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卷119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一萬一千九百五十九 永樂大典
卷之一萬一千九百八十
卷之一萬一千九百八十一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九百八十 十九梗

千佛嶺建康志在攝山栖霞寺之側齊文惠太子豫章文獻王竟陵文宣始安王。及宋江夏王。霍姬齊田奐等。琢石建像。梁

臨川靖惠王復加瑩飾。嶺之中道石壁有沈傳師徐鉉。張雅圭。題名。鐘嶺上元縣志金陵志曰。在蔣山南。南史。宋散騎常侍劉勔。経

始鐘嶺之南以為棲息。聚石蓄水。朝士雅素者。多從之𣸯。屏風嶺上元縣志乾道志曰鍾山其峯最秀者有屏風嶺。巧石青

林幽邃如畫。在明慶寺前。高望嶺江浦縣志在江浦縣白馬鄉。平路嶺鳳陽府圖經志在鳳陽縣

東南四十里。磨拖嶺鳳陽府圖經志磨拖嶺。在琅琊山西。回馬嶺輿地紀勝在滁州醉翁亭百步。

韋驤回馬嶺詩云。有意尋幽勝。躋攀固所懷。如今嶺路穩鞍馬不須囬。太山雅詠 高翿囬馬嶺詩 策馬徐行十里過。忽逢峻嶺勢嵯峨。據鞍钁鑠

無前態。柱杖驅馳有舊科唐帝六騘失超𨓜。周王八駿歎蹉跎𨔼人莫起中途悔。行到天門有鬱蘿。宋李昭圮樂靜集回馬嶺詩 緩轡不可度疾

驅應更危。平生幾緉展。解有慰人時。水車嶺池州府新志在池州府貴池縣西南六十里。與龍舒相近。甚高峻。下有溪通舟

與狼山水合。景象麗落。殊可人意李白詩云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者是也。輿地紀勝郭祥正追和李白秋浦歌。萬丈水車嶺。還如九叠屏。北風来

不斷六月亦氷生。回驢嶺池州府志在石埭縣西南一十里。俗傳羅隱訪杜荀鶴跨驢抵此相遇而反因名焉。

紅嶺輿地紀勝在石埭縣。流沙嶺輿地紀勝在石埭縣明覺院之側永陽志在成安

縣西五十四里清河嶺永陽志在成安縣北八十里與濠州及盱眙軍招信縣接境鎮山嶺

志在全椒縣西五十五里。東屬全椒。西屬梁縣綿亘梅子嶺永陽志在全椒縣西北八十五里高城鄉與濠州接界。其下有

梅嶺永陽嶺輿地紀勝在清流縣北三里。秦皇拖鍬嶺輿地紀勝在清流縣

東北五里。苦嶺桐汭志在清流縣南六十里建炎間戚方兵入郡境朝廷調岳飛討之方遂南遁至苦嶺。惡其名知兵必敗。時飛兵

失道遇一田父引至賊營遂大破之分流嶺合肥新志在舒城縣西六十里群舒鄉西材。老鵶嶺

合肥新志在舒城縣南六十里。仁和鄉南奬村楊岐嶺合肥新志在舒城縣南八十里。群舒鄉西村。青蓬

合肥新志在舒城縣南九十里。仁和鄉南奬村。石堆嶺合肥新志在舒城縣西南二十五里群舒鄉東村。

新安嶺合肥新志在舒城。縣西南六十里群。舒鄉東毛家嶺合肥志在舒城縣西三十里大平鄉

楚歌嶺合肥郡志在單縣西南三十里世俗云昔張子房於北嶺吹鐵笛散楚之兵長腰嶺

蒼峴嶺咸淳毗陵志並在無錫縣西北四十五里。俗號蒼頡嶺陽材嶺咸淳毗陵志在無錫縣南

四十八里赤石嶺咸淳毗陵志在無錫縣南四十五里許舍嶺咸淳毗陵志在無錫縣南四十五里

山門嶺咸淳毗陵志在無錫縣西南二十五里前経漆塘後接塘山下馬嶺咸淳毗陵志在宜興

縣南十五里山蹊巇險過者解鞍筱嶺咸淳毗陵志在宜興縣東南五里有三嵨前後連亘銀樹嶺

毗陵志在宜興縣東南十里縣嶺咸淳毗陵志在宜興縣東南八里使嶺咸淳毗陵志在君山東舊以此山最

高而嶺在前有使承其君之義故名槲嶺咸淳毗陵志在君山東多榛栗山花嶺咸淳毗陵志在君山西

偃月嶺咸淳毗陵志在頥山陸希聲詩山嶺依稀偃月形數層竒石叠空青幾回雪夜寒先積直似金光照户庭

垂脚嶺 喙木嶺咸淳毗陵志在宜興縣南唐遇春貢湖常二守會境上。白樂天詩云盤下

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宜興風土舊志云。垂脚嶺在縣東南六十里與長興分界忻溪所出舊名懸脚避聖祖諱遂呼垂脚梁載言十道志

云。行人涉嶺多致脚疾故有此名一云喙木嶺在縣東南七十里唐湖常二守貢茶相會之地待月嶺輿地紀勝在宜興縣

天峯寺之西白楊嶺涇城志在𣲾縣東六十里。廣三十步。高四五丈。其左即妙。相寺也。謝家嶺

涇城志在涇縣東五十里廣三十步。高十餘丈。上有龍王行祠龜嶺涇城志在𣲾縣東三十丈。廣數百步下有水湫兩所各廣二。丈

父老相傳謂有白龜從此而出。下至柏山石上百坳似龜形者。名曰龜石。琴高山有山自西南發脉而来會結於琴溪市之側約高百餘丈。其上即

琴高臺也。九里嶺涇城志去涇縣東五十里。自西而上逺九里。自嶺而下逺九里。故以九里名山。縣尉楊寅因謁丁令威廟。

經從此山留題云。 上下各九里。東西只數家田横梯齒宻。松列鴈行斜。龍門嶺涇城志在涇縣南五十里。湯嶺

涇城志在涇縣南六十里西鄉。其山多懸崖峭壁。湯餘嶺涇城志在涇縣東南二十五里。高九十丈。闊十二里。昔有湯姓

者居之。故名。放杖嶺涇城志在涇縣南五十里鳳村。昔父老傳舊有一老人雙鬢如雪。幅巾藜杖曾過此放杖少憩。因以

名。血嶺涇城志去涇縣西北七十里。昔黄巢逆亂。有保聚于山者曰。章公寨與賊爭戰。血流山谷。因以為名。殿子

涇城志在涇縣西七十八里。高十丈餘。廣約五里昔西峯大聖發聖於此。以道杖拄地。地迸泉涌。四時不竭。鄉人遇旱祈禱。挹其水以祀

之。常獲感應故為之立殿。而因以命名焉。椿嶺涇城志在涇縣東南八十里。廣數百畆高五里餘路通旌德。稠嶺

涇城志在涇縣東五十里廣百餘步高數十丈金牌嶺涇城志去涇縣東南九十里其嶺峻綿歷圍繞二十餘里通本府路

黄沙嶺涇城志去涇縣東六十里。其嶺不甚高峻廣袤數十丈。高十餘丈。皆沙地。沙色皆黄。故以黄沙名之。賛皇縣志在北

京真定府趙州賛黄縣城西六十里。山勢高峻。中通一逕。西達樂平縣。今設巡檢司。下麻嶺涇城志在涇縣南七十里。

吳家嶺涇城志在涇縣南五十里。莊嶺涇城志在涇縣西南一百一十里。接黟縣界。石礬

涇城志在涇縣西南一百三十里。絃歌鄉。幽僻窵逺。西接石埭縣界。鷄子嶺宣城志在涇縣北二十五里。當南陵

官道。南去五里有村墟曰。麻源市。唐舍嶺宣城志在涇縣東南一百五里。高三百餘丈。闊八十里。鄰獅于巖山之東。即安

吉縣界吳讓皇順義二年遣將唐斌駐兵于此故名羊頭嶺旌川志在旌德縣南五十里通貴鄉嶺陽接蹟溪界。未知其名

之故。今近地有中羊下羊九墾嶺旌川志在旌德縣南五十里高十里。闊十里嶺上凡有屈者九。九屈

旌川志在旌德縣西六十里。高十里。闊六里嶺凡九曲故名。鵲嶺宣城志在旌德縣西七十里。通貴鄉。嶺西接太平縣

{{雙行註文|界麈嶺宣城志去寧國縣西七十里道通新安嶺險峻按越國汪公行實云兵至麈嶺時大暑士馬皆渴公以戈鐏石得泉後人

因加浚鑿石上有馬足迹。又有蔵馬洞。在嶺之右。嶺多麈鹿。故名。千秋嶺宣城志一名宣千秋。在寧國縣東南一百五里。

高三百丈周囬一百餘里舊経云山谷幽深映蔽白日雖夏如秋。因以為名然千秋之名其来已乆羅隱送梅處士歸寧國詩云。想望千秋嶺上雲。

山巓有仙人圍棊石土人以雲氣有無驗晴雨山麓之北有雲梯村。宋隱士吳嚼臘居此五代史。梁乾化三年吳招討李濤出千秋嶺攻吳越衣錦

軍錢鏐以其子傅瓘為北面應援使嶺道險狹傅瓘使人伐木以斷其後撃吳大敗之嶺與臨安府於潜縣接境。臨安志在新城縣北五十里與寧

國接境上有泗洲庵資治通鑑後梁太祖紀乾化元年吳行營招討李濤。帥衆二萬出千秋嶺。攻吳越衣錦軍。自杭州東南渡千秋嶺則至杭州

臨安縣薛史。梁開平二年改臨安縣廣義鄉。為衣錦鄉葆光録世宗少時帥師戰淮人於千秋嶺。大克之。唐趙嘏詩知有巖前萬樹桃。未逢摇落思

空勞。年年盛發無人見。三十六溪春水高。宋晁無咎詩永日倦高躋。盤囬四望迷。松根危抱石。嶺路曲隨溪。馬腹飛雲薄。山腰遇雨低。陰崖不可度

誰此構長梯。宋虞儔尊白堂集輕陰漠漠雨班班。嶺上風来一解顔。已是去天才尺五。却令緩步有躋攀。飛泉百道縈羅帶。列岫千峯擁翠鬟。應是

北堂春正滿。幾囬回首望家山。宋沈興求文集錢氏嘗築四壘以限江南北者盗發旁近復於此守禦。 山河四塞限中原籬落而今不復存。豺虎

晝行何日息。但餘征戍滿荒村。 吳越江南絶壁間。可憐爭國似蝸蠻。百年父老陶王化。尚記流傳一醉顔。石鳬嶺

志在寧國縣二十里。涇水出焉。山多碎石。高下起伏如鳬鴈。大鰲嶺宣城志在寧國縣西南三十里。涇水出焉。其源為穰

溪。高十五里。周回五十里。形若巨鰲負載。即今之穰嶺也。三門嶺宣城志在寧國縣北二里。高十里。為縣治来山。至嶺巓路

通三門村至麻口以其山周圍三面險塞。止通一逕。故名三門。棠梨嶺宣城志在寧國縣西南八十里。絃歌鄉。東西三十餘

{{雙行註文|里梨木嶺宣城志在寧國縣西南七十五里西鄉。上下三十餘里。接歙縣界。武陵嶺新唐書地

理志。江南道宣州祁門縣西四十里有武陵嶺。元和中令路旻鑿石為盤道。又新安志云在縣西四十里高三十五仞。周二十八里。始時道險狹捫

蘿葛乃得上唐元和中鑿為盤道。至今利新嶺新安志在祁門縣東行則有仙人岩以至于叢山關。又南行至大鄣山。皆其幹也。其

陽則水入于歙。其陰則水入于旌德縣。故有嶺南嶺北之分。其上為官道走旌德。王荆公為江東提刑時有度麾嶺詩。用此旌麾字。凌曉常行雲氣

中。又有詩云曉度藤溪霜落後。夜過翬嶺月明中。則又用此翬雉字。然太平廣記載續溪有大徽村。又宣和中改州為徽。說者以為取此嶺為名。則

徽字近是。龍泉縣志在處州府龍泉縣西二十里。麗水縣志在處州府麗水縣北三十五里。赤城志在台州府天台縣南三十五里。入自大左墺至嶺

春。分臨海黄岩界。凡三上三下云。奉化縣志在寧波府舉化縣東四十里。東有七十二曲。西則峻直。乃忠義一鄉徃来之路。嶺峻而長。絶頂為中道。

有天然石磴盤石上有天然石汙尊泉出甚冽杯飲止滿一人之欲行者以次飲而未嘗竭率謂無此則人皆道喝云瓊州府圖經志在廣東瓊州

府定安縣宋石湖范成大集新嶺 瘦馬兀瞢騰荒鷄號奔蒼絲窠朝露籬落萬珠網宿雲拂樹過飛泉擘山響老桑跼潜蚪恠蔓挂騰蟒山行

何許深空翠滴羈鞅釀愁積雨寒破悶朝日放。瞳瞳赤幟張昱昱金鉦上浮動草花馥清和野禽唱僕夫有好語沙平路如掌惟憂三谿阻橋斷山

水漲元戴表剡源集犖犖确确白石谿緜緜茫茫青草蹊四山陰雲濕灰色六月杜鵑深樹啼田廬經漂有高下麻豆滿塢無東西隔岩飛流送人

語對面暄風吹馬啼祗今莫辭榔栗杖與子更上巑屼梯登高意逺會有極回首煙海令人迷徽嶺元一統志在徽州府績谿縣西

北十里高四百一十仞周三十里舊名尖山。上有官路通旌德。曉行如在雲氣中昔王安石為江東憲有詩云。曉度藤谿霜露後。夜過徽嶺月明中。

墨嶺元一統志在徽州府舊志黟縣之南有墨嶺。九域志引方輿志云。墨嶺上出石墨。土人採之成井。遂云石墨井。

墨嶺新安志在黟縣南八十里出石斷裂齊截黑質黑章脆膩易折不可磨今釋氏多採之以染衣。甘子嶺

輿地紀勝在徽州府休寧縣西七十餘里縣無甘子。惟此嶺一秼新安志云。在婺源縣西七十八里。高四十二仞。周二十五里錢嶺

輿地志東陽畢嶺之下徃徃人於此嶺下獲大錢俗謂之錢嶺容嶺輿地紀勝寰宇記。在休寧縣南。有木石糖出樹空石鏬中長吏

每遣人就採之。梁書云任昉為新安守。以所採處險逺罷焉危峯嶺新安志在徽州府歙縣南九十里。高十里。来自休寧

白際南界于睦之遂安縣。方吳嶺新安志在歙縣南九十里。危峯之東。高倍嶺之巔。有小嶺七十有二。徽達遂安之

接逕也。其麓曰石門水北流合白際之水以達于浙石蓮嶺新安志在歙縣西六十里。碎石嶺

志在歙縣西七十里。以嶺多碎石。因而名焉。剥嶺新安志在歙縣東三十里柳山鄉嶺北接寧國界。上梟

新安志在歙縣西五十里。磣嶺新安志在歙縣北二十里。幡竿嶺輿地紀勝在安慶府城北亦隘

口也。宋薛艮齋帳宿幡竿嶺詩 長笑飛芻饋六軍。也歐疲瘁遂征塵。楸林卓帳秋風夜。山鳥驚凋可笑人。雪珠嶺輿

紀勝在安慶府中煉丹後上有碎石如珠状潛嶺輿地紀勝在舒州晏殊詩岧嶢副祝融眷見嶺輿

紀勝在懷寧縣北十五里因龍山起骨而至此露見於驛道以得名。俗訛云集賢嶺也小鵶嶺安慶府志太湖縣司空山

有小鵶嶺極險峻宋安撫張德興置寨於此。與元朝敵守者十餘年。上建五門東曰太平南曰歡喜。西曰朱砂。南曰前部。北曰後部。歸附于元。設巡

檢司三處曰後部曰白砂。曰南陽而鎮守之安慶萬户府分撥千户一員領軍以戌之今仍設三巡也。小隘嶺安慶府志

在太湖縣西八十里。掛車嶺安慶府志在桐城縣西四十里舊有挂車鎮而鎮有此嶺。水口嶺

府志在潜山縣西北六十里一摩挲嶺元一統志在安慶府天柱寺路中與佛子嶺相近。謂之磨拕嶺。瘦驢

夔州府志在四川施州建始縣陸放翁詩藁云。在施黔間。黄山谷詩云。用作瘦驢嶺盖誤也故雜感詩有艱厄寧度瘦驢嶺奔走莫隨肥

馬塵之句。方輿勝覧黄魯直詩老馬飢嘶瘦驢嶺。病人生入鬼施關病人甘作五谿卧。老馬猶思十二閑錢塘韋先生集瘦驢嶺詩 馬瘏前脉

閑馳驅登嶺今朝歉瘦驢自是老来情味减欲圖靡鹽可安居。馬鬃嶺夔州府志在四川施州建始縣行廊寨

松嶺元一統志在四川夔州府城北五十二里山多古松。冬夏饒風巴嶺夔州考究志在達縣東北江湖集張至龍

巴嶺詩 處處柴門掩半邉鶯啼緣樹隔炊煙竹梯閑倚柔桑畔定是人家蠶正眠茶嶺夔州府志在四川開州盛山縣唐韋處厚

建屬開江廢縣今荒唐張藉詩紫芽連白蘂初向嶺頭生自看家生摘尋常觸露行。錢塘韋先生集種茶當嶺上日近地先春始自鈞陶手遺芳及

後人宋太師馮山文集新萌雨露欀嶺頭春味足緣雲採擷人爭收火前緑縉雲先生文集翠嶺依然在芳根乆已陳。山靈如感舊。亦合厭荆榛洞

天陳泃直集絶頂方知天柱雲早芽先破禁宫春琳罌入貢無多種附隴槍旗盡得珎洞天陳子正集天柱峯頭撥曉雲。靈芽一寸得先春紫芹緑

荀方知貴。雷發槍旗未足珎洞天王宗賢集秀鍾天柱産靈芝。造就仙芽發嫩旗採向先春煙露裏喊山鳳尾豈為竒。飛越

元和郡縣志飛山在飛越縣西北一百里。山西北兩面並接羗戎界圖經云。在西淺池鎮極邉處屬飛越鄉。故以名嶺。外即五部客地高

勢勝為沈黎西境之要唐於其下置飛越縣。蔓葉嶺輿地紀勝在安静寨極邉處地多蔓。濵河之外即羗地。

豹嶺輿地紀勝輿地廣記云禹貢。岷山在西北。俗謂之鐵豹嶺。禹之導江發跡於此。皇朝郡縣志云。熈寧九年因茂州築城静州將

楊文緒導蕃董阿丹作亂。茂州南有鷄宗關路通永康北有隴東路通錦州皆為蠻㨿。聲援俱絶。至書木牌振投於江水以告急。朝廷遣内侍王中

正將陝西兵千人救之中正既至乗諸羗約和不戒。旁出鷄宗山撃奪其嶮又由間道渡索橋歷流沙飛石之危。會于鷄宗去茂四十里。楊文緒等

伏誅十月從中正所請割石泉屬綫州。舊路與通者斷塞之政和六年蕃衆作亂圍遶州城道路阻絶。告急。朝廷遣盧叙及秦鳳路兵至賊始通

散。屠其一村。於是打驚乞降。明年詔石泉為軍。專一控制事。自後蕃部始知畏服不敢妄動嶺在四川成都府威州松關嶺

太平寰宇記在綿州龍安縣西北一百七十里又有松嶺山山上雖出茶不可食。故毛文錫茶譜云緜州童安縣生松嶺關者與荆州同其西昌昌

明神泉等縣。連西山生者並佳。獨松嶺上者不堪採擷白苟嶺輿地紀勝在四川威州與雪山相連。濕凍

輿地紀勝在汶川縣西四十里。大路甚峻上常有泥塗。因以名之。清風嶺元一統志在四川成都府彭州九隴

故縣。 一在嵊縣。宋史烈女傳。王貞婦夫家臨海人也。德祐二年冬元兵入浙東。其舅姑與夫皆被殺主將見婦晳美欲内之。婦號慟欲自殺。為奪

挽不得死夜令守之婦乃陽謂主將曰。若以吾為妻。妾請得服舅姑與夫之服。不然不能為君妻也。主將恐其誠死。許之。然防守益嚴。明年師還挈

行至嵊青楓嶺。下臨絶壑。婦待守者少解。嚙指出血書字山石上。南望慟哭自投崖下而死。後其血皆漬入石間盡化為石。天且陰雨即墳起如始

書時。至治中朝廷旌之曰貞婦。郡守立石祠嶺上。易名曰清風嶺漫𣸯集過清風嶺詩 山頭立馬望深谷比屋居幽業種畬。巖瀑縈紆當户牗。壠

禾高下接雲霞遥聞笑語應憐客。為底馳驅不住家。何處桃源今在此。有心乞縣學丹砂。抱膝吟石抹良輔過清風嶺題 季宋紛紛鳴正學。汗青

節義竟誰傳。可憐矩步規行士應愧清風女子賢。李孝光集過清風嶺題。長夏江流水自清。山頭明月已無情。此心若愧王貞婦。不向清風嶺上行。

元寓庵藁過嵊縣清風嶺題 生别夫君不可雙。一江春水夜淙淙巖頭啼血巖前死不信三宫北渡江。五盤嶺唐岑嘉州

詩早上五盤嶺 平旦驅駟馬。曠然出五盤。江囬兩崖斷日隱群峯攢。蒼翠煙景曙。森沉園樹寒。松踈露孤驛。花宻蔵囬灘。棧道溪雨滑。畬田原草

乾。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方輿勝覧杜甫 五盤雖云險。山色佳有餘仰凌棧道細。俯映江本踈。地僻無網罟。水清反多魚。好鳥不妄飛。野人半

巢居。喜見厚朴俗。坦然心神舒。東郊尚格闘。巨猾何時除。故鄉有弟妹。流落隨丘墟。成都萬事好。豈若歸吾廬。白衛嶺

府考究圖経在昭化縣西南五十里。按方輿勝覧云。昔唐玄宗幸蜀至此見玄元騎白衛而過。示收禄山之兆。遂封其嶺曰白衛。又名歇鶴山輿地

紀勝在利州路昭化縣之南境。劔門相接有鋪曰白衛鋪。又唐詩紀事。唐明皇幸蜀。登白衛嶺。覧眺良乆歌李嶠真詩云。 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

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鴈飛。復曰李嶠真才子也。小巴嶺太平寰宇記在集州灘江縣東北一百三

十里。周地圖云。此山之南即古之巴國。其嶺上多雲霧。盛夏猶有積雪又有北水源出此山。大巴嶺方輿勝覧在四川保

寧府化城廢縣北。嶺南古巴國也。朝天嶺考究圖經志在廣元州北八十里。乃蜀漢之通衢。今有驛焉。輿地紀勝在利州

北五十里。路經絶險。其後即朝天程舊路。在朝天峽。棧閣遂開此道人甚便之。文與可有朝天嶺詩云。山若畫屏隨峽勢。水如衣帶轉巖陰。李巽岩

亦有詩皇朝郡縣志云。朝天嶺。即漫天寨也。青崖文集登朝天嶺詩 余来漢中凡三年。大山小山行欲遍。今年復有東川行。大抵勢隨崗阜轉。石

頭犖确顛且危。不獨心驚夢亦戰。利州城北到朝天。又是川行山一變。懸崖皴澀留苔青。石鏬陰森鬱松蒨。得詩數語疑有神。得酒百杯亦不倦。囬

環應接竒無窮。乃見平時所未見。落落參軍正紫髯。行行御史真鐵面。相看大醉復長歌。滅没春鴻天一線。元張西巖登朝天嶺詩昨從鷄關来

意謂崇山峻嶺行已遍。不期纔上此朝天。道在層層幾盤轉。石頭滑啼馬欲倒石鼻驚心人亦戰。北風忽然吹散嶺上雲上有湖石之狀千萬變古

松何蕭森。脩竹何葱蒨。乃知造物幻此景。本與行人償此倦。惜哉到絶頂。恍若失所見。盡將突兀作坡陀。便使山背不及面。囬頭欲問高幾何。下視

嘉陵江一線。韋先生文集過朝天嶺 崔嵬陟盡復凌兢。蹔捨銀鞍杖策行。棧閣架空霄露近。欄干護險曉雲平。仰看翠璧層城峻。下瞰長江一帶

縈。自昔仙才難蜀道。始知難此不虚名。太史范公文集過朝天嶺二首夜上朝天曉不極。舉頭惟見蒼蒼色迴看初日半輪月。下視嘉陵千丈黑。

地拆天開此險成飄蕭毛髮壯心驚。人間行路難如此。歎息何時險阻平。石室先生淵集過朝天嶺 雙壁相參萬木深。馬前猿鳥亦難尋。雲容

杳杳斷鴻意風色蕭蕭行客心。嶺若畫屏隨峽勢。水如衣帶轉耑雲。生平来徃成何事。且倚鈎欄擁鼻吟。王尚書伊濱集石棧冥濛雨似煙。落花風

送錦鞍韉。只愁滿眼春泥滑。不記青林呌杜鵑。 曲曲緣雲石棧新。更堪風雨送殘春。畏途過盡覺惡夢。江水相看逢故人。漫天

考究圖經在廣元州東北十五里。宋乾德間伐蜀兵由此而入。輿地紀勝在利州路。長編云。乾德二年王師伐蜀。蜀主燒絶棧道。退保葭

萌。遂撃金山寨。蜀人退保大漫天寨㧞其寨。追奔至利州北。蜀將王昭逺等。退保劔門王全成等入利州羅隱漫天嶺詩云。 西去休言蜀道難。此

中危峻已多端。到頭未會蒼蒼色爭得禁他兩度漫。宋韓琦安陽集欲使行人直過難。倚江凌漢任盤盤。紆囬到頂終湏下。如此天高甚處漫宋張

子野詩 不獨高明不可謾。仍知不似泰山安五丁破道秦通蜀却被行人脚下看青塘嶺元一統志在龍州圖経北至文

州以青塘嶺為界。即陰平道。去龍州四百五十里。祝穆勝覧載左檐路非是。通鑑載艾自陰平道懸車東馬魚貫而進。経江油出緜竹以滅蜀。

鰉魚嶺考究圖経志書在四川重慶府涪州。去魚床灘二十餘里。在長壽界。有石其状若魚。故名。鑿樊

輿地志孫權船至樊口。遇風破船。鑿樊嶺而歸。在武昌府江夏縣天尊嶺輿地紀勝在通山縣九宫山

囬石嶺岳州志在岳州平江縣西十里。鋪路経其上牽藤嶺岳州志在岳州平江縣西二十里。冨

梧崗嶺岳州志在岳州平江縣西二十里。冨華鄉。清水嶺岳州志在岳州平江縣南二十里。接

八十里山北斗嶺岳州志在岳州平江縣北七十里。接巴陵界。郡縣志在廣西桂林府理定縣北五里。黄稈

岳州志在岳州平江縣北四十里。通岳州小路。接孟季嶺。孟季嶺岳州志在岳州平江縣北五十里。接長嶺。

新開嶺岳州志在岳州平江縣西北七十里。九峯寺前尾子嶺岳州志在岳州平江縣東北一百一

十里。接山西嶺山西嶺岳州志在岳州平江縣北。去幕阜山十五里。及幕阜山之支山也。接五角山。金坑

岳州志在岳州平江縣東七十里抵瀏陽縣界羊子嶺輿地紀勝在鄂州蒲圻縣南十五里。勢聳㧞有桃花泉穿

石飛流灌田甚廣。餘波合于荊港摺嶺郴州志在郴州冝章縣。兩峯對峙又名臘嶺舊志云。在冝章縣北三十五里。西南連黄嶺

山。東廣二十里。北入永興縣土冨山東入桂陽百丈嶺。其路登陟盤旋摺叠故名太平興國五年宣命開通交州路。廬嶺

重修圖志郴州郴縣西二十五里鳳德鄉。上有堯帝廟。劉仙嶺郴州重修圖志在郴州郴縣東十五里。永豐鄉。土有劉仙

{{雙行註文|臺荒田嶺郴州重修圖志興寧縣北。有荒田嶺等處。正接桂東高垓洞。紹定年間廖伯琮等結連高垓前峒嘯聚為寇。郡

守蔡大監宻差隅總收捕方稍寧息。然每遇高垓出寇則相挻而起是以本縣有飛虎軍一百人在彼彈壓。題詩嶺

統志在郴州路興寧縣東一十五里列十一峯。聳峙如筍。舊有仙客題詩其上。故名。今墨跡雖存而字畫訛舛。不可辯認矣。雙魚

元一統志在郴州路桂陽縣北二十里。其形類雙魚因名。後里人朱何氏世佩金魚。乃此山之應也。君子嶺

重修圖志在郴州桂陽縣東北高三百餘丈。上有仙人池。異人修練之所。絶頂一望章貢瞭然在目。縣官到罷之日。天色明麗。此山突出雲端則以

為顯達之占退田嶺靖州志靖州去綏寧縣西四十里。鐵關嶺𢖍陽縣志去城西南五十里高

聳數里。上有聖巖水旱求禱有感古有祠潭流嶺輿地紀勝類要。在藍縣北一百三十里。出銀鉛砂礦今廢。

隍嶺輿地紀勝在来陽縣即羅訓隱居之地。橋梁嶺𢖍州志在酃縣西驛路從此經過去縣三十里

舜嶺永州府志在永州府東安縣西二十五里。有舜廟在焉。諸葛嶺元一統志在東安縣南三里劉先生

為荊州牧遣諸葛亮督零陵長沙桂陽三郡調賦以供軍實嘗屯駐于此故名五峯嶺元一統志在永州東安縣資福寺之

側怪石林立。上有五峯亭。盡覧一縣江山之秀。故名。黄龍嶺輿地紀勝在永州北二百里。唐順宗朝有申天師者居其下即

黄龍觀也。金紫嶺永州府志在永州府東安縣北居邵陽武岡二縣界雷劈嶺永州府志在永州府

東安縣北四十里。新寧縣界昔傳山本峻絶無路始因雷劈而開。湖口嶺元一統志在永州東安縣東二十里。有泉冷如

{{雙行註文|氷。鳴水嶺永州府志在永州府零陵縣。距城南一百一十里有瀑布水聲聞數里。故名。地接全道二州界。

蘖嶺元一統志在永州府零陵縣。距城東南一百二十里其山接道州黄蘖洞。一在連州府桂陽縣。郡國志云。盧水北出黄蘖嶺

復有進水出焉太平寰宇記。白芒嶺郡縣志在道州江華縣西。亦名毗渚五嶺之一也。永明嶺

郡縣志在道州永明縣。舊名都龐。五嶺之一。同山嶺元一統志在永明縣東南四十里興化鄉。其高半都龐。周四十里。界

永平江華營道間。五季郡守晞利乃於同傍加金請興坑冶連歲勞擾。民。以為病後廢。黄甲嶺元一統志本名寒拍町。在

永明縣南三十里。興化鄉。皆青石無峻嶺。有歐陽氏居其傍。登進士科故訛為今名。長標嶺元一統志在永明縣南三十里。

興化鄉。亦名重疊嶺。都龐嶺元一統志在永明縣諸山之最高大者。在道州府永明縣北五十里。允山鄉東掩山。西南連荊

峽鎮其絶頂曰都逢土人語訛呼逢白龐亦名永明嶺縣以此得名按史記秦三十五年王翦定荊江南地降百越以謫戍五萬人守五嶺一塞上

二騎歸三都龐四畧緒五越城或云一大廋二永明。三白芒。四臘五臨源人云一大廋二騎田三都龐四萌浩五越城雖紀載不同。而史記則以都

龐居五嶺之一凡入越道者必由之熊羆嶺永州府志在永州府祁陽縣北三十里其山高峻下臨深谷驛路所経實為險

要有巡檢司急遞鋪在焉元張伯雨句曲外史傳與𥖣百折疲登頓群峯互接聮風煙含古木雲日謝寒泉路出飛猱上江流去鳥前據鞍臨絶頂

注目盡遥天黄羆嶺元一統志在永州祁陽縣北三十里巖壑深邃舊傳有羆居之故名宋項安世集寒塘洑望黄羆嶺

憶上黄羆嶺年時白汗傾如今青箬底卧看黑雲生山骨穿江過嵓頭夾岸獰似嗔舟楫駃故作石灘鳴。 步上黄羆嶺 牛頭鶴弄漫虛傳。未

抵黄羆路刺天曳杖徐行吾自樂世間何地不平田。宋石湖范成大集薄官每違已兹行遂登危峻阪蕩胷立恍若對鏡窺。傳呼半空響濛濛上煙

霏未末見前驅可坐不可追。躋攀百千盤有頃身及之白雲叵攬擷但覺沾人衣高木傲燒痕無蘢茁新荑春禽斷不到惟有蜀魂啼。謂非人所寰

居然見鋤犁山農如木客上下翾以飛。寧知有康莊生死安嶮巇室屋了無處尚恐櫓巢棲安得㧞汝出。王路方清夷宋劉後村集黄茅迷逺近不

見一人行信步不知險廽頭方可驚路由高頂過雲在半腰生。落日無栖止飄飄自問程。宋胡致堂斐然集謫居新昌過黄羆嶺 昔年曾作守旌

旗擁山頭省已無遺愛投荒歷舊逰妻兒相翼衛風雨謾淹留學力如何驗。仁人乃不憂佛兒嶺輿地紀勝在隨州大洪山

聚石嶺 狗蹤嶺 金僊嶺新修隋州圖經已上諸嶺

並在隨州之南鶴子嶺元一統志在隨州大洪山。灌子嶺郡縣志在德安府安陸縣西北六十

{{雙行註文|里夾牛嶺郡縣志在德安府安陸縣城西一百里。關王嶺安陸州志去安陸州京山縣一百二

十里舊有關王廟。今廢鐵骨嶺襄陽府志在本府均州上津縣西南八十餘里其山石色如鐵故名鶻嶺

襄陽志在本府均州上津縣西一百餘里今屬啇縣任嶺襄陽志在本府均州上津縣二十餘里。𤍠索還

襄陽志在本府均州上津縣西南四十里其山有二最高金鎖嶺輿地紀勝在武當山金鎖嶺。前有流水。古記云

國師鎖獼猴於此水涸乃放去春風嶺元一統志在黄州麻城縣嶺多梅花。東坡新息渡淮由此嶺。見於詩詠輿地紀勝春

風嶺在汝寧府光州光山縣西六十里宋張文潜詩下春風嶺 東歸已過春風嶺度盡千山路漸平。人事水泡能幾日流光駒隙却堪驚居人落

落多新屋。行店依依認舊程世事飽諳身已老區區来徃嘆浮生下岐嶺蘄州志在蘄州羅田縣治北一百三十里抵六

安州界有風洞分流嶺蘄州志在蘄州蘄水縣治南二十里春秋時名昭關昔伍子胥奔吳度此關𤓰畬

渌江志在長沙縣東半里。漢風嶺渌江志在長沙縣西三里與丁仙山連接。上柏嶺

志在長沙縣與漢風嶺相連亦高峻榬木嶺渌江志在長沙縣北十里。賣卦嶺渌江志在長沙縣北

六十明月嶺渌江志在長沙縣南九十里南抵攸縣西抵湘潭傍有協濟廟俗號杉木王。元一統志明月嶺在醴陵州

九十里。南抵攸州界。西抵湘潭界。其上有石夜明如月。舊傳可照耕績。故名。姜嶺渌江志在北門外。三國姜維駐兵于此。故名。元

一統志姜嶺在醴陵州北門外。世傳三國時蜀將姜維曾寓此故名。御义嶺渌江志在長沙縣南二十五里。兩峯相連望之

爐焙嶺渌江志在長沙縣東北六十里覆盆嶺渌江志在長沙縣西六十里其形如覆盆

尖霞嶺渌江志在長沙縣西六十里。其状如霞。雲居嶺渌江志在長沙縣東六十里。極高峻號為

雲居八叠路嶺元一統志在攸州東南四十里以在官路傍故名有𦼮子峽。虎牙坳。與茶陵接境亦為戍守之地水井

長沙府志在長沙府攸縣障於縣西而出泉焉故名。巖仙嶺長沙府志在攸縣白鹿真人居此山。禱祈有應因而

鬼柘嶺長沙府志在攸縣三十都。黄岡嶺長沙府志在長沙府茶陵縣北關外。其山獨立如枕

而横又名玉枕峯。正為縣治之托。輿地紀勝在江西贛州府信豊縣龍王嶺元一統志在茶陵州北七十五里。山下有龍王

殿。禪和庵。祈雨多應養父嶺湟川志陳真君得道之所芭蕉嶺長沙府志在湘鄉縣南二十五里。

鱖魚嶺元一統志在寧鄉縣南四十五里。以形似名七星嶺元一統志在寧鄉縣西南六十里七

峯挿天故名廣州府圖経志七星嶺在廣東廣州府增城縣元一統志在瓊州府文昌縣近海岸。其勢如連珠。絞車嶺

統志在寧鄉縣五十一都梓木嶺長沙府志在寧鄉縣四十八都。豹子嶺長沙府志在寧鄉縣二十

{{雙行註文|七都銅釘嶺長沙府志在寧鄉縣第二都相傳樊真人脩行之地上有亭豆子嶺長沙府志在寧

鄉縣十一都。大禾嶺長沙府志係風仙三真人顯靈處香山嶺長沙府志有神祠此山接安福

茶陵丫尖嶺長沙府志在寧鄉縣十四都。接茶陵縣界鷺嶺長沙府志在寧鄉縣。近惠光寺

紫嶺長沙府志在寧鄉縣第八都黄石嶺長沙府志在寧鄉縣二十都。藍嶺桂陽志在

平陽西一百里七十步。周十五里跨臨武藍山之地。薈蔚蒼翠。逺望如藍。故名。出銀鈆今廢。劉接詩。獵叟藤編户傜人草結庵。即此處又云在平陽

縣東高七里。周四十里。與平陽山志差異。按唐貞元十五年。郴州藍山𡹌豈是山耶。輿地紀勝在平陽跨藍山縣界。故曰藍嶺。而藍縣亦有藍嶺。臨

川志藍嶺在江西撫州府樂安縣南七十里。箭稈嶺雲南志在建昌府隆州。赤道嶺雲南志在

曲靖府陸凉州何内縣。香苴嶺雲南志在姚安府大姚縣。提頭嶺桂林郡志在陽朔縣東五十里

昭賀全永靜江。五州要衝之地。石康嶺桂林郡志在廣西桂林府臨桂縣南。周八十餘里。山勢延袤至縣後旋而向之。陰。陽

家謂之回龍嶺。其下源泉四出。灌田不可數計。有雙女廟在嶺之南廟側有突出約高五尺。俗呼神石。石脚有小罅。闊寸許。鄉民早禱祠下畢。用茅

挿石罅。以瓶盛之。湏臾有水隨茅注瓶内。仰望嶺巔有雲氣。雨必沛然。全義嶺桂林郡志在臨桂縣東三里。秦史録鑿渠

開此嶺。故胡曾詩。有鑿開重嶺引湘波。上去昭回不較多之句。資治通鑑唐昭宗光化三年十月。靜江節度使劉士政聞馬殷悉平嶺北。大懼。遣副

使陳可璠屯全義嶺以備之。注璠。孚𡊮反。武德四年分安置臨源縣大曆三年更名全義屬桂州國朝改全義為興安縣。在桂州東北一百五十里。釋

文三註胡曾詩。鑿開山嶺引湘波上去昭回不較多無限鵲臨橋畔立。適来天道過天河。始安嶺桂林郡志在臨桂縣治前

百餘步。令民居其上元一統志在廣西桂林府臨桂縣西一里。按本路圖册云秦時開五嶺之數也。李白詩。桂水分五嶺杜甫詩。五嶺皆炎熱冝人

獨桂林自秦時有五嶺之說。皆指山名之。考之地志乃入嶺之途五耳。非皆山也。自福建之汀入廣東循梅一也自江西之南安踰大庾入南雄二

也自湖南之郴入連三也。自道入廣西之賀四也自全入靜江五也。游崗嶺桂林郡志在府東南二十里。舊名牛岡俗訛呼

為㳺岡。銅崗嶺桂林郡志在府東四十里。高數百丈。綿亘數十里。半雲嶺桂林郡志在府西北

二十里。極高峻。又名雲仗。越石嶺輿地紀勝在興安縣北五里。一名始安嶺。即五嶺從東第五嶺也。越城

郡縣志在廣西興安縣西南六十里。通典云。秦始皇畧定楊越。謫戍南守五嶺。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嶺嶠。時有五處越城嶺其一也。輿

地紀勝通典云。今謂之臨源嶺。即五嶺之一也。元和志云越城嶺嶠在全義縣北三里。即五嶺最西嶺也。羊闘嶺郡縣志在

桂林府理定縣西二里。古顙露尖嶺郡縣志在理定縣去西二十三里。砂羅嶺

郡縣志在理定縣西二十里。西山嶺容縣志當要路在容縣西高險徃来車馬艱難。瀑布嶺

郡志在靈川縣東三十里。赤壁嶺桂林郡志在靈川縣接高鎮山。三紐嶺桂林郡志在靈川縣南。地

屬僥儀里登高嶺横州志九域志云。九月九日居人多置酒聚樂於此宋紹熈間徐守安國作亭其上。歲乆亭廢。至太守張

公垓因浚壕於城西北隅。見其地勝誅茆薙草竒石羅列環嶺皆有勝趣據其巔作亭。扁曰登高。南曰悠然。西曰可掬。北曰帽石。曰正冠。曰翠岩書

院。東曰莫春曰仙桂。曰迎風為日已乆。所剏之亭莽為荊榛太守孫公恢視篆之初。欲剏玉虚觀崇奉上真香火盖艱其地。見登高嶺其形如龜下

有濠水與塘水相通縈紆如蛇遂於其地而得吉卜。鼎剏玉虚觀於其上邦人禱之。其應如響莫不欽奉之焉。横縣志登高嶺 平崗隱起勢陁陂。亂石崢嶸

擁薜蘿側塞豈容栖客帽。西風一醉共婆娑。宋虞儔尊白堂集將至天目登高嶺天近初凝目。雲横便躡梯前瞻千嶂列囬首一川低。雨過黄梅

盡。風来翠剡齊。靈源窮不到。晴畫掛虹霓。沙麻嶺萬花谷在寧浦郡。即嶺之北垠道里記莎羅嶺

元一統志在桂林府理定縣西。古鉢嶺元一統志在廣西寧浦縣東一十里峽口嶺潯江志在横州

東一十里小路通容州界。六谷嶺潯江志在州南一百一十里。不通路緑礬嶺輿地紀勝在寧浦縣

西南五十里。寺背嶺南寧府志在横州林赤嶺 松公嶺 六

莊嶺 雙峯嶺 四洒嶺 已上嶺並在横州。那懷

村高嶺在南寧府板豐村高土嶺 那𠁊村高

土嶺 仰村土嶺 七荅高嶺 大覽村

土嶺 那蒙大高嶺 那扶大高土嶺

渌籠高土嶺賴龍高嶺 流陽土高嶺

狗腦嶺周同村山嶺 尖山嶺 渌

惡石狗土嶺 那叱高嶺已上嶺並在南寧府𦦨嶺

在武緣縣北一百八十里。駕嶺在武緣縣東北八十里。張嶺在武緣縣東三十里高峯嶺

在武縁縣南五十里。大步嶺在武縁縣西北一百三十里自寺背嶺至此並南寧府志。高城嶺輿

紀勝在藤州岑溪縣。白藤嶺古藤志在藤州南一百里。當要路。嶺高侵雲路逕崎嶇。馬頭嶺

統志在廣西藤州岑溪縣。大富嶺元一統志在廣西藤州岑溪縣玄武嶺元一統志在廣西容州普

寧縣北二里。一號化靈山緑秀嶺元一統志在廣西鬱林州傳白縣南五十里舊圖経云山高四百餘仞周圍二百八十里。

林泉㮤竹青葱秀絶因名下有深潭潭側有龍母惠濟夫人廟。福祿嶺宋海録碎事在懷集縣多産金銀鉛銅

甲嶺玉融志去融縣西北八十里。高峻路通樂善鎮柳州府葵嶺玉融志在樂善鎮亦是險峻路至通道鎮。

筒嶺元一統志在廣西融州東北九域志云高陽嶺玉融志在栁州東北武牢嶺

玉融志在栁州北。鵝頸嶺玉融志在栁州西。䧟塘嶺賔陽志在栁州東離州二十里。土嶺帶石

高七丈。下有䧟塘水通入嶺脚深不知底古稱䧟塘。銅柱嶺太平寰宇記在愛州表録舊有韋公幹為愛州刺史。郡有漢伏

波銅柱以表封疆在其境公幹利其財。欲椎鎔貨之於賈胡土人不知援之所鑄。且謂神物哭曰使君果壞是。吾屬為海神所殺矣。公幹不聴。百

姓奔走訴于都督韓約約移書辱之公幹乃止文章嶺輿地紀勝在舊貴州南四十里以山名文麗。故名之。横嶺

郡縣志在廣西潯州府桂平縣南九十里。三鼎嶺潯州志在潯州府東三十里。以三嶺鼎立。為名。羊勢嶺

潯州志在潯州府南與三鼎相對如羊蹲之勢棱層嶺元一統志在廣西潯州府桂平縣西南七十五里。南頓

元一統志在廣西潯州府桂平縣寳子嶺元一統志在廣西潯州府桂平縣南三十里山勢磊落如聚寳玉輿

地紀勝云在容州後架亭其上四望平逺桃嶺元一統志在平樂府龍平縣南二十里。上有仙桃數本。電嶺

樂府龍平縣東南四十里。臨賀嶺輿地紀勝在平樂府賀州據張耳傳。秦有五嶺之戍。注云摽名有焉裴氏廣州記曰。大庾

始安臨賀柱陽揭陽是五嶺其地今在州境無疑。方仙嶺郡縣志在廣西平樂府平樂縣西北制勝嶺

元一統志在慶逺府思恩縣南一十里鹿草嶺元一統志在廣西慶逺府思恩縣北六十里多時嶺

元一統志在慶逺府。陳堡嶺南州志在慶逺府。雲嶺輿地紀勝在昭州昭平縣東南四十里

坑嶺太平寰宇記龍平縣表録云白土坑在冨州城北隅其土白膩郡人取以為貨。終古不竭。今五嶺婦女率皆用之。又用鈆粉也

天際嶺輿地紀勝陶弼天際嶺詩云南来未見此高峯下濟滄溟上際空辛苦限蠻成底事座看嵪革作三公。廣州府連州

鼠皇嶺郡縣志在廣東連州桂陽縣北一百里上有水南注至正女峽。通浛光州界。牽船嶺

志在廣東廣州府連州桂陽縣南五十里。東有古路一闊一丈長二里俗名牽船嶺上有白石一雙。鄉人呼為雙女神順頭嶺

廣州志圖經志開口嶺捲蕂嶺凹頭嶺自順頭嶺至此並廣州府圖経

志俱在連州陽山縣。摽幡嶺峽州神異記大曆載。蠻賊動峙國將詣寺齋奠聖跡。夜宿峽請一夢。方寐間。遂得神人曰。汝西

去但觀二禺山見號則囬。必當勝之。次早西行纔三十里。賊等索舟峽口。輙若沉溺。唐將乘危便戰。果得勝捷。返觀二禺山幡若懸號。相命曰囬矣。

今古相傳。號摽幡嶺元一統志在廣州清逺縣。大龍嶺廣州府圖経志在清逺縣江之南五里許。低圖起伏如龍之状。縣治之

對山麻龍嶺廣州府圖經志在鞠字里。去香山縣七十里。龍舌嶺南海志在廣州府香山縣

南二十里。黄公嶺南海志在廣州府東莞縣東南十里。歐陽嶺南海志在廣州增城縣東二十里。高

一百二十五丈。接羅浮山。葛椎川竈之西。古老相傳。舊有歐陽氏居此年百歲。故名。雲母嶺南海志在廣州府增城縣

西歸仁鄉二十里。山有雲母石。故名。焦石嶺南海志在廣州增城縣東。開元鄉五里。舊傳浮山自海来。遥瞻焦石遂碇于博

羅今所謂浮碇岡是也。五馬嶺 峯梅嶺廣州府圖經志並在番禺縣愿長

唐書裴矩傳愿長嶺在廣州潭流嶺太平寰宇記在監西北一百三十里。出銀礦今廢。𣈆嶺

太平寰宇記在監西南八十里出銀鉛礦砂監嶺太平寰宇記在監西一百里。出銀礦。今廢。宋坑嶺

府圖經志在歸善鄉。大蹊嶺惠州府圖經志在海豐海縣西。天王嶺惠州府圖經志在長樂縣西。輿

地紀勝在廣東韶州府之南峯山下。元一統志在南峯山下。大萬嶺郡縣志在廣東惠州府長樂縣西四十五里有石池

靈泉嶺元一統志在廣東循州興寧縣東南四十里安懷嶺惠州府惠陽志在郡東南百餘

里。俗號南嶺。其南有水入于海。郡志云在歸善縣。上義嶺郡縣志在惠州府河源縣南有水南流入龍川江。

淮嶺郡縣志在惠州府歸德縣城南。有水南流入海大獨石嶺輿地紀勝在惠州府循州霍山絶頂。

賢嶺新昌志在肇慶府新州新興縣東南義容鄉東瓜嶺肇慶府圖經志在新興縣南八十里

岱嶺元一統志元和志云在新州新興縣西南三十里。出銀。葛䉈嶺郡縣志在肇慶府新興縣城之南。

青岐嶺元一統志輿地紀勝云。在廣東肇慶路高要縣東八十里。騰豻嶺太平寰宇記南越志云。高

要縣有騰豻飛𤢹山翬。騰豻沐猴之類也。頭正方髮長尺餘。色犬類似人。髮嘗覆面欲有所視輙摇頭兩手被開之。𤢹有肉翼如蝙蝠。狸頭鼠目。一

曰鼯鼠亦名江牙。且飛且産子便隨母而飛。其鳴如人呌嘗食火煙。至聚則為災也。太平寰宇記端州天資嶺崧臺志在

肇慶府四會縣東五十里。耆舊相傳。云昔人有姓黄名欽之居嶺下。家冨於財。號黄十萬。𦵏其祖於嶺間。其狀貌魁岸。有異於衆。隷職廣州。每乗二

竹朝徃暮還。一日家人誤斷其竹。乃不得去。後有占氣者。云此地有天子氣官司乃掘去其墓求之莫知其處。役者夜宿山中。有人相語云所懼以

青布囊土鐵苻四布。則可得墓。遂如其言。乃得其墓。發棺見尸若蟻蛭成文有天子二字。盖子字未成也。遂滅其家。掘鑿之迹迄今猶存。因號天子

嶺或嫌其名。呼云天資。龍子嶺元一統志在廣東肇慶路四會縣東一十三里。又有鳳頭岡。在四會縣。宋淳熈丁酉邑令

蘇邦平縣基得古碑。乃鹿鳴燕士詩。有龍嶺行歌龍已化鳳頭將見鳳齊鳴。輿地紀勝在贛州府瑞金縣西北二十里下有龍窟。鄉人禱旱者必應。

思子嶺肇慶府圖經志在四會縣西一十五里。隋末籍民為兵有老嫗年八十餘。思其子登山望之。悲啼而絶。故名此嶺。

浪嶺元一統志在封州川縣。連開建縣界一百三十里。山勢如浮浪。故名。將軍嶺肇慶府崧臺圖志在府北

竇嶺晉康志在德慶府悗城二百里。乙未叛辛繇肇慶至竇嶺不敢入境五俟之力也。息嶺晉康志在德慶

府城南五十里。鷄骨嶺晉康志在德慶府城南岸一十里。障嶺晉康志在德慶府城之西南八十里。

杉嶺晉康志在德慶府都城西北一十五里。輿地紀勝云在端溪澹軒文集李濵詩喜入杉嶺此行實附米綱船。欲到南康謁晦

庵朱先生。為先人求墓文未而反故云然。行盡山嶺頭。歡喜入鄉關意昨冒雨去。寒澁亦多端。自登粮綱船。出入狗竇寛水漲泊無岸。水落淺凑灘

直待風水順。摇艣離江灣。虺蜴㣲細物。託龍逞神姦。篙工精禱罷。頃刻過千山脱或小不契。風波生坐間。竄身輙拘滯。伍噲仍北頑。疑慮狐涉水進

退羊觸藩僅得黄義叟可與話歲寒。論文消永日。長歌常夜闌傳聞白水發。川途阻瀰漫余益動歸心掉首辭彎跧悵懷陶靖節不肯效一官。况為

太倉鼠。蠶食殊未安。肩輿走泥塗。僕夫愁險艱。附舟計已左。且復行路難見機恨不早興盡而知還。明朝得善達那假生羽翰稚子爭候門細君倦

簾看。真樂未渠央茅薝共團欒。尚論數千歲窺管才一班稍定理殘編補綴令可觀尚友天下士博約加雕鑽遊談苦無味素手空厚顔底事通神

明。至理吾豈慳。設有無父國。而後不可干。但患志匪堅。作詩鑱肺肝。肇慶府圖經志在德慶府去州西南九十里。方輿勝覧在江西建昌府南城縣

界謝道韞詩云古昔地多杉。烟光鎖翠嵐夜来風景好。宿處之江南延平志在福建延平府尤溪縣西三十五里。青印溪一源發于此永州府志在

湖廣永州府陵零縣距城東一百里抵道州界觀州嶺元一統志在廣東英德路郡東北五里。盖郡治之東山也。盤礡道勁

如蛇浮水登嶺上可以下觀一州故名風門嶺元一統志在廣東英德路。郡東南八十里。大驛路下至廣州路。上至韶州

路其路有風門嶺峻不通鞍馬瓊州府圖經志在廣東瓊州府靖州志在湖廣靖州府綏寧縣東一百二十里比諸山最高。麗水縣志在浙江處州

府麗水縣北二十五里此嶺最高峻。四天王嶺英德縣新昌圖志在肇慶府城南二十二里。龍山天寧國恩禪寺之

四隅有四天王嶺。飛霞嶺輿地紀勝在英德府㴠暉谷子貢嶺湞陽志在韶州府膺德縣南有

峻嶺名子貢嶺山高路險可通人行難通頭疋。凡遇使臣馳驛必從驛船來徃。鴈上嶺元一統志在廣東膺德路五山之間

謂鴈飛不過嶺取此以名皇岡嶺元一統志在廣東韶州府西北七里嶺下有舜祠蓮華嶺列郡圖經在廣東韶

州有蓮華嶺。梯頭嶺乳源縣志在乳源縣西北。出桂陽路経此登級如梯空剛嶺乳源縣志在乳源縣北五

峯聮叠。山腰有岩。産鍾乳下復有冗乳水出馬臘嶺元一統志曲江志。在廣東韶州府乳源縣西五里壁立峭㧞係崇信與新二鄉驛路。為五

嶺之一。大庾嶺馬繫髮嶺輿地紀勝在仁化縣北一百二十里。舊經云嶺峻状如馬繫

髮千峯稠叠横廣數十里。木𤓰嶺玉融新對唐地理志曰。關内道夏州朔方縣有木𤓰嶺蓮華嶺。列郡圖經曰。廣東韶州府

蓮華嶺。熊耳嶺郡縣志在韶州府膺德縣東四十里。兩峯嵯峨。状若熊耳故名。南抵真陽縣有水西北會銀溪水。元元遺

山集望盧氏兩南熊耳嶺 不到中鄉五十年忽驚行色是盧川已占介福歸王母。未信羈魂似粤阡柳文時為顧存慙吏報。先大人墓亂後故吏

輩歲時致祭偶成期會殆天憐馬范二帥逺在十里外。子徃盧氏皆得面會荒林破屋江聲裏。坐想孤城一泫然。瘦牛嶺

潮州三陽志黄公度瘐牛嶺詩云。自笑年来為食謀。扶嶲百指過南州。時平四野皆青草。此地何曾解瘐牛。宋楊萬里集題瘐牛嶺 牛頭定何向。

牛尾定何指我不炙汝心我不穿汝鼻。如何不許見全牛。霧隠雲藏若相避。行行上牛背。上下三十里。一雨生新泥。寸步不自致。胡不去作牽牛星。

渴飲銀河天上水。胡不去作帝籍牛天田春風牽黛耜却来蠻村天盡頭。塞路長遣行人愁夕陽芳草只依舊瘐牛何苦年年瘐。過瘐牛嶺 行

盡天涯未遣休。梅州到了又潮州。平生豈得乘肥馬。臨老須教過瘐牛。夢裏長驚炊劍首。春前應許賦刀頭。夜来尚有餘樽在。急喚渠儂破客愁。

海寧嶺輿地紀勝在潮州龍溪山。今名寧海嶺。小庾嶺元一統志在廣東南雄路。晏殊類要云。在

保昌縣東。筱條嶺南雄府圖經志在南雄府保昌縣西六十里。三角嶺太平寰宇記在保昌縣城

五十里。三峯高峻巍然排列於郡之丁位。陰陽家謂之樓臺皷角山。螺崗嶺雷州府圖經志在遂溪縣西南七十里。其峯盤

旋起若螺形。都豪嶺雷州府圖經志亦名調樓嶺。在遂溪縣南四十里。斜离嶺雷州府圖經志

在遂溪縣南五十里。射馬嶺雷州府圖経志在遂溪縣治北三十里。烏蛇嶺雷州府圖経志左遂

溪縣東三十里麻嶺元一統志在廣東廉州屈璆道理記曰沙麻嶺在寧浦郡南郡即嶺之北垠今屬石康海嶺

元一統志在廣東廉州府欽州路安逺縣北六十里。又曰望海嶺其嶺依海故名。峯子嶺輿地紀勝在廣州府靈山縣。即

縣之主山也林工嶺郡縣志在欽州靈山縣西一百七十里。豐子嶺輿地紀勝見九域志在欽

州盧山縣黄板嶺廉州府圖經志在欽縣西北七十五里。三山嶺廉州府圖経志在縣南八里。

望火嶺廉州府圖經志在縣北一十里。南邁嶺 青藤峯並瓊州府圖経

志在瓊州府南寧縣。羅萬嶺萬金郡志在瓊州府萬寧縣卑凹村高峯峙起。叠嶂相連。上有平地廣數十文。左右産橘樹前

有一井深碧多魚。人至其地遇橘熟取以食携之迷路。東山嶺萬金郡志去萬州城五里自西北東南盤旋三十餘里至

北石頭小海住。南山嶺萬金郡志自南山嶺去葛州城一十五里。三江神嶺 南

斗嶺並瓊州府圖経志在樂會縣。南来嶺元一統志在廣東瓊州府文昌縣之南三十五里

虎嶺元一統志在廣東瓊州府文昌縣。銅皷嶺元一統志在廣東。瓊州府文昌縣。俗傳民得銅鼓者驗之乃諸

葛武侯征蠻之鉦因此以名銅鼓嶺落碁嶺 那細嶺並瓊州府圖經志在冝倫縣城西一十里。

松林嶺瓊州府圖經志在州治之北二十里。山中有五色石上有松林巖。東坡有詩云。突兀隘空虚他山總不如君看道傍

石盡是補天餘昔有一道士於此修行食松實因被黎人逐前徃凌霄嶺得道而化就攝黎人為其部下巖前將吏則今所謂白衣者是也最有靈

驗官司聞之立祠凡有災患及歲時旱魃鄉人禱之無不應。昆耶嶺瓊州府圖経志在高臨縣北落雲

元一統志在廣東瓊州府臨高縣湳漏嶺崖州郡志在郡東北離城約有一百里。曹泳有詩云。偏冝湳漏春朝

雨尤近裴公盛德堂。鹿回頭嶺崖州郡志在臨川之南。状如蜿蜒至海面囬頭海為所障故臨川不見海水昔有海

賊陳明復於海上殺人取其財物金寳阜積每令人以船載金銀於此藏埋殺其人以杜其口後有逃脱者始漏其事人曾於此地掘得金銀皆其

舊藏馬鞍嶺崖州郡志馬鞍嶺在城東三十里外叢峯中胡澹庵有詩所謂山脊驊騮者自注云馬鞍山也後有人賦

詩青青不斷惜風蠻眷聳驊騮叠巘間此語一経詩客道至今人指馬鞍山一在江西端州府高安縣南二十五里宋景定庚申民多避亂于此見高

安縣豺狼嶺元一統志在廣東吉陽軍寧逺縣又云在璦州府崖州去城三里即石龜之地也郎蠻

嶺 落神嶺璦州府圖経志并在崖州寧逺縣。迴風嶺瓊州府圖經志在崖州東一百

里外係官道所經南北之風至此輙回其山廣長數十里連續不斷南抵大海崖州之衝要也鍾延嶺元一統志在廣東吉

陽軍寧逺縣賓犢嶺郡縣志在廣東瓊州府崖州寧逺縣西南一十五里落屯嶺郡縣志在吉陽

縣北五十里。郎鳳嶺璦州圖經志在廣東崖州牛摽嶺圖経志在璦州府陵水縣

躩嶺圖経志在陵水縣。大勝嶺 杜延嶺圖経志並在瓊州府澄邁縣

神仙嶺圖經志在璦州府昌化縣。石山嶺瓊崖嶺圖經志並在璦州府

瓊山縣。南閭嶺圖経志在定安縣。龍門嶺南寧軍志在璦州府郡治之北。内有靈迹通海曰風門

曰虺穴。乾盖嶺郡縣志在高州茂名縣西北六十八里都聿嶺郡縣志在茂名縣西北一百里。

思賢嶺郡縣志在茂名縣西九十里。薑床嶺郡縣志在茂名縣西八十里西洞

高州府圖経志在冝倫縣北感鄉去縣二百里。歐嶺高州府圖経志在冝倫縣西北譚鄉去縣四十里文翁

高州府圖経志去吳川縣東三十里端然突起為邑之正山峙于大海之傍可以登眺化州郡志詠文翁嶺 孤峯嵂𡵉瞰滄浪東障狂

瀾鎮邑傍隱士遺踪知己逺鄉人說姓未能忘。特思對峙猶賔主博茂相從後列行極目四時常秀麗吳川應不乏冠裳茂嶺

府圖経志一名筆架山去州城南三里有三峯並列高聳秀麗冠於諸山謝建嶺高州府圖経志在石城縣北七里。障壓于

縣治之後高聳秀麗為縣之主山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九百八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