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第34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經濟彙編 禮儀典 第三百四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三百四十一卷
經濟彙編 禮儀典 第三百四十二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三百四十一卷目錄

 衫部彙考

  方言衣服雜釋

  釋名釋衣服

  炙轂子汗衫

  中華古今注汗衫 布衫

  文獻通考衫制

  事物原始

  本草綱目汗衫 孝子衫

 衫部藝文

  和定襄侯楚越衫     梁江伯瑤

  故衫          唐白居易

  戲題試衫         司空圖

  竹枝詞         明宋登春

  少年行          張大復

 衫部選句

 衫部紀事

 衫部雜錄

 衫部外編

 襖部彙考

  中華古今注武臣缺胯襖子 宮人披襖子

  事物原始襖子

 襖部藝文一

  謝衣襖表         宋宋祁

  賜前兩府并待制已上知州初冬衣襖詔

                蘇軾

  賜諸路知州職司并總管鈐轄至使臣初冬衣

  襖敕書           前人

  賜諸路蕃官并溪洞蠻人初冬衣襖敕書

                前人

  賜諸路屯駐駐泊就糧本城諸員寮等初冬衣

  襖都敕           前人

  謝賜衣襖表         前人

 襖部藝文二

  御街行賜衣襖子   宋王安中

 襖部紀事

 蓑衣部彙考

  詩經小雅無羊

  儀禮既夕禮

  三才圖會蓑笠

  本草綱目故蓑衣

 蓑衣部藝文

  莎衣           宋楊朴

  秋江漁父          許棐

  漁蓑          元謝宗可

  藤蓑次陳公甫韻     明李東陽

  藤蓑二首         陳獻章

 蓑衣部紀事

 蓑衣部雜錄

 雨衣部彙考

  事物原始雨衣

 雨衣部選句

 雨衣部紀事

禮儀典第三百四十一卷

衫部彙考

[编辑]

《方言》:

《衣服雜釋》

[编辑]

偏襌謂之襌襦。

即衫也

《釋名》

[编辑]

《釋衣服》

[编辑]

衫芟也。衫衣無袖端也。

《炙轂子》

[编辑]

《汗衫》

[编辑]

燕朝袞冕有白紗中單,有明衣,皆汗衫之象,以行祭 接神。

《中華古今注》

[编辑]

《汗衫》

[编辑]

汗衫,蓋三代之襯衣也。《禮》曰「中單。」漢高祖與楚交戰, 歸,帳中汗透,遂改名汗衫。至今亦有中單,但不緶而 不開。

《布衫》

[编辑]

三皇及周末,庶人服裋褐,儒服深衣。秦始皇以布開 褲,名曰「衫。」用布者,尊女工之尚不忘本也。侍中馬周 取深衣之造,加襴衫,為庶人之禮見之,表至仕官服 之。

《文獻通考》

[编辑]

《衫制》

[编辑]

梁天監制,直閣將軍、諸殿主帥,朱衣,正直絳衫,從則 兩襠衫唐初,士人以棠苧襴衫為上服,貴女工之始也。一命 以黃,再命以黑,三命以纁,四命以綠,五命以紫。士服 裋褐,庶人以白。

宋制:執儀仗者鸞衫。

《事物原始》

[编辑]

《衫》

[编辑]

《輿服志》曰:「唐馬周上《儀禮》,無服衫之文。三代有深衣, 請襴、袖褾,為士人之上服。開骻者名𡙇骻衫,庶人服 之,即今四褲衫也,蓋自馬周始。」《實錄》曰:「汗衫即古之 中單也。古者朝宴之服必有中單,郊享之服,必有明 衣。至漢高祖與項羽戰,汗透中單,遂名汗衫之始。」《唐 志》曰:「馬周以三代布深衣,因於其下著襴及裾,名襴 衫」,以為士服。今舉子所衣者,即襴衫之始也。

《本草綱目》

[编辑]

《汗衫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古者短襦為衫,今謂長衣亦曰衫矣。王叡 《灸轂子》云:「漢王與項羽戰,汗透中單,改名汗衫。」劉熙 《釋名》云:「汗衣,《詩》謂之澤衣,或曰鄙袒,或曰羞袒。用六 尺裁足覆胸背,言羞鄙於袒,故衣此耳。又前當胸,後 當背,故曰裲襠。」

主治

李時珍曰:「卒中忤惡,鬼氣卒倒不知人,逆冷口鼻出 清血,或胸脅腹內絞急切痛,如鬼擊之狀,不可按摩, 或吐血衄血,用久垢汗衫燒灰,百沸湯或酒服二錢。 男用女,女用男,中襯衣亦可。」

附方

小兒夜啼:用本兒初穿毛衫兒放瓶內,自不哭也。生生 編

《孝子衫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枲麻布所為者。」

主治

陳藏器曰:「面䵟,燒灰傅之。」

衫部藝文

[编辑]

《和定襄侯楚越衫》
梁·江伯瑤

[编辑]

裁縫在篋笥,薰鬢帶餘香。開著不忍看,一見落千行。

《故衫》
唐·白居易

[编辑]

闇淡緋衫稱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門。袖中《吳郡》新詩 本,襟上杭州舊酒痕。殘色過梅看向盡,故香因洗嗅 猶存。曾經爛熳三年著,欲棄空箱似少恩。

《戲題試衫》
司空圖

[编辑]

朝班盡說人宜紫,洞府應無鶴著緋。從此玉皇須破 例,染霞裁賜地仙衣。

《竹枝詞》
宋·登春

[编辑]

小姑茜紅衫,大姑鬱金裙。把手促儂去,兩兩拜湘君。

《少年行》
張大復

[编辑]

連錢細馬繡纏𩯣,翻鐙欹鞍踏曉風。鞭指綠楊深樹 裡,誰家小袖杏花紅。

衫部選句

[编辑]

梁簡文帝詩:「脫衫湔錦浪,迥扇避陽烏。」

《元帝詩》:「縠衫迴廣袖,團扇掩輕紗。」入鏡先飄粉,翻 衫好染香。

吳均詩:「羅衫恣風引,輕帶任情搖。」

蕭綸詩:「卻扇承枝影,舒衫受落花。」

沈君攸詩:「低衫拂鬟影,舉扇起歌聲。」

陰鏗詩:「鶯啼歌扇後,花落舞衫前。」

徐陵《雜曲》:「舞衫迴袖勝春風,歌扇當窗似秋月。」 周庾信詩:「綠珠歌扇薄,飛燕舞衫長。」細管調歌曲, 春衫教舞兒。落花承舞席,春衫試酒杯。

蕭慤詩:「小衫飄霧縠,艷粉拂輕紅。」 唐李白詩:「妝成剪燭後,醉起拂衫時。」繡帽珠稠綴, 香衫袖窄裁。粉色艷日斜,舞衫拂花枝。晚入東 城誰識我,短靴尖帽曰蕉衫。

《韓愈詩》:「白布春衫紫領巾,差科未動是閒人。」

《張籍詩》:「白笏朱衫年少時,久登班位會朝儀。」

楊巨源詩。「歌態曉臨團扇靜,舞容春映薄衫妍。」 岑參詩。「谿逼春衫冷,林交宴席寒。」

元稹詩:「藕絲衫子柳花裙。」

錢起詩:「舞衫招戲蝶,歌扇隔鶯啼。」

《周朴詩》「名自石渠書典籍,香從芸閣著衣衫。」

林寬詩:「翡翠鬟攲釵上燕,麒麟衫束海中犀。」

《羅隱詩》:「青青月桂觸人香,白紵衫輕稱沈郎。」

《韓偓詩》:「杏花如有意,偏落舞衫多。」

《李洞詩》:「白衫春絮暖,紅紙夏雲鮮。」

《溫庭筠》詩:「舞衫萱草綠,春鬢杏花紅。」羅衫裊回風點粉金鸝卵。

宋蘇軾詩:「亂點餘花吐碧衫。」短衫壓手氣橫秋,更 著仙人紫綺裘。

楊萬里詩:「天女似憐仙骨瘦,為縫霧縠作春衫。」 陸游詩:「含風珍簟閒眠起,疊雪輕衫新浴時。」風掠 春衫驚小冷,酒潮玉頰見微赬。酒浪欲爭潮水綠, 花光卻妒舞衫紅。

孔武仲詩:「路出西林興倍長,輕衫短蓋入秋陽。」 陳師道詩:「小市張燈歸意動,輕衫當戶晚風長。」 李遹詩:「倦枕三更夢,征衫八月風。」

金趙元詩:「少年白衫遊,氣與山崢嶸。」

元薩都剌詩:「五更寒襲紫毛衫,睡起東窗酒尚酣。」 紫袖窄衫花萼遶,黃金小帶荔枝垂。

《葛邏祿迺賢》詩:「東風悄悄著羅衫。」

明高啟詩:「家篋已添新著稿,官衫未歇舊熏香。」

衫部紀事

[编辑]

《宋書徐湛之傳》:湛之父達之,尚高祖長女會稽公主。 初,高祖微時,貧陋過甚,嘗自新洲伐荻,有納布衫襖 等衣,皆敬皇后手自作。高祖既貴,以此衣付公主曰: 「後世若有驕奢不節者,可以此衣示之。」

《宋起居注》:「太始二年,御史中丞羊希奏:山陰令謝沈 親憂未除,常著青絳衲兩襠衫,請免沈前所居官。」 《梁書任昉傳》:「昉為義興太守,在任清潔,兒妾食麥而 已。友人彭城到溉,溉弟洽從昉共為山澤遊。及被代 登舟,止有米五斛。既至無衣,鎮軍將軍沈約遺裙衫 迎之,重除吏部郎中。」

《南史到溉傳》:「溉起家王國左常侍樂安任昉大相賞 好。溉為建安太守,昉以詩贈之,求二衫段云:『鐵錢兩 當一,百代易名實。為惠當及時,無待秋涼日』。溉答云: 『余衣本百結,閩中徒八蠶。假令金如粟,詎使廉夫貪』。」 《邵陵攜王綸傳》:「綸素驕縱,欲盛器服,遣人就市賒買 錦采絲布數百疋,擬與左右職局防閣為絳衫,內人」 帳幔,百姓並關閉,邸店不出。

《北史陸法和傳》:法和衣食居處,一與戒行沙門同,耆 老自幼見之,容色常定,人莫能測也。善為攻戰具。及 魏舉兵,法和自郢入漢口,將赴江陵。梁元帝使人逆 之曰:「此自能破賊師,但鎮郢州,不須動也。」法和乃還 州,堊其城門,著粗白布衫褲,布邪巾,大繩束腰,坐葦 席,終日乃脫之。及聞梁元敗滅,復取前凶服著之,哭 泣受弔。

《洛陽伽藍記》:「于闐國,其俗,婦人褲衫束帶,乘馬馳走, 與丈夫無異。」

《隋書麥鐵杖傳》:「鐵杖驍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 奔馬。煬帝即位,除右屯衛大將軍。鐵杖自以荷恩深 重,每懷竭命之志。及遼東之役,請為前鋒,將度遼,謂 其三子曰:『阿奴當備淺色黃衫,吾荷國恩,今是死日。 我既被殺,爾當富貴。唯誠與孝,爾其勉之。及濟橋未 成,去東岸尚數丈,賊大至,鐵杖跳上岸,與賊戰死』。」 《袁充傳》:「充少警悟,年十餘歲,其父黨至門,時初冬,充 尚衣葛衫,客戲充曰:『袁郎子,絺兮綌兮,凄其以風』。充 應聲答曰:『惟絺與綌,服之無斁』。以是大見嗟賞。」 《唐書五行志》:高宗嘗內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帶,皁羅 折上巾,具紛礪七事,歌舞於帝前。帝與武后笑曰:「女 子不可為武官,何為此裝束近服妖也。」

《舊唐書睿宗本紀》:「景雲三年春正月己丑,改元太極, 特賜老人九十已上緋衫,八十已上綠衫。」

《唐書禮樂志》:「元宗嘗以馬百匹盛飾,分左右,施三重 榻,舞傾杯數十曲。樂工少年姿秀者十數人,衣黃衫, 文玉帶,立左右。每千秋節舞於勤政樓下。」

《明皇遺事》:顏真卿問范氏尼曰:「吾得五品否?」尼指示 紫布食單,曰:「顏郎衫色如此。」

《影燈記》:正月十五夜,元宗於長春殿張臨光宴,白鷺 轉花,黃龍吐水,金鳧銀燕,浮光洞、攢星閣,皆燈也。奏 月分光曲,又撒閩江錦荔支千萬顆,令宮人爭拾,多 者賞以紅圈帔、綠暈衫。

《廬陵記》:「成芳隱麥林山,剝苧織布,為短襴寬袖之衣, 著以酤酒,自稱隱士衫。」

《唐書桑道茂傳》:道茂善太乙遁甲術。李晟為右金吾 大將軍,道茂齎一縑見晟,再拜曰:「公貴盛無比,然吾 命在公手,能見赦否?」晟大驚,不領其言。道茂出懷中 一書,自具姓名,署其右曰:「為賊逼脅」,固請晟判。晟笑 曰:「欲我何語?」道茂曰:「第言,準狀赦之。」晟勉從。已又以 縑願易晟衫,請題衿膺曰:「他日為信。」再拜去,道茂果 「汙朱泚偽官。」晟收長安,與逆徒縛旗下,將就刑。出晟 衫及書以示晟,為奏原其死。

《嘉話錄》:「杜佑為司徒,致仕後,著粗布襴衫。」

《舊唐書德宗本紀》:興元元年二月丁卯,車駕幸梁州。 四月辛丑朔,時將士未及春衣,上猶夾服。漢中早熱左右請御暑服。上曰:「將士未易冬服,獨御春衫可乎?」 俄而貢物繼至,先給諸軍而始御之。

《唐臨傳》:臨寬於待物,嘗欲弔喪,令家僮自歸家取白 衫。家僮誤取餘衣,未敢進。臨察知之,使召謂曰:「今日 氣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玉泉子》:夏侯孜為左拾遺,常著桂管布衫朝謁。開成 中,文宗無忌諱好文,問孜:衫何太麤澀,具言桂管產 此布厚可以禦寒。他日,上問宰相:「朕察拾遺夏侯孜, 必貞介之士。」宰相曰:「其行今之顏冉。」上嗟嘆,亦效著 桂管布,滿朝皆傚之,此布為之驟貴也。

《六帖》:「昭宗既誅宦官,第五可範等,準國故事,量留三 十人,各賜黃絹衫一領,一備宮中指使,仍不得輒有 養男。其左右神策軍諸道監軍,並令停廢。」

《清異錄》:「潞王從珂出馳獵,從者皆輕零衫。」

《談錄》:徐左省鉉職居近列,雖盛寒入奉朝請,即未嘗 披毛衫。或詰之曰:「豈有雙闕之下,衣戎服歟?」

《東觀奏記》:「京兆府參軍盧甚,昇進士第,入官,甚孤貧, 有文學。京兆尹遣巡館驛,左補闕崔瑄婚姻迴,與甚 長亭相遇,爭廳,甚以官雖卑,乃公行,略不讓瑄,瑄責 其不遜,遂相詆呵。甚來,下御史臺按問,吏云:『當服白 衫』。甚曰:『非國恤,不素服』。上聞之,以甚言大涉不敬,除 籍為民,投之嶺表。」

《王氏談錄》:公言,皇祐中,人有獻唐昭宗御服汗衫一, 上有「朱」字手詔與錢鏐求助兵,時隔塞不通,蓋密信 也。獻者朱氏子孫,欲求官,朝廷留而賜帛遣之。 《東坡雜記》:東坡居士醉後單衫遊昭隱,既醒,著衫而 歸,問大眾曰:「適來醉漢向甚處去?」眾無答。明日舉行 問焦山,焦山義手而立。

《退朝錄》:杜祁公休退居南都,客至無不見,止服衫帽。 嘗曰:「七十致政,可用高士服乎?」

《石林燕語》:「崇政殿即舊講武殿,惟國忌前一日及軍 頭司引見呈試武藝人,吏部引改官人,即常朝退少 頃,以衫帽再坐。忌前則服澹黃衫、皁帶,自延和殿出, 降階由庭中步至,不乘輦。遇雨然後行西廊。皆祖宗 之舊也。」

《癸辛雜識》:劉伯宣為宣慰司同知,去官日,泊北關外 俞碗盞家之別室,一夕為偷兒盜去銀匙著兩副,及 毛衫布海青共三件,次日幾無可著之衣,其家即欲 經官捕盜,伯宣不許,因自於門首語其鄰曰:「此輩但 知為盜,而不知吾乃窮官人也。所有之物不過如此, 萬一見獲,遂壞此生。」銀匙著入其手,亦不願得,但衣 「服頗覺相妨,仍見還可也。幸相體此意。」人皆笑其迂。 越再宿,忽得一簏於屋後空地,視之毛衫布衣皆在 焉。劉公一言信及,穿窬非一日之積也。

《拊掌錄》石資政中立,好詼諧,樂易人也。嘗於楊文公 家會葬,坐客乃執政及貴遊子弟,皆服白襴衫,或羅 或絹有差等。中立大慟,人間其故,曰:「憶吾父。」又問之, 曰:「父在時當得羅襴衫也。」蓋現在執政子弟服羅,而 石止服絹,坐中皆大笑。

《朝野雜記》:「孝宗之喪,趙子直當國,始令群臣服白涼 衫皁帶以治事,終喪乃止。論者以為是。及光宗之喪, 禮部侍郎陳宗召復請百官以日易月,禫除畢,服紫 衫皁帶以治事。從之。」

《瑯嬛記》:蘇紫藭愛謝耽,咫尺萬里,靡由得親。遣侍兒 假耽,恆著小衫,晝則私服於內,夜則擁之而寢。耽知 之,寄以詩曰:「蘇娘一別夢魂稀,來借青衫慰渴饑。若 使閒情重作賦,也應願作謝郎衣。」謝亦取女衵服衷 之,後為夫婦。

《金史儀衛志》:天子常行儀衛,長行四百人,拳腳幞頭, 紅錦四䙆襖,塗金束帶,二人紫衫前導。 《日下舊聞》:元順帝時,宮女奏樂,或用唐帽窄衫。 《名山藏》文徵明,長洲人,被選充郡學弟子員,為人廉 靜慎重,都御史俞諫甚重之。他日謁諫,諫曰:「聞子貧 甚,何以為生?」徵明曰:「貧矣,未甚也。」諫指其襴衫曰:「何 綻損乃爾?」徵明曰:「今日天雨,衣故衣耳。」

衫部雜錄

[编辑]

《東宮舊事》:太子納妃,有白縠、白紗、白絹衫,並紫結纓。 《唐六典》:「益州出高杼衫段。」

《浣花旅地志》:「籠桶衫、拂袖巾,皆蜀人奉親之服。」 《畫墁錄》:「康定慶曆以前,朝士不披毛涼衫,公服重戴 而已。冬月或披毛衫而得寒疾。今則無問寒暑,雖六 軍衛士重戴披衫,與士大夫錯雜,路衝無別,雖曰涼 衫,實熱衫也。」

《摭言》:「進士科始於隋大業中,盛於貞觀。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歲貢常八九百人,謂之 『白布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夢溪筆談》:「近歲京師士人朝服乘馬,以黲衣蒙之,謂 之涼衫,亦古之遺法也。《儀禮》朝服加景是也,但不知 古人制度章色如何耳。」

《教坊記》:「聖壽樂舞衣雜皆各繡一大窠,皆隨其衣製, 純縵衫下纔及帶,若短汗衫者以籠之,所以藏繡窠 也。」

《晦庵語錄》:「隋煬帝數出幸,因令百官以戎服從一品, 紫,次朱,次青皁。後世循襲,遂為朝服。我朝渡江,乃變 為白涼衫。紹興間,士人猶是白涼衫,至後來軍興,又 變為紫衫,皆戎服也。」

祖宗時,元正冬至皆有大朝會,君臣都著法服,諸州 解頭亦預。籍溪胡先生在州解元,亦曾預元正朝會, 著白羅衫。

籍溪云:「士服著白羅衫。紹興間,韓勉之知某州,於信 州會樣來製士服正如此。某後來看《祖宗實錄》,乃是 教大晟樂士人所服,方知出處。」

《朝野雜記》:宋自軍興,士大夫始衣紫窄衫,上下如一。 紹興九年,詔長吏毋得以戎服臨民,復用冠帶。秦檜 死,魏道弼秉政,復舉行之,論者以為擾士人,貧者尢 患苦之。未幾,道弼為臺諫所攻,遂罷數事,紫衫其一 也。於是士大夫皆服涼衫。乾道中,李獻之為學士,上 言:「會聚中顏色可憎,今陛下上奉兩宮,宜服紫衫為 便。」上從之。蓋自渡江以來,人情日趨簡便,不可復故 矣。

《貴耳集》:自渡江以前無今之轎,只是乘馬,所以有修 帽、護塵之服。士皆服衫帽,涼衫為禮。紫衫,戎服也。思 陵在維揚一時,擾亂中遇雨,傳旨百官,許乘肩輿,因 循至此,故制盡泯。今臺諫出臺親事官用涼衫,略展 登轎,尚存舊制,他無復見之。

《席上腐談》:古之素積,即今之細摺布衫也。《荀子》云:「皮 弁素積。」楊倞注云:「素積為裳,用十五升布為之,蹙其 腰中,故謂之素積。」一升八十縷,十五升千二百縷,蓋 細布也。

衫部外編

[编辑]

《魏文帝別傳》:吳選曹令史劉卓病荒,夢見一人以白 越單衫與之言曰:「汝著衫汙,火燒便潔也。」卓覺,果有 衫在側,汙輒火浣之。

《志怪錄》:「建康小吏曹著,為廬山使君所迎,配以女文 婉。著屢求請退,婉賦詩敘別,并贈織成單衫。」

《五燈會元》:洛京靈泉歸仁禪師。僧問:「如何是和尚家 風?」師曰:「騎牛戴席帽,過水著靴衫。」

越州姜山方禪師,僧問:「如何是不動尊?」師曰:「單著布 衫穿過市。」

潭州石霜楚國慈明禪師,當解夏,謂眾曰:「死脫夏天 衫,生披冬月襖。分明無事人,特地生煩惱。」

《傳燈錄》: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趙州云:「我在 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

《稽神錄》:庚寅歲,有茅山村中兒牧牛,洗所著汗衫,曝 於草上而假寐,及覺失之,惟一鄰兒在傍,以為竊去, 因相諠競。鄰兒父見之,怒曰:「生兒為盜,將安用汝?」即 投水中,鄰兒匍匐出水,呼天稱冤者不已,復欲投之, 俄而雷雨暴至,震死其牛,汗衫乃自口中嘔出,兒乃 得免。

袁州刺史頓金罷郡還都,有人以紫襆包一物詣門 遺之,開視則「白襴衫」也。遽追其人,則亡矣。其年金卒。

襖部彙考

[编辑]

《中華古今注》:

《武臣缺胯襖子》

[编辑]

隋文帝征遼,詔武官服缺胯襖子,取軍用,如服有所 妨也。其三品以上皆紫。至武德元年,高祖詔「其諸衛 將軍,每至十月一日,皆服缺胯襖子,織成紫瑞獸襖 子。左右武衛將軍服豹文襖子,左右翊衛將軍服瑞 鷹文襖子。」其七品以上陪位散員官等,皆服綠無文 綾襖子。至今不易其制。又侍中馬周請於汗衫等上, 「常以立冬日加服小缺胯襖子」,詔從之,永以為式。

《宮人披襖子》

[编辑]

「蓋袍之遺象也。」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 百官披襖子,多以五色繡羅為之,或以錦為之,始有 其名。煬帝宮中有雲鶴金銀泥披襖子,則天以赭黃 羅上銀泥襖子以燕居。

《事物原始》

[编辑]

《襖子》

[编辑]

唐《輿服志》:「襖子,燕服也,即古之褻服,亦謂之常服。江南以巾褐裙襦,北朝乃有長帽、短靴、合褲、襖子之類, 朱、紫、元、黃雜色,各從所好。若非元旦大會,一切通用。 蓋取其便於作事。今時襖子,自北齊始。」

襖部藝文一

[编辑]

《謝衣襖表》
宋·祁

[编辑]

冬籥乘辰,裘官著令,疾馳使驛,臨撫塞屯。並頌齊笥 之良,均挾吳綿之煖。被躬且吉,束帶有華。伏惟皇帝 陛下至德誕敷,深仁普愛。念官師所以卒歲,恐天下 有受其寒;居泰軫窮,當舒慮慘況;凄其戒序,必惻然 動心。特以濱寒沍嚴,持兵皸露,句傳溫詔,緘褚紋袍。 爛然晝鮮,煦若春至。矧部校什長,賜各有差。僻壘窮 鄣,悅而忘苦。振裾交抃,聯襼相趨。和氣暢肢,顧折膠 而何畏?大恩壓己,憂稱服以為難。有可仰酬,不知輕 殞。

《賜前兩府并待制已上知州初冬衣襖詔》

[编辑]

蘇軾

敕元發。歲將墐戶,工告司裘。宜頒在笥之珍,以示維 藩之寵。服之安燠,體我眷懷。

《賜諸路知州職司等并總管鈐轄至使臣初冬衣襖敕書》
前人

[编辑]

敕馮潔己。「王事靡盬,日月其除。屬霜露之戒寒,待衣 裘而卒歲。宜加寵錫,以示眷懷。」

《賜諸路蕃官并溪洞蠻人初冬衣襖敕書》

[编辑]

前人

敕瞎氈職在捍邊,志常面內。屬此嚴凝之候,宜均輕 煖之恩。服我寵頒,益思忠報。

《賜諸路屯駐駐泊就糧本城諸員寮等初冬衣襖都敕》
前人

[编辑]

敕。「汝等久勤外服,屬戒祁寒。爰念捍城之勞,普均挾 纊之惠。」

《謝賜衣襖表》
前人

[编辑]

十一月九日,翰林醫官王宗古至,伏蒙聖慈傳宣存 問,賜臣等敕及初冬衣襖者。齊官三服,已寬卒歲之 憂;漢札十行,更佩先春之煖。恩均吏士,聲動華夷。臣 軾中謝伏以《禮》著始裘,《詩》歌無褐。邊陲更戍,本為臣 子之常;朔易早寒,特軫聖神之念。惟德其物,豈曰無 衣。恭惟皇帝陛下,廣運聰明,力行恭儉。威風旁振,方 戰慄於天驕;溫詔下融,遂流澌於河凍。既無功而坐 食,實有愧於解衣。敢不推廣朝廷之仁,益收凍餒;申 嚴祖宗之法,少肅惰媮。庶收汗馬之勞,以解濡鵜之 誚。臣無任。

襖部藝文二

[编辑]

《御街行》
賜衣襖子   宋王安中

[编辑]

清霜飛入蓬萊殿。別進雲裘軟。卻回宸慮念多寒,詔 語日邊親遣。冰蠶綿厚,金鵰錦好,永夜縫宮線。紅 旌絳旆迎星傳。喜氣歡聲遠。廟堂勳舊使臺賢,領袖 坐中爭絢。天香馥郁,君恩歲歲,一醉春生面。

襖部紀事

[编辑]

《宋書孔琳之傳》:「琳之補太尉主簿、尚書左丞,揚州治 中從事史建言曰:昔事故饑荒,米穀綿絹皆貴。其後 米價登復,而絹於今一倍。綿絹既貴,蠶業者滋,雖懃 厲兼倍,而貴猶不息。愚謂致此,良有其由。昔事故之 前,軍器止用鎧而已,至於袍襖裲襠,必俟戰陣,實在 庫藏,永無損壞。今儀從直衛及邀邏使命,有防衛送 迎,悉用袍襖之屬,非唯一府眾軍皆然。綿帛易敗,勢 不支久。又晝以禦寒,夜以寢臥,曾未周年,便自敗裂。 每絲綿新登,易折租以市。又諸府競收,動有千萬,積 貴不已,實由於斯。私服為之難貴,官庫為之空盡。」愚 謂若侍衛所須,固不可廢,其餘則依舊用鎧。小小使 命送迎之屬,止宜給仗,不煩鎧襖。用之既簡,則其價 自降。

《南齊書王琨傳》:「琨為冠軍將軍、吳郡太守,遷中領軍。 坐在郡用官舍錢三十六萬營餉二宮諸王,及作絳 襖奉獻軍用,乃左遷光祿大夫。」

《北史尉遲迥傳》:周宣帝即位,迥為相州總管。宣帝崩
考證
迥以隋文帝當權,將圖篡奪,遂謀舉兵。隋文帝於是

徵兵討迥,以韋孝寬為元帥。孝寬乘勝進至鄴,迥與 子惇、祐等又悉其卒十三萬,陣於城南。迥別統萬人, 皆綠巾錦襖,號曰「黃龍兵」,為之力戰,孝寬等軍失利 而卻。

《清異錄》:「明宗天資恭儉,嘗因苦寒,左右進蒸黃透繡 襖子,不肯服,索托羅氈襖衣之。」

《金坡遺事》:「學士舊規,十月賜錦襖。國初以來賜翠毛 錦,太宗改賜黃雕錦。」

《宋史樂志》:「隊舞之制,其名各十:小兒隊凡七十二人, 其八曰異域朝天隊,衣錦襖,繫銀束帶,冠夷冠,執寶 盤。」

《墨客揮犀》:有人說李寰建節晉州,表兄武恭性誕妄, 又稱好道及蓄古物,遇寰生日無餉,乃遺箱挈一故 皁襖子與寰云:此是李令公收復京師時所服,願尚 書功業一似西平。寰以書謝。後聞知恭生日,箱挈一 被職脂幞頭餉恭,曰:「知兄深慕高真,求得一洪崖先 生,初得仙時幞頭,願兄得道一如洪崖。」賓寮無不大 笑。

《聞見錄》:「李溥為發運使,淮浙大饑,移檄郡縣,多進造 紙襖以衣貧者。」

《金史儀衛志》:「天子常行儀衛,弩手二百人,軍使五人, 控鶴二百人,首領四人,俱服紅根藏根牡丹錦襖或 皁帽、碧襖。長行四百人,拳腳幞頭紅錦四䙆襖,塗金 束帶二人,紫衫前導。」

親王牽攏官五十人,執銀裹牙杖、傘子,紫羅團荅繡 芙蓉襖、間金交花腳幞頭;首領紫羅襖、素幞頭。 《昭代典則》:洪武四年春正月,命給守邊將士綿襖。上 謂中書省臣曰:「今日天寒,有甚於冬。京師尚爾,況北 邊荒漠之地,冰厚雪深,守邊將士甚艱苦爾。中書其 以府庫所儲布帛製綿襖,運赴蔚、朔、寧夏等處,以給 將士。」省臣對曰:「守邊將士衣襖,歲有常供,無庸再運。」 上曰:「將士雖有常供,朕固知之,特以今天寒,異於常 時,故命加給耳。古人一夫不獲,引咎在躬。況守邊將 士,朕所深念者,其給之勿緩。」

蓑衣部彙考

[编辑]

《詩經》。

《小雅無羊》

[编辑]

何蓑何笠。

「何揭也?」蓑所以備雨,笠所以禦暑。草衣也。蓑唯備雨之物,笠則元以禦暑,兼可禦雨。

《儀禮》

[编辑]

《既夕禮》

[编辑]

《槀車》載蓑笠。

蓑笠備雨服。

《三才圖會》

[编辑]

《蓑笠》

[编辑]

蓑,雨衣。無羊。《詩》云:「何蓑何笠。」毛註曰:「蓑所以備雨,笠 所以禦暑。」《唐韻》云:「蓑,草名,可為雨衣,又名襏襫。」《說文》 云:「秦謂之萆。」《爾雅》曰:「薃侯,莎蓑衣。」以莎草為之,故音 同莎又名薛六韜農器篇曰:「蓑薛,簦笠。今總謂之蓑, 雨具中最為輕便。」

《本草綱目》

[编辑]

《故蓑衣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蓑草結衣,禦雨之具。《管子》云:「農夫首戴茅 蒲,身服襏襫。」即此也。

主治

陳藏器曰:「蠼螋溺瘡,取故蓑衣結燒灰,油和傅之。」

蓑衣部藝文

[编辑]

《莎衣》
宋·楊朴

[编辑]

軟綠柔藍著勝衣,倚船吟釣正相宜。蒹葭影裡和煙 臥,菡萏香中帶雨披。狂脫酒家春醉後,亂堆漁舍晚 晴時。直饒紫綬金章貴,未肯輕輕博換伊。

《秋江漁父》
許棐

[编辑]

小舟輕似一鷗飛,戀月隨風慵不歸。困臥蘆花深雪 裡,夜寒添蓋舊蓑衣。

《漁蓑》
元·謝宗可

[编辑]

翠結香莎付釣舟,一竿風雨不須愁。苔磯夜泊披寒 去,葦岸昏歸帶濕收。月冷籠衣眠柁尾,天晴隨網曬 船頭。羊裘莫笑狂奴錯,也著煙波萬頃秋。

《藤蓑次陳公甫韻》
明·李東陽

[编辑]

采藤復采藤,日夕費斤斧。製為身上蓑,人古衣亦古。 借問製者誰?白沙乃蓑祖。冉冉綠蓑衣,蕭蕭白沙渚。 披蓑向江水,顧影還獨語。愛此勿輕捐,春江正多雨。

《藤蓑》
陳獻章

[编辑]

一蓑費幾藤,南岡礪朝斧。交加落翠蔓,制作類上古吾聞大澤濱,羊裘動世祖。何如六尺蓑,滅跡蘆花渚。 舉俗無與同,天隨夢中語。今夜不須歸,前溪正風雨。

新蓑藤葉青,舊蓑藤葉白。新故理則然,胡為妄忻戚。 扁舟西湖口,坐望南山石。東風吹新蓑,浩蕩滄溟黑。 須臾月東上,萬里天一碧。安得同心人,婆娑共今夕。

蓑衣部紀事

[编辑]

《神仙傳》:尹思遣兒視月中有異物否,兒曰:「今年當大 水,中有一人被蓑帶劍。」

《摭言》:許孟容進士及第,學究登科,時號「綿襖子,上著 莎衣。」

《圖畫見聞志》:「鄭谷有《雪》詩云:『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 披得一蓑歸』。」時人多傳誦。段贊善善畫,因採其詩意 景物圖寫之,曲盡瀟灑之思,特以贈谷。谷為詩寄謝 云:「愛余風雪句,幽絕寫漁蓑。」

《海物略名記》:江東人取白鷺頭上翰毛為接篱,曰「白 鷺蓑」,或以紅翎間之。

《宋史鄭文寶傳》:「文寶初事李煜,入宋,煜以環衛奉朝 請,文寶欲一見,慮衛者難之,乃被蓑荷笠以漁者見, 陳聖主寬宥之意。宜謹節奉上,勿為他慮。」

《莎衣道人傳》:「莎衣道人姓何氏,淮陽軍胊山人。祖執 禮,仕至朝議大夫。道人避亂渡江,常舉進士不中,紹 興末,來平江。一日自外歸,倏若狂者,身衣白襴,晝丐 食於市,夜止天慶觀,久之衣益敝,以莎緝之。嘗遊妙 嚴寺,臨池見影,豁然大悟,人無貴賤,問休咎,罔不奇 中。會有瘵者乞醫,命持一草去,旬日而愈。眾翕然傳」 莎草可以愈疾,求而不得者或遂不起,由是遠近異 之。孝宗一夕夢莎衣人跣哭來弔者,訊之,曰:「蘇人也。」 詰其故,不肯言。帝寤,以語內侍。會后及太子薨,帝哀 泣,內侍進前勉釋,并道前夢。帝迺矍然,因遣使召之, 不至。帝念恢復大計,累歲未有所屬,后位虛已久,乃 焚香默言:「何誠能仙,顧必知朕意。」遂遣中官致贄,不 言所以。道人見之,掉首,吳音曰:「有中國即有外夷,有 日即有月,不須問。」趣之去。使者歸奏,帝甚異之,遂賜 號通神先生。為築庵觀中,賜衣數襲,皆不受。好事者 強邀入庵,大笑而出。復於故處,眾日以珍饌餉之,每 食於通衢,逮飽即去。帝歲命內侍即其居設十道齋, 合雲水之士,施予優普。一歲,偶踰期,眾咸訝而請。道 人亟起於臥,搖手瞬目而招之曰:「亟來,亟來!」是日,內 侍至平望,眾益服其神。光宗即位,召之,又不至。慶元 六年卒。

《名山藏》:陳海雍,清江人,自號龍潭老人。陳獻章受學 於吳與弼,嘗以《周易》質疑。與弼曰:「過清江可叩龍潭 老人。」獻章往謁,適海雍蓑笠犁田,乃延至家,與對榻 信宿,辨析疑義,獻章欣服。既去,語兒輩曰:「吳君非知 我者。」

蓑衣部雜錄

[编辑]

《管子》「被蓑以當鎧。」請幫助識別此字。「菹笠以當盾櫓。」 《淮南子》。「以詐應詐,以譎應譎。若被蓑而救火,毀瀆而 止水。」

《老學庵筆記》:綦翰林叔厚《謝宮祠表》云:「雜宮錦於漁 蓑,敢忘君賜;話玉堂於茆舍,更覺身榮。」時歎其工。 《群碎錄》:縕黂敝衣襏襫蓑衣暆。請幫助識別此字。雨衣。

雨衣部彙考

[编辑]

《事物原始》。

《雨衣》

[编辑]

凡雨具,大抵始於周。《左傳》陳成衣製。杜預注曰:「製者, 雨衣也。」《灸轂子》曰:「以油絹製之及油帽,後世易之以 油紙。」乃春秋陳所製始。

雨衣部選句

[编辑]

唐許渾詩:「自剪青莎織雨衣,南村煙火是柴扉

雨衣部紀事

[编辑]

《左傳》:「成子衣製杖戈。」製雨衣也。

《隋書煬帝本紀》:上嘗觀獵遇雨,左右進油衣。上曰:「士 卒皆霑濕,我獨衣此乎?」乃令持去。

田錫《論邊事書》:「唐太宗手結雨衣,往伐遼東之國。」 《唐書谷那律傳》:「那律遷諫議大夫,兼弘文館學士,從 太宗出獵,遇雨沾漬,因問曰:『油衣若為而無漏邪』?那 律曰:『以瓦為之,當不漏』。帝悅其直,賜帛二百段。」 《清異錄》:「張崇帥廣,在鎮不法,酷於聚斂,從者數千人, 出遇雨雪,皆頂蓮花帽、琥珀衫,所費油絹,不知紀極, 市人稱」曰「雨仙。」

余在翰苑,以油衣漸故,遣吏市新者回云:「馬行油作 《目錄》。」入朝避雨衫芭蕉褲一副,二貫。

《金史世宗木紀》:「大定十二年五月,禁百官及承應人, 不得服純黃油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