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田間易學 (四庫全書本)/卷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六 田間易學 卷七 卷八

  欽定四庫全書
  田間易學卷七
  桐城 錢澄之 撰
  繫辭上傳
  本義 繫辭本謂文王周公所作之辭繫於卦爻之下者即今經文此篇乃孔子所述繫辭之傳也以其通論一經之大體凡例故无經可附而自分上下云胡庭芳曰繫傳中言聖人繫辭者六曰繫辭焉而明吉凶曰繫辭焉以㫁其吉凶凡兩見曰繫辭焉所以告也曰繫辭焉以盡其言曰繫辭焉而命之皆指文王周公卦爻辭言也繫辭上下傳則是孔子統論一經之卦爻大體凡例論作易之由則見於庖羲氏仰觀俯察及易有太極数章論用易之法則見於大衍之数等章若徒有上下經而无繫辭傳則象数之學不明易无以致用於萬世矣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髙以陳貴賤位矣動静有常剛柔㫁矣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本義 此言聖人作易因隂陽之實體為卦爻之法象莊周所謂易以道隂陽此之謂也先融堂曰无畫之易在太極先有畫之易自兩儀始葢下文所謂貴賤剛柔吉凶變化自乾坤而始著非自乾坤而始有也 胡仲虎曰朱子謂此非是因有天地而始定乾坤乃是觀天地即見易也 此一節言畫前之易固如是也 董叔重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變化非因形象而後有也變化流行非形象則无以見故因形象而變化之迹可見也 蘇子瞻曰方木異也而以類而聚此同之生於異也物羣則其勢不得不分此異之生於同也有成而後有毁有廢而後有興是以知吉凶之生於相形也 天地一物也隂陽一氣也或為象或為形所在之不同故云在者明其一也象者形之精華發於上者也形者象之體質留於下者也人見其上下直以為兩矣豈知其未嘗不一耶由是觀之世之所謂變化者未嘗不出於一而兩於所在自兩以往有不可勝計者矣 蔡虚齋曰貴賤者易中卦爻上下之位也下傳曰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則上下體之為貴賤可知又曰爻有等則六爻各自為貴賤可知如屯之初九謂之以貴下賤蹇之上六謂之從貴亦因其時義也 太極動而生陽静而生隂故陽性類皆動也隂性類皆静也隂亦或有動者然非隂之常陽亦或有静者然非陽之常也 斷是自然分判非人斷之也虞仲翔謂斷分也不言隂陽言剛柔質可見氣不可見也 𤣥同曰天地設位易行其中一竒即乾一畫即偶繫辭之乾坤皆以竒偶之一畫言之 訂詁曰孔子賛易第一篇也夏首連山商首歸藏獨周名易尊乾而配坤凡舉乾坤所以賛周易也首一節明乾所以為首之義
  今按本義謂變化者易中蓍䇿卦爻隂變為陽陽化為隂也然以蓍䇿冠卦爻之上則卦爻是蓍䇿之卦爻葢卦爻不能自為變化因蓍䇿之隂陽老少而有變化盈天地无非隂陽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者无非隂變陽化之所為也则未有蓍䇿卦爻其隂陽變化之跡彰彰如此亦豈待蓍䇿卦爻而後見哉胡仲虎謂觀天地則見易也然吾觀下文是故二字似𦂳接變化見矣一句來相摩相盪即是變化分明指卦爻言不指蓍䇿且本義於第三條曰此變化之成象者於第四條曰此變化之成形者亦専指卦爻所有也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
  本義 此言易卦之變化也六十四卦之初剛柔兩畫而已兩相摩而為四四相摩而為八八相盪而為六十四蔡虚齋云孔子説易只説到八卦便停住如此云八卦相盪後云八卦成列因而重之初曰四象生八卦又曰於是始作八卦又曰八卦以象告葢以六十四卦即八卦之所重也 此條正指横圖言 訂詁曰原卦之𥘉不過剛柔兩畫而已兩畫即乾坤也由乾坤而生八卦以成六十四卦摩者相比而生盪者加於其上所謂因而重之也
  見易曰剛柔相推推者以此與彼之義如乾坤正對乾推一畫與坤坤推一畫與乾相推而成八卦今所傳圓圖是也剛柔相摩摩者相倚而生之義隂陽挨比有一陽便有一隂有一隂便有一陽兩相摩而為四四相摩而為八也自八卦以上无非相摩因摩而後有盪盪以層見叠出而言今所傳横圖是也説詳圖象卷中
  鼔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本義 此變化之成象者朱子云鼔之以雷霆以下四句是説易中所有 訂詁曰日在牽牛則寒東井則暑牽牛水宿逺人故寒東井火宿近人故温
  見易曰在天之變化莫著於雷霆風雨日月而六十四卦中六子迭用變化不測猶之在天者之鼔之潤之運行也在地之變化莫著於男女盈虚空皆男女也六十四卦中陽變隂化禅續无窮猶之在地者之成男成女也
  火傳曰震艮反易為雷為霆故皆曰鼔㢲兌反易為風為雨故皆曰潤 邵子以兌為月艮為日據納甲圖坎月行至兑上為上弦則光漸盛故指其運行至兑而以為月非以兑體為月象也艮居亥方日自子至亥日行一周天也亦以離日行至艮而指為日非以艮體為日象也 先天圖自姤至坤為寒自復至乾為暑書曰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夏至之日道近為極暑之候冬至之月道近為極寒之候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孔䟽 成者謂乾因隂而得成男坤因陽而得成女本義 此變化之成形者朱子云男女通人物言之 又曰豈得謂男便
  都无隂女便都无陽須要錯看 訂詁曰自天尊地卑至變化見矣因乾坤而推及於變化自剛柔相摩至坤道成女因變化而遡始於乾坤
  見易曰虚空中皆男女也然凡物皆得形氣之偏不可以語乾坤健順之徳故男女以人言人之男女即一小天地也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本義 知猶主也乾主始物而坤作成之承上文男女而言乾坤之理蔡虚齋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者其别也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者其交也葢别者之交既交而又别也隂陽動静之相循環如此故動前又有静静前又有動 全書曰成男成女謂六子也分言之也知始作成謂生物也合言之也男亦不離坤女亦不離乾也 上言六十四卦皆八卦之所為乾道節言六子又乾坤之所為也乾知節竝舉乾坤又以坤之所為主於乾也見易曰後天八卦乾位在亥知大始也坤位在未作成物也 乾知坤行乾无事而坤有事坤之有事因乎乾知而行其所无事故本義曰知猶主也
  乾以易知坤以簡能
  韓註 天地之道不為而善始不勞而善成故曰易簡 本義 乾健而動即其所知便能始物而无所難故為以易而知大始坤順而静凡其所能皆從乎陽而不自作故為以簡而能成物蔡虚齋曰本義謂即其所知便能始物葢乾元之施乾之所知也此若无意於生物而物自資之以始故曰即其所知便能始物見易曰乾本乎氣之自然故易坤因乎乾之自然故簡惟乾易故坤簡下文曰易則易知簡則易從簡以易為主也
  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乆有功則可大可乆則賢人之徳可大則賢人之業韓註 天地易簡萬物各載其形聖人不為羣方各遂其業徳業既成則入於形器故以賢人目其徳業本義 人之所為如乾之易則其心明白而人易
  知如坤之簡則其事要約而人易從易知則與之同心者多故有親易從則與之協力者衆故有功有親則一於内故可乆有功則兼於外故可大徳謂得於己者業謂成於事者上言乾坤之徳不同此言人法乾坤之道至此則可以為賢矣胡仲虎曰前三節見得天地物物有乾坤此一節見得人心自具一乾坤 易述曰惟其易故易知易知者自為主也惟其簡故易從易從者順乾行也天下事不可一毫着意亦不可一毫着力易則不着意也所知者皆人可與知簡則不着力也所能者皆人可其能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孔䟽 列子言不生而物自生不化而物自化若不行易簡法令滋章則物失其性也 本義 成位謂成人之位其中謂天地之中至此則體道之極功聖人之能事可以與天地参矣胡仲虎曰此章言天地間有自然之易繼言易中有自然之天地末言天地與易不外乎自然之理所謂自然之理即易簡也
  見易曰天下之理非吾一人可以盡知盡能也有不知而後无不知有不能而後无不能莊子曰萬物固已自然聖人又何事焉因其自然又寜有不知不能者哉易簡之得亦得其自然而已
  右第一章
  本義 此章以造化之實明作經之理又言乾坤之理分見於天地而人兼體之也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
  本義 象者物之似也此言聖人作易觀卦爻之象而繫之以辭也楊誠齋曰卦以象立爻以辭明 朱子發曰聖人設卦本以觀象不言而見吉凶自伏羲至於堯舜文王皆觀象而自得也聖人懼觀之者不足以知繫之卦辭爻辭以明告之為觀象而未知者設也 蔡虚齋曰易所言象其類不一設卦觀象是每卦每爻自含有此象或因卦爻於承乗比應處含有此象有假物類為象者有直就人事取象者下文曰失得憂虞所主在人事也觀象繫辭則无一辭不出於象矣
  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本義 言卦爻隂陽迭相推盪而隂或變陽陽或化隂聖人所以觀象而繫辭衆人所以因蓍而求卦也胡仲虎曰易之道不外乎辭變象占吉凶占也占以辭而明故曰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象也變由象而出故曰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蔡虛齋曰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於揲蓍求卦上看自明白葢易占其變凡卦爻之辭皆就變説則皆剛化柔柔化剛也三百八十四爻盡謂之九六无所謂七八者本義復云凡单言變者化在其中則此變化即觀變之變也自聖人繫辭言則辭猶在變之前自衆人求卦言則辭見於變之後聖人所繫雖在於變之前其實為衆人擬其所得於變之後者衆人所得雖見於變之後其實即聖人向之所擬於變之前者也故皆主蓍䇿之變化言
  今按有卦畫則有蓍䇿乾鑿度云垂皇䇿者羲自伏羲即用蓍矣故周公用九六繫爻謂九六能變非著則安所得九六也變化者蓍之為也剛柔相推仍指卦象非即指蓍葢自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生六十四一時俱就原非有相推而成之事此自六十四卦既成後設而觀之則以乾坤相推而成八卦八卦相推而成六十四卦且即乾坤兩卦一剛一柔相推便可以成六十四卦是變化即在卦象之中特非蓍不能自變惟蓍而變化從此生耳亦惟卦象本能變化故蓍䇿變化由是生也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本義 吉凶悔吝者易之辭也失得憂虞者事之變也 吉凶相對而悔吝居其中間悔自凶而趨吉吝自吉而向凶也故聖人觀卦爻之中或有此象則繫之以此辭也訂詁曰吉凶悔吝以卦畫言失得憂虞以人事言變化剛柔以卦畫言進退晝夜以造化言
  見易曰聖人繫辭原因卦畫中有如是之象繫以如是之辭始因象以著辭隨以辭而顯象惟聖人能觀於未有辭之象衆人則觀其既有辭之象也
  火傳曰因象而有占吉凶悔吝其占辭也占具存乎象衆人不能明也而以得失憂虞人事之易知者明之本以卦爻占人事此轉以人事明卦爻也
  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本義 柔變而趨於剛者退極而進也剛化而趨於柔者進極而退也既變而剛則晝而陽矣既化而柔則夜而隂矣 動即變化也極至也三極天地人之至理三才各一太極也此明剛柔相推以生變化而變化之極復為剛柔流行於一卦六爻之間占者因所值以斷吉凶也胡仲虎曰變化者剛柔之未定剛柔者變化之已成 此曰三極是卦爻已動之後各具一太極後曰易有太極則卦爻未生之先統體一太極也 蘇子瞻曰剛柔相推而變化生變化生而吉凶之理无定不知變化而一之以為无定而兩之此二者皆過也天下之理未嘗不一而一不可執知其未嘗不一而莫之執則幾矣夫出於一而至於无窮人以為有无窮之異也聖人以為進退晝夜之間耳見其今之進也而以為非向之退者可乎見其今之明也而以為非向之晦者可乎聖人以進退觀變化以晝夜觀剛柔二觀立无往而不一也 存疑曰變化泛言造化人事剛柔専言晝夜欲見循環之意 蔡虚齋曰一隂一陽之謂道善於言太極也葢動只是陽静只是隂皆滯於噐惟夫不滯於動不滯於静非動非静而妙乎動静則謂之道者太極也六爻之變化便是此理曰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非指六爻為三極也
  見易曰立則成三才動則為三極動者隂陽不息之機易之所以為易也三極之道无一時不動古人觀化推数俱從動處得之
  火傳曰以晝夜象剛柔以進退象變化卦爻之變化所以象天道而此以天道象卦爻亦以明之也凡剛柔未有不變三才具於六爻三極之道具於六爻之動不動不變謂之極者惟其能變也此總二節言天地人皆以變為道者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
  孔䟽 序易位之次序也卦之與爻皆有其辭但爻有變化取象既多以知得失故君子尤所愛樂所以特云爻之辭也 本義 易之序謂卦爻所著事理當然之次第玩者觀之詳胡仲虎曰所居而安是安分所樂而玩是窮理君子安分則窮理愈精窮理則安分愈固 蔡虚齋曰君子終身有終身之序一事有一事之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惟時而已時即序也居以易道自處也
  見易曰序即文王之卦序剝極必復泰極則否窮上則反下自然之序不可違也君子安之故无入而不自得邵子得環中之趣亦安其序而已
  火傳曰易之序即卦位上下貴賤之序也安而居者素位而行也辭有有象无占者有有占无象者皆可樂而玩是君子學易之事也
  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本義 象辭變已見上凡单言變者化在其中占謂其所值吉凶之決也蔡伯静曰觀象玩辭學易也觀變玩占用易也學易則无所不盡其理用易則惟盡乎一爻之時居既盡於天之理動必合乎天之道故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胡仲虎曰吉一而已凶悔吝三焉上文示人以吉凶悔吝者聖人作易之事此獨吉而无凶悔吝者君子學易之功也 紀聞曰觀象概觀諸卦爻之象觀變只觀所變卦爻之象耳易以變為占故於占言變見易曰上節居安樂玩皆居時事此兼觀變玩占則動時事 聖人但觀象而知吉凶觀其變也衆人必玩辭而决吉凶玩其占也學易君子上法乎聖人之所觀下亦不能廢衆人之所玩故兼用焉火傳曰觀象玩辭所玩者象辭也觀變玩占所玩者占辭也占者占其變也學易者用心如此自然有吉无凶悔吝矣
  右第二章
  本義 此章言聖人作易君子學易之事
  今按篇中觀象之象卦爻之象也其得失憂虞之象以人事象卦爻之占晝夜進退之象以天道象卦爻之變與觀象象字迥别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
  本義 彖謂卦辭文王所作者爻謂爻辭周公所作者象指全體而言變指一節而言訂詁曰象辭合全卦之象以立言爻辭因揲蓍之變以立言
  見易曰爻繫九六不繫七八所以言乎變也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補過也
  本義 此卦爻辭之通例蔡虛齋曰其字指卦爻言曰失得曰小疵曰補過皆是卦爻中所具 季彭山曰得正言吉心之安處也失正言凶心之不安處也悔者不肯自安於不正此趨吉之路然未至於吉吝者不能自克其不正此趨凶之路然未至於凶故曰小疵小疵者未成得失猶許其改也 倪鴻寳曰易有甚吉而予之无咎亦有甚凶而予以无咎者吉无咎者吉即得正吉凶无咎者凶不得正凶咎之難居甚於凶无咎之可安甚於吉夫咎非人之尤而神自責之也周臣盈庭莫敢執其咎是也 訂詁曰善者嘉也嘉其能補過也即上文言乎之例 時論曰善補過葢補過而亦有不善者矣故貴明善
  見易曰四言一善皆指卦爻之辭善者辭善之也此一章歸重於辭謂卦爻之義非辭不顯也
  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辭
  韓註 爻之所處曰位 本義 位謂六爻之位齊猶定也小謂隂大謂陽項平菴曰六十四卦皆以隂陽得位失位分吉凶 彖辭之例専取主爻而言隂爻為小陽爻為大雖有不齊而為一卦之主則无大小之别故謂之齊先言存乎位以六爻言後言存乎卦以主爻言 蔡虚齋曰此二句只是起下文辨吉凶者存乎辭一句非以應彖者言乎象爻者言乎變也 時論曰言者因有繫而後著存者即有畫而已形貴賤句明爻小大句明彖俱是言之所存
  見易曰位以上下别貴賤卦以隂陽分小大至於吉凶則有貴而吉者賤而亦吉有小而凶者大而亦凶其理具在卦爻中非辭不能拆而辨之
  火傳曰陽大隂小至於卦主則有時以陽為主有時以隂為主而其主又不在乎位之貴賤故曰齊齊言无有分别也
  憂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本義 介謂辨别之端葢善惡已動而未形之時也於此憂之則不至於悔吝矣震動也知悔則有以動其補過之心而可以无咎矣胡仲虎曰前曰悔吝者為小疵此曰存乎介謂當謹於其㣲不可以小疵而自恕也前曰无咎善補過此曰存乎悔謂欲動其補過之心必自悔中来也蔡虚齋曰憂悔吝者易憂之也震无咎易震之也凡卦爻辭有悔吝者其中都藏一个介凡有无咎者
  其中都藏一个悔 无兩邊不成介介是善惡分路處然正是動未形之時 憂悔吝震无咎本是人事今以歸之易者易只是影出這个道理耳
  見易曰列貴賤三句明卦爻辭三者皆易之所存也憂悔吝二句總在存乎辭中更為析出以足辨吉凶之義雖五句實三句也
  火傳曰吉凶猶易辨也吉之為悔與无咎凶之為吝與咎所争在幾㣲之間而辭皆有以辨之悔與吝之間有介焉毫釐千里辭以憂之因其介也本有咎而无咎惟能悔也辭以震之使知悔也
  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本義 小險大易各隨所向吳因之曰聖人憂世覺民之心不險其詞則天下懈怠而无震攝之心不易其詞則使天下危疑而无自全之䇿
  見易曰卦有小也而辭險不惟以險辭戒君子亦以險辭儆小人卦有大也而辭易不惟以易辭幸君子亦以易辭安小人易固指之以吉險亦指之以吉所之謂或趨或避皆之於吉而已 各字兼吉凶悔吝无咎而言所之兼趨避而言 問易曰各指所之不過使君子小人各盡其道各素其位而已火傳曰卦固有小大辭固有險易然不以大而辭易不以小而辭險凡險易之辭皆指人使知所趨避而已宜之者指之不宜之者亦指之使之此不之彼也曰各指者統吉凶悔吝无咎而言故曰聖人之情見乎辭
  右第三章
  本義 此章釋卦爻辭之通例
  今按此章葢極言卦爻之辭不可以已也
  易與天地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韓註 作易以凖天地 本義 易書卦爻具有天地之道易述曰此賛先天之易也先天之易有卦畫而无言无言而无所不貫无所不在人全具之而人不得而知之 倪鴻寳曰凖者受其衡矩而還衡矩之譬尺生於黍還以尺正黍也見易曰本義謂易是易書卦爻夫自有易書而易之理具於卦爻矣謂卦爻一易則可謂易即卦爻不可只賛易道之大聖人體易之妙 彌即中庸所謂語大莫能載綸即所謂語小莫能破也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説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本義 此窮理之事以者聖人以易之書也易者隂陽而已幽明死生鬼神皆隂陽之變天地之道也天文則有晝夜上下地理則有南北髙深原者推之於前反者要之於後隂精陽氣聚而成物神之伸也魂遊魄降散而為變鬼之歸也胡仲虎曰上文言易具隂陽之理此言聖人用易以窮隂陽之理易不曰陽隂而曰隂陽此所謂幽明死生鬼神即隂陽之謂也 張横渠曰聖人言幽明不言有无又曰散入无形適得吾體聚而有象不失吾常 朱子曰精魄也耳目之精為魄氣魂也口鼻之嘘吸為魂二者合而成物精虛魄降則氣散魂遊而无不之矣魄為鬼魂為神禮記載孔子答宰我問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 朱子發曰隂陽之精五行之氣氣聚為精精聚為物及其散也五行隂陽各還其本故魂陽反於天魄隂歸於地蘇子瞻曰精氣為魄魄為鬼志氣為魂魂為神禮曰體魄則降志氣在上衆人之志不出飲食男女之間故氣勝志而為魄聖賢志氣如神清明在躬故志勝氣而為魂衆人之死為鬼而聖賢為神非有二知也志之所在異也 必有所見而後知則聖人之所知者寡矣聖人之學以其所見者推至其所不見者天文地理物之終始精氣遊魂其可見者也故聖人舉是三者 物鬼也變神也鬼常與體魄俱故謂之物神无適而不可故謂之變
  見易曰言易理具在天地間聖人體易以窮之則无往不見易也 書稱殂落殂升也是魂之遊落是魄之降周人炳蕭以求諸陽求其魂也灌鬯以求諸隂求其魄也
  火傳曰子産謂物生始化曰魄陽曰魂魄者精之靈魂者氣之靈精屬水氣屬火魂為神而魄為鬼陟降左右者神也伯有猶能為厲鬼也
  今按隂陽不可見是三者皆其可見者耳天文地理有幽有明此俯仰之隂陽可見者也原始反終一生一死此萬世之隂陽可見者也為物為變或鬼或神此遍界之隂陽可見者也三箇知字惟體易者知之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本義 此聖人盡性之事也天地之道知仁而已知周萬物者天也道濟天下者地也謝良佐曰我自有命若信不及風吹草動便生恐懼憂喜 蔡虚齋曰旁行者行權之智也不流者守正之仁也然此守正亦是行權中之守正漢儒所謂反經合道葢聖人之行權者假權以濟經也
  見易曰朱子謂與天地相似一句是綱知周以下是相似細宻處天地人共是性則共是易聖人盡性以合於易則无事不與天地合矣 天地容有過時聖人知周而道濟天地為之不過下文範圍曲成則知周道濟之事也文王出於羑里孔子脱於陳蔡皆旁行之事然居羑里而衍易厄陳蔡而鼔琴即樂天知命之事也惟其不憂是以不流莊子曰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論語曰君子无終食之間違仁造次顛沛必於是安土之説也夫造次顛沛而不違仁即造次顛沛而不忘濟物也是故旁行安土皆聖人所以合天地之心即所以逹天地之變通天地之窮者也是聖人之易也
  火傳曰聖人知周道濟葢无時不以天地萬物為心也道不能正行而至於旁行以求逹其濟世之心亦孔急矣而終不失其正是謂不流迨旁行而復不能逹則亦付之无可奈何以天命自安而已然其濟物之心豈遂已乎安土敦仁隨處而安而此心未嘗少懈則亦終其身於仁而已孔子以之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體
  本義 此聖人至命之事也 天地之化无窮聖人為之範圍不使過於中道所謂裁成者也通猶兼也晝夜即幽明死生鬼神之謂胡仲虎曰前所謂知者知有其故知有其説知有其情狀也此所知者則神无方易无體也 龔深父曰流行於天地之間无不受命於隂陽而從役於晝夜其㣲有消息其著有盈虚其分有幽明其數有生死隨流轉徙未嘗知其為晝夜也故成然止坎然行惟晝夜之所驅耳通乎晝夜之道則雖與之来而有所為不来雖與之往而有所為不往此之謂神此之謂易 蔡虚齋曰通乎晝夜之道而知其實不在範圍曲成之外所謂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正以其通知晝夜之道耳䆒竟亦只是隨時變易以從道而已
  見易曰範圍曲成言天地之皆有待於易通乎晝夜之道而知則易全在於聖人矣通晝夜以為知是貫幽明一生死同鬼神非徒知其故知其説知其情肰而已晝夜者隂陽之象也隂陽之道於晝夜最分明故以晝夜表之所謂易者隂陽也所謂神者隂陽之不測者是也通篇字字説隂陽却一字不露直至下篇始開口道破
  火傳曰隂陽易也張子所謂兩也所以妙乎隂陽者神也張子所謂一也神无方者不離乎隂陽而又不滯乎隂陽者也易无體者隂陽分而實未始有分也葢惟通乎晝夜之道者知之
  右第四章
  本義 此章言易道之大聖人用之如此
  今按本義分窮理盡性至命三項惟體易則所以窮理非於易外有所為理也體易則所以盡性非於易外有所為性也體易則所以至命非於易外有所為命也自有體易之聖人而易之功用不在造化而在聖人天地以之範圍萬物以之曲成晝夜之道以之貫通凡皆聖人之功用一皆易之功用也神无方易无體所以贊易即所以贊體易之聖人
  一隂一陽之謂道
  韓註 道者何无之稱也寂然无體不可為象必有之用極而无之功顯故至於神无方而易无體而道可見矣故窮變以盡神因神以明道隂陽雖殊无一以待之不神在隂為无隂隂以之生在陽為无陽陽以之成故曰一隂一陽也 本義 隂陽迭運者氣也其理則所謂道程子云道非隂陽也離隂陽便无道所以一隂一陽者是道也 朱子曰理則一而已其形者則謂之噐然而道非噐不形噐非道不立葢隂陽亦噐也而所以隂陽者道也隂陽何以謂之道當離合看葢道不離於隂陽故當合㸔而又不雜乎隂陽故當離㸔 太極動而生
  陽静而生隂動静无端隂陽无始不是動而後有陽静而後有隂只太極之動便是陽静便是隂方其動時則不見静方其静時則不見動 張横渠曰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兩者虚實也動静也聚散也清濁也其䆒一而已 郝仲與曰一未分但可謂之隂而陽自隂中動一自兩中分故先言隂後言陽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本義 道具於隂而行乎陽繼言其發也成言其具也朱子曰程子言動静无端隂陽无始此亦且從動處説起若論動以前又是静静以前又有動繼字是静之終動之始也 蘇子瞻曰一隂一陽者隂陽未交而物未生之謂也隂陽未交廓然无一物而不可謂之无有此真道之似矣隂陽交而生物道與物接而生善物生而隂陽隐善立而道不見矣善者道之繼而指以為道則不可孟子以善為性孟子之於性葢見其繼者而已
  見易曰繼者循環不已即一隂一陽之謂也善字尚屬隂陽一息不繼則或滯於隂或滯於陽失諸偏而不善矣至成性方從人禀受處説謂之成性是有得於一隂一陽而非偏於一者也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本義 仁陽知隂各得是道之一隅故隨其所見而目為全體也日用不知莫不飲食鮮能知味者又其每下者也然亦莫不有是道焉蔡虚齋曰仁者偏於動知者偏於静彼却不自知是偏而以為道正是如此故曰隨其所見而目為全體也
  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徳大業至矣哉
  本義 顯自内而外也仁謂造化之功徳之發也藏自外而内也用謂機緘之妙業之本也程子曰天地无心而成化聖人有心而无為朱子曰顯諸仁是元亨誠之通藏諸用是利貞誠之復也 胡仲虎曰顯藏二字與中庸費隐相似隐在費中費之外他无所謂隐藏在顯中顯之外他无所為藏 蔡虚齋曰文言曰利貞者性情也用即其性情所在能生生者也 繼善成性以一付一受分隂陽顯仁藏用乃以一嘘一吸分隂陽 郝仲輿曰仁以隂顯故夏至隂生而萬物盛用以陽藏故冬至陽生而萬物歛一隂一陽互為其根乃所以兩在不測而神也 黄元公曰仁藴於中而曰顯用章於外而曰藏正見隂陽互根此贊隂陽非贊天地也
  見易曰顯仁藏用非對舉盛徳大業不分屬化生萬物者仁也而隂陽以顯顯仁其用也而所以為隂陽者即藏諸用顯處即盛徳是大業也藏處即大業是盛徳也易无體故自隂陽以上不容説而一隂一陽即皆用也
  火傳曰老子云天地之道其猶槖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此鼔萬物之説也吾嘗有詩曰惟此中虚處萬化由之萌槖籥空无有鼔之風輙生設有一物在元化豈不停是知富有日新之徳業皆自无中出故曰生生之謂易生生者无中生有也有之以為生則生有時而息矣 自造化觀之似聖人多此一憂自萬物論之似聖人不可少此一憂然造化非有心生聖人以代其憂也造化只管鼓自然有人來憂此所以為至也
  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徳
  本義 張子曰富有者大而无外日新者久而无窮蔡虚齋曰顯而復藏藏而復顯一隂一陽只管如此循環不已是則所謂道也此道之見於化機之出入者然也
  生生之謂易
  本義 隂生陽陽生隂其變无窮程子云天地有隂便有陽有一便有二纔有一二便有三自三以往不可窮矣老子亦言三生萬物此是生生之謂易 蘇子瞻云相因而有謂之生生火苟不生則无得无䘮无吉无凶方是之時易存乎其中而人不見故謂之道而不謂之易有生有物物轉相生而吉凶得䘮之變偹矣方是之時道行乎其間而人不知故謂之易而不謂之道見易曰自其迭運謂之道自其相生謂之易自其不測謂之神故曰神无方而易无體夫生生者无體也不測者无方也
  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
  孔䟽 謂畫卦成乾之象擬乾之健故謂卦為乾也畫卦效坤之法擬坤之順故謂之坤也 本義 效呈也法謂造化之詳宻而可見者
  見易曰乾坤即竒偶二畫也葢因隂陽不可名狀於是畫一竒以象陽而為乾畫一偶以象隂而為坤有乾坤而隂陽之跡著矣易之所由作也 成象謂陽一畫也效法謂因陽一畫以生隂二畫也
  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
  韓註 物窮則變變而通之事之所由生也 本義占筮也極數知來所以通事之變全書曰九者陽之極六者隂之
  極皆以數之盡處言也極則變變则通極數知來即是占通變即是事事非行事所謂吉凶生大業也見易曰上文乾坤竒偶也竒偶者象也象立而數顯數者七八九六之數也極者窮七八九六之數以觀隂陽老少之變而有占占者占其變也然變而不通則九六亦祗以為占而已通其變則陽或變隂隂或變陽而九六始有其事所謂功業見乎變也此即數以明隂陽之變
  隂陽不測之謂神
  本義 張子曰兩在故不測蔡虚齋曰兩在故不測言忽然為隂又忽然為陽即隂而道亦在隂即陽而道亦在陽葢太極之全體无乎不在也
  右第五章
  本義 此章言道之體用不外乎隂陽而其所以然者則未嘗倚乎隂陽也
  今按易以道隂陽自天尊地卑以後極贊聖人作易繫辭而絶不及隂陽至此章始極口道破通章皆贊隂陽也一隂一陽即所謂生生即所謂不測也繼善成性人之禀諸隂陽也見仁見知人之偏於隂陽也顯仁萬物之出機藏用萬物之入機鼔萬物莫之鼓而鼔皆隂陽自然之妙也盛徳大業至矣哉其所以然者全在一隂一陽互為其根於是隂生陽陽生隂生生不窮而變化莫測此易之所由名也易者變化之稱也在聖人未畫卦之前易即隂陽是也而隂陽不可得見於是畫一竒以象陽而成乾畫一偶以象隂而成坤只此乾坤兩畫而隂陽之秘闡於此矣於是設卦以象隂陽設蓍以用隂陽裁為七八九六之數以盡隂陽老少之變極其數以知來而謂之占非是无以占也通其變以利用而謂之事非是不謂事也然後知一隂一陽之為不測也若或滯於隂或滯於陽則隂陽有所在矣有所在安得不測而謂之神也哉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逺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本義 不禦言无盡静而正言即物而理存備言无所不有胡仲虎曰本義謂即物而理存言此非特動時可見即眼前事物觀之未動時亦无非此理也盈天地之間者萬物此理无物不有也
  見易曰夫易専指乾坤乾坤即竒偶兩畫自有兩畫以象乾坤而易之理盡於此兩畫中矣是故易之廣大不可見見於乾之大生坤之廣生焉
  夫乾其静也専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
  本義 乾坤各有動静於其四徳見之静體而動用静别而動交也乾一而實故以質言而曰大坤二而虚故以量言而曰廣葢天之形雖包於地之外而其氣常行乎地之中也易之所以廣大者以此胡仲虎曰乾一坤兩静専一者之存動直一者之逹静翕兩者之合動闢兩者之分 吳㓜清曰陽本實隂本虚也陽主用隂主體則陽反似虚隂反似實今觀天之積氣雖似虚然其氣急勁如鼔能舉大塊於其中而不墜則實莫實於天也地之凝形雖似實然其形䟽通如肺氣出入於其中而不碍則虚莫虚於地也明乎陽實隂虚而聖人所以言乾坤者盡矣
  見易曰乾之静専動直聖人直以一竒象之坤之静翕動闢聖人直以一偶象之廣生大生許多功用只用竒偶兩畫寫出故朱子云専直只是一物翕闢却是兩個翕則合闢則開此竒偶二畫之形也
  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隂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徳
  本義 易之廣大變通與其所言隂陽之説易簡之徳配之天道人事則如此蘇子瞻曰此明乾坤也天地得其廣大四時得其變通日月得其隂陽之義至徳得其易簡之善 倪鴻寳曰一連二㫁人見為卦爻者仲尼見為天地乾元坤元人見為天地者仲尼見為卦爻見天地即見廣大見卦爻即見易簡
  右第六章
  今按此章承上章言乾坤列而易以行竒偶二畫則乾坤之藴盡寫於此矣凡繫傳所言乾坤皆指竒偶兩畫也末章以四配贊之皆贊竒偶也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徳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
  本義 十翼皆夫子所作不應自著子曰字疑皆後人所加也蔡虚齋曰知崇所以能崇徳者所見日向上去而所得日進於髙明矣禮卑所以能廣業者葢其不忽近小不略細㣲事事依道理做去如此則業何以不廣
  見易曰此章極贊易而言聖人之崇徳廣業皆本於易也聖人徳所以崇者惟其知也知本於易孰能極其崇乎業所以廣者惟其禮也禮本於易孰能踰其卑乎崇效天知之合乎天也卑法地禮之應乎地也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本義 天地設位而變化行猶知禮存性而道義出也成性本成之性也存存謂存而又存不已之意也朱子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隂陽升降便是易易者隂陽是也
  見易曰聖人所以能效天地者天地與聖人共一易也天地隂陽之大名也成性者性之得於一隂一陽而不偏於一全乎其為天地也天地位而變化行成性存而道義出旡過不及時措之宜猶之天地之變化也天地之所為易即聖人之所為道義也
  火傳曰聖人以知為體以禮為用故曰體天而用地有體无用祗得一偏不為成性成者兼體用以言也故道者義之體義者道之用
  右第七章
  今按此章極贊聖人體易之功易其至矣乎贊嘆不盡之辭惟聖人體易之至所以徳如此其崇業如此其廣也夫徳崇於知業廣於禮聖人所窮者皆易之理以此致知不期崇而自崇所行者盡易之道以此為禮不期卑而自卑莫崇於天而聖人之知效之莫卑於地而聖人之禮法之聖人一天地也天地聖人皆一易也天地自髙卑奠位其中隂陽變化无息少停則无非易之行矣聖人自二五之精妙合成性知禮兼修无刻少間而道義從此出矣道者不易之理義者隨時之宜皆自成性中出聖人之道義即天地之變化即易之所以為易也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本義 賾雜亂也象卦之象如説卦所列者朱子曰嘗得郭子和書云其先人言不獨天地風雷水火山澤謂之象只是畫卦便是象也 胡仲虎曰聖人見天地之間隂陽相襍於是擬之而為六十四卦其象亦如此之襍也擬者象之未成象者擬之已定姑以乾坤二卦言之未畫則擬隂陽之形容為竒偶之畫畫則象也已畫則又取象於其物宜如天地牛馬之類皆象也 全書曰有以見謂其无形人所不見而聖人獨見之仰觀俯察是也賾者襍亂不一其中精義不可見見者於襍亂之中見其精義也 訂詁曰物謂畫也即所謂陽物隂物宜即所謂當位與不當位也見易曰極天下之賾未有離乎隂陽隂陽无以形容之聖人擬之以竒偶兩畫而象其物宜焉物宜即天地雷風水火山澤之類斯卦象所由名也象即爻也合諸一卦則為象散之則為爻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㑹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韓註 典禮適時之所用 本義 㑹謂理之所聚而不可遺處通謂理之可行而无所礙處如庖丁解牛㑹則其族而通則其虚也蔡虛齋曰動字朱子以為念之動者皆是凡一事到面前我不知所以處之所謂事之變也這便是動即於此觀其㑹通行其典禮 訂詁曰聖人論道極其要妙至於踐履不過一禮上言禮卑下言禮恭是也繫其辭於本爻之下以㫁其如此而吉如此而凶使人趨吉避凶不過以禮為凖而已 倪鴻寳曰學易不可以不知㑹通知㑹通者不可以不知典禮禮曰道徳仁義非禮不成此言㑹也曰順人情之大竇此言通也文言曰嘉㑹合禮前章曰禮卑法地聖人以元錫易即以亨錫禮以易侑天即以禮侑地易之㑹通即在於禮矣
  見易曰朱子謂㑹觀衆理之㑹通是擇其通者而行夫衆理所在各有其是然而有可行者有不可行者則時與位為之也當其時位而行之謂通非其時位而行之則不能通通便是典禮之所在矣典禮者理之所當然而不可易者也 韓宣子至魯見易象與魯春秋歎曰周禮盡在魯矣聖人所繫三百八十四爻之辭其言吉皆順於禮者也凶悔吝悖於禮者也禮即所謂貞也故曰禮原大易
  火傳曰夫事勢盤錯之㑹人見為有碍者聖人觀之必有其通非權宜之行而典禮之行葢確乎不可易也是故通則順理而吉不通則悖禮而凶 道有變動故曰爻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極天下之動聖人皆一一於爻見之㑹也者以言其无不備也通也者以言其无有碍也而一以典禮為凖吉凶之辭由是以㫁則天下之動未有能外於爻者矣
  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
  蘇子瞻曰賾喧錯也古作嘖从口从𦣞一也左傳曰嘖有煩言卦辭上之如建侯行師下之如取女歸妹大之如牝牛牝馬小之如豚魚小狐重之如假廟渉川𤨏之如羸缾用簋至賾也而皆象其物宜故襍而不厭爻辭盡於三百八十四爻而為四千九十六卦之用至動也而皆以行其典禮故動而不亂 卦者至錯也爻者至變也至錯之中有理循焉不可惡也至變之中有常守焉不可亂也
  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本義 觀象玩辭觀變玩占而法行之此下七爻則其例也蔡虚齋曰人之一言一動无非變化之所在也如言之淺深詳略動之仕止乆速皆非一定者故曰變化
  見易曰爻象自兼言動擬議不宜分屬擬之而言其言必中於理議之而動其動必合乎時其字指易言擬議既乆則語黙動静因時中節變化之妙存乎一心而吾心即易矣
  火傳曰後引七爻皆君子所宜擬議者㸔來不過一庸庸保身之法君子之藏用正在此所以為變化也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况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况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逺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韓註 君子擬議以動慎其微也樞機制動之主蔡伯静曰萬化不窮感應二端而已故夫子取中孚九二之辭而推廣其理居其室即在陰之義出其言即鳴鶴之義千里之外應之即其子和之之義 蔡虚齋曰動天地亦兼善惡兩邊 顔質卿曰户之運在樞弩之發在機樞運而户必開機發而矢必逺以况言行之加民見逺不可已也 倪鴻寳曰君子以天地制其言行故貴慎也子之所慎齋戰疾又曰我祭受福戰則必克疾病不禱此其徴也
  見易曰鳴鶴句謂言好爵句謂行言出而人應其子和也行發而人服與爾縻也縻者人與我固結不觧也
  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黙或語二人同心其利㫁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本義 言君子之道初若不同而後實无間㫁金如蘭言物莫能間而其言有味也楊誠齋曰君子之道於其心不於其跡心同跡異君子不以迹間心心異跡同君子不以心混跡故同人之先悲後喜與君子之甲出乙處此黙彼語皆所不計也出處同道則禹顯顔晦同一情語黙同道則史直蘧卷同一意心同故也 倪鴻寳曰夫以朋黨誅君子君子亦何能朋黨乎以同名君子而南北洛朔諸人是為離異非黨同也三傑一體而淮隂為戮鄼侯加功子房䄂手喬固入獄聲氣滿朝而救惟弟子與其故掾膺滂駢首度遼激侃亦徒自訟不敢明言唐介出貶詩送傾都上章争者蔡襄而已以為推引亦不推引膺固喬宻竝事朗陵不言朗陵房杜王魏俱學河汾不表河汾由此觀之苟使君子能有朋黨天下必定身亦无禍惜乎其不然耳見易曰㫁金言其心志之堅物不得間也如蘭言其氣味之一物不能襍也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楊誠齋曰薄莫薄於茅也然重莫重於藉也故非幣不姻非贄不見非百拜不行禮皆藉也慎之至也泰欲盡去先王之白茅而行一切苟且之政苟則可矣如咎何 茅薄而用可重惟其慎故重之也
  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徳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徳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本義 徳言盛禮言恭言徳欲其盛禮欲其恭也楊誠齋曰人之謙與傲繫其徳之厚與薄徳厚者无盈色徳薄者无卑辭如鐘磬焉愈厚者聲愈緩薄者反是故有功而不伐不徳惟至厚者能之其徳愈盛則其禮愈恭矣 蔡虚齋曰徳言盛禮言恭言與永言孝思言同猶念也故本義以欲字觧之 倪鴻寳曰以李淵之英武猶欲使李宻喜之曰唐公見推卒降李宻以元載之庸劣猶能使朝恩慮之曰笑者難測卒誅朝恩知終終之聖人所以吉謙悔亢也昔者陳竇疾邪義形氣盛推案出卜蓍龜告之其繇曰隂盛而作觸之立麋三君嶽嶽躍龍不疑輔咸頄壯禍與之隨将伯助予伯言汝癡
  見易曰此為謙之坤厚徳載物故能以功下人地道无成而代有終順之至也
  亢龍有悔子曰貴而无位髙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本義 當屬文言此葢重出黄元公曰前四叚俱賛辭此後言悔言亂言盗皆反辭以見意也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宻則失臣臣不宻則失身幾事不宻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宻而不出也
  楊誠齋曰唐髙宗告武后以上官儀敎我廢汝此君不宻而失臣也陳蕃乞宣臣章以示宦者此臣不宻而失身也 邵子曰晉狐射姑殺陽處父春秋書晉殺其大夫陽處父上漏言也君不宻則失臣故書國殺 倪鴻寳日鄙夫鄙婦㑹於廧隂宻矣明日則或揚其言矣苻堅議赦猛融供侍民間宣傳委諸蒼蠅以易市之羙當衆著之歸雖微青蠅保勿泄乎原夫兌口介疾坎耳叢棘金緘不深唾入必出是則雍紏之所以尸宋錫由此而黜耳 時論曰寇凖欲去丁謂被酒漏言此不宻害成也如韓魏公處分任守忠之事永叔曰韓公必自有説可謂幾宻者矣聖人雖甚易簡亦甚謹宻第與隂謀秘計殊耳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負且乗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乗也者君子之噐也小人而乗君子之噐盗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誨盗冶容誨滛易曰負且乗致寇至盗之招也
  楊誠齋曰司馬氏安能盗魏曹操教之也蕭衍安能盗齊蕭道成教之也葢盗非能盗小人之有也小人實教盗以盗已之有也所謂知盗非知奪伐之盗也知教奪伐者之盗也故又終之曰誨盗曰盗之招者以此 蔡虚齋曰知盗猶云知盗情也如何則盗思奪之如何則盗思伐之可見盗之情矣 倪鴻寳曰負且乗則匹夫曰吾何為不神噐裔夷曰吾何為不中華擔夫一髙車而神噐中華遂為貴賤華夷之大共宼不由致何能生哉䳡以召鬼倀以導虎審欲禁鬼何不殺䳡審欲杜虎何不滅倀
  右第八章
  本義 此章言卦爻之用訂詀曰上章存存本原之功此章擬議言動之功存存則擬議自明擬議則存存益熟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本義 此簡本在第十章之首程子曰宜在此今從之此言天地之數陽竒隂偶即所謂河圖者也按班固律厯志衛元嵩元包運蓍篇以大衍一節在天一地二兩節之前 程子曰天一生數地六成數纔有上五者便有下五者二五合而成隂陽之功萬物變化鬼神之用也 朱子曰一氣分為二而隂陽兩其五行也五則萬理萬事備矣 蘓子瞻曰五行皆生於隂陽之相加陽加隂則為水為木為土隂加陽則為火為金苟不相加則雖有隂陽之質而无五行之用蔡虚齋曰萬物之生皆父天母地則皆有天一地十之數但其得天地之氣不完或完而不精是以其數不著雖著而不全惟龍馬之出其數彰著如此今按諸論詳載前圖象卷中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本義 此簡本在大衍之後今按宜在此天數五者一三五七九皆竒也地數五者二四六八十皆偶也相得謂一與二三與四五與六七與八九與十各以竒偶為類而自相得有合謂一與六二與七三與八四與九五與十皆兩相合 變化謂一變生水而六化成之二化生火而七變成之三變生木而八化成之四化生金而九變成之五變生土而十化成之鬼神謂凡竒偶生成之屈伸徃來者程子曰有理則有氣有氣則有數行鬼神者數也數氣之用也 張南軒曰天地自然之數盈虚消息往來不停變化雖妙而數有以成之若月令所謂鳩化為鷹雀化為鴿草木乃茂草木黄落可以厯數推而迎之此天地之數有以成其變化也鬼神雖幽而數有以行之若其神勾芒其神祝融其神蓐収其神𤣥㝠各司其時各治其職者此天地之數有以行乎鬼神也 訂詁曰以位言則老陽居一少隂居二少陽居三老隂居四以數言則老隂為六少陽為七少隂為八老陽為九聖人觀圖只此七八九六之數用之揲蓍而變化以之而成鬼神以之而行也 黄元公曰數始於五中於五終於五千變萬化皆五數所成故言造化之樞要必本五行 鬼神二字宋人主氣數言不知天地間皆鬼神鬼神亦不能逃數故曰成變化而行鬼神
  見易曰河圖之數聖人因之以生蓍非因之以作易故此節後繼以大衍之數皆言揲蓍也説詳圖象今按此字専指有五一二三四皆倚五而成六七八九以有蓍數得蓍而成變化行鬼神皆在於此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竒於扐以象閏五嵗再閠故再扐而後掛
  韓註 王輔嗣云演天地之數所頼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則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數而數以之成斯易之太極也 孔疏 五十之數義有多家各有其説惟王弼與諸儒不同萬物之䇿凡有萬一千二百五十其用此䇿推演天地之數惟用五十䇿也謂自然所須䇿者惟用五十就五十䇿中其所用揲蓍者惟用四十有九其一不用以其虚无所用也故不數之 本義 大衍之數五十葢以河圖中宫天五乗地十而得之至用以筮則又止用四十有九葢皆出於理勢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損益也朱子曰繫辭言蓍法大扺只是觧其大略想别有文字今不可見但如天數五地數五此是舊文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此是觧文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是舊文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此是孔子觧文分而為二是本分以象兩是觧文掛一揲之以四歸竒於扐是本文以象三以象四時以象閠之類皆是觧文也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坤之䇿百四十有四孔子㫁之以當期之日二篇之䇿萬有一千二百五十孔子㫁之以當萬物之數於此可見 蔡季通曰一變之中凡有五節掛也揲左也歸左竒於扐也揲右也歸右竒於扐也一節象一嵗三節一歸竒象三嵗一閠五節再歸竒象五嵗再閠 胡仲虎曰厯法再閠之後又從積分而起則筮法再扐之後又必從掛一而起也 蔡虛齋曰程子謂五十數之成成則不動故損一而為用愚謂邵子之學必於動處起數者此也 全書曰再扐後掛者言第一變再扐畢則第二變又掛一第二變再扐畢則第三變又掛一也
  見易曰大衍之數五十言所用之數非言所得之數也以五十之數衍為萬有一千二百五十輔嗣之説可從程朱所言衍數仍與倚數同義説詳圖象 七八九六之數朱子用歸竒邵子用過揲觀本文以過揲之䇿當期之日以歸竒之數象閠是過揲為正數而竒為餘數似不宜舍正而用餘也 以三變之法積之老陽餘十二少隂餘十六少陽餘二十老隂餘二十四通為七十二時合得六日所以象氣盈之數也存此為閏數以合於期之數為三百六十有六旬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䇿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韓註 陽爻六一爻三十六䇿六爻二百一十六䇿隂爻六一爻二十四䇿六爻百四十四䇿啓蒙蓍法䇿數詳載圖象卷中 本義 少隂退而未極乎虚少陽進而未極乎盈故此獨以老陽老隂計乾坤六爻之䇿數餘可推而知也期周一嵗也凡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此特舉成數而槩言之耳朱子曰大傳専以六爻乗二老而言其實六爻之為隂陽者老少錯襍其積而為乾者未必皆老陽其積而為坤者未必皆老隂其為六子諸卦者或陽或隂亦互有老少焉葢老少之别本所以生爻而非所以名卦今但以乾有老陽之象坤有老隂之象六子有少隂陽之象且均其策數又偶合焉而因假此明彼也三百六十者隂陽之合其數必齊若乾坤之爻皆得少隂少陽則乾之䇿六其二十八為百六十八坤之䇿六其三十二為百九十二合之亦為三百六十也大凡易數皆六十三十六對二十四三十二對二十八皆六十也十甲十二辰亦凑六十鐘律以五聲十二律亦積為六十以此知天地之數皆至六十為節 郭立之曰九六有象七八无象以卦則六子之卦七八隐於其中而无象也以畫則雖六子亦皆乾坤之畫而六子无畫也唯乾坤有用九用六之道諸卦得竒者皆用乾之九得偶者皆用坤之六終无用七用八之道故曰九六有象七八无象也 胡仲虎曰前則掛扐之數象月之閠此則過揲之數象嵗之期葢揲之以四已合四時之象故總過揲之數又合四時成嵗之象也獨曰乾坤之䇿者猶用九用六三百八十四爻之通例而獨於乾坤言之也 蔡虛齋曰本義謂太陽居一而連九云云葢十者數之全也一則㫁然含九二則㫁然含八三四五皆然今不曰含而曰連言含者元无九只是就一上説含九元无八只是就二上説含八耳今在河圖則一之外實有個九在二之外實有個八在也故曰連九連八云云 黄元公曰二百一十有六兩其一百八也百四十有四兩其七十二也乾用九坤用六然乾變為坤乾中有六坤變為乾坤中有九葢乾䇿二百一十有六三十六其六二十四其九也坤之䇿百四十有四十六其九二十四其六也 來元成曰老陽變隂者老陽九數在圖本地四之隂合五而成九老隂變陽者老隂六數在圖本天一之陽合五而成六物老而變則復其本體故陽即為隂隂即為陽
  二篇之䇿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韓註 二篇三百八十四爻隂陽各半合萬有一千二百五十䇿 本義 二篇謂上下經凡陽爻百九十二得六千九百一十二䇿隂爻百九十二得四千六百八䇿合之得此數朱子云凡言䇿者即謂蓍也禮曰龜為卜䇿為筮又曰倒䇿側龜皆以䇿對龜而言則可知矣 吕與叔曰六十四卦統計三百八十四爻三百六十者去乾坤坎離二十四爻而言也六十四卦三千八百四十之變何也悔之道也六十四卦各變六十四卦也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六十四卦六爻之䇿數也三千八百四十卦何數也貞用悔也三其三千八百四十而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之用備矣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
  本義 四營謂分二掛一揲四歸竒也易變易也謂一變也三變成爻十八變則成六爻也朱子曰四營而成易易字只是個變字四度經營方成一變 訂詁曰四營者用蓍之法必以四揲成易之數亦以四求故老陽數九四其九為䇿三十六老隂數六四其六為䇿二十四少陽數七四其七為䇿二十八少隂數八四其八為䇿三十二是隂陽老少之本也若以分二掛一揲四歸竒為四營則歸竒於扐者再為五營矣 再以乾坤之䇿四求之乾陽爻之為九者凡六六九五十四四其五十四則二百一十有六坤隂爻之為六者凡六六六三十六四其三十六則百四十有四且以乾之五十四合坤之三十六得九十四其九十為三百有六十二篇之䇿陽爻百九十有二每爻用九數其數一千七百二十有八隂爻百九十有二每爻用六數其數一千一百五十有二合計二千八百八十四其二千八百八十則萬有一千五百二十无之非四營也
  八卦而小成
  本義 謂九變而成三畫得内卦也蔡虚齋曰上文四營而成易以一變者言也一氣説到十有八變而成卦乃補八卦而小成一句所以明卦有内外體也
  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本義 謂已成六爻而視其爻之變與不變以為動静則一卦可變而為六十四卦以定吉凶凡四千九十六卦也蔡虚齋曰引而伸之自九變積而至十八變也觸類而長之者每一卦以此類推各變為六十四卦也 訂詁云凡卦中一畫變者以六計二畫變者十五三畫變者二十四畫變者十五五畫變者六六畫全變者一共六十三竝本卦不變者為六十四一卦變而成六十四合六十四卦之變成四千九十六卦此焦延夀易林法也
  見易曰焦氏无爻辭即變卦繫以繇辭得四千九十六繇周易雖有四千九十六卦所用者仍三百八十四爻辭也
  顯道神徳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佑神矣
  本義 道因辭顯行以數神酬酢謂應對佑神謂助神化之功朱子曰神不能自説吉凶與人必待蓍而後見故蓍所以助神也 蔡虚齋曰顯道只據易辭言神徳行只據易數言夫如是明有以酬酢乎人而决人之疑幽有以佑神而言神之所不能言者矣
  見易曰按此祗揲蓍求卦未及玩辭當云道由數顯徳以蓍神
  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本義 變化之道即上文數法是也皆非人之所能為故夫子歎之而門人别加子曰以别上文也团知記曰天地間非隂陽不化非太極不神然化乃隂陽之所為而隂陽非化也神乃太極之所為而太極非神也為者莫之為而為也張子曰一故神兩故化化雖兩而其推行也以一神本一而兩之中无不在焉合而言之則為神分而言之則為化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見易曰變化之道就蓍數言隂陽之變化不測所謂神也神不可知而於蓍數之變化知之火傳曰數出於天地天地不得而知也寓於蓍卦蓍卦不得而知也憑於鬼神鬼神不得而知也聖人聴於蓍蓍亦不得而知也不可知之謂神 四十九䇿无心而中分為二則竒偶多寡之數孰得而知之其中即有神存焉 張子曰一神兩化夫一即在兩之中本无一也惟无故神分二者兩也兩之中不可知者即所謂太極也神也凡其變化不測皆神之所為聖人亦惟以不可知者知之而已
  今按因蓍數有變化而鬼神行鬼神即在變化中而變化一鬼神之所為總贊蓍數
  右第九章
  本義 此章言天地大衍之數揲蓍求卦之法然亦略矣意其詳具於大卜筮人之官而今不可考耳其可推者啓蒙備言之
  見易曰河圖列數聖人衍數祗此七八九六分隂陽老少而變化以成變化之道即隂陽不測之謂神也於蓍數中具見之矣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噐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本義 四者皆變化之道神之所為者也胡仲虎曰辭占是一類變象是一類辭以明變象之理占以㫁變象之應故四者之日以辭與占始終焉 全書曰用易者用之臨時故曰尚學易者學之平時故曰觀玩 蔡虚齋曰動是幾處有善惡兩端之分書曰慮善以動動惟厥時是也 郝仲與曰凡執一事而不㫁貪一物而不舍萌一意而不化玩物䘮志聞義不徙皆不動不變者也故曰以動者尚其變
  見易曰聖人之道不外乎辭占象變四者而人之用之則徒尚是四者而已聖人之道不與焉此一節是泛指用易者即下文所稱之君子也言動制噐卜筮須説得淺近
  火傳曰取其辭以發言則言必中理取其變以舉動則動必合宜取其象以制噐則噐必利用取其占以卜筮則筮必决疑先儒謂决疑在占之外若泥卜筮事则須卜筮後方得占如何取占以用之於卜筮乎辭變象古俱在言動制噐卜筮之前 制噐如舜之璣衡周公之土圭凡先王律度量衡之制未有不本於隂陽閤闢往來之象者非區區十三卦之謂也
  今按此章聖人指文周言因有蓍數而聖人制為辭占象變以盡其神故曰聖人之道四
  是以君子将有為也将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嚮无有逺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
  本義 此尚辭尚占之事言人以蓍問易求其卦爻之辭而以之發言處事則易受人之命而有以告之如嚮之應聲以決其未來之吉凶也以言與以言者尚其辭之以言義同命則将筮而告蓍之語冠禮筮日宰自右贊命是也胡仲虎曰君子言動必擬於易但言在行先故将有為有行必先問焉而以之發言然後以之行事也 蔡虛齋曰行之於身是有為措之事業是有行 所以為天下之至精者易贊所謂用應始有體該本无稽實待虚存體應用以言其研理制辭之精也故又曰潔浄精微是之謂易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
  本義 此尚象之事變則象之未定者也參者三數之也伍者五數之也既參以變又伍以變一先一後更相考覈以審其多寡之實也錯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謂也綜者總而挈之一低一昂之謂也此亦皆謂揲蓍求卦之事葢通三揲兩手之策以成隂陽老少之畫䆒七八九六之數以定卦爻動静之象也朱子曰紀數之法以三數之則遇五而齊以五數之則遇三而㑹所謂參伍以變者前後多寡更相反復以不齊而要其齊揲蓍本无三數五數之法只言交互參考皆有自然之數 胡仲虎曰上文曰尚辭尚占之事此獨曰尚象不兼言尚變參伍以變此變字象之未定者也參伍以一變而言錯綜合十八變而言 邵二泉曰參伍以變據掛揲扐時言變者數之未定者也錯綜其數總掛揲扐後言數者變之已成者也此二句相承止謂一變通變成文以成爻言極數定象以成卦言 蔡虛齋曰通其變三變皆參伍也極其數六爻之數皆錯綜者也 或曰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似已成象矣曰未也雖成隂陽老少之畫然安知老者為動少者為動乎皆未定也 極七八九六之數以定卦爻動静之象動與變不同如九六變也七八不變也至於變則或九六為動又或五爻為九六則一爻得七八為動者矣動則不分九六與七八
  見易曰參伍諸説詳載圖象卷中
  火傳曰天地之文止是一畫天下之象盡於卦爻
  易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韓註 夫非忘象者則无以制象非遺數者无以極數至精者无籌䇿而不可亂至變者體一而无不周至神者寂然而无不應斯功用之母象數所由立也本義 此四者易之體所以立而用所以行者也
  易指蓍卦无思无為言其无心也寂然者感之體感通者寂之用人心之妙其動静亦如此周子曰動而无静静而无動物也動而无動静而无静神也物則不通神妙萬物吾心之妙萬物以寂然不動感而遂動耳 誠无為幾善惡誠則无事矣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動而未形有无之間者幾也 程子云老子曰无為又曰无為而无不為當有為而以无為為之是乃有為也聖人作易未嘗言无為惟曰无思也无為也其下即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於動静之理未嘗有一偏之説 胡仲虎曰象在畫辭在䇿蓍未變占在儥皆无為无思寂然不動人心之寂也如是揲蓍以求卦則天下之故无有不通者矣人心之感也如是
  見易曰易不外乎辭占象變神亦不出乎至精至變之中至精至變至神指易言非天下之至精至變至神者指用易者言能與於斯者葢全體夫易而盡易之用者也其極深研幾之聖人乎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
  韓註 極未形之理則曰深適動微之㑹則曰幾本義 研猶審也幾微也所以極深者至精也所以研幾者至變也蘇子瞻曰深者其理幾者其用也至精至變以數用之也極深研幾以道用之也止於精與變也則數有時而差止於幾與深也则道有時而變使數不差道不變者其惟神乎見易曰到此另提夫易二字見得與於斯者惟聖人也極深者探諸未有研幾者窺諸未形未有者衆有之始揆其始故天下之志以通未形者衆形之先闢諸先故天下之務以成研極之至一切見觧盡亡與无思无為何異不疾而速謂不煩擬議之久不行而至謂不見有為之迹與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者何異此謂能與於斯者也
  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本義 所以通志而成務者神之所為也
  火傳曰惟其深則凡理之所難知者无不闡之使明心之所難言者无不暴之使顯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其幾則知将亡在未亡之先即可保亡為存知将治在方亂之時即可撥亂反治故能成天下之務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言其自然而覺隨機而應其於通志成務未嘗有意推測用力安排耳此所以為神也神不在深與幾之外然非以聖人而極深研幾則不能至於神也
  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蔡虚齋曰謂其一出於聖人之所以極深研幾也
  見易曰易所有者辭占象變而已而謂有聖人之道非徒尚辭尚變尚象尚占之為道也惟極深研幾如聖人全體是易而後辭占象變自聖人用之皆為聖人之道故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謂極深研幾而後有也
  右第十章
  本義 此章承上章之意言易之用有此四者今按此章非指用易之事言聖人作易有辭占象變四者皆聖人之研幾極深而為之也故謂之聖人之道而以至精至變至神贊之无思无為節言易之神也然非聖人極深研幾以至於神而為此至精之辭占至變之象變以通志成務則易雖至神亦何由效用於天下哉是易之所以神皆聖人神之也聖人之神寓於辭占象變而易即因之以為神故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此之謂也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㫁天下之疑
  本義 開物成務謂使人卜筮以知吉凶而成事業冒天下之道謂卦爻既設而天下之道皆在其中朱子曰易本為卜筮而言古人淳質初无文義故畫卦以開物成務又曰易本欲定天下之志㫁天下之疑而已不是要説道理也
  見易曰本義謂此章専言卜筮言卜筮則兼蓍卦故次節蓍卦並舉未有聖人之先易在天地既有聖人之後易在聖人非設卦則天地之易不能使人與知非生蓍則聖心之易不能使人利用故蓍卦所以妙寄聖人之心即所以妙寄天地之心也篇中連稱是故无所承接葢夫子悟易之後深見蓍卦之不容已而累辭以盡其贊歎也 如斯而已若有不足之辭葢欣歎至極之語氣也
  是故蓍之徳圓而神卦之徳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宻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
  孔疏 易道以示人吉凶凶雖人之所患吉亦民之所患也既得其吉又患其失故老子云寵辱若驚也本義 圓神謂變化无方方知謂事有定理易以
  貢謂變易以告人聖人體具三者之徳而无一塵之累无事則其心寂然人莫能窺有事則神知之用隨感而應所謂无卜筮而知吉凶也神武不殺得其理而不假其物之謂蔡虚齋曰卦之徳言於蓍之徳之下是因蓍而得者六爻亦然 知來藏往以聖人之神知言觀本義无卜筮而知吉凶一句可見神以知來即後章之占事知來知以藏往即後章之象事知噐 以其既往故謂之藏不待推者也絺疵謂知伯曰韓魏必反明日知伯以其言告二子二子出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知伯曰子何以知之對曰臣見其視臣端而趨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故絺疵所料皆已往之事非未來之兆也漢昭烈聞張飛營都督有表曰噫飛死矣葢飛若存不應都督上表也此亦已然之事如孫武子行軍篇所載料敵之類甚多皆明白有已然之理謂之藏往謂之知噐亦庶幾乎
  見易曰蓍卦由聖人而生聖人即聴命於蓍卦葢以聖人之有心不如蓍之无心也中庸謂至誠之道可以前知聖人洗心藏宻盡冺其前知依然不知之百姓而已問蓍之時兾吉畏凶惟恐其不吉而或凶與民无異不惟凶在所患吉亦在所患故曰與民同患是聖人自心本神本知不用其神知而用蓍卦之神知斯之謂神武不殺也
  火傳曰将至而未至者曰來一定而可知者曰往藏往謂以已往之事考之其吉凶未有或爽者古今之成敗得失盡存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内藏者謂一一具其中發之而皆見也 知莊子知泌之師在易為師之臨子太叔知楚子在易為復之頥是其理皆藏於卦中也故曰知以藏往 聖人生蓍設卦用民患以定民志故吉凶不用刑教而民知趨避此為神武不殺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徳夫
  本義 神物謂蓍龜明天道故知神物之可興察民故故知其用之不可不有以開其先是以作為卜筮以教人而於此焉齋戒以考其占使其心神明不測如鬼神之能知來也蔡虚齋曰時有消息之不同事有當否之或異時者天道事者民故也 朱子謂徳即聖人之徳又即卜筮以神明之聖人自有此理亦用蓍龜之理以神明之按書舜曰朕志先定詢謀僉同鬼神其依龜筮協從是聖人固自能知來而亦用卜筮以神明其徳矣 訂詁曰古之通志定業决疑成亹亹者必寄諸无心者而後神故蓍卦既設聖人㝠諸洗心民用以前聖人還以齋戒葢以无心合无心所以通神明之徳也
  見易曰此節言聖人之敬蓍敬蓍而蓍益神夫明天道察民故興神物以前民皆聖人之為也而聖人於揲蓍之時必齋必戒惟齋戒而神明生而蓍之徳益以神明易之在聖心與其在蓍者一而已火傳曰吳道子畫地獄變相而即畏地獄畏其所畫也聖人制蓍而即敬蓍敬其所制也然後知地獄非道子所能畫託其畫以顯耳蓍非聖人所能制因其制以成耳天地鬼神實式憑焉安得不畏安得不敬
  是故闔户謂之坤闢户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
  本義 闔闢動静之機也先言坤者由静而動也乾坤變通者化育之功也見象形噐者生物之序也法者聖人修道之所為而神者百姓自然之日用也朱子曰闔闢以一嵗言之寒暑也以一日言之晝夜也以一身言之出入之息生死之變也无闔則无闢无静則无動此歸藏所以首坤與 朱子發曰坤自夏至以一隂右行萬物由之而入故曰闔户乾自冬至以一陽左行萬物從之而出故曰闢户 胡仲虎曰卜筮以乾坤言䇿數總出於乾坤也闔户闢户四十九䇿之一合一分也是謂蓍之變分合進退之中有往來不窮之妙是謂蓍之通見而為七八九六之數謂之象形而為剛柔動静之爻謂之噐此聖人制為卜筮以教人是謂揲蓍之法民一出一入咸用之以為利則為用蓍之神 蘇子瞻曰同是户也開闔之乾坤出焉故變者兩之通者一之苟不能一則往者窮於伸來者窮於屈矣 蔡虚齋曰天地一氣也一闔一闢謂之變動静相生也往來不窮謂之通闔闢不已也見乃謂之象乾知大始也形乃謂之噐坤作成物也制而用之謂之法聖人成能也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百姓與能也
  見易曰闔户四句只説隂陽變通之理制用以下方説聖人生蓍以前民用見象二句猶説畫卦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本義 一毎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隂陽之變太極者其理也兩儀者始為一畫以分隂陽四象者次為二畫以分太少八卦者次為三畫而三才之象始備此聖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絲毫智力而成者畫卦揲蓍其序皆然朱子曰无極而太極是周子説得有功處然太極之所以為太極却不離乎兩儀四象八卦如一隂一陽之謂道指一隂一陽為道則不可然道不離乎隂陽也 自現在事物而觀之則隂陽凾太極推其本則太極生隂陽 頂平菴曰凡繫辭稱八卦即六十四卦也八卦更相上下為六十四卦故例以八卦稱之伏羲始畫八卦亦即六十四卦也 蔡虚齋曰易者隂陽之變太極者隂陽之所以變也隂陽之所以變者太極有動有静也太極有動有静即是一毎生二也一生二即是太極之理自兩儀以上至於六十四卦皆是此理即一神兩化也盖易是影此理者也 存疑曰上言聖人制蓍此言聖人畫卦卦者蓍之體也非蓍則卦不行非卦則蓍不立
  見易曰易无體而曰有太極太極无所在自兩儀四象八卦以至六十四卦无乎不在也是无體之體體在用中也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本義 有吉有凶是生大業蔡虚齋曰本義謂畫卦揲蓍其序皆然上節所主畫卦也八卦定吉凶謂揲蓍之序靈峰謂一揲而有兩儀之象再揲而有四象之象三揲而有八卦之象 訂詁曰吉凶既定则趨之避之民无所疑勇於赴功故生大業
  見易曰易有太極二節又言設卦為生蓍之本使无八卦以定吉凶則蓍将以何者示人而前民用乎火傳曰浪杖人毎稱吉凶生大業不惟吉能生大業凶亦生大業也古來帝王聖賢不遇凶則其大業不出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髙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噐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隐鈎深致逺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本義 富貴謂有天下履帝位立下疑有闕文亹亹猶勉勉也疑則怠决故勉按苟悦漢紀立下有象字徐子與曰上三言以易之在造化者言也下三言以易之在人事者言也蘇子瞻曰天地四時日月天事也天事所不及富貴者制之富貴所不制聖人通之聖人所不通蓍龜决之 焦弱侯曰萬物皆具竒偶之法象而天地其至大也萬物皆具九六之變通而四時其至大也萬物皆有爻象之著明而日月其最大也三者具而易道備矣鄉國皆有占惟據崇髙之天子可以作易山巫野祝皆能占而具聖知之全者惟有聖人折筳剡籌毁瓦灼鷄皆可占而探索鈎致供聖人之用者惟有蓍龜三者具而易之噐成矣
  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本義 此四者聖人作易之所由也胡庭芳曰神物謂蓍則之而四十九之用以行變化謂隂陽效之而卦爻之動静以備象謂日月星辰循度失度而吉凶見象之而卦爻有以斷吉凶圖書則金木水火土生成克制之數則之而卦畫方位以定皆作易之本也 蘇子瞻曰聖人以蓍龜而信天地四時日月之象數以河圖洛書而信蓍龜之象數信矣不疑於是乎作易見易曰河圖洛書聖人則以生蓍非則以畫卦因神物之生恰值河圖之出而七八九六之數以著與隂陽老少之象適符此四十九䇿之所由用而分二掛一揲四歸竒之法所由始也變化在隂陽而聖人效之以為蓍䇿之變化吉凶見天象聖人象之以定蓍䇿之吉凶聖人之所以通志定業㫁疑者皆以此天垂象見吉凶非人見之也順度見吉逆度見凶
  今按圖書出而聖人則之則其七八九六之數也卦畫有隂陽老少非七八九六无以利用耳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
  本義 四象謂隂陽老少示謂示人以所値之卦爻錢氏藻曰有其象无其辭則示人以其意而已聖人懼後世不能與知也於是繫之辭以告之定其辭以㫁之曰示則使人有所見曰告則使人有所知曰㫁則使人无所疑 朱子發曰四象以示吉凶繫辭以告吉凶吉凶有以利言者有以情遷者有義命當吉當凶當否當亨者非聖人不能定也定之者所以㫁之也
  見易曰易有四象象變也繫辭以定吉凶辭占也易有蓍卦而非象變則无以盡易之神非辭占則无以致易之用伏羲開其始文周要其成三聖人不可缺一也
  火傳曰蓍之徳一節其聖人兼指伏羲葢蓍已生於伏羲之世虞夏商以來皆用筮也隂陽老少之四象自畫卦時已分矣七八九六之數自圖書出已顯矣特其時有卦爻而未繫辭其吉凶示之而已不能告也不能㫁也且其用九用六祗知用九六之動而不知用九六之變故其卦止於六十四卦而不能使一卦為六十四卦象變至文周而始盡其用辭占至文周而始同諸民是故周易之用又大於羲易也右第十一章
  本義 此章専言卜筮胡庭芳曰此章凡八稱聖人皆指伏羲只繫辭以告是文王周公事 本義謂此章専言卜筮而伏羲畫卦之法其綱領已備見於是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本義 釋大有上九爻義然在此无所屬或恐是錯簡宜在第八章之末黄元公曰此節當連上章第二章言繫辭焉而明吉凶結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此言八卦定吉凶亦結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論事之勢變吉一而凶三論事之極頭則无凶而有吉故曰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
  見易曰天助順人助信故雖蹻跖亦有死友助其信也若天則不可誣也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韓註 極變通之數則盡利也故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本義 言之所傳者淺象之所示者深觀竒偶二畫包含變化无有窮盡則可見矣變通鼔舞以事而言吳㓜清曰立象設卦象也繫辭辭也變通變也鼔舞占也 蘇子瞻曰聖人非不欲正言也以為有不可勝言者惟象為能盡之顔質卿曰立象以盡意指劈初竒偶二畫立一竒以象陽而名曰乾立一偶以象隂而名曰坤自有隂陽二畫而言之所不能宣意之所不能盡者无一不在其中由是兩象設之為八卦重之為六十四卦所以盡情偽也從兩象而繫之卦辭又繫之爻辭所以盡言也爻至於變通以盡利辭至於鼓舞以盡神則聖人之意不盡而盡矣 倪鴻寳曰聖人之御物居理立教皆有不盡者故欲以其書貴其心以其言貴其意書有不盡故天下貴其言言有不盡故天下貴其意疑義日生深文日秘此以聖人之有不盡者耳以其有不盡故皆求盡之皆求盡之故可以極千世之才皆求盡之而皆无以盡其不盡者聖人故有以制千世耳
  見易曰此章専贊聖人立象以盡意也聖人之意不能以言盡而盡於立象此聖人妙於以象為言也因而設卦因而繫辭言未嘗不盡然其所言者象也而象之所以然者不言也雖不言而卦之變通以盡利辭之鼔舞以盡神凡聖人所欲言者又未嘗不盡乎此是立象果足以盡聖人之意也
  乾坤其易之緼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則无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本義 緼所包蓄猶衣之著也易之所有隂陽而已凡陽皆乾凡隂皆坤畫卦定位則二者成列而易之體立矣乾坤毁謂卦畫不立乾坤息謂變化不行朱子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以造化言之也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以卦位言之也
  見易曰乾坤其易之緼言有乾坤而易以之緼也乾坤即竒偶兩畫周子曰一神兩化兩不立則一不存一不存則兩亦滅矣是故離乾坤无易離易亦无乾坤也
  火傳曰本義謂凡陽皆乾凡隂皆坤以三畫之乾坤推之而成六子以六畫之乾坤推之而成六十四卦皆不假蓍䇿即其卦畫自然相推而成祗此六畫耳六畫又本諸三畫三畫又盡於一畫竒偶而已而變化无窮祗在此竒偶兩畫中故曰其易之緼
  今按易不可見謂學易者祗見乾坤而不見乾坤之中所為易也不見易則乾坤祗是䇄然兩畫耳其物不神其用焉得不息然乾坤與易不能相无特昧者自不見耳或幾乎息葢或然而實不然之辭為昧者語也
  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噐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孔疏 形雖在道噐兩畔之際形在噐不在道也隂陽之化自然相裁聖人亦法此而裁節也 本義卦爻隂陽皆形而下者其理則道也因其自然之
  化而裁制之變之義也變通二字上章以天言此章以人言程子云隂陽亦形而下者也而曰道者惟此語截得上下最分明原來只此是道要在人黙而識之也 或問朱子曰上下何以形言曰此言最當若以有形无形言之則物與理相間㫁矣噐亦道道亦噐有分别而不相離也 胡仲虎曰形者謂動而可見之時自此而上則无體故謂之道即上文所謂易也自此而下則有體故謂之噐上文所謂乾坤竒偶之畫也理一而神氣兩而化聖人因其自然之化而裁制之化則无窮裁則不過變之謂也裁有定體行无定用通之謂也事者業之未成業者事之已著 龔深父曰變通兩語所以申變而通之之意謂之變謂之通者變通之義理存乎變存乎通者變通之功用其要在於通不通不足以成變也 張希獻曰孔子之為人也周故示人以噐而晦其道使逹者易見而未逹者不眩也老子之自為也深故示人以道而略其噐使逹者易入而不恤其未逹也要之皆至於道而所入有先後耳
  見易曰此一節妙於言象也分道與噐而象在其中矣自道而象象而形形而噐惟噐有形惟道无形象者道噐有无之間也故曰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噐形下為噐形上為道擬議於上下之間者象也言之所不能盡者形上之事也設卦繫辭以盡其言形下之事也學易者由噐見象由象見道由形下見形上聖人之意於是乎見矣故下文𦂳接以是故夫象化者隂陽自然之化化而不極不可以裁極而不裁不可以變先時而裁事每犯手後時而裁多所差謬是故陽必九而變九者陽之極隂必六而變六者隂之極也凡隂陽不老則不變其變也皆有自然之節制聖人因而為之節制之斯謂之變推者有因其自然之勢焉有漸次不廹之義焉推而行之行其所无事也夫陽之老而不得不變為隂隂之老而不得不變為陽此其必然之勢也然而九變八而為少隂猶未絶逺乎陽六變七而為少陽猶未逈别乎隂如暑之繼以凉而不遽至於大寒寒之繼以温而不遽至於大暑皆有推行之漸焉如是則理无有礙而勢无不順故謂之通通者所以善其變也以此變通之道舉而措之天下之民則何事不成何業不立哉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㑹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㫁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本義 重出以起下文顔質卿曰聖人作易之始惟立象耳象立而意斯盡故得聖人之意而後得聖人之象得象而後得聖人之爻是故夫象接上文申言象之所由立也見易曰加是故夫象於首以見象能盡意與前篇不同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
  本義 卦即象也辭即爻也胡仲虎曰窮天地萬物之象而歸諸卦故曰極發天地萬物之理而見乎辭故曰鼓
  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黙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徳行
  本義 卦爻所以變通者在人人之所以能神而明之者在徳丘行可曰上文五謂者皆聖人作易之用此六存者則聖人之用夫易也前言變通而歸之事業推易道於民也此言變通而歸之徳行存易道於已也 存疑曰上曰謂之變通此曰存乎變通上之化栽推行作易也此之化栽推行用易也
  見易曰六存字一層深一層存乎卦存乎辭此實指卦與辭之功用也存乎變存乎通則存乎用易者之變通而不徒聼夫易之變通也存乎其人存乎徳行則用易之本領而卦辭變通之所由以神明者所謂待其人而後行也此聖人始終論易之大指也 夫古帝王固有不假學易而自能變通者如漢初請立六國後此諸侯客牢不可破之成見也留侯借箸一籌髙帝吐哺趣令銷印可不謂善變乎自唐代以來節度擁兵藩鎮盤固者百年宋祖杯酒片言觧其重權即令文臣判其軍事乘機遘㑹而為之不差銖黍所謂善通矣然而難言也以秦之弊政无一不當變者而阡陌郡縣之制行之至今不變變則亂生王安石之新法所急宜變也而青苗雇役識者以為不宜盡變變則滋擾非神而明之則變失其所為變通失其所為通矣孟子與司馬公猶不足以知此况其他乎 聖人之道從口耳入者必非其至妙者也至妙者黙而成之不言而信黙之事也葢其所得不容以語人而人亦有不可得而聞者以易為徳以易為行是謂徳行
  右第十二章
  楊誠齋曰此章言聖人作易之事其散在六十四卦之爻象其聚在乾坤之二卦聖人用易之道其散在天下之事業其聚在一身之徳行也
  今按前數章極言圖數之妙辭占象變之詳蓍卦之神至此乃盡掃之以為此數者皆易也而非所以為易也凡其載諸書見之言者皆形而下非形而上者也是故立象設卦繫辭利用聖人於言未嘗不盡言言皆易而所以為易者不在是也惟乾坤之二畫稍得其近似者乎易不外乎乾坤而不得即乾坤以為易葢二畫已是形而下者矣又况下焉者乎然則學易者於辭占象變无往非易而以是四者為易則非也用易者舍辭占象變无以致用而以是四者盡易之用則非也其在神而明之乎神明之者心與易契言語道㫁徳一易也行一易也易在於我以我用易寜有不神明者至此而聖人所不盡言之書所不盡意之言皆可得而見易矣 神而明之於變通之時而有不必變通之事此非辭占象變之所能拘也不言而信自信以信易也非全乎易以為徳行者不能


  日間易學卷七
<經部,易類,田間易學>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