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忠公文集 (四部叢刊本)/集古錄跋尾卷第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集古錄跋尾卷第五 歐陽文忠公文集 集古錄跋尾卷第六
宋 歐陽脩 撰 宋 胡柯 撰年譜 景上海涵芬樓藏元刊本
集古錄跋尾卷第七

集古録跋尾卷第六 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三十九

   唐八都壇實録歳月見本文

右八都壇實録撰人名元質不見其姓又不著書人

名氏其字畫亦可愛碑首題云大唐八都壇神君之

實録其文云都望八山之始壇也此地名山封龍之

𩔖有八因壇立廟遂爲號焉封龍山在今鎮州其餘

七山不見其名又云漢光和中有碑而今亡此碑垂

拱三年立右集本

   唐魏載墓誌銘歳月見本文

右魏載墓誌銘其序云祖徴謚曰文正父叔玉光禄

卿載以弘文生對䇿居甲授太常寺奉禮郎以疾謝

職尋調懷州司兵參軍屬惟集本作維下同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詭道不戢斯

焚譴及宗姻旋加此累以垂拱三年终於嶺外春秋

三十有二所謂惟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詭道者乃徐敬業起兵於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誅武后不克也時敬業以前𥂕厔尉魏思温爲軍師

集本作帥所謂譴及宗姻者疑敬業敗載坐思温竄死嶺

南耳今據新唐書宰相世繫表鄭公諸房都無思温

及載而叔玉但著一子膺爲祕書丞豈載以官卑貶

死無後而殁不見耶載死不幸而家譜不録史官不

八字集本作家譜史官不録非事載斯誌而誌録於余其遂泯

滅於無聞乎治平元年四月廿三日書右眞蹟

   唐乙速孤神慶碑載𥘉元年

右乙速孤神慶碑弘文館學士苗神客撰神慶唐初

仕三衛髙宗時爲太子右虞候副率以卒乙速孤

在唐無顯人惟以其姓見於當時者神慶一人而巳

元和姓纂但云代人隨魏南徙而巳其叙神慶世次

又多闕繆而此碑所載頗詳云其先王氏太原人

代祖顯爲後魏驃𮪍大將軍賜姓乙速孤氏遂爲

京兆醴泉人曽祖貴隋河州刺史和仁郡公祖安隋

益州都督父晟唐驃𮪍將軍乙速孤氏世無可稱而

其姓出夷狄莫究其詳惟見於此碑者可以𥙷姓纂

之略以備考求故特録之右集本

   唐薛仁貴碑天寳二年

右薛仁貴碑苗神客撰云公諱禮字仁貴河東汾隂

人也唐書列傳云仁貴絳州龍門入又不云名禮余

家集録薛氏碑尤多據仁貴子楚玉碑亦云父仁貴

爾仁貴爲唐名將當時甚顯著徃徃見於他書未甞

有云薛禮者仁貴本田家子奮身行陣其僅知姓名

爾其曰名禮字仁貴者疑後世文士或其子孫爲増

之也列傳又載仁貴降九姓事云軍中爲之歌曰將

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仁貴卒於永淳中

碑以天寳中建不載漢𨵿之歌不應遺略疑時未有

此歌五字集本作當時無此歌亦爲後人所増爾治平元年端午

日書右眞蹟

   唐尹氏闕文歳月見本文

右尹氏闕文在襄州題云唐孝子尹仁恕闕萬𡻕通

天二年旌表萬𡻕通天則天之年號也可謂昬亂之

世矣然尹氏猶見旌表孔子以謂忠信可行於蠻貊

信矣孝悌見尊於昬亂也

   唐尹孝子旌表文𡻕月闕

唐之致治之意深矣嗚呼不得而見矣此碑尤可惜

右集本

   唐孝子張常洧旌表碣貞觀五年誤雕在此

右唐孝子張常洧旌表碣文字磨滅僅可見其髣髴

蓋孝悌之爲名人之所甚慕而旌表非爲一世勸也

故特録之者惜其將遂不見於後世也其文辭筆畫

亦自可佳然不專取乎此也右集本

   唐渭南令李君碑聖曆元年

右鴻州渭南縣令李君清徳碑馬吉甫撰按唐書則

天授二年析雍州之渭南慶山置鴻門縣遂以慶

山鴻門渭南髙陵櫟陽置鴻州大足二年廢治平二

年正月十四日書右眞蹟

   同前

右渭南令李君碑其首題云大周鴻州渭南縣按新

唐書則天天授二年析雍州之渭南慶山置鴻門縣

遂以渭南慶山鴻門髙陵以置鴻州大足二年州廢

右集本

   唐流杯亭侍宴詩歳月見本文

右流杯亭侍宴詩者唐武后乆視元年幸臨汝湯留

宴羣臣應制詩也李嶠序殷仲容書開元十年汝水

壞亭碑遂沉廢至正元中刺史陸長源以爲嶠之文

仲容之書絶代之寳也乃復立碑造亭又自爲記刻

其碑隂武氏亂唐毒流天下其遺蹟冝爲唐人所棄

而長源當時號稱賢者乃獨區區於此何哉然余今

又録之蓋亦以仲容之書可惜是以君子患乎多愛

右眞蹟

   同前

右流杯亭侍宴詩者唐武后乆視元年幸汝州温湯

群臣應制詩也李嶠序殷仲容書開元中汝水壞其

碑亭碑亦沉没貞元中陸長源爲刺史以爲嶠序仲

容書絶代之寳也乃爲之造亭立碑自記其事於碑

隂武氏亂唐毒流天下其遺跡宜爲唐人所棄而長

源當時賢者區區於此何哉然余今又録之者特以

仲容書尓是以君子患乎多愛右集本

   唐司刑寺大脚跡勑長安二年

右司刑寺大脚跡并碑銘二閻朝隱撰附詩曰匪手

擕之言示之事蓋諭昬愚者不可以理曉而決疑惑

者難用空言雖示之已驗之事猶懼其不信也此自

古聖賢以爲難語曰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者聖人

非棄之也以其語之難也佛爲中國大患非止中人

以下聦明之智一有惑焉有不能解者矣方武氏之

時毒𬒳天下而刑獄慘烈不可勝言而彼佛者遂見

光蹟於其間果何爲哉自古君臣事佛未有如武氏

之時盛也視朝隱等碑銘可見矣然禍及生民毒流

王室亦未有若斯之甚也碑銘文辭不足録録之者

所以有集本無比字警也俾覽者知無佛之世詩書雅頌

之聲斯民䝉福者如彼有佛之盛其金石文章與其

人之𬒳禍者如此可以少思焉嘉祐八年重陽後一

日書右眞蹟

   唐韓覃幽林思武后時

右幽林思廬山林藪人韓覃撰余爲西京留守推官

時因遊嵩山得此詩愛其辭翰皆不俗後十餘年始

集古金石之文發篋得之不勝其喜余在洛陽凡再

登嵩嶽其始徃也與集本作以梅聖俞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子聦俱其再徃

也與謝希深尹師魯王幾道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子聦俱當發篋見此

詩以入集時謝希深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子聦已死其後師魯幾道聖

俞相繼皆死蓋遊嵩在天聖十年是𡻕改元明道余

時年二十六距今嘉祐八年蓋三十一年矣遊嵩六

人獨余在尔感物追徃不勝二字集本作可為愴然六月旬

休日書右眞蹟

   唐武盡禮寧照寺鍾銘景龍三年

右武盡禮筆法精勁當時冝自名家而唐人未有稱

之見於文字者豈其工書如盡禮者徃徃皆是特今

人罕及尓余每得唐人書未甞不嘆今人之廢學也

右眞蹟

   唐韋維善政論先天元年

右韋維善政論著作郎楊齊哲撰維先天中爲坊州

刺史齊哲所撰其實徳政碑也特異其名爾余甞患

文士不能有所發明以警未悟而好爲新竒以自異

欲以怪而取名如元結之徒是也至於樊宗師遂不

勝其弊矣如齊哲之文𥘉無髙致第易碑銘爲論賛

右集本

   唐令長新戒開元中

右令長新戒唐開元之治盛矣玄宗甞自擇縣令一

百六十三人賜以丁寧之戒其後天下爲縣者皆以

新戒刻石今猶有存者余之所得者六世人皆忽不

以爲貴也玄宗自除内難遂致集本作至太平世徒以爲

英豪之主然不知其興治之勤用心如此可謂爲政

知本末矣然鮮克有終明智所不免惜哉新戒凡六

其一河内其二虞城其三不知所得之處其四汜水

其五穰其六舞陽嘉祐八年六月十日書右眞蹟

   唐華陽頌天寳九年

右華陽頌唐玄宗詔附玄宗尊號曰聖文神武皇帝

可謂盛矣而其自稱曰上清弟子者何其陋哉方其

肆情奢滛以極冨貴之樂蓋窮天下之力不足以贍

其欲使神僊道家之事爲不無亦非其所可冀矧其

實無可得哉甚矣佛老之爲世惑也佛之徒曰無生

者是畏死之論也老之徒曰不死者是貪生之說也

彼其所以貪畏之意篤則棄萬事絶人理而爲之然

而終於無所得者何哉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

以苟免貪者不可以苟得也惟積習之乆者成其邪

妄之心佛之徒有臨死而不懼者妄意乎無生之可

樂而以其所樂勝其所可畏也老之徒有死者則相

與諱之曰彼超去矣彼解化矣厚自誣而託之不可

詰或曰彼術未至故死爾前者苟以遂其非後者從

而惑之以爲誠然也佛老二者同出於貪而所習則

異然由必棄萬事絶人理而爲之其貪於彼者厚則

捨於此者果若玄宗者方溺於此而又慕於彼不勝

其勞是真可𥬇也右集本

   唐有道先生葉公碑開元五年

右有道先生葉公碑李邕撰并書余集古所録李邕

書頗多最後得此碑於蔡君謨君謨善論書爲余言

邕之所書此爲最佳也右眞蹟

   唐李邕嵩嶽寺碑開元二十七年

右嵩嶽寺碑唐淄州刺史李邕撰胡英書英之書世

所重也其文云寺後魏孝明帝之離宫𥘉名閑居寺

仁壽二年改爲嵩嶽寺也右集本

   唐李邕端州石室記開元十五年

右端州石室記唐李邕撰不著書人名氏考其筆蹟

似張庭珪書疑庭珪所書也右集本

   唐獨孤府君碑歳月闕

右獨孤府君碑李邕撰蕭誠書誠書世多有而此尤

佳碑在峴山亭下余自夷陵徙乾徳令甞登峴山讀

此碑碑爲四面而一面字完今人家所傳秖有一面

而余所得有二面故其一面頗有訛缺也府君諱冊

字伯謀河南人也其文不完故不見其終始右集本

   同前歳月闕

右碑在峴山亭下余自夷陵徙乾徳令甞登峴山讀

此碑碑爲四面而一面字完人家多有之而余所得

蓋二面也故其一面頗有訛缺也蕭誠書世數數有

之而此尤佳也右眞蹟

   唐裴大智碑開元二十九年

右裴大智碑李邕撰蕭誠書誠以書知名當時今碑

刻傳於世者頗少余集録所得纔數本爾以余之博

采而得者止此故知其不多也然字畫筆法多不同

疑模刻之有工拙惟此碑及獨孤冊碑字體同而最

佳冊碑在襄陽而不完可惜也二碑皆李邕撰而誠

集本有焉字治平元年清明後一日書右眞蹟

   唐張嘉正碑開元二十六年

右張嘉正碑李邕撰蔡有鄰立書集本有按字李絳論事

集言吐突承璀欲於安國寺爲憲宗立紀聖徳碑乃

先立碑建樓請學士撰文絳䟽論以爲不可憲宗遽

命以牛百頭拽碑倒蓋未撰文而先立碑建樓此碑

有鄰又三字集本作文云立書亦應先立石矣今人立碑湏

鐫刻成文然後建立蓋今昔所爲不同各從其便爾

治平元年七月二十日書右眞蹟已上六碑類李邕所   撰不以歳月為序

   唐郭知運碑銘開元十年

右郭知運碑銘蘇頲撰其書知運子四人皆有次第

曰英傑英竒英恊英彦而張說亦爲集本有郭字知運撰

碑其書知運子與頲集本有此碑二字正同而唐書知運傳

書其子二人而無英竒英協英彦但云二子英傑英

乂而巳十八字集本作英傑英乂而無英奇英協英彦而蘇張二碑又無英乂英竒等

三子在唐不顯史家集本作官闕略尚或有之英乂甞爲

西川節度集本有使字其事甚著史官不應失集本作差其世

家而集本有蘇張二字二公作銘在郭知運卒後不逺亦不

應闕其子孫莫可究其孰失也姑志集本作誌之以俟知

嘉祐八年十月十八日書右眞蹟

   唐御史臺精舎記開元十一年

右御史臺精舎記崔湜撰梁昇卿書讀其文則湜於

佛可爲篤信者矣唐書列傳云桓彦範等當國畏武

三思使湜隂伺其姦而三思恩寵日盛湜反以彦範

等計告之遂勸三思速殺彦範等以絶人望因薦其

外兄周利正以害彦範等又云湜貶襄州刺史以譙

王事當死賴劉幽求張說救護得免後爲宰相䧟幽

求嶺表諷周利正殺之不果又與太平公主逐張說

其餘傾邪險惡不可勝紀世言佛之徒能以禍福怖

小人使不爲惡又爲虚語矣以斯記之言驗湜所爲

可知也故録之于此其碑首題名多知名士小字頗

佳可愛也治平元年三月九日書右眞蹟

   唐西嶽大洞張尊師碑開元十四年

右西嶽大洞張尊師碑王延齡撰李慈書尊師名敬

忠其事迹余無所取所録者以慈書爾慈之書體兼

虞楮而遒麗可喜然不知爲何人以其書當時未必

不見稱於世蓋唐人善書者多遂不得獨擅既又無

他可稱遂至泯然於後世以余集録之博慈所書碑

秖得此爾尤爲可惜也治平元年七月廿日書右眞

   唐景陽井銘開元二十一年

右景陽樓下井銘不著撰人名氏述隋滅陳叔寳與

張麗華等投井事其後有銘以爲集本作著戒又有唐江

寧縣丞王震井記云井在興嚴寺其石檻銘有序稱

余者晉王廣也其文字皆磨滅僅可識其十一二叔

寳事前集本無此字史書之甚詳不必見於此然録之以

見焬帝躬自滅陳目見叔寳事又甞自銘以爲戒如

此及身爲滛亂則又過之豈所謂下愚之不移者哉

今其銘文𨼆𨼆尚可讀處有云前車已傾負乗將没

者又可歎也嘉祐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書右眞蹟

   唐華嶽題名歳月見本文

右華嶽題名自唐開元二十三年訖後唐清泰二年

實二百一年題名者五百集本有十字一人再題者又三

十一人集本有録爲十卷四字徃徃當時知名士也或兄弟同

遊或子姪並侍或寮屬將佐之咸在或山人處士之

相携或奉使奔命有行役之勞或窮髙望逺極登臨

之適其冨貴貧賤歡樂憂悲非惟人事百端而亦世

變多故開元二十三年集本有𡻕在二字丙午集本作子是𡻕天

集本有躬字耕籍田肆大赦羣臣方頌太平請封禪蓋

有唐極盛之時也清泰二年集本有𡻕在二字乙未廢帝簒

立之明年也是歳石敬瑭以太原反召契丹入自鴈

門廢帝自焚于洛陽而晉髙祖入立蓋二字集本作自太原

代極亂之時也始終二百年間或治或亂或盛或衰

而徃者來者先者後者雖窮逹壽夭參差不齊而斯

五百人者卒歸於共盡也其姓名歳月風霜剥裂亦

或在或亡其存者獨五集本作有千仞之山石爾故特録

其題刻毎撫卷慨然何異臨長川而歎逝者也治平

元年清明後一日書右眞蹟

   唐石臺道徳經歳月見本文

右老子道徳經唐玄宗注開元二十三年道門威儀

司馬秀等請於兩京及天下應修官齋等州皆立石

臺刋勒其經文御書其注皆諸王所書此本在懷州

右集本

   唐羣臣請立道徳經臺奏答歳月見本文

右羣臣請立道徳經臺奏答并書注諸王列名附唐

玄宗諸子三十人其一是爲肅宗其七不及得封而

早夭唐書列傳所載二十二人以注經列名于此者

十八人按集本有明皇既書道德經七字道士尹愔奏請懷州依京

様摹勒石臺乃開元二十五年也皇太子瑛以二十

五年廢二十六年始立忠王璵爲皇太子二十七年

始更名紹則當書注時不得有皇太子紹也信王珵

義王玼豐王珙陳王珪涼王璿汴王璥皆以二十一

年封當書注時皆年尚㓜集本有疑字未能書而集本作又

經注字皆一體疑非諸王所書而後人追寓其名爾

舊唐書以信王珵爲瑝濟王環爲瓌壽王琩爲瑁瑁

集本别字有見於武惠妃碑爲琩與此同當爲瑁也

無也字有不疑而三字此碑列名旣可疑則環瑝二名未知孰

是也嘉祐八年癸卯九月十日書右眞蹟

   唐陜州盧奐㕔事讃開元二十四年

右盧奐㕔事譛唐玄宗撰并書奐爲陜州刺史玄宗

行幸過陜州書其㕔壁而刻之右集本

   唐鶺鴒頌歳月闕

當皇祐至和之間余在廣陵有勑使黄元吉者以唐

明皇自書鶺鴒頌本示余把玩乆之後二十年獲此

石本於國子博士楊襃又三年來守青州始知刻石

在故相沂公宅熈寧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書右集本

   唐玄宗謁玄元廟詩歳月闕

右謁玄元廟詩唐玄宗撰并書余甞見世有玄宗所

書鶺鴒頌與此字法正同碑在北邙山上洛陽人謂

之老君廟也右集本

   唐裴光庭碑歳月見本文

右裴光庭碑張九齡撰玄宗御書按唐書列傳云光

庭素與蕭嵩不平及卒博士孫琬希嵩意以其用循

資格非奬勸之𧨏謚曰克平帝聞特賜謚曰忠憲今

碑及題額皆爲忠獻傳云撰搖集本作瑶山徃則而碑云

徃記光庭以開元二十一年薨二十四年建此碑玄

宗自書不應誤皆當以碑爲是集本有也字治平元年

月二十日書右眞蹟

   唐萬回神迹記碑開元二十五年

右萬回集本有神迹記三字碑徐彦伯撰其事固已集本作可怪矣

玄宗英偉之主彦伯當時名臣也而君臣相與尊寵

稱述之如此欲使愚庸之人不信不惑其可得乎世

傳道士罵老子云佛以神怪禍福𢙢動世人俾皆信

集本有故僧尼得享豐饒七字而爾徒二字集本作吾老子髙談清淨遂使

我曹寂寞此雖鄙語有足采也治平元年三月八日

右眞蹟

   唐安公美政頌開元二十九年

右安公美政頌房璘妻高氏書安公者名庭堅其事

蹟非竒而文辭亦匪佳作惟其筆畫遒麗不𩔖婦人

所書余所集本無此字集録亦已博矣而婦人之筆二字集本

作筆著於金石者髙氏一人而已然余常與蔡君謨

論書以謂書之盛莫盛於唐書之廢莫廢集本作甚於今

余之所録如于頔髙駢下至集本有楷書手三字陳游瓌等書

皆有蓋集本有唐之二字武夫悍將暨楷書手輩字皆可愛

今文儒之盛其書屈指可數者無三四人非皆不能

蓋忽不爲尓唐人書見於今而名不知於當時者如

張師丘繆師愈之𩔖蓋集本有又字不可勝數也非余録

之則將遂泯然於後世矣余於集古不爲無益也夫

治平元年正月十三日書右眞蹟

   唐石壁寺鐡彌勒像頌開元二十九年

右太原府交城縣石壁寺鐡彌勒像頌者集本有林諤撰三字

參軍房璘妻髙氏書余所集録古文自周秦以下訖

于顯徳凡爲千卷唐居其十七八其名臣顯逹下至

山林幽𨼆之士所書莫不皆有而婦人之書惟此髙

氏一人爾然其所書刻石存于今者惟此頌與安公

美政頌爾二碑筆畫字體逺不相𩔖殆非一人之書

疑模刻不同亦不應相逺如此又疑好事者寓名以

爲竒也識者當爲辨之治平元年端午日書右眞蹟

   唐郎官石記歳月闕

右唐右司貟外郎陳九言撰張旭書旭以草書知名

此字真楷可愛記云自開元二十九年已後郎官姓

名列于次而此本止其序爾右集本

   唐開元聖像碑天寳元年

右開元聖像碑陳知温書唐開元之治盛矣至於天

寳而溢焉方其盛時人主意氣之驕超然遂欲追真

僊於雲表其夢寐恍忽集本作惚云有見焉者雖是非真

僞難明於杳藹亦其注心於物精神㑹通集本作通㑹

苟至焉無不獲也唐書著集本作紀玄宗事至於神仙道

家頗集本作𩔖不詳悉而此碑所集本無此字載夢真容事最

備故特録之以見其集本作當時君臣吁俞相與言語者

止於如集本無此字此俾覽者得以迹其盛衰治亂云右眞

   唐大照禪師碑歳月見本文

右大照禪師碑唐吏部貟外郎盧僎撰伊闕縣尉集

賢院待制兼挍理史惟則書碑天寳元年立唐世分

書名家者四人而巳韓擇木李潮蔡有鄰及惟則也

右集本

   唐舞陽侯祠堂碑歳月見本文

右舞陽侯祠堂碑唐王利器撰史惟則八分徐浩篆

額天寳二年縣令張紫陽修樊噲廟文及書篆皆可

愛也右集本

   唐崔潭龜詩天寳五年

右崔潭龜詩蔡有鄰書唐世以八分名家者四人韓

擇木蔡有鄰李潮史惟則也韓史二家傳於世者多

矣李潮僅有存者有鄰之書亦頗難得而小字尤佳

若石經藏譛崔潭龜詩與三代彞鼎銘何異右眞蹟

   唐興唐寺石經藏讃開元中

右興唐寺石經藏讃皆其作者自書而八分者數家

惟蔡有鄰著其姓氏有鄰名重當世杜甫甞稱之於

詩其爲𫟍咸所書小字與三代器銘何異可謂名實

相稱也余家集録有鄰書頗多皆不若此讃故尤寳

之余初不識書因集古著録所閱既多遂稍識之然

則人其可不勉彊於學也治平元年三月晦日書右眞

   唐蔡有鄰盧舎那珉像碑開元十六年

右盧舎那珉像碑蔡有鄰書在定州唐世名能八分

者四家韓擇木史惟則世傳頗多而李潮及十七字集本作

韓擇木等四家為最而有鄰特爲難得慶曆中今昭文韓集本作相

公在定州爲余得此本余所集録自非衆君子共成

之不能若此之多也右眞蹟

   唐植柏頌天寳元年

唐世八分四家而巳韓擇木史惟則之書見於世者

頗多蔡有鄰甚難得而李潮僅有亦或作皆後人莫

及也不惟筆法難工亦近時學者罕復專精如前輩

右集本

   唐美原夫子廟碑天寳八年

右美原夫子廟碑縣令王嵒字山甫撰并書碑不知

在何縣嵒天寳時人字畫竒怪初無筆法而老逸不

羈時有可愛故不忍棄之蓋書流之狂士也文字之

學傳自三代以來其體隨時變易轉相祖習遂以名

家亦烏有集本有定字法邪至魏晉以後漸分真草而羲

獻父子爲一時所尚後世言書者非此二人集本有則字

皆不爲法其藝誠爲精絶然謂必爲法則初何所據

所謂集本無此二字天下孰知夫正法哉嵒書固自放於怪

逸矣聊存之以備傳覽治平元年八月十一日書右眞

   唐鄭預注多心經天寳九年

右鄭預注多心經不著書人名氏疑預自書蓋開元

天寳之間書體𩔖此者數家如擣練石韓公井記洛

祠志皆一體而皆不見名氏此經字體不減三記而

注尤精勁蓋他處未甞有故録之而不忍棄矧𥼶氏

之書因字而見録者多矣余毎著其所以録之意覽

者可以察也治平元年夏至日大𤍠翫此以忘暑因

右眞蹟



集古錄跋尾卷第六

八都壇實録元第三十文云一作

魏載墓誌銘元第五百六十四居甲一作髙甲

乙速孤神慶碑元第八百五十二代祖二字上一有五字治平甲辰

社日書一有此七字

薛仁責碑元第六百五十二

君氏闕文元第一百六十二

尹孝子旌表文元附一百六十二深矣此下一有乎字

孝子張常洧旌表碣元第二百三十二

渭南令李君碑元第一百一十九

流杯亭侍宴詩元第二百二十二臨汝此下一有温字

同前碑亭一無碑字

司刑寺大脚跡敕元第五百一十二脚跡一作佛跡一作(⿱艹石)

此下一有時字甚也一作盛也斯民一作

幽林思元第二十九

寧照寺鍾銘元第五百九十六

韋維善政論元第八百五十治平甲辰秋社日書一有此八字

唐令長新戒元第三百九

華陽頌元第二百一十七所以貪畏一作所貪所畏之心一作或曰

彼術未至故死爾一無此九字於彼此下一有其字𥬇也此下一有巳字

治平元年正月四日書一有此九字

有道先生葉公碑元第二百四十爲最一作最爲

嵩嶽寺碑元第一百十七

端州石室記元第四十四

孤府君碑元第四十七伯謀一作仲謀

同前缺也一無也字

裴大智碑元第四百三十五

張嘉正碑元第六百二十二至六百二十三

郭知運碑元第三十七知者此下一有注云英又紀徳碑云知運第七子也今碑與唐

書互見者五人尚闕其二

御史臺精舎記元第三百七十三

張尊師碑元第六百七十

景陽井銘元第二百六皆磨一無皆字

華嶽題名元第四百二十一至四百三十開元二十三年真蹟誤作丙午集本

改作丙子其實歳在乙亥其無歳月不可次第者别爲一卷第十

跋後一有此十五字

石臺道徳經元第二至七

唐群臣請立道德經臺奏荅元第一作廬陵歐陽

某家藏一有此七字

盧奐㕔事讃元第九十五

鶺鴒頌元無卷第沂公二字上一有王字

唐玄宗謁玄元廟詩元第七十九

裴光庭碑元第四百五十七

萬回碑元第三百七十八

安公美政頌元第二百五十二師丘一作

鐵彌勒像頌元第六百七十七

唐郎官石記元第九十八至一百

開元聖像碑元第二百九十七嘉祐八年歳在癸卯𥘉伏日

一有此十二字

大照禪師碑元第五十八

舞陽侯祠堂碑元第六十三

崔潭龜詩元第五百四十

興唐寺石經藏讃元第四百八十六

盧舎那珉像碑元第二百三十三至二百三十四余所集録自五字一作

所集録目

植栢頌元第一百五十九一作甚難一作差難

美原夫子廟碑元第九百七十七

鄭預注多心經元第七百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