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經濟文衡 (四庫全書本)/後集卷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後集卷十三 經濟文衡 後集卷十四 後集卷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經濟文衡後集卷十四
  宋 滕珙 撰
  聖宋諸臣類
  論韓富王韓拜相先後
  答汪尚書
  此段以龜山之語恐未深考
  䝉垂喻語錄中可疑處仰見髙明擇理之精不勝歎服如韓富未嘗同朝王韓拜相先後如所考證盖無疑矣龜山之語恐是未嘗深考而所傳聞不能無悮竊謂止以所考歲月注其下以示傳疑如何
  論韓魏公勇於立事
  萬人傑錄
  此段專美魏公鎮静之功
  立事之人須是硬擔當死生以之立英廟英廟即位繼感風疾魏公當時只是鎮之以静及英廟疾亟迎立潁王或曰若主上復安將如之何魏公曰不過為太上皇耳温公為諫官魏公甚苦之及作魏公祠堂記有數語形容魏公最好是他見得魏公有不可及處
  論吕汲公溺佛老之學
  答吕東萊
  此段謂吕汲公雖尊横渠然不講其學
  横渠墓表出於吕汲公汲公雖尊横渠然不講其學而溺於釋氏故其言多依違兩間隂為佛老之地盖非深知横渠者惜乎當時諸老先生莫之正也如云學者苦聖人之微而珍佛老之易入如此則是儒學異端皆可入道但此難而彼易耳又稱横渠不必以佛老而合乎先王之道如此則是本合由老佛然後可以入道但横渠不必然而偶自合耳此等言語與横渠著書立言攘斥異學一生辛苦之心全背馳了今若存之非但無所發明且使讀者必由老佛易以入道則其為害有不可勝言者耳
  論范忠宣救蔡確之失
  答鄭景望
  此段謂范公欲為自全之計未免自私
  如論范忠宣救蔡新州及元祐流人以為至當之舉某嘗竊論此矣以為元祐諸賢憂確之不可制欲以口語擠之固為未當而范公乃欲預為自全之計是亦未免於自私皆非天討有罪之意也至於論諸公忽反爾之言違好還之戒自取禍敗尤非正理使後世見無禮於君親者拱手坐視而不敢逐則必此言之為也且舜流四凶族為臯陶者亦殊不念反爾之戒何耶推此心以往恐無適而非私者邵子文以為明道所見與忠宣合正恐徒見所施之相似而未見所發之不同盖毫釐之間天理人欲之差有不可同年而語者矣又聞深以好名為戒此固然矣然偏持此論將𢙢廉隅毁頓其𡚁有甚於好名故先聖云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而又曰君子求諸已詳味此言不偏不倚表裏該備此其所以為聖人之言歟學者要當於此玩心則勿忘勿助之間天理卓然事事物物無非至當矣
  論荆公所學之偏
  黄義剛錄
  此段謂荆公初對神宗語便如此
  荆公初對神宗語亦如此曰願陛下以堯舜禹湯為法今日能為堯舜禹湯之君則自有臯䕫稷契伊傅之臣諸葛亮魏徴有識者之所羞道也說得甚好只是他所學偏後來做得差了又在諸葛亮魏徴之下
  論荆公新法之失
  答張元徳
  此段謂荆公只是見理不明用心不廣故至於此
  所論新法大槩亦是如此然介甫所謂勝流俗者亦非先立此意以壓諸賢只是見理不明用心不廣故至於此若得明道先生與一時諸賢自源頭與之商量令其胷中見得義理分明許多人欲客氣自無處着亦不患其不改矣若便以不可與有為待之而不察其所欲勝之流俗亦真有未盡善處則亦非所以為天下之公而自䧟於一偏之說矣頃見趙丞相所編諸公奏議論新法者自有數卷其言雖不為不多然真能識其病根而中其要害者殊少無惑乎彼之以為流俗之浮言而不足恤也至如祧廟一事當時發言盈庭多者累數千字而無一言可以的當與介甫争是非者但今人只見介甫所言便以為非排介甫者便以為是所以徒為競辨而不能使天下之論卒定於一也此說甚長非面論未易究
  論荆公得君之故
  答沈莊中
  此段謂神宗之時逢介甫出來作壞
  問荆公得君之故曰神宗聰明絶人與羣臣說話往往領略不去纔與介甫說便有於吾言無所不說底意思所以君臣相得甚懽向見何一之方少年時所著數論其間有一說云本朝自李文靖公王文正公當國以來廟論主於安静凡有建明便以生事歸之沿至後來天下弊事極多此說甚好且如仁廟是甚次第時節國勢却如此緩弱事多不理英宗即位已自有此性氣要改作但以聖躬多病不久晏駕所以當時謚之曰英宗神宗繼之性氣越𦂳尤欲更新之然天下事難得恰好却又撞着介甫出來承當所以作壞得如此又曰介甫變法固有以召亂後來又却不别去整理一向放倒將去亦無緣治安
  論荆公欲富國强兵之意
  竹林精舎錄
  此段謂李文靖當國積得弊事激得荆公出來要一齊整頓
  温公忠厚故稱荆公無姦邪只不曉事㸔來荆公亦有邪心夾雜他却將周禮來賣弄有利底事便行之意欲富國强兵然後行禮義不知未至富强人才風俗已先壞了向見何一之有一小論稱荆公所以辦得盡行許多事緣李文靖為相日四方言利害者盡皆報罷積得許多𡚁事所以激得荆公出來一齊要整頓過荆公此意便是慶厯范文正公諸人要做事底規模然范文正公等行得尊重其人才亦忠厚荆公所用之人一切相反
  論東坡荆公之學
  楊道夫錄
  此段謂東坡見得荆公之失所以都自改了
  蜚卿問荆公與坡公之學曰二公之學皆不正但東坡之徳行那裏得似荆公東坡初年若得用未必其患不甚於荆公但東坡後來見得荆公狼狽所以都自改了初年論甚生財後來見青苗之法行得狼狽便不言生財初年論甚用兵如曰用臣之言雖北取契丹可也後來見荆公用得狼狽遂更不復言兵他分明有兩截底議論
  論王蘇歐馬之學
  答汪尚書
  此段謂歐陽司馬皆不失儒者所守玉蘇不能無議
  又䝉教喻以兩蘇之學不可與王氏同科此乃淺陋辭不别白指不分明之過請復陳之於後而來教又以歐陽司馬同於蘇氏則某亦未能不以為疑也盖歐陽司馬之學其於聖賢之髙致固非末學所敢議然其所存所守皆不失儒者之舊特恐有所未盡耳至於王氏蘇氏則皆以佛老為聖人既不純乎儒者之學矣非惡其如此特於此可驗其於儒者之學無所得而王氏支離穿鑿尤無義味至於甚者義類俳優本不足以惑衆徒以一時取合人主假利勢以行之至於已甚故特為諸老先生之所排抵龜山與胡文定書及答蕭子莊書可見其意矣在今日則勢窮禍極故其失人人得見之至若蘇氏之言髙者出入有無而曲成義理如易說性命隂陽書之人心道心古史之中一性善老子之道器中和下者指陳利害而切近人情蘇氏此等議論不可殫舉且據論語則東坡之論見陽貨子由之論取子西皆以利害言之也其智識才辨謀為氣槩又足以震耀而張皇之使聴者欣然而不知倦非王氏之比也然語道學則迷大本如前注性命諸說多出私意雜佛老而言之性命之說尤可笑某嘗辨老子說中一段可見其梗槩矣論事實則尚權謀如陽貨子西事乃以北論聖人可見其底藴矣衒浮華惡本實貴通達賤名檢此其害天理亂人心妨道術敗風教亦豈盡出王氏之下也哉但其身與其徒皆不甚得志於時無利勢以輔之故其説雖行而不能甚久凡此患害人未盡見故諸老先生得以置而不論使其行於當世亦如王氏之盛則其為禍不但王氏而已主名教者亦不得恝然而無言也龜山集中雜說數段為蘇氏發也當時固已慮此矣程氏語錄中論賢良處亦似有所指盖王氏之學雖談空虚而無精彩雖急功利而少機變其極也陋如薛昻之徒而已蔡京雖名推尊王氏然其淫侈縱慾所以敗亂天下者不盡出於金陵也龜山所論鳬鷺詩乃其所假以為號耳若蘇氏則其律身己不若荆公之嚴其為術要未忘功利而詭秘過之其徒如秦觀李廌之流皆浮誕佻輕士類不齒相與扇縱横捭闔之辨以持其說而渙然不知禮義廉恥之為何物雖其勢利未能有以動人而世之樂放縱惡拘檢者已翕然向之使其得志則凡蔡京之所為未必不身為之也世徒據其已然者論之是以蘇氏猶得在近世名卿之列而君子樂成人之美者亦不欲逆探未形之禍以加議貶至於論道學邪正之際則其辨有在於毫釐之間者雖欲假借而不能私也今乃欲專貶王氏而曲貸二蘇道術所以不明異端所以益熾實由於此愚恐王氏復生未有以默其口而厭其心也
  再論兩蘇王氏之學
  同前甲申十二月既望
  此段專謂蘇學之失
  濂溪河南授受之際非末學所敢議然以其迹論之則來教為得其實矣但通書太極圗之屬更望暇日試一研味恐或不能無補萬分然後有以知二先生之於夫子非若孔子之於老耼郯子萇𢎞也惟是蘇學邪正之辨終未能無疑於心盖某前日所陳乃論其學儒不至而流於詖淫邪遁之域竊味來教乃病其學佛未精而滯於智慮言語之間此所以多言而愈不合也夫其始之闢禪學也豈能明天人之藴推性命之源以破其荒誕浮虚之說而反之正哉如大悲閣中和院記之屬直掠彼之粗以角其精據彼之外以攻其内是乃率子弟以攻父母信枝葉而疑本根亦安得不為之詘哉近世攻釋氏者如韓歐孫石之正龜山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况之如蘇氏以邪攻邪是束緼灌膏而往赴之也直以身為燼而後已耳來教又以為蘇氏乃習氣之𡚁雖不知道而無邪心非若王氏之穿鑿附㑹以濟其私邪之學也某竊謂學以知道為本知道則學純而心正見於行事發於言語亦無往而不得其正焉如王氏者其始學也盖欲凌跨楊韓掩迹顔孟初亦豈遽有邪心哉特以不能知道故其學不純而設心造事遂流入於邪又自以為是而大為穿鑿附㑹以文之此其所以重得罪於聖人之門也蘇氏之學雖與王氏若有不同者然其不知道而自以為是則均焉學不知道其心固無所取則以邪為正又自以為是而肆言之其不為王氏者特天下未被其禍而已其穿鑿附㑹之巧如來教所稱論成佛說老子之屬盖非王氏所及而其心之不正至乃謂湯武簒弑而盛稱荀彧以為聖人之徒凡若此類皆逞其私邪無復忌憚不在王氏之下借曰不然而原情以差其罪則亦不過稍從未減之科而已豈可以為當然而莫之禁乎書曰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此刑法之本意也若天理不明無所準則而屑屑焉惟原情之為務則無乃狥情廢法而縱惡以啟姦乎楊朱學為義者也而偏於為我墨翟學為仁者也而流於兼愛本其設心豈有邪哉皆以善而為之耳特於本原之際微有毫釐之差是以孟子推原其禍以為無父無君而陷於禽獸辭而闢之不少假借孟子亦豈不原其情而過為是刻核之論哉誠以其賊天理害人心於幾微之間使人陷溺而不自知非若刑名狙詐之術其禍淺切而易見也是以拔本塞源不得不如是之力書曰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又曰予弗順天厥罪惟均孟子之心亦若是而已爾以此論之今日之事王氏僅足為申韓儀衍而蘇氏學不正而言成理又非楊墨之比愚恐孟子復生則其取舎先後必將有在而非如來教之云也區區僭越辨論不置非敢自謂工訶古人而取必於然諾實以為古人致知格物之學有在於是既以求益而亦意其未必無補於髙明也
  再論蘇氏學術之失
  同前己丑歲
  此段謂文本道道之不明文何取焉
  去春賜教語及蘇學以為世人讀之止取文章之妙初不於此求道則其失自可置之夫學者之求道固不於蘇之文矣然既取其文則文之所述有邪有正有是有非是亦皆有道焉固求道者之所不可不講也講去其非以存其是則道固於此乎在矣而何不可之有若曰惟其文之取而不復議其理之是非則是道自道文自文也道外有物固不足以為道且文而無理又安足以為文乎盖道無適而不存者也故即文以謂道則文與道兩得而一以貫之否則亦將兩失之矣中無主外無擇其不為浮誇險詖所入而亂其知思也者幾希况彼之所以自任者不但曰文章而已既亡以考其得失則其肆然而談道徳於天下夫亦孰能禦之
  論蘇氏與吾道不合
  答程允夫
  此段以蘇氏之文有非知道君子所欲聞
  蘇氏文辭偉麗近世無匹若欲作文自不妨模範但其詞意矜豪譎詭亦有非知道君子所欲聞是以平時每讀之雖未嘗不喜然既喜未嘗不厭往往不能終帙而罷非故欲絶之也理勢自然盖不可曉然則彼醉於其說者入於吾道之門豈不猶吾之讀彼書也哉亦無怪其一胡一越而終不合矣蘇程固嘗同朝程子之貶蘇公嗾孔文仲齕而去之也使其道杲同則雖異世亦且神交意合豈至若是之戾耶文仲為蘇公所嗾初不自知晩乃大覺憤悶嘔血以至於死見於吕正獻公之遺書尚可考也
  論東坡議論之實
  廖徳明錄
  此段謂青苗之法只是東坡兄弟議論得實
  胡文定公之文字字皆實但奏議每件引春秋亦有無其事而遷就之者大抵朝廷文字且要論事情利害是非令分曉今人多先引故事如論青苗只是東坡兄弟說得有精神他人皆說從别處去
  論湖學之盛甲東南
  答薛士龍季宣
  此段謂熙寜置學宫之後學政名存實亡
  湖學之盛甲於東南而其湮廢亦已久矣盖自熙寜設置教官之後學者不復得自擇師是以學校之政名存實亡而人才之出不復如當日之盛今得賢太守身為之師其必將有變矣然嘗竊讀安定之書考其所學盖不出乎言語誦說之間以近歲學者髙明自得之論校之其卑甚矣然以古準今則其虚實淳漓輕重厚薄之效其不相逮至逺是以嘗竊疑之敢因垂問之及而請質焉因風見教及此幸甚又聞慶厯間嘗取湖學規制行之太學不知當時所取果何事也求諸故府必尚有可考者得令書吏錄以見賜
  再答湖學本末之說
  同上
  此段謂湖學得古人灑埽應對進退
  垂諭湖學本末不勝感歎而所論胡公之學盖得於古之所謂灑埽應對進退者尤為的當警發深矣竊謂髙明所以成己成物之要未嘗不在於此而廣大精微之藴其所超然而獨得者又非言之所能諭也













  經濟文衡後集卷十四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