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第21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經濟彙編 食貨典 第二百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二百十五卷
經濟彙編 食貨典 第二百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二百十五卷目錄

 鹽法部藝文三

  寧國府改食鹽疏     明陳士京

  河東瑞鹽賦并序    俞汝為

  鹽法議           張鍊

  廣鹽課議         張應宿

  鹼鹹            錢楩

 鹽法部藝文四

  竹枝歌         宋范成大

  耙鹽詞          元盛彧

  經進鹽圖詩四首    明彭韶

 鹽法部選句

 鹽法部紀事一

食貨典第二百十五卷

鹽法部藝文三

[编辑]

《寧國府改食鹽疏》
明·陳士京

[编辑]

「寧郡六邑,洪武初,計口授鹽,派有引額。嘉靖時,額引 鹽五百七十斤,《部冊》明載。至萬曆間,竟無粒鹽到埠, 止有空引投銷,即官府時加徵督,而商亦不至。以寧 間萬山之中,離江五百餘里,夏月水溢,僅有宣城北 路一線通舟。其餘五縣,皆山溪迢遠,肩摩步擔,至秋 冬乾涸,即此一線亦不能通達。」夫路既阻遠,計其斤 數不足為搬運之費,詎可望商人至耶?則寧郡所派 之額,適以資其別賣,而額引之課,亦非商之為寧輸 矣。鹽既不至,小民不得不於浙省近地私販濟用,而 捕緝株連良民,又皆為聖明之罪人。是寧課祇入私 販,而寧民徒陷法網。伏思高淳、溧水去江少遠,皆蒙 特恩准行食鹽。寧國猶在高、溧之南,「去江逾遠,獨不 蒙皇上一軫念乎?伏乞垂憐無鹽之苦,究商人不至 之故,念小民私販之因」,敕下戶部詳議,照高、溧事例 准行食鹽。即不然,查復祖制,俾得裨補路費,酌增引 數,別立寧鹽,令徽西土三商兼運到埠。則六邑生靈 萬萬世感皇仁,而寧郡鹽法永永無弊矣。且增引則 增課,官鹽通則私鹽絕。而向之食私者。今皆無不課 之鹽。歲可得數萬金。稍佐軍需。是上有以裕國家之 用。下可以濟百姓之苦也。

《河東瑞鹽賦》
俞汝為

[编辑]

鹽之以瑞名也,自唐大曆中始。韓滉馳奏上,賜號「寶應靈慶池。」 宋祥符七年,蚩尤為祟,召關將軍會嶽瀆陰兵殄之,崇祀至今加侈焉。士女摩擊若狂者數日,有司莫以禁。是月鹽花生,風日鎔,神液密起,若凝脂積素,詭狀的爍。柳柳州謂神造非人力,晉寶之大者。信哉。余產煮海之鄉,創見而異之,迺濡毫作賦,其辭曰:

「粵浸稽之警溈兮,天綱浡潏而靡之。瀰浩森而無垠 兮,浴日月於崦嵫。」蕩懷襄而底績兮,龍門闢而東馳。 既委匯於渤澥兮,紆餘瀝以為池。覽昆明與太液兮, 歷汾晉之濛。氾靈芝泛上林之承露兮,濯九龍於淥 水之湄。鼓蘭橈於元沁兮,翔回鴈於金隄。洵鯨分而 霞絢兮,非鼎鼎之所資。彼榾柮之崔以嵬兮,鄙善藉 而塍田。導黑水於靺鞨兮,氣蒸薄於枳棘之巔。引身 毒之梁罝兮,炫五色於西海之挺。或飲沃以自封兮, 亦何𢌿於中原?羨管子之煮海兮,藩瑕氏之近藪。引 太寧之飛瀑兮,閱昌歜之形號。齊有渠而燕有遼兮, 計口授而登俎。鬻牢盆而煎兮,嗟薪槱之作苦。若天 授而非人力兮,命之曰「河東之鹽。其」為池也,方百里 而為匯兮,圍虹於七郎。凌石門之巉巉兮,鬱雷首之 蒼蒼;隱巫峽於騰突兮,埋山蟲於異方。濡玉鉤之交 澍兮,潤棘道之益漿。倚中條之危徑兮,接鳴條之故 岡。曰有神以司之兮,胥士女其若狂。屆鶉首而虔賽 兮,集鳥隼其飛揚。既摐金而伐鼓兮,亦鳴箏躧履以 翱翔。羅綺繡以為飾「兮,儼珠翠其成行;紛魚龍以角 抵兮,飄蘭蕙之奇芳;極海陸之珍錯兮,夾阡陌而中 藏。神之假而琛瑞兮,昭靈應於惟王。」其產花也,不樵 不冶,匪煉匪炊。布以祝融之令,佐以風姨之威;噴以 龍巖之雪,煽以邃谷之吹;始凝漉而熛結兮,沾飛絮 其若枝;既圭坼而玉碎兮,積炎暑之凌澌;駭晶瑩若 壺照兮,散明月於瑤池。司鹺告以成瑞兮,裒丁夫於 河滸。咸荷鍤而環奮兮,倏分疆而競取。誇露積其如 墉兮,求千廂於甘滷。走騏驥於虞坂兮,隱第五倫於 市賈。盧弘正因而課最兮,徐景山資之救魯。守蛤𧊶 於三㲼兮,實度支之覆奏。嘉梅味之既調兮,薦和羹 於秬卣。崇靈慶之殊錫兮,垂血食以永久。灌秦隴而 實燕代兮,竦翬飛而祈終祐。方其厄於洪濤也,歌帝 力於神堯。竄天吳以夷蕩兮,波不沸而稱饒。及再厄

於蚩尤也,會嶽瀆以鳴鑣。雷轟轟以吼怒兮,妖氛殄
考證
而神保。吁嗟乎!代有饗而祀有嚴兮,洵斯池之所遭。

《鹽法議》
張鍊

[编辑]

夫食鹽,山澤自然之利,天地所以養民也。上古無征, 近古薄征,以佐國用,要在先不病民,而後利國,為可 貴耳。關中食鹽,一出於河東,一出於花馬池,一出於 靈州。西章,去三輔絕遠,專供靈、夏、洮、岷西北兵民之 用,無容議矣。花馬池鹽北供延、慶平三府,寧榆二鎮, 南與河東鹽並行於三輔間。河東鹽上下公行,謂之 「官鹽;花馬池私鹽自貿易,謂之私鹽。」民間便於私鹽, 不便於官鹽者,百年於茲矣。必欲行河東官鹽,其弊 有四:蓋行鹽郡縣,各有分界,所司徒知紙上陳跡。河 東鹽行三省,不可越縮。若究其實,在山西、河南未知 何如。其在關中,自長安以西,河東美鹽絕跡不至。間 有至者,皆泥滓苦惡,中人不以入口,「惟耕夫寡婦勉 食之,計其所售無幾也;名雖謂行,其實未嘗行之,一 也;往年商人慮惡鹽不售,告發那縣,使所在輦運,外 加樣鹽,包封印記之,及以給民,封者自佳,輦者自惡, 唱戶分鹽,畏如飲鴆,計帳徵價,峻於正稅。今雖暫止, 既為故事,恐不能已,二也;商人買鹽與販夫隨以小 票,鹽盡票不收,毀官鹽不至,西路則無票,無票則通 責店肆負販細人,請東路自買未毀之票繳官,公人 亦幸免責。」不問由來,互相欺抵,三也;買票日久,奸人 依式私制盜賣,僥倖者冒利,敗露者破家,雖有防禁, 迄今未已,四也。必欲禁花馬池私鹽,其弊有五:「關中 民貧,衣食驅遣,賦稅催切,罄家所有,走北地販鹽,冀 牟斗升之利:一為公人所獲,則身入陷阱,家計盡空, 一也。貧人既為囚縶,內無供餽,冬月多斃於獄。考驛 遞囚帳,鹽徒居半,死者又居強半,民命可恤,二也。小 販懼捕,結聚大夥,經山谿要隘,偶遇公人,勢強則抵 敵,勢弱則冒險奔迸,投崖落澗,人畜死傷塗地,三也。 公人與有力慣販者交關,終歲不捕,反為導護,惟單 弱貧瘠者捕之,或以升斗惡鹽強入路人筐袋,執以 報功,使無辜受害,四也。眾役工食,悉有定例,惟巡捕 工食,私幇公費,歲增十倍,官吏比銷,徒御勞悴,動經 時月,候文曠職,旅食空囊,或罰或貸,俱為無補,五也。 夫物力不齊,物之情也;好美惡惡,趨利就便,民之情 也。所欲與聚,所惡勿施,裒多益寡,因俗成務」,司國計 者之情也;以物力言,「河東舊商帶支坐困,新商超納 無幾,澆曬徒勞,增課未減,公私俱稱歉矣。河東一池 雖差大,供三省則不足;花馬二池雖差小,供三郡二 鎮則有餘。」自然之勢也;以人情言,河東鹽百方督之 使行,至以泥沙勒售,假票甘罪而終不能行;花馬池 鹽百方禁「之,使不得行,至於比屋破產,接踵喪生,而 終不能禁者,民之大欲大惡,不可強也。以國計言,河 東歲課一十九萬有奇,花、馬二池歲課不盈數千。河 東鹽一引三錢有奇,二池鹽一石六分有奇。如是相 懸者,意河東與天下六運,自祖宗朝俱有定額,由來 久遠,二池迫近塞垣,棄取不時,故課亦微眇。後來因 循取足,原辦而止耳。」夫河東鹽既不能及遠,二池鹽 卒不能禁,民間又不可一日無鹽而盜買盜賣,終非 常理。今當直開二池鹽禁,使西鳳、漢中沛然通行,計 三府所當常食河東鹽一十二萬有奇,歲課即照河 東責三府代辦。以其事權統歸河東巡鹽御史,則達 觀無異,督禁有程,兩地歲徵,四「鎮年例,保無纖爽,而 關中可少事矣。夫居害者擇其寡,興利者取其多。儻 今不弛二池鹽禁,則愚民被逮供餽為費,奸人騙詐 為費,兵民歲增工食為費,官吏比銷為費,一切顯隱 猥雜,不可會計。財足抵河東花馬二池正課,出於千 瘡百痛,徒然費之,而下殘民命,上損國體,又餘殃也。 儻今一弛二池之禁,則愚民被逮供餽可省,罪贖可 省,奸人騙詐可省,歲增工食可省,官吏比銷可省,一 切顯隱猥雜不可會計。財足抵河東花馬二池正課, 出於不識不知,漠然省之,而下活民命,上全國體,又 餘福也。」夫人情不甚遠,比開鹽法侍御,皆一時英碩, 表表長者,使其聞見悉如關中人習知其利病,則亦 何憚而不為良處哉?但其受命而來也,惟以「行官鹽、 禁私鹽」為職,而反是,則駭矣。地非素履,事未前聞,雖 聖人有所不知者,何可遽望改易其常耶?雖然,安國 家,利百姓,大夫出疆,義也。究理從長,議政從便,人心 不昧,因革有時,此又關斯民之幸不幸也。

《廣鹽課議》
張應宿

[编辑]

昔漢之七國,吳以煮海獨富強。名山大川,總為利藪。 欽、廉之境,瀕海者半,而欽州之海澨,曾無一竈煮鹽。 且州境「西與北接壤西粵,其食鹽靡不仰給於廉,其 鹽船靡不取道於欽。查得郡之鹽商,其子母之貲,僅 以十計,即百金者尟於長蘆、淮、揚,擅貲鉅萬者天淵 也。而視長蘆、淮、揚者,利更饒更速,不兩月而子母全」 收,不必遠募商,而中鹽者可輻輳。獨其額課歸公家 者什一,而旁落者什五,費用之孔多,侵漁之手眾,充 邊餉者幾何?而入私橐者盈溢。蓋瘠下而上不肥,天 地自然之利,國家竟不得盡賴其用也。嘗謂合浦之白皮等處瀕海,欽亦瀕海,邊海即可產鹽,欽亦何獨 不可產鹽?計民力農隙儘多,暇時計「道里商運,更為 便益。若無論其是否土著,是否竈丁,令得沿海增竈, 儘力烹煮,山野多薪,不必如浙之計丁分草場也。閩、 廣多商,不必如淮、揚、長蘆大商巨賈也。隨到隨中,隨 掣隨放,不必淹滯停留,廢時曠日也。」若然,則斥鹵可 盡為桑田,而課額足仰裨軍餉。以欽之利供欽之費, 以欽之餉供欽之兵,不加賦而可加兵,固足術也。不 特此,令鹽商自郡而至欽,例先輸課於府,旋又輸於 州,以額外夾帶者多而懼盤問,又私輸於長墩司,經 幾多胥吏,費幾多需索守幾多時日,故官課一而私 課三,總之課也。總之充餉也,何不併歸一處,照《條鞭》 一體投櫃,可省加耗之半。應解者解,應支銷者支銷, 在州猶在府也。誠使裝載於斯、投納於斯、秤掣於斯, 不踰日隨可放行,便商者多矣。若此則於舊額之外 量增以益餉,彼亦樂從也。所裨於國家經費豈淺鮮 哉!言利不稱善政,然不病民、不病商,第於公私上下 間塞旁漏之孔而裒多益寡,無亦彼此兩利乎?舍鹽 與屯而欲求加兵、加餉,是道旁之築舍,終「為《說鈴》畫 餅而已」,此必不得之數也。

《鹼鹹》
錢楩

[编辑]

古之河北,今畿甸也。真定以西,為古大陸之澤,地下 作鹹,生齒之徒,無旦暮之糧以活家命。則擇斥鹵之 尤積潤之鹼,刮其土而鍊之。匹夫匹婦,窮月作勞,可 得升斗苦鹽,易粟為命。宋慶曆中,有上封者,請榷河 北滄、濱二州鹽。余靖諫曰:「河朔土多鹽鹵,小民稅地, 不生五穀,惟刮鹼煎之,以納二稅。今若禁止,便須逃 亡,近民怨望,非國之福。」黃履翁亦曰:「河北之鹵,素無 禁約。」其議卒寢。至我國朝設長蘆、山東二轉運鹽使 司,滄州、青州、濱州、膠東四分司,凡轄四十四場,編集 順天等府屬邑竈丁,旁海煮辦,鹽課不缺。則是河北 滄、濱二州,古之瀛海軍、渤海郡也。其在今日,可謂施 法之悉,盡地之利矣。若夫真定之西「深、趙、冀屬數邑, 微鹼小鍊,較諸滄濱,不足億兆之一,譬若瀛、渤海中 之半滴爾。有之不足妨國之課,置之不足廢國之法, 聽之民間,誠若披離之滋,榷之官捕,則無捉摸之處。」 今如長蘆一司,行鹽地方百四十餘州邑,其間有鹼 州邑不過數處,其鹼疏薄惡陋,頗以刮鍊而成之。鹽 者不過頃畝中之尺寸。執其尺寸之微,例諸瀛渤之 榷,誠有間矣。況擔負出入,不越真定之境,縱窮所有, 所來無幾,良以物微民貧之甚者為之也。且玆畿內 鹼土,無尺寸無不徵糧之畝,無一歲無不均徭,養馬 之家,無一人之倖漏免其坐,鹼畝在籍,無不貧下之 戶,其鍊鹼代耕而輸國之稅,而救口不贍,無不煢煢 可憫之夫。其奔走易粟,無不擔負手挽,貧窶隻弱,萬 無大夥貨殖之徒。方今西北邊警,首嚴真定招募義 勇之急,編選民壯之多,運輸糧料車馬之繁,加以屢 歲凶荒之歉,滹沱泛溢之虞。夫京師天下之根本也, 畿甸所以培植擁輔乎根本者也。滄鹽巨商,每嫌山 陸之遙,不自肯至,又從而禁入毫釐之鹼,「《月報》藍縷」 之獄。「流離捕人」之慘。非所以寬近民,優畿輔也。

鹽法部藝文四

[编辑]

《竹枝歌》
宋·范成大

[编辑]

新城果園連瀼西,枇杷壓枝杏子肥。半青半黃朝出 賣,日午買鹽沽酒歸。

灩澦如樸瞿唐深,魚復陣圖江水心。《大昌》鹽船出巫 峽,十日溯流無信音。

《耙鹽詞》
元·盛彧

[编辑]

「朝耙灘上泥,暮煮釜中雪。妾身煮鹽不辭苦,恐郎耙 泥筋力竭。」君不見東家阿嬌紅粉媚,不識把鋤巧梳 髻。昨日典金釵,愁殺官鹽價高貴。

《經進鹽圖詩》
明·彭韶

[编辑]

《草蕩圖》

[编辑]

海壖咫尺地,一望如掌平。材木不生植,草莽徒敷榮。 廣牧良有害,泛取亦難成。瓜分給亭戶,表蕝自經營。 繁霜一以降,百物俱彫零。芻蕘忽萃止,芟縛無留行。 輦運積官所,來歲事煎烹。負荷非為苦,願言公課登。

《淋滷圖》

[编辑]

旭日朝沮場,欣茲風色競。錢鎛密如鱗,沙塗平似鏡。 汲曬足灰泥,層層白相映。易地聚成堆,再淋鹹始盛。 方池藉以茅,小竇暗通阱。蓮實重且堅,浮浮力能勝。 祇恐山雨來,一簣功未竟。殷勤守餘瀝,坐待滷池定。

《煎鹽圖》

[编辑]

鹺液泛清泠,牢盆戒修潔。分番忽後時,及此旺煎月。 一勺盡傾瀉,萬竈俱焚爇。沈沈紅霧收,蹙蹙晴波竭。 斂之白盈箕,凝華粲如雪。檢點入公私,中心更煩熱。 荊妻慰苦顏,摩挲汗流血。卻嘆戍邊人,垂老有離別。

===
《放鹽圖》
===三邊乏儲峙,良賈勞委輸。償以榷海利,子母多贏餘。

水膏易消耗,蔀屋難貯儲。多年積逋欠,折算盡錙銖。 渺渺太湖畔,盈盈東海隅。雪山壓巨浪,風帆恣所如。 每資藜藿食,亦薦王侯廚。誰念味中苦,搔首空躊躕。

鹽法部選句

[编辑]

陳江總《渡黃河》詩,「蔥山淪外域,鹽澤隱遐方。」

唐殷堯藩《送客遊吳》詩:「海戍通鹽竈,山村帶蜜房。」 釋無可《送李侍御》詩:「鹽調上味貢,麥穗結秋花。」 皎然《贈何評事判官》詩:「學究天人知遠識,權分鹽鐵 許良籌。」

明周憲王有燉《臨安即事》詩:「番域白鹽從海出,野田 青蔗繞籬生。」

鎦炳《過南湖觜》詩:「小婦攀罾楊柳磯,淮鹽換得鱖魚 肥。」

陳基《通州》詩:「地雖江海裔,俗有魚鹽樂。」

高啟《竹枝歌》:「大艑攤錢賣鹽去,短釵簪葉負薪歸。」 陶安《聞上江消息》詩:「米鹽通澤國,圖籍會轅門。」 王禕《述懷》詩:「千錢購斗粟,累月食無鹽。」

曹學佺《桂林風謠》詩:「廣南商販到,鹽廠雪盈堆。」 梅鼎祚《曹以新自婁東移居吳門》詩:「魚鹽安市隱,蟹 稻祝年豐。」

俞安期《懷方子及時謫滇南鹽官》詩:「謫居敢怨監鹽 井,領郡應須乞酒泉。」

鹽法部紀事一

[编辑]

《史記貨殖傳》:「太公望封於營丘,地潟鹵,人民寡。於是 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

《國語》:「齊通魚鹽於東萊。」

《史記齊太公世家》:「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隰朋、高傒 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 祿賢能。齊人皆說。」

《說苑》:秦穆公使賈人載鹽於虞,諸賈人買百里奚以 五羊皮。穆公觀鹽,怪其牛肥,問其故,對曰:「飲食以時, 使之不暴,是以肥也。」公令有司沐浴衣冠之。公孫支 讓其卿位,號曰五羖大夫。

《左傳。成公六年》「春,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 郇、瑕氏之地,沃饒而近盬,國利君樂,不可失也』。」 《史記貨殖傳》:「猗頓用盬鹽起。」盬鹽,「河東大鹽。散鹽, 東海煮水為鹽也。」

《春秋後語》:張儀說趙王曰:「今日楚與秦為兄弟之國, 而韓魏為藩臣,齊獻魚鹽之地,斷趙之右臂。」

《史記蘇秦傳》:蘇秦說趙肅侯曰:「君誠能聽臣,齊必致 魚鹽之海。」

《漢書食貨志》:「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顓川澤之 利,管山林之饒,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 《史記貨殖傳》:「桀黠奴人之所患也,唯刁間收取,使之 逐漁鹽商賈之利。」

《吳王濞傳》:「上問袁盎曰:『君嘗為吳相,知吳臣田祿伯 為人乎?今吳楚反,於公何如』?曰:『不足憂也,今破矣』。上 曰:『吳王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誘天下豪傑白頭舉 事,若此,其計不百全豈發乎?何以言其無能為也』?袁 盎對曰:『吳有銅鹽,利則有之,安得豪傑而誘之?誠令 吳得豪傑,亦且輔王為義不反矣。吳所誘皆無賴子』」 弟,亡命鑄錢姦人,故相率以反。

《後漢書賈復傳》:「復,王莽末為縣掾,迎鹽河東。會遇盜 賊等,比十餘人,皆放散其鹽,復獨完以還縣,縣中稱 其信。」

《鮮卑傳》:「鮮卑檀石槐盡據匈奴故地,東西萬四千餘 里,網羅山川水澤鹽池。」

《續漢書》:「虞翊為武都太守,始到郡,穀石千,鹽石八千。 視事三歲,米石八十,鹽石四百。」

《後漢書劉虞傳》:「虞代袁隗為太傅,務存寬政,通漁陽 鹽鐵之饒。」

《三國蜀志王連傳》:「先主既平成都,以連為什邡令,轉 在廣都。所居有績,遷司鹽校尉。較鹽鐵之利,利入甚 多,有裨國用。於是簡取良才以為官屬,若呂乂、杜祺、 劉幹等,終皆至大官,自連所拔也。遷蜀郡太守、興業 將軍,領鹽府如故。」

《魏志鄧艾傳》:「艾為太尉,增邑二萬戶,言司馬文王曰兵有先聲而後實者,今因平蜀之埶以乘吳,吳人震 恐,席卷之時也。然大舉之後,將士疲勞,不可便用,且 徐緩之。留隴右兵二萬人,蜀兵二萬人,煮鹽興冶,為 軍農要用,並作舟船,豫順流之事。然後發使告以利 害,吳必歸化,可不征而定也。」

《吳志朱桓傳》:「桓拜前將軍,領青州牧,卒,家無餘財,權 賜鹽五千斛,以周喪事。」

《晉書陶璜傳》:璜為交州刺史,有謀策,周窮好施,能得 人心。滕修數討南賊,不能制,璜曰:「南岸仰吾鹽鐵,斷 勿與市,皆壞為田器,如此二年,可一戰而滅也。」修從 之,果破賊。

《杜預傳》:「預拜度支尚書,較鹽運,制課調,內以利國,外 以救邊。」

《南齊書蠻夷傳》:「宋泰始以來,巴建蠻向宗頭反,刺史 沈攸之斷其鹽米,連討不剋。」

《魏書長孫道生傳》:「道生孫稚,除尚書右僕射。未幾,雍 州刺史蕭寶夤據州反復,以稚為行臺討之。時薛鳳 賢反於正平,薛修義屯聚河東,分據鹽池,攻圍蒲坂, 東西連結,以應寶夤,稚乃據河東。時有詔廢鹽池稅, 稚上表曰:『鹽池天資賄貨,密邇京畿,唯須寶而護之, 均贍以理。今四境多虞,府藏罄竭,然冀、定二州,且亡 且亂,常調之絹,不復可收。仰惟府庫,有出無入,必須 經綸,出入相補。略論鹽稅,一年之中,準絹而言,猶不 應減三十萬匹也,便是移冀、定二州,置於畿甸。今若 廢之,事同再失。臣前仰違嚴旨,不先討關賊而解河 東者,非是閑長安而急薄坂。蒲坂一陷,沒失鹽池,三 軍口命濟贍,理絕,天助大魏,茲計不』」爽。昔高昇平之 年,無所乏少,猶創置鹽官,而加典護,非為物而競利, 恐由利而亂俗也。況今王公素餐,百官尸祿,租徵六 年之粟,調折來歲之資。此皆出人私財,奪人膂力,豈 是願言?事不獲已。臣輒符司監將尉,還率所部,依常 收稅,更聽後敕。

《周書辛慶之傳》:「慶之為行臺左丞,時初復河東,以本 官兼鹽池都將。東魏攻正平郡,陷之,遂欲經略鹽池。 慶之守禦有備,乃引軍退。河橋之役,大軍不利,河北 守令棄城走,慶之獨因鹽池抗拒彊敵,時論稱其仁 勇。」

《唐書高開道傳》:「開道,滄州陽信人。世煎鹽為生,少趫 勇,走及奔馬。隋大業末,依河間賊格謙,謙為隋兵圍 捕,無救者,開道獨身戰,捕兵解,謙得免,引為將軍。」 《蘇瓌傳》:「瓌子頲,檢校益州大都督長史,按察節度劍 南諸州。時蜀彫攰,人流亡,詔頲收劍南山澤鹽鐵自 贍。」

《姜師度傳》:「師度為河中尹,安邑鹽池涸廢,師度大發 卒洫引其流,置鹽屯,公私收利不貲。」

《劉晏傳》:「晏與第五琦分領天下金穀。第五琦始榷鹽 佐軍興,晏代之,法益密,利無遺入。初歲收緡錢六十 萬,末乃什之,計歲入千二百萬,而榷居太半,民不告 勤。京師鹽暴貴,詔取三萬斛以贍關中,自揚州四旬 至都,人以為神。」

《韓休傳》:休子滉貶南浦員外尉,趙計斥為豐州司戶 員外參軍。方是時,潦敗河中鹽池,滉奏池產瑞鹽。帝 疑,遣諫議大夫蔣鎮廉狀。鎮畏滉還,乃賀帝,且請置 祠,詔號「寶應靈慶」也。

《齊澣傳》:「澣孫抗,為江淮宣慰判官。德宗自梁、洋還,財 用大屈,鹽鐵使元琇薦抗材,改倉部郎中,斡鹽利。」 《李正己傳》:「正己子納,納子師古,以蔭累署青州刺史。 納死,軍中請嗣帥,詔起為右金吾衛大將軍、本軍節 度使。」初,棣州有蛤𧊶鹽池,歲產鹽數十萬斛。李長卿 以州入朱滔,獨蛤𧊶為納所據以專利。後德棣入王 武俊納,乃築壘德州南,跨河以守蛤𧊶,謂之「三㲼。」 《崔祐甫傳》:祐甫子植為給事中,時皇甫鎛判度支,建 言減百官奉稟,植封還詔書。鎛又請天下所納鹽酒 利增估者,以新準舊,一切追償。植奏言:用兵久,百姓 凋罄,往雖估踰其實,今不可復收。於是議者咸罪鎛, 鎛懼而止。

《李晟傳》:「晟拜太尉中書令,既薨,城鹽州,復故池,以新 鹽賜宰相。帝思晟,乃致鹽靈座,其眷遇無與比者。」 《盧坦傳》:「坦為東川節度。初,坦與宰相李絳議多協,絳 藉為己助。及坦出半歲而絳罷治東川,盡蠲山澤鹽 井榷率之籍。」

《舊唐書王武俊傳》:「武俊子士真,士真子承元,授平盧 軍節度、淄青登萊觀察等使。時均輸鹽法未嘗行於 兩河,承元首請鹽法,歸之有司,自是兗、鄆諸鎮皆稟 均輸之法。承元寬惠有制,所理稱治。」

《唐書盧簡辭傳》:「簡辭弟弘止,以戶部領度支。初,兩池 鹽法弊,得費不相償,弘止使判官司空輿檢鉤釐正, 條上新法,即表輿兩池使。自是課入歲倍,用度賴之。」 《鄭肅傳》:「盧商為蘇州刺史,吏以鹽法求贏貲,民愈困。 商令計口售鹽,無常額,人便之,歲貲反增。宰相上其

勞,進浙西觀察使
考證
《張允伸傳》:「允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龐勛以徐州反,

上書欲遣弟允皋領兵討賊,不許;上米五十萬斛、鹽 二萬斛佐用度,詔嘉美。

《五代史吳越世家》:「錢鏐,杭州臨安人。幼時與群兒戲, 指麾群兒為隊伍,號令頗有法。及壯,無賴不喜事生 業,以販鹽為盜。縣錄事鍾起有子數人,與鏐飲博,起 嘗禁其諸子,諸子多竊從之遊。」

《雜傳》:「朱宣,宋州下邑人。少從其父販鹽為盜,父抵法 死,宣乃去,事青州節度使王敬武為軍校。」

《唐書鄭畋傳》:「畋以兵部侍郎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交、廣、邕南兵,舊取嶺北五道米往餉之,船多敗沒。畋 請以嶺南鹽鐵委廣州節度使韋荷,歲煮海取鹽直 四十萬緡,市虔、吉米以贍安南,罷荊、洪等漕役,軍食 遂饒。」

《張濬傳》:「濬為太常博士,進度支員外郎。黃巢之亂,濬 署都統判官。時王敬武已臣賊,不迎使者,濬責之,召 將佐至鞠場,倡言忠義之士當審利害。黃巢販鹽虜 耳,捨天子而臣之,何利耶?」

《唐國史補》:「史侔榷鹽於解縣,初變榷法,以中朝廷。有 外甥十餘歲從侔撿哇,拾鹽一顆以歸,侔知,立杖殺 之。其姊哭而出救,已不及矣。」

《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許州舞陽人。少無賴,以屠牛 盜驢販私鹽為事,里人謂之「賊王八。」後田令孜以建 為養子。僖宗還長安,使建與晉暉等將神策軍宿衛。 光啟元年,河中王重榮與令孜爭鹽池,重榮召晉兵 犯京師,僖宗幸鳳翔。三年二月,移幸興元,以建為清 道使,使負玉璽以從。

《吳世家》:「徐溫,海州胊山人。少以販鹽為盜。楊行密起 合淝,以隸帳下。行密欲殺朱延壽等,溫用其客嚴可 求謀,教行密陽為目疾。事成,以功遷右衙指揮使。」 《十國春秋·吳高勗傳》:「勗,舒城人。太祖起淮南,辟掌書 記。時軍興事繁,用度不足,太祖欲以茶鹽易民布帛, 勗諫曰:『兵火之餘,十室九空,又漁利以困之,將復離 叛。不若盡我所有,易鄰道所無,足以給軍。選賢守令, 勸課農桑,數年之間,倉庫自實』。」太祖以其言為然,悉 從之。

《唐書成汭傳》:「汭進累檢校太尉、中書令、上谷郡王雲 安擢鹽本隸鹽鐵,汭擅取之,故能畜兵五萬。」

《列女傳》:山陽女趙者,父盜鹽,當論死。女詣官訴曰:「迫 饑而盜,救死爾,情有可原,能原之邪,否則請俱死。」有 司義之,許減父死。女曰:「身今為官所賜,願毀服依浮 屠法以報。」即截耳自信。侍父疾,卒不嫁。

《五代史》阿保機附錄。阿保機,不知其何部人也,為人 多智勇而善騎射,依唐州縣置城以居之。漢人教阿 保機曰:「中國之王無代立者。」由是阿保機益以威制 諸部,而不肯代。其立九年,諸部以其久不代,共責誚 之。阿保機不得已,傳其旗鼓,而謂諸部曰:「吾立九年, 所得漢人多矣,吾欲自為一部,以治漢城,可乎?」諸部 許之。漢城在炭山東南灤河上,有鹽鐵之利,乃後魏 滑鹽縣也,其地可植五穀。阿保機率漢人耕種,為治 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漢人安之,不復思歸。阿 保機知眾可用,用其妻述律策,使人告諸部大人曰: 「我有鹽池,諸部所食,然諸部知食鹽之利,而不知鹽 有主人,可乎?當來犒我。」諸部以為然,共以牛酒會鹽 池,阿保機伏兵其旁,酒酣伏發,盡殺諸部大人,遂立 不復代。

《十國春秋?後蜀高祖本紀》:「高祖姓孟,名知祥。唐兵破 蜀,以知祥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明宗天成元年,加 知祥太尉兼侍中,封平原公。三年,知祥屢與董璋爭 鹽利,璋誘商旅販東川鹽入西川,知祥患之,乃於漢 州置三場,重征之,歲得錢七萬緡,商旅自是不復之 東川。長興元年,知祥累表請割雲安等下三鹽監隸」 西川,以鹽直贍寧江屯兵。

《宋史武行德傳》:「行德遷河南尹、西京留守。時禁鹽入 城,犯者法至死,告者給厚賞。洛陽民家嫗將入城鬻 蔬,俄有僧從嫗買蔬,就筥翻視,密寘鹽筥中,少答其 直,不買而去。嫗持入城,抱關者搜得鹽,擒以詣府。行 德見盛鹽樸,非村嫗所有,疑而詰之,嫗言適有僧自 城外買蔬,取視久之而去。即捕僧訊治之,具狀與關」 吏同。誣嫗以希賞,行德釋嫗,斬僧及抱關吏數輩。人 畏之若神明。部下凜然。

《劇可久傳》:可久仕周為大理卿,會鄭州民李思美妻 詣御史臺,訴夫私鬻鹽罪不至死,判官楊瑛寘以大 辟,有司攝治瑛,瑛具伏。可久斷瑛失入減三等,徒二 年半。宰相王峻欲殺瑛,召可久謂之曰:「死者不可復 生,瑛枉殺人,其可恕耶?」可久執議益堅,瑛得免死。 《李重進傳》:重進為解州刺史、兩池榷鹽使,多規畫鹽 池利害。

《五代史南平世家》:「高季興子從誨,從誨子保融遣其 弟保紳來朝,世宗嘉之。」初,季興之鎮梁,以兵五千為 牙兵,衣食皆給於梁。至明宗時,歲給以鹽萬三千石後不復給。及世宗平淮,故命泰州給之。

《十國春秋南唐烈祖本紀》:「『中興元年,周耀兵江口,帝 遣樞密使陳覺奉表貢方物。周主答我璽書,稱皇帝, 致書敬問江南國主』。帝遣閤門承旨劉承遇上表,稱 唐國主歲輸土貢數十萬,而乞海陵鹽監南屬。不許。 復歲給贍軍鹽三十萬石。」

《宋史邊珝傳》:「珝知通州,課鬻鹽於狼山,歲增萬餘石。」 《荊罕儒傳》:「罕儒,冀州信都人。周世宗幸泰州,以罕儒 為團練使,建隆初,為晉州兵馬鈐轄。罕儒輕財好施, 在泰州有煮海之利,歲入鉅萬,詔聽十收其八,用猶 不足。」

《劉保勳傳》:保勳歷漢為祕書丞。周廣順初,遷工部員 外郎,歷掌鄆、宋、楚三州鹽麴商稅。宋初,拜戶部,掌蘄 口榷茶,徙雲安監鹽制置使,歲滿,出羨餘百萬,轉運 使欲以狀聞,保勳曰:「貪官物為己功,可乎?」乃止。 《臧丙傳》:丙通判大寧監,官課民煮井為鹽,丙職兼總 其事。先是,官給錢市薪,吏多侵牟,致歲課不充,坐械 繫者常數十百人。丙至,召井戶面付以錢,既而市薪 山,積歲鹽,致有羨數。

《李惟清傳》:「惟清為監察御史,兼總南路。嘗入奏事,太 宗問曰:『荊湖累年豐稔,又無徭役,民間蘇否』?惟清曰: 『臣見官賣鹽,斤為錢六十四,民以三數斗稻價,方可 買一斤。迺詔斤減十錢。徙京西轉運使,入為度支判 官,改主客員外郎,判度支』。」許仲宣建議通鹽法,以賣 鹽歲課賦于鄉村,與戶稅均納。惟清奉詔往荊湖諸 路詳定,奏言「以鹽配民非便」,遂罷。

《張觀傳》:「觀為諸路茶鹽制置副使,上疏言更茶鹽之 制,於理非便,不合旨,改知黃州,遷揚州,皆有善政。」 《陳彭年傳》:彭年為大理寺詳斷官,坐事出監湖州鹽 稅,尋又停官。

《范正辭傳》:「正辭與洛苑副使綦仁擇、西京作坊副使 尹宗諤同監折中倉。先是,令商人輸米豆,而以茶鹽 酬其直,謂之折中。復有言其弊,罷之,至是復置焉。」 《雷德驤傳》:「德驤子有終,為大理寺丞,會德驤任陝西 轉運,奏為解州通判,特許德驤不巡察是州。有終入 奏鹽池利害,改贊善大夫,令還權知軍事,省通判。丁 外」艱,起為都官員外郎,歷度支、鹽鐵副使,復金紫。時 以江南、嶺外茶鹽價不一,細民冒禁私販,多陷重辟。 詔有終領江、淮、兩浙、荊湖、福建、廣南路茶鹽制置使, 就出鹽產茶之地以便宜裁制。使還,改工部郎中。 《王顯傳》:「顯知永興軍,徙延州。時制沿邊糧斛不許過 河西,河西青鹽不得過界販鬻,犯者不以多少,處斬。 顯請犯多者依法,自餘別為科斷,以差其罪。」章上未 報,移知秦州。

《趙昌言傳》:「昌言拜右諫議大夫,或議弛茶鹽禁以省 轉漕,命昌言為江淮兩浙制置茶鹽使。昌言極言非 便,太宗不納,趣昌言往,昌言固執如初,即以戶部副 使雷有終代之,卒以無利而罷。」

《盧之翰傳》:「之翰為吏部員外郎,嘗薦李憲為大理丞。 憲坐贓抵死,之翰當削三任。時副使鄭文寶議城清 遠軍,又禁蕃商貨鹽。之翰心知其非便,以文寶方任 事,不敢異其議。及文寶得罪,之翰併前愆,左授國子 博士,領使如故。」

《丁謂傳》:「謂以太子中允為福建路採訪,還上茶鹽利 害,遂為轉運使,累遷尚書工部員外郎。會分川峽為 四路,改夔州路。初,王均叛,朝廷調施、黔、高、溪州蠻子 弟以捍賊,既而反為寇。謂至,召其種酋開諭之,且言 有詔赦不殺。酋感泣,願世奉貢。乃作誓,刻石柱立境 上。蠻地饒粟而常乏鹽,謂聽以粟易鹽,蠻人大悅。」 《楊允恭傳》:「允恭為廣連都巡檢使,以海鹽盜入嶺北, 民犯者眾,請建大庾縣為軍,官輦鹽市之。詔建為南 安軍,自是冒禁者少。以功轉洛苑副使,江淮、兩浙都 大發運,擘畫茶鹽捕賊事,賜紫袍、金帶,錢五千萬。及 為發運使,巢、廬江二縣舊隸廬州,道遠多寇,民輸勞 費,允恭請以二縣建軍,詔許之,以無為」為額。淮南十 八州軍,其九禁鹽地,則上下其直,民利商鹽之賤,故 販者益眾,至有持兵器往來為盜者。允恭以為行法 宜一,即奏請悉禁,而官遣吏主之。事下三司,三司皆 言其不可,允恭再三為請,太宗始從之。是歲,收利巨 萬。允恭與王子輿、秦羲同主茶鹽之任,多作條制,遂 變新法。

《何蒙傳》:「蒙知溫州,坐舉人不當,削一官。真宗即位,復 前資,因上言請開淮南鹽禁。時卞袞、楊允恭輩方以 禁鹽為便,共排抑之,出知梧州。」

《雷德驤傳》:「德驤孫孝先,為將作監丞。李繼遷陷靈州, 朝廷調兵,軍費多出於民,關內大擾。孝先請益募商 人入粟塞下,償以茶鹽,召對稱旨,命馳驛陝西,與轉 運使鄭文寶議立規畫,後多施行。」

《馬亮傳》:「亮為西州轉運副使,時諸州鹽井歲久泉涸, 而官督所負課繫捕者,州數百人。亮盡釋繫者,而奏 廢其井,徙知廣州。時鹽戶逋課,質其妻子於富室,亮悉取以還其家。」

《秦羲傳》:「羲監興國軍茶務,會楊允恭改茶鹽法,薦羲 掌真州榷務,尋提點淮南西路茶鹽,得羨餘十餘萬, 遂與允恭同為江淮制置,擢授閤門祇候,兼制置礬 稅。咸平初,入奏,真宗面加慰勞。淮南榷鹽二歲增錢 八十三萬餘貫,以勞改內殿崇班。」

《張詠傳》:「詠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屬歲歉,民多私鬻 鹽以自給,捕獲犯者數百人,詠悉寬其罰而遣之。官 屬請曰:『不痛繩之,恐無以禁』。詠曰:『錢塘十萬家,饑者 八九,苟不以鹽自活,一旦蜂聚為盜,則為患深。以俟 秋成,當仍舊法』。」

《王子輿傳》:「子輿為鹽鐵判官,領制置,增歲課五十餘 萬貫。咸平三年,就命兼充淮南轉運使。子輿精於吏 事,久掌茶鹽漕運,周知利害,裁量經制,公私便之。」 《陳世卿傳》:「世卿自言願效用於煩劇,會邵曄知廣州, 被疾,乃授世卿祕書少監代之,加賜金紫。郡有計口 買鹽之制,人多不便,至即奏除之。」

《循吏傳》:「張綸除江淮制置發運副使,時鹽課大虧,乃 奏除通、泰、楚三州鹽戶宿負官,助其器用,鹽入優與 之直,由是歲增課數十萬石。復置鹽場於杭、秀、海三 州,歲入課又百五十萬。」

《王博文傳》:「博文知海州,徙密州,負海有鹽場,歲饑,民 多盜鬻,吏捕之輒抵死。博文請弛鹽禁,候歲豐乃復 從之。」

《寇瑊傳》:「瑊為開封推官,會施州蠻叛,轉運使移瑊權 領施州。先是,戍兵仰他州餽糧,瑊至,請募人入米,償 以鹽,軍食遂足而民力紓。」

《章頻傳》:「頻為三司度支判官,詔鞫邛州牙校訟鹽井 事。皇城使劉美依倚后家受賕,使人市其獄。頻請捕 繫,真宗以后故不問。忤旨,出知宣州。」

《趙賀傳》:「賀補臨胊縣主簿,改大理評事。鹽池吏欺緡 錢,選賀往解州鉤校出入,賀悉得其奸。」

《王鬷傳》:鬷為三司鹽鐵副使,時龍圖閣學士馬季良 方用事,建言:京師賈人常以賤價居,茶鹽交引,請官 置務收市之。季良挾章獻婣家,眾莫敢迕其意,鬷獨 不可曰:「與民競利,豈國體耶。」擢天章閣待制。

《胡則傳》:「則以給事中權三司使,通京東西、陝西鹽法, 人便之。初,則在河北,殿中侍御史王沿嘗就則假官 舟販鹽,至是張宗誨擿發之,按驗得實,出知陳州。」 《范仲淹傳》:「仲淹安撫江淮,奏蠲廬、舒折役茶、江東丁 口鹽錢。」

《說苑》:石曼卿,王氏婿也,以館職通判海州。官滿,載私 鹽兩船至壽春,託知州王子野貨之。時禁網寬賒,曼 卿亦不為人所忌,於是市中公然賣「學士鹽。」

《宋史司馬池傳》:「池,夏縣人,少喪父,家貲數十萬,悉推 諸父,而自力讀書。時議者以蒲版竇津大陽路官運 鹽回遠聞,乃開㟏口道,自聞喜逾山而抵垣曲,咸以 為便。池謂人曰:『昔人何為捨逕而就迂,殆必有未便 者』。眾不以為然。未幾,山水暴至,鹽車人牛盡沒入河, 眾乃服。」

《俞獻卿傳》:「獻卿為三司鹽鐵判官,淮浙鹽利不登,命 獻卿往經度之,更立新法,歲增鹽課緡錢甚眾。會其 兄為鹽鐵副使,徙開封府判官。」

《包拯傳》:「拯為三司戶部副使,解州鹽法率病民,拯往 經度之,請一切通商販。除天章閣待制。」

《孟元傳》:元知滄州,民鬻鹽為生,歲荒鹽多不售,民無 以自給。元度軍食有餘,悉用易鹽,繇是民不轉徙。 《任顓傳》:顓擢鹽鐵判官,夏人納款,遣使要請,欲自買 賣,且通青鹽,增歲賜。詔許置榷場,其議多顓所發。出 為京西轉運使。

《趙滋傳》:「滋累遷西上閤門副使,歷知安肅軍、保州。滋 有吏能,所至稱治。會契丹民數違約,乘小舟漁界河 中,吏憚生事,累歲莫敢禁。後又遣大舟十餘,自海口 運鹽入界河。朝廷患之,以滋可任,徙知雄州。滋戒巡 兵,舟至輒捕其人殺之,輦其舟移文還涿州,漁者遂 絕。」

《丁度傳》:「度知審刑院時,江西轉運使移屬州,凡市末 鹽鈔,每百緡貼納錢三之一。通判吉州李虞卿受財 免貼納。事覺,大理將以枉法論。度曰:『枉法謂於典憲 有所阿曲,虞卿所違者,轉運使移文爾』。」遂貸虞卿死。 《張觀傳》:觀通判解州,會鹽池吏以贓敗,坐失舉劾,降 監河中府稅。後以資政殿學士、尚書禮部侍郎知相 州,徙鄆州。舊法,京東通安邑鹽,而瀕海之地禁私煮。 觀上言:「利之所在,百姓趨之,雖日殺於市,恐不能止。 請弛禁以便民」,歲免黥配者不可勝計。

《田況傳》:「況為陝西宣撫副使,還領三班院。保州雲翼 軍殺州吏,據城叛,詔況處營田,汰諸路宣毅、廣捷等 冗軍。策元昊勢屈納款,必令盡還延州侵地,毋過許 歲幣并入中青鹽。請戮陝西陷歿主將隨行親兵。」其 論甚偉,然不盡行也。

《王沿傳》:「沿子鼎知深州,徙建州。時盜販茶鹽者眾,一切杖遣之。監司數以為言,鼎弗為變。」

《周湛傳》:「湛為夔州路轉運使,雲安鹽井歲賦民薪茅, 至破產,責不已,湛為蠲鹽課而省輸薪茅。」

《楊佐傳》:「佐為陵州推官,州有鹽井,深五十丈,皆石也。 底用柏木為榦,上出井口,垂綆而下,方能及水。歲久 榦摧敗,欲易之,而陰氣騰上,入者輒死。惟天有雨,則 氣隨以下,稍能施工,晴則亟止。佐教工人以木盤貯 水,穴竅灑之,如雨滴然,謂之雨盤。如是累月,井榦一 新,利復其舊。」

《單煦傳》:「煦知濮、合二州赤水縣,鹽井涸,奏蠲其賦。累 官光祿卿。」

《循吏傳》:「趙尚寬知忠州,轉運使持鹽數十萬斤,課民 易白金。期會促,尚寬發官帑所儲副其須,徐與民為 市,不擾而集。」

《王庠傳》:「庠,榮州人,累世同居,號義門王氏。祖伯琪,以 義聲著於鄉州,有鹽井,籍民煎輸,多至破產,惟有祿 之家得免。伯琪請於州,均之官戶,而仕者誣訴之,齎 恨以歿。父夢易,登皇祐第,力成父志,言於州縣不聽, 言於刺史,言於三司,三司以聞,還籍沒者三百五十 五家,蠲歲額三十萬斤。」

《陳希亮傳》:「希亮為開封府判官,改判三司戶部勾院。 朝廷以三司事冗,簿書留滯,乃命希亮又兼開拆司。 榮州鬻鹽凡十八井,歲久澹竭,有司責課如初,民破 產籍沒者三百餘家。希亮為言,還其所籍,歲蠲三十 餘萬斤。」

《墨客揮犀》:王君貺為三司使,乞更河北鹽法,條約頗 精密,仁廟批曰:「朕不忍河北軍民頓食貴鹽。」三司即 時寢罷。後刻詔於北京望宸閣。

《續明道雜記》:仁宗時,有大豪焦隱者,嘗詣三司投狀, 乞買撲解州鹽池,歲納淨利。時王君貺主計曰:「買撲 無不可者,但當先自舉一地界乃可。」焦詞屈乃出,嘆 曰:「措大家也有長處。」

《補筆談》:孫仲純《史館》知海州日,發運司議置洛要、板 浦、惠澤三鹽場,孫以為非便,發運使親行郡決欲為 之,孫抗論排沮甚堅,百姓遮縣自言置鹽場為便,孫 曉之曰:「汝愚民不知遠計,官賣鹽雖有近利,官鹽患 在不售,不患在不足,鹽多而不售,遺患在三十年後。」 至孫罷郡,卒置三場。近歲連海間刑獄、盜賊差徭比 舊浸繁,多緣三鹽場所置鹽山積,運賣不行,虧失欠 負,動輒破人產業,民始患之。朝廷調軍器,有弩樁、箭 榦之類,海州素無此物,民甚苦之。請以鰾膠充折。孫 謂之曰:「弩樁、箭榦,共知非海州所產,蓋一時所須耳。 若以土產物代之,恐汝被科無已時也。」其遠慮多類 此。

《宋史賈昌朝傳》:「昌朝弟昌衡為梓州路轉運判官。賈 人請富順井鹽吏,視賄多寡為先後,昌衡一隨月日 給之。」

《韓絳傳》:「絳知成都府。張詠鎮蜀日,春糶米,秋糶鹽,官 給券以惠貧弱。歷歲久,權歸豪右。中人奉使至蜀,使 酒吏主貿易,因附益以取悅,絳悉奏罷之。」

《蔡挺傳》:「挺提舉虔州,監江閩鹽。賊率十百為州縣害, 挺諭所部與期,使首納器甲,原其罪,得兵械萬計。官 鹽惡而價貴,盜鹽善而價且下,故私販日滋。挺簡僚 吏至淮轉新鹽,明殿賞,以官數之餘畀之。於是賊黨 破散,宿弊遂絕,歲增賣鹽四十萬。」

挺兄抗,為廣東轉運使。番禺歲運鹽英、韶,道遠,多侵 竊雜惡。抗命十舸為一運,擇攝官主之,歲終會其殿 最,增十五萬緡。

《元絳傳》:「絳知通州海門縣,淮民多盜販鹽,制置使建 言,滿二十斤者皆坐徒。絳曰:『海濱之人,恃鹽以為命, 非群販比也』。笞而縱之。」

《張洞傳》:洞知棣州,轉尚書祠部員外郎。河北東路民 富蠶桑,契丹謂之綾絹州,朝廷以為內地不慮。洞奏: 「今滄景,契丹可入之道,兵守多缺。契丹時以販鹽為 名,舟往來境上,此不可不察。願度形勢置帥,增屯戍 以控扼之。」

《楚建中傳》:「建中知滎河縣,民苦鹽稅不平,建中約田 多寡,以為輕重。」

《王化基傳》:「化基子舉元,歷京東轉運使,治平中,徙成 都。邙井鹽歲入二百五十萬,為丹稜卓箇所侵,積不 售,下令止之,鹽登於舊。俄進鹽鐵副使,拜天章閣待 制。」

《劉摯傳》:摯謫監衡州鹽倉。先是倉吏與綱兵姦利相 市,鹽中雜以偽惡,遠人未嘗食善鹽。摯悉意核視,且 儲其羨以為賞,弊減什七,父老目為「學士鹽。」

《黃庭堅傳》:「庭堅知太和縣,以平易治。時課頒鹽筴,諸 縣爭占多數,太和獨否,吏不悅而民安之。」

《夢溪筆談》:河北鹽法,太祖皇帝嘗降墨敕,聽民間賈 販,惟收稅錢,不許官榷。其後有司屢請閉固,仁宗皇 帝又有批詔云:「朕終不使河北百姓常食貴鹽。」獻議 者悉罷遣之。河北父老皆掌中掬灰,藉火焚香,望闕歡呼稱謝。熙寧中復有獻謀者,予時在三司,求訪兩 朝墨敕不獲,然人人能誦其言,議亦竟寢。

《宋史黃履傳》:「履以禮部尚書召對闕中,閩言鹽法,苦 言者眾,神宗謂履自閩來,將以為決。履乃陳法甚便, 遂不復革,鄉論鄙之。」

《孫永傳》:「永歷河北、陝西都轉運使,時邊用不足,以解 鹽市馬別為一司,外臺不得與。永奏曰:『鹽、馬,國之大 計。使主者專其柄,既無以統隸,苟為非法,孰從而制 之』?」加龍圖閣直學士、知泰州。後知太原。忻、代產鹽,苦 惡不堪食,轉運使必欲理之,以盜販闌越之罪罪兵 吏。永言:「鹽,民食也,不可禁;兵,武備也,不可闕。顧以惡 鹽累防兵,非計也。」詔弛其禁。

《沈遘傳》:「遘從弟括為太常丞,修起居注,時大籍民車, 人未諭縣官意,相挺為憂。又市易司患蜀鹽之不禁, 欲盡實私井而輦解池鹽給之。言者論二事如織,皆 不省。括侍帝側,帝顧曰:『卿知籍車乎』?曰:『知之』。帝曰:『何 如』?對曰:『敢問欲何用』?帝曰:『北邊以馬取勝,非車不足 以當之』。括曰:車戰之利見於歷世。然古人所謂兵車 者,輕車也。五御折旋,利於捷速。今之民間輜車重大, 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謂之太平車,但可施於無事之 日爾。」帝喜曰:「人言無及此者,朕當思之。」遂問蜀鹽事, 對曰:「一切實私井而運解鹽,使一出於官售,誠善。然 患萬、戎、瀘間夷界,小井尢多,不可猝絕也。勢須列候 加警,臣恐得不足償費。」帝頷之,明日,二事俱寢。 《孫覺傳》:覺弟覽為右司員外郎,荊湖開疆,命往相其 便。覽言:「沅州所招溪洞百三十里,從本郡隨事要束, 勿建官置戍,以為民困。自誠州至融江口,可通西廣 鹽,以省北道餉餽。」悉從之。

《章衡傳》:「衡拜寶文閣待制,知澶州。至都,會官立法,禁 氏販鹽。衡言:民恃鹽以生,生之所在,雖犯法不顧,空 令犴獄日繁,請如故便。」

《范雍傳》:「雍孫子奇,歷河東、陝西、河北、京東四路轉運 使,工部左司二郎中,加直龍圖閣,使河北諸郡,猶榷 鹽,奏罷之。」

《劉昌祚傳》:「昌祚為右班殿直,主秦州威遠砦青塘,聚 兵鹽井,經年不散。昌祚奉帥命往詰之,諸酋曰:『聞漢 家欲取吾鹽井。昌祚曰:『國家富有四海,何至與汝爭 此邪。與酋俱來犒賚之,歡然帥眾去』』。」

《徐鐸傳》:「鐸為三司度支副使。先是,湖南例食淮鹽,周 輔始請運廣鹽數百萬石,分鬻郴、全、道州,又以淮鹽 增配潭、衡諸郡,湘中民愁困。法既行,遂領於度支。以 集賢殿修撰為河北都轉運使,召為刑部侍郎。元祐 初,言者暴其立江西、福建鹽法,掊克欺誕,負公擾民, 罷知利州。」

《王巖叟傳》:巖叟為監察御史,言河北榷鹽法尚行,民 受其弊,貧者不復食。錄大名刻石,仁宗詔書以進。又 以河北天下根本,自祖宗以來,惟此為患,願復其舊。 江西鹽害民,詔遣使者往視。巖叟言:「一方病矣,必待 使還而後改為,恐有不及被德澤而死者,願亟罷之。」 後以直集賢院知齊州,請河北所言鹽法,行之京東。 程之卲傳之。卲為三司磨勘官,從副使蹇周輔計度 江、嶺鹽還,除廣東轉運判官,俄為夔路轉運判官。大 寧井鹽為利博,前議者輒儲其半供公上,餘鬻於民, 使先輸錢。鹽不足給,民以病告,之卲盡發所儲與之。 商賈既通關,征增數倍。

《樓异傳》:异知明州,請越台之鹽以佐費。詔責之曰:「郡 自有鹽,筴不能興,而欲東取諸台,西取諸越,斯乃以 鄰國為壑也。」

《梅執禮傳》:「執禮知蘄州,徙滁州,時賦鹽虧額,滁亦苦 抑配,執禮曰:『郡不能當蘇杭一邑,而食鹽乃倍粟數, 民何以堪』。」請於朝,詔損二十萬,滁人德之。

《許景衡傳》:「景衡為殿中侍御史,睦寇平,江浙郡縣殘 燬,而茶鹽比較之法如故。景衡奏茶鹽之法,當以食 之眾寡為歲額之高下。今收復之後,戶版半耗,民力 蕭然,而茶鹽比較不減於昔,民欲無困得乎?」奏上,詔 兩浙、江東路權免茶鹽比較。賊平日仍舊。朝廷既興 燕雲之師,調度不繼,誅求益急。景衡又極論和買、和 糴、鹽法之害,不報。

《翟汝文傳》:「汝文知廬州,徙密州。密負海產鹽,蔡京屢 變鹽法,盜販者眾,有司窮治黨與,汝文曰:『祖宗法度, 獲私商不詰所由,欲靖民也。今繫而虐之,將為厲矣』。」 悉縱之。

《趙開傳》:「開除成都路轉運判官,奏減蒲江六井元符 至宣和所增鹽額,列其次第,謂之『鼠尾帳,揭示鄉戶 歲時所當輸折科等實數,俾人人具曉,鄉胥不得隱 匿竄寄』。」

《郭忠孝傳》:「忠孝為河東路提舉,解梁、猗氏與河東接 壤,盜販鹽者數百為群,歲起大獄,轉相告引,抵罪者 眾。忠孝止治其首,餘悉寬貸。宰相王黻怒之,坐廢格 鹽法免。」

《郭僎傳》:「僎為亳州蒙城丞,令以鹽科邑民,僎爭之不可。」

《張慤傳》:「慤累遷龍圖閣學士,計度都轉運使。高宗為 兵馬大元帥,募諸道兵勤王,慤飛輓踵道,建議即元 帥府印給鹽鈔,以便商旅。不閱旬,得緡錢五十萬以 佐軍,高宗器重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