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選舉典/第04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經濟彙編 選舉典 第四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四十二卷
經濟彙編 選舉典 第四十三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選舉典

 第四十二卷目錄

 徵聘部彙考一

  秦總一則

  漢武帝建元一則 元光一則 元狩一則 平帝元始一則 新莽始建國一則

  後漢順帝永建一則 桓帝延熹一則 獻帝建安一則

  魏文帝黃初一則 明帝太和一則 齊王正始一則

  晉武帝咸寧一則 明帝太寧一則 成帝咸和一則 咸康一則 康帝建元一則 穆

  帝永和一則 孝武帝太元二則

  宋前廢帝永光一則 明帝泰始二則 泰豫一則

  梁武帝太清二則

  陳文帝天嘉一則 宣帝太建一則

  北魏太祖天興一則 世祖神麚一則 前廢帝普泰一則

  北周武帝保定一則

  隋文帝開皇一則

  唐高宗顯慶一則 咸亨一則 元宗開元六則 天寶四則 肅宗乾元二則 代宗廣

  德一則 德宗興元一則 貞元二則 憲宗元和二則 穆宗長慶一則

選舉典第四十二卷

徵聘部彙考一

[编辑]

[编辑]

秦以季春聘士。

按《禮記月令》:「季春之月,開府庫,出幣帛,周天下,勉諸 侯聘名士,禮賢者。」

集說嚴陵方氏曰:「開府庫所以出幣帛,將以聘名士、禮賢者故也。周天下,以言聘名士、禮賢者之廣勉諸侯,則又欲諸侯之致力焉。古者諸侯必歲貢士于天子,以是勉之,固所宜矣。名士則有實之稱,賢則有德之稱,聘以問之,禮以體之,有德不止于有實,禮則不止于問,此重輕之別也。」馬氏曰:「開府庫,出幣帛,周天下,勉」諸侯,聘名士,禮賢者,則所以出滯淹而助陽宣物也。然養士以學,馭臣以柄者,古之道也。及夫後世不能一于學,然後以私恩聘名士;不能用其柄,然後以私敬禮賢者,是其《秦風》乎!《講義》曰:「古者適有賢士則聘之。如舜起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築之間,膠鬲舉于魚鹽,管夷吾舉於士,亦各因其所遇而舉之,奚拘於季春?」

[编辑]

武帝建元元年遣使者徵魯申公

[编辑]

按《漢書武帝本紀》,建元元年「秋七月,議立明堂,遣使 者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徵魯申公。」

按《史記申公傳》:「申公者,魯人也。高祖過魯,申公以弟 子從師,入見高祖於魯南宮。呂太后時,申公游學長 安,與劉郢同師。已而郢為楚王,令申公傅其太子戊。 戊不好學,疾申公。及王郢卒,戊立為楚王,胥靡申公。 申公恥之,歸魯,退居家教,終身不出門,復謝絕賓客, 獨王命召之,乃往。弟子自遠方至受業者百餘人,申」 公獨以《詩經》為訓,以教無傳疑,疑者則闕不傳。蘭陵 王臧既受《詩》以事孝景帝,為太子少傅,免去。今上初 即位,臧乃上書宿衛上,累遷,一歲中為郎中令。及代。 趙綰亦嘗受《詩》申公,綰為御史大夫,綰、臧請天子欲 立明堂以朝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師申公。於是天 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車駟馬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軺 傳從。至見天子。天子問治亂之事,申公時已八十餘, 老,對曰:「為治者不至多言,顧力行何如耳。」是時天子 方好文詞,見申公對,默然。然已招致,則以為太中大 夫,舍魯邸,議明堂事。太皇竇太后好《老子》言,不說儒 術,得趙綰、王臧之過以讓上,上因廢明堂事,盡下趙 綰、王臧吏,後皆自殺。申公亦疾免以歸。

元光五年秋八月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食令與計偕

[编辑]

按:《漢書武帝本紀》云云。

元狩六年詔博士分巡天下舉獨行君子徵詣行在併詳問隱處亡位及冤失職者

[编辑]

按《漢書武帝本紀》,「元狩六年夏六月詔曰:日者有司 以幣輕多姦,農傷而末眾,又禁兼并之塗,故改幣以 約之。稽諸往古,制宜於今,廢期有月,而山澤之民未 諭。夫仁行而從善,義立則俗易,意奉憲者所以導之 未明與?將百姓所安殊路,而撟虔吏因乘勢以侵蒸 庶耶?何紛然其擾也?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 下,存問鰥、寡、廢、疾,無以自振業者貸與之。諭三老、孝 弟以為民師,舉獨行之君子,徵詣行在所。「朕嘉賢者, 樂知其人,廣宣厥道,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詳問隱 處亡位及冤失職,姦猾為害,野荒治苛者,舉奏。郡國 有所以為便者,上丞相、御史以聞。」

平帝元始五年徵天下經學及方術之士詣京師

[编辑]

按《漢書平帝本紀》:元始五年正月,徵天下通知逸經、 古記、天文、歷算、鍾律、小學、史篇、方術、本草及以《五經》 《論語》《孝經》《爾雅》教授者,在所為駕,一封,軺傳遣詣京 師,至者數千人。」按《藝文志》:「元始中,徵天下通小學 者以百數,各令記事於庭中。」按《王莽傳》:「四年,莽奏徵天下通一藝,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禮、《古書》《毛 詩》《周官》《爾雅》《天文圖讖》《鍾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 知其意者,皆詣公車。網羅天下異能之士,至者前後 千數,皆令記說廷中,將令正乖繆壹異說云。

新莽始建國三年徵龔勝為祭酒勝不應徵

[编辑]

按《漢書王莽傳》:「始建國三年,遣謁者持安車印綬,即 拜楚國龔勝為太子師友祭酒。勝不應徵,不食而死。」

後漢

[编辑]

順帝永建二年策書徵樊英等

[编辑]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不載。按《樊英傳》,「安帝初,徵為 博士。至建光元年,復詔公車賜策書,徵英及同郡孔 喬、李昺、北海郎宗、陳留楊倫、東平王輔六人,唯郎宗、 楊倫到洛陽,英等四人並不至。永建二年,順帝策書 備禮元纁徵之,復固辭疾篤,乃詔切責郡縣,駕載上 道,英不得已到京,稱病不肯起,乃強輿入殿,猶不以 禮」屈。帝怒謂英曰:「朕能生君,能殺君,能貴君,能賤君, 能富君,能貧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於天,生 盡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 能殺臣?臣見暴君,如見仇讎,立其朝,猶不肯,可得而 貴乎?雖在布衣之列,環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萬乘 之尊,又可得而賤乎?陛下焉能貴臣,焉能賤臣?臣非 禮之祿,雖萬鍾不受;若申其志,雖簞食不厭也。陛下 焉能富臣,焉能貧臣!」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 醫養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乃為英設壇席, 令公車令導,尚書奉引,賜几杖,待以師傅之禮,延問 得失,英不敢辭。拜五官中郎將。數月,英稱疾篤,詔以 為光祿大夫,賜告歸,令在所送穀千斛,常以八月致 牛一頭,酒三斛。如有不幸,祠以中牢。英辭位不受,有 詔譬旨勿聽。英初被詔命,僉以為必不降志,及後應 對,又無奇謨深策,談者以為失望。初,河南張楷與英 俱徵,既而謂英曰:「天下有二道,出與處也。吾前以子 之出,能輔是君也,濟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 萬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祿,又不聞匡救之術,進退無 所據矣。

桓帝延熹二年以尚書令陳蕃等言特聘處士徐穉姜肱袁閎韋著李曇等皆不至按後漢書桓帝本紀不載按徐穉傳延熹二年尚

[编辑]

書令陳蕃、僕射胡廣等上疏薦穉等曰:「臣聞善人,天 地之紀,政之所由也。《詩》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國』。天挺 俊乂,為陛下出,當輔弼明時,左右大業者也。伏見處 士豫章徐穉、彭城姜肱、汝南袁閎、京兆韋著、穎川李 曇,德行純備,著於人聽。若使擢登三事,協亮天工,必 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車元纁備禮 徵之,並不至。帝因問蕃曰:「徐穉、袁閎、韋著孰為先後?」 蕃對曰:「閎生出公族,聞道漸訓。著長於三輔,禮義之 俗,所謂不扶自直,不鏤自雕。至於穉者,爰自江南卑 薄之域,而角立傑出,宜當為先。」按《韋彪傳》,彪族子 豹,豹子著,字休明,少以經行知名,不應州郡之命。延 熹二年,桓帝公車備禮徵至霸陵,稱病「歸,乃入雲陽 山采藥,不反。有司舉奏加罪,帝特原之,復詔京兆尹 重以禮敦勸,著遂不就徵。」靈帝即位,中常侍曹節以 陳蕃、竇武既誅,海內多怨,欲借寵時賢以為名,白帝 就家,拜著東海相。詔書逼切,不得已解巾之郡。按 《姜肱傳》,「肱字伯淮,與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聞。 二弟名聲相次,亦不應徵」聘,時人慕之。後與徐穉俱 徵,不至。桓帝迺下彭城,使畫工圖其形狀。肱臥於幽 闇,以被韜面,言感眩疾,不欲出風,工竟不得見之。中 常侍曹節等專執朝事,新誅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 欲借寵賢德以釋眾望,乃白徵肱為太守。肱得詔,乃 私告其友曰:「吾以虛獲實,遂藉聲價。明明在上,猶當 固其本志」,況今政在閹豎,夫何為哉?乃隱身遯命,遠 浮海濱,再以元纁聘,不就,即拜大中大夫。詔書至門, 肱使家人對云:「久病就醫」,遂羸服間行,竄伏青州界 中,賣卜給食。召命得斷,家亦不知其處。歷年乃還。

獻帝建安十九年益州牧劉備徵董和等至各授以官

[编辑]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不載按《華陽國志》,「建安十九 年夏,進圍成都,劉璋出降,先主遂領益州牧。徵益州 太守南郡董和掌軍中郎,太守漢嘉王謀為別駕,廣 漢彭𦍛為治中。」

[编辑]

文帝黃初四年徵管寧為大中大夫不受

[编辑]

按《魏志文帝本紀》不載。按《管寧傳》:「寧字幼安,北海 朱虛人也。黃初四年,詔公卿舉獨行君子,司徒華歆 薦寧。文帝即位,徵寧,遂將家屬浮海還郡。詔以寧為 大中大夫,固辭不受。」

明帝太和元年徵管寧為光祿勳不受

[编辑]

按《魏志明帝本紀》,不載。按《管寧傳》:「明帝即位,太尉 華歆遜位讓寧,遂下詔曰:『大中大夫管寧,耽德懷道, 服膺六藝,清虛足以侔古,廉白可以當世。曩遭王道

衰缺,浮海遁居。大魏受命,則襁負而至。斯蓋應龍潛
考證
升之道,聖賢用舍之義。而黃初以來,徵命屢下,每輒

辭疾。豈朝廷之政與生殊趣,將安樂山林,往而不能 反乎!夫以姬公之聖,而耇德不降,則鳴鳥弗聞;以秦 穆之賢,猶思詢乎《黃髮》。況朕寡德,曷能不願聞道于 子大夫哉!今以寧為光祿勳。禮有大倫,君臣之道,不 可廢也。望必速至,稱朕意焉』。」又詔青州刺史曰:「寧抱 道懷真,潛翳海隅,比下徵書,違命不至,盤桓利居,高 尚其事,雖有素履幽人之貞,而失考父玆恭之義,使 朕虛心引領歷年,其何謂邪?徒欲懷安,必肆其志,不 惟古人,亦有翻然改節,以隆斯民乎?日逝月除,時方 已過,澡身浴德,將以曷為。《仲尼》有言:『吾非斯人之徒 與』?」而誰與哉?其命別駕從事。郡丞掾奉詔以禮發遣 寧詣行在所,給安車,吏從茵蓐,道上廚食。上道先奏 「寧稱草莽臣」,上疏曰:「臣海濱孤微,罷農無伍,祿運幸 厚。橫蒙陛下纂承洪緒,德侔三皇,化溢有唐,久荷渥 澤,積祀一紀,不能仰答陛下恩養之福,沈委篤痾,寢 疾彌留,逋違臣隸顛倒之節,夙宵戰怖,無地自厝。臣 元年十一月被公車司馬令所下州郡,八月甲申詔 書,徵臣更賜安車,衣被茵蓐,以禮發遣,光寵並臻,優 命屢至」,怔營竦息,悼心失圖。思自陳聞,申展愚情,而 明詔抑割,不令稍修章表,是以鬱滯,訖于今日。誠謂 乾覆,恩有紀極,不意靈潤,彌以隆赫。奉今年二月被 州郡所下,「三年十二月辛酉《詔書》,重賜安車衣服,別 駕從事與郡功曹,以禮發遣。又特被璽書,以臣為光 祿勳,躬秉勞謙,引喻周秦,損上益下。受詔之」日,精魄 飛散,靡所投死。臣重自省揆,德非園綺而蒙安車之 榮;功無竇融,而蒙璽封之寵。楶梲駑下,荷棟梁之任, 垂沒之命,獲九棘之位,懼有朱博鼓妖之眚,又年疾 日侵,有加無損,不任扶輿進路,以塞元責,望慕閶闔, 徘徊闕庭,謹拜章陳情,乞蒙哀省,抑恩聽放,無令骸 骨,填於衢路。自黃初至於青龍,徵命相仍。常以八月 賜牛酒,詔書問青州刺史程喜:「寧為世節高乎?審老 疾尪頓邪?」喜上言:「寧有族人管貢為州吏,與寧鄰比, 臣常使經營消息。」貢說:寧常著皁帽布襦褲,布裙,隨 時單複。出入閨庭,能自任杖,不須扶持,四時祠祭,輒 自力彊,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遼東所有白布單衣, 親薦饌饋,跪拜成禮。寧少而喪母,不識形象,常特加 觴,泫然流涕。又居宅離水七八十步,夏時詣水中澡 灑手足,闚於園圃。臣揆寧前後辭讓之意,獨自以生 長潛逸,耆艾智衰,是以棲遲每執謙退。此寧志行,所 欲必全,不為守高。

齊王正始二年以安車蒲輪聘管寧

[编辑]

按《魏志》三《少帝本紀》,不載。按《管寧傳》:「正始二年,太 僕陶丘一、永寧衛尉孟觀、侍中孫邕、中書侍郎王基 薦寧曰:臣聞龍鳳隱耀,應德而臻;明哲潛遁,俟時而 動。是以鸑鷟鳴岐,周道興隆,四皓為佐,漢帝用康。伏 見大中大夫管寧,應二儀之中和,總九德之純懿,含 章素質,冰潔淵清,元虛澹泊,與道逍遙,娛心黃老,游 志」六藝,升堂入室,究其閫奧,韜古今於胸懷,包道德 之機要。中平之際,黃巾陸梁,華夏傾蕩,王綱弛頓,遂 避時難,乘桴越海,羈旅遼東,三十餘年。在《乾》之姤,匿 景藏光,嘉遁養浩,韜韞儒墨,潛化傍流,暢於殊俗。黃 初四年,高祖文皇帝疇咨群公,思求雋乂,故司徒華 歆舉寧應選,公車特徵,振翼遐裔,翻然來翔。行遇屯 厄,遭罹疾病,即拜大中大夫。烈祖明皇帝嘉美其德, 登為光祿勳。寧疾彌留,未能進道。今寧舊疾已瘳,行 年八十,志無衰倦,環堵篳門,偃息窮巷,飯粥糊口,并 日而食,吟詠《詩》《書》,不改其樂。困而能通,遭難必濟,經 危蹈險,不易其節。「金聲玉色,久而彌彰,揆其終始,殆 天所祚。當贊大魏,輔亮」雍熙,袞職有闕,群下屬望。昔 高宗刻象,營求賢哲,周文啟龜,以卜良佐。況寧前朝 所表,名德已著,而久棲遲,未時引致,非所以奉遵明 訓,繼成前志也。陛下踐阼,纂承洪緒,聖敬日躋,超越 成周。每發德音,動諮師傅。若繼二祖招賢故典,賓禮 雋邁,以廣緝熙,濟濟之化,侔於前代。寧清高恬泊,擬 跡前軌,「德行卓絕,海內無偶。歷觀向世,玉帛所命,申 公、枚乘、周黨、樊英之儔,測其淵源,覽其清濁,未有厲 俗獨行如寧者也。誠宜束帛加璧,備禮徵聘,仍授几 杖,延登東序,敷陳墳索,坐而問道,上正璇璣,協和皇 極,下阜群生,彝倫攸敘,必有可觀,光益大化。若寧固 執匪石,守志箕山,追跡洪崖,參蹤巢、許,斯亦聖朝,同 符唐、虞,優賢揚歷,垂聲千載。雖出處殊塗,俯仰異體, 至於興治美俗,其揆一也。」於是特具安車蒲輪,束帛 加璧聘焉。會寧卒,時年八十四。拜子邈郎中。

[编辑]

武帝咸寧二年十二月徵處士安定皇甫謐為太子中庶子

[编辑]

按《晉書武帝本紀》云云。按《皇甫謐傳》,「謐字士安,安 定朝那人,有高尚之志,自號元晏先生。景元初,相國 辟,皆不行。其後鄉親勸令應命,謐為《釋勸論》,以通志 焉。其後武帝頻下詔,敦逼不已,謐上疏自稱草莽臣曰:『臣以尫弊,迷於道趣,因疾抽簪,散髮林阜。人綱不 閑,鳥獸為群,陛下披榛採蘭,并收蒿艾。是以皋陶振 褐』」,不仁者遠。臣惟頑蒙,備食晉粟,猶識唐人擊壤之 樂,宜赴京城,稱壽闕外。而小人無良,致災速禍,久嬰 篤疾,軀半不仁,右腳偏小,十有九載。又服食寒藥,違 錯節度,辛苦荼毒,於今七年。隆冬裸袒食冰,當暑煩 悶,加以咳逆,或若溫瘧,或類傷寒,浮氣流腫,四肢酸 重,於今困劣,救命呼吸,父兄見出,妻息長訣,仰迫天 威,扶輿就道。所苦加焉,不任進路,委身待罪,伏枕歎 息。臣聞《韶》《衛》不並奏,《雅》《鄭》不兼御。故郤子入周,禍延 王叔;虞丘稱賢,樊姬掩口。君子小人,禮不同器,況臣 糠請幫助識別此字。「糅之彫胡,庸夫錦衣不稱其服也。竊聞同命之 士,咸以畢到。惟臣疾疢,抱釁床蓐,雖貪明時,懼斃命 路隅。設臣不疾,已遭堯舜之世;執志箕山,猶當容之。 臣聞上有明聖之主,下有輸實之臣,上有在寬之政, 下有委情之人。惟陛下留神垂恕,更旌瓌俊,索隱於 傅巖,收釣於渭濱。無令泥滓,久濁清流。」謐辭切言至, 遂見聽許。濟陰太守蜀人文立表以命士,有贄為煩, 請絕其禮幣,詔從之。謐聞而歎曰:「亡國之大夫,不可 與圖存,而以革歷代之制,其可乎!夫束帛戔戔,《易》之 明義,元纁之贄,自古之舊也。故孔子稱『夙夜強學以 待問,席上之珍以待聘』。士於是乎三揖乃進,明致之 難也;一讓而退,明去之易也。若殷湯之於」伊尹,文王 之於太公,或身即莘野,或就載以歸,惟恐禮之不重, 豈吝其煩費哉!且一禮不備,貞女恥之,況命士乎!孔 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棄之如何?」政之失賢, 於此乎在矣。咸寧初,又詔曰:「男子皇甫謐沈靜履素, 守學好古,與流俗異趣,其以謐為太子中庶子。」謐固 辭篤疾。帝初雖不能奪其志,尋復發詔徵為議郎,又 召補著作郎,並不應。

明帝太寧三年三月癸巳徵處士臨海任旭會稽虞喜並為博士

[编辑]

按《晉書明帝本紀》云云,按《虞喜傳》,「喜字仲寧,會稽 餘姚人。少立操行,博學好古。諸葛恢臨郡,屈為功曹, 察孝廉,州舉秀才,司徒辟,皆不就。元帝初鎮江左,上 疏薦喜。懷帝即位,公車徵拜博士,不就。太寧中,與臨 海任旭俱以博士徵,不就。復下詔曰:『夫興化致政,莫 尚乎崇道教,明退素也。喪亂以來,儒雅陵夷,每覽子 衿』」之詩,未嘗不慨然。臨海任旭、會稽虞喜,並潔靜其 操,歲寒不移,研精《墳》《典》,居今行古,「志操足以勵俗,博 學足以明道。前雖不至,其更以博士徵之。」辭疾不赴。

按《任旭傳》:「旭字次龍,臨海章安人也。」 幼勤於學,及

長,立操清修,不染流俗,鄉曲推而愛之。元帝聞其名, 召為參軍,固辭以疾。後帝進位鎮東大將軍,復召之。 及為左丞相,辟為祭酒,並不就。中興建,公車徵,會遭 母憂。於時司空王導啟立學校,選天下明經之士,旭 與會稽虞喜俱以隱學被召,事未行而帝崩。明帝即 位,又徵拜給事中,旭稱疾篤,經年不到。尚書以稽留 除名,僕射荀崧議以為不可。太寧末,明帝復下詔備 禮徵旭,始下而帝崩。

成帝咸和八年夏四月以束帛徵處士尋陽翟湯會稽虞喜

[编辑]

按《晉書成帝本紀》云云,按《虞喜傳》,「喜少立操行,博 學好古。咸和末,詔公卿舉賢良方正直言之士,太常 華恆舉喜為賢良,會國有軍事,不行。」

咸康元年徵處士虞喜翟湯郭翻俱不起

[编辑]

按《晉書成帝本紀》,咸康元年秋八月,束帛徵處士。翟 湯。郭翻。按《虞喜傳》,「喜舉為賢良,會國有軍事,不行。 咸康初,內史何充上疏曰:『臣聞二八舉而四門穆,十 亂用而天下安,徽猷克闡,有自來矣。方今聖德欽明, 思恢遐烈,旌輿整駕,俟賢而動。伏見前賢良虞喜,天 挺貞素,高尚邈世,束修立德,皓首不倦,加以傍綜廣 深,博聞強識,鑽堅研微,有弗及之勤;處靜味道,無風 塵之志。高枕柴門,怡然自足。宜使蒲輪紆衡,以旌殊 操,一則翼贊大化,二則敦勵薄俗』。」疏奏,詔曰:「尋陽翟 湯、會稽虞喜,並守道清貞,不營世務,耽學高尚,操擬 古人。往雖徵命而不降屈,豈素絲難染,而搜引禮簡 乎?政道須賢,宜納諸廊廟,其並以散騎」常侍徵之,又 不起。按《翟湯傳》:「湯字道深,尋陽人。篤行純素,仁讓 廉潔,不屑世事,耕而後食。人有餽贈,雖釜庾一無所 受。咸康中,征西大將軍庾亮上疏薦之,成帝徵為國 子博士,湯不起。」按《郭翻傳》,「翻字長朔,武昌人也。少 有志操,辭州郡辟及賢良之舉,家於臨川,不交世事, 惟以漁釣射獵為娛,士庶咸」敬貴焉。與翟湯俱為庾 亮所薦,公車博士徵,不就。

康帝建元元年夏六月壬午又以束帛徵處士南陽翟湯會稽虞喜

[编辑]

按《晉書康帝本紀》云云。按《翟湯傳》:「湯隱於縣界南 山,徵為國子博士,不起。建元初,康帝復以散騎常侍 徵湯,固辭老疾不至。」

====穆帝永和二年徵前司徒左長史殷浩為建武將軍====
考證
揚州刺史。

按《晉書穆帝本紀》云云。按《殷浩傳》:浩三府辟,皆不 就。征西將軍庾亮引為記室參軍,累遷司徒左長史。 安西庾翼復請為司馬,除侍中安西軍司,並稱疾不 起。遂屏居墓所,幾將十年。於時擬之管、葛。王濛、謝尚, 猶伺其出處,以卜江左興亡。因相與省之,知浩有確 然之志。既反,相謂曰:「深源不起,當如蒼生何?」庾翼貽 浩書曰:「當今江東社稷安危,內委何、褚諸君,外託庾、 桓數族,恐不得百年無憂,亦朝夕而弊。足下少摽令 名,十餘年間,位經內外,而欲潛居利貞,斯理難全。且 夫濟一時之務,須一時之勝,何必德均古人,韻齊先 達邪!王夷甫先朝風流士也,然吾薄其立名非真,而 始終莫取。若以道非虞、夏,自當超然獨往,而不能謀 始大合聲譽,極致名位,正當抑揚名教,以靜亂源。而 乃高談莊老,說空終日,雖云談道,實長華競。及其末 年,人望猶存,思安懼亂,寄命推務,而甫自申述,徇小 好名,既身囚胡虜,棄言非所,凡明德君子,遇會處際, 寧可然乎?」而世皆然之,益知名實之未定,弊風之未 革也。浩固辭不起。建元初,庾冰兄弟及何充等相繼 卒,簡文帝時在藩,始綜萬幾。衛將軍褚裒薦浩,徵為 建武將軍、揚州刺史。浩上疏陳讓,并致牋於簡文,具 自申敘。簡文答之曰:「屬當厄運危弊,理盡誠賴,時有 其才,不復遠求版築。足下沉識淹長,思綜通練,起而 明之,足以經濟。若復深存挹退,苟遂本懷,吾恐天下 之事,於此去矣。今紘領不振,晉網不綱,願蹈東海,復 可得邪!由此言之,足下去就,即是時之廢興;時之廢 興,則家國不異。足下弘思之,靜算之,亦將有以深鑒。 可否望必廢本懷,率群情也。」浩頻陳讓,自三月至七 月,乃拜受焉。

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夏六月癸卯束帛聘處士戴逵龔元之

[编辑]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云云。按《戴逵傳》:孝武帝時,以 散騎常侍、國子博士累徵,辭父疾,不就郡縣,敦逼不 已,乃逃於吳。吳國內史王珣有別館在武丘山,逵潛 詣之,與珣游處積旬。會稽內史謝元慮逵遠遯不反, 乃上疏曰:「伏見譙國戴逵,希心俗表,不嬰世務,棲遲 衡門,與琴書為友。雖策命屢加,幽操不回,超然絕跡, 自求其志。且年垂耳順,常抱羸疾,時或失適,轉至委 篤。今王命未回,將離風霜之患。陛下既已愛而器之, 亦宜使其身名並存,請絕其召命。」疏奏,帝許之,逵復 還剡。後王珣為尚書僕射,上疏復請徵為國子祭酒, 加散騎常侍。徵之復不至。按《龔元之傳》:元之字道 元,武陵漢壽人也。元之好學潛默,安於陋巷。州舉秀 才,公府辟,不就。孝武帝下詔曰:「夫哲王御世,必搜揚 幽隱,故空谷流《縶維》之詠,丘園旅束帛之觀。譙國戴 逵、武陵龔元之,並高尚其操,依仁游藝,潔己貞鮮,學 弘儒業,朕虛懷久矣。二三君子,豈其戢賢於懷抱哉! 思挹雅言,虛誠諷議,可並以為散騎常侍,領國子博 士。旨下所在,備禮發遣,不」得循常,以稽側席之望。郡 縣敦逼,苦辭疾篤不行。

《太元二十年》,再徵處士戴逵。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不載。按《戴逵傳》,太元二十年, 皇太子始出東宮,太子太傅會稽王道子、少傅王雅、 詹事王珣上疏曰:「逵執操貞厲,含味獨游,年在耆老, 清風彌劭。東宮虛德,式延事外,宜加旌命,以參僚侍。 逵既重幽居之操,必以難進為美,宜下所在備禮發 遣。會病卒。」

[编辑]

前廢帝永光元年詔聘隱逸之士

[编辑]

按《宋書前廢帝本紀》,「永光元年秋八月乙亥,詔曰:『昔 凝神佇逸,磻溪讚道,湛慮思才,傅巖毗化。朕位御三 極,風澄萬㝢,資鈇電斷,正卯斯戮。思所以仰宣遺烈, 俯弘景祚。每結夢庖鼎,瞻言板築,有劬日昃,無忘昧 旦。可甄訪郡國,招聘閭部。其有孝性忠節,幽居遯栖, 信誠義行,廉正表俗,文敏博識,幹事治民,務加旌舉, 隨才引擢。庶官克順,彝倫咸敘。主者精加詳括,稱朕 意焉』。」

明帝泰始二年詔搜揚隱逸

[编辑]

按《宋書明帝本紀》,「泰始二年十一月詔曰:『矢機詢政, 立教之攸本;舉賢聘逸,弘化之所基。故負鼎進策,殷 代以康,釋釣作輔,周祚斯乂。朕甫承大業,訓道未敷, 雖側席忠規,佇夢巖築,而良圖莫薦,奇士弗聞,永鑒 通古,無忘宵寐。今藩隅克晏,敷化維始,屢懷存治,實 望箴闕。王公卿尹,群僚庶官,其有嘉謀直獻,匡俗濟 時,咸切事陳奏,無或依隱。若乃林澤貞棲,丘園耿潔, 博洽古今,敦崇孝讓,四方在任,可明書搜揚,具即以 聞,隨就褒立』。」

泰始五年,詔「搜括隱逸。」

按《宋書明帝本紀》,「五年九月己未詔曰:『夫箕、潁之操, 振古所貴。沖素之風,哲王攸重。朕屬橫流之會,接難 晦之長,龕暴剪亂,日不暇給。今雖關隴猶靄,區縣澄氛,偃武修文,於是乎在。思崇廉恥,用靜馳薄,固已物 色載懷,寢興佇歎。其有貞棲隱約,自事衡樊,鑿坯遺 榮,負釣辭聘。志恬江海,行高塵俗者,在所精加搜括』」, 時以名聞。將賁園矜德,茂昭厥禮。群司各舉所知,以 時授爵。

泰豫元年後廢帝即位詔牧守搜採遺逸

[编辑]

按《宋書後廢帝本紀》,泰豫元年四月庚子即位,六月 壬辰詔曰:「夫寢夢期賢,往誥垂美;物色求良,前書稱 盛。朕以沖昧,嗣膺寶業,思仰述聖猷,勉弘政道,興言 多士,常想得人。可普下牧守,廣加搜採。其有孝友聞 族,義讓光閭,匿名屠釣,隱身耕牧,足以整厲澆風,扶 益淳化者,凡厥一善,咸無遺逸,虛輪佇帛,俟聞嘉薦。」

[编辑]

武帝太清元年詔博採英異以時招聘

[编辑]

按《梁書武帝本紀》:「太清元年正月辛酉,輿駕親祀南 郊,詔班下遠近,博採英異,或德茂州閭,道行鄉邑,或 獨行特立,不求聞達,咸使言上,以時招聘。」

太清二年。詔班下方岳。旁求屠釣巖穴。以時奏聞 按《梁書武帝本紀》。二年五月癸丑詔曰:「為國在於多 士。寧下寄於得人。朕暗於行事。尢闕治道。孤立在上。 如臨深谷。凡爾在朝。咸思匡救。獻替可否。用相啟沃。 班下方岳。旁求俊乂。窮其屠釣。書其巖穴。以時奏聞。」

[编辑]

文帝天嘉元年詔徵蕭策王暹并令王公以下各進舉賢良

[编辑]

按《陳書文帝本紀》,天嘉元年七月甲寅,詔曰:「朕以眇 身,屬當大寶,負荷至重,憂責實深。而庶績未康,胥怨 猶結,佇咨賢良,發於夢想。每有一言入聽,片善可求, 何嘗不褒獎抽揚,緘書紳帶。而傅巖虛往,窮谷尚淹, 蒲幣空陳,旌弓不至,豈當有乖則哲,使草澤遺才,將 時運澆流,今不逮古,側食常懷,寢興增歎。新安太守」 陸山,才有啟薦。「梁前征西從事中郎蕭策、梁前尚書 中兵郎王暹,並世胄清華,羽儀著族,或文史足用,或 孝德可稱,並宜登之朝序,擢以不次。王公已下,其各 進舉賢良,申薦淪屈,庶眾才必萃,大廈可成,使《棫樸》 載歌,《由庚》在詠。」

宣帝太建十四年後主即位詔隱逸出仕

[编辑]

按《陳書後主本紀》:「十四年正月甲寅,高宗崩。丁巳,太 子即帝位。三月詔曰:『夫體國經野,長世字氓,雖因革 儻殊,弛張或異。至於旁求俊乂,爰逮側微,用道和羹, 是隆大廈。上智中主,咸由此術。朕以寡薄,嗣膺景祚。 雖哀疚在躬,情慮惛舛,而宗社任重,黎庶務殷。無由 自安拱默,敢忘康濟。思所以登顯髦彥,式備周行。但』」 空勞宵夢,屢勤史卜,五就莫來,五能不至。是用甲旦 凝慮,丙夜損懷。豈以「食玉炊桂,無因自達,將懷寶迷 邦,咸思獨善。其有負能仗氣,擯壓當時,著賓戲以自 憐,草客嘲以慰志。人生一世,逢遇誠難。亦宜去此幽 谷,翔玆天路,趨銅駝以觀國,望金馬而來庭。便當隨 彼方圓,飭之矩矱。」

北魏

[编辑]

太祖天興四年夏四月辛卯詔有司明揚隱逸

[编辑]

按:《魏書太祖本紀》云云。

世祖神麚四年詔徵范陽盧元等差次敘用

[编辑]

按《魏書世祖本紀》:神麚四年「秋九月壬申,詔曰:『頃逆 命縱逸,方夏未寧,戎車屢駕,不遑休息。今二寇摧殄, 士馬無為,方將偃武修文,遵太平之化,理廢職,舉逸 民,拔起幽窮,延登儁乂,昧旦思求,想遇師輔,雖殷宗 之夢版築,罔以加也。訪諸有司,咸稱范陽盧元、博陵 崔綽、趙郡李靈、河間邢穎、勃海高允、廣平游雅、太原』」 張偉等,皆賢儁之胄,冠冕州邦,有羽儀之用。《詩》不云 乎:「鶴鳴九皋,聲聞于天。」庶得其人,任之政事,共臻邕 熙之美。《易》曰:「我有好爵,吾與爾縻之。」如元之比隱跡 衡門不耀名譽者,盡敕州郡以禮發遣。遂徵元等及 州郡所遣至者數百人,皆差次敘用。按《高允傳》,允 以老疾,頻上表乞骸骨,詔不許,於是乃「著《告老詩》。」又 以昔歲同徵,零落將盡,感逝懷人,作《徵士頌》。蓋止於 應命者,其有命而不至則闕焉。群賢之行,舉其梗概 矣,今著之於左。中書侍郎固安侯范陽盧元子真、郡 功曹史博陵崔綽茂祖、河內太守下樂侯廣甯燕崇 元略、上黨太守高邑侯廣甯常陟公山、征南大將軍 從事中郎渤海高毗子翼,征南大將軍從事中郎渤 海李欽道賜,河西太守、饒陽子博陵許堪祖根,中書 郎、新豐侯京兆杜銓士衡,征西大將軍從事中郎京 兆韋閬友規,京兆太守趙郡李詵令孫,太常博士、鉅 鹿公趙郡李靈《虎符》,中書郎中、即丘子趙郡李遐仲 熙,營州刺史、建安公太原張偉仲業,輔國大將軍從 事中郎「范陽祖邁,征東大將軍從事中郎;范陽祖侃 士倫,東郡太守,蒲陰子中山劉策,濮陽太守;真定子 常山許琛,行司隸校尉、中都侯」、西河宋宣道茂,中書 郎、燕郡劉遐彥鍳,中書郎,武恆子河間邢穎宗敬,滄

水太守、浮陽侯、渤海高濟叔民,太平太守;平元子、鴈
考證
門李熙士元,祕書監、梁郡公;廣平游雅伯度,廷尉正

安平子博陵崔建《興祖》,廣平太守列人侯西河《宋愔》, 州主簿長樂潘天符,郡功曹長樂杜熙,征東大將軍 從事中郎中山張綱,中書郎上谷張誕叔術,祕書郎 鴈門王道雅,祕書郎鴈門閔弼,衛大將軍從事中郎 中山郎苗,大司馬從事中郎上谷侯辯,陳留郡太守 高邑子趙郡呂季才。夫百王之御世也,莫不資仗群 才,以隆治道。故周文以多士克寧,漢武以得賢為盛, 此載籍之所記,由來之常義。魏自神麚已後,宇內平 定,誅赫連積世之僭,掃窮髮不羈之寇,南摧江楚,西 盪涼域,殊方之外,慕義而至。於是偃兵息甲,修立文 學,登延儁造,酬諮政事,夢想賢哲,思遇其人,訪諸有 司,以求名士。咸稱「范陽盧元等四十二人,皆冠冕之 胄,著問州邦,有羽儀之用。親發明詔,以徵元等,乃曠 官以待之,懸爵以縻之。」其就命三十五人,自餘依例。 州郡所遣者,不可稱記。爾乃髦士盈朝,而濟濟之美 興焉。昔與之俱蒙斯舉,或從容廊廟,或游集私門,上 談公務,下盡忻娛,以為千載一時,始于此矣。日月推 移,吉凶代謝,同徵之人,凋殲殆盡。在者數子,然復分 張,往昔之忻,變為悲慼。張仲業東臨營州,遲其還返, 一敘于懷。齊矜于垂歿之年,寫情于桑榆之末。其人 不幸,復至殞歿。「在朝者皆後進之士,居里者非疇昔 之人,進涉無寄心之所,出入無解顏之地,顧省形骸, 所以永嘆而不已。夫《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亦可以長 言寄意。不為文二十年矣,然事切于心,豈可默乎?」遂 為之頌。詞曰:「紫氣干霄,群雄亂夏,王龍徂征,戎車屢 駕,掃盪游氛,克剪妖霸,四海從風,八垠漸化。政教無 外,既寧且一,偃武櫜兵,唯文是恤。」帝乃旁求,搜賢舉 逸,巖隱投竿,異人並出。亹亹盧生,量遠思純,鑽道據 德,游藝依仁。旌弓既招,釋褐投巾,攝齊升堂,嘉謀日 陳。自東徂南,躍馬馳輪,僭憑影附,劉以和親,茂祖煢 單,夙罹不造,克己勉躬,聿隆家道,敦心《六經》,遊思文 藻,終辭寵命,以之自保,燕常篤信,百行靡遺,位不苟 進,任理棲遲,居沖守約,好讓善推,思賢樂古,如渴如 饑。子翼致遠,道賜悟深,相期以義,相和若琴,並參幕 府,俱發德音,優游卒歲,聊以寄心,祖根運會,克光厥 猷,仰緣朝恩,俯因德友,功雖後建,祿實先受,班同舊 臣,位並群后,士衡孤立,內省靡疚,言不崇華,交不遺 舊,以產則貧,論道則富。所謂伊人,實邦之秀。卓矣友 規,稟茲淑量,存彼大方,擯此細讓,神與理宜,形隨流 浪,雖屈王侯,莫廢其尚。趙實名區,世多「奇士,山岳所 鍾,挺生三李。矯矯清風,抑抑容止,初九而潛,望雲而 起。詵尹西都,靈惟作傅,垂訓皇宮,載理雲霧。熙雖中 夭,跡階郎署,餘塵可挹,終亦顯著。仲業淵長,雅性清 到,憲章古式,綢繆典誥。時值險艱,常一其操,納眾以 仁,訓下以孝,化被龍川,民歸其教。」邁則英賢,侃亦稱 選,聞達邦家,名行素顯,志在兼濟,豈伊獨善。繩匠弗 顧,功不獲展。劉許履忠,竭力致躬。出能騁說,入獻其 功。輶軒一舉,橈燕下崇,名彰魏世,享業亦隆。道茂夙 成,弱冠播名,與朋以信,行物以誠。怡怡昆弟,穆穆家 庭。發響九皋,翰飛紫冥。頻在省闥,亦司于京。刑以之 中,政以之平。猗歟彥鍳,思參文雅。率性任真,器成非 假。靡矜于高,莫恥于下。乃謝朱門,歸跡林野。宗敬延 譽,號為「四儁。」華藻雲飛,金聲夙振。中遇沈痾,賦詩以 迅。忠顯于辭,理出于韻。高滄朗達,默識淵通。領新悟 異,發自心胸。質侔和璧,文炳雕龍。燿姿天邑,衣錦舊 邦。士元先覺,介焉不惑。振袂來庭,始賓王國。蹈方履 正,好是繩墨。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孔稱游夏,漢美淵 雲。越哉伯度,出類踰群。司言祕閣,作牧河汾。移風易 俗,理亂解紛。融彼滯義,渙此潛文。儒道以析,九流以 分。崔宋二賢,誕性英偉,擢類閭閻,聞名象魏。蹇蹇儀 形,邈邈風氣。達而不矜,素而能賁。潘符摽尚,杜熙好 和。清不潔流,渾不同。波絕希龍津,止分常科,幽而逾 顯,損而逾多。張綱柔謙,叔術正直。道雅洽聞,弼為兼 識。拔萃衡門,俱漸鴻翼。發憤忘飧,豈要斗食。率禮從 仁,罔愆于式。失不繫心,得不形色。郎苗始舉,用均已 試。智足周身,言足為治。性協于時,情敏于事。與今而 同,與古曷異。物以利移,人以酒昏。侯生潔己,唯義是 敦。日縱醇醪,逾敬逾溫。其在私室,如涉公門。季才之 性,柔而執兢。「屆彼南秦,申威致命。誘之以權,矯之以 正。帝道用光,邊土納慶。群賢遭世,顯名,有代。志竭其 忠,才盡其概。體襲朱裳,腰紉雙佩。榮曜當時,風高千 載。君臣相遇,理實難階。昔因朝命,與之克諧。披衿散 想,解帶舒懷。此昕如昨,存亡奄乖。靜言思之,中心九 摧。揮毫頌德,澘爾增哀。」按《崔鑒傳》,「鑒字神具,博陵 安平人。父綽,少孤,學行修明,有名于世。與盧元、高允、 李靈等俱被徵。」語在《允傳》。按《游雅傳》,「雅字伯度,小 名黃頭,廣平任人也。少好學,有高才。世祖時,與渤海 高允等俱知名,徵拜中書博士。允著《徵士頌》,殊為重 雅。」事在《允傳》。按《邢巒傳》:「巒字洪賓,河間鄭人也。五 世祖嘏,石勒頻徵不至。」嘏無子,巒高祖蓋自旁宗入後。蓋孫穎,字宗敬,以才學知名。世祖時,與范陽盧元、 渤海高允等同時被徵。後拜中書侍郎,假通直常侍、 寧朔將軍、平城子。

前廢帝普泰元年詔天下禮召德孝仁賢忠義志信之士

[编辑]

按:《魏書前廢帝本紀》:「普泰元年三月庚寅,詔天下有 德孝仁賢忠義志信者,可以禮召赴闕;不應召者,以 不敬論。」

北周

[编辑]

武帝保定 年詔徵梁沈重至京師

[编辑]

按《周書武帝本紀》,不載。按《沈重傳》,「重字德厚,吳興 武康人也。性聰悟,有異常童。弱歲而孤,居喪合禮。及 長,專心儒學,從師不遠千里,遂博覽群書,尤明《詩》《禮》 及《左氏春秋》。梁大通三年,起家王國常侍。梁武帝欲 高置學官,以崇儒教,中大通四年,乃革選,以重補國 子助教。大同二年,除五經博士。梁元帝之在藩也,甚 歎」異之。及即位,乃遣主書何武迎重西上。及江陵平, 重乃留事梁主蕭察,除中書侍郎,兼中書舍人。累遷 員外散騎侍郎、廷尉卿,領江陵令。還,拜通直散騎常 侍、都官尚書,領羽林監。察又令重于合歡殿講《周禮》。 高祖以重經明行修,迺遣宣納上士柳裘至梁徵之。 仍致書曰:「皇帝問梁都官尚書沈重,觀夫八聖六君, 七情十義,殊方所以會軌,異代于是率由,莫不趣大 順之遙途,履中和之盛致。及青緗起焰,素篆從風,文 逐世疏,義隨運舛。大禮存于玉帛之間,至樂形于鐘 鼓之外。雖分蛇聚緯,郁郁之辭蓋闕;當塗典午,抑抑 之旨無聞。有周開基,爰蹤聖哲,拯蒼生之已淪,補文 物之將墜。天爵具修,人」紀咸理。朕夤奉神器,恭惟寶 闕,常思復禮,殷周之年,遷化唐虞之世,懼三千尚乖 於治俗,九變未葉於移風,欲定畫一之文,思杜二家 之說。知卿學冠儒宗,行標士則,卞寶復潤於荊陰,隨 照更明於漢浦。是用寤寐增勞,瞻望軫念,爰致束帛 之聘,命翹車之招,所望鳳舉鴻翻,俄而萃止。明斯隱 滯,合彼「異同。《上庠》弗墜於微言,《中經》罔闕於逸義。近 取無獨善之譏,遠應有兼濟之美,可不盛歟!昔申涪 鮐背,方辭東國;公孫黃髮,始造西京。遂使道為藝基, 功參治本。今者一徵,諒兼其二。若居形聲而去影響, 尚迷邦而忘觀國,非所謂也。」又敕襄州總管衛公直 敦喻遣之。在途供給,務從優厚。保定末重,至于京師, 詔令討論《五經》,并校定鐘律。

[编辑]

高祖開皇 年詔徵山東義學之士

[编辑]

按《隋書高祖本紀》,不載。按《馬光傳》,光字榮伯,武安 人也。少好學,從師數十年,晝夜不息,圖書讖緯,莫不 畢覽,尤明《三禮》,為儒者所宗。開皇初,高祖徵山東義 學之士,光與張仲讓、孔籠、竇士榮、張黑奴、劉祖仁等 俱至,並授太學博士,時人號為「六儒。」然皆鄙野無儀 範,朝廷不之貴也。士榮尋病死,仲讓未幾告歸鄉里, 著書十卷,自云:「此書若奏我,必為宰相。」又數言元象 事,州縣列上其狀,竟坐誅。孔籠、張黑奴、劉祖仁未幾 亦被譴去,唯光獨存。嘗因釋奠,高祖親幸國子學,王 公以下畢集。光升座講《禮》,啟發章門。已而諸生以次 論難者十餘人,皆當時碩學。光剖析疑滯,雖辭非俊 辨,而理義弘贍,論者莫測其淺深,咸共推服。上嘉而 勞焉。

[编辑]

高宗顯慶元年詔河南北江淮以南州縣採訪才傑以禮發遣

[编辑]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顯慶元年十 月手詔曰:『朕受命上元,嗣膺下武。每肅恭冕旒,延想 英奇。俯振鷺而企貞臣,仰飛鴻而慕良輔。雲臺側席, 玉管屢移;宣室整衣,金壺亟改。寥寂靡覿,鑒寐興懷。 比年雖嘗進舉,遂無英俊,猶恐棲巖穴而韜奇,樂丘 園而晦影。宜令河南、河北、江淮以南州縣,或偉俗之 英,聲馳管樂;或濟時之器,價逸蕭張。學宰帝師,材堪 棟輔者,必當任之不次。可明加採訪,務盡才傑,州縣 以禮發遣』。」

咸亨二年冬十月搜揚明達禮樂之士

[编辑]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云云。

按《冊府元龜》,咸亨二年十月詔曰:「禮樂之道,其來尚 矣。朕誕膺明命,克光正曆,思隆頌聲,以康至道。而屈 臺闡訓,猶乖損益之容;大樂登歌,徒紀鏗鏘之韻。良 以教虧綿蕝,學闕瞽宗,興言盛業,寤歎盈抱。然則幽 誠所著,縱九皋而必聞;忠信且存,在十室而無棄。但 慮習俎之彥,韞跡于閭閻;辨鐸之英,韜深于林藪。夫」 良玉無脛,求之斯來;真龍難睹,好之而至。其四方士 庶,極丘園栖隱,有能明習禮經,詳究音律,于行無遺, 在藝可錄者,宜令州縣搜揚博訪,具以名聞。

元宗開元元年即先天二年詔所在長官訪求隱逸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先天二年六

[编辑]
月,詔曰:「致化之道,必於求賢,得人之要,在於徵實。頃
考證
雖屢存賁帛,無輟翹車,而駿骨空珍,真龍罕覯,豈才

之難遇,將舉或未精。且人匪易知,取不求備,瑰琦失 於俗譽,韜晦嘆於後時。宜其傳詢州里,明揚幽側,使 管庫無遺,薖軸或舉。其諸州有抱器懷才、不求聞達 者,命所在長官訪名奏聞,武勇者具言謀略,文學者」 指陳藝業,務求實用,以副予懷。

開元五年,詔「有嘉遁幽棲,養高不仕者,州牧各以名 薦。」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開元六年二月甲戌。禮幣。徵嵩山隱士盧鴻。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云云。按 《盧鴻一傳》:開元六年詔曰:「盧鴻一應辟而至,訪之至 道,有會淳風。爰舉逸人,用勸天下。特宜授諫議大夫。」 鴻一固辭。又制曰:「昔在帝堯,全許繇之節;緬惟大禹, 聽伯成之高。則知天子有所不臣,諸侯有所不友。」遯 之時義大矣哉!嵩山隱士盧鴻一,抗節幽遠,凝情篆 素,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雲臥林壑,多歷年 載。《傳》不云乎:「舉逸民而天下歸心焉。」是乃飛書巖穴, 備禮徵聘,方佇獻替,式弘政理,而矯然不群,確乎難 拔。靜己以鎮其操,洗心以激其流。固辭榮寵,將厚風 俗,不降其志,用保厥躬。會稽嚴陵,未可名屈;太原王 霸,終以病歸。宜以諫議大夫放還山林,歲「給米百石, 絹五十匹,充其藥物,仍令府縣送隱居之所。若知朝 廷得失,具以狀聞。」按本紀作盧鴻列傳作盧鴻一名異事同姑照原本載之 開元十一年制。「委府縣搜揚隱逸。」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一年正月 丁卯制:「其有沉淪草澤,抱德棲遲,並委府縣搜揚。」 開元十四年,詔以徐州處士王希夷守國子博士,崔 泌太子冼馬。又令都督刺史訪擇丘園之俊。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王希夷傳》:「希夷, 徐州滕人。孤貧好道。父母終,為人牧羊,收傭以供葬。 葬畢,隱于嵩山,更居兗州徂徠山中。及元宗東巡,敕 州縣召以禮徵。召至駕前,年已九十六。上令中書令 張說訪以道義,宦者扶入宮中,與語甚悅。開元十四 年,下制曰:『徐州處士王希夷,絕學棄知,抱一居貞。久 謝』」囂塵,獨往林壑。朕為封巒展禮,側席旌賢,賁然來 思,應茲嘉召。雖紆綺季之跡,已過伏生之年,宜命秩 以尊儒,俾全高于尚齒。可朝散大夫守國子博士,聽 致仕還山。州縣春秋致束帛酒肉,仍賜衣一副,絹一 百疋。

按《冊府元龜》,開元十四年敕曰:「前刑部員外郎、嵩陽 觀道士崔泌,門承貴仕,志慕元宗。頃辭簪紱之榮,遂 託囂塵之外,棲遲隱釣,獨往忘歸。雖高尚之風,雅正 于浮俗;而旌賁之道,申寵于幽人。宜迴紫洞之遊,俾 在青官之列。可太子洗馬。」十月,詔曰:「朕夢想賢才,咨 謀列嶽,遂因封祀,發詔搜揚。昨所臨御道場,親加策 問,不稱所薦,其數則多。乃聞膏粱之人,逓相招致;丘 園之俊,罕見褒陞,豈朕旁求之意也。宜令都督刺史 更審訪擇,具以名薦。」

開元二十七年,詔:「草澤有殊才異行,所繇長官以禮 徵送。」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二十七年二 月詔曰:「草澤間有殊才異行,文堪經國、為眾所知,不 求聞達者,所繇長官以禮徵送。」

天寶三載制所在長官以禮徵送高蹈不仕者

[编辑]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天寶三載十 二月祀九宮禮畢,制曰:「朕惟熙庶績,博訪逸人,豈惟 振拔滯淹,以期于大用,亦欲褒崇高尚,將敦于風俗。 虛佇之懷,蓋在于此。其高蹈不仕,遁跡丘園,為遠近 所知,未經薦舉者,委所在長官以禮徵送。」

天寶四載,引見高蹈不仕舉人,賜物授官有差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四載五月,引 諸州高蹈不仕舉人見。詔曰:「君子之道,所以正心志, 全貞吉也;逸人之學,所以勵天下,激浮躁也。朕每崇 先訓,以道化人,思致栖貞之士,用光咸在之列。是以 頻降束帛,冀空巖藪。虛懷式佇,明發不忘。卿等來應 辟命,遠」致城闕。《周文》多士,既葉于旁求;虞舜疇咨,亦 在于僉議。爰命臺省,詢于道業,或善行無跡,名實難 窺;或大器晚成,春秋尚冨。津涯未測,輪桷何施?事且 隔於行藏,道以分於出處。其馬曾、常廣心、賀蘭迪等 三人,宜待後處分。崔從一、王允貽、韓宣、胡祭、趙元獎 等五人,年鬢既高,稍宜優異,宜各賜綠衣一「副,物二 十段,餘並賜十段。不奪隱淪之志,以成高尚之美。並 宜坐食訖,如去,仍依前給公乘。」還郡。數日,增曾為左 拾遺,廣心、蘭迪並為金吾衛兵曹。

天寶十載。詔所在長官。審加訪擇遺逸具名錄奏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載正月詔。 「朕每搜羅賢俊。旌賁丘園。猶慮遁跡藏名。安卑守位。 朕言及此。寤寐思焉。其諸色人中有懷才抱器未經 薦舉者。委所在長官審加訪擇。具名錄奏。」

天寶十三載詔。徵求或遺僻陋。委郡縣精加銓擇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三載二月 詔。「自臨御已來。四十餘年。棫樸延想。寤寐求賢。林藪 無遺。旌招不絕。猶慮升平已久。學業增多。至于徵求 或遺僻陋。其博通墳典。洞曉元經。清白著聞。詞藻宏 麗。軍謀出眾。武藝絕倫者。任于所在自舉。仍委郡縣 長官」精加銓擇,必取才實相副者奏聞。

肅宗乾元元年以郊恩詔吏兵二部作徵召條目奏聞

[编辑]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乾元元年四 月,郊祀禮畢,翌日御丹鳳門,大赦天下。詔曰:「草澤及 卑位之間,有不求聞達,未經推薦者,一藝以上,恐遺 俊乂。令兵部、吏部作徵召條目奏聞。」

乾元三年,徵山人祝素琚為諫議大夫。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三年二月,徵 太白山人祝素琚,拜諫議大夫。」

代宗廣德元年詔行在側近府州長官搜舉遺逸以禮資遣

[编辑]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廣德元年十 二月詔曰:「理道同歸,求賢是急。非人不乂,辟士是勤。 招以弓車,設其壇席,且憂薖軸,如待神明。朕臨御多 方,誕敷至化,慮遺巖穴,載佇雲津,知白珩之非寶,降 元纁於下體。一自鳴鑾關外,駐驛陝郭,每念明揚,深 勞寤寐。聽正言以除國病,思碩德以定人訛。而猶高 士」鴻冥,幽人豹隱,將朕之不德,而禮或有遺,望干旄 之忠告,仰《少微》以嘆息。眇然惕勵,固覽河山,藿食薇 歌,往而不返,永懷賢者,朕甚恧焉。今將意達巢居,誠 通卜兆,一麾必起,四皓爰來,敦其素風,成我王道。宜 令行在側近府州長官,搜舉遺逸。其有懷才抱器,高 蹈不仕,精加訪擇,必以名薦,仍須以禮「資遣,送赴行 在。賁於丘園,待以郎署,務令申勸,悉朕意焉。」

德宗興元元年詔有隱居行義者長吏具名奏聞

[编辑]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興元元年正 月,帝在奉天行在,大敕改元天下有隱居行義,晦跡 丘園者,委長吏具名奏聞。」

貞元四年徵劉益為左贊善大夫陽城為諫議大夫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德宗本紀貞元

[编辑]

四年六月,徵夏縣處士。先除著作郎陽城為諫議大 夫。城以褐衣詣闕,上賜之章服而後召。按《陽城傳》: 「城隱于中條山,遠近慕其德行。李泌聞其名,親詣其 里訪之,與語甚悅。泌為宰相,薦為著作郎。德宗令長 安縣尉楊寧齎束帛詣夏縣所居而召之。城乃衣褐 赴京,上章辭讓。德宗遣中書持章服衣之而後召,賜 帛」五十匹。尋遷諫議大夫。初,未至京,人皆想望風采, 曰:「陽城山人能自苦刻,不樂名利。今為諫官,必能以 死奉職。」人咸畏憚之。

按《冊府元龜》:「貞元四年四月,以處士劉益為左贊善 大夫致仕。未歸之間,且於國子監安置。」

貞元十一年。諸州准例薦隱士蔡廣成等,給公乘,赴 京敘用。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德宗本紀》:「十一 年三月丙申,諸州准例薦隱居丘園、不求聞達蔡廣 成等九人,各受試官,令給公乘,到京日量才敘用。」按冊

《府元龜》作「蔡武等九人。」

憲宗元和元年徵李渤為左拾遺不至

[编辑]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按《李渤傳》:「渤字濬之,魏橫 野將軍申國公發之裔。父鈞,殿中侍御史,以不能養 母廢於世。渤恥之,不肯仕,刻志於學,與仲兄涉偕隱 廬山。嘗以列禦寇拒粟,其妻怒,是無婦也。樂羊子捨 金,妻讓之,是無夫也。乃摭古聯德高蹈者,以楚接輿、 老萊子、黔婁先生、於陵子、王仲孺、梁鴻六人,圖象讚 其」行,因以自儆。久之,更徙少室。元和初,戶部侍郎李 巽、諫議大夫韋況交章薦之,詔以右拾遺召,於是河 南少尹杜兼遣吏持詔幣即山敦促。渤上書謝:「昔《屠 羊說》有言:『位三旌,祿萬鍾』,知貴於屠羊,然不可使吾 君妄施。彼賤賈也,猶能忘己愛君,臣雖欲盜榮以濟 所欲,得無愧屠羊乎?」不拜。洛陽令韓愈《遺書》曰:「有詔 河南敦諭拾遺公,朝廷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鳥,始 見爭先,睹之為快。方今天子仁聖,小大之事,皆出宰 相,樂善言,如不得聞。自即大位,凡所出而施者,無不 得宜。勤儉之聲,寬大之政,幽閨婦女,草野小子,飽聞 而厭道之。愈不通於古,請問先生,茲非太平世歟?加 又有非人力而至者。年穀屢熟,符貺委至,干紀之奸, 不戰而拘纍;彊梁之凶,銷鑠縮栗,迎風而委伏。其有 一事未就,正視若不成人,四海所環,無一夫甲而兵 者。若此時也,拾遺公不疾起,與天下士樂而享之,斯 無時矣。昔孔子知不可為,而為之不已,跡接於諸侯 之國。今可為之時,自藏深山,牢關而固拒,即與仁義 者異守矣。想拾遺公冠帶就車,惠然肯來,舒所畜積, 以補綴盛德之闕,利加于時,名垂將來,踴躍懷企,頃 刻以冀。又切聞朝廷議必起拾遺公,使者往,若不許, 即河南必繼以行。拾遺徵若不至,更加高秩。如是辭少就多,傷於廉而害於義,拾遺公必不為也。」善人進 其類,皆有望於公,公不為起,是使天子不盡「得良臣, 君子不盡得顯位,人庶不盡被惠利,其害不為細。必 審察而諦思之,務使合於孔子之道乃善。」渤心善其 言,始出家東都,每朝廷有闕政,輒附章列上。

按:《舊唐書憲宗本紀》:「元和元年九月癸丑,以山人李 渤為左拾遺,徵不至。」

元和九年,徵李渤為著作郎。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按《李渤傳》:「元和九年,討淮 西,渤上平賊三術:一曰感,二曰守,三曰戰。感不成不 失為守,守不成不失為戰。」又上《禦戎新錄》,「乃以著作 郎召,渤遂起。」

按《舊唐書李渤傳》:「九年,以著作郎徵之,詔曰:『特降新 恩,用清舊議』。渤於是赴官。」

穆宗長慶四年召李源為諫議大夫不赴

[编辑]

按《唐書穆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長慶四年七 月,以前河南府參軍李源,為諫議大夫源澄之子,代 宗授河南參軍。源遂絕酒肉,不婚娶,不役僮僕。至是 月,帝命中使齎手詔一封、絹二百疋,赴東都賜之。九 月,源上陳情表,且讓所賜絹,以衰耄竟不赴召。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