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皇朝文獻通考 (四庫全書本)/卷1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百五十三 皇朝文獻通考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文獻通考卷一百五十四
  王禮考三十
  山陵   上陵
  雍正十三年十月更定
  列祖
  列后忌辰致祭
  陵寢儀是月戊寅
  皇上諭王大臣等曰據禮部以十一月十三日恭遇
  皇祖聖祖仁皇帝忌辰或照
  陵寢忌辰祭祀禮致祭或照四時大祭禮致祭之處具奏
  朕思
  皇考誠孝純篤哀慕無窮三年之後每遇
  聖祖仁皇帝忌辰於
  景陵祭祀之禮特加隆備並降
  諭㫖謂此禮惟朕躬特行之於
  皇考後世子孫不得奉為成例但朕仰體
  皇考孝思於
  皇祖聖祖仁皇帝忌辰祭祀之禮意欲仍照舊例舉行至於率親率祖理本同原孝饗明禋不容或異嗣後恭遇
  列祖
  列后忌辰應否遵照致祭
  景陵之禮一體舉行以展報本追逺之意王大臣㑹同禮部定議具奏尋王大臣集議享祀固在備物而典禮尤貴酌中謹按各
  陵寢四時大祭牲用太牢獻帛爵讀祝文致祭於隆恩殿具朝服行禮從前
  聖祖仁皇帝於
  孝莊文皇后忌辰此禮行之最久原與各
  陵忌辰祭祀之禮不同至遇
  聖祖仁皇帝忌辰致祭
  景陵乃奉
  大行皇帝諭㫖於定例外仍照週年禮致祭是以又有不
  得奉為成例之
  㫖謹詳酌典禮今十一月十三日
  聖祖仁皇帝忌辰應照
  陵寢四時大祭用太牢獻帛爵讀祝文遣官承祭其承祭官暨執事官照例具朝服行禮陪祀大臣官員停其由京遣往在
  陵官員咸令陪祀祝文交翰林院撰擬進呈永逺遵行嗣
  後恭遇
  列祖
  列后忌辰均照
  陵寢四時大祭禮舉行從之
  乾隆元年正月癸亥
  上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奠酒舉哀
  賜總管及文武大臣官員兵丁等縀疋銀兩有差諭王大臣等曰朕恭謁
  祖陵敬瞻
  廟宇規模崇整妥侑攸昭惟是榱題丹雘多閱年所似應
  重加藻飾以肅觀瞻但
  陵寢闗係重大宜詳稽典制敬謹酌議方可舉行朕思祖宗福祚綿長萬年垂裕
  山陵廟貌
  靈爽式憑為子孫者以時修葺庶足以展孝思如典制應
  行則追逺崇先誼當均切
  永陵
  福陵
  昭陵殿宇並應一體修繕著總理事務王大臣敬謹定議
  具奏
  二年十月辛夘
  上以修理
  陵寢工程告竣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壬辰遣官祭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上親詣
  景陵致祭
  三年二月戊戌
  上以清明節恭詣
  泰陵展謁行禮是日
  未至碑亭即降輦慟哭步入
  隆恩門至
  寶城前行禮奠酒哀慟良久次日
  躬祭
  泰陵未至碑亭即下輦步入
  隆恩門至
  隆恩殿行禮畢復詣
  寶城前奠酒舉哀嗣後  聖駕謁陵祭   陵儀同
  更定清明上土儀禮臣議言清明
  山陵增土因沿前明舊制但負土十三擔往來二十餘次似覺煩數且十三擔並無取義恭擬每年清明於各
  陵皆增土一擔由西磴道升至石柵并為一筐但令承祭
  官一人敬謹奉筐而升祗跪上土於
  寶頂仍由西磴道降庶踐履不致多人而保䕶鞏固之意
  益昭誠敬矣從之
  四年九月庚申
  上奉
  皇太后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先是三年十一月庚午
  諭王大臣九卿等曰上年修理
  三陵工程告竣朕特降諭旨躬親展謁經王大臣九卿等
  議於來年秋間前往嗣奉
  皇太后懿㫖朕詣盛京時
  皇太后亦親往恭謁
  祖陵正擬降㫖交王大臣等㑹議今思近年畿輔収成歉薄雖行營一切所需俱係官辦絲毫不以累民而沿途經過地方預先購備如米糧草來之類恐致價值髙昂於民間未便應俟豐稔之年朕另降諭㫖前往展謁至是年九月庚戌
  諭曰朕奉
  皇太后懿㫖欲叩謁
  祖陵以展誠切朕奏奉天路逺且俟一二年之後今年請
  先謁
  孝陵
  景陵行禮已䝉
  俞允其起程日期著欽天監選擇具奏一切應行事宜著
  各該衙門先期備辦至是
  上奉
  皇太后展謁如謁
  泰陵儀
  八年七月
  上奉
  皇太后駕往
  盛京恭謁
  祖陵先期大學士等議言
  永陵殿宇稍狹拜褥照例鋪設
  殿外其降
  神之初應請
  皇上躬親上香以展誠孝以達馨聞再舊例祭
  昭陵因帛案前隙地狹窄原有跪獻帛畢擇隙地行三拜
  之例似與典禮未協恭按各
  陵隆恩殿大祭原與
  太廟禮同㑹典載
  躬饗
  太廟獻帛官跪獻帛三叩獻爵官立獻畢各退並未載有親獻禮儀此次
  皇上躬謁
  祖陵請遵照
  太廟親祭典禮行從之啟行前一日
  親詣
  奉先殿祗告啟
  鑾日陳騎駕鹵簿
  車駕經過沿途文武官各常服於道右跪迎如儀九月
  乙未
  駕至
  興京恭謁
  永陵儀與康熙二十一年禮同次日丙申行大饗禮如儀
  禮畢
  頒賞守
  陵官員兵丁等有差是日
  永陵内附葬之武功郡王禮敦巴圖魯恪恭貝勒塔察篇古墓各遣官致祭附近之覺羅等祖塋皆遣官往奠辛丑
  駕至
  盛京恭謁
  福陵儀與康熙十年禮同次日壬寅行大饗禮畢即往謁昭陵儀與謁
  福陵同
  夀康太妃
  宸妃
  懿靖大貴妃
  康惠淑妃並公主園寢各遣官致祭
  皇太后謁
  陵儀與康熙三十七年禮同
  躬謁
  祖陵禮成擇日
  親臨功臣之墓奉
  㫖朕親奠克勤郡王等園寢據禮部援引
  皇祖聖祖親奠功臣墳墓之例隨駕之皇子王等皆隨行禮此次隨駕之皇子王貝勒等應隨行禮具奏朕已降㫖依議竊思從前之隨駕皇子王等皆係
  皇祖子孫是以均隨行禮此次隨行之王貝勒内有朕之叔軰或朕之兄弟軰非從前之隨駕皇子王等可比毎祭酒時亦隨行禮似屬未便朕親臨祭酒功臣即為榮寵之至克勤王園寢王貝勒等仍隨往功臣揚古利等墳墓不必隨往此後朕之子孫若隨來朕降㫖遵行再䝉古王額駙王大臣墳墓皆不必隨往著令禮部記載是日
  親臨克勤郡王功臣揚古利費英東額亦都之墳各祭酒三爵又親王貝勒以及大臣等墓以次遣官往奠翼日禮部奏請遣官往祭
  長白山
  北鎮醫巫閭山及
  遼太祖陵
  回鑾次日
  皇上親詣
  奉先殿告祭越二日禮部奏請行慶賀禮儀與三大節朝
  賀同
  臣等謹按
  國家創業遼瀋
  祖功
  宗徳積累發祥
  聖祖仁皇帝三謁
  祖陵典禮丕昭
  皇上紹衣
  先徳以八年秋吉祗奉
  皇太后鑾輿展謁
  三陵禮成慶洽自
  啟行迄
  回鑾百有八日
  徳音善政美不勝書敬奉
  慈闈
  躬進甘㫖問安視膳歴四月如一日則
  孝飬之隆也
  駕幸塞外諸藩部落奔走恐後
  賜予便蕃慰勞周至則懐逺之恩也
  飭隨行軍士毋踐田禾經過州縣賜復一年則愛民之
  惠也
  念隨從官軍及商賈等行騎或至疲乏輒停
  鑾休息復慮行營米糧或缺發倉米三千石分賜扈從則逮下之仁也沿途設臺站三十郵遞章奏閣本三日一發隨時批閱曾無停晷勤於政事如此經葉赫遺墟追維
  高皇帝肇基服衆之所賦詩紀事
  盛京奉貯
  太祖
  太宗遺留弓矢捧翫移時永懐
  先澤又如此毎
  駐蹕之後與禁衛較射發無不中大獮合圍獲禽無算親撰世徳舞辭十章授之工歌為
  陪京賜宴之用
  御製盛京賦三千餘言誌沮漆之土宜述豳岐之王業奎章炳蔚上嫓典謨至十有九年載舉展謁
  祖陵之典一如故事四十三年及四十八年又復躬謁
  祖陵以申誠孝他如葺
  壇
  廟繕城垣凡所舉行前兩巡皆未及
  大孝所推益宏逺矣
  臨御五十年來計已四詣
  盛京熟覽川原之形勝迴思
  開創之艱難吟咏成詩垂為法守此誠歴考帝王繼志述
  事未有若斯之盛者也
  十四年三月甲子
  上以金川平定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次至朱華山
  端慧皇太子
  悼敏皇太子園寢酹酒癸酉恭謁
  泰陵行禮先是二月癸巳
  諭曰金川大兵奏捷畨酋歸城皆䝉
  列祖
  皇考在天之靈黙佑朕躬致此嘉慶理宜展謁
  陵寢以告成功擬於三月十三日起程恭謁
  孝陵
  景陵禮畢即由馬蘭峪前往易州恭謁
  泰陵所有應行一切事宜各衙門照例敬謹預備
  十五年八月庚寅
  上以
  册立皇后禮成奉
  皇太后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九月壬寅奉
  皇太后恭謁
  泰陵行禮先期
  諭曰朕恭承
  慈命繼册中宫慶典既成禮宜躬率皇后祗謁
  先陵以展孝忱以資
  福佑兹於八月十七日自京師啟程恭詣
  景陵行禮旋由海子西至
  泰陵行禮畢取道保陽巡幸豫省所有應行典禮所司敬
  謹預備
  十七年十月壬子
  上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畢次至
  孝賢皇后梓宫前奠酒甲寅奉安
  孝賢皇后梓宫於陵寢嗣後  聖駕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
  陵   景陵禮畢至孝賢皇后陵奠酒儀同

  十九年七月
  上奉
  皇太后駕往
  盛京恭謁
  祖陵是月壬午自
  避暑山莊啟行八月乙夘
  駕至吉林温徳亨山望祭
  長白山至松花江祭
  江神九月辛巳至
  興京謁
  永陵次日行大饗禮
  賞守
  陵官員兵丁遣官致祭祔葬之武功郡王恪恭貝勒墓暨
  附近之覺羅等祖塋丙戌
  駕至
  盛京先謁
  福陵次謁
  昭陵於次日行大饗禮
  賞守
  陵官員兵丁遣官致祭
  夀康太妃
  宸妃
  懿靖大貴妃
  康惠淑妃並公主園寢禮儀均與八年同
  皇太后謁
  三陵行禮並如八年儀又遣官致祭克勤郡王功臣揚古
  利費英東額亦都墓
  親祭
  北鎮醫巫閭山遣官祭
  遼太祖陵禮成
  回鑾
  御太和殿行慶賀禮如儀是年議准展謁
  祖陵之日
  皇上素服行禮大祭日
  皇上禮服陪祀及執事大臣官咸朝服
  二十年五月以平凖噶爾遣
  皇子代行祭告
  山陵是月壬辰
  諭曰平定凖噶爾捷聞此皆仰䝉
  皇祖
  皇考謨烈顯承
  福貽宗社故得膚功迅奏荒服敉寧理應敬詣
  橋山躬申告祭因今春甫經展謁而目下青苖彌望農事
  方殷車駕所經恐滋踐踏然朕仰慰
  先靈之意實切於衷告
  廟之典宜躬詣行禮
  孝陵著遣皇子永璋
  景陵著遣皇子永珹
  泰陵著遣皇子永琪前往代行告祭所有應行預偹事宜
  著各該衙門速行預備癸巳
  諭曰凖噶爾用兵一事上年朕詣盛京恭謁
  祖陵時具已䖍誠黙禱今仰邀
  列祖福佑迅奏膚功荒服敉寧慶洽中外實我大清萬年
  宗社無疆之福理應告祭
  三陵躬申謝悃惟是東巡尚未逾嵗不欲以清塵除道重
  煩我邠岐父老
  永陵著派皇子永璋
  福陵著派皇子永琪
  昭陵著派皇子永珹代行告祭禮今秋諸皇子隨侍熱河即就近取道前往俾其周歴遼瀋仰思
  祖宗肇興之烈禮成後並可於奉天行圍較獵用習武事
  而昭
  家法所有應行預備事宜著行文各該衙門照例辦理
  二十五年二月丙戌
  上以回部平定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次至
  孝賢皇后寶城前奠酒己亥恭謁
  泰陵行禮先是二十四年十月
  諭曰將軍富徳等奏報抜達山汗素爾坦沙將小和卓木霍集占逆屍獻出並生擒之俘馳送京師殊勲克奏茂典應修恭惟盛京
  三陵理宜親謁叩謝但以序届冬寒恐勤屬車之衆特遣
  親王前往恭代
  東陵
  西陵即擬恭赴展謁而計程往返適屆
  慈寧萬夀慶辰以明年獻嵗諏日親詣行禮
  二十六年二月甲申
  上奉
  皇太后恭謁
  泰陵行禮先是二十五年八月
  諭曰明年恭逢
  皇太后七旬萬夀欽奉
  懿㫖來嵗春和䖍諏吉日祗謁
  泰陵用申誠悃欽此所有應行典禮著該衙門照例敬謹
  預偹
  三十一年二月
  上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禮成詣
  孝賢皇后陵寢酹酒是月謁
  泰陵行禮
  三十三年二月
  上恭謁
  泰陵行禮
  三十五年二月
  上以是年六旬萬夀慶節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謁
  夀祺皇貴太妃
  温惠皇貴太妃
  孝賢皇后陵寢酹酒三月謁
  泰陵行禮
  三十八年三月
  上以奉
  皇太后巡幸天津恭謁
  泰陵行禮
  三十九年二月
  上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詣
  孝賢皇后陵寢酹酒
  四十一年二月
  上以金川蕩平用展告功之禮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詣
  孝賢皇后陵寢前酹酒
  四十二年九月
  上恭謁
  泰陵
  泰東陵行禮
  四十三年七月
  上東巡盛京恭謁
  祖陵先是四十二年九月
  諭曰盛京乃我朝定都創業之地
  永陵
  福陵
  昭陵巍然在望
  皇祖聖祖仁皇帝御極六十一年曾經三次展謁孝思追逺常切欽承朕自乾隆八年及十九年恭謁祖陵以來迄今已二十餘年遙企
  橋山毎深依戀常時恭閱
  太祖
  太宗實録敬惟
  開創艱難
  佑啟萬年統緒兹際
  重熙累洽之庥溯念
  前勞輒不禁愀然涙下而
  松雲蔥鬱向惟再蒞瞻仰心甚歉焉朕現在精力如前尚堪逺涉擬於明嵗秋間前詣盛京恭謁
  祖陵以申積悃所有駐蹕往来俱由内地出山海闗而行於置頓安營較為妥便尚在二十七月之内途次不行圍至盛京時不陞殿不筵宴朝鮮國毋庸遣使朝賀其札薩克䝉古王公等亦毋庸朝覲至啟鑾日期届時再降諭㫖將此通諭知之至是年二月
  諭曰朕於今秋恭謁
  祖陵因至盛京時不陞殿不筵宴曾降㫖令朝鮮國毋庸遣使朝賀今據禮部奏該國王以舉國臣民瞻依倍切欲仍照往例遣陪臣袛𠉀陳請轉奏情辭懇切恭順可嘉著准其遣人至盛京請安毋庸進貢不必差遣多人亦不賜宴也該部咨該國王知之五月
  諭曰朕前詣盛京恭謁
  永陵
  福陵
  昭陵於七月二十啟鑾所有一切應行事宜各該衙門敬
  謹預備至是
  啟鑾
  四十三年八月己未
  諭曰海為衆水朝宗最昭靈應乃各處
  海神咸有廟祀惟
  北海自山海闗至盛京一帶向未専建廟宇以隆禋祀尚屬闕典朕此次詣盛京恭謁
  祖陵蹕途循海而行瞻望甚近宜先申䖍祭以迓靈庥著該部于濵海地方擇地望祭派莊親王永瑺行禮所有應行事宜各該衙門即速照例備辦並著周元理於山海闗澄海樓相近處所度地建立
  北海神廟即行繪圖呈覽𠉀朕降㫖發帑興工俾廟貌崇閎以妥
  神佑乙丑
  諭曰盛京為本朝
  王迹肇基之地朕恭謁
  祖陵道出山海闗經過各處城垣多有坍塌殊不足以壯觀瞻而資捍衛著軍機大臣㑹同將軍𢎞晌查明何處最為𦂳要應行修築妥議具奏𠉀朕發帑興工并派員稽查督辦甲戌
  上恭謁
  祖陵乙亥
  上致祭
  永陵行禮畢
  閱興京城垣己夘
  上恭謁
  福陵庚申
  上致祭
  福陵行禮畢恭謁
  昭陵辛巳
  上致祭
  昭陵行禮壬午
  諭曰朝鮮列在外藩世篤忠貞謹守侯度乾隆八年及十九年臨幸盛京朝鮮並修朝貢之禮本年以尚在二十七月之内停止宴禮曾預勅朝鮮毋庸遣使朝賀而該國王情殷感戴遣陪臣賫表修貢迎駕請安藉抒忱悃恭順可嘉著照上兩次之例加恩賞賚并御書匾額以賜用昭優眷其陪臣亦著一併照例加賞又奉
  諭曰向凡巡幸所至一切經行橋道俱報部核銷以寓體䘏官民之意惟盛京一帶止計橋梁不計道路未為畫一非所以廣惠也所有此次自山海闗以外至興京往來道路並著加恩照闗内之例一體報銷癸未
  上臨克勤郡王墓酹酒
  賞賜進獻詩冊者四人各小巻縀一疋乙酉
  閱盛京官員射丙戌
  閱吉林官員射
  九月丁亥
  上詣
  清寧宫祀
  神行禮
  召扈從王公大臣等食祭肉是日
  諭曰朕此次詣盛京恭謁
  祖陵蹕路出山海闗而行憑覽闗城形勢屹然雄鎮明季於此置大員設重兵以防我朝而大軍毎從沿邊諸隘口直入如踐無人之境可見險固不足恃也然以當時盛京而論有此闗抗扼其中内外氣脉不能貫注即由他路入邊而彼終得撓我之後所以天聰三年
  太宗文皇帝親統大軍征明進圍燕京仍復釋之而去聖謨深逺未嘗不籌慮及此迨後攻克永平灤州遵化皆留將督兵駐守或欲藉以為内外夾攻山海闗之策乃代鎮之貝勒阿敏乖張怯懦竟棄已得之各城而歸
  太宗憤甚數其罪而責之雖貸其死而全親親之誼遂不
  
  躬總六師入邊亦深以山海闗中隔為難也泊乎闖賊陷闕明社遂墟吳三桂乃開闗迎請王師為之復仇戡亂於是我睿親王即率勁旅入闗一戰而殱賊衆追逐李自成至京城而遁克集大勲恭奉我
  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統一寰宇用奠我萬世丕丕基夫同此山海闗也前則屢圖之而不得其機後則直入焉而無所於阻盖
  上天眷佑我國家誠非意計所能預及而所謂在徳不在
  險者於此益見迄今追思更不禁感
  鴻貺而凛
  景命矣且自出闗後途中所經城郭則寧逺錦州廣寧等處山川則松山杏山大凌阿薩爾滸尚夾崖渾河等處悉我
  太祖
  太宗艱辛百戰之地歴歴在目自興京
  肇迹遼瀋
  遷都
  業基於勤而
  謀成於斷皆世世子孫所當深念者朕自臨御以來每
  間日恭閲
  列祖實録一册周而復始於
  創業垂統之蹟敬識之弗敢忘前此癸亥甲戌再臨陪
  都展謁
  陵寢所厯川原形勝因見徴聞並為詩篇以紀而薩爾滸一戰破明四路之兵二十餘萬逺近承風震讋尤為
  締造鴻規向曾親製書事長篇昭示來許昨嵗為全韻詩
  
  太祖
  太宗大烈耿光咸志述成什端委畢該洪纎具備實足以垂法守非僅託為吟咏而已兹戊戌秋三莅斯土境之履者益以習蹟之著者益以晰其或地名今昔傳訛介於疑似顯晦間者復周⿰⾔耴 -- 諏而深考之乃得曉然於心而無所惑夫以朕之景仰
  前型懃懇若是必三至乃得曉然於心凡我子子孫孫紹登大統者可不體朕志以為法睠懐遼瀋舊疆再三周厯蘄於
  祖宗遺緒身親而目覩哉至於朕叩謁
  永陵
  福陵
  昭陵毎至必淚隨聲湧瞻戀不忍去此非可以强致也夫太宗為朕之髙祖而自
  太祖以上至
  肇祖雖遞推逓逺然溯水源木本一脉相承則固甚親而
  甚近且奕禩之昇平景運皆
  昔日艱難開創之留貽永言思之豈能不痛理也亦情也我後世子孫誠能遵朕此㫖處尊位而常緬
  前勞覽當年原巘而興思拜舊里
  松楸而感愴自必凛然於
  天眷之何以久膺憬然於
  先澤之何以善繼知守成之難兢兢業業永保勿墜則我大清累洽重熙之盛洵可綿延於億萬斯年矣非然者或輕視故都而憚於逺涉或偶詣
  祖陵視同延攬古蹟而漠不動心是則忘本而泯良設有其人即為國家之不幸實不願我後嗣之若此也子孫可不恪奉朕訓而知儆懼乎歴代事蹟湮逺姑不具論即如勝國洪武草昧初開未嘗不得之艱苦而中葉以後罔念厥祖若正徳之荒淫蕩佚恬不為怪嘉靖萬厯天啟之昏庸逸樂阿柄下移以致權臣奸官相繼而擅威福亂政害良此數君惟知𫎇業而安於國是懵然罔覺雖未及身而䘮不數傳而馴致滅亡使有能奮然振興追念洪武之舊圖勵精求治未必不可救藥自覆厥宗殷鑒甚近尤足為炯戒耳或我子孫尚知遵朕此㫖欲莅陪京而其時無識之臣工妄以為人主當端處法宫綜理庶政不宜輕出闗外此即我朝之亂臣賊子當律以悖命之罪誅之毋赦盖盛京為根本重地
  發祥所自後世不可不躬親閱厯昔我
  皇祖曾三舉斯典朕今亦三次矣如陞殿祀
  神閱射行賞之類仍循成例而於
  三陵之察紅椿移近居及葺盛京舊有之
  
  廟沿途之繕城垣以至檢核各庫諸事則皆前兩巡所未及而今悉舉而行之益可見臨幸之有益矣十餘年後朕躬若尚如今日之康强仍當再修上
  陵之禮然尚須有待嗣後毎閱三年即派皇子二人恭謁祖陵毎次於秋冬間啟行途間既不煩修治橋道之勞而傔從無多更可不預安營頓俾之厯覽舊京風土自皆惕然動念感
  天佑而仰
  祖功無負朕諄切垂訓之意欽承毋忽將此通諭中外並録一通交上書房存記其三年一次簡派皇子之事届期著軍機大臣請㫖又奉
  諭曰渾河發源遥逺自東北來入英額邊門西流㡬及千里㑹遼入海縈䕶
  三陵滋演萬年
  靈脈長川襟帶直衛陪都厥功甚鉅自宜䖍崇廟祀以答神庥著交邁拉遜徳成㑹同將軍府尹於盛京城東度地鳩工奏聞請帑興建
  河神廟以昭侑妥
  四十五年九月壬午
  上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
  聖水谷酹酒辛夘
  上恭謁
  泰陵行禮先是八月
  諭曰朕於本月二十八日自熱河啟鑾恭謁
  東陵迴由南苑恭詣
  西陵展謁所有應行典禮各該衙門照例敬謹預備四十六年閏五月將軍索諾穆等奏修理
  福陵
  隆恩殿並
  昭陵
  明樓等工其大脊中應行恭貯各物除現有之金錢金銀銅鐵錫錁寶石外尚有五色縀塊五色線經篇藥材等件請另行補辦奉
  諭曰此項應行補辦物件著交内務府照單備辦
  四十七年九月
  諭曰前因工部奏銷摺内有更換
  昭陵隆恩殿龍毯及
  昭西陵隆恩殿寶座褥二項諭令慶桂剛塔查明將更換縁由據實覆奏兹據剛塔奏稱此項座褥間有破損經貝子允祁奏明照例行工部成做等語盛京
  陵寢及
  東陵
  西陵供奉陳設各件有應更換者由承辦事務衙門咨行工部成做其應用物件工部又轉向内務府咨取輾轉咨行辦理未免多費周折且題銷時轉難查核嗣後盛京
  陵寢及
  東陵
  西陵事件除應行咨請工部辦理者仍照例咨請外其更換陳設如龍毯座褥等項由工部轉行内務府者各該總管徑咨内務府辦給確核題銷不必更咨工部轉行
  四十八年八月
  上東巡盛京恭謁
  祖陵先是三月
  諭曰朕於五月二十四日啟鑾至熱河避暑山莊七月十一日即由熱河至盛京恭謁
  祖陵所有應行典禮各該衙門照例敬謹預備六月又奉諭曰朕於本年前往盛京恭謁
  祖陵業經降㫖定於七月十一日啟鑾但念今年節氣較晚若於七月雨水正盛炎暑之時啟鑾不惟預備駐蹕尖營橋梁道路人等拮据即當溽暑逺行馬匹牲畜亦屬難堪今已降㫖改於八月十六日啟鑾既已展期月餘則沿途預備一切事宜甚覺裕如著傳諭卓索圖盟長喀喇沁郡王拉特那錫第等將朕經過喀喇沁土黙特一帶駐蹕尖營橋梁道路等項均著從容預備其應赴熱河之䝉古王公等毋庸於七月初間前來仍照毎年進哨之例令於七月下旬前來熱河看戲俟朕萬夀節後其應扈從者著令扈從其應回逰牧者即令各回遊牧所有更換啟鑾日期並交盛京將軍永瑋等將山海闗外盛京所屬一切豫備事宜及駐蹕尖營橋梁道路均著從容妥協豫備辦理七月又奉
  諭曰盛京為
  王迹肇基之地朕御極以來敬惟
  祖宗開創艱難
  佑啟萬年統緒于癸亥甲戌戊戌暨今癸夘四詣盛京恭
  
  祖陵以申積悃所歴川原形勝因見徴聞並為詩以識而
  
  太祖
  太宗締造鴻規耿光大烈咸恭紀成篇實足以垂法守非僅託為吟詠所有四詣盛京御製詩著皇子等分年按次毎人各録一分裝成四卷彚貯一匣以昭覲揚垂裕之至意至是自熱河
  啟鑾
  九月朔己丑
  閱吉林射癸巳
  閱盛京射戊戌
  上恭謁
  永陵己亥
  上致祭
  永陵行禮畢
  閱興京城垣癸夘
  上恭謁
  福陵甲辰
  上致祭
  福陵行禮畢
  上恭謁
  昭陵乙巳
  上致祭
  昭陵行禮丙午
  上臨克勤郡王墓酹酒丁未
  上臨公費英東墓額亦都墓各酹酒戊申
  御崇政殿陞座扈從
  皇子王公大臣官員並䝉古王公貝勒額駙台吉以及盛京文武大臣官員朝鮮國使臣等行慶賀禮畢
  御大政殿
  賜宴賞賚有差己酉祀
  神行禮
  賜食祭肉庚戌
  上回鑾
  十月癸酉
  上謁
  景陵詣
  孝賢皇后陵寢酹酒
  皇帝親謁
  列聖
  列后
  陵寢儀先期
  命下徧布諸司供備諏吉起
  鑾前一日遣官衹告
  奉先殿如常儀謁
  陵前期有司潔除
  陵内外屆日
  皇帝御素服乗輿出
  行宫羣臣素服隨從
  駕至
  陵於
  隆恩門外降輿王以下各官至下馬碑稍逺咸降騎禮
  部尚書侍郎二人導
  駕由
  隆恩門左門入
  陵寢門左門奉爵大臣暨
  欽命隨入之大臣扈從王公百官止立門外
  皇帝至
  寶城祭臺前西向立司拜褥官豫布拜褥於臺北正中禮
  部尚書侍郎恭導
  皇帝就位北向行三跪九拜禮不贊鴻臚寺官引王公百官於
  陵寢門外按左右翼列班重行北面隨行禮畢有司設奠
  几酒罍於拜位正中
  皇帝詣几前北向跪羣臣皆跪奉爵大臣跪進爵皇帝三奠酒每奠率羣臣行一拜禮興西向舉哀羣臣東西面序立咸舉哀畢禮部尚書侍郎導
  駕出
  隆恩門左門陞輿還
  行宫扈從如來儀羣臣皆退凡詣
  陵展謁儀並同
  皇太后
  皇后謁
  陵儀是日
  皇太后至降輿處降輿
  皇后
  
  嬪公主以下隨降輿守
  陵女官二人恭導
  皇太后
  皇后至
  寶城明樓前北向行六肅三跪三拜禮
  
  嬪公主等位
  皇后之後隨行禮興執事女官進奠几於正中
  皇太后正中跪奠酒三爵毎奠行一拜禮西向舉哀皇后
  
  嬪公主以下隨行禮舉哀畢女官恭導以出乗輿還行宫
  隆恩殿大祭儀
  嵗清明中元冬至除夕
  列聖
  列后忌辰及
  國有大慶皆大饗於
  隆恩殿恭遇
  皇帝親謁行禮前期
  陵寢奉祀官潔備牲帛器數翰林院具祝文隨事撰擬授太常寺官奉安潔室屆日工部官張幄次於
  隆恩門外之東執事官素服入
  隆恩門西門詣
  隆恩殿燃炬明鐙具器陳於案
  帝
  后皆同案每案牛一羊二尊四鑪鐙具毎位奉先制帛一羮飯脯醢十有八器餅餌果實六十有五器夏則薦𤓰茶盌一金爵三金七一金筯二凡牲實俎帛實篚酒實尊承以舟疏布羃勺具如遇
  皇貴妃祔饗位於西旁東向用素帛一餅餌果實減十有一器餘同陳設畢内監啟
  寢室神龕禮部尚書詣
  行宫告時
  皇帝御素服乗輿出
  行宫扈從大臣侍衞翼衛如常儀凡陪祀扈從王公百官及執事官咸素服
  駕至
  隆恩門外降輿贊引對引太常寺卿二人恭導皇帝入大次少竢内府奉祀官恭請
  神位奉安於
  寶座如儀鴻臚寺官引王公於
  隆恩門外兩廂前袛竢陪祀各官豫入至
  隆恩殿階下按翼袛竢禮部尚書告奉安
  神位畢奏請行禮
  皇帝出次盥洗鑾儀衛官跪奉盥奉巾如儀司拜褥官豫布拜褥於殿門内正中贊引對引恭導
  皇帝由
  隆恩門左門入陞左階入殿左門西向立鴻臚寺官引王公於階上引百官於階下東西面立内府官獻茶於各案如儀畢典儀贊執事官各供迺職贊引奏就位恭導
  皇帝就正中拜位前北向立鴻臚寺官引王公百官咸就拜位立重行北向東位西上西位東上贊引對引恭導
  皇帝詣香案前贊引奏跪
  皇帝跪羣臣皆跪奏上香司香跪奉香
  皇帝上炷香三上瓣香興奏復位
  皇帝復位立奏跪拜興
  皇帝行三跪九拜禮王公百官均隨行禮興典儀贊奠帛爵行初獻禮司帛奉篚司爵奉爵以次詣各
  神位前司帛跪奉篚奠於案三叩興司爵立獻爵奠於墊中各退司祝詣祝案前三叩興奉祝版跪案左贊引奏跪
  皇帝跪羣臣皆跪贊讀祝司祝讀祝畢興奉祝版跪安
  神位前篚内叩如初退贊引奏拜興
  皇帝率羣臣行三拜禮興典儀贊亞獻司爵獻爵於左如初獻儀贊三獻司爵獻爵於右儀如亞獻畢贊引奏跪拜興
  皇帝率羣臣行三跪九拜禮典儀贊送燎司祝司帛詣
  神位前咸跪三叩司祝奉祝司帛奉篚興司香跪奉香司爵跪奉饌興以次由中道出恭送燎所
  皇帝轉立拜位東旁西向司拜褥官徹拜褥王公百官
  退避側立東西面竢祝帛過仍布拜褥
  皇帝復位立贊引奏望燎暨對引官恭導
  皇帝詣望燎位望燎贊引奏禮畢恭導
  皇帝出殿左門降東階入
  陵寢左門至
  明樓前
  皇帝西向舉哀鴻臚寺官引王公百官東西序立於
  陵寢門外咸舉哀遇冬至不舉哀畢導
  駕出
  隆恩門左門外陞輿還
  行宫執事官恭請
  神位還御寢室衆皆退若遇慶典
  躬行大饗禮
  皇帝御禮服陪祀王公百官咸朝服行禮如儀禮成仍
  由左階降不詣
  明樓前若遣官祭饗於
  隆恩殿承祭官及陪祭執事各官咸朝服將事忌辰素服屆日奉祀官陳設俎豆進祝版内監入殿啟
  寢室神龕禮部贊禮郎預引陪祭官先詣階下東西序立
  祗竢内府官奉安
  神位畢乃引承祭官入
  隆恩門右門升西階就正中拜位立陪祭官各就拜位立承祭官上香升降均由西階出入殿右門祝帛送燎避立西旁餘行禮儀節均與
  親饗同禮成内府奉祀官恭奉
  神位還御承祭官及各官出易素服竢徹饌畢闔門承祭
  官立
  隆恩門外左階上西面各官序立階下東西舉哀各退
  冬至暨
  慶典祭畢不舉哀
  皇帝時巡
  盛京袛謁
  祖陵儀先期
  命下徧布諸司供備啟
  鑾前一日
  皇帝親告於
  奉先殿如儀
  駕發陳
  騎駕鹵簿不作樂在京王公百官常服跪送
  御道所經守土官常服跪迎
  盛京文武官朝服出境迎𠉀朝鮮國王遣其陪臣奉表
  起居
  駕至
  興京恭謁
  永陵
  皇帝素服由
  行宫乗輿出王公百官侍衛三品以上官咸素服從
  皇帝至
  永陵正門之右垣側降輿禮部堂官二人恭導
  皇帝由左門入進
  啟運門左門至
  寶城前立鴻臚寺官引王公於殿左右百官於門外按翼
  序立
  皇帝就拜位率羣臣行三跪九拜禮畢有司設奠几於
  拜位正中
  皇帝詣几前北向跪羣臣皆跪進爵大臣進爵皇帝仰瞻
  四陵各三祭酒每祭行一拜禮畢東立西向舉哀王公百官東西面序立隨行禮舉哀禮畢禮部堂官恭導
  皇帝出至右垣側乗輿還
  行營
  皇太后率
  皇后
  貴妃
  妃
  嬪恭謁
  永陵至
  啟運門前降輿至門下行六肅三跪三拜禮女官設奠几
  進爵
  皇太后北面跪仰瞻
  四陵各三祭酒每祭行一拜禮
  皇后
  貴妃
  妃
  嬪隨行禮畢東嚮舉哀如儀翼日
  皇帝御禮服羣臣咸朝服行大饗禮祭畢易素服入
  陵寢門舉哀乃出是日遣官致祭
  永陵内祔葬之武功郡王恪恭貝勒墓其附近之覺羅等
  祖塋皆遣官往奠及賞賚守
  陵官有差
  駕至
  盛京日恭謁
  福陵至紅門外左門降輿禮部堂官恭導
  皇帝入
  隆恩門至
  寶城前率羣臣行三跪九拜禮有司設奠几進爵大臣進
  
  皇帝詣几前北嚮跪三祭酒每祭行一拜禮畢東立西向舉哀衆皆隨行禮舉哀禮畢禮部堂官恭導
  皇帝出陞輿還
  行營翼日行大饗禮儀與
  永陵同禮畢
  皇帝即往謁
  昭陵翼日行大饗禮均如前儀是日分遣官致祭福陵之
  夀康太妃
  昭陵之
  宸妃
  懿靖大貴妃
  康惠淑妃園寢
  皇太后率
  皇后
  貴妃
  
  嬪恭謁
  福陵
  昭陵於正門之右門内降輿至
  寶城明樓前行禮各祭酒三爵餘儀與謁
  永陵同祀事禮成賞賚守
  陵官及
  盛京官兵各有差越日
  皇帝親臨克勤郡王暨功臣武勲王揚古利信勇公費英東果毅公額亦都墓奠酒其餘親王貝勒及大臣墓皆以次遣官往奠
  陞崇政殿受賀
  鑾輿旋蹕
  盛京各官朝服跪送
  御道所經守土官及在京王公百官朝服跪迎禮成親告于
  奉先殿如儀越日禮部疏請行慶賀禮如儀
  皇后陵祭奠儀恭遇
  皇帝詣
  皇后陵寢
  皇帝乗輿入中門禮部尚書侍郎不導
  享殿左至
  明樓前階下降輿陞階西向坐奠酒扈從王公百官鴻臚寺官引於大門外按翼重行北面行三跪九叩禮
  皇帝奠時行禮舉哀各退恭遇
  皇太后率
  皇后
  妃
  嬪致奠
  皇太后由中門入至
  明樓前降輿西向坐奠酒
  皇后以下降輿行禮如謁各
  陵儀如遇
  皇后忌辰及清明中元冬至嵗暮
  國有慶典遣官致祭於
  享殿是日執事官入殿陳俎豆牲牢於案畢退出司祝奉祝版至殿中門外内監接奉跪安於祝案三叩司祝於門外之左隨行禮内監啟
  寢室神龕尚茶於中門外獻茶内監接奉茶奠於案屆祭時引贊官二人引承祭官就拜位司香内監奉香盤進引贊引承祭官至殿右門引贊官止承祭官入右門引贊趨至中門外左右贊上香畢承祭官出殿右門引贊仍引至拜位行三跪九叩禮初獻内監奠帛獻爵如儀司祝進至中門之左跪内監詣祝案前三叩奉祝版跪授司祝司祝三叩接奉讀畢仍授内監跪安於篚内三叩司祝隨行禮亞獻三獻如初獻儀祝帛送燎内監二人詣案前司祝司帛於門外各行一跪三叩禮内監奉祝授司祝奉帛授司帛咸接以興恭送燎所禮成奉請
  神位還御
  寢室乃徹餘均如各
  陵祭儀
  清明節敷土於
  寶城儀先一日
  陵寢工部官進懸楮錢寶樹一座奉安於
  隆恩殿内東旁嵗暮舁出焚燎取潔土貯筐以竢屆日遣官素服將事贊禮郎二人一人導引一人荷土簣隨行至
  方城前衆皆止遣官荷土循
  明樓西磴道升
  方城至石欄西以土合於一筐恭升
  寶頂跪敷土於正中降以筐授贊禮郎引出易朝服詣隆恩殿致祭如儀若恭遇
  皇帝親詣行禮是日祭前二刻
  皇帝素服禮部尚書太常寺卿導
  駕入
  陵寢左門後扈内大臣隨侍王公大臣二人恭荷土筐從
  
  皇帝進至
  方城前工部尚書侍郎恭進䕶履
  皇帝納履恭荷土簣扈從王公大臣前後翼衛導駕官
  恭導
  皇帝由
  明樓東磴道陞至
  方城石攔東王公大臣以土合於一筐跪進
  皇帝受筐衆皆止
  皇帝奉筐陞
  寶頂跪敷土正中畢降授筐脫履導駕官恭導
  皇帝出
  隆恩門入大次竢奉安
  神位畢行時饗禮
  朔望謁奠
  陵寢儀月朔望日執事人夙興詣
  陵拂拭神龕展幄幔每案陳熟羊一果十有二盤每位爵
  三守
  陵王公大臣及内府掌闗防官將事奉祀禮部贊禮郎前引上香奠獻行三跪九叩禮十月朔唱贊餘不贊畢徹退
  萬夀聖節致祭
  列聖陵儀恭遇
  萬夀聖節守
  陵各王公大臣分詣行禮每案陳果十有二盤每位爵三
  帛一讀祝奠獻唱贊行禮同時饗儀
  列聖誕日詣
  陵上香儀每逢
  列聖誕日奉祀官詣
  陵掃除拂拭陳列酒果上香行三跪九叩禮
  因事告祭
  陵寢儀凡因事祗告
  陵寢遣官各一人將事
  帝
  后同案每案陳果實十二盤羊一每位爵三奠獻讀祝行
  禮與時饗同
  皇子謁
  陵儀凡
  皇子奉
  命祗謁
  陵寢至下馬碑降輿馬奉祭祀禮部官導引至
  隆恩門外升左階行三跪九叩禮不贊畢立門東西面舉哀不奠酒哀止引退如來儀若展謁於
  陵寢門外禮部官引至
  隆恩右門止内務府奉祝官導引
  皇子入至
  陵寢右門外行禮西立東向舉哀祭
  陵日
  皇子朝服由
  隆恩門右門進至階上虚中位於左行禮陳設贊引奠
  獻如遣官時饗儀
  親王以下恭謁
  陵寢儀凡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宗室公謁
  陵奉祀禮部官引詣
  隆恩門階上按左右翼行三跪九叩禮不贊王公有生母
  
  妃園寢内者行禮畢内府官引由左右門生母墓在左由左在右由右進琉璃花門至墓前月臺上設奠几内府官進爵祭酒舉哀行禮如儀
  公主
  皇子福晉謁
  陵儀是日啟
  陵寢門公主福晉至下輿處下輿本
  陵女官二人導引由神道西進
  隆恩門右門至
  陵寢門外虚中位於右旁行六肅三跪三叩禮退立門西
  東向舉哀畢女官仍由原路引出至
  妃園寢於琉璃花門外行禮畢女官引進至墓前月臺上設奠几女官進爵祭酒舉哀行禮如儀羣臣恭謁
  陵寢儀凡文武三品以上官奉
  命出使道過
  陵寢由奉祀禮部官引至大門外北面行三跪九叩禮不贊遇時祭則入陪祀官之列按翼隨行禮歸時展謁亦如之
  園寢祭奠儀凡
  妃園寢及
  皇太子園寢四時遣官祭奠行二跪六叩禮不贊出入殿左門於階上正中行禮餘讀祝奠獻諸儀節與
  陵寢時饗同







  皇朝文獻通考巻一百五十四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文獻通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