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義考 (四庫全書本)/卷148
經義考 卷一百四十八 |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一百四十八
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
禮記〈十一〉
王氏〈劭〉勘定曲禮
佚
孔頴達曰隋秘書監王劭勘晉宋古本皆無稷曰明粢一句立八疑十二證以為無此一句為是
上官氏〈均〉曲禮講義
宋志二卷
佚
閩書均字彦衡邵武人熈寧三年進士歴殿中侍御史給事中以龍圖閣待制致仕
邵氏〈囦〉曲禮解
一卷
佚
戴氏〈溪〉曲禮口義
宋志二卷
佚
汪氏〈汝懋〉禮學幼範
七卷
佚
戴良序曰古者小學敎人以灑埽應對進退之節事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所以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也今其全書雖不可見而紫陽朱子嘗以其雜出於傳記者蒐輯為内外篇庶幾小學之教復明於後世嚴陵汪君學朱子者也以為曲禮一篇正其幼穉所宜知之禮但漢儒所記多不以類而從學者頗艱於用力遂取篇中凡為人子及侍先生長者與夫飲食言動冠昏喪祭等禮類聚而編之至於總言禮之本原則又别自為類以標諸篇首仍摘鄭氏注語及濂洛諸儒之論附見焉間有未安則足以己意合為七卷謂之禮學幼範書成俾予題其端夫陶人之治土也必揉木以為範冶人之治金也必摶土以為範是故帝有帝範家有家範至其為子弟為女婦也則又有師範女範之教焉有以見天下之事無大無小無貴無賤必資範而後成况夫人之幼也欲以其所宜行之禮講而習之使其習與智長化與心成而無扞格不勝之患可獨無説以為之範哉此禮學幼範之書不可以不述也其傳世之遠當與朱子小學相為終始云君名汝懋字以敬官至定海縣尹
劉氏〈永澄〉曲禮刪注
二卷
未見
鄧氏〈元錫〉曲禮
二卷
未見
周氏〈夢臯〉曲禮注
一卷
未見
吴氏〈桂森〉曲禮注釋
一卷
未見
陳氏〈騤〉檀弓評
一卷
未見
徐氏〈人傑〉檀弓傳
一卷
佚
謝氏〈枋得〉檀弓章句
一卷
存
陳氏〈普〉檀弓辨
一篇
存
楊氏〈慎〉檀弓叢訓〈一名附注〉
二卷
存
張舎序略曰楊氏用修居滇手録宋疉山謝氏㸃勘檀弓以為叢訓其中如曾子之易簀子思之不喪出母季札之葬子皆釐正之楊子之説於是乎有補於道矣
愼自序曰檀弓可孤行每病訓之者未能犁然有當於人之心也經猶招也訓猶射也一人射招或中或否未若衆人射之中之多也若鄭康成之簡奥或以三字而括經文之數十字盖寡而不可益也孔頴達之明備或即經之一言而衍為百十言盖多而不可省也賀陸黄呉補緝臚列亦各殫述者之心陳騤謝枋得二家批評亦稍窺作者之天巧已兹訓也於諸家⿰其英華於二家昭其甄藻不亦可乎
徐氏〈應曾〉檀弓標義
二卷
未見
鄭氏〈圭〉檀弓注
二卷
未見
顧氏〈起經〉檀弓别疏
一卷
未見
林氏〈兆珂〉檀弓述注
二卷
未見
陳氏〈與郊〉檀弓輯注
二卷
存
與郊輯注合考工記注序曰近世謝東山氏合編檀孟頗為學者所宗昔韓愈氏謂讀孟氏書而後知孔子之道尊聖人之道易行王易王覇易覇也則安得以文章槩之哉且當代五經之士疇不讀孟氏書尊之至與孔子並也而以儷檀弓過矣其與檀弓並者宜莫如考工記二書鄭氏注之注未晰者孔氏賈氏疏之間有奇辭奥㫖疏所未竟者諸老師大儒互𤼵焉而不佞復踵謝枋得氏各章句之而二書始豁焉無可疑則儷之不亦宜乎於是乃采掇傳注著於篇俾初學者觀焉韓氏又謂孔子從周為文章之盛也然則讀是書者恍然習議論窺制作於成周嗚呼盛哉
徐氏〈昭慶〉檀弓記通
二卷
未見
江氏〈旭奇〉檀弓詮釋
一卷
未見
張氏〈習孔〉檀弓問
四卷
存
耿章光序曰黄嶽張先生以學行負重望登甲第秉文衡讀禮歸林壑二十年惟以纂述為事暇出所輯檀弓問示予揆文審義句酌字斟上自注疏以逮諸家之説增修其未備進退其未安學者得是而玩之治檀弓即可以治全經即可以治諸經先生於是有辨志一書於諸子有近思錄傳尤閎博淵邃予家以禮為專經故先序此將由此而進觀先生之全書焉杜濬序曰文中子心醉六經豈苐以其理之精粹道之純正效之博大而已哉盖亦并其文而好之是以有醇醪之喻也禮記之有檀弓猶醇醪之最㫖者乎其言不離乎禮而味在禮外若譏若評似可似否意淵如也行文簡練宕折古趣盎然雖左氏不能及無論其他矣新安黄嶽張先生篤好之盖亦不啻心醉嘗語余大學中庸之理檀弓之文為禮記中二絶又見陳注舊説於理時有所未安於是討論釐正析疑補闕然後文從理順粲然明備矣余家世受禮見近世業是經者惟節取塲屋命題者鉤纂肄習之於檀弓及喪禮諸篇未嘗寓目思一矯其失耑肆力於舉業家之所割棄者具訓一書不謂黄嶽先生之導我先路也
劉氏〈敞〉小功不税解
一篇
存
君臨臣喪辨
一篇
存
阮氏逸三制井田圖
通志一卷
佚
余氏〈希文〉王制井田圖
宋志一卷〈佚〉
朱子〈熹〉井田類説
一篇
存
邵氏〈囦〉王制解
一卷
佚
陳氏〈埴〉王制章句
一卷
未見
李氏黼王制考
一卷
未見
陳氏〈際泰〉王制説
一卷
存
錢氏〈𠷓〉王制説
一卷
存
沈皥日曰其大指謂漢文時博士雜取虞夏舊文并集秦漢之事總四代而為説不獨存周人一代之經
經義考卷一百四十八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