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 (四庫全書本)/卷059
皇朝通典 卷五十九 |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五十九
禮〈軍二〉
親征
〈臣〉等謹按杜典載周禮天子將出征類宜造禡并祭所過山川各條皆屬親征之禮歴代亦未能具舉也伏惟我
朝武烈奮揚薄海震疊
太祖高皇帝親履行陣肇迹拓統
太宗文皇帝征明征服朝鮮
聖祖仁皇帝蕩平朔漠皆
親統六師用彰撻伐
殊勲
偉烈載在
實録
方略昭示萬年兹敬稽
親征之禮著於會典者如告
天及祭
堂子皆類祭遺意告
太廟告
社稷即所謂宜於社而造於禰也至列纛行禮是為禡祭又遣祭道路之神而所過名山大川咸遣官致祭如禮及
凱旋而告至受成儀悉備焉謹次第纂紀如左
崇德元年十二月
太宗文皇帝親統大軍往征朝鮮先期告
天告
廟
頒行軍律令
諭朝鮮官民人等在城在野傾心歸服者即同内地臣民
乃分兵為左右翼右翼兵由
東京大路至渾河排列左翼兵由撫順大路排列
聖駕出撫近門設鹵簿吹螺奏樂恭謁
堂子行三跪九拜禮復於
堂子外建立八纛吹螺奏樂行三跪九拜禮畢遂啓行大軍直抵南漢城西駐營朝鮮降服二年正月
太宗文皇帝率從征王貝勒大臣等班師朝鮮國王率羣
臣出王城十里外跪送
太宗文皇帝下馬陞座該王率羣臣行三跪九叩禮賜國王侍坐於
御座之側
賜茶國王起謝畢遣大臣二人送還國
諭親王等各宜嚴束士卒毋得殺降擾民
太宗文皇帝乃於軍中率諸王貝子羣臣以班師祭旗纛
行禮沿途各地方官率衆逺迎跪候
聖駕過隨大軍後至
駐營處
賜各官遙坐遣大臣
賜酒次日
駕發時地方官員進獻牛米等物率軍民道旁跪送留
盛京鄭親王等於齎奏賀表後豫至
盛京城二十里外除道設黃幄在
盛京王貝子文武羣臣及土黙特鄂爾多斯蒙古呼爾哈部長等皆前期祗竢
聖駕將臨離營五里許跪迎道左候過隨行
太宗文皇帝入黃幄陞座王等率衆排班贊禮官贊王等奉表跪進國史院大學士接表跪宣畢王等率衆行三跪九叩禮乃大燕燕畢起行至
盛京日恭謁
堂子行禮由懷逺門入還
清寧宫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
聖祖仁皇帝以厄魯特噶爾丹悖天虐衆侵掠喀爾喀諸部落宜乗時剪滅輯寧疆圉遣發大兵分道並進
躬統六師由中道聲罪致討令欽天監擇吉啓行前期三
日分遣官祗告
天
地
宗廟
社稷
太嵗
頒行軍律令至日遣官致祭
道路
火礮之神鑾儀衛陳鹵簿自
午門至
堂子不從征王貝勒貝子公等於
午門前齊集候
聖駕出跪接隨行從征王貝勒貝子公等於外金水橋齊集候過隨往行禮八旗鳴𫎇古畫角軍士每旗四名八旗吹海螺䕶軍每旗二十五名排列於
堂子街門外八旗䕶軍火器營䕶軍㕘領各八人咸蟒袍
補服持纛排列於
堂子内門之外至吉時
聖祖仁皇帝出宫
午門鳴鐘不作樂至御河橋鳴角吹螺進
堂子街門螺角止禮部堂官恭導就位行三跪九拜禮諸王大臣侍衛等依次序立隨行禮禮畢螺角齊鳴禮部堂官恭導至内門外致禮於
旗纛之神畢螺角止鹵簿自
堂子設至郭外
聖駕出照常作樂由安定門街出德勝門八旗䕶軍分翼陳列先列鳥鎗䕶軍次鳥鎗驍騎出征
皇子王等旗纛䕶衛各於本旗䕶軍之中排列其各旗鳥鎗䕶軍之下列滿洲礮兵次漢軍礮兵次漢軍火器營兵
聖駕出郭三舉礮
聖祖仁皇帝至陳兵處官兵皆於馬上俯伏候過方起其不隨征王以下有頂帶文武官以上咸蟒袍補服過大軍排列之前分翼跪送並令八旗官兵肅清道路嚴禁僕從馬匹喧雜之聲候
聖駕過官兵各整隊伍相隨進發至駐營處前鋒軍過御營前駐劄為二營八旗䕶軍及驍騎列為十六營火器營兵隨礮兵丁礮手棉甲兵列為四營部院堂司官員筆帖式等列為一營左翼察哈爾兵列為二營緑旗兵各為一營
御營網城内建刁斗設巡警二十一處每處以旗員一人内府䕶軍及執事人十名守衛網城三門每門以䕶軍及執事人十名守衛外營安設巡警八處每處以旗員一人侍衛鑾儀衛官執事人共十名守衛外營四門共以䕶軍執事人四十名守衛馬匹牧場於鑲黃等三旗每旗以旗員一人侍衛鑾儀衛官執事人共三十名守之大軍分兩路出口並分翼牧馬前路牧馬路左必留路右以待後路之牧所過城池村舍嚴禁馳騁騷擾輜重出口皆按序結隊而行至居庸關及獨石口並遣官祭
山川之神師次青城雨雪交作至駐營處
聖祖仁皇帝御雨具佇立曠野竢軍士結營畢始入
行營各營舉炊然後
進膳復
賜網城内帳房食物柴炭以給重車後至者
駐蹕噶爾圖遇雨雪遣大學士致祭
風雨山川之神風止雪霽自出卡倫後無水之地甘泉湧出不毛之土豐草茂生因復遣大學士祭告
風雨暨域外
山河川澤之神凡軍中斥堠哨望
聖駕親行巡察申定軍伍常
御旌門令諸將士乗騎徐進以次簡閱至西巴臺遣使齎敕往諭噶爾丹大軍進至庫庫車爾前遣去使臣還奏得
噶爾丹所在實音
躬率前鋒兵進發次八旗前鋒兵次緑旗兵居鹿角之中次左右翼八旗漢軍火礮鳥鎗兵次八旗滿洲兵馬上䭾載大礮其鹿角後頭隊兵前列各旗内鳥鎗䕶軍次列䕶軍次列鳥鎗驍騎二隊兵亦照前隊排列兩翼援兵每旗子母礮令滿洲鳥鎗驍騎兼管此後三旗内大臣侍衛等率黃龍大纛行
皇子諸王等各在纛前行内務府兵執事人等部院官及䝉古兵皆按列行噶爾丹知
聖駕親臨登北孟納爾山望見
六師驚遁
聖駕至克嚕倫河時已竄去數日盡棄鎧甲器械廬帳老
弱於塗
命大學士祭
河神復率前軍追至拖諾分兵平北大將軍追躡五月
聖祖仁皇帝自克哷和朔統軍
回鑾内外諸王大臣文武各官於
行宫東門跪奏厄魯特震驚
天威望風逃竄大功已成請行慶賀禮奉
㫖朕預料噶爾丹必遁已密諭西路大兵截其歸路信息不久即至姑竢之
聖駕駐蹕拖陵撫逺大將軍奏報祗遵
廟算大破賊於昭莫多之地捷音至
聖祖仁皇帝出行營南門外設香案率
皇子諸王及䝉古王台吉等謝
天行三跪九拜禮入
行營大學士等進賀捷表文
皇子在黃幔城内内外王公文武各官在黃幔城外三跪九叩行慶賀禮至錫喇布哩圖前留牧卡倫之䝉古王等恭迎
聖駕在
行宫前三跪九叩行慶賀禮喀爾喀扎薩克等及衆台吉之妻並攜所屬男婦齊集
行宫東門跪奏噶爾丹恃其强悍䖍劉我輩已極今
皇帝從天而降滅此兇寇救我喀爾喀通國之患恭謝皇帝再造之恩懇請仰瞻
天顔奏入
命以次引入黃幔城進見衆皆叩首齊呼
萬嵗
賜茶出復遣官
賜燕並賚銀幣衣服有差自後每日王貝勒台吉等來迎
行慶賀禮於
行宫外燕賚皆同其有名喇嘛及王貝勒母福晉等挈羣來迎貢獻駝馬牛羊無算
聖駕行時羅拜道旁絡繹不絶附近衆扎薩克及牧塲𫎇古率妻子迎獻酒漿酥酪者沿途環擁
命以所獻分頒
皇子諸王大臣侍衛凡執事以及僕從均得沾溉六月在京
皇子諸王大臣等奉表稱賀
聖駕至獨石口城中居民及二三百里居民列香案懽呼
叩首是日在京
皇子諸王大臣來迎
駐蹕懷來縣時地方稍旱
駕甫至即沛甘霖百姓踴躍跪叩
駕發清河設鹵簿在京
皇子王公文武羣臣咸蟒袍補服於郭外五里道旁跪迎八旗䕶軍驍騎步軍近
京紳士商民耆老男婦焚香懸綵扶攜跪迎
命前驅勿警蹕環集者數萬人懽聲雷動
聖駕由德勝門入鹵簿大駕自土城關設至
堂子遵
㫖停排旗纛畫角作樂前導禮部堂官恭導詣
堂子就拜位行三跪九拜禮禮成鹵簿大駕自
堂子設至
午門
聖祖仁皇帝還宫是年九月噶爾丹敗遁後收集散亡復
圖侵掠大將軍報至
聖祖仁皇帝親巡北邊經理機務
諭朕出塞試鷹當減從而往諸色人等不得告請從行其部院官照秋圍例從少出欽天監擇定軍行日期左翼於十七日起程右翼於十八日起程至十九日
聖祖仁皇帝駕發京城十月至白塔向歸化城設鹵簿該副都統等率官兵來迎老少男婦皆執香擁集路旁跪接其城中大喇嘛等率其屬排列旛幢作樂迎拜
聖駕於南關駐營四方來朝之蒙古王與福晉等及兵民喇嘛各進獻駝馬牛羊食物自歸化城
駐蹕赫圖爾根之南前西路戰勝之右衛官兵皆至聖祖仁皇帝親臨賜食引官兵皆令近前坐遍
賜之雖僕從無遺次日復
賜官兵衣銀食物坐馬遣諸
皇子至右衛軍營重
賜茶酒又徹
御膳分賜官兵十一月至湖灘河朔渡河
幸鄂爾多斯地是時河水未凍獨於渡處數里結為堅冰車馬坦行駐營時該王貝勒貝子公及其母福晉等悉來朝覲貢獻駝馬諸物自是
聖駕由河岸而行厄魯特人來降者絡繹不絶噶爾丹知
部曲潰散遣使納欵復頒
敕諭遣使齎往招撫乃自棟斯垓統軍
回鑾十二月
聖駕由德勝門進
神武門
還宫三十六年二月
聖祖仁皇帝三舉北征仍分兩路出師
聖駕巡晉及秦就近調遣二月初六日啓行陳設鹵簿由
神武門出德勝門經過地方凡遇
帝王陵寢先賢墳墓名山大川皆遣官致祭
駐蹕保德州遣官祭
黃河之神
聖駕至橫城復遣大學士祭
黃河之神遣
皇子祭故將軍之有功疆圉者其前次寧夏陣亡官兵照例遣官奠醊口外王貝勒台吉等先傳
諭㫖止其請安進貢各地方大員止許單身至黃河兩岸迎接其餘兵丁止於近城地方排列迎接免其披執時哈密已擒逆子俘送軍前青海八台吉懇請來朝厄魯特之部長宰桑等皆納款求降朔漠蕩平
聖祖仁皇帝以六師大捷於
行營外設香案率
皇子諸王文武羣臣謝
天行三跪九拜禮畢回行營羣臣在外行慶賀禮班師由邊外凱旋外藩𫎇古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及其母福晉夫人等率衆進獻迎賀者所至無虚日
聖駕至清河大設鹵簿
皇子王公在京文武百官咸蟒袍補服出郭外跪迎道旁八旗䕶軍驍騎步軍及
京城附近紳士農賈耆老設香案沿門結綵各執香跪迎
聖駕由德勝門入詣
堂子行禮畢由
午門還宫禮部奏請舉行慶典遣官祗祭
天
地
宗廟
社稷
永陵
福陵
昭陵
暫安奉殿
孝陵
皇后陵寢及
太嵗
旗纛
礟神
嶽鎮海瀆
帝王陵寢
先師闕里欽天監諏吉日
御殿受賀
皇子王公文武百官進表慶賀直省文武官員咸恭進慶賀表文是日
頒詔天下復
允羣臣所請宣付史館編集平定朔漠方略
御筆勒銘磨崖刻石於察罕齊老拖諾昭莫多及狼居胥山並建碑太學垂文紀勲昭示萬世儀具
大清通禮
命將出征
〈臣〉等謹按杜典有命將出征一條今仍其例敬考
大清會典所載
命將出征各條及乾隆十四年
諭藏經略印一大將軍將軍印各七於
皇史宬遇有應用具奏請給蕆事仍舊收貯以示昭信宣武之道其儀制彚具於篇
崇德元年
太宗文皇帝
命多羅武英郡王貝勒貝子等率諸大臣官兵出征䝉古親臨送出撫近門設鹵簿詣
堂子行禮又於
堂子外列䕶軍八纛行三跪九拜禮畢
親送至演武場誡諭遣行是年
命和碩睿親王和碩豫親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率大軍
出征䝉古分兩翼前後啓行至日
上親率出師諸王貝勒貝子大臣出撫近門謁
堂子吹螺鳴角行三跪九拜禮外列八纛復吹螺行禮畢上親送出師諸王等至演武場
上陞御座召諸王貝勒貝子大臣等近前誡諭諸王等率
兵聲礮三啓行
聖駕入地載門還宫
順治元年
世祖章皇帝命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衮代統大軍往定
中原授奉命大將軍印
錫以御用纛葢一切便宜從事前期詣
堂子奏樂行禮又陳列八纛行禮畢大軍聲礮啓行是年命和碩英親王為靖逺大將軍往征流寇賜之以敕是日鹵簿大駕全設於
午門外設
御座張黃幄於
皇極門丹陛上以所頒
敕印陳設簷下東旁黃案上王以下文武各官咸盛服齊
集候
聖駕出衆皆跪
世祖章皇帝御門陞座大將軍率出征官員皆進詣拜位
跪内院大臣奉滿洲䝉古漢字三體
敕書次第宣畢奉
敕印授大將軍王及出征各官行三跪九叩禮畢退啓行世祖章皇帝還宫衆跪候
聖駕過皆退五年
命都統為征南大將軍統兵征討江西賜之以
敕是年又
命固山貝子為平西大將軍討陜西叛回賜
敕均如元年儀十三年定
命大將軍出征禮諸王貝勒貝子公於出師前一日將例
賞衣服馬匹弓刀等物於
午門前頒給領賞畢出征䕶軍校驍騎校等官以上詣
御前
諭行師方略
賜燕及出師日出征各官咸征服候於
午門外是日鹵簿全設不出征諸王貝勒貝子公咸朝服集
太和殿丹陛上文武各官咸朝服集
太和殿丹墀内分班序立頒給大將軍
敕印設於
太和殿内東旁黃案上候
聖駕御殿大將軍近前跪領
敕印畢率出征官弁行三跪九叩禮禮成
賜茶遣行
康熙十三年正月
命多羅順承郡王為寧南靖寇大將軍帥師之湖廣都統為安西將軍帥師之四川是日鹵簿大駕照常陳設出征王及各官咸征服齊集
午門外王以下文武各官咸蟒袍補服於常朝處分翼齊集内閣大臣設所頒
敕印於
太和殿外東旁黃案上鴻臚寺官引王貝勒貝子公等至
太和殿丹陛上文武各官在丹墀内分翼序立次引出征王至丹陛上各官至丹墀内儀仗末序立禮部堂官奏請
御殿
陞座出征王及各官跪大學士奉
敕印授王王跪受轉授從征内閣官行三跪九叩禮畢鴻
臚寺官引王貝勒貝子公等進
太和殿内都統以下營總以上在丹陛上㕘領等官在八旗班首分翼序立
賜茶畢
御中和殿鹵簿大駕嚮
堂子排設出征王及諸王貝勒等在金水橋文武各官在午門外常朝處貝子公鎮國將軍都統尚書等官及出征輔國將軍都統䕶軍統領副都統在
長安左門外均分翼序立禮部堂官奏請恭詣
堂子行禮王以下各官候
聖駕至跪送出征王及諸王貝勒都統尚書等官出征副
都統以上各官咸隨至
堂子禮部堂官恭導就位行禮王公大臣咸依次序立聖祖仁皇帝行三跪九拜禮王等均隨行禮興次吹螺於
兵部所設纛前行三跪九拜禮
聖駕出樂作進
長安左門至
天安門外橋前鹵簿大駕嚮内陳設樂暫止
聖駕出長安右門外送行出征王以下副都統以上咸佩
弓矢上馬隨行至
駐馬處出征王疾馬趨過啓行
聖駕還宫樂作
午門外齊集各官跪迎候過皆退出征王及各官行至列兵處禮部預設祖帳光禄寺備茶内大臣禮兵二部堂官奉茶飲畢鴻臚寺官導引望
闕謝
恩禮成啓行是年八月
命王貝勒為大將軍將軍領兵出征湖廣不詣
堂子行禮不
親送大將軍等出
午門遣親王内大臣出
長安右門往送餘儀皆同十月
命和碩簡親王為揚威大將軍帥師之江寧和碩安親王
為定逺平寇大將軍帥師之廣東
聖祖仁皇帝御太和殿賜以
敕印詣
堂子行禮拜纛還出
長安右門送之行十四年三月
命多羅信郡王為撫逺大將軍大學士為副將軍往征察
哈爾布爾尼二十九年
命和碩裕親王為撫逺大將軍以
皇子為副
聖祖仁皇帝御太和門大學士二人一奉
敕一奉印授王王跪受畢
聖駕出東直門視大將軍王等啓行三十五年
命領侍衛内大臣安北將軍伯為撫逺大將軍統西路大兵出征厄魯特噶爾丹令先自歸化城乗驛速赴
京師至日大
頒燕賚
聖祖仁皇帝御太和門陞座内大臣大學士等列坐兩旁其出兵運米大臣官員按旗分坐於金水橋北之左緑旗提督總兵官等坐於金水橋北之右䕶軍㕘領䕶軍校䕶軍等亦分左右按旗坐於橋南効力官員鳥鎗驍騎火器營兵礮手等依次坐於
午門外作樂陳百戲
命大將軍進至
御座前
親賜以巵酒大將軍跪受退至階叩首飲都統大臣等均
以次進前
親賜巵酒副都統等亦近前侍衛賜酒自㕘領以下䕶軍校以上皆十人一班進至階上跪飲又
命部院内務府大臣及侍衛等徧視衆軍士飲畢賜與燕大臣等
御用蟒幣有差其官員及䕶軍等
賜幣有差營兵礮手等均
賜布畢大將軍率衆官兵進前謝
恩同叩首出遣大學士授大將軍
敕印令自京復赴歸化城擇吉啓行五十七年
聖祖仁皇帝命將進𠞰䇿妄阿喇布坦大兵起程前期設鹵簿率出征之王等以下咸征服其不出征之王公以下俱蟒袍補服以從
聖祖仁皇帝親詣
堂子行禮次鳴角拜纛禮成
還宫是日撫逺大將軍王率兵起程
命内閣大臣頒給大將軍
敕印於
太和殿其出征之王貝子公等以下咸征服齊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貝勒貝子公並二品以上大臣等咸蟒袍補服齊集
午門外大將軍上殿跪受
敕印謝
恩行禮畢隨
敕印出
午門乗騎出
天安門由德勝門前往諸王貝勒貝子公等並二品以上大臣送至列兵處大將軍望
闕謝
恩畢肅隊啓行
雍正七年定
命將出師之前日遣官行告
廟禮啓行之日遣官祗告
奉先殿其祝文均由翰林院撰擬又定
命將出師授大將軍
敕印拜纛儀又定
命使齎送
敕印大將軍於軍中恭受儀先期内閣將應行開列大臣
恭請
欽命正使一人副使一人齎送
敕印諏吉遣往是日鹵簿大駕全設正使副使咸征衣王以下文武各官咸蟒袍補服齊集内閣設頒給
敕印於
太和殿内東旁黃案上鴻臚寺官引王以下公以上至
太和殿丹陛上文武各官在丹墀内序立次引齎送
敕印官於丹墀鹵簿下序立禮部堂官奏請
御殿鴻臚寺官引齎送
敕印正使副使至拜位行三跪九叩禮畢引至丹陛上北
面跪大學士二人一奉
敕授正使一奉印授副使次第恭受訖興恭奉
敕印由左階降
聖駕還宫
敕印將至軍中大將軍恭受行禮如儀〈詳見通禮〉九年命撫逺大將軍出征準噶爾以内閣學士隨印遣中書翰
林院筆帖式等隨征臨行
世宗憲皇帝遣官祗告
奉先殿又遣官祭纛於德勝門
乾隆十三年
命大學士忠勇公傅恒為經略統領大兵征討金川擇
吉於十一月初三日出師前期
賜食於瀛臺十月二十七日
授敕印經略大學士跪受出征大臣官員咸蟒袍補服
行禮出師之日仍征衣隨
皇帝先詣
堂子鳴角吹螺行禮次祭纛畢
駕至長安左門外
御黃幄陞座親賜經略巵酒遂啓行出阜成門至設祖
帳處
欽命大學士率侍衛等為經略及出征大臣官員奉茶
飲畢望
闕謝
恩如儀十四年定
命將之儀三一曰授
敕印經略大將軍出師
皇帝臨軒王公文武百官朝服侍班頒給
敕印於
太和殿經略大將軍率隨征諸將於丹陛上跪受
敕印行禮如儀二曰祓社經略大將軍出師先期祗告
奉先殿啓行之日
皇帝親率經略大將軍諸王貝勒貝子及隨征諸將詣
堂子行禮鳴角吹螺祭纛於門三曰祖道經略大將軍啓
行
鑾輿親餞於
長安門外
賜巵酒屬櫜鞬乗馬文武大臣承
詔送至郊外有司具祖帳及燕禮部兵部堂官奉經略
大將軍茶望
闕謝
恩乃行〈凡經略與大將軍並設者禮同後仿此〉又定徂征之儀二一曰整
旅經略大將軍前隊應列
上賜軍械次令箭十二次
敕印䕶
敕印官内閣學士一人隨行經略大將軍騎後建大纛㕘贊大臣及户部司官一人兵部司官一人刑部司官一人記室官四人内閣中書二人翰林院筆帖式二人及侍衛等均隨纛行若䝉古地方並用理藩院官一人次標旗十二大隊軍旅殿一曰守土官相見經略大將軍所過地方守土官將軍督撫蟒袍補服出郭迎候文官司道以下咸蟒袍補服武官總兵以下咸披執率弁兵列陣跪道迎接提督副都統近前問安經略大將軍升官㕔正坐將軍督撫旁坐文官司道以下武官提督副都統以下行庭㕘禮至啓行時將軍督撫以下各官候送如前儀又定專閫之儀三一曰封章拜
詔凡封奏記室官恭奉奏函安設帳中所設案上經略大將軍行三跪九叩禮畢兵部官恭奉奏函由中道出授臺站官齎馳若
詔書至營經略大將軍出營恭候兵部官接受黃篋安設帳中所設案上經略大將軍行三跪九叩禮受篋啓閱一曰升帳接屬凡軍營設大幕議事時經略大將軍正坐㕘贊大臣及一品官咸僉坐有問則起立㕘贊出入經略大將軍起立不迎送提鎮等官稟事由傳宣官轉達令入則引進令坐則向上僉坐每月吉及逢五逢十常㕘之期㕘贊大臣等官入幕按品列坐待茶凡㕘贊大臣一品大臣於營門内下馬餘官於營門外下馬一曰簡閲凡簡閱營伍經略大將軍啓行守營各大臣及官兵離營里許候送頭隊齎
敕印前行十二標旗隨後周巡各提鎮等官屯營處所每至一營官兵皆離營一里外整隊列陣迎候經略大將軍閲過提鎮等率所屬官兵隨行離本汛乃止
凱旋郊勞
〈臣〉等謹按
國朝定制凡出征有功凱旋至
京師
命廷臣以茶酒出郭迎勞其有擒賊滅冦立勲尤大者皇帝親行郊勞并令成功將領行抱膝跪見禮以示優
異典禮至為崇鉅兹敬稽
國史所載次第詳著於篇
崇德元年和碩睿親王豫親王貝勒貝子等征𫎇古大兵凱旋
太宗文皇帝率王貝勒貝子公等及文武各官出城十里外迎勞其出征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至以次排列設八纛吹螺作樂
太宗文皇帝率衆拜
天行三跪九拜禮畢
御黃幄陞座出征王貝勒等跪進獻捷表文大學士接表
奉至
御前跪讀畢行三跪九叩禮
諭出征王貝勒大臣等近前行禮王等以次趨至御前一跪三叩畢
賜坐王貝勒近
御座右坐貝子公大臣等及有功將士皆序次在右坐大
設燕
上親賜出征王及貝勒貝子公大臣等酒燕畢謝恩及至京
上躬率凱旋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謁
堂子行三跪九拜禮成
聖駕還宫衆皆退
順治二年定國大將軍和碩豫親王自江南班師還京
世祖章皇帝出正陽門於南苑北迎勞陳設大纛十作樂
率諸王貝勒文武百官拜
天行三跪九拜禮畢
御黄幄諸王列侍左右大將軍和碩豫親王及出師王貝勒各官朝見行三跪九叩禮和碩豫親王起近前跪行謁見禮投誠諸王亦行禮分坐
賜茶畢
還宫十三年定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凱旋遣王貝勒貝子公等一人或大臣出城迎勞禮部備茶酒同往到京次日在京王以下各官咸朝服齊集凱旋將軍等各具盛服候
御殿行三跪九叩禮復以次詣
御前行禮畢
賜燕凡兵丁曾在陣前先登効力者均令與燕於各該管
官後序立
康熙元年撫逺大將軍多羅信郡王等征滅察哈爾班師凱旋
聖祖仁皇帝率王公大臣迎勞於
南苑之大紅門至京
聖祖仁皇帝率王公大臣及凱旋王大臣等詣
堂子行禮
還宫十九年三月
聖祖仁皇帝以定逺平冦大將軍和碩安親王自湖廣凱
旋
命議定郊勞禮儀屆日
上率在京諸王公滿漢大臣出郊迎勞
駐蹕蘆溝橋次日
上自駐蹕所率諸王大臣等迎凱旋大軍於二十里外大軍既至率出迎諸王大臣及凱旋王大臣官員等拜
天畢
御黃幄大將軍和碩安親王率凱旋將士行禮次投誠將
軍杜興珠行禮
詔王近前
親起抱見命近
御座左側坐諸大臣依次列坐其行間効力軍士亦依次
列坐
賜茶畢
還宫九月大將軍和碩康親王自福建凱旋
聖祖仁皇帝出郊迎勞儀同二十年十月
聖祖仁皇帝以雲南報捷詣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奏聞行禮王以下文武各官集
乾清門行慶賀禮
聖祖仁皇帝詣
孝陵
躬行昭告是年十二月滇逆蕩平遣官祗告
天
地
太廟
社稷二十一年定逺平冦大將軍貝子征南大將軍都
統等自雲南凱旋
聖祖仁皇帝親至蘆溝橋迎勞是日鹵簿大駕全設王等常服於常朝處齊集都統滿大學士尚書子副都統侍郎男等官以上常服於
長安右門内齊集文武各官朝服於
午門外齊集禮部堂官奏
聞鳴鐘作樂王以下文武各官咸於各齊集處跪候駕過王以下侍郎男以上隨行
聖駕由
長安右門出宣武門漢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官預赴行宫咸蟒袍補服
聖駕至跪迎至蘆溝橋
行宫
駐蹕次日黎明禮部堂官奏請
陞輿王大臣侍衛咸蟒袍補服齊集
行宫前隨行
聖駕至紅柱處鳴角吹螺鴻臚寺官引凱旋大將軍各官於紅柱内跪漢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官於紅柱外跪候過禮部堂官恭導詣纛前立
聖祖仁皇帝率王以下各官凱旋大將軍以下各官拜天行三跪九拜禮畢
御黃幄陞座螺角止鴻臚寺官引王公百官於各翼幄下序立引凱旋大將軍及各官排班行三跪九叩禮畢
賜坐各行一跪一叩禮大將軍及各官於各翼班首坐其
有功兵丁在各官班後坐
賜茶畢謝
恩禮部堂官奏禮成
聖駕出黃幄吹螺候過螺止
回鑾樂作
午門外齊集各官跪候
聖駕還宫樂止衆皆退三十五年撫逺大將軍伯大破厄魯特噶爾丹於昭莫多之地凱旋後留駐斥堠是嵗冬
巡狩至鄂爾多斯有
㫖著大將軍伯自軍中乗驛前來將至
命皇子往迎
聖駕出黃幔城大將軍伯趨進跪請
聖安乃召入黃幔城
賜坐
賜茶遂扈從於湖灘河朔之南
賜大將軍伯
御佩櫜鞬弓矢復遣還軍
雍正二年平定青海
世宗憲皇帝御殿受賀如儀
乾隆十四年平定金川經略大學士忠勇公傅恒凱旋還京
皇上命王公大臣迎勞經略於阜成門外至日御殿王公文武百官朝服侍班經略大學士忠勇公率
凱旋諸臣咸朝服至丹陛上謝
恩行三跪九叩禮翼日
賜經略及出征大臣官員將士燕於
瀛臺
頒賞有差王大臣等奏請
御殿受賀奉
㫖統於恭上
皇太后徽號舉行是年議准凱旋禮一曰告成之儀經略
大將軍奏凱功成應祭告
天
地
廟
社
陵寢釋奠於
先師孔子勒碑太學並
命儒臣輯平定方略以垂奕禩一曰勞師之儀經略大
將軍克捷師旅將入城應
遣廷臣出郊迎勞
上臨軒經略大將軍還朝率凱旋文武諸臣咸朝服於
丹陛上謝
恩行禮恭繳
敕印如受
敕儀翼日
賜燕經略大將軍及凱旋大臣官員將士咸與燕王公滿漢大臣陪燕禮成經略大將軍及隨征大臣並官弁等所立功勲由兵部考覈議叙爵賞各有差二十五年平定回部定邊將軍武毅謀勇公兆惠等凱旋回京
皇上駐蹕黄新莊親行郊勞是日
法駕鹵簿全設在京王公民公侯伯大學士尚書都統子侍郎副都統男等官預至郊勞處分翼排班候隨行禮滿漢三品以下文武官員咸蟒袍補服於
行宫前齊集設黃幄
御座於郊勞處正中南嚮兩翼設青幕各八東西向築臺於黃幄正南臺上設凱旋纛於左右設拜褥於臺上正中設下馬紅柱東西各一樂部設鐃歌樂於臺左右設凱歌樂於
御道左右設鳴螺軍士按翼於臺左右屆時禮部堂官
奏請
上御龍袍衮服乗輿出行宫三品以下滿漢文武官員
跪送
駕至郊勞處軍士鳴螺鐃歌樂作鴻臚寺官引將軍及從征大臣官員兵丁咸甲胄於紅柱外跪
駕至恭請
聖安
上於鋪椶薦處降輿禮部堂官恭導
上陞臺上拜位立鴻臚寺官引將軍從征大臣及從征官員在西班引王公滿漢大學士文武大臣在東班咸向上立
上拜
天行三跪九拜禮將軍及王公以下各官均隨行禮畢禮
部堂官恭導
上御黃幄陞座鴻臚寺官引王公滿漢大臣於東班幕下排立引將軍及從征大臣官員兵丁排班行三跪九叩禮畢候
㫖將軍大臣行抱見禮鴻臚寺官引將軍大臣等於西班青幕下立次引回部人等排班行三跪九叩禮畢
賜坐凱旋將軍大臣官及回部人等在西班青幕下坐有功兵丁各隨後坐王公滿漢大臣在東班青幕下坐各行一跪一叩禮
賜茶各於坐次跪行一叩禮禮部堂官奏禮成
上出黃幄乗騎鐃歌鳴螺咸止馬上凱歌樂作奏鬯皇
威之章在鹵簿前行凱歌樂隨
駕左右行至黃新莊
宫門外排立將軍王公滿漢文武大臣及從征官員咸從三品以下滿漢文武官員於
行宫前跪迎如初儀
駕還行宫凱歌樂止衆皆退四十一年四月平定兩金川將軍誠謀英勇公阿桂等凱旋恭遇
皇上巡幸山左詣
闕里告成
回鑾行郊勞禮奉
諭朕於本月二十七日由黄新莊行宫御龍袍衮服乗十六人金漆亮轎用騎駕鹵簿導至郊勞臺其大駕鹵簿即於郊勞處排設所有隨從之王公大臣俱穿蟒袍補褂禮成後仍乗十六人金漆亮轎騎駕鹵簿及鐃歌樂導至行宫用膳更行衣隨從大臣官員及凱旋之將軍大臣官員等亦俱更換行衣隨從朕由行宫乗八人轎至趙興店頭分尖營換車所有二分尖營著移設於廣寧門關廂外其騎駕鹵簿即先赴彼處豫備朕至二分尖營後仍乗八人轎用騎駕鹵簿導行進宫大駕鹵簿宫内無庸再設是日凱旋定西將軍副將軍等及隨征大臣官員兵丁俱甲胄跪迎
上登壇拜
天行三跪九拜禮將軍等及王公以下各官俱隨行禮上御黃幄將軍等及王公以下各官行禮畢將軍等趨
進
御座前行抱見禮
上慰勞有差
賜坐
賜茶禮成
駕還
行宫凡凱旋儀具
大清通禮
受降
天聰七年孔有德耿仲明率部下自皮島航海來歸
太宗文皇帝賞馬二千餘匹陸續接應並備設供帳令暫
駐
東京休息從容來見勿致勞頓既至預設黃幄於渾河岸
太宗文皇帝陞黃幄
御座孔有德耿仲明率各官以次序立二人行朝見禮畢
復近
御座前叩頭抱膝見次各官行三跪九叩禮乃大燕以金
巵酌酒
親賜之燕畢各賜蟒袍貂裘鞍馬弓矢等物封孔有德為都元帥耿仲明為總兵官崇德元年大封諸王時封孔有德為恭順王耿仲明為懷順王二年
太宗文皇帝
命致書切責朝鮮國王並齎
敕文往諭朝鮮國王服罪請降於是禮臣擇漢江東岸築
壇設黃幄
聖駕出御營奏樂渡江登壇設鹵簿如常儀朝鮮國王率文武羣臣歩行來朝遣官一人迎於一里外引至儀仗下
太宗文皇帝降座率朝鮮國王及羣臣對
天行三跪九拜禮還座該王率羣臣伏地請罪行三跪九
叩禮畢
命該王班次坐於左翼和碩親王之上朝鮮王長子坐於左翼貝勒之下次子三子坐於右翼貝勒之下乃
賜燕盡還其俘
賜該王王妃及三子大臣貂裘等物率衆謝
恩畢
聖駕還御營
康熙三十五年
聖祖仁皇帝駐蹕中拖陵撫逺大將軍費揚古奏報𠞰滅
噶爾丹於昭莫多之地遂
命安插厄魯特降人於邊外
諭駐扎歸化城安郡王等著往阿巴該西喇穆楞之斥堠於大兵進斥堠之前暫行駐扎如有厄魯特潰散逃竄來投降者令其收受又
諭歸化城留大臣一人受厄魯特降人完其夫婦給其衣食如有厄魯特降人分上人下人各給以白金皮衣有差是年厄魯特降人丹巴哈什哈等一百六十口及大將軍送到伊家人一百六十一口均令於張家口外居住其所需衣服食褥著於張家口司官處支領噶爾丹降人憨都等二百四十三口一同暫居張家口外應給口糧仍以張家口倉中所貯米計口頒發又安郡王解到降人厄魯特綽克圖巴圖爾唐古特宰桑等所屬弓箭手一百十有八人喇嘛四人婦女童穉五十四人奉
㫖著給綽克圖巴圖爾唐古特宰桑茶飯衣食帶此兩人赴安郡王所令酌發此次降人於厄魯特内配以䝉古兵收服厄魯特之離散者其厄魯特降人家口著善為防䕶還至張家口外與丹巴哈什哈等一同安插沿途給伊等行糧駐劄後照常給以口糧三十六年滅噶爾
丹有阿喇卜坦等率部衆歸降
諭以德意並加奬賞
乾隆十四年經略大學士忠勇公傅恒平定金川番首莎羅奔等乞命投誠泥首請罪經略奉
詔受降遣命番衆於軍門外除道設壇鋪陳供帳至時經略升帳出征大臣等同至營門莎羅奔等率衆喇嘛及頭人番衆跪迎皆服鮮衣舉香作樂至經略帳下俯伏經略責以抗拒之罪示以
朝廷如天好生之恩皆泥首伏辜畏威懷徳經略遂大
書露布馳告
京師是年定受降之儀凡克捷受降軍營應飛章入告得
㫖允降乃大書露布傳示中外築受降壇於大營之左壇方南向壇以南百歩許樹大旗書奉
詔納降字降者至兵部官率引立旗下經略大將軍出營鼓吹聲礮㕘贊大臣及各官皆隨行兵部官命降者於受降旗旁北向跪匐伏候經略大將軍登壇鼓吹聲礮㕘贊大臣及一品大臣分翼僉坐隊伍將領等官分兩旁肅立其餘官校兵丁分班排列兵部官引降者抵壇前匐伏經略大將軍宣諭
德意訖酌加賞賚軍門鼓吹降者泥首叩謝而退儀具大清通禮
獻俘
雍正二年
命將討平青海解送俘囚至
京師擇日獻俘於
太廟
社稷
乾隆十四年議定獻俘之儀凡出師克捷如雍正二年平定青海之禮以獻俘於
太廟
社稷二十年六月擒獲叛逆巴朗孟克特穆爾並雍正
年間叛逃之羅卜藏丹津獻俘於
太廟
社稷悉如雍正二年之禮十月平定準噶爾擒獲達瓦
齊獻俘行禮亦如之儀具
大清通禮
受俘
康熙三十六年王師大捷哈宻擒厄魯特噶爾丹之子色布騰巴爾珠爾俘獻於
駐蹕之神木縣
聖祖仁皇帝御行營一等侍衛學士以上諸臣侍立解俘將校引色布騰巴爾珠爾入伏地不敢仰視遂遣送
京師遵
㫖拘禁於理藩院仍支給食物旋奉
㫖赦而不誅四十年宥釋授以一等侍衛給之妻室
雍正二年平定青海
世宗憲皇帝御午門受俘是年定獻俘次日行
受俘禮儀注
乾隆十四年定出師克㨗於獻俘次日行受俘禮均如雍正二年之儀二十年六月擒獲巴朗孟克特穆爾羅卜藏丹津以俘來獻
皇上御午門受俘悉如雍正二年議定之禮有赦而不
殺者奉
㫖釋縛交理藩院十月平定準噶爾擒獲達瓦齊皇上御午門受俘行禮宥罪儀與二十年同二十五年
正月平定回部函霍集占之首以獻
皇上御午門受俘馘四十一年四月平定兩金川生擒逆酋索諾木等七人並函送逆酋僧格桑首級獻於
闕下
皇上御午門行受俘禮是年奉
諭禮部等所奏二十八日受俘儀注將軍等應入百官班内在午門前行禮但將軍等於郊勞及凱燕兩次俱有行禮之處受俘時將軍及自軍營回京之在御前乾清門行走者俱著扈從登午門樓不必入班行禮止須令福康安帶領押俘將校等在午門前行禮其儀注具
大清通禮
〈臣〉等謹按杜典有天子諸侯大射鄉射一條蓋據周禮射儀自天子以至卿大夫制咸備焉顧自漢以後其禮久廢間有舉行如唐開元禮宋史禮志明集禮所載大射儀亦徒效其儀節而於游藝觀徳之實意均未有當恭惟我
列聖家法相承世守滿洲舊制肄勤尚射
太宗文皇帝垂諭煌煌
皇上立碑箭亭鐫示子孫典至鉅也意良深也
聖祖仁皇帝神勇天錫於
行圍
閲武之時每
御天弧發無不中一日内射三百一十八凡外藩之隨侍者咸相視慴服以為自來神射所未有又
命大臣侍衛等更番校射按第行賞垂為定制我皇上法
祖肄武毎
幸木蘭行圍
御箭射中虎豹熊羆應即仆者無日無之
記注所書不可勝數嵗時
命射
親御弧矢俾萬衆觀瞻知所效法常於
大西門集近侍諸臣校射
上連發二十矢中十有九是蓋出
聖徳之緒餘而
多能天縱
神明獨擅超絶萬古矣至若侍衛官員每年隨圍必先
期集射
掄其能中鵠者優給路費又
巡幸所至
閲射頒賞並定十五善射之制皆於習勤示惠之中寓序賢選能之意視古射禮為益精矣又豈在虚文縟節之末哉謹闡載大畧其前典所有大射鄉射諸儀從刪節焉
馬政〈馬祭附〉
〈臣〉等謹按杜典有馬政一門旁注馬祭附其所述馬政祗周禮夏官數條而以隋唐馬祭附後凡歴代之沿革得失均未及焉伏考我
朝馬政之善為從古所未有如上都達布遜諾爾達里綱愛大凌河各牧塲則上駟院掌之張家口外左右兩翼各牧塲則太僕寺掌之加以分給䝉古諸部落滋牧者其數共二十萬有竒嵗有孳生隨時増額至於滿漢各營及各省驛遞塘站皆月給馬乾銀各就所在分飼其數亦二十萬有竒均資實用凡皆以時損益立定科條詳見兵典兹不具綴謹仿杜典之例敬稽
欽定大清會典首載上駟院所掌内外諸廏以供御用者政悉具焉蓋即周官校人所謂王馬及十有二閑之制也次太僕寺所掌諸牧塲均齊賞罰之政亦即所謂趣馬贊正良馬之制也次附以禂馬之禮又即甸祝之掌所謂為馬禱無疾者也以杜典條制相合故仍其名焉
國朝定制設上駟院掌在京内廏外廏及邊外各牧塲之政内廏設於
皇城凡
御馬廏一副馬廏一俱隨時增減無定額仗馬廏一馬三十匹川馬廏一無定額公馬廏五馬各二百匹駕車馬騾廏二馬各五十匹騾各五十匹其應差馬三十匹附各廏駝百匹附公馬五廏外廏設於
南苑
御馬内馬〈備 御馬之選及充 皇子乗騎〉廏六無定額其應差巡羣馬附各廏各三十匹⿰河公馬廏一馬二百匹凡
御馬中有不馴者汰入公馬廏
上乗御馬闕以内廏
御馬補内廏
御馬闕以外廏
御馬補外廏
御馬闕簡内馬之良者奏補仗馬及祭
神受釐四色馬闕行取大淩河良馬充補川馬闕行崇文門税務駕車驘闕行户部轉行左右翼税各監督買補駕車馬闕以公馬補公差及應差馬闕彚數行各牧羣總管取補
京城各廏每年於四月朔以公馬四百匹就草張家口外限九月朢回廏先一月奏遣侍衛二人率廏長廏副經理出入
南苑六廏内巡羣馬即於
南苑就草出入期如之内廏駝以五十匹就草上都出入期亦如之内扎薩克𫎇古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及喀爾喀厄魯特青海朝鮮等處嵗貢馬駝由理藩院具奏送上駟院行知掌試
御馬大臣侍衛會同選驗不入選者交理藩院給還入選者行廣儲司如例給賞駝發内廏馬發
南苑六廏牧養又喀爾喀哲卜尊丹巴胡圖克圖嵗貢馬駝陜西岷州衛二十四寺畨僧嵗貢馬均由理藩院咨送發各廏芻秣應管之大臣率本院侍衛詣廏驗試驗
御馬内馬公馬之屬列其等次以
聞乾隆二十二年以後哈薩克巴達克山愛烏罕諸部
先後遣使貢馬其尤者則
御定嘉名餘皆分入各廏每日供直以内廏
御馬四匹齊其毛色具鞍轡列於院門外
駐蹕圓明園以六匹豫備如前每嵗
秋獮豫於春月驅馬至喀喇河屯牧養備用
聖駕啟鑾日以十馬備
上乗御由掌
御馬大臣奏請於
御馬内馬中簡其尤良者以從其需用駕車馬公馬及槖駝之數附疏以
聞由院奏遣卿及侍衛各一人掌
御馬侍衛一人沿途監視支放芻菽凡扈從之尚茶尚膳各執事官役及内監所乗之馬由所司行院如數以公馬撥給回日繳院如不足具數行兵部以八旗官馬撥給遇
皇子公行撥給官役應乗公馬如之每嵗四孟月敬
神各用青白馬二敬畢交會計司變價
皇子分封初祭
神薦以馬婚禮以馬充賞公主下嫁給馬生子彌月以馬充賞設太僕寺掌左右兩翼牧塲之政左翼四旗牧塲在張家口外東北一百四十里拉拉尼敦井右翼四旗牧塲在張家口外西北三百十里齊齊爾罕河各該翼騍馬騸馬遊放其中彼此各有定界不得侵越亦不許私自墾種定為牧課騍馬羣每三年均齊時比原額滋生多者有賞少及缺額者有罰騸馬羣均齊時倒斃少者有賞倒斃多者有罰其馬駒内得調習馴良者進
御廏備用
禂馬之禮順治年間定每嵗春秋二季禱馬於
神第一日早以絳帛繫
御馬鬛尾凡七十匹〈乾隆四年減定三十匹〉晚以青帛送大凌河騸馬羣繫三十匹次日早以絳帛晚以青帛送大淩河牝馬羣繫絳帛者干三百匹青帛者二百七十六匹
日月食救䕶〈直省附〉
〈臣〉等謹按杜典以合朔伐鼓入軍禮蓋以古者救日月太僕贊鼓實夏官之屬也今考
大清會典所載日月食救䕶儀並用伐鼓謹從此例載
於軍禮之後並以直省救䕶儀附焉
順治三年定日月食救䕶儀日食前期由禮部具題在京文武各官均赴禮部救䕶分行直省各官均於本衙門救䕶
康熙七年定月食於太常寺衙門救䕶十四年定日月食歸欽天監職掌前期欽天監推算分秒時刻奏
聞禮部分行直省各官均於本衙門救䕶至期禮部遣司官一人前往觀象臺督同欽天監官測驗所食分秒仍令欽天監奏覆是年定日食集禮部衙門救䕶儀又定月食集太常寺救䕶儀六十年議定閏六月初一日日食欽天監推得
京師
盛京朝鮮日食四分五分餘者救䕶其日食二三分者皆不頒行六十一年奏定本年十一月十五日月食凡無執事之九卿詹事科道等官咸素服前往太常寺行三跪九叩禮不作樂仍擊金鼓救䕶雍正十三年奏定本年九月初一日日食各官素服赴禮部救䕶如儀
乾隆二年奏定日月薄蝕官員齊集祗跪救䕶所以謹
天戒嚴對越也但自初虧以迄復圓為時久暫不等每見應齊集各官多有因不能久跪推托事故不能齊集者或有年老衰病跪久委頓不能支持者又或徙倚蹲踞有礙觀瞻事闗典禮豈容褻越請將吏户兵刑工五部分為五班及文武各衙門亦各分配班次附於五部每班令禮部堂官一人領班祗跪禮部都察院監禮等官及鴻臚寺贊禮等官亦輪流更換初虧復圓行禮時五班官員咸就班行
禮初虧行禮後五班官員内除年老不能久跪者退立外餘均輪替其更替之人暫退祗候勿使讙譁笑語其祗跪官員務必整齊嚴肅敬謹從事倘有託故不到及怠玩失儀者監禮官即糾㕘照例議處庶齊集各官無不祗畏恪恭始終無怠七年四月十五日月食二分一秒照康熙六十年之例均不頒行又議定救䕶日月食止擊鼓鳴金毋庸作樂十一年
諭月朔之期朝臣例具補服若值日食仍具補服殊非敬畏之意嗣後月朔如遇日食皆常服永著為例十三年禮部奏准月食為月入地影本體失光故各省見食分秒皆同日食為月體掩日日距地逺月距地近人在地面有東西南北之殊故各省見食分秒各異舊例月食三分以上按各省見食時刻頒行日食三分以上按各省見食分秒時刻頒行不及三分者均不頒行但日體光盛人難仰窺月體光清人所共覩或遇輕雲薄霧日色亦有淡時若食在三分以内不預行傳知恐觀者致生駭異請嗣後凡遇日月交食無論一分以下及二分三分皆由欽天監前期五月具題請
㫖敕部通行直省
盛京各衙門並朝鮮國一體欽遵三分以上者救䕶不及三分者不行救䕶仍繪圖進
呈十四年
諭凡日月交食授時者原可推算而得舊制交食分秒時刻頒行各省不及一分者不行救䕶後定為三分以上方行救䕶又經禮部奏定不見食省分並不及三分者皆不行知夫不先期行知則二三分者原可見食將致反生疑駭不以為靈臺失占即為有司怠事非所以克謹
天戒也嗣後仍循曩制一分以上者即令救䕶前期五月具題請㫖無論見食不見食省分皆頒行其不見食
省分不必救䕶三十七年禮部議奏嗣後遇有救䕶典禮各部院滿漢堂官照常齊集外如該衙門堂官俱有兼管行走之處不克一體入班仍須酌以司官一員前赴行禮以符體制其該司官等並請責令各該堂官確查除有差使外所有每司滿漢官員屆期均嚴飭齊集不得僅以四五人或二三人充數倘有概入直本署及託别項事故者嚴加㕘處四十七年七月
諭禮部具題本年八月十五日京師月食百官朝服齊集太常寺行救䕶禮一本雖係照例具題但日月薄蝕究非經行常度向來朕遇此等事皆於宫中素服拈香行救䕶禮百官齊集救䕶亦應素服將事以合奏鼓之義嗣後如遇日月食當應穿朝服之期亦著用素服行禮著為令儀具
大清通禮
〈臣〉等謹按杜典軍禮之末有儺一條雖索室驅疫本周官舊制而近代皆不行之今考
大清會典亦未載時儺之制謹從刪去
皇朝通典卷五十九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