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銓衡典/第040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四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銓衡典
第四十卷目錄
官制部彙考十八
遼二〈總〉
銓衡典第四十卷
官制部彙考十八
[编辑]遼二
[编辑]按:《遼史百官志》:北面屬國官。遼制,屬國屬部官,大者 儗王封,小者准部使,命其酋長與契丹人區別,而用 恩威兼制,得柔遠之道。考其可知者具如左:
「屬國職名」總目:
「某國大王。」 「某國于越。」
「某國左相」, 「某國右相。」
某國《惕隱》,亦曰「司徒。」 某國太師。
某國太保。 某國司空,本名《闥林》。 「某國某部節度使司。」
某國某部節度使。 某國某部節度副使。 某國詳穩司。
某國詳穩。 某國都監。
《某國將軍》。 《某國小將軍》。
大部職名並同屬國, 「諸部」職名並同部族。 女直國《順化王府》。
景宗保寧九年,女直國來請宰相、夷離堇之職,以次 授者二十一人。聖宗統和八年,封女直阿海為順化 王,亦作《阿改》。天祚天慶二年,有順國女直阿鶻產大 王。
北女直國大王府。 南女直國大王府。
曷蘇館路女直國大王府,亦曰「合蘇袞部女直王」,又 曰「合素女直王」,又曰「蘇館都大王。」聖宗太平六年,曷 蘇館諸部許建旗鼓。
長白山女直國大王府。聖宗統和三十年,長白山三 十部女直乞授爵秩。
《鴨淥江》女直大王府。 「《瀕海女直國》大王府。」 《阻卜國》大王府。
阻卜扎剌部節度使司。
阻卜諸部節度使司。聖宗統和二十九年置。
阻卜別部節度使司。
西阻卜國大王府。 北阻卜國大王府。
西北阻卜國大王府。 乞粟河國大王府。
城屈里國大王府。
「朮不姑」,國大王府亦曰「述不姑」,又有「直不姑。」
阿薩蘭回鶻大王,亦曰「阿思懶王府。」
回鶻國單于府。興宗重熙二十二年,詔回鶻部副使 以契丹人充。
《沙州回鶻》「燉煌郡王」、 《甘州回鶻》大王府。
高昌國大王府。 党項國大王府。
西夏國,西平王府。 《高麗》國王府。
《新羅國王府》。 《日本國王府》。
《吐谷渾國王府》。 《吐渾國王府》。
轄戞斯國王府。 《室韋國》王府。 黑《車子》《室韋國王》府。 《鐵驪國王府》。
《靺鞨》國王府。 《沙陀》國王府。
《濊貊國王府》。 《突厥》國王府。
《西突厥國王府》, 《斡朗》改「國王府。」
迪烈德國王府。亦曰「敵烈」,亦曰「迭烈德。」
于厥國王府。
越離睹國王府,亦曰「斡離都。」
阿里國王府。 《襖里國王府》。
朱灰國王府。 《烏孫國》王府。
《于闐國王府》。 《獅子國王府》。
大食國王府。 《西蕃國王府》。
大蕃國王府、 小蕃國王府。
吐蕃國王府。 阿撒里國王府。
波剌國王府。 惕隱國王府。
《仙門國王府》。 《鐵不得》國王府。
《鼻國》《得》國王府。 《轄剌國》《只》國王府。
《賃烈國王府》。 《獲里國王府》。
《怕里國王府》。 《噪溫國王府》。
阿《缽頗得國王府》。 阿《缽押國王府》。
《紝沒里國王府》。 《要里國王府》。
徒睹古國,王府亦曰《徒魯古》。
素撒國王府。 《夷都袞》國王府。
《婆都魯國王府》。 《霸斯黑國王府》。
《達離諫國王府》。 《達盧古》國王府。
三河國王府 覈列:國王府。 《述律子》國王府。 《殊保》國王府《蒲泥》國王府。 《烏里》國王府。
已上諸國
蒲盧《毛朵部大王府》。 《回跋部》大王府。
《喦毋》部大王府。
黃龍府。女直部大王府。道宗太康八年,賜官及印。 「吾禿婉部大王府。 烏隈《于厥》部大王府。」 婆離八部大王府。
于厥里部族大王府。太宗會同三年,賜旗鼓。
已上大部
生:「《女直》部」 《直不姑部》。
《狐山部》。 《拔思毋部》。
茶扎剌部。 粘八葛部。
耶睹刮部。 耶迷只部。
撻朮不姑部。 渤海部。
西北渤海部。 達里得部。亦曰「達離底。」 烏古部。 隈烏古部。
《三河》烏古部。 烏隈烏骨里部。
敵烈部。 迪離畢部。
涅剌部。 烏濊部。
已上三部隸「夫人婆底里」 東北路管押司。
鉏德部。 諦居部。亦曰「諦舉部。」 涅剌奧愧部。 八石烈敵烈部。
「迭剌葛部。」 「兀惹部。亦曰烏惹部。」 「党項部。」 「隗行党項部。」
山「南党項部。 北大濃兀部。」
南大濃兀部。 《九》石烈部。
《嗢娘》改部。 《鼻骨德》部。
退欲德部。 涅古部。
《遙思拈部》。
劃離部。聖宗統和元年,劃離部「請今後詳穩於當部 人內選授。」不許。
四《部族部》。 《四蕃部》。
「三國部。」 《素昆那》「山東部。」
胡毋思山部。 盧不姑部。
《照姑部》 《白可久部》。
俞魯古部。 《七火》室韋部。
黃皮室韋部 「《瑤穩》部。」
嘲穩部 二《女古部》。
蔑思乃部。 麻達里別古部。
梅里急部。 斡魯部。
榆里底乃部。 「率類部。」
五部:蕃部。 蒲奴里部。
閘古胡里扒部。
已上諸部
南面。
契丹國自唐太宗置都督、刺史,武后加以王封,元宗 置經略使,始有唐官爵矣。其後習聞河北藩鎮受唐 官名,於是太師、太保、司徒、司空施于部族。太祖因之。 大同元年,世宗始置北院樞密使。明年,世宗以高勳 為南院樞密,則樞密之設,蓋自太宗入汴始矣。天祿 四年,建政事省,於是南面官僚可得而書。其始漢人 樞密院兼尚書省,吏兵刑有承旨,戶、工有主事,中書 省兼禮部,別有戶部使司,以營州之地加幽、冀之半, 用是適足矣。中葉彌文、耶律楊六為太傅,知有三師 矣;忽古質為太尉,知有三公矣;於韓古得為常侍;劉 涇為禮部尚書,知有門下尚書省矣。庫部、虞部、倉部 員外出使,則知備郎官列宿之員;室昉監修,則知國 史有院。程翥舍人,則知「起居有注。」邢抱朴承旨。王言 敷學士,則知有翰林內制。張幹政事舍人,則知有中 書外制。大理、司農有卿,國子、少府有監,九卿列監見 矣。金吾、千牛有大將,十六列衛見矣。太子上有師保, 下有府率,東宮備官也。節度、觀察、防禦、團練、刺史,咸 在方州,如唐制也。凡唐官可考見者,列具于篇,無徵 者不書。
南面朝官。
遼有北面朝官矣,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復 設南面三省、六部、臺、院、寺、監、諸衛、東宮之官,誠有志 帝王之盛制,亦以招徠中國之人也。三師府本名「三 公」,漢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故稱三師 太師。穆宗應曆三年見太師《唐骨德》。
太傅。太宗會同元年命馮道守太傅。
「太保。」會同元年,劉煦守太保。
少師耶律資忠《傳》見「少師蕭把哥。」
少傅、 少保
掌印:耶律乙辛,重熙中,掌太保印。
三公府,先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後漢更名大司徒、 大司馬、大司空,太尉、司徒、司空又名「三司。」
太尉。太宗天顯十一年見太尉趙思溫。
司徒。世宗天祿元年見「司徒」,劃設。
司空。聖宗,統和三十年見司空邢抱質。
漢人樞密院,本兵部之職,在周為大司馬,漢為太尉唐季宦官用事,內置樞密院,後改用士人。晉天福中 廢,開運元年復置。太祖初有漢兒司,韓知古總知漢 兒司事。太宗入汴,因晉置樞密院,掌漢人兵馬之政, 初兼尚書省。
樞密使。太宗大同元年見樞密使李崧。
知樞密使事 知樞密院事。
「樞密副使。」楊遵勗,咸雍中為樞密副使。
同知樞密院事。聖宗太平六年見同知樞密院事耶 律迷離己。
知樞密院副使事。楊晳,興宗重熙十二年知樞密院 副使事。
樞密直學士。聖宗統和二年見樞密直學士。郭嘏 樞密都承旨。聖宗開泰九年見樞密都承旨。韓紹芳 樞密副承旨。《楊遵勗》,重熙中為樞密副承旨。
吏房承旨, 兵、刑房承旨。
戶房主事 廳房主事即《工部》。
中書省,初名政事省,太祖置官。世宗天祿四年,建政 事省。興宗重熙十三年,改中書省。
中書令《韓延徽》,太祖時為政事令《韓知古》,天顯初為 中書令。會同五年。又見政事令趙延壽。
大丞相。太宗大同元年見大丞相趙延壽。
左丞相。聖宗太平四年見左丞相張儉。
右丞相。聖宗開泰元年見右丞相馬保忠。
知中書省事。蕭孝友,興宗重熙十年知中書省事 中書侍郎《韓資讓》,壽隆初為中書侍郎。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祖加王都同政事門下平章 事。太宗大同元年見平章事張礪。
參知政事。聖宗統和十二年見參知政事邢抱朴。 堂後官。太平二年見堂後官張克恭。
主事。
守當官並見耶律儼《建官制度》。
令史。耶律儼,道宗咸雍三年為中書省令史。
中書舍人院。
中書舍人。室昉,景宗保寧間為政事舍人。道宗咸雍 三年見「中書舍人馬鉉。」
右諫院。
右諫議大夫。聖宗統和七年見諫議大夫馬得臣。 《右補闕》。
右拾遺劉景穆宗應曆初為右拾遺。
門下省。
侍中。趙思忠,《太宗會同》中為侍中。
常侍。興宗重熙十四年見常侍斡古得。
散騎常侍馬人望,天祚乾統中為左散騎常侍、 給事中。聖宗統和二年見「給事中郭嘏。」
「門下侍郎。」楊晳,清寧初為門下侍郎, 起居舍人院。
起居舍人。聖宗開泰五年見起居舍人程翥。
知起居注。耶律敵烈,重熙末知起居注。
起居郎。杜防,開泰中為起居郎。
左諫院:
左諫議大夫、 左補闕
左拾遺。統和三年見「左拾遺劉景。」
通事舍人院。
通事舍人。統和七年見「通事舍人李琬。」
符寶司。
符寶郎。耶律玦,重熙初為符寶郎。
東上閤門司。太宗會同元年置。
東上閤門使韓延徽傳見「東上閤門使鄭延豐 東上閤門副使。」
西上閤門司。
西上閤門使。統和二十一年見「西上閤門使。」丁振 西上閤門副使。
東頭承奉班。
東頭承奉官。韓德讓,景宗時為東頭承奉官。
西頭承奉班。
西頭承奉官:
通進司。
左通進。
右通進。耶律瑤質,景宗時為右通進。
登聞鼓院:
登聞鼓使:
匭院。
知匭院使。太平三年見知匭院事杜防。
誥院。
誥院給事。耶律鐸斡,重熙末為誥院給事。
尚書省。「太祖嘗置左右尚書。」
尚書令蕭思溫景宗保寧初為尚書令。
左僕射。太祖初,《康默記》為左尚書,三年見左僕射韓 知古。
右僕射。太宗會同元年見右僕射烈束。
左丞武白為「尚書左丞」 ;右丞左司郎中、 右司郎中。
左司員外郎、 「右司員外郎。」
《六部職名總目》:
某部:
某部尚書。聖宗開泰元年見吏部尚書劉績。
某部侍郎。王觀興宗重熙中為兵部侍郎。李澣穆宗 朝累遷工部侍郎。
「某部郎中。」劉輝,道宗大安末為禮部郎中。
某部員外郎。開泰五年見禮部員外郎王景運。 某部郎中。聖宗統和九年見虞部郎中崔祐諸曹郎 官,未詳。
御史臺。太宗會同元年置。
御史大夫。會同九年見御史大夫耶律解里。
御史中丞。
侍御。重熙七年見南面侍御壯骨里。
殿中司。
殿中。聖宗開泰元年見殿中高可恆。
殿中丞。
尚舍局見《遼朝雜禮》。
奉御。
尚乘局奉御 尚輦局奉御。
尚食局奉御 《尚衣局奉御》。
翰林院。掌天子文翰之事。
翰林都林牙。興宗重熙十三年見翰林都林牙耶律 庶成。
南面林牙耶律磨魯古,聖宗統和初為南面林牙、 翰林學士承旨。《趙延壽傳》見翰林學士承旨。張礪 翰林學士。太宗大同元年見和凝為翰林學士、 翰林祭酒。韓德崇,景宗保寧初為翰林祭酒。
知制誥室昉,太宗入汴,詔知制誥。
翰林畫院:
翰林畫待詔。聖宗開泰七年見「翰林畫待詔陳升, 翰林醫官。」天祚保大二年見提舉翰林醫官李奭, 國史院。
監修國史。聖宗統和九年見「監修國史室昉。」
史館學士。景宗保寧八年見「史館學士。」
「史館修撰。」劉輝,大安末為史館修撰。
修國史耶律玦,重熙初修《國史》。
宣政殿。
宣政殿學士。穆宗應曆元年見宣政殿學士李澣。 《觀書殿》。
觀書殿學士。王鼎,壽隆初為觀書殿學士。
昭文館:
昭文館直學士楊《遵勗》子晦為昭文館直學士、 崇文館。
崇文館大學士。韓延徽,太祖時為崇文館大學士、 乾文閣。
乾文閣學士王觀,道宗咸雍五年為「乾文閣學士。」 宣徽院,太宗會同元年置。
宣徽使。
知宣徽院事。《馬得臣》,統和初知宣徽院事。
宣徽副使, 同知宣徽使事。
同知宣徽院事。
內省:
內省使。聖宗太平九年,初見「內省使。」
內省副使。
內藏庫:
內藏庫提點。道宗清寧元年見內藏庫提點耶律烏 骨。
內侍省。
黃門令、 內謁者
內侍省押班, 內侍左廂押班。
內侍右廂押班 契丹、漢兒、渤海內侍都知, 左承宣使、 右承宣使
內庫:
都提點內庫。
尚衣庫:
尚衣庫使。
湯藥局:
都提點、勾當湯藥內侍省官並見王繼恩、《趙安仁傳》。 客省,太宗會同元年置。
都客省。興宗重熙十年見「都客省回鶻重哥。」
客省使。會同五年見客省使耶律化哥。
左客省使蕭《護思》,應曆初為左客省使。
右客省使, 客省副使。
《四方館》。
四方館使。高勳,太宗入汴為四方館使。
四方館副使。道宗咸雍五年,詔「四方館副使止以契 丹人充。」
引進司。
引進使。聖宗統和二十八年見引進使韓杞點簽司。
同簽點簽司事。興宗重熙六年見同簽點簽司事耶 律圓寧。
禮信司。
勾當禮信司。興宗重熙七年,見勾當禮信司《骨欲》 禮賓使司。
禮賓使,大公鼎曾祖忠為禮賓使。
寺官《職名總目》:
某卿,「興宗景福元年見崇祿卿李可封。」
某少卿耶律儼子處貞為太常少卿。
某丞 某主簿。
太常寺有博士、贊引、太祝,奉禮郎,協律郎。
《諸署職名總目》:
某署令。 某署丞。
太樂署。 《鼓吹署》。
法物庫《遼朝雜禮》有法物庫,所掌圖籍。
法物庫使, 法物庫副司。
崇祿寺本「光祿寺」,太宗諱改。
衛尉寺。 宗正寺,職在「大惕隱司。」 太僕寺,有乘黃署。
大理寺,有提點。大理寺,有大理正,聖宗統和十二年 置。
鴻臚寺、 司農寺:
諸監《職名總目》:
某太監。興宗景福元年見少府監《馬憚》。
某少監。興宗重熙十七年見將作少監王企。
某監丞 某監主簿。
祕書監。有「祕書郎、祕書郎正字。」
著作局:
著作郎。
著作佐郎。楊晳,《聖宗》太平十一年為著作佐郎 校書郎。楊佶統和中為校書郎。
正字。開泰元年見正字李萬。
司天監有太史令,有司曆、靈臺郎、挈壺正、五官正、丞、 主簿、五官靈臺郎、保章正,司曆、監候、挈壺正、司辰、刻 漏博士,典鐘、典鼓。
國子監上京國子監。太祖置。
祭酒、 司業
監丞、 主簿。
國子學:
博士武白為上京國子博士。
助教。
太府監 少府監。
將作監、 都水監
已上文官
《諸衛職名總目》:
各《衛》。
大將軍。聖宗開泰七年見皇子宗簡。右衛大將軍、 上將軍。王繼忠。統和二十二年加左武衛上將軍。 將軍。太平四年見千牛衛將軍蕭順。
折衝都尉, 《果毅都尉》。
親衛、 勳衛
翊衛 《左右衛》
左右驍衛、 《左右武衛》
左右威衛、 左右領軍衛
左右金吾衛 左右監門衛
左右千牛衛、 左右羽林軍。
「左右龍虎軍」、 「左右神武軍。」
「左右神策軍」、 「左右神威軍。」
已上武官
東宮三帥府凡東宮官,多見《遼朝雜禮》。
太子太師。太宗大同元年見太子太師李崧。
太子太傅。世宗天祿五年見太子太傅趙瑩。
太子太保。大同元年見「太子太保趙瑩。」
太子少師。聖宗太平十一年見太子少師蕭從順。 太子少傅。耶律合里,重熙中為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大同元年見「太子少保馮玉。」
太子賓客院:
太子賓客。
太子詹事院。
太子詹事、 少詹事
詹事丞, 詹事主簿
太子司直司。
太子司直。
左春坊:
太子左庶子。
太子中允。聖宗太平五年見太子中允馮若谷 太子司議郎、 太子左諭德。
太子左贊善大夫。
文學館:
崇文館學士 崇文館直學士太子校書郎。聖宗太平五年見太子校書郎韓灤。 司經局
太子洗馬。劉輝,大安末,為太子洗馬。
太子文學。
太子校書郎。聖宗太平五年見太子校書郎張昱 太子正字。
典設局。
典設郎。
宮門局:
宮門郎:
右《春坊》。
太子右庶子、 太子中舍人。
太子舍人、 太子右諭德
右贊善大夫、 太子通事舍人。
太子家令寺:
太子家令、 丞
主簿。
太子率更寺:
太子率更令、 丞
主簿。
太子僕寺:
太子僕 丞。
主簿。
太子率府《職名總目》:
某率:興宗重熙十四年見「率府率習羅。」
太子左右衛率府、 太子左右司禦率府、 太子左右清道率府、 太子左右監門率府、 太子左右內率府、
已上東宮官
王傅府:
王傅。蕭惟信,重熙十五年為燕趙王傅。
親王內史府:
內史。道宗大康三年見「內史吳家奴。」
長史 參軍。
諸王文學館:
諸王教授。姚景行,重熙中為燕趙國王教授。
諸王伴讀。聖宗太平八年,長沙郡王宗允等奏「選諸 王伴讀。」
已上諸王府官
南面宮官。
漢兒行宮都部署院。亦曰「南面行宮都部署司。」聖宗 開泰九年,改左僕射。
漢兒行宮都部署。開泰七年見「漢兒行宮都部署石 用中。」
漢兒行宮副部署。興宗重熙十五年,見「漢兒行宮副 部署耶律敵烈。」
「知南面諸行宮副部署。」重熙十年見「知南面諸行宮 副部署耶律褭里。」
同知漢兒行宮都部署事。道宗大康三年,見同知漢 兒行宮都部署事蕭撻不也。
同「簽部署司事。耶律儼,大康中為同簽部署司事。 都部署判官。耶律儼,咸雍中為都部署判官。」
十二宮「南面行宮都部署司《職名總目》」:
某宮「漢人行宮都部署。」 「某宮南面副都部署。」 「某宮同知漢人都部署。」
弘義宮、 永興宮。
積慶宮、 《長寧宮》。
《延昌宮》。 《彰愍宮》。
崇德宮、 興聖宮。
延慶宮、 太和宮。
永昌宮、 敦睦宮。
南面京官:
遼有五京,「上京為皇都,凡朝官、京官皆有之,餘四京 隨宜設官,為制不一。」大抵西京多邊防官,南京、中京 多財賦官。五京並置者列陳之,特置者分列於後。 《三京宰相府職名總目》
《左相》, 《右相》。
左平章政事。 右平章政事。
東京宰相府。聖宗統和元年,詔「三京左右相、左右平 章事。」
「中京宰相府」、 《南京宰相府》。
諸京內省客省職名總目:
某京某省使。
某京某省副使。耶律蒲奴,開泰末為上京內客省副 使。
上京內省司。
東京內省司《地理志》:「東京大內,不置宮嬪,唯以內省 使副判官守之。」
《五京諸使職名總目》:
「某京某使」王棠,重熙中為上京鹽鐵使。
知某京某使。張孝傑清寧間知戶部使事某京某副使。劉伸重熙中為三司副使。
同知某京某使事。道宗大康三年見撻不也。同知度 支使事。
某京某判官。聖宗太平九年見「戶部使判官。」
上京鹽鐵使司。 東京戶部使司。
中京度支使司。 南京三司使司。
南京轉運使司。亦曰「燕京運使司。」
西京計司。
五京留守司兼府尹職名總目:
某京留守。行某府尹事。聖宗統和元年見。「上京留守。 行臨潢尹事。」吳王。稍
某京副留守:天祚天慶六年見「東京副留守。」高清臣 知「某京留守事。」蕭惠,開泰二年知「東京留守事。」 「某府少尹」,聖宗太平四年見「臨潢少尹。」鄭弘節 同知某京留守事。太平八年見「中京同知。」耶律野, 同簽某京留守事。《蕭滴洌》,太平六年同簽南京留守 事。
某京留守判官。室昉,天祿中為南京留守判官、 某京留守推官。聖宗開泰元年,見中京留守推官李 可舉。
上京留守司。 東京留守司。
中京留守司。太宗大同元年,命趙延壽為中京留守, 治鎮州。聖宗統和十二年,命室昉為中京留守,治大 定府。
南京留守司。太宗天顯三年升東平郡為南京,治遼 陽。十三年以幽州為南京,治析津。聖宗開泰元年改 幽都府為「析津府。」
西京留守司。
「五京都總管府」職名總目:
某京都總管。知某府事。
同知某府事。聖宗太平五年見同知中京事蕭堯衮、 上京都總管府、 東京都總管府。
中京都總管府、 「南京都總管府。」
西京都總管府。
五京都虞候司《職名總目》:
都虞候。
上京都虞候司。 東京都虞候司。
南京都虞候司。 「西京都虞候司。」
中京都虞候司。
五、「京警巡院」職名總目:
某京警巡使 某京警巡副使。
「上京警巡院。」 「東京警巡院。」
「中京警巡院。」 「南京警巡院。」
西京警巡院。
五京處置使司《職名總目》:
某京處置使。
上京處置司。 東京處置司。
中京處置司。 西京處置司。
南京處置司。
《五京學職名總目》:「道宗清寧五年,詔設學養士,頒經 及傳疏,置博士、助教各一員。」
博士 助教。
《上京學》,上京別有《國子監見朝官》。
東京學:
中京學。中京別有「國子監」,與朝官同。
南京學,亦曰「南京太學」,太宗置。聖宗統和十三年,賜 《水磑莊》一區。
西京學:
已上五京官
上京城隍使司。亦曰「上京皇城使。」
「上京城隍使。」韓德讓,景宗時為上京城隍使。
東京渤海承奉官。聖宗開泰八年,耶律八哥奏「渤海 承奉班宜設官以統之。」因置。
渤海承奉都知押班。
遼陽大都督府。太宗會同二年置。
遼陽大都督。會同二年都督曷魯泊等關。防遼陽東 都。
東京安撫使司。
東京安撫使。
東京軍巡院《地理志》:「東京有歸化營軍千餘人,籍河 朔亡命於此,置軍巡院。」
東京軍巡使。
中京文思院:
中京文思使馬人望父佺為中京文思使。
中京路按問使司。
中京路按問使。耶律和尚,重熙二十四年為中京路 按問使。
中京巡邏使司。
中京巡邏使。耶律古昱,「開泰間為中京巡邏使、 中京大內都部署司。」
中京大內都部署。聖宗開泰元年,見「中京大內都部署。」
中京大內副部署。
南京宣徽院。
南京宣徽使。道宗壽隆元年見宣徽使耶律特末, 知南京宣徽院使事、 知南京宣徽院事。
南京宣徽副使 同知南京宣徽院事、 南京處置使司。聖宗開泰元年見秦王隆慶,為燕京 管內處置使。
燕京管內處置使。
南京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
南京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蕭討古,乾亨初,為 南京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南京馬步副指揮使。
南京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
南京馬軍都指揮使, 南京馬軍副指揮使, 南京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
南京步軍都指揮使。 南京步軍副指揮使。 南京栗園司
典南京《栗園》。
雲州宣諭招撫使司。
雲州管內宣諭招撫使。工員。統和四年,見韓毗哥。邢 抱質為「雲州管內宣諭招撫使。」
南面大蕃府官。
黃龍府。
知黃龍府事。興宗重熙十三年見知黃龍府事耶律 甌里斯。
同知黃龍府事 《黃龍府》判官
黃龍府「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親軍副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馬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步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馬軍副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步軍副指揮使。」
黃龍府學。
博士 助教。
興中府:
知興中府事。咸雍元年知興中府事《楊績》
同知興中府事、 興中府判官
興中府學。
博士 助教。
南面方州官。
遼東、西燕、秦、漢、唐已置郡縣,設官職矣,高麗、渤海因 之。至遼,五京列峙,包括燕、代,悉為畿甸。二百餘年,城 郭相望,田野益闢。冠以節度,承以觀察、防禦、團練等 使,分以刺史、縣令,大略採用唐制。其間宗室、外戚、大 臣之家,築城賜額,謂之「頭下州軍。」唯節度使朝廷命 之後往往皆歸王府。不能州者謂之軍,不能縣者謂 之「城」,不能城者謂之「堡。」其設官則未詳云。
節度使《職名總目》:
某州某軍節度使。 某州某軍節度副使 同知節度使事。耶律玦,重熙中同知遼興軍節度使 事。
行軍司馬。 軍事判官。
掌書記。劉伸,重熙五年為彰武軍節度使掌書記 衙官。
某馬步軍都指揮使司。
都指揮使、 副指揮使。
某馬軍指揮使司。
指揮使、 副指揮使。
某步軍指揮使司。
指揮使、 副指揮使。
上京道:
懷州奉陵軍節度使司, 慶州「元寧軍節度使司, 泰州德昌軍節度使司, 長春州韶陽軍節度使司」, 儀坤州「啟聖軍節度使司。」
龍化州,興國軍節度使司。
饒州匡義軍節度使司, 徽州宣德軍節度使司, 成州長慶軍節度使司, 懿州廣順軍節度使司, 渭州高陽軍節度使司, 鎮州建安軍節度使司。 「東京道」
開州鎮國軍節度使司, 保州宣義軍節度使司, 辰州奉國軍節度使司, 興州中興軍節度使司, 海州南海軍節度使司, 淥州鴨淥軍節度使司, 顯州奉先軍節度使司, 乾州廣德軍節度使司, 貴德州寧遠軍節度使司。
「瀋州昭德軍節度使司, 遼州始平軍節度使司, 通州安遠軍節度使司, 雙州保安軍節度使司, 同州鎮安軍節度使司, 咸州安東軍節度使司, 信州彰聖軍節度使司, 賓州懷化軍節度使司, 懿州寧昌軍節度使司, 蘇州安復軍節度使司復州懷德軍節度使司, 祥州瑞聖軍節度使司」, 中京道
成州興府軍節度使司, 興中府「彰武軍節度使司, 宜州崇義軍節度使司, 錦州臨海軍節度使司, 川州長寧軍節度使司, 建州保靜軍節度使司, 來州歸德軍節度使司。」
南京道:
「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司。」 「平州遼興軍節度使司。」 「西京道。」
雲中大同軍節度使司。 雲內州開遠軍節度使司。 奉聖州武定軍節度使司。
「蔚州忠順軍節度使司」, 「應州彰國軍節度使司」, 「朔州順義軍節度使司。」
觀察使職名總目:
某州軍觀察使 某州軍觀察副使。
某州軍觀察判官。王鼎清寧五年為易州觀察判官。 《州學》。
博士 助教。
中京道:
高州觀察使司。 武安州觀察使司。
利州觀察使司。
東京道:
益州觀察使司。 寧州觀察使司。
歸州觀察使司, 《寧江州》混同軍觀察使司。 《上京道》
永州永昌軍觀察使司。 靜州觀察使司。
團練使司《職名總目》:
某州團練使、 某州團練副使
某州團練判官。
州學:
博士 助教。
東京道:
安州團練使。
防禦使司《職名總目》:
某州防禦使, 某州防禦副使。
某州防禦判官。
州學:
博士 助教。
東京道:
廣州防禦使司。 鎮海府防禦使司。
冀州防禦使司 衍州安廣軍防禦使司 州刺史職名總目:
某州刺史。
某州同知州事耶律獨。重熙中,同知金肅軍事, 某州錄事參軍。世宗天祿五年,詔「州錄事參軍委政 事省差注。」
州學:
博士 助教。
《上京道》「《五州烏》,降聖《維防招》。」
東京道「三十七州:穆、賀盧、鐵、崇、耀嬪、遼西、康、宗、海、北 巖、集、祺、遂、韓、銀、安遠、威清、雍湖、渤、郢、銅、洓、率賓、定理、 鐵利、吉麓、荊、勝、順化、連肅、烏。」
中京道十三州:「恩惠、榆澤、北安潭、松山、安德黔嚴濕 遷、潤。」
南京道八州:「順、檀、涿、易、薊、景、灤、營。」
西京道八州:「弘德寧邊歸化可汗儒武東勝」
縣《職名總目》:
某縣令。 某縣丞。
某縣主簿。世宗天祿五年,詔「縣主簿政事省,差注 某縣尉。」
縣學:大公鼎為良鄉縣尹。建「孔子廟。」
博士 助教。
五京諸州屬縣,見《地理志》。縣有驛遞、馬牛、旗鼓、鄉正 廳隸倉司等役,有破產不能給者,良民患之。馬人,望 設法使民出錢免役,官自募人,倉司給使,以公使充, 人以為便。
南面分司官。
「平理庶獄,採摭民隱」,漢唐以來賢主以為恤民之令 典,官不常設,有詔則選材望官為之。
《分決諸道滯獄使》。聖宗統和九年命邢抱朴等五員 又命馬守瑛等三員分決諸道滯獄。
按察諸道刑獄使。開秦五年,遣劉涇等分路按察刑 獄。
採訪使。太宗會同三年,命于骨鄰為採訪使。
南面財賦官。
遼國以畜牧田漁為稼穡,財賦之官,初甚簡易。自《涅 里》教耕織而後,鹽鐵諸利日以滋殖,既得燕、代,益富 饒矣。
諸錢帛司《職名總目》:
某州錢帛都點檢大公鼎為「長春州錢帛都提點。」 長春路錢帛司。興宗重熙二十二年,置遼西路錢帛司、 平州路錢帛司。
轉運司《職名總目》:
某轉運使, 某轉運副使。
同知,某轉運使, 某轉運判官。
山西路都轉運使司。楊晳,興宗重熙二十年為山西 轉運使。
奉聖州轉運使司。聖宗開泰三年置。
蔚州轉運使司。
應州轉運使司。 朔州轉運使司。
保州轉運使司。已上並開泰三年置。
西山轉運使。聖宗太平三年見「西山轉運使郎元化, 南面軍官。」
《傳》曰:「雖楚有材,晉實用之。」遼自太祖以來,攻掠五代、 宋境,得其人則就用之。東北二鄙,以農以工,有事則 從軍政,計之善者也。
點檢司《職名總目》:
某都點檢。穆宗十三年見殿前都點檢耶律夷剌葛。 某副點檢。聖宗太平六年見副點檢耶律野。
同知某都點檢。道宗清寧九年,見同知點檢司事耶 律撻不也。
點檢司 殿前都點檢司。
點檢「侍衛親軍馬步司。」
諸指揮使司《職名總目》:
某軍都指揮使。聖宗統和二年見侍衛親軍都指揮 使韓倬。
某軍副指揮使。 某軍都監。
某軍都指揮使司。 某軍副指揮使司。
並同前。
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
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
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
侍衛控鶴兵馬都指揮使司。
侍衛漢軍兵馬都指揮使司。
四軍兵馬都指揮使司。
歸聖軍兵馬都指揮使司。聖宗統和五年,以宋降軍, 置七指揮署,左右廂,凡四十二員。七年,隸總管府 歸聖軍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歸聖軍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一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一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二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二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三,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三,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四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四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五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五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六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六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七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七,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宣力軍都指揮使司。 四捷軍都指揮使司。 天聖軍都指揮使司。 漢軍都指揮使司。
諸軍都團練使《職名總目》:
某軍都團練使。趙思溫,《太祖神冊》二年為漢軍都團 練使。
某軍團練副使。 某軍團練判官。
漢軍都團練使司。
「諸軍兵馬都總管府」《職名總目》:
某兵馬都總管。聖宗太平四年見「兵馬都總管」、 「某兵馬副總管」、 同知某兵馬事。
某兵馬判官。
兵馬都總管府。
歸聖軍兵馬都總管府。
南面邊防官。
「三皇、五帝寬柔之化,澤及漢、唐,好生惡殺,習與性成。 雖五代極亂,習於戰鬥者,財幾人耳。」宋以文勝,然遼 之邊防猶重於南面,直以其地大民眾故耳。卒之親 仁善鄰,桴鼓不鳴,幾二百年,此遼之所以為美也歟。 易州飛狐招安使。聖宗統和二十三年,改安撫使司、 易州飛狐兵馬司。道宗咸雍四年,改易州安撫司。 易「州飛狐招撫司。」
西南面招安使司。耶律合住,景宗保寧初,為西南面 招安使。
巡檢使司。耶律合住,景宗保寧中為巡檢使。
五州都總管府。耶律速撒,穆宗應曆初,為義霸、祥、順、 聖五州都總管。
山後五州都管司。聖宗統和四年,見蒲奴寧為「山後 五州都管。」
五州制置使司。聖宗開泰九年見霸、建、宜、泉、錦五州制置使。三州處置使司。韓德樞,太宗時為平、灤、營三州處置 使。
霸州處置使司。統和二十七年廢。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