張昭上議曰:「臣聞歌以詠德,舞以象 功,必於開刱之時,便定聲詩之制。蓋以鋪舒文教,宣 暢武經。觀舜帝《簫韶》,則揖讓之儀可見;睹周家《大武》, 則蹈厲之世如存。儻無夔練管絃,旦調鍾律,何以顯 文祖受終之跡,紀盟津誓眾之年?是以王者功成,必 須有作。伏惟皇帝陛下,身為律度,炁協荃英。倦聞臥」 聽之音,思奏無邪之頌,將欲配祖宗於清廟,禮天地於圜丘。是以整八佾之羽旄,考四廂之金石,俾其合 敘,靡至奪倫。臣謬以菲才,暫司樂職。周朝用六代之 舞,粗識旨歸;秦帝改五行之歌,頗詳沿革。今宮懸一 部,歷代雅音,其登歌象舞之詩,孝享嚴禋之用,調須 合度,奏亦有倫。近日改更,率違根本,「徒呈章句之學, 安論制作之繇。臣謹按舊章,發揮新意,不改旋宮之 義,別為雅樂之名,冀自我朝,以為定制。」又議改二舞 名曰:「昔周公相成王,制禮,殿庭遍奏六代舞,所謂《雲 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也。周室既衰,王綱不振, 諸樂漸廢,惟《大韶》《大武》二曲存焉。秦、漢以來,名為二 舞,文舞《韶》也,武舞《武》也」,漢時改為《文始》《五行》之舞,歷 代因而不改。貞觀作樂之時,祖孝孫改隋文舞為《治 康之舞》,武舞為《凱安之舞》。貞觀中,有《秦王破陣樂》《功 成慶善樂》二舞,樂府又用為二舞,是舞有四焉。前朝 行用年深,不可遽廢,俟國家偃息靈臺,即別召工師, 更其節奏。今且改其名,具書如右。祖孝孫所定二舞, 曰《治康之舞》,請改為《治安之舞》;武舞曰《凱安之舞》,請 改為《振德之舞》。貞觀中二舞名文舞《功成慶善樂》,前 朝名為《九功舞》,請改為《觀象》之舞;武舞《秦王破陣樂》, 前朝名為《七德舞》,請改為《講功》之舞。其《治安》《振德》二 舞,請依舊郊廟行用,以文舞降神,武舞送神,其《觀象》 《講功》二舞,講依舊宴會行用,請改《十二和樂》。昔周朝 奏六代之樂,即今二舞之類是也。其賓祭嘗用,別有 九夏之樂,即《肆夏》《皇夏》等名是也。梁武帝善音樂,改 《九夏》為《十二雅》,前朝祖孝孫改雅為和,示不相沿也。 臣今改為成,取韶樂九成之義。十二成樂曲名。祭天 神奏《豫和之樂》,請改為《禋成之樂》。祭地祗奏《順和》,請 改為《順成》。祭宗廟奏《永和》,請改為《裕成》。祭天地宗廟 登歌奏《肅和》,請改為《肅成》。皇帝臨軒奏《太和》,請改為 《政成》。王公出入奏《舒和》,請改為《弼成》。皇帝食舉及飲 宴奏《休和》,請改為《德成》。皇帝受朝皇后入宮奏《正和》, 請改為《扆成》。皇太子軒懸出入奏《成和》,請改為《裔成》。 元日冬至皇帝禮會登歌奏《昭和》,請改為《慶成》。郊廟 俎入奏《雍和》,請改為「《騂成》皇帝祭享酌獻讀祝文及 飲福受胙奏《壽和》,請改為《壽成》祖孝孫原定十二和 曲,開元朝又奏《三和》,遂有十五和之名。凡制作禮法, 動依典故。梁置《十二雅》,蓋取十二天之成數,契八音 十二律之變軌,益以三和,有乖稽古。又緣祠祭所用, 不可盡去,臣取其一焉。祭孔宣父齊太公廟降神奏 「《宣和》,請改《師雅之樂》」;三公升殿會訖下階履行奏《裓 和》,請廢,同用《弼成》。享先農耕籍田奏《豐和》,請廢,同用 《順成》。

隱帝乾祐元年張昭上高祖廟奠獻舞曲名

[编辑]

按《五代史漢隱帝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乾祐元 年七月,禮儀使張昭上高祖廟奠獻舞曲名并歌調 表曰:「臣聞《書》稱舜禹之歌,詩載商周之頌。蓋示清廟 貽謀之本,表元王創業之難,固宜播在謳謠,被之絃 管,永煥斷鼇之跡,式彰伐鼓之勤。伏惟高祖睿文聖 武昭肅孝皇帝龍躍唐郊,龜謀代邸,應黃星而恢帝 緒」,彌青犢以正乾綱。爰在出潛,備經歷試。逐陰山之 醜類,令振北門;持分陝之權衡,化流南國。大勳允集, 駿命攸歸,按稷嗣之舊儀,遵未央之故事,祗見天地, 朝拜寢園。誓帶礪以賞功臣,儼環璫而酬佐命。比昭 烈之雄玉壘,寄奴之王金陵。瞻彼一隅,寧光二祖。湛 湛清雒,峨㷍德陽,上林之仆柳重芳,南頓之嘉禾再 茂。洪惟聖考,無忝神宗。黎民方慶其削平,仙馭奄辭 於顧復。今則蛩開畢陌,龍去鼎湖。九虞之尸祝虛陳, 三后之衣冠已祔。崇牙設虡,萬舞盈庭。睹總千山立 之人,如觀牧野;聽夏籥序興之韶,似宴橫汾。象功之 舞雖陳,詠德之歌仍缺。昔秦王破陣,周帝降成,而猶 寫在宮商,形於綴兆。聖作物睹,夫何讓焉。臣載考聲 詩,恭詳典禮。《書》曰:「七世之廟,可以觀德。」高祖皇帝廟 室奠獻舞曲,請以《觀德》為名。

後周

[编辑]

太祖廣順元年五月丙子邊蔚上太廟四室舞詞七月復請更定舞名并改十二成為十二順

[编辑]

按《五代史周太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周太祖 廣順元年五月,太常卿邊蔚上太廟四室奠獻舞詞 表曰:「臣聞禮莫尊於明祀,孝莫重於奉先。歷觀哲王, 必嚴清廟,所以二簋可用,陳於羲《易》之中;百世不遷, 著在周詩之內。既修祀典,爰奏樂章。惉懘之音,不可 以致來格;蹁躚之貌,不可以達至誠。是宜詳按舊規, 發揚新號,庶正動容之列,永符觀德之文。自西漢之 初,詔叔孫通重定禮樂,始有廟樂及降神、納俎、豋歌、 薦祼等曲。迨至唐朝,降神用文舞,送神用武舞,其餘 即奏《十二和之樂》,每室酌獻一曲,別立舞名。降及前 朝,亦循此制。今者將新郊廟,嚴配祖宗,合更率舞之 名,仰詠累功之盛。恭惟信祖睿和皇帝天輔其德,岳 降其神。源發崑丘,九曲遐通於溟渤;日騰暘谷,四方 咸仰於貞明。大志克伸,嘉猷永播。肇屬登三之運,爰 尊得一之名。烝嘗既達於孝誠,綴兆難從於舊式信祖睿和皇帝室酌獻請奏《肅雍之舞》:恭惟僖祖明憲 皇帝茂著王公,善修世德。龍蟠大澤,動施雷雨之恩; 鳳舞高岡,上絕雲霓之勢。爰符廣運,式薦鴻名。豆籩 方備於祭儀,干戚雖陳於舞位。僖祖明憲皇帝室酌 獻請奏《章德》之舞:『恭惟義祖翼順皇帝善馭英豪,允 兼文武。雄心莫測,吞七澤於胸中;戎略素深,運三宮 於掌內。蓋有貽孫之慶,遂資啟帝之祥。遺音廣備於 詠歌,盛禮克昭於禋祀。義祖翼順皇帝室酌獻請奏 《善慶》之舞:恭惟慶祖章肅皇帝英華發外,清明在躬。 龍德終潛,莫契飛天之義;龜書不出,孰為受命之符。 大功昔啟於霸圖,景命今鍾於聖緒。遂正居尊之號, 以伸念始之情。仍舉象功,更符章德。慶祖章肅皇帝 室酌獻,請奏《觀成之舞》』。」 七月,太常卿邊蔚上言:「王 者誕膺駿命,光啟皇圖。應天順人之期,時聞有」異;制 禮作樂之道,理亦同歸。所以堯作大章,周為大武,克 表欽明之運,爰形蹈厲之容。歷代而然,舊章斯在。伏 惟皇帝陛下,上承帝祉,下感人心,必修逸禮而秩無 文,執古道而御今有。朱絃寶瑟,將觀清廟之豋歌;方 澤圜丘,欲祀二儀而展禮。爰詔執事,俾易舊章,庶成 《雅》《頌》之聲,仰達神明之德。臣學「窺周、孔,職嗣夷、夔。諧 虞廷之八音,未觀率舞;審姬朝之六奏,微辨象成。輒 變大予以明。」光宅所議改舞名,遠自秦漢,下洎隋唐, 六代之舞不全,四懸之器徒在。陳周之後,唯有《大韶》 《大舞》之曲,歷代相沿,以為二舞。祖孝孫目文舞曰《治 康》,武舞曰《凱安》。貞觀中,復有《功成慶善樂》為《九功舞》, 《秦王破陣樂》為「《七德舞》。近朝多故,舞位虛陳,雖未至 於盡亡,實罕明於述作。俟五兵不試,九序載歌,特委 名臣,重修盛禮,使朱干、玉戚,無差綴兆之容;《大夏》《雲 門》,復振鏗鏘之韻。」臣今沿革止異,名言具修如別。前 朝改祖孝孫所定二舞名,文舞曰《治安之舞》,武舞曰 《振德之舞》。今請改《治安》為《政和之舞》,《振德》為《善勝之 舞》。前朝改貞觀中二舞名,文舞曰《觀象之舞》,武舞曰 《講功之舞》,今請改《觀象》為《崇德之舞》,《講功》為《象成》之 舞。又議「改十二成。在昔周邦,善行古道,奏六代之樂, 則《大章》《大濩》之倫;列九夏之名,乃《皇夏》《肆夏》之類。及 至梁室,為十二雅之樂,唐朝改雅為和,前朝改和為 成,皆用殊時之制。臣今改成為順。十二順樂曲名。」祭 天神奏《禋成》,請改為《昭順之樂》。祭地祇奏《順成》,請改 為《寧順之樂》。祭宗廟奏《裕成》,請改為《肅順之樂》。祭天 地宗廟登歌奏《肅成》,請改為《感順之樂》。皇帝臨軒奏 《政成》,請改為《治順之樂》。王公出入奏《弼成》,請改為《忠 順之樂》。皇帝食舉奏《德成》,請改為《康順之樂》。皇帝受 朝皇后入宮奏《扆成》,「請改為《雍順之樂》。皇太子軒懸 出入奏《裔成》,請改為《溫順之樂》。元日冬至皇帝禮會 登歌奏《慶成》,請改為《禮順之樂》。郊廟俎入奏《騂成》,請 改為《禋順之樂》。皇帝祭享酌獻讀祝及飲福受胙奏 《壽成》,請改為《福順之樂》。」梁武帝改《九夏》為十二雅,以 協陽律陰呂十二管旋相之義,祖孝孫改為十二和, 開元「中乃益三和,前朝去三和,改一雅,臣今以為名, 既異時作,宜稽古今,去其雅,只用《十二順之曲》。」祭孔 宣父、齊太公廟降神奏《師雅》,請同用《禮順之樂》。三公 升殿會訖下階履行,同用《弼成》,請同用《忠順之樂》。享 先農及籍田同用《順成》,請同用《寧順之樂》。正冬仗公 卿入奏,並《忠順之樂》。皇帝坐奏《治順之曲》,皇帝舉爵, 奏《康順之曲》,群臣會畢,降階,奏《忠順之曲》,公卿獻壽, 奏《福順之曲》,公卿出,奏《忠順之曲》,皇帝謁太廟用樂 歌詞,降神用文舞,奏《肅順之曲》,皇帝行,奏《治順之曲》, 豋歌酌獻,奏《感順之曲》,迎俎,奏《禋順之曲》,皇帝飲福, 奏《福順之曲》,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忠順之曲》,武舞 奏《善勝之曲》,徹俎,奏《肅順之曲》,送神,奏《肅順之曲》,皇 帝南郊大禮歌詞,降神用文舞,奏《昭順之曲》,皇帝行, 奏《治順之曲》,豋歌奠玉幣,奏《感順之曲》,迎俎,奏《禋順 之曲》,皇帝初獻,奏《福順之曲》,亞獻同奏《福順之曲》,皇 帝飲福,奏《福順之曲》,送神,文舞出、迎武舞入,奏《忠順 之曲》,武舞奏《善勝之曲》,送神,奏《昭順之曲》。

世宗顯德元年太祖廟室酌獻奏明德之舞

[编辑]

按《五代史周世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世宗顯 德元年即位,有司上太祖廟室酌獻,奏《明德》之舞。 顯德五年作通禮正樂。」

按,《五代史周世宗本紀》:五年十一月「庚午,作通禮正 樂。」

按《宋史竇儼傳》:顯德元年,儼加集賢殿學士。時世宗 方切於治道,儼上疏曰:「歷代致理,六綱為首:一曰明 禮,禮不明則彝倫不序。二曰崇樂,樂不崇則二儀不 和。故禮有紀若人之衣冠,樂有章若人之喉舌。」世宗 多見聽納。南征還,詔儼正雅樂。儼校鐘磬管籥之數, 辨清濁上下之節,復舉律呂旋相為宮之法,迄今遵 用。所撰《周正樂成》一百二十卷,藏於史閣。

按《冊府元龜》,顯德五年六月,命中書舍人竇儼參詳 太常雅樂。十一月,翰林學士竇儼上疏,論禮樂刑政 之源。其一曰:「請依《唐會要》所分門類,上自五帝,迄于聖朝,凡所施為,悉命編次,凡關禮樂,無有闕漏,名之 曰《大周通禮》,俾禮院掌之。」其二曰:「伏請博通之士,上 自五帝,迄於聖朝,凡樂章沿革,總次編錄,繫於歷代 樂錄之後,永為定式,名之曰《大周正樂》,俾樂寺掌之, 依文教習,務在齊肅。」詔曰:「竇儼所上封章,陳備政要, 舉當今之急務,疾近世之因循,器識可嘉,辭理甚當, 故能立事,無愧莅官。所請編集《大周通禮》《大周正樂》, 宜依,仍令於內外職官前資前名中,選擇文學之士, 同共編集,具名以聞,委儼總領其事」,所須紙筆,下有 司供給。

按《中興書目》:《大周正樂》八十八卷,周顯德間中書舍 人竇儼撰。儼承詔訂論歷代樂名、樂儀、樂議、樂音、樂 圖、樂章、樂器、樂曲及夷樂之名甚備。按儼末卷論敘 云:「詔編樂書,敘論譜記,凡八十四卷,象八十四調。新 曲譜三十六卷,合前為十二帙,象期之數。」今書八十 四卷,具存曲譜,惟有黃鐘大呂四卷,餘皆缺。

顯德六年,詔「王朴考正雅樂,凡所造律,準命詳議施 行。」

按《五代史周世宗本紀》,不載。 按《王朴傳》:「顯德六年, 詔朴考正雅樂,朴以謂十二律管互吹,難得其真,乃 依京房為律準,以九尺之絃十三,依管長短寸分設 柱,用七聲為均,樂成而和。朴性剛果,又見信于世宗。 凡其所為,當時無敢難者,然人亦莫能加也。」

按《冊府元龜》:六年正月,樞密使王朴上疏云:「臣聞禮 以簡形,樂以治心。禮樂者,聖人之大教也。形體順於 外,心氣和於內,而不治者,未之有也。故理定必制禮, 功成必作樂,一人作之於上,萬人化之於下,政令不 嚴,功力不勞,而天下理者,禮樂也。行政者禮也,成禮 者樂也。故聖人盡心焉。夫樂作於人心,成聲於物,聲 樂既和,乃感於人心者也。所假之物,大小有數,九者 成數也。」是以黃帝吹九寸之管,得黃鍾之聲,為樂之 端也;半之,清聲也;倍之,緩聲也;三分其一,次損益之, 相生之聲也。十二變而復,黃鍾聲之總數也。乃命之 曰十二律,旋迭為均。均有七調,合八十四調,播之于 八音,著之於歌頌。將以奉天地,事祖「宗,和君臣,接賓 旅,恢政教,厚風俗,以其功德之形容,告於神明,俾百 代之後,知邦國之所由興,風教之所繇行者也。」宗周 而上,率繇斯道。自秦而下,旋宮聲廢。洎東漢雖有太 子丞鮑鄴興之,亦人亡而息,無嗣續之者。漢至隋垂 十代,凡數百年,所存者,黃鐘之宮一調而已。十二律 中,唯用七聲,其餘五「律謂之啞鐘」,蓋不用故也。唐太 宗有知人之明,善復古道,故用祖孝孫、張文收考正 雅樂,而旋宮八十四調,復見於時,在懸之器,方無啞 者,所以知太宗之道,與三五同功焉。安、史之亂,京都 為墟,器之與工,十不存一,所用歌奏,漸多紕繆。逮乎 黃巢之餘,工器都盡,購募不獲,文記亦亡,集官酌詳, 終不知其制度。時有太常博士商盈孫,按《周官·考工 記》之文,「鑄鎛鐘十二,編鐘二百四十。」處士蕭承慶較 定石磬,今之在懸者是也。雖有樂器之狀,殊無相應 之和。逮乎魏、梁、後唐,歷晉與漢,皆享國不遠,未暇及 於禮樂。至於十二鎛鐘,不問聲律宮商,但循環而擊 編鐘。編磬徒懸而已,絲、竹、匏土,僅有七聲,「作黃鐘之 宮一調,亦不和備。其餘八十三調,於是乎泯絕。樂之 缺壞,無甚於今。陛下天縱文武,奄宅中區,上黨一戰, 并人喪氣;東西二征,秦吳開境。大功既著,思復三代 之風,遺文絕編,咸令遐訪。墜典庶務,無不聿修,宗廟 朝廷之儀,車服物象之數,於是乎昭明。」遠召樂懸,親 自考聽,知其亡失,深動上心。乃命中書舍人竇儼參 詳太常樂事。不踰月,調品八音。初,家和會,以臣曾學 《律歷》,宣示古今樂錄,令臣討論。臣雖不敏,敢不奉詔。 遂依唐法,以秬黍較定尺度,長九寸,虛徑三分,為黃 鐘之管,與見在黃鐘之聲相應。以上下相生之法推 之,得十二律管。以為眾管互吹,用聲不便。乃作《律準》 十三弦宣聲,長九尺,張弦各如黃鐘之聲。以第八弦 六尺設柱為林鐘,第三弦三尺設柱為太簇,第十弦 五尺三寸四分設柱為南呂,第五弦七尺一寸三分 設柱為姑洗,第十二弦四尺七寸五分設柱為應鐘, 第七弦六尺三寸三分設柱為蕤賓,第八弦八尺四 寸四分設柱為大呂,第九弦五尺六寸三分設柱為 《夷則》,第十弦七尺五寸一分設柱為《夾鐘》,第十一弦 五尺一分設柱為無射,第十二弦六尺六寸八分設 柱為《中呂》,第十三弦四尺五寸設柱為黃鐘之清聲。 十二聲中施用七聲,迭為均焉。均之主者宮也,徵、商、 羽、角、變宮、變徵次焉。發其均主之聲,歸乎本音之律, 七聲迭應而不亂,乃成其調。均「有七調,聲有十二均, 合八十四調,歌奏之曲,繇之出焉。旋宮之聲,久絕一 日而補出。臣獨見,恐未詳悉。望下中書門下,集百官 及內外知音者,較其得失,然後依調制曲。」八十四調 曲有數百,見存者九曲而已,皆調之黃鐘之宮聲。今 詳其音數,內三曲即是黃鐘宮聲,其餘六曲,錯雜諸 調,蓋傳習之誤「也。唐初雖有旋宮之樂,至於用曲,多與禮文相違。既不敢用唐為則,臣又懵學獨力,未能 備究古今,亦望集多聞知禮之士,上本古典,下順常 道,定其義理,於何月行何禮,合用何調何曲,聲數長 短,幾變成議,定而制曲,方可久長。行用。所補雅樂旋 宮八十四調,并所定尺,所吹黃鐘管,所作律準,謹並 上進。去聖踰遠,獨學難周,莫副天心,空塵聖鑒。」疏奏, 帝善之,乃詔尚書省集百官詳定。兵部尚書張昭等 獻議曰:「伏睹樞密使王朴奏,太常寺樂懸鐘石不和, 今依古準法,均調月律十二管,旋相為宮,定八十四 調以下,太常寺教習三十五調訖。望集眾官詳議,於 何月行何禮,用何曲調,及聲數、變數,欲議定而製曲 者。伏奉命敕,據王朴所奏,事下尚書省,集三省官、翰 林學士、御史臺、太常寺官員及禮官博士等,同商搉 前代沿革典故,并據所習新聲律準、管尺等,參詳可 否,議定奏聞者。」臣等聞昔帝鴻氏之制樂也,將以範 圍天地,協和人神,張八節之風聲,測四時之正氣。氣 之清濁,不可以筆授;聲之善否,不可以口傳。故鳧氏 鑄金,伶倫截竹,為律呂相生之管,宮商正和之音,播 之於管絃,宣之於鐘石。然後覆載之情訢合,陰陽之 氣和同,八風從律而不姦,五聲成文而不亂。空桑孤 竹之韻,足以禮神;《雲門》《大夏》之容,無虧觀德。然月律 有還宮之法,備於太師之職。經秦滅學,雅道凌夷。漢 初制氏所調,唯存鼓舞,旋宮十二均,更用之法,世莫 行聞。漢元帝時,京房善易別音,探求古義,以《周官》均 法,每月更用五音,乃立準調,旋相為宮,成六十調,又 以日法折為三百六十,傳於樂府。而編懸復舊,律呂 無差。遭漢中微,雅音淪缺,京房準法,屢有言者,事終 不成。錢樂空記其名沈重,但條其說,六十六法,寂寥 不嗣。梁武帝素精音律,造四通十二笛,以領八音,又 引古玉律造二變之音,旋相為宮,得八十四調,與律 準所調音同數異。侯景之亂,其音又絕。隋朝初定雅 樂,群黨沮議,歷載不成。而沛公鄭譯因龜茲琵琶七 音,以領月律,五音二變,七調克諧,旋相為宮,復為八 十四調。工人萬寶常又減其絲數,稍令古淡。隋高祖 不重雅樂,令儒官集議,博士何妥駮奏:「其鄭萬所奏 八十四調並廢。隋代郊廟所奏,唯黃鐘一均,與五郊 迎氣雜用蕤賓,但七調而已,其餘五鐘,懸而不作。三 朝宴樂,用縵九部,迄於革命,未能改更。唐太宗爰命 舊工祖孝孫、張文收整比鄭譯、寶常所均七音八十 四調,方得」絲管並懸,鐘石俱奏,《七始》之音復振,四廂 之韻皆調。自安史亂離,咸、秦盪覆。崇牙樹羽之器,掃 地無餘;戞擊搏拊之工,窮年不嗣。郊廟所奏,何異南 箕,波蕩不還,知音殆絕。臣等竊以音之所起,出自人 心,夔曠不能長存,人事不能常泰,人亡則音息,世亂 則樂隳。若不深知禮樂之情,安明制作之本,伏惟皇 帝陛下心包萬化,學富三雍。觀兵耀武之功,已光鴻 業;尊祖禮神之致,尤軫皇情。乃睠奉常,痛淪樂職,親 閱四懸之器,思復九奏之音,爰命廷臣,重調鐘律。臣 等據樞密使王朴條奏,採京房之舊法,練梁武之遺 音。考鄭譯《寶常》之七均,較孝孫文收之九變,積黍累 以審其度,聽聲詩以測其情。依《權衡嘉量》之前文,得 備數和聲之大旨,施於鐘虡,足洽簫韶。臣等今月十 九日於太常寺集命太樂令賈峻奏王朴新法黃鐘 調七均,音律和諧,不相凌越。其餘十一管諸調,望依 新法教習,以備禮寺施用。其五郊、天地、宗廟、社稷三 朝大禮,合用十二管諸調,並載《唐史》《開元禮》,近代常 行。廣順中,太常邊蔚奉敕定「前件祠祭、朝會舞名、舞 曲、歌詞,寺司各有簿籍。伏恐所定曲,新法曲調聲韻 不協,請下太常寺簡詳較試。如或乖忤,請本寺依新 法聲調別撰樂章舞曲,令歌者誦習,永為一代之法, 以光六樂之書。」議上,詔曰:「禮樂之重,國家所先。近朝 以來,雅音全廢,雖時運之多故,亦官守之因循。遂使 擊拊之音,空留梗概;旋相之法,莫究指歸。樞密使王 朴,博識古今,明通律呂,討尋舊典,撰集新聲,復六代 之正音,成一朝之盛事。其王朴所奏《旋宮新詞》,宜依 張昭等議狀施行,仍令有司依調製曲。其閒或有凝 滯,更取王朴裁酌施行。」先是,雅音廢墜久矣,累朝已 來,未能考正。是歲,將立歲仗,有司以崇牙樹羽,宿設 於殿庭,帝因親臨樂懸,試其聲奏,見鐘磬之類,有施 而不擊者,訊於工師,皆不能對。帝甚惻然。乃命翰林 學士、判太常事竇儼參詳其失,又命朴考正其事。朴 因獻是議,及以所作《律準》上進,帝覽而稱善,命百官 議而行之。

顯德六年。恭帝即位。有司奏世宗廟舞定功之舞 按《五代史周恭帝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恭帝以 顯德六年六月即位。有司奏世宗廟酌獻舞定功之 舞。」

遼史樂志疏略已甚今不能與前代一例姑照其原本備錄於此遼初年用唐十二和樂後改十二安樂按遼史樂志唐十二和樂遼初用之
[编辑]

豫和祀天神

考證

順和祭地祇

永和享宗廟

肅和登歌奠玉帛

雍和入俎接神

壽和酌獻飲福

太和節升降

舒和節出入

昭和舉酒

休和以飯

正和皇后受冊以行

承和太子以行

遼《十二安樂》:初,梁改唐《十二和樂》為《九慶樂》,後唐建 唐宗廟,仍用《十二和樂》,晉改為《十二同樂》。《遼雜禮》:「天 子出入,奏《隆安》;太子行,奏貞安。」則是遼嘗改樂名矣。 餘十二安樂名缺。

遼雅樂歌辭文闕,不具八音器數,大抵因唐之舊。 《八音》。

金 鎛鐘

石 球磬

絲 琴瑟

《竹 籥簫》。請幫助識別此字。匏, 笙竽。

土 壎

革 鼓鞀

木 柷敔

遼冊皇后儀。

呈百戲,《角觝》戲馬以為樂。

皇帝生辰樂次:

酒一行 觱篥起歌

酒二行 歌手伎入

酒三行 琵琶獨彈

餅茶致語

食人雜劇進

酒四行 闕

酒五行 ,笙獨吹。鼓笛進。

酒六行 ,箏獨彈,《築毬》。

《酒七行 》歌曲《破角觝》。

曲宴宋國使樂次。

酒一行 觱篥起歌

酒二行 歌

酒三行 歌手伎入

酒四行 ,《琵琶》獨彈。

餅茶致語

食入雜劇進

酒五行 闕

酒六行 ,笙獨吹,合法曲。

酒七行 箏獨彈

酒八《行 歌》《擊架樂》。

酒九行 。歌《角觝》,

遼《冊皇太子儀》。

「太子初入門」 ,《貞安之樂》作。

冊禮樂工次第。

四隅各置建鼓一虡、樂工各一人。

宮懸每面九虡、每虡樂工一人

樂虡近北置柷敔各一,樂工各一人。

樂虡。內坐部樂工,左右各一百二人。

樂虡西南武舞六十四人,執小旗二人。

樂虡東南文舞六十四人,執小旗二人。

協律郎二人

太樂令一人

散樂以三音該三才之義,四聲調四時之氣,應十二 管之數。截竹為四竅之笛,以葉音聲而被之。絃歌三 音,天音揚,地音抑,入音中,皆有聲無文。四時春聲曰 平,夏聲曰上,秋聲曰去,冬聲曰「入。」

散樂器:「觱篥,簫,笛,笙,琵琶,五絃,箜篌,箏,方響,杖鼓,第 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鞚拍板。」

《雜戲》自齊景公用倡優侏儒,至漢武帝設魚龍曼延 之戲。後漢有繩舞、自刳之伎,杜佑以為多幻術,皆出 西域。哇俚不經,故不具述。

鼓吹樂一曰「短簫鐃歌樂」,自漢有之,謂之軍樂。《遼雜 禮》,朝會設熊羆十二案,法駕有前後部鼓吹,百官鹵 簿皆有鼓吹樂。

前部:

鼓吹令二人    ,掆鼓十二,金鉦十二     ,大鼓百二十。

長鳴百二十    ,鐃十二。

鼓十二      ,歌二十四,

管二十四     ,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後部:

大角百二十    ,鼓吹丞二人。

羽葆十二     ,鼓十二。

管二十四     ,簫二十四。

鐃十二      ,鼓十二。

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右前後鼓吹,行則導駕奏之,朝會則列仗設而不奏。 橫吹亦軍樂,與鼓吹分部而同用,皆屬《鼓吹令》 前部。

大橫吹百二十   節,鼓二。

笛二十四     《觱篥》二十四,

笳二十四     ,《桃皮觱》篥二十四。

掆鼓十二     ,金鉦十二,小鼓百二十    ,中鳴百二十。

羽葆十二     ,鼓十二。

管二十四     ,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後部:

小橫吹百二十四  ,笛二十四。

簫二十四     ,《觱篥》二十四。

「《桃皮觱》篥」 二十四。

百官鼓吹橫吹樂,自四品以上,各有增損,見《儀衛志》。 自周衰,先王之樂濅以亡缺,周南變為秦風。始皇有 天下,鄭、衛、秦、燕、趙、楚之聲迭進,而雅聲亡矣。漢、唐之 盛,文事多西音,是為大樂、散樂;武事皆北音,是為鼓 吹橫吹樂。雅樂在者,其器雅,其音亦西云。

太宗大同元年始得晉太常諸樂送於中京

[编辑]

按《遼史太宗本紀》,「大同元年三月壬寅。晉太常樂譜, 諸宮懸鹵簿法物,悉送上京。」 按《樂志》。「自漢以後,相 承雅樂。有古頌焉,有古《大雅》焉。遼闕郊廟禮無頌樂。 大同元年,太宗自汴將還,得晉太常樂譜,宮懸樂架, 委所司先赴中京。」 自漢以來,因秦楚之聲置樂府。 至隋高祖詔求知音者。鄭譯得西域蘇祗婆七旦之 聲,求合七音八十四調之說,由是雅俗之樂,皆此聲 矣。用之朝廷,別於雅樂者謂之「大樂。」晉高祖使馮道、 劉煦冊應天太后、太宗皇帝,其聲器工官,與法駕同 歸於遼。

大樂器,本唐太宗《七德九功》之樂,武后毀唐宗廟,《七 德九功》樂舞遂亡。自後宗廟用隋文、武二舞,朝廷用 高宗《景雲樂》代之。元會第一奏《景雲樂舞》,杜佑《通典》 已稱「諸樂並亡,唯《景雲樂》舞僅存。」唐末五代板蕩之 餘,在者希矣。遼國《大樂》,晉代所傳《雜禮》,雖見坐部樂 工左右各一百二人,蓋亦以景雲遺工充坐部。其坐 立樂部,自唐已亡,可考者唯景雲四部樂舞而已。

玉磬   方響   搊箏   筑。

臥箜篌  ,《大箜篌  》,《小箜篌  》,大琵琶,小琵琶  ,《大五絃  》,《小五絃  》,《吹葉》大笙   ,小笙   ,《觱篥   》簫。

銅鈸   長笛   、《尺八笛  》《短笛》

以上皆一人

毛員鼓  連鞀鼓  《貝》。

以上皆二人,餘每器工一人。

歌二人      ,舞二十人,分四部:

 《景雲》舞八人:  ===
《慶雲》
樂舞四人
===  「破陣樂」舞四人: ===
《承天》
樂舞四人
===

大樂調:雅樂有七音,大樂亦有七聲,謂之七旦:一曰 婆陁力,平聲;二曰雞識,長聲;三曰沙識,質直聲;四曰 沙侯,加,濫聲;五曰沙臘,皆應聲;六曰般贍,五聲;七曰 俟利。請幫助識別此字。斛,先聲。自隋以來,樂府取其聲四旦二十八 調為「大樂。」

婆陁力旦。

正宮   :高宮   中呂宮  道調宮:南呂宮  仙呂宮  :黃鍾宮;

《雞識旦》。

越調   ,大食調  。《高大食》調 。雙調。《小食調  》。歇指調  ,林鐘商調。

沙識旦。

《大食角  》《高大食》角 雙角   《小食》角越角   歇指角  《林鐘角》

沙侯加《濫旦》。

中呂調  、正平調  、《高平調  》,《仙呂調》,《黃鐘調  》《般涉調  》《高般涉調》。

右四旦二十八調,不用黍律,以琵琶絃葉之。皆從濁 至清,迭更其聲,下益濁,上益清。七七四十九調,餘二 十一調失其傳。蓋出九部樂之《龜茲部》云。

大樂聲各調之中,度曲協音,其聲凡十,曰五,凡工尺 上一、四、六、勾合近十二雅律,於律呂各闕其一,猶雅 音之不及商也。

殷人作靡靡之樂,其聲往而不反,流為鄭、衛之聲。秦 漢之間,秦、楚聲作,鄭、衛濅亡。漢武帝以李延年典樂 府,稍用西涼之聲。今之散樂,俳優歌舞雜進,往往漢 樂府之遺聲。晉天福三年,遣劉煦以伶官來歸。遼有

散樂,蓋由此矣
考證

聖宗統和元年冊承天皇太后設宮懸之樂

[编辑]

按《遼史聖宗本紀》:「統和元年夏四月壬子,大臣以太 后預政,宜有尊號,請下有司詳定冊禮。五月乙亥,詔 近臣議皇太后上尊號冊禮。六月甲午,上率群臣上 皇太后尊號曰承天皇太后。」 按《樂志》:「元年冊承天 皇太后,設宮懸簨簴,大樂工協律郎入 太后,儀衛動,舉麾大和樂作,大樂令太常卿導引升 御座,簾捲樂止。」

文武三品以上入《舒和樂》作、至位樂止。

皇帝入門,《雍和》樂作。至殿前位、樂止。

宰相押冊,皇帝隨冊,樂作,至殿前,置冊於案,樂止。 翰林學士、大將軍舁冊,樂作,置御坐前,樂止。

丞相上殿,樂作。至讀冊位,樂止。

「皇帝下殿」、樂作。至位、樂止。

太后宣答訖、樂作。皇帝至西閣、樂止。

親王丞相上殿。樂作。退班出。樂止。

下簾,樂作,皇太后入內,樂止。

太平元年十月觀魚龍曼衍戲十一月上尊號始設宮懸

[编辑]

按《遼史聖宗本紀》,太平元年十月「庚申,幸通天觀,觀 魚龍曼衍之戲。」十一月癸未。上御昭慶殿,文武百僚 奉冊上尊號。 按《樂志》,「元年尊號冊禮,設宮懸於殿 庭,舉麾位在殿第三重西階之上。協律郎各入就舉 麾位。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將。仗動,協 律郎舉麾。大樂令令撞黃鐘之鐘,左右鐘皆應。工人 舉」柷,樂作,皇帝即御座,扇合,樂止。

「王公入門」,樂作,至位,樂止。

通事舍人引押冊大臣。初動,樂作。置冊殿前香案訖、 就位,樂止。

舁冊官奉冊,初動,樂作,升殿置冊御坐前,就西墉北 上位,樂止。

大臣上殿、樂作。至殿欄內位、樂止。

大臣降殿階、樂作。復位、樂止。

「王公三品以上出」,樂作。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 引皇帝降御座,入閤,樂止。

又按《志》,「元年冊承天皇太后,童子弟子隊樂引太后 輦至金鑾門。」

興宗重熙九年上契丹冊皇帝出奏隆安之樂

[编辑]

按《遼史聖宗本紀》。不載 《按樂志》云云。

道宗大康八年詔行秬黍所定升斗

[编辑]

按《遼史道宗本紀》,「大康八年三月庚戌,詔行秬黍所 定升斗。」 按《樂志》,「十二律,用周黍尺九寸,管空徑三 分為本。」道宗大康中,詔行秬黍所定升斗,嘗定律矣, 其法大抵用古律焉。

天祚帝天慶元年定上壽樂儀

[编辑]

按《遼史天祚帝本紀》,不載。 按《樂志》,天慶元年上壽 儀。

「皇帝出東閣,鳴鞭,樂作。《簾捲扇開》」 ,樂止。

太尉執臺分班,大樂令舉麾,樂作 ,皇帝飲酒訖,樂止。

應坐臣僚、東西外殿《大樂》令引堂上樂升,大臣執臺。《大樂》令奏《舉觴》,《登歌》樂作。飲訖、樂止。

行臣僚酒遍,大樂令奏《巡周》,舉麾樂作。飲訖、樂止。太常卿進御食。大官令奏《食遍樂》作。文舞入三變引出,樂止。

次進酒行臣僚酒舉觴,《巡周》樂作,飲訖樂止。次進食,食遍,樂作,武舞入,三變引出,樂止。

扇合,簾下,鳴鞭,樂作,皇帝入西閣,樂止。。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