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大清一統志 (四庫全書本)/卷036
欽定大清一統志 卷三十六 |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三十六
興京〈在 盛京東微南二百五十里東西距二百二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東至吉林界三十五里西至順天府承徳縣界一百九十里南至鳳凰城界一百八十里北至開原縣界一百十里東南至吉林界十五里西南至鳯凰城界一百六十餘里東北至吉林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開原縣界一百三十里自 興京至京師一千七百一十餘里〉
興京之地東傍邊牆西接奉天南界鳳凰城北抵開原層巒疊拱衆水環縈扼諸城之要區據三闗之險固
發祥勝地
鴻業攸基漢始置元菟郡後漢及晉因之南北朝至隋入於髙句麗唐初置燕州屬安東都䕶後為渤海大氐所居改𨽻定理府遼金時地屬瀋州明初置建州衛
國初
皇始祖肇祖原皇帝始居於赫圖阿拉在
興京之南鄂多理城西蘓克素䕶河嘉哈河之間三傳至
興祖直皇帝及
景祖翼皇帝
顯祖宣皇帝皆居於此至
太祖髙皇帝削平諸部丁亥遷居呼蘭哈達南岡新城癸夘仍於赫圖阿拉舊址築城居之天命元年衆貝勒大臣上
尊號曰
覆育列國英明皇帝以
興京為都城
太宗文皇帝天聰八年改稱
興京
世宗章皇帝順治五年奉
太祖髙皇帝配
天南郊推本孝思追尊
列祖以赫圖阿拉為興業之地設城守尉等官守之乾隆
二十八年以錦州理事通判移駐
興亰與熊岳通判所轄之哨子河分界管轄八年
上謁
祖陵有
御製興亰詩十九年有
御製乘馬過興亰再詠詩四十三年有
御製興京叠癸亥舊作赫圖阿拉再題赫圖阿拉詩四
十八年有
御製興京再叠癸亥韻赫圖阿拉詩仰見
聖主
勤思
光烈祇遹
前謨永念邠岐之舊推本
締造之艱
大文炳耀誠足以昭示萬年與典謨並煥云
城池
興京城〈周五里南一門東二門北一門外城周九里南三門北三門東二門西一門我〉
〈太祖癸夘年剏建此城乙巳年増築外城〉
陵寢
永陵〈在城西北十里 啓運山〉
〈肇祖原皇帝興祖直皇帝〉
〈景祖翼皇帝顯祖宣皇帝共一山〉
〈寳城周十五丈四尺前為享殿曰啓運殿奉安〉
〈列祖寳座殿三楹配殿各三楹門曰啓運門門外〉
〈功徳碑亭四座左右廡各三楹省牲亭五楹凡規模制度守䕶官員及四時祀典俱同福陵昭陵之制初〉
〈肇祖興祖共葬稱〉
〈興京陵景祖〉
〈顯祖陵在 盛京城東南一百二十里稱盛京陵順治八年封〉
〈興京陵山為 啟運山盛京陵山為積山俱從祀〉
〈郊壇十五年奉移盛京陵改祔〉
〈興京陵安葬罷積山祀典十六年尊稱興京陵曰〉
〈永陵乾隆八年十九年四十三年四十八年俱有御製恭謁永陵詩又永陵〉
〈寶頂前瑞榆一株輪囷盤鬰圓覆城隅有御製神樹賦于四十三年〉
〈御書勒石西配殿〉
户口〈八旗人丁四千一百九十四〉
田賦〈八旗田畆十一萬五千七百九十日有零通志每丁給地五日一日約六畆餘〉山川
啓運山〈在城西北十里即〉
〈永陵所在自長白山西麓一幹綿亘層折至此重巒環拱衆水朝宗萬世鴻基實肇於此乾隆十九年有御製恭瞻啓運山作歌〉東舍利山〈在城西一百五十五里又西四里有西舍利山舍利河發源於此〉薩
爾滸山〈在城西一百二十里明神宗十一年我〉
〈太祖大破明師於此山之下乾隆四十八年敬鐫御製薩爾滸書事勒石山上〉煙筒山〈在城西南五里〉哈爾薩山〈在城西南二十一里哈爾薩河發源於此〉石煙筒山〈在城西南七十一里〉車山〈在城西南八十里扎庫穆河布爾哈圖河發源於此〉髙麗城山〈在城西南一百二十五里又青龍洞山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鳩鳴臺山〈在城西南二百里〉哈穆嘉山〈在城西南二百五里〉嘉拉庫山〈在城西北三十里嘉拉庫河發源於此又西北為雅爾哈代岷扎喀三山〉鳥林山〈在城西北七十五里〉大黒山〈在城西北〉〈八十里其東有阿爾丹山〉尖頂山〈在城西北九十里〉灘舟山〈在城西北九十五里〉八王溝山〈在城西北一百里〉來鹿山〈在城西北一百里〉虎頭山〈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安巴尼雅勒瑪山〈在城西北一百里其西有阿濟格尼雅勒瑪山又西北十里有安巴尼雅勒瑪西山〉蓮花山〈在城西北一百里〉鐡背山〈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上有界藩二城我太祖髙皇帝以五百人破明四路兵數十萬衆殱杜松于鐡背山即此〉音和羅山〈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其東有音和羅東山〉舒勤山〈在城西北一百四十里原作碩欽山〉哈勒罕嶺〈在城西一百十三里〉堂子岡〈在城西一百十七里即堂子阿拉〉圖克善坡〈在城西一百十里即圖克善梅沃赫〉徳立勒石〈在城西一百五十里即徳勒沃赫〉理嘉峯〈在城南十四里即理嘉哈逹〉岡臺溝〈在城北一里〉挫草嶺〈在城北二十五里〉松樹䃳子〈在城西南三十六里〉托和倫嶺〈在城西南五十六里托和倫河索爾和河發源於此〉望藍嶺〈在城西南一百十五里西㐮河發源於此〉兩嶺〈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八盤嶺〈在城西南一百九十八里赫圖河發源於此〉瑪呼嶺〈在城西南一百八十里〉費延勒庫峯〈在城西南一百九十五里〉曹子峪〈在城西南一百七十七里曹子峪河發源於此又板長峪在城西南一百九十五里〉望城岡〈在城西南一百七十五里〉頼華嶺〈在城西北六十里其東有飛牛嶺〉十八道嶺〈在城西北一百三十里峯巒起伏綿亘相連有十八〉
〈層故名〉櫃子峯〈在城西北五十里〉瑪庫峯〈在城西北七十里〉希卜蘇峯〈在城西北九十里其西北又有呼勒峯〉小張七溝〈在城西北九十里〉勒富峯〈在城西北一百十里〉托克托谷〈在城西北八十里即托克托和羅倫又三里有烏勒間谷〉布爾哈圖河〈在城西一百二十里源出車山西北流入渾河〉赫圖河〈在城西一百五十里源出八盤嶺西北流入渾河又札庫穆河在城西一百十三里源出車山曹子峪河在城西一百七十里源出曹子峪舍利河亦在城西一百七十里源出哈利山俱西北流㑹赫圖河〉瑪哈丹河〈在城西一百八十里源出瑪呼嶺西北流入渾河又金口峪河在城西南一百八十二里源出金口峪西北流入瑪哈丹河〉蘇子河〈在城北半里源出邉外呼倫嶺西流㑹尼瑪蘭章京瑪家哈當阿里發諸河遶 啓運山之南西注受哈爾薩理嘉索勒和等河又北折經木其水手堡又北經界藩西南入渾河 按漢志髙句麗縣有南蘇水西北經塞外疑即此也〉嘉拉庫河〈在城北五里源出嘉拉庫山南流至城西五里入蘇子河又拉發河在城西北十里源出嘉雅拉庫山挫草嶺南流遶 啟運山之東入蘇子河〉錦宻森河〈在城東南十五里源出王嵐子溝又理嘉河在城東南三里源出邉外盤嶺嘉哈河在城南十六里源出源出邉外偏嶺俱西北流入蘓子河〉哈當河〈在城東北二十五里又馬家河在城東北三十里章京河在城東北三十二里尼瑪蘭河在城東北三十五里俱發源納哩窩集西流經 興京邉西北子河〉渾河〈在城東北八十五里源出邉外納哩窩集為納哩河入 興京邉西北流至安巴尼雅勒瑪山即為渾河詳見奉天府〉索勒和河〈在城西南三里源出托和倫河北流入蘇子河又哈爾薩河在城西〉〈南十一里源出哈爾薩山東北流入索爾和河〉托和倫河〈在城西南五十八里源出托和倫嶺南流入太子河〉〈又西襄河在城西南八十六里源出望藍嶺南流入托和倫河〉費葉稜烏河〈在城西南一百里源出邉外三〉〈股泉山又小峽河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源出分水嶺鹻厰河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亦出分水嶺俱西北流入太子河〉青龍洞河〈又名水洞在城西南一百四十里源出龍龍山山西南流入太子河〉清河〈在城西南一百四十五里源出瑪呼嶺西南流入太子河〉
古蹟髙句驪故城〈在城北漢武帝元封四年開朝鮮地置元莬郡又置髙句驪縣為郡治應劭曰故句驪國魏志漢武初以沃沮城為元莬郡後為夷貊所侵徙郡句驪西北後漢公孫度時皆治髙句驪縣吳書元菟郡在遼東北相去二百里是也後廢 按漢志縣為小遼水所發源今〉
〈興京北近渾河之源葢即漢髙句驪縣地髙句驪國本在縣東去遼東千里漢置縣取其名耳元菟郡雖初治沃沮尋徙句驪漢志可考方輿紀要謂公孫度始改置於遼東之北治髙句驪縣非是又吳書謂郡去遼東二百里而郡國志遼東郡下云雒陽東北三千六百里元莬郡則云四千里其實相去四百里也〉新城〈在 興京北晉咸康五年慕容皝擊髙句驪兵及新城髙句驪乞盟乃還隋大業九年復伐髙麗遣王仁恭出扶餘道仁恭進至新城攻之不拔唐乾封二年李世勣伐髙麗度遼謂諸将曰新城髙驪西邉要害不先得之餘城未易取也遂壁西南山臨城下進擊一十六城皆拔之胡三省通鑑注新城西南傍山東北接南蘇木底等城〉南蘇城〈在 興京界髙句驪置晉永和九年燕王皝使慕容恪攻髙句驪拔南蘇置戍而還隆安二年慕容盛襲髙句驪拔新城南蘇二城開境七百餘里隋大業七年伐髙麗分遣段文振出南蘇道唐乾封二年薛仁貴破髙麗拔其南蘇木底蒼巖諸城顯慶中置南蘇州於此後廢 按遼志以蘇州安復軍為髙麗南蘇州蘇州即金金州也今考漢志髙句驪縣有南蘇水髙麗置城葢因此水為名晉載記慕容皝自南陜以伐髙句驪胡三省通鑑注謂南陜在遼東之東南蘇木底諸城又在南陜之東唐薛仁貴自新城進拔南蘇木底賈耽謂新城在遼東東北則南蘇木底當在新城東南今 興京界不在金州可知矣舊志但據遼史載南蘇木底二城入金州古蹟誤〉木底城〈在 興京界晉咸康八年慕容皝擊髙句驪髙句驪有二道其北道平濶南道險狹慕容翰曰虜以常情料之必謂大軍從北道當重北而輕南今以鋭兵從南道擊之出其不意丸都不足取也别遣偏師從北道縱有蹉跌其腹心已潰四支無能為矣皝從之遂克髙句驪葢從北豐而進者為北道從南陜入木底城而進者即南道也義熙初後燕慕容熙攻髙麗木底城不克唐乾封二年薛仁貴攻拔之尋置木底州於此後廢〉
城堡鄂多理城〈在 興京城東一千五百里 本朝最初建都於此實為億萬世發祥重地即俄朶里城〉古城〈在城西四里周一里一百二十步南一門建置無考謹按〉
〈興祖六子長居覺爾察地次居阿哈和洛地次居和洛噶善地次〉
〈景祖居赫圖阿拉地次居尼瑪蘭地次居章嘉地各築城分居其城距赫圖阿拉近者五里逺者二十里疑古城即其一也〉薩爾滸城〈在城西一百二十里周三里南與東各一門西南西北共二門外城周七里四面各一門謹按實録天命五年十月自界藩遷于此城建軍民廬舍先是嵗己未天命四年三月明集兵四路來攻杜松等出撫順闗〉
〈太宗時為四貝勒議曰界藩山上我築城夫役在焉山雖險儻明兵奮力攻䧟之奈何宜急進軍以安夫役之心日午至太蘭岡與明兵對陣初衆貝勒未至時我防禦兵伏薩爾滸谷内伺明兵過尾擊之追至界藩渡口與築城夫役合據吉林崖杜松結營薩爾滸分兵圍吉林崖我兵四百率衆夫役下擊一戰斬百人適衆貝勒至見明兵攻吉林崖者約二萬人又見一軍立薩爾滸山巔遂以千人助四百兵於吉林崖而合六旗兵進攻薩爾滸山奮力衝擊破其營壘其助吉林崖之兵自山馳下衝攻右二旗兵渡河直前夾擊明兵之在界藩山麓者短刄相接無不一以當百遂大破其衆殱杜松等於陣又敗馬林兵于尚間崖潘宗顔軍於斐芬山太祖收全軍駐固勒班地翼旦還軍至界藩行祭纛禮乾隆八年十九年上謁〉
〈永陵俱有御製薩爾滸詩四十一年有〉
〈御製薩爾滸書事長篇四十三年四十八年有御製題薩爾滸及薩爾滸再題諸詩〉老城〈在城南八里周十一里六十步門四城内西有小城周二里一百二十步門二城外有郭自城北至城西南共九里
有竒亦有四門我 太祖丁亥年築此城癸夘年自此遷都 興京〉鹻厰舊城〈在城南一百四十六里周二里有奇又有鹻厰新城在城南一百四十八里 本朝天聰七年築又有髙麗城在城南一百二十里周三里有竒〉界藩城〈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鐵背山上〉
〈本朝天命三年太祖取撫順自 興京至此依山築城周一里東一門又一小城周一百十八步西一門謹按實録明神宗十三年六月〉
〈太祖率兵攻瑪爾墩寨寨主納申奔界藩十三年二月太祖率披甲之士二十五卒五十略界藩寨寨内人覺之遂囘兵界藩等四城之主合兵追襲至太蘭岡之野〉
〈太祖單騎囘斬納申射巴穆尼斃之遂引歸不遺一騎四月太祖征哲陳部界藩等五城聞之集兵八百整陳以待太祖敗其衆又追至界藩險隘吉林崖立其巔見敗兵十五人趨岡太祖射前至一人貫其脊而殪餘悉墜崖死乃收軍還天命三年五月太祖諭諸貝勒大臣曰今居我國行兵道逺馬力困乏宜〉
〈築城界藩居之四年二月命夫役一萬五千赴界藩城騎兵四百衛之三月既敗明四路兵於薩爾滸阿布逹哩岡等處殱杜松劉□等四月太祖遂諭諸王大臣宜於近邉之地牧馬屯田築城界藩設兵守衛以衛農人於是太祖西行示築城基址六月破開元班師〉
〈太祖謂貝勒諸臣曰吾等勿囘都城築城界藩治屋廬以居牧馬邉境勿渡渾河貝勒諸臣曰不如還都息馬濃陰之下浴於水飼以善革乃速壮且士卒歸家修治兵仗便〉
〈太祖曰此非爾所知也今六月盛夏行兵已二十日若還都又二三日乃至其各路屯塞距都城又須三四日炎蒸之時復爾逺涉馬何日壮耶居界藩牧馬俾速壮至八月又可興師矣遂駐蹕是月所建宫室皆成乾隆十九年有 御製鐵背界藩詩〉清河堡〈在城西南一百六十里周四里一百八十步門四謹按〉
〈實録明神宗十六年我太祖始於清河闗口互市天命三年秋七月〉
〈太祖統大兵進鴉鶻闗門清河城拔之副将鄒儲賢殱焉〉山羊峪堡〈在城西南一百八十里周一里一百四十步南一門〉瑪哈丹堡〈在城西南二百一十里周二里一百三十四步東南二門其南有郭周一里一百四十步東西二門〉
闗郵頭道闗〈在城西四十里即雅爾哈山闗又二道闗在城西四十一里即代岷山闗三道闗在城西六十三里即札喀山闗皆因山為闗天命四年正月〉
〈太祖征葉赫命大貝勒等率兵五千往守札喀闗防禦明兵乾隆十九年有御製三闗詩四十三年四十八年俱有御製過三闗詩〉古闗〈一在城南一百里一在城南二百里俱廢莫考〉鹻厰邉門〈在城南一百四十里南至鳯凰城邉界三十里〉
興京邉門〈在城東南三十里南至鹻厰門一百十里北至開元縣□莪邉界一百里〉穆喜站〈在城西北四十里又西八十里至薩爾滸站又西七十里至噶布拉村站又西七十里至 興京城以上三站壮丁二百六十八名皆有監督官掌之〉
津梁石堤木橋〈在 啓運山西雍正九年設〉
寺觀顯祐宫〈在城東北即玉皇廟 國初建順治十五年〉
〈賜名顯祐立碑乾隆八年十九年四十三年四十八年俱有
御製謁顯祐宫詩殿内 御書額曰碧落保珍又額曰太微元範〉地藏寺〈在顯祐宫東康
熙二十一年聖祖臨幸有碑記乾隆十二年奉頒〉
〈御書額曰妙證三摩又額曰□天法炬〉
塚墓多羅武功郡王禮敦巴圖魯墓〈在〉
〈永陵左〉多羅恪恭貝勒塔察芬古墓〈在〉
〈永陵右〉
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三十六
翻譯語解附
赫圖阿拉〈國語謂横甸也〉蘇克素䕶〈國語魚鷹也〉嘉哈〈國語秋後落葉也〉呼蘭哈達〈國語竈突也峯也〉薩爾滸〈國語木橱也〉舍利〈國語泉也〉哈爾薩〈國語宻䑕也〉哈穆嘉〈國語黄芩也又蒿也〉嘉拉庫〈國語屋内夾間也〉雅爾哈〈國語豹也〉代岷〈國語鵰也〉扎喀〈國語邉也〉烏林〈國語財帛也〉阿爾丹〈𫎇古語有花紋也〉安巴尼雅勒瑪〈國語大人之謂〉阿濟格〈國語小也〉音和羅〈國語音獸徑和羅國也〉哈勒罕〈國語犁也〉阿拉〈國語岡也〉圖克善〈國語牛犢也〉梅沃赫〈國語坡也〉沃赫〈䝉古語石也〉哈達〈國語峯也〉托和倫〈國語也〉瑪呼〈國語面具也〉費延勒庫〈國語無餘也〉希卜蘇〈國語蜂蜜也〉呼勒〈國語斛也〉勒富〈國語熊也〉托克托〈國語定也〉和倫〈國語威也〉烏勒間〈國語豬也〉布爾哈圖〈䝉古語有叢栁處也〉瑪哈丹〈䝉古語有肉也〉錦宻森〈國語錦靛花也宻森大甕也〉哈當阿〈國語有山峯之謂〉索勒和〈國語髙麗也〉費葉稜烏〈國語樹雞也〉穆喜〈國語牛樣子也〉噶布拉〈國語饞也〉
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三十六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大清一統志,盛京全圖>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大清一統志,盛京全圖>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大清一統志,盛京統部表>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